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修复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域生态修复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域生态修复方案

篇1

武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郑州  450011)

摘要:本文研究总结了城市化对于河流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方法和5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化;河流结构和功能;河流生境;演变规律;河流修复

 

1 引言

城市河流是发源于或流经城市的河流,包括自然河流和人工开挖的运河、渠系。城市河流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河流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能使城市河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河流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城市河流结构、功能和生境变化成为了生态环境学及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2 城市化影响下河流结构、功能的演变规律

城市化对于河流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河流形态的影响上,城市化严重影响着河流,是河流乃至整个河网的形态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1 城市化对河流形态结构的改变

城市化对河流的影响,使得河流结构由多元化、复杂化,趋向单一化、简单化。而引起河流结构向单一化和简单化变化的原因,很多学者也做了不同的研究。

加固河道导致河道的固结化,裁弯取直导致河道断面形态的顺直化,疏浚河道导致断面形态单一化,和修筑水坝导致河流的不连续化,是致使河流形态结构向单一化和简单化变化的主要原因。

2.2 城市化对河流功能的影响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河流功能的退化。作为一个自然的河流通常有如下的功能:水源供应、水产养殖 、交通运输、水生生物栖息、纳污降解、输水、泄洪、调节气候、补给地下水、观赏娱乐等多方面。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河流的功能越来越简单化,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纳污排放功能;‚景观娱乐功能;ƒ气候调节功能。

 

3 城市化影响下河流生态环境的变化

健康的河流不仅要有好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要保持好的生态环境,这对于河流保持其良好的结构和发挥其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所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主要取决于3方面的过程: 河道系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物质循环与交换过程、生态水文调节过程、水体中生物消化降解过程。城市化主要是靠影响了河流的水文过程和物质循环,从而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4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4.1 城市河流系统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河流的生态修复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分析,不仅要近期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在考虑当前经济承受能力的同时,对生态修复的总体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力求提出最佳的修复方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4.2 城市河流系统生态修复的方法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严重损害了城市河道系统的健康,为此, 国内外已采取了多种技术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总结起来,主要包括水环境质量、水文特征、结构形态和种群结构的修复4个方面。

国外目前比较先进的有Fischenich 提出了城市河流修复与流域管理的相关技术,其中详细阐述了城市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Casagrande对人类活动在湿地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Deason 提出了污水处理的方法,为其他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Ludwig和 Bezirksamt针对 Hamburg 河直线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消失的现状,采用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该河中鲑鱼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改善其生活条件来达到修复河流生态的目的;Udziela 等运用条件价值法( CVM) 对城市盐碱湿地修复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Brilly 等研究了修复城市河流鱼类栖息地的方法;Jukka Jormola 对国际上利用流域洪水过程改善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列举了利用洪水管理修复城市河流和湿地的实例。

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是:①水质净化技术;②近自然河流治理技术;③生态需水量确定。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的合理使用, 能使河流的结构与各项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 从而达到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目标。对于特定的河流, 应具体分析其受损的功能及程度, 再根据河流所处的状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

4.3 城市河流系统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1)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进行河流修复。以往传统的河流治理方法给河流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带来了严重损害。现代的城市河流整治应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为前提,利用河流系统自身的特性缓解旱涝灾害并利用河流本身以及水生生物的自净功能改善水质,这是城市河流治理研究的新方向。

2)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河堤。从现代河流治理思想看,“渠化”、“硬化”是一种不明智的河流治理法。而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治理准则,所以建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整治的大势所趋。

3)建设以人为本的水景观。以往传统的城市河流设计以满足人类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为目标,导致目前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丧失。因此,现代的城市河流规划应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城市河流的生态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丰富水文化底蕴。每条河流都包含着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反映着地方的风土人情。充分挖掘城市河流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水景观相结合建设城市水文化,突显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提升城市品位。

5)以流域为单位进行大范围河流治理与修复。将研究治理范围扩大倒流域尺度,从整体上对河流治理进行把握。

   

5 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对河流的结构、功能和生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的简单化,功能的减退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能使河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应该在对河流的健康问题有准确、可靠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河流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并认真加以实施。在实践过程中也应不断推进河流生态修复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小玲, 李贵才, 刘堃, 钟愉佳. 城市河流形态及稳定性演变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837—845.

[2杨凯,袁雯,赵军,许世远.感潮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地理学报,2004,59(4);577~564.

[3]袁雯,杨凯,唐敏,徐启新.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地理研究,2005,24(5):717~724.

篇2

1.1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如何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维持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这是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中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对于不同流域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水资源配置、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综合研究确定,其中包括研究不同河流的生态需水量、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准则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但与此同时,工程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当前迫切需要系统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及评价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小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当前发展迅速。如何减轻小水电工程对于溪流生态的负面作用,也急需加强规划评价研究。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开展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等水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研究,建立起水土资源综合规划的科学方法。洪水资源化利用已经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迫切需要将洪水资源利用、防洪减灾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系统的技术体系。水环境与流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涉及因素复杂,迫切需要开展水环境与水生态价值、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水环境保护效益定量评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涉及生态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1.2应用技术研究方面

长期的治污实践表明,依靠局部的、单一的污染物控制和点污染源治理难以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复杂的区域性和流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开发在区域(流域)尺度上系统的、综合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建立起区域和流域尺度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在具体治理技术上,需要根据我国水污染的趋势和特点,系统开展对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研究,同时加大污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力度。在水土保持方面继续加强对土壤侵蚀研究,加强水资源与土壤资源的同步高效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建立起以降雨地表径流调控和水土资源同步安全、合理、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在河流走廊生态修复方面,在充分调查分析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胁迫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与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水库及其他工程调度运行模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自组织,自我修复功能,在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加强水域生态监测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实现从水质监测系统向水域生态监测系统转变。使水污染蔓延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缓解。20世纪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人们开始努力将发展与环保协调起来,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替代末端治理逐步成为各国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近年来,对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探索又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

2结论

篇3

关键词 重金属;河道整治;修复;东大沟上游河道;甘肃白银

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24-01

白银市地处黄河中上游,东大沟地区作为白银市的主要工业区之一,流域内分布着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化工行业企业,流域周边企业排放废水和废渣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重金属具有高度迁移性,长期堆置不仅造成大量有价金属流失,而且对土壤、地下水等周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污染威胁[1]。

1 东大沟污染现状

1.1 水环境质量现状

东大沟流域多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均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要求。水质偏酸,氟化物含量超标,上游Zn、Cd的污染较为突出,下游COD、Cu、As污染显著。

1.2 土壤质量现状

东大沟上游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重金属粉尘、尾水、废渣排放,导致河岸两侧土壤中重金属严重超标,土壤中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地表以下0~20 cm,部分区域污染深度达到50 cm,土壤污染现状呈现以Zn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现象。

1.3 底泥质量现状

底泥的污染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冶炼废渣堆放以及含重金属废水排放,通过对底泥样品的采样调查,底泥中重金属As、Pb、Cu、Zn的含量最高值均高于加拿大制订的NOAA标准,Pb、Zn 2种重金属的最大峰值分别出现于20、80 cm,而Cu的最大峰值则出现于40、80 cm,As的最大峰值出现于80 cm。

2 治理工艺及技术可行性

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工程主体工艺包括废渣及表层污染底泥异位贮存,表层污染底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工程以及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2-3]。

2.1 废渣及表层污染底泥异位贮存

2.1.1 治理工艺。由于河道自身情况较为复杂,底泥的深度也难以在抽样调查中完全体现,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研究区域河道底泥挖掘深度拟定为50~120 cm,具体的挖掘情况应根据现场挖据底泥的颜色等进行定性判断,并且在挖掘过程中对50 cm深度的底泥进行再次取样分析,如果效果仍不能达标,需要继续向下挖掘,具体深度视分析结果而定。

河道疏浚的目的是对污染底泥沉积层采用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将储积在该层中的污染物质移出,改善水生态循环,遏制自然水体退化。该次治理区域大部分底泥含水量较低,为了不增加底泥的水力负荷以及废水处理强度,采用机械疏浚的方式,底泥自然蒸发脱水干化与废渣密闭运至弃渣场妥善处置。

2.1.2 技术可行性。含Cu、Pb、Zn、As等重金属的废渣、底泥及土壤均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根据对研究区域废渣及表层污染底泥的重金属浓度监测,pH值均在6~9,未超出《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要求的pH值范围,属于一般工业固废。采用异位贮存方式是一种最为经济、适宜处理大量工业废渣且不受工业废渣种类限制的处理方式。

2.2 表层污染底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

2.2.1 治理工艺。通过采样分析,选取含As、Zn、Cu、Pb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均严重区域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修复,由于底泥中含有As、Zn、Cu、Pb等多种重金属离子,且所含各种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含量存在不稳定性,为确保固化/稳定化处理达标,需要根据污染元素和污染浓度来选取药剂。

针对Zn、Cu、Pb的固化,通过加入天然矿物质混合药剂,经氧化还原反应、矿化作用、分子键合反应和共沉淀反应将交换态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重金属的单质、硅铝酸盐、硅酸盐和多金属羟基沉淀物等自然环境中极稳定的物质,防止其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针对As的固化,采样铁锰复合氧化物,经吸附、氧化作用,实现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固定化修复。

2.2.2 技术可行性。固化/稳定化是向污染底泥、土壤或废渣中投加固化/稳定化制剂,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条件或离子构成情况,进而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产生影响的稳定化技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底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低于一般工业固废的入场标准,满足Pb浸出毒性低于5 mg/L、Cu浸出毒性低于75 mg/L、Zn浸出毒性低于75 mg/L、As浸出毒性低于2.5 mg/L的要求。

2.3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

2.3.1 治理工艺。在清除废渣和浅层底泥后回填基质土种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对剩余底泥和部分河岸进行植物修复。普通植物体内Pb含量一般不超过5 mg/kg,Cu的正常含量为5~20 mg/kg,过量重金属对普通植物有很大的毒性,在Zn、Pb、Cu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普通植物很难达到从污染土壤中快速清除Zn、Pb、Cu复合污染物目的。因此,需要选择对重金属有较强耐受及吸收能力的植物作为首选修复物种,并且超富集植物必须适应白银市当地气候,能够在当地很好地生长,才能保证较好的修复效果[4]。根据白银市当地土质情况及需修复的土壤现状,选取的修复植物为枸杞、红柳、沙枣、国槐、火炬、垂柳、土荆芥、披碱草、芦苇、紫花苜蓿等。

研究发现,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披碱草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的潜力,狗尾草等对As有一定累积效果,且生物量大,为适宜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紫花苜蓿等牧草对Pb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是土壤Pb污染的理想修复植物,且拥有强大的根系和顽强的生命力,兼具水土保持效果,可用于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灌木灯心草中的Pb含量测定符合Pb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分Pb富集量大于1 000 mg/kg的临界标准,转运系数大于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上述植物均为当地常见物种,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确保生长,同时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2.3.2 技术方案可行性。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达到土壤修复目的的方法,是一种成熟且发展迅速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5]。该项目建设区表层50~120 cm表层污染底泥、废渣经处理后,剩余底泥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需种植适应在当地生长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植物修复技术成本低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肥力,且环境扰动小,大面积处理易为公众所接受,并有很好的绿化作用。

3 结语

由于长期遭受重金属毒害作用,东大沟河道生态功能已经完全丧失。针对东大沟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及生态脆弱的现状,采用异位贮存、固化/稳定化修复以及植物修复等重金属治理技术对区域内的底泥、废渣等介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并建立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示范区,可实现河道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初步恢复遭到重金属污染胁迫的东大沟河道生境。

4 参考文献

[1] 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与生态系统修复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蒋培.土壤镉污染对芦蒿生长和品质安全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3] 卜全民,李凤英.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084-16085,16090.

篇4

然而,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给全市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剧,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压力持续上升,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日渐恶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面临形势更加严峻,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水环境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依然严峻,主要湖库、河流、河网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质总体上逐年恶化,20*年*流域的水质达标率仅为80%,甚至还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二是大气环境方面,尽管总体良好,但是各种常规污染物浓度水平仍在逐年上升,酸雨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泥的处理还没有好的技术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四是海洋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近海海域水质明显恶化,镇海、北仑港区的监港工业,以及象山港海域水产养殖对海洋水体的污染严重。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全市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到全市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市一直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将*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系统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具有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国际化开放格局、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的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对全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性技术还缺乏系统研究,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支撑能力不强,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生态市建设科技支撑能力。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两创”战略,以《*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市十一五环保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开发与推广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套技术、与工艺装备,建立我市污染物控制、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管理科学决策技术体系,提出解决我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为生态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计划到2011年,通过本专项的实施,着力在5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20余个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与科技示范工程,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10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套装备,显著增强科技对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12年,使我市COD排放指标下降,下降强度降至1.1千克/万元GDP以下;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到国家生态城市考核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争取达到5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55天/年;工业固废得到有效处置和利用,处置和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生态社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达到80%以上。

三、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根据专项的总体目标和生态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未来4年,我市环境保护科技专项重点确定5个方面的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1、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控制技术;农田N、P优化管理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建设技术;湖库生态控制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燃煤设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汞污染、二恶英、VOC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脱硫副产物(CaSO4、CaSO3)资源化利用技术。

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在社会循环与生态循环中的转化形态与污染途径识别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产业化经济技术政策和管理机制;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4、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虚拟地理环境等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市规划、评价与管理的信息与决策系统;环境质量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危险化学品排放源调查识别及泄漏后应急评价与污染修复技术;环境容量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政策法律保障技术体系。

5、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舟山港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库、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港口海域突发性污染预警和迁移控制技术;象山港生态变迁、海域生态评价、纳污总量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典型滩涂湿地-杭州湾河海岸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

四、重点研究项目

围绕专项目标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按照支撑和引领相结合、研究与示范同步推进的原则,未来4年,全市着力组织实施20个重大重点环境保护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

(一)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1、饮用水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调查、评价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和成因,以及水体中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风险,研究典型库区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研究主要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生态工程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方案;开展典型水源地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的生态控制工程示范,研究各种技术措施对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控制、脱氮、除磷、杀菌的效果及其机理;利用RS、GIS和在线监测及无线传输系统,研究环境因子对甲藻、硅藻水华形成的影响,开发甲藻、硅藻、微囊藻水华暴发预测、预警模型以及藻类暴发后的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研究典型富营养化水源地水生物生态修复。

预期目标:提交《*市饮用水源污染控制与应急处理方案》及*市典型饮用水源水库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以小流域为控制范围,建立污染控制与水土流失控制示范工程1个,日处理入库水量100t/d;建立典型水源地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基地1个,示范水体面积≥1万m2;提供典型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工程模式或技术方案2套。

2、农田N、P管理与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通过农田N、P利用和作物生长过程的定位监测,分析农田N、P的使用、迁移、转化和流失的规律;分析总结农田N、P转化和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小区的定位观测,通过农田N、P形态转化和迁移的机理试验,建立模拟农田N、P循环转化过程的定量模拟模型;根据农田N、P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分析,在农田N、P的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污染控制措施上提出控制技术和减排方案;对已建立的农田养分管理与推荐施肥系统进行修正,同时集成农田N、P迁移转化机理模型、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田灌溉预报模型和分布式面源模型,建立农田养分管理与污染控制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

预期目标:根据*市主要农田耕作制度的特点,建立农田N、P迁移转化、农田水分管理、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模型;提出主要农作制度下农田N、P优化管理的方案和减排方法;建立面源控制措施筛选的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区农田N、P管理和污染控制信息化平台,并进行百亩田间示范试验区建设。

3、*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开发农田径流氮磷污染控制技术,设计与优化农田径流汇集与缓冲的沟渠系统;高效富集氮磷耐水本土植物的选型与净化效果研究,开发去除氮磷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开发管理方便、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和适用小户型的污水处理设备与装置;研究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土壤污染现状提出实用、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进行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研究;提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及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科学管理措施。

预期目标:提供*市典型示范案例,农田氮磷污染物去除率达60-80%;生活污水要求BOD5、COD、TN和TP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一级标准;提供不同类型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对策;构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框架。

4、高难度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市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等特征,开展典型的工业废水高效低费处理技术攻关,攻克高浓度、高毒性、高盐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并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研究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印染/造纸行业的中水回用技术、废塑料清洗废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化、高效悬浮生物载体的研发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预期目标:针对以上不同行业的废水,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处理效率和经济指标,并建设10个相应的示范工程,开发2种以上新型高效悬浮生物载体产品。

5、*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尾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多模式A/A/O工艺的关键控制参数与实施方案;活性污泥-生物膜法联合工艺提高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硝化功能与容积负荷的关键技术参数与实施方案;化学除磷与生物氧化耦合技术;研究填料低氧A/A/O改造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出水稳定性;好氧池溶解氧智能化控制与运行方式;现有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改进,解决中水异味、水质稳定性的技术方案;中水输配与使用过程的水质安全性监测与评估体系。

预期目标:技术成果应用于*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一级B排放标准;提出适合于际情况的升级改造技术流程与方案;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明显提高全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水平。

6、*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在*市樟溪河环境流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市河流环境流量机理研究、评价测算以及环境流量维护改善等问题;构建河段水文水利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关参数的率定;结合研究区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生物生态与水文、水质综合分析,确定各类生态环境需水范围;根据各类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目标,以及地区发展相关规划,探讨保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及措施。

预期目标:通过樟溪河环境流量课题研究经验推广应用,发展完善生态环境需水机理研究基础理论;构建适合于*半山区(原)河流的环境流量计算模型和评测方法体系;提交*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报告。

(二)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7、*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进行*市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源调查,收集各类采样方法的规范和资料,建立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按照恶臭分析的标准,建立大气中恶臭监测技术方法,使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质量控制程序;利用感官测试法(三点比较式嗅袋法)或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GC、LC、IC等)对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各项指标进行全分析;研究编制恶臭污染控制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探讨恶臭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对策等;确定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成分,摸清恶臭污染源,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降低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浓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预期目标:配备高水平的恶臭分析仪器,建设恶臭治理实验中心,完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丰富和健全*市环境大气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分析及防治方法;提交*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报告,为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8、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推广及设备研制

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目前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电子束法、脉冲等离子体法和活性炭法脱硫脱硝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为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充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各种工艺应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净化率、装置成本、运行费用以及副产物处理和二次污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开发出能够在燃煤锅炉上广泛应用的、高效、低耗能、易操作的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为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预期目标:了解摸清我国目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进展情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设施烟气脱硫脱硝控制技术与装置,进行技术集成和设备研制,重点开发结构紧凑、投资与运行费用低、效率高的新型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并建示范工程2个。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9、*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对其污染物产生途径、污染类型、污染对象等提出科学的评估。探索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与植被恢复、土地再利用途径与技术,包括特殊环境下耐性植物的筛选与种间适配种植技术研发。根据*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特征,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研究污染治理新工艺最新研究技术,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预期目标:提交*市废弃简单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文件;开发出*地区简单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提交相关技术文件;建立垃圾渗滤液治理示范工程,其环境治理水平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中的要求。

10、*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及河道污泥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市城市污泥(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河道疏浚污泥)现状,了解污泥的性质、产生量、处理处置现状并进行分类,对国内外其它城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资源化关键处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堆熟污泥回料关键技术、最佳供氧技术及策略、一次仓堆与二次条堆条件控制、温度与湿度控制、堆肥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关键技术,实现堆熟污泥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利用疏浚污泥及工业固废制造保温节能建材的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出最佳材料配合比、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预期目标:建立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示范基地1处;将剩余污泥或疏浚污泥制成保温节能建材,实现技术产业化;完成*市城市污泥现状调查报告及国内外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比分析报告;提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2套、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四)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11、*市数字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内容:构建“数字生态”的框架体系,建立*生态市建设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软件,利用该平台软件,可增加专题数据、插入专业决策模型,从而快速地构建示范应用系统,同时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与共享,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生态建设决策支持平台和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管理者对*生态市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决策以及建设效益评估的会商决策平台;并针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监管、水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污染事故预警机制建设的需求,建立基于GIS系统的水环境数据库,发展基于GIS的的水环境安全监管和应急决策系统示范。

预期目标:将*生态市建设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综合集成”,构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把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过程相联系,建立各类管理和决策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模拟-评价-决策-可视”一体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2-3套。

12、*市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组织机构;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定环境监测评价的环境标准和相关规范;培养适用于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队伍;选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监测网点;构建先进的环境室内分析技术设备、自动监测设备及在线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环境污染新问题和应急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能力;建立能满足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环境信息系统和满足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研究环境监测运行机制。

预期目标:培养一支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构建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编制《*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和《*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计划》。

13、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化学污染环境修复研究

13-1、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环境修复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系情况等因素)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数据库,研究开展应急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分析方法、监测频次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提出各类事故污染范围的确定、后果评价及应急处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受损环境修复的措施和对策。

预期目标:掌握*市自然环境、主要化学危险品品种及使用管理情况,建立应急环境监测及后果评价的布点、采样分析、监测频次原则和方法,通过筛选确定环境污染后果评估数模,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和环境修复方法。

13-2、化学污染土壤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我国现有对污染土壤调查评估技术如国标、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对被化学污染的土壤进行调查评估,提出化工、农药类企业污染场地分类方法与管理对策,并研究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等修复技术。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提出化学污染场地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优化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典型化学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实用技术,提出治理对策,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策和措施,为土壤环境安全管理和土地功能转换提供技术支撑。

14、*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市面临的艰巨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任务,借助排污权交易制度这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且被初步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手段,从*市最紧迫的废水COD总量控制工作入手,以*流域COD总量削减为目标,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调查研究*COD排污收费制度现状,构建*流域COD排污权交易体系,经污染源分析及选择,确定COD排放总量目标,进行COD初始排放权分配,制定排污权交易规则,构建排污监测系统模式、排污权交易平台及排污权交易的监管体系和交易绩效评价体系;确定*COD排污权交易类型和政府角色定位;研究*COD排污权交易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预期目标:在污染源系统调查和环境容量分析基础上,建立*市*流域的COD允许排放量的分配原则和核定程序,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旨在保证排污权交易体系高效运转的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15、*流域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

研究内容:对*流域印染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印染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以及环境保护对印染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估体系对*流域重点印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并结合*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制订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确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和源削减计划。

预期目标:建立*市印染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推进计划,推进*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提出相应的考核措施和对策。

(五)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6、*舟山港海域环境监控体系及突发污染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舟山港区典型海域的海水理化、石油、化学品、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数据库;研究典型污染物来源快速识别技术与实时监控技术;进行海域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运、扩散研究,建立能模拟港口泄漏化学品污染物及溢油污染扩散迁移过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突发污染的预警与应急预案,建立典型污染物突发事故的仿真模拟系统;研究*港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及对策。

预期目标:建立1套*舟山港生态安全数据库;建立30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技术;建立10个重金属的高灵敏度分析技术;建立2-3个重点污染源区域的现场在线检测新技术;建立2-3套应急预案,提供相关应急处理的技术示范;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成1个港口海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平台。

17、象山港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针对象山港目前富营养化、热电厂温排水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港内围垦工程及港内工、农业生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象山港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研究和建立基于灵敏指标的区域海洋环境生态损害精确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研究象山港高温期大型海藻的生态养殖及综合利用技术;分析象山港水动力变化规律,建立涵盖整个象山港在内的三维数值模式,并利用三维数值模式计算分析已有和拟建围垦工程对象山港水动力影响;研究象山港区域海洋纳污总量控制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数据库;确立生态损害的物化和量化精确灵敏指标体系和1-2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不同水温(6℃-30℃)环境下海藻间养、轮养新模式以及海藻与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各1套;建立三维数值模式;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环境容量优化分配方案和区域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总量控制与分配方案。

18、东钱湖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改善东钱湖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充分了解东钱湖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污染状况以及渔业养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研究的成果,进行东钱湖环境容量研究;选择合理的环保底泥疏浚,控制内源污染;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从生态系统角度,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河口区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建立东钱湖水域管理政策框架体系。

预期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已实施措施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完善目前的生态修复方案;提出更全面更完善又切实可行的东钱湖综合整治措施。

19、*市滩涂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和获取湿地的相关生态、环境、地貌因子等数据,实现各类生态资源数据库的集成,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进行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湿地生态功能评估、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

预期目标: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制订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与措施;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利用方案实施的管理措施研究。

20、*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从*市生态社区(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新社区(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把“节能、节水、节地、治污、循环利用”等生态技术要素融入社区(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关键性支撑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全面推进*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的水平。重点开展*市社区(新农村)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研究、社区(新农村)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社区(新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用型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社区(新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及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提供*市社区(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研报告;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推广使用的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技术;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以及小城镇地区的半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及工艺,形成技术规程,建设2-3处示范工程;解决*新农村废弃垃圾堆场的污染问题,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工程2处。

五、创新平台建设

以支撑科技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环保科研发展和资源共享的环保科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建成四大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

1、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增强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对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指导,推进研究中心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研究中心的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实验装备。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市工业水处理、水生态修复、烟气脱硫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多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和创新源头。

2、组建*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研重点实验室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之一。我市目前拥有众多化工企业(如镇海炼化、台塑台化、LG甬兴等)和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在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其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我市环境安全的威胁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我国履行POPs公约和全国POPs调查、土壤调查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依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现有检测和科研力量的基础上,着手组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POPs的检测、监测以及安全处置和科学管理。

3、启动建设*市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依托*大学并联合具备设备生产能力和良好经济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启动建设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着力在工业废水和含持久性污染物废水处理、工业中水回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领域开展技术研究,为农村、社区生态建设提高关键工艺和与成套设备;为企业污染控制提供工程工艺设计、技术检测服务推动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

4、培育发展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

以现有*市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机构、清洁生产审核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等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对大型科研仪器与设备、环境科技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技术保障服务系统,增强服务平台对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技术和人才共享服务,为环境科技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

六、分年度计划安排

实施年限:20*年6月~2010年12月

20*年6月~20*年12月:编制年度项目申请指南,启动第一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启动第二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开展第一批重点项目的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启动第三批6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前几批重点项目结题验收,总结实施经验;开展示范推广、应用;“十一五”总结,绩效评估。

七、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市环保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推荐与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环保科技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市科技三项经费、环保专项资金等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树立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想意识,加强企业对本专项的科技投入,凡参加承担本专项实施的示范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将专项的实施与人才使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研院所及相关高校、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各类研发人才,增强我市环境科研技术力量,力争形成一批从事环境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环保技术骨干队伍。

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特点;原则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迫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使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问题频发,在一些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仍有200多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施加人工辅助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背景

对于生态修复的具体概念,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仍旧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生态修复只是靠大自然所具有的自愈能力,而并不涉及任何的人工干预,而现在人们需要做的是将正在进行的各种破坏干扰停下来。还有些学者则认为仅仅靠大自然所具有的自愈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人工进行辅助修复生态系统。争议虽然不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类的一些活动对大自然确实构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所以,在对大自然进行生态修复时,人们应该以不对自然环境继续造成伤害为前提,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国在世界上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问题也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主要包括土壤的侵蚀以及水分的流失。水土流失能够将土壤表层的很多养分带走,对于人们当前的生存空间构成严重的威胁,并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受到破坏,大自然不能进行和谐发展,各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些对于大自然来说都是不能进行弥补的。可见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亟需实施的。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1、必须重视封育保护

我国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释放甚至消除生态系统的超载量,只有当生态系统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以后,它才能有能力通过自身的调节与控制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标。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治理措施研究》中提出,如果要减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取封育保护,杜绝人为的对生态的干扰与破坏,使生态系统能够有喘息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没有了人为的干扰后,生态系统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难度差异情况不同

国内研究人员发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随着不同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难度与差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得出结论,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随着人口数量、区域降水量、植被类型等不同条件的变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难度与差异也随之变化。统计发现,西北荒漠区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且难以修复。

3、人为的辅助与相关政策必不可少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中有记录: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除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与恢复能力外,人为的辅助与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封育保护,以及根据当地地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一些政策与方法加快植被的覆盖速度、保证生态用水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国内相关研究人员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几点原则,这些相关研究成果使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得以顺利、科学地进行,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进程。

1、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现实,要实行因地制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地理条件差别很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降水量、植被类型、地质类型等,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一目标。

2、还有整体修复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有发展的眼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指出,要做好整体修复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生态修复进行布局,并密切联系各流域,以流域为主进行规划设计。

3、还要实行经济可行性原则,也就是要实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健康,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双赢的局面,在制定治理生态保护手段的时候,要兼顾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兼顾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措施建议

1、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础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须以自然为主导,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自然界的演替规律和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对抗关系等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并将其全面运用,依靠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使其处于一个尽量自然的状态。另外,要想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健康状态,必须根据各地区自身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并依据其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植被条件选定生态修复措施。

2、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尽相同,降雨量、水土流失程度和森林的覆盖率、人口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同,这些因素间接地导致了生态修复的方法存在差异,因此,不能够把某一地方的成功先例推而广之,效仿性的学习,而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生态修复的技术。

3、科学配置人工辅助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采用的人工辅助措施主要有:划定生态修复区域范围、建立管理保护制度和方法、设置护栏和标志、在生态修复区域内提倡使用沼气池等类似的清洁能源、实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林(还草)等,减少人为破坏,为自然生态的自我恢复提供必要的封闭环境,加快其恢复速度。

4、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修复工作,引入生态经济理念

不能因农村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程度欠缺就忽略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面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以水土流失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础,制定生态移民和生态修复方案,在科学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前提之下,将大面积的荒山荒地用于植被恢复。面对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实现该目标的同时,在水土流失区域建立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防止修复工作完成出现再破坏和当期居民经济生活无保障的情况。

结束语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期间出现了若干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任重而道远,仍需继续努力。相关人员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当前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以期能够更好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张莉,何丙辉,李旭光,张小林.云南省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效益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5(03):90-91.

篇6

关键词:水利 工程 设计 规划 生态

1、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2.1 地域性差异致使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不够明确由于我国地域性的差异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具体实施也要根据每个地理区域的差异因地适宜的做出相应调整,衡量实际构建标准。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要以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力学规律去构建。要能够承受洪水、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按每个地理区域、河流地貌进行构建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标准性。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实践成果经验积累并不是非常完善。既要满足工程设计规划的安全性、经济性,又要满足地域性动态河势的变化规律,逐步总结积累实际操作经验,衡量明确的实际操作标准,以保证符合河流生态修复的耐久性。

2.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缺少对维系生态环境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操作介入的较晚,导致生态环境科技技术人员与水利工程构建人员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国内的水利工程多数考虑到方案可行性符合满足规划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生态环境系统这一因素就还考虑得欠完整,也不规范,还面临着主要关键性问题。其次,环境评价机构对业主考虑的较多。在生态水利工程这一块,我国的环境评价管理体系目前算不得完善,经验积累成果相对较少等客观性因素,都导致了水利工程构建工作不能有效地落实与生态技术人员相对交流实施具体方案的探究,生态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开发与实践设计相对滞后。

2.3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协调运作不充分。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势必会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实现有机结合再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之上。水利工程的构建最初考虑到水体的有效供电效能、防洪,排水用水标准等工作。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与传统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目标与功能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务之急,为实施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的有机结合,协调运行是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所必要考虑的问题。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分支,首先要遵守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保证工程安全性是任何水利工程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深入实际,充分考察水体的水质、水流等基本情况,进而充分考虑水对建筑物的侵蚀作用、对泥沙的堆积和搬运作用,同时还应全面把握河道走势的自然规律等。只有保证了工程的稳定性、持久性以及设施的安全,才能确保建筑物持久地发挥其功能。在保证了工程安全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工程的经济性进行合理分析,力求实现资金投入最少、经济小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3.2 保证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相关调查显示,一个地区的非生物环境的多样性能够影响其生活群落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种类多样,当地的生物种类也会日渐丰富,食物链的组成也将更复杂,这样生态系统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越强。如果我们兴建的水利工程致使该流域内的水体内部环境日趋单一化,那么,就会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食物链结构逐渐简化、生态系统日趋单一化,造成水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降低,自然净化能力逐渐下降,并逐步丧失其基本功能。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河流的近期及远期的水文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生物种类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进而对设计草案组建数学模型,对其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论证,从而保证水利设施的兴建能够拥有足够的丰富多样的环境,进而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3 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除了要保证传统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外,还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而在这一方面,人工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则十分有限,只有自然因素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所形成的生态圈才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绝对化的人为力量,应充分将人为力量与自然的影响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功能和自组织功能,从大自然中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良好的合力结构。这样,不仅仅可以取得生态系统保护及恢复方面的成效,还能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造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4 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体常被人为地划分成不同功能且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影响了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内不同小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速度,从而人为地破坏来河流生态形同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应充分掌握施工流域内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恢复水体的原始状态,确保河流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受到外力的破坏,而不能仅仅是在工程结束后,单纯地对河道水文系统进行修复或是只对河岸的植被进行修复。

3.5 确保建立完善的河流生态系统和水利设施之间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以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为主要参照物,并充分利用生态学可的相关理论和环境工程的先进技术,力求打造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河流生态系统,从而保证工程设施内部的各自然要素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环境自发地进行活动,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河流水体的质量。通常这种自发活动的方向不是单向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一种“反馈调整”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在设计方案执行之后,仍旧需要对水体的环境进行长期的监督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4、结语

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的一个新的分支,主要是在寻求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从目前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来看,因为经验的不足和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的比较缓慢。但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必将成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点课题,促进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健康和谐发展。

篇7

论文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在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了诸多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现状和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今后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进展情况。

一、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缓慢流动的河流以及某些近海水体中营养物质(一般指氮和磷的化合物)过量从而引起水体植物(如藻类及大型植物)的大量生长。由于藻类在与水生植物竞争营养盐上有优势,当湖泊水体营养盐过多后,藻类滋生,根生或者浮游生物大量生长。造成对湖泊水体正常功能的危害。例如导致饮用水臭味和水色的变化。大量浮游植物或者浅水根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可能导致湖泊沼泽化,容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物,导致水质急剧恶化。藻类在代谢死亡过程中能够释放各种藻毒素,具有比较强的毒理作用,危及整个湖泊生态系统。通常,湖泊、海湾富营养化的限制性物质是氮和磷,所以用氮和磷作为富营养化的指标是有效的。实验表明,随着水

中氮肥、磷的增加,藻类的繁殖量也在增加,而且有线性关系。其结果是引起水质恶化、味觉和嗅觉变坏、溶解氧耗竭、透明度降低、渔业减产、死鱼、阻塞航道,对人和动物产生毒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的趋势发展很快,到本世纪末,大多数湖泊的富营养化都有加重。故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富营养化治理的进展

1.物理方法

(1)污水分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源污染。工、农业生产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是造成湖泊水体营养盐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排放管道的改造,将污水的排放引至别处,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有效的措施。

(2)换水/稀释。湖泊内营养盐含量过多,通过换水/稀释可以直接将湖泊水体内的营养盐浓度降低,同时可以排除掉大量的营养盐。

(3)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

(4)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

(5)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

(6)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2.化学方法

(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

(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3.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水生植物在其生长期间可有效吸收与富集水中和底质中的营养盐,起着“营养泵”和“营养库”的作用。合理构建并维持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可转移出氮、磷等营养盐,各类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水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可有效分配水体营养盐,避免单一优势种的过度滋生,保持水体净化能力。

(2)水生动物修复技术在湖泊水库生态系统中,水体中的藻类除受营养物质的控制外,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也受到浮游动物和鱼类的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调控食物链的环节来达到改善湖泊水库水质的目的。

(3)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三、富营养化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对于湖泊富营养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和修复,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底泥疏浚、引水冲洗等;化学方法有投加混凝剂和除藻剂等。这些物理、化学方法对湖泊的治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污染严重的湖泊进行底泥疏浚,易导致底层的沉积物发生悬浮和扩散,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及其所吸附的金属离子的释放,从而使水体环境面临受沉积物中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及氮、磷营养盐二次污染的风险;投加化学药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水体透明,水质得到改善,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加速湖泊的老化,引发新的生态问题。相比较来说,物理和化学的处理方法成本高,并且对富营养化的治理不彻底,只能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不适于长期使用。国内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目前生物调控和生物修复方法因其成本低、处理彻底且无二次污染而得到行业内的认可。

四、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展望

近年来,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湖泊除少数位于西北的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不是减缓而是在加剧。因此,我国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公民环保意识的淡薄,处理设施的陈旧,以及我国经济的相对落后,政府环境监测管理、政策法规存在的不足,彻底治理湖 白的富营养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重点应放在控制污染源上:控制排磷、排氮的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以及内源污染;制定污水的排放标准,并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限制湖区的人类活动,严格管理湖泊水产养殖、

流域盲目开发以及植被的破坏、周围乡镇的污水和固废的排放。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湖泊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我们还应积极借鉴国外湖泊治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湖泊生态修复问题上,要认清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树立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长远观点。所以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应成为基础研究领域首先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研究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杨中艺,简曙光等.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藻的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2000.39.(1).

篇8

【关键词】青狮潭水库;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技术;管理;措施

1、前言

青狮潭水库位于桂林市漓江上游灵川县,是一座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漓江补水、防洪、发电、生态环境调节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桂林市重点应急备用水源地。是桂林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六江四库四湖一湿地”中唯一一座已建成并发挥重要生态调节作用的大型水库。水库水质从建库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均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水库大规模的网箱养鱼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致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已降为目前的Ⅲ--Ⅳ类。为切实净化水库水质,实现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提供优质水源的目标,对青狮潭水库实施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青狮潭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

2.1水库水环境评价标准及水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要求,青狮潭水库水质目标为Ⅱ~Ⅲ类,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类别作为评价基准。桂林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青狮潭水库的水质情况为:2011年为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其中Ⅱ类为3月,Ⅲ类为1、2、6、11、12月,Ⅳ类为5、7、8、10月,Ⅴ类为9月,劣Ⅴ类为4月。2012年为Ⅲ、Ⅳ类水:其中Ⅲ类水质有10个月,Ⅳ类水质有2个月(即6月、11月)。超标的主要成份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PH值。

2.2水华现象频繁,危机初步显现

水华出现的时段主要在春夏换季、国庆节前后库水位较低和气温升高的时候。主要特征是水体呈黄绿色,透明度低,有粘滑感,悬浮物多,腥味臭味大,有死鱼现象。2011年4月1—7日水库出现了最宽面积为14平方公里水华现象,占当时整个库水面的73%,库面死鱼量大,水质达到劣Ⅴ类,速度很快,整个水面几乎成了蓝藻的世界。

3. 水源地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

3.1大规模网箱养鱼是造成严重污染的罪魁祸首

2010年7月调查表明:青狮潭水库水面有网箱养鱼226户2970箱,面积68840平方米,比2005年底增加84%,网箱数量大且增长很快。

3.2旅游休闲度假污染水体,灯光诱捕导致藻类天敌的消失

在库区周边和入库河两岸有29个休闲山庄,库区有16个采矿点,库区生活污水、群众用于生产的农药、化肥及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水库,致使水库水质中氨氮、总磷严重超标。2010年7月青狮潭库区有灯光诱捕鱼类设施408处,面积60041平方米,对野生大头鱼、白鲫鱼等食藻鱼种大量捕捞和诱杀,加剧藻类的泛滥,降低了水库的自净能力。

3.3管理体制不明,监督缺位

水库虽然运行了50多年,但工程管理范围没有真正地确权划界,目前只局限于法律层面文字表述。历史的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水面养殖,80年代后期由地方政府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水面养殖,2005年后基本上没有单位负责管理。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库区养殖和旅游管理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别有用心的养殖户打着库区移民的旗号趁机而入,为了一已私利或将来获得政府的拆迁补偿,大肆建造网箱,致使水库网箱面积呈现爆炸式增长。

4.技术和管理措施

4.1总体目标

工程总体目标:2015年青狮潭水库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Ⅲ类水标准,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Ⅱ类水标准,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达到供水生态规划目标要求。2025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Ⅱ类水标准。

4.2技术和管理措施

4.2.1从源头抓起,实施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在保护区边界设立隔离防护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周围选择适宜的树木种类进行营造防护林。在入库河口设置淤积坝、渗滤池、沉沙池、集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等,保护农田不被洪水冲刷,防止洪水把污染物带到库中,减少泥沙的淤积。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重点实施生态护岸、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水源保护区界标、警示标志和宣传牌、配套设施建设。

4.2.2从生态净化入手,做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一是投放生态鱼苗(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完善水体生物链。二是在水库周边正常蓄水位225m至多年平均运行水位之间的消落区,种植香根草,保护库岸,净化水质。重点在三个乡(镇)入库河段,规划清理阻水屏、河道内源污泥,河道两侧排污口,疏浚河道,整治河岸垃圾场,增加水体复氧,减少污泥、垃圾、污水进入水库。主要实施内容:生态修复保护、清障截污、生态护岸工程及建立水源地水生态水质监测系统。

4.2.3立竿见影之策,坚决取缔网箱养鱼。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切实保护好桂林市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高度,把整个水库水面全部按一级保护区标准进行管理。痛下决心,排除干扰,坚决果断地把网箱养鱼和灯光诱捕设施全部拆除。对非法矿山开采企业、废旧轮胎冶炼加工及违法建筑进行查封拆迁,对上游及库区周边度假村、休闲山庄限期整改,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4.2.4长远之计,体制改革长效管理。及时研究制定保护青狮潭水库水质的长效管理方案。成立青狮潭水库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制定水库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建立执法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三定方案,确定人员编制、经费。充分发挥库区群众的积极性,推广有利于水质保护的生态养鱼,成立养殖合作社,科学管理,群防群治,有效经营。对库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进行实地帮扶,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对青狮潭水库综合治理和水源地保护纳入执法监督考核范围。严格按照《广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完成青狮潭水库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的确权划界,以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

4.2.5启动民生工程,实现青狮潭水库向桂林市城区供水。青狮潭水库调蓄能力大,水量丰富,无论是从水量、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还是供水位置和工程地质条件看,都完全可以作为城市供水的首选水源地。实施“引青入城”的最大好处是彻底斩断“备而不用”的观念,市民也绝对不会自己在自己的水缸里“投料”。为此,建议市政府及时启动“引青入城”工程(青狮潭水库向桂林市城区供水)规划并择机实施。使这一福庇子孙后代的工程,尽快地造福于桂林人民。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状况;治理意见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26

1基本概况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的上游,介于N33°13′~34°01′、E103°51′~104°45′。东西长99.4km,南北宽88.8km,总面积3009.98km2。水土流失面积258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7%,全县现辖2个镇、210个村委会,总人口13.27万人,其中农业人11.26万人,占84.6%,海拔高度1173~4505m,相对高差达3331m,多年平均降水量400~800mm,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虽然通过“长治”等生态项目的实施区域内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县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治理。

2自然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森林资源开发早,消耗大,生态环境过早过快衰退

县域内由于森林开采早,时间长,森工企业过度采伐,加之随着人口日益增长,群众因建房生活等需要而大量取用林木,使得境内大多数地方,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拱坝河中下游等人口密集区的原有林木采伐利用过度,林相日益残败,林线不断后移,使森林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据林业区划统计数据,仅舟曲林业局所辖的沙滩、插岗、铁坝、憨班四个林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仅仅到1983年的25a间共计划内采伐274.46万m3天然木村,平均年消耗森林蓄积10.98万m3,尽管4个林场对采伐面积0.948万hm2的95%都进行了迹地更新,更新程度很高,但因林木生长周期长,森林生长量和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量和消耗速度,从而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处于失调状态,森林资源永远都难以再恢复到当初的状态,因此,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对舟曲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2.2超载过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在利益驱动下县域群众大量饲养放牧各类牲畜,导致天然草场严重超载放牧而日益退化。虽然从数据看草场面积大,但多为退化的劣等草场,实际载畜量极低,草蓄矛盾突出;现在,除少量位于海拔较高处的森林草原草场和高山草甸草场外,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还有因人口的增长,群众为了生计,长期不合理的采挖药材、开矿修路建电站等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植被保护,都使得境内大量原本有植被覆盖的林草地日益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大块大块,直接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人口环境容量不断下降。

2.3生态基础差,自然灾害频发

舟曲县境内地质结构十分发育,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差异性大,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伴有一定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自然资源资源依赖利用过度,对生态自然环境做了过多地干预和影响,使得舟曲县的生态基础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在县境内,无处不在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坡耕地和植被覆盖度较极差的荒山荒坡,这类面源性水土流失类型数量广范围大,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同时还广泛分布着以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为主要形式的点源性、线源性流失类型,分布范围遍及全县大部分乡村。据调查统计,全县境内有大小滑坡100余处,泥石流沟道250余条,灾害性较大的滑坡有32处,泥石流沟道有60多条,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的这些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着近80个村庄、2.12万人的生命和国家及群众财产以及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成为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思路及构想

3.1坡改建设依然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舟曲山大沟深坡陡,坡耕地数量多,且坡度都较大,一遇降雨,无论强度大小都会因径流很快从地表汇集而产生细沟状侵蚀,接着变成切沟状侵蚀,最后形成深沟,导致坡耕地被冲蚀下切变得支离破碎,耕地被冲蚀毀坏,且坡耕地是舟曲县最易发生水土流失,且流失程度较严重的地类。这使得耕地治理应在继续抓好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狠抓宜修梯田坡耕地的改梯工作,以改梯后提高的产量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和有效解决退耕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减少问题,进一步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巩固。

3.2不断加强林草措施建设

3.2.1加强水保生态林建设舟曲境内还有数量众多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四荒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因此,要对宜林荒山荒坡进行整地后,有选择性地栽植适应性强的速生水保林树种,并加强栽植后的管护工作,尽快让荒山先绿起来。3.2.2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尽管舟曲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已开展了多年,但由于受退耕指标、群众观念、粮食压力等的影响,还有许多本应退下来的陡坡耕地还未完全退下来,把林造上去。因此,在巩固好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同时继续加大这方面的项目投资,将那些应退尚未退下来的坡耕地进一步纳入治理,尤其是对陡坡地、田块过窄过小十分零散不便耕作的耕地、土地瘠薄生产水平低下的耕地、高山区阴湿地及低洼低产地这些耕种价值过低的土地全面进行退耕还林或还草,实现以林促农、农牧互补。3.2.3搞好经果林增收工程要让群众接纳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还需要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做好文章。要充分利用气候温和,适宜多种林果生长的有利条件,将村旁、路旁、靠近水源处闲散地及光照充分的荒山荒坡和小块零星坡耕地,加以整地后栽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经济林果树,并加强后期抚育管护,促其早挂果,早见效,尽快切实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3.3狠抓封禁管护工程

认真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现有植被较好的天然林、人工林及行道树、各类草地的管护,完善落实各项管护制度和措施,积极争取管护费用,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强化管护人员工作职责,促使其切实负起保护现有植被的职责。对部分气候适宜有稀疏植被但具备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荒山荒坡在调查确认后结合适当补植补种加强封禁管护,减少人为干预影响,逐步实现自我更新,加快郁闭,增加植被。

3.4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治理工作

国土部门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报,完善各类地质灾害应急躲避防范预案,并经常性深入有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对广大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在乡政府村委会组织领导下,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进行防灾预案的演练,作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对于那些小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小的地质灾害点,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尽早进行科学治理,全面消除隐患,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和损失。

4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的建议及保证措施

为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民,促进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协调发展、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4.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届时县上应成立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全面对项目进行总体管理,协调有关工作,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实施区乡全面搞好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相应职能部门的领导为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水利、农牧、水保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办理相关工作。

4.2制定惠民政策,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通过制定有关惠民政策,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如向群众发放有关粮食补贴,解决群众吃粮问题,则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药方能让群众乐意接受;如能通过向群众提供低价煤炭、低价生活用电、太阳能灶和修建沼气池等,发展替代能源,等有效解决群众生活能源问题,则大大降低群众对薪柴的需求,同时通过向群众提供补贴价建材,让群众建房不再单纯依靠木料,则可保护现有植被不被破坏,新栽树木正常生长,生态自我修复方可实施。

4.3强项目及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作用

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建设资金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杜绝与其他工程项目相交混;项目实施中重大资金支出实行项目领导小组集体决定,按项目实施进度及时足额拨付下达资金;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违纪违规使用资金。

4.4立奖惩机制,严格项目考核

对项目实施单位制定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严格考核,要由上至下,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向一级负责,全程量化考核,实行奖惩机制,切实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

4.5强建后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三分建设,七分管护”,要使项目长久发挥应有的效益,除了要在实施过程中抓好工程质量外,还要制定有效的管护制度,安排相应的管护费用,落实人员、制度,切实把完工后各类工程的管理管护,特别是造林管护工作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格有效周密管理。如果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将宜林荒山荒坡划包给农户经营,再由国家投资治理,让其通过项目实施得到相应实惠,将大大提高管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舟曲县水土保持局编.舟曲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R].2000.

[2]舟曲县统计局编.舟曲县统计年鉴[M].甘肃鑫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2015:1-66.

篇10

2014年11月,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湖北省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倾倒工业废水致使重庆巫山县一级饮用水水源地千丈岩水库出现大面积污染事件对其提讼,要求停止侵害并恢复原状。这是全国首例跨省环境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千丈岩水库;环境损害评估;跨界环境治理

基本案情概述

2014年8月13日,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报告称千丈岩水库居民用水出现颜色异常。重庆市并湖北省环保部门通过联合排查,确认千丈岩水库水质变化是受到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以下简称“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污染所致。千丈岩水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湖北省建始县交界地带,是巫山县红椿乡、庙宇镇、铜鼓镇和奉节县长安乡的饮用水水源地。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位于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境内,该企业于2014年8月9日违法进行带料试生产,将产生的含有浮选药剂的约1390吨硫铁矿尾矿浆直接排放至厂区周边有溶洞漏斗发育的自然洼地,后经洼地泄漏至地下暗河,由人工引水隧洞流入千丈岩水库,导致饮用水水源地水体污染。事件共造成区域内4个乡镇约5万人饮水困难。千丈岩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本次事件作出了环境损害评估。评估认定了本次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及其排放量,并给出了环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但并未对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后果及修复费用作出评估。2014年11月13日,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水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向重庆市万州区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请求中提出了由被告恢复原状,并依法承担直接、间接损失的诉讼请求。根据诉讼要求,需要对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致重庆市巫山县红椿乡千丈岩水库污染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评估。2015年10月23日,该案在万州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巫山县千丈岩水库饮用水水源的侵害,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批复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不得生产;被告在判决生效后180日内对位于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郭家淌国有高岩子林场选矿厂洼地土壤制定修复方案并进行生态修复;逾期不履行修复义务或修复不合格,由被告承担修复费用991000元;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赔礼道歉;被告支付鉴定费、律师费、为诉讼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共计32万余元。

经验启示

构建完善的环境损害评估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侵害公私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而依靠惩处环境污染行为并不能真正衡量并弥补由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应运而生。而总体上来看,我国现阶段关于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相关立法中,在环境私益损害的评估与赔偿方面仍有不足,而关于环境公益损害的相关内容则比较缺乏。我国并未在法律层面上强制要求污染者恢复受损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而仅要求了罚款或其他惩罚措施,因此无法保证受损的环境资源得到及时恢复,无法保障环境公益。我国虽然具有关于环境损害的上位法的规定,但缺少系统性的立法,大多数表现为原则性规定多、可执行性差,往往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应当增强具体可操作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建设,完善环境损害治理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开展。我国应当通过立法明确环境损害管理部门、评估机构、评估程序及资金来源。欧美发达国家在法律中对环境损害管理部门和评估机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管理采用分散式管理体制,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如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海洋等中,十分不利于协调解决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财产和资源环境损害这一综合性问题。指定环境损害管理部门能够避免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状况,使环境污染者难逃法律的制裁,私益受损者得到应有的赔偿,保证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治理与恢复,并且管理权力的明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可以降低环境损害事件的发生率。在评估机构方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于2010年在环境保护部的支持下成立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各级政府部门、法院和公安机关在事件定级、损害赔偿、污染修复和刑事案件立案及审判中均采信其损失鉴定评估意见。随后,全国部分省市及部门先后设立了相应的试点评估机构。但由于目前资质管理依据不足,各评估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严重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公信力和客观性,民事审判执行工作亦受到妨碍。国家应在法律层面上指定环境损害评估机构,统一评估资质颁发标准,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评估质量,避免出现评估结果无效的现象,使评估结果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及客观性,能够切实保障环境私益和公益损害具得到补偿。在评估技术方面,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和鉴定流程。环境损害评估的相关法律是编撰评估技术导则的重要基础。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标准,有利于准确界定并量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使得评估结果适用于当前的环境发展阶段,同时使得该评估流程具有高度的执行力,有利于推进环境损害管理的发展。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环境损害相关资金的来源保障尚未完善。资金是确保环境损害相关法规能够切实实施的重要基础,应当以法律明确规定资金的出处,保证资金的来源。环境损害对应的资金一般可以分为开展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费用和进行环境损害赔偿或自然资源环境恢复的资金。充足的运作资金可以保证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及时、充分地治理与恢复。资金保障是环境损害得到切实赔偿和自然环境得到完全恢复的重要基础。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从资金来源到资金利用,从损害评估费用、损害赔偿金额到环境损害恢复费用等各方面予以详细的规定,逐步完善环境损害资金保障机制。我国应当结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的阶段和特征,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步完善环境损害评估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并结合环境形势的变化和环境损害评估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始终保证与国情发展相符合。形成有效的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环境保护部201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Ⅰ版)》以及2014年更新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测方法(第Ⅱ版)》是我国目前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的主要依据,并能够有效支撑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结合新《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环境损害做出了更准确的定义,明确了判定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原则,提出了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的人身、财产、生态环境损害和其他事务性费用的评估方法,重点阐释了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的步骤与方法。通过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定义,体现了生态环境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对于环境整体价值的认定。在两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中均推荐使用的虚拟治理成本法是目前我国环境损害评估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即通过计算对环境污染的虚拟治理成本来估计环境退化价值。2014年12月3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常隆农化等6公司环境污染侵权赔偿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宣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虚拟治理成本法,最终判决常隆农化等六家企业赔付1.6亿余元的环境修复费用,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民事赔偿。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在我国属于新兴科学。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的编制是在学习了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环境司法的需要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推进了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赔偿工作的开展。但推荐方法还需要通过各级环保监管部门与环境司法人员的实践与应用,结合国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

建立地方政府间跨界合作解决跨界污染

本次关于湖北省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污染重庆市千丈岩水库事件所涉及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环境污染出现跨界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环境污染并不受行政区划的界限,当某一行政区内的污染突破行政区界时,污染事件则成为了跨界问题。各行政区地方政府属于独立利益主体,在面临污染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将难以界定的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转嫁给他方,因而跨界环境治理意见难以协调一致,使事件的复杂程度大幅提升。这种只重视本地局部利益的行为往往会损害大区域上的环境整体利益,这也是目前跨界环境管理的极大障碍。我国的环境保护属于地方环保部门对当地政府负责的属地管理模式,因此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认识和政策决定着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跨区域管理,就必须建立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强化“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协作共治,在跨区域的整体利益观念下,共同推进跨界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法律是真正实现跨区域整体环境管理的关键。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这一规定的执行模式主要为中央政府(即上级人民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合作管理的协调模式,由中央制定决策后直接颁布实施,强制要求各地方政府遵照执行。在整体的环境管理行为中,这些决策会极大地影响各地政府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方式下难免会导致由地方利益驱动的阳奉阴违,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此,应当在法律中明确规范决策行为,保证决策有适当的民主程序,使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决策才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除决策外,法律同样应该完善各级监督机制以及补偿机制。在监督机制中,要实现政府内部监督和外部的权力制衡机制与公民权利的监督相结合。在补偿机制中,可以使所有利益相关地区进行自愿、平等协商,以保证补偿机制的公平。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环保法律体系中针对跨界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区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区域环境管理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从跨界环境管理的决策、监督到补偿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区域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红振,王金南,牛坤玉,等.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J].环境科学,2014(10):4015-4030.

[2]张红振,曹东,於方,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5):1653-1666.

[3]吴健,杨琳,胡钦.污染损害赔偿中的环境价值实现——经济学与法学视角的审视[J].环境保护,2015(7):42-45.

[4]邓锋琼.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制[J].环境保护,2014(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