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制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制度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12-02

一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复杂多变性

第一,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的复杂多变性。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状况相比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生更加复杂。他们普遍文化基础较差,但成才意识较强,兴趣爱好广泛;但自信心不足,自我意识强;但自我约束能力差,乐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吃苦精神,参与意识强;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心理压力大;但自我排解能力不足。总之,他们存在着自卑与自尊并存的矛盾心理、承受着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和引导。

第二,大学生专业和基础的复杂多变性。整体而言,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其中,理工科专业相比文科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更差一些。艺术类学生则更看重艺术类分数,文化录取分数更低一些,因而,文化基础、学习的自觉自主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更差一些。在专业变化频率方面,独立学院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会结合母体学校的专业优势,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适当增加一些专业,导致新专业良好学风的形成存在一定难度。

第三,独立学院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从独立学院周边小环境来看,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宣传力度不够,加之不少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办学机制及管理模式并不十分了解,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持怀疑的态度。用人单位也存在着一定的对独立学院的误解,在招聘时,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本科生仍采取歧视政策,这必然会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和压力。从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环境来看,在选址方面,为节约办学成本,独立学院主要选择在城市的郊区和城市的边缘征地办校,在创办时间方面,独立学院创办时间较短,最长的也不过七八年,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建筑较新。有些独立学院由于前期经费投入有限,处于边办学边进行校园建设的状态,首先投入建设的是宿舍楼、教学楼等,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建筑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不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些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不是很清楚,文化精神方面只是简单地承袭母体学校的。应该说,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缺乏厚重的校园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明显的校园文化特色的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薄弱性

第一,经费和物质保障上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经费和物质的保障为基础。在独立学院,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上的忽视,加之独立学院的企业化盈利性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经费和物质设施不能保障。团学活动由于缺乏经费常常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学场所、图书馆藏资料、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以一定经费作为保障的社会实践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考察、培训的生均20元经费能够真正落实的独立学院较少。

第二,制度的薄弱化。与公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长时间尝试和摸索,形成模式并确立制度相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简单照搬母体高校管理制度,导致机制不顺、不全的现象。如学生考评机制不能够体现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的生长发展不能给予正确指引。约束机制简单粗暴,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或从严治理、或随意放养。激励措施过于功利和务实,不能做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等。

第三,教师队伍质量薄弱化。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母体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除了需要承担独立学院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多半在母体学校并未退休,多以母体学校的相关工作任务为主,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顾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独立学院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该肯定,独立学院专职教职工充满青春与活力,对工作富于热情和精力,学习知识速度快而且发展空间大,且作为同龄人更能够感知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态。但年龄上,他们多是35岁以下青年教职工,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职称上,他们多是以助教或讲师为主,教授或副教授很少。专业上,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外,学生辅导员在专业上则五花八门,缺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且由于独立学院的盈利性质,工资福利水平偏低,教职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一部分教职工将独立学院工作当做跳板,刚刚熟悉了思想政治工作就离职的现象时有出现。加之,独立学院对教职工的考核机制和进修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教职工发展的紧迫性不强。

二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1.促进青年教职工与学生同步提升和成长的规律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选择、教育内容的提炼和优化以及教育情境和环境的优化设置等责任,把握着教育方向的向度和教育过程的进度。因此,教育者的力量和素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青年教职工占绝大多数,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且多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平台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选聘一批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充实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自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学科等相关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多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特点,明白学生所想、所惑、所需,鼓励他们从自我和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多感悟、多思考,摸索出一套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一般路径,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2.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于综合能力提高当中的规律

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一样,承担着培育人才的任务,需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同时,独立学院又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和高职高专,而是需要兼顾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某些特点,既要考虑本科教育的规格和要求,又能够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特别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基于这种情况,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赢得学生的认可,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加入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大军当中去,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合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当中去,实现学生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提升的统一。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特点、生活特点和心理特点,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实现理论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学院实际,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坚决杜绝粗暴和枯燥的思想道德的课堂灌输和简单空洞的说教。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可以考虑与学生工作处合作,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协会活动的指导工作当中,拓宽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外实践是理论教育的一种延伸,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德育的有效补充。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实现了理论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对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增长社会阅历,获得切身体验,同时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社会实践是当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切实加强的教育形式之一。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工作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做到润物无声,除了需要正面的引导,还应该与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交相呼应,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的五育人,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和态势,才可相得益彰、卓有成效。但当前很多独立学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部分学生辅导员,没有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项工作的关联和渗透是当前和未来独立学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必要工作之一。

需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校、系部、各职能部门、学生会、学生班级、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整合联动的教育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制度,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环节。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职能部门的服务相结合。此外,还需要加强学风建设,发挥党员、团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高水平社团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篇2

【关键词】形合;意合;异质性;语言文化;文化因素;思维形态

【Abstract】The paper is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sharing the same title, and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As for Chinese and English, in many aspects, there exist several different or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In short, Chinese is considered as a parataxis language while English a hypotaxis language. Our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urface of the language or the language system itself, ways of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and language culture or mode of thinking, the heterolog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hypotaxis;parataxis;heterology;language culture;culture factor;mode of thinking

语言虽然都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个基本功能上,所有的语言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语言而言,它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却必然存在着某种异质性(heterology),如果没有这种“异质性”,那么人类的语言就不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差别。语言的异质性,存在于三个层次中:语言表层,表现为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句法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分布形式;语言中层,表现为特定语言的表现法;语言深层,表现为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我们应该在这三个层次中进行深入的探索,试图把对比研究分成语言—表现法—思维三个层次,意在摆脱从形式到形式的对比分析,走出类比方法论的老路,究其底蕴,才能在对比语言学中贯彻辨证的、科学的方法论,为翻译提供双语转换的科学依据。

汉英两种语言文化(思维形态)现象对比分析: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另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跟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文化的进步要靠人类的智慧,这显然离不开思维,而思维的成果要用语言表达,要靠语言交流,因此文化的进步一刻也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各种文化因素都应在语言中找到根据。研究文化离不开语言,研究语言也离不开文化。语言的异质性必然充分体现了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cultural matrix)的民族性。在语言分析中需注入文化学的血液,而不是单纯描写分析语言结构。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这种哲学机制支配表现法,使之形成定式而模式化。思维支配语言,这是人类语言行为的主要特征。在思维形态对比研究中,我们应该集中于对比中的两种语言思维发展的人文领域,把握住语言的人文性。注重操某一特定语言的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宗教史。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说过:“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显而易见,汉民族思想史中的儒家天道观和道家“生生不已”的循回论对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特征和风格影响极深。儒家天道观认为万物交织在阴阳感应之中,天地交成,阴阳合德,即王充所谓:“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论语》)。物偶式思维方式极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表现法,如对仗、排比、对偶等等。“和谐”是人们的愿望,汉人在处世哲学上一般是“求中”,“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立走向和谐。中国古代认为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在这种辨证思维特征影响下的汉语语法结构产生不重形式,重意合分析。

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或后期中古英语)以来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句法上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英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的分野始终是泾渭分明,其中包括谓语动词的被动式、不定式和分词的被动式,始终是施、受分明,决不含糊。Eric Partridge 在评论英语的素质时说当语法规范与逻辑规范发生冲突时,“英语的倾向总是让语法让位于逻辑”。Partridge 就此引述叶斯帕逊的话说英语是一种具有“阳刚之气”的理性语言。英语的理性特征与欧美哲学较早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倡导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文才博雅遒劲;洛克的哲理明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培根、霍姆斯和洛克等一性主义哲学家无疑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的工作。

2 中西方的宇宙观差异

西方的机械论综合论宇宙观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对立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相反,中国为有机整体论的传统宇宙观。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

语言与思维关系十分密切,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进行,之所以“言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汉语语法是汉民族的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汉语语法必然带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汉民族朴素的辨证思维特点和崇尚简约的整体性思维特点。

我们可以充分说明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现法与思维相联,接受思维的投射以定其式的事实是不难列举的。汉语思维上重意、不重形,衍生出了许多汉语独特的表现法。比如重意合、不重形合的表现法使汉语尽可能地甩掉了句法结构词甚至实义词,形成一种形散神聚的结构。

汉语语法不像西方语言那样重形态变化,在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时,会牵涉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汉语的文化特征,有时还要从句子语义、语境、语用等方面协调联系来融会贯通句意。就像著名的语法学家黎锦熙先生所说的“国语底用词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

张立文先生在《传统学引论》一书里指出:“八卦思维、混沌思维、太极思维都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汉民族在这种整体性思维影响下,而具有‘直觉体验’、‘内向省悟’的思维特征和‘重经济、尚简约’、‘人详我略’的语言心理和表达习惯而形成了汉语‘重语义,轻形态’的特点”。如我们往往把下面的句子译为a而不译为b:

They said they were coming to help us with our house repair today.

a.他们说,今天来帮助我们修房子。

b.他们说,他们打算今天帮助我们修我们的房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被处于次要地位。

3 英汉句子的不同组合方式

英语强调SV基本结构,而且SV必须一致,汉语无主句多,没有SV一致的标定;英语句首封闭,句尾开放,后置修饰功能很强,汉语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前置修饰功能很强;英语句子组合靠关系词,结构方式严格而明显,汉语靠语义结构对接,结构方式灵活而呈隐性;英语主从句连接靠形合,汉语偏正句联接重意合,也用形合;英语句子成分有形态标志,不易产生语法歧义,汉语句子成分要靠语序和句意确定,容易产生语法歧义。这些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英国人重思维的个体性,其方式是分析性的,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不强调主体意识和对立平衡;汉民族重思维的整体性,其方式是综合性的,重直觉,强调意念流、主体意识和对立并举。

4 以达意为主和重语境的汉语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在分析句子意义时,要重视语义在语言组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如动宾式词义的超常组合就是一个具体表现。汉语动宾结构中各动作之间的主次轻重、逻辑关系之所以不会产生误解,是因为“语境”和“意念”在起作用。如:吃父母、养病、救火、恢复疲劳等动宾词组。这也是汉语重“意合”重“整体思维”在语言上的表现。另外,以意合法为主的汉语句子也常把语境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条件。如:“我是两个儿子,他是一个女儿。”等。而英语是形态性语言,句子表达的各种关系如主次轻重因果条件结论等都必须以显性的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表示。总的说来,汉语比较经济,尤其是在表示动作和事物的关系上,几乎全靠“意会”,不靠“言传”,这与中国人崇尚简约的思维方式有关。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大千世界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语言形式却是有限的。

5 汉语的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

两种矛盾或对立的语言形式,表示同一个语义内容。如:“甲队大胜乙队。”与“甲队大败乙队”。这种对立同一性的表达方式,读者决不会因语言的矛盾而产生误解,因交际的双方都从意会特点出发,交际的双方因心理认同而产生同步思维。这种语言现象是受汉民族思维特点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两种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对立的语义内容。如: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他)。——(借:指借进)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我)。——(借:指借出)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由阴和阳两大对立面组成,并在阴阳不断运动的推移下发展的。矛盾着的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对立的双方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同一性包含着差异性。没有同(即共同的语义前提)就没有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这种现象反映在古代汉语的词义更明显。如“息”有“停止、繁殖”之义,请看下面古证:

《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息:指停止)

《周礼.地官.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息:指繁殖)

6 汉语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

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认为世上任何行为都只能是人这个行为主体完成的,因此行为主体“尽在不言之中”。这种思维风格(方式)使汉语句子的语态(主动式或被动式)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如“饭做好了”与“饭被做好了”,因为“饭”是人“做”的,不可能由“饭”这个客体自己“做”,一切皆属“尽在不言之中”。而英语则必须表达为:“The meal has been cooked”,语态、时态各显其形。

7 汉英省略现象

汉语的文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的条件,没有关系词、连接词、介词数量也很少,这样它只能靠实词的本身意义和语序,因而语言直接与意义挂钩。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说的,汉语在表达思想时采取的是思维向语言直接外化的方式,而不是像曲折语那样,采取间接的方式。后者中间必须有一个形式/形态程式装置,接受思维的投射,才能转化为语言的表层结构。由于汉语采取的是一种直接反映思想的方式,因而在组句中“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洪堡特),包括并不影响意义的连词、虚词等。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浃背”),玩物丧志(“玩物”是因,“丧志”是果),物极必反(“物极”是条件,“必反”是结果)。句子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有饭(那就)大家吃。一张桌子(有)四条腿。(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相信他。说是说了,(但是)没有结果。

就省略而言,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因而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有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省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汉语中大半的情形,省略的是主语的部分,不是谓语的部分。申小龙把汉语中主语的省略看作是“汉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表现”,因而汉语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蕴涵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再如:“我们每天要刷牙”比“我们每天要刷我们的牙”更符合汉语忌赘用所属代词的表现法。

8 西学注重具体化与汉学注重一统化

西学更注重具体化,如从原子入手,从小到大对事物进行分析;汉学更注重一统化,常由心出发从大至小看万物。反映在语言中,汉语在词法和句法的结构上重意合不重形合,重领悟不重形式的特点,造成汉语的简洁性、灵活性。如“恢复疲劳”、“打扫卫生”、“救火”等搭配在语法上虽不合理,可语义上却很清楚。汉语句法上虽有词序和虚词为主要手段,但有时仍不很固定。同一句话,有时可以改变词序,意义不变。如我吃过饭了-饭我吃过了-我饭吃过了。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独特性是汉民族思维方式和中国文化的反映。

在中国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儒教、道教和佛教,它们的哲学观都是讲究“悟性”和“言外之意”;而西方思维方式受古希腊哲学家Socrates,Plato,Aristotle 的影响,提倡的是逻辑、理性和推理。

9 篇章系统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申小龙把这一点归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强调主客体的分离,因此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因而在语言上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这一点在句子或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英语作为一种形合性语言和英语民族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的思维习惯是一致的。而汉语不同,它是意合性语言。汉民族的重悟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在写文章时会形成一种注重文章意义,和内在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在具体论据论证上,汉语文章倾向于人证,强调说理,激扬文字,或感情抒发,引经据典。而英语文章倾向于法证,侧重强调应用事实材料,引用专家和数据。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写句子是以“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容量由于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很大,一句接着一句,恰似流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呈“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申小龙),思维单位似乎不是句子,而是句组,甚至段落。

此外,英汉两民族的思维模式也是有差异的。汉语是自然语序,思维和语序自然合拍。句子的语序基本上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其线形序列的展开好比是画龙点睛,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如条件、事实、道理一一交代,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下结论、表态度。而英语则是在说话前先把表达的信息组织一下,强调什么,就先说出,即把重要的事,如态度、观点、结论放在句首先说出,开门见山,一语道破。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原因、例证等一步步交代,一条条补述。

另外,英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要比汉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更为明显。汉语的非正式文体语与正式文体语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英语在表示正式程度或非正式程度的用词和结构上都远比汉语丰富。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言形式手段上要远比汉语丰富得多。

10 结语

以上通过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东西方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层面上的分析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形态上的不同特征,使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从而为我们在语言对比、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Liu Miqing 1991 Theoret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Foreign Language

[2] Halliday, M.A.K.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3] 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5] 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

[6]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一、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进步过程

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的研究有经济特征学派、政治特征学派、科技特征学派、思想心理学派以及多维综合学派。要准确地把握现代化看来不可专注于某一个角度。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内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体系,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服务四个基本方面。一个社会是否是现代化的,要用系统的观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我国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阐述道:“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形态的一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式,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全部特征”。总而言之,社会现代化虽然是个综合的社会体系,但它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十点:

(1)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英文中在educa-tion(教育)前面所冠的形容词obligatory,其含义为义不容辞的、必须的、义务的。所以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带有强制性的,也就是必须实施接受的意思。义务教育准确的定义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顾明远主编《教育辞典》第1卷,第69页)。1619年诞生于德意志魏玛邦的义务教育,到19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普遍实行,尔后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目前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教育制度,年限一般在5年到12年之间,可见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之上,构筑起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完整体系。

(3)职业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4)成人教育高度发展,终身教育思想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5)教育事业法制化,实现依法兴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也就是说,从教育思想到办学、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的标准,以教育法制化为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高等教育走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职业教育走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之路。

(7)教学内容丰富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各有侧重地设置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8)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声像教学与电子计算机教学。

(9)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制度。

(10)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社会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十点要求,大多与教育体制相关,特别是前五条的内容,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2.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现代化,一般是指经济与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采取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达到现代教育水平的过程,以及最终使得教育高度发展,满足本国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教育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转化。教育现代化的水准并无一个绝对的尺度。由于教育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如有社会性、生产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等,因而有的教育规律具有世界性,有些规律依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因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区别,不可能划定全世界统一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现阶段可以参照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所达到的教育现代化水准,结合我国物质、观念、制度、传统等若干层面的实际状况,确定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各个主要项目的内涵,在实践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

具体地说,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如下七点要求:

(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起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为教育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矗。

(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所应有的素质。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功能齐全,效益优良,结构优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要建立完善教育法规体系,加强管理手段与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法律上与条件上的保障。

(5)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材,建设优秀的教材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6)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学,扩大施教范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7)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现代化。以先进的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实验手段,揭示出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教育现代化对现代教育的七点要求,涉及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思想基储价值观念、管理原则等问题,故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1.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构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这两个概念是隶属与包容的关系。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与有关制度的总合,而教育制度是指整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教育体制包容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隶属于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但是教育制度改革有其自身具有的更深刻的内涵,教育制度的创新必须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条件。教育机构指的是进行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从事教育管理及研究的机关。教育应当做广义的理解,所以教育机构应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如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职工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辅导站)、成人教育机构(如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考试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如国家教委、省市教委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如教科院、教科所、教育教学研究室等)。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就是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制度/结构/功能

当前,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最为紧迫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制度是指人们自觉制定的并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的规范体系,是调整各种职业教育机构与各种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社会其他相关机构之间以及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内部各种关系的中介,是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为了更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制度的理性认识,也为了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实践需要,笔者试对职业教育制度结构及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结构

职业教育制度不是仅以文本形式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献,而是—个涵盖多种构成要素而且表现形态各异的复杂整体。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制度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职业教育制度的结构就是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结构分析。“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探讨职业教育制度的结构就是要探讨构成职业教育制度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然而,又如何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结构分析呢?结构分析可以有多个视角,既可以从构成要素分析入手,也可以从类型、实践领域和层次分析入手,还可以从其他视角分析着手。于是就有要素结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等。这是进行职业教育制度分析的理论前提。借鉴经济学和制度哲学等学科关于制度结构的认识,并结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笔者试对职业教育制度的多维结构阐释如下:

第一,从地位看,借鉴制度哲学的相关观点,可以把职业教育制度分为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职业教育从属制度。就教育制度整体而言,职业教育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就职业教育制度整体而言,职业教育制度是一个系统。职业教育基本制度是指反映职业教育活动某一主要方面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特征的制度,比如学校职业教育制度、企业职业教育制度、职业培训制度、职业教育办学制度或体制、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或体制、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制度、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这些制度对职业教育活动某一主要方面作了内在的、本质的、一般的规定,也因此是比较原则、笼统的东西。职业教育从属制度是指基本制度的表现形式或实现形式,是指为了贯彻基本制度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制度。比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制度是一项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为了实现这一制度就需要有相应的具体制度配套,为此,就需要制定和实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以及课程教学制度等从属制度。

第二,从构成要素看,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制度是由非正式的规范体系、正式的规范体系和实施机制三部分构成。非正式的规范体系是指人们在长期从事或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与职业教育活动有关的价值观念、教育观、校园文化、道德观念、风俗习性等因素,它以文化的形式对职业教育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它可以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起消极作用的因素,也可以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正式的规范体系是指人们有意设计或制定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等。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屉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实施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机制。“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是任何契约能够实施的基本前提。”由此。笔者把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机制看作是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制度的成功实施而建立的配套制度,比如为了确保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而制定的职业院校评估制度以及相关奖惩制度等。实际上,实施机制也是以制度形态表现出来的,也是职业教育制度,只是与职业教育制度的其他构成要求相比,各自目标取向不同而已。

第三,从起源看,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相关观点,还可以把职业教育制度分为内在职业教育制度和外在职业教育制度。这是~种类型结构。它是基于制度起源和生成的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所作的划分。内在职业教育制度是指从人们长期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所获取的经验中而演化出来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因经验而产生。内在职业教育制度尽管也由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信仰、价值观等所统摄,然而它与非正式的规范体系又有不同,有非正式的内在职业教育制度和正式的内在职业教育制度之分。对违背非正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的行为的惩罚都不通过有组织的方式来定义和运用,是自发产生的;对违背正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的惩罚是通过有组织的机制进行的。外在职业教育制度是指政府的权力机构及其人设计和确立的职业教育制度,是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它因设计而产生。这些制度有正式的配套惩罚措施。若有违背,将会受到惩罚。

第四,从实践领域来看,在宏观层面上,人们通常把职业教育制度划分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中高职衔接制度、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沟通制度、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职业学校教育制度、行业企业职业培训制度、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职业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也可以把它作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制度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可以把职业教育制度划分为产学合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材编写制度、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制度、培训师制度、职业学校教师聘任制度、“双师型”教师制度、实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或学员考试考核制度及教师考核制度等。这种划分主要是基于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实践领域而言的,也是人们通常意义上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认识。它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对职业教育制度的分类,也没有穷尽和涵盖职业教育制度的所有外延。而且在人们日常观念中,通常一谈起职业教育制度就是指实践领域中正式的职业教育制度。这种划分的优点在于,人们通常容易理解。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缺点在于,容易使人们忽略了职业教育价值观、相关的惯例和习俗等观念层面的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而制度哲学、制度经济学已证明,观念、习俗等本身就具有制度的力量,发挥着制度的功能,其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制度。

此外,从其他视角看,还有很多种制度结构的区分,比如借鉴制度哲学的观点,职业教育制度可以有“软”和“硬”之分;借鉴新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哲学的观点,可以把职业教育制度分为正式职业教育制度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等等。综合如上分析,就有了如图所示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多维结构。可以看出,借鉴制度哲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关于制度的认识可以为我们分析职业教育制度的结构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框架。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职业教育制度本身的全面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有利于我们深入地反省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建立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和依据。

二、职业教育的功能

“功”即“功用”、“作用”,“能”是指实现某功用或作用的能力。“功脂”即“效能”、“功效”或“作用及能力”之意。贝塔朗菲认为,对系统的描述有内部描述和外部描述两种主要方式,内部描述本质上是“结构的”,是以状态变量和它们的相互依赖来描述系统的行为;而外部描述则是“功能的”,是以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描述系统的行为。职业教育制度也是一个系统,其功能是指这一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呈现出的作用及能力,是对职业教育制度属性的一种表征和描述。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服务,最终目标就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和更健康地发展。具体来说,它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增进职业教育活动的秩序。这是从管理学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之所以制定职业教育制度,就是因为认识到职业教育活动的书序运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制度可以保证其能有序运作。职业教育制度就是用来增进秩序的“规范体系”,就是用来调整“各种关系”的中介,为各种关系和相关主体的协调合作提供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就是因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屉,才有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从规模上而且从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面,也正是因为存在相关制度的缺位、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职业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而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参与热情不高,个体被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形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设施落后;民办职业教育步履维艰,中外合作职业教育的制度准备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招生市场虚假信息泛滥,秩序馄乱,等等。以上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职业教育制度对增进职业教育活动的秩序的重要作用。

2.减少职业教育活动的交易成本。这是从经济学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交易是经济举中的一个一般概念。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康芒斯将“交易”概念和“生产”概念相对应,认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在他那里,“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交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然而,康芒斯并没有将经济学方法用于分析制度及其运行。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学者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阿罗认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包括信息费用和排他费用、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巴泽尔把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可以认为,某种程度上交易费用是直接投入到“生活活动”中的费用之外的费用,它同样是一种机会成本,可以分为可变与不变成本两部分。在后来的制度经济学家那里,交易的范围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大到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社会领域,对象也不限于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是扩大到权力、历史认同、良心等。也就是说,以此推演,在所有领域的活动中人类之间的交往活动都是有成本的,职业教育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这里,生产成本可理解为是直接投入到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活动中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可理解为为了创造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的条件所花费的全部成本,包括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管理和协调成本、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管理成本、获取与教育相关的信息的成本、各种相关机构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以及职业教育制度的维护成本等。正是因为职业教育活动中存在交易成本,人们才会试图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提供给人们关于职业教育活动最佳行为模式的信息,从而减少交易成本。这既是最初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进行相关制皮设计的原动力,也是后来人们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进行制度设计的主要动力。《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就是以减少交易成本为主要目的的典型实例。

3.激励和约束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这是从企业管理理论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利益相关者”是从“股东”一词套用而来的概念。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尽管对利益相关者有多种不同的界定,这里笔者倾向于接受利益相关者就是“所有受企业决策、政策和行动影响,并可以影响企业的个人或团体。”在企业中,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凡是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从而与企业发生双向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如股东、雇虽、顾客、供应商、零售商、社区及政府等个人和团体。作为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和价值,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而且要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系统,它与企业活动提供法律和市场基础的社会大系统一起运作。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企业的治理应是一种动态的共同治理。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是公办的学校职业教育占绝对主体,由政府委托的各级各类相关机构(主要是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实施管理,由这些人决定目标、制定政策并加以实施,而大量与职业教育利益攸关的个人和群体似乎被排除在制度之外。职业教育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其主要意图在于对我国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助于摆脱仅从政府利益出发对职业教育进行决策的意识,重建体现以伙伴关系形式共同参与理念的职业教育制度。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不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是利益相关者,而且行业企业、经济和贸易部门、劳动和人事部门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社区、下岗失业群体、大量亟待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等也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不仅要视前者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要视后者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因。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制定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或压抑什么的规定,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性措施得以监督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调动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之中,实现各界的共同参与,创造有利于各方合作的条件,促进各方的顺利合作、协调,赋予他们各自以相应的责任和利益。相应的,一个合理的职业教育制度。还可以抑制和约束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克服制度推行中的“搭便车”现象。

篇5

摘要:理论作为概念系统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在作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理论的积淀和提升又为学科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比较教育学理论是在推进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寻求更规范,更深入的研究水平发展来的,并在运用于研究过程中加以检验,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因素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比较教育学科虽然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却很短。通常人们把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看作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起点。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和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并得力于方法论和其他理论领域发展的推动,同时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原有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不足以对现实教育现象和问题做出有力的解释,以及无法有效地为研究活动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引。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

(一) 因素论分析框架的主要目的

因素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性质的诸因素加以解释,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便真正地了解外国教育。

第一,报道描述。它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例如分为:教育制度,教学行政,中小学教师培训。它认为事实的报导是有局限的,但却是比较研究过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历史功能。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不仅要描述事实,也要说明特征。他指出,不应把教育作为孤立存在的事业来看待,它应同国家背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

第三,借鉴改善。康德尔希望通过考察外国和本国的教育制度,进而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和培养对“民主”制度的忠诚,也使研究比较教育的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更可取的哲学态度。

(二) 对因素论分析框架的评价

1.优势。因素论分析框架是形成较早、运用较普遍、影响也较广泛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从宏观背景上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帮助很大。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标志着比较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局限性。尽管因素分析时代强调历史分析法,但比较教育的跨学科性也已体现在因素分析法中。比较教育与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等教育分支学科有紧密的联系,但由于因素的多样性,因素发挥影响条件与机制的复杂性等原因,加上因素论分析框架偏于关注教育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引出的研究和结论有时可能是粗糙和不确切的。

二、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一)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分析框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然后对比较教育研究做出界定、阐述和指引的。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或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其背后都有原因,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通过架设、经验、分类、量化和验证等方式可以证实或证伪这种关系,并趋向于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

(二)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基本特征

1. 本体论上强调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中的本体论是指世界本原或本性的研究,而对于研究范式而言就是该范式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实证主义本体论假设运用在教育上,即研究者主张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受永和不变自然规律的支配和控制,而不受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则。

2. 认识论上强调主观对客观的经验性感知

比较教育实证主义研究主张教育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研究者对它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映,或者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过程。该分析范式收到经验论的深刻影响,强调对教育的认识是由感觉和经验而来的。

3. 价值论上坚持“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规范性原则,其主旨在于要求社会科学教在研究中保持客观的态度,不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明确区分教育事实与价值判断。在研究现象的过程中,研究者要避免主观意志,价值观或其他情感的涉入,从而得出客观性的结构,构建新理论。

(三) 对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评价

1.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优势

第一,坚持客观性追求,有助于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水平。首先,实证主义分析研究把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次,实证分析范式事实判断的方法来把握教育活动的客观性、真实性;最后,用具体明确的操作程序来探究教育活动的普遍性。第二,强调结构性程序,有助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承袭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传统, 实证分析范式强调精确分析教育问题, 从而提高其操作性。对实证分析范式而言, 其操作性不仅体现于理论的可操作性, 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第三,注重验证性,有助于推广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 在测量统计的基础上, 取出揭示既有实验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的数据, 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进而对模型进行再实验。第四,重视预测性,有助于加强比较教育研究的实效性。运用因果律和统计律, 可从一个特定的研究中揭示概念或理论的概括性, 可达到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的统一, 因而可以正确预测, 从而提高实用性。

2.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第一,研究导向上强调纯科学性, 影响了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全面认识。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完全采用客观的甚至量化的方法来研究,并试图得出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法则,其可行性令人存疑。第二,研究内容上过度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效果, 忽视了教育自身发展的研究。实证分析范式注重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具有“静态”特征的教育的整体结构, 而几乎不去关注具有“动态”特征的教育的具体过程, 另外因教育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教育内部因素的研究是互补的,故忽视其内部研究也难以揭示其外部之间的关系。第三,研究方法上过分推崇自然科学方法, 影响了深入研究。量化分析虽有科学的一面, 但不论研究问题的性质如何, 一律采用实证分析范式将陷入以方法决定目的的错误, 导致人们过分关注容易量化的非本质的指标, 其结果常常是使研究停滞于事物的表面而深入不到事物本质, 从而影响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 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6

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教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教育是指企业以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在市场环境中为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训,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养均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活动。

现代企业教育与传统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对象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企业全体员工,以全体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换取企业的全面进步,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存在很大的局限睦;在形式上,现代企业教育长、短期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企业内部正规培训与企业外部的非正规培训并重,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形式较为单一;在内容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市场、立足企业员工增强能力、完善自我的实际,因此,它尊重员工不同的学习背景和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差异,教育内容既买用又丰富多彩,而传统企业教育则显得较为空泛;在方法上,现代企业教育采用个别化教育思想,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条件,因材施教,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多采用集中灌输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在手段上,现代企业教育力求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成果来提高企业教育活动的效率,而传统企业教育的手段则较为落后。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与国之间企业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教育已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2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然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国企改革却使企业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国企领导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致使企业教育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大多数效益较差的国企领导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只重生产,不重开发,看不到产品生产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能深刻认识到企业教育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增量”作用。

其次,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脱节,企业教育的真实价值不能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教育只是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环节,企业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对企业人才素质提高的严重忽视,企业教育在此氛围中苟延残喘,消极被动,不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分忧解愁,很多国有企业甚至把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当成是例行公事式的行政命令程序,既不考虑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质量,也不考查企业员工对企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致使企业教育丧失了其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断送了企业对企业教育的支持基础。

第三,企业教育管理的内外环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的法律环境是企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尽管近些年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对劳动者的素质鉴定和技术业务培训做了强制性法律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企业教育法”,当国企发展困难重重之时,就易使经营者在主观上有意无意地“弱化”企业教育。

二、国有企业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有企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离开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标明了航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伴随着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教育发展重现生机。

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明确了法人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法人“虚位”,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经营者的实际利益没有太大关系,导致企业经营者外无压力、内无动力,随处可见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自然对具有效益显示滞后特点的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中到底起何等作用不感兴趣。一旦企业经营确立了法人主体,经营者当然会使出浑身解术考虑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当经营者抛弃短期行为、审慎思量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会领悟到企业的百年大计还是以企业教育为本,谋求企业持续发展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巨大动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企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围绕消费者的利益、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发展将愈发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据统计:1996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员工60%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青年员工只有初级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等都亟待提高。显然,拥有这样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的,加强企业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以人为本,还要求现代企业不只是把企业员工单纯看作是劳动者,而应该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求知、探索、自我实现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人才,而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更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企业员工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者,又为兴企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舞台。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主旋律。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完成由粗放型量化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增长的观念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企业生存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所创造的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换代,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级、更优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企业教育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道路。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中所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却极为有限。据统计:尽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77.2%,但其中只有1.4%的人员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为此,在国有企业的各级备类员工中普及并提高管理科学知识,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新的有力支点。

应当看到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确实为企业教育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教育大发展可能的实现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同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充满艰辛困苦、步履蹒跚一样,企业教育在新形势的更高要求中是辉煌的期盼,更是挑战的颠峰,我们期待着企业教育新世纪曙光的到来。

三、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毫无疑问,建立国有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国有企业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指具有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具备依托企业、服务企业、辐射社会并且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特点的企业教育制度。

依托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发生、发展都受制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能将企业教育完全推向市场,既不能把企业教育“企业化”,成为脱离企业“母体”、自负盈亏的办学主体。更不能将企业教育“产业化”,成为谋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纯粹的经济行为。

服务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培养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各类建设人才。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企业的发展,企业教育必须与企业发展贴紧、贴近、贴实。企业教育也只有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

辐射社会即指企业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员,不能自我封闭,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而应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树立回报社会、关注社会冷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崇高意识,这样,其发展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机制灵活是指企业教育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有效激励和制约机制,高效运行的企业教育机构。能对影响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做出敏锐反应的决策体制,适应社会经济波动发展的收缩自如的应变预警防护体系。机制灵活也是指在企业教育的运转中做到“刚性”制度与“柔性”操作的完美统一。

功能完备是指企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质地精良、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途径。现代企业教育再也不是过去脱离企业发展实际、整齐划一、一成不变、让人生厌的老框框,而是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以企业员工的求知需求为中心展开的个性色彩浓烈、不断调整变化、长短结合、脱产与在职形式并存的“点菜”式综合性教育。

科学管理是指企业教育活动的实施以现代企业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企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入探索企业教育的规律.围绕稳步提高企业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密规划、设计涉及企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针对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类型广泛的课程体系,研制能够极大提高企业教育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定企业教育行为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使企业教育永葆青春与活力。

总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以个体化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满足企业和企业员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教育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即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企业员工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企业教育赖以为生的重要市场。“差距”时时都有,因此,企业教育的市场将永远不会消亡。与此同时,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还意味着企业教育要更加关注企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关心企业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在服务并满足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加强企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企业教育立法是现代企业教育行为规范的总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尽管这些年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它们均有涉及企业教育的法律条款,但这些只言片语客观上对处于特殊低迷时期、情况异常复杂的企业教育来说是杯水车薪的。尽快出台“企业教育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长官意志的人为干扰,减轻由于企业效益波动可能对企业教育带来的负面震荡,真正建立起企业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企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有约束力的企业教育资金投入机制,这样就能确保企业教育按照法制化轨道发展。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文明 文明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当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人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文明的转型。①作为承载历史逻辑的基础概念,世界与中国的历史都面对过文明转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运用,已经催生出人类社会全新的文化形态,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引擎,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选择与转型。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教育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互联网文明的兴起及影响

无论是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提出的人类历史的8种文明,还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所概括的21种文明,以及雅斯贝尔斯总结的人类历史文明的不同阶段,都表明人类的文明形态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稳定性。但是,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由于导致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嵌入,文明形态的稳定性和趋同性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影响文明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而影响文明转型的内部因素则集中地表现为思想文化形态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思想文化形态从来都是制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不管人类历史经历了多少次制度的改变,人类形成的核心思想文化观念或维护人类的共同价值观,都是人类历史得以承传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形态最终影响和改变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的选择和转型。尽管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人类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深远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就这一问题指出:“自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以来,没有一个事件像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那样里里外外地彻底改变了世界,……它似乎将人类过去几千年中在工作方法、生活方式、思想和信仰方式方面的一切一扫而空。”②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最终改变的是人类获取、分配与占有资源的方式。这种改变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制度的转型提供最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若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系统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他认为,惟有通过技术创新,方可以破坏旧的经济结构并创造着新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突变”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改变的都是人类生存的时空状态或人类社会组织的时空范式。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改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引发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是这一经济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创新也并非是完全受制于人类的被动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存在自我演进的能力和不受控制的欲望,甚至决定着包括教育制度转型在内的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转型。这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之一的互联网文明所推动的,恰恰是在更加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社会秩序,而不再是主要依靠国家、民族、宗教的传统组织和社会制度。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世界不断走向破碎和分裂,这就需要理性和公正来为人类组合全球经济力量、思想力量以及文化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促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构建的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去中心化、个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今天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久日形成的经验与思维习惯。改变与颠覆传统的自我,重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际关系,促使人类自觉和主动解构并重建自身文明形态的意愿或创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成为可能。

互联网文明影响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向

不断加速和扩张的互联网技术变革,持续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时至今日,这种变革总是在不断的行进之中,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移动互联网又开始颠覆互联网。尽管还普遍存在对互联网革命的历史性后果估计不足的现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普及发展所推动的全方位转型正成为世界潮流。在教育领域,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

一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互联网文明中的教育信息资源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其功能与效用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大众化。一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存储、交换、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快捷的手段与途径,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已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与互换已变得便捷和频繁。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微信等的出现,各种知识、信息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共享共生的文化生态圈。这实质上是网络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系统的沟通、共享与渗透。教育与教育文化所具有的相对独立喻和意义,势必影响着教育信息资源的沟通、共享、传播与移植,进而影响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普及化和本土化程度。

二是教育权利的大众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社会化,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权利,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一种特权,教育信息、教育知识以及相应的习得与掌握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中文简称“慕课”)代表教育信息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状态正在被改变。数字化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慕课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学校外部的优质资源分享,而在于切实发生在学校肌理深处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③。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教育材料分发和共享的操作工具,诸如cMOOCs和xMOOCs引发的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教学师资的协同授课,教学方式的个性自主,数字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正在促进教育的开放性、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促使“让知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教育权利公平与平等的理想逐步实现。

三是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和习得方式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革命,特别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和地域局限,使得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迅速,方式也更加便捷,这将对教育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借助网络的传播技术,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扩大受教育机会,深化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不难发现、阅读和下载教育学习所需的足够资料,打破传统技术学习的专业壁垒,扩展教育习得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也推动信息技术普及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是教育资本和投资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教育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刺激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速了教育资本和教育投资大众化。2013年以来,电子商务凭借数据和信息优势,开始将触角深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领域,移动支付替代传统商业银行运营的支付业务,酝酿着新的金融和资本形态,传统的借贷行为正在被颠覆。传统的证券业务也在被“众筹融资”所替代,它通过集中大众的教育资本和教育资金、能力和渠道,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互联网对普通民众来讲,有利于将其储蓄转化为教育资本、转化为教育投资的愿望,有利于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提出的“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逐步实现。

五是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大众化。在互联网的技术信息时代,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思考学习、思考职业、思考教育领导、思考政府在教育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两位美国学者阿兰・柯林斯(Allan Collins)和理查德・哈尔弗森(Richard Halverson)在他们所著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就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传统教育将被颠覆,在家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组织,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④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与学习,影响到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流程再造。其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教育(课程)模式的非核心化,教学组织的业务化,教学管理的数据化等。尽管互联网方式的教育与学习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种教育的诱发因素,其在平衡和改善教育组织与管理民主化、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上述几种大众化是事实,那么它说明人类文明存在的时空范式正在改变,且一直会延续下去。而这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开始拥有创造和分享教育信息和资源的权力,意味着教育的自我开发、个体的自我发展将成为潮流,更意味着多元化的自组织对人类教育生活及其制度转型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文明与教育制度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互联网主导的文明形态转型,社会的教育关系正在从纵向结构主导转向横向结构主导,形成由民众创建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育制度系统。这种新的教育制度系统使原本那种由精英控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教育制度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促使教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组织以及管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转型就是对这一变化的一种回应。

就教育生活方式来讲,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回答的是人类怎样教育、怎样生活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就极大地拓展了包括教育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延伸了人类的视野,网络社会的发展,推进着人类主体精神的解放。既然“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与网络社会成员教育生活发展的阶段性保持一致,网络社会成员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保持一致”,那么,从教育信息与知识共享到教育意义共享,再到教育精神共享,这种多维的融合、渗透与叠加,便成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教育生活的旨趣。随着传统社会化机制的式微和网络社会化的扩张,社交网络与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交汇,人类的教育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将在其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魅化和去殖民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回应。

从实质上讲,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进程中人的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这种思维方式具备有学者所总结的“多元互联性、创新超越性、开放共享性、虚拟数字化、复杂系统性、未来性等特征”⑤。这种变化,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信息筛选、过滤、储存等的处理过程。例如,互联网文明中常使用的超文本和超链接技术就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趋于多元性和分散性。再如,BBS和聊天室的实时互动性、电子邮件与物理邮件的时空与信息的超越性,也将使教育主体间的思维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并将教育的思维与信息的传播、消费和交流结合为一个虚拟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过程。

互联网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它同时形成相应的网络组织并引发社会组织与治理的变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作为人类生活改变的方向:“等级制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流,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⑥教育的网络组织类型可分为传统的网络化、新型的网络化以及泛化的网络组织。其中,新型的网络组织和泛化的网络组织,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组织及其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组织的是大众参与到教育知识设计与再设计、生产与再生产之中,而这种设计与生产综合考虑参与者利益所体现的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民主化,包括了一种把知识、信息编码的民主的理性化战略与对知识、信息技术机构的选举的控制之间的合并。这样一种深层的民主化将会改变教育组织的结构与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组织与管理将从部门式或职能式的命令控制,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过渡。这种组织与管理表面上具有传统教育组织的基本要素,但其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还可以是教育的经营者,如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网站。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单元,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教育都以强大的网络支持为背景,教育组织及其管理的社会化将得到加强,同时也加强了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展现,乃至“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制度转型,不是通过革命、战争或暴力促成的,因为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暴力都无法真正改变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范式,也不可能造成人类文明系统的变革。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转型已经开始,转型的模式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那种“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运动”,而是体现在人的教育生活方式和教育运行的持续改变之中。教育制度转型的动力不是来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争论和讨论,而是来自民众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力量,来自民间自组织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注释】

①周大鸣:“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的方向”,《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1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2~33页。

③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北京论坛论文集》,2013年,第244页。

④[美]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⑤常晋芳:“网络思维方式―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五次大变革”,《理论学习》,2002年第1期,第46~48页。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制度化

一、实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制度化

当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制度的约束与指导,导致当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面对当前的具体情况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发展需要,应实现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制度化,学校根据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制定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制度,各个班级在制度的指导下细化文明养成教育的具体规定及细则,让每个学生根据制度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规范,促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标准化与个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1]。具体来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等针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活动、日常行为活动、学风建设、文明规范等制定规定,并编制学校内部的文明礼仪守则,贯彻落实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使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时有可靠的依据,学生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时有明确的标准。

二、实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统化

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落实过程中,受闭塞环境及落后教学条件的影响,其内容较为陈旧,缺少时代性、国际性等内容,并未形成校园、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联合,不能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2]。因此,教师应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融入丰富的资源内容,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增强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时代性,实现教育的与时俱进;同时,教师要了解国际形势,积极吸收国际交往中的文明礼仪准则及要求,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多方面的培养。此外,教师要重视社会、家庭在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学校并不是学生生活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生始终要回归家庭、接触社会,如果无法形成统一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将很难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联合家长,并向社会做好宣传,为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教师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从文明礼仪行为用语开始,逐步深入礼仪实践、自律培养、社会行为规范、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等,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文明礼仪教育,并让家庭与社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契机,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篇9

[关键词]受处分学生 再教育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16―03

[作者简介]王鹏,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科长、讲师;王秋芳,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育系讲师(吉林四平 36000)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思想行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使制度的纪律约束性逐渐增强。但是,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被执行者――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问题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为学校教育被遗忘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发展、生存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对此,建立完善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再教育制度”缺失:高校受处分学生之尴尬处境

1 ―心理困境:自我认可的模糊性

我们通过对受处分学生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能够通过教育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但每当有人提及“处分”字眼时他们就会觉得心有余悸,感觉受其影响程度较深,甚至觉得抬不起头来。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却反映出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多样化的心理,有悲观心理、放任心理、戒备心理、矛盾心理等。这些不同的心理表现,使得他们对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和模糊,从而陷入自我心理封闭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这种心理阴影如果不能及时抹去,任其发展,必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发展困境:学校认可的静止性

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因长期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和认可,导致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很多高校规定,受处分学生在一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不能参加学校的评优、推优、奖学金及助学金的获得等,甚至一些受过处分的学生被贴上思想政治不良、道德败坏等行为标签。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失去了政治地位,失去了和其他学生竞争的平等机会。如果这些学生想获得学校的奖励或认可,就需要付出超出其他同学几倍的努力。由于学校评价过程的静止性,使受处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后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留给他们更多的是无奈与无为。

3 生存困境:社会认可的片面性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6条规定:“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处分将与其将来的就业、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其将来的评职晋级、应聘求职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社会评价的片面性,使得受处分学生或被用人单位拒之于门外,或与自己的心仪工作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却因自己的一时错误而导致其前途受到影响,未免显得过于沉重和残酷。

二、“再教育制度”价值:高校学生管理之理性诉求

1 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理念的深入,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管理的人本化和人性化,强调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发展功能。高校处分制度的功能体现了纪律的约束性,但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管理的终极目标,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所在,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良性成长,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健康正向发展。由于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缺失,使得学生一旦违纪便被贴上了社会标签,这种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可以说将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建立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是更好地发挥管理制度的育人功能和学校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环节。

2 化解了受处分学生的现实困境

健全和完善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其内容包括心理救助制度、教育监控制度、处分降解制度、社会支持制度等,这些后续教育制度的实施将充分化解前文所谈到的受处分学生群体面临的心理和发展等困境。通过心理预警和疏导制度,关爱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通过教育监控制度,考核学生的积极行为表现;通过处分降解制度,给学生获得重新正面评价的机会;通过社会支持制度,给受处分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宽容。这些制度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给受处分学生以更宽松的成长环境,使其知错、认错、改错、避错,给他们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3 完善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机制

从制度的完整性看,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该是从调查取证、学生申辩、听证到申诉、后续教育的一个系统过程。可见,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必然是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面对违纪学生应给予的处分时往往显得有些犹豫,考虑到处分会跟进学生的档案中,对学生将来的就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而不忍执行;但如果不严格执行制度,势必造成学校管理的人情化和随意化,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校园不良学风、校风的形成,这与国家当前提倡的依法治校也是相违背的。因此,建立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将增强学生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的健全化,有效地化解学生处分执行中的尴尬境地。

三、“再教育制度”构建:高校人本和谐发展的有效保障

1 心理救助制度:心理预警+障碍疏导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情绪不稳定,处于一种自我叛逆与社会适应的交替阶段,青年期的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渐于成熟,但其自我意识、社会意识发展仍处于未完成阶段,尤其是受处分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其心理的脆弱性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高校受处分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特征,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与疏导,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高校应建立受处分学生心理救助制度,具体包括心理预警制度和障碍疏导制度等。心理预警机制是以预防为主,集学校、家庭、院系、班级、寝室五位一体的受处分学生心理健康监督预警机制。对于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尤其是学生工作者应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分析,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与受处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情温暖人心,用爱缩短距离,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去帮扶他们,充分理解和信任他们,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鼓励,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发展动力,从而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心理疏导机制即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如自卑心理、放纵心理、孤僻心理等受处分学生,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做到四个到

位,即保障(办公设施、配备人员、机构经费)到位、普查(普遍测试、心理档案、学生抽测)到位、咨询(日常咨询、网络咨询、辅助咨询)到位和跟踪(重点防范、及时沟通、个别疏导)到位。教育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受处分学生的行为变化,并及时地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可通过建立良好辅导关系、发掘受处分事件的意义、与受处分学生共同制定可行性目标、创设宽松的人际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资源等途径,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状态的回归。

2 教育监控制度:诚信档案+跟踪考核

当前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工作者个人情感和自我责任的基础上,其随意性和差异性较大,建立高校受处分学生教育监控制度是规范学生管理、完善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教育监控制度包括诚信档案制度与跟踪考核制度。诚信档案制度是指通过为受处分学生建立档案的方式对其进行后续教育。此档案与学生学籍档案不同,它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处分文件、后续教育目标、转化措施、导员辅导过程及成效考核等材料,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使其成为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甚至处分取消的重要参考。跟踪考核制度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受处分学生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采取全程监控的方式进行追踪考核或阶段性总结。跟踪考核的目的是关注受处分学生的后续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及时的修正和鼓励,体现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和教师的情感支持。教育监控制度应做到“三性”:第一,监控内容的全面性。对受处分学生的监控既包括对人的监控也包括对事的跟踪,既包括对其心理态度的观察也包括对其行为举止的关注,既包括对学业成绩的分析也包括对学校生活状态的了解,强调监控内容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第二,监控方式的多样性。对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的监控可采用随机观察、定期调研、访问座谈、直接交流等多种方式。学生工作者应随机观察受处分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与其要好同学或舍友等座谈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可以通过与受处分学生定期谈话、聊天等,观察他们的发展变化。第三,监控过程的人本性。在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监控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注重跟踪的技巧性、目标性、价值性和法制性。要强调对学生隐私的尊重,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3 处分降解制度:处分降级+处分解除

处分降解制度是通过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跟踪与定期考核,按照其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受处分学生以原有处分降级或解除的奖励性管理制度。没有处分降解制度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制度的法理性看,学生处分降解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是对原有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否定,而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符合《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高校有权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给予适度的奖励和惩处”。从制度的可行性看,参照我国公务员纪律管理条例,“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既然代表行使国家权利的公务员都有处分解除制度,那么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学生管理为何就不能有处分解除制度呢?近年来,我国台湾及内陆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关注并探索处分降解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处分降解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应把握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处分降解制度的原则性。处分降解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即处分解除的根本性目的是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其降解的条件应该明确规范、严格要求、认真考核,从而避免处分解除制度的盲目滥用而亵渎了学生管理的法制性。第二,处分降解制度的程序性。高校处分解除制度应包括“确定考察期――跟踪考核――提出申请――合议表决――综合鉴定”等环节。具体地说,对于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应首先根据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程度确定其考察时限;在考察期内,教育者应及时跟踪和全面了解受处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考察期结束后,由受处分学生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学院提出降解申请;学院通过合议和民主表决的方式,对受处分学生做出综合鉴定,确定是否对其实施处分降解制度给出学院处理意见,将学院意见呈报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审批,最终将其落实到受处分学生的档案中。

总之,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在我国学生管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操作路径还不够完善。但它的构建是高校保障学生合法权利、完善学生管理机制、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必要环节,它顺应了依法治校的要求,体现了人文关怀,关注了学生的内心期待。

参考文献:

[1]张小芳.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厘定I-J].现代教育管理,2010,(6):48--50.

篇10

特征是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即一流高职院校区别于非一流高职院校的、主要的征象或标志。由于一流指的是第一等的,与常说的卓越的、杰出的、位居前列的等意思基本相同,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事物高质量或高水平的概念。那么,一流高职院校就是在办学质量和水平上处于第一等的高职院校,其基本特征也就体现在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影响质量和水平的主要因素方面。

1一流高职院校的理念与制度特征

理念与制度虽然不是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或征象,却是影响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两大软因素,因为二者构成了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内环境,直接制约着其他办学要素的效用发挥,影响着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彰显出理念与制度上的软特征。

1)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对自身办学的理性认识、信念和追求,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办学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极大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办学理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伴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变化,其办学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不同,办学理念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以直接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主要使命的高职院校,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对市场逻辑的遵循和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而基于市场变迁迅速、人才培养周期长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滞后性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还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从实践看,那些取得办学成功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理念都是适应时势需求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重要建校基础德新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学习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就根据国情提出了教学工厂的理念,这为后来南洋理工学院形成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教学工厂已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南洋理工学院又将教学工厂升级为科研创新工作坊。

2)健全有效的制度。

有了理念做先导,但先进的理念往往在开始只为少数人所有并提出,如何使之变为全校的行动指南呢?这就依赖于教育制度的设计。与此同时,办学经费、实训设施、师资队伍等的投人,只有在良好的制度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铸就办学水平,因为教育制度不仅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教育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的摩擦、抑制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等,还可以通过制度提供激励机制,激发个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维护教育秩序而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耗散,所有这些对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教育制度处于缺失或者低效,或者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冲突和矛盾,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无从保障,因而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制度可以称之为左右教育效率的根本因素。显然,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有着健全有效的制度。在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围绕发展目标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校内形成了有序的管理和富于激励的机制,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发展势头看好;而一些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管理不规范甚至混乱,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内耗大,教职工缺乏工作和创新的热情,学校形成一种平稳而缓慢的发展状态,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2一流高职院校的投入特征

办学投人虽也不是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或征象,却是当今造就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前提,没有投人充足的办学经费和先进的实训条件,没有多元多能的师资队伍,就无法造就一流的高职院校。

1)充足的办学经费与先进的实训条件。

实践充分证明,高职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培养能跟上行业企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与先进的实训条件,这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物质基础。一项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很显然,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源,才具有足以支持技能开发教学、教师培训和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这是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前提性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政府财力不足条件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举措,在经费投人上确立了低投人、高收费的筹措机制,导致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甚至仅靠学费维持,实训条件落后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学生缺乏足够的、紧跟时代需求的实践训练,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份对全国120余名高职院校领导的调查显示,74.7 %的校领导认为经费问题是我国高职院校最大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通过加大投人和深化改革,重点支持一批高职院校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院校在地方政府强大的财力支持下崭露头角,并初步确立了全国一流的或省(市)内一流的地位。

2)多元多能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也成为社会共识,一般被认为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一流大学的研究普遍认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支撑,要有一批名师、大师。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与传统大学不同,但无论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还是从事应用技术研发,亦或是直接服务于社会,要做到一流都依赖于强大的师资队伍。与一流大学相比,一流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上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和多能。所谓多元,即师资队伍在来源上要多元化,既可以是来自其他高校的教师或毕业生,更需要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实践能手,既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也要有相当比例的兼职教师。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更灵活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应用性和职业性。据美国教育部1997年的调查统计,在两年制社区学院雇佣的教师中,兼职教学人员的比例为64.6%。所谓多能,指的是一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能力结构上的特征,除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研究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面向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其中,一些人在技术开发以及对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上凸显优势,成为专业大师,他引领专业的发展方向,是一流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一所高职院校在国内外高职院校中地位高低的重要象征,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3一流高职院校的产出特征

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充足的办学经费和先进的实训条件,加上多元多能师资队伍,再设计好一套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硬投人与软环境相辅相成,在办学实践中就会逐步积淀出一流高职院校的产出特征。

1)一流的专业与课程。

专业与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和实施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一流高职院校必然有一流的专业与课程,这是一所高职院校是否为一流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有研究指出,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专业体系,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当代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对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这决定了专业而非学科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元素,决定了课程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意味着专业与课程在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中具有核心地位。显然,没有一流的课程,就没有一流的专业,而没有一流的专业,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自然也就谈不上一流的高职院校。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初期,受精英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多沿袭老大专的传统,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型,专业和课程建设缺乏自身特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只能是末流。世纪之交,我国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才真正得到重视,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政策引导下,逐步加强了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强调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专业与课程建设才逐步彰显高职特色,打造一流的专业与课程才成为可能。

2)一流的毕业生就业。

由于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决定了来自社会的评价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而毕业生就业是集中反映社会评价的重要的、比较客观的指标。因此,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通过毕业生就业反映出来,一流的高职院校应该有一流的毕业生就业,这是高职院校之所以为一流的根本标志。《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所谓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与传统大学不同,因此不能采用传统大学的学术性标准。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将高职院校与传统大学按统一规范管理,在实践中造成高职院校沦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低层次、低水平教育机构,建设一流无疑是一种妄谈。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分类发展成为政策引导的趋势,高职教育在一系列管理、改革和发展规划中逐步强调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的路径,高职院校在招录生源上开始彰显自身特色,毕业生也在差异化就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一流特征正越来越明显。

3)一流的应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

除了培养人才以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在经历长足发展之后,其他社会职能也会逐步凸显,从事应用科技开发和直接服务社会也越来越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职能,与培养人才一起,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除了一流的专业与课程、一流的毕业生就业以外,一流高职院校还具有一流的应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这是高职院校是否为一流的另外两个标志。长期以来,教育界不少人基于自身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对科研条件的一些认识,认为高职院校搞科研是不务正业,也难成气候。这种囿于现实的看法既是对经济社会需求的回避,又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的漠视,它既没有看到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性,又忽视了广大中小企业对应用科技开发的巨大需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因此,无论是强化服务社会的职能还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高职院校应该拥有一流的科研,只不过在科研的方向上,高职院校关注的不是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而是服务行业和区域,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工艺流程改造、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等应用科技开发需求。在教育部高职教育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于德宏教授看来,职业院校搞科研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职业院校要做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蓄水池。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具有服务社会的距离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既可以强化社会职能,提高社会声誉,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及时、充分地把握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办学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因此,一流的社会服务对于成就一流的高职院校来说,意义也很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