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安全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安全生产培训细则一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增强对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是实现生产安全、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新入厂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
新入厂的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由厂、车间、班组对其进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知识的初步教育,以减少和避免他们由于安全技术知识缺乏而造成的各种人身伤害事故。
1、厂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过程;
(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3)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
(4)工厂内特别危险的地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5)新工人的安全心理教育;
(6)有关机械、电气、起重、运输等安全技术知识;
(7)有关防火防爆和工厂消防规程的知识;
(8)有关防尘防毒的注意事项;
(9)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10)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内容。
2、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的工艺流程;
(2)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3)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及其应注意事项;
(4)本车间的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5)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
(6)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遵章守纪的重要性。
3、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工段或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和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2)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作用;
(3)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
(4)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5)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6)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7)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安全色介绍;
(8)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三级教育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并填写好三级教育卡备案。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已按国家规定的本工种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并接受过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可不再进行培训,而直接参加考核。
其他安全教育形式
1、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是基于安全生产教育的长期性的艰巨性的特点。职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应贯穿于生活活动之中。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例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底、广播、黑板报、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卫生展览会、放安全电影和录像、安全考试、安全讲演、安全竞赛等。在生产过程中坚持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制度和职工违章离岗安全教育、工伤事故责任者复工安全教育。
2、安全继续工程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是指那些已经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并已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者,经过一定时期,必须继续接受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新知识的教育。它是从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等具体情况出发安排学习内容,组织专修的,因此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是对专职从事安全管理的干部、企业主管安全的负责人领导、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对新任职的领导必须要经安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3、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
四新教育,系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时或工人调换工种时,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四新安全教育由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其内容主要有:
(1)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新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
(3)新产品、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新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教育后要进行考试,合格后,要填写《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登记表》。
安全生产培训细则二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现根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现根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第二条公司要根据年度安全施工生产需要,由劳人部根据安质部提报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公司各项目要依据本单位施工生产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第三条对从业人员(含分包队伍)的安全培训教育的组织实施,公司实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公司负责对公司领导、公司管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取证和公司本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由项目所在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机构或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第四条公司各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4、1项目部员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4、2项目员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
(1)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除通过学习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并持证上岗外,每年还必须接受安全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3)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特殊工种(包括电工、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人货两用电梯司机等)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每年仍需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5)其他员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6)待岗、转岗、换岗的员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3新进场的工人,在接受公司安全培训合格,还必须接受本项目部进行项目、班组的二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1)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是:工地安全实施标准的执行(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现场设施、过程施工特点、生产和生活环境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2)班组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内容、事故案例分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4项目部与各班组负责人必须针对施工作业和施工特点,及时抓好对在场职工冬雨季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教育,做到不违章操作。
4、5项目部必须建立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没有接受安全教育的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从事作业或者管理活动。
4、6一般员工待岗、转岗、换岗,员工重新上岗前以及新进场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由项目部自行组织培训。
第五条职工安全培训,应当使用经国家各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审定的大纲和教材。
第六条安全培训教育要做好记录,并实施考核。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应使用公司三标一体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格式。
安全生产培训细则三第一、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针对教育和培训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1、组织辖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简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三类人员持证上岗。
a)、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强制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b)、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安全资格证》。
c)、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执行GB530685《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按国家、省、市各级和企业规定进行本工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上岗作业。
2、督促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拟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聘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a)、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实习生)必须进行公司、厂级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严禁事项及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b)、特殊工种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c)、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
第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学时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2、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3、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能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三、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形式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的主要指导人员,必须进过专业考核后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其认清工作的危险性和安全性,必须经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1、安监局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负责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复审考核安全培训。结合国家、省、市各级安全政策组织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2、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所属监管领域及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督促、指导、检查企业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台帐档案规范管理。
三级教育的要求:
a)、三级教育由企业的安全、教育、劳动、技术等部门配合进行;
b)、受教育者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准予进入生产岗位;
c)、每一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记录三级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等教育考核情况,并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签字后入册。
3、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采取有效手段督促、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特定情况下的适时安全教育
a)、节假日前后;
b)、节假日加班或突击赶任务;
c)、工作对象改变;
d)、工种交换;
e)、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施工;
f)、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后;
g)、新进入现场等。
第四、教育培训效果检查
对安全教育与培训效果进行以下方面检查:
1、检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否制定了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组织落实,并建立了档案。
2、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年度培训。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按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是否参加了安全强制培训,是否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年度培训,持证上岗。包括企业内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培训学习。
3、检查三级教育制度及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新入厂工人和转岗工人教育培训。刚进企业的新工人是否接受入厂安全方面的基本教育培训,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主要检查企业对新入厂工人和转岗工人的考核记录。
4、检查安全教育内容。通过查看安全台帐记录,检查三级教育制度、企业职工隐患辨识、岗位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教育培训考核的落实情况。
篇2
时间稍纵即逝,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获得了成绩,也存在着问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自查报告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自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自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自查报告1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始终把安全当头等大事来抓,时时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办学理念,把师生的安全时刻放在首位。为了把各种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开学初对校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现将近期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学校制定了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及时成立了学校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隐患排查要求,明确有关人员工作目标,落实排查责任,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开展全面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二、校园内各种设施的检查情况。
通过检查,学校教学楼、围墙、厕所等设施,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对全校用电设备进行排查时发现有几处输电线路松动,、个别插头等存在裸露,及时进行了更换修理。大门、走道、旗杆等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报警器工作正常。
三、校外周边环境的检查情况。
学校周边无生产、经营和存放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场所,无大型集体活动,同时对学校周边环境及交通安全、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公共安全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对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也进行了勘察,未发现安全隐患。
四、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我校针对以上所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以下整治措施: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对学校电路以及用电场所联合后勤进行全面整改。要求各班主任要时时讲,天天讲安全注意事项,使每个学生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努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校积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的做工作,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抓好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为学校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自查报告2
校园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为切实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保证师生安全万无一失。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校园安全排查治理的通知精神,针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的内容,我校召开了师生安全工作会议,严格按要求对学校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大排查。现将此次进行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校园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牵涉到社会稳定。我校进行了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一是我校做到了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二是健全了组织,落实了校长安全负责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工,责任明确。层层签定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责任制。有专人负责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有严格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三是排查全面,检查细致,不留一处死角,不放一个细节。
二、校园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1、学校内部制度建设完善,每学期初、期末及重大节假日,都要对全校师生做专题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定期检查、教育,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学生的上课安全、活动安全有专项制度并有签订安全责任书。
3、实行安全教育制度,每周教师保证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
4、学校内部的各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要求,学校领导带班制和值日教师责任制得以有效落实。
5、全校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自改,上课期间,校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到学校办事必须经学校领导和保安允许后方可入内。学生在校期间离校按程序履行请假手续。
6、查巡晚间值班安全情况。晚上,我们注重学校学校安全,实行教师值班,领导带班,并提醒值班老师在校园内加强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解除或报告。
7、学校配备了1名专职保安,二名兼职保安,学生上下学实行教师、领导站岗护送。
三、学校安全隐患排查
认真检查校内各部位安全情况。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对学校房屋各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特别是要害部位如、教室门窗、食堂、水房的防盗防火防投毒设施。学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其有关情况如下:
(1)消防安全条件。对学校的消防设施灭火器进行检查,消防设施基本完备,指示标牌工作正常。
(2)询问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情况。针对我校学生乘车上下学情况,对乘车上下学的学生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并签订责任状,并对乘车学生及所乘坐的车辆进行安排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对部分学生家长骑摩托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给予提出安全要求,并要求他们所乘载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3)学校重要设施、场所的安全状况。检查了学校用电线路,线路规范、完整,无破损和老化现象。
(4)校园周边治安安全状况。校园周边治安良好;无小商小贩。
(5)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开学进行师生全面安全教育,并与家长、学生签订安全责任状;每班进行上学、放学安全教育,并进行记录;放假签订安全须知,学校安全教育教案有记录;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与自救逃生演练。
(6)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开展食品卫生、防治常见疾病的讲座,杜绝学生购买零食,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控,严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7)学校大门口的马路无斑马线,无警示标牌,接送学生车辆经常乱停乱放,调头等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学校大门口两侧没有车辆减速带,加上道路不够宽敞,周围有一些工厂,常有大货车经过,学生进出校园的路途十分不安全。
四、加强整改,组织实施。
针对以上相关情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领导和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上级相关安全教育文件,并吸取各地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特别是针对学校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学校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上下楼梯的演练,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做到预防于未然。
2、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及家庭的联系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过与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和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和节假日值守制度,值日教师每天对校园进行巡视,各位教师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将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总之,安全工作的落实,并非阶段性的,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我校要以这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深化管理,努力杜绝校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自查报告3
一、成立安全领导检查小组:
组长:
组员:
二、检查时间:每周星期一小查,每月最后一星期五大查。
三、组织人员做好安全隐患自查
我校组织校委会和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对校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大范围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教室、教师宿舍、主要功能室及校园内进行了检查。要求各班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及时处理。对于班级内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
四、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学校全体教师会上学习安全文件和要求,利用班会,红领巾广播站和升旗仪式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各班队会安全教育有记录。全体教师要有安全意识和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1、学校门卫要求24小时值班,来访人员进校需登记,禁止家长车辆进入校园。
2、教室、教师宿舍和食堂消防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3、在课间值周教师组织,防止拥挤和踩踏。
4、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做文明学生,并致家长一封信,希望家长做好孩子表率,遵守交通规则。
5、在班级进行各种紧急情况的的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学习。
6、加强校内用电安全,严禁各班级和办公室私接电源。
篇3
(一)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然而,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看,建筑工人文化素质偏低,流动性大,技能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建筑施工科学管理的的巨大障碍。据调查,建筑施工工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来自农村,大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而且90%以上的农民工从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拥有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更是寥寥无几,用广泛流传的话说,就是“放下镰刀拿起瓦刀,放下锄头砌起砖头”。加之有些建筑企业管理不严格,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民工培训学校形同虚设,技术交底工作落实不力,势必造成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纪律松散,效率低下,材料乱放,工具乱丢,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管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巨大隐患。
(二)材料管理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现场投入材料的种类多,数量大。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实践工作中,也许工厂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合格,可以达到产品检验标准,也可以顺利通过试验产品质量测试,但也不排除许多材料,如砂、石、砖等质量较差,加之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疏漏,运进进场时不再严格检查检测,往往因此而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三)机械设备操作及成品、半成品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建筑材料以外,还有大量建筑设备以及运输工具、各种配件、成品、半成品等等,这些材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人员的任何懈怠和疏忽,都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在租赁机械和设备使用中,由于很多建筑企业机械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不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因此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事例屡见不鲜。
(四)安全意识模糊,责任不明确问题
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整个工程进程的关键,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到位,导致他们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首要位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只是停留在口头,没有根植于心。平时不能深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文件,上级领导也不能将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贫乏。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安全责任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责任制,但落实上从上到下逐级减弱,有的企业责任不明确,不能按项目特点制定,不考虑时间、项目、人员变动等因素制定安全责任制,使得责任非常模糊。例如,不少施工企业这个工地的责任制和另一个工地的责任制一个样,几年前制定现场施工制度和现场施工责任制一个样,使得贯彻制度和落实责任制的时候,走过场,流于形势,对违反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无法按照责任制处罚。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研究和探讨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是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紧紧抓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人的决定性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增强建筑施工管理者和生产者的责任感,培养主人翁的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是最根本的任务。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全员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
要充分认识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实现“管理出精品,管理出效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高瞻远瞩,将安全生产制度化、常态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开拓进取,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乐于接受新事物,努力掌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熟悉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服从指挥,安全意识强。
2.坚持目标管理,有效落实生产责任制
要对施工中的人的管理和对物及环境因素状的管理结合起来,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事故隐患,实现保护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目标。
3.坚持全员管理
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控制,不仅要突出一个“严”字,狠抓一个“细”字,更要强调一个“全”字。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安全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情,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成效。
4.实行全面控制
结合每一个工程的特点,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人的使用,根据人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心理行为习惯掌控人的使用。特别是对农民工的管理,要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摆在突出位置。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较差,流动性较大,工种更换频繁,安全意识淡薄,客观上给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培训促使农民工掌握各工种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二)抓好材料管理,是实现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目标和效益目标的重要任务
严格把好材料关,在材料采购时不能仅仅考虑价格高低因素,更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严格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做到不符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购买,已经购买的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出场。首先要加强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配备,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程序、方法和手段,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质保书、合格证、材料复试报告等资料齐全,未经检验的材料坚决避免在工程中使用,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把对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重点,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再随机抽取焊接件检测。另外,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在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需要量较大,这些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一定要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安全目标和效益目标。
(三)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要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就必须建立健全切合建筑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机械操作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文明卫生制度、消防制度等。贯彻落实这些制度必须做到定人、定位、定操作、定质量、定劳动定额,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并通过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工作例会,收集各工种监管人员现场发现和反馈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理方法。
(四)搞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程序管理和成品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安全是保障,质量是根本,科学的进度计划和材料管理是效益的直接体现。要把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形成有机的生产系统,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目的,就必须加强劳动管理,合理配置劳动力,精心维护和使用机械设备,改善施工技术,严格材料和成品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首先,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工程的质量要求,完善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组织好质量管理,使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努力实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其次,要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施工单位的每一个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工程施工人员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三检”制,在经过质监部门质检员签字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再次,严把隐蔽工程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立即整改。严防施工单位质检员验收签字流于形式,监理方发现问题应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成后,还要再进行复检。
(五)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目的就是通过采取生产要素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有效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实行安全教育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卡,一人一卡,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一般来说,培训内容主要实行三级安全教育,第一级是公司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是项目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是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工地安全制度、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是班组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事故案例剖析等。安全技术交底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具体的预防措施、安全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措施等。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如钢筋工,在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全隐患大不相同;围护结构施工阶段主要在施工现场专用钢筋加工及安装,但在主体施工阶段,重点安全隐患集中在支架、模板、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方面;因季节或气温变化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例如,雨季施工安全隐患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平时,高温天气施工安全隐患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常温条件下的施工;不同工种之间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要教育施工人员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被物体伤害;消防、施工用电也要作为日常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时刻提醒作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生产教育要制度化。例如:班前班后安全会、安全会议、安全活动日、事故现场会、安全技术交流、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教育电影、宣传栏、宣传画、警示牌、横幅标语、安全操作规程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并严格执行,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努力使工程项目施工成为达标工地、样板工地。
三、结语
篇4
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草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烟草行业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将烟草生产、仓储企业作为消防保卫重点,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烟草行业各卷烟(雪茄烟)厂、复烤厂以及各类仓库。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行业内企业、事业单位,以下同)防火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防火管理人员的配备:各卷烟(雪茄烟)厂、复烤厂、烟草分公司应配备专(兼)职二人,县烟草公司应配备专(兼)职一人,车间、班组、库房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一人。专(兼)职防火管理人员,应协助本单位领导抓好防火安全工作。
第七条各企业必须建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应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百人以下的企业不少于职工总数的50%;卷烟年生产量在二十万箱以上,复烤烟叶在二万吨以上,贮存物资价值在一亿元以上的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企业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组
织条例》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队员不少于18人。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制定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工作会议制度;
(二)防火宣传教育制度;
(三)火源管理制度;
(四)电源管理制度;
(五)消防设施、器材装备维修管理制度;
(六)车间、库房、班组防火管理制度;
(七)易燃、易爆和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八)重点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九)火灾隐患整改和立、销案制度;
(十)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度;
(十一)检查评比和奖惩制度;
(十二)外来施工单位防火管理制度。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制定下列人员消防职责:
(一)单位主管领导防火管理职责;
(二)单位分管领导防火管理职责;
(三)保卫处、科、股长管理职责;
(四)专(兼)职防火管理人员职责;
(五)专职消防队长、指导员职责;
(六)专职消防队员职责;
(七)义务消防队员职责;
(八)车间、库房、科(室)负责人防火管理职责;
(九)班、组长防火安全职责;
(十)特殊岗位工作人员防火安全职责。
第十条各单位应当把防火安全教育纳入到职工教育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对新上岗的各类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防火教育和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第三章防火检查
第十一条各省级公司每年至少对本系统进行一次全面防火安全检查;各企业每月进行一次全面防火安全检查;车间、部门、仓库对防火责任区每周应不少于一次防火安全检查;班、组每天班前和班后应当对所属机台、库房和防火责任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第十二条各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警卫力量,严格值班、检查、巡逻制度,落实防范措施。
第十三条检查发现的火险隐患,应逐条登记存档,并填写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单位(集体)应当认真整改。
第十四条一般火险隐患和重大火险隐患整改率应分别达到90%和100%。火险隐患整改要落实计划、落实资金、落实负责人,并规定整改时限。
第四章建筑防火
第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厂房和仓库等工程时,其防火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技术法规的规定,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工程竣工后,主管部门应会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消防工程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工厂、仓库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如因生产、储存确需搭建时,应当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
第十七条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厂房和库房,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厂房、库房内的吊顶、隔墙不准采用可燃材料。
第十八条消防通道、疏散楼梯、电梯间内禁止堆放物品,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
第十九条厂区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8米,一般通道不小于4米,道路上空的架栈桥等障碍物,其净高不应低于4米,不得在道路上堆放物品、停放车辆、搭建建筑物,必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第二十条库房内成品、半成品、原辅材料堆放要整齐,并分
2
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
1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用于商品养护的电器设备间距不小于1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米。每个卷烟堆垛垛高不得超过八件,烤烟原烟堆垛不得超过六包,复烤把烟不得超过七包。
第二十一条露天、半露天烟叶堆场的最大储量不得超过20000吨,超过的应分场堆放。分场堆物,堆场与堆场之间不应小于
240米,每垛占地面积一般不应超过100米,堆高不宜超过5米,堆垛与堆垛之间不应小于1.5米,五垛为一组,组与组之间不应小于15米。半露天库房支架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第二十二条厂区、库房、车间、仓库的重点防火部位,防火
22
标志要醒目。占地面积超过500米或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米的
库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各厂及大型卷烟和烟叶仓库附近有公安消防队的,应当设置与其直通的报警电话或其他通讯工具,并保障通讯畅通。
第五章电源管理
第二十三条车间、仓库内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路,不得随意增设电器设备,高、低压线不得架设在同一根电线杆上。
第二十四条车间、库房的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应保持清洁,配电箱(板)不得有积尘,立式配电柜周围一米内不准堆放物品,应保持干燥并挂牌专人管理。各电气设备的导线、接点、开关不得有断线、老化、、破损。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电气设施严禁超负荷运行。
第二十五条车间、库房的照明设备悬挂应当牢固。发酵房照明灯具应安装在墙壁四周。香精、油料库必须安装防爆灯。贮丝、烘支房和各库房内不得使用60瓦以上的白炽灯,线路应采用暗管敷设,开关应安装在室外,做到人走灯灭,并有断电指示灯。库内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家用
电器,不准用可燃材料做灯罩。
第二十六条厂区、仓库的电气装置、电源线路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规范的规定。车间电源线路应当安装在架线支架内,与各设备连接的动力线必须采用穿管连接方式。库房的电源线路应架设在库外,引进库房内的线路,必须装置在金属或非燃塑料管内。线路和灯头应安装在
库房通道上方,距堆垛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严禁在堆垛上方架设电源线路,严禁在库房闷顶内敷设配电线路。
第二十七条库房内不准架设临时线路。库区的电源应设总闸、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并有防潮、防雨等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电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保护装置。仓库电器设备的周围和架空线路下方禁止堆放物品。提升、码垛等机械设备易产生火花的部位,应当设置防护罩。
第二十九条厂区、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第三十条配、发、变电房内,严禁存放各种油料、酒精等易燃物和堆放其他物品。
第三十一条电器设备必须由持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保养。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第三十二条配、发、变电房内严禁明火作业和使用电炉。室内通风要保持良好。
第六章火源管理
第三十三条厂区、库区禁止流动吸烟。吸烟室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室内要通风良好。吸烟室周围3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和可燃物品。吸烟室应有专人管理。
第三十四条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生产区、库房外、车间内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临时动火必须向保卫处、科(股)申请办理临时动火证,方可动火。并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二)固定动火须经保卫处、科(股)防火安全审核同意,报经企业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固定动火证。应明确动火人防火职责,采取安全措施和配备相应灭火器具,主管安全部门应当经常检查和加强管理。
第三十五条厂区和车间内的蒸汽管道应当定期清扫,保持清洁,并用难燃材料保温,其保温厚度以表面不超过50℃为宜。车间内的暖气包、管、片等0.5米内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品。车间、库房内的送气、通风、送料、除尘、空调管道应当分开安装并安装阻火阀,管道应采用非
燃烧材料。
第三十六条车间、过道内严禁存放各种油料、香精、酒类等易燃物。香精、酒类等易燃液体不得与卷烟原辅材料、成品混同储存。
第三十七条发酵房、真空回潮、复烤机要严格控制温度。复烤机房排气管周围剩余烟叶,每周清扫不少于一次。各种纸箱、盒应使用蒸汽或电烘烤,严禁使用火墙等明火烘烤。烟叶堆垛应定期检查,防止炭化自燃。
第三十八条进入库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排气管的一侧不准靠近物品堆垛。在库区作业的电瓶车、铲车、吊车等必须安装防止喷火或打出火花的安全装置,各种机动车辆装卸物品后、不准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修理和加油。
第三十九条厂区、仓库、露天堆场周围100米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堆场周围的杂草等可燃物应经常进行清除。
第七章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
第四十条厂房、库房应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配备消防器材。消防供水不足的厂区、库区必须修建消防池、水井或水塔,确保消防用水。
第四十一条消火栓应有明显的标志,室外消火栓周围20米内不准堆放物资和停放车辆。
第四十二条各种消防器材要分布合理,摆放在便于取用,通风良好的地方。室外消防器材应摆放在防雨、防晒的箱、架、柜内,严禁与油类、酸、碱等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接触。
第四十三条消防装备、器材应指定专人管理、维护保养和更换并挂牌管理,任何人不准挪作他用,确保完好能用。地处寒区的企业,寒冷季节应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采取防冻措施。
第四十四条消防器材维修、更换、添置经费,应优先给予保证。各单位每年应根据消防设施、装置、器材使用情况和火灾隐患整改需要,进行一次消防经费预结算。消防经费不得擅自挪用。
第八章奖惩
第四十五条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在消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六条单位(集体)表彰、奖励条件:
(一)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重视消防工作,全年未发生火灾事故的;
(二)防火组织机构健全,防火措施落实,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重视消防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消防条例和各种消防法规,职工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的;
(四)消防设施、装备和器材完善,保证扑救火灾的需要。
凡发生火灾事故的县级以下企业(含县级)不得评为烟草总公司和省级公司的先进单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省级公司不得评为总公司先进单位。
个人表彰、奖励条件:
(一)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防火、灭火训练,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的;
(二)模范执行防火制度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在预防火灾工作中作出贡献的;
(三)发现和消除隐患,表现突出的;
(四)及时发现和扑救火灾,避免了重大损失的。
第四十七条凡违反本规定的单位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第四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公安厅(局)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管理办法,并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备案。
篇5
关键词:采矿;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采矿作业的生产劳动过程,在生产环境中都存在某些特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比如采矿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成分的粉尘、炮烟、毒气;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噪声、振动、肮脏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作业环境中种种不安全因素;不良的微小气候和污染的空气,需强大的通风设备维持生产。由于采矿种类的不同,职业卫生问题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煤矿除粉尘外,高温、甲烷和煤尘爆炸的危险是比较特殊的;而在金属和非金属矿开采的矿石中存在有毒物质(铅、汞、砷、锰、铍、铀、石棉),而且某些矿物(金、钨、萤石等)和石英共生,致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很高,对肺的危害特别严重。
矿山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等,有些矿山还有民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性质是;①气味。氨有剧臭味;二氧化硫有强烈硫磺臭和酸昧;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二氧化碳有微酸味。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可判别其是否存在。②比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比重大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底板处;氢、甲烷气体、氨、一氧化碳、氮的比重轻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顶板处。③溶水性。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能溶于水。利用这种性质,可通过洒水喷雾来吸收净化空气。④爆炸性。甲烷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氢在爆炸界限内可发生爆炸。
一、井下采煤的作业过程和工种
掘进作业。在岩层或煤层中,掘凿巷道的过程称为掘进。
采煤作业。采煤是在煤层中的采煤作业面,由采煤工担任的作业过程。工序分为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由于机械化程度不同,采煤的劳动条件差别很大。
运输作业。采掘的煤炭和岩石等由运输巷道运到车场,再由提升机、绞车或皮带运输机运送到地面。
支护充填作业。挖掘出来的巷道,需用木材、金属、混凝土材料加以支护,以防止巷道变形、崩塌。也可将水泥浆用高压泵喷涂顶帮,以加固巷壁,形成永久巷道,作为运矿、人行、通风之用。
辅助作业。包括通风、机电、排水、木工等工种的作业。
二、井下采煤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采煤工业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良气象条件、生产性粉尘、有毒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等。劳动强度较大、作业姿势不良和容易发生外伤等也是井下作业的特点。
煤矿井下气象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气流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由于用通风机通风,矿井中的气流,在竖井或斜井中的风速有时可达3~5 m/s以上,越往巷道深处,气流越小。有的采煤掌子面风速很小。矿井内的不良气象条件是煤矿工人发生感冒、上呼吸道炎症及风湿性疾病的促发因素,煤矿工人上呼吸道感染及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一般比其他工厂企业高。在通风不良的深矿井中,夏季可能发生中暑。
煤矿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矿井内许多生产过程和工序,如钻眼、放炮、采煤、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的煤尘。岩石掘进干式钻孔,产生粉尘量最大,粉尘浓度可高达800~1400mg/m3;使用电钻凿岩、手工凿岩、放炮后装车时次之。一般岩石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多在10%~30%之间。在煤尘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但一般不超过10 %。煤矿工人由于长期吸入含有较高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煤尘和混合性粉尘,可发生矽肺、煤工尘肺。
煤矿中也存在有毒气体。在矿井空气中,可存在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硫化氢等。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存在于煤层中,在煤块崩落时,排放出来。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到10m3/min,或绝对瓦斯涌出量低于40 m3/min;而在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在10 m3/min以上,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矿井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瓦斯一道排出。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等也可产生二氧化碳。矿井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而使用硝铵炸药则常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此外煤层自燃产生大量CO和CO2,个别矿区煤层中含有CO。硫化氢在煤矿中比较少见,它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的鸡窝矿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发生硫化氢中毒。
矿井中的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工具。噪声和振动的程度取决于生产过程、开采方法和使用的工具。一般说,风动工具(风钻、风镐等)比电动工具(电钻),振动式运输机比皮带运输机发生的噪声和振动更为严重。风动工具的噪声一般在90~100dB;联合采煤机的噪声在100~104 dB,可能引发噪声性耳聋。长期受局部振动作用可能引起手臂振动病。
劳动强度大和作业姿势不良在采矿作业中大量存在。煤矿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如掘进工岩石装车操作,属重体力劳动。在薄煤层作业时,整个工作日内工人不得不采取弯腰、蹲位和跪、卧位操作。
由于采矿作业条件恶劣,故矿工多发病常见。生产性外伤是煤矿工人的主要多发病。在安全条件不良的煤矿,因外伤的休工日可占因病伤总休工日的30%。煤矿工人的多发病还有:呼吸道感染、风湿性疾病、急慢性胃肠炎和化脓性皮肤病等。
三、井下采煤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改善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控制煤矿井下作业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健康的根本出路是对煤矿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煤矿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劳动条件较差、职业危害较严重,为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法规,严格禁止不具备安全、卫生生产条件的煤矿投产,并不断对煤矿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采矿自动化的战略,以便逐步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工人的劳动条件。当然也要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等来进行预防。
3.1加强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爆破安全规程》、《金属与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组织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还应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
3.2 安全教育制度化
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所有从业人员,每年接受两次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每年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结束语:
在采矿生产过程中,从矿(岩)内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矿物质氧化以及放炮、人员呼吸、作业地点所产生粉尘等,使井下空气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氧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浓度增加,不但损害了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有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气体、粉尘爆炸。因此,必须认识矿山生产中所遇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作业场所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多元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
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得企业出现很多多元化职工,在有的企业里多元化职工甚至成为了企业用工的主体。即使在国有企业中,随着企业的改革,多元化职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好这些多元化职工的稳定工作,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更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做好多元化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关爱多元化职工,使他们感觉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在企业里,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把有编制的职工和多元化职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甚至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时候给多元化职工多一份关爱。在我们公司,多元化职工享受的待遇除了工资稍微低点,其余的待遇完全相同,这一点让多元化职工们感觉到很欣慰、很公平。平时企业应该多关心他们的健康、心态等各个方面。在节假日的时候更要突出对他们的关心,奖金和其他待遇绝对要一视同仁,否则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多元化职工的工资待遇本来就比有编制的职工低,如果其他的方面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那么他们的心态肯定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企业的就会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尊重多元化职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企业应该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障多元化职工与正式职工共享劳动成果。凡是先进生产者、特殊贡献者以及质量、安全和设备管理方面有成绩的职工统一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奖励,而不论他们是正式职工还是多元化职工。这样做将会进一步提高多元化职工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把多元化职工当成自己人,多元化职工就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那种认为多元化职工好管理、不行就走人的做法是不对的,至于他们的言行不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析,要看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工作中没有努力,还是努力了没有干好。不要动不动就用“不好好干,我就开了你”训斥他们,禁止说伤情话。平时多元化职工过生日,企业可以采取送蛋糕、炒几个菜等方式进行祝贺,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针对多元化职工多为年轻人的特点,逢年过节可以组织爬山、猜谜语和聚餐,使他们感觉的企业这个大团队的温暖。
(三)帮助多元化职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一个没有创造新能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景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创新是企业的必修课。海尔集团就是采用多种渠道对员工的创新进行激励。在海尔集团,凡是企业员工的发明创造就用这个员工的名字进行命名。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员工们创造的积极性。多元化职工年轻人居多,思维活跃,很创新的潜力,企业应该多他们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加强对多元化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一)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企业应该经常对多元化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顺利实现由多元职工向正式职工的转化。任何企业都是由设备与具有多种知识、技术、能力、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组成的,设备没有人来使用便毫无作用。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及生产组织水平,而且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人力素质永远是企业管理、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技能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企业应不断探索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新思想新方法,适应新形式,为创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而不懈努力。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实施“科教兴”战略,全面提高职工尤其是多元化职工的素质,切实加强培养人才的领导,做到数量和质量并重,创造一个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新局面。
更新人才观念,尊重爱护人才。人才范围是广泛的、有层次的,认为只有高层次的专家才是人才的思想是片面的。企业不但需要一支高级专门人才的队伍,也需要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和创造意识的中、初级人才。只有具备多层次、高素质、数量足够的人才队伍,才能形成强大动力。因此,要树立“多维型”人才观,要树立人才是最宝贵财富的观念,注意发现人才、发掘人才,尊重爱护各种层次、类型的人才,充分发挥多元化职工的创造性,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加强教育投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现代教育应是大教育,它决不仅仅囿限于正规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大教育培养人才是全时空的,它是多形式、多途径、终身性的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教育,是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学习和成才提供充分条件和机会的教育。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努力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提高多元化职工的文化素养要通过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本领,走自学成才之路,用先进文化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修养,并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期限内,达到某种文化层次的要求,有条件的还要加大奖金的投入,组织开展他们业余读书学习活动、演讲比赛、成立读书写作小组、创办职工图书阅览室、订立各种可读性强,能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报刊杂志,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之中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真正培养一支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提高多元化职工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二)加强文化、道德教育
如何使企业的职工教育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为工厂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服务,为产品进入市场服务,为巩固发展集团经济服务,为提高职工素质服务,这是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对企业职工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为此,企业在职工教育管理体制、企业职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内容及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等方面必须做好充分的工作。企业职工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总体结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因为职工道德教育不规范,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职业道德作为企业行为规范,形成过程是靠人们自己内心信念和外部压力来自律建立起来的,既要有自身产生的正确思想信念的自律作用,也要有外界的影响力的他律的作用,才能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从而有利于社会、企业的和谐发展。
要完善企业职工道德教育培训。思想引路,教育先行,思想支配行动。要落实相关的职能部门,强化专门的培训机构,运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力量,结合实际,定期对企业多元化职工实施全过程道德教育,从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安全教育、文化教育、岗位技能教育等方面进行强化扶持,同时加大支持力度。
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使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成为职工的自觉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的集中培训。通过对职工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多元化职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团队精神;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多元化职工做合格的企业主人。
寓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组织多元化职工制定、讨论、修改本单位的职业道德规范,使他们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同时,对自己制定的规范遵守起来更自觉;开展大讨论活动,组织职工对照规范寻找差距,利用板报、宣传栏、简报、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阵地和形式,营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
(三)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
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是多元化职工的必修课,通过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职工。
三、有效沟通,做好保障
作为企业中重要一分子的人力资源,我们应该针对多元化职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解决问题,使多元化职工这一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一)有效及时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能够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递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健全、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企业内部沟通方面,生产计划部门应当对多元化职工的需求及时有效的传达给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以便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企业需要的人。在生产计划改变需紧急用工时应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几种沟通渠道并用。如生产计划部的负责人将信息同时传达给部门经理及人力资源部劳动调配主管。保证人力资源部门在第一时间知道生产计划的变动所造成的多元化职工数量岗位的变动。
(二)完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
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把经营的着眼点停留在狭隘的利润目标上,而是把社会贡献与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崇高目标。不签定劳动合同固然可以避免责任,也方便随时辞退,但这不只是违反法律,同时也对企业本身不利。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当劳动合同对企业没有约束作用的同时,对多元化职工也没有约束作用。另外,不依法办事,将直接影响企业形象。所以企业与多元职工应该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以及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有利于约束员工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感,并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建立完整的多元职工招聘系统
首先,建立多元化职工人力资源库。对资源库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类,建立在本企业工作过的多元化职工的电子档案,对其在企业所任岗位、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年龄、复工意愿、在工作中的表现等进行分析并按一定的方式分类。在企业需要多元化职工时可以直接从多元化职工人力资源库中查询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避免了人员招聘不足,新手对岗位不熟悉,以及招到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等风险。
其次,建立多元化职工需求预测系统。各个管理部门根据以往的经验,或由企业下属的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据各自的生产任务状况、技术设备状况和人员配置状况对本部门的多元化职工需求进行初步预测,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部再对照预测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不同时期企业多元化职工需求的总体预测。这有利于为企业用工做好充足准备,避免了需要大规模使用多元化职工的唐突性,同时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人员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总体规划,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人员调配,实现人岗匹配、有效的定岗定员,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
再次,招聘多元化职工时应严格录用并进行岗前培训。
首先,要认真分析招聘的多元化职工所需要的条件,包括数量、性别、健康状况、学历、技能、经验价值观等。严格依据所提出的条件招聘,在基本条件合格后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对安全意识、薪酬福利制度、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以及基本的工作技能的培训,同时这也是一个人员选拔的过程,对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与可塑性差者一律不录用。有效的岗前培训能使企业制度深入人心,便于日后对于多元化职工的管理。同时使多元化职工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有利于增强多元化职工的企业归属感。
四、结语
在多元化职工管理中存在着用工不慎,管理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这给多元化职工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然而多元化职工在企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很多企业根据成本收益原则不愿为多元化职工付出太多的成本,认为多元化职工创造不了太多的价值。这种观念是狭隘的,没有考虑到如果企业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激励所能开发的多元化职工的潜在生产力。多元化职工同样有需求、有目标,同样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激励,所以多元化职工的管理不能临时,企业管理层应该根据企业各自的具体情况,规范多元化职工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与激励措施,让多元化职工成为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力资源。总之,做好企业多元化职工的稳定工作,使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充分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对国有企业改制中有关问题的思考,辛子建,北京物资流通,2006年01期
篇7
一、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及成效
农村教育布局结构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部分地区也进行了调整农村校点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学校数目、师资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缩减,减轻了教育不必要的负担。以安龙县戈塘镇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运行为例。戈塘镇2010年前有一所初级中学,政府所在地有1所中心完小,另有14所村办完小及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800余人。这些学校覆盖全镇人口3万余人,校点分散,办学规模极小,导致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严重缺乏。2011年,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撤并为9所完小、5个教学点。调整措施主要有:撤龙屯、这磨这些距附近校点不远且几乎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教学点,并秧地、大水井、纳利、牙皂、岔河这些规模较小的村办完小的高年级到就近规模较大的村,几个村联合办学,使每所学校的规模都超过300人,而且教学点分别归并于大型完小管理,作为“子学校”。大型完小并负责教师的调配和教学常规的指导。并在条件适宜的戈塘村、香车河村各建一所寄宿制,在镇政府所在地建寄宿制中心完小,各村办完小部分或全部划入中心小学。清退编外教师21人,分流富余人员20人,调整不同能力人员予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撤并重组,优化组合,我镇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校点布局模式,达到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调整我省农村山区小学布局结构,将分散办学改为集中办学,这是目前我省山区乃至全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较为适合的一种模式。从事实理论上讲,这是一次提升农村教育办学层次的大好机会,也是一件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大好事。
1.布局调整有利于学校布局结构的优化。过去,为了提高入学率,采取就近入学,所以各地竞相办学,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学校,形成我镇村小分布相对分散、规模小、条件差的办学模式,有的村寨还出现了“一寨一校”的“麻雀学校”。布局调整也有个别村级小学出现“空壳”。通过积极合理的调整布局,我镇基本形成了政府所在地集中、分片集中、高年级集中的“三集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打破了“一村一校”、“一村多点”、“家门前上学”的格局,也消减了“一校一师”、“一师多课”、“一师多班”的教育落后现状。
2.布局调整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过去由于学校多,很多学科教师不匹配,一些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存在“一师多课”的现象,加之学生少,学校设备、仪器、图书等资源缺乏,许多学校只能开语文、数学课,其他课程形同虚设。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将分散的资金、师资、设备等集中使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接受更规范的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农村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人口意识在逐步转变,使各地生源逐年减少。如我镇大坝、岔河两个村的村小生源呈现萎缩状态。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后克服了分散办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一是改善了办学条件。布局调整后,学校规模大了,教学设备相对齐全。如我镇各村小的图书从布局调整前的生均1册提高到生均图书12册。二是保护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合法权益。通过调整结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配齐了缺科的教师,使农村学生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享受到基本上与城镇同龄孩子一样的教学待遇,保护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为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校均规模、平均班额都提高到预期的目标,农村孩子拥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已呈明显态势。
3.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过去由于校点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一师多班”、“一师多课”现象非常多,很难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安排,更难满足农村孩子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与需求,教师无暇顾及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自身的发展。调整布局后,对于在职教师进行重新调整,实行“教师聘任制”,清退富余代课教师,通过对撤并学校教师实行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能力分流,使教师队伍更加优化,任课教师相对集中和规范,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更加精干,全镇专任教师比例比原来提高。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能有力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素质。布局调整后,教师相对集中,增加了与同事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机会,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相对改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安心工作和规范学校管理。同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专业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从而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提升。
4.布局调整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布局调整后,把规模小、效益低、危房严重或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校点撤并后,人、财、物相对集中。一是减少了一次性投入,资产得到有效整合,能够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用于保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发挥了最大办学效益,达到了“规模、效益、质量”相互协调发展,也做到了“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二是减少了人员及经费的投入。2010年以前我镇的办学布局,全镇小学的班级数需要小学教师180人以上。通过布局调整,清退编外代课人员21人,现在的布局班级数只需教师150人,每年节约人员经费开支约80万元,直接减轻了财政支出。三是节省了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布局分散、规模过小的村小学予以撤并,能够避免学校的重复性建设,节约了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便于集中有限的资源统一办学,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整合,音体美等课程全面落实,提高办学效益,学生素质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四是规范了农村教育制度。改分散办学为集中办学,有利于对农村教学体制进行统一规划,更方便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的统一管理。
二、农村山区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调整学校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这对发展农村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农村教育覆盖面及广,情况较为复杂,任何一种极端的不切实际的措施都不能在这里获得完全的成功。不顾实际情况,急于求成的做法,势必会产生诸多的弊端。
1.学生辍学隐性因素增加。尽管国家补助一部分资金,但是集中办学学生费用大、上学的路途远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教育统计数字看辍学率仍保持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但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一些学生家长产生一种担心学生安全和感到住宿经济负担过重的心理,这种心理已成为学生辍学的潜在因素。
2.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目前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农村地区都无法与城市相比,所以导致乡(镇)生源流失。有条件的农民子女择校到安龙县城或兴义就读,使得城市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出现大额班现象屡禁不止,而乡镇生源又明显不足,使得教育资源浪费。
3.合并模式单一造成教育资源新的浪费。学校撤并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教育资源,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但实际上,由于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以及小学高年级并入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导致农村原有的大量校舍及其他教学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或完全被废弃。本意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却造成了另一种形式浪费,即从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直接过渡到造成资源闲置而浪费。
4.保留学校压力集中。首先表现在经费不足。由于学生增多,办学规模扩大,学校不能承担学生涌入而导致硬件设施设备不够的大型建设。有些学校无所适从,出现管理混乱,尤其是有些寄宿制学校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导致生管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5.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集中办学后,有的小学生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给学生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学校布局调整后,无论是乡(镇)中心小学还是村小学的教师,其压力都明显大于从前。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来说,一方面,由于不少学生到校路途远,总担心学生路上出事;另一方面,对寄宿的学生,教师又担心在校出问题。同时,学生数增多,教师们负责的学生数增加,工作负担随之加重。这使他们的身心压力都大重于从前。同样,对于村小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负担也不小于中心小学的教师。由于中心完小和村小要统一配备教师,中心完小因村小高年级并入,教学规模扩大,就能配备相对多的教师,而村小由于学生数锐减,按比例就配不到几个教师。可学生数少了班级还是一样多,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要负担几个年级。这既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也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6.调整布局、整合资源与学校建设不同步。学校调整后,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被撤掉了,不少学生上学的路程增加了许多。为了上学不迟到,学生不得不减少睡觉时间,早早起床赶到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快,使得前期投入不足,导致大部分住宿学校住宿条件较差。在有些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一间十个平米的寝室要挤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更重要的是十多岁的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自控能力,非常需要生活教师指导、关爱,但学校显然难以担此重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身心极易出现问题,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道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7.农民负担变相加重。过去,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不产生吃住等开销,布局调整后学生伙食费每餐开支4元左右。虽然国家实行了“营养膳食补助”惠民政策,每天补助3元,可用于早餐,也可用于午餐,若用于午餐,从现在的物价水平看,学生每天还需自己支付1元才够,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每天也需要自己支付1到2元,在外面租房居住的学生,还要支付租金。学生每次放假回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这就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这些过去可以不花的费用,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是一项不轻的经济负担。而对那些走读生,其家长又不得不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在路上出事。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家长的心理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对策
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实事。如何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办好,还需要从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符合县情、乡情和生源现状,尽可能方便群众,方便孩子,真正达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状况改善关键还是发展模式问题,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范围内,如何根据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很明显,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单一的“撤并”无法担此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研究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多方面因素,找出既能节省教育资源,又能从整体上促进教育发展的新的布局调整模式。
1.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以“均衡发展、优化配置”为原则、以“分片集中建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以“多种整合模式”为主渠道,坚持把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不要盲目撤并、片面追求调整的力度和高度,既要使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又要做到条件成熟才撤并。
2.实行单一合并与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为了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首先在学校多、学生少、相对集中、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如我镇的鲁沟、纳利、鲁沟塘、洞广、秧地这些完小。“撤并”模式仍然可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整合方式,只是在操作上要注意整合的效益,做到有效合并。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经济状况都是不平衡的,单一的整合模式显然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整合模式,做到合并模式与其他多种整合方式相结合。其次,学校布局应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生源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尤其是要根据农民居住的地域类别,区分高山地段、公路沿线地段等不同情况尽可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决不能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农村学生失学和辍学现象的发生,如戈塘、大坝、免补、平桥、龙新等就不能大撤大并,这些地方交通不便,村落分散,山路难行。
3.布局调整要注重结合实情创新方法。在不同的农村地区,不能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必须做到求新、求变。比如在有些教育服务半径大、服务人口多、分布过于分散的地区,如科发、免补、戈塘、大坝在一条公路沿线,如果考撤并学校来实行资源整合,很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可以采取新的整合方式,将戈塘小学组合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总校,其他学校本身并不废置,学生依然可以像以前一样按就近读书。所不同的是各分校由总校统一管理,资金、师资也统一分配,一般情况下教师采取校车接送的形式,到不同的子学校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因路途、住宿等造成的问题,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又可以保持各学校平衡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真正优化。
4.强化管理,为学生生活安全提供保障。集中办学后,住宿生增多,学生衣食住行管理不好,直接影响布局调整的实施。这就需要强化管理,为学生生活安全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府要组织教育、公安、卫生、城建等部门对学校的房屋、食堂、宿舍、接送学生车辆等涉及学生安全的事项进行定期检查,尽可能消除各种隐患。二是对寄宿生确定相应的年龄限制。特别是对小学生要明确规定年龄和班级界线,三年级以上能够自理的小学生方能住宿等。三是对小学生住宿要配备保育员,科学地按学生比例配置。四是住宿学校要有校医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保健。
5.通过“学校+基地”创收弥补经费不足。戈塘镇全镇15个校点都由学校自办食堂,大力提倡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周边的资源作为基地,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增收,弥补学生生活经费不足问题。在这一点上,安龙县教育局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建有“两个基地”,即蔬菜基地、养殖基地,鼓励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自己建校办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