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义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正义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正义的核心

篇1

主题词:社会良心;正义教育;德育

作者简介:翁孝川(1962―),浙江龙游县人,衢州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廖建霞(1973―),浙江衢州人,衢州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57-03

一、问题的缘起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迟缓,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急需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者,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职业教育才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曾经作为学历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职业教育遭遇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变,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出现了“普高热”,严重冲击了职校生源,普职比例连年下降;二是生源质量滑坡,大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线已不复存在,许多学生初中学业还未完成便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这些学生被喻为“双差生”(成绩与表现);三是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大量流失,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中专学校,或升格或合并或撤消,不少职高又回头办普高。职业教育虽然面临困境,但发展依然是我国职教事业鲜明的主题。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召开,国务院下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扩大招生规模,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2007年3月5日,总理在全国人代十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学生现状描述

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经过普高筛选的“剩余品”,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他们是“弱势群体”,被社会定位为“不会读书之人”,在行为上被形成是“问题学生”。学生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1)中考落榜生,舍其次而求之;(2)厌倦学习,但又被家长“逼”进了职校;(3)经初中学校“分流”进职校;(4)热爱专业,主动求职。其中前三类占多数,职业学校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学生的文化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导致思想道德问题突出:理想、志向不明,对前途迷惘;主流意识淡薄,信仰和生活目的缺乏;自信心不足,上进心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不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淡漠;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弱,情绪不善调节,行事冲动。随之而来的是,厌学逃学、夜不归宿、抽烟喝酒、滋事斗殴、破坏公物等等。“管”不牢,“压”不住,“禁”不止,德育工作面临挑战。

二、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职业学校德育新视角

“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上的教育是最低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半成品”甚至是“次品”。求学的最高境界是做人,因此德育一直列为“五育”之首,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导致德育工作难度加大,效果不明显。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该寻求德育工作的新视角。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和良心是百德之首,有正义和良心的人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俄国著名伦理学家克鲁泡特金主张没有正义和良心便没有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中,以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为基点,健全人的心智,促成人心灵的转换,回归以人为本,实现成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理想与目标。

良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古代思想家德育的基本点。孟子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主张为人要“舍身取义”。我们常说“这个人良心发现”,一个人要是有良心发现,他便能弃恶从善。良心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行为发生之前,指导人们确定和检查道德动机,规定目的和手段的选择,在行为过程中,指导行为者进行自我控制和监督,在行为结束后,帮助检查行为后果并作出道德评价。社会良心指社会优良的、正确的道德规范。“追求社会良心并以确立社会良心为己任,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和使命。”但“社会良心首先必须表现为个人良心,具体的单个人道德法则为出发点的良心才是可靠的,应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良心,对人才具有教育意义。”

正义是教育的最高评价,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塑造人”更重要的是“形成人”。“成人之真,”“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真善美在个体人身上的统一,就是和谐,就是成人,就是正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的美德与时代的潮流产生强烈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人功利价值突出,群体、利他的价值受到轻视,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友谊等因素不断弱化,现实功利因素却不断强化,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社会公德意识弱化,明哲保身现象增多,见义勇为不断减少。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经济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道德情感领域却出现了“情感冷漠”、“情感缺乏”、“情感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社会良心和正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用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的理念引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使职业教育朝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实施社会良心与正义教育――德育的实践探索

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要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人的地位上”。教育的最高理想是让人成为人,拥有社会良心与正义是一个人成为人的基础。

(一)新的理念――社会良心与正义教育的基础

正义教育要尊重人的差异平等,给人均等的教育机会,满足个性自由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出“全纳”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最早用于“特殊教育”,是给残疾儿童一种平等的人权。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学生个性受压抑,尊重受质疑,潜能受挫伤,地位受排挤。给学生平等的关怀和平等的尊重,才能享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才是正义教育。“全纳”教育的内涵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学校的教育应该容纳所有的学生和学生的所有。“全纳”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多处于“劣势”,在以“分数”定优劣的学习生涯中,他们所受的“呵斥”远比“赞美”多,他们的自信在一次次冷落中丧失,他们的自尊在一次次批评中沉陷,他们的热忱在一次次应试中泯灭,他们逐渐迷失方向,变得懒散,甚至玩世不恭。重树自尊,恢复信心,使之成为“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在感情上温暖他,人格上尊重他,心理上开导他,目标上指引他,学习上激励他。暗淡的日子被点亮,怠惰的双脚才有快乐前行的原由。

(二)美的熏陶――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的辅助

一个人行走在文明的环境中,他的行为举止同样文明。校园是文明的孕育,也是践行文明的土壤,学校的每一项设施,每一块墙壁,每一寸草地都担负着育人的功能,“一草一木总关情”,“校园处处会说话”。用整洁干净的甬道,园内“温馨的提示”规范学生的行为;用精美设计的宣传橱窗,鲜艳夺目的学校“核心精神”激人奋进;学生作品凝聚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星级评比”,创设温馨文明的寝室文化;轻柔的草坪音乐调节人的情绪;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站可以是师生交流和开展活动的平台和家园。高雅的环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美的所在,都该是一个“潜在课堂”,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荡涤学生的心灵,体现人文关怀,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三)善的活动――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的载体

是非心、同情心和羞耻心是构成良心的三块基石,是照亮人们道德区域的指路灯。

认识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的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看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才能产生自尊心理,从而改变以往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开始以社会规范要求自己,在举止上开始懂得自我约束,在行为上开始考虑后果,注意给人以好的“自我形象”,赢得自我的尊严。认识自我的途径不仅是“自知之明”还可以从别人的眼中审视自己。职业学校学生明显的“缺点”弱化了他的“优点”,要树立他的自尊,多找闪光之处,少看缺点。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给某同学专找优点,不提缺点,汇集起来就有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当自己意想不到的优点得到别人肯定与承认之时,唤起了他的自尊,同时也会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举止,从而产生羞愧感,学生一旦懂得自尊与羞耻,就会珍惜名誉,惧怕羞辱,思想行为走向正轨。

学会关心:学会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和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学会关心还需学会关心自我,对自我的人生意义,道德价值的关心,对未来期望的积极态度。“没有关心便是道德上的贫困教育”,关心是一种能力,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有多少被关心的经历。积极开展“爱心”活动,营造关心氛围,让学生多体验被关心的经历,从而学会关心。职校生中有许多“双困生”(学习或生活困难),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学生接对子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一位在学习上经常出现“0”分、表现上令班主任头疼的男孩子,学校党总支书记与他结成帮扶对子,一次次的找他谈心,帮助他制定进步计划,鼓励他树立学习信心,从最喜欢的一门课学起,争取期中考试不出现“0”……母亲般的关怀,转变了这位同学的心灵,开始不打架了,开始听课了,开始做作业了,成绩进步了,他第一次发表了《有一双温暖的手牵着我》的文章。在文章中写到:“我开朗多了,快乐多了,我有自信了,我还参加了竞选副班长。我要感谢父母、班主任,更要感谢学校书记,如果没有她的引导和关怀,我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能被张书记这双温暖的手牵着感到有幸。……”开展献爱心活动,贫困资助活动,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学会感恩:苏霍姆林斯基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在他的学校挂了“要爱你们的妈妈”的标语。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私、狭隘、自我为中心、偏激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对别人要求多,“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认为亲人朋友对他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颗感恩之心。开展“我为××做件事”活动,如为母亲做件事,报答父母无私养育之恩;为学校做件事,感谢学校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机会;为同学做件事,回报他们的友好情谊,学会感恩。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回想他人;尊重自己,善待他人;少看矛盾,多体温馨。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对待同学,一改以往的冷漠与自私,人际氛围达到了和谐。

积极奉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在最适合的能力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他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是社会最大的正义。”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化教育的特点,积极鼓励学生为社会提供服务,奉献自己的才干。组织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开展义务维修电器活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为孤儿院的孩子装扮教室,美术服装专业学生上街头为民画剪影,缝补衣物等等,在活动中奉献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关键时刻“舍己救人”“舍身取义”是奉献的最高形式,但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扶贫救困,在职业生活中的任劳任怨,敬业重职,在公共场合的谦让宽容,扬善抑恶等都是一种奉献精神,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奉献个人道德行为中实现社会良心和正义。

(四)真的本领――社会良心和正义教育的促进

“正义教育是要肯定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舞台。”“教育机会平等只能使每个人的能力按其潜能得到发展,而并不是使每个人具有同样的能力”。职业学校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会昏昏欲睡,但体育场也许是他们大显身手之处;职业技能大比拼将是他们展现风采的舞台;学生会、团委是他们练就才干的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促成他们成长的第二课堂,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是学好专业的激励。多开展和举办班级、全校以及省市各级各类文体活动、专业比赛、评优评先等,开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提供平台,让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得到充分满足。鼓励学生“不求事事优秀,要有一点出色”,要求教师“宽容学生过错,放大学生亮点”,寄望每一位学生一学年要有一张奖状带回家,在学校体会到“更多机会,更多成功,更多快乐”。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3]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吴松.教育应维护支持社会正义[N].光明日报,2006.11.21.

[6]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有效的理论支撑,而且对于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造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当前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网络技术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剧烈,竞争实质是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广西要缩小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任务更为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等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勤于思考,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勇于创造,但鉴别力仍有欠缺。社会转型期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助其清醒、解惑和释疑,提高识别能力,坚持正确方向。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充实更新,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展和大学生思想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抓紧时机,组织力量,研究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旋律

党的十报告鲜明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重大战略决策[1]。践行“三个倡导”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化、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旋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4.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必须躬身实践[2]。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处理好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多样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4.1 正确处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比较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又不容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位置不当、人与人相处的不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理好这些矛盾,坚持正确理想,合理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4.2 正确处理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充分发展也只有在和谐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承认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肯定和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既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又要反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度膨胀;既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又要反对忽视个人的价值。

4.3 正确处理多样性与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变革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所以,要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包括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5.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学校教育情况和大学生特点,通过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和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性教育和学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的渗透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之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现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体系的转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5.2 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依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人的灵魂的教育,既要遵循知识传授的规律,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使学生们都能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逐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遵循价值认同的规律,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切身体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情感态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行为上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5.3 运用校园文化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展示于各种校园文化载体,特别是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开展一些学习、研讨活动,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增加学生学习机会,增强实感和实效。

5.4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到工厂、农村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大学生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尚使命。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农民精神生活的深层变革,使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农村社会成份的混合性、农村社会成员个体属性的模糊性、农村社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农村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和社会道德选择与建设的功利性等。这一切都使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层的变革和快速的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中国农村的个别地区大都具有了一些“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的生活元素。与之相应,农村人口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也因而有了很大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不仅使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在农村地区进行核心价值建设也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因此,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之中,必须重视农村成员经济自救与道德建设的结合,以保证农村社会的健康转型和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认清农村基本特征,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促进社会道德建设,以文明科学的现实生活促进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一、当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农村社会成份的混合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运行机制的深层变革加剧了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从社会形态上看,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变;从个体劳动者的角度看,是从传统的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向现代的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的转变。三十年来,这种社会经济转型的量和质的积累,使广义上的中国农村成为一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和社会元素并存的混合体。

整体上说,中国既有东南沿海地区较为现代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又有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在同一农村地区,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农村社会劳动力的构成等生产和生活要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应,其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成份也就愈加复杂。甚至在同一个村庄,在不同的生产者那里,其经济形式、生产和经营方式和水平也都可能大相迥异。

显然,不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最大特点即是其社会生活和经济元素愈来愈具有强烈的混合性。

(二)农村社会成员个体属性的模糊性

身份认同的危机是当代工业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心理现象。随着正在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量传统农村人口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于城市。由于现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即使他们已经在城市中扎下了根,但在心理上和现实处境上他们仍然被认为或自认为是“农民”。加之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还有一部分农民在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之间频繁地往返,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农民”和“农民工”、农业和工业之间不断地改变身份。这些都造成了“农民”的社会属性变得更为复杂和模糊,他们亦工亦农亦商亦城亦乡,但受制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原因,他们又仿佛非工非农非商非城非乡。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水平的混合体,农村中的每一个劳动者都成为一个社会属性相对复杂的个体,身份的复杂性和模糊性造成他们对自己个体属性的认识模糊。“我是谁”已经成为许多农民工心理上一个挥之不去的困惑,造成了他们对自身主体价值的怀疑。在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中:一方面是心中对都市文明的向往,是对身份逐渐改变的喜悦;另一方面又有着对自己未来不确定的不安。正是由于对陌生的现代道德的仿徨和恐惧、向往和模仿,也造成了他们在情感选择方面的徘徊。

由于他们在就业、医疗、子女求学等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市民”待遇,使许多人有着一种社会边缘人的心理,或者自我边缘于城市主体社会。这不仅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也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事实上,与经济问题一样,今天农民工身份的模糊性间题已经成为困惑和影响农民工精神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社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信息来源渠道的丰富性、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信息传播内容的复杂性。 第一,随着农村人口在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之间的频繁往返,重商主义、市场经济和都市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已经影响到曾经相对简单、纯朴的农村社会和文化生活,影响了传统农村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及其原则;第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普及,使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他们对一些事情有了不同于传统的看法。由于有了一定的法制观念,他们基本明白自己的权利,并知道得到这种权利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敢于主张这种权利;第三,以电话和电视为代表的现代通讯手段和信息传媒为农村社会造就了一个异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通过影响力和受众面越来越大的卫星电视和网络的力量,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电视剧和新闻节目,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曾经闭塞的农村,西方政治形态、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也对农村和农民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力;第四,传统的封建迷信内容往往以新的形式、以科学的面目在农村得到继续传播,甚至有时在一些地区造成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纷繁复杂或光怪陆离的多元文化,解决它们对农村人口造成的精神困惑和道德建设上的干扰,是在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有公共图书馆,有各种免费的公益讲座和讨论,可以有助于人们对各种社会思潮内涵的认识。但是,由于农村的具体情况,有些人不仅不能正确吸收其中的有益因素,甚至可能因为对其内容良秀不分而影响到广大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也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农村生活方式的多元性

农村劳动者个体身份的不断改变,一方面造成了他们面临着自己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市民的身份认同的困惑,并因之造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人格分裂;另一方面,他们又因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对传统社会冲击的影响,而日渐动摇自己长期以来从父辈那里继承和习惯了的根深蒂固的道德信念。在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思维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传统农业社会已经被打上现代都市生活的重重痕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因之带有了浓厚的重商主义特点,长期融于农村生活之中的生活方式不仅有了明显改变,甚至也因打工者的不断返乡而融人了学者所言的后现代社会的某些道德观念,从而造成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的多元性。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众多的农村人口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也正在进行着一次巨大的变革。这造成了中国农村深受现代思潮和现代风尚的多重影响,这种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由于农村经济成份的混合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其相应的道德选择和生活方式也因之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都多元地存于现实的农村生活之中。在当前农村社会中,这种艰难的取舍和多元的共存、这种道德生活的复杂性、变动性和混合性,反映的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道德选择的困境,事实上,其背后的根源仍然是经济因素和社会角色面临转换时的激动与焦虑。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思政课 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是实施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课程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的行为和行动。而思想政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社会主义变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校思政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应对新的发展形式,发现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完成自身承担着的重要历史使命,以更高的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能经得起现实生活的考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变革的形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落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直是高校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由于很多时候对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在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是一味聆听,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无法集中注意力,整堂课时间下来,教师讲解的内容很多,学生真正能领悟的内容却非常少,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反而对思想政治课堂失去兴趣。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创新和改变,高校学生长时间就会放弃课堂学习,甚至出现严重的逃课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将完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教师思政教育意识比较薄弱。思想政治在高校中占用的时间不多,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对自身承担着的重要作用和占据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清晰。在实践中,教师对自身的工作不够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也不多,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这些问题都必须尽快解决,才能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上阐述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教师重视和思考。笔者认真思考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师作为重要的组织者,在新形势下,应该注重自身发展,尤其要注重保持与时俱进。首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添加一些色彩。如利用视频教学和画面动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还能真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当前实时话题,如“小悦悦”事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社会道德沦陷问题,学生能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任何观点都应该坚持一种辨证的思想观念,对于思想偏差明显的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在集体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积极性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的开展,教师便能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建设,能发挥着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能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意识和行为。

2.真正做到“四真”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意识影响学生的行为,只有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才能帮助学生坚持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以提高学生判断事情的能力,能更好地处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四真”,即学生能真正地学习和领悟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深入领悟和探讨能真正地懂得其内涵。最后,在实践中能真正坚守并相信自身所学习的价值观念,并且面对现实问题,能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最终发挥科学理论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当前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教师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真正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进而真正做到“四真”的效果,学生能真正学习,并且能真懂、真信以及真用,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价值,完成教师开展教学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中北大学,2012.

[2]杨荣.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00-102.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对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达成。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这些不健全的价值观甚至侵入校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思想等理论为基础,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如何让中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中学政治课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理论重大创新成果,密切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具体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不仅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更是对肩负人才培养任务的学校教育的要求。中学政治课堂作为青少年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担负着知识教授、思想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学政治课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政治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是新时期中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学政治课的必要性

在中学政治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具体指的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及教育活动等形式),对中学生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教育。

1.指导中学政治课开展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诸如“硬性灌输多,学生参悟少”“道理讲述多,情感迁移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和潜力。由于升学目标等客观因素,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考试知识点的讲授为主,很少关注学生知识与行为的结合

,考出好成绩的学生知行不统一的现象也日渐常态化,政治课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中学政治课的开展,运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内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教育理念,实现中学政治课的育人使命。

2.丰富中学政治课内容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整个社会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升,民主、法治等积极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同时,西方社会各种思潮,包括极端个人主义、炫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正影响着我国人们的意识层面,尤其对于人生价值观还没有稳定,探索世界欲望强烈的中学生影响很大,使得他们认知上产生偏差,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这也使得中学生更容易陷入疑惑和迷惘,更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思想、理想、精神、荣辱观等方面明确了当前中学生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魍澈透母锟放的时代要求,

是德育的精神武器,丰富了中学政治课的内容。

3.理想落实到现实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两极分化逐渐拉大,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

社会上很多不公现象、负面事件频频曝光,这给中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激发中学生反思并形成自己观点,使他们对从小就接受的讲奉献、追求理想、崇尚道德等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具体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价值体系,

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多元诉求,

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能为中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学政治课的几点注意事项

1.坚持以人为本

中学政治课作为中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教育人、鞭策人,同时还要尊重人、帮助人。在中学政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切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教条的理论知识点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和个性化特征及需求。

2.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扩大知识面,善于将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效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政治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闻事件相结合,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将“中国梦”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情、个人梦想等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国梦”的内涵,领会到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

3.打造育人环境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中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

中学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培育符合时代需要、具有丰富内涵和个性的学校精神和文化,让学生在良好育人环境中感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学政治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学校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校及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在中学政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中学政治课的育人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邓奇.关于深化中学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德育与心理,2013(8).

[2]陈美兰,沈柯银.中学思想政治课价值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4).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6-02

前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为实现适应思想政治领域全新变化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社会主要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实施策略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会议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是青年人群,需要在青年群体聚集的高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面对社会多元文化的挑战

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多样化是其主要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多元化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改革开放带来的效应是人们思想的转变,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高校学生受到不同种类的价值观念影响,容易引起价值观的迷失,增加价值选择的难度。(2)高校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时期,当代学生深受来自各国文化的影响,各国文化存在高低的差异,我国民族文化受到诸多外来文化的挑战,需要为当代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1]。

2.面对多媒体信息化的挑战

自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获取各种需求信息,多种多样的电子产物出现在市场,使思维活跃的高校学生迅速投入到信息化世界。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国内政策法规的发展速度远不如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由此造成互联网世界政策法规的疏漏,长期发展下使得沉溺于互联网世界中的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沉溺于互联网时代容易引起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对社会法规意识逐渐淡化,导致了部分学生在网络世界出现行为过失,甚至道德思想的严重偏差[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1.发展战略的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方向,均指向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思想是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其原因思想是建国之根本思想,两者皆源自于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目的,均是将青年群体团结一致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2.发展方向的关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高校是青年群体教育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发展需要依附于高校思想政治达到有效发展。现代社会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必将经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高校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选送人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要发展方向。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一致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1.将两者结合形成全新教学工作

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主体主要掌握在青年群体中,高校作为青年群体的主要区域,我国已经在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多年。当代新课改的发展方向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这些发展方向均表明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方向。由此也可以得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可以相互融入的。新时期对青年群体的要求是必须严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的战略目标,同时保证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掌握程度,将两者结合形成全新的教育体系将非常高效的同步开展两项政策。

2.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是育人教育,拥有其独特的地位。有效合理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需要配合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首先各高校需要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教育环境,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思想道德观念意识。其他科学学科的教育应尊重思想的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至教学内容。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自觉负担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3]。

四、结论

通过全文所分析的内容可以得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我党在下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便以指出,其重要战略方向便是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2(11):72-75.

篇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受到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栽培,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领悟与贯彻执行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在培养各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务。基于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进行合理的理论指导。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武装全党和加强教育人民方面,要坚持运用中国话的最新研究成果,要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要运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斗志,要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发展的风尚,从而实现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巩固。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国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2. 我国大学生在时代进步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变化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其影响,诸如新潮文化、网络文化、西方文化与韩流文化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与影响。

2.1新潮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博弈

新潮文化一般是指社会中新生的事物、理念等,对大学生这一类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其主要包括了电影、网络、音乐等主流元素。以新潮文化带给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来看,大多数的新潮文化元素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过分的关注,就会造成很多负面的情况,比如某些大学生就不注重自身的经济条件,过度追求新潮文化,给家庭和自身带来了经济压力。最关键的是,新潮文化的出现,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甚至影响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坚持,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下降,大学生个人思想品质的提升缺乏理性指导,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2.2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计算机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比重越来越大,因其开放的网络交流平台、丰富的网络资源、虚拟的网络世界,以及运用工具的方便性等优势,促使网络应用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所造成的影响来看,存在着两面性,从积极的影响来看,网络文化无疑能够促进大学生新思路的诞生,可以更加便捷的加深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从消极的影响来看,部分网络文化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有部分人员利用网络来向大学生宣传言论,恶性的用言语攻击他人,这些问题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不良影响。

2.3西方文化与韩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

随着中国与世界诸国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交融,我国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外国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例如,西方情人节与圣诞节成为了中国大学生必过的节日之一,韩国电视剧成为了我国大学生普遍追捧的文化内容,这些外国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再次强调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促使大学生能够理性的接受和融合外国文化,坚决抵制个人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壮大。

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的合理策略

3.1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点内容: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的指导地位,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是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扎实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大学生在校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学习思想等课程,这种以课堂教学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反而会更加误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二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观认识不充分,三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宣传普及不到位。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的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联系起来,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要坚持的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完善;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可行性;要加快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念;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舆论氛围,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制胜法宝,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关注我国大学生在时代进步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变化状况,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从而进一步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模式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与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是思想最活跃、观念更新最快、变化交融性最强的地方,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为全面把握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笔者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范围较大的调查。从调查结果的情况分析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情况良好。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担负的重要使命来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视。在“你为什么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中,有42%的学生承认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是个别教师教学观念不适应需要。个别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部分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待加强。有的学生上课不动脑思考,有的则保留问题、心存矛盾;还有的认为所学的内容与现实脱节,没有意义。这种状况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他们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潮水般涌八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无不时刻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一些人在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利益调整面前无所适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有些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功利化、实用化的倾向,片面追求自我价值,过多地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成分。

二是大学生信仰出现淡漠化、边缘化倾向。多元化时代,人们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选择容易造成信仰迷失和信仰真空的状态。

三是荣辱观缺失。虽然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处于较高层面,但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惑,特别是正确荣辱观的缺失。

四是诚信意识淡薄。如近年来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或论文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人无信不立”,诚信问题不容忽视。

三、搭建“多维立体”的教学模式,铸造大学生思想灵魂

长期以来,高校的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那么热心、热衷,甚至反感,是因为一些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中,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大多沿袭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教学法,导致了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必须搭建“多维立体”教学模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

(一)“1+1”教学互动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1+1”教学模式,可分三步走:第一,课题内容“1+1”,由教师“讲”和学生“查”有机结合;第二,课件组成“1+1”,让学生融入教学课件的制作;第三,讲台构成“1+1”,组织学生试讲活动。通过这种多维立体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二)课本剧表演教学模式

所谓“课本剧表演”,是指由学生根据教材的特定内容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的教学形式。步骤如下:(1)成立小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章节内容分配到各班,各班再成立课本剧表演小组并由组长全权负责;(2)组内分工。根据学们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编剧、导演、策划、演员、服装等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各负其责;(3)排练准备。课本剧表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4)课堂表演;(5)效果评价。由教师和部分班干部组成的评委对课本剧表演从内容、形式到表演技巧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嘉宾访谈”教学模式

“嘉宾访谈”教学就是采用电视节目中“嘉宾访谈”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课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两名学生作为“嘉宾”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应对全体同学的“答记者问”。具体步骤如下:

(1)“嘉宾”的选拔。就是在每个教学班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与意愿,提前安排一名学生作为“嘉宾”,上课时再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作为“嘉宾”。

(2)“嘉宾”备课。“嘉宾”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所选教材“专题”反复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在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和如何联系实际方面下功夫。

(3)对“嘉宾”访谈。上课时教师以“主持人”身份邀请两位“嘉宾”同时走向前台,“主持人”针对本次课提出相关的问题开始对“嘉宾”进行“访谈”交流。

篇9

构建和培育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机关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文化战略工程。构建和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首要的任务是提炼出反映新时期公安文化的核心价值符号,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式。笔者从公安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式为“忠诚、正义、团结、奉献”。

1、忠诚。警察的忠诚是一种职业信仰,是警察对事业的追求、对职业恪守的行为标准,是一种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承担责任的道德品质。对人民警察来说,判断其是否忠诚,首先要看是否忠诚于党,从根本上看他是否有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品格、是否有执法为民的自觉实践、是否有忠于法律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忠诚的价值指向是“立警为公”,理论指向是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政治指向是自觉服从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本文,行动指向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理想信念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行动的先导,忠诚意识是确保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核心所在,忠诚可靠更是中国警察所特有的警魂。

2、正义。从我国警察制度来讲,不仅要追求警察制度本身的正义,更要追求警察制度在现实过程中的正义化实现。制度需要有人去遵守,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警察就是执行法律制度的人员之一,将警察制度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统一起来的桥梁就是人民警察。正义感是警察从事正义之举的内驱力,也是每个警察对抗邪恶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警察的正义感只有在正义行为的实践中才得到体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是警察正义感的具体表现。人民警察的忠诚意识和正义感,外化为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体现在高尚的职业操守上,就是要秉公执法。秉公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3、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这既是一句政治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作为我国警察核心价值理念的“团结”,更赋予了中国特色的“紧密地团结在党和组织周围、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内涵,“团结”二字就暗含了更高层次上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群众意识”等政治属性。对某个警队来说,讲团结应更注重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熏陶。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警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每个民警都牺牲自我,相反,它是建立在发挥个性能力、表现特长基础上的协作过程,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才能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对我国公安机关整体来说,讲团结就是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精神。

篇10

在当今国际法领域内,自然法与实在法已然相互结合。且国际法的本体也是由自然法与实在法两个方面构成的。由于当代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单纯的自然法学或者单纯的实在法学都无法解决一些国际难题。因此,不能片面的认为国际法只是自然法或者国际法只是实在法。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已经是国际法律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一、自然法的探究

(一)西方自然法传统探究

自然法萌芽于古希腊。本文由收集整理在当时,自然法被定义为“理性”,自然法实质就是理性法。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对末世希腊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学派的创始人芝诺的学说指出“其中心意旨是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理性来解释;每一个行为都必须以理性来证实”。而在中世纪,自然法思想承接了古希腊自然法“理性”思想的学说,并且将其与神法等同起来,使得理性和信仰具有同等的价值地位,从而使自然法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笔者认为,自然法和基督教的结合,虽然在当时的目的是让自然法为天主教的政治服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人类自然理性到宗教信仰的一种回归。

而格劳秀斯为自然法所下的定义是:“自然法是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它表明一个行为是否符合理性的本性,而具有一种道德上可鄙的或必然的品质,因而这种行为也就为自然的创始者,即上帝所禁止或命令。”在他的论述中,国际法是由渊源于神意的自然法和渊源于人意的万民法所构成的。但自然法仍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服从万国法的义务仍然是来自于自然法。其后的自然法学派是作为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订的协议、国家制订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正义明确成为自然法的标准。而作为“极端的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普芬道夫,他的观点深受格劳秀斯的影响,但又不同于格劳秀斯,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正当理性的来源,普芬道夫强调自然法来源于人性,人性论的自然法成为其特色。他对理性的依靠和对平等的注重,为自然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探究后再重构

沿着自然法传统中那些先辈们的足迹,可以对自然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自然法应当时超越于实在法之上的一种自然规则,它通过自然理性发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价值理念,即正义。而这种以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就成为了一切制定法的基础规则。且作为一种指导性规范,所有的社会行为的参照标准,自然法应当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永恒不变的性质可以从阿奎那四分法中找到根据并印证之。这种无论处于何处都具有相同权威,并通过理性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作为评价实在法优劣的参照,应当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因此,笔者认为,融合前人的自然法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提炼出自然法的核心,即理性正义。自然法实质是一种正义,并且这种正义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这种理性正义具有抽象的正确性。它虽然是实现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规则,但是它并非象实在法那样本质上是经由人的意志被制定出来的,而是人类充分运用智慧去不断认识,不断挖掘,最终找到的指导社会内在和谐最本质的规则。

二、自然国际法的探究

(一)自然国际法

自然国际法作为自然法的一个分支,是自然法在国际法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国际法与自然法在本质上相同。如果说自然法的核心是正义,那么自然国际法的核心就是国际正义。这种存在具有抽象的正确性,是指导实在国际法的普遍规则。而且这种存在是必然性的,如果某些实在国际法规则违背了自然国际法的,那应当是无效的。自然国际法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抽象的强制力量。

(二)自然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自然法’所尽的最伟大职能是产生了现代‘国际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自然法对国际法的影响具体体现:作为国际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由苏阿勒兹从普遍道德中演绎而得,此后成为了自然法的规范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法和人道法是国际法的重要分支,而目前国际法的人权观则被认为是从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中引申而来的,实质上与斯多葛学派所持的人的内在精神平等的自然法普遍理性观念是一样的;其他如主权国家平等原则则和自然法的平等精神相一致。还有对现代国际法中的外交豁免、战争规则的论述,都可以从近代自然法中找到其根据。因此,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中都充满了自然法学派学者的理性和智慧。

三、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综合以上对自然法以及自然国际法的论述,笔者认为自然国际法应该处于比实在国际法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不是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此,作为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重中之重,自然国际法作为“法”而非单纯的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工具,应当有着它自己独立的原则,即正义。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被重新定义和总结并正确反映自然国际法。

(一)正义的概念

1.中国传统正义观

正义,历来就是一个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价值观念。在未产生法律之前,正义就是人类社会中所推崇与追寻的美德和理想境界。在产生法律之后,正义就成为了一切法的制定标准和永恒价值追求。因此在研究国际正义时,需要对自然法中普遍的正义观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国际正义。

正义的英文表述为justice,在牛津法律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法律应努力达到的目的和道德价值;正义要求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受法律拘束;正义是法律上的善良和行为标准尺度或准则,可以根据正义对行为进行评论或评价。在中国古代,正义之“义”为“宜”(合宜),正义就是不偏不倚的裁制事物使之合宜,以此使之符合公认的道德规范要求。正义更多的指的是一种道德修养,并且是没有个人之私的一种近乎圣的一种美德,并没有作为评价指导制度,规则的价值内涵,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正义的评价才开始设计到制度的层面。因此,正义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导向的正当性。

正义按照原理应当时可变的,但正义作为自然法最核心的内涵,应当具有其稳定不变的内容,也就是说正义有一个不变的底线,这个底线可以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中所共同具有的,在当代社会关系中,文明社会正义的底线应当是权利。

2.西方传统正义观

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将正义作为他的终极追求。其代表作《理想国》讨论的正是正义折翼永恒主题。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是“以善报友,以恶报敌,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但他对这种定义其实并不满意,他认为:人们如果与坏人作为朋友,那么正义也可能是在助恶损善,以恶报敌是在伤害别人,对别人的伤害难道也算是一种正义吗?柏拉图的疑问所反驳的正是一种用功利化的视角来追寻正义。柏拉图认为,从功利化出发无法论证正义就是善的,也无法达成正义。而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论述比较全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正义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法律本身与否也体现着正义。

普芬道夫认为正义通常被界定为一种经常性的、不可被取消的、让人各得其所的意愿;正义就是指在对待他人时候的举止得当。而著名思想家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著作,在当时以功利主义为主导的西方正义理论中所阐述的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最大幸福,那么这个社会制度就是正义的,罗尔斯深深的批判了这种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二)正义之重构

上述关于正义的概念,可以说都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正义是一种自然的匹配,而不是合法和约定出来的,它本身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们只需要通过理性去认识它,并将其指导于人类社会中。正义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衡量社会的规则或者制度是否公正和合理。

笔者认为,正义是符合绝大多数利益的行为,真正的正义是不存在的,当正义绝对化以后,正义就必须对每个人的利益负责,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某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被处以死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他是恶的,是非正义的,因此惩治他就是正义的。但是对于被判处极刑的人来说自己的人权被剥夺,对他来说是非正义的,这存在一种视角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难将正义的标准达成一致。博登海默曾经指出“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变成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揭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疑惑”。这一论述不仅说明了正义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而且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体现出正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视角。

(三)正义在当代国际法律中的体现和延伸

前面对于正义的理论研究应当成为当代国际正义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张文显教授在其《法理学》指出,正义存在一个底线,这种底线在当代社会中表现为人权,因此,如果说正义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一种权利,那么国际正义就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权利,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主权。

国际正义是国际社会中对国际法律的永恒价值追求。"每个社会成员仅仅因为他是社会成员之一,就有权不仅享受其他社会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当今许多国家,都在其宪法中明确肯定了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自由权利。这充分体现了正义在国家母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的出现更是推进了正义在国际法中的发展。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撕破了国家面纱,开创了追究战争罪犯个人责任的先例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正义在国际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