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课程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技术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技术课程

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破冰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3-02

众所周知,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设置、实施、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改革,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具有时代性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校内呈现出一片你追我赶、各显神通的可喜景象。

然而,像任何改革并不会是一帆风顺一样,新课程改革亦不会一蹴而就。因为沿用了数十年的旧的课程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评价观念等还没有跟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适应,特别是目前我国的招生、选拔、录用等制度和措施仍没有跟课程改革相配套。广大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只能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尽管如此,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它独有的学科特点,在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它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性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通用技术是指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二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时间能力;四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五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这些性质和价值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和课程资源承载着新课程理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建构理念,以及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拓展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服务的理念。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自身的情况不同,分别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式学习、合作互助学习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成为一个活泼多彩、生动丰富、有趣的事情。”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学习活动。如大量使用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知识性、及丰富性很强“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通过与课文融为一体的“马上行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课文阅读,而是愉快的交流和领悟平台,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立即得到消化和巩固,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课文设立的“技术探究”和“小试验”栏目,使学生从亲历的体验中领悟思想与方法,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至方法,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练习”、“综合实践”、“学习评价”等栏目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类化,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对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设计范例”贴近生活,就地取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的积极性。正是这样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支撑和承载着新课程理念。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形式实现着新课程理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形式和课堂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技术理论活动、技术探究活动、技术体验活动、技术游戏活动、技术制作活动、技术操作活动、技术评价活动、技术文化活动、技术管理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技术实践活动互相穿插,互相衔接,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即使是技术理论课程中的问题也都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本身不具有固定的答案,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性质”中有这样一道作业:

鞋子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脚不受损伤。查阅资料,调查鞋子的发展历程,试着从以下方面分析鞋子为什么会得到发展:①按用途和材料分,鞋子大概有哪些种类?②它们分别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③需要运用哪些技术?

同学们为了做好这道题,跑商场、站大街、查网络,收集和整理了五花八门的鞋子种类,通过课堂汇集和讨论,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如小台灯、小凳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蕴藏在他们之中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是成人无法想象的!这样的教学不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达到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很好的实现方式吗?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了过程与方法,形成了严谨科学、乐观好学、积极探究、努力实践、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更树立了热爱公物、积极环保的意识和态度。

通用技术课程的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确实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途径。

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评价强化了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核心就是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进行多元化方式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有书面测试、设计方案及作品评定、技术活动报告等形式。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根本理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生在技术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状况。这样的评价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以更大的成长空间,全面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历程。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新课程理念。

总之,通用技术课程是完全、彻底的按照新课程理念推出的一门崭新的课程,它不仅体现、承载、实现和强化着新课程理念,而且也为其他学科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新课程理念起着破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篇2

静脉血栓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而危及生命。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做不动或由于静脉直接损伤等,易形成深静脉血栓[1]。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现对有关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以及护理报告如下。

1 形成原因

1.1 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的高危人群。进食少、腹泻、补液量不足、出汗多,使血液粘滞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流缓慢也可导致DVT的发生。

1.2 手术中麻醉 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同时,麻醉使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手术本身创伤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导致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度增高;手术还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粘附性增强易于聚集。术后不恰当地应用止血药物,使血液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

1.4 术后长时间的卧床 下肢缺乏运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影响小腿肌肉的泵功能,下肢丰富的静脉窦亦使血流停滞而形成血栓。同时麻醉作用增加了下肢静脉的容量,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的发病风险。

1.5 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 如高渗溶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皆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而诱发血栓形成。术后由于一侧上肢需要监测血压,故增加了下肢静脉穿刺输液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的机会。

1.6 其他因素 原发性高凝状态、血型(A型血人群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人群)、感染、吸烟、化疗等因素。

2 预防措施

2.1 环境 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2.2 饮食和活动 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多食含纤维素食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适量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逐日增加活动量。术前、术后禁食、禁水的患者,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血液浓缩。

2.3 术后预防 术后卧床期间,定时变换,每2h 1次,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指导并监督患者做下肢主动肌肉运动,包括髋、膝、踝关节的伸屈运动。被动的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督促病人深呼吸,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2.4 输液操作的预防 术中及术后最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因上肢静脉回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并要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形成微栓。

2.5 严格禁止吸烟 烟中尼古丁可导致末梢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积。

3 护理措施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足部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必要时每日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至少2次,患健侧比较,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在0.7cm以上[2]的应及时通知医生。

3.2 患肢的护理 患肢早期应抬高避免过度活动,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下肢,以免栓子脱落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抬高患肢20~30cm,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同时注意患肢保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皮温变冷、以肢端为重,皮肤可出现青紫花斑,应注意保暖。可用50%硫酸镁热敷,温度38℃~40℃,以缓解血管痉挛,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起到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3]。

3.3 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的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3.4 溶栓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每天在固定时间服用抗凝药。在此期间应严密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和出血发生。注意有无牙龈、皮肤、黏膜的自发出血。观察尿液、大便、痰液的颜色等,定期进行凝血时间检测。

3.5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主动真诚地与患者交流,告之其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过程,耐心开展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认真评估患者发生DVT的风险率,严密观察早期症状,并采取积极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候黎莉.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8,14(3):327-328.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自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先从宏观上对本专业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分类,再按类抽样调查128家,其中有江苏省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各40家;其他相关医疗机构或公司8家,其中医学检验中心2家、生物科技公司2家、血液中心2家、民营男科专科医院2家。

1.2方法调查对象为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资料;为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部分数据缺失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单位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并补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结果

经问卷调查,并结合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本次调研共调查128家行业单位,回收有效数据114家。

2.1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114家提取调研资料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中,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的(2014年相较于2011年)有66家,其中,三级医院15家(占45%),二级医院23家(占59%),基层医疗机构20家(占59%);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人才需求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见表1。

2.2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医疗机构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需求增大原因以医院发展和提升业务能力为主。

2.33年制高职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医疗机构或公司中,有29家单位有用人需求,具体数据见表3。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

2.43年制高职人才职业岗位及岗位技能要求调查分别对对本专业3年制高职29家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调查,结果见表4、5。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医疗机构对岗位及岗位需求各不相同,有较大差别。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的样本采集、收集和处理方法,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具有一定的检验仪器保养、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具有生物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病理检验标本收检处理的能力并能协助医师取材;掌握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及细胞涂片的能力。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献血者招募、动员以及体检征询、献血者监护的能力;熟悉血液采集、贮存、发放以及血液出入库和运输工作注意事项;熟悉血液样本规定项目的初、复检的方法;营销方向岗位技能要求:熟悉检验试剂及仪器工作原理、性能、流程,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营销能力;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标本采集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能进行结果分析;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

3讨论

3.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分析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对3年制高职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中,三级、二级综合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为9%、15%、35%。分析原因是三级医院有本科学历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准备升三级的医院由于学历比例的限制,需求量受限。但不可忽视的是基层医院的数量多,需求量也大。相关的专科医疗机构和公司用人需求也较旺盛。(2)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调查发现,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主要原因为提升业务能力需要,业务量增大、医院扩大发展的需要;而基层医疗机构中60%是因为人才流失。(3)对专业方向调查中,医院就业岗位,主要需要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三级医院因为病理检验任务重,医技各负其责,因此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大;一些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为减少购买高昂的仪器设备和用人成本,外检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临床检验技术方向、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也增大。医学检验中心因业务量大面广,主要需要大量的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另外因业务扩展的宣传需要,也需要营销人员。生物科技公司、血液中心、男科医院都分别需要有临床检验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的人才。因此,根据岗位调查,确定本专业方向是:主要职业岗位是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其次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再次是输血与输血技术、检验仪器及试剂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等。

3.2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4-6]。根据调查结果,需对高职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构建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

3.2.1特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应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7-8]。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由职业基础课模块和职业技术课模块组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特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分为:(1)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模块:包括病理检验技术、病理切片技术等课程;(2)输血与输血技术课程模块:包括输血与输血技术、人际沟通等课程;(3)检验仪器、试剂营销课程模块:包括检验仪器综合、检验仪器维护、人际沟通、市场营销等课程;(4)男科实验室课程模块: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课程。

3.2.2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学生入学后,请相关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座谈;利用见习和第二学期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岗位的需求、工作职责、流程、知识和技能要求,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奠定基础;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课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

3.2.3培养模式的改进为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减少上岗培训的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进。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等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强化“做中学、学中做”。采用课堂内讲授和课堂外实训、校内培养和校外岗位培养、“定单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培养模式。如男科实验室操作技能的培养,由于男科检验过程独成体系,又因本院地处南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有定单培养的需求,故授课方式采用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参与岗位调研和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和行业技术能手参与教学。鉴于高职总课时的限制,建议适当减少职业基础课模块的学时比例,加大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比例,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课程可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完成(如市场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此外,在一年的实习期内,前6个月安排到医院内实习,保证临床检验平台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后6个月主要是强化特色专业方向技能训练,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转实习到就业岗位,突出岗位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篇4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1研究对象,方法及评价指标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为期五年的教学模式,课改班级班内有30名学生,180名普通班。从平均入学率来看,两个班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病理生理学课程整合上,我们将该课程整合分别在第1,2,3,4,5学习开课,总课时为101学时,理论课为68小时,实验课为33小时,多学科整合为27小时,自学为18小时。在第四学期结束时,七个科目的成绩将根据执业医师的考试章程的要求完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总分为200。分析结果,教师评价,我们选择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综合能力,言语导向,综合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兴趣,知识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器官系统模式中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

将病理生理学整合到综合课程中,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它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药理学等知识,病理生理学可以根据器官系统进行分割,分为一般理论和各种器官系统两部分,最后整合到各种介绍和系统模块中。将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融合。根据人体结构,功能,病理等逻辑,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模块,包括人体的基本单元,基本构成,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疾病病理学,病理变化和病原生物学的七个介绍为后来的学习系统模块提供了基础。我们以人体功能系统为线索,实现系统模块,包括血液循环,免疫,呼吸,消化等,每个系统都可以遵循生理结构,病理学,临床关系,教学大纲和内容模块的组织,并可以整合到相关临床学科的理论中。

3课程整合结果

我们通过分裂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内容,根据器官系统原理分离病理生理学。它可以分为一般和器官系统内容,然后集成到系统模块和讨论中。将这些理论知识分散到五个学期完成学习,通过基础医学七科联考,我们比较常规班和课改班的成绩无明显差异。然而,课改班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提升以及课堂发言率方面明显高于常规班,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目前,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掌握度不足,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关键词】:三年制;临床医学;教程情况;改革

【中图分类号】R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近段时间来,中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启动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程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由以往的三版块过渡为两版块(基础、实践),但仅仅在以科目为核心的教程模式上实施了改革,这部分改革只对基础课与临床课实施精讲,无法摆脱传统教程系统而单独存在。国际上1950年启动的以医学教程整合为核心的教程系统改革现已处于极为核心的地位。美国哈佛医学院开始着手进行创新改革(综合教程规划),把医学与人文、基础医学各科目间、基础医学与临床诊疗进行交叉研究,以知识模式为纽带把医学相关科目整合成一个系统。

一传统教程系统的缺陷

目前,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程系统尽管实施改革,但基本思路并未突破从基础到临床、理论到实践的教程框架,其教学核心依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

(一)教程系统模式落后

全科医学从1980年传到我国以后,发展极为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已培养出一支30万人的全科医师队伍,为国家深化医改、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队伍支撑。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服务社区和农村的全科医师,中国目前全科医师的工作内容是以“六位一体”服务为核心的,但全科医学的教程系统依然沿用以往的临床医学专业系统,其知识体系依然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缩编版,并未形成以全科医学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独立教程系统,教学目标中无法体现“六位一体”的全科诊疗工作观念,更缺少进行本岗服务所需的核心技能,[2]无助于培育基层必需的实用类专才。

医学生最终要走向实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立足基层,满足人民基本卫生需求的全科类技术运用通才。然而醫学专业大部分教程仅着眼于教程本身,并未考虑以后的工作实践与运用。教学中讲授具体疾病时,基本是按部就班的套用定义、病因、发病情况、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测、诊疗与鉴别诊疗这个模式实施教学,这套教学模式与工作具体情况差别很大,致使学生在毕业后迈入工作岗位,依然要进行很长时间学习与适应。

(二)实验课与选修课设置缺少创新

教程设立依然根据基础到临床、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稳步推进。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学制原因,教程设置上缺少变通,往往采用本科课程的缩减版。

教学中因课时所限,重教学轻实验,甚至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压缩实验课时,实验课多以验证性为主,实验课中未完成对学生创造力探索力的培养和发现;因必修课课时所限,为完成相应培养目标,一部分学校未考虑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创设大批的选修教程。[3]因教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实验课及选修课的设计,授课方式等多种原因,实验课与选修教程的开设并未达到预计目标。

(三)实训系统脱离基层医疗实际

我国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始于1999年,初步形成东部及发达地区以“5+3”为主、中西部及偏远地区以“3+2”为主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师是各类医学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办学目标。如何为城乡各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宽口径,用得上的全科实用类医师,是各类医学类院校实训课程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现今的实训系统是在学生大学二年级的5月份进行完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便开始以医院为主要实训地点的实训期,实训的时间从大学二年级当年的5月份至大学三年级的5月份,历时12个月。传统的实训教学就是安排学生到二级以上的医院进行轮转科室,通常是内科3个月、外科2个月,妇科2个月、儿科2个月、急诊科1个月、重症科1个月及传染病科1个月,医院根据实训大纲,由相关科室进行相关实训考核。这种实训考核系统看似面面俱到,但最大不足是忽略临床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培养的差异,忽视全科医师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主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

(四)毕业考核未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保持一致

现行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考生应在医院试用期满1年后以医院为单位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而实践技能考试是考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部分,实践技能考试不合格则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

现今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三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生的毕业考核采取毕业理论考试和医院实训考核相结合的制度。毕业理论考试在学生实训返校后一周内进行,以内外妇儿常见病为考试范围,考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问答题形式出卷,这种考试形式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以五选一为主的选择题考试形式相差很大,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而实训部分的培养则完全或大部分依赖于实习医院,造成学校在实训教学管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脱节。

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程系统改革策略

(一)突破传统模式制约,以课程群构建完成教程系统模块

现行以科目为核心的教程系统有利于学生体系化地解读理论,却无助于学生化解基层卫生岗位中多科目交叉性临床问题。依照国际上教程系统改革目标,以课程群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教程系统,把有关内容与有共同教学规律的几门课程进行计划整合,融合一体组成相关的课程群。通过课程群内部的整合,处置好教程间的相互关联,避免重复工作,强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程的结合。[5]将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目整合成五个课程群,第一是医学基础知识课程群,包括人体解剖学、病原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第二是临床与基础相融合的课程群,包含临床生理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第三是临床专业课程群,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五官科学、中医学、精神病学等。第四是医学技术课程群,包含诊断学基础、影像学等;最后是医学人文学课程群,包含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卫生服务等。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目整合成五个课程群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全科医学与社区诊疗岗位能力需要为目标,以体系为线索,以脏器教学为重要内容,以课题为核心的教程模块,即医学基础模块,系统疾病诊疗模块,临床应用技术模块、医学人文素养模块、社区卫生服务模块。

医学基础模块又分为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基础两个子模块。基础医学知识模块主要以医学基础课程群的科目为主,包括人体解剖学、病原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奠定医学生基本的知识框架;临床基础模块以临床与基础相融合课程群的科目为主,包含临床生理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此模块的课程都可以与临床具体病例相结合,授课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相关临床应用中讲授基础知识,强化课堂授课效果。

系统疾病诊疗版块以临床专业课程群科目为基础,脏器为线索,以系统为纲目,依照形态机能、病痛诊疗的框架构建知识系统,突破基础与临床、临床各科目间的限制,依照全科诊疗的程序来创设教程;临床应用技术模块是医学技术课程群科目为基础,以常用的诊断方法和实验室检查为纲目,将各科目常见病及适应症融入到检查技术中去;以疾病带动相关检查技术的理解与运用。

医学人文素养模块分为医学人文和综合素养两个子模块,医学人文模块是为满足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自觉性、团队合作、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卫生法规、医院管控与心理学等实际需要所设计;综合素养模块涵盖语文、英语、计算机、体育等教程,并将社区诊疗服务中医院公共卫生管控系统的基本操控融合到计算机教程中,将科学健康运动结合到体育教学中;[7]社区卫生服务模块是基于中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而设立,学生应熟悉社区诊疗中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掌握全科诊疗的医疗思维模式与社区基层诊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提升其对社区常规健康难题与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完成实验课与选修课教程创新改革

依照教学对象立足于社区全科岗位的实际情况,变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医学理论教程和实验教学课时比值从5:1比例增大到3:1。将分散于各个科目中的试验项目变更为三个实验模块:医学形态学实验模块、医学机能学实验模块、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医学形态学实验模块主要观察性描述性实验为主,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等课程;医学机能学实验模块主要以动态性,验证性实验为主,涵盖临床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临床基础学科实验;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以病理生理学、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相关实验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探究能力及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课教程改革要以实验教程三大模块为基础,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科研创造力的培育,通过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来不断深化对医学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选修课教程改革要以拓展知识面,强化前沿、新兴交叉科目相关研究为切入点,建立与素质培养相对应的选修课系统。选修课课程的设置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课程设置前要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进行调查问卷,真正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声与需要,建立起深受学生欢迎,切合学生今后实际需要的选修课程系统。学校可适度缩减医学技术模块及医学人文素养模块相关必修课课时,开设医学前沿技术及公共人文类选修课。医学前沿技术类选修课以医学前沿技术为主线,以临床为导向,提高学生临床兴趣和探究能力为目的,进行相关选修课的设置;公共人文类选修课则是把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有关课程互相滲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为初衷进行相关选修课的布局。[8]

(三)以全科医师培养为引导、社区为基础,完成实训系统改革

实训系统改革就要尝试将传统“学校教育+医院实习”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过渡到“学校教育+二级以上医院实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疾病防控中心实习”的培养模式。二级以上医院实训要让学生掌握对常见病(含急症)、相关疑难病及常见重症的规范化诊疗及分诊能力,实训一般安排6个月,即内科2个月、外科1个月,妇科儿科1个月、急诊急症科1个月,中医科1个月;此期间实习主要为毕业实践考核及毕业后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打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训就是让学生掌握社区人群常见病诊疗、慢性病的医疗康复、高危人群干预、社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及计划生育等相关技能,实训一般安排5个月,具体分配如下:常见病诊疗2个月(内科1个月,外科妇科儿科1个月)、慢性病健康管理及高危人群干预1个月、中医药及康复医学1个月、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及计划生育1个月;此期间实训主要是立足于基层,让学生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

疾控中心实训一般1个月,全科医师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科医师都是最早接触相关患者并或者第一手信息,疾控中心实训就是为提升学生们作为全科医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报告分析相关程序及自我防护相关能力。

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为遵循,构建科学高效的毕业考核系统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所必需的通行证,临床医学专业教程改革的初衷也是让学生尽快通过资格考试,实现择业就业。而毕业考核系统对学生学习实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毕业考核系统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高度契合,是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就业率偏低,许多学生在实习阶段都在准备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科目是生理病理及英语,和学生实训阶段所学内容脱节。医院及带教老师因繁忙的临床诊疗对实习生的管理也不可能像学校一样严格,导致学生实训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学校只有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建立毕业考核系统,才能倒逼学生们重视临床实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考核系统仿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分为实践技能考核与笔试考试两部分。实践技能测试建立试题库,试题来源以近二十年医师资格考试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操纵真题为基础,至少保证题库中选择题题量不少于500道,其相似相关考点的自编考题不少于500道。学生采用随机抽签方式进行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满分100分,模拟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分值60分计时40分钟,包括心肺听诊8分、心电图诊断7分、影像诊断6分、病史采集15分、病例分析22分和医德医风2分计六大部分;第二站是临床体格检查分值20分计时15分钟;第三站是临床基本操作分值20分计时10分钟;实践技能考核以60分为及格线,第一次考核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则不得参加毕业笔试考试,延缓毕业。

毕业考核系统笔试部分建立计算机试题库,试题来源以近二十年医师资格考试助理医师笔试真题为基础,至少保证题库中选择题题量不少于6000道,相似相关考点的自编考题不少于6000道。测试采用电脑按照相关科目占分比值自选习题,每次选题300道,分为基础知识笔试和临床知识笔试,每场150题计150分,时间150分钟。笔试成绩以两门合计180分为合格线,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则延缓畢业。

篇6

一、中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构建应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大部分中职生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而就读中职学校,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缺乏学习主动性,如果学校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就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将学科体系中适度够用的知识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我们深入养殖企业,对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分析职业岗位的意义,确定职业岗位中应具有结构完整的典型工作过程,从而确定工作任务,并将其归类为8个行动领域、22个学习领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综合素质课、技能平台课、技术课和拓展课。其中,猪病防治是技术课的核心学习领域之一,是由动物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外产科学和中毒学等传统学科有关猪疾病部分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后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学习领域课程。该课程按照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猪病防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课程成绩评价。学生通过猪病防治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如猪病预防、诊断、治疗、保健等职业岗位能力,为我国养猪业保驾护航。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础。猪病防治课程改革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各种规模猪场、动物医院和兽药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猪病防治岗位的工作过程、技术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来设计猪病防治课程学科体系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确定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深入养猪企业,对岗位人才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由养猪企业的猪病专家、管理人员与教师共同研讨,最后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案,按照生产流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据,根据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关健技术和综合技能,将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归纳为5个项目(猪场预防保健技术、哺乳仔猪疾病防控技术、保育猪疾病防控技术、育肥猪疾病防控技术、种猪生产疾病防控技术)和14个能力目标。

第三,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教师应拓展教学内容,及时将猪病防治的新知识、新技术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第四,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猪病防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

根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将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实训场所,如猪病诊疗实训室、动物医院、校内实场和校外养猪企业等场所建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的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第一,猪病诊疗实训室,包括猪病诊断室和猪病治疗室。猪病诊疗实训室内病理标本充足,诊断仪器先进、治疗设施完善,能完成常见病毒性、细菌性等猪病的实验诊断,能满足猪病防治课程实验实习的需要,还对校外养猪企业开展常见猪病病原的检测与诊断。

第二,动物医院为周边养殖场开展常见猪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业务,并充分利用门诊猪病病例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为学生学病的诊断、检测和治疗等知识技能提供了与兽医诊疗机构一样的工作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第三,校内实场为猪病防治课程的猪场消毒、猪疫苗免疫接种、猪药物保健预防及驱虫实训实习提供了真实的场所,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实习情景中培养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四,校外养猪企业,即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养猪企业基本满足了学生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求。学校先后与广西畜牧研究所猪场等10多个养猪场签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协议,协议规定学生在猪场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猪场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可以将猪病防治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专业技能。在服务于养猪企业的同时,学生的猪病防治技能也得到迅速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机融合。

(四)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猪病防治课程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创新和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是案例教学法。它是指在猪病防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包括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式教学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典型的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在具体的病例情境中主动参与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提出初步的诊断意见、诊查思路和防治措施,最后,教师进行常规讲解。案例分析式教学法就是在一个猪病讲授结束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猪病临床案例,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得出初步 诊断结论,分析诊断依据以及所须的进一步检查,然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

二是现场病例教学法。它是充分利用动物医院或猪病诊疗实训室接诊病例,根椐临诊情况把接触到的典型病例进行现场教学。首先,组织学生对病例展开讨论,并针对疾病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依据和防治措施等问题发表个人观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原则,要让学生成为现场病例教学的主角。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达到复习巩固、加深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多媒体教学法。它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文本、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把平时拍摄的猪病症状和病变彩色图片、视频,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制作成直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归纳,以加强学生对猪病症状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知识信息量,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

(五)完善学生课程成绩评价制度

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也是猪病防治课程改革内容之一。学校教学改革前,学生的课程成绩评价主要分布是期末理论知识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即考勤占10%、实验占10%、课堂提问占10%、作业占10%,这种课程成绩评价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猪病防治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的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后,学校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猪病诊疗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评价。因此,教学改革后的课程成绩评价分布是期末理论知识考试占40%,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学习过程考核占30%,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病例分析报告;职业能力考核占30%,这项考核根据现场教学过程、实验实习操作过程和猪病例诊疗过程中学生表现及团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实践证明,新的课程成绩评价制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既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二、猪病防治课程改革实施的成效

由以上对猪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可知,课程改革后,在教师和学生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一,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更明确,课程教学资源更充足、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很大提高,对学生考核方法更趋合理化。课程改革主持人主编并出版了《中职畜牧兽医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习题集》,发表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猪病防治”教学中的应用》等3篇论文。

第二,课程改革制订的猪病防治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成绩评价制度等在畜牧兽医专业试验班学生中试用,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对猪病防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为93.2%。通过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猪病诊断和防治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学生参加中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合格率达95.2%,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第三,猪病防治的课程改革后,最终集成了中职猪病防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习题集、授课教案、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创建了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其教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对同类专业课程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总之,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猪病防治课程经过近四年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实训环境的创建、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学生课程成绩评价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猪病防治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猪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够紧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滞后等问题都有待今后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在钜.关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建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8)

篇7

1.根据养殖业结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养殖业主要以反刍兽、猪、禽、宠物等动物饲养为主,所有专业课程除了以传统教材中的大家畜和家禽为主要内容,还增加了反刍兽、中小动物和宠物等疾病的相关内容,并补充了当下新的防治方法和药物知识,以适应当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

2.改变传统观念,由全面授课改为专题授课。在大学普遍“课时减少,教学质量绝不能降低”的前提下,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经讨论决定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教学。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并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作重点讲授,采用专题形式全面讲解。这样教师就有充裕的时间根据专题多角度全面备课,把课讲得更精,重点难点讲得更透。另外教师在介绍某一专题疾病的基本情况后,根据每一专题疾病的特点,提出比较全面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最后教师补充、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专题授课可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参与和独立思考,使得课程的讲解既全面而又重难点突出,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把教材的各章节都要向学生讲到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扭转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的教学局面。

3.运用多媒体教学。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传染病、兽医寄生虫学、中兽医、畜牧学概论、家畜繁殖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授课教师均制作出了精美、完整、实用的课件,转变了原有的在黑板上画图、或作挂图等方法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教师在上《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家畜传染病的病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变化等特征。多媒体教学存在学生上课记笔记跟不上教师速度的问题,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一份内容包括讲授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知识难点、思考题及学生参考书目的教学提纲,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有了提纲后,再也不必忙于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样有时间进行课堂思考;教师的讲授速度也可大大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4.安排学生自学。因学时有限而无法讲授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学。为保证学生自学的质量,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督促、检查和测试。

5.考试形式灵活多样。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改革兽医专业考试的形式,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际操作、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的考试形式。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档记入成绩,控制优秀比例,奖学金及优秀生的评定在选修和考查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按主干课程的成绩计算。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对实行笔试的课程,要加强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确保试题质量;加强笔试考试各种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的把握,尽量在试卷中兼顾各种题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特点,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认真做好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工作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1.开设独立的实验技术课。实验不仅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兽医专业学生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工作,具备做临床医生的能力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将实验与理论分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技术课进行教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造条件。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病理实验、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家畜传染病实验、家畜内科实验、兽医寄生虫实验、家畜外科实验和家畜繁殖技术实验等。

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保证兽医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专业教师提前把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对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加以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如家畜繁殖技术实验中的品质检验方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围绕品质检验理论方面的各项检测指标(外观、密度、畸形率、顶体异常率、生存指数等)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更好地掌握品质检验的实践技能。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把兽医临床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巩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兽医方面的专题调查,把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问题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依此来组织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专业教师还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带领和指导学生到佳木斯附近郊区农村、养殖场开展畜禽疾病的普查工作,了解常见畜禽疾病的流行与畜禽舍环境卫生状况、畜禽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关系。加强兽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学等独立开展兽医工作能力和独自分析、解决实际饲养过程中畜禽疾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畜牧生产,认识社会,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形式。

4.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实验室。动物医学专业组建了兽医实验室、动物生理解剖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准备室、动物标本制作实验室等5间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40m2。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易消耗材料能够充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很好的满足了教学需要;实验室现有六道生理记录仪、大动物手术台、小动物手术台、冰箱、离心机、752分光光度计、蒸汽灭菌器等先进仪器,且设备完好,能很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加强实验室管理。除认真执行佳木斯大学和学院实验室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规划,仪器购置、实验动物计划制定等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室工作考核、登记实验员考勤情况和兽医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情况,保证所有教师均参加实验室建设。每门兽医专业课程设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各分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各分实验室实验员分工细致,管理好各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三是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我们制定了兽医专业各分实验室详细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原则,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有计划分阶段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

5.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一是制定毕业生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学生如何分组、每组学生人数及名单、每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每组指导教师、实习检查方式和实习考核方式等。从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实习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方式、实习结束时实习报告的提交,到教师实习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有严密计划。二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随着我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畜牧兽医单位或公司要求我校派实习生。我们选择实习条件好的、交通方便的单位或公司作为我校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三是严格实习考核。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实习的纪律、态度、出勤和兽医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实习小组考核、实习单位考核和指导教师考核等四种形式。

三、专业师资水平的改革

教学师资水平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确保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根据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积极采取外校引进、送出去培养、在职培养、相互帮扶等途径,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技能的提高。目前动物教研室形成了完善的高学历、高水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动物教研室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人,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博士、硕士4人占人员总数44%;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人,占人员总数55%。学术梯队结构基本合理(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

四、教材方面的改革

篇8

【关键词】寄生虫学 检验教学 质量提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67-02

《寄生虫检验技术》这是一门将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性、实验诊断、流行病学以及防治原则整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型学科,同样是作为医学检验的必须学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的差别就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寄生虫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效地掌握实际检验技术操作,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

现在卫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文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单一,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寄生虫检验技术》的理论课知识。与此同时,老师在上课结束之后,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和学生聊天、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学习讨论、知识比赛等等的方法,来进一步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把老师当成朋友一样。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针对知识说出他们的想法,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这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重视师生互动,根据学生的表现调节上课节奏

在教学中,不是说有效的教学措施就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决定教学效果,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注意讲课的语气语调,在讲课中不能只是一味的讲述,还要时常注意学生的反应,看学生是否能够跟得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学生若只是安静地听课就会造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是瞌睡、讲话、开小差等等。在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注意启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决定课程进度的快慢,若是难度较大的课程,学生学习掌握就比较困难,就需要老师减慢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浪费课堂时间。

三、合理设置实验课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寄生虫检验技术比较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中, 寄检总学时从54个学时增加到72个学时。 老师们经过多番思虑,将理论课与实验课调整为 1: 1,加重了实验课所占的比例。这是由于寄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该门课的实验与理论同等重要。再加上卫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本身的文化水平低、实验的动手能力差,所以只能通过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使他们能真正变成社会上需要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把一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一些实验器材的准备,一些实验试剂的制备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碘液配制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前的准备过程时, 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实验的原理和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同时老师也能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哪些地方有问题等,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等,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其次,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这样,实践活动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寄生虫检验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拥有了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比较高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寄生虫学检验不仅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也是一门形态学的课程。所以,必须让学生对寄生虫的形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掌握其结构特点及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等。如果用粉笔、挂图或者实物标本等传统的教学工具,虽然讲到形态时,粉笔在黑板所画的图,以及配合挂图和实物标本等,这些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曾经也取得了一些教学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如教室大、实物标本小而且少、学生多等矛盾, 并且手工绘图与寄生虫实物有一定的差距等。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学校也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多媒体教学的加入为寄生虫学检验的教学增加了更先进、更直观的方法。由于多媒体课件可同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寄生虫的形态标本,生活史的动画及临床病例照片等,而且也可以介绍寄生虫相关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流行地区的记录等,将文字、图像、音频、动画及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后用PPT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宿主病理变化等有较为深刻地印象和记忆,这样的效果比单一的图片展示、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许多,且记忆的时间也大大延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需要丰富的内容,作为教学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60-03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是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评价、诊断和指导作物施肥的一门综合课程,也是实施科学施肥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包括作物缺素症状诊断、土壤诊断、根外诊断、代谢诊断、物理化学诊断等[1]。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各农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发展,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利用植物营养诊断进行科学施肥,已经在水稻、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增加了作物单产,而且减少了化肥的投入量,使农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2-3]。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是以植物营养学和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中演变而来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的课程,其影响渗透到包括遥感技术、植物生理、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水土保持等多个学科领域,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

遥感技术首先是在军事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领域的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遥感技术,使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遥感技术与农业科学有关的领域主要有:大田作物航拍遥感诊断施肥、大田作物的遥感测产与长势监测、遥感解析土壤类型分布、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植物保护中某些病虫害调查与监测等。近年来,通过卫星对农作物拍摄遥感图像进行诊断施肥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遥感图像可以反应植物养分状况、土壤类型分布、田间长势、作物分布,提供农作物施肥表征和土地的利用现状,为农业部门统计作物布局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达到作物高产优质和生态安全的目的。

遥感技术已经从传统的专业化技能逐渐向多元化多方面进行发展,从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借助课程改革对农业遥感技术在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在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充实课程的内容,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理论、实践操作和科研的角度,对遥感技术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践中应用遥感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思路去分析并解决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方面问题的能力[5]。本文旨在探讨农业遥感技术在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角色,增加教学环节的实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科研创新的能力。

1 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是以植物营养学和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判明作物的营养丰缺状况,分析导致植物营养丰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施肥方案。显然,植物营养诊断不仅是科学施肥的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同时也是植物营养和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理论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最实质性的内容。植物营养诊断是手段,合理施肥是途径,高效、低耗、高产和优质是目的。《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对于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养分利用效率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农业类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实用型的高级人才,这就必须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广泛的探索和与深入的实践。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利用植物营养诊断原理及理论解决生产实际的能力,笔者对“者对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广泛的探索和与教学方法和实验课实践教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在实施教改项目的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客观要求,兼顾本课程所涉及农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安排,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农学类各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学以致用,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6]。

2 农业遥感技术在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的切合点

2.1 高科技融入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的教学过程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遥感技术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而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适合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在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遥感学科知识以及植物营养学在遥感学科上的应用。例如:植株各器官营养状况的改变直接影响着作物的冠层颜色和叶片透光率,缺氮植株叶片颜色变浅,透光率增加,冠层颜色偏黄绿色,而植物冠层颜色状况通常情况下都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含量的变化影响了叶片冠层的光吸收和反射强度,由于叶绿素对可见光的有效吸收,在可见光波段冠层的光反射随着植株缺氮状况的增加而增强,接收装置接收到反射光,经处理即可形成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即可诊断出植物缺素的症状,可见农业遥感技术直观和方便,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电脑前即可诊断出作物的田间长势。因此,植物营养诊断与遥感技术在专业技术领域有很多相重叠的理论知识,为农业遥感技术更好的融入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奠定基础,使学生及时掌握农业遥感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形成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遥感课程教学的相互支撑。

2.2 社会需求多是促进遥感技术与课程建设的切入点 多学科日新月异的交叉发展,不断加强各学科在多领域的融合,遥感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7]。遥感技术已经从专一的技术服务逐渐走进社会化的发展中,因此借助课程改革对遥感课程在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使学生从基础理论、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的角度,对遥感技术理论有充分的了解和思考,令学生能够掌握应用遥感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具有解决植物营养缺失问题的能力。如果该改革应用得当,必然为黑龙江的农业生产实践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现阶段,许多国家将植物营养诊断作为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农作物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依靠遥感技术的理论,应用计算机处理遥感图像、解译数据与植物生长的各种参数相结合,制定具体的施肥方案,为诊断的准确性与预测预报打下坚实基础;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进行营养诊断的职能机构,现已发展到商品生产的应用阶段,这些成果的推广以及机构的运行均需要农业遥感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大多学校一般只开设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而对遥感技术课程一般只对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开设。因此,把满足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作为促进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更好地将农业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体系做出贡献[8]。

2.3 科研、教学与实践在课程改革中有机结合 高等学校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科研意识薄弱,实践能力欠缺,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科研、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科研成果的传播途径,实践是检验科研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高等学校教师而言,只懂得教育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尤其对于讲授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师而言,只教学不做科研,教学内容陈旧,课堂信息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践和科研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如将基于遥感的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基于遥感的土壤养分盐碱地的空间变异特征,基于遥感的土壤养分估测,基于遥感的作物产量评估等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信息更加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对而言,教育教学要比科研要容易一些,但是没有科研过程的钻研和付出注定没有教学的精彩。如将黑龙江省黑土分布、各农场不同植株养分的遥感图像引入课堂教学中,用远红外及卫星影像分析黑龙江农垦各农场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研究引入到热红外遥感教学,这些科研项目使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理论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而这些知识如果没有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指导,无法凭空想象,学生很难理解,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完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积极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及实习基地联系,走农场进基层,让学生一见到农作物首先诊断农作物缺素症状,告诉该地块农户应多施哪些肥料可高产,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人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现代化农垦的栽培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真正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现“城市白领”到“合格农民”的转变。当然,任何一门学科的起步与发展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一过程日趋完善,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遥感课程作为植物诊断与施肥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将农业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体系中,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途径去努力,必然在校院和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学科建设打好良好的基础,在专业拓展和专业发展中,取得稳步增长,增加同学们接触生产第一线的机会,增加实践单位对本校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的了解,增加同学们就业的方向,不断革新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熟悉程度,使学生真正喜欢植物营养诊断课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持续发展和植物营养学科建设思路的拓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也为黑龙江垦区培养农业遥感技术层面的专业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建,王旭.植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及在我国经济植物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00- 2401.

[2]张明聪,孙文相,罗翔宇,等.启动氮加追氮对大豆钾素积累分配规律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3,32(5):665-669.

[3]张明聪,刘元英,罗盛国,等.养分综合管理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536-4542.

[4]吉雪花,庞胜群,郑群.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建设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1:41-42.

[5]任涛,谭启玲.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8167-8169.

[6]柳维扬,王家强,彭杰,等.遥感课程在植物营养学科建设中模式初探[J].江苏科技信息,2015,12:71-72.

篇10

1构建的背景

1.1专业背景  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对原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液中心和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2012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01001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五年制与四年制对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前者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是检验医师,后者是“应用型检验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是检验技师;从培养要求出发,前者需“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后者需“掌握基础医学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从实践教学环节出发,前者明确提出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而后者则未提及;从工作性质看,四年制毕业后可从事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而没有提及五年制的医学类实验室工作。因此,笔者理解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为强化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弱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为适应专业设置调整后培养目标的变化,必须在原有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

1.2学校背景  广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创建于1989年,至今已有25年的办学历史,经过20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办学积淀,该专业已成为国家教育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近年来,在国家协同创新教育科研理念的引领下,2013年广州医科大学检验系与起源于广州医科大学并一直与广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方面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行业中规模和产值最大的领军企业——金域医学检验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了广州医科大学校内二级学院——金域检验学院,并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试点学院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国内首创了校企实质性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也为校企协同创新、联合育人的平台上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

2构建的思路

在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元化培养思路的基础上,本学院把重点放在对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载体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2.1整体优化,构建“二级平台、六大课程群”的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合理排列、搭配后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学校“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按照培养目标,认真研究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学时、学分、重点、难点等要素及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各类课程概括为“二级平台、六大课程群”,重构了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通识平台中自然科学类课程群主要包括高数、医用化学和物理、生物等课程,旨在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理论基础;人文社科类课程群包括思政课、人生智慧和评判性思维、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等课程,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 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精神关注科学的发展,在科学精神感召下实现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坚定执着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信息语言类课程群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计算机应用、图书馆利用等方法学课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类课程群主要是科研设计、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等课程,以个性化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平台构建中,围绕检验技师的培养定位,以突出技术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删去了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保留了内科学课程,专业课程群中除了设置与国内高校检验专业共有的传统专业课外,还设计了前沿技术课程,重在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收新技术的能力。

图1  课程体系框架

2.2坚持特色,利用试点学院平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标杆课程。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否使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中是否具有“人无我有”的特色课程群。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试点学院,如何有效利用和整合校企双方的创新资源和企业特有的高、新、尖技术、设备平台,结合国际检验技术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打造特色专业课程群是应该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金域公司是国内同时通过美国病理医师学院(CAP)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认证、认可学科最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拥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临床基因组检测和理化检测的高端设备、技术人才。因此本学院从全面实验室质量管理和临床基因组检验技术等方向人手,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利用金域公司平台增设了《临床基因组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室认证认可》、《临床质谱检验技术》等专业特色课程群,将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前瞻性地引入课堂,以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当前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前沿的需要,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3突出技术,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五年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是简单的学制缩短,而是培养目标的根本转变,如何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现这种转变,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学院在完善既往以课堂实验教学、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为重心的“四位一体、全程不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构建从知识理解,到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性的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科一、二年级主要以知识理解为主,从二年级开始,充分利用学校和金域公司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利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企业资源,实施基于企业案例的启发式教育、基于“临床检验项目”的研究性教育和企业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浸人式学习,实现学生从专业意识―专业经历―专业能力的多维阶梯式培养。在课堂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对基础性实验采取“带着走”,使学生掌握做实验的基本方法;综合性实验“看着走”,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操作能力;设计性实验“自己走”,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研究性实验。在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以突出能力培养为目标,继续加强既往以临床检验科各专业组为主的毕业实习训练,继续完善以毕业论文训练为载体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利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与国际接轨的髙新技术平台,增设与国际化、区域化医学检验技术行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实习,保证实践性课程和科研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无缝接轨。

3运行保障

课程体系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保障措施,特别是对于金域检验学院这样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尚有许多路要走。

3.1制度保障  广州医科大学和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均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单位,广医检验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已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规范管理体制;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最早是由广州医科大学创建的实体,双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情感。合作双方领导均高度重视,金域公司董事长梁耀铭先生亲自担任学院院长,并搭建了学院的组织架构,金域医学检验中心与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高校开展了协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较为规范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了课程体系探索的顺利进行。

3.2师资保障  广州医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多年,师资队伍巳具备一定数量和实力,是广东省和广州市优秀教学团队。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后,有效整合了金域检验公司国际化的人才储备力量和创新资源,并探索新型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管理运行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了多渠道引进、培养人才的机制,使检验专业各课程的师资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