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开课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开课教学总结

篇1

(一)具体上课情况上

优点:我这里想引用一段邓绍球校长的点评:“一组提问,一组游戏,提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激励语言,较好的组织形式使学习氛围活跃;降低位子,与学生们平等探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鼓动“创意”、“惊喜”评价,效果很好。”我在这里不是偷懒,只是觉得邓校说得足够全面了,我自己总结反而怕说得不好。

缺点:优点要发扬,缺点更要注意,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我认为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有三点:

1.开局不佳。课刚开始时由于课件的问题我本人随机应变不够,虽然及时开始上课,没被问题所累,但被影响了心情,有点紧张,没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进来,因为我自己也没能投入。

2.教态问题。我上课时习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这是一个常规教姿错误,不雅,显得随意,这个姿态在礼仪学中也是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仪态很重要,这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态度。之后的欣赏作品过程中我做桌子的行为系同个缺点,今后要注意。

3.口误。介绍艺术家时名称前后不够统一有时念: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后面有念路易斯阿姆斯壮,虽然音译过来问题不打,但不注意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

(二)教学方法上(与上个学期的公开课对比)

1.“有大舍才有大得”

我这节课之所以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我的总结是12个字: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现亮点。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一节课就40分钟那么长的时间,你要怎么分配才能让学生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我上个学期也上了节公开课,就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我把一个个知识点罗列出来,逐一讲授,但是重点不够突出,让人印象不深。而这节课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备课时搜集的资料很多,但最后经过我的筛选,放弃了很多非重点知识,我的重点是欣赏爵士乐作品《玫瑰人生》,针对这个重点,我在提问和互动上下了功夫,并鼓励学生们学唱主题旋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突出重点。而后八个字中,解决难点是很困难的,否则也不会称之为难点了,我的做法是:把这八个字融合了。把难点通俗化,化难点为上课的亮点。具体做法:我这节课是欣赏《爵士乐》,爵士乐知识的难点在于那变幻莫测,即兴式的节奏,如果我生硬的教他们拍打节奏,既调动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一定能让他们学会这个节奏。我想到了做游戏,安排做厨房炒菜的无实物练习,并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配上适当的声音节奏,这个安排果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气氛热烈,学生积极讨论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既在游戏中得到了乐趣,又从中体会到了爵士乐那极富即兴性的节奏特点,之后我教他们打了那个专业性较强的切分节奏,学生们也参与度很高,很快就学会了。看似困难的所谓“难点”就是这样被我解决的,并且转化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2.平等、民主的与学生交流。

记得上个学期我的公开课课题是《通俗音乐》,当时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极力想展现自己的专业实力,在授课时回过头来看,完全把自己摆在一个舞台表演者的角色上,又是说又是唱自己的作品,虽然学生们反响热烈,但客观地说,得到的知识并不多。这种“表演式”授课方式只能作为一个现象,偶尔而为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列入常规上课方案。《爵士乐》这节课我一改之前这种“表演式”的上课模式,常常设计问题与学生交流,并放低姿态,平等、民主的与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时常鼓励他们。如提问爵士乐乐器的时候,一个女生回答有手风琴,其实答案是不准确的,但是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而是说:“你的回答很有想象力,我想以后爵士乐是有机会加入手风琴这种乐器的。”这样既让她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但又从教师处得到鼓励,还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没有平时上课回答问题错误被当众否定的那种挫折感,反而倍感振奋。又如之后做教唱歌曲时、做游戏时我调动学生兴趣的手段,都不是靠我站在舞台中央表演,而是让他们成为主角,让他们去表演,这样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并真切的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同样是反响热烈,但是本学期这节课的这种热烈更令我有成就感,更令我开心。

篇2

不可否认,带有示范性质的公开课是教师观察、学习、提高的中心,有助于推行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日常英语教学,并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快速成长,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教师娴熟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上公开课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教态大方、自然,语音标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丰富,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

2. 课件设计新颖,别致。经过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有图片,有动漫,有声音,有音乐,教师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新课,使相对枯燥无味的授课变得生动有趣。于学生来说,课件更利于调动他们眼、耳、大脑等器官参与学习,使他们感知更为直观。

但与此同时,公开课也有许多不利的方面。比如,滥用课件,discuss, pairwork, groupwork无时效,片面追求热闹,无视课堂秩序,学生满堂游动,教师滥用赏识……。

结果很多公开课出现同样情景:教师讲课绘声绘色,学生举手此起彼伏,整堂课掌声不断,氛围浓烈,但这样高质量的公开课却中看不中用,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也不利于基础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肯定公开课优点的同时,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精力、物力准备的公开课,还有这么多负面的声音?依我之见,目前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有偏颇。比如,评课只是听课人给出意见,做出评价,而作为公开课的对象——学生被晾在一边,他们通过一节公开课,获得什么和获得了多少不去追究;评价一节公开课好与否,过分看重形式多不多,课堂气氛是否热闹。

怎样积极发扬公开课的优点,切实发扬公开课的示范、实效作用,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改革评价模式。公开课的评价是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而不是用来评判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

第二,要注重课堂实效,即学生的实际收获。一节公开课下来,各个学生(包括好、中、差)都能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第三,评课还应包括课后与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程度。

篇3

【关键词】慢节奏 公开课 教学实践 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

自从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总会安排每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于是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总是会提前准备很长时间,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有时却事倍功半。我自己教学十二年以来,公开课教学中也是有些欢喜有些忧。但终归我在同仁的指导下,教学有了很大进步。我就自己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英语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这一堂公开课谈谈我的一些教学观点。

一、回顾,感悟我的公开课教学

和往常一样,开学初我就在学校公开课安排表上填写了我的上课内容PEP Book3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do。主要教学目标是: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at,dog,rabbit,panda,monkey.duck.,并能听懂指示语,根据指令做动作。2.培养学生听,说,读,做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确定教学内容,在公开课到来的前两周,我开始认真的备课,我仔细钻研教材。希望我的公开课尽善尽美。

本节课中我打算以游戏活动和形式丰富的新知讲授为主,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根椐学生的个性特点,将教材中的单词与句子相结合,将教材内容有序的编排。同时,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叫声,截图片等猜动物,自然引入英语单词教学。最后的拓展环节中,我将学生们喜爱的动物卡通形象出示在课件中,结合轻松的音乐背景,做为本课的总结,并有效的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终于有了一份我自认为较完整的教案。我期待着能在同仁面前展示我的成果。

正式上课时,从导入到新授再到巩固,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再加上我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机智的处理,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我让学生进行Let’do这一表演环节。通过电脑理解“Act like a monkey”的句意,并且表演今天所学的其他的动物。让学生把课前自己制作的头饰戴上,做出动物的特性表演。我以为学生会像我“Act like a monkey”一样, 可以在表演中理解句意,边表演边说,使得难的句子也能成为有趣的话语,起到了化难为易的效用。事实上,课堂并非像我预期的效果一样,只有少数学生能按照我的节奏用英语表达,有的还在思考是什么动物单词 ,整个课堂效果也似乎因为这个环节大打折扣。

在同仁和点评和自己的反思后,我按照重新设计的教学思路,再次在另一个班上了此课,效果果然不同凡响。尤其在教学最后一环节中,我关注了全体学生的知识基础,择取了好几个较优秀的学生个体表演。当课堂节奏缓慢放下时,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一个个举手争着上台表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真正达到有效性课堂教学,他们所表演出来的智慧和热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二、如何立足公开课教学,进而更好开展英语教学

公开课教学尽善尽美的设计让教学效率高效,但是我们该如何让“慢节奏”合理有效地应用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依然引导学生慢节奏学习英语,于是我巧妙地应用了情景教学。有一位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我在想:自己平时都给学生们创设了哪些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呢?

其一,巧用实物,形象直观,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英语词汇便是一个不断累积的金字塔。但是枯燥地记忆单词却不是一种好的记忆方式。

其二,活用游戏,丰富趣味。我在教学颜色时设置了“猜一猜”的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猜对答案的时候,课堂中会听到他们的欢呼声,十分开心,我被他们的欢呼声感染了,语言也变得很有激情。

其三,借用媒体,高效积极。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六年级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一但单元时,多媒体课件清楚展示了不同通往学校的路,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这样直观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四,智用表演,灵活熟用。 表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给学生区别run和jump这两个单词时, 我便让学生通过跑和跳的动作加深对单词意思的理解,在这两个单词的读音上,我还自编歌曲加深孩子们对[∧]的发音。平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自编自读自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双人合作,单独创作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学到高效率的英语知识,这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提炼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慢节奏”的教学发挥出高效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 公开课 争议 共识 实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Open Classes Dispute

Abstract Open class a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China's education sector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ere has been controversy about the open class, its derogatory praise different controversies through the open class, we should be mining the underlying essence of the right to the open class, a reasonable position, looking for the way out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class.

Key words open class; dispute; consensus; substance

公开课目前在我国研究较多,国内专家学者一直对其贬褒不一。它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尤其是这几年新课程改革中,伴随着对公开课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批判、非议也一直不断。作假、作秀、表演等负面影响一直缠绕着公开课,甚至出现是否该取消公开课的争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课是教师“精神的盛宴”。它作为评价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平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当前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冷静审视公开课争议的现象,有必要在对公开课进行正确定位、规范的基础上,探寻公开课争议背后的实质,使公开课回归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1 关于公开课的争议

1.1 关于公开课的共识

相对于前几年公开课的研究,近几年关于公开课的研究已经趋于理性化,不再是简单的是非选择题:继续公开课还是取消公开课,而是在肯定公开课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希望对其进一步改革、完善。关于公开课的研究虽然没有达到全部的统一,但目前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已经形成共识。

1.1.1 公开课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总结了常见的几种划分标准,大家普遍认同的公开课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示范型公开课。一般也会被称为指导课、观摩课。这类公开课通常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或特级教师承担,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其他教师,尤其是新上岗教师做教学示范,希望借助示范教学,能有效地推广成功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2)研究型公开课。这类课一般是为了倡导某种教学理念基于解决某个问题而上的公开课,关注点是教者是否针对真实问题,开展研究课活动。(3)竞赛型公开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公开课类型,也是目前被强烈批判的公开课之一。这类公开课竞争性强,优胜者往往能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能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因而很受重视。

1.1.2 公开课的功能

公开课现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示范交流、教学指导、评比考核等等,但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公开课最基本的两个功能即是教学和教研。教学功能是指公开课是一项教学活动,施教者必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研功能是指公开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

1.2 关于公开课的争议

对公开课若干争议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整理分析,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公开课的研究。通过查阅1994 年以来中国知网期刊网上关于公开课的文章,发现关于公开课的争议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2.1 公开课的定义

对公开课的定义的不同认识,也许是导致对公开课本质认识的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结关于公开课的定义的争议,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公开课定位在“公开”上,从公开的目的来谈公开课,认为“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另一种是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认为“公开”只是形式,“课”才是公开课的落脚点,对授课教师和受课学生来说,公开课只是多了一些特殊的听课人而已,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课”,应该具有“课”的基本特征:适应学生。

1.2.2 公开课的价值

这是一直以来公开课最饱受争议的一点,肯定者对其大加赞赏,否定者对其激烈批判。

持肯定态度者对公开课的价值认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教学研究和评论提供载体。公开课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活的案例和标本,它本身就是一种情境性的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通过公开课得以体现。(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为公开课对执教者和听课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新手教师来说,公开课的磨炼有助于他们迅速地成长。(3)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公开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最为美好的学习场景,让他们体验到渴望成功、渴望展示自我,从而获得自信和成功感。

而持否定态度者对公开课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开课“作秀”。这也是当前公开课受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公开课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表演。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艺”,执教教师过多预设,甚至精心设计学生的表现,使学生沦为公开课的工具。(2)公开课“失真”。公开课由于过度“包装”,教师“包装”、学生“包装”、教学“包装”,严重偏离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完美”的背后掩藏了日常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听课者借鉴学习,也背离了公开课原本的宗旨。(3)公开课具有功利性。当前的公开课被学校和社会赋予太多功利色彩,评职、评优、晋升等都与公开课挂钩,导致公开课成了追名逐利的跳板。

2 公开课争议的实质

当前关于公开课的争议实质是对教学价值的认识问题:为谁上课、上什么课、如何上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教育活动不可能避免价值问题,这是我们对教育研究中价值与事实关系判断的一个假设。从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开始的,从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开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公开课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公开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体现一定的教学价值观。那么,当前争议的实质即是对公开课的教学价值认识有误,对其没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定位。

2.1 为谁上课

这实际上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问题,也是教学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教学首先是有人参与的活动,而人总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教学的目的自然是落到人的身上。从宏观来说,教学目的就是指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教育教学究其本质应该是“人”学,应该关注的是人,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根本目的即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也是为了学生所上。

公开课首先是“课”,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教学目的就是公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在公开课中加以体现,公开课要围绕着教学目的展开,不能偏离。公开课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而开,为学生而上,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不能偏离到听课者或教师身上。

2.2 上什么课

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问题。通常,不管是整个课堂教学、还是一个模块、一个单元、一节课,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目的实现,师生关系的性质、教学方式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的进行,都受教学内容控制或影响。

时下的公开课都是精心准备,细心雕琢。教学内容经过精心选择,打乱了原有的课堂进程和安排。内容上片面追求广博,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过程,还有为了追求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使教学内容成为大杂烩,追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应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完整性,学科本身是学科教学关注的轴心,不能只以学科知识的获得为主要目的,而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关照学生的整体的生命世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生命价值,学生的需要问题在内容的编写中要充分体现出来。

2.3 如何上课

教学中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完全取决于建立何种师生关系。

关于师生关系,当前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新世纪以来尤其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研究多是针对师生的交往及新型师生关系建构问题进行探讨,呈现出动态的特点。师生关系中,主张建立一种动态、生成性的师生关系。在一种交往的教学观下,强调教学的生命性,整体性,相应的师生关系也更加注重师生的生命价值,师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

公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公开课应有的效果,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目的,更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为主要目的,教学由教学主体来主导,而不是其他外来的听课者。

2.4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它直接受制于教学价值观的控制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就必然出现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教学价值观是多元的、复杂和变化的,因此,教学评价也是多元、复杂和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评价模式或观念。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叶澜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要达到“五实”的基本要求: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公开课作为一堂“课”,要真正取得公开课应有的效果,最基本的要求即要达到以上五个关于好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项家庆,潘海燕.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1-3.

[2] 余文森.公开课再认识[N].中国教育报,2007(5).

[3] 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5(10).

[4] 吴音莹.论语文公开课的评价标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6.

[5]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6]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1).

篇5

【关键词】课堂导入 学设计 学习兴趣 实效性

说到“精彩一课”,对于从事十五年音乐课教学的我,在山区从事音乐课教学这么多年,我不断地总结经验,除了练好自身专业外,通过学习新课程,不断地汲取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往往一节精彩的公开课会牵涉和凝聚讲课教师许多精力和心血,在不同程度上还倾注相关人员和领导的智慧和努力。一节好的公开课的确起到教改的趋势与理念,是教师发展的平台。下面我就“精彩一课”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精心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符合自身教学的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果让课堂导入能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诸如我给学生在讲附点节奏的时候,我运用了学瘸子走路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附点节奏,“学瘸子走路”把附点节奏生活化了,不但激起a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这种节奏。

通过媒体,导入新课,是教学中直观原则的具体表现,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结合视觉来感受教学内涵。它能使繁琐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除了以上的导课设计外,在音乐教学中导课的方法还很多,如故事、舞蹈、配乐朗诵、简笔画、谜语、欣赏、情趣导课等。如前所述,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好的导课,就是聪明教师智慧的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只有在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拥有了兴趣,即便是最枯燥、最难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被学生轻轻掌握。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要用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要让学生在教师规定的范围里兜圈子。

例如:在音乐课上设计“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有情节的表演活动中但当一个角色,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状态,又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果把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做节奏游戏时,教师击掌拍出一段节奏,让学生来模仿,在熟悉游戏后,为加深巩固,可以让一位学生来做小老师,让其他学生来模仿,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出题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加深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唱、奏、舞、戏、竞赛等综合活动,给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接触音乐,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无穷乐趣。

三、教师只有在正确理解与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怎样使音乐课深受学生喜爱,变“要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发挥出音教的特殊教育功能,这已成为不容推委的重要课题。因而,新课程对传统意义上的“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天地之间的歌》教学中,教师事先制作太空人的服装,将教室装扮成望角,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设计导言,创造悬念:“同学们有谁去过太空?想不想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遨游太空,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伴随着神秘的富有情趣的音乐,徐徐拉开望角的幕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群星闪烁、浩渺无垠、充满奥秘的太空世界。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又设计由学生扮演银光闪闪、栩栩如生的太空人,与学生做游戏,通过太空人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教育,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教学设计是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化为每一节课的高标准、高难度、高效率的教学活动,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灵活而具体地进行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预期的目标,让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加精彩!

四、教学公开课要注重实效性

对于公开课的许多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与茫然,那就是教师究竟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呢?如何让公开课既新颖别致,又不做秀呢?首先我们应该让公开课回归自然;让其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课堂,是教师们通过其可以真正交流和研讨,改进教学,以达到促进成长发展的目的。一节精彩的公开课,教师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素养,用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上完课后,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能让教师真正领略到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感受到优秀的教学风采。

篇6

 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1. 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常规教学: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

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狠抓初三、高三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

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

四、活动安排。 

周次

 内

 容

 主持人

备注 

1

 开学工作;准备教学用具、资料等

 全体理化生教师

 

2

 撰写教学计划;

 全体理化生教师

 

3

 制定教研组计划; 

 李丰英

 

4

 理化组集体备课,王雪玲主讲初三化学

 理化生教师

 

5

 高考知识讲座

 王生全

 

6

 理化组集体备课,乔永春主讲初二物理

 全体理化生教师

 

7

 教学反馈

 全体理化生教师

 

8  月考试题命制                                                   全体理化生教师

 共2页,当前第1页1

9

 组织期中试题命制

 全体理化生教师

 

10

 期中总结

 全组教师

 

11

 高考知识讲座

 李丰英

 

12

 业务学习《新课程体系下理化生的教学》

 全组教师

 

13

 高三学生应试讲座(杨国华)

 杨国华

 

14

 初三学生应试技巧讲座

 王志勇

 

15

 高二会考模拟

 任课教师

 

16

 撰写论文

 全组教师

 

17

 上交论文

 全组教师

 

18

 期末考试

 全组教师

 

19

 组织期末评卷

篇7

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1. 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常规教学: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

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狠抓初三、高三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

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

四、活动安排。

周次 内 容 主持人 备注

1 开学工作;准备教学用具、资料等 全体理化生教师

2 撰写教学计划; 全体理化生教师

3 制定教研组计划; 李丰英

4 理化组集体备课,王雪玲主讲初三化学 理化生教师

5 高考知识讲座 王生全

6 理化组集体备课,乔永春主讲初二物理 全体理化生教师

篇8

1、帮助美术教研室积极申报省级美术课题《建筑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科研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本人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此项课题《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工作及开题会的准备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得以顺利开题,并得到了省、市教育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开题会后,本人又完成了《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的修改和整理工作。目前,有关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

2、认真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我区骨干教师,更好地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区美术教研室常年开展全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今年的基本功比赛内容为书法和教学设计。基本功比赛的开展,不仅使教师们在专业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与也交流的机会。

3、学期一开始,在教研室的安排下,本人积极认真地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的业务培训。在培训中,我以《居室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内容,在会上与全体美术教师做了交流。

4、针对我区美术教师现状,加强艺术学科教师的艺术创作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为此美术教研室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走进美术馆活动,让美术教师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美的呼唤,激发对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感知能力,更好的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本人积极组织并和马老师一起带领老师们前往参观。

5、认真组织区级美术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

每学期的区级公开课是展示我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活动,为此本人积极组织相关教师,通过认真准备,集体备课,多次研讨修改,推出了两节美术课,我本人也担任了其中的一节公开课。于5月20日在望龙学校三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美术学科区级公开课展示活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6、备课活动。

在备课中注意发挥组内备课、教研优势,鼓励各校教师互相听、评课,以有经验的教师带新成员教师;以骨干教师带全体教师。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7、积极组织我区美术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

本学期先后组织了我区教师参加了在65中举行的市级公开课和在滨湖新区46中等学校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美术学科课堂观摩课的听课活动,使广大美术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本人还代表蜀山区教师在会上对上述课程做了点评。

8、3月份,组织各校参加由省教育协会主办的全省中小学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区美术教研室积极布置各校认真准备,并在各校报送的大量作品中进行了筛选,最终,有大量师生作品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9、4月份,认真组织各校参加蜀山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得到全区美术教师的积极响应,在教育局基教科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

10、5月30日,组织参加了合肥市中小学生现场绘画比赛。从通知、报名到带队参加比赛我都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最终我区取得优异成绩。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18名,我区颐和佳苑小学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1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及《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书,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努力转变观念,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尝试,不断总结。

12、每月组织2次美术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和讨论,并撰写阶段小结及学习新课改的文章等。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特点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课至平则无趣”,说的是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好的课堂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

然而,在日常英语课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过于千遍一律,如师生问候、值日报告、听写单词等形式;有的教师刻意进行导入环节,缺乏自然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形式新颖,但与本节课学习内容不相关;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干脆没有导入的环节设计,直接以“In this class we?蒺re going to learn Unit…”的语言开始新课,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机。

基于上述问题,下面针对本学期我校三位英语教师公开课教学中的导入教学行为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导入要有目标性——要与下一教学环节紧密相连。

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和导入内容,导入要与下一环节的教学紧密相连,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

案例1、郑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仁爱版八年级Topic2 What sweet music!

Step1 lead in教师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 这首英语歌曲,然后提问学生问题:

T: Are you moved by the pictures?

Ss: Yes, we are.

T: Have you seen the film?

Ss: Yes, I have.

T: Who knows the name of the film?

S: Titanic.

T: Do you like the music in it?

S: Yes, we do.

Step 2 presentation—new words

分析:教师导入这首好听的歌曲,与下一环节单词的讲授之间形成脱节。

修改建议:Step1 lead in教师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 这首英语歌曲,然后提问学生问题:

T: Do you like the music?

S: …

T: Who can tell me the name of the music?

S: My heart will go on.

T: Do you like folk music or popular music?

S: …

T: How can we listen to the music?

S: We can listen to it on the TV/on the tape/on the concert…

T: The song is very famous/popular. Which part do you like most, the language, the instrument or the singer?

S: …

教师提问时,要适时引入新的生词folk, tape等生词(黑体字),解释并跟读。

二、导入要有趣味性。

导入必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能使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积极学习。

案例2、徐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法公开课,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1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modal verbs.

Step 1: presentation

Today we will learn modal verbs. First ….

分析:徐老师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直接讲解语法规则,没有导入。

修改建议:Step 1 lead in(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填歌中的missing words情态动词)

I Want To Be With You

There are things that must be done

That are not yet begun

Things that I must do

When I want to be with you

Although we?蒺re far apart

You?蒺re with me in my heart

No one else will do

I just want to be with you

I want to be with you

Can?蒺t you hear me?

I need you near me…

学生就不会对枯燥的语法规则产生畏惧情绪,然后教师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总结,再让学生在练习中操练,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而且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导入的图片要有启发性和生成性。

要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了寻求答案的内需和动力,才会有预设的生成和非预设的生成。

案例3、李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 1 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的reading 部分。

首先,李老师用很多图片来介绍大猩猩,紧接着就进入阅读scanning, skimming等教学步骤。

分析:导入用大量的图片来介绍大猩猩,费时多,图片色彩斑斓,过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主题意图没了。

修改建议:导入课的图片不能过多,要在类别上进行区分,要少而精,要有利于课堂的教学需要。

Step 1 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s of the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 How old is the woman? Why is she still a student?

T: What is she doing ?

T: Can you do it like her? Why?

这样既突出了文章的标题“student”,又为Jane Goodall 的优秀品质的把握埋下伏笔。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导入教学的有效性 http:///a/20110904/200805.shtml

篇10

关键词: 音乐教学 题目 活动 课堂反馈

为走出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乐园,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引下,逐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风格的好路子,全国各地的“优质课”、“展示课”等频频“露脸”,给我们这些还在新课程路上摸索的教师以很好的启发。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然而,就是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和变幻莫测的教学方法,像是施了“障眼法”,又让很多音乐教师无所适从,盲目随从,结果遮蔽了音乐课本来的目的,使许多音乐课脱离了主题,脱离了音乐。

我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是光靠上好一节公开课而得名的,保证好每一堂音乐课的质量才是好教师的根本。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好老师是把平时的课都当成公开课思考。虽然他不一定用尽所有的现代技术手段,但每堂课设定的目标要完成好,方式可以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即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他快乐吗?

一、题目不要太大,主题明确是关键

衡量一堂好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主题是否鲜明。而当今我们许多音乐老师为了突出音乐课的分量,往往在题目上下功夫,题目取材太大,这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有一节公开课题目是《江南风韵》,开头用白居易的《忆江南》导入,效果很好,然后引出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大家都以为还在谱上,但是紧接着又引出刘天华的《良宵》。并且让学生比较这两首二胡曲的风格与区别。听得所有老师一头雾水,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到底是上二胡还是《江南音乐》?大家都不得而知。虽然这两曲也跟江南曲调有联系,但用《江南风韵》为题,显然有点过了。即是江南风韵就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音乐具有江南音乐风格。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播几首江南曲调,如《紫竹调》、江苏的《茉莉花》等。通过欣赏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再介绍教学目标中需要教授的乐曲,这样更能显示江南音乐的多样性,仅仅欣赏几首二胡曲就用《江南风韵》为题,显然是不妥的。但是在下面再加个小标题――二胡魅力,就要好很多了。学生更好理解并学习起来有方向了。

其实,新课程引导我们要做实实在在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实惠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教学原则。千方百计在题目上下功夫,而不去钻研教材,不明确教材目标,盲目选题。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二、活动不要太多,紧扣音乐是良训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课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关于这点,不少专家也特别提到,所谓音乐课首先要以音乐为主线,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也都不能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试想一堂音乐课都已经跟音乐审美脱轨了,那还算是节好的“音乐课”吗?

前不久,听了一节初中的音乐公开课――《赛龙舟》,教学目标是以赛龙舟为导引来了解相关民歌特点等。教学中,老师为了烘托气氛,让学生上台锻炼怎么敲锣鼓节奏,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中国传统鼓点节奏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也是了解中国民歌的一个切入点。教师还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商量如何控制赛龙舟的节奏等,到这儿,大家还认为这可以当成是一个加强节奏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后来把长凳子排成两排来模拟船只,让两排学生坐上去跟着锣鼓的节奏赛龙舟却是环节上的多余了。虽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很多学生碍于老师的面子,勉强作样划几下,根本就顾不上真正的节奏了。这种偏离主题的做法不可取,我们所追求的音乐元素已经被热闹的活动所掩盖。所以,这种课看起来很热闹,新课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理念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也达到了。试问:学生都掌握了哪些音乐知识?仅仅是节奏就够了吗?赛龙舟跟音乐相关的东西挖掘出来了吗?民歌的特点在哪呢?整堂课我们很少听到音乐声,倒是活动不断,让人有种在上体育课的感觉。我们认为,音乐课中所有的活动都要为音乐主题服务,而这个主题的核心就是要以音乐为基本的审美。所以,我们认为音乐课中的活动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画龙点睛之笔,绝不可滥用。

当然,我们近几年听到的音乐公开课许多还不光有铺天盖地的活动模式,还有把音乐课上成文学课、政治课、环保课,等等。这些带着“创新、个性、时尚”的“新课模式”,我们不用也罢,再好听的音乐课都得跟音乐有关,所以,上好音乐课,紧扣音乐是良训。

三、课堂反馈不疏忽,教学效果最重要

怎样才能判断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差呢?我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课堂结束前检测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近十多年来我听了无数节公开课,但课堂的结束处,也就是反馈部分尽是让学生去创作歌词,为歌词重新谱曲等,好像不这样做课就不完整,很多人固执地认为,检测课堂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虽然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但有些老师不管,认为自己的公开课有这个环节就是理念较新的好课。我认为,课堂反馈的方式有很多。前不久有幸听到过这样一节课,题目是很多人都作为公开课上过的《茉莉花》。教学过程跟许多人一样,很流畅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教师的反馈环节深深吸引了我,她在多媒体课件上设置了许多张形态各异的茉莉花的小图标。每点开一个图标就是一个问题或节目。如:(1)你能说出我国的《茉莉花》曲调大致有多少种?最有名的是什么地方的茉莉花曲调?(2)肯尼金的《茉莉花》更注重了音乐的什么元素呢?(3)《茉莉花》曲调跟我们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4)你觉得哪些歌曲特点接近我们江苏的《茉莉花》,又有哪些接近东北的《茉莉花》呢?……所有这些问题的设置都跟课堂教学目标紧密相连,而这种未知式的选择问答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我们何不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