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字:城市滨水 生态修复 原则 策略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愿望,塑造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城市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文化失衡等现象,导致城市滨水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因此,以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探寻一种能够恢复与重建城市滨水区自然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以及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山水城市”理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滨水生态恢复的定义

生态恢复,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含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其中包含对生物生存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和对生存“领里”食物链环境的改善等。

二、滨水生态景观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历史上它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同时,它们是多种乡土生物栖息地和空间运动的通道和媒介。城市水系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因此,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界面,恢复和改善因人类经济活动破坏的生态环境,是构筑城市和谐发展重要篇章。

三、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恢复的原则

1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生态恢复是以合理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基本任务的生态规划手段,其目的在于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将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恢复和保持。所以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必然是首要的原则,否则,会再次加剧场地环境的破坏。

2 提高滨水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主要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的相关关系。遵循多样化的生态恢复原则,对于增进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滨水环境的空间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提高滨水空间形态的异质性,以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

3 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所为“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强调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因此在规划中必须协调好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林业、防洪系统、城市建设等子系统间的有序和平衡。

4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滨水空间生态恢复是一种综合性工程,特别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既要满足于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又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需求,必须确保工程的安全,同时应遵循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必须做出系统的经济分析。

四、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1 整体控制、局部调整

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政策规划、公众参与、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社会因素[3]。因此,在滨水区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滨水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处理,协调该城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价值,并综合考虑滨水区各景观功能形态的组织与建构。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使整体与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2 生态修复、理念指引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为核心的设计原则下,理性运用生态修复机理,正确处理好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架滨水生态走廊。滨水空间的整合上,尽量避免对滨水地表机理的破坏,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优化滨水景观生态格局。

其次,深入挖掘区域自身特色,通过功能的组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植入,运用设计手法,达到一种意境美的营造,以更好延续滨水景观的地脉和文脉。此外,应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修复等功能,寻求自身独特的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植物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滨水区受损的植物,保护乡土植物和原生性植物种群。依据滨水区不同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恢复,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利用植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景观,为滨水生物提供繁衍栖息的优质生态环境。

3 修复技术、合理运用

(1)GIS和RS技术。运用GIS和RS等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建立滨水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水区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做出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功能空间的组织、景观系统的重构,总结滨水特色景观营造的生态安全策略和规划调控方向。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检测、反馈与再修复,以促进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在保存现有水系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利用底泥疏浚、气体抽取等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控制水域外源性污染源。由于气候因素,水系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应及时实施水体的调度对策,以确保良好的供水、补水和弃水状态。

(3)生态驳岸修复技术。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4]。这种驳岸应具有提升生态环境、亲水性、安全性等综合功能。从分类上生态驳岸可分为自然型驳岸、柔性生态驳岸和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生态修复技术。保障生态修复与景观控制相结合,促使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结论:

城市滨水区是人们休闲交流的重要空间,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一定要坚定走生态之路,在开发与保护合理适度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原理,营造生态型景观。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型景观除了指运用植被来营造外,其硬质景观也包括在内,要求这些硬质景观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景观良好的宜人空间,提高滨水空间景观的综合价值,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的生态修复不仅需要设计理念的升华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运行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制度保障,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才能建设一个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1

篇2

旨在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并提高农业高效功能[2]的生态园发展势头很好,在农业发展和城乡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总体来讲,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生态园发展规模很小,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以自然修复为原则并为人们提供游憩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内产业规模单一,未能系统地对生态园进行专项配套规划,无法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文化特色;未与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高效衔接,导致生态园后期产业升级时问题重重。现从园林景观方面就生态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配套设施不到位规划设计破碎化

发展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园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品味,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涉及到生态园建设的相关问题,各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总体规划思路,对生态园功能分区和主要建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政府指导、各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文明旅游、绿色餐饮、文化旅馆、科普教育为实体,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条件进行地势、水体设计和空间上功能分区,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突出资源综合利用,使产、学、研、游、居相结合,建立具有当代特色的现代农业多功能生态园。

三、对各年龄段使用人群定位模糊

由于人们厌倦了城市之中的快节奏生活,很多人利用节假日观光旅游,体验美丽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价值。在这里他们可以采摘体会丰收的乐趣;可以垂钓品味悠闲的生活;可以踏青寻找大自然的空灵……生态园的建设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如为儿童建立科普教育,提高儿童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年轻人可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针对其独有的乡野情怀,建立户外休闲、果品采摘等特定区域,缓解压力,由感官初级体验上升到高级体验,再到浑然融合的终极体验[4],层层递进,流连忘返;老年人由于长期在“水泥立方体”中生活,加上城市污染雾霾天气的影响,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和生理出现问题。生态园在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如为其设计步行、坐息空间、交流空间和养生保健疗养空间,在植物造景和色彩搭配上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等原则,改善在长期居住封闭城市中造成的情绪失落、焦虑恐惧。总之,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立适宜的活动空间或建立几个园中之园是很有必要的。

四、缺乏地方特色 文化承载力弱

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在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白云生态园依托广府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赵国文化,凝炼成“志成通天”的企业文化;邯郸市邯山区在建的“第一高科技生态休闲园区”,以赵国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文化为依托,修建主题公园、廉颇祠和雕像等,在体现其主题文化的同时,弘扬古城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实现了生态园多功能兼顾。生态园有了文化承载力和创意特色,表现的主题也就显得鲜活了。生态园作为陶冶情操、拥抱自然、保健疗养、消除疲劳的景观长廊,兼具多种功能。在其规划设计中应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功能模式多样化、管理维护明确化、选址建设科学化、产品服务人性化”的宗旨实现生态园绿色健康发展。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起源地。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使河流水质和河流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河流的使用价值,使河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了恢复河流的使用价值,人们应当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使人类对河流环境的干扰降到最小,与自然共生存,为生物栖息和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近年来,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不断深化,河流水生态修复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强化自然界自身的净化能力和物质循环规律去治理受损河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途径。

2 河流生态修复概述

随着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胁迫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恢复河流生态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出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和相应的工程技术。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最早是在德国提出的,它强调水利工程在具有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应该达到接近自然的目的,特别强调河溪治理工程中的自然美学成分。

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河流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具有可持续性好、保持力强、工程造价低、耗能少等优点。

3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缓冲区恢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等技术。

3.1 缓冲区修复

缓冲区是河流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如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具有水域与陆地双重属性。缓冲区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成为两者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它受到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影响,是一种生态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

3.2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最普遍的河流修复方法。植被可以通过影响河流的流动、河岸抗冲刷强度、泥沙沉积、河床稳定性和河道形态而对河流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合理分布的植被还有助于减轻洪水灾害、净化水体、截留来自农田的氮和磷以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并可提供景观休闲场所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3.3 生物强化人工河道、生态沟渠及生态护岸

生物强化人工河道是指结合水系疏通工程和结构现状,构建的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人工河道,水质净化设施主体设于河道内或河流一侧,形成多级串联式的生物净化系统,从而改善水环境条件。自然河道生态塘则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可净化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生态沟渠是指根据水生植物的耐污能力及生理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沟渠条件,在不同渠段选择利用砾间接触氧化、强化生物接触氧化等措施,逐级净化水质,在达到分级净化水质功能的同时,将净化设施与地表景观融为一体,美化河流景观。

生态护岸是利用石头、木材、多孔环保混凝土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等构建,对河岸进行加固,防止河道淤积、侵蚀和下切,同时多孔护岸材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保障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透水的护岸也保证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

3.4 生态修复耦合技术

生态修复耦合系统是综合人工湿地、微生物及水生动物协同净化等原理设计的生态修复系统,可去除河流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从而达到修复河流水环境的目的。其在利用湿地植物的同时,构建新的水生植物系统;在美化景观的同时,合理配置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利用多种微生物净化水体的同时,构建具有完整营养级结构的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并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善河流水质。

4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的展望

随着对河流的认识加深,人们已认识到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生态河流与利用传统水利工程方法治理的河流不同,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不断探索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修复后生态河流的维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长期的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倪晋仁,马蔼乃.河流动力地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WILLIAMS T C, DEE P E. A citizen's approach to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2(5-6):169-174.

[3]WEBB A A, ERSKINE W D. A practical scientific approach to riparian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329-341.

[4]张明,曹梅英.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水土保持,2002(9):33-34.

[5]邵美玲,谢志才,叶麟等.三峡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06,30(1):69.

[6]龙笛,潘巍.河流保护与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2):21-25.

[7]李婉,张娜,吴芳芳.北京转河河岸带生态修复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1,32(1):80-87.

[8]钟春欣,张玮.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3):24-3.

[9]张建春,彭补拙.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生态学报,2003,23(1):56-63.

[10]高鹏.浅谈河流治理中的生态题问[J].北京水利,2004(4):9-11.

[11]高晓琴,姜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1):103-106.

[12]RUTHERFURD I D,JERIE K, MARSH N. A rehabilitation manual for Australian streams[R].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Catchment Hydrology, 2000.

[13]董哲仁,刘蒨,曾向辉.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2(2):1-4.

[14]李正魁,濮培民,胡维平等.固定化细菌技术及其在物理生态工程中的应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对水生态系统的修复[J].江苏农业学报,2001(4):248-252.

[15]陈文祥.利用生物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篇4

相关资料显示:被誉为厦门市“城市绿肺”的湖是个咸水泻湖,曾经一身污秽,恶臭补鼻。为了显著改善湖及周边的环境质量,市政府下了很大力气,实施了以“截污处理,搞活水体,清淤筑岸,美化环境”等工程技术为主线、历时20余年的综合治理,已基本控制了污染的发展,使湖区的生态平衡逐渐恢复。但是,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恰当的生态技术配套,湖水富营养化和黑臭问题依然严峻,虽尝试过很多技术,但效果都不理想。黄凌风教授与湖管理中心合作经过五年多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海水生态浮床技术设想,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通过三年多的攻关,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通过课题组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海水生态浮床技术应用,湖示范区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氮、磷营养盐分别降低了20-40%,COD、BOD降低了10-20%,叶绿素下降了30-40%,悬浮颗粒物浓度下降了90%以上,良好的水质吸引大量的海鸟驻足、栖息和觅食,在湖区形成了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

黄凌风教授作为一名海洋生态学专家,长期从事海洋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研究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微食物环的贡献,探索海岸泻湖与海洋浅水湿地的环境与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抓的《海洋生态学》也是福建省的高校精品课程。最近,这项海水生态浮床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成果更是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院士的推荐下,11月中旬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组委会特地邀请黄凌风教授来京出席论坛并做报告,探究生态浮床技术在海水高效低碳渔业中的应用前景。

生态浮床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项经济、高效、对环境友好、生物安全性高的水域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以前叫人工浮岛技术,最早用于水面造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来发现可以吸收金属与富营养化物质,就演变成一种环境的修复技术。该技术可以结合经济作物无土栽培技术,达到水质净化和农业生产双重目标,已在国内外淡水领域普遍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以往受制于修复植物的耐盐性和浮床载体的耐腐蚀和耐污损能力,在咸水环境的应用一直没法有效展开。

黄凌风课题组联合中科院植物所等单位,实现良好的学科交叉,培育、选育了海马齿、盐角草等6种耐全海水的修复植物,研究了修复植物的耐盐与修复机理,研制了3类5款耐海水的生态浮床,实施500亩水域的海水生态浮床技术示范,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

黄凌风教授告诉《中国科技财富》:其核心原理是将陆生植物移植到漂浮的水面浮床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从而降低水中污染负荷,改善水质,使水体稳定下来,让生态系统得以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最终达到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的目的。

在风浪较小的地方,比如内湾、咸水河道、城市中心泻湖等水体,特别是对悬浮物很高、水动力很弱、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生态浮床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厦门的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水动力不足,带入的悬浮物很多,富营养化严重,浮游植物过量生长。在主要污染物负荷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海水生态浮床技术是使海洋环境及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的辅助手段。黄凌风课题组抓住问题的核心,用生态浮床技术降低悬浮物的浓度,通过克生作用,15%的覆盖率将湖赤潮发生率降低了50%以上。

生态浮床还能够与大型海藻配套使用,实现良好的互补效应。通过生态浮床技术,把悬浮物过滤沉淀掉,使大型海藻光合作用得到保证,充分发挥其吸收净化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该技术还能抑制赤潮藻类的大起大落,使浮游植物数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内,从而让环境趋于稳定。

理念方向的对错对一项科研成果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别于其他淡水处理技术的是黄凌风团队通过使生态系统稳定下来,再调动其自我调节与恢复能力来达到治理的效果。只要在上游区域设置一定面积的浮床,就能对整个河道流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前景广阔意义大

有专家坦言:海水生态浮床技术的成功研发,是海洋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对满足我国高污染海水环境生态治理的迫切需要,提升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沿海城市的很多水体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有些城市泻湖、感潮河道,咸潮入侵现象很严重。而以往的淡水技术又处理不了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相当性价比的适用技术。黄凌风上次来北京参加863海洋技术领域中期工作会议时,天津市科技局就对海水生态浮床技术表现出出浓厚的兴趣。

黄凌风一再表示:应用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机制、机理的基础性研究,保障理论支撑才能更好的拓展未来。他们在海水生态浮床技术的各种修复机理的研究方面不落于淡水生态技术。

针对咸水环境中污损生物附着严重的问题,课题组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化学防污涂料,另一方面是采用物理防污的方法,使污损生物难以附着生长,或者采用特种材料,使之附着到一定重量后主动脱落。针对营养盐过剩的富营养环境,采用种植经济作物的方法,以变废为宝,体现经济效益。在与养殖业结合方面,他们认为需要兼顾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实现技术集成意义重大,他们将在这方面持续开拓。

生态浮床技术在受污染海域的生态修复和耐盐经济作物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在海水低碳农业中,尤其是与海水养殖业相结合,将为海水养殖环境的改善和滩涂种植业向海上拓展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由于进行了技术集成,成本只相当于目前淡水景观水体所用浮床的一半,而且还能抗风浪,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今后完全可以延伸到淡水生态环境的治理。

在黄凌风教授的组织管理下,课题组合作关系很和谐,参研单位一再表示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持续合作下去,尽量在提高生态浮床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使成果能得以很好的应用。黄凌风告诉记者:这是一种辅助配套技术,可以与多种水治理技术搭配使用。目前该研究的框架性体系已基本建立,今后将推动细节的完善。

篇5

它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建设好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对探索坤都营子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辽宁省仅有我们喀左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这将成为我乡和全县未来五年内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因此,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民行动,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全乡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果园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种植、双尖山旅游等资源优势,深入实践,敢于创新,大胆谋思路,真正从内心里把好的想法反馈给我们。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2019年末完成以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的粮食生产区域划定;改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舍及消毒室、饲料储藏库等设施;推广在丘陵山区建设标准化果园,建设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产业园。

(二)对现有耕地进行土地平整、保护,实施轮流休耕,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耕地污染的治理;禁止过度开采地下水,保证正常的饮水安全。

(三)全面推广秸秆深耕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四)健全河长制,对大凌河流域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完成大凌河流域改造、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流域生态系统修复,确保水质持续向好。

(五)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倡导家庭开展“光盘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

(一)“种—养—加”绿色区域生态循环模式。以“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友好、生态提升”为核心,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方向,推广“种—养—加”绿色循环模式。

(二)“建—管—用”农业节水灌溉应用模式。以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加强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的模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治—管—控”绿色农业生态管理机制。以补齐农业资源环境短板为重点,采取生态治理、依法管理、资源配置调控的手段,实施“治—管—控”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

篇6

(一)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葡萄糖含量很高的黏稠血液,使血流变慢,不仅阻碍血的携氧和输送功能,还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血栓症;侵害血管细胞,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神经细胞,造成胃轻瘫等神经性疾病;粘稠的血液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随着血液到达我们人体各个系统。小动脉血管丰富的器官、血管的远端,都是容易受到侵害的器官。而尿糖的居高不下,会侵害肾脏及泌尿系统。

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可伴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血栓症、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胃轻瘫、便秘、青光眼、白内障、肾炎、肾坏死、足坏死、静脉曲张、静脉炎等并发症。粘稠的血液,还会造成免疫细胞的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基本上都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死于呼吸道及全身继发性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很多。

(二)微生态与并发症的改善

如果能及时阻止和修复高血糖对人体的侵害,我们也不易患并发症。用什么来阻止侵害和修复呢?需要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生理活性物质最重要的供应站,就是微生态系统的有益菌群。纳豆菌首先使肠道保持有益菌生长的无氧环境,有益菌就会大量繁殖,生理活性物质就会逐渐充足起来了,并发症就不容易产生了。

永生肽纳豆中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皂甙、超氧化物岐化酶等,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清除动脉粥样斑块,软化、修复动脉血管。多肽、乙酰胆碱、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物质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纳豆多糖、多肽、皂甙等生理活性物质是免疫细胞的粮食和武器,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免疫力低下的状况。通过纳豆之家多年大临床统计,坚持按时按量服用者并发症都会逐渐消失,加量服用者改善的更快。

(三)修复胰岛细胞的研究

健康的成人胰脏,约有100万个胰岛细胞,不是胰岛细胞完全死亡的患者,通过服用永生肽纳豆都可以修复。损害较轻,修复的就比较快,时间长、损害严重,修复的较慢。纳豆菌、多肽、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活性物质,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坚持服用永生肽纳豆,胰岛细胞就会逐渐的修复。

永生肽纳豆之家多年的大临床统计,已经有众多坚持按时按量服用者获得了健康,改变了糖尿病“终身疾病”的说法。

现在纳豆的牌子越来越多,如何辨别纳豆的质量成为大家的一道难题。作为研究纳豆15年的专家,有责任告诉大家辨别纳豆真假和质量的方法:

(1)没有经过提取的优质冷冻干燥纳豆制品最好,任何提取都会破坏生理活性物质的动态平衡。

(2)口感:咀嚼一粒纳豆制品,感觉是粘粘的,具有发酵的豆香气,没有氨臭味。

(3)颜色:感觉比较 舒服的淡黄色。

纳豆是世界上最好的健康品,在2005年我写《纳豆与人类健康》这部书的时候,已经预感到会出现无序竞争,在书的184页已经写到:

篇7

关键词:河道治理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我国中小型河道分布范围广,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理将会极大的影响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甚至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确保中小型河道治理的质量,需要加强对河道治理工程的管理。

一、治理河道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水满自溢的道理。其实河道也是一样的,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河道中的水位就是上涨,而河水流动的过程中又会带走河中的泥沙和碎石,如果水流不畅,就很容易发展成洪水和泥石流,对两岸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相反,遇到连日的旱天,河里的水位下降甚至干涸,不只是农作物生长困难,就连人和牲畜都很难继续生存。而目前我国河水质量也大不如前,由于工业农业等人为原因的破坏,使得水资源严重受损,水中生物也不断的减少;河道淤堵严重、堤岸失稳等等,尤其中小河流更是如此。以上这种种情况都急需我们对河道进行整治。有效的对河水进行资源利用,因此河道整治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小型河道治理时机

对河道的治理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裂缝的处理和标高的恢复。下面分别探讨两种治理方式的治理时机及需注意的问题。

1、裂缝治理时机的确定

开采引起的裂缝主要分为两类:位于工作面边界以外的永久拉伸裂缝;位于工作面上方的可闭合裂缝,不同的裂缝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理时机。

1.1 永久拉伸裂缝的治理时机

永久拉伸裂缝的治理时机一定要选择在裂缝宽度基本上稳定,不会再出现明显的扩展时进行治理,否则治理后的河堤在变形的影响下可能出现新的裂缝,影响堤体的稳定性。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当工作面推过开切眼 2r(r= H/tanβ)距离,开切眼处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已达到基本稳定,即可对裂缝进行治理。

1.2 动态裂缝的治理时机

走向方向上位于工作面上方的裂缝受开采影响后出现,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裂缝逐渐扩展;工作面推过一段距离后,裂缝进入压缩变形区,受周围压力作用,裂缝宽度有所减小。

进入压缩区,裂缝开始闭合时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裂缝位置在自身修复作用下,会对裂缝内的充填体进一步进行压密,巩固裂缝充填效果,比裂缝稳定后再进行充填效果更佳。因此,动态裂缝治理的最好时机应为裂缝进入压缩区开始还原的时刻。

2、下沉治理时机的确定

对开采引起的河堤、滩地、护堤地的下沉和变形的治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采前治理、沉陷中治理和采后治理三种方式。

2.1 沉陷前治理

根据工作面采煤沉陷预测,在工作面煤层开采前或河道未沉陷前,对堤防、滩地、护堤地按照沉陷值进行预加高。

2.2 沉陷中治理

在工作面推进距离超过2r,对开采引起的裂缝处理完成后,对堤体、滩地和护堤体等的沉陷进行治理,恢复设计标高。

2.3 沉陷后治理

在沉陷稳沉后,根据相关要求一次性进行治理,恢复河道各水工建筑物设计标高,恢复其设计能力。

三、中小型治理范围及标准

河道为一个大系统,采煤沉陷治理应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堤防、河床、滩地、护堤地治理等方面。

1、纵向上,为方便与未沉陷段衔接,按沉陷段各向上下游延伸100m为治理范围。

2、横向上,河槽、堤防、滩地、护堤地为河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治理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治理,内外护堤地宽度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中“2、3级堤防护堤地宽度 20-60m”的规定,横向治理范围考虑两岸堤防背水侧堤脚外各50m范围。治理标准要坚持有利于工程管理及工程安全的原则,按流域防洪规划中标准进行。如没有流域防洪规划,应根据河道防护范围按照《防洪标准》确定治理标准。

四、中小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法的发展特点 

最近几年,在科研技术投入的促进下,在众多水利设计、施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小河道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中小河道治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污染方面的原因,也有河道淤积方面的原因,河道治理目的和任务的不同,治理技术方法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现在中小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在河道综合治理当中较为常见的模式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态修复法三种,但是其中涉及的技术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以物理法为例,其中包括截污清淤法、环境调水法、曝气充氧法等等,化学法有化学絮凝法、重金属化学固定法等等。不同的技术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河道治理项目,因此可以说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法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2、生物修复的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传统的河道综合治理当中,物理法和化学法占据主要地位,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治理模式工期短、见效快,但是这两种治理方面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淤积、污染等问题,这是因为没有考虑治理效果的持续性,也没有意识到治理方法与生态环境直接的协调性,往往治理一段时间好一段时间,然后再污染、再淤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河道治理的认识的加深,生态修复的方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方法充分尊重了河流流域的自然生态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用多种生物修复的方法,虽然见效慢,但是却能够比较彻底的解决长期存在的河道淤积和污染问题,尤其是河道污染的问题,一些地区的中小河道经过生物修复以后恢复了原来山清水秀、鱼虾满堂,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平。 

五、中小型河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河道治理一般是由群众逐年进行的,在建设初期随工程建设投入的增加防洪效益也不断增加,但因缺少科学的治理规划,部分中小型河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并造成了一定损失。

1、防洪标准不明确

中小型河道治理开展的较早,群众按防护需要逐段进行建设,按实际防御洪水或受灾程度进行加高培厚,没有整体的规划设计,缺少明确的防御标准,建设规模不确定。

2、两岸堤防间距过窄

为节省土地河道两岸堤防间距过窄,减少了河道的行洪断面,河道出现高水位运行频率较多,堤防决口淹没农田的情况时有发生;堤防间距过窄,堤防与主河槽距离近,河槽滚动时宜冲断堤防,恢复和加固较为困难。

3、裁弯取直过多

为大幅度增加行洪断面泄量,对河道主河槽进行多处、长距离裁弯取直,使河长缩短纵向比降增大,裁弯取直段河道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的发育型河段,河道的冲刷能力增强,大量泥土冲向下游淤积河道,造成整体河势不稳。

4、堤防直线化

为使水流顺畅,在堤防放线时采用长距离直线,使河道水流流速增高,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流流态,减少了稳水等水流平稳河段,水生鱼类等失去适宜栖息场地,对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5、缺少防护措施

对距堤防较近的河道岸坡和堤防坝坡缺少必要的工程、林草等防护措施,河岸冲刷速度较快,普遍存在岸坡崩塌现象;砂性堤段植物自然生长速度较慢,堤防坝坡缺少植被有效防护,雨水冲刷比较严重。

六、中小型河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搞好治理规划

规划设计是工程建设的依据,水利部门要组织专门的规划设计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做出科学的规划设计,使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达到工程安全、保证效益、河势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2、确定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6)规定和相关要求,结合具体防洪任务,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设计防洪标准确定为10-20 a一遇标准。

3、确定合理的两岸堤防间距

对现有两岸堤防间距过窄的河道,要按规划设计的要求重新调整,保证合理的行洪断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为防止冲刷对行洪区采取植被防护增加的糙率;堤防高度限制在2.0m以内,降低运行风险,提高防洪安全程度。

4、合理布设堤线

天然河道在形成过程中和达到稳定状态后,都有一定的弯曲,中小型河流的弯曲系数一般为 1.2-1.8。布设堤线时在满足行洪安全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尽可能保持河道的天然形态,保留较大的自然弯曲,使堤防的走向与河道的原始生态基本吻合,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5、限制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是中小河流治理的有效措施,因投资省,技术难度小,容易施工等优点,被水利部门广泛采用。为避免河道裁弯取直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中小型河道裁弯取直措施必须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采用。

5.1 影响防洪安全

当因河道弯曲阻水,洪水期抬高水位增加的滩地水深超过设计洪水位滩地水深的 5%以上的;河道出现斜河、横河,洪水期主流直接顶冲堤岸,严重危及堤防安全的;堤防严重冲刷,采取固脚、护坡等措施仍不能解除洪水威胁达到安全度汛的。

5.2 影响取水安全

有拦河坝的河段河道弯曲达到一定程度,形成斜河,洪水期漫滩主流冲刷低洼地带,绕过拦河坝形成新的河道,将拦河坝废弃的。

5.3 影响开发利用

河流过于弯曲,弯曲系数过大,将行洪区切割成零星地块,影响行洪区的整体开发利用的。出现以上3种情况时,可以考虑裁弯取直措施。

6、采取生态型防护措施

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堤防两侧按规定建设工程防护林的同时,对因河岸冲刷导致冲毁堤防和河槽距堤防较近的河段岸坡及自然恢复植被较慢的堤段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采用工程措施护岸、护坡的,应选择干砌石护坡、石笼护坡等天然建材,也可以采用中空生态混凝土预制块等生态型人工建筑材料护坡;半稳定型河岸和堤身可采用植物护坡,利用植物根系的固结和茎、叶的覆盖作用等对河道岸坡和堤防坝坡进行防护。植物护坡可以用草、灌木单独护坡,也可以草、灌木结合。护坡植物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贫脊土壤、根系发达、经济价值好的草本植物或小型灌木植物。

结束语

我国中小型河流数量众多,因缺乏治理而水患频繁、环境恶化,其综合治理对充分发挥治河工程功能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治理工作的技术指导,搞好中小型河道治理,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保证行洪安全,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勇超,张顶策,佟宇明 . 刍议河道裁弯取直的条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5):234.

篇8

张毅敏,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湖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实验模拟及控制技术及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等研究工作。其担任河海大学与常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环境学会水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水协(IWA)会员、国际水工协会(IAHR)会员等,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获全国“十一五”环保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7-2012年度太湖治理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

张毅敏研究员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环保科技项目,如国家“十五”太湖-863项目、太湖973项目,承担了全国污染源调查农业源(水产)产排污系数测算、全国重点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价、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和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等项目专题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环保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2项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项农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张毅敏研究员主持完成了“十一五”国家重大水专项太湖项目“太运河与湖荡区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研究提出 “河(湖)口污染拦截-上游湖荡净化-河道水质改善-湖泊保护”的河湖相联水系污染控制模式,集成“清水水源保障-清水河道保障-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的河湖相连水系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为太湖流域入湖河流的污染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科学依据,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主持的“十二五”水专项课题“湖荡生态修复与湿地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研究提出太湖流域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河湖相联的湖和典型城市景观湖泊杭州西湖为重点区域,研究集成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改善湖和西湖水质及生态环境,为削减入太湖污染负荷、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毅敏研究员在流域水污染生态治理、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等方向,把握国家科技需求,追逐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使团队的研究不断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与此同时,张毅敏研究员还注重将科研成果向实践延伸,向应用问效。她带领团队研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已申请专利30余项,获授权近20项,其中“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系统”在宜兴大浦、武进湖、泉州山美水库的污染负荷削减和水质改善上得到应用。“湖口区天然能源驱动的前置库技术”已应用于常州湖水体污染控制 ;“复合立体生物浮床”、“序批式矿化垃圾湿地床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一种农村分散居民生活垃圾与人粪便共处置沼气池”、“一种采用多单体连接的多功能生物浮床”等多项专利技术已应用于无锡、南京、常州等地区,在区域环境水质改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会昌县;湘江;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013年,赣州市会昌县启动了百里湘江湿地公园项目,该项目起于该县县城林岗大桥,向南途径6个乡镇,止于筠门岭大桥,总长约112.6公里,以百里生态湘江为湿地主体,强化其县域“湘江生态廊道”地位,以中亚热带独具特色的集河流、沼泽、水塘、森林等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基础,以湿地资源保护为核心,以湿地清洁型小流域保护管理与开发为手段,以湿地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文化为支撑,以市民近郊湿地休闲、湿地科普宣教为特色,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为基本目标,集湿地保育、水源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游览观光及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休闲观光道路、主题公园、驿站、亲水平台、娱乐设施和绿化带等,以原生态山水休闲观光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康体、民俗展示、农家体验、产业集群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如此巨大的工程,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全面研判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产生的影响和效益。本文就该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一、生态效益评析

百里湘江湿地公园是一个集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多种天然湿地于一体的组合湿地公园,具备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湿地公园的目的,一方面是出于保育公园湿地及森林生态系统,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防止过度人为破坏与干扰;另一方面保护和营建多样性的湿地环境,对于丰富湿地景观类型和保障湿地生物的栖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效益。

1.生物栖息地

百里湘江湿地公园内天然湿地面积较大,且水质较好,植被丰茂,有浅水、沙滩、草洲、灌丛、密林等完整的生物栖息环境,整个湿地公园十分适宜多类生物的生存、繁衍,是不可多得的动物乐园。

2.降污净化

众所周知,湿地有“地球之肾”的誉称,这主要是由其生态功能所赋予的。湿地具有降低环境污染、分解有害物质的功能,当然这与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及湿地泥炭等是密不可分的,水生植物与湿地泥炭等能有效吸收、代谢和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积累和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以达到净化生态环境的目的,尤其是对大肠杆菌、酚、氯化物、重金属盐类悬浮物等作用明显。例如,当水体进入湿地时,凭借水生植物的阻挡,使得水体流速缓慢,这样一来有利于沉积物的沉积,同时污染物质吸附在沉积物上随同累积起来,有助于储存、转化和分解污染物。

3.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百里湘江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其生态系统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对调节气候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调节气温,净化空气:一方面,湘江的水量充沛,水能吸收太阳热能,热容量大使得地表增温困难,从而保障湿地公园有较适宜的气温;另一方面,湿地系统可改善周边区域的气温和湿度等,通过湿地蒸发和库区植物蒸腾作用,将大量水分送回大气,使得周边地层湿度增加、温度偏低。与此同时,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加之植物的屏障作用,较其他地方湿地区域空气更为清新,让亲临湿地的人们有一种心旷神怡、如沐春风之感。

(2)平衡水量,改善水质: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通过湿地植物的生态修复作用净化水质,保障会昌县城用水安全以及为下游的农业灌溉提供持续水源,对于保证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4.有效调节水资源,防灾减灾作用

百里湘江湿地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均化洪水的能力,能减少和滞后降水进入流域的流量与时间,降低洪水期间的洪峰,减少洪水径流,防止洪涝,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另一方面在枯水期,湿地公园可以逐渐地释放植被中蓄积的水分,增加河道径流量和流域的水量,缓解下游的旱情,减轻旱灾。

二、社会效益评析

1.提高会昌县知名度

会昌县在旅游休闲、历史文化价值、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地位与价值。百里湘江湿地公园建设秉持保护性利用开发原则,坚持其独有的社会公益性特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与环境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以此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带动会昌县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扩大湘江湿地公园对外知名度,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湿地科研科普的理想基地

百里湘江湿地公园具有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以合理利用进行教学实习。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泛收集和发掘野生植物资源,结合教学研究进行分类鉴定、评价、繁殖、栽培、保存及利用,选育出适合推广种植的新品种,丰富我国栽培植物种类与品种,并扩大其种植面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为农、林、园艺、医药、环保等相关产业实践服务;另一方面,可开展植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之所以要开展百里湿地公园建设,除了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外,也是保护和研究濒危植物的重要举措,使之成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此外,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有助于科普湿地保护、环境保护等知识。通过在湿地公园设置科普宣传栏、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等,让参观者了解和学习到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等知识,从而唤起和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达到保护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用。

3.传播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

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百里湘江湿地公园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重要场所,游客在享受湘江优美湿地景观环境的同时,也能体验和感受到浓郁的湿地文化及农耕文化,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知识,也唤起了内心深处返璞归真的情怀,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文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三、经济效益评析

首先,通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湿地资源,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以保护湿地独特生态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湿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打造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休闲游产业链,扩大百里湘江湿地公园知名度,形成湿地生态旅游品牌地,带领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崛起与发展。

其次,鉴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百里湘江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湿地这一稀缺的自然资源起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来看,水禽、湿地植物等在数量上也有显著增加,这从侧面肯定了湿地公园建设的间接经济效益。

最后,百里湘江湿地公园有效保障了湘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生态功能,可带来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江西省路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余畅.美国绿道网路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13.

[2] 赵兵 谢园方.江南水乡休闲绿道建设-以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76.

篇10

关键词:休耕轮作;补贴;政策体系;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16-02

引言

耕地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一直以来,我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0%的人口。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人们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粮食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粮食增产的同时,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过度开垦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壤、水体污染,物种急剧减少等。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普遍很低,有机质含量仅为1%,显著低于欧美国家(2.5%-4%)。河南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耕地过度利用的情况更为显著。为应对这一困境,河南省开展探索休耕轮作制度,这对于河南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耕地使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后备资源逐渐枯竭

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目前耕地面积为12 288万亩,居全国第三;但河南省人口密度超多600人/km2[1],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23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2亩)。与此同时,河南省人口数量在缓慢上升,人均耕地面积也相应逐渐下降。此外,由于河南省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如郑州、许昌等地即将耗尽后备耕地资源。

(二)耕地土壤养分下降,土壤贫瘠情况严重

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是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物质,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其中的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衡量指标。此外,有机质对于土壤的团粒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团粒结构对于调节土壤的热量、肥力、水分和氧气等至关重要。土壤养分根据有机质含量来划分,共分为6级,级别越高,土壤养分越差。河南省耕地的平均有机质含量为8.9g/kg 土壤,处于土壤养分的V级(6.1g/kg―10.0g/kg)行列之中,河南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此外,河南省耕地作物生长必须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低。如有效钼、有效硼和有效锰等均低于临界值。

(三)耕地受污染情况严重,食品安全受到影响

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可以减少害虫,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大量不合理的农药化肥使用将会导致土壤、水源、产品污染。所污染的作物农药残留超标,会降低作物品质,危害人体健康。据调查统计,2007―2014年间,河南省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由 2007 年的 254.6 kg / hm2增长到378.2 kg / hm2,增加 1.48 倍,农药的单位面积施用量由8.28kg /hm2增长到12.36kg/hm2,增加了1.49倍[2]。据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省37个重要水源监测的结果显示,64.9%的水源水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其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药[3]。很多农民对于农药的认识不够,缺乏剂量的认知,盲目追求药效,导致施用过量,造成农药残留和水源污染。

与此同时,严重的污染也来自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三废”不断排放,加之监管不足,导致三废通过降雨、降尘和排水进入土壤,造成耕地的污染。其污染主要为重金属污染,常见的有镉和砷[4]。这种情况在城镇郊区的耕地尤为严重。

二、休耕轮作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国外学者对休耕轮作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侧重于休耕补偿、休耕地选择和休耕时限的研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的休耕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表1)。河南省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休耕轮作将会收到显著成效。

(一)有利于河南省生态环境的保护

迄今为止,河南省农业生产主要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目标,对于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农药、化肥污染及大量抽取地下水等均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休耕轮作减少了作物的种植面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的污染。

(二)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传统农业经营观念已经在河南省农民思想中根深蒂固,对于新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不敢尝试。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某些作物产量过高,而有些作物产量又过低。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均较高,农产品利润较低。然而我国却因为国外粮食作物较低的价格或是国内作物产量较低,需要大量进口某些国外的粮食作物。休耕轮作制度可以逐渐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补偿或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在不降低收入的情况下执行休耕轮作制度,同时改善我国农产品的种植结构。

(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耕地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就愈加严重。耕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土地更加贫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通过休耕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和增加地下水的积蓄,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如焦作工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可通过强制休耕或轮作污染物超富集植物(忍冬、蜈蚣草、印度芥菜、苎麻)[8],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当土壤污染治理达标后再恢复农业生产。

三、河南省实施休耕轮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休耕补偿问题

τ谂┟穸言,最关心的是休耕的补偿问题。休耕制度的实施在短期内势必会导致粮食作物的产量降低、农户收入的降低。因此,实行休耕补贴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农民的正常收入。然而农户经营耕地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亩地的经济收入也是不同的。因此,休耕补偿补多少、怎样核算补贴又成为关键问题。既要考虑政府的资金承担能力,又要考虑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各地方政府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

(二)轮作作物选择和休耕期的确定

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生态类型多样化,不同地区的轮作作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确实保证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才能可持续的推行下去。除了轮作作物种类的选择之外,休耕期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休耕期过短,地力恢复不足,起不到休整的效果;休耕期过长,又会导致耕地的荒废和浪费,影响地方粮食的整体产量。

(三)休耕农户的生计问题

耕地休耕后,休耕区域农村将会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大量农民将会外出务工。加上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远超过农业收入,所以农民外出务工后,再次回归农村务农的可能性较小,即使继续耕作,也往往是家中的老人(50―70岁)进行耕种。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对于科学耕作认识不足,尤其是缺少农药化肥的科学施用知识,很难达到通过休耕提高地力、保护耕地的目的。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留住青壮年农民,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耕地的科学耕作,提高农民收入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河南省实施休耕轮作的政策与建议

(一)做好休耕轮作的宣传教育

部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休耕轮作的长远意义认识不清,对休耕轮作后的利益保障不能确定。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就休耕轮作的意义、制度、补贴等进行大力宣传,消除农民的顾虑,确保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到休耕轮作的政策中去。

(二)制订合理的休耕轮作方案

在对多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休耕轮作试点市(县),应用4年的时间调整休耕轮作方案和组织形式。然后由点及面,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休耕轮作制度。在制定休耕轮作制度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不会影响到省、国家的粮食安全,休耕面积控制在全省耕地面积的20%,粮食生产总体质量、经济效益超过实行休耕轮作之前。(2)注重统筹规划,成立由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水利保护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联合成立的休耕轮作管理小组,相互配合,协调统筹,明确实施单位,逐步实施,细化责任。(3)建立严格监督制度,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各级政府机构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检查,特别是任务和补贴落实情况。对于任务落实情况可以采取遥感技术,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对于挪用、截留资金的,要按照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三)确定耕地休耕轮作的合理补贴标准

对于农民而言,休耕轮作最重要的是不影响经济收益。因此,在制定补贴标准时候,要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最合适的补贴标准。同时,还要区分休耕和轮作情况的不同,对于轮作作物种类,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建议,并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对于休耕,要根据市场价格制定适宜的补偿标准。

(四)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政策体系

小规模农户发展效益不足与现代化农业存在着矛盾。而休耕制度的执行,必然带来进一步的农户分化,使农民更加难以专注于农地经营。一直以来,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生存之本,农民离不开土地。然而小规模的农地效益很低,难以保证收益,所以农民兼业、务工情况普遍。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限制,农民在城市中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农民仍然计划着老年时期回到农村,经营土地,为自身养老。近年来,该省各地土地流转势头强劲,各种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多数涉及土地流转中的资金截留、价格因素、土地权属、生活保障等诸多问题。在休耕和轮作地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到补贴归属的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健全土地流转政策,只有“三权明晰”才能避免土地纠纷,完善土地流转,进而确保耕地休耕轮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河南省耕地资源保护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休耕轮作可破解耕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休耕轮作意义显著,但在河南省推广起来仍需很长时间,效益也需要进一步检测和评价。通过部分试点,全面推广,最终可以实现耕地保护、地力培养、生态环境改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Tong Yan,Niu Haipeng,Fan Liangxin.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transform vacant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to cultivated land in a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 of central china.Sustainability,2016,8(11):1192.

[2] 魏瑞.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划,2016,37(8):67-71.

[3] 唐琳,赵辉.河南省农田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9):201-203.

[4] 王想霞,麻顺广,李林奇,等.濮阳市10类食品重金属及农药污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6):695.

[5] 各国轮作休耕制度有何借鉴[J].国土资源,2017,(1):58-59.

[6] 卓乐,曾福生.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休耕制度对中国大陆实施休耕制度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