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就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加就业培训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参加就业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规划 管理

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指大学生通过他人的协助,在自我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学业目标,开展实现学业目标的活动,制定大学学习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并进行执行、评估、反馈和调整的过程。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区间是大学时期,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自己四年大学的学习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客观环境;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渐进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和方案的安排;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在每一学年中,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年限划分,大学生可以按学年为阶段设置阶段目标,进行自己的学业规划管理,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1.大学一年级为适应转变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业规划管理的关键阶段,大一新生主要做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包括生活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心态的转变。首先,要从“应试”式学习中走出来,大一学习任务不重,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英语、计算机知识,争取尽早通过等级考试。学校在条件许可前提下,应当允许学生合理申请转换专业,使学生专业、个性、职业理想及人生目标能有机统一起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评估和认清自我,有方向性的职业定位、基本的职业目标和大致的职业路径设计。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要初步了解职业,训练和提高与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紧密相关的职业适应能力。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在职业探知方面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后就开始准备。并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大一阶段更要强调“四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事。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大学各种社会团体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

2.大学二年级为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讲座、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近、与职业生涯目标相近的机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来检验并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心理准备,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心理测评, 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体会社会用人需求,有效评估自我,进一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职业决策。

3.大学三年级为拼搏阶段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首先,大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强职业针对性。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开展职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其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大学生应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过程的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了解实际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规则和应避免的失误,更好地了解真实的职业世界,挖掘职业潜能。

4.大学四年级为冲刺阶段

大学四年级为冲刺阶段:大学四年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就业上。首先,大学生应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工作的申请,写好简历,利用学校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另外,要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大学生毕业生由于面临就业、学习、感情困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业规划管理,一方面,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能使大学生明确大学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目标,不断提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并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牛保明(1970—),男,硕士,延安大学就业培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篇2

关键词:脱贫工作;南通高新区;致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南通高新区的脱贫工作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新阶段,任务仍然繁重艰巨。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因素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这块突出“短板”,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地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一、目前己经采取的措施

一是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在全区扶贫工作部署之后,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街道副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其他部门同志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长期开展工作。责任明晰有效保障了扶贫工作的稳定性、有效性。

二是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组织了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工作培训,并进村入户,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自愿填写《低收入户申请书》以及低收入农户信息采集表。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以南通市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作为 “十三五”农村扶贫最起码识别标准,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的程序,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整户识别,逐级审核。

1.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委员会对提出申请的农户进行初审后,将名单交由各村民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小组负责对各户登记表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评议。

2.村民代表评议:村居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各组上报名单进行评议,评议采取票决的方式,街道驻村干部蹲点监督。评议结果在村组显要位置张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经公示无异议报街道办事处审核后确定为初选名单。

3.街道对上报的初选对象组织核查,主要核查宣传发动是否到位,是否有申请书、是否自愿申请、申请书是否本户填写,民主评议是否进行票决,是否公示到位,申请农户与初选名单是否认真审核、有无优亲厚友等违规行为,审核结果是否公示,农户异议是否 处理到位;全面入户查看初选农户情况是否属实,有无不符合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条件的对象。核查结果公示到村组,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村民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审核结果公示之日起7日内向街道办事处提出复核申请,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查、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公示复核结果。

4.区复审。街道公示无异议后将初选名单报区复审。经确认后的低收入农户名单在区网络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5.调查建档录入。对筛选确定的低收入农户信息采集表录入全国扶贫网,核实低收入建档立卡户共550户,843人。

三是加快低收入人口精准脱贫。通过高新区机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到2016年底我街道已脱贫160户,236人。

二、2017年,高新区的脱贫工作将重点向两个方向突破

(一)用制度来保障

1.完善和优化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的扶贫对象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劳动能力丧失或不全的,用好社会保障的相关政府,实现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托底脱贫;对具备劳动能力的,采取技能就业培训,改变其原有的低收入就业模式,根据其实际情况创造更好的就业岗位,甚至是创业扶持,帮助其提高劳动的“含金量”和性价比,有效提高其日常收入。同时对扶贫对象要建立实时动态化追踪档案,及时掌握其实际经济状况,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化管理。对贫困要建立和完善认定机制,对己经通过帮扶脱贫的人群,在两年内仍应提供原有的扶持政策及帮扶措施,以便对脱贫的成绩加以巩固。

2.完善和优化健康脱贫保障制度,对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体,要充分运用医疗保险政策和医疗救助手段,为这部分低收入群体提供最实际的医疗卫生服务,对符合要求的贫困户建立档案,由财政全额补贴其参加医疗保险后个人缴费部分,以实实在在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3.完善和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消除因残致病、因老致贫等低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按照省市要求,要将扶贫的标准跟低保标准相互衔接,对没有办法通过转岗就业、创业实现脱贫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实行托底保障。此外,应根据贫困农户的实际困难,完善和优化临时救助制度,通过针对性帮助,帮助其脱贫。

(二)用发展来保障

用制度来保障,更多的是一种“单向输血”模式,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他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摆脱贫困。而用发展来保障,更多的一种“先输血再造血”模式,通过就业创业帮扶,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切实提升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从某种意向上,发展来保障,脱贫效果更持久也更巩固。因此,我们的脱贫工作要和南通高新区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要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引导、创业扶持,针对性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提升就业技能,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对这部分人群的就创业帮扶,同样要建立动态追踪档案制度,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一次性帮忙”,要不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创就业帮扶措施进行调整,以求更为精准和有效。

篇3

一、20*年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县新增就业人员1326人,完成州下达任务850人的162%;55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州下达任务500人的112%;406名特困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州下达任务400人的102%。

——就业岗位开发。开发就业岗位2174个,占全年计划数1500个的145%。

——失业人员登记情况。全县登记失业人数846人,其中,上年结转485人,本期新增1687人,安置就业1326人,全县从业人员23333人,失业率3.5%。

——农村劳务输出。通过各种方式输出剩余劳动力27731人,完成指标任务数27613人的100.4%,其中,有组织输出20125人,完成指标任务数19596人的103%(经顺民劳务输出公司输出1260人)。

——技校招生。组织生源763人,完成指标任务数450人的169.6%。

——职业培训。共计培训3626人,占计划任务数3450人的105%,其中农民工培训2885人,就业再就业培训485人,创业培训256人,通过培训有3280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农民工取证人数2795人,城镇失业人员取证人数485人),完成州下达培训任务数3120人的105%。争取积极支持,用好用完就业再就业资金。

——劳动力市场及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劳动力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数据采集、录入已基本完成。乡镇劳动保障所全部按照2113116建设标准,由局里面统一制作,统一安装,目前,整个软硬件建设已结束。

——基本养老保险。截止9月底,全县共有参保人员8818人,实际缴费人数6761人,离退休参保1639人。养老保险费收入2004.2万元,其中单位缴费1379.6万元,个人缴费591.2万元,利息收入31.2万元,转移收入2.1万元。养老金支出1385.6万元,其中丧葬抚恤补助金支出3.7万元,转移支出3.2万元。

——失业保险。截止9月底,全县共有参保人员9548人。保险费收入196.9万元。共支出失业保险金56.2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51.1万元,医疗补助金支出5.1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止9月底,全县参保单位262户,职工16693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38人,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51人,灵活就业人员55人,农民工参保219人。实际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283.45万元(含上年补缴22.6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2399.03万元。参加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的人数为16618人,征缴费用175.37万元。

——工伤保险。截止9月底,全县共有参保人员8795人,其中农民工5012人,完成州下达指标的96%。保险费收入153.7万元,支出69.2万元。

——生育保险。截止9月底,全县共参保人员7996人,保险费收入49.7万元,支出22.7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县20*年以前共有16366人参保(因政策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农村人员继续参保,只是对以前数据进行管理)。20*年,全县有村干部32人参保,共收取保金17万元。截止9月底,一次性领取8人,支付金额1134.3元。正常退保人数9人,支付金额3428.2元。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实施有效监督,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按上级要求全面完成各项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开展基金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检查,积极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充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确保发放。

——劳动用工。我县企业单位共122户,应签劳动合同人数10053人,已签订劳动合同9959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9.1%,其中,农民工应签人数5756人,累计签订4663人,签订率81%。用工登记122户10053人,其中网上用工登记91户涉及职工5900人。申报审核特殊工程提前退休职工35人,批准提前退休29人,上报州级劳动能力鉴定2人。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台帐逐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各项服务工作正朝优质高效方面推进。

——劳动监察。认真开展农民工劳动权益普法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1次,开展《禁止使用童工》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项检查,共检查用工单位300户,涉及职工5683人;年审合格666户,涉及人数12647人;日常巡察共进行288人(次),巡查面达80%。共接待群众来访181人(次),其中超过3人上访51次,当场解答90人(次),调查落实80人(次),待落实11人(次);共接待上级转来件2件,全部办结;共发生监察案件10件,已结案6件,罚款4.1万元,其余4件正在办理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款21万元,已完工退还10万元。

——窗口建设。定期更新便民网站内容;在办公楼前开设宣传橱窗;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17个便民服务台,建立健全便民措施;开展为期1个月的优质服务月活动。

——基础工作。开展4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印发宣传材料10000余份,接受咨询1200余人次,编发《劳动保障工作简报》25期、《劳动力资源开发简报》14期,被《红河日报》采用9期,州局劳动信息采用10期,《*一周》采用20期。相关科室中心按时按质上报各类相关数据、表册。

二、取得突破性的工作

(一)严格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

为严格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总支书记、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机关问责四项制度的工作实施方案》(泸劳社[20*]15号),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安排。3月10日,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动员会,随后,各科室中心分别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均写出心得体会。重点做好“一柜三屏六牌”建设。“一柜”即服务柜台,在柜台内设立17个便民窗口,在每个窗口的前柜台上摆放内装笔、胶水、涂改液、老花镜等便民工具的便民盒。“三屏”即一块电子显示屏,二块电子触摸屏,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指南、政务信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查询、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查询、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查询等内容设置成模块,把业务程序、服务承诺、违法违纪的投诉追究办法等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六牌”即事项标识牌、岗位牌(党员还有座式的党员先锋岗牌)、固定的效能监督牌、党员干部职工形象公开栏、制度牌。还有一块特殊的牌子,就是将工作警示教育标语制成牌子,悬挂于显眼处,从环境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根据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制定了相配套的《机关管理》、《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纪律》、《劳保障内控制度》等30余项管理制度,成立以纪检组长为首的督查小组,严格督查;局党政领导又成立监察组,不定时抽查,查出问题,不仅对当事人进行处罚,而且对督查组人员进行相同的处罚。

通过抓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全局服务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四项制度考试,全体干部职工成绩85分以上,省、州、县机关效能督查组多次督查、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聂明工作调研,对我局的报务质量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扎实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为和谐构建助力

为推进和谐构建进程,今年,举国上下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法规监察与科,由总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领导小组还下设检查指导组、应急劝返组、宣传信息组,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职能组职责。二是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条例》、《关于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等规定、文件,把大接访活动的直接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将规章制度、文件精神、接访要求作为学习重点。三是实行领导带班制。局长作为主要责任人,全天候带班,其余领导,每人带班一星期,当场解决问题,力求做到当日案件当日清。四是落实包案活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案件进行认真梳理,明确解决重点和突破口,明确结案时间,逐一落实包案领导、包案责任人,签订《*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接访活动案件包案责任书》。五是开展集中下访活动。工作重点由被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向预测防范并及时协调化解上转移,深入全县各用工单位,专门针对农民工权益维护、非法用工等情况进行排查,重点进行超前防范。六是确保信息畅通。每天下午3时前将接访活动开展情况、上访隐患人员动向等,及时上报县大接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大接访活动期间,我局共计接到州劳动监察转办件1件,已办结。接到县大接访办转办件8件,其中6件由我局牵头办理,2件配合办理。截止目前,全部件在规定时限内回复本人或办结。同时,我局还对隐患案件进行排查,将涉及劳动保障的隐患案件进行梳理排查,明确包案领导及承办责任人。在排查中,共计排查出12件隐患案件,目前,已经处理或答复人6件,有3件进入司法程序处理,有3件正在进行处理。对冯鹤仙件的处理得到人的高度肯定,人写感谢信进行了感谢。

(三)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充分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认真做好“惠民”政策的宣传,2月、7月,分别在县城闹市区举行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加大小额信贷工作力度。做好跟踪调查管理、建档立卡工作,及时了解其资金流向、经营管理情况,通过创建“信用社区”,降低反担保门槛,简化手续,为下一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做好前期调查工作。至9月底,小额信贷资金全部收回,还款率达100%,同时,对符合贷款条件的100余户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受理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主动与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沟通,积极协调,为1361名持《再就业优惠证》的自主创业人员共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近60万元。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306份(其中:今年新增发放178份)。累计发放各类补贴487.17万元。其中:社保补贴145.07万元;职业培训补贴252.1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60万元。

搭建服务平台,做实服务工作。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大厅人员统一佩带上岗证,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深入企业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完成劳动力市场各类失业人员的登记工作,积极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免费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服务,全年共计开发就业岗位2000余个,促成近40家用工单位和2000余求职人员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从9月开始,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活动期间,共计提供就业岗位523个,有658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与多家单位协调,开发公益性岗位158个,用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审批的154个“零就业家庭”已至少安排1人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成员全年动态清零;将城区内闲散居民较为集中的“长安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点进行就业援助,帮助社区内有就业愿望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到目前为止,该社区实现就业人数占社区总人口的80%以上。

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成立机构,全县所有乡镇2113116规划进行高标准建设,目前,全县8个乡镇劳动保障所除中枢镇有3人外,其余乡镇均有2人。每个乡镇有功能相对齐全的办公室、档案室、服务窗口,标识明显。每个乡镇均配备了微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其中金马镇办公面积达85平米,在三室的基础上增设微机室。每个乡镇都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台帐清楚,并能按照制度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就业再就业、企业社会化服务、劳动监察等6项职能。

提高就业再就业培训质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通知》(泸劳社[20*]19号),加强对各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其培训行为;在现有的驾驶、电脑工种和集中在县城培训的基础上,更注重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6月27日—7月27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水果栽培技术、山羊养殖技术和蔬菜栽培技术培训,600余人参加培训。全年共举办创业培训班2期,培训合格人数256人。

(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保扩面。通过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今年,结合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宣传,推进下岗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进度;通过与安监、煤炭等职能部门采取强硬措施,对工伤人员,及时上报州局认定、及时结算费用,促使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与医保联手,对要进入医保定点的医院、药店经医保考察后,必须先参加养老、失业保险;针对我县企业用工的特点,遵循低基数、低门槛、边进入、边引导、边规范的原则,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开展扩面攻坚。

2、养老金发放。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密切配合,不断完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管理,年内,共发放养老金1530万元,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在100%。按上级有关政策,即时调整了养老金,规范了津补贴。

3、信息平台建设。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各险种业务经办人员统一进入大厅经办业务,全部实行微机管理,突出服务人性化;建立局域网,利用社会保险经办软件,经办养老保险业务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4、社会保险稽核。7—8月,社保、医保、监察、基金监督科组成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组,分组对全县参保单位缴费基数申报进行稽核;5月、10月,分别对全县领取养老金人员进行生存认证。

5、企业社会化管理。采取企业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学习,组织离退休人员活动。

6、基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保证每笔基金及时入帐,专户存储及时支付。配合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专向审计。

(五)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做好常规宣传同时,进一步采取进村入户宣传,至目前,召开各类会议5次,上街开展咨询宣传活动2次,在*电视台宣传15天,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8月25日,全县各乡(镇)、社区的劳保所人员进行了第一期培训,9月2日,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所)负责人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二期培训。

三是强化措施,确保效果。采取“乡镇和责任单位为主、相关部门配合、政府督导”等措施,以确保工作能够取得实效,顺利实现预期参保目标。即按辖区和责任单位应参保的城镇居民人员数量,将参保任务下达到各乡(镇)、责任单位,并追加到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政府各部门除了在职权范围内为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提供支持外,还负有做好本单位职工家属政策宣传和参保工作的责任,依靠内部管理之便与乡(镇)、社区形成互动之势,共同开展工作;为了避免出现敷衍塞责现象,要求各部门每周五必须向县城镇居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本单位参保情况。向各乡(镇)、责任单位派驻工作督导组,协助搞好工作,跟踪督促指导,落实工作进度,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在督导中发现存在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等问题的单位,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并对主要领导启动行政问责,对主抓领导做出相应处理。

截止11月底,我县已有29300人参保,完成州下达年度计划指标29300的100%。整个参保登记和缴费工作将在12月初全面完成。

(六)坚持依法维权,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

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认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指导,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健全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和防范工资拖欠预警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活动,做到劳资双方良性互动;继续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自查和督查,全县各类企业劳动合同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平均达到80%。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健全执法监察网络;开展劳动用工、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大检查,依法保障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权利,严禁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制止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遏制劳动领域违规现象,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明显提高。先后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使用童工、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会保险和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和整治。进一步完善企业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体系,改进办案方式,规范仲裁程序,提高仲裁质量,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处理劳动争议。同时,建立与企业联系制度,及时指导帮助企业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水平明显提升。

三、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全县尚有大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安排就业,企业隐性下岗失业人员大有存在。今后几年我县企事业改革转制中仍会有大量人员分流,农村将有更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加上下岗职工技能单一、就业观念陈旧,需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压力较大,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质量普遍不高,培训、输出、服务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农民技能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适应性培训层面,还需要从适应性转到战略性的高度上来,充分作好长期培训规划,“转业”农民和“务工”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输出转移没有有效衔接。

篇4

一、用信念燃放激情,使队伍鼓足斗志。中心抓住管教民警这个关键,针对成立初期部分民警工作信心不足、畏难情绪较重等情况,中心科学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强化“践行使命、求实创新、矫治育人、打造和谐,追求卓越”核心理念,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员,只有不称职的教官”,“进来一个,变好一个,成功一个”雄心壮志,凝聚民警士气,激励队伍斗志。教育管教队伍做到“三心三真”,即对学员谈心教育耐心,观察学员思想变化细心,解决学员问题有爱心;帮助学员掏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激励队伍将自己的满腔真情和爱心转化为学员教育转变的催化剂,自觉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和杂念,广泛形成不做“功亏一篑,贻误人生”之人,愿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的良好风气。

二、用温情融化心结,帮学员找回自尊。为解决问题少年普遍自尊心受损、心结难以解开的心理难题,一是做到“三对待四知道”。要求教官们对学员像父母对待子女,像医生对待病人,像老师对待学生;知道学员基本情况,知道学员主要违法犯罪事实,知道学员社会关系,知道学员文秘杂烩网现实表现,用真情抚慰学员心理伤痛。二是搭设了两座“心桥”。中心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在学员和社会之间搭起了“连心桥”和“爱心桥”。4月以来,通过省电视台、南国都市报和南海网公开征集20多人爱心志愿者走进中心开展帮扶;1名没有监护人的学员得到爱心人士的亲情认领和安抚;市司法局和市检察院7名女干警、农垦社区4名退休女职工组成“爱心妈妈”帮教组,坚持每月2次到中心进行帮教,帮学员消除心理阴影。三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推行学员称民警为教官、辅导员,减少了抵触情绪,拉近了心灵距离;统一免费配发了服装、被褥等全套生活用具;定期安排家长和监护人与学员吃亲情餐;组织教官为学员缝补衣服;组织医护人员每天定期对学员进行巡诊;教官每晚巡房为学员添衣掖被,不断增进学员亲情感、认同感和归宿感。

三、用文化孕育心智,教学员学会自强。为培育学员心智,树立自强理念,一是普及文化教育。成立了文化教育组,对学员开展扫盲教育,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二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邀请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的8名老师每周1天连续两个月组织学习《弟子规》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学员。三是开展“六个三”活动。通过开展写三封信、唱三首歌(《生命之河》、《感恩一切》)、《跪羊图》、读三本书、写三篇感想、做三件好事、写三本日记六项活动,每个学员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的悔过书,有6名学员积极提供线索并配合公安部门破获案件15宗。四是创办特色学习教育园地。定期出版《阳光地带》教育报刊,建立集心得体会、电视知识等于一体的学习宣传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五是开展兴趣培养。作家原上草自愿到中心帮教,重点对爱好写作的学员进行引导培养。六是动员全社会提供学习教育保障。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我为挽救未成年人捐一本书”活动共捐书2380册;市教育局免费提供了100套课桌椅和100套校服;市劳教所从有限行政经费中预借了20万元管理教育经费;省综治办林捷主任、市政府刘庆声副市长等领导分别亲自向中心捐款1000元,市司法局组织全局干部开展“为挽救失足少年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20000多元,积极为学员创造和改善学习教育环境条件。

四、用法理矫正行为,促学员守法自律。为解决学员守法自律意识普遍不强的难题,一是实施一守则两规范教育。让学员熟知中心的各类规范性制度要求,增强自我约束意识。二是实施法纪教育。组织学员有重点的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禁毒法》等电视法规知识,强化电视意识。三是开展以案析理现身说教。结合学员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开展思想互动交流,组织曾经是失足少年的爱心人士朱先生进行现身说教,使学员在寓教于乐中明辨是非,认错悔过。四是实施心理矫治。与海口经济学院心理学康乔、李丽慧教授共同研究制定了一套问题少年心理矫治方案,逐个建立个体心理档案,结合问题少年心理特点,每周安排3个课时,连续8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邀请心理辅导专家传中、王海玲等老师每周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并与省团委办的“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挂钩,为问题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省营养家协会共同组织“心理破冰”拓展训练,使学员通过亲身体验,重塑自我,全方位矫正不良行为。

五、用劳动锻造良习,让学员成长自立。为激励学员热爱劳动,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生存能力,一是培育自理能力。按照准电视化的要求安排每周一天的队列训练,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和执行意识;从教叠被子、洗衣服、整理个人内务做起,坚持每日做到内务管理四个统一,四个定位,从行为举止上培养学员好的养成。二是组织习艺劳动。从海南艺源工艺品有限公司引进了制作手链的习艺技术,每周安排学员进行一定时间的习艺劳动,让他们学习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用劳动创造价值意识,摒弃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等恶习,塑造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培育生存技能。海南花仙子美容学校爱心人士孙女士,专门指派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美容美发师,到中心向学员免费传授美容美发技术,并承诺可为优秀学员提供就业岗位。省企业家协会也派人到中心为学员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努力让学员各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