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户外互动广告;数字消费者;品牌涉入;社交分享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户外广告经历了从传统户外到现代户外OOH,现在,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普及,演变到数字户外iOOH。数字广告整合线下媒体和互联网线上,形成跨屏互动和虚拟现实VR新体验,户外广告、交通、楼宇和商圈屏幕都在数字联网和互动升级,视觉娱乐元素极大丰富,户外广告获取路人关注,通过互动加深用户品牌参与体验,甚至形成病毒营销。增强现实、触摸屏和Kinect运动捕捉都融入品牌消费者互动,比起传统户外广告,通过数字屏幕与游戏化的结合,重新吸引了受众,户外广告与用户互动体验的结合,成为品牌营销传播的新亮点。LiHironag等[1]提出在线互动与社交关联开始改变数字消费者体验流程,户外互动能力的短期性限制了信息性广告和知觉作用的产品类别。EdwardMalthouse和BerndSierak[2]发现,消费者传统的双重信息处理模式在网络互动中发生变化,中央信息处理集中于精细思考和认知,对信息处理路径,情感投入显著提升了受众意识及态度。数字时代的涉入变量与双重信息处理模式的品牌效果形成新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借助内容情感转化可能引起用户分享意愿,这将形成很有价值的挣得媒体。本文尝试探索户外互动广告的品牌涉入模型,是对数字消费者前沿品牌互动的深入研究。
二、消费者涉入及社交互动文献综述
涉入度成为衡量广告受众深入到品牌意识的重要变量。涉入度框架考虑了消费者相关性和品类因素,有这些因素在影响广告品牌与用户的关联,最终到购买决策。金志成和周象贤[3]提出涉入度研究有两个里程碑(精细加工模型ELM和个人涉入度量表PII)。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论证广告双重信息处理[4],广告说服性沟通推动消费者思维形成路径选择(认识/情感)。涉入度量表PII的研究者Zaichkowsky[5]提出的概念框架包含了个人相关性、广告因素和情境因素。研究把PII归类为两个因子———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会影响消费者广告、产品品牌关联,乃至购买决策过程。程士安和陈思[6]认为用户动力意愿和评估能力使品牌认知反应对品牌态度的形成将会越来越重要。在互联网互动广告时代,得到数字赋权从而积极主动的用户,品牌涉入受到社交互动理论的加强。由于户外互动的时间较短,限制了信息广告和感知产品的广告类别,从研究用户控制的多屏互动中发现,重要的是要确定涉入的变量和参与互动变量传导到品牌效果,特别是个人连接和情感转换的社会分享[7,8],形成一种有价值的挣得曝光。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ARF开发参与互动指标集,呈现了传播测量方法更关注消费者。参与互动的狭义定义主要指客户参与互动的重点活动包括评论、转发、点赞、口碑,抱怨等等。广义多维度的参与互动定义还包括消费者涉入,参加活动,承诺,信任和忠诚度。世界广告商联合会WFA表明三个因素,热情、自觉参与和社会互动参与测量,并建议广告主可以通过类别要求调查自定义的题项。美国IAB互动广告局也提出了度量指标集的交互广告和参与,将数字传播分类到品牌曝光和活跃在线社交活动。鉴于用户生成内容是消费者愿意传播和提交主动理解,并到网上给朋友圈,大多数参与互动理论已经将用户生成活动UGA作为核心指标。因此,很多行业洞察及模型都采纳社交分享作为构建消费者行为过程的最重要变量之一,并用来观察广告战役的投资回报。社交媒体传播时代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开始关注“分享”,电通持续研究提出了SIPS(2012)和AISAS(2006)模型,舒尔茨提出SIVA(2012)模型,DCCI提出SICAS模型(2013)[9],都支持分享在消费者决策旅程中形成重要作用,帮助达成购买意愿或产生转化行动。在业界洞察中发现,数字消费者越来越具备移动智能终端的社交能力[10]。广告互动的社交传播分享也适用于数字挣得媒体的创新,支持广告主在社交媒体上持续投入。而户外互动广告插上数字化和互动翅膀,就与互联网数字广告的互动转化评价体系打通效果。本文基于此,重点探讨互动广告传播中情感涉入与社交分享两个变量的关系,以及对户外互动广告消费者行为过程假设建模研究其传播路径。
三、变量与假设路径
(一)广告注意
依据广告受众传播理论,互动广告效果研究从媒体Reach接触到达开始,那一刻用户心理研究开始关注广告注意。没有注意,广告信息未对消费者产生印象,注意构成了广告效果的先导。参与到广告战役的用户将注意当作快速认知,感知刺激提示消费者是否是可交互的接触。注意来源于受众好奇、娱乐需求、便利需求和自我表现意愿,以及使用与满足意图,从而广泛用于广告测量[11]。h1:广告互动的注意程度对情绪涉入有正向相关性。
(二)情绪涉入
涉入度是传统互动广告的研究中心。Zaichkowski[5]将PII涉入度量表区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因子,情绪涉入包括吸引人的、令人着迷的、有趣的、兴奋的及令人投入五个题项,另一方面,认知涉入包括有重要的、意义的、关联性、价值的和密切的五个题项。许多研究都提出,信息类广告需重视认知涉入而非情绪涉入,而户外广告第一吸引人的往往是情绪涉入。互联网崛起后,由认知涉入引发中央思维路径的观点不在成为广告主流选择,户外数字广告快速变化,使得数字信息导向多任务处理和碎片化效应显著。大众传播时代认知和情感界定分类很重要,对应于理性与感性的广告创意传达,而数字广告互动中更多的是感性广告和娱乐性内容的体验。本文主要探索在线下广告环境中互动情绪涉入影响到广告效果层次(认知与态度)。h2a:情绪涉入度对品牌认知有正向相关性。h2b:情绪涉入度对品牌态度有正向相关性。(三)情绪涉入到深层互动社交互动是由情绪涉入引发的,成为研究和观察(互动后)网络社交行为的焦点。例如口碑,联想,社交分享等,隐含了用户交互自发生成自媒体传播的过程。社交媒体为线上线下的品牌广告传播提供了口碑扩散的数字交互形式。情绪涉入和社交分享的两步骤符合现代人的快速反应,开始取代情感与认知涉入的双重处理模式。本文对情绪涉入影响了社交互动建立假设,促使个体自发深入参与广告互动。情绪涉入可以作为受众对广告态度,推动了下一步的用户自我意识到要形成社交分享的行为。h3:情绪涉入对社交分享具有正向相关性。
(四)社交分享
在互联网广告环境的互动主要是点击流量和页面跳转click-through,此外,搜索引擎,用户生成标签及LBS即时需求响应都可以形成营销传播的路径,促使用户在很短时间内跳转到品牌预设活动网站或电商平台。当前AR和VR技术的户外互动广告,使得用户在户外也能尽享自在的体感体验和情绪表达。互动媒体结合跨屏多媒体技术,使得受众互动能产生和线上跳转类似的跨屏联结点和数字转化行为。社交用户的数字能力及分享动机的激发,依赖于感知和情绪阈值的突破,品牌广告和创意互动试图打破这一点。消费者自愿的社交转发成为户外互动的新优势。互动后分享评论与品牌认知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相关性。h4a:社交分享对品牌认知存在正向相关性;h4b:社交分享对品牌态度存在正向相关性;h4c:社交分享对购买意愿存在正向相关性。
(五)品牌态度与品牌行为
广告效果层级模型是研究品牌效果的主要工具。变量社交分享和情绪互动也能形成广告效果转化。从认知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购买意愿,建立起层次化的广告互动效果。h5a:品牌认知对品牌态度有正向相关性。h5b:品牌态度对购买意愿有正向相关性。涉入度研究强调情绪和认知维度双重处理模式作为广告说服效应,但很少有研究探索阐述涉入和分享的层次关系过程。本文提出户外互动品牌涉入模型,假设社交分享是比情绪涉入更深层次的互动,并依序作用到品牌效果层次。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过程
调研2016年5月间选择在北京和上海5个商场进行,采用互动户外屏前随机访问调查。受访者是接触过广告的消费者(附表1)。样本包括379个北京样本和896个上海样本,总计1,263人,样本容量满足最大似然估计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受访者完成调查后获得小礼品。每个商场都有两位访员发放和回收问卷。受访者从屏前参与互动的受众中征集。互动广告是体感类游戏,用户通过动作控制卡通角色接到品牌标识和金币,得分显示在屏幕顶端,实时反馈给用户。精美设计的娱乐卡通形象也吸引了用户参与互动。
(二)测量
广告互动出现后,受众观看驻足并参与,形成对广告互动的涉入。消费者体验游戏有效影响对品牌植入的感情和认知。使用李克特量表从1~7(强烈反对到强烈赞同)测量消费者对户外互动广告涉入和品牌态度行为。变量设计主要从户外广告和涉入的论文文献中引用。尽可能地采用前人研究过的量表,如注意、情绪涉入、社交分享、品牌认知、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广告注意由上手度、新奇度、有趣度和创意度这四个题项来定义。PII量表的情绪变量来衡量消费者的涉入度,增加情境舒适题项来测量场景广告态度一致。由消费者拍照意愿、人际传播、社交传播、再访屏幕和推荐五个题项来衡量社交分享。本文设计直接购买、品牌考虑购买、产品体验预约及购买可能性的不同题项来测量户外互动广告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认知和品牌态度各由三个题项测量。多指标量表的信度(Cronbachα)较高超过接受标准,每个变量信度为:注意(0.894)、情绪涉入度(0.896)、社交分享(0.875)、品牌认知(0.791)、品牌态度(0.877)以及购买意愿(0.905)。
五、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本文采用了两步法建立量表信度和效度。用SPSS19.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因子旋转成分矩阵。再用Lisrel8.7进行CFA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组合信度和提取的平均方差值。因子与题项指标间的推荐标准值为0.6,本研究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提取数值都在0.6以上,表示可信度较好。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GFI:拟合优度指数,NNFI:未名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初始测量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通过了χ2difference检验和自由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适用于本文对互动户外广告变量的探索。RMSEA接近0.05,呈现合理拟合。GFI,NNFI和CFI等其他拟合指数都满足拟合检验标准。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表2)得出最主要的两步骤涉入转化过程:情绪涉入与社交分享之间存在显著正向作用(β=0.79,P<0.01)。社交分享是数字用户深层次互动的表现,而数字化户外互动媒体受众存在相当大的潜力参与到高互动体验,并形成跨屏分享的挣得媒体。互动户外广告在用户注意的基础上,能够产生直效的互动和情绪涉入,这将极大地促进用户表达自身情感体验的社交分享。本研究检查社交分享推动了层次品牌效果,社交分享对品牌认知和品牌态度有强烈影响,而品牌态度作为品牌效果的中介变量(β=0.60,P<0.01)显著转化为购买意愿;而从直接影响看,社交分享还能正向地推动购买意愿(β=0.25,P<0.01),这意味着社交分享对品牌态度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层级是内部一致,从而支持有效的社交分享可以提升了购买意愿的水平。总结,假设模型得到了真实样本线下调查的品牌效果实证检验。户外广告涉入被认为更多依赖“”路径,而并非深思熟虑的中央处理路径来形成态度改变。情绪涉入对品牌认知与品牌态度的路径系数较弱(β=0.17,P<0.01)。结果表明,情感涉入和社交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两步骤,对于户外互动广告消费者需关注这种数字化过程。并且还验证了广告态度和消费者互动能够推动各种水平上的品牌效应。
六、结论
篇2
关键词:多屏;社交;信息消费素养;沉溺
一、“见面不如闻名”:网络社交逐渐覆盖现实场景社交
社交软件是大学生多屏媒介的“标配”。调查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大学生在多个社交应用间“游走”,他们根据需要和特定场景来选择当下使用哪个社交软件,其中以QQ、微信、钉钉等最受欢迎。艾媒咨询分析,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展现自我,并在社交平台上与他人沟通交流,单一社交软件无法满足其自身社交属性[1]。这些社交软件定位侧重略有不同,都具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整合与分享功能,通过分组功能和权利设置,主用户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将人际交友圈按照远近亲疏进行扁平化梳理,管理和沟通起来更容易达到目的。我们在调查中随机翻看了几位大学生的手机社交软件,发现每个人在不同平台上都有数十个不同社会关系的联系人分组,如班级群、兴趣群、密友群等;向不同的群组开放的权益也不同,如限制查看朋友圈内容的天数等。他们表示,社交软件中的分组使社交沟通更加轻松,在群组中的社交更有话语权。而不同社交软件的功能叠加交叉,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能与对方解决大部分社交需求,在一定层面上消解了“闻名不如见面”的实景社交必要性。传统观点认为互联网社交属于“浅社交”,缺乏了解深度,浪费大量时间处理信息泡沫,是低效和不可靠的。如今,这个看法显得有失偏颇。首先,大学校园“90后”乃至“95后”一代,恰是成长在互联网黄金发展的时代,很小就接触电脑、手机和互联网;其次,“90后”及“95后”中有较大比例的独生子女,相较于多子女家庭,与人相处的社交经验主要来自学校以及他们非常熟悉的互联网平台。再次,年轻人对新事物、新技术有敏锐的好奇心和快速接受度,他们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功能的了解和使用上,远远超过“70后”“80后”。因此,社交软件的各项功能不断丰富与升级,带给他们的是使用便捷感而不是使用难题。最后,社交软件的开发市场体现了“长尾效应”,各类定位不同受众需求的社交软件不断推出和迭代,带给青年群体更多元的选择自由。在社交平台上,他们很快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迅速找到“同好”,社交效率高,社交认同感油然而生。这些都使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天然带有对互联网的亲近感,与经历过报刊电视时代的“老一辈”人对互联网的质疑与观望态度迥然不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网络社交的态度:绝大多数美国青少年肯定了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被调查的743名美国青少年中,8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感到增强了和朋友之间的联系;71%的人表示社交媒体有助于展示自己的创意;69%的人认为有助于结交新的朋友和更多样化的群体;68%的人认为通过社交媒体在困难时期得到了朋友的支持[2]。2017年,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以及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称,作为互联网核心用户的青年,73%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3]。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活跃度和忠诚度都是极高的,无论中外青年,对于多屏传播时代的网络社交都持有欢迎和肯定的态度。社交软件欢迎所有人,大学生栖息在自己喜欢的社交软件中,栖息在认同的价值观范围内,避免社交窘境和交往冲突,同时以此来创造社交火花。
二、从被动到主动:信息消费素养显著提高
信息消费素养是指公众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包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与此相适应的,信息生产素养也同样重要,即普通公众也应该负责地信息和言论、负责地进行信息再传播。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的活动,它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环境,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行为,还能以此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多屏传媒已广泛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其所传递的现象的理解,进而通过传媒中的信息表征来理解自己。在此前提下,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建立对周遭环境的了解更依赖于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屏媒体,这些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构成了大学生所处的外围拟态环境。排除媒介因素,是否被选择、被认知、被理解和被传播则是大学生用户主观行为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信息消费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近处拟态环境,后者更容易对个人的具体认知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能够有目的的得到有用信息以及有能力鉴别有害信息,是信息消费素养的核心。社会在发展,各种法制法规日益完善,媒体传播日渐规范,在互联网“摇篮”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首先,大学生对使用多屏媒体作为信息检索和收集工具这一能力已经相当纯熟。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中都安装了信息类网络平台和使用软件,如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网、万方数据网等。根据个人所感兴趣的内容不同,还有不同领域知识的智能软件被大家所喜爱,如知乎、豆瓣等。受访大学生反映,工具软件和平台提供了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最前沿的专业资讯,对专业学习、毕业设计和考研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是必备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培养和锻炼了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或有待考证调查的新闻信息的处理态度,也能体现出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调查中,受访大学生表示都见过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主要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渠道。“面对这些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你会怎么做?”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谣言信息不予理睬,避免二次传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可疑的信息首先做到不盲目传播,并通过其他正规信息途径进行核实。大多数大学生会主动去判断和鉴别,不听信和传播谣言,只有极少数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中立或者相信。几乎所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甄别网络谣言之后将正确的认知宣传给身边的人。这说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行为越来越谨慎,更进一步认清了在多屏传播时代受众作为消息源前置的责任感,他们对于网络谣言的脱敏性在增强,对网络不实信息的鉴别力和免疫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和各种媒体的正向引导,网络的发达和渗透使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工具与伴侣:对多屏媒介体现出沉溺与依赖倾向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30.0%,网民学生群体占比为25.4%[4],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时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对屏媒体所产生的依赖与沉溺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介当作工具使用时,大学生表现出短时高频的使用特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87%的大学生平均每日借助多屏媒体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时长是体现依赖性的最直观元素。而在使用目的上,95.7%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取信息,即学习知识和浏览新闻,且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多屏媒体端装有信息软件,可见多屏媒体在此是作为学习工具使用的。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提到生活中多屏媒体的工具性,如手机消费和支付功能、手机地图的指示功能、手机和电脑软件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功能等。这些功能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非常强,使信息获取便利易得,短时间就能达到目的,如乘坐公共交通、地图导航等。第二,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体当作生活“伴侣”时,大学生表现出更为专注的沉溺。调查组曾向学生了解平时的生活娱乐方式,半数以上选择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使自己得到放松;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与朋友们聊天也是很多人的首选。艾媒咨询的《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最喜爱的手机软件冠亚军分别是社交通讯类和休闲娱乐类软件,与我们的调查情况相吻合。社交类软件用户粘性强,使用场景广,休闲娱乐类软件则承担休闲娱乐的主要作用。大学生长时间挂线网络社交软件,并且在多种社交平台共时使用,这直观体现了他们渴望交流的社交欲求。娱乐休闲为主的影音类软件也表现出强劲的“霸主”势头。据艾媒咨询数据,综合视频类软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94.3%,新兴的短视频软件也深得大学生的心,渗透率迅速达到80.7%。这些软件不拘一格的包容和新潮的使用感、巨大的流量和网红效应,正符合当代大学生乐于展示自我、自主观察世界的青春风貌。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群体对抖音的认知度达到100%,相当部分学生是抖音这类软件的忠实用户,还有不少学生在直播平台上自己制作视频,体验到了演员和创作者的乐趣。艾媒咨询公司得出结论:网络制式变迁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影音、游戏等休闲娱乐类软件在校园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我们认为,大学生群体对休闲娱乐类软件的喜爱和沉溺不仅是时间成本的付出,更多是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品牌喜好 品牌信任 品牌忠诚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崛起,人们便对利用网络这进行广告宣传的可能性充满了兴趣(Berthon,Pitt,&Watson,1996)。在过去这些年中,随着互联网功能的不断增加,将其作为媒介工具的可能性也日益明显,这其中也包括社交媒体(Kaplan &Haenlein,2010)。比如微信,最早只是作为朋友、家人和同事沟通的工具。但是,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5.49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除了以上两者外,还有很多像这些社交媒体一样的社交平台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广告公司和企业对如何利用这些社交媒体以促进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Nielsen-CCData)指出,在微博上关注某品牌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并推荐该品牌的产品。还有很多文章旨在告诉人们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互动,然而却很少有理论能支持这些观点,或从统计上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该研究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社交媒体和广告效应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旨在检验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影响广告效应,同时着重研究社交媒体对品牌关系建立的重大影响(包括品牌喜好、品牌信任、品牌忠诚三个部分)。
接下来将对本文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做出解释,如社交媒体、品牌忠诚、品牌信任和品牌喜好。然后提出几个假设,利用统计方法检验这些假设,并最终给出结论。
二、概念综述
社交媒体,是指“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2.0(内容的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Kaplan & Haenlein, 2010,p.61)。2009年,魏武挥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指的是“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毫无内容的媒体。用于社交媒体分类的维度有两个,分别是社会表征和媒体丰富度。从整体上说,因为每个媒介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所提供的内容和用户的不同,因此在此研究中对于社交媒体的定义非常重要。而且,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应将社交媒体归入整合营销中。接下来将对社交媒体对品牌培育的作用进行检测。
Jacoby and Kyner(1973)认为,品牌忠诚是一种偏好态度,会使顾客在某一时间内产生持续重复购买行为。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顾客满意就是顾客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了他们所期望的水平,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顾客忠诚就是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认同和信赖,并希望重复购买的行为。而品牌喜好和品牌信任,其实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众多因素中较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品牌喜好是指消费者对品牌是否喜好,及消费者对品牌引发的个人情感(Matzler,Grabner-Krauter&Bidmon,2008)。
品牌信任是由Howard和Sheth(1969)首次提出,他们认为信任度是购买意向的决定因素之一。他们假设信任度与购买意向呈正相关。类似的,Bennett和Harrell(1975)认为,信任度在预测购买意向时发挥着主要作用。Elena Delgado-Ballester(2001)等人通过对181个购买者构成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后。结果表明,品牌信任的关键作用是产生顾客承诺,尤其是在高沉浸购买情景下,与全面满意相比,信任度具有更强的作用。总体说来,消费者对品牌的喜好度和品牌的信赖度越高,那么对品牌忠诚的潜在可能性越高。
三、假设理论
培养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除了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培养理论学派提出“主流效果”和“回响效果”理论。主流效果,是指理应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电视而变得与电视所呈现的意见主流相似。这与沉默的螺旋理论不谋而合。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代表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使公众意见趋于一致。这一理论应为新闻媒介所利用,积极引导主流舆论。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传统媒体。该研究旨在测试社交媒体对品牌喜好、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的培育能力。
该研究将尝试说明,社会媒体如何通过曝光信息来引导消费者产生品牌偏好,同时明晰社交媒体对品牌培育的影响。该研究将通过以下假设,探寻社交媒体信息与品牌喜好、品牌信任以及品牌忠诚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假设如下:
假设1: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品牌喜好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假设2: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品牌信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假设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品牌忠诚度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数据,是通过对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网站的在线抽样调查所得。共262人参加此次调查,其中106个人既使用微博又使用微信,120人只使用微信,26个人只使用微博,还有10人不使用任何社交媒体(以上类别样本并不互相排斥)。在问卷中,询问了被访者是否通过社交网站关注某一品牌。其中50个人在微博和微信上均有关注,80个人只在微博上关注,14个人只在微信上关注。而该研究的样本为只使用微信关注品牌的被访者,样本量为110个。
根据以上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约60%的微信用户为女性,年纪在25~30岁(值域=20-68,SD-8.6);第二,90%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其次是电视和其他网络平台;第三,所关注的品牌种类:55%的人关注服饰和化妆品品牌,37%的人关注美食品牌,其余18%的人关注家用电器品牌。
五、数据分析
在该研究中,首先使用了SPSS20对所有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然后,为了描述以上数据,还针对大众社交媒体使用变量和组合媒体使用变量做了相关性分析,将其作为一个综合指数,以衡量人们在微博和微信上花费时间的多少、对品牌的喜好、品牌信任以及品牌忠诚度的影响。
在微信上关注品牌使用者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了大众社交媒体的使用、组合媒体的使用,以及个体对品牌喜好、品牌信任、品牌忠诚之间的重大关联。首先,大众社交媒体使用与品牌喜好高度相关r(120)=0.25,p
最后,又用三个回归性分析模型对假设进行了检验。通过回归性分析,能够更好地展现多重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多变量对每个因变量的依赖。
第一个回归分析是用于测量年龄、性别、一般社交媒体使用、零售品牌分类和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这些变量对品牌信任的影响。该分析在品牌喜好差异的分析方面具有显著性意义,调整R2=0.07。此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回归系数=0.22,p0.05)、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回归系数=-0.03,p>0.05)、一般社交媒体使用(回归系数=0.11,p>0.05)以及零售品牌分类(回归系数=0.09,p>0.05)不是显著因素。因此假设1不能成立。
第二个回归分析是用于测量年龄、性别、一般社交媒体使用、零售品牌分类和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这些变量对品牌信任的影响。该分析在品牌信任差异的分析方面具有显著性意义,调整R^2=0.22.此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回归系数=-0.36,p
第三个回归分析是用于测量年龄、性别、一般社交媒体使用、零售品牌分类和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这些变量对品牌信任的影响。该分析在品牌忠诚差异的分析方面具有显著性意义,调整R^2=0.05.此分析表明:年龄(回归系数=0.18,p0.05)、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回归系数=-0.07,p>0.05)、一般社交媒体使用(回归系数= 0.15,p>0.05)、零售品牌分类(回归系数=0.05,p>0.05)这四个因素则不是显著因素,因此假设3不成立。
六、主要发现
该研究采用了培养理论对两大社交媒体――微博和微信,以及社交媒体对品牌喜好、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此次研究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对培养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化媒体。在此情况下,社会媒体被认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手段,用于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尤其是提升品牌信任度。
首先,相关性分析表明,使用复合型社交媒体与品牌信任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而且使用大众社交媒体与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之间的相关性也较为明显。随着社交媒体与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之间关系的呈现,也为将未来研究引发此种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回归分析,该研究表明年龄可能是影响品牌喜好和品牌忠诚的一个因素。这也告诉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发现其中的原因。
该研究支持关于“复合型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与品牌信任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一结论,而且该结论在回归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另一方面,该研究也认为复合型社交媒体使用的差异引发了品牌信任的差异,但是该假设在回归分析中被证实为负相关。
七、结语
此次旨在研究一些具有关系特征的媒体是否具有培育消费者认知的能力。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品牌喜好、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三个方面。该研究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水平进行了测试,并且尝试发现与培养理论的差异性。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可能对于品牌信任的塑造只有小部分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说,考虑到媒体使用的变化和社交媒体成为塑造品牌培育工具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未来的研究着眼于建立社交媒体和培养理论之间的连接;建议选取更大的样本量和明确某一品牌,以巩固以上结果。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篇4
【摘 要】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关键词 点赞 社交心理 媒介环境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交往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就决定了人必须要跟社会中的其他个体打交道。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联系,提供社会交往服务,社交网络媒体兴起并井喷式发展。目前,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与情感交流方式。
而所谓“点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对网友所传播、分享信息的一种评论,见于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通常以大拇指或红心为标志,而“点赞族”是指不管你在微博、微信上或其他媒体上分享什么新鲜事,写下什么心情,什么图片,他们都会“点赞”的一种人或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的深刻内涵可谓“点赞”哲学。
一、点赞的时间曲线与内源性探索
对于点赞族,“点赞”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些迷恋于点赞行为的人们基本上很少发表状态与评论,线上的基本活动就是“点赞”,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点赞呢?笔者通过分析和整理,将“点赞”现象何时出现划分为三种情况,由于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情感,难以做出准确的量化分析,因此这三种情形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分割的,而是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1、内容值得“赞”
“点赞”功能的最初设计是表示喜欢、同意等态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当好友的信息确实是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说当信息符合接受者的心理期待时,网友们就会对信息内容予以“赞”,有时甚至附带评论和表情,以获得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满足感,这种行为是“赞”的最初功能的体现,即对内容、消息表示赞同与肯定。
2、语言的空白
社交媒体自诞生之初就牢牢锁住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在最初阶段,使用者们对社交新媒体充满好奇与新鲜,新型的社交方式使人们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转变为在线的互动沟通,无论是BBS论坛、腾讯QQ、还是微博、微信,大众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社交,通过即时聊天、语音视频、评论转发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沟通,随着媒体技术飞速的更新换代,社交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与庞大内容让接受者开始“措手不及”,加之同质化内容愈来愈多,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受众们对信息的接受、消化能力开始饱和,有时刚刚评论、回复一个朋友圈消息后,马上又会出现新消息或同类消息,甚至在几秒钟内就有新状态的,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海量的信息使得接受者在阅读内容时已经开始迷茫与麻木,很多时候对于内容的接受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览,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评论,或者评论什么,于是“点赞”按钮开始代替语言,弥补语言的空白,进而与好友保持联系。
3、“弱”关系的无奈
今天的社会关系由于网络传播中互动的广阔与深入逐渐形成实名关系与匿名关系共生的结构,交流的范围也按照关系的紧密程度呈现出同心圆模式,最核心最内部的交流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朋友,即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所指的接触频繁、联系稳定的“强社会关系”,然后是联系稍弱的次一级的朋友圈,再往外围是关系更弱一级的普通好友,而最外围则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由于人类的亲和心理,在社交媒体中,我们总是先关注“强关系”的信息,并加以评论与分享,而对那些社会关系较浅、联系较少的“弱关系”所传播的内容,我们的关心程度较轻,有时甚至忽略。但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独立生活的人,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所以,就一般人而言,人们是需要和别人在一起,这是一种社会伦理。
二、“点赞”现象的深层社会动因
在传播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伦理现象,从逻辑上来讲,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心理活动。心理系统被称为传播的信息流的能量转换器,传播系统的天职是搜集、筛选、梳理、编辑、发送信息给心理系统;心理系统的使命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转化为心理能即产生看不见的一级传播效果,任何一种传播行为都会有心理活动的影子。
1、社会交往的需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是早期人类互动研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类在做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强调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意义建构,信息的传播内容不再单一,表达符号也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互动交往更加迫切需要统一的、有共同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被大家所认可,成为不言而喻的互动语言代码。
因此,基于社会交往与人类互动中“关注”与“被关注”的心理需求,“点赞”这种小嘬式的行为开始被大家共同认可并广为使用,“点赞族”成为一种群体与文化的代表,他们共同认可点赞符号所传达的交流意义。通过点赞,既可告知他人你在保持联系,同时也传达你期望保持联系的态度,点赞成为了你存在的通行证,代表了所有的评价,既满足了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表面的心理需求,兼顾维护 “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而也促进了人类传播的社会化进程。
2、从众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上把那种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行为和信念的心理称为从众心理,在传播学领域,当一个人对信息内容没有自己的定见时,他就倾向于认为来源于众人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于是就产生了随大流,按大家的意见办,与大众观点保持一致的心理,如果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行为,就会因自己的意见与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或者相对立而受到孤立。在传播学中,社会心理学家诺依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也表达了此种观点,即人为了避免孤立,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一般都要观察周围人的意见如何。如果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就会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意见,反之就会保持沉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心理倾向更加普遍,人们基于合群和免于孤立的需要而去顺从、附和大众的态度,从而与周围人保持接触和联系。点赞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当我们关注别人在讨论什么的时候,如果某一信息内容被大家赞赏、或仅仅看到点赞数量很高,即使你没有细读信息也会不自觉的跟风点赞,而不是忽略或者反对此信息,因为通过与周围朋友的态度氛围保持一致,你可以减轻被孤立的焦虑感并证明自己的活跃,同时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尽管有的时候点赞行为不代表你对信息内容的任何看法与观点。
3、勒温的“场域理论”
受众对媒介刺激的反应既是主动认知过程,也是被动接受过程,对受众心理的研究需要具有多维性、动态性。传播学的先驱之一,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在“格式塔思想路线下”,根据物理学中出现的部分决定整体的场理论提出了探求受众心理的一种全新思路,勒温在“场域理论”中总结了一个重要公式:B=f(P×E)。从传播学角度理解这个公式,其中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即行为随着个体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受众的行为是受众个体因素与媒介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场域理论”来分析点赞行为的风靡。
从个体角度看,点赞行为是个体需要的体现,人的天性决定人们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关注,点赞行为意味着有人在关注你,渴望与你保持联络,同时人们也希望在社交网络中展现多面的自我,通过点赞可以让朋友圈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去模仿他人的行为,加之社会交往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不自觉地加入了点赞族。
从媒介环境角度来看,网络环境表现出吸引网民的力度或者强度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明显,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点赞行为。
(1)交流的碎片化。传播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心理系统对传播送来的信息的态度是不同的:在信息短缺时期,心理系统饥不择食,凡传播送来的信息,它一概接收;但到了信息爆炸的今天,心理系统对传播送来的信息可就很挑剔了,他要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所编制的网筛,对传播送来的信息一一进行筛选。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每日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等等这些快捷、短小的东西。一天同样24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要短得多,这必然导致我们做每件事必须更迅速、更快,也必然导致信息和思维的碎片化。
(2)网络的快文化。网络时代,任何事物都在“提速”,网速加快,软件升级加快,信息更新加快、内容打包加快,新新人类与新新事物层出不穷,所谓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不只是时间上的短暂,还有着意义和观念上的临时性。在网络快文化时代,人们的思维呈跳跃式,只追求速度和数量,人们很少有整块时间静下来阅读内容、传播信息,只能接受零散的、间断性的碎片信息。人们在快速的阅读140字内容后,很少有时间对所有信息进行点评,于是点赞行为开始在指尖流行,这种小动作毫不费时费力地达到交流效果,既表明信息已阅,也暗示一种联系。
三、“点赞”不只是一种行为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点赞行为主要受到人们的社交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推动,并在“快文化”的网络环境影响下得以快速风靡,对于“点赞族”的存在和点赞行为的频繁化,网友们的态度也莫衷一是,有些网友认为平时赞一赞无所谓,但如果刚好赶上心情低落或者遇到坏事时被人赞,有时确实没有原则,很让人恼火。不过,在不少网友眼里,“点赞族”是一种能带来乐趣,无伤大雅的存在。无论何种观点,对于点赞这种网络流行文化,我们都应该理性、客观的予以评价,恰当的点赞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类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对于传播的信息内容无论值得评论与否,都可通过点赞来表达一种态度,证明你的存在。但是,盲目的点赞行为却是不可取的,胡乱点赞有时不仅不能维持联系,反而会破坏感情,影响关系。因此,对于点赞行为,我们还需谨慎。
在新媒体于全球迅速发展之时,社交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新媒体环境下的“点赞行为”正是基于这种人类互动的需求产生并流行的,并在网络快文化的影响下愈发普遍。点赞行为具有多面性,混合了人类多种心理,因此,对于点赞行为的选择,我们不能大意盲目,对于“点赞族”的态度也不能以偏概全,轻易判断,由于小嘬式的点赞行为刚刚风靡,理性客观、有逻辑的深层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①互动百科:“点赞族”:
baike.com/wiki/%E7%82%B9%E8%B5%9E%E6%97%8F
②王凤栖,《从勒庞的“群体理论”看网络群体性事件》[J].《今传媒》,2012(1)
③⑤⑦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179、47
④梁执群:《社交心理学》[M].开明出版社,2012:95
⑥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34
篇5
关键词: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态度
DOI:10.15938/ki.iper.2016.03.025
中图分类号: G202;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111-05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对现实生活的渗透,已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研究者李翔昊认为:“社交网络诞生的伟大意义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关系链条,彼此连接,相互交织,组成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的社交脉络,这种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网络,首先是自我存在,然后是自我表达、自我展示,再然后是与关系链条上的其他人互动分享,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关系管理的效率,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开启了移动社交网络时代。个体通过移动社交网络个体可以进行即时的上传照片视频、发表状态、分享经历、与人聊天互动、共享信息、自我展示等活动,这个平台极大满足了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需求。[2]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弱连接,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关系建立、维持和发展,有效缓解青少年社会交往中的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促进青少年自尊水平、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3]但现有研究也表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也存在着风险,一是线上社会可能使青少年产生消极自我评价进而产生消极心理体验,[4]二是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产生消极影响,[5]三是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可以增加青少年受到网络欺诈、在线骚扰等伤害的风险。[6]由此可见,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在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而各学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心理学侧重从微观视角探讨移动社交网络的心理发生机制和成因;社会学侧重从宏观视角探讨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会发生机制和成因;传播学侧重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典型特征探讨信息的传播机制。但是无论侧重点如何,上述研究视角都应以了解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现状,以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有的基本态度为基础。而目前除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定期的报告中,对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有所涉及外,还很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的研究。[7]基于此,本研究以态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8],构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研究的理论构架。本研究分别按照态度结构理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结构并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构建了包括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以及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五个结构的调查问卷,希望通过以此来揭示并分析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持有的基本态度。
二、研究设计
1.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进行测量。问卷以态度结构理论为基础,借鉴了以往相关态度研究的测量工具,在充分比较之后,通过借鉴和自编项目,编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问卷》[9]。问卷包括20个题目,主要包括上述5个方面内容,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
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至12月,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区11所学校23个少数民族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本课题研究,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6份,问卷有效率89.39%。具体来看,男生688人(占33.5%)、女生1368人(占66.5%);高中生830人[高一322人(15.7%)、高二434人(21.1%)、高三74人(3.6%)]、初中生594人[初一98人(4.8%)、初二164人(8.0%)、初三332人(16.1%)]、大学生632人[大一254人(12.4%)、大二212(10.3%)、大三166人(8.1%)];城市生源地1108人(53.9%)、农牧区生源地948人(46.1%)。
3.数据分析方法
问卷采用整群随机的抽样方式,在集中施测前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获得样本的真实有效性,问卷课堂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的问卷统一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带来的感受普遍持积极态度。有87.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好玩有趣的;有77.0%的青少年认为用移动社交网络能带来积极愉快的体验;有86.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0]进一步的分析,没有发现青少年在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方面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青少年能从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见表1)。
移动社交网络是传统互联网社交的延伸,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社交网络的优点,还以其便携性、无障碍联网等诸多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基于PC计算机的社交网络。移动社交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媒介,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对其方便性的需要,更因其社交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展现自我、提高自尊、寻求支持等心理需求。移动社交网络已经嵌入到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和加强青少年社会交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能满足他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见表2)。有87.1%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很好的信息来源;有83.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84.8%的青少年认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可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但是研究也发现,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可以作为我日常生活的参考”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的青少年占了30.1%,其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不能与现实生活很好的契合,这可能也意味着青少年对某些信息持怀疑态度。进一步对性别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描述分析均值Mean均大于3,表明男生和女生均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持积极态度。但年级差异分析表明在“移动社交网络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这一题目上,高三年级青少年得分显著低于其它年级,也就是说有一些高三年级学生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不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研究认为,不同学段和年级对信息需求满足水平受到他们某一阶段的现实需求影响。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持积极态度,他们渴望从移动社交网络中获得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了解。有86.3%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随时随地与好友互动交流;有80.2%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与朋友之间的联系;有89.8%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即时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有86.0%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并及时回复好友的留言,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1]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认知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偏好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交功能。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年级差异分析发现,青少年在“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即时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并及时回复好友的留言”两个题目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的得分逐渐下降,高中生逐渐上升,大学生又逐渐下降,其中高三是重要转折点。这说明不同学段青少年对能够在移动社交网络查看、发表、更新状态这种自我表现方式持不同态度,高中生更偏好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动态。
移动社交网络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社交服务功能,它是以“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理念构建的社会交往平台,[12]实现了青少年与朋友之间全天候的时时互动。
4.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普遍持有较低的信任度,这与上文中第二小问题中的结果相互呼应。有57.0%的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是值得信任的”持否定态度,表现出对移动社交网络中信息较高的不信任水平;有41.4%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的信息并没有完全反映社会现实;仅有35.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受众信息是准确的,而65.5%的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受众信息是不准确的;仅有30.5%的青少年认为在移动社交网络上认识的好友是真实可信的,而69.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中认识的好友信息是虚假的,这一研究结果与谢英香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但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持有较低信任水平(见表3)。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年级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学段和年级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整体上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其中初二和高三年级在4个题目上得分均最低,大三年级在4个题目得分均最高,不同学段和年级的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呈现出了不同态度。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内化了事物评判的价值标准,高中生和初中生相对不稳定,高三年级的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虽然基本建立了事物评判的价值标准,但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此可见,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可能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信任度。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水平仍然普遍偏低。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危机所凸显出的问题,同样也折射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信任水平低的现状。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个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虚拟社会交往平台,它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现实社会交往的线上延伸,[14]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过低的信任水平将不利于青少年积极的社会交往,也将阻碍青少年积极的社会化进程。
5.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见表4)。有90.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用起来十分方便,这表明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技术层面本身对他们不是困难;有70.5%的青少年愿意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有61.4%的青少年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有75.2%的青少年表示相比传统面对面社交更愿意使用移动社交网络,这表明青少年更偏好使用即时信息传递、信息分享的方式来自我展示和与朋友沟通。这一研究结果与曹欢欢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各个题目在年级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愿意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和“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两个题目上存在性别的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偏好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并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更愿意通过他人来展示自我,也更注重对关系的维持,这与王伟和雷雳的研究结果一致。[16]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并且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方式来维系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移动社交网络与传统面对面社交相比,可以忽略很多敏感社会线索,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和紧张心理,使青少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开放和自信,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印象整饰,可以显著提升自我形象,获得社交满足感和提升自尊,这些都使青少年更愿意通过这样的媒介与他人交往。[17]但是,这种虚拟的移动社交网络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社交,过度依赖于社交网络很可能会使青少年将虚拟与现实混淆,甚至形成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研究构架,研究发现:第一,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带来的感受普遍持积极态度,能从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第二,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持积极态度,他们渴望从移动社交网络中获得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高三年级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的认知低于其它年级。第三,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与朋友之间的了解,但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偏好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交功能,高三年级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第四,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和朋友普遍持有较低的信任度,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存在学段和年级差异,大学生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高于中学生。第五,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他们更偏好于移动网络社交,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偏好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并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已经深刻嵌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本研究基于描述水平针对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态度进行揭示,研究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研究并没有深入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形成的深层次心理与社会原因进行分析;二是研究使用的调查工具是基于态度研究理论和研究目的编制的松散问卷,问卷本身并没有严谨的结构;三是对数据的挖掘仅限于描述性分析而对差异分析较少,人口学变量的比较分析不是十分全面。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在上述不足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外,还应在研究领域上有所扩展,除此之外,多学科交叉也应是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多学科关注这一问题,从多学科视角揭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这对揭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翔昊.SNS浪潮:拥抱社会化网络的新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
[2] Grieve R.,Indian M.,Witteveen K.,et al.Facebook:Can social connectedness be derived onlin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604-609.
[3] Echeburua E.,de Corral P..Addiction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to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in young people: a new challenge[J].Adicciones, 2010, 22(2): 91-95.
[4] Johnson B.K.,Knobloch-Westerwick S..Glancing up or down:Mood management and selective social comparison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41: 33-39.
[5] Karaiskos D.,Tzavellas E.,Balta G.,et al.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European Psychiatry, 2010, 25: 855-860.
[6] Kwan G.C.E.,Skoric M.M..Facebook bullying: An extension of battles in schoo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16-25.
[7]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使用报告[EB/OL].[2013-02-19].http:///hlwfzyj/hlwxzbg/sqbg/201302/P020130219611651054576.
[8] 杨咏,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与学习方式的变化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4(6):65-71.
[9] 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10] Taraszow T.,Aristodemou E.,Shitta G.,et al.Disclosure of personal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by young people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analysis using Facebook profiles as an examp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 2010, 6(1): 81-101.
[11] Gentile B.,Twenge J M.,Freeman E C.,et al.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on positive self-view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 1929-1933.
[12] 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75-82.
[13] 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4] 张然.新媒体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4):94-96.
[15] 曹欢欢,姜锦虎,胡立斌.社交网络持续使用:从众行为和习惯调节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5(4):156-162.
篇6
关键词:精准营销;社交媒体;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65-02
近几年,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除了其简单的交流、沟通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已经将社交媒体视为企业在营销中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企业、品牌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上的优势并通过社交媒体来收集不同受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而确立自身品牌的精准营销目标和策略。本文立足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大背景,对商家、品牌如何进行精准营销进行简要剖析,同时学习与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展开分析研究。
一、精准营销的兴起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当今营销的关键,如何做到精准,这是系统化流程,有的企业会通过品牌联播等营销做好相应企业营销分析,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人群定位分析,最主要的是需要充分挖掘企业产品所具有的诉求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时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突破传统营销定位只能定性的局限;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保持与顾客长期沟通等措施,建立企业的忠实受众群。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潜在受众群体和市场中,使企业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完成企业的既定营销目标。
1.网络精准营销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全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移,然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爆炸的问题。在互联网里,我们面临的、可获取的信息(如商品、资讯等)成指数式增长,如何在这些巨大的信息数据中快速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网络精准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2.网络精准营销的手段。运用个性化技术的手段(如网站站内推荐系统),帮助用户从这些网络过量的信息里面筛出他所需要的信息,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电子商务网站、媒体资讯类网站、社区都逐渐引进站内个性化推荐这种手段,进行精准营销了。
二、社交媒体营销发展格局
1.社交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社交媒体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让受众有更多机会去参与双向沟通与互动,社交媒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大的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使更多的普通人、平凡人成为传播者,成为信息的者,许多受众满足于传受两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参与性极强。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连通性和交流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社交媒体除了沟通交流功能之外,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渐渐成为了诸多企业、商家作为自身营销手段的首要选择。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来进行营销、销售,维护公共关系,开拓客户服务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口碑营销、品牌营销等概都基本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进行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注重受众的使用效果,目标受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分享对品牌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与自己相关的社交媒体圈里的用户,众多企业也正是利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优势来进行品牌的推销,形成自己的品牌口碑,达到营销的目的。
2.社交媒体的营销现状。随着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并且受制于环境和发展期较短等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我们所处的营销现状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广告主的试探性。各种各样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予了广告主新的尝试机会,广告主们开始对社交媒体加大投资,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并且不断扩张自身的广告辐射范围,做到营销最大化。(2)在线模式不够成熟。对于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的当前社会里,其也有着自身的不足,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同质化的社交媒体数不胜数,大多数新的社媒往往都是效仿,并未有创新;其次,社交媒体的板块设置混乱,导致很多功能没有发挥特有的作用,板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3)效果不佳。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最致命的,也是影响较为明显的。由于传播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传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这要求传播者要对市场进行细化,收集正确的客户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到自身的潜在受众市场进行精准营销。(4)方式单一。商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一味去以营销为中心,缺乏整合意识,出现了混乱、碎片化的现象,应该集中力量将去利用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着力与受众构建稳定的往来关系,并且努力维系与受众建立起来的关系,让受众感觉到重视,培养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社交媒体的精准营销优势
社交媒体是一种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综合渠道。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则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用户量身打造各种营销策略,精准营销主要体现在“精准”两个字上,真正了解和分析用户的真实的行为以及真实需求,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精准营销,其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
1.高介入度。社交媒体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媒体由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体变为了行为媒体,拉近了与消费者行为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广告的转化率,使得受众在精准营销过程中的介入度由低到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受众切身感受了参与营销的过程,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意识。
2.受众定位清晰。便于实现精准营销,基于数据、cookies、路由器等对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商家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针对受众不同的喜好,生产能够满足受众喜好的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明确不同受众的定位,进行归类整合,有助于精准营销的正确施。
3.免费分享。免费分享在社交媒体精准营销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其主体大部分是用户自身,他们在使用过之后,在社交工具中主动分享用过之后感受和印象,对品牌产品加以评价,并为其他用户创造分享点,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去了解和关注,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口碑传播,而口碑传播的效果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符合营销发展趋势。在这个充满营销的时代里,商家应该准确分析市场形势,制定适合市场的战略战术,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改变过去只以商家自身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以4C理论为出发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市场,考虑消费者接触产品的便利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效果尤为关键,社交媒体带给受众的便利性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商家而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利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减少受众接触产品的困难度,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建议
1.受众分析(People)。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于商家来说,对受众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商家可以通过受众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习惯来逐渐确立品牌的目标对象,依据目标对象和媒体受众之间的黏度,决定营销推广中较为恰当的内容,澄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受众建立联系,不间断地对受众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逐步细分、确立准确的受众群体,第一时间掌握满足受众的需求。
2.营销目标分析(Objectives)。营销目标对于每个品牌而言都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品牌自身的产品属性,也和受众市场的不同有关,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也影响了受众的品牌选择。商家在确立自身营销目标时候,应该先确立自己的受众群体,了解受众使用社交平台的特点,不同社交平台适合不同的营销目标,商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面对不同市场采用同样的营销目标,那这样下去,商家定会丧失对原有市场的掌控权,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交平台的不同意味着受众的需求就会有所差异,商家要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受众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进行营销目标的确立。
3.技术分析(Technology)。技术层面的分析重点是对社交媒体技术进行分析,要求商家不仅要注重对受众和营销目标分析,也要对所用到的社交媒体进行足够的技术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只对使用社交媒体的人进行基数统计,充分了解社交媒体的技术特点,并将自身品牌与其特点相融合,定期更新社交媒体工具,制定适合媒介技术的精准营销战略。
4.营销战略分析(Strategy)。营销战略对于一个商家品牌而言至关重要,营销是否成功取决于商家实施的战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恰当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是否符合发展的趋势。当然,商家应当注意到尽管社交媒体普及面很广,但社交媒体的受众也是部分受众,商家切记不能孤注一掷,放弃了传统的市场平台;社交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依然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导,商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来进行精准营销,仔细剖析精准营销的准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恰当战略,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
在当前社交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都是基于社交媒体进行拓展,而精准营销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整个营销框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恰当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使得营销的精准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纵性。实现精准营销的基础是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是要充分了解客户关键行为和态度,对受众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定位,进而创造更具关联性营销内容,对客户的行为、倾向、意图和喜好越了解,就越容易有效传递关联性信息。同时,作为品牌的传播者也应该明白,和一般的大众营销不同,精准营销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客户关系的学问,其核心不是品牌的打造,而是着力打造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向客户提供中肯的建议以及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潘洪亮.数字传播时代精准传播研究初探[J].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3.
[2] 张丽.社会化媒体营销背景下微信的精准营销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社交媒体;快速消费品;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96-2
一、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发展沿革:社交媒体,又名Social Media,区别于传统商业媒体形式(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是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分享,传播,通过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对观点或主题达成深度或者广度的传播。中国的社交媒体起源于2005年之后国内开始出现的社交网络。这期间成立的开心网,校内网(后改名为人人网),直至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微博等,已经成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进行互动和传播的主要平台。鉴于社交媒体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富有潜力的市场价值,其各种服务如何在企业营销策略中得到有效应用,是目前所有厂商和品牌都在努力开发的内容。
中国社交媒体的分类和主流形式。目前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别,包括论坛社区、社交网站、博客、微博、位置签到、问答、维基等等类型。
本文中所讨论的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动交友”基础上的娱乐休闲类社交媒体,是建立在用户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等,或者用户间真实所构建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以实名或者非实名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服务,如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它们属于目前社交媒体中的主流形式。
用户规模: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社交网站将进入平稳且持续增长的态势,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将不断的挑战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作为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快速消费品企业,这一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将成为这些巨头们争夺的目标。
二、社交媒体改变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营销模式
快消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快速消费品而言,覆盖的产品范围为日化洗护,烟草,酒类,包装食品等,由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拉动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消耗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相较于耐用品以及其他高档消费品而言,快速消费品是关乎到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必须品。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具有简单、迅速、冲动、感性的特质。因此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上,这类企业往往具有前瞻性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在国内外许多的营销奖项上,快速消费品往往依靠别具一格的创意和深刻的目标消费者洞察,在品牌建设和公关传播上屡获大奖。同时,由于快消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许多产品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品牌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快速消费品所有的营销策略都是围绕其产品的目标消费者而制定,因此对消费者洞察的分析决定了这类企业采用何种营销方式来传播品牌。常用的方式有:传统广告投放(电视,平面,楼宇),渠道宣传(卖场堆头,促销,派样,试用),线下活动沟通(路演,主题活动等)。
基于“口碑传播”的社交媒体挑战传统营销方式。但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这种传统的依靠投入大量费用。消费者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成为信息的拥有者,他们依靠“口碑传播”赋予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对信息进行吸收,分析以及传播。由于公众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信息的,这增强了用户的粘连度,不断地吸引新的用户进入,同时基于这个平台建立了一个信任度与日俱增的圈子。通过滚雪球开始不断地积累能量,进而从数量和质量上改变着公众对品牌和产品的认识。对于快速消费企业来说,只有积极的介入社交媒体,建立早期竞争优势,从被动的“被传播着”转变为积极的“传播者”,才有可能牢牢的抓住现有用户,争取新的用户和品类转化机会。
案例分析:以玛氏食品的“德芙心声”巧克力为例,这是一款延续了“德芙巧克力——丝般感受”品牌精髓的新产品,它具有巧克力与夹心相结合的高品质口感,层次丰富,包装精美,定价在9.5元,目标人群是18-35岁的年轻女性。在具体的品牌传播德芙品牌团队上面临三个挑战:如何凸显德芙心声巧克力独特的品牌主张;如何有效借助开心网用户间互动行为,提升本次活动的参与转化;如何精准把握和提升用户的品牌感受和活动效果。德芙品牌团队就这一产品打造了一个全新形式的整合营销平台。以主题“德芙心声——打开心声,享受身心触动的愉悦!”的市场营销活动,依靠“开心网”和“新浪微博”进行传播,快速有效地制造话题,在短短时间内成为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参与和分享。
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首先建立了“德芙心声”的官方账号,通过内容分享帮助用户在开心网上与好友进行互动,让他们成为“愉悦心声”的体验者和传播者;通过回复,分享,转发,上传照片,幸运抽奖,赢取优惠券等形式,激发潜在消费者对“德芙心声”的好奇心和认知度,围绕着这一品牌创造源源不断的话题。本次中,“德芙心声”巧克力邀请了“开心网”和新浪微博粉丝参与北京世贸天阶广场的大型迎接新年庆祝活动。在活动当晚,挑选出来的100句心声的主人将自己的原创“心声”交给德芙,定制专属于消费者自己的“心声”巧克力。此外,实时在天幕上滚动的,还有通过新浪微博共享放飞之夜的网友们即时发来的心声如“把爱和德芙一起邮寄到你的城市,新年快乐”,“时光从指间流走,思念却定格在显示屏”。“德芙心声”成功的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创造话题,引爆话题,吸引用户,现场参与的形式,与消费进行情感互动,并且引发了关联想象,进而吸引用户成为该品牌的忠实用户。据数据显示,本次活动进行了35天,有870余万人次参与,发表了14万句心声,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活动期间,有30多万开心用户成为德芙巧克力的亲密好友,主动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丁金珠(1975- ),女,江苏无锡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城市国际化背景下苏工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态度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S20131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04-02
20世纪末以来,随着高职院校的高速、大规模扩招,加之国人对英语的重视,英语教育质量随之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联合国曾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英语教师的需求量急剧攀升,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仅2003年和2004年新入职英语教师接近20人,且均为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些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经验较为缺乏。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良好的英语语言态度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不能只是为教而教,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不仅要用于工作中,更应该融入英语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教师的语言态度可以影响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国内外学者形成了众多对于语言态度的定义,游汝杰等人将语言态度定义为个人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价值和行为倾向。语言态度基本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情感体现,即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说到、听到某种语言时,在情绪、感情上不自觉地、下意识地感受和反应;二是价值评价,包括对语言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使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理性的衡量和评价;三是行为倾向,即语言态度决定了话语使用者会采用何种语言的趋势,或对语言维持和语言计划的行为倾向。英语教师的母语为汉语,但职责是教授英语。由此可见,英语教师的语言态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对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情感认同上的差异;对汉语和英语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理性评价。不同的语言态度势必影响教师课堂内外对英语使用行为的倾向度。
1.语言态度影响语言学习。英语教师的生活环境被汉语所围绕,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认可度也较高。听到或者使用汉语时,在情绪、感情上的感受和反应趋向于亲切、舒适。大部分情况下,英语的使用主要在于课堂教学中或接受专业培训时,英语仅仅是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工具。除去不得不使用英语的环境之外,教师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这样的语言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英语教师的语言行为,对于其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产生阻力。因此,改变教师的语言态度是提升英语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首要条件。汉语与英语语言特点的差异性无疑会成为英语教师语言教学能力提高的阻碍因素之一,影响教师英语教学方法的运用。
为更好地提升英语教学能力,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的语言态度深入剖析,正确面对自身英语语言态度中的消极因素并加以改进。学校应探索新型师资培养模式,让英语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尤其是中长期的出国培训,以此提高教师对英语的情感认同,从而增加其使用英语的倾向性。
2.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英语认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交流不仅限于简单语言符号之间的交流,更是语言符号中所蕴含的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的交流。然而,中国传统的教育考试机制导致英语教师更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或把英语作为谋生的工具,西方文化素养严重缺乏,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遭遇挫折,从而降低对英语的认同感。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服务于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特别是熟悉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有效地降低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培养的途径可以是多维度的,如收听外语广播或收看国际新闻,观看原版影片或者出国学习旅游等。目前,拥有英语专业研究生学历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比例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虽然教授大学英语课程,但硕士阶段方向却为管理类的专业,曾系统学习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师资队伍在教学中势必会出现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脱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对英语的认同感。
3.坚持自我学习强化英语使用倾向。高职英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在入职之后普遍有所下滑,英语磨蚀现象明显。外语磨蚀是发生在外语学习结束后,由外语使用减少或停止所诱发的一种生理性的语言能力减退现象。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必须在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勤于反思,自我学习是教师自身综合能力提高最具长效化的途径。首先,要坚持阅读专业类相关书籍,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其次,通过自我学习,注重锻炼和提升专业能力;最后,善于反思,勤于积累。通过以上途径,将英语的自我学习转变为内在的力量和需求,将英语学习融入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只有不断操练、反复总结和反思改进,才能真正促进英语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良好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Richard认为,在师资培养中必须包含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技能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引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大讨论。如何立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开展信息化英语教育教学,即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理念匮乏、能力不足,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说,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推进工作进展缓慢。
1.掌握信息化设备使用和相关知识的能力:对教学媒介的再认识。传统的教学媒介(即简单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已经逐渐淡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舞台。信息化设备具有融声、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优势,在提高教与学的趣味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高课堂的含金量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不仅需要学习电脑、投影仪的操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需要熟练掌握网络学习平台等教学软件的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对于教学媒介需要进行再认识,如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有效结合教学媒体使用将会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所带来的益处毋庸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学以追求多维度的、庞杂的教学媒介为核心。声、影、像俱全的多媒体课件不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的因素,只有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即教学媒介的有效性,才是教师真正的目的所在。因此,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教师对于不同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的利弊要有全面清晰的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认真思考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合理选用真正实用的教学媒介。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教,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依靠课堂的直接交流或网络平台的使用,真正实现人人、人机互动,快速得到学生学习现状的反馈,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工作。
2.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与教学内容整合的能力:对教学资源的再整合。互联网是一个知识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库。英语教学也不再是以一两本教材为纲的模式,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全方位的、多维立体的学习平台。网络上大量的英语试题资源、听力资源、视频资源、歌曲、欧美电影等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库,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互联网检索的能力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技能。然而,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采用“拿来主义”,将网络上搜索的课件或资源不加任何修改或删减直接运用于课堂;课堂上教师完全依赖于课件,没有体现自我创造性,更不去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完全忽略 “因材施教”,英语教学效果不良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一方面必须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必须提高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优化、再整合、再补充能力,真正做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利用社交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教学管理的能力:对互动方式的再把握。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在社交媒体充分发达的情况下,奇怪的是师生联系方式却未见新意,大部分为面谈、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多数为教师通过请学生到老师办公室一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任课教师善于使用社交媒体,将会大幅度提升工作效能。教师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媒体协助班级组建QQ群、微信群等,邀请学生关注微博,教师可通过微信群发通知,收到的学生要求回复予以确认;教师可将教学资料、文件共享在群里;教师可在群里布置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提交一些朗读、背诵类作业。特别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内向无法良好参与课堂互动的,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问,要求学生人人回答;学生也可通过社交媒体发问,教师回答。通过社交媒体,师生互动增多,亲近感增强,“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监督学生学习进度。
三、良好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台湾著名学者陈碧祥说过:“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经由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等进修、研究活动,引导自我反省与理解,增进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知识与精神,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提升学校学术文化,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从而提升整个教育质量。”②然而,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究其根源:一是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精力投入不足;二是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三是科研意识和社会服务责任意识不够;四是职业环境不理想。
1.教研融合提升教学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大部分英语教师属于“教学型”,将其主要精力投放在备好课、上好课中;少部分英语教师则属于“学术型”,拥有较高的科研热情和独创性,但对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刘子贤等提出了教研融合的理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教师在科研上发展的个性化因素,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互补和带动作用,促进教研双向发展。”③鼓励英语教师参与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参与各级各类的学术会议或研讨,有效地提升其学术基础。同时,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弱项和问题,结合个人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提炼和升华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即在同一进程中融合教学和科研,真正做两者之间的循环往复,研以治学,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铺平道路。
2.社会服务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应不断增强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个体专业技能、研究方法和思辨能力,对社会中的某个现象或问题提出建议。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首先要切合时事热点,熟悉政策,做好选题;其次,充分运用专业素养和敏锐的眼光,深入分析问题并给出独到见解和对策;最后,通过选择合适的途径将个人研究成果传递给相关组织、部门,通过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不断服务于社会,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3.研究与实践结合培养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仅要求能胜任讲台,而且应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对某个学术领域有全面和独到的见解,且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教师而言,高职英语教师一直有两大短板:研究能力和实践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师培养中,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多参与围绕真实情景的研究课题,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将自身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运用于专业实践,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促进自身的科学研究。高职教育的实践背景要求英语教师也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安排英语教师到与所任教专业对口的企业实践,期限应不少于三个月,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意识。
高职英语教师作为高职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化发展成效势必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加强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善个人英语语言态度,提升信息化能力,有效结合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规划好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注释]
①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2007(1):42.
篇9
1.1技术特性
从技术上看,社交媒体表现在媒体丰富度和便捷性更高两个方面。每种媒体的丰富性反映在四个方面:反馈、多线索、语言变化和个人关注点[3],丰富度高的媒体是指那些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可用多种线索反映同一个信息、可用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更多地传达一个人的情感的媒体。社交媒体的另一个技术特征是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这主要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日趋紧密,可穿戴式设备在未来必将大行其道。根据思科的研究,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任意两人、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呈现前所未有的方便。
1.2社会特性
社交媒体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广泛性和自组织性两个方面。广泛性既有参与的广泛性,又有应用的广泛性。社交媒体的用户数动辄以亿计海量而活跃的用户数让社交媒体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以往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广泛影响力。在应用方面,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各类应用都将基于社交媒体平台,或者逐渐向这一平台迁移。社交媒体根本上是其作为一个平台,给用户自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点在微信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微信的基础构成单位就是根据一定的相似度而自组织起来的朋友圈。用户在其中聊天,自愿贡献内容。圈子的成立、规模和解散又非常自由,正是这种自由组合的圈子构成为社交媒体重要的社会特性。
1.3突显特性
在上述技术特性和社会特性的交互作用下,社交媒体进一步呈现出各项突显特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个性化和赋能性。个性化是指当社交媒体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社交媒体上各项活动都刻下了深深的个性化烙印。个人的活动圈子、谈话记录和评论、点赞等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其个人的偏好。这构成了系统为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赋能性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Web2.0让很多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之间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从而推动新型产业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应用的爆发,并非事先精心设计,而是从社交媒体使用中突显出来的。可以预期,通过社交媒体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会涌现出更多的新产业和业态,激发互联网上的创业热情。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对于科研创新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其突显特性。科研创新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两个基本类别,但是更多的、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创新,必然是二者的结合。
2社交媒体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社交媒体首先影响了政产学研体系的核心要素———知识和信息的沟通和合作互动的过程,并以较低的技术门槛让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社会交往,贡献其专业才能,集体地建立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工具[4]。其本质是一种嵌入在人们互动之中的、复杂的新型信息技术。而在社交媒体的三大特性尤其是突显特性的作用下,用户作为重要的创新极加入到科研网络之中,科研网络主体回归到科研人员本位,对传统合作模式的科研专业性网络进行重构。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带动下,科研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公开透明,进而提升科研效率。本研究将其归纳为社交媒体所形成的四个方面的冲击:
(1)重构网络:消费者作为不可忽视的创新极加入到科研创新体系之中。社交媒体让消费者真正成为未来学家阿•托夫勒所说的“产消者”,消费者作为一极加入到区域创新体系之中。社交媒体通过影响企业与消费之间的沟通方式,从而影响到企业创新全过程。企业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自身封闭式的活动,而需要用户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甚至创造出自己的新产品。产品使用者应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的思维,最早是麻省理工教授埃里克•冯•希贝尔提出的。以往多数公司只是将此作为一种与公司核心市场无关的边缘活动。但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客户可以创立自己的产消者社区平台,将原本边缘的活动日益成为公开的和主流的活动。最早而且至今仍然最为活跃的生产消费者社群之一,由乐高(Lego)所建立。乐高所推出的“头脑风暴”机器人系列(LegoMindstorm),使用者利用“可编程”的积木,能够组合出用两脚站立走路的真正机器人,组合出想象得到的任何东西。当这项产品在1998年推向市场的时候,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还有成年爱好者。很多黑客在破解程序后给乐高提建议,该公司一开始的反应是威胁要提出法律,结果引起用户群起反抗。最终乐高不得不让步,发展到后来希望主动采纳用户的点子。
(2)网络重心调整:社交媒体构建出更加侧重于科研人员本位的创新网络。在社交媒体下,节点由组织变为个人,更加偏向科研人员本位。这一新型组织方式有别于传统方式之处在于,以往过于强调组织化的、自上而下的科研方式,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兴趣点和积极性。科研人员之间通过自组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更容易激发出创新。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知识分布变得更加分散。“科研人员”不仅仅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还包括很多科学爱好者。“科学2.0”的出现,被认为“一个更有意义的新的科学模式即将拉开帷幕”[7]。很多研究强调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过程,依赖于社会互动和沟通[8]。国外科研社交媒体发展如火如荼,Re-searchgate,Academia等科研网络目前用户数量已经以百万计。麻省理工学院的OpenWetWare项目正是这样一次成功的尝试。2005年,该校生物工程专业两名研究生发起了这一项目。它以维基百科为原型,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编辑。但学生很快就发现,在这个网站他们所学到的实验技巧(如提取DNA,细胞培养等)也非常便捷。到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将其剥离,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网络社区。
(3)改变科研管理方式:社交媒体让科研全过程管理更加公开透明。科研管理传统发标、申报、评标、发包、结题和跟踪的流程虽然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在社交媒体的支撑下,项目申报、评标等管理活动都可以更加公开。尤为重要的是,社交媒体可以帮助进行跟踪,方便地了解企业在应用科研成果之后产生的绩效。在科研管理方面,国外科研基金机构已经大量应用社交媒体,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运用社交媒体作为开放政府内容的一部分,秉承透明、公众参与和协作的原则,通过各类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网站)研究成果信息、资助机会、招聘信息,并提供两个软件应用Science360(仅供iPad)和Science360radio(供移动终端),内容由NSF所资助的科学家、大学和研究机构所提供。
(4)提升研发效率:社交媒体影响不同机构的沟通方式,加快产品研发速度。社交媒体影响了不同机构的沟通方式,让各方面有了更广的选择。项目合作本质是一种供需匹配,社交媒体让供需双方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更多地了解,实现更好的匹配。由于社交媒体是不同领域专家个人为单元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密切的互动、更广泛的接触,从而可以保持全过程的沟通,加快产品研发速度。
3两个科技创新网络的比较
传统科研创新网络与基于社交媒体的科研创新网络形成了两个网络。本文提出,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相近之处,但也存在重要的区别。
3.1两个网络的相近之处
(1)总体目标相同。从总体目标上看,两个网络都是为了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和转移,促进更多的创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交媒体网络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多是自发的,但是其实现创新的目标是始终坚定的,而且其创新资源是来自于社会。
(2)网络核心主体相同。无论是传统还是社交媒体环境中,科研创新最核心的主体都是企业,这是与企业的使命分不开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创新获得超出竞争对手的利润,维持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其他主体如科研机构、消费者都只能是作为企业的外脑,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知识和思想来源。
(3)网络交换内容相同。尽管创造信息和知识的主体不尽相同,网络中流动的主要内容同为与创新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是知识的交换。对于企业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知识和信息筛选功能,与其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是最欢迎的,是这一网络中流动的最主要的内容。
3.2两个网络的不同之处
(1)从结构上看,主要体现在网络稳固性和开放性两方面。
①网络稳固性:传统科研合作网络中的机构合作表面上相对稳固,但是这种稳固和长期经常会受到机构及其负责人变动的影响,中间具有联系的人群也受到个人兴趣和离职的影响而变动,因而具有短期导向。而后者以个人的连接为基础,是真正基于兴趣的自发组织的社交网络圈子,因此连接更加紧密,具有长期导向,网络更加稳固。
②网络开放性:传统科研网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由于涉及技术和商业机密,很多研发活动排斥外人的参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学2.0倡导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在社交网络上予以免费公布。企业的创新之中越来越重视用户、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参与,大大提升了网络的开放性。
(2)从主体上看,包括网络合作主体和主要参与企业类别的不同。
①网络主体特性:传统科研创新网络是机构为合作单位,这其中也不乏个人的交往,但不是重点,合作网络相对比较稀疏。而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则以个人合作的基本单位,网络连接较为密集,密度较高。
②参与企业类别:在传统环境下,科研创新体系主要关注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和人才实力弱,基本上被排除在外。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创新门槛较低,小微企业都能参与其中,各类企业的参与度更高。
(3)从功能上看,两个网络在合作方式、知识分享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理念有所不同。
①合作方式:传统科研网络合作和联系大多是具有路径依赖性,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由于历史原因结合在一起的,着重于现有网络合作的加强而非新网络连接的建立;而借助社交媒体,可以跨越空间限制,可以更有利于新的网络连接的建立,促进创新。
②知识分享度:在传统科研网络中,知识共享属于组织安排,在圈子内部分享度较高,但对外保持封闭性。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知识共享出于自愿,不同主体之间分享度相对更高且更开放。
③知识产权保护:在传统环境下,由于知识产权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可能受保护情况更好,但保护过度会限制其影响,最终抑制应用。而基于社交媒体的开放式创新,则通过声誉机制,使知识产权在发挥影响中更好地得到保护,使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不断涌现。
(4)从创新上看,反映在创新方式和创新效果上的不同。
①创新方式:传统环境下的创新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式,属于命题作文型,虽然也存在科研人员的自发性,但是与社交媒体环境下众多人员参与,激发出各类自下而上式的创新相比,显然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②创新效果:鉴于知识工作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传统网络创新效果不显著。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专业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自愿的共享和交流,更易激发出创新,产生的创新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层面来看,这两个网络并不是互相替代,而是可以通过有机的组合,形成互补。例如,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更适合于观点的汇集,在项目形成初期,需要多方面的思想的汇集,社交媒体的优势很明显。到了集中攻关阶段,需要形成核心团队,目标更加明确,传统科研网络优势相对更高。
4启示和建议
篇10
卡夫食品旗下“美国最流行的曲奇”趣多多不久前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冠名了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在愚人节前一天推出了一期品牌专场节目,借势开展以“别太当真,只要趣多多”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在一个特殊的时机灵活融入了产品理念且化解了消费者对强制介入的商业行为的反感。
门当户对:电视平台出话题
趣多多品牌以轻松幽默的形象示人,其电视广告是讲述四个俏皮的曲奇人开车兜风的过程中偶遇巧克力美女,其中一个曲奇人正欲与巧克力美女缠绵之际,一只大手从天而降,在其他曲奇人和巧克力美女的错愕的表情中观众大概猜出了趣多多的“遭遇”。
而《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是被媒体誉为“相声时评人”的王自健,他不仅会说“好笑”的相声,还“敢说真话”,由此也赢得了一批忠实的80后观众,而他们正是趣多多的目标消费者群体。
凯络媒体大客户总经理胥一悦告诉《广告主》杂志:“选择节目冠名很重要的考量点是节目的风格与内容是否和品牌的性格与内涵相匹配,可以顺畅且自然地传达出品牌想表现的信息。”
在愚人节的品牌专场节目中,除了调侃热点、为“愚人”支招,趣多多饼干3D曲奇人还在舞台上与王自健互动,王自健更是借电视广告片、产品等信息调侃,传达品牌信息的同时,配合了多处品牌曝光,包括观众席上的若干个硕大的趣多多曲奇人、趣多多抱枕等,将品牌自然充分地融入到节目内容中,并且让观众很容易接受。
东方卫视方面反映当期节目受欢迎度很高,连在电视中曝光的趣多多抱枕也被观众大力追捧,甚至在淘宝网上被炒卖到了888元的高价。在网络的社交平台上,很多观众都提到半夜看了该档节目就有立刻想吃趣多多的冲动。此外,趣多多计划赞助一整年该节目,持续不断地在节目中融入品牌理念、提升品牌曝光。
情感认同:网络互动引关注
“整个活动从策划到执行总共用了5个月的时间”,胥一悦向《广告主》杂志透露。正是因为有前期对于消费人群、品牌和节目有了充分的理解与准备,虽然活动仅有一天,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现代年轻人为了迎合社会要求生活压力非常大,此次活动也是由此切入,结合品牌理念,鼓励大家用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去缓解平日紧绷着的神经,为大家传递一种乐观放松的生活态度。”胥一悦说。这些信息的深入沟通仅仅依靠一期娱乐节目显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