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依存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外贸结构 外贸依存度 政策调整 多元化
一、外贸依存度基本概念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以及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和名称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主要研究外贸的依存度对于宏观国民经济影响,采用使用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计算“外贸进出口依存度”。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外贸总额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上升。2009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比有所下降,GDP虽然增长速度比前几年下降,但依然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09年出现相对大幅下降。但是无可否认的是,44%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表1. 我国2000——2010年外贸依存度数据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
三、贸易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
高外贸依存度是一柄双刃剑。外贸依存度的增长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交换和分工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诸多外贸依存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世界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从而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决策能力。根据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贸易分工虽然提高了双方的社会福利,但是也固化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我国单一地集中于制造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国内需求和对外政策的影响。例如,美国对我国实行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以及特保案,针对我国劳动力和环境的蓝色和绿色贸易壁垒,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额,造成出口为主的产业纷纷转向内销,使国内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扭曲,并造成更多工人失业。
由于战略资源的大量进口,使得我国国家安全收到威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于许多战略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当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对于资源的进口也逐年增加。1993年,我国从原油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支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发展的资源形成对国外的依赖,使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国,还威胁国家的政策自主性。
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会使得国内出口企业不断增加从而满足国际需求,从而改变国内的就业格局。生产和就业格局的改变,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增多,失业率上升,企业也不能第一时间雇佣到合适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受到影响。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外贸实现了由小变大的转变,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去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政策来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进程。
提升资源禀赋结构。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数量充足和廉价上面,而在劳动力的素质方面依然处于劣势。根据H-O模型贸易理论,我国外贸产业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获得较少利益。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把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优势转化为劳动力素质优势,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挖掘其他优势,并创造出新的资源优势,从而优化资源禀赋的结构和特点。
加快产业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我国要降低外贸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改善贸易结构 ,一方面是升级资源禀赋,挖掘其他资源优势,使我国出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另一方面是优化国内资源配比,重视产业的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利用国内资源,并协调地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利用和配置最优化。
:
[1]吴汉嵩.论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经贸论坛》2009;7
黄晖.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换 2009
肖海霞.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长的利弊之所在
刘新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影响与建议[J]. 国民经济管理2005;4
篇2
关键词: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 VAR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迅速增加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对外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37.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21亿美元,农村人均收入也猛增到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攀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指出,自由贸易可以改善收入分配,后来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自由贸易不一定会改善收入分配,只有在进口过程中输入的是更便宜的工资品时,才能改善收入分配。Stolper和Samuelson(1941)提出的S-S定理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出口使用丰裕要素的商品可以提高这些丰裕要素的价格,从而使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相对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下降,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可以缩小一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在我国,事实情况却和有关理论背道而弛,激发起学者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热情,关于收入分配差距和对外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学者经久不衰的话题,直至现在也没有形成最终的结论。
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肇始已久,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就做过探讨,认为加快自由贸易步伐(也就是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改善收入分配差距;Stolper和Samuelson(1941)也指出,对外贸易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克鲁格曼(1991)认为,一国的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确定的;Bound 等(1992)利用美国上世纪70~90年代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国际贸易确实恶化了美国的收入分配状况;Ronal D Fisher(1996)贸易自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果取决于该国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即土地充裕的国家,贸易使收入不平等增加;劳动充裕的国家,贸易使收入不平等缩小;Savvides(1998)实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和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程度和收入分配的变化是负相关的,而贸易政策与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之间则没有相关性;Hanson等人(1999)选择墨西哥,Galiani等人(2003)选择阿根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贸易自由化加剧收入不平等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和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万广华等人(2005)研究发现: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强;鲁晓东(2007)、沈毅俊和潘申彪(2008)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进行了因果检验,认为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地区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赵莹(2003)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与收入差距,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倾向于扩大个人间的收入差距;刘力(2005)通过分析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贸易扩张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的要素回报,而中西部地区较低的贸易依存度与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偏高对中西部区域收入提高作用微弱,进而使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扩大。此外朱钟棣(2009)、王怀民和李凯杰(2010)、项卫星等(2010)通过实证检验说明了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多个因素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地区间贸易发展不平衡扩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的结论。
现有文献中关于我国的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多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这和现实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也未见文献对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两者之间的互相的影响程度做出度量。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的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做出分析,探求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程度有多大,并进一步探求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
实证分析
(一)衡量指标和数据选取
本文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指标采用惯用的数值—基尼系数,衡量对外贸易活跃程度的指标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基尼系数值选取区间是1981年至2010年(见表2)。对外贸易依存度数值则由国家统计局历年来的统计公报整理而得,由于公报中的数据都是上一年的数据,故本文选取的公报数据区间是1982-2011年,另外,1981-1995年的数据中,统计公报的数据是以美元计算出的进出口总额,本文采用当年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本文数据处理采用Eviews6.0软件。
(二) VAR实证结果分析
1.平稳性检验。由于传统的VAR模型要求变量是平稳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前,必须做出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广泛采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根据SC准则选择滞后四阶,结果见表1。
我们从表1可以知道,在5%显著性水平上,基尼系数序列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序列都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两序列都不平稳;但是,将两序列取对数之后的序列,它们都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取对数之后形成的新序列都平稳。
2.实证分析。由第一步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本文对基尼系数的对数值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对数值建立VAR模型分析,根据SC准则和模型的矫正R2,本文选择滞后2期的VAR模型,结果如下:
式中Ln(ycd)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对数值,Ln(ycd)(-1)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对数值的一期滞后值;同理,Ln(gini)表示基尼系数的对数值,Ln(gini)(-1)表示基尼系数的对数值的一期滞后值。由上述方程可以看出,对外贸易依存度受自身滞后一期值的正向影响、二期值的负向影响,受到基尼系数滞后一期、二期值的正向影响,说明收入差距能够促进对外贸易;基尼系数受到自身过去一期、二期值的正向影响,受到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滞后一期值的正向影响、滞后二期值的负向影响,说明本期的对外贸易可以扩大下一期的收入差距,但是缩小再下一期的收入差距,尽管其强度不大(系数值只有0.097)。另外,第一个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2=
0.79,第二个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2=0.85,再一次表明两个方程拟合程度都良好,选取滞后2期VAR模型是合理的。
3.脉冲响应函数。为了探求外界的某种冲击对模型系统的影响,也就是如果模型中的e1t或者e2t发生波动,那么基尼系数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各有什么变动?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上述两个变量的变动情况。基尼系数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
由脉冲响应函数图像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对外贸易依存度一个正向冲击后,基尼系数会在后一期发生跳跃式的增大,在第二期会增加到最大,然后缓慢回落,这说明对外贸易受到外部的某种正向冲击而增大时,基尼系数会相应的变大,也就是说收入差距会扩大;当在本期给基尼系数一个正向冲击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会逐渐增大,并在第二期达到最大,然后开始回落,表明收入差距受到外部的某种冲击缩小时,对外贸易会加强,这可能是由于改善了收入差距,从而使居民的购买力增强,导致对外贸易活动更加活跃。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对外贸易依存度受到基尼系数滞后一期、二期值的正向影响,说明收入差距能够促进对外贸易;基尼系数受到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滞后一期值的正向影响、滞后二期值的负向影响,说明本期的对外贸易可以扩大下一期的收入差距,但会缩小再下一期的收入差距,缩小强度不大(系数值只有0.097)。本文关于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当收入差距受到外部的某种冲击缩小时,对外贸易会加强,为什么会出现对外贸易随着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加强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本文没有做出分析,这将是本文以后的研究方向。
1.Savvides, Andreas. Trade policy and income inequality:new evidence, EconomicsLetters [J].1998
2.万广华. 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与证据[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刘力.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5(4)
4.朱钟棣.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贸易对地区和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9(3)
5.KRUGMAN P R. 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6.沈毅俊,潘申彪.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2)
7.SAVVIDES A. Trade policy and income inequality: new evidence[J]. Economics Letters, 1998
8.STOLPER .W. F. SAMUELSON .P. A. Protection andreal wage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41(11)
9.鲁晓东.我国对外开放与收入差距:基于地区和行业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07(8)
10.王怀民,李凯杰.加工贸易与地区收入差距[J].世界经济研究,2010(8)
11.项卫星,李 ,范海君.中国对外贸易与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
12.张衔,赵诗琴.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联研究[J].经济问题,2011.12
篇3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贸易;市场
从一定层面上讲,"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能力。从量上看,我国进出口额在全球排名第三保证了贸易增长的良好趋势,也肯定了中国的贸易大国位置,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主要有如下问题
首先,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升高,去2011年达了60%以上,这说明着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外贸来拉动的,一旦外贸额下降的话,就造成国内失业、经济面临一定的挑衅。高速的对外外贸的发展是否真正有利于公民经济的总体提高,是否应当把一局部力气来开发国内的市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来扩大海内的市场机遇而不单纯向国外浸透,这是一个策略性的问题。
其次,要晋升我国出口商品的层次与结构,目前我国出口主要依附低本钱数目扩大,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的比例任然还是比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依然比较少。
再次,由于中国目前在世界贸易中排名已经超过日本,达到第二,自然会引他国的防备,假如中国排名是第30或300的话,是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提防与制约的,我们要擅长减少并预防贸易摩擦,踊跃应对贸易摩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从1995年到2003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经多达356起,2004年,又有16个国家跟地域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反推销、反补助办法。今年,随着纺织品一体化的实行,一些国度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2004年,我国占世界货物商业总额的6.2%,其中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回升到6.5%,入口比重上升到5.9%,均比2003年增添0.6个百分点。
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6.1%,进口依存度为24%。虽然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伴随着成就的往往就是一些隐患。中国商品层次较低,发展的都是一些加工贸易,而且有重污染、高消耗的产品,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隐患也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对外贸易需要尽力避免和格外注意的。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出口依存度持续高于进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我国贸易结构主要是加工贸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重复计算造成对外贸易依存度被高估。外贸依存度过高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海外市场,如果发生贸易或者经济上的波动,很容易威胁到我国外贸的发展。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以维护健康安全等要求,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以贸易保护为名对我国发起很多的包括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摩擦,对我国实施的保护手段转向绿色和技术贸易壁垒,加大对我国产品的知识产权的投诉,并且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我国受贸易保护措施损害比较突出,这一系列的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国出口受到限制。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再次去杠杆化,外部需求恶化决定了中国过去三十年所依赖的出口导向模式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我国外贸依存度由1980年的18.84%,到1990年的29.58%和2000年的39.57%,加入WTO后加速上升,2006年达到64.89%的历史峰值,此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外贸依存度缓慢下降,有再次回落到50%的趋势,而同期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则一直维持在约14-20%的范围内。尽管有汇率、贸易结构、统计口径等一些争论,但我国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剔除了微观层面套汇的行为(压低出口商品价格与调高利润以流入外汇)后分析,出口结构中多数是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的产品,粗放型数量扩张导致经济福利输入与输出严重不对等,巨额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国民福利水平下降。
有研究指出,入世效应带来的经常性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带来的外需增长将很快被购买力平价所平衡,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借力于外需终将是不稳固的。目前,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的贡献率保持在10-20%左右,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假如出口增长受阻,意味着GDP增速将回落。所以,在当前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对于一个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来说,应当逐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必须把扩大内需尤其是国内市场消费水平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4国的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4国低于50%,加拿大、德国等3国在50%以上。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显然不能与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相比。
因此对于外贸依存度的统计与计算,算法不同,其最终数据就不同。
篇4
1贸易安全概念解释及《国际贸易法》的缺陷
所谓的贸易安全,国际法意义上指的是当一国的对外贸易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冲击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加强国际合作,牢固地控制或占有国内外市场,使本国产品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安全的国际贸易状态应该是从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保证本国的经济不受到因别国经济波动而通过两国间的贸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够保证趋利避害,在遇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高效地整合国内的资源,迅速扩大贸易份额,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市场的利益,从而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外生存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贸易安全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影响国家贸易安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国际市场参与度,也可理解为对外依存度,依存高或参与结构不合理等都会置于高风险环境中;二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总体稳定,贸易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三是国家的贸易政策。正确的、连续性强的贸易政策有助于为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从而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国际贸易法》也不例外《。国际贸易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权威性。在平衡国际金融关系和国家间的贸易争端方面,国际贸易法的中立性和权威性作用便体现出来,它既能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得到有效协调,又能很大程度上遏制发达国家借助“天然”的主导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合法”的惩罚,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然而《,国际贸易法》由于面向的主体极为宽泛,适用的成员国的复杂性、特殊性极为明显,这些因素使国际贸易法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国际贸易法覆盖面广,涉及很多成员国,各国在社会经济和法律政策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所以不可能完全做到综合考虑各国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法的制定;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法在执行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存在。贸易壁垒还没能完全消除,资产利益无法做到较为均衡的分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法》面临的缺陷和局限性使得国家间的贸易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且风险不断滋生和变换,但在目前的经济格局和修改完善《国际贸易法》的困难局面下,惟有充分吃透现有的法律条款来应对贸易壁垒造成的安全风险问题,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方向。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对外贸易安全不利因素
2.1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大幅上升,并且呈现出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出口贸易依存度持续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以及与世界经济增长同步的显著特征。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上升甚至已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出口贸易依存度明显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经济大国。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十一五”时期平均高达65%,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现状来看仍有上升的趋势,而“十五”末我国外贸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虽下降到6.4%左右,但工业制成品大多数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中高技术及其原料进口的比重不低,很多关键技术都依赖进口。在关键产业的进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机械设备特别是高技术设备50%以上依靠进口,民航飞机完全依靠进口,微电脑核心部分基本依赖进口。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我国外贸出口主要建立在粗放型数量扩张基础上,顺差来源国家过于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自身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波动的风险以及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情况变化等都对我国的贸易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2频繁的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和欧盟基于国内就业形势的疲软和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萎靡不振原因,纷纷把矛头指向中国,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来限制从中国进口商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着滥用的现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额,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3利用《国际贸易法》维护贸易安全的策略
维持国际贸易顺利、健康地进行是国际贸易法的根本宗旨和现实中的主要作用。其不仅具有国际贸易关系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规范国际贸易市场的作用。此外,国际贸易法还具有约束贸易双方使其行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作用,国际贸记得这些作用通过对国际贸易争端进行调解和仲裁来实现。我国加入WTO已整整10年,在WTO营造的有利外贸环境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已稳稳跃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处于快速上升势头,也可以说我国是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典范,因此加强而不是自我封闭与国际的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游戏规则和仍然受发达国家掣肘的《国际贸易法》,在积极调整自身内部产业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国际贸易法》的研究,学会利用《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来维护自身的贸易安全。
3.1准确把握《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动向并认真研习、熟练运用应当充分理解并认真履行WTO规则和对外贸易法的各项基本规程,在此基础上与国际贸易法结合,完善国内相关规定以及法律制度,为加强对国际经济新局势的适应能力而积极进行调整。此外,认真研习涉及对外贸易方面的国际法律,并学会如何运用,避免出现在遭遇壁垒站时无从应对的尴尬局面。如《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反补贴条例》《、反垄断法》《、反倾销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等,都是法律内容所涉及到的。通过上述法律,以多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保护,为国家贸易的安全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安全机制我国已是世界进出口贸易规模第二位的国家,与世界上绝大对数国家建立的贸易关系,因此我们应利用自身的国际贸易地位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安全方面的机制制定,有助于维护提升自身和发展中国家的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和发言权。参与制定一套同WTO经贸协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于贸易、投资、市场、竞争等经济行为的政策体系,从而规范国际贸易活动行为,保持国际贸易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中有关优惠条款的,并通过立法形式将其确定下来;还必须加强对政策中的保护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理解和恰当运用,把竞争维持在我国企业有能力应对的范围内,保障国内企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正常运行。
篇5
关键词:贸易依存度 结构 出口 进口
尽管有关我国贸易依存度高低的争论不绝于耳,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没有明显证据显示什么样的贸易依存度是“理想”的。因此,不能仅从量上考察贸易依存度,而应进一步分析贸易依存度的结构。
我国贸易依存度结构的特点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1990年我国贸易依存度为38%,2000年上升到44%,2003年达到61%,2007年则接近70%。不断上升的贸易依存度反映了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贸易结构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存在如下特点:
(一)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
入世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能源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尤其是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镍、天然橡胶的依存度则高达55%以上。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再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进口额,从2003年的114.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4亿美元,增幅达96%。
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有了改善,但从总体上说,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定义某类产品出口依存度为该类产品的出口额与GDP的比重。按传统SITC分类,将0、6、8类产品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2、3、4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5、7类产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得到这三类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分别是17%、1%、20%。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要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美国普查局将高技术产品分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电机、柔性制造、高新材料、航空技术、武器、核技术10类。显然,据此标准,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更多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标准,即将高新技术分为计算机、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10类,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3.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应为10%,比传统方法计算的18%明显要低。这就是说,我国事实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低得多,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高得多。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
(三)服务贸易依存度低于货物贸易依存度且出口依存度高度集中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7亿美元和24.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亿美元和838亿美元。但与货物贸易比,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很低。定义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一国服务贸易额与该国服务业产出的比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仅为20%。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包含的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细分。2005年服务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三类,其他九类出口依存度都很低。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出口以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知识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出口比重极低。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口及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项目上,2006年此三项逆差占服务贸易总逆差的323%。
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决定于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日益成为决定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低下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
(四)加工贸易依存度较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定义加工贸易依存度和一般贸易依存度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得到2001-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贸易依存度,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目前我国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这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但对我国来说,即便出口产品已从传统的纺织品转为机械、电子等制成品,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承接的加工贸易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加工贸易中获利的主要也还是劳动力报酬。
从现实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已发生了所谓的“贸易顺差国际转移”现象,即贸易顺差大、依存度高,在贸易过程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下。据计算,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5%-20%之间,拉动GDP增长在1.5%-2%之间。不仅如此,高贸易依存度还为他国利用,成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的筹码。
(五)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依存度较高
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定义某市场依存度为一国对其某一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与该国GDP的比重。从出口来说,2007年我国对欧洲、美国、日本、东盟、韩国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60%,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市场依存度分别为7.6%、7.2%、3.2%、2.9%、1.7%。再从进口来说,2007年我国从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美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73.6%,对以上国家(地区)的进口市场依存度分别为5.3%、3.9%、3.1%、2.9%、2.7%。可见,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流向有高度的集中性。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直接导致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不仅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极易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部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商品结构依存度、贸易方式依存度、进出口市场依存度等多角度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调整贸易依存度结构。
制订并实施长期的能源和资源战略。要保证石油等重要物资的安全进口;避免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重复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系数,走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向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产品过渡并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应向深加工产品和成套设备方面转变;纺织品和家电类产品出口应逐步树立自主品牌,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提高出口效益。
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推进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制定鼓励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完善服务贸易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服务贸易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
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增强国内配套能力等。实现贸易方向多元化。要在巩固和发展欧、美、日市场的同时,多方面开拓新的市场,包括独联体国家、东欧地区以及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瑾.精算实际外贸依存度—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的风险分析与主要对策[J].国际贸易,2005(1)
篇6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1990年我国贸易依存度为38%,2000年上升到44%,2003年达到61%,2007年则接近70%。不断上升的贸易依存度反映了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贸易结构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存在如下特点:
(一)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
入世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能源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尤其是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镍、天然橡胶的依存度则高达55%以上。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再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进口额,从2003年的114.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4亿美元,增幅达96%。
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有了改善,但从总体上说,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定义某类产品出口依存度为该类产品的出口额与GDP的比重。按传统SITC分类,将0、6、8类产品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2、3、4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5、7类产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得到这三类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分别是17%、1%、20%。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要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美国普查局将高技术产品分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电机、柔性制造、高新材料、航空技术、武器、核技术10类。显然,据此标准,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更多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标准,即将高新技术分为计算机、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10类,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3.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应为10%,比传统方法计算的18%明显要低。这就是说,我国事实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低得多,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高得多。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三)服务贸易依存度低于货物贸易依存度且出口依存度高度集中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7亿美元和24.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亿美元和838亿美元。但与货物贸易比,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很低。定义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一国服务贸易额与该国服务业产出的比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仅为20%。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包含的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细分。2005年服务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三类,其他九类出口依存度都很低。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出口以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知识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出口比重极低。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口及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项目上,2006年此三项逆差占服务贸易总逆差的323%。
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决定于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日益成为决定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低下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
(四)加工贸易依存度较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定义加工贸易依存度和一般贸易依存度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得到2001-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贸易依存度,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目前我国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这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但对我国来说,即便出口产品已从传统的纺织品转为机械、电子等制成品,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承接的加工贸易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加工贸易中获利的主要也还是劳动力报酬。
从现实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已发生了所谓的“贸易顺差国际转移”现象,即贸易顺差大、依存度高,在贸易过程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下。据计算,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5%-20%之间,拉动GDP增长在1.5%-2%之间。不仅如此,高贸易依存度还为他国利用,成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的筹码。
(五)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依存度较高
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定义某市场依存度为一国对其某一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与该国GDP的比重。从出口来说,2007年我国对欧洲、美国、日本、东盟、韩国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60%,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市场依存度分别为7.6%、7.2%、3.2%、2.9%、1.7%。再从进口来说,2007年我国从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美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73.6%,对以上国家(地区)的进口市场依存度分别为5.3%、3.9%、3.1%、2.9%、2.7%。可见,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流向有高度的集中性。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直接导致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不仅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极易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部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商品结构依存度、贸易方式依存度、进出口市场依存度等多角度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调整贸易依存度结构。
制订并实施长期的能源和资源战略。要保证石油等重要物资的安全进口;避免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重复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系数,走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7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国内生产总值外贸政策汇率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我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增加。1980~2000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1%,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4%。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70年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1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我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见附图)。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据有关学者分析我国已经跻身中等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即贸易依存度集中在30%~100%之间,如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德国等。
2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原因分析
2.1对外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大力鼓励出口,千方百计地通过出口进行创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调整进出口结构,运用了价格、汇率、利率、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手段调控外贸,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这些外贸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我国贸易规模列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1997年位居世界第10位,2004年进一步上升至世界第3位,一直到今天,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3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2.2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过高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包括出口依存度增长过快,与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密不可分。近1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调动了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给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造成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的过度发展和盲目出口。很多外商看准了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大量开展加工贸易。因此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看,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从零起步,比重上升迅猛,1995年加工贸易额超过一般贸易,到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28%。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6905.1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48.55%,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高28.8%和24.2%,远高于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15.3%和14.9%。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通常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国内采购率较低,利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后出口,它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紧密,因此运用包含加工贸易在内的外贸依存度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对外贸易对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扣除加工贸易,出口依存度显着降低。
2.3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
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分析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则外贸依存度下降;人民币贬值,则外贸依存度上升。1978年-1994年期间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贬值中。1978年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1.5771人民币,1993年下降为1美元兑换5.7620元人民币;而1994年我国实施汇率并轨,国内银行挂牌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骤升至8.6187元,因此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致使1994年相比1993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猛增11个百分点;1994年~2003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处于稳定趋势。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PPP)低3倍左右。从2003年至今,人民币受到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汇率小幅上升。但从总体上看,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对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外贸依存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30%上升到目前的60%。可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较快提高,人民币贬值是一个重要原因。
2.4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被高估
GDP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中的分母,GDP统计结果对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对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采用产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所以统计遗漏很多。2005年和2006年国家统计局两次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从两次公布的结果看,1993~2004年我国的GDP总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经济普查年度GDP上调了23002亿元,GDP年均上调7418亿元。与GDP数据修订前相比,GDP数据修订之后我国历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降低了。200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修订之前是70.01%,修订之后下降了10.2个百分点,1993~2004年年平均下降了4.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对GDP进行修订之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被高估。
此外,GDP包括第
一、
二、三产业的产值,其中第三产业可贸易程度较低,所以在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时,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越大,计算得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因为第三产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输出、服务贸易等方式。在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时一般用商品贸易额/GDP,所以作为分子的进出口贸易额就较小。因此,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外贸依存度就较低。从全世界范围看,21世纪初,世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2%,其中低收人国家平均为38.8%,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4%,高收人国家(即发达国家)平均为67%左右,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产值最大的部门。如美国,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5%,2005年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25%,因而列入较低外贸依存度国家。而我国第三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以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贸易依存度就会偏高。
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在理论界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评价各不一致。根据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出口与国民经济之间形成乘数效应。而出口取决于国外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情况,如果外国处于经济上升时期,则对本国的产品需求会增大,从而促进本国国民经济增长;但是如果外国进入经济增长衰退期或经济增长不景气,则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从而会将本国带进甚至加速经济衰退。因此,可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高低是一把双刃剑,任何国家在获得出口增长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都应该认识到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对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这一指标不宜过高。否则,会使一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波动十分敏感,并且忽视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开发。
而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GDP每增长10%,对外贸易的贡献度为2.5%。鉴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仍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在今后将更进一步发展。但我们应调整对外贸易的状况和结构,使对外贸易切实拉动并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3.1继续开放市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去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其他国家。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快、更深融入到国际经济全球化中去。
3.2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为了利用好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把双刃剑,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应稳定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自己掌控企业的生存状况。
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正是很多外商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应是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今后的重心,对外贸易活动应服从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扩大内需不失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良方。
3.3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
3.4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出口
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附加值高,且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一国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同时服务产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比较落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提高服务贸易出口量,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了,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张珣.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与分析[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6(2)
2张麦花.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与前景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9)
3张燕林,郑礼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5)
篇8
关键词:依存度 外贸现状 人才培养新模式 策略
外语专业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危机,一方面因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不相适应而遭诟病,另一方面又因就业难而受到社会责难。“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成为走出困境的一个普遍共识,外语专业大规模向商务转型。翻译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先后设立明确了外语专业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为教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转型后的学生已开始遭遇就业难的问题,市场转向似乎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因此,我们需探索症结所在,从而指导我们的教改工作。我们首先借助对外经济依存度的曲线变化来探讨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1.对外贸易依存度曲线与就业率变化相契合
新世纪伊始,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大幅攀升,由先前20%多升高到40%以上,2004年甚至创纪录达到70.2%。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持续开展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也折射出我国国民经济各要素的结构关系。从1999年起,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外语专业普遍成为新增或强化的专业,因为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在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国际贸易人才紧缺的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成为我国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一个领域。比如,2001年中国入世后承诺“在加入后3年内,将给予所有在中国的企业进出口权权”,这一政策直接引发了中小型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另外,入世后国际贸易迅猛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万亿美元的大关(11,545美元),将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大幅提高,外贸就业市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然而,2008年后就业市场开始恶化,甚至有媒体发出外贸英语专业就业难的警告。表面上看,先前入世的利好政策已到强弩之末,企业总体扩张性发展已转为按市场规律兴衰;另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需求不畅,宏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就业市场的萎靡。
然而,此一时期的对外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进出口总额从2007年首超2万亿大关(25,632美元)到2011年首破3万亿美元(38,420美元);我国经济发展接连创造一连串世界记录 :2009年首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成为世界第一。这些骄人的数字表明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同时,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怪象,低层次的岗位竞聘者众,而高端岗位的应聘者寥寥。
外语能力加上粗浅的贸易专业知识实际上已经难以应对外贸发展的态势,迫切需要创新型和能力型的人才,以解决高层次上的问题,开展新的经营方式。更有甚者,传统的贸易形式越来越受制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发展后劲乏力,已陷入困境。因此,今天重提市场导向,一方面重申市场是教育走出困境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且不断提升的,已由对人才粗放式的需求提升到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当初那种仅靠外语技能就能在市场立足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市场需要的能处理高端问题的人才。我们应研究社会真正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2.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
比照现代经济贸易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推陈出新,国际贸易的教学活动便显得滞后,主要反映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仍以一般性货物贸易为主,对于新兴的贸易形式研究较少,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经被淘汰了的通讯媒介和相应的通讯方式至今仍被用作范例。(如函寄报价单、向银行咨询企业信用等),与贸易实际活动脱节较大。国际贸易市场上广泛实用的一些惯例与方式没有及时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之中。对于长期困扰和制约中国贸易发展的“三根大棒”(反倾销、反补贴和安全保障措施),我们所做的相关研究较少,有效的应对措施更为罕见。对新兴市场和贸易领域(如服务性贸易和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了解不多,更谈不上驾驭高端贸易。更有甚者,国际贸易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该专业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的经历,在教学方法上只能照搬空泛的理论,引用有限的陈年案例;而学生又要通过强记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的知识。此种培养模式与外贸企业人才需要不相匹配。
国际贸易需求是多元的,增值点并非单一化。按照郎咸平先生的“6+1”理论,现代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环节,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只擅长其中之一环节生产环节,其他环节均被他人所掌控。
保持现有优势并逐渐向其他环节拓展应成为我国制定外贸人才培养策略的“不二选择”。为此,高校外贸英语专业要以宏观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需具备两大着眼点:一是提高自身素质,将现有的岗位工作做深做透,二是要争取高端环节的就业机会。瞄准高端环节,不仅是一种差异性的发展途径,而且会弥补我们在高端环节人才缺乏的弊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种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国际贸易高端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较大,探索与实施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3.高校外贸英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
社会需求是学校教育的试金石。针对社会的多元需要,实行层次性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的教学要兼顾国家利益与个人兴趣,个性化地培养人才,培养出各有特长的“研究型”“职业型”、“能力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为此,我们可从学科概念角度探索并构建单学科、双学科、种学科和复合学科层次型人才培养模式。单学科(国际贸易)、双学科(外贸+语言文学)、种学科(同时学习多个人文学科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历史+地理、国际贸易+政治+法律、国际贸易+哲学+教育学等)、复合学科(指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多个学科并组成复合学科的课程,如国际贸易+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农学、国际贸易+物流等)。如此,人才培养模式便从学科层面而不是从课程层面、从学科大类而不是从单一专业层面的划分,体现出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复合性和“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4.新的模式下的外贸人才培养策略
在实施跨学科和多学科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大实训课程的比重,编写符合外贸实际的教材,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并通过校企联合,强化师资力量,确保教学质量。
第一,要改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但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国际商法等的前沿课程,而且要尽力发挥任课教师的特长,开设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还要增大实训课的比重,将资格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商务英语证书等)培训与考证纳入学分管理体系。适度调整学时分配,确保外语课程和经贸知识课程并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匹配,增加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时间。
第二,要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基本资料的来源。现行的理论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具有滞后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密切关注外贸活动,研究经济贸易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规则,找出典型案例,及时修订教材,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国际贸易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与日常生活相距较远。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突破教室的限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开展在线贸易联系,参加虚拟交易会。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健全考核体系,改革考核方式。国际贸易课程考核应突出其实践性。为检验课程的实用性,应鼓励学生参加外销员、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考试,以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教学与考证、课程与就业有效地结合,既是教学的目的,又可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补充手段。故应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多元化考核平台:考核内容从单一的理论考试改为多元化考核,考核方法从全封闭改为全封闭、办封闭、全开放(顶岗实习企业客观评分+取得资格证书加分)组合;考核方式采取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考核成绩根据学生不同的主攻方向,待课程结束后,将各考核成绩按权重累加,作为考核总成绩,如理论考试(40%)+ 实验考试(30%)+ 顶岗实习(20%)+ 资格证书(10%)。
第五,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新的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任课教师除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广泛涉猎,具备网络应用能力;同时,又要求具备较丰富的外贸行业经历和专业知识背景,对于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师,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采用脱产或半脱产方式到外贸相关的企业和部门挂职锻炼,开展校企合作。还可聘用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讲师。另外,提倡不同学科教师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
市场转向成为高校外语专业转型的途径之一。这种转型绝不是开设几门相关的专业课或为该专业起一个时髦的名称就能实现。现代经济市场涉及到我们全部的学识和经验。必须研究社会的真正所需,我们毕业生才能在充实到商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不但个人获得用武之地,我国的产品的竞争里也能够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创造出更多的人才需要。
参考文献:
[1]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M]. New York: Free Press,
篇9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额;购买力平价GDP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意见,担心出口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会影响我国的出口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些学者提出,要防止出口可能造成“贫困化增长”。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否正确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测算,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的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分别用商品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商品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本文中计算外贸依存度的公式为:
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1)
商品贸易依存度=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GDP…………(2)
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3)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有关数据,1985年~2000年我国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单位:GDP:亿美元;其他:%)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一般贸易/GDP
19852993.021.21.722.9—
19862934.720.71.922.6—
19873166.022.52.124.6—
19883950.522.12.024.1—
19894373.321.11.822.9—
19903830.124.52.627.1—
19913997.429.32.732.0—
19924690.128.63.932.5—
19935987.727.13.830.9—
19945466.136.25.842.0—
19957113.233.56.139.616.15
19968343.133.95.239.112.25
19979177.234.86.040.812.75
19989577.333.55.539.012.31
19999913.635.65.641.214.74
200010800.042.96.249.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以及公式(1)~(3)的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由IMF公布的人民币数值和当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换算而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1、1985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包括商品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都有大幅度提高。198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22.9%,但到2000年已增至49.1%,依存度提高一倍多。其中,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商品贸易依存度由21.2%提高到42.9%,服务贸易依存度由1.7%增加至6.2%,净增近3倍。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包括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都已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这说明1994年以来,在我国已经形成更开放的经济机制,开放已不再是某些政策的短期效应了。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2000年出口和进口已分别上升到世界第7位和第9位。
2、尽管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但事实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像数据上显示的那么高。1985年~2000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长在9%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显著高于GDP增长,按当年汇率计算,贸易依存度提高26.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4个百分点,而此间汇率却由1985年的1美元兑2.94元人民币贬值为2000年的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如果按1985年的汇率计算,我国2000年的外贸依存度仅有17.44%,比1985年的22.9%还要低。这一计算是有合理的成分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表3中看到,采用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指标计算出来的我国2000年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的比重也仅有10.71%。可以说,汇率下降是刺激中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外贸依存度提高的直接因素。如果将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中国外贸依存度实际的提高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均不是非常高的。
3、研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显然不能忽略加工贸易这个因素。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有许多不同之处,一般贸易的生产和加工要在国内完成,出口附加值可达60%以上;而加工贸易主要是来料、来样加工,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等投入品,产品直接出口国际市场,两头在外,只有有限的生产加工程度在国内完成,且技术含量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尽管近年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和增值率有所上升,但与国内经济运行的联系不很密切。因此,运用包含加工贸易在内的外贸依存度指标,会在相当程度上夸大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合理的分析方法是用一般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95年到1999年我国一般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15%、12.25%、12.75%、12.31%、14.74%,不但远低于同期的外贸依存度,且波动剧烈。由上分析可见,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大大低于名义指标所反映的水平。
二、我国地区间外贸依存度的比较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且对外开放的差异十分明显。从图1和表2中可以看到,2000年,东部12省市的外贸依存度为74.48%,中部9省和西部10省市区在10%左右,仅及沿海地区的1/7,明显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且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依存度都较高,超过全国平均依存度47.61%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福建等,其中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最高,为150.35%,即使不计算与其它省市的国内贸易部分,这一数据也要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普遍依存度偏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的依存度才只有5%,江西省也不过是8.48%,最高的是,依存度达到14.1%,只有广东省的1/10;而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依存度只有5.73%,甘肃省是5.83%,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达到16.58%,同样也只有广东省的约1/10。
表2我国各地区外贸依存度(单位:亿美元)
地区国内生占全国GDP进出口出口额进口额外贸依
产总值的比重总额存度
1994年全国(30省市)*5265.72100.00%2367.311210.391156.9344.96%
东部地区(12省市)3077.6658.45%2057.841049.501008.3466.86%
中部地区(9省)1430.0627.16%204.28115.8688.4214.28%
西部地区(9省市区)758.0014.40%105.2045.0260.1713.88%
2000年全国(31省市)9964.17100.00%4743.962492.022250.9447.61%
东部地区(12省市)5806.3058.27%4324.482261.002063.4874.48%
中部地区(9省)2762.5427.72%279.06155.42123.6410.10%
西部地区(10省市区)1395.3314.00%140.4275.6063.8210.06%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及公式(1)~(3)计算得出
注:因统计的原故,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与全国GDP有误差;
*1994年重庆市尚未被划为直辖市
各地区不但在外贸依存度上差距十分明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从表2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一点。1994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为44.96%,到2000年上升为47.61%。同期,东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66.86%、74.48%,提高了7.62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不升反降,其中中部地区从1994年的14.28%下降到2000年的10.1%,下降了4.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3.88%下降到10.06%,下降了27.5%。
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地理因素,二是政策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中央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对外资开放地域限制,然后开放投资领域的限制,逐步形成分层次、分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地域开放看,经历了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阶段,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放海南、上海浦东和更多的沿江、沿边及内地的中心城市阶段,最终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先行优势等方面的原因,中西部的开放未能取得与沿海同样的成就。
三、中国与部分国家外贸依存度的比较分析
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必须将我国置于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依照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规模,本文有代表性地选择了7个发达国家和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比较分析样本,根据公式的计算结果,这些国家外贸依存度及其构成如表3所示。
表3:2000年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额占商品贸易额占购买力平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GDP的比重(%)价GDP的比重(%)
中国11586.1112674340.035.7345.7659.9310.71
美国987292815520.255.1525.472.5825.4
日本44719.071268717.944.1622.150.8228.77
德国18929.91821554.9911.5166.51169.7561.5
法国13162.62588944.8210.9655.78154.5451.06
英国14102.1597443.5815.1458.72146.2458.86
意大利10885.981576942.8710.3153.18132.3242.75
加拿大7040307575.1411.2286.36212.8772.73
巴西5544.391704120.004.7624.7644.2511.05
韩国4127.79472881.1615.4896.64172.3148.77
印度4398.2210059622.378.6931.0643.195.75
墨西哥5737.72979759.435.4464.87185.7243.23
印度尼西亚1336.132104279.1815.1294.3123.7221.14
资料来源:WorldBank,April2002
国内生产总值用各国的本币和当年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而成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
1、200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同法国(55.78%)、英国(58.72%)、意大利(53.18%)大体相当,高于美国(25.4%)、日本(22.1%),远低于加拿大(86.38%)。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接近达到中等发展水平的墨西哥(64.87%),超过了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24.76%)、印度(31.06%)。在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前提下,服务业开放度总体偏低。这是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的服务业起步晚,基础差。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如同期的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分别为15.12%、15.48%、8.69%。
2、从外贸依存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还是较高的。但是,对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要考虑各国GDP构成的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可能越低。反之,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低,外贸依存度可能越高。各国GDP结构差异明显,例如,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2.1%,日本为64.7%,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2%。如果不考虑各国GDP构成的差异,直接比较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就会包含不合理的成分。合理的国际比较,是用商品贸易额占商品GDP(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各国贸易的开放程度。2000年,中国的这一比值为59.93%,低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经济,如美国为72.58%,德国为169.75%,法国154.54%,仅比日本的50.82%略高。即使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这一比值也不算高,同为发展中大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分别为123.72%、172.31%、185.72%。我国仅比印度、巴西略高。
3、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还包括汇率和通货膨胀率。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人民币汇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地贬值。为此,比较合理的折算人民币汇率的方法应是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国际上用来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和换算指标,它的使用能消除汇率换算所带来的扭曲,使由此得出的结果更加具有可比性。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低3倍左右。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指标测算出各国的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的比重进一步表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这一比重仅为10.71%。不仅远低于同我国经济规模大体相当的发达国家,如德国(61.5%)、法国(51.06%)、英国(58.86%)、意大利(42.75%),同时也大大低于美国(25.4%)、日本(28.77%)。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这一比重也仅比印度(5.75%)高。世界银行计算了各国商品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结果表明,中国的开放程度同样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997年中国为8.5%,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8.4%),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6.7%)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8.7%)。
四、几点结论
1、1985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包括服务贸易依存度和商品贸易依存度都有大幅度提高,且两者间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服务贸易依存度与商品贸易依存度的比值由1985年的1:12.5到2000年的1:7,但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4。可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仍是当前外经贸发展的重中之重。
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在日益拉大。这表明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和开放已是刻不容缓。
3、尽管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考虑到我国加工贸易的急剧扩大、GDP结构差异、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我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
参考文献:
[1]《2002世界发展报告》
[2]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
[3]李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4]伞锋,《试论我国三大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4期
篇10
提要: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节节攀升。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剖析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外贸更是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几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开始超过50%,2006年达到最高点67%,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跌至45%。2001~2009年的9年中,有6年依存度超过50%。
(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有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世界各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数据测算,2000年即我国“入世”前一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但在“入世”后的2005~2007年间,我国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大幅提升,大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外贸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的对外依赖性增强,贸易摩擦增加。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仅集中于少数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进出口对美、日、欧盟的依存度很高,若在与他们的贸易中出现问题,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如果他国或地区的经济发生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由于影响到别国从而对我国产生间接影响。
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也成为近来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根本原因。从1978年8月到2010年6月,近32年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157起,其中反倾销案152起,反补贴案1起,保障措施3起,特保1起。而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38起,其中欧盟对我国发起了7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5起,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各1起。“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花样多”,业内专家用12个字为近来频繁的贸易摩擦做了定性判断。
(二)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入世”后,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
对于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也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三)加工贸易层次低,不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通常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高速增长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大力鼓励出口创汇。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运用了价格、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等手段调整进出口结构,这些外贸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我国贸易规模列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1997年位居世界第10位,2004年就上升到世界第3位,直到今天,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3位。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二)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贸易比重高。加工贸易主要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客供辅料和不作价设备四种形式,是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外商将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开展对外贸易。从1978年8月广东省珠海县香洲毛纺厂与港商签订了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开始,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呈现出年均30%的高速增长态势,30年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形成的经济环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将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扩大了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同时,其他国家市场也对中国开放,使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销售空间,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三)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小。GDP包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但因为第三产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输出、服务贸易等方式,所以其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在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时,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越大,计算得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
四、调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对策
(一)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首先,近几年,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但这三者的发展明显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改变这种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形成三大动力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其次,扩大内需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国际经贸摩擦。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屡创新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引来了诸多的贸易摩擦,引发贸易国不满,各种反倾销诉讼也加大了国内经济和财政风险。目前,国际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这使得我国连续10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可见,要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对外矛盾和争端,提高解决对外摩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