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估项目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评估项目实施方案

篇1

【关键词】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概况;设计方案简述;结论。

中图分类号:U652.7+2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渭河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黄土台塬区,南部为渭河平原区。海拔高度在390m—530m之间;市境东邻咸阳市秦都区,南与周至户县隔渭河相望,西与武功,北与乾县、礼泉接壤;东西长29公里,南北宽28公里;全市总土地面积507.43平方公里。2010年兴平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0万吨,粮食平均亩产526公斤,农业人均占有粮食526公斤。全市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总产20万吨,占粮食产量的100%。

2011年项目区地处兴平市境内黄土台塬区东北部南位镇,涉及陈中、陈王三、南韩三个行政村,田间配套工程计划实施面积2500亩。具体建设内容为:新打机井5眼,配套潜水泵5台,配套暗管型号为Ф110PVC管,长度为16.32公里,出水桩414个。

二、机井工程典型设计

1、井型设计

依据项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已成井资料,井孔直径应能下入井壁管和过滤器,还应满足回填滤料的要求。

(1)井孔及井管直径的确定:根据D≥Qt/πLV公式本着经济合理耐用的原则,井型选定为管井,井径选定为Φ550mm,井壁管选择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当地经济条件,确定选用井壁管为Φ360mm钢接头混凝土管。

(2)沉淀管长度:根据井深及含水层岩性确定为4-8m。

2、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根据公式:A=Q泵T·tη/m·α

经计算A=230.4亩。

根据项目区地块现状,为了提高灌溉保证率,确定该机井控制面积为220亩。

井距确定:根据公式L0=25.8,经计算井距不得小于382m,故井距确定为400m。

3、机井配套

(1)井台:其高度应能防止雨水、污水流入井内,井台采用C25砼,高度为20-30cm,平面尺寸为2.4X2.4 m2。

(2)水泵:根据项目区井深和水源井设计动水位的埋深,及输水要求,参照附近机井多年的运行资料,该区200m井最佳选定泵型为200QJ50-117,配套功率30W。

(3)电气:根据本工程设置的井泵站变配电工程的设计容量,在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同时,尽量满足供电的经济性和管理方便,并结合地方电网的布局和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三、机井配套暗管输水工程措施典型设计

低压输水管道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本着控制面积大、工程量小、占地少、投资省作为选择依据。根据当地实际,在新打机井上全面布设,并对原有部分机井进行低压管道布设,以确保工程合理发挥效益。工程设计参照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提出单项措施对应田块面积,并落实到相应的地块。

1、典型地块选择

根据项目区实际,选择陈中村新打1#井作为典型进行田间配套措施设计,计划灌溉面积为230亩。根据该区井深,结合设计扬程计算,参照附近已成机井多年运行资料,充分考虑暗管输水管道工作压力等因素,保证水泵在高效区运行,确定200m机井采用200QJ50—117潜水泵,配套功率30kw,即可满足要求。

2、管径选择

考虑管理方便,该井灌区主干管水以等量向支管供水,故支管设计流量与干管相同,采用经济流速法确定其经济管径, V=1.5 m3/s,

据公式D=2Q/3600πv

经计算D=0.108m

选取Φ110UPVC管材较为经济合理,壁厚1.8~2.3mm,工作压力0.4Mpa左右。

3、管道水头设计

①水源最远点水头损失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h1= iL                               

经计算:i=0.0174 m,

最远点沿程水头损失h1=8.7m

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计算

经计算局部头水损失h1=0.44m

②距水源最近点水头损失计算

h1=0.52m

h1=0.03m

③管道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计算

Hmax=Z2-Z0+Z2+ h1 + h2

Hmin=Z1-Z0+Z1+ h1 + h2

本设计按最远出水口地面高程与最近出水口地面高程最大落差为1m左右,则Z2取1m、Z1取0m、Z2=1.65m、Z2=0.65m。

经计算Hmax=11.79

Hmin=1.2

④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H0=(Hmax+Hmin)/2=6.5

⑤管灌系统设计扬程

HP=H0+Z0+Zα+∑hf0+∑hj0

H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m

Zα—机井动水位,该区机井动水位一般在60——90m。

∑hf0、∑hj0—部分为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系统进口之间的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

计算得HP=66.5-96.5m,区内井深为200m,机泵应选择为200QJ50-117。

4、管道工作压力

根据规范要求,正常运行情况下,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得为负值。设计工作压力应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根据机井扬程,结合现有UPVC生产企业的塑料管材承压能力,确定管材承压不得小于0.25MPA,管壁厚2.2mm。

5、管网布设

管道布设采用树枝状管网,单井管道系统,出水口间距40-50m左右,亩均布设管道路8m左右。

管道级数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支管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行,支管间距100~150m。

(1)管道连接采用热承插涂粘合剂法,井部接近管道井口处设进排气阀,各级管道进口设置安全控制阀。

(2)管路附件

管道中的三通、弯头等附件应选用与管材相配套的管件,出水口安全阀为标准铸钢定型件。

(3)出水口保证设施

出水口护桩为现浇砼件,配套消力池为预制混疑土构件,护桩占地面积0.16m2。

(4)管沟开挖

以不影响地面耕作,根据冻土层厚度为依据,管沟深80厘m以上,断面为上宽底窄的梯形。

篇2

关键词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7-0092-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7.015

199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明确“实行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田、水、路、林、村建设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土地整理内涵以来,我国土地整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经历了实践探索、逐步规范,并不断深入的发展历程,截止至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以下简称“一般项目”)8批2320个,建设规模162.6×104hm2,规划新增耕地面积37.3×104 hm2,预算投资总额297.9×109元。2006年后,土地整理内涵和国家层面的项目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土地整理内涵上,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提出土地整理要注重从项目实施向制度设计转变,使农村土地整治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并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形成了以村庄规划整治为突破口,以土地整理复垦为重点,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动力的“整合各类资金,整体规划、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项目管理方式上,进行了由国家审批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转变;由国家总负责向国家监管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总负责转变;由国土资源部门推动向地方政府和部门共同推动转变。国家则集中部分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重点支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效果明显、补充耕地规模大的土地整治项目,即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并于2008年底开展了首批重大项目的试点申报工作。与前期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的一般项目相比,重大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风险高、区域影响强烈等特点,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前的评估论证,科学进行决策分析尤为重要。从实现重大项目规划目标、确保实施效果出发,本文在划定重大项目评估论证阶段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立项决策指标体系与评估论证指标体系,并就评估论证综合评价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提供参考。

1 重大项目评估论证程序

根据重大项目的内涵与特点,借鉴一般项目的管理经验,中央主管部门重大项目评估论证主要围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等技术资料展开,其中对项目建议书重点进行立项决策评估,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则强调评估论证分析。各论证阶段具体内容如表1。

2 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综合性、系统性、代表性等指标选取原则,从重大项目内涵出发,本研究建立由立项决策评估与评估论证二个层次评估论证指标体系,其中立项决策评估由门槛指标和评估指标共同组成,评估论证由评估指标组成。

2.1立项决策评估指标

2.1.1门槛指标

门槛指标指满足立项决策评估所必须具备的指标,若其中任一项不能满足,则项目无法立项,不再进入下一阶段评估过程,指标见表2。

2.1.2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指根据重大项目实施目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所筛选的能够反映影响重大项目立项决策的各类指标,包括规划目标、整理条件、生态环境、实施保障等四个层次,具体因素集见表3。

2.2评估论证指标体系

评估论证是在立项决策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阶段的任务、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从工程建设方案、工程项目布局、项目估算、效益分析、实施方案、实施管理等六方面筛选出各类评估论证指标,具体因素集见表4。

2.3评估论证综合评价

根据重大项目的特点,其综合评价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划分评估论证阶段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评价步骤上,首先,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转换。各评价指标因为性质不同,具有不同数据类型和量纲,各指标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公度性,难以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在综合评价前必须把这些指标按某种效用函数归―化到某―无量纲区间。数据标准化通常采用向量归―化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极差变化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方法。其次,确定指标权重。从数学变换的角度,评价对象是由评价指标组成的高维空间点集,综合评价模型就是一种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评价过程要求这种映射尽可能的反映评价对象在原高维空间中的分类和排序信息,而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这些信息的具体反映。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包括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与偏好,通过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而赋权的主观赋权法(如Delphi、AHP等)和基于各方案相应各属性的数据而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物元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等)。最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作为评价函数求取综合评价结果。

3 结语

篇3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方案,是指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

第三条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前,应当制定审计方案。

第四条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工作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对部门、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等审计项目实施审计而制定的总体工作计划。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从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部过程的工作安排。当一个审计项目涉及单位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量大时,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可以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制定若干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和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的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规定,提出要求。

第六条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工作目标;

(二)审计范围;

(三)审计对象;

(四)审计内容与重点;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六)工作要求。

第七条审计工作方案由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工作的审计机关编制,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审计机关执行。

第八条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的目标;

(四)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五)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

(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八)编制的日期;

(九)其他有关内容。

第九条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编制,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第十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下列情况,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二)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

(三)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

(四)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五)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

(六)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七)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的文件;

(八)与审计工作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九)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十一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收集、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审计组对曾经审计过的单位,应当注意查阅了解过去审计的情况,利用原有的审计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如果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认为需要对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调整的,需报经原制定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必要时可以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实施方案中有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十七条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向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提出调整建议,一般事项报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重要事项报经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审计组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按照前条规定办理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批手续的,可以口头请示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者审计机关主管领导同意后,调整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结束时,审计组应当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工作方案归入制定机关的文书档案,将审计实施方案及其编制、调整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归入审计档案。

第二十条审计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应当作为检查、考核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

篇4

一、项目目标

通过实施良种肉牛基础母牛饲养补贴,加快肉牛良种化进程,改善品质,提高个体产出,推进我旗肉牛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市场竞争力,有效、持续增加牧民收入。

二、项目容

(一)补贴对象和品种

在补贴区域具有牧民户籍从事养殖的牧户,对其饲养的良种肉用基础母牛给予补贴,补贴品种以三河牛、西门塔尔牛等为主,兼顾经济杂交使用的安格斯、海福特等国外引进品种。

(二)良种肉牛品种鉴定方法

根据品种标准进行个体鉴定,符合体型外貌特征,并体尺、体重均达到本品种标准者,确定为补贴良种基础母牛;本品种级进杂交四代以上者可视为良种基础母牛。

(三)良种肉用基础母牛数量核实

旗农牧业局负责组织核实良种肉牛基础母牛存栏数量,以此作为良种肉牛基础母牛饲养补贴资金发放的依据。核实母牛数量要求做到“四见”,即:见牛,由嘎查委员会和农牧业综合服务站人员逐户逐头调查;见人,现场调查的母牛数要经过母牛养殖户确认;见标,对母牛佩带的畜禽标识实行一牛一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见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张榜公布牧户饲养母牛情况,接受牧民监督,数量不实及时更正。

(四)补贴区域和规模

补贴区域:按照我旗肉牛产业发展布局,本次良种肉牛基础母牛补贴区域原则上确定为以下3个苏木的14个嘎查:辉苏木(除阿尔善诺尔嘎查外)10个嘎查;东苏木哈日托海嘎查、汉乌拉嘎查、布日都嘎查;伊敏苏木吉登嘎查。

补贴规模:计划补贴良种肉牛基础母牛30720头,补贴资金153.6万元,其中自治区补贴资金125万元,市配套补贴资金25.6万元。

(五)补贴标准和原则

对项目区牧民养殖的良种基础用母牛每头补贴50元。补贴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牧民监督,确保项目区牧民知情、受益。

(六)补贴方式与资金发放

在项目区域,经核实对符合良种基础肉用母牛饲养补贴项目补贴的养殖户采取直补方式进行补贴。

三、项目进度安排

(一)5月:选定项目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6月初:组织项目区苏木政府主管畜牧业领导、嘎查达及农牧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召开项目布置工作会议。

(三)6月中旬至7月:完成良种肉用基础母牛的登记核实、公示和建档立卡等工作。

(五)8月:发放补贴资金。

(六)9月:项目总结验收。

四、项目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好补贴资金是落实自治区政府支农支牧资金向牧区倾斜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成立全旗良种肉牛基础母牛饲养补贴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良种肉牛基础母牛饲养补贴项目的组织、指导和协调;负责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对良种肉用基础母牛饲养补贴发放进行登记核实、公示、建立实施档案、开展技术人员及牧民的技术培训等工作。

良种肉牛基础母牛饲养补贴项目领导小组成员:

工作职责:

1、旗农牧业局职责:

(1)负责本旗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制定本旗项目实施方案;

(3)督促检查指导乡镇苏木工作;

(4)负责项目建档工作;

(5)项目宣传;

(6)项目培训;

(7)项目总结。

2、旗畜牧工作站职责:

(1)协助旗农牧业局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做好项目基础母牛登记、建档立卡工作;

(3)技术指导。

3、项目区农牧业综合服务站职责:

协助旗农牧业局做好良种肉牛基础母牛的资格审查认定工作。

(三)广泛宣传,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公布各项补贴政策、补贴区域、补贴标准等容。设立公开监督举报电话,接收社会监督,及时处理来电来访。旗农牧业局举报电

(四)做好跟踪服务。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旗畜牧工作站要建立基础母牛补贴发放数据库,乡镇苏木农牧业综合服务站建立发放登记册。

篇5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和《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0)》(下称《气象科技规划》),规范和加强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以下简称“气象行业专项”)的管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19号)(下称《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行业专项主要支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围绕《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支撑“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的应急性、培育性和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

(一)气象行业应用基础研究;

(二)重大气象技术前期预研究;

(三)气象实用技术研究开发;

(四)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五)气象监测、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

第三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气象行业专项支持的项目要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直接为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科技支持。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气象行业科研的特点、重点和急需,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专项经费使用要避免分散,专项下只设项目层次,项目不分解。

(二)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要加强气象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

(四)严格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根据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类型特点,一般采取择优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为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系统外单位承担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财政资金需占专项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中国气象局确定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中国气象局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气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专家成立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不得担任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家组协助工作。

委员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气象部门系统以外的人员占40%及以上,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气象局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七条设委员会办公室,挂靠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为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办理委员会交办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二)负责委员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征集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建议库;

(四)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建立并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五)审核委员会提交的项目建议;

(六)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协作攻关,提出项目年度预算安排建议方案;

(七)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

(八)协调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监督检查、财务审计、项目验收和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成果管理。

第九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二)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承担单位建议;

(三)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

(四)受中国气象局委托,参与气象行业专项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按照签定的项目任务书内容具体实施项目,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自筹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三)接受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及时报告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四)在项目实施前与各参与单位签定协议,明确对项目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权属;

(五)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并对项目形成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报告、论文、数据、评价报告等)进行归档,推动项目成果应用、转化及推广。

第三章项目申报及其预算审批

第十一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紧密围绕气象工作的重点及气象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五年规划期第一年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报送科技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委员会依据气象科技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需求,提出科研开发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议。

第十三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委员会建议,结合《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结合气象业务和服务发展需求,公开征集项目建议,形成气象行业专项备选项目建议库。

第十四条委员会对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的备选项目建议库进行评议,并根据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第十五条中国气象局对委员会提出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于每年的4月底前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十六条中国气象局根据科技部的反馈意见,委托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并由委员会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报中国气象局。

第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根据委员会提出的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第十八条中国气象局组织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评审评估结果,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预算安排建议,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后于每年7月底前一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项目总预算,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总预算,并纳入全国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二十一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批复的项目总预算及年度预算,在部门预算“一上”时报送项目年度预算。

第二十二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年度经费预算安排项目承担单位年度经费预算。

第二十三条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预算安排鼓励实行“项目先启动、依据成果后补助”的方式。

第四章项目申请有关要求

第二十五条专项申请者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5岁,院士不超过65岁,应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2)每人作为专项项目负责人只能承担一项,并最多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再参加一项项目。每人作为参加人参加的项目不得超过三项。

(3)已获支持尚未结题的,不能申请主持新项目。

(4)前一个承担项目未通过财务验收或业务验收的不得申请。

第二十六条项目建议的要求

(一)面向气象业务、服务、行业管理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后能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三)与国家科技计划及其他科研计划层次区分清楚,避免交叉重复;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立项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与规划纲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之间的衔接;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四)项目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难点、创新点;

(五)建议承担单位及产生方式、前期研究基础;

(六)项目研究周期及工作计划安排。

第二十七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项目实施方案应技术路线清楚,研究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总体目标、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方式;

(四)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

(五)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六)项目组主要成员信息;

(七)科技成果共享方案。

第二十八条项目经费开支和预算编制按《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五章项目实施及其预算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行项目专家负责制,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与中国气象局签订项目任务书,签订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监督组织具体实施。

第三十条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中国气象局: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动,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需要修改;

(二)项目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实施;

(三)项目负责人调动单位、项目或项目承担单位变更;

(四)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第三十一条需要调整或撤销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报中国气象局核准后执行。必要时,中国气象局可根据实施情况及专家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三十二条需要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开展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出书面报告报中国气象局核查备案。

第三十三条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项目预算执行的有关问题按照《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中国气象局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研开发。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气象行业专项实施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应当尽量采取共享方式取得。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规范、健全的项目科学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及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第六章项目验收与绩效考评

第三十六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试行办法》就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要求,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和项目成果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按照《试行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验收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规模调整以及未来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八条滚动执行项目应在每年第四季度,按照项目任务书和年度实施协议,撰写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并提交财务支出明细,拟定下年度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报告和方案进行评估。未通过评估的,视情况调整下年度经费额度,情节严重的将中止项目执行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3个月内向中国气象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分为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两个阶段,财务验收是进行业务验收的前提。

中国气象局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有关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具体要求,参见《试行办法》。

第四十条财务验收完成后,中国气象局组织业务验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业务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申请或批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变更;

(四)超过下达的项目任务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并且事先未做出说明。

第四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如对验收结果存在异议,可向中国气象局书面申请进行复议。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半年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或提交材料,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再提出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改进或提交材料,视同不通过验收。

第四十二条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中国气象局,由中国气象局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项目验收结论由中国气象局书面通知项目承担单位,除有保密要求外,向社会公示。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或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中国气象局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并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资格。

第四十五条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报告材料或信息,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四十六条对于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

第四十七条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的,一经查出,撤销立项,追回已拨付项目经费,并向社会公开,取消其承担或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的资格。

第八章附则

篇6

[关键词]公共卫生 专项资金 财务管理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些资金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项目资金运行也存在管理方法和制度不完善,规范化程度不高等一些问题,因此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管理,确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特点

1.定义

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是各级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安排或其他资金渠道拨付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与管理部门结报的资金。需要注意的卫生专项资金与卫生事业经常性经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具体见下表:

联 系 使用、核算、管理的主体都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区 别 卫生事业经常性经费 卫生事业专项资金

概 念 政府预算安排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与发展的预算资金。 政府通过预算安排或其他资金渠道拨付指定项目或用途的资金。

资金管理

要求 属常规管理,管理办法为: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结余部分参与本单位的结余分配,弥补以后年度单位经费不足。 属项目管理,管理办法为:专户或专账、专款专用、统筹安排、追踪问效。结存部分不参与单位的分配,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或上交。

资金取得 具有连续性 不具有连续性

核算要求 常规核算 单独核算

执行和使用 一般按单位的工作任务、事业计划的时序拨付使用。 限定了执行时间。

2.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原则

(1)专户或专账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建立资金的预拨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财政部门在拨付资金前,应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填制专项资金审批表,表中应列明各专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主要用途、使用方案及申报理由等,做到分项目管理资金。

(2)管理原则: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省里制定的相关规定,明确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下面几点原则:第一,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第二,讲求效率的原则,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保证资金有效、充分使用;第三,保证效益的原则,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努力实现项目规划的目标,充分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管理

1.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并且不低于规定标准,不得冲抵原有其他卫生事业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2.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是通过政府出钱购买,对城市居民免费享受规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安排的专项补助经费。

①项目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到2010年,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达80%以上。

②项目内容:分为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1)一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高血压病例管理、糖尿病病例管理、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管理七项内容。

2)二类项目。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重点人群保健四项内容。

③支付方式。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予服务机构。

1)一类项目经费。实行预拨及考核拨付制。

2)二类项目经费。实行考核拨付制。

三、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1.定义

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项目活动直接相关的、由卫生专项资金支付的各项费用。

2.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

依据全省公共卫生各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和药品费、耗材试剂费、培训费、宣传费、管理费、人工费、工作补助、救治补助、其他。具体见下表:

四、卫生专项资金管理要求

1.加强学习、了解项目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是指通过政府出钱购买,对城市居民免费享受规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安排的专项补助经费。应学习了解项目实施方案的目标、内容、资金来源及补助标准等,以便更好地管理项目资金,这对于我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保证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项目执行单位应全面负责项目实施方案执行、责任落实、经费使用、财务管理

(1)方案执行

①建立项目管理者队伍: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成立由政府相关领导牵头、涉及项目的部门为成员的公共卫生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清职责,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协调和督促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领导小组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全面掌控项目的运行。

②制定项目执行方案:逐级制定既具体又便于操作执行的项目方案,在项目方案下发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及讨论,正确理解方案,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和实施主体要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严密手续制度,落实具体任务,以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

(2)责任落实

①业务工作落实: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针对到达的每一批专项资金,分别制订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的实现目标、范围和内容、组织实施、监督与评估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②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应明确项目财务管理的执行人员和财务人员,保证项目经费支出的有效性;对于项目执行人员和财务人员调动、轮岗等,应及时调整交接,保证项目实施的连续性。

项目执行人负责人员和财务人员职责:执行人员负责项目管理,是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管理的责任人。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管理,是项目资金收支记录、核算、反映、财务监管的责任人。

(3)经费使用

专项资金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项目方案规定用途之外的项目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费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抵充行政事业经费;不得用于各种罚款、偿还债务、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

项目支出应与项目内容对应,费用支出应控制在项目内容(子项目)预算安排资金的额度内,严格开支标准和审批程序。首先确定专项资金执行的审批权限制度,严格控制无审批权限或超审批权限的支出;其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每一笔资金的动用必须有正式的预算申请报告,经单位领导审议批准后方可使用,否则财务部门可以予以回绝。

①项目报账签字要求:项目开支提供的报账凭据,应有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的签字。1)应该签字的人员必须全部签字,签字必须签姓名,不得只签姓;2)签字人签署姓名后,还应当署签字的日期;3)领导签字应当明确表示是否同意报销。

②项目经费报销程序:1)项目经办人将按项目实施(执行)方案和经费补助的安按,将报销的票据及有关材料报送项目负责人签批;2)项目经办人将签批完整的票据及有关材料交财务部门;3)项目财务人员按项目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核,与项目资金核对,不符合项目内容或经费不足的不予受理;对符合规定,审核无误的费用予以报销。

③执行人员提供票据和财务人员审核票据注意事项:1)原始凭证必须是国家统一正式收据或发票,且内容完整、真实、清楚;2)劳务费、讲课费、人员工资、工作补助等个人性的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本人的签字的相关信息;3)培训、工作补助的开支必须有培训记录、工作补助记录清单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4)财务管理

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会计法》等财经政策、法规,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体现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中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和决策,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专项资金的事前和事中起到辅助控制作用,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严格审核、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参考文献:

[1]张奎力:公共卫生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学习论坛,2009-12.

[2]宋文翠 张玉敏: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论坛,2006-19.

篇7

为加强和规范我县国债项目管理、确保国债资金投资效益,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国债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国债项目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国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发行国债、实施国债项目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债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均有着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规定,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我县今后国债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因此,各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债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债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加快国债项目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好国债项目资金,为我县争取更多的国债份额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国债项目管理

(一)严格执行国债项目投资计划。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国债投资计划组织项目实施,不得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县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以及项目主管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国债项目的监督检查,如发现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的问题,责令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县发改委、财政局停止拨付国债资金,对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二)严格执行国债资金“三专一封闭”制度。设立“国债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有效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滞留、挤占和挪用国债项目建设资金。资金拨付要依据签订的有效合同、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和工程建设进度拨付。项目竣工验收后,按照投资计划预留10%的资金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保质期满后无质量问题再予以拨款。

(三)严格执行国债项目“四制”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合同制”。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以及项目的达产达标承担终身责任。项目必须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国债项目的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监理。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等严格实行合同管理,严禁违规分包和非法转包工程。

(四)严格执行项目报告制度。根据上级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要求,不同类别项目分别执行项目旬报和月报制度,旬报于每月1、11、21日前、月报于每月8日前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将国债项目资金到位及完成情况、工程形象进度、存在问题报县发改委,由县发改委统一汇总后上报。

三、健全和完善国债项目档案资料

根据国债项目管理的规定,项目建设务必加强对国债项目档案归档的管理工作,要分别按项目实施前期、实施中期、实施后期资料收集整理装订成册。项目竣工验收后15日内,向县发改委报送完整的项目档案材料。项目建设分类收集整理档案目录如下:

(一)项目实施前期资料

1、项目建设单位申请立项文件

2、省、市、县发改委对项目立项的批复

3、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

4、环境评估报告书和批复

5、地质勘测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6、项目规划选址意见

7、项目用地批复

8、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9、安全生产部门的审查意见

10、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程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书

1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批复

12、国家、省、市、县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

13、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计划变更的请示及批复

14、国家、省、市、县项目建设管理文件资料

15、项目建设单位成立项目领导组文件

16、有关会议纪要、文件材料等。

(二)项目实施中期资料

1、项目建设初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批复

2、全套施工图纸、施工图纸审查意见及批复

3、项目建设招标所有材料,包括招标文件、招标方案、预审文件、评分标准、招标公告、参与投标施工企业制作的标书、建设单位委托制作的造价(标的)、招标过程中所有文件、中标通知书、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等。

4、项目开工报告及批复

5、项目建设施工文件、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

6、项目建设设计、地勘、施工、监理等部门资质证书

7、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合同,设备购置、安装合同

8、项目建设施工图纸和施工记录

9、其他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原始记录等。

10、项目实施中的进度汇报材料

(三)项目实施后期资料

1、工程决算报告

2、工程决算审计报告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4、项目各单项工程验收手续资料

5、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

6、项目移交手续资料

篇8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2年,巩固和提高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准备工作并逐步展开。到2011年,省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居民免费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各基层卫生机构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区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促使妇幼保健、规划免疫、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形成贯穿区、镇(街)、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处置能力,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力保障。

城乡基层医疗单位要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运用健康体检、深入居民家庭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建立真实可靠的动态的居民健康档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主动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公共卫生部门要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避孕方法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实施避孕节育和恢复生育力手术,随访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诊治等。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我区执行《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公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服务规范,按要求为居民提供服务。对已经实施的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市定项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梳理,做好对接,确保全面涵盖。

(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区政府将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经费标准按单位服务综合成本核定,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201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据镇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进行分配,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卫生院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

(五)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区财政局、卫生局等部门将组织专家,按照《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见附件3),每半年对辖区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对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并将结果上报区卫生局,由区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考核参照城市的考核标准和流程进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体化考核。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主要参考依据。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80(含80分)-90分之间的,拨付70%;60(含60分)-80分之间的,拨付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同时,考核结果将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四、项目进度

(一)2012年2月(摸底准备阶段)。认真学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文件,制定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统一印制《居民健康档案》,分层组织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分解安排工作任务,落实项目补助经费;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2012年3–6月(试点阶段)。在张格庄镇挑选2–3个镇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行工作。以镇街卫生院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辖区适龄居民健康查体,掌握第一手健康信息,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并做好档案管理。区卫生局组织专家定期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系统化管理工作,降低发病率,提高重点人群保健水平。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三)2012年7–11月(全面实施阶段)。根据试点经验,以镇街为单位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做好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到2012年底,全区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60%。到2011年底,全区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90%以上。

(四)2012年12月(检查验收阶段)。区卫生局、财政局组织专家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直接挂钩。

五、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镇街要把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地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的落实,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增强全民健康素质。卫生、财政、计生等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做好调查研究,认真组织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财政投入足额按时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战略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3-0008-04

根据2014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将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要求,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措施,形成200个左右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在世界同领域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专科品牌专业。目前全省已有258个本专科专业被列入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6月,省政府组织召开了专题推进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就如何做好“项目任务书”的制订工作印发相关文件,省教育厅分别与有关项目责任的高校、项目负责人签订了“项目任务书”。综合考虑这一项目本身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入围项目的高职院校必须珍惜发展机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有效实施。

一、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未来5年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应打造一批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产出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的一期项目将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省政府已为此专门成立了工程管理协调小组,并将尽快建立起与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管理、评价要求有效衔接,与国际通行的建设管理规则和专业评价标准有效衔接,与江苏省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化、人才等重要工程项目有效衔接。所以,这项创新工程不仅是一个省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更是一个必须持续推进的战略管理行为。

美国学者弗雷德・戴维教授在《战略管理》一书中指出,战略管理是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求,对企业战略进行制定、选择、控制、实施和评价,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1]。战略管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全局性。以某一具体项目的全局作为管理对象,其主体是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的是总体活动,追求的是总体效果。二是系统性。主要包括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估三个主要内容,设计是实施的基础,实施又是评估的依据,三者首尾呼应,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融为一体。三是相对稳定性。因为项目管理机构通过战略决策投入了相当多的建设资金和人力物力,所以战略管理需要有一个不能朝令夕改的稳定性,否则项目的日常管理就会发生混乱,进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对品牌专业建设进行战略管理,是由战略管理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业界一般认为,打造品牌专业一般要在准确的专业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良好的师资队伍、有序的课题体系、优良的实习实训保障以及科学的质量评估等方面做好工作,并且品牌专业建设的各要素之间有序协同、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品牌专业具有目标的人本性、指向的发展性和绩效的多元性,也具有受限性和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品牌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经济环境、教育规范、行业需求、岗位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方面对环境产生作用与影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品牌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到国家、省、市层面的宏观战略管理,又要相应地设立品牌专业项目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在学校层面有效开展微观战略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品牌专业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及时把握品牌专业外部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的态势[2]。

二、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实施框架体系

(一)战略分析

对品牌专业建设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目的是明确尚处于品牌培育初期的现有专业的实际状况,评价将影响品牌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随后的战略选择中的具体影响因素。

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进入工程一期项目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学校在该专业获得省级A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之后,随即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申报书的基础之上,通过持续反复的研究讨论,科学确定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使命,明晰了该项目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评估的基本依据;二是继续深化项目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通过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中介,充分了解该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改变,并就这些改变对该品牌专业建设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判;三是对项目实施的内部条件采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客观比较国内外学校,重新分析该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所处的位置,明确该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用资源。同时,深入调研与该品牌专业建设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调研他们在战略制定、战略评价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分析这些反应对该品牌专业的建设将产生的实际影响。

(二)战略选择

在充分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要尽快制定战略选择方案、评估战略备选方案,并最终确认准备实施的战略方案。学校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制定了可供评估选择的战略方案:学校党政领导通过集体的智慧,进一步明确了该品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路径,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共同建设方案。二级学院(物联网与软件应用技术学院)通过民主的程序,完善了该品牌专业建设的战略实施方案,然后学校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邀请地方与相关行业企业的代表、学校利益相关部门的代表分期分批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提供的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和审慎的决择,统筹确定了准备实施的战略方案。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如何制定“项目任务书”的文件下发后,学校根据文件的最新精神修改完善了“项目任务书”和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并正式上报。经过几轮讨论,最终确定了以“互联网+学堂”人才培养模式为战略主导思想。

“互联网+学堂”主要是根据新科技、新产业、新专业的特点,依托先进的基于云计算的仿真实训平台,利用移动互联专业资源库和学校专业对接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传统的学校教室、实训室,企业的车间、培训室进行信息化改革,借助实训平台实时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师、课程和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各类决策数据,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在学堂中学习的各种现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建模、分析、评价,得出每个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此外,教师或学校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调整、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方案和学生培养计划,使得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都得到改善和调整,并促使学生学习生涯与兴趣爱好、能力特点高度融合,同时给出每个学生的最优化学习路径和客观评价。

(三)战略实施与评估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方案转化为日常工作,就是要将品牌专业建设的项目任务书和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逐一“落地”,就是要将通过规划产生的计划进一步细化并全面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实施项目的目标管理。为此,学校制订了以“莲花模型”为主要措施的实施方案,实现以下预期目标,具体见图1。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一流实训平台。在建设期内,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与北京祥升、南京55所、无锡感知集团、无锡美新半导体等企业合作共建移动互联企业大学。依托合作企业国际领先的技术、人才、设备和技术标准领域的优势,通过共建智能穿戴、移动支付、移动软件开发等实训室,建成“教学做研培鉴”六位一体、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实训基地。

二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在建设期内,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发挥身处国家物联网创新区的优势,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建设移动互联协同创新中心,为教师、学生和园区企业提供优良的实验设备和协同创新的环境,为技术创新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孵化基金支持,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建设,服务园区企业技术创新。

三是校企混编团队,打造一流团队。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校企共推互聘,学校聘请多名产业教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助理团队,在产业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提升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从合作企业聘请著名专家担任企业大学技术总监,指导专业设计,从合作企业聘请一批产业教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骨干教师开展项目研发和课程资源开发。从学校骨干教师中选拔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进入实训基地,从企业中选拔一批技术骨干进入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一流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战略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与时俱进地评估战略规划或计划,可以及时地对所选择的战略方案进行战略调整,以保持战略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项目实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是随时改变的,所以必须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变化着的目标。

三、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实施关键

(一)全面创新

要将构建该品牌专业建设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创新动力贯穿培育建设全过程。在项目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之后,要探索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培育建设品牌专业并积极构建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要借品牌专业培育建设的良好契机,集聚一批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创新型人才,真正营造一种与区域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以人事制度改革等为抓手夯实工作动力。高职院校在培育建设品牌专业的过程中,要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突破口,把课程建设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结合起来,形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等基本结构。同时,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需要做到在理论观念、价值取向、课程导向上,向学生学程、岗位能力、学生需求方面转变。并且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应做到与就业市场相接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接轨,与国际教育相接轨[3]。此外,课程传授中的知识讲解要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内容要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结合。

(二)全面开放

要将加快推进品牌专业的国际化进程贯穿培育建设的全过程。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是培育建设品牌专业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和转型。要实现与国际教育在真正意义上的接轨、同步,培养具有全球就业能力的学生,必须充分整合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国际化水平,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资格技术证书及时引入国内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必须始终具有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视野,要广泛吸收专业建设的不同观点,深度提炼专业建设的经验,全面总结专业建设的成果,才能真正建设起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此外,专业建设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还要学会融合。教育国际化交流学习的核心载体是学术,交流的方式方法多是研究与探讨,尽快实现专业建设的全球化、国际化,在观念层面、价值层面、措施层面的碰撞与交流难以避免,必须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篇10

一、目标任务

建成100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17个百分点。

二、项目内容

(一)按照全国爱卫会推荐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双瓮式、完整下水道式),建成10000座农村户厕。

(二)召开项目启动会,举办技术培训班。

(三)开展健康教育、印制宣传画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工作步骤

今年农村改厕项目从2011年5月开始至2011年10月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项目启动阶段(2011年5月)

1、制定《县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各改厕乡镇、项目村实施户名单;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召开项目启动会。

2、各改厕乡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农村改厕经验;5月底前各改厕乡镇向县爱卫办上报专业技术员名单(1名)。

3、做好调查摸底、资金筹集、物料准备等前期工作。

4、开展改厕试点建设活动,各乡镇要通过抓好示范点(户)建设,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普及。

5、组建专业队伍、抓好技术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办培训班等形式,切实做好改厕技术培训工作。

6、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印发宣传画册或资料、张贴标语、设立宣传专栏以及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农民破除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1年6月-10月底)

各乡镇要按照方案要求,组建专业队伍,对照标准实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改厕任务。(完成任务时段要求:6月完成任务量的20%,7、8月各完成任务量的30%,9月完成任务量的20%,10月查漏补缺)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

由县爱卫办牵头,各乡镇配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逐村逐户验收,各项目村要按照标准做好自查工作,将所建厕所进行编号、登记、造册和建立档案,完成项目总结工作;由县爱卫办组织申请省、市爱卫办验收,完成终期评估报告。

四、资金管理

项目总投资约1200万元,上级补助600元/户,共6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农村户厕地下部分贮粪池、便器、排气管、厕所地下部分材料购置以及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剩余的100元/户和市、县项目配套资金主要用于“以奖代补”和技术培训、健康教育、项目组织实施管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乡村和群众自筹。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县、乡镇、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担子,落实责任。各乡镇、项目村要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确定专人,组建队伍,完善机制,细化措施,确保改厕任务顺利完成。

(二)统一标准,认真实施。改厕技术标准执行全国爱卫会推荐的双瓮漏斗式无害化卫生厕所,统一使用由省爱卫办推荐的专利材料,确保标准化施工。涉及改厕项目的乡镇、村要严格按照标准化和专业化要求施工。已建成的卫生厕所必须达到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要求,确保建一个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