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的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建文明城市的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媒体助政”,新时期办好党报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助政,顾名思义,是指媒体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主动地帮助党委政府推动工作。某种意义上,媒体的这一功能,是新时期办好党报的需要。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更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利益矛盾剧烈冲撞,各种思想文化交锋频繁,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形势更趋激烈和复杂。在人人都有话语权的“麦克风时代”,党报必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不断创新传播的方式方法,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时效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尤其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群众一边,站在时代前列,正确引导舆论,切实担当责任,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党报肩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地在报纸上得到反映。
秉承“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这一办报理念以及注重深度报道和权威资讯的报纸定位,《郑州日报》在“媒体助政”的实践中,既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时又积极稳妥地反映群众呼声,找到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问题的结合点,努力做到指导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权威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思想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的需要。在通过新闻报道有效地把党的主张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同时,“媒体助政”还体现在运用新闻手段,创造性地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及决策的执行提供帮助,把党报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年3月,全国“两会”传来消息:中原经济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郑州日报》在第一时间刊发了这一喜讯。随后,又趁热打铁,结合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宏伟目标,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在头版陆续推出了一组县(市)区委书记访谈。紧接着,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一组围绕大局精心策划的“关键在做”系列谈见诸报端,为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舆论支持。
探索创新,“媒体助政”的几大要点
树立大局意识。宣传党的声音、服务工作大局,是党报的生命线。在日常报道中,《郑州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在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跨越中,充分发挥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作用,为产业项目拉动、领导方式转变、投资环境改善,为郑州都市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当好党委政府“第一传达室、第一督察室、第一监察室”,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这种政治敏感源自对大局的把握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委政府决策的透彻理解,源自将这种理解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出的准确判断,并注意按照新闻规律的要求,结合实际,将其在第一时间转化成新闻选题,做到自觉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紧密贴近实际、有力引导舆论。
党报的编辑记者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去分析事件,报道新闻,这样才能在党委政府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及时的帮助,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今年2月10日,郑州市委召开党务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了河南省委提出的树立领导干部“六种形象”的新要求,动员全市领导干部全面树立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形象,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形象,能够推动工作、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推动工作的形象,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诚实守信的形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身作则的形象。在及时报道了这一新闻的同时,2月28日起,《郑州日报》以“树为民形象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为栏题,在一版头题位置陆续推出《论领导干部树形象》系列评论,系统阐述六种为民形象,以协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 “六种形象”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树立“六种形象”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号召全市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成为勤政为民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成为六种为民形象的忠诚代言人。
要积极主动作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媒体助政”要求党报发挥更高的能动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加强舆论监督、通达社情民意是党报的重大责任。2010年8月11日,《郑州日报》等市属媒体公开曝光了148个市容环境卫生“最差地点”,其中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致交通秩序混乱的10条路段、10处最差绿化带、10个最差建筑工地、10个最差背街小巷等。仅5天后,媒体追踪调查发现,名单涉及的绝大部分单位和区域,针对存在的问题迅速整改,效果明显。2011年起,《郑州日报》又开设了《创建文明城市 创造美好生活》、《市民挑刺 给力创建》等栏目,配合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多侧面、多角度地报道,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民生无小事,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就是报纸关心关注的事情。2010年9月下旬,《郑州日报》组织记者分别对蔬菜便利店进社区、早餐工程和食品安全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市委。今年,又组织记者先后对市区积水点改造工程、15条道路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分别形成调研报告。
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宜公开报道的,《郑州日报》以内参的形式进行监督,及时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传递给有关部门和责任领导,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除此之外,强化媒体助政,就要在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快速传递党委、政府一系列重要精神的同时,打破定势,从报道理念、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要把党报的纽带作用、桥梁作用发挥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扎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