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学习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经济学学习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经济学学习报告

篇1

一、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意义

工程经济学也是一门复合型学科,涉及到工程建设概论、现金流量管理、建设项目评价、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效果评价、建设工程的时间价值与社会价值研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门学科可以实现一些独特的教学目的。

(一)可以培养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思维

传统的土木工程类学科的专业教学中,一般院校和教师都重在传授建筑领域与施工环节的相关知识,学生也重在学习规划、设计、画图、预算、造价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这些学生一旦毕业进入工作领域,都会成为建筑型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人群的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升,而且经济领域中投融资体制的不断变革,这就要求我国建筑类人才在进行施工设计、项目建设规划时,不仅仅要评估技术领域的可行性,更要分析每一个项目的经济功能与社会价值,是否能顺利实现盈利并及时收回投资、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与欣赏习惯、是否与社会文化观念和周边人文环境相吻合等等经济与社会指标,这就要求我国一些院校重在培养土木类学生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思维。

(二)可以培养学生满足施工企业多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深入进行,我国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施工经营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和建筑企业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也从单一化的技能需求演变为多样化的复合需求。在这种社会趋势中,我国相关院校在进行建筑类专业的学科教学时,就应及时改革与调整教学安排与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课时,向学生讲授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内容,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明白他们不仅仅是在要学习相关施工技艺,更要学习经济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预算、控制、分析、评估、规划等环节中的具体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满足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建筑施工企业的人才需求,使这些学生具备提升建筑施工类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建设领域的经济学难关

现代房地产公司或施工类企业在开展施工之间,前期的评估、规划与预算工作,不仅仅只考虑技术因素,更要关注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技术指标,对企业而言,如何照顾并对一些经济指标准备好实施预案,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一些经济治疗的操作与处理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相关院校在教学中进行重点安排,工程经济学学科就可以学生理解工程建设领域的经济学难关,理解与掌握一些经济指标的主题内容与实施要求。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如何计算折旧、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构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编制财务评价基本报表、投资方案比较、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评估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影响等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具备用经济指标处理与分析建工施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经济学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这门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课外实践环节,课外实践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

工程经济学的只是比较深奥,既涉及到建筑领域的知识,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些内容相当深奥,也难以理解,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实现预计中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最终掌握相关内容,为运用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课堂上一些知识的讲授、一些习题的解答,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只有在课外实践中,不仅仅到建筑工地上进行实际锻炼,还得通过课外实践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尤其是用一些经济方法来分析某个项目的施工周期、时间价值与经济收益和社会受益等,通过具体运用来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二)有助于学生从事一定的实训操作

工科专业的任何一个学科,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实训,课外实践就是教学实训的一部分,这个环节对工程经济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学生的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分组或者独立开展一定的实训活动,才能把一些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操作方式,比如:对于一些固定资产、原有建筑、待建项目的使用价值进行折旧计算、项目资金的时间价值评估、施工进程中不确定因素的评估、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对项目资金和流动资产的影响,等等,这些具体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算、造表、列式、分析等活动,才能加深理解并得以熟练运用,课外实践环节就是工程经济学课程中教学实训的有机构成部分。

(三)有助于提升的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土木建筑类的毕业生和而言,积极具备本专业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等等,更需要具备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原理来分析项目施工可行性、社会文化价值等综合分析处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每所相关院校在开展工程经济学学科的教学中,重视课外实践环节,教师可以率领学生走进施工工地,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出这个项目的未来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情况,让学生走进已建成的标准建筑,尝试开展画图、价值估算、价值折旧等经济分析活动;还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经济学建筑作品图集之类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书面写作,提升他们的应用文处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三、工程经济学中课外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

根据国际具名院校相对成熟的实施方案,工程经济学课程中,课外实践的实践至少需要课时总量的30-40%,时间不够的话,达不到实践的效果,故此,我国相关院校应合理安排课外实践的教学时间,采取一些灵活的实施方式,确保课外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

(一)鼓励学生从事独立课外实践

针对一些院校课程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的客观现状,授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中,独立从事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弥补课外实践时间的不足。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描述、建立或解决一个来他们自身所学学科的工程经济学问题(例如建筑工程或电气工程);运用软件计算课后习题,并给出答案;阐明每个问题都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收集可以阐明工程经济学某些方面知识的数据、资料、照片或图表,并在这些数据、资料、照片和图上写上标题等说明性文字;计算分析过程和列示简要评价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等。学生独立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延长课外实践环节的总体时间,每位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要点进行反复实践操作,直到完全理解并掌握为止。

(二)合理安排分组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中,最有效的操作方式就是分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兴趣爱好相似、学习成绩差距不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布置出模拟投资项目实例,让学生完成财务分析模型和经济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以选择一个社会上或校园中的工程项目或问题,引导学生对一个或多个有建议的解决方案应用工程经济分析。分组实践的时间安排上,教师可以允许一部分实验在课堂上作,另一部分实训内容由学生自己在课后独立完成,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实训作业实行电子版提交,这些内容都有助于课外实践环节的顺利完成。

(三)探索课外实践的新模式

篇2

同济大学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艺术、教育学 10 个门类,优势专业主要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地球物理学、车辆工程、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学校努力使培养的每一位大学生成为具有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方面综合特质的"专业精英,社会栋梁"。我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以对欧洲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先后建立中德、中法、中意、中西、中芬等 8 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 200 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

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同济大学积极为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项目及社会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我校与校区所在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不足 30 亿元发展到 2014 年的280 多亿元,开创了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同济大学国际班简介

本留学语言培训针对的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均得到我国教育部认可。学员通过在我院培训半年或一年达到留学语言要求后,申请赴海外知名大学进行深造,经过3-4年的海外学习,毕业后获取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士学位。项目全程由中外教联合授课,师资配置优秀,教学严谨,管理严格,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学有所成。

项目优势

1)学历国家认可

v 海外合作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均得到中国教育部的认可

2)国内安全过渡

v 同济大学名校平台品牌保障,名校师资,教学严谨,管理严格,尽享百年名校氛围

v 享受奖学金制度,列入学院校友录

v 度身定做个性化留学方案

v 安全、经济、快捷的留学通道,使学员更快地适应海外留学生活

3)入学门槛低、节省费用

v 新西兰部分高校可以内部语言考试替代雅思成绩

学习模式

学习阶段

学习地点

学习

时间

主 要 课 程

费用标准

第一阶段

同济大学

1年

·雅思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及应试技巧、英语语法及泛读等

·高等数学、商务沟通、商务入门、商业分析、微观经济学原理等

·西方国家发展史、计算机技能、海外学习技巧、海外高校面试、教学参观等

学费:68000元

宿费:3000/年

(有空调)

篇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63-03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计量经济学因其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等知识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特点,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类高等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在中国众多高等院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但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提升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目前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既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又包括经济学各领域中计量建模的应用研究,实际上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初步应用分析。那么,计量经济学课程到底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来决定授课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定位不明确直接影响授课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赞成是理论课的,由于在教学过程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偏重数学推导和证明,结果使学生以学习数学课的方式来学习计量经济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建模思想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赞成是实践课的,由于过分回避推导和证明的内容,令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结论,即使讲解了大量例题和案例,但学生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教学中,计量经济学应定位为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特点但偏重应用的一门课程。理论性要求保证本学科基本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不能回避必要的推导证明,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统计工具在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性。实践性则要求,不被公式和模型所禁锢,着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

2.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不符合培养应用能力的目的。现有的国内教材偏重于理论的严谨性,编写方式基本上是先介绍理论和理论推导,再介绍理论应用,而且重点放在理论部分,例题不够丰富。国外教材的中译版对理论介绍不多,偏重实践应用,有大量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实例。但由于是国外经济背景下的应用分析,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热点问题相差较远,所以例题和案例并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此外,计量经济学教材很少涉及如何设定模型、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改进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只会解习题,而面对实际经济问题却不知如何入手。

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计量经济学综合性较强,需要有初级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为先修课程,但是很多高校通常在第5学期或第6学期才讲授计量经济学。财经类专业学生对数学、统计知识的掌握本来就比较差,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也很少有机会再进行强化和巩固,因此到了学习计量经济学时,大部分统计和数学知识已经遗忘,授课教师不得不再花费相当的课时给学生重新补习。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知识无法有效对接,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课时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课时通常约为50学时,其中还包括实践课课时,这使得讲授经典计量模型的教学内容更加紧迫,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也无法深入讲解。总课时偏紧的情况下,实践课不可能占用太多课时,所以实践内容基本上也只能用于验证性实验教学,学生无法有效开展综合性、创新型实验。目前的课时安排很难为学生深入学习和强化应用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

3.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当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手段已大为改善,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单位课时的信息含量,图形、数据、软件操作过程的即时呈现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但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关注度的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还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本质没有改变。

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例题或案例分析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考虑与学生知识背景的契合度、能否体现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实验教学安排在时间上滞后于课堂教学,两个教学过程的脱节不仅起不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还经常出现软件操作“先使用、后讲解”的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反而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的畏难情绪。受到实验课课时的限制,教师通常指定分析任务并提供数据,由学生进行简单的软件操作和分析,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实际上,只有在教学环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才能彻底改变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使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得以有效开展。

二、多任务驱动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于此,必须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从学的角度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任务模块化分解为: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熟练使用专用软件、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研究问题共四个子任务。在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学生如何高效完成课程任务”这条主线,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三个维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从而构建并实施任务驱动型的本科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1)调整理论知识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可结合软件应用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从而淡化理论内容的抽象性。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推导,应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取舍,不过分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外,考虑到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需要,教师也应从应用的角度向学生适当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知识。(2)构建特色计量经济学案例库。案例是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付诸实践的最好展示。本科生、研究生的优秀学位论文、教师的学术成果、专业期刊的学术论文等等,都是案例素材的广泛来源。案例应涉及多个经济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并突出区域特色,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经济问题。特别地,优秀的案例应包含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编写Eviews软件使用手册。熟练使用Eviews软件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能演示基本操作方法,实际运用中的许多细节问题无暇顾及。此外,软件中计量经济学的英文专业词汇也成为学生学习软件的一大障碍。编写的Eviews软件学生使用手册应包括:介绍计量经济软件建模的主要实现步骤、解释输出结果,以问―答的方式说明学生软件操作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列出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单词表。使用手册成为学习过程随时可查阅的“字典”,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软件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1)加大实验课比重。较为充足的实验课课时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教学经验表明,在现有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再按理论与实践3∶1的比例额外配置实验课,这样既不影响理论知识的授课效果,又给学生足够的应用型学习时间。(2)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可以按2∶1的比例分配验证性实验课与设计性实验课的学时。验证性实验课采取“1+1”(1节理论课+1节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紧密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及时巩固和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对于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自主提出研究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工作小组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解决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及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总结,最后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实验报告或课程小论文的形式上交。(3)提高实验报告质量。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针对课本中的案例及课后习题,目的是验证课堂教学内容、熟悉软件操作方法,完成验证性实验习题应为学生课后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必再撰写实验报告。实践教学中应重点安排2~3次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提交高质量的实验报告,教师则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索性、创新性三个方面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并以一定的权重纳入到学生期末的总评成绩中。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1)互动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输模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塑造知识与信息的双向传输渠道,教师应积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将具有共性和特性的问题纳入课件或讲稿中,从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能经常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还可结合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完成情况,专门留出1~2节讨论课,师生角色互换,以学生为主导,演示和讲解工作小组的项目设计和完成情况,教师尽量避免做出简单的、结论性的评判,主要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留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讨论结果。(2)探究式教学。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导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从而指导学生完成“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研究问题”两项课程学习子任务。教师以计量经济学典型案例启发学生在其专业领域选择拟研究的现实经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可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视野和想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长为集认知、审视、创造、交流于一体的主体,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问题,提升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3)多维度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该门课程的风向标,考核方式应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所获得的综合知识水平和能力,并引导学生注重动手、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出勤、课题讨论、平时作业、设计性实验(或课程小论文)、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适当加大设计性实验在综合成绩中的权重。鼓励学生以工作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设计性实验,并给工作小组出成绩。这样既达到了考察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也可避免抄袭现象,还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团队精神。闭卷考试的内容除了体现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推理能力之外,也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可适当安排案例分析的内容。

三、结束语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教学改革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配合,因此需要对学生强化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不怕吃苦、乐于钻研的学习态度,借此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必须认识到财经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只依赖这一门课程。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快速发展,财经类各专业的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素养,并且在教授专业课程时有意识地突出计量经济学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为学生自觉地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创建一个积极的情境。

参考文献:

[1]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6):15-18.

[2]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3]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77-80.

篇4

[关键词]物流;硕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64-02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由于国内物流管理方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硕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论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硕士研究生。

1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1.1 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1.2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目前仅54所),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达254所)。

1.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 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2.1 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理工类学生占24%,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别人的建议占10%,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2.2 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满意的占16%,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不好、应该完全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没有影响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54%的同学表示一般,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3.1 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3.2 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认为不好的占28%,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3.4 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

重要内容,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

第四,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需要增加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量,提高物流教育层次性。

第五,注重实践与案例教学。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实践外,还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一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参考文献:

篇5

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英才辈出

学院位于英国首都伦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齐名,是英国著名的金三角名校之一,颇受英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长期以来一直享受英国政府提供的特殊财政预算补贴。

与很多其他综合类高校不同的是,伦敦大学学院是一所完全开放式的高校,没有封闭独立的校址,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等各类教学建筑如明珠般散落在伦敦的各个街区,学生常常要穿越伦敦的大街小巷,在不同的教学建筑间往返上课,这也成为学院一道特殊的景致。学院的中心校区则相对集中一些,位于布鲁姆斯伯里高尔街。这里地处伦敦的市中心,商业繁华,功能齐全,交通便捷,而且与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毗邻,学生们可以免费进入这些场馆学习参观。这也使学院深受伦敦这个世界文化、娱乐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滋养,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学术气息,彰显出更加前卫个性的时代特征。

学院建校至今已经有近两百年时间,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创造力,为英格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更为全球科技文化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有多位知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伦敦大学学院。而且,殊为不易的是,学院的学科构成极为广泛,涵盖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重要领域,大诗人泰戈尔、印度圣雄甘地、世界轻武器教父勃朗宁、电话之父贝尔都曾在伦敦大学学院度过他们宝贵的青年时光,这些经济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们也成为学院的骄傲。学院已经成为世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摇篮。

同时,学院从建校以来一直崇尚自由开放、兼收并蓄的办学理念,强调最大限度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打破种族和宗教的界限。因此,学院在招生政策上严格保留沿袭已久的非宗教特点,也是目前全英格兰唯一一座不设立祈祷间的大学。这种开放的招生理念,打破了种族、宗教和政治信仰束缚,在英格兰这个宗教极度发达的国家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凸显了学院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师资和研究能力突出:文理同步

伦敦大学学院之所以能在世界同类高校中独占鳌头,除了文化积淀深厚之外,师资力量强大、研究能力超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学院拥有学生近2万人,在校教职员工4000余人。这其中,有皇家协会院士近50名、科学院院士50余名、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0余名和近百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学院的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和研究人员中,有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这一点上,仅比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稍稍逊色。

学院的自然学科水平极高,数项重大科技发现对现代科技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激素和维生素的辨认、惰性气体的发现、电话的发明等最具代表性。同时,学院也是全英格兰学科设置最为齐全的大学之一,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目前,拥有8个重要学院,分别为文学与人文科学,建筑与环境、临床科学、工程、法律、生命科学、数学与物理科学、社会科学与历史学学院。而且,每个学院都拥有完善的专业设置,共建有院系70余个,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的各个领域。其中,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齐名,被人们称为英国经济学的双子星。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学院的63个院系的研究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稍逊于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居全英第三。

学院一直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同步壮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院学科设置的平衡性和均衡性,并且致力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互补发展,使不同学科在交叉发展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呈现出一种多学科深度交融、各专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语言类专业为例,目前,学院是首个开设英语文学、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学科的综合类学院。对于语言学的研究不仅仅学科广泛,而且更在扩大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深度,对单个专业实现纵深发展和突破,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并且将研究目标和实际需求进行对照,更加突出了语言学研究的实用价值和职业价值。语言学专业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学术论坛,围绕一些全新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及时了解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将东西方语言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学院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特点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对出现的一些新的语言现象进行跟踪,使语言学研究紧跟时展步伐。

治学教学思想卓越:质量为先

伦敦大学学院在办学思想和教学探索上,也有自己全新的尝试和开拓。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学院首次提出了“质量文化”这一理念。所谓“质量文化”,就是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最大责任和最终目标,并尽最大可能将这种目标内化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注重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最大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

内部质量评估机制。学院从1992年开始实施这项机制,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目的就是对学院每个院系和专业的管理情况和质量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这种评估以管理为重点,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项机制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其中包括:院系自主提交自评报告、评审团进行实地验收、评审团给出报告、举行评估大会最终确定结果、向质量保证委员会提交最终鉴定结论。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学院管理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学院的科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年度监控机制。年度监控主要针对教学,以一年为期限,对每个院系和教师的教学项目及最终效果进行监控。通常是以某个院系前一学年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和院系负责人进行自我剖析,听取校外人士意见等方式来提高院系的教学质量,确定教学改革的重点。年度监控的目标体系较为复杂,其中主要有:教师这一学年的实际表现和教学成就,院系学年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是否实现既定的学习目的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监控程序和报告,学校可以随时掌握每个院系的教学情况,为修正学院的教学体系提供基础信息和重要参考。

同行教学观察机制。这项机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出现因为教师过于重视研究而忽略教学的现象。在实际过程中,以教师间的互相观察为主要手段,任何一位教师都是教学观察的对象,教师可以任意选定同事对自己进行观察。对于一些重点院系和重点领域,采取指定人员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观察。这一机制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可以让教师在互相观察的过程中,加强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院系之间、学院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学术探讨。

篇6

[摘 要]本文总结了重庆工商大学教考分离中宏观经济学教学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强化学生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等教改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能力培养,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能意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有学好宏观经济学的热情。但学生学习、老师的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我校宏观经济学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1.教考分离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有限

自2004年起,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学校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改革。促进了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学质量评判标准还是考试成绩,老师还是以考试为中心;部分教师以“ 教” 取代学生的“ 学”。学生则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反复讲解,反复讲授练习题;学生也重点关心考试及格问题。老师一般以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尽管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平台。但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课时少、实验课少,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理论精神实质的作用有限。

3.案例教学相对落后

学校案例教学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高校的差距相当大。案例分析混于宏观经济学正文教学课件之中,没有成熟的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课件或讲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不能鲜活、形象地描述案例的社会背景,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重卷面成绩、轻素质培养。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期末考试实际上只是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考前突击能力,谁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强,谁的成绩就好。

二、宏观经济学学习情况

1.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部分学生主动性较差,平时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不会自我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2.学生容易误解抽象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基本概念所包括的口径理不清,基本原理所包含精神实质想不清,对该课程的体系难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困难造成不及格。

3.学生对庞杂的理论体系比较费解

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庞杂,争论颇多,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尽管我们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易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4.文科学生害怕抽象的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经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文科出身的学生对较深的数学推导觉得晦涩难懂。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较差外,课时少没有为学生留下消化模型的时间,造成学生学习中出现数学模型和理论核心思想相脱节,不懂得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演绎推理经济学规律。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以上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应着力强化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着力弥补学生数学思维的不足,把晦涩模型变为学生能看懂的模型。

1.注重宏观经济学的平时练习

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辅之以一定的习题,使所学知识能得到沉淀。尤其是数学模型比较多的章节,会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学生课后练习就变得相当重要。可根据历届学生感觉的难点、疑点,编制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册,作为学生的作业。习题册一定应讲究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

2.强化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内容和中国实际差异很大,学生难以把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

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考虑各类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结合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国外典型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增设数学模型基础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有数学模型障碍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回顾经济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最基础课程有关内容的形式,对宏观经济学中将会用到的知识做讲解。培养学生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规律的思维。解释宏观经济学怎样借助高度抽象和严密的数学逻辑表达经济学思想。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拉近师生时空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革考核的指挥棒,开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1.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来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在教师个人主页或公共邮箱向学生公布本人所教课程的内容介绍、教学进度、参考书目以及学习要求。借助电话、QQ群、博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

2.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采取多媒体教学,易造成数学模型多,难度大的章节因学生的接受节奏滞后于教师的讲解节奏,影响教学效果。可辅之以必要的板书;使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基本一致,学生与教师的思路连贯一致。避免老师站在多媒体展台前,只顾操作机器忽略教学的互动。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现有“填鸭式”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可在每次课结束时,概略地讲解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收集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实际例子。把抽象、复杂的理论放到具体、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描述,变晦涩为通俗,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习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改革宏观经济学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的考核宜由相对单一的考核向多元化考核转变。在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同时,尽量丰富平时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增加学生对当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问题分析,考核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将作业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外,将出勤、平时测验、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纳入考核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文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09)1

篇7

引言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教育部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教高[2007]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湖北省教育厅了《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07]7号),决定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提高高校教学改革质量关键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范型,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素构成[1]P59-62。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最早出现在1994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文件当中,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文件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蔡炎斌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2]P79-81。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3]P86-87目前中国高校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常见与比较典型的模式有:①“2+2”的分段教学法,即新生入校一般不分专业,前2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后2年再分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②“1+3”模式,即新生集中教学、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集中管理,一年后再实行分专业教学。③“3+1”模式,指前3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1年主要在实习单位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④“2.5+1.5”,利用前两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剩下的一年半时间进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撰写[4]P69-81。长江大学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活动,经历了“2+2”的分段培养模式向“1+3”模式的转变,在高校教育改革中走在前面。

一、长江大学一工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江大学在全校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依据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的要求,学校从2005级起在“文史类”、“化学化工类”、“机械类”、“电信类”、“经济类”、“农学类”、“管理类”等7个学科28个普通本科专业中实行“2+2”的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谓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经过学科类基础平台学习后,由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等因素,以及社会需要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2”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整合基础,优化课程”为主要内容。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四学期末分流到相应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方向内。在分流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质量优先原则和有利于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原则,在“2+2”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1+3”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江大学从2006级新生开始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1年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课,在一年级集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人文素质等课程,一年级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并与“2+2”模式相衔接[1]P59-62。成立于2006年5月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作为贯彻学校“1+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单位,经过三年时间的运转和实践操作,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后推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1.“1+3”人才培养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大学在大学入学填报志愿时,由于对相关专业了解和父母的影响,所选择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从而导致大量厌学和逃学现象。在学校专业分流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相关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和机会,为了获得较好专业选择机会,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2.对基础课程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提高了素质教育,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工部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和学生专业需求,大学英语按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分A、B两级。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分A、B、C、D四个层次进行分类分级教学,基础化学分为化学化工类与非化学化工类,对每类又进行分级教学,工程训练分为1、2、3个层次。这种分级分层次教学既兼顾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又兼顾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学效果显著。如2006级学生一次性英语四级过关率为71.5%,2007级学生一次性英语四级过关率为88.6%。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60名学生获奖,占全校获奖总数的51%[1]P59-62。

3.集中教学、集中管理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年级教学工作部针对新生特点,积极开展“专业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作风训导”活动,引导同学们走好大学第一步。据一工部校园网网上调查统计,学生按时起床率保持在95%以上,上课率98%,晚自习率%%,按时就寝率99%[1]P59-62。#p#分页标题#e#

但是,一工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例如:

1.教学模式安排存在“一刀切”现象。长江大学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80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有一些学科院系的课程教多,需要在大一开展部分专业课程,但在现有的一工部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部分院系的要求,导致部分院系的学生进入大二、大三学习专业课程太多,感到学习压力较大。

2.部分学生反映一工部对学生管得过多过死,缺乏自由。从长江大学BBS等网站的一些留言看,部分学生感觉在长江大学读了一年“高四”,每天学习日程被安排好,缺少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课外活动不丰富。

3.由于采取单独教学,一年级大学生主要集中在西校区,导致学生与老生接触不多,失去了传统的老生带新生的优势。很多事物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生走入大学校园,充满激情和好奇,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误入歧途。在学校外面的网吧里,每天都有大量夜不归宿的大学生。

二、一工部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长江大学一工部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单位,应该充分利用长江大学已有的教学资源和优势,继续贯彻学校“1+3”与“2+2”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改革。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课课程体系、实践课课程体系、创新教育体系。根据长江大学学校的专业特色,在坚持基础课程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一年级的部分课程和授课时限。长江大学专业主要由石油地质类、师范类、医学类、农学类与经管类专业组成,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对基础学科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像理工科专业对数学要求较高,师范类专业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经管类专业对外语与基础数学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设置安排上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比如,对理工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基本课程要多加课时,巩固其基本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要走上讲台,为人师表,可以在一年级开一些大学语文以及琴棋书画课程,提高文学修养;农学类专业可以多开一些国情介绍的课程;经管类专业生源复杂,数学基础差异大,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安排上要区别对待。大学一年级除了开设一些基本理论课程外,还可以针对部分专业适当开设部分专业课,以缓解他们大二、大三学习的压力。

2.正确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当前在我们学校普遍存在重视必修课而忽视选修课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课较难,考试难以通过,所以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相反,选修课学生重视不够,认为课程简单,不需要考试,或开卷考试,容易通过,麻痹大意,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3.部分院系招生制度的改革。长江大学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广,学科全面,招生范围较广,生源差异大,而部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在全校进行试点,该院系的所有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全部由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择优选择。例如经济学院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招生的时候,经济学院文理兼招,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训练,学生的数学功底仍然很差,从而导致学生在大学四年级考研过关率低下。长江大学可以借鉴其他一些高校的先进做法,把经济学院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其他院系,在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后,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当中挑选部分学生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

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教学目标;ACC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25-02

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是为培养国际化会计复合人才的一门会计学专业学生拓展需求类课程,需要在培养阅读专业文献和专业写作能力的同时,兼顾专业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术语,学习财务会计领域的理论和前沿知识,并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财务会计理论的现状,学习并通晓西方国家财务会计的各种实务操作方法,并能用英语进行会计工作的日常交流,能读懂一般的外文专业文献。

一、西方会计教学现状

那么,在西方国家(英美),财务会计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呢?笔者在分别对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FULLERTEN)分校和英国龙比亚大学克雷格洛克哈特(CRAIGLOCKHART)商学院的会计相关课程进行了跟班学习后,有以下几点感悟:

1、专业方向种类繁多,但彼此差别不大

以会计学学士学位为例,专业选择就分为企业金融学方向,市场营销学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经济学方向,法律方向和创业方向六个层面。其中,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为:

Napier大学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设置对比表

学位研究方向

课程

设置

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

会计学学士人力资源方向

第一学年课程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商业技能》《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市场营销学》《行为学》《创业学研究》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行为学》《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创业学研究》《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与组织管理》

第二学年课程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 选修《商务会计学》《商务》或《管理挑战》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三学年课程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公司财务》选修《税务学》《管理会计学应用》《审计》《公众财政学》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 选修《雇佣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发展》 选修《税务》《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应用》《税收编制与财政研究》《审计》《公众财务》

第四学年课程 论文 选修《投资管理》《当代财政问题》《全球财政市场》《货币理论与政策》 选修《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企业社会责任》 《领导力的改革与创新》 论文 选修《全球雇佣实践》《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选修《国际会计》《当代财政问题》《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公司管理》《投资管理

由此可见,同一学位的不同方向所开基础专业课程基本相同,但到高年级之后逐步细分,在论文的写作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论文方向,以及学生学习范畴的差别。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会计专业,基本只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国际会计学之分,每一类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以及最终的论文选题没有太大的区别。

2、课程结构设置简单,以学生自学为主

英美大学课程每门课一般有二至三名教师共同担任。教学十三周,每周教学二小时(有的为一小时),教师辅导学习一或二小时。每门课只有一至二个大作业加一次考试。学生按要求应在三个学期内(每年三个学期)选学课程(相当于一个学期专攻三门课程)。每周总学时(包括辅导学习)在10个学时左右。教师只给大作业一个等级分,基本不详细批改。

英美教学方式以学院为范围开设课程,课程学时数少,由学生自由选择规定数目的课程学习,这是很好的教学组织方式。相比较中国的本科教学而言,中国的教育学制长,学的课程多,有些课程与所学的专业无关,学时数非常多,每一门课程都只由一门教师完成,学生习惯于听,而非自己学习思考,学习依赖性相当严重。西方的教学方法与中国的教学方法有相当大的区别,老师不会照本宣科,每周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课堂讲授时间,但是教学速度非常快,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一堂讲授课就涵盖了2-3个章节,一百多页的课本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在西方的高等教育里面,大都是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书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国际化培养目标

会计教学理应培养契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客观需求,拓宽培养复合型会计国际化人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双语教学要求,随后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项重要内容,其后在2007年陆续了鼓励双语教学的举措,即辅助教学的模式。众多高校包括我们贵州财经学院开始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选取少量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现代会计学双语),希望能提高学生掌握国际会计语言与规范的能力。

2011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会计国际化人才需求,很多高等院校积极引进了英国公认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英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1MA)等办学方式,使用国外指定原版教材授课,因而,教学计划中的绝大部分必须采用双语教学。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的背景下,必须重构会计国际化教学目标,强调会计国际化教学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有益补充,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处于主导地位,财务会计双语的教学目标定为:培育学生熟练掌握国外会计处理基本规范,能够按照国际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使用管理会计知识加以分析。

三、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准备与实践

1、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通过西方会计教学的跟班学习和多年双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教学目标。以财务会计双语课程为例,由教师带动学生朝会计国际化视野方向进行系统的培养,最佳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通过教师串讲,案例剖析,师生互动讨论,由教师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提出系统的专业前沿理论知识。但实际过程中往往不能完全实现,因为原版教材往往阅读量很大,一些学生由于语言问题而不能坚持自学,或者虽然课前阅读了课文和相关资料但不能把握要点,致使课前预习没有实际效果而最终放弃。因而,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财务会计双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着重于对ACCA人才的培养,所以采用BPP Learning Media编著英文原版教材《ACCA PAPER》。该教材从ACCA考试的层面系统介绍了西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内容全面且难度适中,外语地道,语言明快流畅,学生可以领略地道的专业表达方式,了解中西方会计处理的不同,达到财务会计教学的目的,把握ACCA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拓宽国际化的视野。在中文教材上,选用了立信出版社常旭、编著的《会计专业英语》作为辅助材料,该教材采用中英文对照学习,是学生进行会计双语学习的基础材料。

2、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着重讲解重点与难点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鉴于西方的授课经验,学生的自我学习是关键。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定位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按授课计划进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前参考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英文授课,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在财务会计双语教学中,笔者一般以ACCA的案例引出本专题主要内容,列出关键词并加以解释,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学生理论的理解,提出问题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解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重点,理解难点,掌握解题的技巧。这要求双语教师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要避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知道听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原本能够精彩纷呈的课堂变得平淡无味,甚至成了纯粹的专业词汇学习,或者出现备课时几乎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根本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默默无闻”的教学。

3、动手与动脑结合,恰当安排习题和答疑

在双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题目依旧不会做。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教师讲授达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习题课和答疑课就成了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习题答疑不一定完全由教师讲解,可以请一些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充分准备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或者由同学自由组合共同完成。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课堂,可以针对全班、部分同学或者个人,借助于班级公共邮箱或网络教学系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笔者将习作的成绩最终计入学期的总评成绩,以便将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跟实践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同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有效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 于洪,周恒男.对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方案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28.

[2] 史艳红.解决高校双语教学中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J].山西大学学报,2007(04).

[3] 李颖琦.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8,(1下).

篇9

[关键词]:金融金融学金融学教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篇10

1.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强调经济数学重要性。

经济数学这门学科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一直在学习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学学习能够增强人类思维的逻辑性。逻辑思维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数学学习还能够促使我们思维的严密性。每一道数学题目,无论题干是繁杂或是简单,都包含着一套庞大的体系。题目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有效信息,解题的线索与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关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要把每一条信息纳入思维体系,然后组合、思考出答案。

在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们思维的严密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②经济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的影子。从实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就可以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受生活的启迪而发展至今,我们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知识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数学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财经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由来已久,在如今扩招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如何利用学生有限的基础和求知的欲望做好经济数学教学,是我们经济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

2.淡化理论,注重实验教学。

首先我们要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在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强化理论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对数学越来越畏惧,从而产生放弃数学的念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理论,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引入大量案例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及今后专业课里会遇到的经济问题。同时,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众所周知,数学里的很多计算是可以借助数学软件来完成的。比如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极限、微积分、矩阵都可以求解。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只需要简单向学生介绍基本概念和计算,重点通过案例教学强调这些知识点怎么运用。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演示怎么借助数学软件计算我们要的结果。对于难度较大的计算,学生不需要用手工计算,可以借助数学软件来完成。这样不仅降低数学难度,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依据专业需求设定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我们应结合专业课需求,设定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对于专业课中用不到的要不讲或少讲。

在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部分教学内容应由其他学科教师与数学教师共同研讨确定,针对不同专业背景设置不同的应用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专业性,其内容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学习数学是发展的需要”。有了这份求知欲的动力,学生会愿意迎难而上,努力学习数学。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另外,对理论性太强或是偏难及应用型不是太强的定理可考虑删除少讲,对定理的讲解不强调证明的思路和方法,重点放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上。这样数学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4.改革考核体系,突出应用能力的考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通过考试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考核内容可以采取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实验报告的形式。

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点、简单计算掌握情况,采取闭卷形式,占50%;应用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机考的形式(这里计算难度会大些),占30%;期末的时候,学生以论文的形式上交一份经济案例的实验报告,采取开卷考试,占20%。总评成绩为三项加成。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