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救护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1月2日召开的安全警示教育会议精神,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以及事故预防、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三基”建设素质提升工作,开展入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营造“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氛围,结合队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队长) ***(书记)

常务副组长:***(技术员)

副  组  长: 各班组班组长

成      员:队组在职员工

活动办公室设在***队接班室,办公室主任由技术员担任。全面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课程安排以及整体协调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并对成员培训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二、活动要求

1、由技术员制定课程安排和培训计划。

2、队组利用周二学习及业务学习,对职工进行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

3、队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每日一题(技术员负责)、周五例会、每周一课(队长、书记负责)等方式加强职工自救知识的培训,让每一名职工真正了解自己享有的“五项权利”,掌握各类灾害、各类危险源辨识以及避灾、逃生等知识。

4、队组自行组织本部门所有职工进行一次自救知识的考试,试卷由队组自行印制。请假、年休的职工要及时进行补培、补考。

三、考核办法

1、队组每月组织一次全员考试,考试成绩低于90分为不合格,扣罚本人50元/次,无故不参加考试的人员,扣罚本人100元/次。

2、队组将对各成员培训工作进行督查,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对态度消极,不积极配合的员工进行10%绩效考核。

4、考核结果经队长、书记协商批准后在月度工资考核中执行。

四、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2

本院自2012年起护理部构建护理资源库[6],预抽取70名护理人员成立灾害救护应急小组进行培训,包括护士自愿报名、各科室推荐、护理部筛选的选拔方式选入,纳入标准:护龄≥2年的执业护士;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每2~3年进行适当调整;年龄23~36岁,护龄为2~15年,学历大专及以上。按此标准经过筛选70名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8.36±4.78岁;护龄5.3±1.57年;学历本科21名,大专49名。

2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12月,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7]、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设计常见灾难事件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方案,培训形式为分组培训和统一培训,每年持续培训。

2.1构建灾害救援护理应急体系

由医院分管护理工作的首长为组长,成立由护理部、总护士长等灾难应急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根据分工不同分为6个职能小组;①指挥联络组。共4名,由1名护理部主任任组长。②分检组。共16名,由急诊科1名护士长任组长。③综合护理组。共20名,由ICU1名护士长和外科1名护士长任组长。④运送组。共10名,由内科2名护士长任组长。⑤物资保障组。共10名,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任组长。⑥心理疏导组。共10名,由心理护理组组长1名任组长。应急小组成员平时在临床一线工作,一旦出现大规模灾难、突发事件所致批量伤员时,由护理部根据事件性质制定抽组方案。

2.2制定灾害救护能力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相关条例和预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完善各种工作预案,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急诊病区批量伤员处置护理工作流程》、《应急护理小组管理制度》等。结合本院近几年处理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救护经验,制定训练内容。

2.2.1理论培训

包括灾难事件的定义、特点,法律法规知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批伤员紧急救护知识及处置流程,急救护理、灾难医学知识及救援心理学,自我防护知识,台风、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灾难应急文化素质等内容。

2.2.2心理培训

聘请外院心理导师进行理论授课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学习放松术掌握心理调节方法,通过角色互换、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提高制胜能力,通过现场情景模拟培养环境适应力。

2.2.3专业技能培训

主要有常见的损伤护理、基本急救技术,包括静脉输液、心电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洗胃、心肺复苏、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的应用等24项操作项目。

2.2.4综合救护能力训练

①联合120训练。建立急诊科与“120”急救网络体系,加强多学科急救技能训练,急救中心派医务人员对本院应急小组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及批量伤员衔接处置流程的演练,并计量衔接处置时间。②结合演习训练。从“岗位练兵比武”中练到“设置情境剧”中练;从“知识竞赛”中练到“灾难事件时医疗队的组织指挥、野外条件下伤员救治”中练。③参与现实工作中各种灾难事故的救援,结合医院接收批量伤员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由护理部根据批量伤员情况,立即启动灾害救护应急小组,并对应急小组成员集结时间、分类检伤、救治效率等指标进行测评。④仿真情景模拟演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由急诊科主任和ICU主任模拟灾难事件的各种可能情况,设置逼真的虚拟环境,营造紧张的急救情景和抢救伤员分秒必争的氛围,使训练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每次训练结束后及时讨论,并将模拟正确示范,从而不断总结经验,让训练者及时掌握相关的技能及处置流程。情景模拟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设置不同的情景进行演练。

2.3分层培训

在2012—2014年方案基础上,于2015年1月以后针对不同护龄人员进行分层培训,除基本理论知识、心理知识同步培训外,2~5年护龄重点强化基本急救技能,在情景模拟演练中重点训练一般突况的抢救配合、各种仪器、设备、药品的急救准备;及时发现现存的病情变化并报告,并在医生到达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要求有一定病情观察及应急准备能力。5年以上护龄重点强化快速准确的检伤分诊转运,在情景模拟演练中重点培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深度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应急救援能力,能预见性地判断病情变化,识别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并指导本组护士临床工作,与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

2.4评价指标

分别在2012年3月初步建组干预前进行摸底测评,2014年12月进行中期测评,2017年12月进行长期测评,主要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理论、技术操作考核、综合救援能力考核及简易应对方式(SCSQ)问卷得分进行测评。整个测评过程中缺席2次及以上的人员予以淘汰。

2.4.1理论、技术操作考核

自行设计灾难救援知识综合测评,选择题6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20分,满分100分;操作考核根据50项护理操作程序评分标准,满分100分。理论考核80分、操作考核85分为及格;理论、操作考核90分或90分以上者为优秀;缺考或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全年至少参加理论培训20次,计10分,参加操作培训20次,计10分;应急小组成员理论授课一次计5分。

2.4.2综合救护能力考核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预先设计综合救护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共50题,回答正确赋值2分,回答错误赋值0分,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该问卷经22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测得Cronbachα系数为0.81;预调查后多次邀请专家根据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处置时间、救治效率等项目进行修订,确定最终考核表,总分100分,80分为及格,81~90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2.4.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

该问卷共20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统计每个因子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分别表明遇到挫折时采取的积极或消极应对行为越多[8]。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与2012年3月干预前相比,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有提高(P与2014年12月相比,2017年12月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又有明显提高。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及格率下降(P0.05),优秀率上升(P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及格率显著下降(P0.05),优秀率显著上升(P0.05与2012年比较,P与2014年比较,P0.05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增加(P0.05),消极应对减少(P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的明显增加(P0.05),消极应对的明显减少(P0.05

4讨论

4.1持续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

通过每年持续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培训,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亦有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阚庭等[9]建议通过持续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相一致。说明每年持续理论、技能操作培训是有效的,应急小组成员灾难救援理论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

4.2培训并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

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及格率下降,优秀率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与2014年相比,2017年及格率显著下降,优秀率显著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尹惠茹等[10]报道的护士是否接触过灾难医疗救援知识和信息可影响其灾难救援能力相一致。本研究提示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整体逐年提升,可能原因有:①与2015年开始针对不同护龄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有关,根据护龄5年为分界线,护龄5年以下和5年以上分别侧重点培训,针对性更强,使得研究对象更容易吸收培训内容。②结合演习训练,通过联合120训练;参与现实工作中各种灾难事故的救援,结合医院接收批量伤员处置工作的现场实际情况,持续强化、不断改进,不断增强训练者的应急意识、从而更加充实训练者的应急知识,提高整体综合应急水平,使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篇3

2009年一季度,救护大队在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和龙矿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协助矿井做好年度反风演习工作

《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生产矿井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检验矿井反风设施工作情况。2008年12月25日、29日、31日,救护大队协助洼东煤矿、桑园煤矿、洼里煤矿成功组织进行了矿井年度反风演习工作。为保证演习工作顺利进行,大队积极与矿井联系,提前介入演习计划的编制工作,将演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救护大队在演习过程中所担负的紧急救护、各停电、停风地点瓦斯排放任务。大队内部则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措施,详细制定行动计划,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演习当日,大队与矿方领导在调度室统一指挥,中队与技术科、培训科、调度室等职能部门共同参加井下待命、瓦斯排放工作,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两个矿井的反风演习圆满结束。

二、做好春节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为全面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龙矿集团大队专门编制了“春节”安全生产措施,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确保节日期间矿井安全。各小组根据分工,对矿井安全监护地点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矿井节日放假后无安全隐患;在进行各项节前检查的同时,大队重点加强值班装备、物资检查,由副大队长牵头,战训科人员参加对大队值班装备、物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值班装备、物资100%完好;并加强值班人员保证了“春节”期间安全生产。

三、协助矿井春节放假期间检修工作和开工前预防性安全检查

春节期间救护大队积极参与矿井检修工作。放假期间救护大队共3队24人次,参与矿井节日期间的检修监护工作。与此同时为保证各矿节后恢复生产,龙矿集团救护大队根据春节前制定的安全措施,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开工前各主要工作地点进行了预防性安全检查,通过检查,一方面将问题及时反馈到矿井,另一方面将现场实际情况带到队部组织学习,使每一名值班人员掌握各矿安全生产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技术服务打下基础。

四、协助处理了洼东煤矿6112工作面一氧化碳气体超限现象。

2月3日洼东矿洼东煤矿6112工作面回风预角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救护大队大队长和中队领导根据矿方提供的数据和详细矿井结构图,科学调整通风结构,有效控制进风量,合理制定各种方案,并安排专人24小时现场监护,定时检测气体浓度,经过4天5夜的努力,终于将该工作面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降到24PPM以内,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使矿井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五、为蓬莱市应急救援救护大队培训矿山救护队员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救护大队2009年第一期矿山救护队员培训班3月6日正式开班,本期学员主要来自蓬莱市应急救援矿山救护大队,他们在培训期内按照《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大纲》的要求,将接受矿山救护业务基础知识、矿井生产技术、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非煤行业事故处理、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矿山救护装备与仪器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龙口市安全监察局、蓬莱市安全监察局、龙口矿业集团公司安监局有关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

为做好本期培训工作,大队在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员安排、学员食宿等生活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大队领导对本期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逐人听取培训教员讲课内容,指导培训重点,为保证本期培训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对辖区内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工作进行调研

龙口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本着以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救援技术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救援中心专业优势,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矿山安全生产,救护大队大队长亲自带领各类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望儿山金矿、新城金矿、青岛市安监局进行应急救援情况调研,进一步了解主要重点安全隐患和事故类型以及协议矿井对救护大队今后工作的要求及建议等情况。与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尉伟副局长及有关领导就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指导、签订救援协议等工作交换了意见。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表示,今年将协调市所有地下开采非煤矿山继续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确保矿山企业安全生产。

篇4

“四个能力”建设 打造过硬队伍

沈阳煤业集团救护大队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本溪矿务局救护大队,当时由苏联专家培训,1983年“三局”(原本溪矿务局、沈阳矿务局、建设局)合并后,衍生为沈阳矿务局救护大队。随着沈阳矿务局的改制,于2001年更名为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大队。

自建队以来,救护大队共处理事故309起,共出动320队次,抢救出遇险遇难人员624人,为沈煤集团和周边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国务院对区域救援队“拉得动、动得快、打得赢”的要求,沈阳队主要注重4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一是快速反应能力。体制机制健全,应急准备扎实,人员出勤率保持90%以上,值班和备班人员在位率100%,战备装备完好率达到100%,规划服务区域内救援可随时出动,跨规划服务区域救援能够迅速出动。二是应急机动能力。救援力量投送机制协调畅顺,能够适应空中、铁路、公路和水上输送需要实施快速机动。接到命令后,携常规装备10h内、携排水和钻机等重型装备18h内到达事故现场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是专业救援能力。熟悉各类事故处置要点和救援流程,精通装备器材使用方法,及时、正确、高效地展开救援行动,实时将事故现场信息传送至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抢救事故遇险人员生还比例和搜寻遇难人员成功率显著提高,次生事故发生率和救援人员伤亡率明显下降。四是综合保障能力。装备器材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重点装备备份率达到100%,能够及时组织供、救、运、修等保障,满足沈阳队执行任务需要。

针对缺少大型、特种装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土地选址难以落实,大型、特种装备的日常维护及周期保养开支较大等问题,沈阳队建议省政府在征用土地、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完成救援基地建设。

预防救灾结合 建立综合基地

国家(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六枝队主要担负着贵州省和云南东北部矿山企业的重特大、复杂事故的救援工作。随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强救护装备的管理,公司在现有基础上,组建技术装备中队,引进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组织项目立项工作,拟在原大用矿区建成一个集训练、培训、演练、信息调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救援基地。

新基地的建设按照“平时进行预防及安全检查,险时进行抢险救灾”的目标进行定位。平时作为集团公司安全监管的补充力量,在集团公司内部各矿开展预防及安全检查工作及为全省矿山救护指战员进行培训和开展演练工作;险时能处理全省范围内的包括矿山、危化、地质灾害、交通等各类事故。

重新选址参照国家应急救援队标准建设。分阶段逐步完善指挥管理系统、完善学习训练场所、完善技术装备支撑系统,规范队伍建设、以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提供一流的服务,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装备先进、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矿山救护队伍,把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建成标准的国家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和贵州省综合应急救援基地。

注重演练 全面服务

平庄煤业公司救护大队隶属于内蒙古赤峰市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平庄矿务局救护大队,创建于1979年。2005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14个矿山救援基地之一,是具有国家救援一级资质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目前,除担负本企业煤矿的安全技术服务、抢险救灾、企业消防外,还承担着内蒙古东部区域内重大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

救援中心和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救护大队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完善了办公业务用房、救护培训、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房屋总建筑面积4870m2。2006投建了一座多功能训练馆,建筑面积达1050m2。各救护中队都建有模拟救灾演习巷道,配备了高温演习训练系统。

为了扩大应急救援建设规模,平庄煤业公司关闭了古山矿二井,将古山矿二井井口及地面工业广场全部划归区域矿山救援平庄队的建设用地,占地约200亩。公司还将古山矿二井斜井井筒、井下大巷、井底车场及硐室、工作面、井上附属设施等约3000m井巷专门作为救援培训、演习训练巷道。针对内蒙古中东部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多、难以快速扑灭的特点,平庄煤业公司还准备组建一支专职灭火排放队伍,拓展服务领域。

强化训练 加强人员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金川矿业公司处于南疆地区,矿山存在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垮塌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透水和火灾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最为严重。国家救援队主要服务于新疆南部1000km范围内的矿山事故,同时具备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的人才、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等功能。

篇5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公司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约458.73平方米,现有职工13人。主要生产经营电

泳漆、浓缩液、稳定剂、溶剂、光盘保护漆、有机添加剂等。

2.2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生产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与人体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能造成灼伤,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其蒸汽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和库存的原料、产品与高热源、强氧化剂等接触,易发生火灾爆炸。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主管

成员:其他相关管理人员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安全主管进行现场指挥。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

成员:(略)。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略)。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略)。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成员:(略)。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略)。

4预防与预警

4.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2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5应急响应

5.1灭火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灭火组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总指挥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

(4)警戒组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5)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6)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7)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5.2泄漏处理方案

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5.2.1泄漏源控制

(1)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等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2)包装桶发生泄漏,应迅速将包装桶移至安全区域,并更换。

5.2.2泄漏物处理

(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2)大量泄漏可采用围堤堵截、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报警:通讯组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2)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消除事故隐患;

3)紧急疏散;警戒组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现场急救:救护组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5.3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5.3.1化学性皮肤烧伤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4)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

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5.3.2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5.4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6附则

(1)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熟悉各

种应急处置技术;

(2)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技术演练,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每半年不少于1次。

篇6

宝清公司运输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评价和保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演练时间和地点。

四、演练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运输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运输科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3、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

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演练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义务消防员。

人员组成名单:

任务:救助伤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3、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成员(扮演受伤人员和扮演外部的救助部门的人员)。

4、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程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5、观摩人员:来自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员工。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配备救援器材。

B、演练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C、演练参与人员佩戴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C、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总结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及评价》

时间:20年月日时

地点:**演练现场

主持人:***

参加人员:人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演练过程: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1)低压电触电事故

作业人员(伤者)在接电源时,因操作失误,加之漏电保护器失灵,致使发生触电事故。附近的工友(参演人员)发现后,(参演人员)立即跑到二级配电箱处将电箱内的隔离开关拉下,使(伤者)脱离电源;(参演人员)则跑到办公室报告。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得知有人员受伤后,立即准备好药箱、担架,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现场处置,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后,被抬上担架,由现场准备的汽车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2)高压电触电事故

装卸人员(伤者)在转运长钢管时(用竹竿代替),不慎与外电线路的高压电裸露部分相接触,发生触电事故,且“钢管”压在身上。附近的装卸人员(参演人员)发现后,用竹竿将“钢管”挑开,同时用通讯设备(手机)“通知”供电部门、120、119进行外部救援以及通知现场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将伤员平卧在地面,迅速将其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将触电者口腔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牙等物取出,以防堵塞呼吸道,用所掌握的急救方法(胸外心脏挤压法)对伤员进行救护。适时“110”人员(模拟人员)、“120”(模拟人员)人员到达事故现场,“110”人员(模拟人员)立即设立警戒线、及时疏散周围群众;“120”人员(模拟人员)在现场救护人员的协助下,对伤员进行检查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的救援

装卸人员(参演人员)在车上作业时不慎跌落,并伤及头部和手臂,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首先对伤员的伤口进行清洗:用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周围皮肤上的污物。其次进行止血:A用纱布、绷带将经过清洗后的头部伤口包扎好;B、用压脉带将手臂受伤处上方的动脉压紧,再将伤口进行包扎。最后,用担架将伤员通过运输工具(汽车)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3、演练评价

(1)这次应急演练同时也反映出许多存在的不足:

①由于是第一次进行预案的演练,个别人员不够严肃、组织经验欠缺、临场反映不够、未及时通知(也未考虑到)附近的相关方人员,以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②外部支持单位的联络方式未在预案中反映出来,不为救援人员知晓。

③个别救护人员对救援器材的使用不熟悉。

④预案中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如药箱内的药品准备不够。

(2)纠正和预防:

①认真作好本次预案演练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②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救护能力的培训。

③积极作好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工作。

④在“预案”中及时补充完善外部支持单位的联络方式。

(3)演练评价:

本次演练是成功的,体现出公司(运输科)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以及员工对演练的高度重视。事前,运输科事先编写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并对大家作了演练的目的和意义的宣讲;演练中,所有参加人员都比较认真,特别是扮演“伤员”的几位同志,表现相当出色。公司(运输科)政工部的同志,在现场跑前跑后,真实地记录下了公司这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

公司管理者代表、公司员工代表等对本次演练作了总结,对参演人员的认真态度表示了肯定。

应急演练不光是为认证而演练,同时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处理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的演习,使我们在今后如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是冷静对待,做到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的降低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篇7

关键词:院前急救: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其意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我科于2015年4月起试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院前急救患者急救护理中,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3月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作为循证护理组(实验组);随机选择2015年1月-3月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岁。观察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7-81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章,寻找循证问题和循证支持,并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

2.循证护理实践

2.1提出循证问题 急救信息不准确。

2.1.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接听电话记录病情不确切,未对病情、地址电话等叙述清楚;呼救者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表达不清就挂断电话;非医务人员接听电话;使用当地的方言;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记录地址不准确,导致院前急救到达现场的时间延长,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有效时救治,延误病情。

2.1.2实施干预:加强对院前急救人员严格培训,建立健全的急救呼叫出诊登记本,接听出诊电话由具有3年以上护士负责,按要求详细询问,准确记录,安装来电显示及录音电话。按要求将患者姓名、年龄、呼救时间、呼救电话、呼救地点、基本病情症状、调度人员填在出诊单上。询问地址时一定要问清楚对方方位,询问附近有何醒目标志物,向司机交代清楚。医生接出诊单后,及时与呼救者进一步联系。

2.2提出循证问题 医护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

2.2.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护士急救技术不熟练,紧急情况下未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对抢救仪器不能熟练操作,非专科医生出诊,对患者处理不当。

2.2.2实施干预: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提高现场应急能力。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现场急救模拟训练,将常用的急救操作流程规范化,各种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措施的掌握,熟练各项抢救器械及监护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等。掌握急救药物的剂型、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和观察要点等。

2.3提出循证问题 法制观念模糊,医务人员责任心低。

2.3.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出诊慢,院前救护设施缺陷:急救器材维修不良,处于非应急状态,出诊携带急救用品不全,急救后物品、器材不能及时补充、复位;到现场才发现抢救物资不足,或急救仪器处于非应急状态。转运中观察患者不仔细,延误抢救时机。

2.3.2实施干预:医护人员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转运前医师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转归等向家属交代清楚并签字为证,使其有心理准备,以防医疗纠纷发生。制订院前抢救护理记录单,医生护士认真记录。转运途中医务人员必须陪伴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遇有法律纠纷应主动报警,录音录像,并及时向医院汇报。

2.4提出循证问题医院保障不到位。

2.4.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因急救电话故障延误出诊时间;救护车出故障,导致出诊不及时,按规定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医师、护士在3 min内出诊,由于个别医护人员及司机急救意识不强,往往因一人原因就会导致出车时间延误。

2.4.2实施干预:加强救护车的管理,指定司机组长负责救护车维修保养工作,其他司机各自分管一辆救护车,做到勤检查,勤发现。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急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经常组织模拟演练和现场救护,不断提高救护技能。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强化人员急救意识,制定严格的出诊制度,定时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以保证急救物品充足、性能良好,确保出诊急救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设备必须随时处于完好状态。每班出诊护士负责检查救护车上的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班班交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

篇8

随着我国政府对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我国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所有的人员、技术、设备等这些“硬件”都必须通过“软件”—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来实现。因此,编制完善、可行、有效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更为重要。本文对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1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详细具有针对性

我国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应对煤矿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针对性不够强。因此,其内容的编制要从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

1. 1 应制定针对性地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预案在内容编制时应对现场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察,必须事先把具体化的应急行动在预案中进行详细的描述。煤矿应急救援预案除了编制一个总的预案外,还要编制“一通三防”、水灾、顶板、机电运输等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每个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要有具体的应急行动。比如,“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事故发生后针对某个工作面、外工作面、联络巷、里改造下顺槽、外下顺槽、大巷主巷、中间回风上山、辅助回风上山、岩中巷等具体地点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行动都要有详细的描述。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

1. 2 应制定明确的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迅速撤到安全地点,预先对每个工作地区选定的最近最安全的撤退路线。煤矿“一通三防”、水灾等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要事先清楚地知道其所在事故地点到达地面的避灾路线,才能为在最短时间内脱险赢得时间。具体详细的避灾路线应事先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中进行说明。如水灾事故发生时,应制定某井底大巷、辅助下山、工作面、中工作面、外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巷、大巷等各个地点的具体的避灾路线。并组织工人学习应急预案,熟悉避灾路线,为救援赢得时间。

1. 3 应事先制定多套救援方案

煤矿事故发生时,虽然也启动了应急预案,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需要现场制定好几套救援方案,会延误抢救时机。例如: 20xx年6月6日上午10 时30分,北京大安山矿区发生塌冒事故,在事故发生30多个小时内,北京市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四套紧急救援方案。20xx年3月13日下午5 时许,湖南省宁乡县喻家镇鹞子山煤矿发生突泥事故时,救援专家组随即制定了三套方案。20xx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吴涛煤矿发生了透水事故,在启动《张掖市重大特大事故救援预案》后,当地政府就与煤矿抢险专家研究制定了三套营救方案。这些事故的救援过程,充分证明了一套套救援方案只是在事故发生后临时制定并不断尝试,这样就拖延了应急救援的时间。如果能事先针对煤矿的具体情况,编制多套救援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就能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赢得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性。

2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应加强管理综合演练

2. 1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应加强管理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应设专门应急预案管理办公室的专人负责,并设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督。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切实发挥作用,使得在紧急情况下,现场应急处理指挥小组和应急救援人员都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应急预案管理办公室就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包括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和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工作。如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和社区及周边人员应急知识的宣传等;单项演练、部分演练和综合演练等;应急预案的修订应根据危险源的状况、救援技术的改进、人们对事故的认识水平、公司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等因素变化及培训和演练的情况等进行相应的修订。

2. 2 企业级(场内)政府级(场外)应同步进行演练

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大部分都要同时启动企业级和政府级的应急救援预案,因此,企业级和政府级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同步进行显得成为重要。对预案进行演练不但可以根据演练发现问题,而且可以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20xx年9月10 日,大同市在南郊区张家湾煤矿举行全省、全国首次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习暨现场观摩会。安监、公安、交警、卫生、救护、矿工等380 人参加了演习,各县区政府、各产煤乡镇、各县区安监局负责人以及各煤矿矿长近600人现场观摩。场内和场外应急预案同步演练可以促进两级预案的有效融合,更大地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篇9

一、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1.督促各乡镇安办、各生产经营单位加快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齐人员,配备装备,保障好工作经费。形成县、乡(镇)、企业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积极推动大中型高危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应急管理人员,推动中小型企业落实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2.抓好国务院安委﹝2013﹞8号、川安委﹝2013﹞6号、川安监﹝2013﹞36号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督促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完善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各乡镇、各行业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分级指导配合制度、总结与评估制度、应急处置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实制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化水平。

3.建立部门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以及应急救援资源调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确保事故救援响应快速、应对科学、保障有力。

4.建立并规范事故信息和预警信息接报处置程序,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做好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预报和防范应对工作。加快推进建设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平台。督促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做好各类事故及预警信息处置和统计报告等工作。

5、抓好省、市、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作。按照规划任务分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规划明

确目标任务、建设项目等完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规划落实。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6.加快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市矿山救护队的装备投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水平和救援能力,从队伍建设、装备建设、队伍管理、训练培训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和事故抢险处置能力。

7.推动高危行业企业组建专(兼)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或者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依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组建辅助应急救援队伍。督促不具备单独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市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援协议或与邻近企业联合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8.按照“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组织引导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针对本企业和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配合企业尽快治理消除隐患。

三、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9.制定应急平台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本局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推动各乡镇安办和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县、乡(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应急平台作用。进一步开展社会应急资源普查,不断充实县、乡(镇)和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源、专家、队伍、装备、典型案例和应急预案数据库,掌握和利用社会各类应急资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提供支持和保障。

10.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备制度。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工作,做好企业预案与政府、行业部门预案之间的衔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报备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应急救援、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

11.指导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和演练实施方案,指导督促高危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等,按规定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专项演练或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突出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环节,强化现场处置方案和重点岗位部位的演练,不断提升岗位人员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12.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统计分析、事故救援总结评估、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化水平。

13.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机构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情况。加强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加大应急投入,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

四、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结合“六五”普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应急体验性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技能。

篇10

关键词:全科医疗社区急救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36-01

全科医疗概念下的社区急救即是指在社区发生某类特别紧急的医疗事件时,在医院专业医疗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之前,由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采取的现场紧急救护措施。

1当前社区急救的现状分析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83%的院外急救事件都发生于社区。针对这些发生在社区的危重疾病,一方面由于城市社区较为分散,增加了大型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全面覆盖的难度,尤其在道路拥挤、共存多个急救需求以及对社区缺乏了解等情况下,更会显得鞭长莫及,救护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当前社区的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资源在配置、体制和行为标准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规范,与此同时,以全科医师为主的多数社区医护人员几乎未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医疗教育,基础理论和对危重疾病的认识水平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再从医院急救医生和社区医师的协同来看,由于疏于沟通,时常导致单方面独自应对复杂的社区救护事件,难以实现将社区和医院双方面的医疗资源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医疗救援[1]。

2社区急救的全科医疗特点

社区急救属于全科医疗的范畴,在社区突发危及重症的时候,社区全科医生采取的紧急救护需遵循全科医疗的基本理念,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最佳利益为准则,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温馨亲切的医疗服务。同时,社区的全科医疗救护需充分体现出综合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应在多使用合理安慰语言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积极调动现场人员,让他们积极地有序地配合救护行为,防止家属因情绪过于激动而引发更多意外状况的发生。在医院的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候,需将患者的病史和之前的救护过程简明扼要地对他们讲述出来,同时配合他们做好剩余的必要院前急救工作。事后可适时对患者的住院治疗情况和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进行随访,以此将全科医疗的双向转诊工作合理的融入社区急救工作当中去[2]。

3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存在的问题

3.1思想问题。某些社区全科医生的思想太过保守,害怕担当责任,所以每每遇到危急重症的时候,几乎仅是坐等来自医院的救护,主动采取的救护措施极其有限。另一种误区就是过重看重利益得失,在明知自身救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让患者转院。以上两方面的思想问题都可能延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

3.2协作问题。很多时候,良好的社区医疗救护都需要临近全科医疗站的全科医生以及院方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多方的协作,在患者病情危及的时候,若不能保持各方良好的联系和沟通,不能随时接收专业人员的远程指导,单凭某一位社区全科医生的一己之力很难取得高成功率的救护效果。

3.3技术问题。社区急救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科医生现场急救技术的高度。当前,多数全科医生的学历并不高,也未曾接受过专业的全科培训,难以胜任某些高难度的社区急救事件的救护处理。因此全科医生还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区院前救护水平。

3.4硬件问题。硬件问题主要反映在设备和药品两个方面。当前很多社区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配备不齐全、陈旧单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严重制约了全科医生在实施社区急救的时候本来可以发挥的功效。

4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的发展策略

社区急救之于全科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急救医学、积极培养技术全面和具备优秀应急能力的全科医生是完善院前急救方案和全科医疗体系的必由之路[3]。

4.1建立网络化的社区全科医疗救护站。把现有的社区全科医疗救护站与医院急救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医院提供统一的人员调配和后勤保障管理,建立起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医疗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由全科医生负责信息的动态搜集和医疗初发事故巡查,并将所得信息与医院和临近救护站共享,以此实现对各种急症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急救资源的合理调配。

4.2提高社区群众的基础救护知识。社区全科医生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需大力加强对社区群众基础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对正规的救护方法比如初级心肺复苏等产生普遍的认知,以此确保社区的普通居民在紧急时刻具备一定自救、互救和他救的能力。该方法只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成为社区急救力量的有力补充和全科医生的有力助手。

4.3树立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全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社会和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诱发重大社区医疗事故的影响,更新急救观念,增强紧急心理干预能力,从维护患者根本利益和满足社区卫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不断增强社区急救水平和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祝墡珠.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认识与发展[J].中国施用内科杂志,2012,32(4):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