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

篇1

拍卖物品:“挫折”

拍卖理由:“我已成功,不需要挫折”

一锤定音,拍卖开始。

报价为一百万。

一场扣人心弦的拍卖会正在紧张进行。(点出拍卖会,拍卖物品,一开始有了悬念。)

礼仪小姐微笑地走上台去,双手举着一个被黑白两光纠缠的物品,台下智慧、美丽、贫穷……全不一一睁大眼睛,露出了惊叹。

“我出一百万”智慧突然站起来,两眼死死的盯着“挫折”。

“二百万”美丽不甘示弱,也站了起来,顺便和智慧与在空中眼神交锋了一下。

“三百万”“四百万”……

成功听后,嘴角的笑容越弯越大,眼缝都没了,不停地念叨“好,好!”手也不停地相互搓着。(对人物的描写丰富,除了语言,还有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最后,“挫折”宝落智慧家,智慧笑眯眯地接过“挫折”,毫不迟疑地从怀中掏出“一千万”。手捧“挫折”,他向身后低头笑揣钞票的成功甩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乐滋滋地奔回了家。隐隐约约中,智慧听到了成功飘过来的讪笑。

卖挫折的人笑的“欢”,但买挫折的人也笑的欢。卖挫折的人笑买挫折的人,买挫折人也笑卖挫折的人。(人物的对比鲜明。)

一时间,万家媒体竟相报道此事,标题也花样翻新,什么“智慧大师血价买挫折,愚蠢”,什么“成功学士高价卖挫折,幸运”,不知掀起多少买卖挫折的买卖。一时间,智慧和成功都成了新闻人物。成功成为了最成功的商业人士的典范,智慧却被人看成是冤大头。

但是,三个月之后,一切都变了。买挫折的人由于经受了“挫折”,成就了更多的智慧。他一步一个脚印,“总管”成了“总经理”,“总经理”成了“董事长”,“士兵”成了“将军”,“将军”成了“司令”。他们的人生在经受“挫折”后更具提升的潜质。可是卖挫折的人却反之。

一时间,各家媒体也竟相报道,“怪、怪、怪,挫折卖了竟这样?”“好、好、好,挫折竟有这妙用”……

( “挫折”给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独家报道,某记者前去采访,问“智慧”对这件事的看法,智慧也只哈哈一笑,得意地摇了摇头,说道,“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经历过它不只会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会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啊!只是,愚蠢的人不知道罢了!

原来,挫折能让人生有更丰厚的收获,最大的赢家是智慧!

此报道一上报纸,电视,电脑,世界顿时安静下来了……

(用上了一句简要的议论性的语句,点出要点。结尾引人深思。)

[点评]

想像丰富出新意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以一场“拍卖会”的形式,寄寓深刻的生活哲理,读完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原来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比鲜明彰主旨写作过程中,作者运用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拥有了“挫折”后的变化,以此直观地展示了“挫折”对人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福乐智慧;人性观;社会现实

一、《福乐智慧》的写作背景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个经历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时代都呼唤着巨著的诞生,要想了解《福乐智慧》,必须深入了解《福乐智慧》产生的时代背景。

《福乐智慧》这本书写于11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进入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福乐智慧》以其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内容,深阐博引的丰富哲理,优美典雅的诗艺和融本民族传统与多种外来文化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当时的文化是相当开放的,既有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又有波斯,阿拉伯文化的遗迹。《福乐智慧》正是在这种文化开放的时代,广泛地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有益营养,才被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宏伟著作。

从960年到《福乐智慧》问世的1069年左右,喀喇汗王朝虽然处于其历史发展和繁荣的盛期,却充满着持续的内部争权夺利与外部周边王朝,汗国的征战杀伐。除了对外战争,喀喇汗王朝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并愈演愈烈,喀喇汗王朝时期,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了阶级社会,阶级矛盾与斗争十分激烈。除了阶级对抗外在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种种严重的矛盾与冲突。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一书正是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为进一步巩固封建王权的统治而阐述的治国之道。

在《福乐智慧》中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自己所描述和坚持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四个象征性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出来,他们是国王日出,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及其宗亲觉醒。这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四个范畴,并通过四个范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法度、伦理、道德、哲学、政治等看法。

二、《福乐智慧》中的人性观

《福乐智慧》汉译文中的“善”、“善德”、 “善行”、“善良”等词汇在维吾尔文的原文中用的是一个词即“edɡü”意思是相同的。

在古代维吾尔人的哲理观中,人生是短暂的,幸福才是变幻不定的,只有善才是永恒的。比如《福乐智慧》中所说的“人世匆匆,善却永存,善德会留下不灭的足迹”﹙5924﹚。“高位和王权都会对你反目,只有善行不会将你背弃”﹙5089﹚。“谁若行为善良,他虽死犹生,谁若作恶多端,他虽活着却犹如死去”﹙5923﹚。“善”在《福乐智慧》的论理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多角度方面探讨了行善思想。比如作者把这种属于国王的品质称做善行国王说:善行就是这样的行为:它的利益先给予人民。它向全体人民行善,不要求感恩而让荣誉于他人。不为自身谋利而利于人,不将利益取走而给予他人。很明显,在这里所说的善行就是一心为公,为人民谋取利益和好处。

在人们的伦理观念中美德即是善德。具有美德的人才具有善德。美德源于智慧,源于知识,善德亦源于智慧,源于知识。“一切善行均来自智慧”﹙1841﹚,“一切善事全得益于知识”﹙208﹚。智慧与知识是美与善存在的前提条件。《福乐智慧》中作者详尽地论述了知识、智慧对个人修养、品德行善等各方面的重要性。诗人还认为知识、智慧决定着个人的地位、命运和前途。有了知识和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尊重,获取地位与荣誉,加以增加人的价值。比如: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算是人,除此之外全与牲畜相等。﹙3165﹚。

这里强调的是知识与智慧对人的行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这才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又说: “所谓人性,即是善德,善德好比衣食,缺了不行。”﹙1636﹚“忠诚乃是人性的根本。”﹙1945﹚这里强调的是善德和忠诚认为它们“即是”人性或是人性的根本。还说人因有人情而被称之为人,人的标志是富有人情。“人情乃是真正之人的标志”﹙5787﹚。所谓人情,指的就是“人的情义”﹙5788﹚。人情是人之成为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标志。

综合这两方面就可见:知识与善德是造就人性的根本。这种观点,可称之为知识与善德是完人的人性观。而在《福乐智慧》中作者主要探讨了造就知识与善德两方面的品格。此外,还有诸如意识、语言、心灵等等。这就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而与牲畜即动物区分开了。国王说:好人分为两类,一类径直与善道相通;其中一类是天生的歹徒,此籽人至死也难改其秉性;他们一生下来即是好人,专走正道,行为端正;一类是靠仿效成了将坏人,也能改邪归正;一类靠仿效成为好人,与坏人为伍,也会沽染劣行;天生的好人善行不绝,世人从他获得好处无穷;世上的坏人也分为两类,莫将这两类在一起混同;天生的坏人不可救药,他会给世人带来灾难苦痛;﹙872-879﹚由此看来,人有好人与坏人之分。而无论是好人与坏人,都有先天与后天的两种。好人有天生的好人与后天仿效而成的好人。坏人也有天生的坏人与后天仿效而成的坏人。

其实,如果人是由知识与善德造就的,那就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哺育而来的,是后天的。

从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出发,人的美德,首先是来自君主。“德行、智慧、知识皆来自君主,是他为你开辟了善德之路”﹙5770﹚此外才是周围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教育和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肯定有先天的人性,这在当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全书论述的基本倾向而言,诗人还是在强调,人的秉性,是由知识、善德等社会文化因素造就的。所以他才说:“两种人方可称之为人,一是教育者,一是受教育之人。”﹙3217﹚诗人甚至还说,除此之外,全都是畜牲。这种观点,和诗人之极端强调知识的价值,是合拍的。

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各因素不同,特别是由于先天因素所决定,人性不但有好坏之分,而且在实际上有不同等级的表现。比如说:真一的我主创造了人类,有贵有贱,有贤有愚。有的聪明,有的愚妄。﹙1922-1923﹚这里具体的把人分为贵、贱、贤、愚、贫、富几种不同的类型。

总的来说,由于秉性的不同,诗人还把人区分为不同等级,却是无疑的。不仅如此,由于秉性的不同,他们各自的地位也是确定的,不可易移的。秉性和地位,作用,都不容改变。

身世卑贱之人人品不纯,

大臣职务不能让他担当。

门第高贵之人秉性和善,

对人民怀一片赤诚心田。

身世高贵之人洛守信义,

品行不纯之人会带来灾殊。

品行不纯之人恩将仇报,

用蜜糖和骨髓养他,也属枉然。﹙2194-2198﹚

总起来说,诗人在《福乐智慧》中所论述的,主要是一种文化人性观,认为人的秉性,主要是由知识,德性,文化因素造就的。其中兼有先天人性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优素福·哈斯·哈吉甫著.郝关中,张宏超,刘兵译.福乐智慧[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0.

[2]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3]福乐智慧研究论文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4]阿布都秀库尔·伊明.福乐智慧宝库[M].1999.

篇3

一、引领学生正确看待金钱

正确对待钱财,是德育的一大重点,其中奥妙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不严于律己是不行的。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财物方面一失足成千古恨,抱恨终身。我告诉学生们要学得有智慧,要学会认识钱的价值,懂得真理,尊重法律,恪守制度,履职尽责,时刻惕励。并且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备将来做一个优秀的人才,我告诉学生们西汉文帝宠臣邓通和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范蠡的故事。邓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可是此人没有任何智慧,不会正确看待金钱,还无意得罪景帝。景帝登基,立即革邓通职,抄家查办,邓通债台高筑,借住他家,最后饿死。范蠡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后,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至于说到“钱”字简化,亦有深意,双戈变为“戋”字,“戋戋微物”,“为数戋戋”,何足引身至死?何至于为此铜臭“同室操戈”?另外,父母之钱,也来之不易,应该节俭又节俭,同时要好好学习,以报父母劬劳之恩。

二、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激发学生的品德修养

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只有走进社会,所学所知才能够在生活中大显身手,才能够熠熠生辉。课堂的范围毕竟有限,社会的天地足以让学生一展羽翼。走进社会,要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探索,多想一个为什么,将知识变为见识,有机地融入社会中。现在的社会,空气污浊,噪音频杂,污染严重,危害多多。在我带学生们考察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工厂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空气杂味怪异,粉尘飘落;工厂的墙外,污水汩汩,采访中,听说庄稼减产,人患恶病的事情不胜枚举,有的工厂四周寸草不生,看到这些触目惊心,周边居民怨言纷纷,又无可奈何。

有了这些实践,我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知识有多重要?学习有什么作用?科学对人民有什么益处?你认为哪一项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危害大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哪些污染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你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从哪些地方着手?看到这些污染,有什么感想?环境污染之外,还有哪些污染?到处张贴小广告算污染吗?打打杀杀的电视连续剧算污染吗?你将来打算走向社会以后,改变哪些污染现象?在熟悉生活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品德修养。

三、通过故事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讲述过程当中,学生们几乎全部能够做到凝神谛听,心耳合一,我就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大做文章。举世知名的居里夫人,一生获得两次诺贝尔奖,蜚声海外,功勋赫赫;近代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在任教的时候居然嫌工资微博,弃教务农,后来一生献身科学,正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为纪念道尔顿,他的胸像被安放于曼彻斯特市政厅的入口处,这些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生对民族的认真思考。我国的古明,比如,造纸术与火药,可圈可点,可是起源于中国,却被外国利用来欺负我们国家。学生们从中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了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推动了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篇4

前日和一位有理想、有智慧的校长交谈,说到学校有学生跳楼自杀,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校长也倍感压力。学生自杀令人痛惜,原因复杂。总的来说,家庭教育的责任其实更大。如果孩子在家中感到温暖,家长对其期望合理,能让孩子感到父母是他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足以让他面对人生的风雨,孩子一定会更善待自己、热爱生命。现在大多数家长都缺乏生命教育的启蒙,对孩子的爱不够成熟,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成为孩子面对人生的大本营,这是导致此类悲剧最根本的原因。

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把他抚养大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父母的一种投资。作为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得失荣辱以及喜怒哀乐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人生之路只能由他自己走。你既不要为孩子活――那样没有自我,不可能让孩子为你自豪,也不能让孩子为你活。你如果依赖孩子,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都会感到有种无形的压力,是一种欲说还休的负担。做好你自己,让孩子放心去闯荡、去飞翔。

父母对孩子实施的家庭暴力足以摧毁孩子一生的幸福。我认识一个在惨遭家暴践踏的境遇中长大的人。她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性格暴躁,对孩子非打即骂。她的父母几乎天天吵架,并将对生活的不如意发泄在孩子身上。她父母的所作所为致使她性格极端偏执、扭曲,极度缺乏安全感,有极强的控制欲和严重的双重人格。她几乎没有发自内心的爽朗的笑,多是苦笑与讨好别人的假笑。作为父母,用家暴、用心罚虐待孩子无异于犯罪,因为他们不仅在制造一个注定只能拥有悲剧人生的人,也在给这个社会增添一个潜在的破坏者。因为这样的人心中没有爱、没有光明。教师要努力发现不幸生活在家暴中的孩子,并妥善解决这些孩子的监护问题。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在低收入人群中,在流动人群中,在农村,在城乡接合部,家暴发生的概率更大。希望教师们对来自上述家庭的孩子给予更多关注,关注他们现实生活的处境,关注他们的人生冷暖。一个孩子学业好坏的重要性远低于他能否在一个充满爱与心理安全的境遇中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我有32个培训讲座的主题,对象包括教育领导者、教师、家长和学生,教师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师。培训讲座自然有研究成果(尤其是思考的成果),但更多的是博采众长,通过梳理和结构化,起到传播新知,激发工作与生活热情,催生教育信念,提升教育智慧的作用。试图通过一场讲座达到多个目标,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但对听众总会有所激励、有所启发。重要的是,主讲者要对讲座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自觉渗透思想方法,千万不要草率从事,败坏了听众的学习兴致。

篇5

[关键词]激趣拓展启智升华;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重证据方法的运用重现过去的学问,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史学家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而重演过去的凭据即史料。近年来随着课改深入,基于史料的教学日渐引起重视。初中课堂教学如何高效合理运用史料,要遵循哪些原则,显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激趣神入原则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刻骨铭心”,如何激发学生读史兴趣,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这始终是高效课堂的永久追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所谓激趣神入即按照建构主义要求,课堂通过精选史料创设情景,为教学展开作铺垫。比如在讲秦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教材没讲原因,可补充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在咸阳宫举办庆功宴让众臣讨论治国之策记载,让学生探索郡县制推行正是借鉴分封制的失败。这段史料画面感极强,可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也可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提取两派观点理由,历史情景虚拟直观性可以真实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深度学习拓展联系原则

传统历史课堂满足知识浅层整理,方法单一,教师以“灌”为主,课堂乏味生硬很难引发共鸣,进而难以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认识而使之获益。深度学习就是要引入史料激活课本,点燃学习热情,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获得对历史社会和人生有益启示。历史学研究在不断发展,比如隋炀帝印象中总与暴君联系。但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特别是隋炀帝古墓被考古发掘,有颠覆性观点甚至认为杨广堪称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所谓拓展联系指要有意识将史学前沿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同时还要善于利用丰富史料支撑,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并能及时检测。比如讲闭关锁国,不妨让学生阅读刘成禺《世载堂杂忆》记载的清统治者世界观: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之后,教师可顺势深入:明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明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中西科技还互有长短。闭关锁国200年后至1840年,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1840年英国用坚船大炮打开封闭大门,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百年屈辱历程开始。教师就此可启发学生整体把握古代近代历史联系,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对外政策等多角度思考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以史料为媒介也能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梳理历史知识,“由此及彼”“古今对照、中外关联”,构建点线面立体网状知识结构。

三、启智原则

启智即启迪生发学生历史智慧。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说过:“历史教师应当把侧重点放在透过历史培养国民意识和提供智慧方面……单纯的知识可以老化过时,但融入了智慧的知识,却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历史学科如何基于史料来面向学生打开一扇智慧大门,增长学生历史智慧?这是个大课题,最核心途径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史料实证的智慧模仿历史学家观察思考,从细节还原历史真实。2.比较研究的智慧即通过对比引发思考,深化认识。A比较相同相似:对比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面临任务、走资本主义道路方式、原因、结局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规律,通过比较三次科技革命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历史推动作用。B比较不同:如通过对比与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失败结局,理解胜利伟大历史意义,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通过比较探究中日近代化道路上和明治维新成败原因。3.辨证思维和多元智慧历史有主观和客观两种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价值判断通常不同,同时代人,受观察角度、立场局限,人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尽相同。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选择不同视角甚至相互冲突史料,如哥伦布英雄强盗之争,起因各种解读来丰富学生认识,教学中也可根据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判断史料依据,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初中生普遍看问题容易孤立极端化,教学可结合史料通过实事求是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加强辨证思维方法训练。4.批判质疑智慧传统教育容易泯灭学生创造力,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思维模式,很少鼓励尝试发表一些独特见解,最后必将导致学生心理从众性。有研究表明,从众性是与创造性有负相关人格特征之一,从众者智力水平低于惯于独立思考者。历史课堂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习惯,鼓励不唯书本和老师的求真科学态度。其次质疑史料作为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分辨史料出处,时间、者身份、语气,推测其目的。如为什么清军称太平军为“长毛”“发逆”?“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咸丰八年创作要士兵背诵传唱“爱民歌”,能否据此得出湘军士兵是仁义之师与民一家?5.融合的智慧美国史学家内文斯曾经说过:“人类经过了世界大战的洗劫,现在正好像一条经历了暴风雨的大船又再度驶向一个未知的大海。水手们需要观察星座,校正航向,而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正是悬在天上的星座。”有学者认为,历史教育就是一种将过去、现在和对未来期望结合在一起的心灵的活动。历史教育的理想目标是通过不断积累,要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获得这种对世界社会人生大智慧的启迪,居今识古,彰往察来,试图回答现实问题并找寻有效的对策方法。

四、人文升华原则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践智慧 专业成长 教学模式

很多人都认为,高职高专教师只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只要能够了解学生心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教学的成功,因为高职高专教师既不像中小学教师有着升学的压力,又不像本科院校教师有着巨大的科研压力。实际上,高职高专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差异性问题,任何阶段的教学都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学过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过程,会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教师个体差异、地区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高职高专教学过程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教学规律存在的,因此我们才能够开展集体教学。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是所有的教学规律都能够适用,有些规律在某些场景之下会显得毫无用处,甚至是反作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就成为了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过程。 

一. 教师实践智慧理念 

(1)实践智慧的含义 

什么是实践智慧?顾名思义,实践智慧就是对于实践进行反思从而展开的智慧,或者说,实践智慧就是个人对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推敲,从而获得启发、提升经验,以此达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智慧。 

(2)实践智慧与教学经验区别与联系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经验总和,这种智慧不能直接从书本中得到,也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而必须借由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给予教师本人。这样的智慧能够帮助教师在面对教学突发事件的时候,准确及时地作出反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将其内华为他们的实践智慧。 

所以我们可以说,实践智慧并不等于教学经验。有些非常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缺乏实践智慧,当他们面对前所未遇的教学事件时,未必能够将表面化的经验提炼出来,将问题准确迅速的解决。 

(3)实践智慧与教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准确迅速的反应,这是针对具体情境的,因此无法将它演变成一种普遍化的原理;而教学理论是前人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的理性分析和逻辑分析之后得出的一种普遍化的原理。 

实践智慧能够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展开;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一个祭奠,它帮助教师把握规律、树立理念,是一个基点。实践智慧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它的重点对象在于个别化、特殊化的教学实践问题,并没有一种一般规律,因而无法在教学活动之前获得;教学理论具有稳定性、相对固定不变,基本上不会因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是相对普遍的。 

二、教师专业成长 

(一)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要求 

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任务和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并不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篇章结构,抑或学生是否再现书中的公式定理;他们和本科院校的教师也不同,着眼点并不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此种研究能力,或者学生是否深入钻研了某种学术方向。 

高职高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书中的理论知识,并且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将这种理论知识良好的运用。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只关注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那么他是不能够胜任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的。

(二)高职高专教师专业成长 

正是基于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特点,高职高专教师更应该时刻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对自己的意义,对学生的意义。 

在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的眼中,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而是用自己对人生的体验、用自己对世事的洞见、用饱满的激情、用活跃的灵魂去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实践智慧的形成使教师跨越了以上的认识偏见,从而对自身职业的内在价值以及自我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工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这个工作是一个需要教师时刻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因为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结构的变化、课堂突发状况的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学生心理的变化,来及时积极迅速地衍生出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变法,从而把握到最

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机。这些都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由此我们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届学生或者某一个学生给予的评价,而是教师在自身的教学生涯中获得的某一笔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财富可以充实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可以让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实践智慧和他们专业成长上面的联系。 

三.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这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联系。 

高职高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因此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学习对高职高专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就教师教育而言,如何澄清教学模式的内涵,指明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方略,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高专教师学习主要的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向同行、专家和学生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对教师来说,读书是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扩大知识面,了解最新的专业内容;向同行、专家咨询是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如何为人、如何教学,尤其是对初任教师而言;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从而启发自己得到更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因此高职高专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反思性的教师,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性。 

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实践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教师在面对教学问题情境的时候有效的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和长处,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教育探索,2003.9 

[2]朱连云,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j],中小学管理,2003.2 

篇7

关键词:德商;会计职业道德;德商教育

近年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从最初单一要求会计人才具备较好的执业能力发展到现在必须兼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种执业要求的转变对会计人才职业道德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德商教育应用于会计领域正是为了创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满足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的需求。

一、德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德商的概念

德商(Moral Quotient,缩写为MQ)理念源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继智商、情商后被人类所认可的又一智慧商数。道格・莱尼克与弗雷德・基尔(2005)在《德商:提高业绩,加强领导》一书中对德商做出了定义,即“一种精神和智力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人类如何将诸如正直、责任感、同情心和宽恕等人类普遍适用的一些原则应用于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之中”。2011年,布鲁斯・温斯坦在其出版的《德商:比情商和智商都重要》一书中将德商阐释为五种原则,即不造成伤害,事情变得美好,尊重他人,公平和友爱。由此可以看出,德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智慧形式,对人的事业与人生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导引作用。鉴于目前学术界对德商的界定并未达成统一共识,故笔者认为德商是一种基于人类道德认知基础,反映人类道德修养水平并指导人类社会行为的能力。人的德商水平能反映出其对社会普遍道德现象的感悟与理解能力,是其内心对社会公认道德的一种认同程度。所以,德商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造就符合社会公认德行品质人才的方式。

(二)德商、智商与情商

人类对德商的认知时间虽晚于智商和情商,但对其重视程度却高于智商与情商。智商作为一种逻辑型的理性思维主宰着人的智力水平,情商作为一种联想型的情感思维主宰着人的情绪变化,而德商则作为一种内化型的自律思维约束着人的社会行为。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生存于世,那么情商就决定了这个人在世生存时所能发展的空间,而德商则决定其被社会德性尺度所认可的程度。若智商和情商是推动人驶向成功的快车,那么德商就是这辆快车的方向盘。从智商到情商再到德商的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从追求最基本的生存目标,辗转到谋求高层次的生活目标,直到探求深层次的社会目标。这种诉求变化的过程正是人类认知与发展水平更进一步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更加进步的展现。

(三)德商教育的重要性

德商主要通过人的道德品质和德行修养来体现,它将引导人塑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因而德商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人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正义感,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公认德性的要求。因此,对人才进行德商教育是时下的必行之举。德商教育的重要性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德商教育使人收获“内在利益”。所谓的“内在利益”就是指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诸如诚实、勇敢、正义等品格。这种“内在利益”在本质上应归属于一种对善的美好追求,而这种对善的孜孜以求正符合了我国传统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朴素思想。由人对善的追求而不断收获“内在利益”,从而积累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德商水平,最终使人成为秉持正确价值观和独立自我意识的完善的人。另一方面,德商教育使人在“德”与“利”之间做出正确选择。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的朴素传统观念,但现今社会物欲横流,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利益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德性自律作为约束,人很容易就会向利益倾斜。一旦出现这种背德择利的行为,人生的前行方向就会偏离正确的航线。因此,必须通过德商教育使人时刻以德性为自律,使自身无论处于何种道德冲突中都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二、会计职业道德内涵与危机成因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者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的职业道德一般通过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等方面得以表现。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是评价会计工作者是否合格的准绳,更是其职业素质的本质性体现。面对时下社会上的“诚信会计”危机,企业从保证其合法权益与经济利益的目的出发而对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提出要求是必然之举,而社会各界也应当对会计职业道德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二)会计职业道德危机及其成因

当前我国会计的职业道德已出现危机,而这些危机集中表现为部分会计从业者为了一时之利、一己之私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和执业精神的错误行径。这些行为主要表现为篡改、伪造财务数据躲避审计、税务检查,泄露企业财务机密换取个人私利,漠视或协助上层管理者隐匿财务资金等等。对于会计行业的这些职业道德危机,究其内在根由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第一,会计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薄弱。会计从业者的自律意识缺位问题已是老生常谈,鉴于“金钱至上”理念的回流,会计的价值观与利益观都发生了变化。当会计从业者每天面对的都是掘利逐益的画面时,许多人便放松、甚至是放弃了自律意识。由于会计从业者不能通过自律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致使自身的职业道德持续走向脱轨,最终滑向“”深渊。第二,会计从业者缺少正规的职业道德教育。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仍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尽管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对已就业的会计人才其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与培养上却有所放松。此外,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故此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第三,会计从业者缺少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由于会计职业道德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道德约束而非法律约束,因此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强制性。而且目前的会计从业者中文化程度与业务素质不高的人依然不在少数,这类人群非常容易无视会计职业道德约束,部分人甚至认为即便违背了职业道德但只要不踩到法律“底线”也无可厚非。

此外,从外部分析原因,会计职业道德危机的出现也是由于缺乏对会计人员完备的监管。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依然薄弱,组织结构也并不健全,所以会计监督的实施仍然较为困难。而且现存的监管体系中,部分监管部门不能依法依则办事,甚至掺杂个人因素进行人为干预,降低了监督的严肃性,导致监督弱化,为会计从业者违背职业道德提供了可乘之机。与此同时,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还存在缺乏可行性的问题。对会计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测评时,要求综合服务对象测评与自我测评两方面的结果,而这种测评方式存在着难以取得客观公正评判结果的弊端,因此可行性不高。

三、德商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德商教育对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会计从业者进行必要的德商教育对提升其会计职业道德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方面,德商教育有助于纠正会计从业者道德认知知行脱节的问题。德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使人置身于德性约束之中,但这种约束并非严苛的限制,而是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自然内化成人的自律意识。客观而言,目前的会计从业者中并不缺少职业道德认知较高的人才,但是这部分从业者却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恰恰会导致和缺少职业道德一样的结果。因此,对会计从业者,特别是存在这类问题的从业者进行必要的德商教育有助于促进其德性的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德商教育有助于会计从业者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生活于世的意义主要是由其对价值观的选择来决定的。目前社会上充斥的各种价值观念,非常容易使会计从业者产生迷茫。如果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会有职业道德缺位的问题更会引发人生道德危机。因此,对会计从业者进行德商教育,培养其价值选择的能力,使其在道德困境与冲突中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会计从业者德商水平的方法

提高会计从业者的德商水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强化会计从业者对人性价值的认识。德商从本质上始于人类的智慧,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S多深刻的道理与博大的智慧,如果能从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入手,不仅可以使会计从业者重建其对高尚德行情操的理解,更能促进其对自我价值产生新认知。在重视物质与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文化精髓中对道德与自我的追求,正是一种统一自我与社会的和谐追求。当会计从业者的自我与社会认知实现统一时,个人价值也会同社会价值相协调,从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二是培养人文关怀,使会计从业者以追求人的真善美为目标,减少其对外在利益的过度重视。德商从本质上说属于一种助人获得真善美这类内在利益的能力,但是内在利益的获得有时是以损耗、甚至时牺牲外部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德商教育应当脱离冰冷的伦理道德说教,而是回归人文、回归生活。当德商教育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变成一种生活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时,才能真正使会计从业者形成正确的利益追求理念,富于社会公德心与责任心,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达到德商教育的根本目的。

篇8

    关键词:魏晋人格观;人物品评;特色与原因

    魏晋人物品评相比于汉代及以前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向,这一转向是在魏晋这一鲜明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本文从魏晋人物品评的缘起出发,来透视人物品评发生转向的深刻原因。

    一、 魏晋人物品评的缘起

    人物品评古已有之,如孔子将门人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孟子将人格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境界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等级等等。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评最初是和相书联系在一起,对人物的贵贱、贫富、祸福等进行评论、预测。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的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同外在形体相联系的合理内核为后世所彰显。真正使人物品评成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风尚,则起始于东汉的清议。这与当时政治上提拔、任免官吏要求士人必须在言行举止上有比较好的声望,必须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有着直接的关联。地方宗族乡村集体对名士的品评和鉴定,普遍是被作为品评人物的核心依据,直接关系到士人的升迁、提拔及其政治前途,由此,品评人物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物品评在曹魏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曹操的“唯才是举”与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是对东汉以来统治阶级所极端重视的却业已经成为空虚的道德标准的人才标尺的一个极为大胆而有力的冲击。这种重才轻德的“叛逆”对冲破传统儒家思想束缚具有极其重要的解放性意义,导致了当时的人物品评由重“德”向尚“才”的历史性转变,即从强调人的道德伦理的本位性,转向强调个体的智慧才能的重要性。“这就使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打开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的一个领域,开始集中地对个体的智慧才能,包括对个体的气质、心理、个性及其外在表现进行研究。”

    汉末魏初的政治动乱使人对自身的生命短促、欢乐少有、悲伤凄凄等发出了一连串的怀疑和追问,而当时经学的衰落又使人对儒家礼教离心离德,从而给议论、争辩的风气打开了一条门缝,使这一时期的道德、哲学、文艺等都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士人对此前传统的功业、信仰、经学发生了极大的怀疑,同时,伴随着这种思考,一种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出出来了,这标志着人的觉醒,[2]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的传统标准和价值信仰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种觉醒除受玄学思潮影响外,亦在人物品评中鲜明而具体地体现出来。

    分析考察一下人物品评的发展演变历程即可明白,魏晋前由政府主导下的官员人选决定着人物品评的基本内容,所评论的对象必须做到仁义、孝廉,言行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而才智则远远置于仁义礼智之后。具有规范性、广泛性的道德标准讲究唯德是评、唯贤是论,从根本上遏止和压抑了潜藏在不同士人身上的才智的充分发挥,使人物的个性不得不长期牵制于所谓一般共同性。自曹魏氏政权唯才是举推行后,便赋予了“才”以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它成为人物品评由政治伦理性向审美性转变的桥梁,促进了人的独立觉醒、人的自我认识意识的萌发,无疑是当时思想解放的先声。

    及至《世说新语》问世,这部把人物品评作为主要内容的志人着作, 从重才情、尚思理、标放达、赏容貌等方面,对人物作了全方面的审美性考察。它排除了在人物品评上事关伦理、道德、学问等德性方面的诸多内涵,其所侧重的重才,是对人的本质的多重体现,虽仍然包含政治之才,但更多的是指绘画、书法、音乐、思辨等方面的创造欣赏、玄学思辨以及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人的种种智慧和才能,亦即是对此前几百年来才屈于德、人服于礼的一个重大反驳。正是这种转变使魏晋六朝的审美理想更具艺术趣味,更有利于文艺创作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文艺美学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哲以争鸣的方式说,是道德实践的美,是智慧思考的美,而魏晋六朝在审美性的人物品评兴起后,却赋予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人所追求的作为人的本质在于审美和自由! 如果说,在两汉时,人是善恶伦理的化身;那么,在魏晋六朝时期,人便是心灵和精神的化身,是诗意般的人生体验。经学的崩溃和儒学的经离给了魏晋这一特定时代的人们充分欣赏自己的绝好机会,它促使人们去感受人的存在、人生在世的意义及价值。这是一个讲求个性,欣赏自己,追求主体内在精神自由的时代,更是一个发现人本身、弘扬人格美的时代。魏晋六朝文学因为有肥沃的艺术土壤,便在此背景下显示出文学的自觉。也正随着文学的自觉,在创作上结出了许多丰硕的成果。这一阶段许多文学上宝贵的收获都留下了人物品评的痕迹,都或多或少地、或直接或间接地与当时审美性的人物品评分不开。

    二、魏晋人物品评特色形成的基本原因

    人物品评最终脱离了“作为国家和地方政治人才选拔舆论准备的既定轨道, 成为广大士族文人相互之间进行审美性的评价、认识和了解的主要渠道, 成为门阀士族彰扬和宣泄本阶层意志、观念乃至审美趣味的主要途径”。个中原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方面:

    首先,士大夫阶层追求人格精神的独立无疑是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而士人追求人格精神的独立又可追究到他们此前在政治上积极追求的失落。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引起的“清议”运动可视为汉末至魏晋整个时代士人觉醒的开端。两汉时代,由于封建大一统集权专制国家制度进一步发展,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先秦时代纵横四野的士人终于变成皇权以及其代    表的政治权力的附庸, 即使能够进入到政治权力的核心,也不过是皇权的工具。而在另一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又促成了宗族的财富和儒士文化相结合,古代儒士和富庶宗族的结合便形成了士族集团。到了东汉尤其是东汉后期,士族阶层的力量已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东汉政权就是建立在豪门地主的基础之上。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严重,和士族在政治上的要求发生严重冲突,“清议”运动便是二者冲突的一个重要结果。“(东汉)中叶以后,士大夫集团与外戚宦官之势力日处于激烈争斗之中,士之群体自觉意识遂亦随之而日益明确。”[4]随着士人的觉醒,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阶层在政治上的要求日益凸显,从“清议”运动开始,虽然士人的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才的选拔影响到了政治,但士人阶层被日趋“边缘化”的政治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党锢之祸”更使得士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根本无法同皇权以及激烈角逐政治权力的宦官、外戚两大政治势力相抗衡。曹魏时代,曹魏政权的出现更是被视为是庶族势力对士族力量的胜利, 虽然曹魏政权很快被士族大家司马氏所取代,但司马氏的胜利并不代表整个士族势力的胜利。因为掌握了君权的司马家族与其他士族之间的关系旋即便变成了君主与臣民的关系,发生对立与冲突的仍然是皇权与士人阶层这两股势力。于是,我们看见士族的政治心态终于出现了分化: 许多士人继续维持着对政治的热衷,如何晏、山涛等人,他们这些人对政治的热衷最终使得东晋时期出现门阀政治, 士人终于在东晋时期进入到了权力的核心, 成为政治的主角。但是绝大部分士人开始对政治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并开始逐渐疏离政治,其中以与曹魏政权有关的嵇康、阮籍等人最为突出。在对政治的疏离冷漠中,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他们开始从不同的方面建构自己的群体人格,表现在精神层面上,他们则超越现实功利目的的束缚, 努力以审美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由此,人物品评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即由因功利目的的“唯才是举”标准转向超越功利目的审美判断的标准。

    其次,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做出积极的追问。先秦至两汉,主导人生态度的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回避生死问题的取向,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来珍惜人生,实现理想。但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已,战祸不断,狼烟四起,人的生命在这动荡的社会环境里显得极其脆弱,由此不得不引发人们重新思考自身的人生价值问题。魏晋时期人们的寿命都很短,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 岁。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残酷的社会现实与日趋完善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相结合,只会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痛苦。人生无常,生命苦短的悲情开始在整个社会弥漫,“生命无期度, 朝夕有不虞”,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感慨,对残酷现实的极度哀伤成为整个魏晋时代的一种主导情绪。由此,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此前价值观念赋予人们的价值追求,如世俗的圣王、圣贤信仰、学问和功名等等在短暂的人生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以往的这些世俗的价值追求,在大多数士人看来都是值得审判的,都将无法为继。作为生命体是人的外在价值追求的载体,生命如果都不复存在,那么,所有外在的东西便都变得毫无意义。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开始思考生命本身的终极意义,更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生命的无限眷恋。在魏晋时代,我们所看到的是人们抓紧生活,尽情享受的一面。

    尽情享受生命的方式貌似腐败、堕落,其实则是一种对人生和生命的强力追求。人生既然苦而短,为什么不珍惜这有限的生命,去尽情地享受呢?我们认为,联系社会大背景来看,这种对享受生活的追求不能被认为是堕落、腐化的行经,而应该视为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即对传统价值取向的抛弃,对人生、生命的重新认识,它体现了人对自身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体现在魏晋时期对人进行评判的价值取向上。既然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得到肯定,由这种生活方式所包含的人内在的才情、品格和神貌等方面也就应该受到积极的推崇。“总之,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 ,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合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究超凡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7]而这种“美的理想”也就成为对人物评判的“最高的标准和原则”。人物评判的标准向审美取向的转变,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评’之美学, 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 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

    另外,魏晋时期人物评判的审美标准彰显的是士人独立的人格精神, 体现了在皇权之下的广大士人作为“人”的自我觉醒的精神追求,使得秦汉以来以帝王为中心的文化时代过渡到以士人为中心的文化时代, 这当可视为魏晋时期人物评判审美标准所反映的士人觉醒意识的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2卷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9

“老师爱你吗?”同一部门的问卷交给答卷教师的上万名学生,肯定回答者则只占答卷者的15%。

怪哉,两者的差距可谓大矣!

教育者一方自以为全身心地爱学生了,学生一方则对师爱浑然不觉,毫不买账,更不领情,其根本原因在哪儿呢?是教师的爱施得不够,还是学生对爱反应迟钝?是生对师所施的爱缺乏人性化的共鸣,还是师对给生的爱产生了不应有的异化和歧义?

教育者人品的高境是与人为善,即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让生命得以永生,就像历史在遗产中永生,现实在未来中永生,父母在子女事业中永生一样。近百岁的万能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人称“当代”的钱伟长每日黎明即起,挑灯伏案,手持高倍放大镜,一字一句批阅学生论文,简直忘了自己。他那渊博的学识清泉与精深的思想乳汁汩汩而淌,悄悄地注入学子的心田。

教育者学品的高境是学而不厌,即以发展与完善自我的不断突破,为学生耸起路标。年迈的孔夫子“韦编三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这真如司马迁所赞,是怎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史记)的先哲风范啊!

教育者教品的高境是诲人不倦,即以“传道、受业、解惑”,赢得学生的最好发展为天职,以艺术性地启动求学者的智慧之门为乐事,尽享人世间精神与文化给予的幸福。当代名师魏书生曾长期任两个班班主任、语文课,几乎每日都接待天南地北数百名来访取经者,每年又回复四面八方数千封咨询信件,应邀去各地上课讲学而飞来飞去,他却习以为常,乐此不疲。

三品(人品、学品、教品)的核心是师德。师德是被称之为人类灵魂与智慧的工程师的人无比高尚无比完美的境界。

师德的真谛是师爱。师爱是胜似母(父)爱、纯于母(父)爱、高于母(父)爱的人类极其圣洁而美丽的情感。

师爱的本质是师魂。师魂是使自己全部生命智慧之泉在学子人生事业中永生奔流的伟大而无私的给予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外形的制度和方法的改变,而没有人注意对人的培养,他比喻说这好象只注重掘池,而没人注重池中的水。他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终逃不了一个空虚。”此话说得多好啊!离开了爱之水,校园里的任何劳动岂不都失去了意义?如今虽已二十一世纪了,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难点依然是夏老当年所指的“水”,这很像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可见爱是教育者的根,其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也是无论什么方式、什么方法都不能比拟的。

我曾在《播种辉煌》一书中对这种教育者的爱作如下表述:

爱不是恩赐,恩赐是慈悲,悲天悯人的慈悲没有爱的灵光!

爱不是施舍,施舍是行善,小恩小惠的行善没有爱的圣火!

爱不是交易,交易是买卖,争斤论两的买卖没有爱的霞色!

爱不是报偿,报偿是还债,投桃报李的还债没有爱的金心!

爱是无私的给予,像大海给予白帆蔚蓝蔚蓝的依托;是纯真的奉献,如云朵献给大地晶亮晶亮的雨丝……

教育者爱的本质是教育。在教育之中,关爱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关爱每一个学生心智的升华,关爱每一个学生终身的幸福。

教育者爱的极致是宽容。宽容是真情的呵护,高尚的尊重,深层的理解,热切的等待,人生的一大境界。

教育者爱的真谛是赏识。赏识是高度的信赖,清醒的思索,透辟的预见,富于前瞻的远视,是智者哲学的发现。

爱是教师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爱也是一种高超的能力和方法。这就是一部分教师虽有良好的施爱动机,却没有足够的施爱能力和科学的施爱方法,表现为惯于用简单粗暴替代循循善诱,用霹雷闪电替代和风细雨,用喊破嗓子替代示之以范,用指手划脚替代精雕细刻,用越俎代庖替代独立自主,用放任自流替代疏导融通。如此这般,这部分教师事倍而功半也在意料之中了。

篇10

关键词:《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学生 实际指导意义和影响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学校要重点关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借鉴《先秦诸子选读》里的经典故事,了解人生中更为深刻的哲学启示。这类文章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开设《先秦诸子选读》的选修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阶段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

现阶段,在高中教学中增设《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教学方案,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高中生可以通过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了解到更多古人的哲学思想,提高高中生对哲学思想的全面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价值认同,为传承传统文化底蕴奠定深厚的基础,可以收获古人的精神财富,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对人生的态度,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故事是对人性品质的全新解读,同时也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尊师重道,如何生民立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深远影响

1.有利于感悟人性世界,提高自身修养

高中开设的《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在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上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高中生可以通过《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文章,感悟古人对人性及世界的看法,同时提升自身的修养。如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就充分地体现出古人感悟好学,以及对精神价值的更高追求。教育现代学生在学习上要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教师作为辅助者,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学习,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具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2.有利于感悟先哲智慧,陶冶学生情操

《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先秦诸子的论著。选入读本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促使那个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况,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教育上有诸多影响。为此,作为我国的经典论著,更应该把《先秦诸子选读》的文化经典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的现代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加深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对古代文言文阅读和分析的基本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能力。

3.有利于感悟文学品位,提升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对《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传授,可以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能够提升文学品位。在《先秦诸子选读》的经典散文中,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展开情节的想象,加深对文学知识的认知和扩展。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讲述了古代人对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美学因素还能够丰富现代语文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从中了解人性真、善、美的品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审美结构,提升个体的审美品位和修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开设是教育改革的明智之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高中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同时更发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是缺少相应的参考资料,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先秦诸子选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沛烈.感悟“人性”色彩,提高自身修养――浅谈《先秦诸子选读》的情感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2]王标.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J].语文学刊,2005(8).

[3]彭蔚兰.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