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疾控中心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创新
一、引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监管体系已逐渐成型,推动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来应对新形势挑战的想法,以供同行们商榷。
二、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7年,当时没有统一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主要由施工单位自行控制;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施工单位逐步建立了自检和互检制度,建设单位参与到工程质量验收中;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形成了工程质量政府强制监督的局面。国家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20多年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监管体制中仍存在待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由于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变动周期短,变动范围大,缺乏连续性。一是监督管理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缺乏适度可行的处罚依据。二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相应的新规范和新标准还未出台,使得质量监督标准没有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三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和施工企业变动性和流动性增强,缺乏有效措施,质量责任难以追究。
(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明确
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自己履行,也可以委托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机构究竟是行政执法单位还是专业技术部门,监督人员是政府雇员或者是专业技术执业人员。监督机构的行政职能不完整,仅有质量监督的执法检查权,而没有行政处罚权,造成发现问题时只能采取停工整改等少数措施,执法无威慑力。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性质与地位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了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不统一,监管效率不高。
(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运用市场手段保证工程质量。主要采取巡回监督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罚的单一模式。特别是由于信用制度等一些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没有完全建立和运用,造成建设、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新进人员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有的专业不对口,存在专业结构配备不齐,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创新
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深刻的变化,针对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和发展,改进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建立一套“建设主体自控,经济手段制约,政府加强监管,社会舆论监督”的体制,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一)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和标准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是我们执法的依据。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法规,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代表政府依法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二是组织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的编制、审定和推广,编制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南。三是明确了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应受到的处罚。
(二)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有必要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职能,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才能确保监督机构正常有序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三)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引导,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制约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综合治理。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为工程质量监督服务。协调监理单位、检测部门、行业协会,质量认证、质量服务等有关单位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不断改进质量监督模式和运行机制。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要重视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建设一支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廉洁高效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队伍,更好地适应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监督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努力增强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能力,要提高监督执法能力,质监人员要学法、懂法、守法,严格按程序执法,体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公正、权威。二是要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培训,严格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资格认定。质量监督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牢固树立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三是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过去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五)推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管理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现代化的质量监督,需要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和透明度、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提供重要手段。要积极推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便于实施工程质量行为全过程的监督。首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站,实现市联网制度,监督任务网上下载,监督档案电脑贮存,整改指令全部联网,规范标准随时查阅,采用网上报监、投诉、备案等办公手段,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试点数字化工地,取代了部分现场监督工作,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质量监督远程监控,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篇2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对于我国县市卫生系统而言,具备综合性的县级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意义非同小可,它既承担着培养科学应用类人才、卫生应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重要责任,还承担着公益性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县级疾控中心都属于事业型单位,它的运转主要依靠于财政部的拨款,进而管理好固定资产对疾控中心的发展十分必要,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于率也有利于提高县级疾控中心疾病预防的水平。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型财政制度是事业单位为更好管理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而采取的财政策略,它不仅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还使用了新的相关折旧核算标准,这些措施能够优化县级疾控中心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工作更有效、更科学、更规范性,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然而,再进行这些措施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疾控系统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财务相关部门的协调性有待提高
有些县级疾控机构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将其进行了分割,交于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实物资产和固定资产,由于负责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在工作就就会出现工作不协调甚至是脱节的情况,而后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如未能在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时做到及时入账;没有消除那些报废处理完毕的固定资产账目,导致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拥有量不符;实物部门的盘点工作不及时或者盘点后两方又未能及时对账进而导致账目不实的情况;卫生专项资金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一直对其进行资金投入,而疾控中心的设备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疾控中心的挑拨手段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将很多固定资产入账,导致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被掩盖,同时账面上也没有及时消除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从而影响了账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2.疾控中心资源配备不合理
资源配备不合理是疾控中心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各地因为各种因素时常会发生各类疾病,对此,我国财政部门会给予疾控中心资金支持,让其能够做出紧急应对,但是包括县级疾控中心在内的疾控中心都存在着财务问题,如医疗设备紧缺和资金紧缺,设备使用效率低等,这些都会影响疾控中心的工作,而导致这一情况出F的主要原因就是疾控中心固定资产资源配备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相应的部门并不清楚自己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且进行资产预算时也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再者疾控中心未能全面监督资源配备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个人主观判断也是影响资源配备的因素,如在未能做实地考察又没有相应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资源配置,导致配置的资源和实际需求出现偏差。
三、解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疾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县级疾控中心,所以在进行强化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时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最好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人员管理县级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同时,疾控中心还需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从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其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当家社会发展的速度,可以快速接受新的管理办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水平,不断培养其现代意识,让其认知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其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不过,制度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方法,且确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备原则性。县级疾控中心在构建管理制度时需要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流动价值,严格监控固定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如管理固定资产流入时要确保其产品名称、出产地、编号等相关信息一应俱全,同时所有程序都要有负责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账目的真实性;进行固定资产流出管理时要及时上报上级部分并及时妥善保管固定资产,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后根据报废流出仔细处理,及时上交残值,做好账目对接和销账工作。
3.完善资源配备
资源配置涉及多个方面,若想完善资源配置,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并综合设备操作环境、单位基础配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来分析,科学配置,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发挥设备的价值,如科学操作设备并减少后期维护所花费的其他费用,这对县级疾控中心长久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疾控中心是以固定资产为运作基础的,而且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还能为民众健康应急提供给物质基础。其中,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县级疾控中心应更加重视,努力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队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争取提高固定管理工作的质量,让疾控中心更好的运转,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 科研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88-02
Managem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imar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servation (CDC)
Ma Guoliang
Nanj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servation, jiangsu Nanjing, 210003
【Abstract】Research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plays a vital role, but the primary CDC due to its own limitations and cognition degree insufficiency, makes the management in research activities fail to play its due role. Medic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the prerequisit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rimary CDC, discus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primary CDC.
【Keywords】Primar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servatio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us ,countermeasures
近几年,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新型传染性疾病在人类社会蔓延,引起的恐慌是非常明显的,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同时也考验着中国的疾病预防监控体系。能否有效遏制这些新型传染病在我国的流行和蔓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键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否有足够高的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科研水平,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已经成为衡量疾控中心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科研水平的提高往往要依靠科学的科研管理方法。
1 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现状
在我国,相对于发达地区的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疾控的科研水平整体上是落后的,但是基层疾控中心又承担着处理各种突发性疫情、传染病和职业性、非职业性中毒等等的大量工作,这一点又对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学科研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基层疾控中心管理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基层疾控中心在科研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缺乏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室,对于中心的科研方向没有长久的规划;由于基层疾控管理人员大多数选自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即使有发展的规划,其可信度和说服力值得探究;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出一整套有效的规章制度,科研活动缺少规范措施;缺少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型人才,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由于力量薄弱,很难申请到高水平,大规模的课题项目;缺少必要的学术交流活动,造成基层疾控中心科研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基层疾控中心面临着疫情监控与科研发展的双向压力。当然,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研技术力量的提高必然有助于更好的开展业务工作;在面对各种新疫情的时候,科研人员要努力寻求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
然而,基层疾控中心科研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管理的有效支持。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帮助科研人员申请更多、更好的科研课题,帮助科研人员审查课题进行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性,提高科研质量。加强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对于基层疾控中心科研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2 基层疾控中心科研管理的对策
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模式。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是:需要――选题――研究――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满足需求[1]。本文结合国外优秀的科研管理经验和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情况,为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管理改革提出了几点对策。
2.1 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 指的是主要从事科研的组织和领导以及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2]。作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预防医学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还要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管理学的理论。基层疾控中心应该加强在职科管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科管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本单位的科管人员参与同行间的交流和探讨,学习他人有效的科管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的科研管理专家讲演。在着力丰富科管人员专业知识,提高科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基层疾控中心也需要加强科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拥有一只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过硬,道德素养高尚的科研管理团队,对于基层疾控中心科研水平的提高将大有帮助。
2.2建立良好的科研政策平台
基层疾控中心开展科研活动,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研政策平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比如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经费使用规定等等。运用这些规章制度保障科研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到位,保证科研活动进行时人力、物力、财力的持续供给,以及确保科研活动能够按时结题。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在科研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成果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寻找突破,努力创新。基层疾控中心科研政策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能够将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计划引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2.3促进与相关单位、院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交流
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科研人员关起门来搞科研早已不合时宜,尤其是对于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基层疾控中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基层疾控中心要打开科研交流的大门,增加与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申报高层次,大规模的课题项目。通过各种科研合作,锻炼自身的科研人员,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同时,基层疾控中心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派遣自己的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来中心讲学授课。为科研人员建立一个向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基层疾控中心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2.4 增加补偿,留住基层疾控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
由于专业发展空间较小、待遇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往往留不住人才,尤其是高技术医疗人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从事各种疫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业务工作较为繁重,能够拿到的科研课题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基层疾控中心不仅很难引进好的人才,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得住。对于这一点,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从体制上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关键是增加对基层疾控的投入。基层疾控中心自身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扶持,为学科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基层疾控中心可以利用自己第一时间接触疫情,信息数据准确可靠的优势,尽可能多的争取科研课题,为科研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等到时机成熟,基层疾控中心可以选拔一些道德高尚、进取心强、专业基础扎实、业务技能过硬、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管理潜能的中青年人才为学科带头人。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打造自己的高效团结的科研团队。
2.5构建学习型疾控中心,推动科研管理创新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作为战斗在疾病预防第一线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持续的学习和掌握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创新能力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通过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突破常规思想的束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必将会给基层疾控中心带来更多、更有益的科研成果。此外,科研管理人员还要善于引导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迅速的转化,以便给预防医学水平的进步带来现实意义。将创新精神引入中心的科研管理,会给基层疾控中心的科研活动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技术水平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新病种,新疫情不断出现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作用。在医学领域,疾病预防控制做为一个朝阳事业,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况下,基层疾控中心要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尽快的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参考文献
篇4
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环境”和“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求得最大社会效益”[1]。中心制定计算机网络管理程序就是为了规范中心信息化工作,加强对中心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确保中心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心计算机网络使用、维护和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按照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要素“5.5职责、权限与沟通”中规定,计算机网络管理程序中规定了质管科职责和各科室的职责。
3.1质量与信息管理科(质管科)2005年中心
开始网络信息化建设后,质管科制定了《马鞍山疾控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以下称制度)和《马鞍山疾控中心计算机管理规定》(以下称规定)。“制度”包含了3章,主要是针对质管科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约束;“规定”主要是针对全中心职工的计算机日常使用及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网络信息安全的越显重要,中心网络信息平台也需要不断的升级改造。质管科根据中心网络硬件设施的客观状况和安全隐患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加强各类系统软件、硬件及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保障中心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初由质管科网管负责全中心所有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投入,中心计算机设备日益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从2010年开始,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网络公司,从而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3.2其他科室
各科室均提出本科室信息化工作具体需求,提交质管科,经过可行性分析后纳入中心信息化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内。严格按照《马鞍山疾控中心计算机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本科室计算机进行管理、维护、定期杀毒等安全隐患的预防。各科室定期自行备份软件和数据,备份介质多元化,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各科室将备份数据目录交质管科备案。计算机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妥善保管,密码要经常修改。提交计算机软硬件、备件和耗材的需求计划与领用数量。
4工作程序
4.1设备购置
各科室提交购置设备申请单,内容包括原因、现状、需求、配置清单等→科室负责人审核→中心主任批准。质管科严格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设备的购置。采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由质管科和总务科共同验收,重大项目或信息工程应根据合同会同使用科室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申请科室办理入库及领用手续→固定资产由总务科记录在《固定资产登记表》。新设备、软件等调试到位后,申请科室将旧设备移交总务科,如需报废,执行4.2报废。
4.2设备报废
使用人员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科室负责人审核报废申请单→中心主任批准报废申请单→将旧设备移交总务科。
4.3计算机及网络管理
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人员按照《马鞍山市疾控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计算机和网络运行维护。质管科每季度对中心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并填写《维护检查记录表》。各科室计算机网络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科室填写《维修单》,由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处理。质管科每季度对中心计算机网络数据进行备份,并填写《数据备份登记表》;各科室每季度对软件和数据进行备份。质管科年底对各科室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备份情况进行检查。质管科年底对各科室计算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4评价指标
保证中心网络畅通及计算机及时维修维护。计算机耗材管理规范,服务周到。在设计维修单电子表格的时候,我们特意增加了用户评价一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这是为了体现ISO9000管理体系要素中的8.2.1顾客满意度的测量,通过分析来判断质管科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是否满足中心各部门甚至是个人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5应用效果
篇5
到目前为止完成代建并交付使用的项目有五项:省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总投资5976万元、规模20368m2;省委党校综合楼工程,总投资3697万元、规模19000m2;省政府大院7号楼办公楼工程,总投资11941万元、规模40368m2;省政府大院地下停车场工程,总投资1671万元、规模10569m2;正在代建的项目有省政协拆迁安置楼及省级干部住宅,总投资约5600万元、规模32000m2;省人民检察院办公楼1.9万m2、投资9261万元;另外,还有省委办公大楼、省人大和省政府办公楼、省政协及派活动中心、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楼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省代建中心成立以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把省代建中心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根据《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黔府发[2004]9号),制定了《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中心管理制度》。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预防腐败,省代建中心严格把好四大关口。
第一是把好招标工作关。凡由省代建中心负责的项目,均不得委托招标机构,从方案设计开始,勘察、监理、施工等部分均必须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公开招标;为预防“变多家腐败为一家腐败”,在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招标工作程序中的资格预审环节,制定了“量化标准、封闭评定、专家打分、择优入围”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杜绝了先入为主的感情倾向和人为的暗箱操作,在不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基础上保证了具有实力的投标人入围;为进一步的现场施工及管理打下较为良好的基础。中心招标的工程均严格作好工程预算,公开最高投标报价,所有投标人都可同步得到等量信息,平等参与竞标,有效地杜绝了买标、卖标、围标的现象。
第二是把好设计变更和签证关。积极编制工程预算,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克服过去业主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的弊病。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批复的概算进行,防止突破投资概算,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对工程中的重大修改坚持按审批程序办理,防止使用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和改变使用功能。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所有变更无论是功能性还是技术性变更都必须严格执行变更程序,在资金方面和技术方面进行充分论证是否可行,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超概算,对过程控制中发生的变更实施申请、论证、批准、签发流程控制。
第三是把好设备和材料采购关。为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心对材料质量及价格的有效控制,使项目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中心制订了设备及材料询价,竞价的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对需纳入中心控制的材料及设备,严格按照“部门申请、造价复核、批准启动、统一送达、密封报价、会同开封”的原则,进行第一轮报价;以质高价底为标准,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当场承诺再次优惠报价,确定最终供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