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自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禁锢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的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城市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内部制度改革对推动农村工业化乃至农村经济增长的力度,正逐渐减弱。特别需要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呈现质的变化,即绝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市场导向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饱和,不再具有超前发展的空间。而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虽然市场广阔,但要在乡镇企业中发展则需要对乡镇企业进行重大的结构性调整,不能再以低技术和粗放经营方式跨过结构升级这道门坎。况且,将近80%分布在村落的乡镇企业,不但技术设备较为落后、融资渠道不畅,而且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使之难以再继续走“离土不离乡”的道路。与此相联系,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20多年间,上亿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城镇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镇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这就要求必须把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中央曾经采取过一系列积极措施,逐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限制,并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就业原则。但在具体解决城乡就业矛盾问题上,地方政府则基本上采取城乡分开、分而治理的办法。这种对策在短期间内对缓解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对城市的就业压力有一定作用,但却无助于城乡矛盾的根本解决。实质上,城乡就业问题的严峻性与城乡经济失衡有很大关系。城市失业问题的加剧,是由于城市生产力过剩,产品缺少市场销路。而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抑制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增长,进而无法为城市工业品提供所必需的市场。可见,城市失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经济缺乏良性互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积累与农村消费市场拓展缓慢,导致城市工业品销售滞缓,城市生产能力过剩使城乡经济社会失衡,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
今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城镇化来解决。据有关专家分析测算,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相应带动500万个就业岗位。假定“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化程度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五年共提高10个百分点,则“十五”期间可增加5000万个就业机会。在讨论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时,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把重点放在发展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我们并不否认,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的确有着小城市或小城镇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无论大中城市具有多大的优越性,都不可能取代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十五”计划纲要在阐述我国城镇化战略时,着重指出:“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十六大报告也着重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那么,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它是和解决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我国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始终没有(或极少)顾及“三农”问题,忽视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应着眼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从十六大报告所论述的体系看,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适宜的环境与条件。
应着重指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化,不仅是指人口的空间转移,还包含着内涵上的转化,即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化传播和教育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步缩小、融合并最终走向城市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城市单向地把农村化过来,还表现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
三
篇2
关键词:三农问题;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无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三农问题”分析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解决好三农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民问题。农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素质问题
(1)科技文化素质
一是農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适应。
二是科技素质不适应,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低。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主动性不强,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技推广难度较大。
(2)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精神空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当前农民的"物质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农民的"精神温饱"却未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加上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使得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劳动量大幅减少,农民的农闲时间一年可达八、九个月之多。除一部分人走向二、三产业外,另外一些人就呆在家中。由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民俗文化日渐衰落,过去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特色很浓的文娱活动已逐渐消失,以前较受欢迎的农村电影、农村文艺队演出等越来越少。当前的农村文娱活动较普遍的就是看电视,而电视节目的荒诞嬉戏及个别台的前卫乃至强劲的广告,农民因不对口味难以接受。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求在农村建农家书屋,但许多农家书屋很难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了弥补精神空虚,许多年老的农民信迷信,年轻人聚集赌博。农民精神空虚使他们无法得到真、善、美的启迪。更谈不上紧跟时代主旋律,建设精神家园,坚实理想信念。
二是农民的小农意识蔓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思想,弱化了义务观念和国家、集体意识。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趋利性也使广大农民在公与私、义与利的选择中愈来愈向后者偏移。
三是农民拜金主义严重。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老年人在家种田,年轻人游手好闲"的反常现象。一些小青年说是外出打工,实则混世人生,赚钱不够自己花费的!表现出既贪图钱财,见钱眼开,追求享乐,又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唯利是图。"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的,"啃老族"的和不尽赡养义务的大有人在!
(二)农民增收问题。持续增收缓慢。
①农资及涉农服务价格过高削弱了农民增收效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增长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度,体现出价格对增收的负向性。②农业内部增收乏力将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步伐。③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将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而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缺乏一定的技能而又实在无法外出从业的这一部分群体,她们素质较低,技能单一,经营管理能力较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多为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以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所以也制约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进程。
由此可见,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情况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
昌图县十里乡情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由十里村民委员会出资200万元,和30名村民出地126.69亩(量化股金为7.6万元)、并出资62.4万元,村民合计出资70万元组成了由村民委员会领办的合作社。于2016年6月6日开始筹备组建,于2016年7月22日正式注册成立。是全省为数不多的由村集体参加投资、管理和分红的合作社。
2017年经村委会和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研究决定建大棚种植以胡萝卜为主的各种蔬菜。当年在该社入股的土地上共建了100座钢筋骨架大棚,全部种植胡萝卜、九月青豆角、辣椒、茄子、西红柿、韭菜等蔬菜。当年总收入135万元,纯利润80万元。村里分红56万元,土地入股分红7.6万元,留作积累2.4万元,村民资金入股分红14万元。另外农户在合作社出劳入股分红30万元,于2018年1月3日举行了2017年的分红大会,昌图县电视台天桥山栏目组现场进行录制并于2018年1月5日、6日连续在电视台播放两天。
2018年为了使合作社增加收入该社又增加了新的项目:
1.增加暖棚育苗项目,又建了3000平方米暖棚育苗基地,合作社选拔了一名有经验技术的吕则权去铁岭依农学习,回来后进行技术指导。于2018年1月10、15日就已经育了茄子苗、辣椒苗、西红柿苗;2018年2月5日又育了九月青豆角苗,我们已经在3月18日-22日进行移栽,计划在6月份前多种蔬菜就能大量上市了。由于今年该社自己育苗,时间提前半个月,这样我们的蔬菜也能提前上市半个月,大约能增加收入20万元左右。
2.合作社又投资100万元,建了四个冷库,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可一次性贮藏蔬菜80万斤,实现了冷库储藏措季上市、制冷储藏远销上市、保鲜储藏选价上市,使我们的蔬菜实现了两季种植四季上市,避免了由于蔬菜温度过高不能销售太远的现象,也改变了过去蔬菜集中上市供大于求卖不上好价格的现状,由此又大大的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
(二)合作社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廉价劳动力;出口竞争力;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109-0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为当今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竞争力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主流观点认为当前的开放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是以中国非技能劳动者的福利损失、环境资源的粗放使用为代价的。对于开放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国内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些人认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解决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人担心由于工资成本的上升而使中国失去国际竞争力。另外一些人认为,长期奉行比较优势的结果,会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甚至难免进入“贫困化增长”的境地。因此他们主张必须改变我国现有的对外经济模式,促使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这些研究没有从低工资优势的根源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考虑解决的途径。其实,发挥比较优势和促进产业升级都是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二者的矛盾是长期与短期的矛盾,不忍放弃短期利益的结果必然使长期目标无法顺利达到,但是短期利益又是非常紧迫的,因此人们通常先考虑最紧迫的就业和增长速度问题,然后才是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状况的本质改变,应该是个不正常的现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农业问题、农村问题与农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概括来说,农业落后的根源除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外,在中国就是小农经济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风险;农村凋敝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乏;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缺乏是所有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国内学者基本上达成的共识就是“消灭农民”――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相比,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却没有带来农业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达49.7%。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奏效。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虽然各地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侧重不同,但是努力的共同方向应该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力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然也包括在城市的农民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的上升。在2006年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张维迎教授警告:“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由此他担心“未来不能够在国际上像过去那样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中国农民可能没有办法转移出来,而且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民可能面临继续回到农村的风险”。那么,“三农问题”与低成本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三农问题”的缓解、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呢?它们之问应该如何协调?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与“三农问题”的内在联系
(一)农民的低收入和无保障支撑并强化了低成本出口模式。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化部门所支付的工人的工资取决于落后部门的收入水平。我国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2005年,农村人均总收入为4039.6元/年,如果除去工资性收入1174/5元,从事农业劳动的收入就只有2865.1元/年,与同期的全国职工平均年收入18405元相比,差距之大显而易见。此外,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极低,2003年,我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农村人口比例为79.1%。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农村经济调查队《“十五”期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24.4%,其他地区的覆盖率很可能比这个水平还低。农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进而为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提供了条件。从1998到2003年,广东新增就业人员6120.万,其中新增外省劳动力453.54万人,占广东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74.13%,而这些新增就业岗位有一半是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的。不难推测这些外来劳动者大多数是农民工。可见是廉价而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参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环节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加重了“三农问题”
既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那么充分就业应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法宝。依这样推断,继续利用加工制造业低工资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促进就业和城市化。但是考察中国经济20年来的实际情况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比率上升,却没有带来农业就业人口比例的相应下降。除了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吸引外资企业的又一个优惠条件是廉价的土地资源。“中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不等价交换实现的,农民已经为这个过程付出了巨大的补偿损失。”农民工权益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都是与这种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随而产生的。
侵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权益的低工资出口模式,在缓解短期就业压力的同时,却损害了农民的长期发展能力。因为农民工的收入低,所以他们不能真正转变为市民,只有象候鸟一样在城乡之间流动。维持生存从事的劳动得不到培训和教育机会,他们的人力资本几乎不会升值反而会随着健康和年龄状况而贬值,他们最终的归宿仍然是农村。这样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反而使城乡差距扩大,内需难以启动,经济增长乏力。这实际上是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把“三农问题”长期化了。
(三)“三农问题”的缓解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加明显。2003年、2004年我国的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达到12%左右。实际上,作为制造业劳动力的供给源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2003年以前一直低于6%,从
2004年开始增长加快,2004年为12%,2005年为10.85%。这正是我国开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之意。
据德国《财经时报》报道,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有效地缩小,农民收入提高,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很可能继续上升。这对于多数依靠廉价劳动力简单加工出口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但是要认识到,工资水平上涨是经济增长中必然伴随的规律性现象。那些无法承受工资上升而撤资或倒闭的企业,一般是奉行超低成本,侵害劳动者权益最严重的,它们的被淘汰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工资成本的升高对目前这种主要依赖价格竞争,出口加工组装低端产品,依靠FDI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对外经济模式来说,确实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但是从转变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模式的角度看,又是一种促进作用。
三、低成本出口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而且正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2005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即使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以来一直在升值,也没有对出口带来多大的影响,相比同期世界贸易10%的增长率,我国出口增长令人侧目。据海关统计,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顺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上升,2002-2004年,从1.3%增长到9.1%,2005年更是增长到23.7%;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70.8%,出口依存度为64.5%,不仅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
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出隐含着经济民族主义的视角,“就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力图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并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的竞争力容易衡量,主要看它在行业或区域内的赢利能力,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涉及一个“按照国界加总”的问题。如果过于重视市场分额,结果可能出现众多弱势企业所组成的“强大的”国家产业的怪现象。例如,中国是纺织品和服装的最大出口国,更是石油的进口大国,却没有这些商品国际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卖啥啥便宜、买啥啥贵”的尴尬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国”的身份。可见出口额或贸易顺差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低端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获得的利益却“薄如蝉翼”。从海关统计并使用拉斯帕尔公式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看,1993―2003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2%。从价格比看,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4%,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9%,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大量的企业缺少品牌、技术,产品差异程度低,价格竞争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极小,大的出口数量却与小的利润率并存。比如,中国生产全球70%的DVD,每台出口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只赚取1美元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所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二)超低成本使中国商品遭遇贸易壁垒。用四面受敌来形容“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处境并不为过。至2005年底,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近12年来,3/5的对华反倾销都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实施的。此外,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形式也开始有新的转变:继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绿色壁垒”(环境标准)之后,发达国家又把“蓝色贸易壁垒”――国际劳工标准推上台来。“蓝色贸易壁垒”最典型的代表是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据估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经有8000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部分工厂因为没有达到标准而被取消供应商的资格。然而正是跨国公司追求中国低成本的动机,加剧了中国劳工权益受损的程度。
(三)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侵蚀了中国企业的创造力,阻塞了技术革新的动力。中国每年从农村涌出的数以千万计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让很多企业不必在技术革新上花费太多心思,就可以赚取高额利润。既然多用些工人就可以赚钱,又何必将钱投向技术创新这个风险巨大的无底洞呢?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在增值率低、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提下,企业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总利润水平。因此,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动力就不足,甚至将国外的落后淘汰工艺技术转移到中国来。
(四)低成本发展模式加剧了中国人力资本的流失。现在由于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别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拥有高技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其在国内的工资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是偏低的,这样导致大量的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失。据调查,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流失可以说是最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样会损害国家的财富生产能力,拉大国家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
过分依赖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必然会变得脆弱:一方面,价格竞争给本国企业增加的收益小于外国消费者增加的福利,相当于资源被廉价地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同时导致本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贸易伙伴国的需求支撑。另一方面,过低的利润空间和劳动者工资收入,导致了我国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廉价消费品的同时,本国的内需启动缓慢而困难,形成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的路径依赖。目前这种外向经济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四、改变低成本增长模式应该--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互动
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是什么――6该是人自身的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不能给人民带来福利的增加,不能提高人自身发展的自由选择,那么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也是为促进经济增
长――增加人民福利而服务的。目前的这种成本优势,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粗放使用和浪费,因此转变外向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而“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将这两者分割开来解决,必然会面i临困境:(1)若单独依靠政府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征用价格,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但是长期来看,财政无力负担庞大的农民增收任务,违反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孤立地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没有可行性。(2)转变低成本的对外经济模式,就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使产业升级。仅仅依赖国家的产业政策,只能从形式上起到效果,企业仍然会走低成本、低利润的数量扩张模式。如果单独加大维护城市工人权益的力度,提高工资福利而不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可以迫使企业进行转型,但是,在农村落后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必然更加扩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制造业,在如此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之下,工资必然会降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外经济模式的转型失败。
因此,本文认为,改变发展模式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也可以相互协调,同时推进。
(一)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国外对中国持续增长的投资,不仅仅是看中了中国的低工资,还有其他的政策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认准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和经济起飞阶段的高投资回报。日本经济专家指出,尽管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职工的工资比中国低,但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中国沿海省份,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资金以及市场等远远不及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不会仅仅为了差距不是很大的劳动力成本而不在中国投资。工业化的进程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支撑,“民工荒”的出现恰恰发出了一个信号:不可能依靠流动性强、素质较低的农民工来长久支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把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变成真正的产业工人。因此,提高产业工人工资和农民收入不会对投资产生大幅的影响。相反,还有助于农民工真正实现城市化的转变,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了,才有条件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才能避免“贫民窟”式的城市化。
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构建“高福利、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即使有一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回到农村,也会过上比较稳定的生活。农村是他们可以回得去的家乡,从而成为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存状况的改善,进城农民工不会再接受极低的工资报酬,也促使企业提高工人的报酬和福利,积极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差异产品,不再安于在低附加值环节上依赖低成本而获得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毕竟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企业按照竞争规则自行作出的选择,才能带来真正的产业结构的转变。
(二)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是改变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李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美国出口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美国人力资本丰富的要素禀赋。而人力资本并不象自然资源那样外生给定,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所以又被称为“获得性禀赋”。
要扭转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是短期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入手。虽然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是动态可变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要素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强,国家的比较优势改变就更加容易些。但是,相对于资本、技术要素来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很差。特别是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他们的国际流动受到的限制更多。所以,世界上的资本和技术需要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就必须到中国投资或定单生产。因为只有在中国,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才可能如此之低。中国低技能劳动力规模如此庞大,即使吸引了再多的资本和技术,也无法扭转廉价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因此这种劳动密集型主导的产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特点。
唯一可以选择的途径就是把我们现在的低技能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变劳动密集型优势为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势。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应该是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和卫生保障投入,这些措施必然能够提高农村人口乃至全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加人力资本。比如,可以将农村的9年义务教育转由国家财政负担,并且在初中或高中阶段,面向农村学生,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一部分无法进入大学的农村青年培训成有技能的制造业工人后备军。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子提高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篇4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有效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14-01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其中公共产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在三农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非常不足,这也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在我国政府仍是主要的公共产品提供者,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努力加大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各项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从新型政府管理的理论知识方面来讲,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持续扩大。但即使这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远远比发达国家低。从整体上讲,目前国家财政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融资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因为国家财政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与国家资金补贴的方式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必须经过多级政府部门才能自中央到达基层政府,其间就很容易发生各级政府部门擅自截留资金或者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国家财政支持到位率低,真正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资金是少之又少[1]。
(二)农民集体投资有限。
农民集体投资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是比较低的,所以他们集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
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可以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用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极为缓慢,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一般都存着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缺点,从而导致农村资金不断大量外流、农业担保发展滞后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有效途径
(一)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
要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政府必须适度调整自己的财政支出结构与财政投资方向,财政支出分配中的”重城镇轻乡村”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增加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融资力度,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政府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持续投入机制,依据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原则,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公共财政体制,持续增强国家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上的各项投资性支出,并将受益范围扩至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避免单个地方受益。另外,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所享有的事权范围,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供给责任进行合理分配。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基础建设资金供给应当由中央政府进行资金划拨。对于例如交通设施、供电设施以及通讯设施等一些明显带有“外部效应”的大规模、区域性设施,则主要从地方财政中划拨,同时中央财政给予适度的补助。而对于一些乡间公路、乡镇水利工程等受益范围较小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则由地方政府独自出资[2]。
(二)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
农民集体投资虽然有限,但是只要充分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还是能进一步扩大农民集体投资额,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入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尽力在农村实施一事一议”的制度。虽然该制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但仍然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广大农民所具备的的知情权利、各项参与权利以及相应的管理权利与督查权利等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调动我国广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融资活动。同时政府也要对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行为进行鼓励,并制定出相应的支持政策以及各项鼓励措施,给予相他们一定的的税收减免。另外,政府还要不断改革与农村基础设施有关的各种产嘀贫龋在投资人即是受益人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服务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它们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户的金融需求也向多层次性变化,为此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改变以前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制不完善的缺点,不断革新金融内部体制,推出更能满足现代农村金融需求的种种金融产品,从而避免农村资金外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全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各种优势,大力引导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普遍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村民集体投资较少、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等问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增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持续有效供给,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㈠县概况
1.1位于省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农村金融体系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农民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信贷风险过大、信贷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重要课题。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现状
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试点计划”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省第八(市)试点。执行功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的省级政府,已经从长期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考虑,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总资产4271600000000元。其中2500800000000元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11.6%),比上年增长47.9%,2005年底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高达76.8%,存款余额3542600000000元(占所有金融机构,13.8%)比2005年底增长了57.2%。所有者权益235300000000元,142300000000元以上,2005年年底。2006年底,数据还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86500000000元,其中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不包括在内。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接受贷款的个人或单位在款项到期时无力偿还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最终影响到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以本人工作所在地的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由股东的指派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任命。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中有监理会等机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对于各种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没有履行监督的智能。加上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体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信贷风险。
(2)信贷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信贷人员的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符合信贷体系和信贷市场的需求。其二,业务能力不够,难以快速有效地处理信贷问题。其三,职业精神缺失,思想不端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3)信贷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主要的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三农”。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例如,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是未知因素影响较大(气象灾害,人为因素),通常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四、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措施
1、树立内部人员信贷风险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首先需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信贷风险教育,树立信贷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把信贷风险防范贯彻到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建立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员选拔和管理机制
在信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稳定、规范、调整、精简、高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信贷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培养信贷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完善的信贷员选拔考核机制。在选拔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择优聘用。
3、提高信贷风险预估能力
提高信贷风险预警能力是有效防止信贷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对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评估其是否有足够的还贷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对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4、合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贷款问题,合理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防范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一方面信用社要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对担保人的实际财产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抵押物品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罚力度,在旧的不良贷款问题上要采取逐步化解的办法,在新的不良贷款问题上则要分析其成因,并勒令相关责任人追回。
5、推进农村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了农村信贷管理的趋势。建立统一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对信贷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农村信用社信贷问题的资料和信息传播到农民之中,使农民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高信贷还款的责任心。
结束语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说明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支持,保证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控制好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信用社完善经营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莱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苗山信用社)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1]朱再清,张国忠.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篇8
“三农”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到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都涉及到了此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不仅政府重视,学术界也同样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其中比较有建设性的有这样两类:(1)长远途径,也既是政策途径,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门槛,结束城乡分割分治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类策略主要是根据以往造成“三农”问题的制度原因,改变从前不合理的制度,给农民以公正的国民待遇。应该说这种策略可以从长远上保证城乡协调发展,是必须采用的。
但是目前“三农”问题的紧迫性不容许我们靠长时间的自然发展来解决,必须采取更为实际的、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策略。(2)直接途径,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以农村城镇化为目标方式,以科技兴农为推动力,通过农民市民化,减少农村人口来最终实现富裕农民的目的。这是最为直接的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也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总体看两类策略,都可以在一些方面解决问题,但是却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农村也同样离不开这个核心,就是要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一切,都要靠教育。各种调查研究的结论及成功地区的经验都显示,发展农村教育是实施一切举措的前提。无论是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城镇化,或者是发展农业科技,减少农村人口等等,都要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前提。
一、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以发展农村教育为前提
一般来说,素质越高,能力就越强,收人水平也就越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和能力对劳动者来说,既是资本,又是生产资料。对当前的农民来说,其收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所谓农业收入又可以分为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畜牧业收入几部分。无论何种产业,提高收入的途径一靠技术来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二靠市场增加效益。因此可以说,高收入的农民都是既要懂技术又要能把把握市场的现代化的高素质农民。笔者在寒假期间曾到山东省莒县浮来山镇(笔者故乡)的花农李某的花卉种植园做过调查。李某作为当地第一家尝试种植玫瑰花的花农,如今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家里住的是二层小楼,还拥有一部小汽车用来代步。当笔者在2005年1月份来到该地的时候,由于天气比较冷,当地其它花农的花多数都被冻死,而李某家花圃里却是花团锦簇。原来,李某对玫瑰花的生活规律是非常的了解的,这一点使得他受益匪浅到,他的玫瑰花在情人节前上市时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利润。笔者还解到,李某的销路也是异常的广阔,不仅是山东省的各大城市,而且生意已经做到了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可说是生意通四海。同李某的交谈中得知,李某现在对知识是十分渴求的,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都是来在家中书柜里摆着的几摞书籍。我们从李某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知识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对农民致富的重要意义。而对农民来说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村基础教育。
农民的另一种收入是非农业收入,比如,从事非农产业。
农民进行非农业性的个体私营产业经营,政府一直以来是非常支持的。从事非农产业,对生产技术和市场行情的了解要求更高,对知识的要求也就跟高,这里不需多说。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开办个体私营企业一时并不是很现实,多数农民还是选择进城务工的方式来赚钱,这样既不用原始资金,又不需要承担风险,对农民来说是比较现实的赚钱途径。然而,众所周知,进城务工的农民(又称“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又脏又累而且收入还低的工作,即便如此,由于农民工数量众多,这样的工作对许多农民来说还是不好找。在城市里,“农民工”和所谓的城里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群体,好的工作都为城里人把持,留个农民工的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户籍制度的限制,居住条件的限制等等,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文化水平的限制了。由于体面的收入好的工作都是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就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民工无缘了。据一份对农民工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同一地区的农民工中收入较高的是这样几类人,如:“懂一些英语”,“技术比较熟练”,或者是“人际关系比较好的”。对这些人的学历调查证明,其中受过高中教育的占相当大的比重。从中我们看出,知识文化水平对农民工就业以及收入的影响。
总之,对农民个人来讲,知识文化水平是决定收入的最重要原因;对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来讲,发展农村教育是必然途径。
二、加快城镇化脚步,减少农村人口,教育是基础
解决“三农”问题地另一条基本途径是城镇化,让更多地农民脱离土地,由农民转化为市民,从而减少农民人口,致富农民。促进农村城镇化,可以根本上改变有限的土地承载过多的劳动力的矛盾,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实现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城镇化是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是农民非农化的过程,也是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非农产业,对农村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过程。城镇化要求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并让农民离开土地,由第一产业转而从事第二、第三或者第四产业。当然这样的转变同时就伴随着农民本身素质和能力地转变,因为只有知识水平以及素质能力地提高才能让脱农以后地“农民”们适应新的岗位,真正实现减少农村人口,致富农民的目的,也就才能真正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实质地作用。我们不难看出,城镇化需要的两个条件,其一是发达的县域经济,这是农民脱农以后的承载体;二是农民本身素质的提高,这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城镇化以后新农民们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前者这里暂且不去讨论,至于后者,自然又回到了我们的话题———农村教育———当中。只有发达的农村教育,才能实质的提高农民总体的素质,才能为农村城镇化创造先决条件。
减少农村人口还有一条重要途径不应该被忽视,那就是农村学生的升学。如果说城镇化是从面上减少农村人口的话,那么升学就是从点上一种途径。不要忽视了这些“点”的作用,因为有时候“点”是可以起到带“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城市的就业竞争非常的激烈;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创业,将来会给予很多的政策支持,再加上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是未来的农村成为有位青年创业的最好的舞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回故乡农村创业的盛况。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一旦回来,就会给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知识和智力支持,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当然,饮水思源,给这些农村大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是农村基础教育,是我们现在亟待提高的农村教育。相信农村教育的发展必将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农村大学生,培养出更多可以带动全面的闪光的“点”。
三、走科技兴农的道路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对于工业还是农业都是如此。我国农业落后的一大原因就是农业科技的落后。农业科技的落后具体表现为两种,一是农业科研投入少,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后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使已有的先进农业科技无法应用到实际中来。对于第一种落后,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不够,投入少,还有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而第二种的落后直接的原因则是农民自身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低,所掌握的基本的科学知识不足,导致农民群众从意识上到对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事实证明,我国每年取得的约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中,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差距主要在智力支撑。有关资料显示,上过4年学的农民的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的年产量高13%,即使没有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早在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者平均受教育为11.7年,荷兰农民大部分达到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我国仅为1∶1200,平均1万亩耕地不足1名农村技术人员。这些数据的罗列使我们对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那就是农民基本素质的差距。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的极有现实意义的选择。然而科技兴农的战略方针得到落实还要依赖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就是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实现这一条件,又首先要依赖农村教育的发展。
篇9
关键词: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研究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健全金融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金合理流动,保障三农发展的资金支持。所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我国“三农”和谐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金融理念
(一)金融的本质
“金融”一词是指“货币资金的通融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主要通过银行的各种业务来实现如货币的发行、流通好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国内外汇兑的往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贴现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活动等,均属于金融的范畴。”从中不难看出,其实金融主要包含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银行的信贷以及证券的发售和购买。在现代商品经济中,金融起着枢纽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不同,市场经济中的资金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能够引导和支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能够通过刺激储蓄和投资,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壮大,金融也随之不断壮大。
(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首先,金融对于现代经济来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成为了物物交换的替代品。当货币作为商业流通的通用工具时,商品之间的交换体现在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而不是体现在与其他商品之间的交换。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说,起着重要作用。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信贷收支、现金的收支和结算中心,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金融规律从根本上反应了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趋势。并且,国家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受到利率、汇率、信贷规模以及结算等金融手段的影响,从而能够被国家利用相关的政策和手段来进行调控。这些调控政策和手段主要有央行的货币政策,贷款限额和利率以及国家投资刺激等。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以及货币结构,进而调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刺激经济的发展。其次,金融可以通过现代信用形式、手段以及工具实现其渗透扩散功能。在市场经济系统中,各行业与各部门之间都有相互制约和渗透的机制,其中包括了财政机构和金融机构、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以及个人等。它们通过金融资产的相互转换,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扩大了资金流动空间,使得金融体系更加庞大,金融对市场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再次,资金的合理流动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它通过资产转换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现代社会生活中,货币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沟通媒介,任何一个经济活动或者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货币的流通,它是价值转换的重要体现形式。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也只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才能够促进资金的流通,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从理论上讲,居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转化效率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高。
(三)农村金融功能
1.农村金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农村信贷业务以及推动农村资金流通,可以刺激农村消费增长,加快资金流通,为农村的各项产业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动力。同时,也加快城乡结合建设,使得城市闲散资金能够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将闲散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在使资金增值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的大规模发展。2.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的资源配置。在商品经济体系中,物质的分配和交换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和交换来实现的。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货币和农村资金的流通平台,在农村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可以使一些农户和企业手中多余的资金向缺乏资金来源的农户和企业投资,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来源问题,而且也使得资金得到增值,从而满足各方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3.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也不再是封闭独立的发展,而是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这样就使得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我国农业金融机制改革,完善我国农业金融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实力。并且由于我国农业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能够使我国农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金融支持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保障了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主要包含了粮食、油料的收购、储备贷款;肉类、羊毛以及化肥等的专项储备贷款;粮食以及农业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还有粮食、棉花、油料的种子贷款等。其组织结构一般分为单元制和分支行制。其中,单元制主要服务于非农业部门,而分支行制则主要服务于农业部门。目前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分支行制,最高级为总行机关,然后依次向下为省、市、区、县级,每一级都设有各自的营业部门和办事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实收资本、各项存款、发行债券以及央行贷款等。其中央行贷款是主要来源形式。
(二)农村合作性金融
根据《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中的内容,农信社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进行管理,是国家银行设立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有传统的存款和贷款。并且有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信托、租赁、结算、担保以及咨询等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重心是关于产权的改革,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进程,首先应该加强对城区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革,再推广到农村的其他地区。
(三)农村商业性金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业改革,农村商业性金融体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主要的金融机构是中国农业银行,它是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全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人民币业务、外汇业务、以及发行、兑换等中间业务。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业务来往。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邮政储蓄银行
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内容之一。随着我国邮政行业的改革,在邮政储蓄行业,逐渐建立起了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得邮政金融业务更加能够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了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得邮政储蓄银行逐渐成为一个资本充足、运营安全并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同时,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合作,在职能上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
(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传统的农村金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且使农村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一定程度的完善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其次,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城市资金开始流入农村,使得农村建设拥有更加雄厚的资金来源,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最后,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激发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创新活力。
(六)农村民间金融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制约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由于农村民间融资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在金融体系中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一定程度上健全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体系,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打破行业垄断,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三,农村民间金融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第四,农村民间金融相对交易成本低,并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办理繁杂的手续,使得金融交易效率要比一般的国有金融机构要高。
(七)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由于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遭受经济损失提供相应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巨大,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害怕自然灾害或者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敢扩大经营范围。农业保险的设立,往往能解决农户的这种顾虑问题,使得农户能够放心的进行农业生产,并且保证农户的相关权益,使发生事故时,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金融支持下的“三农”发展
(一)“三农”发展含义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同理,“三农”的发展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发展。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占了多数,所以农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的基础问题,同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直接的关系。“三农”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以及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对我国建设者来说,只有充分认识“三农”的具体含义,才能够切实的处理好“三农”问题。
(二)“三农”问题
根据“三农”定义,“三农”问题主要包含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1.农业问题。虽然我国现在大力发展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一些问题。农业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农业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内容。2.农村问题。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场所,其基本特征为,把耕地作为主要生产对象,同时主要的生产方式是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并且,一般农村地域比较广泛,农民的生产空间范围一般比较大。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导致出现农民生产空间逐渐减小,农村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3.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作为我国的经济主体之一,具有经济主体的共同特点,但是也具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农民不同于其他的经济主体,主要生活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其次,受到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上有具有一定的特色。
(三)农业发展和金融需求
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首先,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一年或者半年时间,这使得农业生产不具备良好的可调整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其次,农产品不易储存,而且储存环境要求苛刻。最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环节薄弱,很多农业生产不能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导致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出现。这些都导致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与农业经济对接,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再加上环境恶化严重,导致农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四)农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
农业现代化建设指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首先生产机械化需要资金来购买必要的生产机械,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包括优良种子的购买以及扩大生产规模,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来源。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
(五)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
在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资金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支出不足。虽然我国财政上对农村建设的专项拨款逐年增多,但是,以我国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来看,财政支出水平依然比较低。其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农村的教育、医疗、水利、道路以及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上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使我国农业生产专业水平不高。
(六)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与城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脱不了关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建设。首先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乡镇企业发展瓶颈所在。所以加快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能够为乡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次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城镇非农产业一般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这就要求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降低农民贷款门槛,支持非农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七)农民的个人借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由于资金需求缺口比较大,没有专门针对农民的金融机构和政策,以及农民贷款成本高等现象导致农民贷款难,农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需要健全农村金融机制,建立相关的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降低农民贷款门槛。
(八)加强农村金融政策建设
首先应该加大农村资金的投入,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建立相关政策,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发展资本市场,从而拓宽农村金融的资金渠道。另一方面要推动和鼓励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从而发挥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其次,需要加强农村金融管理,进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健全的金融管理体制能够促进良好金融环境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通过通讯、电子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使之更好的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最后,要健全农业保险体制,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巨大,只有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体制,才能根本上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根本问题,要想处理好“三农”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保障“三农”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建设农村民间金融以及农业保险,从而形成完整的农业金融网络,为农村信贷、储蓄、资产转换以及资金流通提供良好平台,保障农业建设、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安青.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J].财经界,2015,(36):11,15.
[2]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力度加大[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7):52-53.
篇10
关键词:“三农” 新农村 城镇化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新世纪以来,县政府为促进我县农村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我县各地纷纷响应,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支持这一活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解决我县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县“三农”问题的内涵。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中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住房、福利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农业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生产低效率,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缺乏竞争力等。
要想改变我县农村落后现状,必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
我县南部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山地多,平地少,交通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中部以丘陵为主,交通不便;北部以平原为主,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由于我县长期的城乡分割政策,导致城乡之间协调性差,传统的制度约束功能仍然存在,阻碍了城乡的融洽,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城市服务能力滞后,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忽视了内在功能完善,由于南部山区交通不便,中部丘陵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政策思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县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与、少许、放活的方针,加大惠农支持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政策,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支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工资性收入。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我县北部平原地区,把发展粮食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实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中部丘陵地区,以发展油茶、板栗、毛竹等经济作物,发展万佛湖旅游业,适当的发展种植业。南部山区大力发展林业,开发万佛山旅游,红色旅游。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万佛湖、舒庐干渠等水利为重点,大力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农村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建设,加快舒庐干渠、淠史杭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晓天、山七、庐镇等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进舒城师范、舒城三中、舒茶职高、柏林职高等农村中等教育免费进程,加强舒城县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晓天、庐镇、山七、河棚等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万佛湖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
4.完善我县农村发展体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县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解决我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舒城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增强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