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

篇1

【关键词】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特色化;教学模式

1前言

地方院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地方院校由于处于地方,受地理、财政、师资等条件制约,一般为二本院校或职业学院,但却担任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且地方院校数目众多,很多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在教学模式上,非常有必要进行特色性研究,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自己实情、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各地方院校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提高办公能力,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提供支撑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重在实践,而实践往往来自于现实的需求,自然分析和挖掘地方院校的特色对计算机应用课程进行特色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因此,下面从地方院校特色性分析、计算机应用课程特色化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色化教学模式改革。

2地方院校特色性分析

地方院校一般为二本院校或职业学院,这些院校有些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他们有各自特色。这次研究,我们选取了湖南城市学院和湖南工艺美术学院作为改革对象。这两所院校分别为二本院校和职业院校,因此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值得进行对比研究。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内陆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学校连续13年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达到95%以上,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城市学院立足行业,面向基层,强化实践,突出城市主题,产学研用结合,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等应用型人才,被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全国4所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之一、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唯一一所完全艺术设计类全日制公办高校,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秉承“致用致美”的校训理念,牢固树立“面向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发展产业,培养工艺美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培育了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知名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等高素质工艺美术人才。可见,湖南城市学院的特色是培养高素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信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是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产业的工艺美术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都面向地方,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特色,突出对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这两所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特色化教学改革,以达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

3计算机应用课程特色化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湖南城市学院以城市建设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课程做了如下特色化的改革:(1)按照专业进行分类教学。主要分为文科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两类。因为理工科专业,如土木、规划、市测、化工、物电等专业,有对动手编程能力的需要,将计算机应用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解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讲解专门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如土木、规划、市测等讲解Fortran语言,而化工、物电、数学等专业讲解C语言。而对文科类专业,如音乐、体育、美术、外语、中文等专业只开设一学期,讲解计算机基础。(2)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转变考核方式。为了更科学反映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防止计算机应用课程办成“识记”类、“纸上谈兵”类课程,计算机应用的考核采取机试方式进行。只开一学期的专业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成绩为课程成绩。开两个学期的专业,第一学期在学校采用上机考试,以系统得分为第一学期成绩;第二学期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语言类考试的成绩为准。(3)积极推动开放实验拓展课外实践。立足实际,实验室开放出适当的实验供学生课外进行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4)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学校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组队进行申报,培养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能力。(5)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面向全校学生通过ACM程序竞赛选拔优秀的、有潜力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了适应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工艺美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课程做了如下特色化的改革:(1)突出计算机应用的信息化教学。学校购买了“世界大学城”的网络学习空间,供师生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料到空间,并在此与学生交互。学生也必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学习资料,如作业、作品等,并与教师互动。(2)教材融入美术类特色。由于美院的层次是职业学院,所以计算机应用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教材中通过融入美术类案例来体现课程的特色化教育。如Word中有制作精美的求职简历,PowerPoint中有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汇报等。(3)以机试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对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考核采取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为准。

4结语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任务,一般为二本或职业学院。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特色挖掘,对应提出计算机应用课程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值得其他具有特色的地方院校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向军,王晓芳,李超.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6(6):147~150.

[2]鲁荣波,李宗寿,段伟业.吉首大学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3):94~96.

篇2

文/罗 伟

摘要: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特点 技能 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努力构建与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重点突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工作程序为主线,改革课程内涵,是各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旨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分析电子行业对“电子应用蓝领”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准确界定岗位群,合理定位职业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分析表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途径,它既能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真正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能使得电子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和就业方向有更广阔的选项和岗位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缓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人数下滑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达到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指出,职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三要素整合。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因此,尤其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职教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要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立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各电子企业调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报告,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次表现为:首先处于就业量第一位的是装配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和质检工,其次是调试工和维修工,再者是生产管理人员,第四位为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岗位(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质检工较装配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应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而调试工和维修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是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向这个方向进行定位;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虽然就业量不多,但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在这些岗位的需求中,毕业生就业量最少,中职学生如从事此项工作往往还需企业的进一步培训。

企业调研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知识、电子产品原理图与PCB板设计制作、单片机知识。

1.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

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表1),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力求体现能力标准岗位化、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形成实践化、技能鉴定随堂化、教学评估立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针对中职学校电子企业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拟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子CAD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应用基础、SMT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结合中西部地域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子企业产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校选择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方向化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方向与落脚点,开设实用电子产品生产与调试、单片机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布线与控制、家用电器维修、机器人调试与维修、音响灯光与控制、冰箱空调维修、汽车维修电工等“4C”型工学一体化(即Choice自主选择、Change灵活改变、Character个性发展和Compatible德技兼能。以下均称为“4C”)课程,见表2。

在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主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将中级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PLC程序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6个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工种)标准与本地区专业主流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遵循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及迁移能力四个阶段,依层次递进培养。

2.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来自生产,要按照工作逻辑编排,遵循活动规律来构成课程的工作任务。

在“4C”课程组织实施中,主讲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材施教。要积极采用开放式(讨论、研究、网络等)培训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规律,运用多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实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

“4C”课程根据一体化教程任务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教案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等的具体安排。“4C”教案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何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引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配合国家示范中职院校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课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实例库等。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试题库,为教考分离的进一步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依托典型电子产品,培养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下,要大力开展学生电子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参加从班级、电子协会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逐级递进形式的竞赛模式,体现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本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矿山机电专业;教学改革;职业教育

目前,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还是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也不够完善,加上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限制,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了严重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参与实践的时间非常少,甚至部分学生直到毕业都没有参与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非常差,这导致矿山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到岗就业后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学生不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无法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企业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企业对人才应用的整体满意度低。对此,教师需要尽快转变当前矿山机电专业的教学计划,做好调整和革新,这是提升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一、矿山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和企业岗位缺乏对接,实用性有待提升

从目前开设了矿山机电专业的职业院校来看,其专业设置更多是为地方矿业服务的。这些职业院校所在地区大多有矿业基础,需要大量的矿山机电人才。而实际上,地区矿业岗位需要的人才与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因为相关职业院校在矿山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缺乏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对接,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这也导致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对矿山机电专业的实用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很多理论知识无法指导实践,学生花费精力学习的知识,若无法学以致用,就会影响他们学习课程知识的积极性,因此,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亟待改革。

(二)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

就矿山机电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应用来看,很多教师长期采取单一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课程教学缺乏创新的模式和方法应用,这就导致课程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对课程学习模式感到倦怠,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教育信息化继续发展深入,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这为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可能。但是,对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教师的学习和应用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因循守旧,缺乏学习主动性,对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排斥的,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缓慢,实际教学成效不高。

(三)实践教学比重不足,理论教学成为重心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很多专业课程教师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上,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矿山相关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内部架构、电路原理等,并反复要求学生强化理论训练,而在实践教学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很多专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到具体的岗位工作时,很难灵活自如地应用知识,整体课程学习成效不理想。最后到了工作岗位中,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此外,职业院校自身在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建设的实验室、实践基地屈指可数,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这需要职业院校整合优质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二、矿山机电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必要性

就能源资源市场现状来看,市场对矿山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矿山开采、加工等技术不断革新,矿山机电设备也越来越多。加快推进矿山机电技术发展,才能为矿山的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才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大量的优质矿山机电专业人才作为基础和动力,而目前矿山机电专业的优质技术和应用型人才比较短缺。矿山机电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专业之一,专业建设目的就是为矿山生产领域培养对口人才。要想适应矿山人才市场需求,就必须加速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做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推动高质量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

三、矿山机电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对策

(一)做好市场调研,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目前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岗位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职业院校应优化矿山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积极强化和企业的岗位对接,深入开展矿山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明确目前矿山行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并以此作为优化课程设置的参考,确保矿山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和矿山行业实际岗位需要相适应,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院校还需要对矿山机电专业这类实践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的科学划分,规划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保证比重合理,让学生的专业学习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践,促进课程教学成效不断提升。

(二)创新教学理念,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速教学观念的转变,把握当前教育理念变化,保持理念的先进性,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一定要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应该不断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等多途径、多样化的手段,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加理想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在具体的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为避免长期单一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教师要自主学习和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多样化的课程创新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保持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在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真正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转变师生关系,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对此,职业院校要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研平台等方面把握学院的基本情况,突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服务行业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三)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

针对职业院校矿山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加速资源整合,深化校企合作,借助企业资源和力量完善实践教学基础。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可以从矿山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细节和设备安全等方面进行交流,通过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双方还可以就人才培养、技术需求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在需求对标、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合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通校企之间的沟通壁垒,加强科研转化,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深度落实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项目,为地方各矿山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长远的保障,进一步提升矿山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引领促进矿山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共同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合作共赢,为地区煤电铝产业集群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校企合作中,双方还要围绕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实现政、校、行、企多赢局面为主题进行洽谈;着力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和水平,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强化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要做到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在专业现代化建设、校企合作、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力,继续发挥学院的品牌优势,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弥补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不足,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企业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矿山机电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势在必行,而目前矿山机电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矿山机电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深化矿山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强化和企业的对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教学实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比重;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企业成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内容,进而实现校企双赢,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这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高效培养意义重大,也是目前职业院校矿山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维.基于“互联网+”的高职矿山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金属通报,2017(4):69-70.

[2]周磊,徐志鹏.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深化矿业类专业改造转型——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0):132-133.

[3]陈玉莲.矿山机电专业项目教学情景案例研究——以《采掘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28):233.

[4]王亚男.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矿山机电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工业设计,2015(9):120,122.

[5]张景库.创新“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以辽宁煤炭技师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为例[J].职业,2015(5):114-115.

[6]钱炳芸,訾兴建.基于“校企联动、工学交替”的高职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4):100-102.

[7]金江.中职国家示范校矿山机电专业实训项目模块化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2(26):238-239.

篇4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德国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6-0070-05

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把工业4.0作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德国职业教育界积极面对“工业4.0”的挑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但截至目前大多仅停留在教育教学理念与宣传层面,只在州层面的个别专业的课程内容上有所调整,但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并没有影响。再者,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包含很多领域,并非职业学校所有专业领域都与工业4.0有关。面对工业4.0挑战,德国职教界有所变,也有所不变。在工业4.0背景下,厘清德国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坚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职业教育中不变的东西更能说明其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色所在,更能说明其制度设计的先进性。“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理性审视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对于完善我国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及体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职业学校的任务与目的

德国职业教育可分为初始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教育三大领域[1]。初始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主要形式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是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对学生(学徒)进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实施是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补充,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学校进行职业理论培养,两者是“互补而不是重复关系”[2]。企业实施职业培训的依据是联邦层面的《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依据是州层面的《学校教育法》。联邦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对职业学校教育的重大问题及课程问题进行协调后形成决议,供各州实施,确保各州间教育的可比性与可认证。

1975年12月8日,联邦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职业学校事业体系的划分名称》中对职业学校有权威定义,明确指出“职业学校是实施职业义务教育的学校机构,是进行初始职业培训的地方,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密切,其任务在于对学生传授普通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尤其是传授培训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组织实施形式为半日制,每周以一个或几个工作日来进行,或者以课程模块分阶段进行。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职业学校在纵向上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即职业基础教育年,职业基础教育年可以实施全日制课程教学,还可以在双元制体系下与培训企业以合作的方式进行”[3]。基础阶段(职业基础教育年)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独立权利与义务的培训成员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场所。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成员(培训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培训任务。《职业学校事业体系的划分名称》中明确规定,职业学校的任务在于对学生传授普通教育知识和专业教育知识,尤其是培训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1991年3月5日,联邦教育委员会又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另一个任务,即职业学校还提供职业培训的准备性教育或在职培训。在州层面还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还扮演职业继续教育的任务。1996年,联邦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明确指出,职业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可见,德国的职业学校不仅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还承担职业准备性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进行职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其拓展性普通教育,使学生有足够能力完成就业后的工作任务,承担起业界和社会应有责任,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职业学校目的在于传授培训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与该职业相关的一般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灵活性,积极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与生活世界。同时,职业学校还要唤醒学生下一阶段继续教育的意愿,并为下一阶段接受继续教育作好心理、知识等各方面的准备,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意愿,使学生在今后个体生活和公共事务中更有负责能力与意愿。职业学校的核心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的行动能力,根据《关于编制职业学校框架教学计划指南》,行动能力可以理解为在社会、职业和个人生活情境中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为,有意愿与能力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具体行动能力可以从专业能力、人际关系及社会能力等方面来培养,还可以从组织方法能力与学习能力两方面来培养。专业能力是基于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合理独自解决任务的准备状态和解决任务的能力,是学生学会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理解操作流程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专业能力是理解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组织方法能力是指学生在企业组织结构和规定的工作流程中自我负责的计划、组织实施、监控方面的能力。人际关系及社会能力是学会合理地与同学、同事、领导及顾客相处的能力。

二、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分析

职业学校独立的任务与目的必须落实到课程层面。职业学校主要从事理论教学,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也就是理论课程体系。职业学校理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专业领域课程与社会教育功能课程两部分,专业领域课程又可以按照其功能分为职业实践性课程和职业理论性课程。尽管职业学校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但也并非完全排斥实践教学,也开设一定的职业实践性课程,培训企业也反之亦然。在德国整个教育领域,包括职业教育领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是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的《职业学校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和各个培训专业的《学习领域(专业)框架教学计划》。

德国的职业学校较为复杂,其主要实施形式为半日制,但第一年可以以全日制形式(即职业教育基础年)进行,也可与培训企业共同以半日制形式M行。因而,在分析职业学校课程结构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职业教育基础年的课程结构。职业教育基础年开设普通课与专业课,各州还可以增加支撑性和提高性课程,支撑性课程针对学习特殊需要者,以支撑其完成职业学校的学习任务;提高性课程对全体学生开放,以满足不同学习兴趣与需求的学生。普通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与学生上职业学校之前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相衔接且协调一致。专业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职业的基础教育,为后续专业阶段的职业资格教育打好基础。职业教育基础年的专业课分为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两者间的严格划分是不可能的,两者之间相互协调且互补。支持普通课为德语(周2学时)、社会(周2学时)、体育(周2学时)和宗教道德课(学时各州不同),专业课为每周26学时,至少是24学时。各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其学时在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各专业基础教育年的决议中均有明确规定。

半日制的职业学校教育课程。纵向来看,德国职业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课程。宏观层面是联邦层面制定的,是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各个专业的框架教学计划,各专业的框架教学计划体现了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政策;中观层面是州政府层面,是基于联邦层面的框架教学计划,结合本州学校法规及实际情况制定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组织和学习理论建构;微观层面是职业学校基于本州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校特色及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4]。

(一)宏观课程结构:指导性的专业课程框架

专业框架教学计划(Rahmenlehrplaene)是联邦教育部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形成决议,其主要结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沿,说明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性目标和教学计划框架结构的制定过程及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据。第二部分为培训职业概况,内容主要包括逐个单一所要培训职业的基本信息和具体情况。第三部分为学习领域学时划分概要,是分各个培训职业来进行描述的,描述详细到各培训职业的具体学习领域和学年教学时数,现以机械设计为例说明该职业的具体学习领域有哪些及其学年学时的分配情况,见表1。第四部分为学习领域的具体任务、范围、内容及学时安排。这一部分具体到每个学习领域的具体细节,如该学习领域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及其为达到目标而必须掌握的内容要点等等。这一部分规定了培训职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数量、名称、学习时间和课程内容。现以植物专业第一年的学习领域为例来说明具体学习领域的任务、范围、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 2。

联邦层面制定的专业框架教学计划是各州及职业学校培训职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其重点是后两部分,第三部分规定的具体学习领域及其完成具体每个领域需要的最低学时数,在某种意义上,就保障了各培训专业知识能力教学的时间。第四部分类似我国每门课程的大纲,这一部分构成了职业学校的专业学习领域(专业课)的教学标准,规定了每个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具体内容要点及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为13~17个,总学时数为900~1300学时,依次安排在学年度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分布进行学习。专业框架教学计划对德国所有职业学校课程教育都有指导意义,在全德就某一培训职业在专业上统一了标准,便于各州职业人才的流动,也使各州间的职业学校教育在专业方面有了一定依据准则。

(二)中观课程结构:地方性的普专结合课程

根据联邦宪法,德国教育在州,各州自行颁布各自教育法规,这种教育同样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具体到职业学校各培训职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上。各州课程安排在必修课程、限定选修及其选修领域的具体可以有所不同。根据各州有关规定,职业学校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现以巴登符腾堡州(Baden-Wuerttemberg)的职业学校为例来分析中观层面的课程结构。巴腾符腾堡州职业学校按职业(工作)类型主要分为四大类,即工业职业学校、商业职业学校、家政护理及社会教育职业学校和农业职业学校,现分别以汽车修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家政服务专业和农业经管专业分析这四大类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校的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以必修课程为主,限定性选修课和选修课程只占到总课程数的7.14%~11.11%。必修课程又分为普通必修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分别占到总课程数的21.42%~22.22%与71.43%~66.67%。普通必修课程所占比例已超过专业选修课10个百分点。可见,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撑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相比,巴登符腾堡州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强调普通课程,这为今后转入普通继续教育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也体现了巴登符腾堡州的教育,这在宗教道德课教育方面更为明显。州层面并没有明确规定开设哪些支撑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而是把选择权留给各个职业学校,给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其特色留有余地。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专业均开设专业相关的主题课程,凸显问题导向与实践导向,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的获得。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并非不开设实践性课程,也不是把实践性课程完全交给培训企业,而是一定程度上开设实践性课程,使其进一步验证与充实理论教学。总体来说,德国州层面的中观课程体现了州的教育,实施地方性的普专结合课程,在落实联邦层面宏观培训职业框架划的基础上融入了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且为职业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职业情况增开课程留有余地。

(三)微观课程结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

目前,在实际操作层面,职业学校每周至少进行12学时的教学(1学年40周共480课时)。职业学校课程分为职业课程和与职业相关的普通课程,职业课程通常每周8学时,与培训职业相关的普通课程4学时。职业课程又分为职业实践性课程(如实践专业课、实验操作练习课、计算机打字操作课、烹饪课等)和职业理论性课程(如技术课、技术数学课、制图技术课、会计学课、营养学课)。普通课程主要有德语课、体育课、社会课、宗教道德课。在德国,外语课通常不属于普通基础课[7],但职业学校根据培训职业的需要可以开设外语课,此外还可开设一些限定性选修课程和或选修课程以支撑、加深和拓展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8]。支撑性课程是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以便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如对有移民背景的学生提供支撑性德语课程,对一些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开设基础性数学课,还对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开设技术基础课等。扩展性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的旨在拓展职业能力与基础能力的课程,如环境课程、社会问题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通过主题形式或项目形式进行的。海德堡(Heidelberg)一所职业学校的课程安排及其结构,其学制3年,每周在学校进行1天半的教学工作。建筑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宗教道德课、德语课、社会课、经济能力课、职业专业课及专业能力项目课。园艺专业的普通课为宗教道德课、德语课、社会课、经济课。园艺专业的专业课为专业基础知识课、专业核算(Fachrechnen)和实践性专业课。学校开设许多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如外语、第二外语、各种有关层面资助的项目与学校的特色项目。职业学校完全落实联邦和州层面的课程文件,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的课程设置权利,且各所学校尽可能利用这一权力,力争满足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其实这些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有些项目已成为学校的办学传统。学校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程与项目,为培训学生的行动能力服务。

三、结论与启示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双元制以企业为主、职业学校为辅,尽管与企业相比,职业学校处于弱势,但由于各州学校教育法规和其联邦层面相关决议的保障,在制度上确保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普通教育的质量,尤其是联邦层面的培训职业的专业框架计划是德国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方面的国家统一标准,在专业课程领域采用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规定了主要学习领域,描述了具体目标、主要内容及最低学时,体现了工作任务导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国家职教政策。在州层面职业学校课程设计采用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在普通课程方面注重与上职校前学校教育的纵向衔接,确保在同一层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性,体现教育归州所有,也加强了各州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切性,为学生后续的继续教育与就业均打下坚实基础。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各自历史与特色,以主题课或项目的形式开设一些支撑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既彰显职业学校特色,又满足有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德国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其结构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有较大启示。

首先,在宏观层面,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我国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确保其权威性,使其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统一标准,各职业学校要严格执行此标准。2014年我国颁布了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但由于各校情况,其专业标准未必是不打折地执行,尤其是一些工科专业。全面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注重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相结合,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就业打好基础。使职业学校教育的实施进一步体现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政策,逐步提高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的治理能力与课程的现代化能力。其次,在中观层面,由于我国各省(区、市)经济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地方政府在职业课程设置上也应有一定的话语权,使其更适合地方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应全面落实国家统一职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制定省级专业教学标准,不断细化、优化省级专业教学标准,增强专业标准的地方适切性。最后,在微观层面,职业学校在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教育标准的指导下,要根据各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支涡钥纬蹋以满足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拓展性课程,满足具有不同能力与天赋学生的发展需要,满足职业界和社会对所培训职业人的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各方面保障。

参 考 文 献

[1][2]BIBB.Redaktion:Katharina Kanschat,Gerburg benneker,Sigrid Meiborg,Fatma Sarigoer, Tatiana Vorsman: Fachglossar―Betrieblich Ausbildung[Z]. Bonn. Aktualisierte Neuauflage Januar 2010:26.33.

[3]Beschluss der KMK . Bezeichnung zur Gliederung des berufliche Schulwesens[Z].am 8.Dez.1975.

[4]Jorrg-Peter Pahl.berufschule―Annaeherungen an eine Theorie Lernortes[M].im Oct 2008:247;

[5]Beschluss der KMK:Rahmenlehrplan fuer den Ausbildungsberuf Landwirt/Landwirtin[Z].am 27. Oct 1994.

[6]Waltehar.Berufsbildungspolitiks[M].im Jan 1997,drittAuflage.143.

[7]Arbeitsgruppe Bildungabericht am Max-Planck-Institut fuer bildungsforschung.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upublik Deutschland:Strukturen und Entwicklungen im Ueberblick[M].(Vollstaendig ueberarneitete und erweiterte Neuausgabe).im Juli 1994:573;

[8]Beschluss der KMK.Rahmenvereinbarung ueber die Berufsschule[Z].am ersten Maerz 1991.

Abstract The dual system is the main bod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The curriculum of vocational school can be divided into macro, medium and micro level. The macro is the Federal level of learning (professional) framework teaching plan, national unifie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medium is the state school teaching plan,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a clear requirement; the micro is the school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vocational schools offer a large number of elective courses by thematic courses or projects. The analysis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German vocational schools has certain inspirations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篇5

前言

教学基层组织按课程进行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SQL数据库技术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为载体建设教学团队,可以让教学团队成员更好的进行教学技能的沟通,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以及课程结构体系的总体掌控,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具有了独特特色,在培养信息大类专业素质的学生上做出了一定贡献。笔者提出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内容。

一、教学团队设置特色

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多年中,教学团队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中,信息化建设对人才技能,高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根据这些建设要求,开展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建设与实践,课程教学团队自身水平得到提高。课程教学团队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建设小组,并结合学科专业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多渠道师资培养机制。

二、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随着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课程内涵,建设国家需要的现代化的人才的需求,通过长期的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新性的改革。

1.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团队对学生教学是以“厚基础、宽口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对应的课程教学计划,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应用课”三个层次的课程类型。

2.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长期的教学研究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在不断的归纳、总结和形成了若干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将学校建设的省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课程建设的管理经验应用到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课程建设名师全部承担课程的主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探讨本课程的新技术及发展动向;由团队带头人主持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订等教学活动;将科研课题引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等实践活动中。课程发展必须紧跟专业发展的步伐,面向区域市场需求、结合各类专业课程发展特点,需要制定新的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课程基础实践的课时数,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需着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研究是改革教学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生从课程设计选题、指导教师配备、设计过程,我们需要从课程管理制度上实现了全方位课程考核和监控。

三、实践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1.依托优势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依托我校的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专业重点专业实验室,建立了面向高职学院学生的课程实践体系。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并建设了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系,并对某些课程建设的专项内容单独设课,突出了SQL数据库技术应用分析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结合学生兴趣,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利用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先进软硬件平台,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的综合实践,并作为实践活动的必修环节。这些活动不仅向学生提供了接触、学习先进软硬件工具的机会,而且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掌握科研的基本实践技能,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基础;通过高职学生生参与团队成员承担的技术研发与科研项目,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能够涉猎学科前沿。

3.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团队上,切实加强课程教师队伍和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能够良好地实施教学团队建设的课程计划。通过借鉴ISO9001认证体系中的过程化管理、按要素评估的课程思想,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依托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专业重点实验室、从化市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室,先后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补充和更新了一大批实践设备,使实践条件得到较大的改观,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教学团队有必要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基础,加强校企联合,通过具有高性能设备、技术力量雄厚、指导能力强、长期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长期稳定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遵从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书进行,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

五、网络教学建设

网络课程教学是网上课堂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同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建立课程的网上课堂及在线立体化数字化的教学系统让学生学习提高技能。根据课程网络立体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需求,网络课程教学系统包括用户管理、公告系统、网上教学、动画演示、在线测试、网上答疑、课程实践、课程设计及论坛多个模块构成,系统的设计思想确定为: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学子系统;利用动画技术设计演示子系统;建立交互式的考核子系统;建立答疑教室,为教学交流提供桥梁。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 国际金融课程 教学改革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较快,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从事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要求其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发展”的教学要求,致力于培养既能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现象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该课程与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一)与其他经济类的课程比较,学生本身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一些媒体、财经类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国际金融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当前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等。他们很想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二)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断地吸收和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程上把这些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三)学生渴望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中增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国际金融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就有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独立学院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国际金融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基本上套用其它类型院校的做法,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计划和同一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

2、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学生普遍反映的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过多的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

3、 教师缺乏以及教学方法不当。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许多才踏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同时受各种限制,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4、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有些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实用性要求;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材内容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让学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不符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国际金融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加紧改革和完善具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教学大纲、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握与本专业最密切的国际金融知识。

(二)实行案例教学与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加以改革。在金融实务部分的讲解中,引用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

我们要对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走访学生,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和相应的辅导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通识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的内容。同时积极吸纳最新的教研成果,及时纳入课程教学。

(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实践教学应建立校内实验中心。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金融交易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积极开发国际金融网络课程。

篇7

答:一节体育课两个教材内容搭配有没有过时的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搭配在当下实际教学中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节体育课只有一个项目的某项技术动作作为唯一教材内容,第二种是以两个不同项目的技术动作搭配,第三种是一个项目的技术动作搭配一般身体素质或这个项目的专项身体素质内容。出现一线教师对一节体育课教材内容搭配之疑问,应该源于传统体育课教学是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原则与当下一个教材一课到底盛行之间的现实矛盾。造成这个矛盾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对以往教学内容过多,造成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学时间限制而蜻蜓点水的现状提出质疑和改革,树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理念,减少学习内容数量而增加单个内容学习时间为目标,于是大量出现了上述第一种体育课的形式;二是当下中小学的体育课尤其是在各类评比、展示、研讨时,往往采用一个教材内容到底或者有教材内容搭配,但基本是上述第三种搭配形式;三是2005年以后各种版本的高等教育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学校体育学”和“教材教法”两门课程中,阐述体育课内容时,大多数基本没有涉及教材搭配,而只有在示例教案时能看出课的教材内容搭配,但引用的教案中教材搭配均属于上述第一、三种;四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版发行的相关体育教学理论书籍中的观点,如2003年季浏、汪晓赞主编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课的教学案例的内容搭配都是上述第一种。

虽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下对于一节体育课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要求,老师们有疑惑甚至概念模糊,很多认为不用搭配了。但“一节体育课以选择两项内容为宜”(毛振明《实用学校体育学》),仍然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流。因为无论是传统的体育课还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体育课,一节课的教材内容需要搭配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内容全面性的要求,现实的学校体育要实现这个要求,体育课是最主要的阵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单一的教材内容不利于实现课程性质提出的全面性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性的运动兴趣。其次,中小学生正处于全面生长发育期,身体各方面的运动素质需要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同时还有年龄段跨度较大问题,各年龄段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均有区别,体育课采用单一教材内容就不利于全面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再次,不同运动项目具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运动项目娱乐性强,有的就弱甚至没有,从而造成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差异,在教学中普遍表现为喜欢娱乐性强的而不喜欢弱的,因此采用单一教材内容往往会影响娱乐性弱的运动项目的教学质量。

因此,我认为中小学的一节体育课教材内容两个搭配还是主流,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教学对象年龄和具体项目特点灵活应用。我的理解是年龄越低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课时越多,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减少,增加一个教材内容一节课的课时,以便为深入学习掌握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娱乐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可以适当增加单个教材内容课时,反之要尽可能少安排。

问:单元是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的内容穿插教学,请问哪个比较好?(浙江 胡勇)

答:随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单元,且学界对单元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如金钦昌教授认为:“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可称为单项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把每个年级某项主要教材,按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的课次顺序,安排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与学手段的计划”(1994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毛振明教授在2005年出版的《体育教学论》中,对单元教学计划是这样界定的:“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在进一步解释时:“把某个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课次的教学文件”;季浏、汪晓赞教授2003年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说:“单元教学计划很显然应该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潘绍伟、于可红教授2005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认为:“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顾渊彦教授在《体育教学》2006年第5期发文说:“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

以上教授们对单元的概念界定,最大的区别在于单元的内容是唯一性的还是多样化的,由此也引出了不同单元类型的认识趋势。金钦昌和毛振明两位教授认为单元的内容是单一性的某项教材或教学内容,这在以上两位教授的概念中非常明确地表述了,这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单元计划最为权威和传统的观点。而季浏、潘绍伟和顾渊彦等教授的观点表明单元的内容是一个以上,是内容的集合,是课的上位概念(因为通常课的内容是两个搭配的,所以单元内容至少有两个或以上)。顾渊彦教授还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对单元的分类提出了新的观点,把单元分为课题单元和教材单元,教材单元又可分为单一教材单元和复合教材单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元的种类,如于可红教授提出的问题解决单元、专项技能单元、专项技能结合体能单元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单元概念和单元类型的多样化现状是这位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单元的概念界定呈现多样化的现状,同时也决定了单元类型的多样化,而这些不同类型的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也就是具体到某个学期时,不同单元的教学顺序以及内容如何组合是摆在一线教师操作层面的问题。以往单元的教学顺序是有学期教学计划决定的,因为某个教材内容需要多少课时教学大纲事先有规定,学期计划就是根据大纲规定按一定原则进行内容的排列。但课程改革以来重视单元研究的同时弱化了学期教学计划的强调,以至于许多老师不清楚学期教学计划为何物。同时由于新出现的单元类型基本上是多个内容为主的,这又给老师们造成了单元计划做好就可以按单元课时顺序上课的印象,因为单元的课时内容符合实际教学内容搭配的要求。

因此,单元是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的内容穿插教学,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单元做出不同处理,考虑教材内容技术难易程度、娱乐性和兼顾学习兴趣性等因素综合安排。比如耐久跑单元,这种以侧重发展身体相关素质而技术又相对简单的运动项目为教材内容的单元,适合与其它单元穿插并相对分散排列;再如,以篮球某项技术动作为教材内容编制的单元,实际教学中需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当单元中安排某项战术教学时,需要连续教完,而作为技术复习尤其是后阶段的复习课时,可以适当分散,与其他单元内容特别是兴趣性比较差的搭配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样课题单元、复合教材单元等新型的单元类型,也可以同篮球单元那样处理。

问: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是不是不需要了?(浙江 李荆)

答:这个问题其实与以上第二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单元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内容穿插教学,需要通过一个中间媒介实现,这个媒介在课程改革之前就是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单元计划类型的丰富,单元计划在整个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系列中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也就随之改变,相应的这个媒介也发生着变化。

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其中的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内容课时数,按照季节、技术难易等原则分配到各次课中,而单元教学计划只是按照学期教学计划事先排定的课次顺序,详细地确定每次课的具体教学目标、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实施主要环节的相应内容,并不具备决定课次教学顺序以及与什么教材内容搭配的功能。在这样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下,中小学日常体育教学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很规范、很系统的。

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计划种类发生了改变,课程标准中学期教学计划不再出现在单列的计划中,只有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各计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季浏、汪晓赞,2003年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说:“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另一方面则是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在2005年以后出版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使用的教材《学校体育学》中基本也是如此。如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简编本)认为:“单元教学计划可以看成是构成水平教学计划的分子,有许多分子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潘绍伟,《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认为:“单元教学计划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单元教学计划概念以及各类计划之间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单元的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单元教学意识不断强化。所以从课程标准按水平段划分的理念来看,学期教学计划的退出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主要表现就是单个教材内容上课日益严重,教学的随意性大大增加,可以整个学期都上学生喜爱的一个项目,结果就是由于项目的特点加上教师理念的问题使得学生身体素质不进反退,最明显的就是高中选项课。如乒乓球选项教学班,学生一年甚至两年学下来,球技学的并不咋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时各项素质呈下降的现状,尤其是耐力。

由此可见,在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系统中,有必要加强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但需要根据单元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做法。首先在制定时间顺序上要改变,变单元教学计划之前为单元教学计划之后。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后,单元教学计划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单元计划不仅要承担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任务,还要在此之前先完成根据目标集合选择内容集合,也就是在单元教学计划之前内容集合细化是不足的,水平教学计划只是根据课程标准将内容分配到学期而已,而且还只是内容和课时的范围,这就无法排定课次顺序;其次是要改变学期教学计划这个名称,称之为学期课次教学进度计划,根据水平教学计划制定好所有教学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后,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合理地将一个学期的多个单元计划进行排列组合,使之符合实际教学形态,有利于教师日常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制定学期课次教学进度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类型确定课时的拆分组合原则,单一教材内容单元的课时以拆分后与其他单元课时搭配为主,多教材内容单元的课时以不拆分与其他单元课时穿插搭配为主。

兼顾内容本身娱乐性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统一原则,在拆分穿插时需要考虑内容本身娱乐性倾向,侧重身体素质发展又比较枯燥的,以拆分搭配和穿插为主,反之以连续穿插为主。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3-5664-02

二十一世纪,社会上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紧密相连,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要会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岗位的需求。然而,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案。

1 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状况

当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不强,这与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紧密相联。由于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新生计算机水平相差很大。具体表现问为:条件好的地区,中小学就接触计算机;条件差的地区,还未使用计算机,特别是在贫困山区、农村。程度好的学生会一些基本操作,甚至有的学生会一些常用软件的简单使用,如Photoshop、Deamware和Flash等;还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不多,只停留在会游戏、浏览网页、QQ聊天等网络的初步使用上;一些零基础的学生甚至对计算机有一种敬畏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性问题,迫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统一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大学与中学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内容枯燥,没有意义,以至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出现上课睡觉、迟到、甚至旷课现象。

2.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动手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课程与专业课学习联系较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分开。

2)教材选择不当。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但教材内容、结构不合理,要求单一,没有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教材脱离实际应用,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目标不明确。

3)教学手段单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模式。通常,一周4节理论课+2节上机实验课,这使得课堂气氛差。当遇到机房使用紧张时,就不能及时充分地给学生主动上机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不能全面的理解。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整体差。

4)教学实训实践环节。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性课程开设很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变成讲技术的课程。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即使在课堂上基本上掌握了,学完后,不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在碰到实际的应用问题时,仍然一筹莫展。

5)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中,大多还是采用单一的理论考试或上机考试,造成很多学生考前一个月仅凭死记硬背也能通过考试,甚至大部分学生抱有60分万岁的态度,并不注重自身能力。课程考核没有激励措施,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影响教学效果。

3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以下方案。

3.1 课程设置要与专业紧密相连

高职教育鲜明特色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设置要遵循“实用性第一”的原则性,必须和专业计紧密联系。我院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就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会计专业开设了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法制新闻专业开设了Photoshop 、Flash;法律和文秘专业开设了办公自动化、文字速录训练;国贸专业开设了网页制作和电子商务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与专业紧密联合,也与就业市场挂钩,突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适用性。

3.2 合理选取教材

教育部对我国高职教育提出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尽量选取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灌输特点的教材。选取的教材应该与专业结合,体现以行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风格。最好选取采用“以案例导入教学”编写的模式的教材。也可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校不同专业教学目标的教材

3.3 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传统的教学思想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显然,这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省市厅级计算机的大赛。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因材施教”。真正建立“以生为本,以应用、培养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

3.4 完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1)分层次分班教学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基础测试,采取分层次分班教学[1]。具体方法是: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学院自行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试题库考试系统对新生进行摸底测试。根据测试成绩等次进行分层次分班,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如测试成绩可分为A、B、C三个等次,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为A等次,教学计划上采用免修理论课,但给予与理论课相同学时的上机学时,供学生自主学习感兴趣或更深层次的内容,诸如计算机二级、三级,常用软件Photoshop,Dreamware和Flash等知识,满足个性化发展。教学目标是学期结束后,考高一级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成绩在60――80分之间的为B等次,教学计划采取强化训练,扩充学习内容,引导自主学习,教学目标是通过省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或国家一级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为C等次,教学计划是让学生从头开始学,一点点积累知识,多鼓励学生经常动手上机实践,竖立信心,加强课外辅导。教学目标是通过学院自行设计本课程的考试,甚至通过省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使用分层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各有侧重点,使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在学期结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2]。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力图突破陈旧的教育理念,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以大量鲜明实用的案例为剖析对象,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实际事件环境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协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不但可以方便教师授课而且加快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网络环境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事先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水平能力、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更要在新老知识之间有衔接的问题,让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发现、探究这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与老师以QQ、博客、论坛等方式为平台进行双向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更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以职业为内涵,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结合市场,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下面主要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加强实训实践教学。一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实验模式,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事先准备的案例作为实验内容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边演示边反复讲解,然后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这种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的教学组织上,可将实验分为两个环节实施完成。首先验证性实验。在这个环节,以授课教师为中心,以案例为主介绍相关知识点与利用多媒体进行可视化演示,教师现场指导,悉心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通过操作结果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熟练掌握操作的技能技巧。第二个环节是应用性实验。该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如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的制作,内容力求结合社会实际,并能涵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只需要让学生明白完成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无需规定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和详细过程,学生有充分的自,这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融合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截下主要的实验图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给教师。实践表明,采取新该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的创新能力。二是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落实实训教学就是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让学生毕业后能讯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目前,我院校外实训基主要有省内17个市司法局实训基地、深圳基层公安系统实训基地、蜀山区法院系统实训基地、省未管所劳教系统实训基地和安徽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主要是定期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实习表现或存在的不足,可对高职院校提出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和培养目标的改革。同时,它还承担着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安徽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还和我院多次联合举办了“航信杯”大赛,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增强,也进一步了解职业规范。

3.5 考核方式引入激励机制,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理论笔试或上机测试,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教学要求,必须采取新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要在学生身上体现真正的职业技能特色,缩小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1)采取平时学习态度占20%+平时阶级性测验占50%+期末考试占30%的考核方式。平时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上课是否早退、是否旷课、课堂纪律、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考核。平时阶段性测试重点引入激励机制,以赛为主。如课程某个模块学习完后,可以组织学生以个人作品比赛来检验掌握的程度。比赛成绩可分为A、B、C、D等级,对于A等次学生可以颁发院级荣誉证书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让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一帮一,一促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平时成绩共占70%,这对平时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体现了知识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

2)采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并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期末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的方式,不再是授课老师出卷,统一采用校外计算机考试系统。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就采用这种方式。我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期末考试采用该部的考试系统,学生考完后上传试卷,最终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分,然后考试成绩统一反馈给学院。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根据合格成绩发放不同等次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成绩在85分(包括85分)以上,颁发“优秀”等次;60分和85分之间的颁发“合格”等次。60分以下未通过本课程考试,可以给予一次补考机会或重修。结果表明,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针对高职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尴尬现状,促使高职院校更应该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本文探讨和分析一些教学改革方案,希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刘刚,邹立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试点理论与实践[J].合肥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2-85.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TU2;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81-03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踏入社会创造出实用美观的建筑有直接影响。当前,为适应当代建筑师职业训练的社会需求,适应与国际建筑教育标准接轨的要求,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各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都在全方位调整教学计划,希望从单纯的传统教学计划模式中走出来,以达到更加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大多缺乏课程安排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此,大多数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进一步调整和理顺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基础教学中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绘图训练走向以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建构、制作为核心的动手能力培养。

为适应建筑教学发展的要求,参照各高校建筑基础教学的先进经验,新疆大学在2008年对建筑学培养计划进行了调整,取消建筑初步课程,开设建筑设计基础一和建筑设计基础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了改革尝试,把教学内容分为建筑理论、基本技能训练、空间思维训练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延续初步课程的内容,增加了空间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建筑名作模型制作、以

建构和制作为核心的动手训练部分,其目的是将传统的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建筑空间表现和设计,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组织上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打破旧有教学模式

通过实践性、研讨性教学手段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将课堂教学的形式

改变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讨论模式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大平台上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通过教学互动,达到师生相互间的交融和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二、转换“教”、“学”角色

尽可能让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把传统的被动型教学转变成主动型教学,达到教学实际效果的最佳化。例如:课前请学生准备部分授课内容,上课时上台讲解,教师和学生对其提问,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补充(图1)。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大胆表达观点的性格,又训练了学生独立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评审作业时,组织学生作为作业评审主持人,教师把握教学整体方向,采用教师与学生共登讲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评论、提问、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该教学方式既督促了学生课前准备和预习,又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我表达的能力,强烈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2008-2010级的实践来看,效果良好,师生反映颇佳。

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通过模型制作启发创新,培养学生对材料和结构认知。例如:建筑名作模型制作,受荷构件设计、瓦楞纸板椅子制作

等(图2)。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和制作这些结构模型,对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特性、结构的可靠性、连接节点方式等有很大帮助。

四、依托对口支援,加强校际教学交流

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积极开展了校际教学交流,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内地建筑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邀请,我们组队参加2011“华城杯”纸板建筑设计建造竞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图3)。通过竞赛,大家真实体验了自己所建造的建筑,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较之课堂讲解更直观、更有效。同时,通过交流增进了两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开拓了视野。

五、强化设计

淡化具体题目,教师不指定任务书,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自拟设计题目,完成设计。通过参观、调研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收效较好。

围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创造各种训练途径,做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内容相结合,最终使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成为高水平建筑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 施瑛,吴桂宁,潘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探索[J].华中建筑,2008(12):26.

[2] 李雪芹,鲁圣鹏.基于创新理念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

[3] 杨勇.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6):4.

[4] 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

[5] 姚阳.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09(15):106.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reform of 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RUKEYA Tu’erdi, CUI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chi, Xinjiang 830000, P. R. China)

篇10

关键词: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13-03

0引言

一般而言,人才类型主要有两种: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与紧要。因此,大众化教育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普通高等工程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1],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高校定位不清、特色不明、培养目标含糊、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及市场需求有较大出入,大力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现行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理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针对工程性设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程程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针对化工厂中一个实际的化工单元操作,完成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主体设备总图的绘制。由于化工原理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也比较固定。随着化工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环境与认知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化工原理课程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在诸多方面逐渐呈现出许多弊端。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等,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将使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以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强化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非常必要与迫切。

基于现代教育学理念和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提出以化工原理课程三个教学环节为基础,充分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以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构建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化工原理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通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式学习,以实现化工原理课程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目标全面化,构建化工原理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2,3],实现教与学的立体交融。

1理论课程教学的立体化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地安排理论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构建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企业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形式。理论课立体化教学体系如下:

1.1 改革教学计划,拓展教学立体空间理论课程教学环节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决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成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设置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化工原理课程是工科类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涉及的专业非常广,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各高校各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学时被不同程度地压缩,因此,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筛选显得十分重要。

化工原理是一门介绍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原理以及设备的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互动空间与认知空间,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合理地安排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企业等一系列互动元素[4],以强化学习过程中的深入理解以及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

1.1.1 利用微格教学增加互动空间[5,6]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微格教学环节,让学生针对课程中某一概念、原理或某一过程进行深入讨论,然后通过微格教学形式去表达自己的理解、认识与观点,最后由教师点评为结束。

微格教学环节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空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1.2 利用工厂见习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厂企业的设备流程密切相关,因此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实习环节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7,8],而这个主要环节却往往被多数学校所忽视。

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化工原理见习教学环节,请车间的技术人员针对各单元操作介绍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使学生对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典型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操作原理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课程的内容奠定坚实基础。

1.1.3 利用教学录像强化感性认识化工原理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直观表达的内容,如各种换热器的构造、各种类型塔板的结构、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现象、板式塔的气液接触状态、板式塔降液管液泛与淹塔等。借助教学录像的实况播放及讲解,可以将离心泵、换热器、塔设备、液液萃取等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结构、操作现象等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化工原理教学录像播放环节,将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提供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