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干部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干部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干部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培训体系 构建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专职学生工作人员配备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也是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一直都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但在学生干部的培训中尚缺少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未能很好地发挥培训对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2006年8月30日,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印发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明确提出要加大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层次等方面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构建科学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力量。

一、构建高校学生千部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是有效培训的前提,只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干部培训的开展。第二,构建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发掘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形成,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第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干部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很多培训工作具有随意性,或者由于工作任务较多而耽搁了培训的开展,甚至取消培训的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培训工作出现的培训内容不连贯或者具有重复性的不足,更加注重了培训的针对性。第四,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指引下开展的学生干部培训由于其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干部的工作实际,遵循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处事能力。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一)建立学校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和网络平台,保障学生干部培训体系长效运行。

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立以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思政部、校团委和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把培训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校团委。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软硬件和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创建学生干部培训的信息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干部参与到培训活动里去,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不受培训时间的限制。

(二)作好学生干部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对学生干部进行需求分析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培训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弄清楚要对哪些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为什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针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在培训之前很少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往往是培训组织者认为需要培训什么或者自己擅长在哪方面的培训就培训什么,培训内容也经常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培训内容往往以文件的解读、布置工作任务来代替,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培训内容,未能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的实际要求,走形式,敷衍了事,往往又会导致受训学生干部对培训不重视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而很多时候又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干部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因此,培训体系的构建应更加重视对培训需求的评估和分析,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干部队伍、工作任务、学生干部个人等层面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和修订。

(三)科学设计培训内容。

经过对学生干部的培训需求分析,我们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计是学生干部培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相符合的原则,依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训学生干部的具体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与培训层次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培训内容因培训层次而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确保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特定培训层次受训学生干部的接受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各培训层次的培训内容前后衔接,相互关联,确保培训内容的延续性和培训过程的完整性。三是培训内容与时俱进的原则,培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紧随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原则不变的情况,我们应着重把握培训内容的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对于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分析来选择。在设计培训内容过程中,可以尽量丰富培训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和学生干部的关注点。

(四)科学制定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和方案

在对培训需求及其任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完整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是顺利实施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整体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学期培训计划及各次培训的实施方案。整体培训计划应根据学生干部的培养目标,系统地制定学生干部的培训培养计划,把学生干部的培训贯穿于学生干部四年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尝试实行“普遍培养――重点培养――精英培养”分层次培养模式。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应根据本阶段学生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和不同阶段 的学生干部的特点认真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年度和学期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类别、项目或课程名称、培训时间、简要大纲、受训对象、培训形式、课时、讲师、培训场地等安排情况,使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五)组织实施和管理学生干部的培训。

培训活动的现场组织与实施是给受训人员印象最深的部分,无论培训项目预期的组织如何充分,培训组织与实施的规范度、成熟度是直接影响培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的外部印象会转化为人的内心感受并内化为人的态度和言行举止。因此,细致谋划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是做好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方式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的方式,采取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小组活动法、管理游戏法、角色定位演示法、团体心理等培训形式,增强学生干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干部积极投入到学生干部培训的过程中来。

(六)制定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篇2

关键词:军队 国民教育 军事人才

一、军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现状

(一)依托国民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

近年来,我军开始依托在部分普通高校联合培养国防生,即由军队定向委托地方高校培养,学生毕业后一般由部队分配。据总后财务部统计,现在军事院校培养1名四年制本科生的总成本约4―6万元。军队接收1名国防生的总费用只需2万元左右。因此,利用国民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成为我军军事人才尤其是军民通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征召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

我军从1983年开始,成批量地从普通高校征召优秀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让他们在经相关军事院校培训一年军事相关专业知识后,再分配到军队任职。这称作“4+1”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累计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近万名。根据军队有关干部部门的跟踪调查资料显示,这些留在部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都已成为了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有的还成长为各级主官,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后劲。从地方高校直接接收毕业生,不仅能够加速军事人才的培养,节约军事教育成本,还能改善军队干部的知识结构与构成,达到国民教育与军事教育优势互补的目的,因而是实现军事院校教育转型与共育军事优秀人才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三)选拔优秀军队干部入地方院校深造

长期以来,军队系统的专业技术干部大多是“一次分配定终身”,很少有机会继续深造。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加速更新的形势下,这一弊端愈益突出地显现出来。客观形势要求加大军队干部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继续深造,因此,依托培养工作理所当然地应当探索借助地方院校培训部队专业技术干部和部分指挥军官的途径。2002年我国26所重点高校率先开始为部队定向培养理工科研究生,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今后应在总结经验解决矛盾的基础上,扩大培养规模,扩充培养专业。不仅培养研究生,还应试行开办学制较短的业务技术培训班,以解部队训练的急需,为部队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军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首先,现有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有待完善。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应届毕业生中直接遴选军队干部,存在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单位很难遇到院校和专业都好的大学生,遇到一个后就如饥似渴地想要招进来,因而往往降低标准,忽视其它条件,造成把关不严,选人不当,人才浪费。

其次是军事训练制度不完善,难以全面满足部队的要求。国防生在校阶段,地方院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军事训练或者在军训科目安排不合理,不能紧贴部队,不能符合现代战争准备要求,使得国防生作为军事人才,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部队工作。入伍大学毕业生与部队学员、部队生长干部不同,他们习惯于大学那种宽松与自由,对部队生活的紧张与单调一时难以适应,必须有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

最后,对国防生的违约处罚机制还不健全。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 国防生违约现象越来越多样化, 如入口把关不严格,开展思想教育不及时等,但最关键的是对违约的处罚机制不健全。没有政策规定的制约, 国防生的思想上就没有形成违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认识。

(二)总体培养规划不清晰

其一,部分单位在依靠国民教育培养人才时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事先调查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专业,要求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掌握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什么程度等等。这样毫无针对性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会造成所培养的人才和单位不能配套,既浪费了资源,又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其二,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院校关于国防生的培养方案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许多院校基本上是参照一般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从而,导致出现“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培养方案与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依照方案培养出的人才与部队期望相脱节”等现象。长期以来,地方院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强调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而部队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技术员、企业家,而是需要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模式和部队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都产生了脱节,在旧的培养模式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满足不了部队的需要。所以一些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分配到部队后,不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用非所学,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三)对培养过程监督力度较弱

首先,部队缺乏对国防生管理的监督。国防生进入高校后,其日常工作基本由地方学校承担,部队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其中,也没有向学校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很多院校并没有设立国防生管理机构或针对国防生的专门管理措施,只能按照与普通大学生相同的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使得国防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生活在地方院校开放的环境中。一些国防生对自身预备役军人角色的认识还不强烈,认为成为国防生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导致个别学生自由散漫,在思想上产生了惰性,也就弱化了刻苦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标性不强了,针对性不足了,危机感淡漠了,出现了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部队预期要求的现象。

其次,部队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地方院校在国防生的课程设置上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一般院校都非常重视他们文化课程教育,但也有少数学校没有结合部队实际,轻视了军事专业技能和军事素质培养,这对国防生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部队如果没有合理完善的教育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院校的教育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效果进行检查验收,则无法掌握国防生培养情况,不能对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从而造成培养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背离的状况。

参考文献:

篇3

一、认真选拔,唯才是用

队干部的任职,要遵照队章规定民主选举产生。我们学校的大队干部选举方案就是在各中队广泛开展 “中国梦”教育的氛围中,紧紧围绕“追梦少年,起航”的主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三个阶段,设置三枚雏鹰奖章,而组织的一次扎实有效的民主选举活动。在学员选拔上,学校本着为少先队组织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宗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招生,让学员通过参与小干部培养学校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协助大、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工作,为广大队员服务。

二、传授方法,精心辅导

少先队小干部的主要特点是年龄小,在少先队的组织内虽然担负着一定的职责,但尚属学习阶段,离不开成人的精心辅导。辅导员要有耐心,“扶上马,送一程”,引导他们工作。首先要让小干部明确自身的定位:少先队小干部不是“官”,而是一个为少先队员服务岗位,是一个让队员学会服务,提高自身组织能力的岗位。其次定期召开少先队小干部例会。分期分批对各级队干部进行培训,采用讨论、经验交流会、问题咨询、实际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三、积极引导,鼓励创新

少先队小干部一般都是在学校有些知名度的队员,具有一定的威信。基于这一点,辅导员在引导他们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锻炼想象力。如:少先大队要召开一次主题大队会,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设计什么样的内容,这时就可以把小干部召集起来,大家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敲定方案。当辅导员老师采用了他们的建议后,小干部们的信心就会更足。之后,我们可以把每一次队活动的设计都当做是为小干部提供一个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机会。

四、创造条件,树立威信

少先队小干部必须在全体队员中树立威信,只有得到队员们的认可,少先队管理工作才能做出成效。其中,除了少先队小干部自身的努力外,辅导员可以在工作之初就埋下伏笔,为他们搭建树立威信的平台。一是要利用各种机会适时地在集体中赞美少先队小干部的榜样作用,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效,这既是少先队小干部成长的催化剂,又利于树立他们在队员中的威信。二是直接支持少先队小干部的管理工作,当他们在管理上遇到实际困难时,辅导员及时给予支持,这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篇4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月*日开始,在校党委的坚强统一领导下,各支部密切配合,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展开,至*月*0日止,已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各项活动任务,经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来校督查,市委学习实践办认真审核学校提交的工作总结、情况报表、评估汇总表,书面批复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自*月*日起转入第二阶段。为此,经学校党委、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召开赣州农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总结暨转段工作会议,总结第一阶段工作,动员部署第二阶段工作。

一、第一阶段工作回顾

第一阶段工作,我们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又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自选动作,较好地完成了活动任务。

(一)、工作措施有力

1、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

为使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实现预定目标,早在*月*日,学校党委中心组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重点学习了总书记的《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月**日,学校党委及时召开会议,传达省、市动员大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一致认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和有效举措,是实现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今年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建工作一条主线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市直工委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赣州农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作出了安排,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表》。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月*5日,学校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学校全体在职党员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作了动员报告,对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思想要统一、学习要深入、作风要扎实、行动要自觉、领导要带头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各支部紧密配合,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根据学校安排,各支部组织召开了由教职工参加的学习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组织所属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同志在全市第二批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市委、市直工委的实施方案,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调研阶段工作安排,以及学校加强机关效能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并开展了座谈讨论,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加深了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理解。

通过层层深入发动,全体党员思想统一,认识提高了;态度端正,信心更足了;精神振奋,行动自觉了;掀起了人人刻苦学习、个个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加强宣传造势,营造活动氛围

根据《赣州市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宣传工作方案》的要求,学校着重从宣传入手,营造良好学习实践活动氛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板报、橱窗、校刊、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各种会上见缝插针进行宣传、印发学习实践活动专刊*期、校园网开辟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向市宣教办报送信息5条、校内悬挂宣传标语*条、并设立了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向51位党员干部发放了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本,并向各支部发放了学习实践活动记录本。

4、抓实两个环节,确保学习调研质量

学习调研与解放思想大讨论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两个重要环节,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务求实效。

(1)创新了学习形式

本阶段,我们非常注重结合学校和教职员工实际,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力求取得实效。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党性教育年”和“机关效能管理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步展开,协同推进,先后两次组织了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在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了自选动作,组织了教职工敬业精神培训,先后观看了由复旦大学专家主讲的《教职工十二大不敬业行为批判》、《加强工作主动性,不仅做领导吩咐的事》、《中层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和《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四个专题片;各支部组织了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在抓好集体专题学习的同时,广大党员主动坚持以自学为主的原则,认真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抓住点滴时间进行学习。形成了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与专题辅导相结合、与深入研讨相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实行了领导挂点指导

六名校党委委员分别挂点四个支部,对支部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有力指导。党委书记孙爱平、党委委员谢敏挂点机关支部,党委副书记黄春海、党委委员管朝晖挂点学生管理支部,党委委员曾传龙挂点教学支部,党委委员黄振崇挂点总务后勤支部。挂点领导均积极参加并指导支部的学习、调研、讨论活动。

(*)制定了调研方案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

为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效,围绕着学校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紧紧抓住第一阶段的两个重要环节,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调研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校党委专门发文通知到各科室。为了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案针对目前学校的办学状况,列出了17个调研参考课题、1*个讨论内容,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参与,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完成一项课题调研,各支部完成*—5个课题调研,调研文章要确保质量,字数不少于*000字;各支部将讨论观点、建议、言论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稿件,上报学校,每支部不少于5篇。各支部组织认真实施,广大党员干部已完成任务。

(4)确保了活动质量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确保活动质量,我们要求:坚持领导带头、挂点联系,促进学习引向深入。校领导带头调研、带头讨论、带头写调研文章和讨论稿件;坚持学用结合。我们提出的17个调研课题和1*个方面的讨论内容,都涉及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党建工作农业培训等方面。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调研,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这正是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调研阶段,全校活动对象共完成调研报告**篇,提交解放思想言论稿5篇。另一方面,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检查督促,多次召开支部书记会议,通报情况、布置任务、明确要求。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初见成效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紧扣实践主题,用学科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且已初见成效,体现在以下五点:

1、发展理念更加清晰,发展定位更加明确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理念更加清晰、发展定位更加明确,那就是将赣州农校建设成“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立足赣州,面向全省的农业中等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农业培训的品牌基地;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和“三农”研究中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力争通过三年至五年努力,升格成为赣州高等职业农业技术学院。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定位已分别向市委农工部、市教育局领导汇报,主管部门领导均表示同意并将给予大力支持。省委农工部吕滨部长4月10日来我校视察,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发展意识更强,教职工更加爱岗敬业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教职工发展意识更加强烈,并将这强烈的发展欲望转化到本职工作之中,爱岗敬业、认真履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纪律明显好转,工作作风更加踏实。

*、发展体制机制更为完善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相继实施了《赣州农校教学督导办法》、《*007年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方案》,《学生管理补充规定》也即将颁布实施。同时,学校改进了决策程序,对有关重点工作均广泛征求各科室和教职工意见,如招生工作、学生管理补充规定等,使学校重大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4、教职工待遇有所提高,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十分注重保障教职工权益、提高教职工待遇。学校决定自元月份起给每位在编职工和退休教职工每人每月增发*50元生活补贴;完成了计算机实训项目建设,新建了*个计算机教室、1个网络组建实训室、1个网络布线实训室、1个组装实训室、11间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同时为学校高级职称教师配发了教学用笔记本电脑,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5、农业培训进一步加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从完善培训机制、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平台、扩大培训知名度入手,争取了市委农工部牵头成立了农校校务委员会,整合资源,重点举办了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培训,迄今已开办8期,培训人次500余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学员的种养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丰富了学员的业务知识,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维,解决了出外就业面窄就业难的问题,拓宽了就业创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村稳定,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赣南日报》分别于4月4日、4月11日对我校坚持农业教育和培训的做法给予了报道。

(三)存在问题

1、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清、政治敏感性不强、工作责任心不高、工作作风飘浮、不参加活动、不认真学习,更不参与调研和写调研文章。

*、解放思想大讨论环节,由于时间偏紧,质量有待提高,还须进一步补课。

二、第二阶段工作要求

(一)明确主要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中承前启后,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广泛征求党内外干部群众意见,找准影响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学校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今后努力方向,突出活动的实践特色,办一些教职工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真正让群众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班子满意、对党员干部满意。

(二)抓好两个环节

1、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认真开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在会议之前,通过“五个一”方式(即召开一次干部职工会议、召开一次相关单位人员座谈会、党员领导干部约谈一次分管单位负责人、向学生发放一张征求意见表、设立一个征求意见箱),广开言路,广泛征求师生对校领导班子成员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认真开展好“五对照五查找”活动,深入查找领导班子和成员存在突出的问题,即: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查找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正确政绩观要求,查找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对照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查找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同志在市纪委全会上提出的要求,重点围绕有无存在私心杂念比较重、政治敏感性不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以及享乐主义抬头五方面内容;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员领导干部亲自撰写好个人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之前,各支部要组织召开好党员组织生活会,重点组织党员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基础上,要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确保分析检查报告的质量。随后组织党内外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并将分析检查报告及评议结果在各支部、各科室公开。

(三)克服存在的问题

要求全体党员同志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认识,转变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决纠正和克服在第一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改掉不良习气,确保活动的健康开展。

四、保证教职工的参与面

篇5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58 ― 02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常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较多,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适应常州市及周边地区对优质软件人才和幼教师资的需求,我校于2011年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共同举办了软件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于2012年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共同举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促进了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的提升,但也遇到了中西方文化、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冲突所带来的管理方面问题。本文拟从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出发,解读地方性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常州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管理模式

常州工学院的两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是由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和国际交流学院共同实施的。

(一)招生管理

常州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的招生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由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江苏省内的文理科学生。其中,国际交流学院的职责是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纳入国家下达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二)财务管理

常州工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按照江苏省财政厅核准的学费标准收取学生在常州工学院学习期间的学费,境内外的双方合作学院按照国际生学费标准收取学生在境外学习期间的费用,互不干涉。境外教师来常州工学院授课享受外国专家待遇。合作双方都要遵守非盈利的原则,专款专用,所收学费主要是致力于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管理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合作办学中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教学中,评估体系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审核监督功能。〔1〕由于外教对中国文化教育与学生的了解不够深透,导致教师授课具有一定难度。而中方教师由于缺少国外学习经历,双语教学能力与专业理论素养都还需要提升。〔2〕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规定由国际交流学院专门负责合作办学的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并由教务处和专业所在二级学院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的教学质量监控。

(四)学生管理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所招学生素质水平两极化。〔3〕这种两极分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境,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要不断与时俱进。学校从中丹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采取了学生管理工作依托软件工程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所在二级学院具体负责的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各二级学院设有专职的学生管理队伍,有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级导师和学业导师,学生常规管理规范。

(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

中丹合作办学成功与否,师资力量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我校的合作项目中引进课程由外箱教师讲授,所用的教材亦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外教分为长期和短期两部分。〔4〕学校合作办学的两个专业的教育师资都是由外籍教师及我校教师组成。外方合作学校是从本校教师中选派优秀教师来华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我校教师主要是由所在二级学院选择专业教师中英语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合作教师,主要是承担引进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础较差,压力较大。

由于是地方性高校,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较平行班级录取分数较低,造成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而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英语课程较多、引进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全部为英语授课,学生面临着英语学习的高压力,从入校开始就必须面对大量的语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2. 学习周期较短,任务较重。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采取“2+2”和“3+1”等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我校进行短期学习后就要去到外方学校学习。因此,在较短的学习周期内,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很难再投入其他精力去学习其他课程,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增,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滋生,使得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3. 缺乏专业辅导员,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虽然我校各个二级学院都能够选派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辅导员,但是由于辅导员大都缺乏留学经历,并不了解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国外学习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受到限制。

4. 学生干部培养困难,无法有效开展学生工作。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班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学生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或者大多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不佳。由于在校学习时间短,有的学生干部刚刚开始学生工作就要去国外学习了,给学生工作带来不利,更无形地加重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压力。

(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优质的师资队伍不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全英文授课,这就对合作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合作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教育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而学校的合作办学专业缺少这样优质的师资队伍。

2.人才培养方案还需完善,进一步凸显国际化与本土化。

合作办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出中西方的融合。而合作办学之初,中外合作院校之间虽然积极构建中西方融合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方法还需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内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注重末端考核和理论性考核。这与合作院校的考核方式有较大不同,难以考核出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真实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 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1.加强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班级要增加英语训练的机会,可以采取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童话剧表演、雅思和托福讲座、组织暑期赴英国和丹麦的夏令营活动等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升要依靠辅导员的积极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合作办学班级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也可以选派优秀辅导员赴合作学校学习进修,了解合作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班级向心力。

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合作办学班级的学风。因此,要加强对班级干部的培训工作。可以选派优秀学生干部进行专职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可以采取与平行班级学生干部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其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也可以采取不同专业合作办学班级学生干部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

(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1.培养和引进优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水平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关键。学校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首先,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国家、教育厅的留学基金公派留学项目和合作院校的学习交流项目来使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国外进修经历。其次,采取“请进来”战略,增强引智力度,通过邀请合作院校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使广大教师有机会领略大师风采,接触学术前沿。再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注重引进具有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

2.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紧扣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外方学校共同完善培养方案,构建出中西融合、产学结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让学生享有国外优质的课程、原版教材和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结合。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合作学校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将授课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各阶段成绩计入平时成绩,把阶段性考核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手段。减少理论考试、闭卷考试,采取闭卷和开卷并举,笔试和口试结合、理论考试和能力考核并重的方式,实施综合素质的评定。

常州工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在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合作办学也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今后我们会本着“引进、吸收、融合”的态度,继续探索出更加适合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于松.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浅谈 〔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118-119.

篇6

一、创新干部选拔机制

1 精心选拔。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就必须选拔那些在思想道德上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人;就必须选拔那些在教育教学上能够发扬表率作用的人。我校坚持两年举行一次中层干部竞聘工作,学校党委首先将竞聘方案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公布,在经过自主申报、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再按照1:1.5的比例确定推荐人选,进行公开述职产生,最后经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任职建议名单。经公示后再任职。

2 梯级培养。为使中层干部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我们实施中层干部梯级培养计划,要求每一位中层干部首先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班主任。我们认为只有带好一个班才能带好一般人,带好一个部门。我们将新聘到中层干部岗位上的同志,作为后备干部,经过半年左右的考察培养,然后再正式任命,同样作为中层正职干部,我们要求必须有本部门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特别优秀的作为校级后备干部来培养考察,从而充分调动中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轮岗锻炼。为了使中层干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总务后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也为了更充分地用人所长,我们在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的同时,还进行中层干部轮岗制,在轮岗锻炼中发现人才,培养干部,使每一个干部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避免用人的“错位”。在此同时,学校党委按照以党风促校风、以党性铸师魂的工作思路,还将学校各支部的书记充实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去参与工作,形成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开拓创新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干部管理机制

1 拓宽视野。我校利用两周一次的校务办公会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和教育教学的理论文章,不断提高中层以上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理论素养;我们还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去省内外知名学校进行教育考察,组织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去国外集训,进一步拓宽中层干部的管理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2 强化培训。为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中层干部培训计划,每月固定时间召开培训会议。一方面强化中层干部的“六大意识”:即责任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表率意识、时间意识和争先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工作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求中层干部主动担任班主任和参与年级管理,积极承担课题研究和公开课教学任务,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3 强化管理。为了有效推动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效能,我们在学期初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包括校级领导,都进行目标过堂,对一学期的工作从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到具体措施以及重点抓手都进行解读说明。中层正职干部还要进行目标答辩,学期中间还进行“期中述职”,实际上是目标达成推进会;学期结束再进行公开述职和民主测评。现在中层干部能做到分工明确,共同协作,整体推进,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工作的计划性明显增强,做到了“学期有规划,月月有计划,周周有目标,天天有安排”,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绩效。

三、创新干部考评机制

1 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点工程,也是一项长效工程和永久工程。作为学校中层干部理应是师德师风的楷模和表率,我们按照师德规范八条,具体制定了《江苏省口岸中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干部和教师的监督力度,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全体教师不得接受家长吃请,中层干部接受吃请一次一律免职。

篇7

一、聘任原则

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2、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4、逐级晋升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聘任方法

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相结合的方法,竞争择优,把乐意为师生服务、为岗位担责、为领导分忧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学校中层干部岗位,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聘任程序

1、制定方案。成立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经校委会研究讨论通过后,报园林分局批准后实施。

2、宣传发动。公示《园林一小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意义,公布拟聘中层干部职务、职数、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保证竞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公开报名。有意参加竞聘的教职工,需填写“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自荐表”(附表一)交办公室。举荐他人的,需同时有6人以上签名推荐,并填写“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推荐表”(附表二)交办公室。公开报名的截止期为2010年8月22日。鼓励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参与竞争,一人可以同时报两个岗位。原有中层干部可自行确定是否参加竞聘,未报名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其原任职务至新聘任的中层干部到位后自行解除。

4、资格审查。报名后,由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聘任条件负责资格审查,并报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候选人,并予以公示。

5、竞聘测评。确定的候选人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竞聘演说,抽签决定顺序。竞聘演说主要是介绍本人的工作经历及德能表现(业绩和素质),介绍参加竞争上岗的想法以及上岗后工作的设想(时间不超过5分钟),书面材料交竞聘办公室。演讲结束后进行民主测评。

6、考察公示。根据竞聘演说和测评结果,按拟聘任人数,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于公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无异议后办理报批手续。

7、聘任履职。根据考评结果和公示反馈意见,研究确定拟聘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报批、聘用手续。校长向聘任人员颁发聘任书,并签订聘约。

四、岗位设置

学校行政机构设置拟调整为四室,即办公室、政教室、教务室和总务室。具体岗位设置及职数如下:

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

政教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

教务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

总务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幼儿园常务副园长)

大队辅导员1人,。

五、竞聘条件

1、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组织观念强,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勤于工作,有较显着的工作业绩;

(2)工作积极主动,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是公认的教育教学骨干或服务骨干。具有竞争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3)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维护学校稳定大局、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能够恪尽职守,率先垂范。

2、职位条件

(1)办公室——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强,有良好的服务精神,能胜任繁重的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政教处——有班主任、政教工作经历和经验,能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有较强的独当一面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幼儿园——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4)教务处——具有较强的课改意识、教科研能力及现代教育思想,工作热情、细心、严谨,富有创新精神,对学校的教学、教研、教改具有一定的组织指导能力;

(5)总务处——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熟悉教育教学设备等校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能胜任繁重的工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六、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竞聘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七、具体安排

1、宣传发动:2010年8月22日前,公布有关政策、条件、程序和岗位职数。

2、公开报名:8月22日至25日,完成“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自荐表”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举荐表”交办公室。

3、资格审查:根据有关条件,领导工作小组对自荐和举荐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正式候选人并予以公布。

4、竞聘测评:8月26日召开教职工大会,正式候选人进行竞聘演说。学校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评分。成绩以100分计算,按竞聘小组测评和民主测评各占50%。述职结束后进行测评,确定考察人选。民主测评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50%。民主(竞聘领导小组)测评得分=(胜任票数×1+基本胜任票数×0.5)÷总有效票数×100。

5、公示结果:8月27日,根据考评结果,按照岗位设置的需要,竞聘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将拟聘中层干部名单予以公示,无异议后报园林分局审定。

6、决定任用:8月31日,园林分局根据考评结果和公示反馈情况,制发文件,学校履行聘任手续,宣布任职情况。

篇8

一、实施背景

恢复独立办学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高度团结,顽强拼搏,使学校平稳度过了起步阶段,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教师开始出现信念动摇、意志品质滑坡的现象,在执行教学常规、钻研教学业务上有所松懈,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有所退化。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后进生的面进一步加宽,年级班级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纪律意识差,上课打瞌睡,自习课自由散漫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落实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校情,进一步落实“修德育人、励学养慧”“勤学善思、励志求真”的校风学风,落实“学生发展最大化、教师价值最大化、管理效益最大化、办学成果最大化”的办学理念。

三、工作目标

坚决扭转目前学校教风学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校风意识,进一步树立敬业务实、团结协作的教师精神风貌,进一强化勤奋刻苦、力争上游的优良学风,进一步形成克难奋进、勇攀高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任务措施

(一)加大对教风学风建设情况的查纠力度

1、教务处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检查,完善检查方式,加大检查密度,把阶段性检查和随机抽查、每日巡查结合起来。

2、各年级要加强对本年级教风学风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早读、晚读、晚自习班主任及教师到岗情况,检查学生上课、日常自习、晚自习时的守纪情况。

3、教务处、各年级都要安排好每日检查人员,检查与纠正同步进行,设立教风学风检查记录本并认真详细填写。记录做到三公开:公开班级、公开教师姓名、公开学生姓名。

4、加强行政值周对教风、学风的检查。轮值行政干部每天都要对各年级教风、学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良现象应该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5、实施教风学风建设月通报制度。各年级将教风学风检查记录本于每月底交教务处,教务处将各年级记录与本处记录、行政值周记录进行汇总,制成教风学风建设月通报报表,并向全校公开。

(二)完善对教师教学过程与教学成绩的考核评估

1、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跟踪。进一步提高行政听课的效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跟踪的随机性和针对性,更大面积地实行推门听课和实时跟踪,使教学跟踪能更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

2、完善评教评学方式。进一步完善期中的教学民主测评,测评内容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对测评数据要进行更为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评教评学的结果要在一定程度上公开,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3、进一步发挥学科组、核心小组的作用。学科组要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每学期召开教学民主评议会,所有教师都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核心小组成员要更广泛地深入课堂,发挥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强教学意见箱的管理与反馈。要更多地鼓励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监督教师教学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的意见要及时反馈,并要求有关部门、年级、教师进行整改。

5、完善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式。要采取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同科比较和异科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教务处牵头,各年级参与,每学期对四次大考进行成绩比对分析。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加大对学生违纪的处罚力度

1、加强学生守纪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岗位持续地对学生进行守纪教育。每学期的第一个月要作为守纪教育主题活动月,要结合学校纪律管理规定,表扬一批,处理一批,强化学生的守纪意识。

2、完善学生违纪处理办法。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学生纪律管理规定和处理办法要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纪律教育并产生应有的警示作用。

3、强化违纪学生处理的时效性和教育性。各年级、部门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违纪处理规定,按照程序及时对违纪学生的进行处理和通报,注重时效性和对其他学生的教育作用。

4、加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处罚力度。考风考纪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对考试中出现的违纪现象一定要从重从快处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1、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要高度重视校学生会及各年级学生分会的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完善学生干部的民主推荐和选举工作,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

2、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健全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学校和年级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自律意识和管理能力。

3、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各年级、班级都要进一步发挥好学生干部在学习、守纪方面的榜样示范和自我管理中的突出作用。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风学风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当前学校办学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抓好教风学风是我们突破阻力,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明确职责,提高执行力。各年级、部门应该围绕教风学风建设,认真思考自己肩负的职责,提高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全面落实学校在教风学风建设方面制定的相关制度。

篇9

在我国高校中,除了少数专职团干部之外,学生团干部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教育和自我管理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们作为广大团员选举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在学生中有着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其素养的高低势必影响着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甚至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其次,学生管理和教育是一项工程浩大,任务艰巨的复杂工作,单靠专职干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必须要依靠学生团干部落实到学生中。那么其素养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工作开展的水平。再次,学生团干部这个角色本身内涵丰富,是高效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经历后所积累的收获势必能让他在走向社会后快速有效的适应起来,大幅度得降低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负面影响。加之,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就意味着团干部也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团干部培养质量,已成为共青团建设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议题。

目前,学生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广大学生团干部在繁重的学业之外,承担了各种学生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团干部的素质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薄弱

在我国高校团建工作发展现状,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团干部与团干部之间,团干部与团员之间,团干部与非团员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思想,谈心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很多学生团干部已经不会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做团员和同学的思想工作,不愿主动去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更多于热衷于组织大型活动,将高校团工作定义为组织团员青年“唱唱跳跳”调剂一下课余生活,这必然使团建工作浮于表面。

(二)集体创新开拓意识薄弱

一方面是体现对上级和专职老师的依赖。工作中遇到困难,出现了问题,往往不是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或者找其他团员一起商量,群策群力共同解决,而是首先想到的“向上级团组织反应,找老师解决。”这不仅错失自身的主动性培养,也错失调动其他团员积极性的机会。另一方面,面对上级工作计划,依旧教条主义盛行,照搬照抄,毫无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提出新观念、新方案的少之又少,体现不出生动活泼的气息。

二、学生团干部培养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契合

(一)目标的契合

学校社会工作秉承了社会工作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自我,都具备了自我改变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去挖掘其自身的潜力,使他们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而共青团作为党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干部的综合素养培养是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而两者能够结合的空间――均以学生的社会化为主调,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

(二)内容的契合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团员的日常生活和大学每个阶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而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就其功能而言,它除了可以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还能增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教育的功能。两者的工作内容均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历程的各种关系。

(三)方法的契合

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方法有学校社区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学校个案工作。从个案到小组再到社区,各个层面依次扩大,这与团工作开展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契合。团干部的个体发展可以与个案工作相呼应,而各类社团组织和各级团组织是与小组工作开展方式相配合的;更进一步,高校存在院系和生活区,这些设置在无形中使团员和团干部都身处一个个社区中,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也可以以社区工作为单位进行。

三、介入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

共青团是培养优秀青年的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发展出了一整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其中包括理论教育,榜样教育法以及实践锻炼法等。这些方法对团员教育和团干部的培养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灌输理论法基本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教育效果微乎其微。而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就业危机等诸多实际问题又无法从这些方法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为了更好保持共青团旺盛生命力,高校共青团工作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再到组织架构正在逐步社会化。因此,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共青团工作中,不仅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更是形成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良性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有助于高校团干部个体自我优化发展

高校团干部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群体,有着多元化的思想和态度,同样需要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行为以利益为导向,理念信念缺失,世俗功利倾向凸显等负性冲击。而学校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能够很好帮助团干部进行自我认识和价值定位。高校团干部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的统一起来,通过尊重个人价值来为实现社会价值提供动力,通过实现社会价值从而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10

一、考核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

2.坚持注重工作实绩原则。

3.坚持民主公开原则。

4.坚持全面考核,综合评定原则。

二、考核对象

全校处级干部

三、 考核内容

处级干部考核,主要考核本年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

德,是指个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责任的业务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

绩,是指完成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四、考核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1.个人撰写述德述职述廉报告

处级干部根据考核内容撰写个人述德述职述廉报告,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

2.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分三个部分进行:

(1)群众测评。处级干部年度考核以各考核小组为单位召开群众测评会议。群众对处级干部进行量化测评。考核小组分组情况参照《遵义医学院2017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

(2)处级干部互评。召开全校处级干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测评。

(3)校领导测评。校领导根据处级干部表现情况对处级干部进行测评。

校领导评价分占民主评议总分的50%;处级干部相互评议分占30%;群众评议分占20%。所有参加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测评人数的2/3以上,否则结果视为无效,测评者应本着客观、公正、合理、负责的原则,积极参与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

3.综合评价

(1)测评结束后,学校党委组织部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并按学院编制机关职能部门、学院编制教学院系、附院编制机关职能部门、附院编制教学院系分类排名。

(2)学校党委组织部根据处级干部民主测评结果,结合今年对各二级院系目标绩效考核、职能部门满意度测评以及处级干部学习、考勤等相关事项情况,对考核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3)学校党委会议讨论确定全校处级干部年终考核评议结果。

4.考核结果公示

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党委组织部、纪委负责受理群众举报和干部申诉。

5.反馈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处级干部本人反馈。

6.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15%。

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1)贯彻执行学校任务不力,没有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

(2)在学校二级院部系目标绩效考核或职能部门满意度测评中,排名后三位的;

(3)在工作中因连带责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

(4)未按期完成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

(5)其他影响考核的重大事项。

8.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考核不能评为合格等次:

(1)受到党纪处分的;

(2)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有严重问题经审查证据确凿;

(3)严重失职,给学校利益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失;

(4)在工作中因责任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5)拒不接受组织分配任务,不履行工作职责;

(6)无视工作纪律,出勤率低于80%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会议,超过50%以上;

(7)有其他不能评为合格等次行为。

五、考核结果运用

对于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将考核结果存入处级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免、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组织领导

处级干部考核工作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组织部具体实施。

七、相关要求

处级干部对照考核内容和岗位职责,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并在“被考核人意见”意见栏签字。各部门考核小组汇总群众测评成绩后,于2018年1月15日前将年度处级干部的群众测评成绩及《年度考核登记表》统一交到组织部干部科。《年度考核登记表》中“量化测评得分”一栏经综合考核后由组织部统一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