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规范性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制度的规范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制度的规范性

篇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罚款 行政处罚 民事法律关系 违约金 合同法

[分类号]G252

“逾期罚款”是绝大多数图书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由于法律没有对高等学校的地位予以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是被视为事业单位来界定的。于是,作为其附属机构的图书馆所具有的罚款权就受到了质疑。逾期罚款造成的矛盾冲突在图书馆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关系的和谐,其症结在于图书馆究竟是否有法律所赋予的罚款权利以及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对罚款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否。在国家法制得到逐步健全,读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治馆日渐深化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有必要就图书馆的逾期罚款权利与性质等问题给予澄清,打造出既具有强制力和管理功能,又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规范读者、教育读者的规章制度。

1 高校图书馆罚款权利依据的主要观点

1.1 授权行政主体观点

权利是指特定社会成员依照正义原则和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利益与自由。图书馆有罚款的权利吗?罚款的收取有依据吗?法律意义上的“罚款”是行政处罚措施。有学者对《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解读后认为,高校是具有一定教育行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法人,其行政处罚权由学校的财务处来行使,或者以票据的形式委托图书馆来操作。这种观点已经有了判例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曾在对相关案件的报道中写道:“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某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有关法院在判决书中认为:高校是“授权行政主体”。据此,高等学校享有罚款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委托其所属图书馆来行使。

1.2 非授权行政主体观点

有学者指出,以“授权行政主体”的概念来给高等学校定位将难以界定其在什么场合是行政主体,什么场合不是行政主体,造成主体地位的模糊与摇摆不定。况且,我国是成文法律国家,在法律、法规没有对高等学校“授权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有更加明确的规定之前,还不能以个案来认可学校(包括其所属图书馆)罚款的合理性。按照《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高等学校不是罚款权利主体,其图书馆的罚款制度也只能属于《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用于对罚款的规范。事实上,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条有意将原《规程》第八条中“罚款”之规定取消,就在于避免与《行政处罚法》相抵触。

1.3 公务法人主体观点

“公务法人”是指负担某种公共职能,为社会提供专门或者特定公共服务的组织。在为公务分权理论立法的国家,高等学校属于公务法人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与政府的分权基础是高等教育公务。有学者认为,把高等学校视为公务法人,有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的罚款问题,因为这有可能使原本只有行政机关和授权行政主体享有的罚款权为高等学校以及其委托代行相关管理权的图书馆来龙去脉行使。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对公务法人立法,以此理论还不能解释我国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合法性。

1.4 服务性收费主体观点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06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有一项服务性收费,就是指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并收取相应的服务性收费。这些收费只要报有关部门批准,就是合法的。因此,图书馆的逾期罚款应该属于学校的服务性收费。…。不同的认识是,把借阅服务当成选择服务项目,就使图书馆有了拒绝为那些不接受罚款制度的读者服务的借口,不符合《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一)规定的关于受教育者有使用“图书资料”的权利的规定,属于违法。

2 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认识图书馆罚款制度

2.1 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

在许多判例中,法院都把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依此类推,高校图书馆作为受学校委托行使职权的机构,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亦是民事法律关系。虽然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双方之间依据借前阅合同形成的地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借阅合同的主体就是学校(图书馆)和读者,其客体就是图书馆与读者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书刊资源。以图书馆和读者之问的民事法律关系来对待书刊借阅逾期问题将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尤其是有利于使图书馆的处罚权合法化,但是称之为“罚款”已不合适,宜改称“违约金”。这不仅是称呼的变化,而且寓意着图书馆对逾期处罚行为的法律性质不同。因为,图书馆不是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不能对书刊逾期采取“罚款”措施,而读者违反了与图书馆达成的借阅合同,没有按期归还图书,图书馆收取超期违约金合情合理。

2.2 图书借阅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从合同的内容来看,图书借阅合同不仅约定了开放时间、借阅书刊种类、册数、归还时间等问题,而且设置了图书馆和读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读者在办证时要详细了解这些内容,而后决定是否接受,这符合意思表示的法律要求。比如,上海图书馆在读者申请办证时会先与读者签署一份《读者服务协议》,该协议完全本着平等互利的精神明确规定读者的权利、义务,协议中有明确语句“同意以上服务协议并保证上表填写真实有效的,请在以下签名处签名”。借阅合同对图书馆和读者都有约束力,成为调制双方行为的规则,这种合同依约定条件得到变更,或者终止。

2.3 图书馆收取逾期违约金的法律依据

既然学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读者使用图书馆所藏书刊不按期返还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四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而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所以,读者根据同图书馆的约定向图书馆支付逾期违约金符合法律规定。而且,读者在交纳违约金后,还必须履行归还图书的义务。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的方法、标准等只能是在《合同法》精神和原则指导下,同读者签订借阅合同。

3 民事法律关系视野中的逾期违约金收取和管理的规范化

3.1 获权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法人内部的组织机构,只有在得到法人授权后,才能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并享受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逾期行为的处罚没有得到校方明确授权,只有少数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逾期罚款制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借阅书刊过期罚款规则(修改条款)》等。

3.2 程序管理

我国已经颁布的地方性图书馆立法中,无一例外地包含着“读者有向图书馆或其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意在指出“对图书馆制定作出的涉及和影响到读者重大权利和利益的制度、决定,读者有参与和最后表决的权利”。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在制订政策时,有一个好的做法,就是每一项政策的开头都会写明这项政策的目的,希望读者给予支持并提出意见。既然逾期处罚依据借阅合同来规范,就要保障读者的意思表达权,必要时可以“听证会”等形式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

3.3 内容管理

“内容”以借阅合同的具体条款来反映。由于读者同图书馆相比,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加之图书馆分别同每位读者举行谈判的不现实性,合同条款往往成为类似于某些垄断部门的格式条款而强加给读者。因为,读者如果不接受条款内容,图书馆就不会为其办删借阅证。现在,高校图书馆对逾期处罚的规定五花八门,不仅标准极不统一,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加重读者责任,侵害读者权益,弱化图书馆自身义务的问题。在各高校的逾期处罚制度中还普遍缺少读者申辩权、陈述权、控告权等内容,更是把读者置于只能被监管的不平等地位。

3.4 催还管理

合同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有了借阅合同而放弃图书馆的管理职责。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处罚而处罚,图书馆要通过催还工作的常态化尽可能减少处罚的对象、处罚的次数和处罚的金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催还图书的方式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对于网站公布这种方式的采用要慎重,因为可能涉及到读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有研究者建议借鉴超市的做法,借、还书时为读者打印清单,使读者清楚自己每次借还书的册数、名称及归还日期,以起到逾期预警的作用。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一试。

3.5 诚信管理

在有的国家,拖欠图书馆的罚款将被上报到信用评级机构。但是,一旦清账了,就不再成为信用问题。诚信制度是对图书馆书刊借阅的一种辅助管理措施,其总体思路就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建立诚信榜,设置相应的分值,对遵章守纪、按期归还的读者进行加分,把名单在“诚信榜”上公布予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特别服务奖励。对于逾期不还等违规读者,则降低分值,并限制其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诚信管理是一种心灵的教化,通过对读者内心深处的触动,引导其树立遵纪意识、诚信意识。诚信管理目的、内容、方法等应写入借阅合同之中。

3.6 使用管理

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和使用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管理要科学规范。有位读者到图书馆交罚款后索要收据或者发票,工作人员告知没有。这类情况在许多图书馆存在,收款不开收据不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的做法是在读者交违约金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向其出示盖有学校财务处公章的与违约金数目相等的票据。有的图书馆在逾期处罚制度中规定“办理逾期罚款由图书馆出具凭据,并将双联凭据存根及罚款金交至校财务处”就是明智之举。图书馆要定期公布上缴违约金的数额及其去向,财务部门和纪检部门也应对图书馆定期检查。

篇2

到2020年,全面完成统计法律制度基础建设,依法统计深入人心,统计行政权力全部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统计行政执法全部实现在线办理,统计行政审批全面规范,全省统计改革和发展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基本形成统计调查依法规范、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统计服务规范高效、统计秩序井然的依法治理新格局。

工作任务

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统计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建立统计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督和责任追究主体、程序和方式。

统计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局党组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障执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执法、监督、问责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统计改革和发展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法治理念贯穿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专业统计制度建设、统计数据处理规范化建设、统计服务制度化建设。

完善统计行政制度建设。坚持立、改、废相结合, 开展与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性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推进体现我省统计地方特色的创制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发挥立法对统计改革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和推动作用。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管理制度。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立法技术规范,完善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方式,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严格执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维护统计法治统一。

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整合统计行政执法力量,继续推进统计综合执法,下沉执法重心,提高基层执法效能,切实解决不执法、乱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统计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执法程序建设,细化执法流程, 保障程序公正。建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基层部门行政执法裁量标准,避免执法随意性和不公平。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罚与疏导结合,推行柔性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职权核准公告、行政执法岗位责任、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考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及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完善罚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罚缴分离”规定,杜绝将行政执法人员福利待遇与罚没收入挂钩。加强行风评议和执法检查。

篇3

一、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作用,对医院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院预算的顺利执行,通过检查、分析,不断促进医院的各项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二、设立兼职物价管理人员一名,经常检查医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的物价政策的执行情况,做到应收尽收,不应收则绝不收。

三、加强对各项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掌握各项费用的开支执行标准,对违反开支标准的拒绝付款,对于多支、乱支或不讲求经济效益和手续程序的开支,应坚决制止和纠正,并以书面形式报告院长或上级领导及时做出处理。

四、严格执行国家控购商品的报批手续,杜绝盲目采购、贪多求新,搞“小而全”等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损失。

五、从严执行收入管理,指定专人审核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即以审查收费清单和收费三联单为主,所有收入必须进入本单位帐户内,绝不允许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

六、坚持一支笔审批报销制度,全院的支出由院长一人签字审批,加强对各种资金及财产物资的管理,避免形成漏洞和矛盾。

七、转帐支票及现金支票等、印章由会计人员保管,他人不得兼管。

八、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的管理要接受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同时要接受财政、税务、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完善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监督与内控制度 相关内容:小区物业管理制度 下面是我们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为建设和谐文明小区,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活动,保持小区全体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清新、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结合《市三塘园怀园小区管理规约(草案)》、《市三塘园怀园...

供电所抄、核、收考核制度 下面是我们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一、抄表工作:1、抄表人员必须严格按抄表日期进行抄表,不得随意提前或延后,私自变更抄表日期的,每次扣20元。2、按时交回抄表本并做好数据统计,延迟半天,扣20元。

制定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 下面是我们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第一条为了促进依法行政,使本办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办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工作。

定期分析稳定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制度 下面是我们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为进一步明确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局势的能力和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的效率,经研究建立定期分析稳定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将工作力量下放,构建起定期分析源头信...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 下面是我们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产品承揽评审生产交货及出入库管理制度 下面是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1、产品承揽(1)公司所有生产产品均由销售部销售。(2)产品销售时,1吨以下可不签合同。1吨(含1吨)以上必须签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经销售经理审核批准后到经理处盖合同章。

篇4

一、以人为本,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地税系统法律知识学习宣传

认真组织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忠实执行宪法,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围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改善服务民生,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学习宣传,深刻领会和掌握立法背景、立法意义和主要内容,并与税收征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宣传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省2014-2014年度重点普法目录》和《市2014年重点普法目录》中列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深入落实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制度,突出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公务员学法用法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地税部门领导干部及广大税干的依法管税能力,促进依法治税工作的深入进行。切实加强与履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注重培养地税干部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提高地税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地税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推进“三和”地税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面向纳税人及社会各界的税收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按照“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的要求,结合税务部门工作实际,广泛宣传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倾心服务纳税人,努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重点围绕省局组织开展的送税法进企业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和培训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税收志愿者深入重点企业进行税法宣传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活动。三是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等“五类”人员的税收法制宣传教育。突出不同行业和对象特点,针对不同需求,采取有效宣传教育措施,广泛开展税收性质和职能、税收法律法规、纳税人权利和义务、正反两方面纳税典型等宣传工作。四是丰富宣传手段,创新宣传方式,突出抓好集中性的宣传活动。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全力做好全国第二十一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和第12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税法宣传活动,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向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地税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学习、培训及考核制度。以开辟“地税大讲堂”、举办更新知识培训班、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学习、聘请专家授课及组织税干收看普法视频讲座等形式对系统内税务干部进行全方位培训,着力提升依法治税和公正执法的能力。二是不断完善学法、守法、用法、普法工作机制。建立定期向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普法情况工作制度。加强普法队伍、普法阵地、宣传交流平台建设,落实国地税合作工作制度,联合开展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同时,注重加强上下级、同级之间交流、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电视、报刊、互联网、地税信息、地税简报等多种渠道的媒介作用,做好税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普法介质,取得普法实效,打造优质的税收征管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信息报送工作

按照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市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信息工作制度》要求,认真做好地税部门在落实法治建设、“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方面的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要确定专门信息人员,上报的信息必须经分管领导审签后逐级上报或报送当地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重点围绕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的亮点和举措、开展各种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以及推进依法行政、开展依法治理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组稿。

二、服务发展,深入推进地税部门依法行政

(一)系统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一是认真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审议程序,明确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相关意见。加强涉税规范性文件的会签、备案审查管理,切实做到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合法、合理和规范。开展涉税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保证执法依据的时效性和合法性。二是建立并完善税收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度,认真开展税收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突出抓好行政处罚法实施工作自查活动。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执法流程,注重法定的步骤、环节和时限规定,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三是积极尝试探索税收柔性执法,改进税收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二)进一步加大税收执法监督力度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继续组织开展年度税收执法综合督查工作,抓好自查和重点检查工作,创新综合督查工作方式,合理确定督查时间、督点,着重在检查方式、人员选配、整改质量、责任追究等方面强化工作求,切实保障执法综合督查实效,规范工作开展行为。二是加强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认真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依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重点在案件集中审理、执行结果报告、案件资料归档方面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完善审理工作机制,规范案件审理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助理审理员制度的积极作用。三是继续深化税收法制员工作制度,及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税收法制员工作的作用、任务和发展方向,加强税收法制员队伍管理,完善全市地税系统施行税收法制员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的考核举措。四是强化审批环节监督,规范自由裁量行为,认真落实、执行《市地方税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基准(试行)》,做到公平执法。

篇5

关键词:自学考试;问题;发展

一、关于自学考试的基本属性及功能

在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对自学考试原有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正,是事关自学考试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总体来讲,目前关于自学考试的定位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法律制度认可和规范的层面,一个是学术界争论和探讨的层面。从国家法律规范的角度而言,强调自学考试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的规范性、权威性。从学界争论的层面来看,有的认为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制度,有的主张自学考试应成为一种教育制度,也有的人认为自学考试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从自学考试基本属性的认识和规范来看,学界的争论更强调其内涵与属性的多样性以及实践形式的灵活性。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将自学考试定位于一种考试制度好,还是定位于一种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好?尽管学界的争论和国家法律规范是两个不同的层面,但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从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来看,自学考试本身经历了一个从考试制度到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自学考试的继续教育性质也越来越明显,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和学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在重新认识和界定诸如自学考试的基本属性等重大问题时,应将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教育形式等综合特征结合起来,在学界争论所取得的有关共识的基础上,将自学考试的基本特征上升到教育法律制度认可的层面。自学考试的基本属性可以概括为:自学考试是集考试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严格性、规范性,教育制度的结构性、灵活性、多样性等优点于一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形式之一。这一概括其实也是对原有的“个人自学、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三大属性的扩展和补充。

关于自学考试的功能。自学考试对我国公民教育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机会)的保障、人力资源的开发、高等教育形式的扩展、继续教育机会及权利的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中,自学考试形成了许多稳固而积极的社会功能。这些积极功能包括:第一,自学考试已经成为保障我国公民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第二,自学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第三,自学考试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四,自学考试推动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因此,基于以上认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中,我们应对自学考试已经形成的积极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我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调节和完善自学考试的多方面功能,不断改革自学考试的具体形式,从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教育形式等多方面的维度及其要求,完善自学考试的教育及社会功能,促进其科学发展。

但是,在我们充分肯定自学考试的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非孤立的事物或系统在自身发展与其外界的联系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去我们更多看到和肯定的是自学考试的积极功能,不大注意其功能局限性,这种“扬长避短”的认识方式,不利于自学考试的科学发展。总体来讲,目前自学考试在其发挥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加以正视的突出问题。一是自学考试主导权的转移与社会信任度问题。二是自学考试的课程特色与社会适应性问题。三是社会助学与全面育人功能的问题。四是人才培养与评价问题。当然,自学考试的局限性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是上述问题已经涉及自学考试的考试权威性、课程的特色性、教育与学习的服务性、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局限性,并加大自学考试在教育、考试、服务等基本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科学严格的教育评价制度,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思想、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策略,全方位多途径推进自学考试改革,最大限度地克服或者避免其功能局限性,才可能促进自学考试的科学发展。

二、关于自学考试的学术性与职业性

学术性与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对自学考试职业性的探讨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自学考试的职业性教育,不仅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自学考试自我完善所必需面对的问题。

自学考试一度偏重学历教育、重视学术性的倾向受到了较多的批评。近年来陆续开设了一些应用型的专业考试,尝试学历教育加技能证书的形式,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强调自学考试的职业性并不等于轻视自学考试的学术性。因为学术性与职业性在自学考试整个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注重学术性,就会出现教育分层混乱的问题,既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还重复了一般高校的工作,造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只注重职业性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社会对就业者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水平上,还要求就业者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和相关工作的理论基础等等,这也就是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标准。

自学考试的职业教育既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一般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这不仅是由教育分层所决定的,而且是由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的独特特点所决定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自学考试的许多专业在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平衡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分层中处于较高位置的高校无疑是发展学术的中流砥柱,尽管由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一些普通高等学校也纷纷加强职业教育,但这种职业教育仅仅是局限在专业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层次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还是立足于学术性的职业补充教育。但是,自学考试就不能模仿这种职业补充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凭借其灵活性与考生选择专业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其教育的职业性。

与一般职业院校相比较,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一般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权衡上,职业性教育的比重远远大于学术性教育的比重,这也是一般职业院校得以生存和立足之点。而自学考试的职业性教育却不可能模仿这种以职业性教育为重心的教育模式。这不仅是自学考试的高等教育属性所决定,而且还由自学考试的继续教育特性所决定。自学考试的高等教育属性与继续教育属性,要求自学考试要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要兼顾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平衡。如果从前过于偏重学历教育或学术性教育,现在我们就应该立足于继续教育者的行业与职业特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育与评价环节加大职业性,而不是将自学考试也办成一般职业院校。

总之,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学术性上有着共同的学术标准,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与一般职业教育又有着许多共同的职业性要求。在目前自学考试教育改革中,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学术性或职业性,而应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地立足于学术性基础去加强其职业性。

三、关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与学习服务

教育、学习服务是国际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在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自学考试要保证其充足的生源,必须重视教育与学习服务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探索适合自学考试特点的教育、学习服务途径和形式,并极力提高自学考试教育、学习服务的水平。我们应提倡教育、学习服务的观念,转变将自学考试仅仅作为通过考试获取学历文凭的狭隘教育观念。从服务的观念来认识和提高自学考试的教育水平,是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内涵的扩展。

第一,从时间要素来看,不同“时代”的学习者所要求提供的教育与学习服务是不相同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自学考试学习者大量是在职人员;90年代,高考落榜生成为自学考试的主体。新世纪以来,自学考试与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一起成为解决在职人员低学历问题、终身教育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参与自学考试的人员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时间”这一因素不仅决定了学习者的教育与学习需求,而且也影响着我们可能提供的教育、学习服务的形式及方法。

第二,教育、学习服务与年龄。生理及心理年龄决定了学习者的群体特征、社会特征,甚至是职业特征。只有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群体特征、社会特征乃至职业特征,学习、教育服务才可能具有针对性。

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对四川省某高校考籍库的282 489名自考学生的考籍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表明,四川省自考考生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1967年至1987年之间,其中以1982年左右出生的考生达到最大值。年龄小于18岁的考生人数为144人,比例为0.088%;年龄介于18岁至23岁之间的考生人数为36 435人,比例为22.3%;23岁至40岁之间的考生人数为117 700人,比例为72%;40岁以上的考生人数为17 958人,比例为5.55%。我们还发现,现阶段24岁及其以上的自考学生占到自学考试学生人数的 75.5%左右,而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自考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各行业的在职人员。自考生源的另一群体,介于18岁至23岁之间,这部分生源主要是就读自考助学班的考生,以及在校专科套读本科的学生。

第三,教育、学习服务与学习动机及障碍。自学考试学习者动机水平往往是参差不齐的。这不仅受制于自学考试人员的复杂性,而且也受制于自学考试这一教育形式本身。一般而言,社会型自考学生大部分年龄介于24-40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具有中专及大专学历,绝大多数是在职人员。这一类型的学习者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相对而言,参加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学习的考生,年龄一般介于18-23岁左右,这类考生其学习目标也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形成和调整过程,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也相对较弱。

以四川省某高校为例,通过对自考生各门课程过关率以及在两年时间内能完成学历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低年龄段的考生(24岁以下)比率明显高于高年龄段的考生(36岁以上),但在三年后仍然在读的人数中,35岁以下的考生反而占了大多数(35岁以下中青年考生占逾期未毕业学生总数的76%)。这些基本数据反映了自学考试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学习动机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

比较而言,应用型自考助学考生相对于社会型自考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指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对同样是社会型自考考生的低年龄段的考生与高年龄段的考生加以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低年龄段考生学习时间相对充裕,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低年龄段考生比高年龄段考生的考试过关率,以及在相应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业的比率明显较高。但是,在三年后仍未完成自考学业的考生中,低年龄段考生反而占了大多数。其主要原因是:低年龄段,特别是应用型自考考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较弱,学习毅力不足。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是决定我们教育方法的根据,因材施教也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为自学考试学习者所提供的教育与学习服务。

四、主要结论

篇6

论文关键词:制度供给;制度设计;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构成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投入、师资、学生就业等众多问题,而制度供给方式与制度设计的落后,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是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从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

一、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制度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制度供给主体:利益相关者缺位。农村职业教育是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与智慧。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制度的生命力绝不仅仅来自于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还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这就要求制度及其变革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而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学生家长在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这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微观制度上,在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习管理等方面,在制定相关制度时,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参与。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就业问题往往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规范的实习制度对于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与实习相关的《实习协议》、《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制定,他们都没有参与。这往往导致这些制度的适切性不强,容易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应有的规范、引导作用。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反映,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在专业技能、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众多,但是,学校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在制定学校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习管理、实习计划等方面的制度时,用人单位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这导致用人单位无法将自己的需求反映到学校的培养与管理制度中去,学校也无法很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

2.制度供给方式:自下而上与内生型供给方式缺乏。制度供给方式可以按照层级分为自上而下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方式;可以按照供给主体的不同分为外生型的方式与内生型的方式。对于农村职业学校来说,他们所遵循的制度,大部分属于自上而下与外生型的制度,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等。而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遵循的制度主要是由学校自上而下制定的。自上而下与外生型的制度往往适切性不强。例如,政府为了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制定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个制度虽然有良好的初衷,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经费报销条件与程序方面作了不少限制,从而导致他们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3.制度设计:分散而缺乏相互支持与配合。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是一项涉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学校、学生等众多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综合系统的工程。由于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非常多,又缺乏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致使各个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涉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时,往往缺乏相互沟通与联系,加上部门之间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上的权利、责任与利益不相等,所以往往容易导致政出多门,制度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支持与配合。这不但导致作为制度执行主体的农村职业学校往往难以适从,而且阻碍了制度体系的整体功能的发挥。更严重是,缺乏支持与配合的各个制度不但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而且往往还容易阻碍某些制度自身功能的发挥。

二、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

1.制度供给主体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缺位都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属于处于劣势选择地位的利益相关者,在制度的博弈过程中话语力量微弱,常常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接受职业教育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后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将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成为当前“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之一的原因。学生家长的认可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决定着自己孩子是否接受职业教育以及接受何种职业教育。

当前,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在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供给上的缺位,直接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改变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单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充分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多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才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具适切性的制度。

2.制度供给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增强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当前,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宏观制度,例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其供给方式往往都是自上而下产生的。一些微观的制度,例如,培养计划、学生日常管理、实习管理等制度,也是自上而下的——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方式容易产生僵化、一刀切的弊病,也容易产生对制度的认同问题,从而导致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制度供给方式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因为,外生型制度一般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无法对所在地域、办学条件、发展历史各不相同的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具体的具有适切性的指导。而自下而上的内生型制度往往更具适切性,而且更容易得到积极、认真的执行。这需要不同农村职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充分重视内生型制度的建设,从而发挥内生型制度的自我规范作用。

三、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

制度往往是作为制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发挥作用的,只有当制度系统的各个制度能够相互配合、支持时,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其中具有独立功能的制度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发挥规范制度的功能,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规范制度主要发挥规范与引导作用。它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办学的宏观要求;二是农村职业学校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的基础上,基于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办学过程的自我规范。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规范制度的供给,要改变当前这种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包办的做法,要使用人单位和农村职业学校也成为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供给主体。宏观的规范制度主要是提供方向和基本要求,而不作具体的指导和规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如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章程、决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是这种类型的制度的代表。

农村职业学校需要对自身的办学进行自我规范与引导。建立学校层面的规范制度,需要将学生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利用他们的智慧,听取他们的意见,尤其是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学校层面的自我规范制度,是内生型制度,它的产生应该以自下而上为主。

2.加强支持制度建设,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支持制度从制度供给方式来看,是以自上而下、外生型为主,其制度供给主体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这主要是由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属性所决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支持性制度的保障力度在逐步加大。在投入方面,政府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生均投入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贫困学生资助系统。此外,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需要承担相应的费用及具体的比例。在就业准入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加强实践环节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但目前缺乏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劳动保障制度,因为学生顶岗实习具有教育和用工的双重属性,加上很多学生实习时未满18岁,导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学生实习的保障力度不够。另外,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安全、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制度亟待改进完善,因为职业教育学生需要进行顶岗实习,这期间的安全和医疗问题需要制度性保障。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交流是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制度的形式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获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尤其是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生实习与就业方面的信息,将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与可持续性。

3.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般性、普遍性的支撑条件不同,激励制度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调动用人单位、学校、社会力量等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多元办学格局的关系,既要强调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又要强调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激励制度的供给主体,随激励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针对用人单位的激励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同时,也应该将用人单位纳入到制度制定过程中来,才能制定出更具适切性的制度。当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由于规定企业接收实习生的实习报酬需要企业与学校签订固定期限实习合作协议,需要企业到省级财政部门申请、审核经过多道程序后才能扣除,这导致制度执行的费用过高,使众多接收实习生少的中小企业难以真正得到优惠。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制度供给上,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没有发挥作用。

社会力量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激励制度,通过给予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使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中来,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改变国家包办农民职业教育的局面,实行市场化运作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旦其他利益群体进入农村职业教育市场,目前投入不足和需求脱节的困境将会有大的改观。目前,我国针对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系列法律、政策、制度,总体上,对激励社会力量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入的作用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的激励制度的适切性不强。改变这种状况不但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优惠力度,更需要将社会上对教育事业热心的人士纳入到制度制定过程中来。

4.健全协调制度,调动集体力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涉及学校、家庭、行业、企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协调制度,目的在于使利益相关者能相互配合、协调,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协调制度的制度供给主体应该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制度关联理论认为,只有各项制度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制度系统和谐、有效地运行。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制度的主要形式是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一是在制定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规范制度、支持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时,充分发挥民主的力量,听取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二是促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促使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经贸、财税和发展规划等部门,合理统筹和分配职业教育资源,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利益,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避免各相关单位各自为阵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相互掣肘现象。

篇7

[关键词]受处分学生 再教育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16―03

[作者简介]王鹏,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科长、讲师;王秋芳,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育系讲师(吉林四平 36000)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思想行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使制度的纪律约束性逐渐增强。但是,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被执行者――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问题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为学校教育被遗忘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发展、生存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对此,建立完善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再教育制度”缺失:高校受处分学生之尴尬处境

1 ―心理困境:自我认可的模糊性

我们通过对受处分学生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能够通过教育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但每当有人提及“处分”字眼时他们就会觉得心有余悸,感觉受其影响程度较深,甚至觉得抬不起头来。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却反映出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多样化的心理,有悲观心理、放任心理、戒备心理、矛盾心理等。这些不同的心理表现,使得他们对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和模糊,从而陷入自我心理封闭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这种心理阴影如果不能及时抹去,任其发展,必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发展困境:学校认可的静止性

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因长期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和认可,导致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很多高校规定,受处分学生在一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不能参加学校的评优、推优、奖学金及助学金的获得等,甚至一些受过处分的学生被贴上思想政治不良、道德败坏等行为标签。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失去了政治地位,失去了和其他学生竞争的平等机会。如果这些学生想获得学校的奖励或认可,就需要付出超出其他同学几倍的努力。由于学校评价过程的静止性,使受处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后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留给他们更多的是无奈与无为。

3 生存困境:社会认可的片面性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6条规定:“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处分将与其将来的就业、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其将来的评职晋级、应聘求职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社会评价的片面性,使得受处分学生或被用人单位拒之于门外,或与自己的心仪工作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却因自己的一时错误而导致其前途受到影响,未免显得过于沉重和残酷。

二、“再教育制度”价值:高校学生管理之理性诉求

1 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理念的深入,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管理的人本化和人性化,强调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发展功能。高校处分制度的功能体现了纪律的约束性,但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管理的终极目标,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所在,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良性成长,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健康正向发展。由于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缺失,使得学生一旦违纪便被贴上了社会标签,这种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可以说将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建立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是更好地发挥管理制度的育人功能和学校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环节。

2 化解了受处分学生的现实困境

健全和完善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其内容包括心理救助制度、教育监控制度、处分降解制度、社会支持制度等,这些后续教育制度的实施将充分化解前文所谈到的受处分学生群体面临的心理和发展等困境。通过心理预警和疏导制度,关爱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通过教育监控制度,考核学生的积极行为表现;通过处分降解制度,给学生获得重新正面评价的机会;通过社会支持制度,给受处分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宽容。这些制度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给受处分学生以更宽松的成长环境,使其知错、认错、改错、避错,给他们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3 完善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机制

从制度的完整性看,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该是从调查取证、学生申辩、听证到申诉、后续教育的一个系统过程。可见,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必然是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面对违纪学生应给予的处分时往往显得有些犹豫,考虑到处分会跟进学生的档案中,对学生将来的就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而不忍执行;但如果不严格执行制度,势必造成学校管理的人情化和随意化,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校园不良学风、校风的形成,这与国家当前提倡的依法治校也是相违背的。因此,建立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将增强学生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的健全化,有效地化解学生处分执行中的尴尬境地。

三、“再教育制度”构建:高校人本和谐发展的有效保障

1 心理救助制度:心理预警+障碍疏导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情绪不稳定,处于一种自我叛逆与社会适应的交替阶段,青年期的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渐于成熟,但其自我意识、社会意识发展仍处于未完成阶段,尤其是受处分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其心理的脆弱性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高校受处分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特征,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与疏导,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高校应建立受处分学生心理救助制度,具体包括心理预警制度和障碍疏导制度等。心理预警机制是以预防为主,集学校、家庭、院系、班级、寝室五位一体的受处分学生心理健康监督预警机制。对于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尤其是学生工作者应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分析,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与受处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情温暖人心,用爱缩短距离,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去帮扶他们,充分理解和信任他们,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鼓励,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发展动力,从而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心理疏导机制即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如自卑心理、放纵心理、孤僻心理等受处分学生,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做到四个到

位,即保障(办公设施、配备人员、机构经费)到位、普查(普遍测试、心理档案、学生抽测)到位、咨询(日常咨询、网络咨询、辅助咨询)到位和跟踪(重点防范、及时沟通、个别疏导)到位。教育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受处分学生的行为变化,并及时地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可通过建立良好辅导关系、发掘受处分事件的意义、与受处分学生共同制定可行性目标、创设宽松的人际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资源等途径,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状态的回归。

2 教育监控制度:诚信档案+跟踪考核

当前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工作者个人情感和自我责任的基础上,其随意性和差异性较大,建立高校受处分学生教育监控制度是规范学生管理、完善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教育监控制度包括诚信档案制度与跟踪考核制度。诚信档案制度是指通过为受处分学生建立档案的方式对其进行后续教育。此档案与学生学籍档案不同,它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处分文件、后续教育目标、转化措施、导员辅导过程及成效考核等材料,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使其成为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甚至处分取消的重要参考。跟踪考核制度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受处分学生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采取全程监控的方式进行追踪考核或阶段性总结。跟踪考核的目的是关注受处分学生的后续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及时的修正和鼓励,体现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和教师的情感支持。教育监控制度应做到“三性”:第一,监控内容的全面性。对受处分学生的监控既包括对人的监控也包括对事的跟踪,既包括对其心理态度的观察也包括对其行为举止的关注,既包括对学业成绩的分析也包括对学校生活状态的了解,强调监控内容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第二,监控方式的多样性。对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的监控可采用随机观察、定期调研、访问座谈、直接交流等多种方式。学生工作者应随机观察受处分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与其要好同学或舍友等座谈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可以通过与受处分学生定期谈话、聊天等,观察他们的发展变化。第三,监控过程的人本性。在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监控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注重跟踪的技巧性、目标性、价值性和法制性。要强调对学生隐私的尊重,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3 处分降解制度:处分降级+处分解除

处分降解制度是通过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跟踪与定期考核,按照其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受处分学生以原有处分降级或解除的奖励性管理制度。没有处分降解制度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制度的法理性看,学生处分降解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是对原有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否定,而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符合《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高校有权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给予适度的奖励和惩处”。从制度的可行性看,参照我国公务员纪律管理条例,“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既然代表行使国家权利的公务员都有处分解除制度,那么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学生管理为何就不能有处分解除制度呢?近年来,我国台湾及内陆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关注并探索处分降解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处分降解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应把握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处分降解制度的原则性。处分降解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即处分解除的根本性目的是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其降解的条件应该明确规范、严格要求、认真考核,从而避免处分解除制度的盲目滥用而亵渎了学生管理的法制性。第二,处分降解制度的程序性。高校处分解除制度应包括“确定考察期――跟踪考核――提出申请――合议表决――综合鉴定”等环节。具体地说,对于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应首先根据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程度确定其考察时限;在考察期内,教育者应及时跟踪和全面了解受处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考察期结束后,由受处分学生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学院提出降解申请;学院通过合议和民主表决的方式,对受处分学生做出综合鉴定,确定是否对其实施处分降解制度给出学院处理意见,将学院意见呈报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审批,最终将其落实到受处分学生的档案中。

总之,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在我国学生管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操作路径还不够完善。但它的构建是高校保障学生合法权利、完善学生管理机制、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必要环节,它顺应了依法治校的要求,体现了人文关怀,关注了学生的内心期待。

参考文献:

[1]张小芳.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厘定I-J].现代教育管理,2010,(6):48--50.

篇8

社会经费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改变,高校中的内外环境也逐渐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高校因为改革发展带来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提升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水平。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有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实现规范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质量

为高校财务核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避免会计数据信息的不准确性。在当前环境下,高校的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这样一来,也使得其资金筹措方式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政府拨款,传统形式下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够完全与现行高校会计发展的需求相适应[1]。因此,若是继续使用传统形式的会计制度,便会出现会计信息有失准确性的现象,可比性也会比较小,这也为高校会计核算与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中管理部门的管理、高校财务制度的优化等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能够将高校现行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会计制度革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教育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不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逐渐演变成独立开展?k学的法人实体。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来源,还需要筹措多方教育资金。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时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随着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增加,学校中财务的经费结构也愈发多样化,数量也明显增多,这也为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传统财务核算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财务制度的相关需求,只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高校独立性的法人制度,提升资金统筹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高校中教育资金的使用率,使各项经济性项目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本质内容。

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心人员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是决定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点。然而,当前阶段的高校财务部门中呈现出会计核算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的趋势,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资金,只是选用亲戚负责财务资金的核算。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所做出的财务核算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这样一来,就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

(二)高校财务制度与机制不完善

为了对财务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制定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相应的会计法对其进行支持,也相应减少了一些核算方面的问题,然而因为制度本身缺乏更新,一些内容仍然较为传统,并不能为高校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行有效指导[3]。高校中的内部控制部门主要是为了对高校中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管,然而因为各个高校更为重视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依然需要提升,这也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尚须完善

高校中的财会核算工作监督力度不足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会直接导致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有失真实性。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上,却缺乏对于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性监督的重视,使得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很难体现。

(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考核标准建设不够规范化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些会计人员经常会出现违规的问题,如建账不合法、账目杂乱无章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财务会计核算的考核标准缺乏统一,致使财务信息杂乱,同时也对高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有一定的影响。一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时并没有认识到财务核算规范化的真正意义,加之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所建立的财务会计知识架构也会比较落后。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一)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是完成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主要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对高校中的管理人员要设置专业的考核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实行考核,再结合考核财务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对其展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4]。除了要帮助他们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务必要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熟练的运用,掌握全新的会计报税纳税方式。另一方面,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将管理理念与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融合,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例如给予薪资方面的补贴或是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以享受专业培训等,从而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

(二)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对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并且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序性保证。现阶段,我国现行内控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即成本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等,以上几种制度在高校这个具体的环境下得到落实,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发挥作用[5]。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相关部门务必要对高校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制度。这会对约束财务管理人员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力度,若其中一个部门出现工作失误,其他部门要及时予以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效果。另外,高校也应该设置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由具体的财务人员进行高校资金与财务信息的监管,通过对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完善便可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治,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落实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与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要与自己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要确定财务管理部门所负责的职责,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从业资格。其次,高校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若出现交接上的问题,也会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的实现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6]。所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定,具体到交接的内容与交接的时间与形式。最后,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中相关信息的完整进行合理的考虑,拟定合理的判断标准,以免因为信息缺乏完整性影响到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如此,才能够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使得高校实现长远发展。

(四)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考核的规范化是提升高校财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1)当前阶段,因为制度改革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致使一些财务人员依然不了解财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内容;相关财务软件在更新升级上也有失效率,致使会计核算精确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于制度的了解,及时掌握财务软件的更新,特别是财务制度落实过程中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时间。(2)高校要及时向有关人员与部门通知制度的变化,若是一些工作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及时获知变动,那么高校也要及时对其进行通知。总之,高校负有及时通知制度变革的责任,并依据高校中教学、财务人员专业及时掌握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介绍。在所制定的新制度中,高校所采用的核算方式是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了融合,且将以上两种制度在高校财务运用的领域内进行了明确。(3)高校与高校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因为主要将绩效作为发展的基本导向,要想实现新财务制度的落实,务必要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保障,所以,财务会计的监督工作要由相关部门来完成,并进行严格的监督,针对一些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篇9

[论文关键词]刑事不起诉;宣布教育;实施步骤

笔者认为,以“不起诉决定的宣布”为契机,对无罪的被不起诉人阐明不起诉的理由和依据,对轻微刑事案件的被不起诉人开展教育,感化其悔悟罪行、预防其再次犯罪,建立起一套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的内涵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分为四种,即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在司法运行中不起诉制度存在着“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的性质认识不足的问题”。不起诉的决定一旦作出,将包括两方面信息:一是审查起诉部门认为被不起诉人的行为(1)不符合起诉条件(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2)符合起诉条件,但属于轻微刑事案件,可依法自由裁量(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二是当前终止对其刑事追诉。在司法实践中,被不起诉人对其当前不受刑事追诉的后果能明确,但相当数量的被不起诉人不能明确其被不起诉的原因、被不起诉的法律后果、被不起诉的相关规定及何为正确对待不起诉的主观态度。因此,在对犯罪嫌疑人宣布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对其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法制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就“教育”本身的内涵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谅解、合作与和平和涉及人权与基本自由教育的建议》中将教育界定为“不局限于任何具体活动,而是旨在个人和集体学习使自身能力、思想观念、资质才能、知识学问得到全面发展的整个社会生活过程”。

笔者认为,“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具有其特定内涵,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终止刑事诉讼的条件,在对犯罪嫌疑人宣布不起诉决定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对其开展释法说理、教育预防活动的一系列制度。

二、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增强司法认同感

笔者认为,对于被不起诉人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告知其不构成犯罪的原因与法律后果,防止其对司法程序产生误解,有利于增强其对司法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对于被不起诉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不应或可以不予判处刑罚的,通过设置“被不起诉人向被害人道歉、赔偿”等环节,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也符合“恢复性司法”的理念。

(二)有利于促进改过自新,预防其再次犯罪

对于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中的被不起诉人,检察机关动员各方面力量对被不起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发展轨迹进行剖析,帮助其寻找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使其看到社会危害,表现出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预防其再次犯罪的目的。

(三)有利于发现闪光之处,帮助其回归社会

轻微刑事案件中的被不起诉人,其身上存在消极因素,但其身上仍然存在积极因素。检察机关通过在不起诉宣布教育中设置亲友发言“分析被不起诉人的优势长处”等环节,能激发出被不起诉人身上隐藏着的“闪光点”,利用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使其对今后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四)有利于明确法律后果,敦促其遵守规定

对于存疑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通过开展不起诉宣布教育活动,将明确告知其不起诉决定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敦促其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如告知被不起诉人,存疑不起诉只是在法律上推定犯罪嫌疑人无罪,实际上犯罪嫌疑人既可能有罪,也可能无罪,只不过处于一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状态。存疑不起诉只是程序上的一种处理,检察机关在作出存疑不起诉的决定后,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仍可以提起公诉。

三、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的设置

不起诉宣布教育制度在设置时应贯彻“注重疏导,寓教于宣”的原则,把握教育时机、集中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感化活动。

(一)不起诉宣布教育的时间

不起诉宣布教育工作,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七日内进行。检察人员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三日内通知被不起诉人、其法定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做好宣布不起诉的准备工作。

(二)不起诉宣布教育的地点

不起诉宣布教育,地点设在人民检察院,遇特殊情况也可以在其他地点进行。

(三)不起诉宣布教育的参加人员

不起诉宣布教育参加人员的确定,以有利于对不起诉人进行释法说理和帮助教育为原则。参加人员应当包括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被不起诉人、被不起诉人的法定人或合适成年人、辩护人和司法社工。检察人员还可以通知被害人、被害人的诉讼人、公安人员、人民监督员或特约监督员参加;经被不起诉人本人及其法定人同意后,检察人员还可以通知被不起诉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等人员参加。

(四)不起诉宣布教育的步骤

不起诉宣布教育,应当区分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不同情形,有针对性地安排宣布教育步骤。

对法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中的被不起诉人不起诉宣布教育步骤:

1.不起诉宣布前会议:由司法社工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托,对被不起诉人此前绘制的心理图、心理量表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被不起诉人的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状况对被不起诉人的影响等。司法社工的发言应当仅面向被不起诉人的法定人或合适成年人、检察人员进行。

2.不起诉宣布教育必经步骤:(1)由检察人员向被不起诉人宣布不起诉决定;(2)由检察人员向被不起诉人、被不起诉人的法定人或合适成年人解释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并阐明不起诉的法律后果。(3)由被不起诉人发言,重点阐述犯罪的原因、社会危害、悔罪态度、今后打算等内容。(4)由被不起诉人的法定人或合适成年人、其他成年亲属发言,一方面可以阐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出现的问题、教育改进方向等;另一方面可以阐述被不起诉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长处、对被不起诉人的希望等内容。(5)由被不起诉人的辩护人发言,重点阐述被不起诉人行为的社会危害等。如果被不起诉人的辩护人由其法定人或其他成年亲属担任,其可以在一次发言中一并阐述(4)至(5)项的内容。(6)由检察人员发言,重点总结被不起诉人的犯罪原因、行为的社会危害等,并提出要求与希望。(7)由被不起诉人及其法定人作最后发言,重点阐述参加宣布不起诉宣布活动后的收获等。(8)由检察人员向被不起诉人赠书并发放承诺卡、联系卡和回访跟踪卡。

3.不起诉宣布教育选择性步骤:(1)被害人同意到场的,在被不起诉人发言前,由被不起诉人向被害人赔礼道歉。(2)公安人员到场的,在检察人员总结发言前,由公安人员发言,重点阐述被不起诉人犯罪的原因等内容。(3)人民监督员或特约监督员的,在检察人员总结发言前,由人民监督员或特约监督员发言,重点阐述对被不起诉人的希望等内容。(4)被不起诉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等人员到场的,在检察人员总结发言前,经检察人员同意后可以就宣布不起诉活动发言。

对于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笔者设置了特别步骤,目的是更好地消除被不起诉人的反社会性,使其建立起守法的心理结构。在设置教育步骤时融入了“分工教育”、“主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理念。

“分工教育”,即不起诉宣布教育的参加者,可提前对教育的内容进行分工。各方从不同角度对被起诉人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将各自的教育侧重点讲深讲透,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教育来增强不起诉宣布教育的实效性。

“主体教育”,即在不起诉宣布教育活动中增强被不起诉人的“主体性”感受,一改从前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活动的前半场即向被起诉人传递鼓励性信号。同时,通过设置被不起诉人的发言步骤,力求使其全程用心参与,避免单纯说教可能带来的被不起诉人对教育的功能出现认知偏差、产生逆反心理的消极效应,并放大不起诉宣布教育的积极效应。

篇10

1.1安全责任制度的健全及落实问题

对于燃气工程施工来说,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细节上并没有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使得燃气工程施工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形同虚设。另外,燃气工程施工企业并不能有效地实现自上而下的制度贯彻和落实,不能对自身职责有效的负责,对于各项目标的管理和考核处理工作都没有进行较为全面的落实。

1.2人员管理问题

燃气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员管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燃气工程施工企业为了相应地缩减工程开支,减少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配置,特别是安全员的配置,出现了施工现场只有工人进行施工的情况。另外,现有的施工安全员的安全意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自身安全知识以及安全业务素质能力有限;其次,在进行燃气工程施工的前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岗位安全培训工作,造成了燃气工程整体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较低,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造成了燃气工程施工现场的混乱性。

1.3用电规范性问题

对于工程施工来说,在现场用电管理上并没有实现三级配电和二级保护,对于电箱的安装以及漏电开关参数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普遍存在着箱内无隔离开关或者引入和引出线路较为混乱的情况。另外,对于外电的防护也不到位,防护实际情况与要求不相符。

1.4安全监护及现场施工规范性问题

燃气工程施工大多是暴露是室外环境下进行的,在进行燃气管道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安全性有保障的作业吊栏或者是高空作业车,特别是在雨雪和大风天气。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就进行露天高空作业,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帽和安全带的配备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2燃气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安全在心中,生命在手中”的安全意识应始终贯穿于燃气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全过程中,对于燃气工程的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其应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对燃气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并注意好以下防范和解决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1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作为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是与工程施工全过程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是施工企业进行共同管理的有效基础。对于燃气工程施工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燃气公司的现场代表以及委托监理和管理工程的负责人来说,其都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安全职责。

2.2预防为主、事前控制

燃气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是对施工的安全管理而不是后期的事故原因调查,任何形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前期都是有相应的征兆的,所以在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安全管理不仅是对事故的处理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做好工程项目的危险点辨识和分析工作,并确保相应的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3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

要求燃气工程施工企业在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基础上,树立起牢固的安全第一思想,并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充分的重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燃气工程施工单位进行督促和检查:首先,对其安全教育制度进行检查;其次,对其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制度进行检验;最后,对企业施工工人的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章熟悉程度进行检查。

3燃气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3.1临时工棚的安全管理

3.1.1工棚的设置。首先,对于工棚地点的选择应由施工队长及相关工程师在进场前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应避开高压线区、排洪暗渠以及山坡边;其次,对于临时公棚的材料选择应选用防火性较好的非易燃材料,在工程架设上应使其具备稳定的防风防雨和防潮能力,居住间和工具设施存放间应进行分开设置。

3.1.2材料的存放。首先,在进行施工材料的堆放处理时,应确保乙烷、氧气瓶的分开存放,避免其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其次,对于各防腐材料、聚四氟乙烯胶带、其他重要设备等以及施工工具等,禁止进行露天存放。对于可以进行露天存放的施工材料来说,其堆放位置应相对固定并进行防雨淋、防滑散和防盗窃等措施。

3.2用电安全管理

燃气工程施工的临时用电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暂时性、可变性以及地域环境多样性,所以其用电运行条件相对较差,这就直接造成了其用电安全性较低,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由于电气故障所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问题。由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在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接地零保护系统、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等,并同时对配电线路铺设进行规范处理。在电气照明设备设施的选择和使用上,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性。

3.3高空临边作业安全管理

在燃气工程进行外墙的燃气立管敷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相应的悬空作业、临边作业以及洞口作业,虽然在该作业点都设置相应的防护栏杆、安全网和脚手架,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因此在后续过程中,首先应将安全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其所使用的材料和机械等完整地列入安全施工计划之中,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再次可以运用小型蜗轮蜗杆起重机、单滑轮以及钢丝绳等组成相对简单的吊装设备组合,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3.4挖掘作业的安全管理

3.4.1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对于燃气工程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拆装以及重大构件的运输、吊装以及保养和维修处理工作来说,首先都应在相应的人员安全保障基础上进行,严格杜绝由于操作不当和违规作业而造成的器械损坏和人员伤亡的机械责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