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学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教学制度

篇1

为督促、指导全县中小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导方案(试行)》和《宜春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计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机制,指导中小学校依法治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激励学校加快建设步伐,比进步、上档次、求发展、创先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国教督〔2001〕5号)、《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2〕8号)、《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赣教督字〔2008〕8号)和《宜春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导方案》(宜市教督字〔2008〕3号)。

三、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导思想、指标设定、结果处理等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民主性原则。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督导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

3、实效性原则。注重学校发展和变化过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改进工作,促进发展。

4、全面性原则。坚持面向全县中小学(包括村完小),促进全县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5、动态性原则。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1000分制),在自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门评估总分获得800—850分及以上的学校评为“县级示范学校”、851—900分的学校推荐参评“市级示范学校”、901分以上的学校推荐参评“省级示范学校”。省、市、县对取得以上称号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查,不搞“终身制”。

四、评估对象

全县初中、中心小学、村完小、靖安中学、靖安职业中学。

五、评估实施

1、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基本程序由学校自评自建、学校申请评估认定、教育督导部门评估核定、公布评估结果等环节组成。

A、学校自评(4月1日—8月31日)

⑴、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有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自评自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

⑵、按照评估标准和细则要求落实各项指标的达标建设和资料建设(各种资料和表册应分类归档,清晰准确)。

⑶、学校自评自建工作计划应广泛征询教职工意见并在校务公开栏公示。

⑷、学校自评应组织教职工全员参与,并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校外教育机构、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自评报告、整改存在问题(包括素质教育特色、办学成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与效果等)应获得教代会审议通过。

⑸、自评要求:①充分认识自评工作的重要性。各中小学校要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坚决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②要结合全省教育创新年活动,积极开展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与分析总结相结合,使评估过程成为实践、研究与经验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确保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取得实效。③建立健全规范的自评制度。要把自评工作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

B、学校申请评估认定(9月1日—9月30日)

⑴、当年的评估对象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请报告。

⑵、申报学校交自评报告和自评表。

⑶、申报学校交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经验材料。

C、督导评估认定(10月1日-12月31日)

每年县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督导评估组按《江西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自评结果进行评估认定,确定为示范学校、合格学校、不合格学校三个层次。评估得分在800-850分及以上的学校,评为“县级示范学校”,评估得分在851-900分的学校,推荐申报“市级示范学校”,评估得分在901分以上的学校,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学校”。

D、跟踪督查

已获得示范学校称号的学校,由确认机关组织跟踪督查,县级示范学校每年接受跟踪督查一次。跟踪督查结束,应形成书面报告,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重新公布名单,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报送上级教育督导室备案。对学校办学问题较多的,予以警示,限期一年内整改到位,届时重新核查确认,限期内整改无法到位的,取消其示范称号。

2、考评项目的时间跨度为一年,即:年初至年末。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采取平时督查与年终集中考评相结合,完成各股、室、站的工作任务情况与考评人员现场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平时督查包括开学工作督查、专项工作督查占总分的10%,完成各股、室、站工作任务包括典型事迹或工作经验的推广与通报情况等占总分的5%。

3、考虑到目前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差异,为充分调动各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将全县学校分为三类:

一类学校(8所):靖安中学、靖安职中、靖安三中、双溪中学、靖安县小、双溪中小、仁首初中、仁首中小。

二类学校(19所):双溪河北完小、香田中小、香田金诚希望小学、香田华夏希望小学、仁首石上完小、宝峰初中、宝峰中小、宝峰超飞捷希望小学、水口中小、高湖学校、高湖完小、b都学校、罗湾初中、罗湾中小、罗湾中石化希望小学、中源初中、中源中小、三爪仑中小、雷公尖中小。

三类学校(21所):香田乡其它4所村完小、仁首镇其它7所村完小、宝峰周郎完小、水口桃源完小、来堡完小、高湖其它2所村完小、罗湾其它2所村完小、中源乡3所村完小。

一类学校评估得分为最后得分,二类和三类学校评估得分分别乘以1.05、1.1为最后得分。

4、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解决好学校存在的问题,突出以下评估重点:

⑴、督促学校开齐开足非考试类课程;

⑵、督促学校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21个学科教学指南和质量标准;

⑶、督促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强化健康、艺术、国防教育;

⑷、督促学校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育相衔接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⑸、督促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校、重点班和违规补课的行为;

⑹、督促学校积极组织和参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

六、督导评估安排

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用三年时间对全县所有评估对象全面完成首轮县级督导评估。各校督导评估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09年:靖安县小、仁首初中、宝峰镇中小、香田乡金诚希望小学;

2010年:靖安三中、双溪中学、双溪中小、仁首中小和二类学校;

2011年:靖安中学、靖安职中和三类学校。

七、结果运用

篇2

【关键词】文化;比较;阅读

一、课文比较阅读的时代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作为中西爱情戏剧的代表影响着时代的变化。两剧的戏剧冲突都是通过人物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张生、莺莺的“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恋爱受阻”几个阶段来表现的。然而类似的戏剧冲突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局,原因应该从中西宗教影响上来探讨。

二、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两剧人物对宗教的不同态度

两剧都是以宗教为背景,分别教堂和普救寺作为舞台,人物则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活动。这并不是作者信手拈来,而是体现了中西剧作人物对宗教的不同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对待宗教是虔诚信奉;而《西厢记》则仅将宗教作为支持活动的手段。

首先在宗教溯源上,西方人敬畏神。宗教的产生与自然灾害是分不开的:对于洪水的记载,《圣经》的诺亚方舟就显示了人神地位的不平等。物种的保存、人类的幸免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于是成为人类敬畏的对象。而《史记》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同样是一次人神交锋,但这一次人类却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迥异的宗教渊源引起了人们对神不同理解:神是生活的支柱或是生活的帮助。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段对白:罗密欧:“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亵渎了你神圣的庙宇,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愿意用一吻祈求你的宥恕。”朱丽叶:“信徒,莫把你的手儿侮辱,这样才是最虔诚的礼物;神明的手本许信徒接触,掌心的密合远胜如亲吻。”两人的交谈全是宗教神圣词汇比喻。而《西厢记》张生和莺莺见面则完全是谈家常。所以西方人将宗教看的与爱情同等神圣,说明宗教在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从宗教教义上看,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在于排他与融合。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代表唯一的神,许诺解脱一切邪恶,征服死亡。证实了基督教的唯一性不容违逆,是一切爱与生命的象征。所以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互爱慕,却碍于基督徒的义务不能结合。而中国宗教是儒、道、佛三方面多元化组合:道教追求超越人生,追求极乐,而儒教推崇忠善仁,认为人应知心知性,神在中国早被人格话了。加之外来轮回说的佛教,更使神变得唾手可得。神在中国就是这样被人利用了。宗教变得不再神秘,仅仅成为人们遵循的一种形式。形式当然可以随时改变和废止,所以宗教的地位也不再神圣。因而张生随口就可以找到借口参加道场私会莺莺,甚至在主持的帮助下圆谎。

最后,在宗教的发展史上,西方与中国宗教区别在于战争的原因与手段。在西方历史中,前前后后发生了多次针锋相对的宗教战争,原因无非是争夺哪种宗教可以占据领导地位;而中国佛教原本具有形上色彩,与道教静坐养气、儒教的内在化价值观“朝闻道、夕死可矣”相似,三者很快融合起来。这种妥协性很快被利用在战争上:大泽乡、黄巾军,宗教仅仅是战争的借口。正因为宗教观相悖是造成西方战争原因,《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就产生了。罗密欧因为太爱朱丽叶,他最终抛弃了基督徒的义务,掘开了朱丽叶的坟墓,也因此引起了朱丽叶未婚夫帕里斯的怒火,对神的亵渎导致了人的决斗。但将宗教作为战争手段的中国人则可以随时抛开宗教的束缚而摆脱困境。《西厢记》中的慧明僧人有这样一段唱词:“不念法华经,不理梁皇忏,飚了僧袈帽,袒下偏红衫。杀人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作为虔诚的信徒是不可以脱下僧衣大开杀戒的,但为了解救众生,慧明背叛了佛教,他的行为得到了中国观众的认同。

三、不同的宗教影响下,产生人物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基督教本身排他性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执着信仰的个性;而在中国宗教融合性的浸染下,中国人出现了尊德重礼的妥协性。自然就产生了中西不同的价值关。影响到戏剧,就形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人物的独立人格和《西厢记》的团体家族观。

第一,相恋和遇阻过程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够冲破家族仇视而相恋,这是因为基督教的宗教义务远胜与家庭要求,社会的凝结力以家庭凝结力为牺牲。《新约》中提到:“假如任何人到我这里来,而不憎恶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甚至一己生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是以西方人可以为自己的信仰抛弃家族,形成独立的人格;而《西厢记》中张生和莺莺的结合,则是向老夫人妥协的结果。这倒不是中国人容易妥协,而是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常以孝悌为先。在儒教恻隐之心的驱使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就构成了中国家庭紧密联系,并促进社会的稳定。所以孔子为尽孝而做逃兵的人辩护,也就毋庸置疑了。在不能放弃家庭观的前提下,张生的妥协,成为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第二,在解决斗争的问题上,罗密欧可以毫不犹豫地与杀死茂丘西突的提伯尔特拔剑相向;张生却与马贼孙飞虎谈判周旋,拖延时间。从情感上讲,罗密欧的感性体验占上风,我们称这种以本身为目的,不记后果的活动为纯粹活动,它所追求的是观见价值;相反就是实践价值。儒教中的立德、立功、立言,就以追求实践价值为主。因此在中国的价值意识里,实践价值压倒了观见价值。反之,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哥斯其亚伦理学》中指出:“爱智、爱天”,可见西方人对纯粹的活动,至少与对实践的活动有同等的兴趣;在西方人的价值意识里,观见价值若不高出实践价值,至少也与实践价值有同等的地位。因追求观见价值可以使罗密欧与提伯尔特决斗,而实践价值就成为张生了追求对象。

第三,在对待生死的选择上,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选择死亡来成全爱情,放弃家族;而张生与莺莺则以妥协的方式获得“大团圆”的结局。在社会生活上,中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是调和相济,而不一方压迫另一方;而西方则是追求信仰可以放弃一切。特别是在维护家庭完整和实现个人价值上,中西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西方新教文化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以自我作为基地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所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弃了子女的身份选择了“恋人”的角色。

综上所述,中西不同的宗教影响了不同的文化。中国佛、道、儒三教合一产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中不尚武的和平创作风格,才出现以《西厢记》为代表的“大团圆”结局;而当基督徒“世俗的智慧真正被神的智慧划去了”时,西方文化便以“自古宗教之战转向商业之战”了。这种源自觉醒的升华则造成了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的西方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人们的坚决不妥协个性。这些都分别符合中西的传统宗教文化,与中西传统心理一致,具有永恒的魅力。同样值得比较的资源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包括人教版语文拓展模块中《哈姆雷特》和近期热映的《赵氏孤儿》;还有《一碗清汤荞麦面》与《孔乙己》等等,都给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提供很大的帮助,教师只要合理利用还这些课内以及课外素材,就会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深入考虑。

参考文献:

篇3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十分明显,也是学生能够深入透彻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渠道,通过学生阅读,对于学生学好普通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好处,也是帮助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朗读,要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发展学生语言、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出现这样两种现象:

一是总是害怕教学不够用,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事无巨细都要讲到,十分害怕学生没有学到,上课中,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让学生读的时间特别少,为了确保40分钟内多讲一些,往往在课堂上拼命提问,拼命讲解,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即使读也是走过场,好点的情况读上几遍,大多是开始读一遍,中间读一遍,结束再读一遍,学生根本得不到训练,提高也就无从说起。

二是能够认识朗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过于片面地追求“多读”。课堂上留了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多次、反复地朗读,但教师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的朗读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起来“书声朗朗”,学生似乎读有所得,实际上学生没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方面的训练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长期没有目的,没有方法的朗读,也会挫伤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严重的,还有可以让学生养成“拖腔拉调”“一字一读”唱读、指读等不良朗读习惯。

其实,改变上面出现的问题,改变上面出现的情况,只要掌握了方法,也是非常简单的。教学中要让朗读训练扎实有效,教师要做到少讲解,多指导,多朗读;讲解中注重方式方法,需要结合课文进行讲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只有弄懂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情感,才能读得有感情;流露真情实感读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把朗读训练分成初读、细读、品读三个阶段,让学生对课文从初步感知至细细品味,最后学以致用,运用到各种阅读中去。

一、初读

初读是指通过学生初步的阅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是朗读的初级阶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学《钻石》时,学生从生活中,电视上,网络里了解到钻石的价值是十分昂贵的,通过看课文题目就会想:课文主要会写钻石的什么呢?有了这样的阅读悬念,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就会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这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就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指导学生自己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阅读完成后,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在这篇课文中的“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这句话,因为内涵深刻,学生读起来,就会不太明白,对于学生而言,就只能是一个初步印象。再指导学生弄懂每一段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果是年级的学生,学要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细读

细读是指让学生静心、认真、仔细阅读课文,反复朗读并理解课文中一些意义深刻的词语句子,弄清作者的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1、要结合对课文的讲读进行朗读训练。比如,教学《穆老师的眼睛》第一自然段时,可以这样开展朗读教学:(1)点名让学生朗读并回答:这一节有几句话,主要的内容是什么,讲了什么?(2)课文的中描写了穆老师的眼睛,那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哪些特点呢?(3)怎样读才读得好,读得到位,读出感情呢?(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停顿、重音,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点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2、要深入挖掘语言深刻含义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进入作者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时,才会让作者描写的情景重现在学生眼前,才会深入到作者心中,受到作者的影响,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才会更加透彻。

三、品读

篇4

一、怎样把“读”用在识字教学中

语文课标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四个结合。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开始,就注意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并把这一意图贯穿到各种语文之中,即使归类识字教材也安排了儿歌、韵文等,这就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搭建了平台。如“看图读拼音识字”,就要把看图读拼音句群和识字结合起来,这样在诵读中理解生字的含义,通过反复诵读,也就读准字音了,并理解了字义,字形也就相对容易掌握了。因此,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果,还能加强朗读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怎样把“读”用在词句教学中

词句教学中的“读”是加强朗读训练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也是加深词句理解的重要途径。

读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技巧,教给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是要读准音节;其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断词,一个词单独出现,学生会读,可在句中读词时,就不容易断句了,如“火苗”,可读作“火”“苗”,分开读这就要训练学生用间隔号朗读“火苗/红红、河水/清清”;再就是用问法朗读,如:“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这样训练既使学生养成了分词朗读的习惯,又形成了句的概念。

在读句过程中,更要注意朗读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读句时,第一要求学生认识句子,认识标点符号,判断有几句话,分别怎样读。第一册中就出现了句号、问号、感叹号。如“我是小学生。”“谁的尾巴长?”“啊!秋天来了。”指导读句时,要读出停顿和语气、发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教学时教师做好范读,使学生克服“本音平读”“数读”“唱读”的机械朗读,逐步渗透感情朗读,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

三、怎样把“读”用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到底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呢?笔者以为要在导读上下功夫。所谓“读”关键是导读的方法。

1.让学生看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为止,这样这篇课文给了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

2.细读课文,数一数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每段有几句话,并说出插图是哪些段落的内容。

3.教师引读,以读代讲启发提问引读有关句段,如《四个太阳》中,“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样的太阳?”“有什么心愿?”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4.自由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总而言之,“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四、学生读的趣味的激发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自己的年龄特点,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兴趣就成为教学“发条”,“读”当然也不例外。小学生年纪小,却爱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所以就经常组织比赛读、表演读等。例如,教学《》一课,指导学生读诗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味外,还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怎样能读好呢?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读得即便有点夸张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吟诵,可作适当引导,少作评定。又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安排一个小比赛,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并由学生评分,原本枯燥的朗读学生一下子变得兴致勃勃,积极性很高。

五、读的情感的投入

“文章不是无情物”,岂能读之无情?要想把作者的感情转化成自己的感情,还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心态化入语言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

1.以情动情。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情感的丰富与外显化。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教学一往情深,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要充满浓厚的情趣,把自己美好的情感,融化在课堂教学语言中,感染学生,以情生情。

篇5

【关键词】小学阅读;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W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 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

3 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

4 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24-01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沉浸在生动的语文情境中,潜移默化中吸收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要获得实效性,只有增强语文阅读的实践性,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与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够按照语文教师所指导阅读方法进行学习。

一、引导学生质疑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现,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质疑”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因此,教师要尊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首先,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明确认识“以学生为本”,备课时切实备好“学生”这一环节,坚决杜绝教学中背教案p备板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备课时,对一个问题的设计要提出几套方案,把学生“见不到处”p“容易忽略处”p“实在搞不明白处”考虑周全。上课时能随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灵活地整理教案,定准课堂教学的起点,变换教法,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以点明,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给以指出,在学生“实在搞不懂处”给以恰当的讲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其次,课下钻研教材,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掌握儿童心理,练就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本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时间与学生交换意见,问一问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发动学生提问;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课后还应问一问学生是否都能学懂了,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问的做法。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问、有针对性地练,持之以恒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自问自答、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途径。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得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把课文中不理解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所以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也不一样。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前,学生在预习本上质疑:

(1)作者把那天的天气写成“灰蒙蒙”、“又阴又冷”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文章写首都人民送别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迎送国际友人,陪检阅人民群众的矫健身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人们是怎样送别总理的?显然①的问题提的较有水平,反映了有的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而②问题则显示有的学生没有很好地读课文,不动脑筋,从课后习题抄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提出适当的批评

(2)引导学生从课题着眼,质疑发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先让学生读题目,然后问学生看到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田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谁赛马?他为什么要赛马?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赛马?他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教师把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再如教学《茅以升立志造桥》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立志造桥?怎样立志造桥?“立志”能省去吗?学生随疑问的解除,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质疑

课文是学生习得知识、积累语言、形成技能、获得方法的重要凭借。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朗读实践,在朗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引导学生提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释疑来搞清里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搞清了溪流和双龙洞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山势”的变化引起了“溪声调子”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1)抓重点词句。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发问,“不约而同”一词何解?为什么人们会“不约而同”?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引导学生抓重点句、质疑“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静”一句,既然“澎湃”又何来“宁静”?课文中看似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了,从而使学生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的“奇”。

(2)辨别差异。即辨别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段落所表达的含义的不同。如《小英雄雨来》中“我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发挥导向性作用。构建激发小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教学模式,促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主体能动性,还能够通过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1,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六小时.

2,保证课时,不准拖堂或提前上课.

3,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保证学生每天有九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4,不准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课时间作集体授课,辅导.检测等.

5,不得在星期天,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个人卫生制度

1、自觉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每天按时作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晚睡足9小时,夏季午睡不少于1小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3、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4、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眼,做到“二要二不要”,认真做眼保健操,真正做到穴位准确指法正确。

5、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

6、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吃水果要洗净去皮,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7、树立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新风尚,维护公共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

8、每年接受体格检查一次,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中心小学饮食、饮水卫生制度

1、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

2、学校要尽量为师生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3、餐具、茶具做到专人专用,公用餐具、饮具要有专人定期清洗消毒。

4、对师生进行饮食卫生宣传与管理,严禁师生食用无证摊贩出售的食品。

5、校医对饮食饮水卫生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和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

教学卫生制度

l、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2、学生每日课外作业量: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3、教学内容方法要适合学生生理发育水平和年龄特点,多用直观教具和形象教法,语言简洁清晰,语气和蔼,教师板书工整、清晰、规范,演示图形要大而清楚,左右兼顾,印刷品字迹、图表要清楚。

4、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5、教室采光好,每个教室不少于4盏日光灯。

6、黑板光滑平整,保证无反光,无裂缝。

7、课桌椅根据学生身高配套,第一排课桌椅的前缘距离黑板不少于2米。

8、教师要按时上课,遵循儿童身心、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不拖堂,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9、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腰板直,坐端正,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10、每日做好两次眼保健操,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形式多样,要根据不同年龄、体质情况提出不同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添置。该项工作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防止事故发生。

用眼卫生制度

一、用眼卫生必须做到:“二要’、“二不要”。

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距离一保持一尺左右。连续看书写字半小时至一小时后要休息5-10分钟,或向远处眺望片刻。

二不要:不要在光线暗弱及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着、走路和乘车时看书。

二、坚持正确的坐姿,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

即:书本与眼距离二市尺一;胸廓与桌缘距离约一拳;握笔手距离笔尖约一寸。

三、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到动作、穴位准确。

中小学晨检制度

为规范我校德育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特制订如下晨检制度:

一.每天早晨7:40到8:00的朝会时间作为晨检时间.

二.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必须按时到教室配合校医组织晨检.

三.晨检内容:

1.清点学生到班生数,统计并上报当天因病缺课学生人数,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

2.检查学生个人卫生情况及红领巾标志佩戴情况.

3.检查学生是否吃早餐到校,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

4.全面检查班级环境卫生.

5.检查学生是否携带危险品进校.

6.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报告校医室并登记.班主任对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了解.

篇8

一、小学生课堂奖励之利

(一)情感奖励激发热情

教师的真情表扬、神情眼色、体态动作等都是情感奖励不可缺少的部分, 小学生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等情感奖励, 会觉得是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公平地给出情感奖励, 经常鼓励学生是作为教师的一个基本教学素质。

笔者对所在学校进行教学反馈过程中,整理学生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97.7%的学生认为教师表扬对自己学习积极性影响非常大,99.4%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鼓励;同时对教师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运用表扬次数越多的课堂氛围越活跃。该组数据表明情感奖励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极大调动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物质奖励丰富教学

一些物质奖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还能起到丰富教学的作用。其作为一种非常规教学方式,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不同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借助不同奖品的特殊性和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示范教学, 让学生将不好理解的问题, 晦涩难懂的题目在物品的演示下更好地理解,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课后再将这些奖品巧妙地送给孩子们, 这样恰到好处地运用物质奖励,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引导学生前行。

(三)多样性奖励带来惊喜

小学生表现欲强,思维活跃,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课堂教学中奖励的多样性特点,时常能给学生带来惊喜, 使其注意力能较长时间集中到学习上来。教师设计多种奖励形式,如奖励积分卡、小红花、小红旗、糖果、写着特殊字迹的小纸条等,还可以采取合作、歌舞等形式,只要赋予其对胜者的奖励全班同学对你的认可等一定的意义,学生就很愿意参与进来, 而且会把得到的奖励收藏起来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对学生来说,这种惊喜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荣誉。

二、小学生课堂奖励之弊

课堂奖励不是万能的, 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既有优势也有局限。不分析其弊,就不能使这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得到充分恰当的运用。

(一)课堂奖励存在短效性

在课堂学习中,课堂奖励不同于激励,课堂奖励是激励的一种形式,激励强调的是唤醒, 即激发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兴趣,不是暂时的,具有持续性。课堂奖励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喜欢的奖品,并不能代替激励,也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教师用课堂奖励这种形式对学生好的行为予以奖励,效果是短暂的,缺少过程上持久性的考虑, 眼花缭乱的奖励形式只是满足了在课堂上的时效性。对学生还应该怎样进行持久的激励值得深思。

(二)机械式奖励流于形式

当前小学课堂上的奖励存在因为奖励而奖励的现象,教师为了到达教学效果进行机械式奖励, 没有真情流露。瑞士教改人乔安佩斯特罗兹说:教育的最高成就是在我们指出学生的错误时,能感动他们的心灵,用我们强烈的爱是他们信服。课堂奖励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学生能读懂教师温暖的眼神和动作,什么是真心的表扬。教师要用真心让课堂奖励起到应有的作用, 要让课堂奖励传递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正能量。如果只是因为奖励而奖励, 只是为了教学效果而奖励,就失去了奖励本身的意义。

(三)奖励对象厚此薄彼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对教师又依赖又崇拜, 教师的任何一句话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因此,如果在课堂奖励中教师做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奖励会对学生影响很大。课堂奖励恰恰是教育改革中一种不太完善的激励方式,而且课堂中学生人数众多,导致课堂奖励存在奖励对象厚此薄彼的现象。给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留下他比我强我不如他的心理阴影。奖励对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奖励对象厚此薄彼的问题也会使同学背负莫大的压力。

三、如何逐利避弊

(一)告别经验主义

当前教师对课堂奖励的认识停留在经验主义层面,没有深入到理论层面,只有细致地思考课堂奖励之弊,深入研究课堂奖励及理论和发展方向, 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投射到教育学、心理学问题上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重新设计,再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如此往复,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课堂奖励制度。

(二)降低奖励的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奖励,研究表明:对个体奖励不合理, 会导致小学生的攀比妒忌心理严重、人际关系不和谐。教师要从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性出发,降低奖励的针对性,做到不针对个人,而针对集体中的一部分,减少少数典型的树立。进行集体表扬, 如表扬一组、一排、一边的同学,而不是某某同学。这样进行集体表扬,大部分学生都受到了表扬,而没受到表扬的一部分同学也不会有负面情绪,反而希望为自己所在的一部分做得更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 又能为学生今后的集体协作, 互帮互助等美德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注重奖励的层次性

教师要以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但潜能不尽相同为出发点, 知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合理激发不同学生的不同才能,把奖励标准设置成具有层次性的标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努力后都能获得课堂奖励,机会均等。奖励标准应该随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而进行灵活性的变动,对某方面能力强的孩子设定较高一些的标准,能力弱一些的孩子设置较低一些的标准。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以范读来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也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来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

三、着重朗读重点段落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边读边思,激发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篇10

关键词:语文性;语文化;语文味;阅读教学

G623.2

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语文课,我越来越不会上!”当今的小语界,教学流派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我们的一线老师无所适从,越来越感觉语文课不知究竟该怎么上,而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把好阅读教学这关呢?

笔者静静地思索,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自我反思,回归本真,必须直面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笔者以为,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就要恪守“语文性”,彰显“语文化”,享受“语文味”,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真、实、美。

一、恪守“语文性”――求真

只有恪守“语文性”,咬定语文的青山不放松,语文才能回归本体,固守本位,显现本真。只有恪守语文性,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语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

坚守“语文性”,就能使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充分地展现,人文性也会在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流淌,疏疏朗朗地呈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缝焊接,使学生既得到了语文能力的历练,又获得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我想,要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作用,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把“文本语言”与学生的“精神世界”链接,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掌握它,相信在启发学生思维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二、彰@“语文化”――求实

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化”,教师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朗读――阅读之本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2.感悟――阅读之神

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情与理性相统一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繁琐讲解和分析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对语文学习的感知和领悟。重视感悟,就要靠主体自己充分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去触摸语言材料的整体存在,化语言文字为敏锐的语感。所以,重感悟实质上就是注重练“内功”,这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防止繁琐分析的有效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3.积累――阅读之路

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多重记忆,立体积累;不是杂乱无章的记忆,而是整理构建,系统积累;不是一曝十寒的记忆,而是博览广记,随时积累。积累的时空无处不在,积累的内容丰富多彩,积累的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朗读、诵读、背诵,通过丰富多彩的读写听说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把握、体味、揣摩、感悟,通过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化对话、与心灵对话,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建构学生的语言模型,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的水平,进而怡人性情,涵养人格,使学生既有底气,又有灵气。

4.运用――阅读之目的

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享受“语文味”――求美

1.生趣――“趣”味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得有趣,趣味盎然、妙趣横生。语文教学激发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趣,通过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发想像、情境表演、争论辩析、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艺术化、情趣化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教材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文中趣味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2.生情――“情”味浓浓

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感情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泳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进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3.赏美――“韵”味无穷

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让学生穿越美丽的语言丛林,走进美妙的课文情境,感受美的韵律,发现美的精华,拓展美的视野,领悟美的意义,在赏心悦目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融会贯通能力,增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4.悟理――“意”味深长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更是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应让儿童在“意”味深长的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精神的”,打下精神的“底子”,凝结成灵魂的“心根”。

5.语言――“语”味奇特

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海德格尔语)。语文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内化多种营养,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让语文课弥漫着独特灵性的“语”味,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语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使学生拥有敏锐的语感图式,鲜活的言语范型,灵性的言语智慧,幸福地栖居在言语的精神家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