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养护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造林养护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造林养护管理细则

篇1

一、民营经济分

一组织工作:

由财政局牵头,中小企业局、统计局、科技局、外经贸局参与。

二考核内容和办法:

⒈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包括现有工业企业投入和新建企业投入)分。

×年固定资产投入=该乡镇、街道所有工业企业××年固定资产账年末累计数××年年初数。(由财政部门盖章认可)

乡镇、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得分(乡镇、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实际完成数÷最高乡镇、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实际完成数)×标准分值。

⒉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包括现有工业企业投入和新建企业投入)分。

×年固定资产投入增幅=该乡镇、街道所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账(××年年末数××年年初数)÷(××年年末数××年年初数)×。

乡镇、街道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得分=(乡镇、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实际完成数÷最高乡镇、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实际完成数)×标准分值。

⒊实交税金增量分。财政局负责

乡镇、街道实交税金增量=××年实际入库税金数××年实际入库税金数。

乡镇、街道实交税金增量得分(乡镇、街道税金增量实际完成数÷最高乡镇、街道税金增量实际完成数)×标准分值。

⒋实交税金增幅分。

乡镇、街道实交税金增幅=(××年实交税金数××年实交税金数)÷××年实交税金数×

乡镇、街道实交税金增幅得分=(乡镇、街道税金增幅实际完成数÷最高乡镇、街道税金增幅实际完成数)×标准分值

对⒊项指标考核,以国税局、地税局提供的各乡镇、街道××年、××年所有实际入库税金数(剔除农业税和县直企业在乡镇、街道的入库税金数)为准。

附加指标

⒈××年每新上一处固定资产投入万元以上的企业或每新增技改投入万元的,加分;多投入部分,每增加万元加分,以固定资产账为准,财政部门盖章认可。

⒉××年每新上一个省级高新技术项目,加分新上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加分(以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证件为准)。

⒊××年每新增一处投资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或外资扩建、技改项目,加分;多投入部分每增加万美元加分(以国外资金实际进账单或设备进货发票为准)。

⒋××年每出口创外汇万美元加分,低于万美元的不计分。(以外经贸局审核数字为准)

⒌××年内每增减一处限额企业,加减分。

二、招商引资分

(一)组织工作:

由招商局牵头,外经贸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参与。

(二)考核办法:

由招商局牵头,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考核认定小组,对各乡镇(街道)招商引资情况进行逐一认定。月份以前的按照“××以外就是外”的标准进行认定,月份至月份的按照“(上级市)以外才是外”的标准进行认定。

在全面认定的基础上,由招商局结合各乡镇(街道)分配的任务指标,对各乡镇(街道)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招商引资的任务指标以县里月份调整确立的任务指标为准。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指标的,计分;每增减万元,加减分。

三、农业分

一组织工作:

由农工办牵头,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开发办、经管局、统计局参与。

二考核内容和办法:

⒈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分)

一以畜牧局乡镇(街道)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所建立的标准化饲养场监管台帐记录数量为准,完成县里下达的标准化饲养场畜禽出栏任务的计分,每增长(减少),加(减)分。

二完成县里下达的新建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任务的计分,每增减处,加减分。标准化饲养场考核认定以县政府印发的《××县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考核细则(县政府办公室明传电报号)》和县畜牧局制定的《标准化饲养场考核验收表》为准,得分超过分的为标准化饲养场。各乡镇(街道)将所需考核验收的标准化饲养场以文件形式报县畜牧局,县畜牧局组织考核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合格的登记备案,年终以备案的数量作为乡镇(街道)标准化饲养场的建设数量。

三完成县里下达的畜牧科技示范小区建设任务的计分,每增减处,加减分。畜牧科技示范小区认定以县政府印发的《××县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考核细则》和县畜牧局制定的《禽畜科技示范小区考核验收表》为准,得分超过分的为标准化饲养场。畜牧科技示范小区认定由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提供小区布局图及简介、合作社章程、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官方兽医机构材料,报县畜牧局考核和验收,验收合格的报县政府,由县政府命名。乡镇(街道)科技示范小区的数量以命名的数量为准。⒉种植结构调整(分)

一考核标准:当年新增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种面积的,计分,每增减,加减分,(大田经济作物种植成规模低于亩、大棚面积成片低于亩和大拱棚面积低于亩不计分);当年冬暖式大棚栽培面积,较上年每成片新建亩加分,旧棚或新建成片规模低于亩的均不予计分。

二计算方法:

①乡镇(街道)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考核分数当年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率较上年增长百分点×当年成片新建冬暖式大棚面积÷×。

②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烤烟药材瓜菜果品大桑茶叶其他作物。

③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④新建冬暖式大棚面积,以当年考核期间统计的结果为准,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作物面积均以乡镇(街道)上报统计局的数据为准。

三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当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比率的考核,考核数据由县统计局出具,对新建冬暖式大棚的考核,采取现场逐一测量登记的方式,按考核标准实行分片打分。

⒊农业基本建设(分)

考核标准和办法:工程总量和投资以本年度投入最高的乡镇(街道)为分,其他乡镇(街道)按实际投入数与最高乡镇(街道)完成数的比值计算分数。工程规划分,工程设计施工分,用工政策分(投工数额不足或超出限额,按全县投工平均数,每增或减个项目,减分),工程效益分。乡村道路建设投入在小城镇建设指标内考核,故此不再考核计分。

届时考核辅以配套表格进行。

⒋植树造林(分)

一考核标准:以本年度实际植树造林和育苗面积最多的乡镇(街道)为标准分值,其他乡镇(街道)得分按实际完成数与最高乡镇(街道)完成数的比值计算。

二计分方法:完成年度造林、育苗计划,得基本分分,其中造林分,育苗分,超计划完成造林面积亩以上的乡镇,每超亩奖分。乡镇为植树造林提供现场会的,每提供一次,奖励分。完不成造林、育苗计划的乡镇,每少一项扣分,出现重大毁林案件的乡镇,每出现次扣分。累计分加附加分超过分的按分计算。

三考核办法:造林、育苗完成情况的考核期限为××年冬至××年冬的造林面积和育苗面积。根据各乡镇(街道)今年上半年造林、育苗结束后自查上报实际完成数(今冬进行的造林完成数,列入下年度考核范围,本次只考核整地挖沟工程量),组织专门人员逐乡镇逐项进行考核。

⒌农民人均存款总量(分)

以本年度农民人均存款总量增量最高的乡镇(街道)为标准分值,其他乡镇(街道)得分按实际完成数的比值计算。

×年各乡镇(街道)农民人均存款增量,是指本年度农民人均存款余额减××年农民人均存款余额之差。相关数据资料的取得,一是由人民银行提报各专业银行及邮电等金融部门所在乡镇(街道)⒉两个年度农民存款余额。二是使用公安局户籍年报统计的各乡镇(街道)人口数,计算出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根据这一比重推算出各乡镇(街道)两个年度农民存款余额,再按各乡镇(街道)上报的乡村人口数进行平均,以此作为各乡镇(街道)农民人均存款余额数,两个年度的差额即为农民人均存款增量。

考核得分本乡镇(街道)实际增量÷最高乡镇(街道)增量×

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分)

一考核标准:以本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最高的乡镇(街道)为标准分值,其他乡镇(街道)得分按实际完成数与最高乡镇(街道)完成数的比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以统计局公布数字为准。

二考核办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以各乡镇(街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增加数为准。考核数字以××年、××年统计年报数字为准。

三考核得分本乡镇(街道)实际增量÷最高乡镇(街道)增量×

整个农业部分考核,由县委农工办牵头,畜牧局负责制定畜牧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农业局负责制定种植结构调整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水利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制定农业基本建设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林业局负责制定植树造林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统计局负责制定农民人均存款总量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经管局负责制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部分考核细则并组织搞好考核。各部门考核完成后,将乡镇(街道)得分报县委农工办,由农工办汇总后报县政府办公室。

四、小城镇建设分

一驻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

由建设局、三产局、旅游局负责考核。

⒈建设局主要考核各乡镇(街道)用于驻地街道硬化、绿化、景点、供排水管网、垃圾箱、路灯等设施建设实际投入额(包括政府出资和社会投入)(分)

考核的方法:考核工作于年底进行,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的办法进行考核,最后进行综合评定。由各乡镇(街道)提报驻地基础建设投入的数额、种类、数量和地点,以及购买和建设时的合同和决算等相关证明材料,再现场进行核查,以核查的数额作为实际投入额,以最高数额的乡镇(街道)为满分分。其他乡镇(街道)得分按实际投入数与最高乡镇的比值进行计算

乡镇(街道)得分〖×〗乡镇(街道)实际投入数〖〗最高乡镇(街道)实际投入数〖×〗×分

⒉三产局负责考核市场建设(分)

分两大项考核,一是市场管理和服务,二是三项主要经济指标,两项满分共计分。

一市场管理和服务(最高分分)

①市场发展规划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市场建设专业规划起点高、档次高,布局合理。市场建设有合法完备的审批手续。(分)

②加强市场统一管理和组织领导,乡镇(街道)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专人或兼职分管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分)

③各市场内服务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措施到位。如安全、物业、保洁、设施维护、摊位安置等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和管理制度。(分)

二三项主要经济指标(最高分分)

①市场数量:年末拥有市场每处按分计算,此项最高分为分。

②市场占地面积:每亩按分计算,此项最高分为分。

③市场建设投资额:每投资万元按分计算,此项最高分为分。

各乡镇(街道)按考核细则要求填写年度市场建设工作考核统计表,经有关部门核实后盖章,报送第三产业发展局。考评小组复核后计分汇总。同时由各乡镇(街道)按考核细则要求书面写出自核报告,连同上述“考核统计表”一并报送县第三产业发展局,由三产局考评小组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后评分计分。各乡镇(街道)要对所提报考核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取消该项评分资格。

⒊旅游局负责考核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情况(分)

一考核办法

根据考核细则,对各乡镇、街道本着账面查与实地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真考核。账面查,主要是查旅游基础设施、游乐设施、服务设施等预、决算报告、资金凭证等;查印刷旅游宣传资料的数量、付款凭证以及开展旅游宣传活动的付款凭证、资料、记录等。实地查,主要是到现场查各类旅游设施建设地点、进度情况等。通过账面查与实地查相结合,确定是否有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以及投入资金数量。

二打分办法

首先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情况进行逐项摸底考核,摸清各自实际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数额,然后以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最高的乡镇、街道为满分分,其他乡镇、街道根据其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数额与最高乡镇、街道投入的比例,计算出各自得分。

二乡村道路建设投入情况(分)

⒈组织工作:

由交通局负责考核。

⒉考核内容和办法:

一工程质量(分)。以(上级市)县交通局工程质量鉴定结果为准,优良记分,合格记分,不合格不得分。

二工程进度(分)。按时完工记分,工期拖后者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三建设里程(分)。当年实际完工里程数以上记分,每超加分;以下每记分。

四附属设施(分)。按规定设百米桩、里程碑记分;警示桩、标志碑齐全记分;有路沿石记分。

五路面处理(分)。路面平整记分;无障碍物(如草垛等)、无占道经营、无打场晒粮现象记分。

六路边处理(分)。路肩、边坡、泄水槽达到要求记分;村镇驻地边沟修建符合要求记分。

七道路绿化(分)。有绿化计划记分;已落实绿化计划记分。

八道路养护(分)。养路工按规定上路养护,确保路况良好,安全、畅通记分,养护不好或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不得分。

三驻地人口规模(分)

⒈组织工作:

由统计局负责考核。

⒉考核内容:

全县处乡镇(街道)××年度各乡镇(街道)驻地人口规模与××年各乡镇(街道)驻地人口规模。

⒊考核办法:

一以××年年末各乡镇(街道)驻地人口为基期数,××年年末驻地人口为报告期数。

二驻地人口比上年增长计分;以此为基准数,每增减加减分,最后汇总数即为该乡镇(街道)实际得分。

三相关数据资料以公安年报为准,由统计局负责具体计算并打分。

⒋组织实施:本实施细则由统计局会同公安局、建设局负责对处乡镇(街道)进行考核。

四小城镇管理(分)

⒈组织工作:

由建设局负责考核。

⒉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是否成立环卫队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镇容镇貌以及摊点经营有序、有无乱搭乱建现象等方面。

⒊考核办法:

共计分。具备应有的用于环境卫生工作的车辆、机械等,从事环卫工作的人员和相应的垃圾处理厂的建设等,得分;建立了环境卫生、建设管理、村镇管理等制度,并且已上墙和落实,得分;镇容镇貌整洁卫生,得分;驻地主要街道无乱摆摊点的现象,经营有序,得分;驻地无乱搭乱建现象,得分。

五小城镇规划(分)

⒈组织工作:

由规划国土局、建设局负责考核。

⒉考核内容分

一规划编制分

①乡镇域总体规划分

考核乡镇提供规划图件资料,考核乡镇域总体规划的编制情况。规划已编制,并通过论证评审的,得分;规划已编制,未经论证评审的,得分;已着手规划编制,未完成的,得分;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得分。

②乡镇驻地总体规划分

考核乡镇提供驻地总体规划图件资料,考核乡镇驻地总体规划编制情况。规划已编制,并通过论证评审的,得分;规划已编制,未经论证评审的,得分;已着手规划编制,未完成的,得分;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得分。

③乡镇专业规划分

考核乡镇提供乡镇专业规划图件资料,考核乡镇专业规划编制情况。乡镇专业规划每缺一面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④村庄规划分

村庄规划年内完成的,得分,每降低个百分点扣分。

二规划管理分

①乡镇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分

考核乡镇建设项目审批手续规范情况,即“一书两证”的发放情况。“一书两证”发放率达的,得分,每降低个百分点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②村镇规划管理分

考核乡镇村镇规划管理职能、管理制度规范情况。村镇规划管理制度健全,强化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到位,管理规范的,得分;管理不够规范的酌情扣分。

③绿线管制分

考核乡镇绿线管制制度实施情况。抽查一条主要交通干道或规划区内一条主要街道,严格按诸政发〔〕号文件实施的,得分,每发现一处占压绿线的,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三执法监察(分)

考核用地建设规范情况。随机抽查××年度处建设项目,查阅有关资料,每发现一处“双违”扣分,每发现一处违法建设扣分,扣完为止。

四执行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及上级业务部门部署任务分

考核执行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及上级业务部门部署任务情况。较好的,得分;较差的酌情扣分。

⒊考核办法:

由规划国土局、建设局抽调人员组成检查考核小组,听取各乡镇的村镇规划工作汇报,查看有关档案资料和有关现场。

六纯加减分项目

⒈组织工作:

由县监察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办公室、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县民政局、县安监局、县经管局、县计生局、县局共个部门参与,每参与部门派出一名懂业务的同志负责进行考核。

⒉考核标准:

参与考核的部门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考核内容及要求,结合本行业、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出考核表及考核标准。

组织部负责对农村党支部建设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出现一个无党支部书记的村扣分,每出现一个支部班子不健全的村扣分;村党支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组织换届的,每出现一个扣分,组织换届不成功的,每出现一个扣分。

文明办负责对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庄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年度内创建文明乡镇不达标的扣分,创建文明单位达不到的扣分,创建文明村庄达不到的扣分。

财政局负责对农业税收征收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农业税收征收每低于分配任务(以计)一个百分点,扣分。

公安局负责对重特大刑事案件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各乡镇(街道)发案率每高于全县发案率一个万分点,扣分。

办公室负责对×××分子滋事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生一起×××分子到(上级市)或济南、北京滋事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分别扣分、分和分。

建设局负责对新建、扩建和搬迁项目审批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现一个新建、扩建和搬迁项目未经建设部门审批的(即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和开工许可手续),扣分。

环保局负责对新建、扩建和搬迁项目环评和发生污染事故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现一个新建、扩建和搬迁项目未经环境评价和环保审批的,扣分;每发生一起污染事故,扣分。

规划与国土资源局负责对违法占用土地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未经合法有效的批准而擅自占用土地的行为,每发现一宗扣分。另有个别情况,由土地管理主管部门掌握酌情扣分。

民政局负责对村委会换届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村委会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组织换届的,每出现一个扣分;组织换届不成功的,每出现一个扣分。

监察局负责对行政效能投诉案件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被投诉一起,经查证属实,确实存在行政效能问题的,扣分。

安监局负责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生一起损失万元以上火灾、爆炸、生产、建设、运输等事故或死亡人,分别扣分;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取消评选资格。

经管局负责对农民负担案件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生一起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扣分。

计生局负责对计划生育问题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凡当年计划生育率达到的,不再进行个案扣分;计划生育率低于的,每出现一例计划生育超生户扣分。属于瞒漏报,被举报或查处的,每一例扣分。

局负责对集体上访案件的考核。具体考核标准是:每发生一起因工作和政策问题处理不当导致集体上访案件,到县里的扣分,到(上级市)的扣分,到省的口分,到京的扣分。

⒊考核结果

篇2

关键词:石竹;前景;丰产;栽培技术

石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俗称石笋,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1-2],是一种优良的笋竹两用竹,壁厚坚韧,富有弹性,可做各种竹器和柄材;壳薄肉脆,笋质优良,可供鲜食,亦是加工天然笋干的优质原料,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台湾等地,适应性比较强[3-4]。将乐县有成林3000多亩,幼林1000多亩,主要分布在白莲镇、黄潭镇、万全乡等乡镇,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亟待开发利用[5-6]。尚未见石竹发展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相关报告,本研究力求建立在将乐县丰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实际及对比试验,旨在分析石竹的发展前景与高效栽培技术。

1 研究地概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金溪中游,隶属于三明市,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将乐县石竹林地多位于城关、余坊、高唐、白莲、南口、黄潭、光明、万全、漠源等乡镇,海拔350-600m,土壤为红壤、红黄壤,土层中等,肥力大部分较好。

2 石竹的发展前景

2.1 一竹多用

石竹的出笋期较晚,将有效填补毛竹鲜笋的市场短缺,目前,将乐县的鲜笋市场价在4元/公斤左右。石竹材材质坚韧,富弹性,经测试纤维长度平均为2.5mm左右,纤维宽度平均为1.67um左右[7]。目前大量用于高级牙签、羊肉串、玩具等工艺品和荫蓬搭架,还可以做农具柄、长柄和竹器、柱脚。目前将乐县的竹材收购价在320-440元/吨。石竹叶是加工工艺器和斗笠的主要原料,目前,将乐县的干竹叶收购价在1200元/吨左右。

2.2 石竹的效益分析

2.2.1 粗放经营状态下的石竹经济效益 根据白莲镇坑后村石竹成林在野生情况下的中等地类,中等竹林的调查,石竹每度产值每亩达600-700元(其中笋80-90斤×2元/斤=160-180元,竹1.35-1.5吨×320元/吨=440-520元)。对白莲镇坑后村石竹成林在每年锄草抚育情况下的中等地类、中等竹林的调查,石竹每度产笋120-150斤,产竹2-2.2吨,度产值每亩达900-1000元,每亩增值200-400元。

2.2.2 丰产培育状态下的石竹经济效益 2003年10月开始在白莲镇坑后村对石竹成林进行覆盖稻草,施复合肥、施尿素等低产林改造,于2003年10月进行覆盖稻草10cm、15cm,2004年4月施尿素10斤/亩、20斤/亩,施复合肥25竹/亩、37.5斤/亩、50斤/亩、62.5斤/亩,2004年5月-8月对该试验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下表:

2.3 石竹的适生环境

石竹喜温暖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5-21℃,年降水量在1400mm以上,土层要求深厚,疏松,土壤肥活,潮湿的黄红壤或红壤、粘土地,干旱脊薄地以及和水清地均不宜栽培。房前屋后、山坡下部、坑边、田边及退耕还林地,均适宜石竹生长,石竹稍耐荫,对水肥的需求较高,在雨量充沛,雾天较多的中高海拔地区产量较高,尤其是在水渠下方的竹林和土壤湿润的退耕还林地的产量很高。例如:白莲镇坑后村一片在水渠下方的石竹林在锄草抚育管理情况下,每亩每年的产值达1000元以上。

2.4 石竹的生长规律

石竹在3月份换叶,到4月初新叶生长整齐,4月底至6月上旬为出笋期,同一片竹林笋期一般为40天,前10天出笋少,笋较壮,第10-30天出笋量最高,约占90%,最后10天出笋少且小,新竹生长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竹鞭生长从7月发鞭开始至10月止,8-9月竹鞭生长最快,石竹属浅根性,竹鞭大多在土壤表层,对本乡多片石竹新造林地的调查,结果显示,第2年竹鞭平均长到1m左右,第3年平均长到1.8m左右。在劈草抚育管理的情况下,成林石竹立地中等的石竹林的平均胸径达3.3-5cm,立地条件较好的竹林平均胸径达7-8cm,调查地中的石竹平均胸径在3-7.5cm,例如白莲镇坑后村地2004年一片土壤湿润的石竹林每亩出笋量平均387个,成竹胸径平均6.6cm,而一片土壤干燥的竹林每亩出笋量平均在223个,成竹胸径平均3.4cm,可见土壤湿润竹林的出笋量和成竹胸径可比土壤干燥竹林的出笋量和成竹胸径分别在一倍左右,当年产值1330元(笋150斤,竹3.05吨)比310元(笋55斤,竹0.55吨)高三位。

3 石竹丰产栽培技术

3.1 石竹造林技术

3.1.1 造林地选择 坡度在25°以下的山地中下坡,山坡下部,田边、坑边、房前屋后,最好是退耕还林的地瓜山、荒芜的山农田、衰败的果园和水渠下方的山地。

3.1.2 整地挖穴 可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地势不同决定,可采用炼山清杂、挖大穴回表土,在10月底以前按株行距3cm×3cm每亩74株完成挖大穴,挖穴规格为80cm×40cm×30cm。

3.1.3 配套设施 石竹新造林要地科学安排路、水等生产配套设施,做到干旱季节有水灌溉,出笋其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保持竹湿润,造林后开设运输道路,以便运进肥料,运出竹材,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3.1.4 造林季节 石竹通常采用移植田竹造林,栽植时间最好在2月份,一般要在杆基笋目即将萌动前进行移栽,最迟应在“惊蛰”前完成栽植。过早移植,气温低且干燥,石竹栽后地下部分长时间不能生根,成活率低,过迟栽植杆基芽目已萌动长笋,移栽时容易损伤笋芽,而且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成活率低。移栽应选在阴天或雨天进行较适宜。

3.1.5 母竹的选择与挖掘 母竹选择是造林成效和提高产量的关键,采用健壮母竹移植成活率高,见效快,母竹应选择2-3年生,胸径1.5-3cm的健壮石竹,母竹不宜选择过粗或过细,过粗搬运会损伤竹鞭与竹杆的连接点,栽植会引起水分大量消耗,过细则生活力有限影响石竹成材,带有病菌或遭虫害的母竹不应采用。挖掘母竹应尽量保留须根和支根,不能伤及笋目和笋芽,保留来鞭20cm,去鞭40cm,母竹挖起后马上用稻草等固定物将母竹与竹鞭绑紧,以防损伤竹蔸,并自下向上斜劈去竹梢,保留4-5盘枝条,母竹应随挖随栽,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2天。

3.1.6 栽植方法 采用斜栽法,即将竹鞭水平排开,竹茎斜移,斜放在角度为20-30°,母竹尾端斜口向上,栽植深度为竹蔸连接点盖土15-20cm厚踏实,同时做支架固定母竹,栽植后严禁人畜上山伤及母竹,并加强管理。

3.2 石竹幼林管理

3.2.1 锄草松土 造林当年于7月份在母竹周围锄草松1m见方,第二年4月份和7月份在母竹周围锄草松土1.5m见方,第三年4月份和7月份在母竹周围锄草松2m见方,造林3年后可实现竹鞭的地下郁闭。

3.2.2 施肥 每年7月结合锄草每亩施碳氨15公斤加3公斤过磷酸钙,也可施复合肥10公斤,采用沟施的方法,施肥后一定要覆土,以防肥料挥发、流失,造林当年施肥应在母竹上方20cm处开沟施肥,第2年应在母竹上方30cm处开沟施肥,第3年可在母竹左右边30cm处开沟施肥。施肥应选择阴天或晴天进行。

3.3 石竹成林管理

3.3.1 浅翻松土 在每年7月份对石竹进行全面锄草松土,松土深度3-5cm,每两年在小年时在母竹周围2m见方浅翻,浅翻深度10cm并培土,去除老鞭,老竹头,杂灌、石头。

3.3.2 施肥 每年在3-4月份在晴天施“长笋肥”每亩施复合肥30公斤或碳氨30公斤加过磷酸钙7.5公斤,也可施尿素20公斤,采用浅沟施肥的方法,在距母竹30cm处开一浅环沟,施肥后盖土,还可在7月份结合浅翻、锄草施“长鞭肥”,每亩施复合肥或尿素15-20公斤,采用撒施的方法,在浅翻或锄草前先撒,松土时把肥料盖上。石竹出笋期间要求土壤湿度大,水分的充足与否对笋的产量、质量影响极大,发笋期间,久旱不雨如有条件施水肥效果较理想,这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3.3.3 覆盖 覆盖稻草等能提高竹林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增加土壤的有益微生物,提早出笋,提高笋量,对干旱、脊薄的低产石竹林于9-10月份在浅翻的基础上对竹林覆盖稻草等每亩1000公斤,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提高水分储藏量,为石竹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石竹的速生丰产。3.3.4 护笋养护

3.3.4.1 年龄结构 一年生竹干物质含量少,光合产物主要充实竹杆干物质含量,2-3年生竹生理代谢能力旺盛,根系发育完善,吸收能力强,养鞭、养笋、养竹能力较强,4年生竹仍有较高光合能力,便根系开始萎缩,5年生竹生理代谢能力急剧下降,再生能力差,因此应保留4年以下竹株,5年以上的老竹全部砍伐。

3.3.4.2 经营密度 竹林每亩立竹量保留400-600株比较合理,根据调查,立竹量在400株以上的竹林随着密度的加大,产量仍然继续加大。立地条件差,产量低的竹林可多留,立地条件好、竹较大的竹林可少留。

3.3.4.3 留笋养竹 对石竹大年留足新竹每亩200-250株,小年留足新竹每亩50-100株,确定出笋旺盛期的健壮笋为留养对象,全部挖取前期笋和后期笋以及出笋盛期的弱小笋,每3-5天采挖一次,采挖时要注意不伤竹鞭。

3.4 石竹病虫害防治

石竹在生长过程中,从笋期到竹林砍伐都可能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使石竹的笋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但石竹较其他经济竹种枝叶茂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石竹的病虫害最常见的有竹笋夜蛾、竹象虫、蚜虫、竹螟、竹煤病等,对石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主要结合竹竹抚育管理,提高竹林抗病抗虫的能力,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生物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及时消灭,尤其是竹象虫、蚜虫要及时消灭。

4 结论与讨论

石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竹种,经营石竹的技术要求简单,石竹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其用途广泛,市场空间大,是一个山地开发的好项目,现在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个私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可引导人们大力发展石林,提高经济效益,做到一次投资,永久受益。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福建植物志第六卷[M]. 1995,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61.

[2] 李宗耀. 福建省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J]. 河南林业科技,2010(001):

[3] 黄宗安. 石竹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

(4):54-57.

[4] 马乃训,张文燕,袁金玲. 国产刚竹属植物初步整理[J]. 竹子研究汇刊,

2006,25(1):1-5.

篇3

关键词:兰州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103-02

兰州市南山和北山(简称南北两山)位于东经103°30′~104°00′,北纬35°53′18″~36°33′56″,地跨兰州市辖区内的四区、三县,东西长60km,南北宽5~50km[1]。“两山一河”的格局使南北两山将兰州市环抱其中,形成典型的山水城市。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环境(包括投资环境)、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特征。

本文在对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同时,指出了两山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提供参考,为进一步保护两山生态建设成果和研究兰州市的城市环境积累科学的基础资料。

1 南北两山绿化条件分析

根据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可将其划分为南山和北山2个区域。

1.1 南山区 南山区主要指黄河以南的山体绿化地带,东以榆中县和平镇营盘山为界,西至西固区八盘峡,南起七道梁,北至南山山脚。该区域为干旱草原地带的最北端,也是甘肃省400mm降雨量的临界线,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趋于平缓,在南山西部有较大面积的台地和坪地[2]。气候属于半湿润温暖气候。前山的基部和沟壑的底部主要为红土母质,在山梁和沟坡上部主要为黄土母质,土壤质地多为暗灰钙土,土层较厚,肥力中等,土壤呈中性或偏碱,pH值在7.8~8.2。

1.2 北山区 北山区是指黄河以北的山体绿化地带,东起城关区青白石乡张儿沟,西至西固区区达川乡达家沟,南临黄河,北以面城主山脊线为界。属半荒漠地带气候类型,降雨多在320mm左右。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向东方向逐渐倾斜,海拔在1560~2067m,坡度多在30°以上。土壤颗粒较粗,结构差,在山体沟坡区土壤质地多为红胶泥和红沙土,土壤溶液呈碱性,pH值在8.0~9.0,有机质含量低于南山区,肥力偏低[2]。区域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2 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现状

2.1 绿化面积逐年增大 1999―2009年,11年间两山绿化总规模达5.92×104hm2,其中人工林地近3.9×104hm2,草地1.8×104hm2,人工造林的成活率达到92%,保存率89%,森林覆盖率达到70%左右[3]。通过对南北两山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结果显示,1991―2006年,植被覆盖度呈总体上升趋势,低植被覆盖度面积呈递减趋势,中高植被和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4]。

2.2 城市生态景观逐渐形成 兰州市的环境景观特征可以用“山、水、川、城”4个字概括。在经历了近60年的绿化工作后,目前已在兰州市三县四区构成了连片的生态景观区,林木长势良好,景观效果明显。南北两山已形成集绿化、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区。

2.3 生态服务价值凸显 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对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南北两山年平均总效益4.86亿元,其中经济效益1.6亿元,生态效益2.7亿元,社会效益0.52亿元[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两山生态服务价值正在以各种形式呈逐年显著增加的趋势。

3 南北两山绿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3.1 阻止粉尘,净化空气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7%,当沙尘天气到来时,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降尘等颗粒物的含量大幅增加。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中植被面积近3.9×104 hm2,在小范围内改变了区域气候条件,据测算,南北两山绿化使兰州市区年降尘量由1982年的34.51t/km2・30d下降到1999年的13.96~15.65t/km2・30d(降幅19.6%),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由0.88mg/m3下降到0.65mg/m3(降幅26.1%),大气污染超标指数明显下降,直接受益人口300多万人[5]。

3.2 气候湿润 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中植被覆盖率达到80.6%以上,南山南部森林绿化区域甚至高达90%以上。南北两山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3.99×107m3,有效减缓了兰州市“干岛效应”、“湿岛效应”和“雨岛效应”,这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夏季的酷热现象。

3.3 减缓水土流失 南北两山山体陡峭,坡度多在25°以上,且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在这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使黄河兰州段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周边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在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中通过引入多种类型植被,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土表不再,不会卷起大量的地表浮土。同时,由于植被根系向土壤深处生L,有效固定了根系周边的土体,真正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使周边水土流失现象得以减缓,有效减少了次生灾害带来的危害。

3.4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南北两山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目前已初具森林旅游的基础,形成了许多避暑纳凉的自然旅游景点。调查表明,南北两山目前拥有森林公园20多处,休闲游览基地80多处,总面积约为1330hm2。南北两山的自然风景区,旅游度假区、休闲娱乐区与市区内各景点之间的通达性较好,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6]。

4 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兰州市南北两山在生态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4.1 承包制利弊共存 从1983年开始兰州市南北两山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采用“谁承包、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以保证对林场的各项投资及管护。在多年的绿化建设中,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一些无法忽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影响着两山绿化工作效果及有序开展。突出的问题主要有:随意更改绿化面积与开发面积比例;重开发,轻绿化;管护能力参差不齐。《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建设管理条例》的逐步完善和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南北两绿化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的绿化法规,有效提高两山承包地的绿化建设任务,从政府层面上保障了南北两山的生态建设成果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4.2 管护费缺口严重 高效生态修复过程需要丰沛的水资源做后盾。受两山地质条件、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多重影响,早期的绿化植被多为耗水性高的乔木、人工灌木林的成长和盖度的逐渐增大,都促使绿化区域内水分条件进一步恶化,同时输水管道的严重老化等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两山管理维护成本,林木每年的配套养护费基金就高达2000万元。因此,绿化费的及时、足额到位就可以解决南北两山当前绿化面临的主要困难,而这部分资金的筹集一方面要靠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的民间融资,另一方面也要靠各级政府政策的倾斜以及环境治理专项拨款的资金扶持。

4.3 树苗的成活率偏低 树苗的成活率偏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受到南北两山自然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绿化植被类型的适应性、水分供给的充沛性等绿化过程中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植树的方式方法、后期管护是否到位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其一,在方式方法上,由林业主管部门雇佣有经验的工人进行现场指导植树,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其二,在选择树种方面,尽可能做到因地植树,优先选择生理需水量小的植被;其三,在技术方面,通过全封育、半封育、栽植等人工正面干扰的养护方法提高植被成活率,遵循植被恢复的演替规律,在浅山区和深山区采用由草本到灌木逐步恢复过程,对于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则应则可以通过生态重建进行恢复。

4.4 景观、生态环境有待继续加强 南北两山是贯穿整个兰州市的“背景”,“两山一河”的生态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山生态建设中缺乏景区划分、景点的建设缺少主题,没有形成特色互补,功能相关的游憩服务体系。此外,南北两山的生态工程与市区内部的绿化工程缺乏有机结合,没有将两山的绿色渗透到城市中,与兰州段的黄河水系(40Km黄河风情线)也缺乏相互的依存和联系。

4.5 市民植树意识淡薄 在《兰州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本市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法定绿化义务,依法缴纳绿化费。但是很多市民对此都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意识淡薄。可以通过校园、单位、社区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市民正确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植树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组.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境建设技术体系[C].2000.

[2]吴庆龙.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造林工程的适宜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3):134-136.

[3]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关于上报“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规划的报告[R].兰指发【2010】172号.

[4]李娟,龚纯伟.兰州市南北两山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J].测绘科学,2011,36(2):34-37.

篇4

第一条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内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种植和养护。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负责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规划、房管、环保、林业、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搞好绿化工作。

第四条城市绿化应当因地制宜,坚持节约用地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突出风貌特色,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各负其责的原则。

第五条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城市绿化事业。

第六条城市中的单位和年龄男11—60岁、女11—55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均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和绿化城市的义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爱护城市绿地及绿化设施,并有权对损坏绿地和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共同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城市特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条件,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净化城市环境,美化市容街景,协调城市色彩,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水平。

第十条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都应当把绿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市区绿化指标要逐步达到市区面积的30%以上。

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城市绿化苗木自给。苗圃用地要逐步达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城市内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利用庭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发展垂直绿化。

第十一条各项建设工程,应当安排一定的绿化用地,其所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新建住宅小区不低于30%;

(二)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

(三)大专院校、部队、医院、宾馆、疗养院、休养所、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不低于35%;

(四)工厂及大型商业、服务业设施不低于20%;

(五)生产有毒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40%,并按有关规定设立防护林带;

(六)城市主干道不低于25%、次干道不低于15%。

除前款各项规定外,其他建设工程地处市区的不低于25%,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0%。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无法达到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并按所缺的绿化用地面积缴纳绿化补偿费,统一用于城市绿化建设。

第十三条各单位和住宅小区现有绿化用地面积低于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尚有空地可以绿化的,应当绿化,不得闲置。

第十四条各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绿化建设费用,应当按1-3%的比例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十五条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再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手续。未经审查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六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

第十七条建设工程中的绿化工程应当和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完成绿化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二个年度绿化季节;边建设、边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已使用的楼房周围的绿化,也应当在第二个年度绿化季节完成。

对未完成绿化的,责令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代为绿化,责任单位承担相关费用。

第三章城市绿化管理

第十八条城市绿化维护管理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并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城市公共绿地、风景林地、行道树及道路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公路、河道、铁路两侧的绿化,分别由公路、水利、铁路等部门负责;

(三)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产权单位负责;

(四)住宅小区内绿地的绿化,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五)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负责。

第十九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绿化专业队伍的作用,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保持树木花草的繁茂生长。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已经占用的,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缴纳绿地占用费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临时占用绿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清场退地,恢复原状。

第二十三条城市绿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拦河截溪、挖坑、采石、取土、设置垃圾堆场;

(二)堆放物料、沙石,停放车辆;

(三)放养家禽、家畜;

(四)攀折花木、采摘花草、践踏草坪;

(五)倾倒废弃物,排放污水;

(六)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保护树木所有权者的合法权益。城市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公路、水利、铁路等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分别归该部门所有;

(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在其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三)住宅小区的树木,归小区全体业主所有;

(四)在单位自管的公房区域内,由单位组织职工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房屋产权单位所有;

(五)在私有房屋庭院内由产权所有人自种的树木,归产权所有人所有。

第二十五条城市内所有树木,不分权属,一律禁止滥砍乱伐。确需砍伐或者移植的,必须报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领取准伐证或者准移证后方可进行。

砍伐或者移植树木,必须同时提出补栽计划或者移植后养护措施,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第二十六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修剪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化的树木花草。

管线管理单位需修剪树木的,必须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修剪,管线管理单位承担修剪费用。

在发生水灾、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公用事业、通信、供电、水利、铁路、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为抢险救灾和处理事故,需要砍伐或修剪树木的,可先行处理,并于事发3日内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居民负责养护。

严禁砍伐或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需要砍伐或迁移的,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在城市绿地和公园门前范围内设照像、饮食、小卖部等服务点,须在指定地点营业,服从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十九条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树木,其管理单位应及时砍伐更新:

(一)树木发生严重病虫害已无法挽救和自然枯死的;

(二)树木严重倾斜,妨碍交通、通信、供电和人身、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安全的;

(三)树龄已达到更新期的。

第三十条禁止下列损坏树木的行为:

(一)剥皮、挖根;

(二)就树搭棚、架设电线;

(三)攀树、折枝、摘果;

(四)在树上刻字、钉钉、拴系牲畜;

(五)距树木1米以内堆放物料,2米以内挖沙取土、挖窑;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碍树木生存的行为。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建设部《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暂行规定》有关内容予以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

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是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今年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并列入了20*年50项重点工作和

实事工程。同时,在“十一五”规划中也已明确要用两至三年时间把嵊州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并以此为抓手,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推进

城市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早在20*年,我市就开始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投入大量的人

力、财力、物力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我们将迎来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的验收工作,是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冲刺

之年。今天我们专门召开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动员大会,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动员和组织全市上下迅速行

动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掀起绿化家园、创建园林城市新,确保创建工作取得

圆满成功。等会儿,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创建园林城市重要意义,增强创建工作紧迫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市区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质量显著提高。到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11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260公顷

,绿地率35.5%,绿地覆盖率40.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3平方米。从创建园林城市的一些指标看,我市已基本具备条件。但从周边县市的创

建工作形势看,上虞、诸暨、临海等县市已完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今年起准备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相比之下我们的创建工作已显滞后,需

要我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奋起直追。与此同时,建设园林城市,对嵊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建园林城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环

境污染,享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迫切愿望。创建园林城市,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

、舒适的人居环境,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2.创建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建园林城市,是嵊州市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自然环境保

护,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碧水蓝天绿地,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到实

处,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3.创建园林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客观要求。具有绿色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地区最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嵊州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打好生态环境牌,扎实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的质量,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人口集聚

,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创建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

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从创建任务看,建设部门占到了70%以上,但创建工作牵涉到全市上下的方方面面,需要今天到会的各

个部门、街道和单位共同参与。从创建工作的任务来看,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修编完善绿地系统规划。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彰显城市特色,建设宜居城市”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原则,

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新的绿地系统规划和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区与城郊形成网络化的空间体系,将沿山、沿江、沿路的绿色空间进行整合

,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要以“四江八岸”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江滨绿化为纽带,以单位居住区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

面结合,相互渗透,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绿色网络体系。

2.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一要加速推进公共绿地建设。要把绿化建设作为市级重点工程,在市政、道路、公建配套绿地等安排建设计划

时,要率先保证绿化资金。今年要完成城隍山区域改造及艇湖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启动城西湿地公园建设。保证每年新增公共绿地30公顷以上

。二要加大新建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的绿化建设。新建居住小区、单位绿化绿地率必须达到30%。并在城区规划建设的示范小区中,做好试点,

以点带面,促使其它小区建设提高档次,进而营造良好的人居工作环境。三要提高旧城及城中村改造绿化建设档次。在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

改造时绿地率应达到25%以上,旧城改造街头绿地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以满足居民就近休闲的需要。城中村改造,要严格按《村镇规划

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绿化系统,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四要加大补绿增绿力度。对已经

建成的新区,要想方设法补绿增绿。出台鼓励政策,积极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拆违建绿工作。对沿城区主、次干道的封闭式围墙进行透

绿改造,扩大庭院绿化的景观效果,提高街景的档次、品位;对占用规划绿地的必须拆除违章占用物,限时绿化;对影响市容市貌的临时建筑

物、旧平房等进行绿化改造,提高城区的绿化率。城区各社区、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绿地率未达到相关标准的,要采取有效的增绿措施,确

保到20*年10月底前绿地率达到验收标准。

3.加强城市景观保护和管理。我们创建园林城市就要有一个大园林的概念。一要加强对现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文物古迹不仅反映一

个城市的历史,也是城市文化、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施好文物保护办法,制定详细规划,确定保护建设控制地带。要根据古

遗迹其性质,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规划保护措施。目前要搞好城隍庙、故居、剡城墙等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二要启动特

色街区的修缮与开发。在具体规划上应按不同地段的功能和现状建筑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注重对

山水环境的保护,同时在改建新建项目中注重突出越剧文化、山水文化、民间工艺等文化的特点。三要全力提升城市景观质量。要积极实施城

区主要街道的街景改造工程,着力抓好景观装饰工程;要加强对市政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全面完善亮化工程,在不同路段形成不同的路灯特色

风格。要规范管理户外广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广告管理规定及城市规划管理要求,结合街景改造,对城市户外广告、路牌实施规范管理,使

之更好地符合城市景观的要求。四要严格保护城市古树名木。要贯彻实施好《嵊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严禁各种危害古树名

木的行为;对现有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复壮、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护树木。

4.加强对城市内外环境的生态绿地建设。突出我市良好的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优势,对城市地区、城市生态环境敏感地带和重点地区

进行大面积的生态景观绿地建设,并尽可能地保持城区周边自然地形地貌和绿地农田,形成环绕城市的生态绿色走廊。重点对城市周边的城隍

山、福泉山、龙亭山、玉带山、四明山及各低山丘陵地进行植树造林,实现绿化美化。

5.加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步伐。要大力推进城市燃气事业,使市区燃气普及率继续保持在100%;以理顺公交管理体制为契机,积极发展城

市公交,保证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保持水质综合合格率在100%,用水普及率在98%以上;实施城市道路建设与亮化工程,确

保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确保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在98%以上。

6.强化绿化管理执法力度。一是要完善城市绿化的地方性配套政策。根据《城市绿化条例》、《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嵊州市城

市规划区绿化管理实施细则》、《嵊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加强执法力度。二是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严格按照规

划确定的绿地进行管理,并将城市范围内的公园、河岸、溪流、山坡、城市主干道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的重点部位。严格控制古树名木、

大树及大树群的保护范围。三是加强对开发区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的管理。要严格城区基建项目绿化审批验收制度,对居住区、

单位附属绿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实行统一标准规划设计、定点放样、过程跟踪监督、竣工综合验收,确保绿化工程质量,杜绝挤绿占绿情况

发生。对绿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综合验收不予通过。同时,各街道、责任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措施,加强居住区绿地、单位附

属绿地养护管理力度,确保绿化成果的巩固。

7.开展群众性的绿化建设活动。要动员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以改善环境,搞好居住质量。要

完善义务植树造林的政策,采取共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发动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要全面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园林示范

村的评选活动。要提高全民对义务植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管理维护好城市的现状绿地,杜绝擅自占用绿地、损坏园林设施、破坏园林绿化的

行为,以良好的城市绿化面貌来反映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形成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

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具体要确保“三个到位”:

1.要确保责任到位。市政府将专门成立创建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面上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成

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创建工作组织到位。要按照创建工作任务和要求,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各街道、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责

任分工要求,真抓实干,不能搞形式主义。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面上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对创建不力,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

2.要确保资金到位。积极探索研究筹措资金的新思路、新方式。一方面,市政府要保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必需的财政投入,确保各项重点

绿化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努力探索并形成多元化的绿化投资机制。要用市场化运作的理念,走市场化的路子,把市场经营机

制引入创建工作,不断拓展投融资新渠道。

3.要确保宣传到位。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创建宣传力度,通过开辟专栏专题,热点追踪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近几年我市城市绿化建设的成

果,宣传创建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宣传城市绿化的法律法规和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创建意识,营造创建工作的

良好氛围。

同志们,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发扬扎扎实实的

篇6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库(以下简称水库)大坝及库区防护水利工程控制范围内的水域、消落区、库区及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开发、利用、保护。

第三条水库的管理、开发、利用、保护,应当遵循有利于防汛抗旱和科学规划、综合利用、防治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市*水库管理局依法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和公益性资产、资源的管理,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水库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措施;

(二)负责水库管理范围内工程设施的管理、维修、养护,制订工程调度运行计划,执行调度指令,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三)拟订水库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四)制止侵占、破坏或者损坏水库及其配套工程的行为;

(五)配合市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有关管理和保护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授权的其他有关职责。

第五条市水利、*、环保、渔业、林业、交通、航务(海事、船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库区域内各自的有关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沿库区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水库管理、保护工作。

(一)向人民群众进行遵守相关水库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组织、协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

(三)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水库管理范围内消落区的开发、利用、保护;

(四)配合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和调处水事纠纷。

第七条市*局设立*水上管理机构,负责全市水域(含*水库)的治安管理工作。

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具体负责水库库区的渔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在水库管理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宜林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大力提倡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库的义务,对破坏水库、影响水库安全的行为,应当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十条对在水库管理、开发、利用、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管理范围

第十一条水库的管理范围为:

(一)枢纽区管理范围:坝轴线上游250m,下游以消力池边线外推200m,左、右岸上游以库区正常蓄水位65.0m边线外推200m,下游河道边线外推200m所围范围。管理范围外推200m为保护区范围。

(二)库区防护工程管理范围为:堤身(堤外坡脚至堤内坡脚)、穿堤及跨堤交叉建筑物;护堤地范围为堤内脚外延20.0m。管理范围外延100m区为保护区范围。

(三)枢纽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由市*水库管理局负责日常监管;库区防护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由南城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管。

(四)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水域、山林属于国家所有,由市*水库管理局负责管理。建设期间已征用的土地、6000亩山林和水库大水面经营权归属市*水库管理局管理;消落区的土地和水库的7个库汊的经营权归属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市*水库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土地、山林和水面的规划。所辖县(区)要制定消落区的土地和库汊使用的实施细则,并报市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在水库管理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禁止在有效库容范围内的干、支流筑坝拦汊、分割水面、兴建小水库和围垦;禁止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二)禁止倾倒垃圾、废渣、农药,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放的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弃物;禁止在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储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三)禁止炸鱼、毒鱼、电鱼,使用破坏水产资源的渔具、渔法捕捞;禁止爆破;

(四)禁止损坏涵闸、电排站、水电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五)禁止在泄洪闸、电排站等安全警戒区内下网捕鱼、停靠船只、游泳和进行其他水上作业;

(六)禁止非法从事采砂、取土、淘金等活动;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三章防汛防旱

第十三条水库防汛抗旱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第十四条水库管理机构在汛前应认真编制度汛方案,修订防洪预案,经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改变。

水库的调度运行必须服从省、市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十五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库水源、水量情况确定水资源使用分配方案。取用水库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以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河流生态用水。

第十六条对水库管理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碍航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水库管理机构及航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市防汛指挥机构下达清除令,并由当地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第十七条水库因汛情需要泄洪,在接到有调试权限的防汛指挥机构的防汛调试命令后,水库管理单位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下游有关县(区)及部门。

在度汛期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和支持水库管理机构的工作,不准阻碍和影响防汛抢险、防汛清障。

第四章工程设施管理

第十八条市*水库管理局应当加强水库水情、雨情遥测、通讯等自动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不断提高水库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十九条水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水库主坝、副坝、溢洪闸以及输水系统、电站等设施进行安全监测,发现危及水库安全的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市政府。

对经过监测、检查,达不到标准或者损坏的工程设施,应当及时进行维修、养护、加固或者更新。

所需费用除收取电站电费提成维管费外,不足部分纳入市级财政年度计划。

第二十条水库泄洪闸门、输水闸门和相关设施的操作,须由水库管理机构专职人员严格按照调度指令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当依法经专业培训并按规定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一条在水库主坝、副坝坝体及库区防护堤段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侵占或者损坏大坝及其通讯、照明、遥测、安全监测等设施;

(二)损坏或搬动护坡石;

(三)种植林木及其它农作物;

(四)打场晒粮、堆放杂物及放牧;

(五)铲草皮、挖树兜等其他危害大坝、防护堤等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水库管理机构应当做好水库运行、监测资料及水文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报工作,按年度汇编、登记归档。

第五章库区开发利用管理

第二十三条对水库的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制度。

水库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由市*水库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水库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效益按比例分配给当地政府。

第二十四条大力引进资金、技术,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壮大水库经济。

第二十五条合理利用水库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并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水库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发、经营水库旅游资源。

第二十六条村镇建设不得占用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

第二十七条直接取用水库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并缴纳水资源费。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确需临时占用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水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二十九条市*水库管理局会同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库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以及防洪、通航、水质要求,在水库库区内划定用于渔业生产的水域(划定水域不得侵占通航航道,且不得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编制养殖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库区内从事渔业生产,应当取得水域养殖使用权证,水域养殖使用权可以依法公开竞标的方式取得。

经公开竞标取得水域养殖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核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并应当在限定的水域、时限内从事生产。

水域养殖使用权竞标具体办法,由市*水库管理局与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水库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在库区内从事渔业捕捞,应当依法报经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

第三十条水库采砂、取土实行总量控制。

水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水库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编制水库采砂、取土可行性论证报告,拟定年度水库采砂、取土实施方案,对可采区的具体范围、年度采砂取土控制总量、采(运)砂船舶控制数量及开采作业方式、时限等作出具体规定,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一条水库主坝、副坝迎水坡一千米范围内、堤防工程堤脚外一百米范围内禁止采矿、炸石、取土。在无堤防库区范围内,可根据砂石资源情况,经规划报批办证后,再适当开采。

第三十二条从事水库采砂要依法向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许可。从事水库采砂、开挖、取土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采砂、取土区域设立明显的作业标志,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规定,并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

管理规定》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方可进行开采,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相关部门缴纳规费。

水库采砂可在水库库区设置简易码头和吊装设备,按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有管辖权、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三条水库船舶实行总量控制。

进入库区作业的采(运)砂船舶应当先经市*水库管理局批准,并办理海事管理机构依法核发的有关船舶、船员证书;进入库区作业的渔业船舶应当先经市*水库管理局批准,并办理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及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核发的有关船舶、船员证书。各类船舶进入库区作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向水库*机构申领船民证或者临时船民证和船舶户牌;船民证、船舶户牌应当随船携带,船舶户牌应当置于船舶的醒目位置。

第三十四条库区林地要切实抓好封山育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盗伐林木破坏植被。林业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库区林地纠纷与有关林业案件的处理。在林区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须有采伐区水土保持措施。采伐方案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水土保持措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监督实施。

第三十五条在水库管理、监督、检查中,水利、*、海事、渔业等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实行联合执法。

第六章水质保护

第三十六条搞好水库管理范围内绿化,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在陡坡地铲草皮,挖树兜。库区内迎水坡面的林地应纳入国家或省级公益林范围,严禁乱砍乱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水库淹没高程以上范围的山地、坡土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涵养水土,防治水土流失。

第三十七条市*水库管理局应当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库水质要求和自然净化能力,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库水环境功能达标情况,制定各类污染源、污染物减排计划,报送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三十八条市有关部门负责对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定期水库水质公报。

第三十九条在水库管理范围内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依法报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同意。

第四十条限制和压缩在库区内的网箱养殖及对水质有污染的养殖。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意见的;

(二)未按照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的度汛方案进行调度运行的;

(三)阻碍和影响防汛抢险、防汛清障,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㈠项规定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和个人负担,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未经批准,在库区内从事渔业捕捞的,未按本办法规定取得水域养殖使用权证擅自从事养殖生产或擅自变更养殖范围的;使用禁止使用的渔具渔法从事生产的,依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未依法取得相关证照或者证照不齐全的船舶,擅自进入库区内作业的,由市人民政府组织沿库区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市*、交通、海事、渔政等有关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清理。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擅自在水库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篇7

关键词 烟草;良好农业规范;要素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32-04

良好农业规范是以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关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它通过规范种植、采收、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过程的管理,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实现保障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以及动物福利等目标。

良好农业规范的概念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农业部(USDA)于1998年联合的《关于降低新鲜水果蔬菜中微生物危害的企业指南》中首先提出的概念[1]。欧洲零售商协会(EUREP)也同时开始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认证标准规范(EUREP GAP)。EUREP GAP后来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成员所接受,并于2007年更名为Global GAP[2]。

中国自2002年首先在中药材生产加工上尝试GAP管理和认证制度,2005年扩展到大田作物和养殖业上,逐步制定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GB/T 20014)。2009年,中国GAP标准与Global GAP标准实现互认。2011年,中国GAP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增订,现在共包括27个单项标准[3]。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采用与Global GAP标准相似的体系,整个标准体系分成农场基础、种类基础和产品类别3层模块,根据HACCP的原则确定控制点,将控制点分成3级,规定具体的符合性要求。通过分层模块化结构,各类农产品得以区别对待,且每一农产品的良好农业规范包括基础性通用标准、共性规范和针对产品的特殊要求等,既避免了系列标准间的重复规定,又保证规范条款的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检查审核时将生产实际中各控制点的实际情况与符合性程度相比对,判定生产管理是否达到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4]。

烟草是一种特殊的大田经济作物,其农业生产过程包括育苗、大田生长和初烤加工等环节,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关键节点多。对于烟草良好农业规范,国际烟草合作研究中心(CORESTA)于2005年公布了1份指南,强调从土壤和水分管理、品种种质和筛选、作物管理、综合害虫防治、农用化学品管理、植树造林、农场烟叶存贮、非烟物质控制、农民培训和社会经济问题等方面实行约束和规范[5]。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公司经过多年的试验尝试,认为良好农业规范宜从“使命与价值观”、“品种管理和诚信度”、“作物管理”、“病虫害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和“产品诚信度”等要素进行考核。这些管理文件是烟草权威机构和著名生产企业根据烟草生产特点所拟定的,是制定中国烟草GAP标准的重要参考[6]。

根据良好农业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注重环境保护和员工健康福利等原则,结合国际烟草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中国烟叶生产现状,笔者认为,中国烟草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 自然环境评价

中国烟叶生产经过多年的布局调整优化,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条件比较优越的适宜区。但是,由于中国气候多变、地形多样、土类复杂,自然现象灾害常常造成烟草生产的重大损失。中国主要产烟区烟草生长季节气候条件多样,变化频繁。风尘雨雪、寒暑霜雹等恶劣气候对烟草的生产极其不利。因此,必须评价异常气候条件的频率及危害程度,采取避免或应对性预防措施。

对于烟草生产来说,土壤评价在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7]的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确认使用该土地完全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二是弄清土地以前的使用情况,评估其风险性,特别要注意前作病虫害及农药使用的影响(如前作棉花农药残留、前作水稻除草剂的药害等);三是分析临近环境的影响,如是否有工业垃圾和油污,是否临近矿区而存在塌陷风险,植被是否会引起严重的病虫害和杂草危害等;四是评估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关系到烟草生长的适宜性,土壤结构和坡度及排水性能影响到受侵蚀的风险和操作的难易和安全;五是土壤化学成分,某些限制性元素(如氯)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会严重影响烟叶质量,产生安全隐患。

对水源的评估要在参照国家标准[8]的同时,兼顾以下方面,包括水源的数量、质量、可获得性(有效性)、灌溉对环境影响以及受洪水威胁程度等。首先要对全年(或烟草生长季节)水源供应量进行分析,以保证烟叶生产的水量需求;在分析烟草可得水源时,必须考虑其他用户的权力(当地法律或传统有时会准许其他有用水需求的用户优先使用农业用水);此外,即使是对水源的合法使用也可能会对依靠此水源生存的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土壤也可能因灌溉发生盐渍化;洪涝灾害不仅会毁坏烟草植物及其生产设施,还有可能带来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等。

环境空气中不仅含量大量的氮、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还有可能存在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苯并芘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虽然烟叶生产地在农村田野,但一些土地临近矿区和开发区,空气中微粒和粉尘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能大大超过标准限量。恶劣的环境空气不仅会制约烟草的生产,而且会导致烟叶污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9],评价基地环境空气状况。

2 自然资源利用和维护

烟草生产的自然资源涉及到光、温、气、水、土等多方面,是烟草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对资源的利用和维护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10],同时根据资源的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特点,经济利用,有效保护。由于光、温、气受天气条件影响,人为调节作用有限;水分和土壤虽然也受气候条件制约,但人为调节程度更大一些。因此,资源的利用和维护应主要着眼于水分和土壤资源。

水分资源的利用管理首先要做到开源节流,合理使用,禁止浪费,防治水蚀。同时,监测水质,禁止污水灌溉,防止污水进入苗床和大田;禁止在水源附近配制农药,防止农药和肥料进入河道,禁止育苗营养液等污水污染供应水。

建设基本烟田、规范烟田使用是烟草行业多年来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合理选择,宜根据地形坡度、质地类型、深度肥力、耕作历史、排灌性能和集中连片的土地来进行选择。二是建立土地保护制度,推行等高种植和清洁生产,尽可能减小土地整改的工程量,以降低对土壤结构和自然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三是实行土壤利用和养护并重。合理轮作,种植绿肥,作物覆盖,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四是保证土壤养分协调。开展土壤肥力监测,科学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五是做好土壤修复。通过农艺、工程和化学手段,维持土壤酸碱度,保证微生物区系平衡,治理病虫草害侵染严重和化学元素制约的土壤。

3 生产基础设施管理

近年来,烟草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烟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烟水和烟路工程、育苗工场和烤房群、生产农机具、烟叶收购线、仓库等基层站点等,大大改善了烟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为指导和规范基础设施建设,烟草行业下发了烟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了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约束作用。在认真执行这些文件规定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如何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设备。明确投资主体、产权和使用权归属、管理和维护责任,做细致的清产核资,制定收费标准、效益分成和费用分担等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办法。

对于地方为主自建的烟水烟路工程,宜采取“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方式管理;对烟草补贴为主建设的工程,烟草公司应监督制定合理的管护办法和用水收费标准,实现工程自养,保证工程设施长期持续于烟草生产。

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一般由烟草公司全资建设,交由合作社经营和使用。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的经营者是工场的直接管护和运行管理责任人。工场在育苗和烘烤季节大棚用于烟苗培育和烟叶烘烤,非生产使用季节开发其他用途以增加收入。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连同农机具一般都作为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在大力推进烟草合作社建设的形势下,需要在加强合作社经营管理的情况下,规范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及安全使用和维护。

4 员工管理与健康保障

烟草作为国家专卖体制管理下的行业,发展迅速,运行良好,员工工作条件、经济收入和生活待遇相对较高。但烟草企业员工工作负荷重,压力大,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烟草行业计划性强,行政气浓。下级员工的愿望和诉求或许难以表达,得不到满足。工作压力和心情纠结有可能导致员工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下降。各级烟草公司对员工生产绩效和考核管理非常重视,执行着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烟草专卖局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行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和技能培训鉴定;颁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1],印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以保障生产安全。按照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在对员工纪律约束、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5 种质和非烟物质控制

品种是烟叶产质量的保证。良好农业规范要求在执行国家种子管理条例[12]的基础上,从农艺、环境、质量和经济性等方面,坚持以下原则管理品种:一是建立品种审批措施,检测品种的农艺适用性和市场认可度,保持品种的遗传纯度;二是种植经过鉴定、登记或推荐的具有种植地所需抗病性且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三是严格遵循生物安全性和生物遗传性,防止混入转基因作物;四是所有烟草生产用种,必须由烟草行业指定的专业繁种基地提供,种子质量符合烟草种子质量标准,禁止使用伪劣种子和转基因品种。

非烟物质(NTRM)是指不属于烟叶和烟梗的所有物质。烟叶中如混有非烟物质将严重降低其可用性,国外卷烟企业一般都拒绝接受任何混有非烟物质的产品。因此,提供不含各类非烟物质产品是良好农业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要求在烟叶田间种植、采收烘烤、分级收购、复烤加工、储运保管过程中,采取综合手段除去一切非烟物质,要求规范地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积极主动的计划,配合相应的具体措施,根除和避免任何烟叶污染源和感染源。二是从过程控制和场所检查2个方面控制非烟物质。过程控制重点放在各个生产环节,如育苗、大田、采收、调制、分级、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过程,场所检查包括对所有烟叶生产和处理的区域、设施设备进行清洁卫生,检查使用的一切物料和产品。列出主要控制点和监控清单,便于生产中执行和操作。规范种植、清洁生产是根本。三是建立一个以非烟物质控制为基础的农户信息和评价体系,在烟叶收购站发现非烟物质时将情况反馈给农户,对始终如一地提供干净的产品的农户进行奖励和表扬,对受非烟物质污染的烟叶进行拒收。

6 化学投入品管理

烟叶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化学投入品,对这些投入品要做到慎重选择、严格管理、科学使用、妥善处理。实施烟草良好农业规范,要遵守国家农用化学投入品管理条例,特别是农药管理条例和实施办法,结合烟草生产特点,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局烟草农药使用推荐意见,要合理选择化学投入品,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优先考虑植物源类或生物制剂。同时,坚持农药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的原则,禁止私自购买[13]。二是加强化学投入品存储和发放管理。设立专门场所或容器存放。场所必须远离烟叶及其包装材料,远离畜禽及养殖场所,儿童和其他非相关人员无法进入存放地,存放地必须清楚标明恰当的警告语和危险信号。必须有专人负责化学投入品的验收和保管,投入品发放要有详细清单。化学投入品出入库管理及过程必须有详细的表格登记,所有当事人和主管人必须亲自签字。三是遵行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控制投入品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严格投入品使用管理。使用人员必须了解化学品知识,掌握使用方法和要求。使用时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服装,选择合适的使用器具。严禁在处理、混合和施用农药时进食、饮水和抽烟,及时清洗防护装置和使用器具。四是规范废品处理方式。对过期、残余农药及其包装物回收处理,禁止采用燃烧和埋压方式处理,或丢弃在田间,或倾倒入灌排系统。

7 烟叶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管理

烟叶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水平是影响烟叶产品安全和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杜绝高毒农药,尽量降低所有农药残留含量。控制农药残留含量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择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国家及行业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二是实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并根据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三是保持烟叶育苗场所及大田卫生,避免烟草产品、废弃烟用物资或受感染土地之间的交叉感染。

实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减少化学的使用量是控制烟叶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协调应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提供最佳病虫害综合防治决策。综合防治并非完全排除使用农药,而是在使用其他办法不能使病虫害种群数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才适当使用农药。在不得不使用农药的地方遵守一切法律法规,确保农药使用安全。其途径包括:一是利用抑制烟草病虫害的作物与烟叶进行轮作,对即将种烟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生产措施进行监控和调查,收集有关病虫害种群和数量的土壤,保持对所有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记录,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使用批准的抗病性品种、未受病原体感染的种子、无病虫害的整齐健壮的烟苗,在最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移栽。三是保持严格的苗床卫生和烟叶生产初期的环境卫生,避免烟草废弃物质或受感染土地之间的交叉感染,结束相应的生产周期之后,尽快集中销毁苗床和田间烟叶残留物。

准确识别病虫害,系统观察和监控病虫传播流行情况,建立每一种病虫害的控制防治指标,确定有效的控制行动的适当标准,是减少化学用药、降低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的有效措施;贯彻交替作物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地少使用农药。在使用经过登记、批准的烟草农药和生物制剂来防治病虫害时,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和指南。把经过试验和登记的天然作物保护剂(NCPA)作为预防病虫害的第一选择。对使用的农药要精确记录其有效成分、产品特性、施用量及施用日期。只有在需要时才综合使用多种控制措施,以避免病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通过田间观察和调制后烟叶农药残留检测,保持监控的一致性,必须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农药残留最高限定(NRL)和行业指导农药残留范围(GRL)内。

8 烟叶种植管理

烟叶种植管理是烟草良好农业规范的主体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育苗和大田生产2个环节,要求全面实施规范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8.1 育苗

不使用有害的薰蒸剂消毒苗床土壤,要使烟苗整齐均匀,保证烟苗健壮;采取漂浮或湿润式集约化育苗方式,提倡砂培等新型基质替代技术应用,提倡漂(托)盘、农膜的循环再利用;严格育苗设施、育苗物资的消毒处理,防止病虫传播。规范熏蒸剂使用,不使用溴甲烷;严格按照育苗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规范剪叶、病苗、余苗及漂浮育苗营养液的处理,保持育苗场所的清洁。

8.2 大田管理

根据工业质量需求,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生产实际,工商双方共同制定相应的种植规程;规模连片种植,适时统一移栽;加强田间管理,提早整地、规范移栽、合理中耕、适时打顶、及时抹杈,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发育,保持烟叶产质量稳定;合理选用肥料,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平衡定量施肥;优化田间烟叶结构,加强不适用烟叶管理,严格处理程序及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采收对烟叶的物理破坏,减少烟叶过熟以及调制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产量损失。

9 烟叶采收和初加工管理

烟叶采收和初加工对提高烟叶产量、质量和产值非常重要。应坚持成熟采收,科学烘烤,保证烟叶烘烤质量。要实现此一目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9.1 采收与装炕

根据烟叶的不同部位,按照不同的成熟度标准采收,一般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采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清理烟叶夹带杂草,杜绝用塑料包装袋包裹烟叶;烟叶装炕要根据采收时天气情况、烟叶部位和基本素质,确定每炕装烟量。装烟一定要均匀,防止装烟偏少。

9.2 烤房与烘烤

提倡选择结构合理、经济耐用、可持续、可再生的建设材料,充分考虑当地可行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烤房容量要与种植烟叶面积相匹配,使烤房容量和调制效率达到最大化;设计要合理,防止燃烧气体进入烤房。推荐使用自动燃料供给和自动调制控制设备,节约劳动力;推行专业化密集烘烤,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提升烤房性能,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电使用。提倡使用除硫除尘设备,减少环境污染。

9.3 烟叶处理

根据卷烟工业的需求,合理确定不适用烟叶处理范围、处理时间,规范废弃鲜烟叶处理,减少废弃鲜烟叶的污染。

10 生产信息管理与追溯

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是GAP管理的核心。烟叶质量追溯,是指单个烟农或特定的一群烟农的烟叶,可以从农户一直追踪到加工完成的成品烟叶,同时也可以从加工完成的成品烟叶反向追溯到它的源头——烟农。

建立烟叶质量追踪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烟叶产品的特定身份,确定烟叶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烟叶,可以追踪到特定的地区、乡村或农户,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保证该地区烟叶的继续使用,为烟农、消费者和社会提供潜在的益处,对稳定烟叶销售市场、保证和稳定卷烟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烟叶生产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可以促进形成一种不断提高烟叶质量的新机制。

基地单元是烟叶生产、收购、包装环节质量控制的责任主体,要做好记录,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有操作人员签名。基地单元文件由指定人(组)编写,通过审查和审核,由主管领导签发分布执行。在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动,或组织和产品结构发生变动时,根据需要,按照行文程序,修订管理文件。在下发新文件时,作废或收回旧文件。文件作废后由负责人审批作销毁处理,并做销毁记录。各种文件、档案及记录应存档,妥善保管,档案至少保存5年。

烟叶生产全过程中所有可能影响烟叶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均要详细记录,必要时可附照片或图像,包括育苗和移栽、大田生产管理、肥料和植保产品使用、采收、调制、运输、销售等,以及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痕迹化照片等。所有记录由当事人直接记载,片区负责人整理,整理汇总后由专人保管。

11 参考文献

[1] 姜静.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52.

[2] 董志坚,宋秀中,程彪.基于“3S”技术的数字化烟草农业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3):65-69.

[3] 卢振辉,田小明.良好农业规范与认证: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石[J].杭州农业科技,2006(2):23-25.

[4] 陈恩成.GB/T 20014《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解读[J].中国标准化,2006(11):61-63.

[5] 范黎,李青常,马明,等.烟草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标准体系[J].中国烟草科学,2005(2):5-7.

[6] 杜传印,王兆群,周建,等.烟叶标准化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3):16-19.

[7] 邵晓丽,杨明,张如阳,等.良好农业规范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97-98.

[8] 苏永士.依托标准化助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J].农技服务,2011,28(1):104-105.

[9] 朱贵川,宋泽民,陆新莉,等.论中国烟草良好农业规范的基本原则[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09-212.

[10] 周珂,王利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 夏勇.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组织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53-35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