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

篇1

一、河北省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现状及问题

(一)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短缺。电商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即高校、企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2014年,河北省正式启动百万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线上培养75万人,高校培养15万人,企业培养10万人。目前河北省共有5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其中高职高专33所,本科院校24所,初步统计约有1.5万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学生,加上企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500万的缺口。随着“互联网+”行动口号的提出,技能型人才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整体水平不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从高校电商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对口率不到30%,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难以胜任企业的职业岗位。河北省电子商务教育从2002年起步,但是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电子商务企业实践,重学历,轻技能,大部分高校机制不够灵活,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多而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隔离开来,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技能。二是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属于短期强化型,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社会培训机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培训费用较高,且缺乏统一监督和管理,不能科学设计电商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零散、缺乏系统性与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三是企业在岗技能型人才,没有建立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缺乏对员工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企业规模和地区分布上。一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成为电商高技能人才的首选,刚刚创业或者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陷入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省会及各市区相对于县域较容易获得电商人才。如河北省在2014年共有25个村入选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排第四位,淘宝镇2个,数量仅次于浙江和广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更多的求职者却不愿意到县级农村发展,成为阻碍电子商务现代化运营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河北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目标,找准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了解最新职业岗位设置以及岗位任职要求。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邀请企业一线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要紧跟实践,切勿闭门造车,与实践脱节。2.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产学创深度融合。高校要依靠社会资源办学,向企业开放,真正做到校中厂,厂中校。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如企业参股等方式。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订单班特色模式,采取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方式,把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前置到高校,学生不仅仅是在校生,同时也是企业的未来员工,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团队意识、职业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3.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直接的扮演角色就是指导者。一是毕业生在入学前,要进行专业教育,对专业现状、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和目标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专业情况以及就业状况有一定客观认知,进而制定出详尽的行动方案。二是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功能,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就业招聘信息,定期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观、就业心理、安全性教育等培训工作,并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去,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完善社会化培训体系。高校教育与社会化培训互为补充,二者不能割裂。劳动者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就业前、任职中以及再就业过程中均可以接受社会化的技能培训。一是电子商务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保障。目前很多电商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对于电商人才只注重实用,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而造成人员流失等恶性循环。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计划,帮助员工迅速提高工作技能。二是社会化第三方培训机构要依法办学,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对没有办学资格的机构坚决取缔,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课程设置要与高校教育互相补充,真正能够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宋艳萍(1963- ),女,吉林公主岭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分院电子商务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92-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在京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相比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网站数在2011年下半年实现止跌,网站规模达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同时,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数据表明,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在未来5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并将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

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情况

根据艾瑞资讯对网商人才来源的调查显示,现在只有17%的企业雇用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有63%的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精通网络营销、商务管理等方面的电子商务人才。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的直接原因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要求的不适应。国内电子商务权威人士一致认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当针对岗位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但是,就如何针对岗位的侧重点和方向来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多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而笔者研究的电子商务专业“企业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工作任务进行岗位定位的课程体系,是“工学结合、产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实现。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分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应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校企共建电子商务培训学院和实践基地;强化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就业率和高满意度办学效益,在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依托“吉林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商务专业。

(一)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成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实施、评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使电子商务专业更好地面向社会,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并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效果共同评价”的双向参与运行机制。

(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行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吉林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分散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我院作为长春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将与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协会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与各会员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机制,将各会员单位分散的人才需求订单汇总成一定规模的行业订单;然后本专业与电子商务协会签订行业人才委托培养协议,在第五学期由订单企业分岗位组织岗前培训。同时与劳动局、其他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签订培训协议,为企业在岗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为合作企业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

2.实施“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两园区”,即校内的电子商务实践园区和校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专业将利用“两园区”等场所组织理论学习、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阶段”,是指专业教学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第1阶段为学生就读的第1~2学期,主要在校内多媒体教室等场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2阶段主要为学生就读的第3~4学期,主要在校内的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学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第3阶段主要为学生就读的第5~6学期,主要在校外的电子商务实习基地实习,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企业成员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 “三能衔接,阶层递进”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基本素质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大学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公共文化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商务办公自动化”“商品图片处理与动画制作”等课程,还包括“经济法基础”“财经通用知识”等专业通识课程,培养了学生从事应用电子商务的入业能力;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技能高度融合的整合课程,包括“网络营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站建设与运营”等10门课程,培养了学生从事应用电子商务的胜业能力;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包括企业订单课程、企业岗前培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工作等课程,培养了从事应用电子商务的创业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将突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虚拟实训系统、校园网上商城、连锁超市网上交易、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实习平台五级,循序渐进训练、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从学生的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

(四)实践教学改革

1.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园。这是校企合作在校内创建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即“校中厂”。将与长春市电子商务协会紧密合作,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及电子商务平台进驻实践园,营造与企业基本相同的工作情境,聘请企业电子商务专家兼任园区副主任。实践园将包含校内的电子商务模拟系统、校园网上商城、连锁超市网上交易、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实习平台。学生在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虚拟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在不同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真实业务操作,进行网上创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校外电子商务培训学院。即电子商务培训学院在校外电子商务实践园区设立的“厂中校”,常驻在长春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且有实力的企业中,负责学生在园区的实习实训管理,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从行业或园区企业聘请电子商务专家兼任校外实践园区电子商务培训学院副主任,聘请企业人员兼任培训师或专业兼职教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第5学期可以被安排到电子商务行业学院产业园校区参加2个月的岗前培训,由订单企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然后将学生分派到园区电子商务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3.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实训室及实习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实训及实习管理;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与社会、家长、学生共担风险。

(五)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师资,逐步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流动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主要采用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高职高专培训,引进同行业最新技术;专业教师完成两年中有3个月的下企业顶岗实践经历,增强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的比例达到50%以上;提高教师双师素质能力等措施。

(六)评价方法改革

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核心,综合过程性考核、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构建符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评价主要采用“二二四”考核评价体系。第一个“二”是两个学习期间,即在校学习期间和校外顶岗学习期间;第二个“二”是不同期间的两个考核平台;“四”是每个期间的四种评价方法。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考核=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自主学分计算到总学分之中,最后以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即“双证书”毕业。

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革收效

我院经过国家示范校的建设,各专业的建设成效有了明显的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也走在了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前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提升了电子商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完善区电商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等“三有一能”为目标,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2017年,建设完善乡镇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个,实现全区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支持区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建设发展,鼓励乡镇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村电商服务点提供技术和创业孵化服务。

二、健全网络物流配送体系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紧抓国家《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的政策机遇,实施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延伸等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光缆进村入户,扩大贫困村组宽带网络覆盖面,提高贫困家庭宽带普及率。完成贫困村通网络核查验收工作。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整合利用本地物流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业,健全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和扶持物流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或快递服务点,提高网货配送效率。年内基本实现全区贫困乡镇物流快递全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三、完善电商激励评价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5〕58号),对全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电商扶贫工作考核评价,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四、提高农村网店运营效益

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产品品牌。学习陇南等地网店运营管理先进经验,采取教育培训、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一对一”帮助指导贫困户开办网店,提高运营效益。对运营差的网店,鼓励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接管经营,着力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等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开设扶贫网店,代销产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落地区,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区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数字经济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1-00-02

一、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载的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市场环境竞争力在全球排名优于挪威、瑞典、爱尔兰及以色列,仅次于美国,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远远高于中国。澳大利亚的电子商务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5―2000年的初始阶段,主要以技术为导向;二是传统大企业唱主角阶段,主要以商务模式为引领;三是社交网络阶段,以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融合为标志。

作者简介:郑雪瑾(1958-),哈尔滨人,黑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

澳大利亚有2200万人,其中手机用户有2900万,互联网用户有1900万。49.3%的澳大利亚人使用Facebbook,全国有79%的家庭上网,77%的家庭每天都在用互联网。在上网人群中有92%采用宽带上网,68%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的主要动机为:价格优惠(节省50%--70%);选择范围广;有专家建议做参考。

澳大利亚有91%的企业上网,43%的企业拥有网页。中小企业中51%的企业在网上下订单,大型企业中81%有网上交易;24%的中小企业,38%的大企业在网上接订单,并实现与内部系统的一体化连接。

2011年,澳大利亚电子商务规模达到330亿美元,人均在线销费2010美元。据国际著名的eMarketer预测,2012年该两项指标将达到371亿美元和2108美元,增速分别为12.5%和4.9%。

中澳两国经贸领域交流频繁,以《中澳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和《中澳信息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基础,开展了长期的电子商务领域合作。而澳大利亚对价值在1031美元以下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这增加了澳市场的吸引力。

二、 澳大利亚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7年9月成立信息经济国家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澳大利亚政府采用了公共密钥技术(PKI),并制定了联邦政府通用的 PKI标准,以确保数字身份认证和网上交易的安全。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国家经济战略计划,计划到2020年成为数字经济国家,建立数字中心供市民免费使用,实现经济环境智能化管理。在家庭、商家、教育、远程办公、政府服务等全面实现信息化。其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则:一是政府尽量少干预,鼓励按市场规律发展电子商务。二是要重点促进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企业真正意识到采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好处。

(一)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的部门,计划利用8年时间建设国家宽带网,全部上网宽口带宽达到100M/s。利用光纤网络、卫星、固定线路,形成多种宽带接入方式。从2009年起,宽带接入价格每月仅为24澳元。93%的人可以连接到光纤网络上,350万个家庭可使用光纤网络,7%的边远地区可使用卫星接入方式。网速可实现45秒钟下载一部电影。

(二)提升电子商务创新能力

澳大利亚政府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驱动力。一是与企业联合成立联邦电子商务创新中心,加大扶持力度,其中谷歌的原始雏形就诞生于悉尼大学,WIFI的专利也是在悉尼发明并注册。二是成立联邦商业化中心,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活动;三是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澳大利亚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基本实现政府服务的全过程网络化。据澳联邦政府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在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及提供网上服务项目方面与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在制定电子商务法规时,澳大利亚政府注重消除那些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必要障碍,同时使内容合乎公共利益的需要。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规管理体系,以树立企业和消费者对网上交易的信心,为电子商务按市场规律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法律环境。

1999年颁布了《电子交易法》,允许个人通过电子方式与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交易,并明确了个人可以通过电子方式签订合同的一般原则。《电子交易法》规定需在电子表格中提供书面信息、个人签名、所提交文件以及记录或保留信息等;在应用技术方面,《电子交易法》坚持了公平中立的原则不能偏重于使用一种电子签名技术。同时,还规定书面材料和电子文件在交易中具有同样的效力。《电子商务消费者政策保护框架》在商务信息、支付、补偿、权限以及隐私权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另外还有《电子商务争端解决》《电子交易法案》《广播服务法》《交互赌博法案》《垃圾邮件法》等法规。澳大利亚议会分别对攻击性、非法和多余的网络内容,以及网络赌博服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儿童接触到某些不适宜的网络内容。《垃圾邮件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没有得到明确同意或默许的情况下,禁止向用户发送商业性的电子邮件;对寄发垃圾邮件的不合法行为进行相应的民事制裁;要求所有的电子邮件都应该含有发件人准确的详细信息。

(四)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作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由私人部门推动,这给国家经济和普通民众带来了明显的好处。1999年1月澳联邦政府了《信息经济战略框架》,确定了澳大利亚发展信息经济的基本战略目标,提出了十个重点发展的领域。其中有二个是针对发展电子商务的。

一是促进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提出要依靠和发挥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中的主导作用,这是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原则。在建立一个明确统一的法规框架的同时,促进企业电子商务自律规范的发展;政府要率先使用电子商务,确保政府部门提供的网上服务符合世界一流标准,为企业树立样板;特别要推动重点产业以及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二是政府鼓励私人和公共部门采用认证技术,为电子商务在澳全境内的应用提供便利。澳大利亚正在积极推广电子签名的应用,并将其视为完善公共密钥基础设施建设的解决方案,这与APEC提出的“实现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互通”的目标是一致的。

(五)发挥协会社团的中介作用

墨尔本雇主工商总会(VECCI)始建于1851年,为16000家企业雇主提供服务。2012年8月由维多利亚州州长带队,该协会带领400家企业到中国进行商贸对接,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的线下洽谈合作。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资助寻求适合企业,为企业贸易提供包括工作签证等项目的帮助,该协会在澳企业中有很大影响力。类似的机构在澳大利亚还有很多,政府开展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这些机构来引导和推动的。

(六)规范电子商务的技能培训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培训(CBET)。CBET的特点是依赖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在国家培训框架(NTF)的统一指导下,澳大利亚职业技能培训是将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目标相结合,即将能力标准与技能资格相结合,并规定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的最低考核要求,澳大利亚的电子商务能力标准划分相当详细,共分为四类认证资格,每类资格都定义不同的能力单元标准,除了模拟公司教学外,每学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还安排学生到商务公司实习。以能力为本、规范的技能培训模式,促进了澳大利亚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成功发展。

(七)注重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988年颁布的《隐私法》是关于在联邦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保护个人信息的主要法规。该法规针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以及信息的性质和安全性的判定制定了具体的标准,还对有关人员查阅、更改个人信息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在《澳大利亚政府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政策框架》法规中,提出在澳大利亚建立世界级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环境。《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最优方法模型》简称BPM ,是澳大利亚政府为在电子商务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的一项行为标准。

澳大利亚政府组建了11人专家组,该专家组主要职能为: 及时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制定帮助政府维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的政策 ;为进一步实现政府“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政策框架和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最佳实践模式”制订战略规划 ;对消费者进行电子商务业务培训提建议,并对有关建议做出评价 。

澳大利亚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开展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如由联邦政府资助、各州参与建立了“澳大利亚电子商务网络”,其主要工作就是鼓励澳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该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使用培训、企业管理改善培训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网上服务等。在 “网上澳大利亚”活动中,每月推出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全国性的活动,如大会、贸易展览、演示、出版物、讲座等鼓励企业和政府部门参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讨论。实施“网络信息技术”计划是为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所开展的合作研究活动提供匹配种子经费,并在某些试点企业中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

二是改善基础条件,清除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如建立了网上支付系统,目前正在实施银行支付系统,澳大利亚的大多数银行均有Internet Banking功能,顾客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账和支付账单。在运输行业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三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为此,政府在贸易数据统计、医疗管理、商品连锁经营管理等领域试验电子商务业务。如政府上网工程,企业通过政府网站不仅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还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办理有关税务业务、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投标等活动。

三、电子商务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澳大利亚婴儿洗护产品MEIMEI进入中国市场已达七年,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下,MEIMEI品牌受邀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国家馆的展出,但MEIMEI在中国市场份额仍落后于其它欧美品牌。自2011年开始,MEIMEI品牌完善在华的销售网络,并通过成功的电子商务运营,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短短三个月,MEIMEI官方旗舰店就位列2011年全年新开母婴类旗舰店排名第一。

澳大利亚邮政拥有750多个企业和政府机构客户。通过收购使澳大利亚邮政可以通过企业和政府客户的网站及其自有品牌为网上支付服务,该服务与澳大利亚邮政现有的网上支付渠道post billpay互为补充。2012年4月,开通了新的电子服务业务,开发了新的集团网络,为iPhone及Windows Phone 7手机用户开发新的移动应用程序并扩展了“一触即发”货运业务。

Orica 公司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尼最大的基本化学药品供货商,要将产品和全球其它200个生产商的产品,分配给超过5000个客户。在IBM 商业伙伴--Synergy Plus(在澳大利亚专门负责为传统商业网络化)的协助下,仅在七个月内就实现了 B2B 解决方案。 建立了在电子商务服务竞争方面的优势。客户可以通过 Orica 药品网站浏览目录、分类排序以及由 Web Sphere 商务系列提供的其它功能。

四、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已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对俄贸易、旅游等产业具有相当的实力。哈电集团、龙煤物流等企业开展的B2B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实力,仅龙煤物流年网上供应链交易额就达50亿元,一些中小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哈尔滨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委开展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要实现黑龙江省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可借鉴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动黑龙江省企业与澳大利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中澳两国在世贸协议框架下,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的多种协议,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澳大利亚的市场与产品与黑龙江省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我国商品尤其是轻工产品、农业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占据很大的份额。在装修材料市场,绝大部分的商品为中国制造。澳大利亚还有8%的亚裔人口,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有一定的依赖性。但由于地域、信誉、语言文化等因素,黑龙江省商品在澳大利亚一直没有好的表现。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减少这些不利因素的创造了条件。

可以尝试利用与澳大利亚各州(领地)政府、商会等机构的沟通平台与机制,建立起中澳企业的对接,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快速对接需求,快速达成互补产品的流动。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既可以使黑龙江省优质产品与澳当地企业对接完成供货;也可以促进我省电子商务企业在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平台(如eBAY等)自行开展交易;还可以把澳大利亚企业与黑龙江省大型企业供应链对接,扩大采购范围。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澳大利亚先进的电子商务经验,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

(二)建设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是目前黑龙江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佳方式。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建设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台。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配套支持。促进这批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做好政策扶持力度,并在全省推广,带动其他更多中小企业“触网”,引导大企业管理经营上水平,上台阶。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不断创新,冲破老的条框,以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变化。

(三)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良好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通信技术、包含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也离不开企业诚信认证、产品溯源库等基本的电子商务要素,更离不开支付、物流等要素型设施。这些资源、能力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政府牵头,整合汇聚这些资源,才能为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一站式基础资源,解除其后顾之忧。在国家级哈尔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建设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黑龙江省联通公司、运营商及银联等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了黑龙江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要努力把这种联合做大做强。

(四)推进电子商务地方法规的出台

我国电子商务法规的缺失对行业规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黑龙江省发展电子商务,也面临着地方法规不健全的问题。如网上诚信的规范、对产品交易欺诈的处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帮扶、政府在电子商务中的定位等问题,都需要向全社会公开。这一过程的运行,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形成专家提出、群众论证、政府审核的机制,尽快推动地方法规的出台,进而规范黑龙江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的生态环境

篇5

关键词:学徒制 电子商务 运用

学徒制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现代学徒制的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后,以英国和德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良好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特点如下:

(1)行业、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的机制。在现代学徒制中,实行企业和学校结合交替式培养模式,约3 /4- 1 /2 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 /4- 1 /2 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

(2)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方现代学徒制受到政府高度重视,许多国家专门成立了实施师徒制的监管机构,如英国的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并在地方设立了若干分支机构,保证培训方、雇主、学徒规范化的实施师徒制。政府向培训机构、雇佣企业提供补助和培训经费,学徒在培训机构接受免费的脱产学习,在企业实习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3)强大的法律保障。各国就自身的学徒制培训,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法,对学徒与企业、培训机构做出法律约束,奠定了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三、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做法

(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条件:

江西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二本院校,学校设有:电子商务、物联网、工商企业管理等二十余个专业。新余市教育局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牵头单位成立了新余市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学校通过与新余市全城电子商务、互联互帮等18家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其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因此,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1、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课程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其获取优质就业岗位以及终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与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得到符合专业特色的规范化训练。

(3)以项目为抓手,以解决专业问题为目标,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学生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锻炼,提升关键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职业道德的熏陶,培养出守纪、合作、创新、竞争等企业精神。

2、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课程教学计划

(1)培养目标:

符合产业升级和地方发展需要,遵循“教研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电子商务应用技能,能熟练应用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工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在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从事网上商店的运营与管理、具备“懂管理、会技术、善营销”的较强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勤朴敏信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1、专业道德要求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口头和写作交流能力;掌握资料查阅、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的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2、专业能力要求

一是具备电子商务策划的能力,理解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关系;二是具备较强的商务策划能力,并掌握观察市场、分析市场从而进行市场策划的能力;三是熟练掌握和运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和手段;四是具备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五是具备较强的网络营销能力,并掌握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和手段 ;六是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能力。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形式:

实行学校和企业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3/4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4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篇6

(一)电子商务发展氛围逐渐浓厚。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我县《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意见》和《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扶持对象、扶持重点和扶持措施,为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二)电子商务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全县电子商务用户达191家,主要涉及旅游、住宿、零售等行业,形成了以服装、特色产品、日用品、房间和景点门票订购等为主的电商体系。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成集商贸、金融、通信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农家店35家,促进了农村市场网络零售业发展。

(三)城乡快递物流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全县共有快递物流企业17家,其中快递企业12家、物流公司及物流托运部5家。随着境内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部分快递物流企业已在乡镇(园区)设立快递服务站,服务功能延伸至村,方便了城乡居民网购网销,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网络运营商加大了对县域内网络铺设力度,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县、镇、村三级体系的信息网络,进一步优化了电商发展环境。今年,计划建设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__*镇、__*镇、__*镇电子商务服务站;__*村、__*村、__*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目前已确定服务中心、站、点选址,随文上报了《__*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待县政府审议后实施建设,并积极与省内大型电子商务科技公司衔接,筹建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全县电商从业者提供专业服务和运营指导。

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处在起步阶段,与省内外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是大部分企业、商家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前瞻意识,没有利用电子商务提高经营效率的观念,缺少带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我县农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农土产品的开发、包装等产业链条还未形成,无公害、绿色环保、地理标志标识等资质认证缺乏;三是政策支持不够,需要政府部门制定面向电商企业、网络平台和个人创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四是我县从事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较少,网络维护、IT外包、美工、运营等电商专业人才紧缺;五是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办公场所和经费等问题未落实,亟待县政府协调解决。

(一)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农村宣传专栏,大力宣传电子商务,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从事电子商务的认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壮大电商主体。选择县内具备电子商务发展条件的企业,加大培育力度,打造一批以网络交易为核心、以供应链管理为支撑的网络零售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小杂粮、土蜂蜜、铁皮石斛、灵芝等适应网络销售的本地产品,打造具有电商竞争力的__*特色品牌。鼓励个体工商户、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待业青年等群体开设网店或网下实体店,实现自主就业创业。

(三)加大政策扶持/!/。制订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奖励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规模建设、房租、税收、参展、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篇7

电子商务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变化快,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呈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实践,不断充电,不断更新,唯有如此方能使得自身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更新。然而,目前高职老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诸多的管理工作、招生工作等,任务压力大,难能抽出时间深入实践学习提高,知识老化现象普遍,难能跟进电商行业的快速变化。团队协作意识不强,教学团队合力没有形成电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现象,团队概念没有形成,团队的协作意识不强,没能形成合力。知识传授存在零散状态,未能形成系统化知识传授。

2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与实践

职教师资队伍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针对高职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师资培养的方式、方法基础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有针对性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提出并实施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1搭建电商平台,按电商团队整合磨练师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也就是要“双师型”。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最好的熔炉是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企业锻炼机制是当前职教师资建设的一个方向。然而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因素,电商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师深层次参与企业锻炼的机会少。为解决这一矛盾,创建校内企业化电商实战平台,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这种矛盾,对于师资的快速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伊始,便高标准建设有电子商务综合实战平台———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基地着重打造真实电商企业环境,并以企业化模式运营。基地分为网络营销部、活动策划部、人力资源部、物流配送部、在线客服部、展示店导购部、美工技术部、财务部。设总经理及各部经理、副经理。其中各部经理依赖电商专业教师专业特点、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加以整合、聘用,副经理则由进入基地的学生竞岗担当。近一年来,电商基地除正常运营外,迎合市场电商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一黄金周”“、双十一”“、双十二”等商务促销。从方案制定、网站优化、商品拍摄、美工处理、商品的展示上架、运营与推广、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展现出良好的电商团队的运营与管理能力,师生电商技能提升较快。企业化实战电商平台的搭建,有效解决了师资企业锻炼的难题,对磨炼师资,促进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2借助合作企业力量,助培师资电商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而这些前沿的电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首先是由著名电商一线企业创造、实践并产生的。为此,加强与一线的电商企业交流与合作,借助企业力量助培师资,使电商专业教师能够结合世界新型前沿电商理论,掌握当前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提高电子商务技能以及科研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电商师资培养一条快捷之路。学院在加强校内电商平台锻炼基础上,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一是送培。与厦门优优汇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师资培养,先后选派5名教师到企业进行电商运营、网店建设、电商营销、客户管理与服务、文案策划专项实战技能培训;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先后选派3名教师参与商务网络技术培训。通过一线电商等企业培训,得得电商教师能够紧跟电商前沿,掌握电商前沿技术和技能,大大缩短了师资培养周期。二是合作运营培养。寻求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积极探索企业网店代运营。与荣成市云帆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由教师、学生共同组队参与企业运营,其中教师担当电子商务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代运营企业店铺。

2.3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增长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比赛,但另一方面也是师资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衡量。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理论与技能的集训指导、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技能水平均得到长足的进步,对广大教师来说在体现“以赛促教”同时,也同样体现出“以赛促学,以赛促长”。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明确提出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师生实践技能”,定期举办院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制作大赛等,认真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加省、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竞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造就高技能人才。专业招生的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系部先后组织师生参加首届威海市创业大赛之创业项目大赛、电子商务创业大赛;2014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3场赛事。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中,系部组织团队4支,参赛学生达20余人,其中“海潮”电子商务团队获“特步杯”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店铺装修单项奖;“FTD”团队获山东省赛区二等奖。2015年4月,以信息工程系为承办单位,正在组织“首届‘泰祥•皇朝马汉’大学生电子实践技能大赛”,赛程将持续2个半月。一系统的赛事活动,有效锻炼了广大师生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商务营销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决策与执行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飞速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4依照“六个一工程”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师资培养过程中,在强调通用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专”,也即要求广大教师“术业有专攻”,以应对行业细分化对知识的需求。为实现这一要求,除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行常规建设与培养外,系部明确提出并实施团队“六个一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建设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选定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门课程,编写一本特色教材,建立一个兴趣小组,联系一个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课程网站。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绝大数老师正朝着这一目标逐步进入角色,教师的个性化、职业化特征正在形成。

3结语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岗位导向型 课程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21-01

在企业“招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许多业内人士面对这双重困难发现,国内电子商务正在遭遇的发展“瓶颈”就是人才问题,而人才困境也亟需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如果想要供需平衡,最根本解决方案就是培养人才。因而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层次中,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模式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

电子商务专业立足于现代服务业,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商务人才,是商务类专业中最具特色、又充满活力的一个新型复合型专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构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商务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养标准的要求,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岗位,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既掌握了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的新途径。根据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和特点,要着重培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鲜明特色、有突出技能的人才,在企业电子实际应用中能够“零距离”,可以在就业岗位上实现“零试用期”,更够在企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岗位上快速胜任。

2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

2.1 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目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及网上创业的优势,把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年级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三年级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社会知识和创业能力。

2.2 构建“三双”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双师资”、“双环境”、“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渠道中通过课堂内外,在实施环节上借助校内外实训平台,将工学结合,双证教育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

3 基于岗位导向型的课程模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3.1 更新传统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学科交叉性,组织教学工作研讨会,及时讨论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总模式,着力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从而使人才培养计划更趋合理,更符合创新人才、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更符合个性化发展和人本主义,体现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

3.2 建立“岗位导向型”的课程模式

3.2.1 岗位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就业进行“岗位导向型”课程开发,根据就业岗位来开发课程目标。以企业提供素材的商务项目为单元,教师带领学生开发运作,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实践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保证学习的过程是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未来“零距离”上岗。

3.2.2 公司制运作的实习实训模式

依托模拟公司,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商务项目为载体,通过模拟运作完成实习实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实际运营和业务活动;利用共享教学素材库与网络平台,以电子商务技术及信息服务等形式,解决企业商务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实现在商务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从事商务活动的良性循环。

3.3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递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毕业生既要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很强的应用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交互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运作能力为宗旨,以电子商务作业流程为导向,以网上商店经营为特色,以典型的电子商务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设计功能相对独立的项目式课程体系。网上创业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参与教学超市的经营管理,并依托商务网站参与面向社会的商务经营活动。鼓励学生在现有的商务网站平台上开设网上商店,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网店经营的实践中去,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岗位针对性技能培训模式。以拓展课程体系为依托,除了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外,重点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对企业预订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进一步完善学生能力结构。

3.4 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教学的最终效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逐渐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融课堂教学、技能实验与社会实践为一体的能力知识职业型教学新模式,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以及模块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开放式教学新模式,加快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的建设,努力实现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4 结语

构建基于岗位导向型课程模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应在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环境,热情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建档立卡脱贫户为重点,引导和鼓励电商企业建立和完善电商服务平台,注重农产品上行,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二、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县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电子商务为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按照试点先行、示范推广、稳步推进的要求,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行政推进、基础配套、网店服务、网络物流、人才培训、村级示范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坚持精准到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电商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以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为重点,建立对脱贫村的定向培训指导、电商创业孵化、农副产品营销帮扶机制;重点改造提升脱贫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脱贫户电商知识普及培训培育脱贫村电商市场主体,实现脱贫户网上代购代销、便民服务的通畅运行。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两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运营管理

增强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运营能力,引导更多的电商服务资源进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引进农产品品牌设计、包装、运营、网上营销、广告传媒等电商服务资源。要进一步增强村级服务站网络购销、缴费支付、存取款项等八项功能,鼓励村级服务站引进更多电商平台,增强村级服务站运营能力。加强全区村级电商服务站运营管理和培训,防止出现电商运营和管理盲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物流配送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流通效率。通过技能培训让脱贫户、村民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提高电子商务在镇、村的普及应用。

(二)加强电商培训

指导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农村电商培训机制和模式,按照电商中心集中培训和下乡进村培训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扩大电商培训工作的覆盖面。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区、乡、村工作人员,要以农村电商发展趋势、国家、省农村电商扶贫政策解读、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培育和县域农产品上行模式、电商平台多元化等相关课程为主;对返乡创业青年、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村级服务站人员及对农村电商感兴趣的其他人员的培训,要以普及电商基础知识、网购平台介绍、网上购物流程、农产品销售、电商交易安全、手机APP软件操作、电商扶贫成功案例等相关课程为主。对人口相对较少,交通不便的村,一要指导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安排农村电商知识水平较高的电商服务人员到其村级服务站进行上门培训;二要协调当地村委会多组织村里人员到村级服务站参加电商精准扶贫培训,争取让更多的留守人员学会基础电商平台的代买代卖、如何运用手机微信朋友圈销售农产品和如何开微店等知识,三要提升专业电商技能培训,培养县域电商运营人才。

(三)打造唐尧优品平台+社群模式,赋能村级服务站实现城乡双向流通

打造县域电商平台唐尧优品,以网络平台+线下社区连锁店为支撑,有效拉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通过唐尧优品平台有效整合县域农产品、流通商贸品、生活必须品,打造1+N+60的营销模式即“一个平台N服村级(社区)服务站服务60万人口。通过集采、共销、统仓统配模式降低工业品下行成本,拓宽农产品及生鲜产品流通渠道。

(四)依托统仓统配优势,打造1+N二级生鲜配送物流体系

1、电商物流仓储中心依拖唐尧优品服务平台打造城乡社群生态,以商贸流通带动物流,打通县域内物流壁垒,完善乡村末端网点布局。有效整合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在县域内建立社区店和唐尧优品电商服务站,布局物流快递、生鲜配送、商贸流通配送,满足社区居民及村民的生鲜产品、快递收发、生活必须品等需求,将社区店和电商服务站做为末端配送网点,优化配送网络。

2、继续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基础,结合邮政现有的乡镇物流配送网络,交通运输部门的农村公交班线,以及本地货运等各种运输资源,积极解决物流服务在农村服务能力较弱问题。对于快递物流的盲区,成立专业的物流团队,打造1+N”的二级物流快递共同配送体系,即“1个县级物流中心,N个村级网点物流集散站点”,通过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和乡(镇)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向村级居民提供自提服务和双向物流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渠道资源对接,助推农产品上行

1、对接政企资源,助推农特产品的上行,惠及村民及种植户,让脱贫户直接受益。

2、引进各大电商平台,为服务站对接产品资源和拓展农产品上行渠道,使村民实现双赢,增收致富。

(六)建立“唐尧山下”农产品研发供应链中心

1、建立“唐尧山下”农产品研发供应链中心,帮助农民解决生活所需,通过集中采购和集约生产来实现面食菜品的质优价廉,确保生产源头绿色安全,建立采购、储运、加工、配送、销售、外卖一条龙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打通从田头、工厂到餐桌一体化产业链,带动农户(脱贫户)就业。

2、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发展农业、林果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经营机制,通过“建立“唐尧山下”农产品研发供应链中心”对农副产品进行初加工、包装提升级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溢价空间、拉动农民增收。

3、结合我县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差、农业技术能力低,无经济基础等特点,以低门坎、易实施为准则,鼓励贫困人口发展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谷物、豆类等易种植、易管理的农作物。以“民生厨房”为枢纽,实行订单式种植,保证价收购,保障食品安全。打通产、销、冷链物流链条,制定扶贫机制,助农脱贫增收。

(七)优化品牌营销,加大宣传力度

1、多渠道推广。加强“唐尧山下”全媒体宣传推广,重点聚焦新华社、农民日报、日报、电台等传统媒体,辅以新兴媒体的活动推广。以农活体验、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为推手,通过网站、线上宣传、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以品牌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为抓手,谋划“唐尧山下”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线上以“唐尧山下”微信公众号、微店等为切入口,线下以旅游景区(酒店)售货点、超市销售点、社区售货点等方式推广。

2、文化带动推广。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辅助,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开展品牌宣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文化底蕴。

3、政府助力推广。结合省市县各级政府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全面发展。

(八)突出“三专”建设,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制定扶贫产品冷链物流储运销售体系建设的支持性政策,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组织扶贫产品供应商开展电子商务、网络直播培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增强扶贫产品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加大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动员和指导消费扶贫产品供应商建立线上专区、专柜、专馆,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扶贫新平台;按照”聚焦扶贫产品、逐步提高比例、实现持续发展”的思路,确保扶贫专馆、专柜销售扶贫产品金额不低于专馆或专柜总销售金额的30%并逐步提髙;推进县域内扶贫专馆和专柜的所有交易数据与社会扶贫网对接并接受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扶贫产品展销活动和线下线上产销对接、直播带货等活动,协调电商中心与知名电商合作,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确保不发生大规模农产品滞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具体由县商务局牵头负责组织和推进实施,各乡镇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办公室,配备电子商务专兼职人员,加强电子商务工作力量,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电子商务综合工作。选拔培育村电商带头人,落实村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

(二)注重配合协调

加强与农业、邮政、供销等各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定期会商制度,共同研究解决电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具体情况适当整合资源,切实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做好电商扶贫工作。

篇10

关键词:专业转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69-02

母叩冉逃发展可以看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各类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都更加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也很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譬如在美国,就有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的本科教育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从人才质量的现状看,当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其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分析,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需要很好地处理基础与专业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教与学、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关系,当前尤其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而偏重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的经典或传统理念与做法是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所以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转型必然趋势。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由此决定了相应高校的专业不再面向学科,而是面向职业。与学科相比,专业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专业的变化更加与社会同步,专业也更加呈现出跨学科特点。高校必须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改革学术资源的配置模式,在专业的设置、调整和运行中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旨在以电子商务专业转型背景下,以沈阳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转型为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属于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

针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深入的调查,才能确保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完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电子商务专业转型示范专业建设的大环境下,以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了电子商务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三种实践形式相结合,搭建专业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创新创业训练等三大实践平台,构建由基础性、专业性、研究创新性、社会实践等四类课程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专业素质与能力训练,创新实践能力组成的四层次实践教学及能力训练。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全面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普遍加强。将专业、职业、就业、创业、创新教育进行整体设计,模块化课程与特长性课程相结合,实践教学形式、平台、课程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学校师资与企业师资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以及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相结合,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一要强调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要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三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意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特色及其发展的基本条件。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相关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的调研、培养学生能力的分析,对辽宁省省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毕业生能力需求调研,针对沈阳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所处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及其生产业的相关领域为背景的分析,构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从该框架图可以看出,首先是在课程体系中有较为宽泛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加入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网络创新管理专业课,实施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教学,增加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实践的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其次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现“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现有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能体现专业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体系对现有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能体现专业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体系。从总体上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从通信技术与应用,营销理论与实践,企业运营与管理方面设置了三个模块,每个模块10.5学分,对应模块下进行了电子商务实践环节的设置与改进,增加了独立设课的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实践环节;第三在实践环节设计方面,加强了综合实训,独立设课实验,对毕业设计环节从原来的统一毕业论文形式,向毕业论文,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调查案例分析或软件程序(或网站)开发等方面多种形式的实践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