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训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培训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培训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 多环节实践训练

“90后”大学生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受网络信息化、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和上辈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人说“90后”大学生是颓废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言行乖张桀骜,精神匮乏,总是做出一些在上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当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大学生,离开父母亲的怀抱,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需要独立处世时,才幡然醒悟,脱离了家长,自己根本实现不了“自己动手”,更别提“丰衣足食”了。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这一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耿丹学院的11级、12级、13级男女生共500人),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0%的同学缺乏独立创新能力和缺少实践机会。

一、“90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

在对耿丹学院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男女比例接近1:1,13级参与200人,12级参与200人,11级参与100人,在此次调查中涉及到的系有人文系、语言系、经管系、艺术系、机械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发现“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结合体,二是个性鲜明,内心空虚,三是思维前卫、责任感弱、缺乏目标,四是认知狭隘、自身利益为重、追求功利化。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表现为虽然创新范围涉及广,但深度欠缺,虽然创新能力强,但实践能力较弱,虽然创新欲望强,但持久性差。

二、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及现状

“大学生多环节实践训练是为高等院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以促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而开展的多个方面的实践活动训练。”这是对“大学生多环节实践训练”普遍认同的一个定义,问卷调查分析表明“90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远远高于其实践能力,在面对问题时,“90后”大学生虽然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的新点子,但是想要化创新为实践,任重而道远。如果可以将优势也就是创新能力保持发扬,再通过训练改善自身劣势,也就是动手实践能力,之后将两者相结合,那么“90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面对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问题,各高校开展实践训练项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多环节实践训练还未得以全面开展,但就目前国内外来说,高校的训练项目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和成就。

1.国内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成果

许多高等院校主要以金工实习这样的课程安排来提高学生的一些技能。我国高校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趋势,在校园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基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社会上的反应来说,每年毕业的大量大学生仍然在技术训练方面有所欠缺。好在很多院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目前也都纷纷在创立适合自己院校发展的新的实践方案。例如清华大学的工程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创建了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南京理工大学也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取得进步而不断努力。在众多高校中,香港理工大学在工程教育这个领域做的是最完善也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它的训练项目覆盖面广,项目多,最可贵的是与企业联系紧密,这样就很好的完成了把课堂搬到实践上来这一目标。

2.国外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效果

就国外来说,由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历史已有二百多年,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他们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德国的工程教育强调教育与训练的一体化,例如, 本科阶段的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平均在五年以上,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实践环节。而美国则是要求学生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需要在企业进行两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之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法国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以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

三、多环节实践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参考方案

高校学生群体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对问题时有着独特的决解方法,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网上随处可见他们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印记。然而,他们身上亦有着“90后”大学生的标准特征――存在惰性思想,缺乏亲身实践的能力,过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负面产物。目前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力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实施各种活动训练方案,虽然实践活动繁多,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但是由于过于形式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训练,收效甚微,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结合“90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现状,借鉴目前国内外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有效经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其持久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设计方案如下:

该方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多环节实践训练的目的、意义、计划、内容,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挑选优秀的学生参与多环节实践训练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刚进入校门,初步接受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在这一阶段,把创新实践课作为选修课程或者辅修课程,辅以学习的活动训练计划,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内容: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研室,开设多环节实践训练课程,讲授实践训练活动内容、计划、目的,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同时针对现在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整理,完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注重理论基础知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把专业知识与理论实践进行糅合,在校内挑选自愿者组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小组,由教研室的老师分别对不同专业的自愿者开展专业知识辅修课程培训或进行本专业外的新的领域的知识教学课程培训,经过培训后学生可在本专业领域内或在其他新的领域内独立进行新的创新,完成创新实践课程后可开展第二阶段真正的实践训练。

时间:一个学期

对象: 大一新生

目的:让学生了解多环节实践训练的计划、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传播创新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第二阶段的实践训练做铺垫。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创新能力得到突破,不断提升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整理的能力,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打破常规,发表独立的见解,进行大胆的创新。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后,挑选出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学校为其提供实践机会。

内容:一是学校利用校内可用资源,免费为学生提供小创业平台,例如小市场基地,仅供学生进行买卖的校内市场基地,他们可以组队或各自进行小创业,独自策划创业计划、开展营销计划,进行内部运营管理,根据创业项目、营销方式、团队组合、盈利的多少做验收结果,优胜者可获得学校的奖励或创业基金,就耿丹学院而言,利用图书馆的空闲空间设置格子铺,学生通过竞聘的方式租用格子铺做一些小的经营,学生从中既能获得一定得收益,又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学校挑选优秀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基层管理活动中,让学生有一个亲身实践的机会,例如,耿丹学院成立学生事务服务大厅,设立勤工助学和顶岗实习岗位,公开招募学生助理,为全校学生办理学生证、磁条充磁、学生公交卡等各项事务,日常工作由固定老师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学生都收获不浅;三是学校常年开放科研实践场所,提供技术设备,一些材料学生自行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鼓励他们参加科研比赛,以实验作品或论文等形式作为验收结果,优秀者可以得到奖励;四是申请相关课题,由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研室老师组织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团体行动,学生各司其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数据,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增加学生社会经验,拓展其眼界,丰富其思想。

期限:一个学期

对象: 经过第一阶段培训过的大一新生

目的: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平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效果

预期效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训练平台,使校内在读学生得到一个真正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阶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独立作业,这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更高层次的激发,把创新与实践融合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前景

在谈及对待实践训练的态度时,有高达60%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参与,可见“90后”大学生的配合度还是极高的,所以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不管学习哪一个专业,最终都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所以多环节实践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多与企业沟通结合,同时在学校建设方面,应当加大校园实践教学建设,这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不断探索新的方案,才能让多环节实践训练发展得好而快,真正起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通讯作者:邢俐

[参考文献]

[1]戴红顺.加强知识储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中教研究,2002,(4).

[2]卢静.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杨向荣,陈伟.大学生创新实践指导.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4]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4,(4)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分析法;培养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职业能力基本要素,是各种职业都普遍适用的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的职业关键能力。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更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形成

职业核心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最基础的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自我学习能力、革新创新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八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形成的能力是基本能力。第一类是通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形成的教育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第二类是个性特征,如诚实性、开放性等。第二阶段,个体经过高等教育、岗位培训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第一类是职业特殊能力,如产品设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等;第二类是触发性的职业核心能力,如语言交流能力、策划能力等;第三类是个体心理能力,如预测能力、领导力等。第三阶段,个体经过组织内再学习与终身学习形成促进组织变革所需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如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

下文基于大学生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法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即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进行分析,描述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要用到的有关知识以及采取的步骤。

1.知识维层面分析。大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知识及自主学习的专业领域的其他知识。三是课外知识,包括个人专业领域外的各类知识。尤其要学习时间维和逻辑维步骤需用到的知识。

2.时间维层面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时间为维度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规划阶段。大学生入学后要主动认识专业和职业,学习自我认知和评价,明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做出规划。二是拟订方案。分析大学所面临的环境、不同时期和人才培养要求,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模块,做出长期和短期计划,制订总目标和子目标,以及不同阶段要完成任务和活动。三是实施阶段。大学生贯彻执行拟订的方案,完成各阶段任务和活动,培养相对模块的能力。四是阶段评估。对各阶段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并根据执行情况、评估结果和环境的变化对方案进行调整,形成个人发展规划的循环系统。

3.逻辑维层面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都可以用四个逻辑步骤分析,从而将各阶段的任务详细分解。以拟定方案阶段举例说明。一是明确问题。此步骤需要明确的是如何制订方案,并搜集相关资料。二是指标选择。根据外在环境和个人需求,选择评价方案内容的具体指标,如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等,形成指标体系。三是分析决策。围绕目标、预期效果、实施流程、任务和活动等内容,各设计一组可选择的子方案,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子方案的优劣顺序,选择最佳组合。四是执行计划。根据系统分析选择的子方案,撰写总方案。

三、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通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分析,独立学院也应当结合实际,整合当前资源,进行改革与实践,构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化培养体系。

1.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编写培养手册。第一,根据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明确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标准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第二,以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标准为依据,制订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体系。目标体系要针对职业核心能力八个模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按照能力要素、能力标准、培养指导、评估指导四个方面作出定量定性的规定。第三,编写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手册,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和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手册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大学生在手册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整合课程教学和校园活动,创新培养模式。第一,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分类型、模块化的工作思路,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课和基础课实施渗透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设计教学载体,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及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辅导课和选修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第二,整合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式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校园文化、学科比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参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3.记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实施效果评估。第一,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内容,编制培养记录册,成立职业核心能力评估中心。学生按学年记录参加的各项活动和完成的任务,上交评估中心审核。第二,评估中心动态跟踪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实施阶段性评估。对照目标能力点,结合培养记录册内容,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学年评估学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确定能力考核等级。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建议,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更新项目任务,形成动态发展的培养体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邢亚林(1976-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大学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5-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长,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这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用人单位在用人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却提高了用人标准。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等。对大学生而言,实践性能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不足等方面,导致了其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所在。摆在高校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表述

“就业能力”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体,并提出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观点,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性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国外学者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国内有关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分为五个类别16项技能:一是基本技能,即阅读、写作、学习能力;二是专业技能,即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三是适应能力,即问题解决能力、执行力、自制力、抗挫折力;四是发展能力,即勤奋诚信、责任感、职业规划;五是交往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实践和素质三个部分。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来看,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应包含以上提及到的诸多方面。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出版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对2010届和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反映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有50%的2010届本科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有85%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有20%的本科大学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有41%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创业理想是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报告还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对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高达到72%;优秀毕业生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工作三年后)。因此,加强高校与社会对接、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和社会需求,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修订

1.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按照既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以四年为一个修订周期。然而,在大众化教育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周期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精英教育时代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套用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时间上,应该制订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修订,采取四年大修一次,每年小修一次的措施,使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趋于完善。在修订内容上,高校应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调查的对象以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为主。根据市场调查反馈的信息,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通过学习借鉴,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职业生涯学说,许多国家中小学就开始讲授职业规划知识,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学习的典范。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职业规划教育,绝大多数高校起步更晚,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最近一项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规划不明确。我国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一方面,主管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计划,要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通过大学四年全程的生涯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二)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的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这对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学生甚至在大学期间都没能适应。因此,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技术更新迅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无论你是在就业面试,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良好的沟通,将使你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因此,在大学期间,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引导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地训练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文人类院校,高校都应开设相关课程。高校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等部门应积极举办演讲、辩论等大型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机会,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培养。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及时调整实践性课程比例。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报告反馈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教育主管部门也充分认识到高校实践性教育的严重不足。《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本科专业实践性学分的比例,“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由此可见,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还是理工农医类,实践性学分比例均增加了10个左右的百分点,师范类教育实践也增加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合理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2.以企业为依托,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大学生进企业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国外许多高校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建校企合作,对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都是有益的。学校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解决实际性难题,也可以为企业人才提供理论深造的机会。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提供优秀的企业人才担任实践导师,也可为高校教师培养实践性师资人才,增强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性环节来培养,光靠课堂学习和极少的实验课程很难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通过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从而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和校园内学不到的实践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1.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许多高校还没有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或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学”课程,尤其是在跨学科教育模式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借鉴。虽然,我国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创业实务”“创业精神导论”等相关课程,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在人、物、财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学习借鉴,结合本国实情,逐步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2.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承担创业教育的师资也严重缺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是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也有极少部分是有过企业培训工作经历的老师。这些教师绝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也没有实际创业的经验,只能在摸索中教学,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高校培养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师,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从社会各行各业聘请一批有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现身说法,只有这样的群体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业敏感性。

总之,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与社会对接,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鹏.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25).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潘日鸣,沈学杰.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提升措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5]张惠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

篇4

[关键词]考证 就业 人才培养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63-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许多普通高校的选择。为此,高校各专业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报考各种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甚至出现了“考证专业户”。这个现象促使高校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正确引导学生。为此,我们制作了问卷并在学生中做了调查,生源全部是在校本科生,文理兼有。通过对学生考证现状的把握,思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一、学生“考证热”的诱因

“考证热”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社会就业矛盾加剧和学生认识存在误区共同诱发的结果。调查显示,高达85.5%的学生有考证打算,这还不包括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考试。(1)在提及为什么要考证时,64.5%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因为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与社会人才需求矛盾的加剧,就业危机不断加大,迫使大学生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如今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能力,尤其是工作经验,在用人单位不了解应聘者的情况下,证书成为最直接的证明。(2)有些学生考证则是为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认为证书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在考证过程中搭建了一个与人交流的平台。(3)值得注意的是,高达63%的学生不要求所考证书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符,认为课堂讲授的专业知识枯燥无用,这也说明课堂教学的引导不够。(4)培训机构在招生时,常大力鼓吹参加证书培训的种种好处,并通过个例夸大证书在就业时的作用。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反思

首先是培养方案的定位。应用型人才要能应用理论,能将客观规律运用于相关的领域进行工程设计、规划决策,换言之,就是要“学以致用”,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学结构以基础为导向,注重学科基础以及社会发展,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扩展能力以及应用创造能力,使学生尽快明确专业特点、专业用途。

其次是注重培养方案的系统性。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一般包括通识(基础课)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拓展(专业个性)教育和毕业适应(就业适应)教育四大模块,前两个模块是一致的,后两个模块则充分体现了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所以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学生专业个性的塑造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中,各个环节之间应相互关联,相互承接,通过专业能力塑造的主线将一个个分散的实践环节串成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项目化工程。

再次是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要细化内容与标准。许多高校制订培养方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偏差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识模块所含课程的授课教师对专业不精通,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讲授内容不分专业,知识重点与学习要求不分专业。而实际上不同专业对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有很大的差别。(2)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只管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对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讲授内容在专业中的作用,以及所授知识在其他课程中的应用都不提及,学生很难将不同的课程理解为一个知识系统。(3)受学时的限制,专业课教师通常感觉学时不够,上课压力很大,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将专业内容交代清楚,有些教师索性能讲多少讲多少,往往只讲了基础知识学时就用完了,学生到就业之后才发现真正有用的部分根本就没讲。(4)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有些学生交个报告了事,有些实践内容远远达不到方案要求。

三、正视问题,合理引导

第一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学习、考证与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67.4%是迫于就业压力而考证,只有17.1%的学生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实力。目前出现的农民工工资高于大学生起薪的现象更使一些学生急于求成,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基础知识,而选择花大价钱去专业机构培训。针对这些问题,要给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背后隐藏的实质,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做长远考虑。调查显示,57.8%的学生课余准备考证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同时有53.5%的学生在第一次考证没通过时会选择再考一次,说明学生是很重视考证问题的。另一方面,只有27.7%的学生认为证书越多,就业就越有把握,体现了学生的矛盾心理。这些都需要合理引导。

第二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调整,一般都在大四进行,其实应该分段分时进行,贯穿在每个年级中,学生一入学,就会考虑就业问题,有的甚至在报考专业时就考虑到了就业,所以一入学教师就应该向学生说明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等。在最近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上,特地加入的就业信息在学生中反响强烈,许多学生认为入学的专业教育极其重要。调查显示,50.3%的学生认为在大二考证比较合适,因为大一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迷茫,而这时考证并不合适。教师可在就业指导课中告知学生,专业考证应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始,即在专业基础课学完之后。因为大二正是学生发现自己兴趣,挖掘自身潜力的时候,这时考证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也会事倍功半。大三应让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就业方向,提出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再去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考证内容。大四主要向学生说明就业简历的注意事项,面试技巧等。这种分时分段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能即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

第三是合理引进证书。68.1%的学生所考证书与专业一致或相关,说明大多学生还是希望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在这方面,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远没有学校专业、系统,既然如此,学校何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证书引进来,从而将学生从培训机构拉回课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又降低了学生的考证成本(时间和金钱)。这方面,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 “电子工程师”认证,培训内容包括电路、电子技术、单片机等,都在专业基础课中,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后,可以经过强化培训后直接考证,不需花费太多的课余时间,反而还抓好课堂学习,一举两得。另一个“NCIE”认证也是异曲同工,学生学完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后,就可直接认证。在能力需求上,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实践能力比证书更重要。所以在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上,我们引入了校外的培训内容,例如“嵌入式”课程,在社会培训机构中很流行,而许多学校开设有这门课程,欠缺的是项目化实训,我们在实践环节中加入这一内容,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课堂上学到在校外花大价钱才能学到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要对社会培训机构的招生进行干预。对培训机构不能禁止,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本着合作培养的思路,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许多学生一入校就报名参加相对专业的培训,还为此逃课。对此一方面引导学生此类培训至少应在大二以后进行,有了专业基础后,会学得更好更快。另一方面,禁止培训机构招收大二以下的低年级学生,同时在其招生时,要求说明专业特征、培训时间,不得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尽量为其提供便利,方便学生学习。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考证需求,又为培训机构树立了口碑,达到双赢。

第五要关注学生的多兴趣取向。有超过40%的学生所考证书与专业不符,这部分学生有的是入学后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有的是想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这些学生也要很好引导。现在许多高校加大选修课学分,通过增加人文选修课和专业公选课,拓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很好的举措。

不同层次、不同地区高校出现的大学生“考证热”,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现象。只要合理引导,处理得当,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契合社会发展,同时与社会培训机构融合,共同努力,就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寻求到符合发展方向的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德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2] 谭海鸥.大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 林守珠.多视角探究大学生考证现状[J].闽江学院学报,2010(7).

篇5

关键词:创新设计;物理样机;虚拟样机;教学实践

1 前言

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结合现有科技成果,设计出具有创造性和使用性的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涉及到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工艺、材料及处理、机械结构、机械产品维护及管理等机械工程领域的多种创新。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教育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与历来对于机械创新教学研究重视不够有直接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迫切而主要任务,可以改善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动态仿真再到整机结构优化的各个阶段。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建立零件的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并检查零部件的装配间隙和干涉,应用分析软件对样机进行运动仿真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校核、计算。及时发现错误,优化结构,可以方便地更改模型,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可见,虚拟样机技术是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机械创新设计需求为主导进行技术学习的思想,虚拟样机技术的学习应该结合机械设计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具体要求。课程注重对虚拟建模、虚拟装备、运动仿真和优化设计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培训,同时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安排相应的设计实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这些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对其在机械创新设计中具体应用的思考。

在虚拟样机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要同时加强学生对物理样机创新设计能力的培训,从加工图纸绘制、非标件加工、标准件选购到样机的装配和调试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并且根据所设计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试验。样机试验也是一门科学,根据培养进度应适时开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详细介绍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对比试验等科学的试验方法以及方 差分析、t检验等数据统计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方法。通过合理的试验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参数,修改样机结构,对虚拟样机的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直至产品定型。可以说,虚拟样机与物理样机研究并重是促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3.3 指导学生申请或参与相关项目

在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技能的基础上,吸引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从基础设计工作做起,逐步了解和熟悉项目的论证、设计和运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组成团队申请校级、市级或者自治区级的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立项、方案设计到具体的技术创新设计和产品设计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学生既可以得到项目的锻炼又可以得到经费支持,可以有条件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查阅文献提出设计任务并通过可行性分析明确设计的功能目标,然后,进行团队讨论,根据成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发挥创造思维确定总体设计方案,下面,进行团队分工,依据个人所掌握的不同的创新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虚拟样机创新设计,做出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与此同时不断对总体方案进行修正;接着,团队合作完成物理样机加工、装配、调试和试验改进工作,最后,完成整个机械创新过程。

3.4 校企联合培养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经过参与项目锻炼后,学生对整个设计流程有了切身体会,同时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具备了进行创新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安排实习机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让学生到工厂一线去了解企业和社会对创新设计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创新设计流程。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也使得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械人才。

4 结语

    培养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教学改革的思考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样机与虚拟样机并重等四点解决方案,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对方案进行补充和验证。期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王胜曼,张建华,陈占伟. 关于培养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10,(15):182-183

[3] 孟飞,刘平安.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38-139

[4] 李自胜,肖晓萍. 机械创新设计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探讨[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3):71-73

[5] 刘平安,孟飞,平学成. 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22-23

[6]马强. 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J]. 高等教育,2011,(1):19

[7] 陈海波. 机械设计类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验室科学,2010,13(2):31-32.

[8] 马玉钦,曾斌祥,张勇杰.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综述.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6):596-600.

篇6

一我校电子大赛的组织、培训和实施

(一)精心组织

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竞赛活动搞得好,必将有利于带动学校电子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望、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本科商科院校来说尤为重要。组织分为学校、学院、系室三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确保电子设计竞赛基地实验设备、器材、培训经费、参赛经费的到位;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牵头的竞赛活动组委会,全面负责电子大赛的组织工作,选拔指导老师,选拔参赛学生,保障实验场地与参赛条件;系室具体组织老师指导,学生培训,参加研讨等。我院已5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三项、省级二等奖二项,省级三等奖四项。作为一所普通商科院校,我校在参加全国性电子设计竞赛这样大规模、竞争非常激烈的竞赛活动中,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精心组织是保障。

(二)科学培训

竞赛要求参赛者在4天内,每队完成从选择题目、论证方案、设计硬件、软件、焊接元器件、调试程序、固化程序、撰写文章等一系列的工作。必须经过科学严格的培训。我校的做法是从寒假开始进行训练,整个训练分为4个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阶段,模块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阶段。基础知识训练的目标是达到“六会一牢固”,即基本知识牢固,会看图,会画PCB板,会焊接安装,会测量,会使用互联网进行查阅资料,会写文档。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必须精心的准备,通过翻阅大量资料,由于没有现成的书籍,综合性强,必须是创造性的工作。通过教师不懈的指导,学生的刻苦努力,使学生在电子元器件知识的应用,焊接技术,通用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技巧,Protel绘制原理图,PCB板图等方面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在主流单片机系列的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才能较好地完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阶段的任务。模块训练阶段,模块训练的内容和目标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独立完成电子电路模块设计与制作,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会,促进信息交流,优秀作品及时整理归档,达到建立相关硬件、软件、资料的“共享资源库”。结合电子设计竞赛常用到的模块,进行相应基本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其内容包含有单片机最小系统、A/D与D/A电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声音报警电路、压力、光电等传感器应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等。模块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要举行学生作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讲解作品的实现原理、方法和手段,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指导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学生对点评后的作品进行性能改进。

综合训练阶段,综合训练的目标是将模块综合成某种系统,培养学生电子设计的综合能力。我们的学生存在的主要弱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不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差,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能力差,因此在赛前训练中紧密结合各个模块功能设置训练题目进行实训。训练题目为最初几届电子大赛题和指导老师自己设计的一些题。对于同一个制作题目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实现,然后比较制作实物的性能参数,加深他们对不同器件、不同模块特性的认识。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总结出最优,最成熟的解决方案。强化训练阶段,训练目标是模拟实际竞赛。以近几年的全国竞赛题目和各省的竞赛题目为模板,设计一些题目。每周一个题目,全部训练要求按照实际竞赛要求进行,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在此阶段学生没休息,指导教师也得连续作战,一直坚持到赛前。

强化训练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面对工程实际问题,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模拟训练,确保取得优秀的成绩。指导教师要全面的培训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还要把握方向,预测有可能出现的考题,这对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把握学科前沿。在竟赛前,学生应独立完成数控直流电源、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易智能电动车、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消防智能电动车、智能搬运车、国旗自动升降系统、电梯控制模型系统等课题的整套训练。

(三)具体实施

(1)竞赛题目的分析

竞赛题目在竞赛开始时(8:00)打开。参赛队员仔细阅读所有的竞赛题目,根据自己组3个队员的训练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参赛制作。选择题目应注意题目中不应该有知识盲点,即要能够看懂题目要求。如果不能看懂题目要求,原则上该题目是不可选择的。设计制作分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两部分,各占50分;设计与总结报告50分;总共150分。应注意的是基本部分的各项分值题目中是没有给出的,但在发挥部分给出的各小项的分值。选择时要仔细分析各项要求。确定竞赛题目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题目一旦选定,原则上是应保证不要中途更改。

(2)方案的设计

确定竞赛题目后,参赛小组的3个队员应认真的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考虑制作的可行性,包括元器件是否能够采购到都必须考虑。设计方案可以提出一到两个,或者确定一个方案,对有些部分作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案。应尽快的拿出元器件清单,确定元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提出采购清单。元器件采购清单应提供元器件的名称、型号及规格(例如:电阻器RJ14-0.25W-510Ω±5%)、数量、替代型号及规格。从时间上考虑,确定方案的时间不应该超过6小时。

(3)元器件的采购

元器件采购是保证竞赛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元器件,作品是不可能制作成功的。因为竞赛题目事先是不可能知道的,学生作出的设计方案也是各有不同,需要的元器件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元器件,但不可能完全备齐,竞赛中采购是必需的。

(4)设计装配制作

在竞赛中,各队学生可以按照在训练中的分工,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3部分分头进行,每个队员各有侧重,注意分工合作。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分模块设计、安装、调试,一步一步的进行。3人之间要注意多沟通,多交流。遇到问题,不要慌张,要冷静处理。在设计、安装、调试的每一步,都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特别是到总装调试阶段,一定要格外的小心,通电前一定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不要蒙蒙懂懂的,一通电,就烧掉了。作品应该在第四天的下午全部完成。根据多次竞赛总结的经验,到第四天的下午没有完成的功能和指标,也就不要再做了。

负责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队员,要根据软件和硬件设计队员提供的电路设计图纸、程序清单等设计资料,按照设计总结报告写作要求进行整理。到第四天的上午,设计总结报告应该可以全部完成,有缺省的应该是测试数据部分,因为作品此时可能还在调试过程中。测试数据部分可以在作品调试完毕,竞赛结束前补充到设计总结报告中去。竞赛第四天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封存。封存时应注意文件完整,作品要妥善包装。包装要防振,要能够防止运输和搬运过程的冲击和振动。电源有特殊要求的最好自带电源,一起打包。

二电子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竞赛活动推动了教学创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能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赛前培训及竞赛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理论知识薄弱,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实践,遇到任何一个小问题和小故障均无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普遍存在不敢动手、不能动手、不会动手的现象;学生都存在对新知识和新器件应用的获取能力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有必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1)以系统设计为中心,组织专业技术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整体概念的建立和集成方法的灌输,注重新电子技术的应用;(2)建立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设计研究性实验;(3)成立以电子科技小组为主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获得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可以向学校申报“创新研究项目”;(4)建立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课外实践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把最新的开发工具和应用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如将新技术、新器件和先进的实验平台软件引入,强化在线可编程器件(ISPLD)、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将Pspice、MAX-Plus、Protel和Protus等软件开发工具穿插于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二)竞赛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竞赛不仅对参赛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容面对指导任务。赛前的培训过程中,只有老师具备了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够应对自如地指导学生。因此,竞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高等院校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其进行严谨、坚韧、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电子设计竞赛要求3人组队参赛,集体计算成绩,这就使得3个人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第一天早上8点竞赛开始时,参赛队员应仔细阅读所有的竞赛题目,根据自己组3个队员的训练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参赛制作。确定竞赛题目后,参赛小组的3个队员应认真的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考虑制作的可行性。这些都需要大家精诚团结,共同合作完成。在竞赛中,各队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按照硬件制作、软件编程、设计总结报告写作3部分分头进行,每个队员各有侧重,注重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竞赛题目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类大学本科的大部分课程,竞赛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竞赛的每一道选题都经过千挑万选,题目的解决方法往往具有多样性,既能采用常规方法达到目的,又可用新方法新手段来实现,这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发挥空间。竞赛题目的这种特点,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开思路,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比赛中涉及到不少新技术、新器件,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电子设计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促使学生不断实践、不断磨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电子元器件不断更新,种类层出不穷,不可能全部在书本找到,必须上网查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幅度加强,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篇7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创业意识;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33?03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存在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一教育观念,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在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社会和家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传统高等教育通常强调通识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学内容与方法循规蹈矩,很多高校没有将创新和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即便是有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甚至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的创新举动及创业实践持反对态度。由于目前中国高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功能的普遍缺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打破就业型和学术型教育的教育传统,强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功能,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无疑对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旨在以创新型高校建设为目标导向,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起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意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践等多种活动,形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并将其科学合理融入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去,大胆肯定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在学分体系中积极认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类成果,有效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效应,建立起由高校、教学院系、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多层次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大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发展,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1]。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

目前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还远未成为我国高校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学术领域,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更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2]。在高校内部,虽然为学生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的工作,但仍旧普遍存在功利性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一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或创业提供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就业有困难的专业或者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没有在教育层面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没有把它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部分措施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阶段,忽视了对创意型创业和社会创新的关注。

(二)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思维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也逐步开始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设立了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3]。但是这种方式的刺激,往往是以短期收益为目标,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在后续的过程中很少有继续深入实践的,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同时指导教师也转向其他方面的科研中。由此可见,以科技竞赛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虽然有助于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念、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主要是来自于本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或者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由于这些师资的创业经验缺乏,只能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在此类课程中教学指导方式单一,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往往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要求,创业课程尤其是优质课堂难以开设,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也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4]。虽然部分高校或者专业可以从外界请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讲学,甚至充当兼职教师,但这样仍旧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在普通高校有限的办学经费中,各高校很难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教学经费和配套资源,加之一些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本来就繁重的科研、理论教学工作上,对此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更是有限。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却大多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之中[5]。同时,也没有制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考量制度。高校一直以来是以就业率来评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没有动力将创新能力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这种脱节造成很多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需要开展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其着落点依旧是创业技能训练。很明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没有被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此外,创新创业学科建设时间过短,建设内容也不够完善,课程设置在各高校随意性很大,大多是根据各自师资队伍的情况来设置相关创业课程,这也造成与专业教育体系的结合度不高,尚未形成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

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实行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成为我国高校的首先任务,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建议措施。

第一,明确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认为,为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的创业素质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基本定位。与此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需要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均应明确定位与整体规划,以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二,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教育一直以知识传授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不仅轻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6]。我们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了这一不足,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教学中,大学生是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求高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三维一体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创造意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组织或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第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南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认为,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以此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7]。同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高年级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创造的能力。立足第一课堂,将大学生课外的市场调研、科研创新、科技竞赛、文化实践、创业实践、职业技能提升、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计入大学生毕业学分体系。具体而言,该计划体系主要包括科研创新体系、科技竞赛体系、创业训练体系、文化实践体系和职业提升体系等。其中,科研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技术开发、开展创新型实验等;科技竞赛体系主要包括参加相关学科竞赛、专业竞赛和挑战杯竞赛等;创业训练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文化实践体系主要包括参与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人文类竞赛、社会实践等;职业提升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的运行管理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要坚持“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基本原则,具体采取项目负责制。该计划以第二课堂各类项目的形式滚动开设(分学期),大一至大四不间断,即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根据自身兴趣和和特长大学生可以择机选择项目及项目修读时间。其次,建立实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的相关组织机构,成立学校、院系和大学生的三层级的联动机构。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教学院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实施的监控与管理工作;学院负责设计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在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创造性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生根据学院的指导原则和思想,结合自身意愿,弹性选择创新创业培养计划中相应项目和具体时间。

第五,建设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承担者,优质的教师资源也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实战经验,校内的创业管理人员又缺乏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采用搭配教学的方式弥补其不足,暂时缓解师资不够的现状。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对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修集中培训,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到企业挂职、实践、考察等,通过这类体验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此外,还需要积极聘请相关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实干家作为兼职的客座讲师,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鹏.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5):150-155.

[2] 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3] 孔凡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204-205.

[4] 彭文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5] 高坊洪.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刍议[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5-76.

[6] 杨仕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1):122-123.

[7] 杨丽蓉,周克良.具有行业特色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7):18-19.

[收稿日期] 2013-12-10;[修回日期] 2014-01-10

篇8

一、人才储备与选拔培训

(一)赛前的宣传动员。

从大一学生进校开始,学校利用专业教育、历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概况、历届学生获奖情况、举办专题讲座、参观实验室、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等机会,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培养竞赛氛围,提高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已参赛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获奖情况、个人发展等,着力渲染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对提高个人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踊跃参加训练和竞赛。同时通过校内的无线电协会、电子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一部分对电子竞赛类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举办“科技节”等日常科技类活动,使其中的骨干成为日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

(二)人员选拔及组队。

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队员一般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力,一、二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参与团队集训。在选拔方式上,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尤其是学生技术骨干队伍的储备。从现有的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和其他主动要求热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进行选拔,建立“学生科技创新技术骨干储备库”,将那些“有兴趣,基础强,肯吃苦,善钻研”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培养对象,在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给予场地和设备的支持,积极为这些学生提供参与学校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积极鼓励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传帮带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保持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参赛队伍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综合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按照梯队原则、合理搭配组队,每队所配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作为将来竞赛主力队员进行锻炼和培养。

二、竞赛前的筹备与训练

结合多年组织和参赛经验,我们发现参赛初期学生大都存在以下不足:知识面不够广和宽,自学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不足;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理论基础不够牢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欠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科研技能的掌握不够牢固,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在设计方案的论证中,抓不住重点,不能从不同层次进行方案的对比论证,总体设计思路混乱;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很死板,相关仪器仪表的熟悉程度与应用意义的概念不够。因此,在组织培训阶段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整合培训内容,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对培训内容进行整合设计。

一般赛前训练应从基础理论,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升参赛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论文的写作技能、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竞赛心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应赛能力。

(一)基础理论培训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培训目标为:巩固学生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锻炼基本的电子制作技能。选拔一批基础好、自学能力强、上进心强、潜力大的学生。培训内容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系统等;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及EDA软件的熟悉及焊接技能的初步培养等。

(二)技能培训阶段。

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培训内容为:电子设计综述,科技论文写作,软件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常用EDA软件使用技巧,VHDL语言及编程,单片机系统设计;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以及相应的实验和设计。培训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EDA软件与单片机编程环境、各类仿真编程设备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采取设计方案写作、模块电路制作、设计与制作报告相结合进行考核和选拔,决出略多于参赛人数的学生进级下一阶段。

(三)综合训练阶段。

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暑假期间,这阶段将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即最终参加比赛的学生,每个参赛队由3名队员组成,确定核心队员,确定主攻方向。要求队员既能独立工作,又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竞赛领导小组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辅导计划。该阶段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并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分组设计、制作、调试,完成实物。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该阶段培训目标为:让学生通过一到三个完整的实际设计课题的综合训练(包括系统及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资料查找与论文写作、答辩),将模块综合成某种功能的系统,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

三、制定并完善有效的组织与过程管理办法

对参赛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保障电子设计竞赛有序开展的必要环节,通常包括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宣传、引导与动员及日常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建立灵活、富有弹性、特色鲜明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主动竞赛”的主力军,营造更为宽松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为确保竞赛组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参赛进行统筹管理。一般应以竞赛领导小组为首,下设日常管理组、导师组、器件组、加工组、资料组、外联组。由其是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对整个备赛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负责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的培养计划和集训方案;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经费预算方案,并负责筹集和管理工作;听取各专业小组的汇报,并解决实际问题;聘请和考核专业导师;负责联系竞赛所需环境条件及资料建设;有关电子设计竞赛的工作安排及其他信息;负责竞赛的联络和组织工作;负责制定竞赛经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花费项目的审查工作。在参赛期间,更是要动员校内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带动,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科技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师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要使学生的科技水平上档次,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参赛经验,在培训中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成立博士导师团,老年经验团,年轻创新团,按照不同的分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得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一)赛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指导教师要尽快根据学生的技术准备情况确定题目,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主要内容有:所选题目的关键技术与指标分析;确定竞赛完成目标;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与实现路线;提出软硬件实现界面关系,进行任务分工和人员协调。

(二)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责任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强调参赛队员间的协作与交流,尤其是指导教师要对参赛中出现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机制;平台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专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措施,拨出了资助大学生创新的专项基金,开放了免费供学生研究的实验室,设立了创新学分等。通过这些支持学生自主创新、为大学生提供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平台,可以大力引导和督促大学生进行创新。在校大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人积极投身到各种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创新活动正呈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提出了以“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引导自主实践”为理念,以“兴趣引导、项目驱动、过程监控、目标管理”为核心,以“组织协调、教师指导、培训研讨、创新实践、监控管理、评价奖励”六大平台为依托的“电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机制

(一)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1、制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

为致力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学院统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实施计划,质量监控,项目评估等一学院列工作,实现了目标管理。

2、成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机构

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创新领导由学院主任,各教学部主任,团总支书记和骨干教师组成;为不同层面课外创新项目和活动确定方向、制定规划、营造氛围、协调实施、提供服务。创新领导小组经常开展研讨活动,研究相关问题,制定了电类专业大学生课外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具体规定和相关激励措施,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和交流。

3、经费保障措施

第一,做好专项经费规划,每年在学院行政事业费预算中单列大学生课外创新经费;

第二,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课外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

第三,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鼓励他们带薪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完善引导激励机制

1、兴趣引导 项目驱动。部分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意均来源于学生,并按兴趣自由组建团队,聘请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专家组在网上问卷调查、投票的基础上动态确定每年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方向,对项目进行可行性方案论证,分层次确定推荐项目和资助经费。

2、措施激励 政策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学校应从制度上改变目前大学生功利的学习动机。因此制定了导向性政策,引导学生重视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凡参加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者,可在学期奖学金评选、优秀评选中获得一定加分,毕业时可优先获得校级或以上优秀毕业生称号。

(2)凡参加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者,可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评选中优先考虑。

(3)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成果,在指定的课程上冲抵相应分数。

(4)给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学生所获的成果也作为教师业绩,在职称评审时予以加分。

(三)重视实践基地机制

拓宽创新平台,完善各类保障。动手实践性,是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广开渠道,拓宽创新平台,才可以保障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广泛建立并合理利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实践课程,为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实践动手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寻求外界的资助,努力争取社会资源。通过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联合设立创新基金,建立长期合作创新实践场所,开展社会实践、课题开发,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层层活动推进机制

1、组织好院级科技创新活动

2007年起,学院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一学院列制度,并承办了首届淄博职业学院大学生维修电工竞赛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三个月,活动分动员、讲座、课题确定、指导教师落实、初赛、决赛、成果展示和表彰总结等环节;在决赛现场,观赛学生坐满会场,特别是优秀作品展示时,学生起立观看。2009、2010连续两年年,学院和学院教务科研处联合举办了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竞赛”,为参加山东省机电创新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员和作品。

2、积极参与校外科技创新活动

以院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基础,认真组织创新活动的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并为他们配备有经验的带队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几年中,我学院学生在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职业技能竞赛、天华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机电创新设计竞赛等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等骄人成绩。

3、“专业面对面”活动推进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院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进行,几年来,把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组织到一起,开展师生“专业面对面”学术交流、创新结对、学风探讨,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总之,通过该成果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盲目,优秀学生的选拔也更加规范,建立了规范的选拔制度、指导制度、奖励制度等,同时也建立了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取得了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孙英,邢庆国,傅仲文.电子技术课程中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政策;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第三次就业高峰期,高校毕业生与农村转移劳动力、转业军人等青年人共同构成了就业大军,随着总量规模日趋增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河北省2001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不足5万人,而2011年则达到33.4万人。如果算上往届未能就业的大学生,估算需就业大学生人数估计会超过40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难点。面对就业问题,国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国外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综述

在国外,由于实行市场主导的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通过提供完善的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毕业生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就业。

(一)美国

1.法律保障

美国政府为促进就业制定了不少法律,《就业法》(1945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1962年)、《职业教育法》(1963年)、《就业机会法》(1964年)、《全面就业与培训法》(1973年)、《紧急就业法》(1971年)、《劳动力投资法案》(1988年)等,2010年3月18日,为刺激经济,消除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一项总额18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一揽子方案,即《雇佣激励以恢复就业法案》,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就业预算、职业训练、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就业体系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激励政策

在促进就业政策方面,美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并减免或部分免除学生上学期间的贷款。同时为了激励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政府通过减税等经济调控手段,降低企业税负,刺激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联邦政府要求各州设立就业补助项目,对招用就业困难失业者的企业,按提供的岗位给予就业补贴。

3.管理机构

美国设有劳工部,负责就业干预、失业培训、就业信息统计等,同时,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以直接贷款和协调贷款方式提供资助的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吸收毕业生进去工作。

4.评估反馈

美国利用不同的部门参加统计就业率。各部门按照自己的需求取向,调查大学就业率,用以评估自身就业政策方面的情况。美国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的权威机构是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通过调查,反映美国整体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为美国政府下一步制定和改革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和体制提供依据。良好的就业反馈机制和学科建设机制,以及大学入学的引导机制,对促进美国大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

德国是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将大学生就业群体看做社会就业的普通一员,与其他就业者一样,享受同样的就业政策保障和服务。

1.政策保障就业

德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完善,通过立法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和管理就业机制。诸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训练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通过立法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需求。特别是“哈茨方案”的推出,针对失业人口实施救济、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福利方案,进一步保障了就业。同时,加大减税力度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计划,通过“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等经济项目和各联邦州经济促进机构、复兴信贷银行等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投资项目实施。

2.培训教育和教育分流促进就业

德国的职业培训可分为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三大类。通过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就业培训,减少对福利和救济的依赖,实现再就业。德国实行“双轨制”教育体系,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清晰的定位和分工。德国职业教育毕业的特点是专业对口性强,学生从企业学徒干起,通过3年学习,对工作实际情况非常熟悉,促使企业更愿意雇用职校毕业生。同时,各级院校分工明确,令德国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明确的分流,不会出现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冲突现象。推行“短期工作”制度,鼓励从业者从55岁开始从事“半分工”,把让出的半份工作推荐给年轻的求职者。

3.高效的就业管理机构服务就业

德国设有社会就业服务机构――联邦劳动局,为个人、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关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特别设置了高校服务组,为在校生和毕业一年以内的毕业生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指导专业学习重点规划、专业转换、职业选择、职业素质培养、从学业到职业的转换和进修,提供职业申请指导和培训等。

(三)法国

1.专一就业管理部门

法国全国就业管理局是全国最大的职业介绍机构。实行积极推动策略,主动与用人企业联系,了解企业需求,推荐应聘者,并向就业者推荐工作,同时,采取简化失业登记程序、建立远距离查询系统、推行伴随介绍法等措施,保证就业介绍工作的服务质量。从1999年开始,全国就业管理局专门为青年建立了青年求职俱乐部,有效地提升青年就业的机率。

2.完善法律法规

法国颁布《青年就业法案》,为无业青年、残疾青年、无职业且不享受救济金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在对就业机会的选择上,要求保证公益性并具有发展的趋势,能够保障较长时期的就业机会,这就进一步创造了就业岗位。法规要求帮助青年学会从业技能,满足社会上需求,同时创立“首次职业经历实习”制度,实行带薪职业培训,优先考虑年轻人参与。并通过补贴,鼓励采取缩短工作时间,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增加就业岗位。

(四)日本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为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教育,日本于2010年2月修改了科目设置标准。新的标准规定,从2011年4月起,各大学有义务设置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旨在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目前大约有74.1%的大学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意识和健康的就业观。

2.政府机构开展就业扶助工作

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扶持项目”,予以专项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积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搭建企业与毕业生沟通的平台。学校和企业之间有直接的雇佣联系,企业主为青年雇员提供培训,作为他们终身的职业发展的一部分。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工商会议所共同推出“梦想实现”项目,并于2010年6月21日正式接受会员注册。为成功注册登录该平台的大学毕业生,牵线企业,促成其尽快拿到企业的录用通知。

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启示

对比发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和职业培训方面各国政府均进行大力投资,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中外不同的是国外促进就业是由市场主导,政府主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进行规范。我国则主要由政府主导,重点是贯穿大学期间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工作。比较之下我国在促进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贫困或欠发达地区就业予以减免助学贷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关的制度政策领域都都已经开始启动。而且内容比较详细,在户籍、代为偿还助学贷款、考公务员优先录取加分、提高工资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就现阶段的政策与上述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就促进就业的法律除了具有原则性规定的《劳动法》外,促进就业的专项法律法规有《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职业培训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尤其对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在就业政策的配套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缺乏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了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决策。

在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指导方面注重方案的制定,缺乏实际效果的评估,文件检查较多,对专业设置、知识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对就业的倾向性评估相对缺乏。

(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进行企业见习制度。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内容多数为宣讲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讲授面试技巧,而不是就业技能指导,无法对学生产生实际的就业帮助。而专业教学又缺少从专业的角度传授就业技能的内容,使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岗位需求,因此导致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我国对未就业的大学生应实行见习制度。但由于企业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怀疑以及企业的短视效应,很难保证实习效果,也导致大量学生无法进行专业对口实习,使得学生实习流于形式。

(三)鼓励创业的措施还应进一步优惠

我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共7步,需等待111天,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所需要的官方费用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1%,而成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原来是10万元,按照新的公司法注册资本虽然降低为3万元,但该数额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此可见,我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优惠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宋其超.国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及借鉴[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肖飞.国外对弱势就业群体的研究及其政策启示[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