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的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安全的开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安全的开题报告

篇1

一、题目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08年5月开题,2008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06年5月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06年5月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06年6月资料整理阶段。

2006年7月最后成文阶段。

开题报告参考范文:

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中,教育公平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智障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智障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智障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加大,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智障儿童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仍需要人照顾或者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闲置在家,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食其力,依然靠父母养活,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智障学生的教育,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为他们将来顺利地回归主流社会,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最终能够获得社会的理解、接纳和重视,使之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分享社会的进步成果,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近十年来,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国际上非常重视“支持——融合”,注重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国内外也研究出了很多课程体系和评量标准、教育方法,但其中的教学方法有的范围太宽、有的层次太深,不适合我校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争取经过摸索研究,让赏识教育贯穿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智障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智障儿童在课堂中愉悦接受知识、找回失去的自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解决以下问题:以表扬和多元赏识为主,为这些残缺的孩子找回自信,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力为目标,依据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智障儿童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社会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美工、劳动技能、康复训练、书法、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教学中研究出适合特殊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

根据培智学校的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有教材的课程和自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的校本课程的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充分挖掘智障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老师、家长、同伴的赏识中尽最大的可能找回自信,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生活技能,以便于以后更好融入社会、适应生活。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外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了的环境理解和对自我的了解。教师不应该使用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来促进学生学习,而是要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可以“自我实现”。这一理念为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赏识教育的主要理论渊源。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赏识教育的启发在于:第一,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教师与家长应首先关注的,满足学生健康、科学、安全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第二,要大力倡导先进的、和谐的师生观,尽量满足学生爱和被尊重的需要。

2.国内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赏识教育源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四块糖果”这一经典案例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赏识教育思想。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他主张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时间、空间和眼睛。他所倡导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一直激励着许多的教育工作者。

周弘老师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是陶行知研究的一个最新成果。周老师致力于赏识教育的推广与研究,由最初的家庭教育推广到学校教育。他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再建构、再提升。得到赏识、被尊重和理解,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赏识教育是源于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教育,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共同发展的教育,是充满了人本理念的教育。周弘老师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赏识教育是呼唤善良,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3.趋势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了解,我们认为今后智障儿童的教育要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培养智障孩子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智障儿童生存能力的提高,在社会支持系统下能够逐步融入正常社会。

(二)本课题预计的研究突破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在培养智障儿童自信、乐观的健康心态、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于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使我校的智障教育教学水平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使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切实得到锻炼,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三是使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较快发展,养成自信、乐观的健康心态,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智障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己任。通过应用与研究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面对任何挑战都能阳光的去面对,不怕失败,勇于承担;能坦然的接受异样的待遇,能和别人积极交流,坚定“我能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能够推动智障儿童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回归主流社会的理论性的支持。(续)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安全;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和合理性之所在,一旦这种价值与合理性遭到威胁和侵略,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深刻的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1]。因此,世界各国家对保护本国民族文化安全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环境对世界各国的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相关国家国家政府,哪怕是强势文化一方,也都态度鲜明而坚决。2003年2月和2007年3月,欧盟先后通过了《关于建立欧洲网络信息安全文化的决议》《关于建立欧洲信息社会安全战略的决议》。2011年5月和7月,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两个互联网政策文件[2]。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同样也已经引起了我国政界的高度关注。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 信息化背景下培养面向民族文化安全的国家特需

的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training of master talent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gre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pecial nee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2.1 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对民族文化安全的工程性

支撑作用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文化侵蚀与威胁正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转化成为对他国的现实威胁。《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对发展中国家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危机曾明确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3,4]。

2.2 培养国家特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类、复合式

IT人才,在“数字化文化中国的边陲”担负起“戍

边”使命

我国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捍卫及其安全问题应对等方面亟须一批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类、复合式国家特需人才。培养应对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结构以及我国民族文化安全问题规模、问题表现形式的现实需求;培养应对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程类、复合式人才,源于当今各国的文化安全问题须臾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程性支撑以及此类国家特需人才必须既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技术,参与设计、研发、实施民族文化安全方面的相关计算机项目,又能够在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等方面达到国家特需人才的职业行为要求。只有让这些业务和文化素养都过硬的国家特需IT人才担负起“戍边”历史使命,“数字化中国的边陲”才会安宁。

3 面向民族文化安全的国家特需计算机技术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The training practice of

master talent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gre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pecial

needs)

3.1 教育理念凝练与培养目标优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8月下达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是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现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难以满足培养需求,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的人才培养项目。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通知,大连民族学院(现已更名为大连民族大学)被正式列为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获批专业学位类别为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为获批领域之一。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以“服务国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突出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特色、创新国家特需人才培养模式、严格国家特需人才培养标准”为基本教育理念,首先,对本领域此次承担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从相关领域与学科的角度进行内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特殊需求优化专业方向,其次,凝练并优化本领域此次承担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本领域此次承担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与以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术硕士培养有何不同?与普通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有何不同?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领域与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科是学术的分类,而领域通常是置于行业、职业的视野中予以考察的。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硕士的培养,前者不仅仅依赖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国家标准》和《IT职业分类方案》,更是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等行业为依托,与“IT主体职业”等职业进行对接。而服务我国在民族文化安全方面特殊需求的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则更加特别,从依托的行业看,不仅仅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根据国家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行业与产业在英语中均为industry),还与“文化产品的生产”类别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软件服务”等行业密切相关,从对接的职业看,不仅与“IT主体职业”进行对接,而且还与“IT应用职业”“IT相关职业”“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等职业进行对接。在民族文化安全特殊需求的总领下,相关产业已经得到国家的极大关注,如,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就明确提出发展民族软件、民族文化等七个方面的特色产业,加强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等五个方面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民族文化。根据以上学科基础、行业依托、职业对接以及国家扶持相关产业的客观情况,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工程实践优势和办学特色优势,以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7]为指导,凝练了专业方向,优化了培养目标。本领域凝练出的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工程。本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殊需求、面向政府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特殊人才需要,培养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有具有计算机技术领域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通晓民族文化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饱满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的创新活力。

3.2 使用“纵向耦合,横向拓展”方法确定国家特需人

才培养规格

3.2.1 专业方向与学科方向的纵向耦合

服务国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专业方向与图形图像与模式识别――这一学科研究方向相耦合,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算法应用、视频监控与行为模式识别,通过物体的视频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状况对物体的视频行为进行状态预测。本方向以民族文化领域的先进多媒体I/O设备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中动作的数字化运动捕捉和公共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开发为需求驱动,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安全获取复制与传播、民族文化导向的民生科技和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服务。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专业方向对应的学科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主要包括结合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智能计算等相应理论和技术对多民族生物计量特征、民族语言和文字以及民族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安全保护。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对应的学科研究方向是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的测量与流量预测,网络业务建模及其统计特性分析,通过网络业务的特征及其变化的状况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以及信息的加密传输、信息安全与认证技术,以民族地区的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需求为驱动,建立各种安全可信的应用系统,为民族地区的信息安全服务。

3.2.2 各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根据前面所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殊需求、政府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特殊人才需要,我们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三个核心要素: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进行了剖析和提取,并且既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学科层次,也没有停留在普遍的领域层次,而是在采取了“纵向耦合――专业方向和学科研究方向相耦合,横向拓展――领域传统需求与国家特殊需求相衔接”的方法,分析得出了“专业方向+研究方向+领域+特需”的大连民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工程等三个方向上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类、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

其中,在知识要求方面,我们规划了学科基础知识、学科与专业方向耦合所需的衔接知识、专业方向专门知识以及特殊需求知识等四部分内容,其中,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相对应,工学科与专业方向耦合所需的衔接知识、专业方向专门知识以及特殊需求知识则与专业方向以及国家特殊需求相对应。表1给出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需求。

化实践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位论文

评价方法

3.3.1 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学术型学位课程设置往往是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和逻辑性,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构建课程体系,因此,传统的学术型学位课程体系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而对于专业学位而言,其职业背景、职业能力导向非常明显,因此,其课程设置不应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其课程设置应该更重视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8],一般适宜采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模式[9]。针对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及国家在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我们作为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开展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多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创建了“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领域核心课程模块+领域方向课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企业实践模块”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中我们加开了民族文化类课程,并进行IT职业行为优化渗透教育,IT职业行为优化案例均来自企业和行业专家;领域核心课程模块和领域方向课模块旨在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但是与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不同,我们分别基于“问题驱动”和“做中学”来授课,这些“问题”需要用“做”来回答,“问题”内容会在开课前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进行设置;企业课程是我们专门开设的实践型课程,聘请企业的兼职导师讲授,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方向所确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等能力需求,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定制。学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后进入企业实践环节,时间为一个学期,原则上需要集中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完成。企业实践主要从事学位论文(设计)前期研究和特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把以上课程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我们确定了“课程模块――特色描述与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矩阵”“具体课程设置对知识需求支撑矩阵”“具体课程设置对能力需求支撑矩阵”“具体课程设置对素质需求支撑矩阵”等两级四类矩阵系统。表4给出了处于顶级的课程体系矩阵。

表4 课程体系矩阵

Tab.4 The matrix of courses system

课程模块 特色描述与教学目标

公共必修课 在教指委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加开民族文化类课程,并渗透IT职业行为优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领域核心课 “问题驱动”,校内集中授课,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领域方向课 “做中学”,校内集中授课,使学生做好与职业对接的学科知识储备

企业课程 “项目制”,在企业进行。通过实施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工程等专业方向的企业或行业实际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特需职业能力

企业实践 使学生融入真正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重点项目,成为合格的国家特需IT人才

3.3.2 基于CDIO教育理念构建MDCD特色教学模式

创建了“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领域核心课程模块+领域方向课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企业实践模块”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实现“问题驱动”“做中学”“项目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了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这四个过程来源于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涵盖了绝大多数工程师必要的专业活动[10]。事实上,我们认为CDIO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项目开发流程契合度非常高,比如,一个实际的、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通常需要以下流程:需求调研与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交付与维护。显然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和design对应,编码与测试和implement对应,交付与维护与operate相对应。但是,项目流程中的需求调研与分析能否与conceive对接,怎样对接才能在“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就体现出鲜明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特色,而不是通常的“纸上谈兵”?“需求调研与分析”可不可以和学科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构建了MDCD方法,MDCD代表:Module知识模块、Demo平台演示、Communication交流问题、Development开发实践,具体如下:(1)Module层次理论知识基础:主要涉及学科基础知识等。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设置原则是“要精、要管用”;设置方式是模块化。(2)Demo层次平台知识基础:主要涉及各类主流技术平台。这部分知识内容,设置方式是举例式:基于实例讲解主流技术平台。(3)Communication层次民族文化知识基础:主要涉及我国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呈现出的“多元一体”特征,还有当今世界各国家的文化交流、融合、侵蚀乃至威胁。这部分知识内容,设置方式是以交流文化安全问题的实例为主。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涉及文化安全领域问题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起到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提高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4)Development层次实践训练:以上述内容为基础,进行实践训练。基于MDCD方法的教学模式主要在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领域核心课程模块、领域方向课模块中应用,以上(1)―(4)既是一个小循环,又在公共必修课程、领域核心课程、领域方向课程阶段立体化地解决了领域软件需求分析问题,成为了CDIO中的C,与conceive对接。综上,在公共必修课程、领域核心课程、领域方向课程阶段已经通过MDCD方法为完成从学科到职业的嬗变打下了基础,并与企业课程、企业实践一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CDIO链条,形成一个大循环。

3.3.3 基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特点设置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中的一种,产品研发型论文是指针对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工程设计型论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的设计或关键问题的改进设计。应用研究型论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我们规定: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学位论文要在校内外双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根据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项目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研究生本人有以下成果之一作为依托的,将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优秀学位论文评审中予以倾斜:获得发明专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实习实践基地和项目发包方共同开具了学生所参与开发的产品已投入使用的证明。为了做好校内外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环节的一体化衔接,我们于研究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即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工作,为企业课程、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打下坚实的项目基础。

3.4 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双导师队伍建设

我们按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原则,搭建集成学校、沿海开放地区和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培养平台,实现国家需求、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2012年我校获批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培养基地。

本领域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由校内外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联合组成,每个导师组设组长一名、由若干名主管导师组成,每名研究生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企业课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均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

3.5 搭建可以满足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与

工程实践集成硬件平台

本领域所凝练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等三个专业方向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特性。要想在领域核心课程、领域方向课、企业课程等课程教学中贯彻三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实践特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一定要在教学中借助先进教育技术与工程实践集成硬件平台。领域为满足以上教学需要,为每个专业方向搭建了教育技术与工程实践集成硬件平台。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专业方向集成硬件平台主要是:CAVE沉浸式虚拟仿真系统、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用于开展虚拟现实教学工作与机器视觉工程实践工作。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专业方向集成硬件平台主要是:苹果设备和Kinect体感应器,苹果设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教学工作以及民族文物特征高维后期处理、文物建模的工程实践工作;Kinect体感应器用于多民族面貌生物特征分析等工程实践工作。民族工作专用信息网络专业方向集成硬件平台主要是:网络卫士入侵防御系统及网络卫士安全网关系统,用于开展入侵防御策略部署等教学工作和工程实践工作。

3.6 确立全面、全过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体系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方面,我们确定的第一要义就是:工程实践。并在全面的贯穿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各类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工作等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中,我们就严把入口关,由学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双方共同组成复试小组负责复试工作,重点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综合能力、政治思想、团结协作、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领域核心课课内实验环节的考核成绩、以及紧随领域核心课程之后开设“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集中性课内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领域核心课程的总成绩,并规定:实验及集中性课内实践环节不及格的学生,其对应的领域核心课,不能给出及格及以上成绩,做到“实践环节一票否决制”,真正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企业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要为企业实践做铺垫,主要聘请企业中资深技术人员授课,授课教师需采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软件开发训练。企业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对学生的代码验收、项目验收作为主要考查方式,企业课程的成绩作为中期考核的重要观测指标,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环节。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设定为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实践环节评定,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相关满足国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工程部门所要求的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要在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答辩等环节,突出对学生是否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考查,要求学位论文要源于满足国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的应用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承担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学位论文送审之前,要组织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专家对学生所完成成果进行工程性验收,学生要接受专家评委的检查、验收与质询,专家评委做出工程性评价。工程性验收要严格把关,突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本质区别。工程性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学位论文送审。

4 结论(Conclusion)

国家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着眼于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引导相关高校合理定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在试点工作中,以国家民族文化特殊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国家特需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创建了“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领域核心课程模块+领域方向课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企业实践模块”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MDCD特色教学模式,在教育技术与工程实践特色硬件平台搭建、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学位论文评价等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等工作中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较为宝贵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何跃,高红.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

[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news/136340.

htm.2010,12(26)

[2]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trategy for

operating in cyberspace [Z].2011,7.

[3]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李媛.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外国文化侵蚀及防范研究[D].成

都: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

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1]54号,2011-8.

[6] GB/T 4754-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

准[S].

[7]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技术领域工

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Z].2012,11.

[8] 孙若红,孙妍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

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4):60-63.

[9] 赵岩,徐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

教育管理,2012,(9):115-118.

[10] 于福莹,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28-31.

作者简介:

云 健(1975-),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

社会计算,民族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生教育.

刘向东(1967-),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计

算机网络技术与民族信息处理.

刘 爽(197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多媒体技术与

民族信息处理.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大幅增长,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为企业培养了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高职院校直接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上有所滞后,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受传统大学的影响,致使很多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人才培养“既上不了天,也立不了地”,处境尴尬[1]。本文所进行的“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电子商务属市场营销类专业,得益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旺盛。但目前各类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企业需要。艾瑞咨询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学院联合的电子商务行业首份《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及薪酬研究报告》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用人需求超过230万[2]。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约为200多万。与之相反,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电子商务专业为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十大红牌警告专业之一,另一方面又说明该专业学生平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3]。因此,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技术和企业需求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为此,我们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推出了“分布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我院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经贸类专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国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状

各国高职教育都有与其国情基本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的“渗透型”、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都是其中的典型。德国的“双元制”:以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元”形式出现,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两者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德国专门出台法律保证其实施。职业学院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美国的“渗透型”: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的美国职业教育,是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目标下,开展学校与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教育。广义的职业能力和志趣是其首要的培养目标,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主,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一般采取四种方式: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全日劳动与工余上课制。英国的“三明治式”: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英国“工读交替型”的合作教育是许多英国学校为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广泛采取的一种培养模式,所谓“三明治”(或“夹心饼干”式)教学计划,即职业教育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方式。此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日本的“产学合作”:企业办学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大企业兴办的“工学院”既为自己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也为客户提供技术培训。在企业技能培训与学院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明显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另外初中是为基础5年制高等专门学校、仿美国社区学院创办的以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主的短期大学,以及灵活、多层次办学的专修学校,支撑了日本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密切合作,具有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培训的模式。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为学制灵活,普职贯通;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全程参与。

二、“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不管是“渗透型”、“产学合作”,“双元制”、“三明治式”、“TAFE”模式,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重视了企业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为此,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学校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能够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企业所用。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对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毕业生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总结提炼出了“分布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布式工学交替”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即工学交替的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学期中;工学交替的目标分布于不同的课程;同一目标的工学交替学生分布于不同的企业,第三学年安排至少6个月的顶岗实习。具体而言,就是每一学年除了在校内学习相关课程及实践技能外,均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工作或顶岗实习。其中,第一学年安排“商务素质与职业意识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敬业责任意识和抗压忍耐意志;第二学年,在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安排到相关企业进行网上贸易的实际操作和进入实习基地企业进行客户服务或网络编辑推广等工作;第三学年,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性项目实训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并安排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

三、“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分布式工学交替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基于不同的课程目标,结合不同的企业实施。第一学年,组织学生进驻商业零售企业真实岗位,开展以商务素质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为期1个月的工学交替,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精神和抗压忍耐意志;第二学年,在《网络零售》、《网络贸易》、《网络营销》、《网站视觉营销》、《网络采购与分销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案例和各类资源,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课程学习结束,即安排学生进入这些企业(企业分三类,第一类为本地区数量众多的网商企业,第二类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企业,第三类为商务网站和平台应用推广类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工学交替,进行网上业务的实际操作,或网络信息的采编;第三学年,依托紧密合作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承接企业项目,并在校内或企业中完成项目的实施,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联合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考核,实习时间为1至3个月。工学交替实习结束,即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安排至少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持续地经营该项目。在“分布式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增强责任意识,长远规划,建立起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控制、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工学交替的实习质量。

1.校企合作,建立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首先基于企业能否提供更多的岗位来满足工学交替的实施。为此,学院与50多家企业建立了“共生型”的校企合作关系,让双方能共同渗透到对方的日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再依据“企业能提供实习岗位、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得到培养、企业管理规范”的原则选择工学交替的合作企业。同时组织各类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完善课程实践、感知实践以及角色实践三大实践平台建设,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实训体系(该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教育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

2.积极进行“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契约的探索。工学交替过程别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沟通。工学交替实习实施前,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完成两次开题报告,第一次主要是对实习目标的引导,提出实习纪律和安全的要求,作实习动员;第二次是签署协议、岗位安排和成绩评定方法等宣传,让学生明确实习要求,并分组与责任老师、企业辅导教师见面。为使工学交替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生存,在心理素质方面得到提升。我们实施了“实习准备”、“实习实施”、“实习结束”三个阶段的心理指导方法。实习准备期的心理指导――学生对企业还较为模糊,在实习前帮助学生构建对实习环境、实习岗位等的认知,使学生心理能够极早适应。实习实施中的心理辅导――当学生面对岗位责任、工作压力时,内心会恐慌、不安。从实习开始时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使得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爆发出来。这其实也是就业时学生最真实的反应。因此实习过程中心理辅导主要是关注学生工作情绪动态,在做好专业指导的同时疏导学生的思想,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时学生心理变化,引导沟通,适当的安慰和批评,使学生能勇于承担责任。实习结束时的心理安抚――主要是要消除由于实习带来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让学生能正确面对问题,不要给就业带来阴影。

3.制订相应制度,确保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管理制度,构建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保障工学交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明确工学交替的工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要求办事。第二,工学交替实习前,学院、企业、家长、学生必须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第三,工学交替期间,教研室专业教师、班主任每天都会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强化实习指导,及时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做好检查内容记录。加强对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的校纪校规考核,确保工学交替实习取得成效。第四,建立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共同评定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成绩。在成绩评价中将实习学生的工作业绩、服务水平与服务态度、岗位职业意识与素养、劳动纪律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每一所高职院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专业就“分布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机械类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探索及其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2]琚春华,刘东升,周怡.电子商务专业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3):87-89.

篇4

一份来自民工子弟学校的报告

文/李蓓蓓

外来民工群体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内陆城市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城市,由于体制的和历史的原因,他们进城之后遇到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对于许多已成家立业有子女的外来务工农民来说,子女教育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

目前,有21.5%的外来务工农民子女随父母进城,涉及民工子女达数百万,这些儿童少年日趋突出的就学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近一亿民工的一大心病。中国儿童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率竟高达9.3%。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比例由0.8%增长到15.4%,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调查发现,在失学的12-14岁流动儿童中,有超过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欣欣向荣的民工子弟学校

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同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上海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从1998年起就陆续颁布相关文件,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到2003年末,上海近400万流动人口中,处于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少年儿童有32万,其中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他们之中,已有38.4%即12.3万人在上海市全日制公立学校借读,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8.1%;还有59.8%即19.1万人在由外来人员举办的519座民办简易学校中学习,这类学校的教职工约5000人,已基本满足民工子弟的入学需要。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在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改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浦东新区于2001年成立了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管理办公室,开始加强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管理。2002年,新区政府对流动人口自发办学点进行了清理整顿,要求简易学校必须有担任主要学科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学校需有独立、安全的教学场所并形成合理规模,使59个自发办学点减少到现在的26所简易学校,并拨专款150万元,为这26所学校添置教育设施,整顿后的学校面貌和教学质量大为改善。

位于浦东新区庞家宅286号的昌林小学,是一所民工自办、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这所学校校舍是三幢整齐的两层楼,是民工子弟学校向新区政府租用的,这里本来是当地一所中学的附属小学。创办之初,没有经过政府批准,也没有办学许可证,因为办得不错,后来被浦东新区登记备案,成了“自发办学点”。有了政府关注,学校逐渐规范起来。昌林小学每班人数都在规定的56人之内,校舍、食堂、教学用品也符合规范。浦东新区政府对学校十分支持,2003年,新区为昌林小学配了一台电脑,黑板一律换成了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的上海通用的绿色板,另外又给学校配备了一部分办公用品。

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皖浦学校,也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该校颇具规模,有1300多名学生,25间教室,7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是当地政府无偿提供的。皖浦学校主办人孙力先后投入了近200万元,各方面工作都做得较好,在新区政府的支持下,孙力在2002年联合30多所学校发起组建了“浦东新区简易小学协会”,进行自我管理,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章程,为外来民工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做了不少实事,其中最突出的是协会内的30多所学校做到了“七个统一”,即统一收费标准、科书、统一保险、统一学籍管理、统一考试、统一校服、统一取缔校车。孙力本人也被作为全国各地简易学校校长中的唯一被邀请者,参加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政策实施效果项目开题会”。

1998年,上海市颁发了《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妥善解决和处理他们的就学问题,并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大部分区县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民工聚集较多的闵行区,区政府和教育等职能部门每年都对有关“办法”进行修订,本着“扶持好的、淘汰劣的”的原则,将原有的96所规模小、设施差的民工学校精简为48所,并严格规定教室、厕所、食堂、师资及收费等相关标准,杜绝了危房简舍,达到了标准化。一些近郊区县将富余的村校借给民工子女入学,黄浦等城区还腾出场地,在公办中小学设民工子女班,或由公办学校及利用社会力量专门开办民工子女学校,努力让外地孩童也能在良好的环境、设备、师资中接受相应的义务教育。这一些,使上海在解决同类问题的城市中保持了一个良好的记录。

但是,在整体性体制改革落后的情况下,局部改革仍存在着许多难以突破的框架。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千块钱买个证就可以办学

由于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而多数外来民工因经济收入不高而聚居在房租等生活费用较低的偏远城区,因此,上海由外来流动人口主办的学校,除个别中心区域外,几乎遍及全上海,且大都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市郊平均每个区县有43所,最高的达110所,平均每校有学生224名;中心城区平均每个区有13所,平均每校有学生313名,最高达1300名。

民工子弟学校大都属私人办学,根据民工的流出地,办学者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来自安徽寿县、霍邱、六安等县,也有江苏、福建、江西等省。在上海的519所民工子弟学校中,只有占1/4的124所学校履行了“既经流出地有关部门同意,又在本市教育部门备案”的规定,其他大都无合法“名分”,只经流出地有关部门同意,而未在本市备案;即使流出地出具的资质证明也不正规,有的是教育、体育委员会发的,有的是“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同意的,有的是乡镇义务教育办批准的,有的则盖了外地政府驻沪办公室的大印,甚至有花钱买来的办学许可证,“当年最多1000块钱买个证就可以办学”。

奉贤区是上海市外来人口的集中流入地,当地农民工子女接近1.8万人,据奉贤区政府教育督导室2001年对当地40所简易学校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办学手续健全的只有12所,办学手续不全的有14所,既无办学许可证,又无年检也无备案的“三无”学校达14所。

硬件通病

硬件缺乏是现有民工子弟学校的“通病”。学校主办者廉价租借民居、闲置厂房、破旧仓库等作教室,光线昏暗,连窗户都没有,20多平方米的教室有时却挤着七八十名学生;环境很差,有的甚至与垃圾场比邻;80%左右的学校没有操场,其他活动设施更无从谈起,几乎找不到学校的“感觉”。学校卫生状况尤其让人担忧:学生餐具不经严格消毒,饮用水也未经处理,一旦引发群体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后果严重。

消防和交通安全隐患也很多。不少学校的教室电线老化,厨房内液化气和煤气混用。有的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实行跨地区招收,而接送学生用的班车,大都是几乎报废的旧车。在交通整治中,交巡警经常稽查出民工子弟学校班车超载事件,其中一辆19座的中巴中,竟“塞”进了84名小学生。

“放下屠刀,立地成校长”

硬件差劲,软件更让人担忧。由于缺少规范管理,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程、教学质量应该达到什么水准,一切由办学者自定。创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人员,除少数曾在家乡当过教师,大部分是从工程项目承包者、小商小贩、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职业“转岗”而来,大都没任职资格,缺乏教学经历,甚至连小学文化程度者也站上了课堂的讲台。民工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校长”,意思是杀猪卖肉的,办起了学校也可摇身变为校长。

“半路出家”办教育,既无资质,又少有人进行“充电”深造,虽然其中不乏为家乡子弟谋“将来”的耕耘者,但也有不少人将办学当作自己赚钱获利的一条“捷径”。在整顿中发现,由于民工子弟学校设施简单、所需资金少,国家和地方对这类学校又没有严格、具体的管理,这种学校达到一定的生源后,少量的资金盈余就成了可能。于是,受盈利可能的驱使,早期简易学校内部产生了分化:部分教师出走,兴办新的简易学校,“新校”中又有教师另立“新校”,简易学校成倍增长起来。很快,又有在上海务工多年、从事非教育职业的流动人口中的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似盲人瞎马般地办起了学,使民工简易学校日益无序。

更有甚者,一民工子女学校“校长”先以“义务教育”的名义,在浦东、闵行、宝山等地区一口气办了十多所民工子弟“学校”,转眼间又将这些“学校”连生源一起转让,从中获得百万元收益。鱼龙混杂的办学者队伍,令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普遍低下。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说:“外来办学者基本是以盈利为目的,不可能花较多的投资去改善设施,不少教室是廉价租借的民居、废弃厂房、闲置仓库,采光、环境等都不理想,更无活动场地,有的甚至临时搭建在危房和猪棚里。一些学校连起码的硬件都不全,而办学的程序,师资的配备,操作的规范更无从谈起。”

金钱门槛

在上海,公办学校的高门槛和高收费令农民工们望而却步。以收费而言,民工子弟学校费用每学期约为360元~400元,包括书费和学费,如果借读公办学校则要交2000元。据调查,外来务工农民在上海打工的平均月工资868元,月工资最高的达2000元,最低的400元,其中,500元以下的占2.5%;500~800元的占33.3%;800~1200元的占50.8%;1200元以上的占13.4%。

一位来自重庆市丰都县的黄姓农民对前去调查的记者说,他的两个小孩在民工子弟学校学习,一学期只缴费700元,如果借读公办学校则要缴2000元。他和妻子在上海打工的月收入两人才1600元,房租每月要250元,加上生活费和供养老家父母的费用就显得很紧张。

闵行区一所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告诉记者,她家有4个小孩在同一个学校读书,父母从安徽来上海靠租种8亩菜地为生,菜地里搭建的一个塑料大棚就是家。她说,如果4个孩子都去上海公办学校借读,费用开支父母无法承受。因此,虽然有少数的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在教育部门所属的公办、民办学校借读,但学杂费、借读费负担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是十分沉重的,而“首先要考虑让孩子有书读,能够入学总比辍学失学好”的外来民工们,无奈之下仍将孩子送入民工子女学校,使民工子弟学校有了存在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后3年是初中教育。在上海,民工子弟要进中学是难上加难。一方面是民工子弟学校不能办初中,原因是师资、经费、设备条件难以达到要求。但要进公办初中不仅门槛高,而且借读费昂贵,一般需缴4万元至5万元,民工家庭根本无法承担。另一方面,从升学的角度看,农民工子女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制度障碍,上海使用的是独立教材,因为民工子弟参加中考和高考仍需回原籍,并不能和上海学生一样参加上海卷的考试,因此即便在上海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使用的是全国教材,种种限制使民工子弟能在上海就读初中的更是少之又少。每年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只有3至4人考进公办初中借读。

上海新泾镇霍邱民工子弟学校的樊涛,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语文数学两门课成绩在全班54名学生中名列第三。樊涛的家乡安徽凡庄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500元,尽管家庭经济困难,小樊一直渴望着能够继续在上海读初中。今年,面临小学毕业的樊涛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昂贵的学费使他无法在上海读初中,要读只能让妈妈带着回老家,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上海团聚,又将面临分别。樊涛表示,如果在上海读不了初中,我就在上海打工,决不回老家。像樊涛这样的民工子女,在上海有很多。

据霍邱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刘铎华介绍,仅新泾镇的民工子弟小学去年就有200多名毕业生因经济困难不能在上海读初中而留在上海打工,卖菜、做临时工、做家务……。在新泾镇唐家宅,前去采访的记者见到去年小学毕业没能进初中而辍学的彭雨莲,她告诉记者,父母从安徽六安县到上海打工,至今快20年了。她出生在上海,上海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因没有能进初中读书,每天靠拾废品挣10多元钱为生。尽管如此,小彭仍渴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学校。小彭的妈妈说:“即使捡垃圾、做乞丐,也要省吃俭用,让女儿起码能读到初中毕业。”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个适龄儿童应该享受的权利,但事实证明,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在城市几乎都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把脉民工子女教育

文/李蓓蓓

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现实生活本身提出来的新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少年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作为外来人口流入地的大城市来说,流动的少年儿童问题向原有的体制框架提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民工流动的历史轨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

然而,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却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严重的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即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容量不够,准备不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阻隔城乡联系的各种制度障碍受到了巨大冲击,农民逐渐恢复了流动的活性,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1978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不足200万人,到1998年已增加到6500万人。1998年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更加膨胀,到2003年,实际外出就业数量已达9900万人。就全国而言,外出就业农民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在中西部一些地、县,则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30%。

随着儿童人口的大量跨区域流动,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以本地常住户籍人口儿童为对象的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受到挑战。

城乡户籍壁垒

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造成流动儿童基础教育的边缘化和教育平等权的缺失。

由于矛盾长期积蓄,中国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长期积蓄的问题,显然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在义务教育方面,这种不协调首先反映在户籍管理和义务教育体制上。

1984年,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出台,确立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为分级管理、地方负责;1985年,上海率先以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86年,《义务教育法》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地方政府实施,然而分级管理的前提是以户籍人口为依据,推行就近入学制度。当时颁布体制改革决定和《义务教育法》时尚未出现全国性的人口流动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人口的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外来人口管理及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义务教育法》的不完善之处也就暴露出来。2001年,在全国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国务院特别提出了针对性的“两个为主”,规定“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借读为主”,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就外来务工农民子女转学、就学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然而文件政策毕竟不能代替法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可以遵循的法律文件仍是《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这就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当地政府也只对本地学龄儿童少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负责,城市的教育体制没有为流动儿童就学留出空间,没有义务也不会去普及外来少年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可以说,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是同陈旧的户口制度相适应的,是以城乡分割,区域封闭为基本特征的。

财政问题其实根源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乡镇级人民政府以教育统筹的形式向农民征收,在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由于缴纳的教育统筹费用没有根据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农民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又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等于在我们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外地务工的流动人口在农村缴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打工也缴纳了工商税、暂住费等一系列的费用。他们负担了城乡的双重费用,但是他们的子女上学,却仍然要另外缴纳很高的费用而只得到低水平的服务。

说到底,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折射的是体制性问题。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自发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而当市场化的教育提供和有效需求(支付能力)都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时,流动儿童便缺失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这种情况说明,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落后于社会需要,不能适应城乡关系在改革中急剧变化、人口城市化过程加快的社会现实。

地域和城乡差距

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这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一般来说,中国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沿海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的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与政府、单位的计划管理没有太大关系,政府组织的流动仅占3%,90%以上都是农民工自己或亲戚运作的。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自发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而农村流动人口恶劣的经济状况,使他们没有能力支付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受教育所额外增加的费用,从这个角度说,民工子弟小学成为城市基础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

隐性“心理”差距

当我们在考察城乡地域差距时,更在民工子女中发现存在的隐性“心理”差距。现存的教育和社会体制使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完全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且是暂时的劳动力,用完即被打发回老家,根本不被当作城市社会的一员,因此他们在城市里的种种社会性需求都被无意甚至有意地忽视。

在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儿童,尤其是那些农民工的子女,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子女另眼相看;由于父母工作、家庭住址流动性太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评三好和一些竞赛。诸多原因让一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在公办学校相处时,时刻都会在心理上感到自卑和不平等,心态扭曲,他们一方面羡慕公办学校良好的条件,但更多时候却更愿意到民工子弟公办学校上学。

这是一个亟须人们警惕的现象,流动人口的孩子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而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的“第二代”,他们可能会趋于“激进化”。

民工城市化仍需时日

文/郭虹

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普遍存在一个盲区――人口的城市化。

绝大多数的城市发展规划往往只是根据本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进行规划,对已经在城市里生活劳动的大量流动人口完全视而不见。因此,实施后的规则总是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总是显得滞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国家的人口管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已经进入城市生活劳动的家村人口由于无法取得城市户籍仍然被视为“农民”,他们或被称为“流动人口”,或被称为“农民工”。

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这批人口中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和他们的家庭在城市安家立业,他们既不“流动”,也不是“农民”,却因为户籍原因而不被当作“市民”: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因为他们的聚集而形成的一些新的社区,也没有纳入城市的管理体制。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这些流动人口是完全被忽视的,他们的聚居区也没有被看成是新的社区。

“农民工”在城市里受到各方面的制度歧视和排斥。在政治方面,农民工没有在居住地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进入政府公务员序列的机会,因而在政治舞台上缺少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回应,就是一些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政治决策过程他们也无法参与。在经济方面,农民工及其家庭不能全面参与城市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