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家庭治疗;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22-01

一、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是由美国学者米纽钦(S.Minuchiin)及其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1954年,米纽钦在纽约贫民窟工作,使用当时盛行的心理分析治疗法去帮助不良青少年,但后来他发现这种方法很有限。而后他借用帕森斯核心家庭理论中的概念,认为贫民窟青少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功能的失调有关。因此,米纽钦决定以家庭作为重心,治疗的目的在于去除阻碍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构,使得家庭成员在健全的结构中扮演角色。他与合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出多种行动技巧,邀请家庭成员以演出的方式将问题带进治疗室,以便让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并设法改变。这种治疗方式功效显著,在20世纪70年代盛极一时,成为治疗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模式之一。

(一)控制论

控制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系统内研究反馈机制,家庭与其他控制论系统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信息交换来维持家庭的稳定性。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圈,这是系统获得必要信息以维持稳定的过程,控制论系统是描述家庭如何维持稳定的一个有效比喻。控制论运用于家庭治疗时聚焦于一下几个方面:(1)家规,它代表着家庭系统也可以容忍的行为范围;(2)负向反馈机制,家庭用他来加强这些规则(负疚感、惩罚和症状);(3)围绕问题的家庭互动顺序,说明系统的反应;(4)当系统习惯的负反馈无效时,引发正向反馈圈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模式的影响十分深远,至今许多家庭治疗的分支流派仍以系统理论作为理论背景。根据系统理论,一个最简单的有机体都是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其他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二)社会建构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建构主义捕获了坚挺治疗师的想象力,建构主义者对系统取向持批评态度,坚持现实是观察者的精神创造物。因此家庭治疗师必须对治疗过程中家庭成员认为他们所感觉的东西加以认识,因为它仅是他们假定的产物。

构建主义不是聚焦在互动模式上,而是关注人们对自己问题的假设。他们的焦点是探索有关人们的问题以及他们所赋予这些问题的假定含义。受建构主义影响的家庭治疗,其目的从打断行为的问题模式转向通过解放对话的过程帮助来访者发现他们生活中的新视角。此理论对后来家庭治疗中的两种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解决中心模式和叙事治疗模式

(三)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的出现,成为描述最深层次亲密关系的有力工具,它对夫妻治疗尤其有效,说明健康平等的成年人是如何相互依赖的。此外,依附理论还用于解释孩子对父母的依附关系。依附理论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源于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照顾的焦虑。家庭治疗师可以运用依附理论,通过展示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与不安全依附相关,从而说明现有的关系,指出家庭成员需要被安全地关怀。因此,依附理论为家庭治疗中探索成员间关系提供了不同于其他理论的新视野。

二、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概念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对家庭的解析主要从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功能入手,以家庭系统、家庭结构、家庭病态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等基本概念作为主要内容,使工作人员清楚家庭交往的过程,进而定出介入的方向和政策。

(1)家庭系统:该模式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构成这个系统的基本元素,在家庭这个整体中,其功能并非单个家庭成员功能的简单相加,家庭作为整体重新生成了全新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家庭的每个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共同隶属于家庭,家庭内部的交互反应是发生在一个相互影响的互动网络内的,一个家庭系统内每个成员的态度和行为都是紧密地、长期地联系在一起。

(2)家庭结构: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看来,“家庭的结构是指一组无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员借此建立他们的互动方式。家庭是一个借由互动模式运作的系统,这些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建立了如何、什么时候和跟谁的联结,而这些模式则奠定了系统的基础”。

可以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实际交往过程中的产物,家庭结构是固化的家庭关系。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者在表述家庭结构时主要采用了次系统、边界、角色、责任分工、权利构架等重要概念来加以说明。

(3)家庭病态结构主要有:

1)纠缠与疏离。主要指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边界模糊,导致家庭角色错位、责任不明、家庭权利混乱,从而引发家庭问题。例如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是一种由于边界模糊导致的情感纠葛,容易使子女产生过强的依赖感。

2)联合对抗。主要指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结党营私”,而与其他成员疏远乃至对立,造成家庭问题甚至引起家庭破裂。例如家庭中出现争吵时,母亲和儿子站在同一边,而父亲和女儿站在对了的另外一边互相对抗。

3)三角缠。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的,如夫妻之间长期分居,通过子女作为中间人来传话。这一方面表示出家庭成员的割裂,另一方面表面家庭成员的错置,这很容易引发家庭关系的混乱。

4)倒三角。指家庭权力分配的错位,如子女反过来支配父母等。倒三角的家庭权力结构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主要用于表示家庭处于周期性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一般来说,都有经过形成期、发展期、扩展期、完成期和解体期等五个阶段,它有助于家庭变化规律的揭示。

参考文献:

[1][美]尼科尔斯.施瓦茨.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M].王曦影,胡赤怡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志霞.个案社会工作[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65-266.

[3]朱眉华,文君主编.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4.

篇2

关键词:复杂系统理论;二语习得;教学研究启示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183-006

引 言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复杂系统理论这一新的范畴。最早将它引入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的Larsen Freeman倾向于称其为“复杂系统理论”(Complex Systems Theory),自此更多新的相关术语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动力系统”、“复杂适应性系统”、“复杂动态系统”、“非线性结构”、“浮现主义”等等,James.P Lantolf[1] 甚至以一套有“浮现主义混沌/复杂系统理论及动力系统理论 (ECCTDST)”试图涵盖所有。仔细体味这些不尽相同的术语,可以发现虽然它们的探究角度各异,且很多并不在同一范畴,但最终都来源于复杂系统理论这一全新的理论流派,都主张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呼吁语言研究对这一语言观应给予重视。

语言和语言学习都是复杂系统,这是个十分抽象的定义,我们应如何进行理论阐释?复杂系统理论究竟是什么、怎样用它进行二语习得研究、复杂系统理论在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其前景何在?我们需要拨开众多术语的重重迷雾,从复杂系统理论本身开始,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理论内涵――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新认识

复杂系统是由多重、大量的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并且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时刻处于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作为系统的一种,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如红绿灯、家庭供暖系统)能够区别开来。

(一)什么是复杂系统?

Larsen Freeman和Lynne Cameron在2008年共著的《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一书中,对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做了如下界定[2]36-39:首先系统中的元素要具有异质性,即组成元素间性质和种类各异,绝非单一;系统随时间而变化,具有动态性,未来的状态以当下的状态为基础;系统的变化不是按比例均匀发展的,因此发展轨迹呈非线性;在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时,系统保持有序状态,具有开放性特征;系统的适应性能使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及时调整自身进行适应,系统内部某个部分的变化,也会引起整体的变化。

在世界的的每一处,复杂系统无所不在:从微小的细胞结构,到生物系统,无论是人类自身的生物构成还是整个社会的曲折发展,都是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直到今天,也早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密歇根大学作为复杂系统研究的中心,从一系列学科领域中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对它们的特征分别做了具体的展示。其中,对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两个复杂系统进行的初步描述如下表所示 [2]37:

表1显示:语言、语言学习(甚至是学习者)都是“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呈非线性发展,有自组织的适应性”[3],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语言学界逐渐将目光投向复杂系统理论,“首先是因为人们逐渐注意到一个系统中所有要素如何基于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一个整体;想要了解一个系统以及它如何运转,不能仅仅将要素割裂开来单独分析,而是要深究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系统与所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2]253”

(二)复杂系统理论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新诠释

复杂系统理论在看待语言上与以前的方式到底有何不同?传统的语言研究中,我们总在尝试简化分析语言和语言习得过程的复杂性,以点带面,譬如寻找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个体,企图解释和证明语言系统的整体状态。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索绪尔也说:语言研究总是共时的。复杂系统理论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理论,它尊重语言习得的本质,坚定地认为:使用语言即是改变语言的途径。“语言每次被使用,都会变化。”[3]。语言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是从交互中浮现出来的,语言同时是认知资源和社会资源。[4]这就是复杂系统理论对语言作出的新诠释。

复杂系统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语言和语言学习,因此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兼容性,很好地融合了语言学的各个分支,令许多曾经对立的二元区不再针锋相对。因此,复杂系统理论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取代,而是整合之后的升华。正是通过这样宏观的概念和融合的方式,Larsen Freeman继而成功地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认知派观点和社会派观点整合了起来。

用Larsen Freeman自己的话说:长期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很多局限。[5]复杂系统理论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语言观,让我们看清语言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的关键特性,从而能对许多毫无关联的语言现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而应用语言学中的种种“疑难杂症”[6]也能被合理诊断。这一切证明了复杂系统理论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强大解释力和适用性。

二、方法论――对传统科学方法的超越

复杂系统理论在被引入应用语言学之初,便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传统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它把语言看作是动态的、开放的、呈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适应性系统,提倡尊重语言习得的复杂动态过程,并主要从三个新的角度考察二语发展的过程,即:变异性、双向因果关系、浮现现象。在此基础上,Larsen Freeman& Cameron提出了方法论原则和七种可供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 全新的方法论原则

与简化理念相对应的传统科学中,“最有价值的解释采取的是因果关联的形式”[3],也就是采用简化的“因为A”和“所以B”的逻辑推演关系。研究者倾向于“用单个解释性变量对大量观察进行解释”[7]。同时,处理研究数据采用的是统计学中的“平均数”概念,譬如各种数据分析软件便是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和解释。可以说,传统的统计学进行全局性的、对大量个体所浮现出来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它提供了一个使用的方法来确定某个人的大概水平。[8]然而,系统中的所有个体,仅有部分是无限接近“平均数”和所谓的常态。从那些离“常态”较远的个体得出的平均数据,是无法代表个体本身情况的。因此,对“平均数”和“一般模式”的崇拜,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描述出一个复杂系统的真实状态,反而很容易让研究者误入歧途,忽视造成系统变化的关键个体因素。所以复杂系统理论必须提出新的角度来考察二语发展的过程。

变异性被作为研究的核心。复杂系统理论认为变异性(变化)是复杂系统的本质之一,是系统灵活性和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变异是指某个言语行为在不同时间点的各种表现,主要指各种偏误。系统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转变过程中,变异程度是最大的,是系统发生质的变化的前奏。Verspoor et al[9]的研究给出了语言渐进式发展的经典例子,即在两个阶段之间有一个出现大量变异性的转变期。

对双向因果关系的考察也受到了重视。复杂系统理论不考查单个变量,而是更加关注系统中的互适应。互适应描写的是原因与结果的互相影响和转换,几个因素之间发生的是复杂的双向适应关系。比如语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动态适应的关系,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并不能固化两者之间的主从性。

系统的复杂性是通过系统中元素的互动浮现而来的,浮现现象作为复杂系统的特征之一也开始在应用语言学界受到广泛关注。2006年《应用语言学》杂志出版“浮现主义”专刊对此进行讨论,并刊登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或观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学习者语言的发展就是一个浮现的过程。语言的形式结构是从社会模式、语言输入的内隐模式和认知系统的生物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下浮现而出的;语言行为是从语言使用者和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浮现出来的。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在以上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Larsen Freema& Cameron[2]242-251提出了可供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

第一类以定性研究为主。比如用改良的人种志的方法,考察真实人群的语境和交互作用,而非仅作简单的个体聚集和平均。以及纵向研究、个案研究和时间-系列等方法。

第二类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结合。比如用微发展纵向研究,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取样得到密集语料,以直接观察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有利用动态的实验设计,包括形成性实验、预先设计的实验和行动研究。旨在通过引发双向适应来观察和分析结果。

第三类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研究方法。比如使用计算机技术,为所考察的真实世界的复杂系统建立一个电脑模型,通过调整模型的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模拟结果和真实数据进行比较,推断变量如何在时间流逝中交互作用。随着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大脑成像技术(如MRI等)可以对大脑活动的动态性进行直观的观察和记录。

此外还有综合历时和共时研究并行的方法,如将二语习得和会话分析、语料库语言学、语篇分析结合进行研究。

三、主要成果――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系统理论被引入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

(一)变异性方面的研究

在有关语言变异性的研究中,最具意义的是Verspoor et al[9]的研究。该研究利用历时个案的方法,以一名处于高级英语水平的荷兰学生为研究对象,连续三年追踪其英文学术写作材料并取得多组数据,描述了研究对象词汇丰富性和构句复杂性方面的英语发展。他使用了一系列具有复杂系统特色的数据处理工具,如从一语习得研究领域借鉴过来的“移动极小-极大值图表”(简称“极值图表”),为二语习得领域研究复杂系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工具,这也是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之一。他的研究表明:在语言发展的相邻阶段间有一个出现大量变异的过渡期;语言学习者应用于尝试使用不同语言形式,以此获得反馈,这是取得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学习者的二语使用表现出大量变异时,可能他即将经历阶段性转变。如何有效地促进这种转变,则是非常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课题。[7]

(二)双向因果关系方面的研究

关于复杂系统中的双向因果关系,除了基本的理念界定、诠释、例证外[10][11][12][13],比较典型的例子是Van Geert[14]用电脑建模方式所做一语发展模型。模型提出“生长点”和“承载力”这两个重要概念。生长点是指语言系统中可以进步的要素,如词汇多样性、语法复杂性等。承载力是一个系统当下的进步潜力。不同的生长点在某个时间点可能形成同向的支撑关系,也可能成为逆向发展的竞争关系,整体看来则可能互为条件关系。这一概念为考察语言发展中的交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三)对浮现现象的研究

对于语言浮现现象的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在解决语言本体问题方面硕果累累:

1.语音方面的研究多以计算机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研究音位浮现,或基于优选论的音位产出研究。[15][16][17][18]

2.口语和书面语方面,Larsen Freeman[4]对5名中国籍英语学习者进行了纵向的个案研究,发现学习者英语句子表达的复杂度、流利度和准确度通过学习者本身及其语言系统对环境不断适应得以逐步浮现出来。

3.词汇发展的研究的显著特点是采用计算机模拟,以及着眼从儿童语言发展解释词汇的浮现、词汇混淆、词汇喷发等现象。[19][20]此外,对于双语使用、二语和三语间的互相干扰,Meara[21]根据词汇网络的浮现特征进行了解释。

4.早期的句法发展研究认为“语法是从词汇中浮现的”[22],这与复杂系统理论对于语法和词汇关系的认识不谋而合。此后不断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复杂结构的浮现是学习者内部或其在与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MacWhinney[23]发现理解、表达和习得的形式都是由于内部的内部压力而浮现的;Tomasello[24]认为其他的学习过程也有助于复杂结构的浮现(如翻译过程、第一语言能力的迁移过程等等)。Mellow[25]的研究则表明语言的复杂方面是基于特征和成分的学习过程中浮现出来的,这对教学大纲的设计和语言水平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我国国内对外汉语界对复杂系统理论的应用也在浮现现象上取得了进展。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建勤对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进行模拟研究发现,潜在的汉字知识结构对汉字识别能力及汉字构形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汉字的频次分布于汉字的结构类型是影响汉字构形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衔接机制与频次累加机制是汉字知识生成和积累的重要机制;汉字识别的首要策略是部件识别策略,其次是结构类型识别策略[26][27]。他的这些发现对对外汉字教学及汉字教材的编写具有新的指导意义。北京语言大学陈默博士近年来以电脑建模为基础,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发表了多篇深入探讨学习者汉语声调特征浮现的成果[28][29][30],为解决无声调语言母语者的声调习得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教学的实验依据。

四、新思路――对TCSL/TCFL教学研究的启示

结合复杂系统理论反观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我们似乎更能明白如何理解和解释语言教学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以“语言是静止的”观点中脱离出来,对语言教学产生全新的认识,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建立复杂系统语言观

语言学习的本质探究是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根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研究应深入语言学习本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真正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坚持培养学习者主动探索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加强学习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协同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教无定法”,但需坚持以效果为导向,不断创造学习过程中的“位差”,维持语言学习持续下去的动力。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的多种平行运行模式,跨模块、多通道化认知模式应该得到重视,多方位的激活与刺激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因此,注重运用通感与联觉手段教学、鼓励学生建立自身与他人的联系、加强课内外互动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二语习得/汉语作为二语或外语教学领域的复杂理论观

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开启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思路,我们期待它能带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习得研究的新转向。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习得的研究,可能应加强对“个性”与“个案”的重视,避免追求简化、统一或者平均数。在对汉语学习者因素进行考量时,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数据,应与更具准确性和具身性的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才能使结论更接近事实。以往量化研究中所遇到的“不合群”数据往往被滤除,以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这些数据应重新得到重视,它们往往可能就是最需要被研究的因素,可以指向意想不到的研究结果。

同时,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习得的研究者,应尝试将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学习者本身与环境相互作用,除了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还存在个体内差异。学习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个体学习者本身的生理、心理、生活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以建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为目的,对学习者的学习表现进行纵向跟踪记录与研究,同时对照学习者个体内、外部变化展开分析,体现学习者汉语系统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和动态性,不失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思路。

不仅如此,在复杂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习得的研究应更加关注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变异性与浮现现象。当学习者的汉语系统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转变时,变异程度最大,是系统发生质的变化的前奏。对变异过程和变异结果(如:词汇喷发、语法浮现现象)的捕捉与分析,对学习者汉语渐进式发展进行研究,也可能成为未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习得研究的新方向。

结 语

复杂系统理论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代表着全新的理念,它呼唤着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关注。复杂系统理论虽已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学术热点,也取得了极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复杂系统理论在语言学、二语教学、TCSL/TCFL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还远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对于研究者来说也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

复杂系统的预测性现阶段来看还未完全开发,这可能是由我们对复杂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动态交互作用没有完全了解。知识预测的精确性需要逐渐完善,这是一个不断接近极限的过程。复杂系统的预测能力的不断增强,将会对未来语言学习提供不可估量的指导性意义。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语言学界和二语习得界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计算机建模、人工智能、描述性的个案研究方法,而其他方法的使用尚不充分,对数理统计能力的要求可能会对研究的深入造成一些障碍。因此继续挖掘和尝试与这一理论相适应的、可操作的方法,也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Lantolf,J.P.Language Emergence: 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J]Applied Linguistics 27(4):717-728.

[2]Larsen-Freeman,D.and 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Linguistics―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J]." Applied Linguistics 27(4):717-728.

[3]Larsen-Freeman,D..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2):141-165.

[4]Larsen-Freeman,D..The Emergence of Complexity,Fluency,and Accuracy in the Oral and Written Production of Fiv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J]. 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 590-619.

[5]冀小婷. 关于复杂系统与引用语言学――拉森・弗里曼访谈[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5):376-379.

[6]Ellis,N.C.and D.Larsen-Freeman.Language Emergence: 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 558-589.

[7]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9-421.

[8]de Bo t,K.,W.Lowie & M.Verspoo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M].London: Routledge,2005.

[9]Verspoor,M.,et al..Variability in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 214-231.

[10]Kramsch,C..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 [M].London: Continuum,2002.

[11]Larsen-Freeman,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an [M].Boston,MA: Thomson/Heinle ELT,2003.

[12]Dale,R.and M.Spivey.Unraveling the dyad: Using Recurrence analysis to explore patterns of syntactic coordination between children and caregivers in conversations[J].Language Learning,2006,56(03): 391-430.

[13]Pikovsky,A.,M.Rosenblum,and J.Kurths.Synchronization: A Universal Concept in Nonlinear Science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4]van Geert,P..The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1 and L2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 179-199.

[15]De Boer,B..Self-organization in Vowel Systm [J].Journal of Phonetics,2000,28(4): 441-465.

[16]De Boer,B..The Origin of Vowel System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7]Plaut,D.C.and Kello,C.T..The Emergence of Phonology from the Interplay of Speech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A distributed Connectionist Approach [A].In B.MacWhinney (ed).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C].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18]Louriz,N..The Emergence of the Unmarked in L3 Phonology [EB].http//thodes.aegean.gr/tms/ocp4,2004.

[19]Smith,L.B..Children’s Noun Leaning: How General Learning Processes Make Specialized Leaning Mechanism [A],In B.MacWhinney(ed).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C].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20]Veneziano.E..The Emergence of Noun and Verb Categori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French [J].Psychology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03,7(1):23-26.

[21]Meara,P..Emergent Properties of Multilingual Lexicons [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620-644.

[22]Bates,E.and J.Goodman.On the Emergence of Grammar from Lexicon [A].In B.MacWhinney(ed) [C].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23]MacWhinney,B..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M],Lawrence Erlbaum,1999.

[24] Tomasello,M..Constructing a Language [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5] Mellow,J.D.(2006)."The Emergence of Second Language Syntax: A Case Study of the Acquisition of Relative Clauses[J]." Applied Linguistics 27(4): 645-670.

[26]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5.

[27]王建勤.汉语学习者汉字知识获得机制模拟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8,(1):67-74.

[28]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9.

篇3

〔论文关键词〕父母冲突;心理行为;综述 

 

中小学生的发展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从出生起他们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成员的性格、心理、行为和人生观等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不能代替的。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父母双方的消极相互作用即“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面对父母冲突,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认知主体和问题解决者,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努力解决问题,以焦虑、害怕、躲避等一些消极方式来维持家庭系统的稳定,而这很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扭曲。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 

 

一、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四种理论 

 

中外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婚姻冲突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的四种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知-背景理论和情感安全假设。 

1.社会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班杜拉(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儿童的学习主要来自对他人的观察,儿童观察榜样的机会越多,越容易塑造他的行为,特别是当行为榜样来自跟自己同一性别的家庭成员。研究表明,儿童观察暴力行为更容易使得他们获得赞成暴力行为的态度,最终模仿暴力行为。1981 年,贝斯基(belsky )提出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其后果,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父母在冲突中的行为和后果间接强化了儿童的错误观念——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方法,这种错误观念将直接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儿童将这种负面的技能运用于日常与同伴、兄弟姐妹和父母的人际交往之中。卡明斯(cummings)等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目睹成人激烈争吵后,儿童对同伴的身体攻击或言语侮辱行为增多。而且,父母之间公开冲突发生的频率越高,儿童进行观察学习的机会越多,其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学习理论给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模型,但是儿童是个积极的认知加工者,儿童在模仿父母冲突的行为时,已经有认知因素的参与。所以此理论不能够很完美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加工角度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 

2. 认知-背景理论(the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1990 年,综合分析以往有关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盖瑞(grych )和 芬彻姆(fincham)提出了认知-背景理论。此理论认为儿童在经历父母冲突时,会通过评价、归因和应对等来感知父母冲突,间接影响自身的适应问题。 

该理论强调儿童认知评价的作用,把儿童对冲突的认知过程分为初级加工(primary processing)和次级加工(secondary processing)两个阶段。在初级加工过程中,在父母冲突发生时,儿童会经历一系列的害怕体验,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在冲突中受到的威胁程度。初级加工过程的评价受儿童本身的特点(如性别、气质)、父母冲突的性质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对冲突过程的期望、当时的情绪等情境性因素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将决定其感受到的压力水平,由此便进入次级加工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思考冲突为何发生(原因归因)、谁对冲突负责(责任归因)、自己应作出怎样的反应(冲突应对),即对冲突作出归因,对自己的冲突解决能力及解决方式提出期望。次级加工过程也受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当时的情绪影响。 

儿童在冲突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评价类型,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例如经常采用自责归因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抑郁问题,而经常采用受到威胁的评价方式的儿童会出现焦虑问题。 

该理论主要强调儿童对冲突意义的评价、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的威胁程度、冲突归因自责和应对父母冲突的能力,同时也很重视环境变量,如儿童当时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及其他压力源对儿童的影响。它几乎包括了儿童生活中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认为儿童对这些力量的感知是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适应问题的核心。 

认知-背景理论在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作用机制的解释过程中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也有研究者提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儿童认知加工的作用,而对情绪加工的作用却未给予重视。据此,有研究者从情绪情感角度提出了另一种假设,即情绪安全假设。 

3.情绪安全假设 

1994年,戴维斯(davies)和卡明斯(cummings)以依恋理论为基础提出“情绪安全假设(the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强调儿童情绪在感知、解决婚姻冲突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婚姻冲突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威胁儿童情绪安全导致问题行为,其引发机制集中在儿童的情绪上。一方面,当儿童长期面对具有破坏性的父母冲突时,他们内心否定消极的情感被激发,对抚养者的依恋和家庭的稳定性产生不安全感,加重了对冲突的过多的感知和反应,这会影响儿童情感调节和言语的表达,使儿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处理情感问题,最终有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等问题行为。另一方面,长期的消极情绪状态不利于儿童对婚姻冲突作出恰当归因,也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除了这种直接影响外,婚姻冲突也可能破坏亲子关系而间接地引起儿童问题行为。通常,父母间严重的冲突会导致离婚或父母生理、情感上的精力匮乏,并将婚姻冲突中未能疏导的敌意迁移到亲子交往中,从而威胁儿童的情绪安全;或者冲突使父母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敏感性降低,导致儿童的不安全依恋,引起问题行为。 

情绪安全假设认为,情绪不安全感会表现在儿童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认知、情感和应对行为等不同环节上,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过大的压力都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但这三个环节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会彼此联系共同调节婚姻冲突对儿童的影响。例如,儿童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婚姻冲突和家庭关系的一般认识,当儿童面临冲突情境时,有关父母关系、家庭关系的表征会使儿童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恐惧、痛苦、警戒和明显的敌意等情绪反应,如果这种消极情绪反应长期持续下去则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为了减少、消除冲突带来的消极情绪,儿童会主动调节婚姻冲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绪安全感的儿童可能会对冲突暴露程度进行过分调节,如儿童过分卷入冲突,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或者逃避冲突以减少冲突带来的消极后果,增加安全感。 

4.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the ideas of conflict as family system disruption)将家庭看作一个系统,认为婚姻冲突通过破坏家庭系统中的夫妻子系统和亲子关系子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破裂,最终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是冲突“外溢”(spillover) 。 

夫妻子系统的破裂是夫妻双方由于教育子女观念的不一致,使得双方很少过问对方的子女抚养观念而坚持自己的抚养方式,导致抚养质量的下降,间接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教养观念的不一致可能导致更多有关教育行为的公开婚姻冲突。这类冲突与儿童有直接关系,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比那些与儿童无关的冲突更大,在这类冲突中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责、羞耻和恐惧。 

另外,婚姻冲突通过破坏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联系而影响两者间的关系。戈德堡(goldberg)等认为,在长期的婚姻冲突中,父母的情感和精力被耗尽,从而降低了对儿童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使亲子间不易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评价,缺乏安全、稳固的亲子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将婚姻冲突视为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主要威胁,因此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系统理论还提出了两种外溢的假设:erel提出的补偿假说(compensatory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但是父母的抚养行为是积极温暖的。当夫妻冲突使双方感情不能调和时,情感不能从对方得到满足,从而转向对子女积极的抚养方式和补偿性的爱。米纽秦(minuchin)提出的迂回假说(detouring hypothesis)被用于解释那些高冲突家庭且父母的抚养行为倾向于过多保护和溺爱,紧张的夫妻关系使得他们将注意的目标转移到子女问题上来,婚姻关系的敌对性和消极性转嫁到对子女的过分严厉和过多保护教养方式上。 

二 、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影响的实证研究 

 

儿童对父母冲突的感知,对研究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1984年艾米丽和奥利瑞(emery,o’leary)发现,经常发生的公开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攻击性、不服从、反社会行为、抑郁、退缩及自我概念发展障碍等)。海瑟林顿(hetherington)等人也发现只有暴露在儿童面前的婚姻冲突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关,而那些隐蔽的、儿童未感知到的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似乎很微弱。更早的一项对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地来自充满争吵和敌意的不幸福家庭中,而在冷漠的不幸福家庭中出现的要少些。这说明公开的、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比隐蔽的冲突更可能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本研究将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分为行为、生理和学业成绩三类。 

1.父母冲突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 

布拉萨( bourassa)对984名法国青少年运用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进行测试,得出了高父母冲突家庭的青少年比没有或者低父母冲突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外部和内部的问题。许多研究都认为高父母冲突组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更有可能变得敌对、叛逆、焦虑和抑郁。我国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指向父母冲突可以显著地预测儿童的抑郁情绪问题。1997年标乐(buehler)对来自心理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68篇关于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行为问题的348个统计结果作元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的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32。计量分析还得出儿童青少年不分年龄大小、不分性别都逃不过父母冲突对他们消极的影响。 

在大部分的行为研究中,研究者都采用achenback 1991年编制的青少年自我报告量表,此量表的测量内容包括内部行为问题(如回避、焦虑和抑郁)和外部行为问题(如过失行为、攻击行为)。虽然男孩和女孩都会受到父母冲突的负面影响,但是由父母冲突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行为还是有性别和样本来源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男孩更容易出现外部问题,而女孩更多表现为内部问题,可能是由于男孩更多地去直接干涉父母冲突,而女孩更多倾向于自责。但是研究者通过计量学分析发现,虽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父母冲突的影响,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来自临床的样本比非临床样本表现出更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父母冲突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冲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出现攻击、敌对、抑郁、焦虑等,但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我们可以从离异家庭和婚姻满意度这两个侧面了解婚姻冲突与儿童身体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那些父母关系不和谐和离婚家庭的儿童比来自和谐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严重的身体症状(如反常的疼痛、反胃、呕吐、头疼等)。可见,婚姻结构与和谐度可以预测孩子的身体健康。 

父母之间的冲突如何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呢?2004年温迪(wendy)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父母冲突对孩子身体健康影响的模型。此理论承认芬彻姆( fincham)1990年提出的父母冲突对儿童的情感和生理调节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认为抚养行为的变化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身体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由婚姻冲突而产生的紧张感可能危及到父母的抚养行为,弱化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外溢”(spillover effect)。父母照顾力度的下降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另外,儿童感知到的婚姻冲突程度可能通过父母的抚养行为模式的变化而增加了子女攻击和敌对行为的发生率。此理论认为父母冲突威胁着儿童的安全感和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欠缺可能导致儿童难以面对外界的压力,而且情感、认知和行为能力的赤字可能通过生理途径(如神经内分泌系统、被弱化的神经传递系统)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 

3.父母冲突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儿童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直接和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唐纳德(donald)等研究者在2000年运用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感知家庭和谐度量表对11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父母冲突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家庭支持和父母对子女学校事件涉及程度两个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可能是因为冲突使父母很少顾及到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予其学习上必要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儿童很少能够感知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这种感受间接影响儿童对家庭作业的完成、对学校的评价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父母冲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但是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冲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三、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途径的研究 

 

父母冲突是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等问题呢?目前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证明这种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产生直接作用,间接影响是父母冲突通过其他的相关变量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珍妮(jeanne)等人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结构方程模拟模型,证明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评价在父母冲突和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抑郁是父母冲突和儿童的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还有学者证明了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家庭功能、儿童应对策略、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在父母冲突和儿童心理行为、学业成绩和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我国学者池丽萍认为,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儿童内部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它能够将两个系统(婚姻系统和儿童发展系统)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四、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相关研究 

儿童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应对父母冲突,一是情感反应,二是应对策略。奥布赖恩(o’brien)等人1995年将儿童应对父母冲突的策略分为10种类型:远离冲突(离开冲突现场);转移注意力或者自我安慰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寻找同伴或者兄弟姐妹;寻求其他成人的帮助;直接告诉父母停止冲突;自责;动手阻止父母冲突;冲突后利用父亲或者母亲来解决;直接的情绪表现(如吵、闹、叫、哭、打等);无助行为(如站在一旁自己发呆)。 

篇4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工作;融入方式;相关系统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而且这个数字逐年上升。显然,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状况并进行相关的专业性介入和辅导,以促进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融入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随着社会工作的兴盛,无论是专门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还是以企业为载体的企业社工服务,“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介入逐渐成为外来务工人员适应和融入社会环境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过程中,纯粹的社会工作理论多数只能给予操作层面的指导,因此,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结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进行分析,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服务水平都有着指引性的意义。

一、相关综述研究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社会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主要着重于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社会融合和社会认同的角度阐释外来务工人员的产生及相关意见。马桂萍、孙大志(2007)认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2010)从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二元户籍制度等角度出发,认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三种张力:一是政策的“碎步化”调整与他们越来越强烈的城市化要求之间的张力;二是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向往和其实现城市化的张力;三是中央政策与地方落实措施之间的张力。华北电力大学胡宏伟博士等人(2011)以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为研究视角,研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的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若干思考。李培林(2003)以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认为外来务工人员会和进驻地人群产生竞争,而且还有群体内部的分化。杰、倪云鸽(2005)从社会认同角度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地位结构因素,认为个体所获得的对所在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影响个体的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及社会行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刘阳(2012)从社会融合角度指出,外来务工人员需要通过个人心理层面和社区层面的融入,为最终的制度融入提供心理条件和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研究,多集中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因素和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也趋向于宏观。虽然社会工作的介入层面也处于宏观背景下,但是,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更着重于微观的操作。因此,本文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的层面进行指导理论的探讨。

二、理论分析

(一)社会生命网

社会生命网起源于达尔文的复杂生物链观点,自然界通过生物链构建成一个“生命网”。当“生命网”有新的物种进入时,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需要一个“融入”的过程,达到新的平衡之后才能稳定下来。后有学者把动态的融入过程与相关移民研究相结合,提出“社会生命网”研究。

移民相关研究认为,融的可能性有同化、社会适应、社会融合、文化适应、社会吸纳与社会并入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闫磊借鉴移民研究思想,提出了社会生命网的融入、共生与竞争三维角度。(见图1)

在图1中,A、B、C、O为生命网的基本单位“结点”,这些“结点”可以是一个群体的抽象,也可以是一个小“生命网”抽象成结点。“结点”的存在在于依赖网绳之间的连接、延伸,与其他结点产生联系,分布在彼此的共享网圈中。本图以O为中心,它与A、B、C三个结点分别以不同的“内容”形成关系形式。A、B、C、O组成一个体系圈,但是它们也存在于其他不同的体系圈中,这些体系圈也可能存在交集。每个体系圈除了交集之外,独立自成体系,因此,它与其他体系圈之间存在“边界”。而这个边界就是融入的关键所在。闫磊假设原系统中的每个体系圈中都存在一个“硬核”,这个硬核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它本质是体系圈内的一种存在机制,这种机制对进入体系圈的“力量”进行选择、接纳或者排斥。“硬核”的突破,会引起原体系圈的变动,引起生命网的调整,产生“共生”和“竞争”后两个阶段,但实际上,这种动态的过程中,“融入”一直贯穿整个过程,会不断的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入。

对于社会工作的介入来说,社会生命网的“融入”提供给我们一个介入的突破口,或者思考问题的维度,也可以说,社会生命网的“融入”给予社会工作介入直接微观层面、操作层面的理论指导。

(二)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包含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观点,使涵盖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概念的框架成为可能。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聚焦于起情境、个体及两者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在其理论模型中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该系统分为4个层次,由内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层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见图2)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对该嵌入式的四个层次,分别给予定义:(1)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系统的最里层。(2)中层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3)外部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4)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该模式的包含式系统同时也展示了个体与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个人情境中的行为模式从微观到宏观受到范围扩大的影响,也同时受到反映于个体在不同系统(情景)中的行为、文化、准则、观念等,这类似于功能主义学派帕森斯的能量流动观念。

从生态系统理论介绍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理论展现了一个层次性的分析和关联方式,提供给社会工作实务一种思考方式或理论指导,强调实务过程中对人与环境的分析,“将注意力放在:解放、支持和促进个体的因应能力”,生态系统理论给予我们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提供了一种中观或者较微观的思考层次。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探讨

综上所述,社会生命网分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介入模式,而生态系统理论则给予了社会工作介入一个较系统、较全面的因素统筹方式。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可以说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和对环境适应融入的过程。因此,在社会工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介入工作中,需要综合两种理论的指导作用,结合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工作方法进行介入操作。基于上述两种理论的介绍,本文将从融入方式、相关系统和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三方面进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阐释。

(一)融入方式

根据社会生命网的体系圈的“融入”分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其本质是一个社会工作协助其融入居住地体系圈的过程,具体有两种融入方式:第一种方式,社会工作的介入协助外来务工人员直接融入或突破原有体系圈(居住地原有系统圈),实现社会融合或新体系圈的构建(见图3)。第二种方式则是,社会工作融入到外来务工人员的体系圈中,并且以社会工作为交集,与原有体系圈(居住地原有系统圈)产生沟通与连接(见图4)。

在图3中,外来务工人员的最初位置是在居住地体系圈之外,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社会工作介入为载体,经过进入(A点)、调适(B点,包含本土化,个体和整体调适等),突破或者融入/吸纳系统硬核(C点),完成融入过程。此时,社会工作的角色为使能者、引导者和协助者,是一种“功能性载体”的状态。在此介入方式中,社会工作的重点在于协助外来务工人员适应原有体系环境,缓解其融入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升其融入能力,倡导其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实现。

在图4中,首先针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体系圈,社会工作需要一个进入(A点)、信任关系建立(B点)、融入(C点,主要在于对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系统理解)。其次,界定外来务工人员体系圈与居住地体系圈之间的交集,最后社会工作通过交集区间的社会工作介入促成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在此图中,社会工作的角色为支持者和谈判者。简单来说,此种融入方式是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信任关系,给予该群体以专业服务,并以中间角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在与本地居住人群的交集区间实现融入突破,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层次的融入。

虽然融入方式提供了两种社会工作介入方式,但是二者的前提是外来务工人员与原有系统圈之间的关联,或者说外来工人员与原有居民之间的“人际距离”。无论两者属于哪种情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便是协助或引导二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方式和融入的内容(即突破硬核)。

(二)相关系统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适应并不是单独个体的事件,而是受到多层系统的影响。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其他系统产生互动,并以其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见图5)

社会工作的角色为资源整合者,即在个人(群体)和环境(周边系统)的接触面上工作,从而给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和环境资源之间带了沟通和平衡。在进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工作介入时,需要充分挖掘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系统的资源、关系和平衡关系,考虑影响该群体的多维度指标和因素。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思考

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行动基于社会工作三大操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根据社会生命网提供的介入方式以及生态系统的思考维度,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发掘和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企业、社会、相关政策的能力和资源,提高其适应能力。这里不做详细阐述,但就介入工作中的注意问题做说明。

1、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把握、转变。

在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和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理解掌握角色的功能,充分发挥角色的作用,做好协助者、支持者、资源链接者或者谈判者的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取得更多的资源和能力,这需要社会工作者实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的运用和掌握,同时要避免角色失范、角色滞后等问题的出现。

2、外来务工人员影响因素考虑全面。

社会工作介入本质有两方面内容:治疗与预防。一般而言,治疗与预防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比重为2:8,也就是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本身的社会工作服务比例相对较少,重点在于外来务工人员增能的实现,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周身相关系统进行全面考虑,利用或调整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的诸类因素,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适应能力的提升。

3、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方式的选择。

不同地区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态度不同,不同地区的原有体系圈的“硬核”也不同,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过程也存在差异。合理的“融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原有体系圈的排斥,更好的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作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情况,结合原有地区的社会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做出最佳“融入”方式的选择。

4、初期避免触及敏感地带。

外来务工人员属于特殊群体,有着该群体的特殊性:归属感不强、心理敏感度强、受外部影响大及自主能力较弱等,而且本地原有体系圈的自身底线等,因此,在初期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中要避免敏感地带,首要任务是建立与二者的信任关系,寻找沟通渠道和融入方式。

四、结语

本文的分析前提是社会生命网的微观“融入”方式和生态系统的中观维度思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思考。本文较少涉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和实务操作方法,更多侧重于社会工作进行介入或操作工作的理论指导或者说是一种思维导向。

篇5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环境;流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680-03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Network Teaching about Computer

WU Jing-zhi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era,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est for education, and network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eing highly anticipated by people as a new teaching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of computer is to meet those students who want to enhance their diathesis and requirement for bring up eligible person with ability of computer for 21 century, and offer a kind of good learning condition for students' learning in spare time. We use Web page and streaming-media to realize the computer network courseware. In the course of doing streaming-media courseware, we do a courseware as an integration of five components: video, audio, caption, syllabus and diagram dividually and manage them separately.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of computer; learning condition; streaming-media courseware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能使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更适合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要让网络教学效果不低于甚至超过课堂教学效果,最基本的一个工作便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1 网络教学平台

1.1 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由于目前我校区面积较大,学生人数很多,因此大班化教学增多,多媒体教学的普遍采用,学生上课的课堂笔记不容易记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课后自行消化,我们采用了一些相应的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网上多媒体自主学习的环境,网上教学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网上教学平台是本部门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推出的为学生辅助教学的平台,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该平台主要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教学课件、网上考试等网上学习环境,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课程,学生均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查询,查看多媒体课件及对相关复习资料进行下载,自行进行实验练习等,使学生能有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有效解决了学生课后复习的问题。该平台操作简单实用,且配有出题、在线考试、自动阅卷等三个模块,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

1.2 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远程教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天地,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一个人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接入网络的设备,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与培训。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网络教学具有更加独特的作用和优势:

1.2.1 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

教育资源不仅与国家的经济水平、教育体制、文化水平等密切相关,而且受到政府和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整个世界来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借助于互联网,把各国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供全球分享,这样就可以使生活在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里的人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1.2.2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条件

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的,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了限制。教师在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互联网的建立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庞大的资源库。这便于学习者学习、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专家们提供的教学指导。在网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如参观、实验)以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自主选择性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1.2.3 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

互联网可以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无法比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师生之间无需见面,利用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E-mail和BBS等信息技术便能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上可随时发表见解而不影响他人听课,同一时间内还可接受两门或多门学科的教育,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1.2.4 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仅靠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供学习者终身享用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可将教育由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和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域,提高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存在于学校或类似机构中,而且可以出现在办公室、娱乐场所、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从而促使“学习即生活”的理想变为现实,帮助人们把生活的学习化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最终达成学习社会化。

1.3 网络教学平台的分类与实现方法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用于实时教学的授课系统,课后进行辅导、答疑、考试的辅助系统、流媒体课件的制作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学籍与资格认证系统等等,所有这些系统互相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远程教学系统。

1.3.1 实时授课系统

实时授课系统是远程教学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系统借助现代的通信手段将教师现场授课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实时地传送到远端教室或学生的桌面系统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同普通的学生一样听老师授课,这样既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又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3.2 非实时的辅助系统

实时授课系统解决了课堂教学问题,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但学生仍然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听课点去听课,还没有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实时辅助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非实时系统包括的内容很多,目前几乎都是依托IP网的,比如用WWW系统来消息,利用流媒体的课件库为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自主学习方式等。

1.3.3 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

教学资源是流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件是教学资源的主体。所谓的流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一门课程的内容转换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使得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如动画等,我们可以将课程中非常抽象的基本概念用非常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抽象的基本概念,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上流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高低是远程教学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远程教育除了要利用现代的通信技术拉近人们的距离外,更主要的是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从我国目前远程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流媒体课件目前相当匮乏,这也成为制约远程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开发和利用流媒体课件在全国大有发展市场,特别在广阔的西部地区。

2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总体设计

2.1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及意义

传统的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课件主要采用HTML编写静态页面,借助脚本语言与课件数据库交互,实现动态页面控制。这种方式基于HTML技术,无法描述数据内容、矢量图形、科学符号等对象,课件的制作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灵活性、扩展性,不能满足用户对课件的个性化要求。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考虑开发流媒体网络课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课件是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计算机应用人才,为学生课余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Internet开辟远程教学使学生随时随地在网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课件进行学习、做练习、考试和接受答疑服务等,从而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真正实现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开发的周期较长,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一旦开发成功并经过不断维护和更新就可以大大地有益于帮助学生通过网上的自主学习、复习,更深入地掌握有关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通过计算机网络课件的开发,研究在流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通过改进以前网络课件中的交互性不强、发挥不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缺陷,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现在和今后计算机等级水平将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好坏的标准之一,因此,开发和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应是很广泛的。

2.2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思想

远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归根结底还是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基础,它应该包括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服务。我国现阶段在远程教学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技术手段上由于Internet技术传输的瓶颈限制了图、文、声并茂的流媒体教学资源的远距离传送,使学生不能自如进入真正虚拟现实世界中,发挥不了网络应有的作用。基于这种原因,有些学校采用专线组网的方式,对实时的交互式远程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却增大了系统的设备投资和线路的运行费用,这种开销对一些本来教育经费就吃紧的学校是不大切实的。因此推广这种实时的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就受到了限制。我们在紧紧跟踪远程教学的发展方向――个性化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远程教学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非实时的、具有较好交互性的个性化远程教学系统的开发。该系统除了有良好的智能教学功能以外,还具有完整的信息管理功能,能对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等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而且在开发技术上处于当前B/S结构开发技术的前沿。另外,该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成本都不高,在客户端,用户只要有一台满足流媒体基本配置且支持XML的浏览器即可;在服务器端,只需要配置两个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并通过XML的XMLHTTP组件对象,结合ASP和ADO技术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网上通信数据的服务器端集成,客户端智能重组、再现。因此本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思路是开发一种价格低廉、个性化突出的流媒体远程教学系统。

2.3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

我们在设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时,主要考虑的理论依据有认知灵活性理论和专家系统理论两个方面,下面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2.3.1 认知灵活性理论

基于因特网的自主学习的特点使它本身表现出许多优越性,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众所周知,知识不仅仅是各种各样概念、规则的简单集合,还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形成的、由多个概念规则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会随着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而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发展。在基于因特网的自主学习中,信息的表现方式为流媒体。流媒体的内容呈现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学习者一定要按照某种顺序来阅读。学生可以按照非线性的方式灵活地在各个知识点上自由浏览。在网络中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些特点正好与认知灵活性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环境相吻合。

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FlexibleTheory)是由斯皮罗(Spiro,1991)等人提出并倡导的一个学习理论。所谓认知灵活性,就是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景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知识进一步表征,从单一维度概念到多维度概念的表征;二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结构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它继承了认知主义的可取之处,是较温和的建构主义流派。这个理论在基本观点上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一致的,也就是认为自主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但是它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极端建构主义派别相比,采取的是一个比较折中的观点。它既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面,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

在认知灵活性理论中,学习被分为两种,即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称为结构良好性领域。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只知道重要的概念和知识,并且能够原样提取。高级学习则是有关结构不良性领域的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以下的特点:首先,知识应用的每一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广泛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概念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其次,同一类别的各个具体实例之间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实例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对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不但要求掌握概念的复杂性,而且要求能够广泛而灵活地把它们应用于具体学习情境中。

在基于因特网的自主学习中,流媒体的学习环境可以很好地提高结构不良性领域的认知灵活性。所以研究者更倾向于以认知灵活性理论作为指导基于因特网的自主学习理论依据。

2.3.2 专家系统理论

尽管因特网可以提供的学习环境符合认知灵活性所主张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依据中,由于学习环境本身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首先,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并不代表着学生会自然地表现出积极学习的特征。学生借助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就是学生必须要有高度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要有组织知识结构、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特点和学习要求的一系列方法。但是在实际中,一个学习者很难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其次,即使一个学习者完全具备了上述条件,新型的信息组织方式也需要他不断定位,在每一个结点前都面临着“找路”的问题,这样连续的决策判断学习者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造成认知的负荷加重。最后,由于网络过于庞大,学生可能面对一个主题的大量信息而无法正确决定取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即实现个性化教学。

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构造。专家系统理论是使用领域专家的特殊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程序,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模仿教学专家的思考过程以实现自动教学。按照专家系统理论的结构,知识库和推理机是核心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中,教学专家的知识被存放在专门知识模块中,关于学生的知识被存放在学生模型中,教师的知识即教学方法被存放于教师模块中。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构造方式是符合专家系统的构造方式的。

然而,教育知识库与一般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也有所区别,它除了要求知识表达便于理解,便于规划,便于获取与扩充等一般知识库所具有的特点外,还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 知识库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范围;

2) 要形成前后比较连贯的关系或基础知识体系;

3) 要形成一个实用的思维或推理模型;

4) 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

2.4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特征

基于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目的是根据人类学习思维的特征,寻求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知识的模式使学生获得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方法,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习得更快更好。因特网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存储仓库,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教学专家的经验与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它的主要特点是“因材施教”。因此系统必须解决三大问题:① 懂得或理解教学内容;② 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③ 知识教学方法(即懂得教什么,WHAT,了解受教育者,WHO,才能知道如何教,HOW)。一般地,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智能特征:

1)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情况选择与调整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3) 具有自然语言生成与理解能力,以便实现比较自由的教学问答系统,提高人机交互的主动性。

4) 能诊断学生错误,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5) 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6) 能不断在教学中改善教学策略。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现需要一个运行稳定的平台和大量的网络教学课件。平台包括用于教学的授课系统,课后进行辅导、答疑、考试的辅助系统,流媒体课件的制作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学籍与资格认证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就不一一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开发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而课件一旦开发成功并经过不断维护和更新就可以大大地有益于帮助学生通过网上的自主学习、复习,更深入地掌握有关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懿霖. 基于XML的计算机网络课件系统的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23).

[2] 刘永忠.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探讨[J].考试周刊, 2008(6).

[3] 孙力,钱维营. 流媒体技术与创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

篇6

(一)归正青少年群体

一般意义上来说,归正青少年指的是解除和完成劳动教养以及劳动改造之后重新回归社会(回到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轨道)的青少年特殊人群。“归正人员”是对原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因为违法犯罪而被司法矫正机构处理后重新回到社会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政策措施中,归正青少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归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待刚刚出狱的青少年,其态度上往往不是欢迎与接纳,而是比较鄙夷和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经历很有可能成为该青少年记忆家庭成员无法卸去的精神重负,这一负担在“社会排斥”的压力下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相待,从而使得归正青少年感到受挫和孤独,要么使其深陷在自卑与封闭的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对周围环境产生绝望和敌视,更有甚者被迫与正常的社会化轨道中分离,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

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关信平认为青少年福利政策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政策。而将青少年政策更多地视为一种社会政策,这样的理解意味着对青少年政策的有关分析与研究,需要引入社会政策分析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方法。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与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其互动等直接相关。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及个人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我们应将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从青少年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即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相关系统。

一是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从身心层面没有完全发育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能力不强,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从家庭系统来看,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影响极大,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溺爱、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等方面的影响会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阴影,久而久之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学校系统来看,学校不仅学生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载体,更多时候学校发挥着共同体的功能,使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增进,同时提供一种积极的相互互动关系,又能协调和控制其行为,但学校及老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例如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严厉处罚“问题学生”、强令开除成绩差的学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引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四是社会相关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充斥着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欲望以及腐朽黄色暴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网络的不正确不适当的使用,这些方面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以及心灵带来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问题相关理论

一是社会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二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青少年喜欢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朋辈群体交往,那么其很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三是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和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四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因此幼年时期的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犯罪亚文化理论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情况下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但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只有当亚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逆反性时,或者沿其负向走向极端时成为极端亚文化才可能导致犯罪。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土壤,更有甚者则是其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三、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立法在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青少年社会政策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作为违法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方面有关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原则,包括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强调教育感化的重要性和矫治改造的“相称原则”。在保障

青少年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以及青少年福利方面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也同时看到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的权利保护、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政策、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方面,但是对于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仅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对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法律法规较少,在笔者看来,在青少年归正问题上国家投入的精力较少,还没有像其他几个青少年大问题一样进入国家的社会政策议程,因此在国家针对青少年问题方面的立法上仍存在漏洞与不足,没有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法规来保障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而是强调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与矫治。

(二)国家对于归正青少年在就业支持方面的侧重问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安置帮教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但是,安置帮教的政策往往关注于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是,青少年方面也适用于此安置帮教政策。此政策虽然在让归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此宏观就业支持政策仍然没有突出对归正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特殊关注;二是就算该政策突出青少年就业问题也存在不足,太过于偏重归正青少年的就业安置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青少年犯罪劳改之后融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各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他们自身观念和能力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社会态度的转变,撕下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NPO/NGO组织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政策在这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三)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政策执行方面对于社区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社区。在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国家已经逐渐推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在实际操作或者说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社区对于归正青少年开展了“帮教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教活动”,“阳光驿站”,“扶苗工程”等等活动。但正是由于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上主要偏重社区层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归正青少年其他层面介入帮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从“安置帮教”政策中可以看出社会政策导向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例如没有很好强调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强调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性,强调整个社会态度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如果归正的青少年没有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那么其又可能进行二次犯罪或者多次犯罪,这对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美好健康的和谐社会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归正青少年问题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国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大程度地帮助归正青少年重建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的发生。

四、制定归正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不仅能从反面反映某一阶段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而且能暴露出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因此,正确处理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青少年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关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如何避免已归正的青少年在回归主流社会时被拒而又选择了回归“边缘群体”和“犯罪亚文化”,从而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问题值得深思。因而,笔者认为:一是尽早将归正青少年问题提到国家层面的社会政策议程当中去,强调政策对于归正青少年的特殊关注。二是制定有关归正青少年相关社会政策时综合全面地考虑到归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以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并预防其重新犯罪,不仅仅单靠社区方面的努力,而是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对于归正青少年的问题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三是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归正青少年重新回归和融入社会过程中的介入,通过积极的帮助和各种途径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篇7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商品房 空置面积

自从我国实行住房货币化政策之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不断增长。但是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商品房大量空置已成为房地产市场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3月底,全国房屋空置面积是1.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3.8%。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983万平方米,增长19.7%。在北京,2006年4月底的最后一个交易工作日,市建委公布了全市截至4月份的开发商真实销售状况。数据显示,北京期房项目中有10.9万套住宅未售,现房销售的项目中有17815套住宅未签约,共计约12.7万套住宅未售出,期房未售出面积达1541.39万平方米,现房未售出面积达289万平方米,约有65.69% 的房源未被售出。截至2007年末,北京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13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房地产空置量的高居不下, 严重地困扰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使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益下降, 资金周转困难, 不能形成良性循环,阻碍了房地产企业的再生产, 并且容易产生银行呆帐坏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房地产产品结构调整困难等不良后果。

如果希望改变商品房的空置状况,首先需要确定影响商品房空置的主要因素。本文筛选了若干个与商品房空置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各种因素对商品房空置的作用大小,并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对这些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一、商品房空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品房空置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环境因素、政策体制等多个方面,本文参考文献[1]~[5]中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时考虑到指标可量化的程度,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状况、市场需求三个方面选取了若干个指标进行分析。表1给出了选取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表2给出了各个测度的具体量化值。

表1 影响因素及测度

表22000年~2007年北京地区各个测度的量化值

说明:表中除了2007年的数据来自于“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外,其余数据均来自于《北京统计年鉴》和网上官方的数据。

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灰色系统理论具有只需少量数据就可作系统分析、模型建立、未来预测、行为决策和过程控制的特点,解决了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系统分析方法的数据少,信息不确定而无法研究或难以研究的问题。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工程控制、管理决策和社会经济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分析还刚刚起步。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对一个系统的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比较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是:

1.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

假设:

X0={X0(k)|k=1,2,…,n}为参考数列(又称母数列);

Xi={Xi(k)|k=1,2,…,n}(i=1,2,…,m)为比较数列(又称子数列);

根据表2中所提供的相应数据和上面的分析,本文以商品房空置面积为参考数列,记为X0,选择与商品房空置面积有关的因子作为比较数列Xi,具体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X1;北京地区生产总值X2;商品房竣工面积X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4;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X5;城镇人口总数X6;居民储蓄存款X7;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X8。

2.求关联系数

灰色关联系数γ(X0(k),Xi(k))体现了第i个子数列与母数列在第k时刻的关联情况,是第k时刻第i个子数列与母数列所对应的点的距离状态的反映。

3.求关联度

由计算得到m×n个灰色关联系数值,数值所体现的信息显然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必要用一个数值体现每一比较数列各个时刻的灰色关联系数情况,定义这个数值为灰色关联度,记为γ(X0,Xi),简记为γi。

4.依关联度大小排序

得到每个子数列的灰色关联度后,即可对关联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排出的序列称为灰色关联序。其关联度排在最前面的子数列与母数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母数列的影响最大;排在第二位的影响次之,其余依次类推;排在最后的子数列与母数列的关系最为疏远,对母数列的影响最小。

三、模型计算结果

通过编写程序,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构造灰色关联差异信息空间,通过计算得到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参见表3及表4。

表3 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表4 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灰色关联度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γ2>γ5>γ3>γ7>γ1>γ6>γ8>γ4

四、结果分析

由上述灰色关联度的排序结果可知,影响商品房空置的三大类8个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商品房竣工面积,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居民储蓄存款、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城镇人口总数、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现将计算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北京地区生产总值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京地区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反过来,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也会影响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当地区经济的增长势头良好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比较活跃,商品房空置降低;但当地区经济的增长势头减缓或下降时,投资和消费性购房需求下降,商品房空置增加。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描述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对商品房空置的影响情况,是商品房空置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的购买力将进一步增强。收入状况的改变将会促使家庭考虑购买住房或者购买更好的房子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因此会促使商品房空置量的降低。

3.商品房竣工面积

商品房竣工面积对商品房空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该项指标描述的是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的供应状况。通常情况下,商品房竣工面积越大,由于商品房销售的滞后性,因此会导致商品房空置量的增加,但如果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需求比较旺盛的局面,商品房的销售状况良好,也会使空置量下降。

4.居民储蓄存款

从历史经验看,在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倾向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楼市、股市是影响储蓄变动的两大因素。如果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则其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将会减少,转而会存到银行,从而会间接影响商品房的销售状况和商品房的空置状况。

5.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文献[2]~[5]均认为商品房销售价格对商品房空置的影响非常重要,正是由于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居高部下才导致商品房空置量的上升,但本文的计算结果却表明商品房销售价格对商品房空置的影响并非是主要因素。

6.其他指标

在本文所选定的八个影响指标中,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城镇人口总数、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城镇人口总数是反映北京房地产市场中需求状况的一个指标,通常,城镇人口总数的增加,将会导致商品房需求的增加,从而会降低商品房的空置量。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是对居民住房情况的量化描述,一定程度上反映北京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较大,说明当地居民的居住状况较好,对商品房的需求不是很迫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是对商品房空置影响最弱的一个指标。

五、结论

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确定了北京地区商品房空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次序。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竣工面积、居民储蓄存款是影响北京地区商品房空置的主要因素。

2.北京市的相关部门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宏观调控手段如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减少储蓄等来进一步减少商品房的空置量。

3.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继续提高北京地区的生产总值,保证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郝凤英贺昌政: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的住宅空置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06,9(下),p32~p33

[2]刘敬伟:丹东市商品住宅空置原因分析[J].辽宁经济.2006,9,p54~p55

[3]方青兰常芬:关于我国目前商品房高空置率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9,p646

[4]徐正林苗婧:商品房高空置率原因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6,12,p28~p31

篇8

理论的系统性。该书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激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从历史、理论和应用的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激励理论,形成了首个独具特色的教育激励理论体系。该书在对激励与教育激励概念界定和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演变历史研究的前提下,用大量的篇幅研究了教育激励的主体、客体、功能、内容、类型、模式、因素、机制、原则、方法、环境、效应等教育激励理论问题,以及教育的正激励、负激励、自我激励和教育激励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等教育激励实践问题。

实践的指导性。该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在详细分析了我国教育激励的特殊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教育个体激励和教育集体激励,提出了对学前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以及家庭教育激励、学校教育激励的实际措施,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性。该书指出,教育激励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是教育激励的外在动力源泉,为教育激励的形成提供客观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是教育激励的外部条件。该书认为,教育激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教育激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容的可读性。该书运用翔实的资料和朴素的语言,阐述观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言论来加以论证和解释,使得内容更具有可读性。例如:在“表扬的艺术”中运用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兰的话:“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聪明。”对表扬的作用加以解说。在阐述“寓批评于鼓励中”这一观念时,运用了布鲁诺的话:“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说明即使要批评,也不妨以表扬开头,寓批评于鼓励中,使得这一观念更加直观。在谈到“自我激励的作用”时,运用了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的话:“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以及美国作家爱默生的话:“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简单清楚地解释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出版的及时性。近年来,在我们的学校强调赏识教育的时候,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运用批评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2009年8月12日,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该书的出版正逢其时。批评、惩罚作为教育激励的基本方法,该书站在教育激励这一全景的高度,讨论了批评、惩罚这种教育负激励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解决我国当今赏识教育中“不敢批评”的现象大有作为。

篇9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院智障人士这一弱势群体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工作作为助人专业与活动,需要为这一群体的启能增权作出努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单一的机构服务模式的实践进行反思,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智障人士服务模式。

关键词 院智障人士;服务模式;家庭

当前我国智力障碍人士数量大约在1300 万,出现率为0.965%,针对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活动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1.1 智障。智障人士是指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依据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轻度智障,中度智障,重度智障以及极重度智障四类。智障的形成原因分为先天性原因(染色体遗传,基因突变),分娩原因(机械性损伤,生产时间过长缺氧)以及后天致病(有害物质侵害,发烧,病毒感染,摔跤等)等各种不同成因。智力水平低下与社会适应不良是智障人士的两大特征,也成为我们开展专业服务的出发点。

1.2 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智障人士服务模式可以分为个人取向与系统取向两类,其中家庭服务模式属于系统取向的服务模式。家庭服务模式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智障人士本身的家庭服务;二是针对智障人士家长的家庭服务。

2 倡导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来说智障人士的服务模式主要以机构服务为主,全国各地许多智障人士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兴起,通过安排智障人士进入专业机构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和技能训练,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从以服务对象为本,从智障人士服务的长期性和最终目标来说,单一的机构服务模式难免存在种种不足之处,而且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尚未接受到专业的服务智障人士。具体来说,之所以倡导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 首先智障人士到机构中接受专业服务使得智障人士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包括在机构中的种种花费以及交通费等等,而且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智障人士家庭经济状况较为拮据,仅仅依靠单纯的机构服务模式,很容易把这部分智障人士排除在了专业服务之外,造成一种客观性的不平等。而采取专业人员到智障人士家庭中上门服务的服务方式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

2.2 智障人士服务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智障人士在机构中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家庭。而机构环境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虽然目前很多机构都逐步尝试类家庭的服务模式,但是仍然与家庭环境存在一些差异。在与一些智障人士的家长和服务人员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反映在脱离了机构的环境之后,很多智障人士在机构中习得的一些行为和认知在回到家庭中之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从一个更长期性的角度来说家庭服务模式更具有长远性和长期性。

2.3 与机构服务人员相比,家长陪伴智障人士的时间更为长久,重要性更为突出,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智障人士的家庭成员在与智障人士互动过程中存在一些认知,行为以及互动方式上的偏差,存在过度溺爱,过度替代以及冷漠,粗暴对待等种种不正确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智障人士的康复和提升。因此在机构服务模式可能更多的是采取一种个人取向的服务模式,主要针对智障人士本身来开展服务,而在智障人士家长与智障人士,家长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互动方面有所欠缺。而对于只在家庭中接受家长照顾的智障人士来说,其接受的服务又缺少了专业方面的支持。而家庭服务模式则能够将智障人士,家长,专业人士这三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家庭这一环境中,通过三者的互动同时促进家长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智障人士能力的提升。

3 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理论方面,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在面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分析,介入和回应上。不仅从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入手,同时更要兼顾家庭,社区等相关系统,而在其中家庭是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其次在实践方面,当前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尝试智障人士服务的去机构化服务模式,比如美国的波特奇项目就试图在智障人士服务中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介入方法,把以机构服务特殊人员的方式转变为专业人员的上门服务,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这些服务模式都是专业社工不断探索出来的值得我们借鉴。

4 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开展的问题分析当然,当前推行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 在关系建立过程中,由于信任问题等原因可能进入家庭开展服务相对进入专业机构接受服务对家长来说可能接受起来难度大一些,再就是在介入过程中家长存在不配合和敷衍现象,由于他们的很多认知和行为模式都已成为习惯性行为,所以不太容易做出改变。4.2 另外一方面就是推行智障人士家庭服务模式需要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时间上以及精力上的支持,而当前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心理压力以及经济方面等种种原因,如何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进入这一领域来为智障人士开展服务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4.3 再就是虽然当前政府和社会对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政府的缺位很容易使得服务的开展陷入困境,因而需要我们国家在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5 结语

在对智障人士这一弱势群体开展服务过程中,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支持和努力,社会工作作为致力于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专业和助人活动更应该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探索发展出更有益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模式。结合自身为智障人士开展服务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图尝试就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做出探讨,希望能够为智障人士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体系,促进他们的能力和权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利营.一项基于社会工作增权理论的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

[2]王雅琳,马德峰.社会工作介入智障启能领域之探讨[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

[3]张宁生.美国“波特奇方法”在智障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7.

篇10

1.升学意识的淡泊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求他们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行了。另外,有一部分的学生觉得最终上不了大学,努力了也无用,自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等诸多因素,也使学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2.隔代教育占多数

根据调查,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有40%的同学家长在外地打工,因此很多学生就由其祖辈监护,而祖辈又太过于溺爱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加之祖辈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更严重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做与不做,都不关心。

3.传统教育教学的制约

“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的传统理念仍“顽强”地坚守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另外,农村的老师很少应用现代多媒体教育,通常还都是书本、黑板、粉笔而已,教学资源匮乏。

二、提高学困生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以人为本,把“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因材施教。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深化发展的目标。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方法,使它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它是以概念为思维的材料,以语言为基础,以抽象为基本特征,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其基本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析、归纳和演绎、概括和抽象、系统化和具体化。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数学是逻辑性最强的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计算公式、提高应用题动手操作实践等,而需牢固确立的概念。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利用各种材料,如,橡皮泥、硬纸片等,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圆与棱、柱体与锥体、球体的异同点,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图形概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自己的想象加以验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4.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解不等式组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熟练快速地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我把求解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归纳后这样讲给学生:记住下面的顺口溜,“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小小大大解不了。记住这个规律,省去多少烦恼。”我借用顺口溜,既有高度概括性,又说来上口听来悦耳,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美的感受。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生动有趣有实例的又因表达困难而不易讲清,于是造成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应用的脱节。而多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信息集成,易于控制,运用简便,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可以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因教学时间过多而产生的枯燥乏味感和教学效率低下的缺陷。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图形”时,通过设计动画“展翅飞翔的蝴蝶”和“三叶风扇的旋转”,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生动形象。教师不用费多少口舌,学生就能较容易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两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列举出常见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花时少,效率高,为指导学生探求知识开辟了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