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件工程专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文文献研读;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
0、引言
软件测试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专业的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活动之一,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工作量通常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50%以上,而对于某些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软件系统,如航天、银行等领域的软件系统,软件测试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比例甚至达到60%~80%。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及时修正这些软件错误,以减少软件在后出现错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软件测试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它包含许多理论和实践。如果缺少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够,测试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从而导致软件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软件的可信性。
由于国内软件产业的现状所致,很多的软件公司属于软件外包型公司,这些公司以软件开发为主。这样,软件工程专业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通常从事软件开发或者程序员工作,这也影响着学校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设置。因此,当前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软件开发课程的设置上,如各种语言的学习、软件开发方法的学习等。但是,软件工程不仅包括软件开发,还包括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大部分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如微软、IBM等公司,这些公司对软件测试非常重视。在这些公司内部,软件测试人员数量并不比软件开发人员少,因为一个优秀的软件产品最终是通过不断的软件测试进行验证和评价的。随着软件工程课程的不断完善,当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重视,很多高校已将软件测试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软件开发和软件的纽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软件测试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软件测试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研究设计测试用例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能力,能将测试驱动的理念融入软件开发、维护的研究与应用中,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尽管软件测试课程已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该课程的调查反馈发现,教师觉得该课程不好教,教学效果不好;而学生感觉该课程较空洞,没有发现其在实际软件开发中有多大的应用。这主要因为在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听教师授课,听教师讲授各种软件测试概念和方法,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这些理念,并没有对这些方法进行应用。所以这种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方法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软件测试课程作为一门双语研究性课程进行试点改革,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软件测试课程的教与学。本文将以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为例,探讨学生自主学习的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人实施了本文的软件测试教学方法,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促进学生进行双语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软件测试新技术,从而让学生学到软件测试课程中的一些测试理念,让他们了解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1、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
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教学、研究、实践。这三者在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中的关系是:以教学为本学习,以研究为重点突破,以实践为辅助训练。下面分别介绍这三方面的内容:
1)教学方面。
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和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一样,根据软件测试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概念、软件测试基本方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等。由于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研究,所以教学是以基本的测试理论和技术为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属于双语课程,所以教学过程中采用英文PPT,中文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讨论,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研究方面,所以这里对教学不做详细讨论。
2)研究方面。
本课程采用的是研究性教学,因此研究是本课程的重点和特色。本课程所采取的研究方式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用阅读文献的方式。由于本课程是双语教学,研究过程中所提供的文献材料全部是英文论文,这些材料都是从当年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中选取的有关软件测试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方法,及软件测试发展的方向。这一部分的实施方法将在第3节进行详细介绍。
3)实践方面。
软件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样,软件测试也是如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将测试理念贯穿到软件工程项目中。本课程软件测试实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验证性实践,熟悉已有测试工具,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并利用已有测试工具生成测试用例;二是自己开发软件测试工具,主要根据研读的论文进行工具的设计和开发;三是软件测试工具的验证和评估,主要是对自己开发的工具进行验证和评估。一方面利用已有测试工具来验证当前软件测试工具,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软件测试知识评估测试工具在故障识别方面的效率,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地掌握软件测试技术,了解什么样的测试技术是好的测试技术或者方法,是有效的测试工具。这一部分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不详细展开讨论。
2、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特色
本课程作为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试点课程,采用双语研究性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授课和学习。对于双语性教学,主要采用英文材料,中文授课;而对于研究性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研读相关的英文论文,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开发实现这些技术。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5个特性。
(1)自主性:让学生从给定的英文材料中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组建团队,自主与英文材料作者联系、沟通、交流和讨论。
(2)协作性:学生必须要组建团队,团队成员数量由2~4人构成,团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
(3)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与论文作者沟通和交流,真正把握论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论文作者进行讨论。
(4)实践性:要能够实现论文材料中的软件测试方法,在工具开发过程中,鼓励学生采取测试驱动的开发方法,并利用所掌握的软件测试技术去测试自己的工具。
(5)研究性:在研读论文过程中,要对论文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特别是对作者的思想以及未来工作、论文中的不足进行研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实施
笔者主要针对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过程的实施进行讨论。在本课程中,研究主要是采用学生阅读文献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研究性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首先,教师从当年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中选取软件测试相关的研究技术论文放入文献库中。这样的文献库主要用于学生对当前软件测试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本科学生来说,独立地去研读这些最新技术还有一些难度,而且时间上也紧张。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采取团队方式一起研究,这样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并且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负责该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进展。
有了文献库以及学生分组后,就进入自由选题阶段,即各个小组从文献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论文后,进行论文的研读。在论文研读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每周至少讨论一次,讨论各小组的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对原文的理解情况,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项目小组要及时记录这些讨论记录,每周发送给任课教师。另外,在研读论文过程中,每个小组要用英文与论文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果作者没有回复,可以选择与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并将交流过程中的对话记录下来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
在论文研读后,需专门安排几节课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主要用于检查各小组对原文的理解情况。专题讨论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二是学生需要提出对论文的见解和观点,挖掘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对论文中的未来工作部分提出见解;三是本小组研读论文的体会分享。在专题报告中,我们还邀请了学院的一些其他教师参与进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一方面,教师对各个论文本身进行点评;另一方面,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另外,在专题报告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就是大家要多提问,多讨论。
专题讨论后,各小组要对原文中软件测试技术进行实现。其中,在软件测试技术实现过程中,鼓励采用测试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另外,需使用已有的软件测试技术和工具进行测试。在完成开发软件测试工具后,需要选择一些例子进行软件测试技术的验证。最后,各个小组需要提交一份总结报告,主要是关于技术实现进行总结,包括这几方面内容:对论文原文的理解或技术改进,采用的测试技术和工具,技术改进效果的验证和评估。
4、实施效果
该课程已在2012-2013年秋学期的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个班按照本文教学方式进行实践。该班学生40人,我们从2012年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FSE(Symposium on 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ISSTA(Symposium on 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ICST(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Sottware Testing,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ICS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等国际顶级会议上选取了44篇软件测试相关的论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库。然后让学生自由组队,每组2~4人一起研读论文。最后组队15组,选择了15篇论文进行学习和讨论。在研读论文过程中,建议学生自己与论文作者用英文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论文中不能理解的内容;在研读完论文后,我们组织了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论文主要内容;二是学生对论文的看法以及学生自己的想法;最后就是分享研读过程中的体会。另外,我们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报告(其中一组采用英文进行报告)。专题报告过程中我们还邀请软件工程系相关教师一起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学习,大部分小组完成得较好,基本能理解论文内容,也提出一些想法和改进措施。在研读论文后,学生对论文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实现相关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几个月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比较认可。我们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主要包括对课程教学方式的认可,对自己收获的认可等。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有效调查结果28份。该调查问卷由11个问题组成。前10个是选择题,如表1所示,是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同意或支持程度,由1~5这5个选项构成,其中1表示非常支持(同意),2表示支持,3表示无所谓,4表示不支持,5表示严重不支持。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最后一个调查问题是关于这门课程的建议。从表1中可见,学生还是比较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比较认可这种学习方式;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也比较认可。最后,无论从考试效果,还是学生的反响来看,这门课所采用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比较成功的。该教学方式也得到学院的认可,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得到科技日报、新华报业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篇2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力(1956-),男,重庆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仲卿(1984-),男,山东滕州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021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54-02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1,2]在教师主持下,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对新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帮组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学术方向、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3,4]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设计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并不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重庆大学从2009年起,面向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设立了面向本专业新生的研讨课。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2011年重庆大学又推行了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打破了各专业新生研讨课的专业限制,面向全校本科新生,采取网络“抢课”的方式取得学习资格。“能源、环境与社会”为校级示范课程之一。
一、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1.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1)小班教学便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5-7]在研讨课上,通过课程的组织,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能源、环境与社会”选课人数32人,采用小班教学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选课学生的覆盖专业范围广,教学过程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作为全校性新生研讨课,采用网络选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能源、环境与社会”的选课同学来自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和各专业开设的研讨课不同,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注重新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
2.课程的设计
“能源、环境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共16个学时,课程从哲学、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个视角,结合科学与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的社会学观点,以认识快速改变着的世界及应对中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发展清洁能源的成功案例,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各种应用条件,共同探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途径、经济分析和政策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以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认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理解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人文社会原因,并能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激发学习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3.组织及教案的编写
结合笔者在热能专业新生研讨课中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了便于全校性研讨课的有效开展,本次研讨课设计为4学时每次,共授课4次。
新生研讨课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激情,并启发、训练学生的学术表达方法与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氛围。教师从不同的学术视角,与他们分享和探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本次新生研讨课在组织教案编写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四个单元,采用“专题报告与讨论”与“专题研讨”相互穿插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专题报告与讨论”;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
篇3
1.1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学习科目主要内容为广大领域内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1、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2、培养能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3、在计算机领域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基础。该专业主要为信息技术类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培养人才。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比较大,可以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管理、客户培训和服务、项目开发、设计和调试等方面从事工作。该培养目标比较简单,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基准,满足社会对大批量的开发性人才的需要。
1.2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目标,应加大计算机应用方面课程设置,注重新课程的开设和引入计算机的新技术新应用,使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与时俱进,合乎信息社会发展的节拍。相比当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学科各个方向,本课程体系侧重应用性、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分为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两类。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应该为17%;其必修课为国家本科工程类教学规定的。增加了非计算机专业课程选修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能够拓宽视野和扩大知识层面,这些课程主要为文学院、工商学院、信电学院、机电学院和法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中选择,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限选7门,主要是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和个人目标为选择指导。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分为3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占总课时的比例38%,选修课占总课时的比例19%,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比例26%。专业课程主要为计算机应用以及软件工程和信息处理课程,包括当前应该掌握的课程如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算法分析、计算方法、Web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Java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等,注重计算机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了计算机硬件的课程,例如模拟电子和电路、单片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原理;而是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核心,以课程事例引入嵌入式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内容。按照国际和国内信息社会对软件业发展需求来设置教学课程,以适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过多强调全面的基础课程,缩小基础,加强知识综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1.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计算机专业具有实践性[1]非常强的特点,设置了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按照计算机课程设置,综合设计有高级程序语言综合设计、计算机原理综合设计、操作系统综合设计、软件工程综合设计、Web技术综合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设计等6门次。综合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学,以当前现实的计算机项目开发为目标,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较大的项目则采用多名学生协同完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增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技术技能。毕业设计采用导师负责指导制,设计开发综合应用项目,按照软件工程和信息开发的标准编写文档、撰写程序代码,提交一个项目总结和程序系统,包括开发文档、程序源代码、数据库结构、配置文档和测试文档。在答辩委员会的审核和测试下完成毕业设计,不再进行包含大量基础知识和重复开发文档内容的毕业论文撰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实施的若干教学改革
2.1注重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是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施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都设有试验内容,按照知识结构和学生需求分配合理的试验学时。课程的每个单元实验都是从讲授过该课程一段知识范围中选取的,其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这些实验集中反映了各门技术课程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术,能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主要内容。当前多数采用实验课程单列方式进行的,要求每个单元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学生应独立完成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撰写自己的实验报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科技报告撰写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堂中所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计算机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2.2教学方式改革
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核心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互动,以灵活掌握技术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增加讨论课、习题课、观摩课、演示课等方式,补充以大量相关技术讲座,自学辅导课相应增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实践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以大班讲课程内容,采用多媒体和网络,以丰富多样知识形式展示给学生,更加自然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采用小班辅导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小班辅导为学校划分的自然班级,或者自由组合而成的临时班,但每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以便每个学生能够直接面对教师来解惑,消化并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按照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大纲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国家优秀教材和各种专业学科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也可以选择国外着名大学教材。但是一定要以课程体系完整性为核心,不能选择过多以计算机理论和抽象内容等先进性为主的教材,要选择适合专业和学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注重教材与教材之间的相互衔接,符合计算机工程的课程设置。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理论核心和课程多数起源于美英等国家。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素质和学科的发展,双语教学教育[2]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它能使学生直接和国际接轨,满足IT市场对学生素质的需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此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基础素质好的学校和学校,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素质比较差的可以实现部分课程选用外语教材,采用中文授课,逐步到位。
2.3考试方式改革
减少闭卷考试,增加开卷考试,也可以采用项目系统开发、课程报告等考核方式。当前以多种方式的综合为主,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试验成绩组成,其比例为30%、40%、30%。学生平时成绩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讨论课的发言,以及作业和专题报告、期中测试等,以此来激励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程试验内容减少验证型和演示性,以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采用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考核方式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更好指导教学方向。
2.4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教学资源包括以学校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公共数字信息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以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为基准,购买其他高校优秀信息资源和社会商业信息资源为主,本校自己创建信息资源库补充。公共信息资源库以服务公共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计算机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关系到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底气,以自己建设为主,突出精品课程,按照各个课程的自己特点建设比较全面的数字资源。
2.5开源应用到教学各个环节
开放源码程序就是公开源代码存取访问、软件自由再分发,任何人可以阅读、再、修改软件的源程序,通过让更多人参与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开发速度等。把开源软件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真正地参与比较大且比较实用项目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培养融入IT市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核心技术和系统开发技术,开拓知识面,积累实际的开发经验把握住计算机新技术和掌握计算机发展方向。学生通过感兴趣的项目,能够在相互沟通中使计算机素质得到大大提升,也可以协同开发和学习中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拥有新的技术,同时也必定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
篇4
>> 移动支付的现状和未来 电子支付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移动支付的未来 移动支付的未来与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电子支付现状分析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纳米电子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移动支付的商用现状 移动支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现金即垃圾:移动支付的未来 电子杂志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展望 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探析 电子纸的现状与未来 电子竞技的现状与未来 移动支付市场参与者分析与展望 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 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新方向 数字化电厂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软件工程开发方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品牌延伸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5——Write Once Run Anywhere
HTML5是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在内的一套技术组合,目标是能够减少浏览器对于需要插件的丰富性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并且提供更多的能有效增强网络应用的标准集。
抛开HTML5的技术层面不谈,HTML5可以实现的两大功能在移动电子支付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1)HTML5的移植性强,可以多设备、跨平台的实现技术互联和相应的技术操作。
(2)Web App可以借助浏览器访问义工设备的基本特性,同时依靠HTML5的离线缓存,既能保证APP的离线操作运行,又可以与云更好的正好,方便相关数据的保存、应用和推送。
2.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
目前已经实现的移动支付渠道有运营商计费,如:短信支付等;APP支付,如:各大银行的网银APP;刷卡支付,如:POS机和无线POS机等。而NFC支付的应用将更加便捷这一系列的操作。配备有NFC的移动设备,可以在手机钱包当中存储会员信息、优惠信息、交易信息等相关内容,实现移动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实现完全的无纸化、电子化操作。
三、手机银行与APP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银行服务的需求和便捷性与日俱增。手机银行的发展壮大,使中国乃至全球的银行服务体系发生了变化。
在手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从WAP银行到APP银行,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APP银行的实现,不但可以使银行手机客户端实现多设备、跨平台的使用,同时也为银行更好的进驻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先行的渠道。
四、移动电子支付的未来畅想
1.手机点餐订位
目前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具有GPS导航和定位功能,结合HTML5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用手机点餐订位和支付的功能。
例如:一家餐厅会定时一些餐厅的电子优惠券,用户可以在任意地点,采用手机的GPS定位系统,查询附近的餐厅有哪些,当用户查询到自己中意的餐厅后,用户可以用手机保存下餐厅的电子优惠券的相关信息,并提前向餐厅发送自己的大致就餐时间,如果需要订位的话,可以直接用手机钱包或其他支付工具,预先向餐厅支付一定的费用,餐厅收到用户的订位请求以后,记录下相关信息,为用户预留座位,这样就可以顺利就餐。
2.电子售货员商场
现代的商场销售需要有大量的销售人员和收银人员,他们每天需要频繁的为顾客试衣服,找尺码,包装,以及付款等工作,不仅繁琐,而且往往不能达到高客户满意度的服务。借助NFC、RFID以及电子支付,我们就可以实现电子售货员商场。
在这个商场中,不同品牌都有自己专门的电子虚拟试衣间,每一位顾客在试衣服之前,会通过扫描,提前录入自己的相关信息,随后品牌提供者会根据你自己的尺码要求,提供相应尺码衣服的着装效果供顾客选择。顾客在看中了某一件商品之后,可以查询到商品的价格、产地、出厂日期、材料等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并试穿衣服。试穿满意之后,用户拿着自己的衣服到商场出口的自动结算平台,结算平台利用RFID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量扫描用户的商品并结算,同时用户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面提供的相应的VIP折扣等其他优惠信息。全过程用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全搞定,方便安全。
五、结束语
目前电子交易与支付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还面临着行业监管、支付安全、市场培育、产品创新等众多问题,这些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解决,移动支付必然能成为我国移动支付电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马刚,李洪心.《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2
[2]易观国际.中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R].2008
篇5
本文作者:范颖工作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缺乏实践环节、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够明确目前大部分学院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会计实训课程,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或电子会计模式。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实训课程是很重要,然而整个专业知识系统中只开设会计实训课程却是不够的。从审计的角度加强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系统性的理解是专业知识提升的重要渠道。随堂的调查中有90%的学生对在校内创建审计实训室表达了强烈愿望。对于案例教学,随堂调查中,70%的学生希望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案例分析分,不到10%的学生表明领悟了在审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思路,目前的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案例教学课的人数应控制在20人左右,以方便对案例中所出现问题的进行探讨与分析,人数超过上限后,由于缺乏相互间的交流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下降。而实际状况是每一个班级人数通常超过40人,课程的安排非常紧张,无法腾出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其次,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要比传统课堂讲授法高得多。而目前高校里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不能很好地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要领,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第三,从目前学校教师的师资资源配置来看,多数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实际的审计工作经验,并不熟悉审计工作实际的运作,因此在案例讨论上浅尝辄止,只停留在表层的问题上,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很难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案例讨论也起不到真正效果,导致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够明确,学生的收获不多。
(一)加强审计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配置建设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学历水平普遍硕士以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审计实践水平与能力不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审计课普遍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学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审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应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工作量,提升实训工作量,审计教师每隔五年应有一年到校外参加实际审计工作的机会,比如到政府审计部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或大企业的内审部门参与挂职实训,与实际工作接轨。这样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实践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案例库。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加CPA或ACCA的资格考试,这对于丰富教师各方面的知识,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应多以讲座的形式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家或注册会计师开设专题报告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二)审计课程的设置中单独开设案例分析课程审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成功的案例教学,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目前审计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人数的不合理。建议案例分析课程单独开设,并拆分原有的班级分成不同侧重的分析小组进行案例测评,在案例教学中的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具体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增加管理和逻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案例分析课程中,案例对象的综合性及复杂性、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审计评价的主观性使整个案例分析在运行中呈模糊状态。需要了解的和分析的情况很多,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有效与之沟通,融洽与被审单位的关系,缓解审计压力,以及合理的评价审计风险的大小,分析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中工作岗位对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等,案例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复合体,因此学生要依据一系列假设,对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进而得出系统全面地认识。这些分析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因此掌握一定的动机理论、激励理论、领导行为等管理理论是必要的。(四)加速建立审计实训室审计课程的学生实习范围比较小,数量有限的学生能到事务所实习一般也只能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涉及的面较窄,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审计实训室,采取模拟审计的方式,设计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企业的信息资料,通过审计实训室的模拟效果,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很好地理解所学的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手工会计实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审计综合实训,真实模拟企业工作环境,把各种知识综合交叉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篇6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了CC2005中关于计算机硬件与结构方面知识需求与知识空间的构架,提出基于CC2005的计算机学科“硬件与结构”方向课程群的概念,并对该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提出组织与改革方法。
关键词:CC2005;硬件与结构;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 言
目前,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软件领域的课程,尤其是网络和网络应用类课程,越来越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国内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逐渐转变为“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向,过分强调软件与应用,而缺乏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等硬件方向的培养。但是,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看,计算机软件人才已经供大于求,而熟悉硬件开发应用或软硬件结合的人才则供不应求。市场的需求驱使我们深思,如何构建符合市场需求、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在CC2001和CC2005计算机本科教学参考计划的启迪下,在目前我校开展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结合2005年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计算机学院院长和系主任会议”和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计算机硬件与实验教学研讨会”以及2006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会议的有关精神,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CC2005的计算机专业“平台+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课程群改革与建设,本文仅探讨该课程教学体系中“硬件与结构”课程群。
2课程群的组织
根据CC2005和CC2001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结构方向知识点包括的核心内容包括:数字逻辑、数据在机器中的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组织与结构、人机交互、机器功能结构、多处理机技术等,而高性能系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结构是选修内容。这些知识在CC2005中定义为:
AR1. Digital logic and digital systems [core]
AR2. Machine level representation of data [core]
AR3. Assembly level machine organization [core]
AR4. Memory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core]
AR5. Interfacing and communication [core]
AR6.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core]
AR7. Multiprocessing and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s [core]
AR8. Performance enhancements [elective]
AR9.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s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elective]
在目前国内的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上述这些“计算机硬件与结构”方向的核心和普通知识点一般体现在以下几门课程中:“数字逻辑(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相互之间内容衔接较多,重复之处也比较多,各个学校一般是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定,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些课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教师上课缺乏激情的情况。很多高校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往往得分比较低。究其原因,是现有的课程和教材内容陈旧,远远落后于现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课程组织缺乏系统性,某些知识点在多门课程中反复出现;而某些知识点缺乏前导,造成断层。
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CC2005的五个知识层次中的核心内容构建学科平台,以不同的专业需求方向构建专业模块。下面重点讨论CC2005构架下的计算机学科“硬件与结构”课程群。此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知识和系统结构方面的课程,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 “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选修课程为“计算机系统结构”、“单片计算机应用技术”、“分布式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VLSI设计”等课程。从“平台+模块”整体培养模式考虑,将“数字逻辑(数字电子技术)”归入“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课程群。
2.1核心课程
在新的“硬件与结构”课程群中,根据CC2005精神,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四门课程系统地整合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两门课程作为课程群内核心课程。新旧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旧课程设置对应关系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课程重点介绍单处理器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与结构体系,包括数据在机器中的表示、总线系统、设备接口、存储器组织与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含运算器与控制器)、流水与并行处理等内容。其中重点是数据在机器中的表示、总线系统、存储器组织与结构、中央处理器等内容。
“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微机接口技术融为一体。根据CC2005精神,本课程中先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在此基础上讲授汇编程序设计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包括典型接口如并行、串行、定时、DMA、中断、A/D及D/A)以及新型的USB和IEEE1394接口技术。
2.2选修课程
根据CC2005精神,“硬件与结构”课程群还应该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单片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嵌入式系统”、“VLSI设计”等选修课程,整个课程群概貌如图2所示。在本课程群建设中,首先对于各门选修课程的内容与组织进行系统地规划,注意先导和后续,同时避免重复和脱节现象。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包括小组讨论、专题报告、大作业、专业论文等形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2.3一体化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改革
在“硬件与结构”课程群建设中,强调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本课程群建设中,不是以单一的课程为单位设计实验,而是按照整个课程群来设计一体化的实验环境与实验内容,将汇编语言方向、微机接口方向、组成原理方向的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灵活运用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多种手段,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大作业、课程设计、竞赛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团队精神。
图2 “计算机硬件与结构”课程群概貌
3进一步的思考
课程群设置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关系
课程群在构造和设置的时候,需要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构建基于CC2005“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为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新的课程群设置中,以学科方向和模块为核心,凝聚课程群的设置,同时将其与专业培养计划相适应。在设置课程群的时候,打破“系、专业”的限制,使不同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方向凝聚一起。
不同课程群之间的衔接关系
在“计算机硬件与结构”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各个课程群之间的衔接关系。正是因为课程群的设置和建设关系到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计算机硬件与结构”的课程群在设置的时候,将计算机硬件方向另外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数字逻辑”(或“数字电子技术”)划入另外一个课程群“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群”。因此不同的课程群在建设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衔接关系,考虑整个学科系统的有序、协调发展。
课程群内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与结构”课程群在建设的时候,还必须注意内部核心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与其他选修课程群之间的内容衔接和侧重点,既要保证核心课程的课时与内容,也同时需要根据学科方向的发展,及时开设反映最新技术成果的选修课程,这样才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课程群内容的更新
如何根据计算机学科发展以及信息科技发展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课程群内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甚至每一门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将是课程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7
一、混合学习内涵的深入发展
根据ASTD(美国发展与培训协会)2002年的定义,混合学习是把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如面授学习、在线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解决方案[1]。在国内,何克抗是我国论述混合学习较早且获得较高引用率的学者。他在2004年提出:“混合式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十余年过去了,从本次国际会议的整体情况来看,混合学习研究领域不仅继承了原有内涵,即以优势互补为核心思想开展研究,而且在学习环境、学习形态、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等多方面还有所拓展,深化了混合学习的内涵,使其更符合时展。
1. 学习环境的混合
当前混合学习中,除了有十几年前所提及的面授与在线混合学习以外,还出现了面授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混合,混合学习环境更为丰富。
以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为代表的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介绍了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环境的混合。杨宗凯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在支持教学资源共享和混合学习方面的典型模型,他认为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需要把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相结合,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他们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使用方面的做法和心得。同是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舒江波介绍了面授与在线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策略。他首先分析了混合环境中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与作用,再以华中师范大学straC平台为例,构建了在线教学工具模型,并把straC平台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构建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模型,详细划分了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他认为,利用straC平台形成的混合学习模型不仅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并且增加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交流机会的程度以及拓宽学习者涉及面的广度。
以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为代表的研究者主要关注传统课堂与移动学习环境的结合。她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与电子书包相混合的学习模型,认为电子书包适于体现出翻转课堂的优势,能够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观看电子课本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提供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笔者认为,利用电子书包这种移动设备,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随时给予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台湾中正大学的蔡成宇(音)为代表的学者主要介绍了传统课堂与泛在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环境。该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协作学习与无缝学习的各自特色,利用MOOCs学习平台、无线放映机和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构建了高度交互的学习模型。蔡成宇认为,在这种高度交互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可在教室的任何地方展示成果,节省了师生必须走到多媒体展示台的时间,所以该模型能够有效削减复杂学习活动中的过渡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加深翻转课堂中的交互程度。这样高度交互的学习模型使师生在课堂中可以增加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营造了便捷的学习环境。
2. 学习方式的混合
除了学习环境的混合以外,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等学习方式相结合也是混合学习的内涵之一。例如泰国Kongkiti Phusavat介绍了学术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社会企业大学的概念,实现高中阶段学术课程与社会课程之间的混合。他的报告从泰国国情与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融合学术课程与社会课程、锻炼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的必要性。通过走访曼谷市的9所高中,分析了课程融合与创新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实施这类混合学习的六个关键要素:教学法、室外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计划、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估。
以尚俊杰为代表的学者介绍了传统学习与游戏化学习的结合。他先介绍了James Paul Gee在其著作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中的观点,归纳出了游戏的学习规则,并深入讨论了游戏是如何促进教学的。他同时提出不能过分重视游戏化学习而忽视课堂中深层学习和教学策略的作用。如今,用于教学的游戏软件数量繁多,今后的任务应是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游戏进行学习。
以香港大学Jeanne Lam等人为代表的学者研究了社交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混合。Lam等人认为在混合学习中,社交软件可以支持学生在协作中进行问题学习和探索学习,并介绍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混合学习社区调查框架,强调教学、认知和社会存在感是协作建构学习的必要元素。研究发现,将社交媒体(WhatsApp、Skype和Facebook)整合进课堂后,学生可以自主引发协作学习行为,以异步或同步模式分享和建构知识。
3. 学习进程的混合
传统教学多是线性的,先教后学再评,学习过程的记录不完整亦不方便,学习反馈很难及时,学习进程多是单向的。而以加拿大Jayshiro Tashiro为代表的学者在致力于把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干预、学习效果优化等多个进程进行混合,而且使学习进程变得可追溯、可干预,评价可以随时开展,反馈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从而完成了学习进程的混合。例如Tashiro认为混合学习的发展必须基于大量的、严格的、量化的教育数据反馈与分析,及时干预学习者与学习过程,以改进学习效果。他设计开发了MISSED系统,在北亚利桑那大学计算机科学课程中进行了应用。MISSED系统结合了个性化推送、记录学习路径、评估学习情况、更新学生模型等功能,集教学、监测、评价、反馈等多种进程于一体,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误区并修正,起到了预警与干预的作用。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武法提针对学习进程中的干预环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干预模型。他认为,教学干预和指导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学生在使用各种终端或平台进行学习后,系统应能够根据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网络和认知水平等多类数据识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化匹配干预方法,智能地提供干预措施,如学习过程可视化、邮件提醒、个性化资源推送等,从而有效干预学生的教学过程,以改善学习效果。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清堂则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生模型的动态构建。他认为,学生模型是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核心,也是个性化学习与学习分析的关键。因此,可以将扩展的蚁群算法应用于系统中,使系统能够跟踪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人特征,动态更新学生模型,为学习资源推送、学习过程可视化等个性化功能提供支持。
4. 学习空间的混合
混合学习还包括了不同地域以及学校联盟之间的学习空间混合。纽约州立大学是由美国纽约州64所大学组成的大学系统。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Lorrie Clemo介绍了该大学系统在混合学习领域的发展近况及计划。她认为纽约州立大学从个性化学习体验、延伸课堂、情境学习、联通网络四个方面开展混合学习,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学习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构建起高校间的物理网络与社交网络。
为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李丽华等构建了农村与城市学校间同步交互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型。他们从教学环境混合、教师转变课堂组织形式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模型的构建与作用,并在湖北咸宁市咸安区进行了实践。该区拥有49个城市学校和77所农村学校。研究者选择一节美术课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把城市和农村学校进行空间上的同步交互,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以“1个城市学校+2个农村学校”的形式开展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周倩(音)则利用“清华教育在线”平台构建了跨高校的开放学习空间,以实现多所高校间的联通与资源共享。在平台上,教师可将上传资源划分为私密、校内公开和校外公开三类。学生可利用平台的检索功能查看各校的海量学习资源。研究者使用卡方检验法分析了近两年的系统日志数据,从用户地域、受教育水平及学科种类三个维度深入讨论,为共享开放学习资源和空间提供了建议。
通过以上报告可知,近年来混合学习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发展,仅仅用面授加在线的方式来表现混合学习已经无法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化与发展成为混合学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必然选择。
二、混合学习的创新实践
混合学习的内涵逐步深化,给混合学习的实践带来创新可能。本届会议的研讨重点之一就是混合学习的实践应用。本次会议主席、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郭琳科教授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表示,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已进行了7年,因此本次大会在邀稿和审稿时,会特别遴选出能体现创新性的实践应用、有实证数据支持的验证性研究、对学习效果有切实改善并有推广价值和可能性的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
1. 新技术的应用
以香港城市大学叶豪盛为代表的学者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混合学习者领域。他将虚拟现实学习环境(VRLE)应用于儿童心理康复实验中。他们认为,VRLE能够通过真实学习、协作学习和基于活动的学习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领域进行有机整合。在设计时应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以决定VRLE的类型。该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利用虚拟现实设计了帮助受虐儿童恢复心理健康的学习环境,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
来自江苏大学的杨洋(音)则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和行为模式导航图技术来测量序列――综合型学习风格。该研究在舞蹈课里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捕捉教师的舞蹈动作,发现运动规则,找到动作间的先决关系,然后输入系统形成行为模式图。学生在系统中浏览动作视频时,系统会根据其学习序列判断出学习风格类型。研究经过实验验证显示,系统评测的学习风格与ILS问卷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即新技术为混合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情境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2. 新模式的运用
以焦建利为代表的学者总结了混合学习的系列新策略。焦建利及其团队就复杂学习任务下协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展开研究。根据前导课成绩将被试分为16个学习小组(8个同质分组,8个异质分组),以计算机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5周的协作学习。结果发现,异质分组的小组成员在整体学习效果上要胜于同质分组。前导知识水平也会影响协作学习效果。前导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更适合在异质分组中学习,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同质和异质分组中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焦建利提出对于前导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最好采取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进行协作学习。同时,在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分解总任务、增加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可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李克东则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开展了混合学习模型的研究。依托“广东省高校混合学习应用模式”研究项目,李克东及其团队成员对广东省多所高校的教师、在线教学案例进行数据收集,并把问卷、学习材料、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访谈、座谈等内容进行分类编码,提炼出4种典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包括在线案例教学+课堂面授、在线探究学习+课堂面授、在线协作学习+课堂面授和在线任务驱动学习+课堂面授。他认为,不管是以上哪种混合学习模式,都要注重教学设计、在线平台的教学资源利用、基于在线平台的师生实时交流、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以及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
谢幼如研究了面向问题解决的电子书包学习策略。她首先提出利用电子书包开展的教学模式,并以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为切入点,在广东省一所小学开展了为期9周的研究。被试对象来自四年级的两个班级,共84人。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新产品的研发
以日本九州大学Hiroaki Ogata为代表的学者开发了多个新产品来支持混合学习的研究。Ogata及其团队设计研发了泛在学习系统SCROLL。学习者可以使用系统中的泛在学习日志(简称“ULL”)功能随时随地上传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笔记,具有时间和定位属性。在SCROLL系统里,随着使用数据的积累,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过程,方便学习者查看、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络,笔记与用户间的关系会逐渐可视化,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在时间和空间地图上更直观地查看学习过程,建立社会学习网络,以更好地支持学习效果。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Joseph Fong及其团队设计开发了在安卓移动端使用的可协作批注与版本控制的电子书APP。教师首先使用该APP生成个性化电子书,将多类型的学习资源(如图片、PPT等)组合生成PDF文档并上传。学生在浏览时,可在书中插入新页,书写笔记,并将新版本重新上传。教师和其他学生均可针对新版本中的笔记进行回答和讨论,并再次更新版本。Joseph Fong认为,学生需要有丰富且易获取的学习资料辅助课程的学习,该APP在提供大量资料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积累师生在使用电子书时的协作笔记和讨论内容,留下宝贵的过程性资料,可为学习提供更为丰富和适宜的帮助。
4. 新环境的适应
以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为代表的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评估与调研进行了研究。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中小学智慧教室评估量表(SCEQ)。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分别是空间、陈列、周围环境、使用性、强化、协作和投入度。研究者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来自北京两所中学的236名学生参与了实验。结果显示,7个维度的信度保持在0.78~0.93之间,问卷整体信度为0.9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两所学校的智慧教室在各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研究者同时提出,在智慧教室的学习环境中,除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之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保障智慧教室发生作用的重要因素。
浙江大学李艳带领团队面向浙江大学教师群体进行了开放学习资源使用意愿的调查,共向360名教师发放问卷,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教师拥有在线教学经验,但大部分教师愿意在网上分享课程和资源。多数教师认同开放学习资源的优势,但对其复杂性、适用性和可观察性持中立态度。该研究认为教师的在线教学经验能够显著提升其对开放学习资源的认知,因此鼓励更多教师加入在线教学队伍。
黄荣怀及其团队在另一个报告中主要探讨了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成人函授教育的可行性。他们分别从教学方法、接受度、多媒体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探讨目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的现状与瓶颈,提出将混合学习模式与成人函授教育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构建混合学习模型,并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的教学过程与运行方式。
北京大学郭则调研了混合学习环境中视频的应用及学生的使用情况。研究者通过问卷采访了学生进行视频学习的感受,以及视频与纸质学习的差异。利用统计学分析及词频分析法,研究者就视频特征、视频与教学整合进行了深入探究与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包含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等级的在线视频有效设计法。郭认为,视频可以展示学生行为的过程及书本等材料无法展示的隐性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丰富度。
三、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混合学习领域,笔者对2011――2015年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知名期刊中与混合学习相关的论文进行了标题分析。国内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4本期刊为样本,国外则以Computers &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ant Learning和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4本期刊为样本,以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blended learning和hybrid learning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近5年来,国内外期刊中在标题里包括以上关键词的论文数量有较大差别。相比较而言,国外对混合学习的关注度更高,且研究数量更为稳定。
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混合学习领域里包括的内容比国外要丰富很多。尤其是近两年来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都进入混合学习领域,而这些主题在国外研究中相对较少,结果如图2所示。这说明国内的混合学习领域更为多元,包容性更强,但主题也更为分散。
这个分析结果与本次会议中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是一致的。图3是将本次会议所有发言的标题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后呈现的结果,MOOC、学习资源、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都出现在本次大会中,即国内的混合学习领域主题更为分散,相比较而言,国外混合学习研究主题相对稳定专注,基本是聚焦于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以及移动学习方面的混合。
总之,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会赋予混合学习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形式,会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无论哪种变化,混合学习都不会偏离自己的本质,即混合学习是优势互补,是差距消弭,是效率提高,是效果改善;它追求的是1加1大于2的叠加,它利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因此,希望国内的混合学习能够获得更多学者的关注,保持更为专注的、更有特色的研究内涵。当然,本次会议中的优秀报告在从不同侧面诠释混合学习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为什么新技术的出现让人应接不暇,而有效的技术应用总让人求贤若渴?如何更好地体现出混合学习的优势互补内涵?如何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大数据等量化分析手段来深化混合学习的应用,从而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混合学习的研究中,我们不必过分关注有多少人参与,成绩提高了多少,以及学生们的好评和接受度有多高等浅层数据统计,而应多用实证研究来揭示哪种混合学习更适合某个群体或某种学习类型,用实证研究来总结适合不同群体的混合学习策略,多把混合学习长期化、常态化地应用于某个情境下,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些是混合学习领域继续开展研究所需的动力,也是混合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明年的第九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将移师北京大学,期待能出现更多更精彩的混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 Valiathan, P. Blended learning models[EB/OL]. Learning circuits, 2002,http:///readings/Blended-Learning- Models-2002-ASTD.pdf.
[2]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中国电化教育,2004,(3):1-6.
收稿日期:2015-08-27
定稿日期:2015-09-09
- 上一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 下一篇:城市桥梁工程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