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教学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教学经验总结

篇1

我毕业于山东省的一所高中,在高考中我获得了646分的总分:汉语文123,数学125,英语130,理综合268。各科成绩相对比较平均,因为我平时就注重对各科目的均衡。有个木桶理论:木桶能装下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木条,而是最短的那根。所以均衡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比较重要的,下面简单说一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内容笼统讲分记忆型知识和理解应用型知识,针对这两种内容学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对记忆型的内容,需要尊重记忆规律,养成好的记忆习惯。

记忆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有很多人在学习文科内容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2理解运用型的知识注重练习及总结。

理科大多数是理解运用型的知识。这类知识的难点存在于运用方面,一个同学即使把整个数学课本一字不差背诵下来,让其考一份简单的试题,他也很可能得不了高分。

湖北、山东、河北的考生往往能考出高分成绩,有的年份本科线能达到580分。这些省的考生在理科方面练习的量是很大的,据了解,有的地方仅正规的高考模拟就有十四次,高一、高二平均每门课都有三个以上的练习册,每个单元都有两次测试题。有人反对题海战术,说要跳出题海掌握技巧,但是你若不在题海里奋斗一下,你怎么能跳出题海呢?

当然,做完题后的总结是很重要的,每次考完试后将自己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好好看一下,每个期末将错题本整理一下,按照类别归纳分类,特别是那些错过几次的地方,写在纸条上放在口袋里随时提醒自己。

高中三年,就是奋斗的三年,若是不敢下决心拼搏一次,那么让自己成为年级前列的想法都是空谈。

3心态和生活细节也很重要

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例如同学吵架闹矛盾,或是老师批评了几句便情绪低落。差距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拉大的,你若是每个月都有几天不在状态不想学习,放在整个高中来看,相当于有五分之一的高中生涯别人在学习而你在胡思乱想。虽然这种差距不是平时能看出来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篇2

高中 英语听力 听力理解 研究述评

随着高考英语听力技能的实施,国内学者对高中听力理解的研究有所加强。为真正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笔者拟对近20年(1994-2012)中国知网(CNKI)上刊登的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检索情况

笔者首先在中国知网上以“高中英语听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1994年截至2012年仅有206篇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研究的论文,其中包含77篇优秀硕士论文,目前还没有就这个主题进行较深入研究的博士论文(见表1)。以此为研究高中英语听力的有效资源,笔者通过统计、归纳和分析概括出过去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见图1)。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国内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占比例仍然较少。1994-2002前9年刊载文章19篇,占文章总数9%;而2003-2012后10年刊载文章110篇,占文章总数54%;优秀硕士论文77篇,占37%。同时,高中英语听力研究多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178篇,占86%),而实证性研究只有28篇,其中期刊论文3篇,其余皆为优秀硕士论文;实证研究也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及教学经验总结为研究手段。但总体说明高中英语听力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科学化。尽管趋势有所波动,但总体研究呈稳定的上升趋势。从2002年高考加试听力开始,高中英语听力研究明显增多并呈现出稳定的态势,该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近二十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状况

笔者把有关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详细分析并加以分类,从研究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见表2)。统计数据表明,近20年有关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交叉学科关系的研究居多,各约占总数1/4;其次就是影响听力技能因素的研究,占16%;又由于高科技快速发展以及英语技能的重要性,近几年有关听力评估体系的改进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也提上日程。

表2 近20年高中英语听力论文研究内容的分类情况

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研究

近几年高中英语听力技能日益受重视,教学方法、听力教学模式、教材处理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体而言,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探讨最多,认为有备而听有助于激活已有信息、预知即将听到的信息,因而听力训练提倡听前布置任务、听时丰富任务、听后分析和输出任务[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喜爱的英语听力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以提高听力输出能力[2]。同时,由于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迅速接受、加工和处理信息并与所听材料互动的复杂心理过程,因而依据“活动教学理念”,运用交互教学和合作学习模式可加强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均衡发展,听者和听力材料间的相互作用[3]。听力教学模式的实践,需要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探索,同时还要提高对听力材料或教材的研究。为此,卢冬等指出听力材料选择要以真实性、广泛性、适应性为基本原则;听力与材料之间存在着促进与制约的关系,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长度等因素来选择真实语言材料[4]。此外,分层阶段教学法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方法改革。

2.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策略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学习策略理论,进而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听力训练技能和培训方法。“学习策略是个人用以理解、学习或保持新信息的思想或行为”,而听力过程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因而作为较高层次的认知或元认知听力策略探讨最多。元认知意识是指学习者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控;学习者一旦具有良好的元认知意识,就能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因而元认知知识的高低是造成学生间听力能力差异的原因,其运用对于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

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听力训练技能和方法是学者们关注的教学策略重点。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近几年学者们认为比较有益于听力提高的做法是:提高语音素质,强化语音语调知识[6];培养掌握主旨大意,获取关键词具体信息技能;训练听写结合,边听边记技能;强化听力记忆训练,提高识记能力;布置课内外不同听力任务,增加信息输入和词汇量积累能力;培养预测、联想、猜测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6]。该研究大多以实践经验为总结,实证性研究较少,今后应该向材料性实证研究转换。

3.高中英语听力与交叉学科关系研究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与西方言语理解理论的影响,应用认知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相关理论研究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文章不断增加。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倾向于将听力理解看成是一个积极地对信息进行分辨、筛选、储存、预测的过程,因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是元认知和图式理论的应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理论使个体会自我认识和反思,在听前制定听力计划、听中监控自身策略、听后对听力效果评估[7]。而元认知知识包含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交互处理这些知识,把输入信息与听者已有知识结构图式联系起来,进行积极的意义构建和信息解码,因而图式对听力理解起着预测和推理作用[8]。

4.高中英语听力技能影响因素研究

由于听力理解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因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语言知识因素和非语言知识因素。李文芳指出语言知识主要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难点;而非语言知识指文化背景知识、情感、兴趣、动机等难点[9]。对影响高中英语听力技能的语言知识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倾向于认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发音不准,词汇量缺乏,辨别语法结构能力较弱。王炜、罗玉梅等具体概括了学生主要语言障碍是学生语音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识别不出连读、弱读、爆破等语音变化;学生语义的判断能力差,只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词义误下结论;还有些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与习语的积累,因而听时误解句子的实际意义。

在探究非语言知识因素影响方面,徐雄丽认为主要有文化背景知识障碍、心理障碍、母语干扰障碍和逻辑思维障碍[10]。她认为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听时学生心情高度紧张,因而对听力材料内容一知半解,不知所云;再而,汉语与英语逻辑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语思维常受母语干扰,因而听完材料只记住一些零碎的词语,而不是主旨大意。因而,徐军宏观地概括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设计单调,教学活动和教法形式单一,听力材料选择范围狭窄,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环境,忽视学习策略的指导,缺少听后任务,听说写环节脱节[11]。上述研究总体来说研究内容相同,重复现象严重,而且多以教学经验为主。

5.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评估与多媒体教学研究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考试改革后,对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与听力测试关系的研究已提上日程,但文章相对较少。研究较多的是听力题型、解题技巧及听力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等。朱云翠等对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类型进行分析,指出高考听力试题模式化;提出浏览试题、听前预测、听中抓住要点、边听边记等有效的应试技巧[12]。针对高考增加英语听力测试的影响,李宏采用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听力测试对高中听力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因而要充分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效应,消减其消极的负面反拨作用的建议[13]。

三、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研究的特点及建议

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为该领域研究展示了新角度与新观点,从注意语法形式到注意培养学生预测、联想等语用能力转变,并运用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听力实践,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研究内容、角度和方法来看,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首先是研究内容重复,都是阐述听力教学和指导听力教学方法的内容,创新研究较少,多为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且其理论研究高度不够。其次,研究方法单一,非材料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且实证研究仅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缺少定性定量结合、动态静态结合的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描写和分析研究方法。最后,研究范围和领域狭窄,从统计结果来看,听力教学、听力策略以及听力与相关学科关系研究较多,而听力测试评估、多媒体应用以及听力教材的研究尚需加强。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未来高中英语听力研究还要在以下几个领域有待深入探讨。首先,加强对听力理解过程本身的研究和理解,不仅要深入探究听者在听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还有分析听者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听中对听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力,要加强研究听者在实际听中任务时迅速反应的技能以及提高听者整体听力的方法的研究。再次,拓宽听力学习环境,实施双向听力方法,即课堂听力环境与课外真实听力相结合。进而,整合听力与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听者利用新技术和媒体的技能。最后,深入研究听力理解能力评估方法和标准,进一步研究听力测试信度和效度的构建。总之,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今后更深入的拓宽和加强。

――――――――

参考文献

[1] 郑海霞.高中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设计方法.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2] 王云,马国芬.高中英语课外听力自主学习探讨.教学与管理,2009(36).

[3] 周海明.新课改背景下交互模式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 卢冬.高中听力材料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听力的影响.福建论坛,2011(1).

[5] 杨善江.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

[6] 陈国清.高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反思.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7] 李霞.关于元认知训练纳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之探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8] 符祝平.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

[9] 李文芳.高中英语听力理解难点分析及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0] 徐雄丽.浅析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及对策.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

[11] 徐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12] 朱云翠,许振宇.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特点与应试技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4).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思考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性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学的任务行列中逐渐地在提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高中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1)高中阶段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课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段时期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这对于未来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的。(2)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一定会亲自参与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发扬合作主义精神。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小部分障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有些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实际。(2)部分体育教师太过于看中传统教学,有许多过时的思想没有及时地得到更新,教学课堂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也就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体育教学创新

篇4

关键词:高中 地理 高效教学 互动 个性化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81-01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知道,相比之下,高中地理会比数学、物理、化学更难教,也更难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地理这门课本是难学和难理解,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考中没有选择地理这门学科。所以他们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宁愿睡觉也不会认真听课,认为把精力用在地理这门课上是一种浪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从心底自发的想去了解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成为一种承受,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本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教学质量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1 提问式教学,把问题带入课堂中

我们这里所说的提问式教学或许许多老师都是用过,但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老师提出问题的原则只是很理论的东西,或是本节的重点。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没有把问题与学生的兴趣[1]联系起来,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显然,这样的话学生不会被吸引,也就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思都拉到课堂上来。这就是他们用这种方法没有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因所在。我们这里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在本节课知识中最能让学生感兴趣而且他们又还没有理解的内容,把他们最想知道答案的地理知识当做问题在课前提出来,然后让带有好奇心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当最后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弄懂的时候发现这节课的知识都已经学会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吸引学生的呢?这就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比如在地理学知识里,为什么中午我们这里太阳还是很辣的时候有些地方却是在三更半夜?为什么我们是在炎热夏天的时候有些地方却是冰天雪地?对于没有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对他们绝对是吸引万分的问题。而且,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神秘的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所以提问式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二的选择,对提高教学方法意义深远。

2 多举生活例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多举例,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东西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当他们学到的东西能够在生活中应用的时候,他们才对学好这门学科更感兴趣。同时理论结合实际才能让他们对掌握的知识记得更牢固,记得更长久。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与地理知识紧密联系呢?当我们细心观察的时候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比如下雨,我们都知道雨是从天上下下来的,雨水经河流最终流向海洋,但是经过长年累月,地球上的海平面却不会上升,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可以通过解释这一现象来解释雨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内容。又如,高原反应与地理现象有哪些联系?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等等,把很多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3 互动式教学[2]为主,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幅很严肃的面孔,在课堂中不允许学生说话,认为上课时候学生说话就是不听课,是违反课堂纪律、是坏学生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提出互动式教学,在上课时与学生互动,让有疑问或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能帮助他们讲解,让学生心里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答。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帮助更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讨论及交流,比如有某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理解的时候,可以给一定的时间给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最后再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并告诉他们选这个答案的理由,等等。互动式教学,老师不应该把整节课的时间都用在讲学上,假如是四十五分钟为一节课,那么老师至少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看书,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老师也恰好能利用这个时间给还有疑问的学生解答,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同时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能够轻松高效的进行。

4 激励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经调查发现,每个努力学习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或大或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目标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这学生不断地努力,直到目标实现为此。在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经常在适当的时候把这种教学方式带到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心目中建立并明确自己的目标。也经常举例子来说明知识可以改变人生,这些例子不一定是伟人但要真实。让学生相信努力可以提高成绩,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天下没有绝对笨的人,只有不愿意努力或者是方法不对的学生。在举例讲解每一个故事的时候老师也都很投入,充满激情,只有这激情先燃烧自己,才能很好的传达给学生。有许多学生在这种激励式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成绩有飞跃性的提高,发生质的改变,这个教学效果是我在多年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能让学生进步最明显的教学方法。

5 结语

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高效教学法,同时又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成绩。因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以上是本人从地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的教学经验,从提问式教学、举例式教学、互动及个性化教学、以及激励式教学等几个方面出发,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很有帮助。希望能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及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心理需要;心理压力;心理负担;心理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能否完成传播人类文明和先进思想,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不少教师感到很不适应,心理压力加大。维护并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满足教师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式下的合理心理需要,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浅见与同行研讨:

一、树立新人才观,维护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理需要。

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树立新人才观,使教师明白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和个体学生间的不同发展。我们不但需要一大批专家、学者、高科技人才,还需要数以乙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得发展,他们就是不同的人才。从而消除考试得高分才使"好学生",才是人才的陈旧观念。树立面对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维护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理需要。

二、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减轻教师"减负不减质"的心理压力。

"减负不减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教师既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修养、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师德修养的培养,加强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认识,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二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开展;三是有利于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四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育教学能力,以平常心态投入教学,消除"减负不减质"的思想压力。三、抓好优化组合,减轻教师聘任制带来的心理负担。

当前推行的教师聘任制给不少教师带来了危机感。如何抓好教师队伍因事设岗的优化组合(不是优优组合),使学校现有师资力量达到最优设置,使编制内绝大多数教师在"能级"聘任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被不断聘任,形成"聘任-培训-再聘任"的良性循环,既是受聘教师具备忧患意识,又使落聘教师看到希望。缓减教师聘任中的思想压力。

聘任中坚持老、中、青搭配,促进年级组教师的优化组合。青年教师具有思想观念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富有活力等优点。同时又去少教学经验,缺乏组织能力,对教材和教材体系不熟,对儿童心理特点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教学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组织能力强,并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创新精神不强,部分知识老化,往往容易墨守陈规,不能适应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搭配,有利于"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老带新,新促老,共同进步。在新老搭配的优化组合中,老教师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要求自己比以前做的更好,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别落在青年人的后面,他们会在青年们的朝气蓬勃中感染上青春的气息,使自己充满青春的活力。青年教师也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敬业精神,学到责任感、学到教学经验,促使自己日趋成熟。老中青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老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减轻了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和聘任制带来的心理负担。

四、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论文的交流和评选,满足教师经验、理论升华的心理需要。

篇6

1.知识点要求多层次

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要显现出多层次的特点,特别是教学大纲中有规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教学要求,而教学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A级要求和B级要求,其中A级要求是较为低层次的要求,例如质点、参考系等,而B级要求则是较为高层次的要求,是需要深度学习的内容,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需要注意的是,并非A级要求就全是简单的浅层学习,选修3-3和选修3-5都属于A级要求,但这里面的一些知识需要加深了解或需要综合理解才能掌握.

2.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物理教学讲究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也就是利用理论知识,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在了解实验原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流程,从而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知识得以系统化,并能有效的将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

3.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高

许多高中生都发自内心的觉得物理太难了,可是纵观物理各大习题的答案,却十分简短,看似十分容易,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物理要去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简言之,就是你想明白想懂了,就不难了.高中物理在解决问题上以及不仅仅停留于一些物理概念的表面了,而是要利用这些理论结合自身思维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物理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及科学实验的总结,依赖较高的思维能力.

4.知识系统性强

许多高中生都觉得高中物理的内容好多啊,就江苏而言,就需要学习6本人教版的教材,包括2本必修和4本选修,不同的学校在教材选取上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么多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特别是在高三复习时更难以把握要点.其实,高中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有一些明确的主干知识点,但详细的内容介绍是分布在不同章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例如,“曲线运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与直线运动相联系,同时引入切向力和法向力,也就是将力的作用也放在一起讲解,再比如“电磁感应”这一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力、运动等力学知识,还包括电路、能量等电学知识,这些要点需要相互贯通起来理解.

5.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

都说数理化不分家,的确,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会运用到一些数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明显的,就是物理上的一些复杂的推导公式就需要结合数学上所讲的知识,而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具体可以参考选修3-3和选修3-5中的内容.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物理的策略

1.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深度学习的一大基本要点要求学生把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将一个概念下的同类知识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物理教材一般都是按照章节进行讲解的,但是各个章节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掌握好这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深度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些联系性知识点的讲解.例如,物理中的一大难点就是电场,因为电场十分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电场和重力场加以比较,进行比较教学。

2.整体归纳,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篇7

一、设计课堂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样适用。与语文、英语类学科一样,数学即存在一定量需背诵的知识点,同时又要求学生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解题思路,所以学生学习难度更高,教师教学难度更大。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增加做题量,对不同类型习题分门别类进行讲解就能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其实不然。从以往的教学工作看许多教师甚至大量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解题、讲题,完全丧失了“40分钟”的宝贵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点就要使学习找到疑点、发现疑点。如教学《函数》一课,如何将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利用函数表达并且计算是教学重点。如例题:某化肥厂现在每年化肥生产量可达到人均生产12吨,此时恰好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工厂拟定扩大规模,每年增加2.3%的工作人员,而化肥厂每年总化肥生产量需满足年增产5%。那么若以y表示工厂员工人均生产量,x表示年数,求y与x存在何种函数关系。若要保证化肥厂盈利,第二年需增产10%,人均年产量至少应为多少吨才能满足要求。

这是函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以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形式,考察的重点在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构建函数解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适合在课堂上做引领式教学。教学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并且自行定函数式,解题。像这种基础例题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二、抓住课堂重点,构建数学思想

现在仍有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复习中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应该将数学的教学任务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课堂教学、习题训练、考试训练。其中课堂教学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做题”,而应该在于交给学生如何“做题”。如例题:求解5f(x)+2f(-x)=x+8中f(x)的表达式,这是高一函数的基础题之一,课堂中我们应该先培养学生自行解题的能力,之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归纳总结。

学生第一次看见这道题目时一定不懂如何做,这样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先给f(x)附上一个解析式,如f(x)=x+1,之后寻找规律。从已知条件中我们发现,题中我们不知道的变量为f(x)和f(-x),若将x=-x带入,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式子:5f(x)+2f(-x)=x+8和5f(-x)+2f(x)=-x+8,如果学生仍然对f(x)感到陌生,我们就可以将f(x)换成常见的y,进一步解题。即得到5y-2y=x+8和-5y+2y=-x+8,从而解得y的关于x的表达式。该题目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解题,而是利用换元法、替代法将学生不懂的、不会的、不熟悉的问题合理转化为常见、熟悉的问题,从而实现解题。

除了课堂教学这部分外,习题训练主要以大量习题锻炼学生的解题速度、解题思路的灵活性、解题的准确性、解题方法的灵活快速运用等。但习题练习不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应于自习、晚自习时间进行讲解,讲解方式也不应是亦步亦趋式的,而应该找准重点题,归纳不同题型,从一、两道习题例子构建解题思路,进而再由学生自行做其他习题,自己去改正错误习题。考试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信心、考试态度、考试灵活运用能力为主。

三、培养学生兴趣,建立讨论环境

教育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孤军奋战就可以做好的,同样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以及找出排除解题过程中的“硬石头”的办法,若单单将难题、例题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讲解,一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使数学走不进学生的心理,那么数学思维和解题思想从何而来?

另外合理开展课堂分组讨论机制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讨论中听取来自不同学生的想法,并分析其对错,最后将其总结用于解题。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种解题思路,而且亲力亲为,对解题过程的理解和体验更深刻。在初次学习以及深度练习中分组讨论带来的效果最好。

如在上文中提及的化肥厂例题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例题的难度加深,如在第5年时市场需求出现变化,产量需每年减产0.6%,若仍需保证人均年产量12吨的标准,那么到第8年时厂内留下员工数量是多少?在这一问题解决后再逐步增加问题的深度。由此在基础题型上逐渐增加难度,使同一类型题得到不同深度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思路,而且可以使学生整理出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培养数学思维。

篇8

关键词: 职业高中 声乐教案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音乐课程不仅是推动我国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力量,而且对于职业高中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很好的净化和洗涤,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审美水平的同时,更加准确地发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基于此,针对现有的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是笔者乃至所有声乐教育者都应当着重思考的一项课题。

二、职业高中声乐教学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职高院校的教育者如果想让学生的声乐专业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声乐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标准的教学方案。声乐艺术需要演唱者投入较多的热情和努力,它本身是一种内容复杂、创造性强的思维活动。基于此,教育者应当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积极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和基础条件差异,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展开分层与分类式教学,让各个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充分感受到教育者对自己的重视。

(二)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如今,国内绝大多数职业高中院校中的声乐课程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情况,很多教育者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仅严重降低了声乐课程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还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声乐教育者应当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课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结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发展和进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三、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的创新方法

(一)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中,教育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经常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向学生硬性灌输声乐理论知识,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这一局面,教育者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首先,声乐教育者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质疑与见解;其次,教育者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可以在灵感出现时便付诸实践,不必完全按照教案的内容而一成不变;最后,教育者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为他们营造更自由的课堂氛围与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明确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所给予的期望。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声乐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在无形当中加大了授课难度。由于每位学生的声音条件与特质都各不相同,他们应该掌握的声音技巧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者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主动投身到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与课堂交流,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学生与生生之间的合作频率,激发更多的灵感,以此达到磨砺和丰富学生声乐技巧的目的。

(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纵观我国高职声乐教学现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声乐课程都是局限于课堂,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基于此,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授课重点锁定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内容当中。声乐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声乐艺术,为自己日后的声乐实践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声乐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及时的理解和消化,更加娴熟地将声乐技巧应用到演唱实践中。声乐教育者只有将二者科学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好声乐技巧,在一次又一次实践当中不断积累声乐经验,在不间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唱歌的快乐与意义。

四、结语

声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长远的任务,教育者只有不断探索与改进,才能够让我国的职业声乐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并且每位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演唱风格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者要做到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侯云丽,梁玉红.谈艺术类高职声乐教学中的教材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

篇9

关键词:生本意识;个体差异;自主合作;探究评价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很多知识都是略懂,没有深刻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也无法学以致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础还不够牢靠,当然也与初中语文老师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对各种知识进行记忆,而这正是学生最反感的地方,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老师再不采取相关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会落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会降低。

2.教学手段呆板陈旧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学的终极阶段,是学生从懵懵懂懂地被动接受教育的阶段到主动有选择性学习的高中阶段的过渡时期。处在这个过渡时期,老师应利用丰富的、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丰富的教学手段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使用前辈所留下的备课材料,教学手段年年不变,缺少创新和趣味。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厌烦,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读写能力偏低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日益成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它也给语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网络的发展和使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阅读习惯等,导致了学生书写能力下降。他们会在网络上寻找各种有趣的文章,并更愿意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出老师所需要的作文。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

1.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生问、老师答或者是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而是要变革为学生问、学生答、老师补充的新模式。当课程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时,老师可以发给学生一些“语文疑问答题卡”,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写在卡上,然后随机分发给其他学生,最后谁拿到卡片,就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回答解答。最后,老师读卡片上的问题尽心解答,并分析其中的错误与正确,对一些回答的很好的答案,也要详细讲解,让学生如醍醐灌顶。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敢地提出问题,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能学以致用,对问题和答案产生深刻的记忆,充分锻炼学生解疑答问的能力。

2.培育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我国的国家文化,是我国的根本语言。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除了一些学习能力和知识方面的训练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发展成长为性格良好、人格健全的综合型人才。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将课堂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彼此解疑答问,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告诉我们,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而更重大的意义是,学生在互动中彼此倾诉、聆听,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思想品德。

三、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转变

1.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老师要不断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老师的专业成长公式。老师要保证教学质量,除了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总结外,还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同时,老师要学会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并吸取他人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因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科研,研究出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要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给学生一些值得他们去思考、会主动思考的东西才是最有效的。

2.注重激励性评价的实施

面对这些生机盎然的初中学生,身边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是最有效的。教育在于育人,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懂得终身学习的人才。就初中生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而这也是新课程环境下老师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教学观念。老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客观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付出、成果,让学生受收获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生已经有比较独立的思考能力了,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再充当被动的参与者,他们对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意愿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课堂教学安排中,要通过创设有效载体,调动和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指导,进行相关的双边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老师除了利用自身的教学能力外,还要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综合起来进行创新,将原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筛选出一部分,将其中一些内容交由学生进行讲解,将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师设计的探究思考题上。探究思考题的设计要综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难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基础进行教学探索。在学生积极讨论的同时,不仅能及时收到探究教学的实效,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

4.实施分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还要注意另外的问题,首先就是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实施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兼顾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为了保证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分类要求、分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几个不同能力水平的层次,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教学,实现均衡发展,让学生在教学和考试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考试考核中,对后进生单独设计题型,只作基础性知识要求,以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平衡发展,促进语文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

篇10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一、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次课程改革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美术特色和优势力量。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号召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许多普通高中教育开展美术研究性学习颇有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或开展的方式一知半解,出现了开展方式过于形式化、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样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方面无法起到突出的效果。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它也指明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而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解释:“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解惑授道”来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又在实践上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假设,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

二、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让高中生在鉴赏中体验快乐

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型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喜欢网络,追求时尚,观念比较前卫。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摸清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优势,开展美术鉴赏活动。一是以很多高中生喜欢上网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挖掘网上丰富的美术鉴赏教育资源,并将其有选择地整合到美术教学课堂中,以此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开阔高中生的视野。此外,创新美术鉴赏作业布置方式,如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美术鉴赏作业的布置。例如,高中生可以充分利用QQ、论坛、徽博、博客等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在网上进行探讨。二是根据高中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在鉴赏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他们的鉴赏兴趣,不断引领他们进行体验式鉴赏。三是根据高中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适时开展美术鉴赏竞赛活动。鉴赏竞赛能够有效地激发高中生鉴赏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高中生进行美术鉴赏的兴趣。在美术鉴赏竞赛活动中,高中生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会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从中获得美术鉴赏竞赛活动带来的激情体验。对于获得成功的学生来说,其能够体会到美术鉴赏竞赛的胜利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用心地学习。例如,开展美术鉴赏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中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美术鉴赏交流,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交流的喜悦。

三、学生应从美术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

适当的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美术与社会和其他文化相联系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使美术鉴赏走向了一个新台阶,赋予了新的意义。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作为指导者,研究性学习的题目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列出。通过民间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并把所得的图片,视频等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整合、汇总,形成研究报告。这种学习方法,扩大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视野,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扩展探索,加大了知识面。美术中的研究性学习,使美术走向生活。例如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列出多种研究课题,有《中国民间美术一剪纸》、《中国民间美术一年画》等,学生可结组自由选择这些课题进行探索研究,也可在范围内自拟题目进行研究,根据所选课题,学生进行搜索资料,分析研究,最后写成研究报告。有一组学生做的《中国民间美术一雕塑》的报告中,把雕塑分为石雕,砖雕,木雕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配以下载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详细的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雕塑这一大块,感受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了课本中没有涉及的方向,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美术鉴赏课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环节。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与时代、与学生实际相适应,不断探索研究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5.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