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3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工程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河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安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该专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具有安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重点适用于煤矿,兼顾其他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培养方案又由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组成。
曾有学者利用北京、西安、兰州与大庆四个城市的电力、铁路与石化三个行业的近千名工程师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工程师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工程师的教育收益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71%[1],上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关键是因为工程师的成长严重依赖的是第一线的工程经验,而非学校教育,这就使得工作经验对于工程师收入的影响远远超出教育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工程实践培养,作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员,我们参与了“卓越计划”制订的全过程,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计划的若干意见”[2],以及“卓越计划”通用标准[32]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制订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企业培养方案。本文就制订企业培养方案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作简要总结。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与矿山企业共同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为本专业教师和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是研讨并提出毕业生能力要求;审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并适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成员)单位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条件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培养目标
了解企业运行与管理模式,了解并掌握煤矿矿山生产、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及工程、矿山抢险与救灾决策运行的完整过程。培养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参与矿山安全工程项目研发、管理和工程实施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道德。
三、培养标准
1.实践认知能力
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能够将校内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深刻理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上升到科学理论,反过来指导工程实践。熟悉和适应实习煤炭企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养成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工程实践能力
经过安全工程集中实践性环节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在现场进行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通风机性能测试、通风系统优化等单向工程的编制和设计等,能够用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参与编制矿井生产计划和进度,参与计划实施和项目管理,受到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全面训练,基本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3.信息获取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矿井生产计划、报告、通风报表、进度等生产技术文件和资料,以及现场交流等途径,获取生产技术信息和资料,并能够进行分类、提炼、整理和总结,为矿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意见和整改措施。
在企业培养阶段中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并能够自主学习。
4.沟通交流能力
在实习矿井现有体制下,实习期间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通过与企业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的书面和口头交流,养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能够用口头或书面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参与矿井项目招、投标书、可行性分析报告、专题报告等文件的编写工作,具有工程技术文件的编纂能力。
5.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感
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习惯,形成照章办事的良好作风,恪守职业道德。正确理解矿井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四、培养计划
河南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型安全工程师按“3+1”培养模式,学生在煤矿企业实习时间为1年,分两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表1和表2所示。
五、师资配备
目前学校已经与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关系,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适合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4]
1.对于校内专职教师队伍,以提高其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培养。培养的重点是缺乏工程实践和科研经验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方式结合“河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实践提高管理办法”的实施,规定青年教师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企业实践锻炼,并同时协助企业完成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管理工作。
2.对于外聘兼职教师,重点提高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力。
3.外聘教师主要来自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平能化集团和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矿井,长期从事煤炭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以及省内外专家和教授等。
4.外聘教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的讲授。
5.外聘教师原则上是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外聘教师的待遇按照其实际工作量发放补贴,由学院、学校人事处和企业劳资部门联合考核。
6.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构建应用型煤矿特色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为目标,对企业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亮,李曼丽.对工程师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调查数据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7-42.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0.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4]唐勇奇,黄绍平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74.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安全的系数已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指标,安全专业人才更是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作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其任重而道远。
但是,长期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意外工伤事故居高不下,尤其突出的是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与当前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水平,扭转事故高发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安全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对我国的安全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有个别院校设“安全工程”专业。到1980年,全国也仅有4所院校设置安全工程类专业。目前,全国已有68所院校开设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但是,鉴于安全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
二、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中西对比
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均是必须的,但课程类别比例在中外专业教育方案中差别巨大。参看下页英国、美国和我国的安全学科对这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比例对照表。
通过研究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1)生源和课程设置基本思想不同
我国安全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刚刚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应届毕业生;而西方国家安全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有工作经验或受过其他专业高等教育的成年人。
我国安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思想是设置广泛的(或有侧重的)工程背景课、工程安全课程,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而西方国家的基本思想是设置大量的通用安全科学课程,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各个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人才。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和课程重点不同
英、美国家的方案中以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为职业安全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有时辅以少量工程基础课程;而我国的方案以力学、电学、各类工程学为专业基础课。在安全专业的教学中,英联邦国家重视安全管理,美国重视技术方面的工业卫生问题,中国重视安全问题的工程解决手段。
(3)课程范围和课程稳定性、通用性不同
我国方案中的课程普遍没有涉及西方国家中常见的劳动关系(IndustrialRelations)问题,劳动关系实际上是雇主(或行业协会)、雇员(或工会)、政府三方间的关系;事实上有些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是三方协商的结果,也规定了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英联邦国家的方案在各大学之间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通用程度高,但工程技术性较弱;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开始的时间较短,教学方案在各高校之间变化较大,还很不稳定。
(4)课程方案的影响因素不同
我国许多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及其他工程学院内,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学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英、美国家在制定课程方案时常常听取工业界的意见,对学生就业极为有利。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六级安全中,高等教育层次准确地对应着工业界相应的安全职位。我国安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机制尚在建立和形成之中,但目前很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虽重视安全,但工业界的认识还跟不上,所以安全专业岗位在招聘市场上十分少见。
纵观发达国家的安全教育方案,安全科学方法论的教学远远多于工程技术教学内容,对安全管理水平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在目前的专业教育方案中加强安全科学方法论(俗称“大安全”)教学对提高我国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科学领域,工程技术手段仅是一个方面。所以,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经验是有益的。
三、我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
1、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和培养目标的雷同性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专业覆盖面仍很窄。将学生培养成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型安全人才,而且也需要管理型安全人才、理财型安全人才、社会工作型安全人才等。安全人才类型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现在的雷同一致。
2、课程设置的低通用性,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设置了较多的工程技术类课程,降低了教学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例如,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法学方面的课程则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该类课程。同时,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侧重于某一行业的安全技术及管理,缺少安全科学原理、现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
目前,全社会对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搞安全艰苦、危险、效益差,还没有形成搞好安全的大气候,与我国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各高等院校同样受到大气候的影响,对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显不足,没有形成办学的合力。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念,也影响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4、学生课程负担较重,就业盲目性大
在安全工程专业建立的初期,各校的安全工程专业都带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如矿业类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采矿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化工部门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化工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机械部门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机械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等等。从而使其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某特定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过分强调行业特点,在课程设置时增加了化工、消防、电气等专业的一些课程,有时怕顾此失彼甚至还安排一些工程技术类的课程,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使学生专业课程的负担相当繁重。即使这样,有时还感到不足,例如,建筑行业、保险行业的安全技术课程还需要增加,这必将进一步增加学生课程负担。
由于现代安全工程专业还没有解决其自身的特色问题,所以,在社会上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而不能得到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同,使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失去了强有的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它们不得不去和采矿、化工、消防、建筑等专业的毕业生竞争,这无疑对他们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
四、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高校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课程往往是某工程类的专业教师兼任,象这些课程的教师均应是相关的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尚需大大加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2、调整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应根据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及安全人才类型需求的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克服目前安全类专业设置上存在的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问题,切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由高等院校依据《高等教育法》,根据社会需求,自主设置专业,使安全类专业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或在目前尚未有安全类专业的经济学科、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等学科中设置相关本科专业,来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安全和健康的需要。
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事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事故,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都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多开些此类的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控制与评价、系统工程原理等。
各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相关高校应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不断探索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课程群建设,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社会学、理学与工程学、医学等相互交叉的学科,并且安全工作涉及许多领域。因此,未来高校对安全学科的专业设置应能满足我国安全生产和解决各个领域安全问题的需要,以及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安全和健康的需要,并积极应对WTO挑战,开设国际公认的质量(ISO9001)、环境(ISO14001)以及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HSMS)认证规范标准的课程,满足行政、企事业、中介机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方案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1-2]。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文献查阅与利用、沟通及总结能力,能够系统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安全学科是综合学科,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社会科学,安全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毕业设计环节尤为重要。以工学-化工类安全评价毕业设计为例,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文献检索、数据调研、论文写作及严谨逻辑表达能力外,还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化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化工生产和工艺设计,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化工类工作岗位起到良好铺垫作用。
1化工类安全评价毕业设计为例探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近年来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来自高校内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毕业设计改革的呼声和方案较多。我校在这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增设两类题目,一是以企业运行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为题目,以校企联合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以达到检验学生利用知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学校科研项目子课题为题目,以学生参加项目组工作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可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教学形式,亦可同步检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目前来看改革效果较好,但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以安全评价化工类毕业设计方向为例,分析2013-2017年化工安全评价毕业设计情况,反映出学生应用能力较好,但专业基础欠缺。具体见化工方向安全评价毕业设计内容框架体系(详见图1),学生在定性、定量安全评价、对策措施部分完成较好,说明开设的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等教学环节能够为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奠定必要基础;而系统情况简介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部分,则普遍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工艺流程、危险物质理化特性、化工设备情况及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掌握不足,这直接影响后面定性定量评价、对策措施完成质量,导致整体毕业设计完成欠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化工类基础课程开设数量少。目前本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化工类方向只开设了一门化工安全工程,基础薄弱。该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方面主要强调安全基础学科知识平台的构建,虽然符合大安全观的要求,但也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此外,近年来听课效率低,课堂授课质量不好也是导致专业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较少,课堂授课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可想而知。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针对化工类毕业设计反映出的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笔者建议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安全工程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大体分为行业型培养模式和通用型培养模式[3-5]。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建议进行强化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将行业基础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一直到专业选修课均强调行业性;例如某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强调化工行业特色。既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开设普通化学,又在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开设化工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还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开设分析化学[3]、化工安全。该培养方案能很好地凸显行业特色。同时针对容易导致学生的安全基础学科知识面窄等问题[6],可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同时强调安全基础学科知识平台的构建。改革后培养方案既可满足学生行业基础知识培养,又能符合大安全观的要求,达到行业专业基础能力强,学生就业适应面广,较快适应安全工作的目的[3]。
2.2教学模式改革
2.2.1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为解决大学课堂听课率低问题[7],可依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选用优质教材,思考教材符合哪些人用,达到什么样计划。提倡精英教育,学生适应课程;而非普及大众化教育,课程适应学生。考虑教材不仅是知识堆垒,还要考虑教与学,以前少数人上大学为了求知,现在人数众多上大学是为了工作。不要纠结学术、专业和应用职业,教育在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中徘徊,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定向不一样,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学校定向不一样,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定制,重视技能和能力,在知识不再垄断时代,技能和能力仍需通过学校培训才能获得。理论知识和直觉知识,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看你更强调谁,目前这种传输性教学+教师权威性占大学主导的学习模式应该改变,联合国教改组织目前提倡:①参与式学习,学生积极学习者,而不是旁观者,目前好多学生都是旁观者;②个性化制定学习,人文主义教育核心,教材应体现个性化;③项目/问题导向化学习,项目问题和课程目标相关,引领精神、学习地点应灵活,不局限课堂;④兴趣引导式学习;⑤友爱式教学(最高端的),正确的师生关系。教授对学生的培养应从知识培养转向技能+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技能和人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并非知识创造财富,知识应转化成技能才可以服务人民生活,培养后大学生具有以下能力:①批判性思维能力(审辩思维求真思维);②解决问题能力;③协作能力;④沟通领导能力;⑤创业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包括不依赖,惯性思考,敢于冒风险,创业心理,高阶思维能力);⑥高阶思维能力;⑦数字化公民;⑧多元文化。2.2.2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课程教育多元化已成必然性,中国也将走入这一天,云课堂,无黑板教学,云终端、微课,慕课都终将走入大学课堂。以后的教学将实现教学综合平台,学术综合平台,学生自主式,探究性学习平台等多平台结合,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使更多大学生享受其他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也可以避免个别优秀生学习能力强,全体学生授课情况下知识量吃不饱情况,满足他们学习主观性,成为精英教育途径。2.2.3《化工安全》教学模式改革例如《化工安全》教学模式改革,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变成“以问题为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成“课堂+课后+文献-论文提交-小组评审”五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同时进行案例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网络在线式、微课式、翻转课堂式等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听课率。
2.3考试模式改革
近段时间常有网络微博讨论大学课堂考试成绩该严该松问题[8-9],似乎厌学弃学大学生居多,考试成绩分数低劣,关于应该继续要求还是放水通过的言论此起彼伏。笔者认为导致考试成绩低劣的原因之一还有考试模式问题,目前很多课程都在临近考试前画复习题,考试内容多是记忆名词解释、简答题多半为记忆内容。既然高校教育中不再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灵活应用,培养技能和能力,那么考试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事实已经证明人的记忆能力远远不如计算机,可目前还有好多教师强调学生背诵定义,这种做法只会事与愿违,学生在手机上、电脑上轻松搜到名词解释,他为何要听课,在教学模式改革重在培养技能和能力的同时,考试模式也应进行改革,重在考核学生的技能和能力。考试内容不再局限名词解释,而重在分析试题,计算试题,应用试题上,甚至可以效仿国外论文考试办法,使学生课下完成考试,在完成论文、完成课题的时候督促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考试内容由记忆类型向应用类型的转变,考试形式由课上考试向课下论文的转变可很好的配合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听课率,提高学习热情,促成学生由被动型学习向自主型学习转化。例如《化工安全》考试模式改革,考试为平时考试+期末考试+应用考试三部分之和。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日常测试;期末考试包括计算试题+应用试题;应用能力以近期发生事故(例2015.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调研分析报告作为考试题目。平时+期末+应用三部分成绩总和作为最终考试成绩,避免“一试成败”现象,重在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相互呼应。
3结语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探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所反映出的问题,研究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调研及对一些高校常见的听课率低等问题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在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考试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为从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华.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再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20-122.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2012-3-16.
[3]牛金成,许放.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5):83-88.
[4]吴超,杨书宏.安全工程专业继续教育知识讲座第一讲: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上)[J].劳动保护,2011(1):116-117.
[5]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59-161.
[6]杨有振,王书华,卫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4):10-15.
[7]魏连江,唐俊,方宗武.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5):41-43.
[8]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篇4
关键词:交通安全;创新教学;专业建设
在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一方面享受这其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交通安全事故带来的伤害。我院应通过结合安全工程特点、现状等开展交通安全工程教学创新,进而实现我校的教学培养目标。
1交通安全工程课程特点
1.1交通安全工程内容
交通安全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主要有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设施与交通安全、车辆运输与交通安全、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安全评价以及现代技术在道路交通运输的运用等。由此可见,交通安全工程是在道路设计与施工安全的有机结合体。综合来讲,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需要涉及研究的内容包括安全工程、道路勘测设计、交通工程、车辆工程、交通管理、交通设施应用等。此系列内容,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入手,深入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知识的体悟。
1.2交通工程安全性与实践性
交通安全工程是一门以安全为主线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所有的理论教学内容均是来源于实际,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得出更优的理论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例如:设计金寨路高架桥。我们在设计金寨路高架桥时,常通过调研与此相类似或者布局结构相同的高架桥,通过归纳总结其设计经验、设计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等,从而为设计金寨路高架桥做出一点的借鉴。
1.3交通安全工程主观性强
交通安全工程中的道路设计是以安全为主线的设计,在设计道路时,我们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并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在调研书写分析报告过程中,每个设计人员对此都会有不同的分析及见解。
2交通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安徽三联学院开设交通安全工程专业以来,交通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更新较快,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通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相对应的教学课时却很少。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八个章节,课时却只有32节课时。如此情况之下,会导致教学质量急剧下降,无法实现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老师教学灌输。由此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使学生失去了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第二,目前交通安全工程的传统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模式简单,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课程。老师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口头传授教学。这种教学不仅师生互动较少,而且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长期以往,导致学生积极性锐减,更谈不上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第三,我校交通安全工程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教学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有待加强。我校教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待加强。
3交通安全工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交通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结合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安徽三联学院教学培养目标,针对交通安全工程教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下我校应加强的改革方案及举措,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协调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实现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特色。第一,修订和完善培养计划。交通安全是关系人身安全的重要工程,在涉及此项教学培养的人员,必须树立安全大于天的思想,将安全性从始就灌输至学生学习中。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修改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实现了凝练知识体系、构建教学结构,形成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第二,授课模式的创新。课堂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区,如何利用好课堂,将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方向。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内容吸收的效率高低。本人认为交通安全工程课程应该采用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在前一节课堂结尾布置学生进行课堂预习,随机在本课堂抽取学生进行课堂预讲解。学生讲解完毕以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学最后再由老师针对学生的预讲解进行授课讲解。课程即将完毕后,老师再请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这种整节课程,老师只需要讲解1/3时间,其他时间均交由学生。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针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应开展单独的教学考核。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成绩占60%,另外要求学生开展交通安全实践报告的书写,改项目占总成绩的40%。如此一来学生就更具有积极性去参与交通安全实践学习中。
篇5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课程体系
一、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修订组织工作不够严密。以前,包括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在内,都认为课程体系的修订是系主任或者专业负责人的事情,没有出台专门的措施来规范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导致课程的开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5]。在与其他高校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现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差别,很难做到同质化培养。2.课程体系的修订没有认真对标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在申请专业认证之前,大部分学校在修订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会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大都是教研室(系)的教师内部讨论一下课程体系的设置,很多时候是因人设课,比如新引进一名教师,他能上什么课程,专业就开设什么课程,最后导致课程体系与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6]。3.课程体系的修订没有行业专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深度的参与。之前,在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中,没有重视行业专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很多时候只会召开两个座谈会:一个是任课教师的座谈会,一个是在校学生的座谈会,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体系可能会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的措施
一般来说,课程体系的修订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步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每四年进行一次修订,在现版培养方案使用期间,如遇国家或行业推行重大改革、颁布标准规范,经报学校批准,可以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应性修订,而课程体系也可以微调[7]。1.规范课程体系的修订流程。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为:(1)学院成立课程体系修订小组,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任组长、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专业教师、企业代表和毕业生代表等。(2)根据过去几年专业办学情况和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情况,安全工程系提交课程体系的修订初稿。(3)学院召开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研讨会,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在校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等参加。(4)召开专业课程体系修订审议会,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代表参加,审议通过新的课程体系。(5)学校教务处(部)最终审定并通过修改后的课程体系。2.明确专业认证标准及专业国家标准[8]。(1)组织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和南华大学课程体系修订指导意见。(2)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有关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的有关内容。(3)对国内多所已经通过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调研,了解课程体系修订的过程和具体做法。3.除了征求高年级在校学生和专任教师对课程体系修订的意见之外,主动联系行业和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1)在2017版的课程体系修订过程中,先后征求了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中核集团安全环保部、中核集团北方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2)征求了中建一局深圳分公司、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意见。(3)征求了部分毕业生的意见,其中2011届6人,2012届11人,2013届13人,2014届5人,2015届8人,共计43人。(4)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在第29届安全工程年会上做了《南华大学核特色安全工程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报告,与国内同行交流了课程体系的修订。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的主要内容
1.总学分及创新创业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订。将专业的总学分从183缩减到172学分;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增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必修,2学分),大学生创新创业选修(1学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1学分,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突出“以听说为主”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增加了2学分的学术英语。2.学科基础课的改革。安全工程(核安全方向)将“原子核物理B”课程列入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突出本课程在核安全方向的地位。3.专业课程的改革。将“核通风与空气净化”课程调整为“通风与空气净化”课程,将“AutoCAD辅助制图B”课程学分增加至2.5学分,以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去掉了“建筑概论”课程;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程和“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两门课程合并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A”课程;将“职业卫生防护”“通风与空气净化”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课程从专业课平台选修课调整为专业课平台必修课,新增了“安全经济学”课程。在安全工程(卓越班)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安全心理与行为学”“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B”等课程,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设;将“核工业概论”“核安全文化”“核应急救援”等部分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性质、考核方式等做了微调。4.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安全生产实习”“安全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中完成,并适当增加了时间;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安全工程(卓越班)学生在企业完成《安全毕业设计》(论文)。
四、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认证标准的符合度分析
在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被划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等四类[9]。按照学校的标准,安全工程专业全部课程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全面覆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其中公共课模块按教育部本科专业质量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学科基础课模块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前提,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环节的多样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而毕业论文大多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以上对课程体系的两种分类并不矛盾,经过整理后。
篇6
1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是目标定位问题,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实施手段、内容、评判标准等内容,也决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更决定了人才成长、发展的方向。按照高等院校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本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安全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具备行业安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的,掌握多种事故预防手段,且具备应用能力,能够有效进行事故预防工作、有效进行事故后损失控制工作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这一目标为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观的要求,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大安全型(宽口径、多方向)、应用技术型(重基础、重实践)、工程设计型(重技术、重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主要设置在工科院校,人才的培养必然不能偏离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另外,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既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又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相关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基本问题。在安全科学中,有一个“大安全”的概念,它是指无行业背景的通用安全,主要研究安全科学的理论、安全原理与安全管理技术;安全工程则是工程安全(或行业安全)的范畴,是以行业为基础的技术型安全专业。我们常说:安全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这就决定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不同生产行业背景,并注重安全科学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中融入这种培养理念,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出符合目标要求的人才。
2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距和社会现实的不同,安全科学的核心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如表1所示。方案对比可以知道,在安全专业的教学中,英联邦国家重视安全管理,美国重视技术方面的工业卫生问题,中国重视安全问题的工程解决手段。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时充分考虑要以行业为依托并逐步向外拓宽、专业拓宽领域与本学科的相关性、自身的人材力量、本专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市场的需求等方面。高等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安全工程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四种: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和文化基础课)、技术及专业基础课(包括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课(根据专业方向选择设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技术及专业基础课程能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能对本专业领域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将来进一步深入学习或从事工作奠定基础;专业课程则保证了在具有通用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较为具体的、深入的专业技能,体现“一技之长”。实践环节则促使其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就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而言,它要培养的是从事安全工作的“工程师毛坯”。既然如此,那么在课程设置中就要充分考虑到所培养的人才的可塑性,以使其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同时,又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从大的方面为其将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基于上述考虑,我校化工学院设立了安全工程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化学工程领域的安全专业人才。安全工程专业以化学工艺和过程装备专业为依托,以过程安全和设备安全为研究内容,体现化工安全工程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设置划分必修和选修两个类型、七大模块。其中,必修课包括:(1)人文社科体育模块、(2)数学自然科学模块、(3)工科基础模块、(4)工程基础模块、(5)专业基础模块;选修课包括、(6)专业必选课模块和(7)专业任选课模块。模块(1)、(2)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基础和综合素质;模块(3)、(4)则突出工科特色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设立了四大化学课程和化工原理、化工机械设备基础等工程基础课;模块(5)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培养学生安全科学意识和基本能力为目的,包括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化工热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模块(6)强调安全与化工学科的结合,突出化工行业对安全人才能力的要求,包括化工安全设计、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化工工艺与安全设计、安全与环境评价、化工装置安全可靠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课程;模块(7)则为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与志向,设立了供学生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相关课程,如文献检索、现代企业管理、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危害与控制技术、火灾科学导论管理等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安全专业素质,同时又在行业安全技术方面接收过系统教育,因而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结语
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确立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既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经验,又要从自身出发,通过不断实践、改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总体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要明确。只有先有了一个准确鲜明的目标定位,各项培养工作才能合理有序地进行;
(2)处理好大安全和安全工程专业的关系问题。既要防止专业内容的面面俱到,华而不实,又要避免专业设置的片面性,限制人才发展的自由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各高校也着力提升安全工程本科教育质量,并积极建设和改进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着重教育目的多样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特别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本文以郑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例,通过广泛的国内外调研,以及研究国内外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新动向,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将安全工程实验单独设课,并注重提高创新能力,增大了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1教学现状分析
1.1课程特点
传统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从每门专业课程总学时中划出部分学时进行实验教学,即课内试验。课内实验因为专业课程学时数有限,所设学时较少,所以实验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按照所“教”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实验的难度也不大。
1.2存在的不足
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较被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受到了严重限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专业课程纯理论内容多,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偏少;各门课程都力求完整,自成体系,而忽视了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间重复内容多,连接点多。因而效率低,无整体效益。尽管安全工程系在实验教学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一直将实验教学定位于课程理论教学的辅助活动,致使实验教学没有独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难以建立适应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观念、体系和内容,这也与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性综合大学的目标差距较大。
2教学模式的改进
2.1改革的必要性
安全工程的教学由体系理论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组成,两者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也更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安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研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2.2改革的目标
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课程系列化,实验对象层次化,实验内容现代化,实验管理规范化”为原则,确立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3改革内容
将原有的课程内设实验课,改为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实验教学可开设5门实验课程。分别是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科研训练以及开放性实验,实验总学分可设为15学分[2]。专业实验和课程设计由学生2-3人1组完成,综合实验由学生4-5人1组完成。完成实验的优秀学生可进入科技研究与创新实验。专业实验和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以几门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的知识为基点,融合实验理论、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和科研训练教学以课群为起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的意识[1]。
2.4改革方案
(1)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是,研究确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内容,指导教师集体评议验收,编写实验教材并使用[2]。安全工程实验专业实验计划可从分类、实验项目、学时数等设定,见表1.专业实验课可对所有安全专业学生开放,可指定某些实验项目为必修,某些为选修,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学时,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上课时可由一名或几名学生讲述实验,其他同学就不明白之处提出问题,问题可由讲述者解答,也可由同学们共同解答;这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动手”模式,即可调动学生自主性,又可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指导教师只讲注意事项、新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对学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使学生通过自己完成实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课程成绩由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管理、讲解实验回答问题以及实验报告6部分组成[3]。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课程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某一工程实践中的课程设计,可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对工程中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锻炼了其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还为今后解决更复杂的工程问题奠定了基础。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安排在相关课程理论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时间为1~4周不等。课题由本专业教师负责选题并指导,2-3名学生1组,指导教师可将设计题目划分为若干阶段,并按时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并就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进而完成整个项目。(2)安全工程的科研训练可通过鼓励、督促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实现。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可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国家级、省级竞赛如“道达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或创新项目的完成都以学生为主,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可推动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工程能力,鼓励学子成长,熟悉安全核心知识、牢固掌握设计技能,成为具备交叉新兴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3)开放性实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题、独立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平台,使学生成为了实验的真正主体,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采用预约开放和定时开放形式,学生向实验室提出申请,由实验室根据申请学生人数,统一安排进入实验室的时间。或由实验室根据教学安排,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选择。实验室将课程实验的部分或全部项目对学生开放,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必做、选做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实验课题及实验方案、方法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批准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实验室根据实验条件设计出一些综合性、开放性和学科前沿的实验课题,供学生自主选题,开展相关实验[4]。教师也可以结合科研课题或实验技术课题,吸收学生参与实验。
3改革体验
通过对安全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积极设计实验,并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或参与教师科研的形式,提高实验室开放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对实验和科研项目的了解和兴趣;使实验教学更加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5]。
参考文献
[1]果宏,解立峰.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西部大开发•中旬,2011,(8):95-96
[2]胡鸿,易灿南,廖可兵,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改教法,2013,(253):80-82
[3]史仪凯,袁小庆,李锻炼,等.强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8,(5):77-78
[4]侯凤才,张国华,姜天文,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5,(6):293-284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建筑施工安全;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
一、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统计,201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6456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9%,年均增长7%左右。然而,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建筑安全事故依然频发,安全生产形式依旧严峻。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事故年均造成1300余人死亡,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建筑施工是事故多发的作业,受地形、地物、地质、季节、施工环境、工程特点、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筑施工多为立体交叉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多而且复杂。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轻则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企业负责人则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有效管理不仅是支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强基石。为了适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专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设置建筑施工安全课程。南华大学作为较早的一批探索者,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了建筑施工安全课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培养方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近7年来在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方面的教学实践,主要从课程特点、先修课程、课程主干内容、课程设计、学习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高校设置《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提供参考。
二、课程特点
1.政策性强目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出台几十部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而且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的研究成果不断以法规、标准的形式应用于工程实践。因此,学习《建筑施工安全》这门课程要不断关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并把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应用到以后的具体工作中。2.专业技术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核定专业名称时,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铁道工程等几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增加了专业的知识面,使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广。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如果从事土木施工领域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了解建筑施工技术。土木工程的范围较广,有建筑、桥梁、隧道、铁路、公路、水利等诸多领域。每一个工程类型都有其个性,都有其复杂的技术性,因此决定土木工程领域安全管理的技术复杂性。3.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施工领域一般都是建筑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进行操作,建筑工程在很多情况下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因此,安全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要减少事故率必须要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安全培训、技能训练等活动,使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生产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三、先修课程
《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门高度交叉且偏向于工程实践的复杂学科,涉及领域包括:安全工程、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等学科领域。因此,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为达到培养目的,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先修课程。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明确了可行的先修课程体系,并在2013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得以明确。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安全》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安全类专业导论、结构力学、安全学原理、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土力学与基坑安全、建筑结构、地下工程安全技术、职业卫生防护、电气安全工程、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等十三门课程。此外,《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修满后,学生将会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
四、课程主干内容
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现状,本门课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先修课程中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一些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划分、基本建设程序、主要的建筑工程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勘察、建筑设计、建筑分类、建筑工程产品及施工特点、建筑施工依据与顺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建筑工程施工等。建筑施工安全牵涉到的法律法规众多,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包括我国现行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介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立法历程、建筑工程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等,重点应放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第三部分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的监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安全检查、职业病预防等方面。第四部分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涉及的施工安全技术出发,主要包括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主体工程、建筑施工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第五部分主要涉及建筑施工防护用品,主要为“建筑三宝”的检测步骤、技术要求、正确使用等方面。第六部分主要讨论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查处方法和程序、施工伤亡事故的一般预防与处置措施。
五、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修完后,学生将会开展为期2周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具体工程项目为依托,从基坑开挖、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机械、临时用电等六个方面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建筑施工安全》课程的所学内容,并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各专项施工方案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基本情况、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编制依据,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规范、行业条例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制定施工计划,掌握建筑专项施工的进度安排;施工工艺技术,包括专项施工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特殊情况的处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专项施工的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应急预案等方面,其中应急预案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计算书,根据国家、行业规范对建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验算。此外,为了适应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建筑施工安全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从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了正版的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和BIM脚手架设计软件,要求所有学生熟练使用,并对所选课程设计进行校核。
参考文献:
[1]赵挺生,应玲丽,葛莉,等.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
[2]郭雨薇.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
[4]杨一伟.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目[J].建筑安全,2010
[5]安德锋.浅谈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
篇9
1.1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结构
常熟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创办之初就确定以学校已有的化学、材料类专业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化工行业背景的安全工程特色专业,但与老牌工科高校依托传统采矿、冶金等专业发展起来的安全工程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实践教学有多个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等内容。本文在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构成。
1.2基础性实践
基础性实践包括工学基础实验、实训和专业基础实验,工学基础实践内容是指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工学通识类实践课程,例如大学物理实验、热工学实验、电工实训、金工实训等。专业基础实践内容是指立足化工行业的基本要求的化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和立足安全工程学科基本要求的基础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燃烧与爆炸基础实验、安全人机实验等。基础性实践课程的作用是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1.3专业性实践
专业性实践是培养基本专业技能、拓宽专业视野、带领学生初步进入专业角色的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实习。例如消防安全实验、安全监测与监测技术实验、应急救援实训、化工过程见习、专业认识实习、安全管理实习、生产实习等。
1.4综合性实践
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例如防火防爆课程设计课程是通过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以化工安全设计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化工安全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查阅技术资料、选用评价方案、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全面训练;安全工程仿真模拟是应用挪威船级社开发的SAFETI风险评价软件或其他安全评价软件对石油、化工等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进行火灾、爆炸、泄漏等多种灾难事故的叠加风险分析与定量计算,是以虚拟仿真案例综合培养学生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毕业设计提倡真题真做,要求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所以选题应以实际安全设计或安全评价项目为主,需要学生对所掌握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加深并具有一定的创新。
1.5创新性实践
创新性实践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或者学生自己组建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通过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沿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2.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培养两手准备,由于近几年安全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新建了安全工程专业,都迫切需要引进新教师补充师资队伍,而国内安全工程博士学位点较少,所以本专业科班毕业的博士生非常稀缺,新教师引进难度都比较大,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引进具有安全工程专业背景的科班教师,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相近专业的教师转型到本专业任教。对转型教师可以多举措提高其工程素养,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双百工程”和江苏省“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积极到相关企业甚至安监局等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审核、安全风险评价等相关培训,获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等资质并努力为企业服务来丰富工程经验。
2.2实验室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的需要,对专业实验室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学校的重点扶持下先后建设了安全人机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监测与检测实验室、工业安全实验室、应急救援实训准备室和安全仿真模拟实验室等七个实验室,在满足教学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2.3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在校内依托已有的应用化学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工程训练中心进一步建设完善了安全工程相关实训项目;同时在校外建立了常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苏州市相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常熟市永安安全技术咨询公司、常熟三爱富中昊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各类各层次的见习实习需要。
2.4实践课程建设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院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由于行业属性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所以缺少成熟的实验实训讲义,所以要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要一边教学一边探索,及时修编整理实践课程讲义,形成一套能较好满足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讲义教材;另外在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能够提升学生研究、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实践项目,并制定出新的实验指导书与实践讲义。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认证;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基于问题学习
1某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某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概况
山西大同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由原煤炭工业部大同煤矿学校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升本科而成,于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10月被确立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服务转型综改试验区专项特色专业。该校安全工程专业以煤矿安全为特色,不断拓展领域范围,分为煤矿安全和建筑安全两大方向,已逐渐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学研结合、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随着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该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4]。目前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共有五届毕业生,共540多人,年均就业率达90%,且主要集中在考研继续深造、煤矿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这说明本专业就业的专业相关度较高,社会需求上升,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5]。
1.2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山西大同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执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采用“三平台一环节”模块,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与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专业选修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该校安全工程专业最低学时要求为2200学时,最低学分要求为16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要求为54.5学分,占比达32.15%,可见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占比较高,作用十分重要。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专业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为了确切掌握目前该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向参加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发放问卷共计199份,收回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率为87%。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1)实践教学效果亟待提高。目前,尽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能正常运转,但是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监控较薄弱,对于目前该校的教学实习实践教学方式和效果,仍有30人(17.24%)不太满意,90人(51.73%)基本满意,54人(31.03%)很满意;有23人(13.22%)认为通过教学实习对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程度不明显,105人(60.34%)认为提升效果一般,46人(26.44%)认为提升效果明显;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有126人(72.41%)认为实习流于形式,外出实习好像“工厂参观一日游”,只能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对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等帮助不大。(2)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目前该校的实验设备只能满足基本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很难开展[6],且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配套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该校安全工程专业未涉及VR教学方法,有129人(74.14%)未接触或未体验过VR技术,表示对此很期待;根据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该校还缺少安全监测检测、电气安全和防火防爆方面的实验室[3]。(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领域不够宽广。目前该校安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多为煤炭行业,学生实习受限[7]。有122人(70.11%)认为学校应拓展实习基地,优化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挑战性。(4)实践教学缺乏科技创新。其原因是:有91人(52.35%)认为是学生自身参加安全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53人(30.23%)认为学校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不够,30人(17.42%)认为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
1.3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统计了该校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根据选题内容分为煤矿一通三防类、建筑施工类、安全评价类、安全管理类、消防设施设计类和软件应用类。该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类型逐年增多,基本上每年都会增加选题范围,尤其2018年使用BIM、Pyrosim等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的选题数量增多;煤矿一通三防类的选题比例逐年减少,建筑施工类和消防设施设计类的选题比例不太稳定,选择安全评价和管理类的选题比例稳中有升。这与学生毕业当年的就业形势有很大的关系。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范围有待拓展,应结合当下社会需求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②学生在选题时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多倾向于选择重复性课题,缺乏选择新颖性题目;③每届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存在(且是大部分)按部就班地套用设计过程和程序的情况,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2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使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尽快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深入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教育改革方法,本文从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倡教师终身学习、虚拟现实仿真实践教学方法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下具体解决措施:(1)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欲,处理好“鱼”、“渔”、“欲”的关系[8]。“鱼”指固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灵活获得;“渔”指可有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策略和习惯,教师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重点指导,并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欲”指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引导和因材施教,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2)提倡专业教师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专业教师要多联系实习场地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及就业范围;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安全产业发展的要求,指导学生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3)采用虚拟现实仿真实践教学方法[9-12]。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本文提出安全工程专业VR实践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煤矿安全和建筑安全两个模块,通过VR仿真系统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和事故现场(如煤矿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火灾等),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解决实习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不全、实践基地受限的问题,也可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4)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创,以后逐渐被推广[13]。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强调把学习设置于现实问题中,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获得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达到用以促学的目的。
3安全工程专业基于虚拟仿真和问题
学习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本文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解决措施,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基于VR+PBL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具体实施路径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如下。
3.1实施路径
(1)在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前,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学习进度和学生基础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题,5~6人一组,明确任务分工。(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通过查阅文献,到安全工程专业VR实验平台或现场参观学习并收集资料,与现场指导人员交流,按照进度完成实践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提交实践成果,并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老师点评。
3.2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山西大同大学2016级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认识实习进行基于VR+PBL的实践教学探索案例分析。该年级学生已学习的专业课程有安全科学导论与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心理学。在实习进行前,根据认识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基础,老师给出6个方面的实习题目:①煤炭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②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类型及安全措施;③某企业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现状及改进措施;④某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及控制;⑤某商场的消防安全现状调查和评价;⑥某煤矿工人的职业病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调查。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实习题目,并形成实习小组,指导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实习题目准备相关材料并联系实习场地,实习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调查工作和实习报告的撰写。
3.3效果评估
通过虚拟场景和现场实际的感受及调研,学生认为本次认识实习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但相比以前的实习更累。教师通过评阅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发现学生反映的内容不再空洞和雷同,但实习小组内成员的分工还不够明确。
- 上一篇:智能家居实训总结报告
- 下一篇:学校教师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