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

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从区别而言,首先它们是管理学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到人本管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是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思想增强的具体表现,是以物质财富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这是区别之一。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理之中。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篇2

一、制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意义

法治管理是学校根据法律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各种规定要求,规范人在学校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言论与行为。它明确规定教职工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核心是让人按照规定和要求工作。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实施法治管理,是依法治国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行政主体的内在需求。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同时避免自身工作的随意性,克服教育管理上的倾向性、片面性,使学校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人(学生、教职工)的独立性、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肯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尽量使其发挥所长,积极鼓励其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尊重教师的见解和建议,营造民主氛围,使学校的奋斗目标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从全体教师的高度凝聚力中产生强有力的发展动力;高度重视教师的创新,积极引导、支持和协助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立教育教学成果专项奖励制度,奖励并大力推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等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

三、以人为本和制度管理的关系实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和“法治管理”,二者的概念内涵各不相同,在学校管理中的侧重点和作用也不相同。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实施依法管理,有利于理顺各种管理关系,使学校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从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坚实的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利于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校的创新发展。但是,缺乏一定的制度约束,不利于建立规范的秩序,会对学校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尽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学校管理这个主体来说,以人为本和法治管理的落脚点都在学校的发展上,它们的目的和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两种管理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机结合,才能使得学校的管理更趋于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

四、在管理实践中追求两者的有机统一

1.约束与激励的协同进行

要完善规章制度,既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等;调动性的如“学校评优制度”、“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制定规章制度,一般注重约束性,而忽略调动性。管理者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与约束规章制度相互配套。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防止“力”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竞争,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2.服从与协调的相互结合

要做到服从与协商的相互结合,应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有效协调的前提是信任,在协调中管理者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取得信任和协调配合。

3.奖励与惩罚的共同作用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考核的基础,考核是奖惩的依据,考核和奖惩又是法治管理的保证。但实施奖惩时必须慎重,要论功行赏,论过处罚,功不可顶过,过不可掩功。既要防止躺在功劳簿上沉沦,又要防止自暴自弃。特别是对于受过处罚的教师,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要适时地发现其闪光点,抓住时机,再晓之以理,予以肯定,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篇3

一、“去中心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但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管理模式中,仍然保持着计划体制的“残影”,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的转型”。传统的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由设立的诸多部门组成“金字塔”型梯队,每一层面上又有若干正、副人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上层负责,可是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致使每个人又不能真正地负起责任来。当世界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新型管理理念随之产生,“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组织机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监督。在制度建设上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传统的学校管理很难实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这一目标。层层的管理机构、一级对一级的负责制、僵化的分配体系,不仅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71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电视辩论中出现的。乔姆斯基认为:“通常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会为其中最有权力的因素进行高效的服务。一个‘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和自由结社体制,肯定会碰到不公平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希望于这些人之本能的进步,这比寄希望于来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所取得的进步更安全些。”根据这一理论,海尔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而像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时就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建设现代学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民主决策等“关键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建立了由《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和《办事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以“去中心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始探索以工作项目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从2010年开始,就撤销了学校的各部门,取消了各种岗位和职务,开始实行以工作项目细则为核心的工作项目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细化为6大部分133项,其中6大部分为教学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二是给每项工作制订工作细则,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三是按照项目工作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管理范围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学校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发放项目工资;四是职工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发展意愿和对取得劳动报酬的期望等条件,进行工作项目的申报,并且申报后要通过答辩展示自身的优势并提出做好工作的具体方案;五是由党政工团成员组成学校领导核心小组,该小组下设人员聘用工作小组,工会主席担任聘用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负责对聘用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六是被聘用人员要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和工作项目聘用合同,工作项目聘用每年一次,每次在一月底进行。

三、“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1.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合法公正、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依法自主办学,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工的合法权益。学校的《依法治校》制度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规定,这是学校办学的依据。《管理规定》是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依据,以此立规矩、定方圆;《工作细则》是每项工作“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的“法宝”;《办事流程》是建立校内外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协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南。(2)必须建设一支立志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学校进行组织机构改革的前提是,必须有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而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要稳固保障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外,还要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同时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执行力,树立关注结果的效益评价观念。这是学校实行“去中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3)学校必须成为真正的法人。“去中心化”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如果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从大连市人民政府对学校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后,学校便逐渐成为真正的法人,拥有了自主确定办学规模、自主用工、自主确定办学模式、自主确定分配政策、自主确定内部管理机制等权力。学校的法人地位决定了校长要对学校的管理和未来发展、对教职工的利益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负全部责任。这种责任是具体而公开透明的,校长的办学行为要受到学生、家长、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每年要向职工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汇报全年工作,包括经费的使用情况;还要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经职工大会通过后,再组织全校教职工去实施,促进学校科学稳步发展。(4)必须科学制订“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的微调。工作项目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增加新的或取消某些项目,在增加工作项目时要循序渐进,不太成熟的工作项目先确定为临时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确定为正式工作项目。在确定工作项目工资时,既考虑到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水平,又考虑到工作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职工选择的频率等因素。在不断探索中,学校逐步采用了动态工资制度,对班主任工资、宿舍管理工资、课时工资等都采取了与学生数量挂钩的办法。在项目工资外,还设立了效益工资,并明确了效益工资的发放标准,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5)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和考核。“去中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正如互联网思维描述的人际关系———“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使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对人的行为管理上升到价值观的管理。因此,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与行为考核结合起来,才是“去中心化”管理的有效保证。在评价体系中,既有个人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团队协作;既有创业精神与能力,也有社会和个人责任。这种评价体系促使教职工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又使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促使教职工进行自我管理。

篇4

关键词:兴趣;创造力;发现美

教育督导制度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与有力手段,是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促进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对监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办学行为及教学质量发挥专业问责的作用,而且在教育发展的方向方面起到制衡与导向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健全中小学教育督导制度,2013年9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中小学校的监督指导,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以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建立责任督学制度,实行挂牌督导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与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延伸教育督导的触角,及时发展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

那么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与学校发展究竟有何关系,本文从责任督学的职责、职能、督导方式三个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关系。

责任督学以督学为主的工作职责使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督导形成很好的互补

1.在评价结论的合理性上得到互补

一般来说,学校自我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外部督导属于终结性评价。学校自评者由于熟悉学校的发展状况,在评价时容易抓住学校发展的问题及需求,有条件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因此学校自我评价的结论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而外部督导限于时间无法对学校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同时由于督学是以专家身份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鉴定、评价、检查,常常使被评者出于学校利益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以“非常态”的姿态接受督导,仅凭资料和非常态的短期督导便对学校进行终结性评价,其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外部督导和内部自评均趋于常态化,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得到了互补。

2.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信力上得到互补

由于学校自评的主客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是自评的主体同时又是自评的客体,因此容易在评价中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忽视一些客观现象和问题,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允。而督学则以专家的视角较客观公正地看待学校的教育现象,尤其是责任督学更能以“旁观者”姿态在长期接触学校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待问题。

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学校的评价结论在公信力和客观性上得到互补。

3.在评价的专业性方面得到互补

由于学校自评机制不够完善,学校自评的评价者多为学校人员,缺乏评价的专业知识,加之对学校自评的理念不甚理解,往往造成评价结论缺乏专业性。而外部督导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学校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评价能力。教育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明确规定,责任督学从基层学校的管理者和教研人员中遴选、聘任,同时加强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督导的专业技能。

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得对学校的评价在专业性上得到互补。

综上所述,学校自我评价和外部督导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的优劣势相对并存,单一的内部评价或外部督导都无法避免其缺点,只有建立一种互补的、内外兼顾的学校评价模式才能解决,而责任督学制度的建立恰恰形成了这种互补模式。

责任督学以监督、检查、指导、宣传为主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它的价值追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学校督导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来收集、分析各种相关资料并予描述和判断,以建立学校的绩效责任及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改进。而责任督学最大的价值追求在于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1.经常性检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基本职能

责任督学制度的建立搭建了政府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同时积极挖掘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从而推动形成“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教育督导模式。

2.智囊参谋的基本职能

责任督学制度的建立延伸了教育督导的触角,责任督学的角色,由原来专项综合督导检查中的“裁判”演变成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谋士”。 责任督学,可以随时深入基层学校,没有以往的迎检过程,展现出来的是学校的“本色”,这样更加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把其他学校的成功做法和优秀案例传授给对接学校,从而促进学校间“取长补短”,利用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实现快速发展。

3.舆论宣传的基本职能

责任督学除却对学校的检查、指导外,还肩负着服务、宣传学校的责任。帮助整理学校在管理、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及德育活动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及经验,并在综合督导评估的同时向其他学校介绍,以达到推广宣传的功效,为对接学校扩大影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因此,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和实施挂牌督导,促进了教育督导回归本源,这对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意义重大,对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有机融合意义重大,对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责任督学以常规督导为主的督导方式有利于激发学校自评,更好为学校发展服务

1.强化学校的自评,使学校自我评价处于常态化

无论作为一种行政压力还是学校发展的自觉要求,常态化的外部督导都将推动学校不断完善和丰富自我评价,并在自我评价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对于管理者而言,学校自评,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自主性,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为管理者提供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环境,学校也将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稳步前进。对于教职员工而言,学校自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校自评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相关群体的沟通,以教学评价为重心的自评使学生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2.促使学校自评合法化和客观化

针对学校自评的主观偏见和公信力缺失的问题,外部督导可以通过制度化的规定把学校自评作为整个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专业评价修正学校自我结论的主观性,使学校自评合法化和客观化。

3.改善与学校的关系更好为学校发展服务

篇5

【摘要】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独立学院应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内容实行人才流动,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要每隔一定时间作一定的调整,特别要保证教学人员的科研能力。除了进行一定的工作轮换之外,还要加大对研究经费的投入,保证教学人员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来保证其研究开发的能力。

独立学院是1999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最早出现在江苏、浙江等省,此后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建立扩大了高等教育供给,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部分需求;调动了普通高校、社会力量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如何保证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除了外部环境条件之外,内部因素是关键。在内部因素中,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乃至生存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独立学院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上的短期行为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些独立学院缺乏对人才市场近、中期需求的预测和分析,专业设置不合理,所设置的多为低成本的“热门”或“短钱”专业。有些独立学院设置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来迎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暂时性需求,以此扩大生源,致使“热门”专业过度膨胀,基础性专业严重萎缩。“热门”专业过度膨胀,专业设置变化过于频繁导致了师资力量不足,使教学过程中师资不能得到保证。而以前设置的所谓“热门”专业因为变成了“冷门”专业,往往只一届或两届就停止了招生,没有很好的保证其招生的连续性,导致专业教学质量滑坡。2.教育资源过度使用,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独立学院的创办对提高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普通高校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师资队伍、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处于饱和与超饱和的状态,造成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严重超标。虽然当前有些独立学院通过加大投资,脱离了高校母体,成立了新的教学校区,硬件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机构,但因为新校区刚刚建设完成,许多机构人员的配置很不完善,人员的配置也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如希望招到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进行教学管理,但又不愿提供较好的薪酬和福利,这些都必然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3.兼职教师过多,师资队伍不稳定。许多独立学院每年都要进行相关专业岗位的人才招聘,但因为独立学院本身的福利条件不是很好,如不提供住房、薪酬待遇比不上独立学院所在的高校。同时因为许多学院专业设置以所在高校的专业为背景,专业计划基本接近,所以从减少成本的角度出发,许多独立学院招聘兼职教师教学,学院一般只提供兼职教师相应的课酬,不支付其他福利,减少了成本支出。但兼职教师过多,使某些专业的教学岗位很不稳定,如果某个岗位的兼职教师不愿教学,那么这个岗位只能重新招聘兼职教师,但在短期内要想招聘到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是很困难的。有些独立学院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到某高校临时招一个研究生教学,使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损害了学生的利益。4.人力资源配置体制没有形成。教育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建立一套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只有做到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只是形成了一种初步的框架,人力资源配置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是人岗关系型、移动配置型还是流动配置型?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运用和检验,此外,如何形成一套人力资源配置的管理系统也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高校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其办学形式具有企业的性质,这一点是高校独立学院区别于传统高校的主要特点,也使得其人力资源配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传统高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人力资源的供求矛盾使高校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问题更加突出。

篇6

关键词: 学生参与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 现状调查

大学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组织,拥有多个利益相关者群体。其中,学生是一个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因此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有资格的[1]。学生参与治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可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鼓励学生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权利意识,形成权利自觉,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调查概述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共收回问卷524份,回收率87.33%,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91.79%。编制问卷《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中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由两部分组成: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调查包括参与广度、深度和效度三个一级因子,问卷调查共有26个选择题,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动机、兴趣和态度,学校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的发挥状况,学生参与资格和参与管理制度制定的途径及参与困难等。经检验,Cronbach alpha系数达到了0.70,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信效度较高。

(二)研究的问题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计划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中的学生参与状况进行研究,涉及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诸多问题。根据以往主张的参与管理受个体因素影响的研究结论和日常观察,提出假设[2]。

假设1: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参与大学管理的态度不存在差异。

1.1:男女学生的参与态度不存在差异;1.2:接受不同学历教育的学生参与态度不存在差异;1.3:有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参与态度不存在差异。

假设2:人口统计特征不同的学生在参与大学管理的兴趣方面存在差异。

2.1:男女学生的参与兴趣存在差异;2.2:接受不同学历教育的学生参与兴趣存在差异;2.3:有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参与兴趣存在差异。

(三)研究的结果分析

1.多数学生愿意并认为应该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

调查显示,93.14%的被调查者,即448名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其中男生占247名,占所有被调查男生的92.86%,占所有持肯定态度学生的55.13%;女生有201名,占所有被调查女生的93.49%,占所有持肯定态度学生的44.87%。经过x■检验后,显著性值0.356>0.05,显示性别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假设1.1可以成立。

在所有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持肯定态度的448名学生中,其中研究生有221人,占持肯定态度的49.33%,占被调查研究生总人数的95.26%;本、专学科生227人,占持肯定态度的50.67%,占被调查本、专科学生人数的91.16%。经过T检验后,显著性值0.925>0.05,接受不同学历教育的学生对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假设1.2可以成立。

在所有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持肯定态度的448名学生中,其中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有132人,占持肯定态度学生的29.46%,占被调查有学生干部经历学生总人数的93.62%;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有316人,占持肯定态度学生的70.54%,占被调查无学生干部经历学生总人数的92.94%。经过T检验后,显著性值0.325>0.05,可以看出,有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对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假设1.3可以成立。

2.学生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持一定的兴趣

13.3%的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39.7%的表示对此比较感兴趣,36.4%的表示兴趣一般,10.6%的表示没有兴趣。其中,对男女生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态度的分析结果如下:有9.6%的男生对此非常感兴趣,40.3%的表示比较感兴趣,35.8%的表示兴趣一般,14.3%的明确表示没有兴趣;12.7%的女生表示非常感兴趣,39.1%的表示比较感兴趣,37.0%的表示兴趣一般,11.2%的表示没有兴趣。经T检验,显著性值为0.463>0.05,表明男女学生在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兴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假设2.1是不成立的。

从学历教育的角度观察,有9.1%的研究生很感兴趣,41.3%的表示比较感兴趣,39.8%的表示兴趣一般,9.8%的表示没有兴趣;本专科生中有12.7%的表示很感兴趣,43.9%的表示比较感兴趣,35.3%的表示兴趣一般,8.1%的表示没有兴趣。经T检验显示,显著性值0.325>0.05,表明接受不同学历教育学生在兴趣方面的差异性并不是十分显著,所以先前提出的假设2.2是不成立的。

从有无学生干部经历的角度来分析,在现任或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中有7.1%的表示很感兴趣,43.5%的表示比较感兴趣,41.7%的表示兴趣一般,7.7%的表示没有兴趣;而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中亦有11.7%的很感兴趣,43.6%的表示比较感兴趣,35.0%的表示兴趣一般,9.7%的表示没有兴趣。经T检验显示,显著性值为0.565>0.05,仍然表明接受不同学历教育的学生在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兴趣方面的差异性不十分显著,所以先前提出的假设2.3是不成立的。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中学生参与的问题透视

(一)高校在保障学生参与管理制度制定中暴露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时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

知情权应体现为学生有权了解事关学校发展、涉及学生利益的敏感问题。有些高校能及时公布学校的发展动态,有些则缺乏相应的公开信息制度。而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等的相关信息更是因各高校而异。“决策是一种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人类活动,充分掌握和正确运用相关情报(决策信息)对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及决策效率至关重要”。[3]高校决策信息的公开程度是学生参与的重要前提,学生需要了解具体运行状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通过问卷调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时会完全公开相应的信息。”了解到71%的持相反意见。高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尚未完全公开信息,限制了学生的有效参与。

2.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

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在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时,学生可通过争取在高校众多委员会中的学生代表名额来实现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性管理。“在法国、德国,各大学理事会中,一般都有学生代表、教员、校外人员各占1/3组成,法国的学生代表还可直接参加校长的选举,在英国,绝大多数大学的理事会和评议会都有学生成员参加”。[4]学生要实现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需建立相应的组织。反观当前高校中的学生组织,往往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保障学生参与的功效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学生参与组织是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途径,应受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决策层的重视,从而确保将学生的意见体现到管理制度中。

(二)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中暴露的问题

1.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方式单一

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制定高校的管理制度工作。然而,当前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渠道较为简单、形式较为单调,常常“集中于高校管理活动决策的初始阶段,通过座谈、征文、校园网等渠道”。[5]参与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工作的学生表示,参与制定的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内容多是与学生相关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而对于其他管理制度的制定,通常只是停留在征求学生关于某项制度的意见等层面。在访谈中,有些学生工作者明确表示某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学生是不宜参与的,主要考虑到学生尚不具备参与的能力。可见,高校对于学生参与能力水平的质疑影响了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2.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模糊

学校由于缺乏学生参与的相关程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学生在参与管理中,表现出了较强的从众心理,一窝蜂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问题虽经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议,并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让高校和学生都满意的结论,尤其是涉及关键性问题时,往往缺乏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有秩序、高质量、实质性的管理参与”。[6]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目的倾向于维护其自身利益。若学生过于关注自身利益,容易造成参与制定程序上的无序,最终影响其参与效果。这种无序主要是由学生参与目的的务实性和学生参与方式的单一性造成的,而又和参与方式的随意性有关,学生受价值理性的影响,对于学生参与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既定目的并不是很关注,因此对于达成此既定目的的手段方式选取也不关注,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参与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的随意性。因此,学生在参与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表现的程序无序性就不可避免了。

3.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机会不均

学生在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时存在很大区别:有的学生具备较多的参与机会,有的无意过问,而有的则无权过问,这主要与学生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有关。28%的学生有参与过制定高校管学生管理制度的经历,其中80%的学生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他们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学生党员发展的条件等主要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而其他20%的非干部学生则止于规定的征求意见,或是起草制定涉及范围较小的管理制度。此外,大一或研一等新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较少,这是因为新生较少担任主要学生干部。

参考文献:

[1]毋靖雨,周鸿.理性及其限度: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逻辑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

[2]任初明,赵立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3).

[3]王卫.决策中的信息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2006(2).

篇7

论文关键词:制度变迁;学生权利的变化

近年来,高校学生状告母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诉讼日益增多,引发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权利的高度关注。2005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1990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在《规定》中明确了高校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处分或处理的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同时取消了关于学生在校结婚限制的规定,赋予学生婚育权。这表明,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权利的内容与种类上,也体现在某些权利的属性上。高校学生之所以与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簿公堂,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制度变迁下高校学生权利发生了变化,而立法、司法和高校管理认识和体现这一变化相对滞后,没有对这一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必然就会出现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缺失。因此,研究高校学生权利的变化可以促进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进行政策和制度设计,以有效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高校管理法治化和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一、制度变迁与高校学生权利变化的必然联系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本文指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权利是“人们通过自身意志实现某种利益的法律资格”,认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由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即权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始终与当时的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发展相适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高校办学体制、招生就业制度、上学交费制度、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市场的力量也逐渐渗透到高校的各个方面。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所制约的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无疑要发生变化。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学生权利的变化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紧密相联。

二、制度变迁下高校学生权利变化的具体体现

高校学生权利,是指正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依法享有的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资格、主张或利益,高校学生权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一般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一般权利,也包括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所享有的特殊权利。

1.高校学生民事权利的变化

(1)高校学生财产所有权的变化。财产所有权是权利主体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制度变迁下,高校学生财产所有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财产所有权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化以及对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属于“公家人”,国家发放生活费和助学金,除了书本、衣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外,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很多财产都是国家的,学生享有的财产所有权非常有限,学生的权利主体概念十分模糊,权利的客体和内容也很简单。制度变迁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财产领域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己拥有的财物趋向多样、高档和贵重,一些学生有自己的电脑、手机、自行车等较高档的消费品,对这些财产所有权的重视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权利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强烈,权利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也越来越依靠法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是国家的代表,是准行政部门,与学生的关系是行政隶属关系,加之当时法制的不健全,高校有权力依据学校规定对学生进行罚款和没收其财物。对于学生在校期间财物被盗,学校的保护责任并不清晰,靠行政措施和命令解决问题的情况更多一些。制度变迁下,高校不具有没收财产和罚款的权力。没收财产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没收其财产的一种处罚措施,作为一种处罚措施,其基本条件是:有权决定没收财产的机关是国家专门机关;没收财产的处罚只能针对非法获得或持有的财产;没收

财产的处罚决定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另外,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高校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它不具有行政处罚权。

(2)高校学生人身权的变化。人身权是指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高校学生生命健康权的变化。生命是人的最高利益,生命权以生命的存在和安全利益为根本,健康权则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根本利益。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是作为“公家人”而给以高度重视的,同时又是作为国家栋梁和精英而加以培养的。虽然高校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负有保护的义务,但大多没有上升到法律关系的层面,更多是一种行政命令和措施,或者说是国家与高校的一种职责,一旦由于工作疏忽侵害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往往追究的是学校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国家和学校从经济上给予补偿和抚恤,而不是学校和工作人员的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制度变迁下,高校作为独立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上具备保护学生生命健康权的责任和能力,学生交费上学,有权利要求学校在法律上履行相应义务,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高校学生身体权的变化。身体权是以自然人的身体及其利益为客体,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组成部分完整性的维护和支配权。对于高校学生,其身体权的体现大多是有关献血方面的权利。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隶属于国家和学校,其身体是自己的,同时更是国家的,国家一旦有要求学生献血的号召,高校学生应该义不容辞,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献血,如果不积极响应号召,就可能被行政处分和遭到谴责,可见,法律谈不上对学生身体权的保护。制度变迁下,法律承认了自然人享有对身体的支配权,高校学生大部分已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完全应该由自己做主,我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因此,是否献血,只能由本人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作出决定,不应有别人的强制和命令。在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常常出现侵害学生身体权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管理者抱着旧体制下的观念不放,为使更多的学生进行献血,采取班级分指标、领任务、定比例的方式变相强迫学生献血,甚至规定学生不积极献血不得评各种奖项,就业也受到限制,这些都是对学生身体权的侵犯。

高校学生人身自由权的变化。人身自由权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自主的权利,婚姻自由的权利,住宅和人身不受非法搜查。高校学生受到非法拘禁,一般是指学校的保卫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构成对学生的侵权。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规章制度就等同于国家的法律,学生要无条件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保卫部门对违纪学生的“关押”和处理被认为是正当和合法的。制度变迁下,依法治校成为学校的必然选择,这里的“法”,是指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而不是指学校自己定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视为违法而无效。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的人进行人身限制只有特定的司法机关才有权实施,一切非司法机关对公民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严重者将构成非法拘禁罪。对学生人身和宿舍进行搜查,往往发生在被怀疑偷盗或寻找证据的情况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学校行为理所当然被认为是正当合法的,制度变迁条件下,学生则拥有了身体和个人物品不受非法搜查的权利,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搜查必须由公安机关、检察院的有关负责人批准,由侦察人员执行,不是侦察人员,或者虽然是侦察人员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和法定理由的情况下,对公民的人身、住所和物品进行的检查,都属于侵权行为。制度变迁下高校学生在有关婚育方面的权益发生了较大变化。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三十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即高校学生只能在受教育权和结婚权两者之间选其一。2005年9月1日,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正式实施。新规定对在校学生结婚问题不再干涉和禁止,在校学生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即可登记结婚,从此,赋予了高校学生有关婚育方面的权益。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的恋爱、结婚和生育等现实问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需要从观念、制度、措施上进行深入探讨。高校学生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变化。

肖像权是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在学校涉及学生肖像权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关学校的新闻报道中,涉及学生的肖像,二是在学校的宣传广告中涉及学生的肖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高校一般不进行营利性活动和广告宣传,谈不上对学生肖像权的侵害。制度变迁下,高校作为独立法人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会经常进行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对于新闻报道,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学生肖像的,不构成侵权,对于学校的宣传广告,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招生宣传广告,可以使用学生肖像,但应征得学生同意,如果是学校的营利性广告,必须征得学生的同意并支付相应报酬。名誉权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要求对自己的名誉给予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并维护自己的名誉不受他人非法贬低的权利。隐私权是自然人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高校学生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只是在制度变迁下,才得以重视和受到保护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少有人考虑到学生的名誉和私事,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强调的是个人要无条件服从集体,个人如果违纪造成很坏影响,学校作为反面典型宣传是很正常的事,而忽视学生是否有名誉和隐私的问题。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学校必须正视学生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保护,学校在进行有关违反校规校纪的宣传中,要检查是否有侮辱和贬低的言辞,是否有涉及到学生隐私的问题。

2.高校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的变化

(1)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是一种国家的权力和责任,国家无偿拨款,高校学生的招生、分配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由国家包下来,高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各种教育。制度变迁下,由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受教育权有了一个质的发展:即从受教育权走向学习权。学习权是与学习化社会相伴而生的,由于“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而终身教育的内容大多与自身职业需要有关,因此,终身教育的阶段也大多体现在人生教育的终端,即高等教育领域。可以这样说,学习化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的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高校受教育权走向学习权更为可能。“教学活动便让位于学习活动,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受教育权变为学习权,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意味着教育活动不应是单方教育行为,更不应是单方强制性行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受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基本需要,高等学校受教育权更多体现了个人需要的特征,学习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和手段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来对待的。因此,受教育权走向学习权是制度变迁下的必然结果。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变化推动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受教育者的参与权、选择权,更强调高校与学习者之间的平等地位。

(2)高校学生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变化。高校学生的知情权指学生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发展状况、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对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水平、课程设置以及经费投入等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的权利。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一切费用统由国家经费拨款,招生、教学活动及毕业分配等,统由国家计划安排,有关个人人生前途、命运的大事,个人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而非自主活动、自我主张、抉择并决策的主体,受教育者没有自我生涯设计、自我资源配置的权利。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清楚国家和学校是如何实施以及为什么实施这样的教育活动。制度变迁下,高校学生作为一名特殊的教育消费者,应该有权利全面了解学校以及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这是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反过来也就是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因此,知情权是高校学生全面加强对学校了解,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争取学生对其理解和自觉接受学生对其监督的需要。

选择权指高校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由选择课堂和教师的权利。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教育活动、安排与管理拥有全部权利,如学生应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听什么课、听谁的课,毕业后到哪里就业,就业工资标准应如何确定等,都是完全听从于学校和国家的计划安排,学生是“公家人”,“我是一块砖,随党任意搬”,学生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制度变迁下,高等学校收费制和学分制的全面实施,作为消费者的高校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同时对个别教学态度不好、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有权通过一定程序要求撤换。如:学生被某高校录取,如学生感到不满意,可以不去报到,选择来年参加高考,以考取自己更满意的大学;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学生可以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选择权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权利:择校权、择专业权、择听课权、择教师权、择就业权等。

(3)高校学生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变化。监督权指高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对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等进行监督的权利。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高校的各种经费全部来自国家,学校只对国家负责,国家负责监督学校,学生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办学模式的改革,学费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比例逐步提高,高校学生有权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与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64条规定,“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第65条规定,“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这里的监督,既包括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当然也包括学生的监督。参与权是指学生有权参与管理、监督校方履约,并有权就履约具体事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的权利。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学生隶属于高校,不可能真正参与高校的各种事务。制度变迁下,越来越强调高校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学校在做出事关学生权益的重大决定时,应当征求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

“参与管理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没有学生参与的(学校)管理是非法的管理。”因此,学校“教师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保障自身权益获得法律支持的同时,学生也应获得法律支持,以一定的组织机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自身权益。”

(4)高校学生学业资助权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承担学费,困难学生的学业也能完成,制度变迁下,学生交纳部分学费,就可能出现学生交不起学费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保障,学生则享有学业资助权。我国

(5)高校学生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的变化。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年实行的

三、更新观念以适应高校学生权利发生的变化

篇8

[论文关键词]人本理念 高等教育 教学管理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怎样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途。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激发人的潜能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高校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互动进行的一项特殊活动。高校教学管理要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管理的良好状态,就必须要转变教学管理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要注重对老师、学生、教学资源的人本化管理,注重人际关系及影响,特别强调情感的作用。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充分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价值,并正确运用评价的作用。要转变以往以人为工具的观念,致力于激发人的潜能,加大对师生的人力资本投入。

一、构建人本理念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

人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对象,学校管理需要解决两大课题,即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开展,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首先要认清学校管理的特殊性。构建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活动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管理制度应该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以使师生在这种保障下得到个人的最优化发展。首先,要确立教师的定位,明确教师的职责。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维护老师的根本利益,即以教师为本。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以及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上。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事实证明,如果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我控制,实际效果较差。而由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安排,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较好的一种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过程的组织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原动力,领导和推动着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过程的发展。其次,教学管理工作要关注现实问题,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要为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构建新型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适应新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人才结构的新变化。

二、基于人本理念,关注教师需要

了解和重视教师不同阶段的需要,不仅要充分关注教师在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并尊重教师的精神需求。实际上,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在需要是人格尊重、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管理者应给教师的成长创造并提供最优条件,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给予充分及时的关心,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从而使教师激发出自我实现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去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管理中,我们仍然过分地依赖于量化管理,过分依赖于指标评价,如有的学校在实行学生评教时,所采用的方法过于机械,导致对教师的评价出现较大偏差,用这种有失公平的评价结果与老师的薪水和职称评定挂钩是极不负责任的。这样的管理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教师的主动性发挥造成不利屏障,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总体发展。而事实上,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更渴望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个人潜能。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应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制定管理制度应换位思考。学校管理者在传达任务时,要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换位思考,注重教学任务的合理分配,重视教师的心理需要,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认可并乐于接受任务。第二,制定管理制度应充分体现尊重与信任。对教师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坦诚相待,彼此真诚交流,亲近融合,给教师充分信任,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第三,制定管理制度应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展示的舞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三、塑造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思考和创造能力

在高校中塑造一种团结、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促进学校管理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并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观点,沟通情感,从而做到共同发展和教学相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宽容、尊重。学生之间应做到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尊重、共同成长。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很长的,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要使心理上得到归宿感、安全感,就需要与同学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校的教职工之间同样要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要求。现代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内更好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氛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鼓励学生自由思考,不断探索,增强自信心和活力并勇于尝试。高校教学管理应特别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要使学生从喜爱老师转化为乐于接纳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打开学生心扉的心灵密码。管理者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生活,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自由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转贴于

四、以人为本,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教学管理人员的创造力,是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充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推行“教学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推行以“教学管理人员准入资格”为基础的聘用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行业从业人员制定的职业准入制度,是在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要求各种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从而获得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获得从业资格的一种职业管理制度。这样有利于从教学管理人员培养源头上把好关,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理论素养。

篇9

[关键词]高职旅游院校 专业态度 学习动力水平

[作者简介]蒋丽君(1973- ),女,广西全州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休闲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教育心理。(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71-02

近年来,旅游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把全面发展旅游业作为各自的基本国策,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制定了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因此,我国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急剧增加,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了高职旅游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高职旅游院校不仅要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提供条件,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自愿成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旅游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奋斗目标模糊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成为高职旅游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高职旅游院校授课及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专业态度有偏差是学生学习动力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研究方法

1.样本构成。此项调查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为研究总体,涵盖了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一年级164人,二年级242人,三年级170人,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会所、高尔夫等方向)、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游外语专业(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的学生。共发放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564份,占发放总问卷的83.7%。

2.研究工具。本次调查使用的测量工具由心理学中常用的“学习动力自我诊断量表”和自编问卷“大学生专业态度调查表”共同构成。“学习动力自我诊断量”表采用5分制,满分100分。 “大学生专业态度调查表”主要是从对专业的认识、对专业的情感及就业倾向等方面进行了解,共10个问题。采集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1.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学习动力水平的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学习动力水平的影响如表1所示,学生在选择专业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F=2.018,P>0.10)。但对可能从事的职业发展前景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F=3.941,P

2.学生对专业的情感对学习动力水平的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情感对学习动力水平的影响如172页表2所示,学习动力水平与就读专业是否符合入学期望有显著差异(F=16.477,P

3.学生对专业的行为倾向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行为倾向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如表3所示,学习动力与认为就读专业是否与将来工作有关系存在显著差异(F=4.475,P

总的来说,就读专业符合入学期望、喜欢就读专业、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职业很有关系、根据就读专业制定了学习计划、清楚自己所读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对学习动力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调查中也发现对专业是否了解与是否在填写志愿时做过职业兴趣测验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

三、提高高职旅游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专业教育,提高专业兴趣。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存在显著相关,要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必须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所以学校不仅要在入学之初就让学生对旅游服务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应该在入学后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专业教育除了可以让课堂专业教师来承担外,还应扩大教育主体,如通过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和优秀毕业生等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提高专业兴趣。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针对旅游行业的走势、旅游就业的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开展讲座,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思想;邀请一些在本专业领域已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回校做讲座,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对专业学习的看法,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实习基地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就业单位对旅游专业的需求现状,增加学生对行业的理性认识。

专业教育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还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校新生接待工作中,组织高年级的学生穿着职业的校服去接待新生,这不仅让新生对旅游服务接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体会被服务的愉悦,增强其对专业的好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旅游职业的快乐。比如举办职业技能节,开展各种技能比赛,营造浓厚的技能操作氛围,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学校还应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种技能比赛,奖励竞赛中的优胜者,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专业教育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职业愿景。职业生涯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犹如指明路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旅游院校应该把生涯教育纳入旅游类院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如开设《生涯规划辅导》必修课程,让新生从入学之初就系统地学习有关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相关知识,认真思考并回答“大学三(四)年我要如何度过”“大学毕业后我要干什么”“如何选择我的职业”“我将如何度过我的一生”等问题,以促使学生自觉地结合个人的愿望及行业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职业愿景。职业愿景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学习对我在未来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等问题。

职业生涯教育还应结合专业教育,因为掌握职业生涯规律的教师往往对旅游行业不够了解,而专业教师对生涯规律又不太清楚,容易造成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的脱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路径是:知己―知彼―抉择―行动。如果知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那知彼则是专业教育的任务,而抉择则是学生在生涯规划和专业教育共同影响下做出的决定。所以,在职业生涯教育中,我们不妨把专业教师请到课堂中来,让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现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专业教师也应具备一些生涯教育的基础能力,把生涯教育落实到专业教育中去。只有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职业愿景。

[参考文献]

[1]胡萍.高校在入学教育中培养专业兴趣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5).

[2]蒋丽君.高职旅游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水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旅游论坛,2012(2).

[3]温卫宁,王越,雷云翔.旅游类大学生生涯规划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桂林旅专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篇10

一、激趣促读,让学生喜爱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种“阅读期待”就是读书的欲望——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学生很感兴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二、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培根说过的:“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阅读教学亦然,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 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 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但同学们对当时的情况不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 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