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3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教育制度

篇1

论文摘要: 阅读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出人文精神的关怀,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适时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 适当组织学生阅读的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

那如何才能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一、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发挥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思维,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基础。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好朋友。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阅读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参与阅读学习的信心。对于不足之处要巧妙地处理。

二、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由此可见想象对知识的重要性。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通过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题,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对“孪生兄弟”。著名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应当创设让学生感到生动、美丽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产生美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其内心的“情”在特定的“境”中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

如使用提问创设情景法可通过设置有吸引力的问题来创造一个好的阅读动机。也可使用看图导入法在阅读教学中用教科书中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及教学挂图作为直观教材,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媒体创设情景法可在学生阅读时灵活运用声音图像,让学生沉浸在文章的表达氛围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以读引想,引起情感共鸣。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与作者文章的思路连起来,着重把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真正读出了感情,真正体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注意评价的适当性

教师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句挖苦讽刺,就会给学生心灵的伤疤撒上咸盐,一个热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又可以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星星之火,把学生从“黑暗”带到“光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当评价。如我刚接手的三年级时,有一学生每次读课文错字连篇,南腔北调,常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是窘态百出。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下课后,我把他叫一边,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读错的字进行纠正,并鼓励了他一番,第二天一上课我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这一次他只读错了几个字,有几个学生发出了笑声,但大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声音,为他的进步而赞叹。借着这个机会,我便“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让他在同学间树立起自信心,并鼓励他课余时间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几个星期下来,他便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根据哲学唯物辩证法矛盾特殊性原理,我们知道每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特点,小学生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各方面都没定型,因此他们在阅读和理解文章方面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评价中应本着的原则,“同”是指评价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共同目标,把握住大方向。“异”允许学生观点差异的存在,在评价中注重目标的多元化、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凡是那些体现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而又不算“大逆不道”的能体现学生发展的地方,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个人感受,应用热情、真诚的语言、期待的目光来有效地调控评价学生的阅读过程,鼓励闪光点,使学生心理处于“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始终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对于缺点也要巧妙点拨,既不伤学生自尊心,不打击学生积极性,不抹杀学生创造力,又使学生得到提高。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分为二的评价,找到他好的地方,先鼓励,然后纠正错误。

四、精心设计阅读的形式

指导学生读书,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处。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师应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当教材中出现了句子长、结构复杂或文章难懂的片断,教师采取领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读顺、突破难点,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和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组、全班学生接续读。为了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和序目理清文章脉络,捕捉关键词句,可引导学生细心默读,在读中思考句子。为了诱发想象,形成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教师可指导学生小声自读。为了提高兴趣,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表情,对故事情节对话较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对于句意连贯、句式复杂、内在联系紧,逻辑性强的句群、句组或段落,可采用层层点拨设问,步步引读的形式。为了强化记忆,激发灵感,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句段也要齐读。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进一步体味朗读的技巧。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的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在低年级采用师生相互伴读。为了激发学生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提高朗读效果,可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读熟、读通、读好课文,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现状和建议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易搜索”、“易转载”、“易”,学术研究所涉及的主体从个别的研究者扩展到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数字时代为学术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术规范带来了冲击。近年来,大学教授、大学生“抄袭、剽窃”等学术失范行为屡屡发生,暴露了学术规范中存在的“学术规范教育缺失”的短板。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达3000万。自2002年至今,随着学术规范越来越被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总体上呈现良好趋势,但学术失范的现象依旧时有发生。为增强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水平,华中科技大学从2006年起,为新闻学院大三学生开设了《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专题课,受到学院和学校的重视和肯定。为了重申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检验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成果,找出学术规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011年12月中旬,我们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调查对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校大四本科生,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华中科技大学其他学院(主要针对外国语学院和社会学系)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合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90%。在被调查的人员中,新闻学院的学生全部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其他学院的学生则没有接受过此次教育。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认识、对学术规范教育的认识,学术规范意识水平和对开展学术规范的建议5个方面共10个问题。经小范围预调查修订问卷后发放。

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的方法,将问卷分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和未接受此次学术规范教育两部分,分别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继而将两部分数据做比较。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你关注过学术规范吗?选项设置为:A.经常关注,B.有时关注,C.偶尔关注,D.几乎不关注。新闻学院学生101人中,有62人表示经常关注,34人表示有时关注,5人表示偶尔关注;其他学院学生有20人经常关注,37人偶尔关注,40人几乎不关注。可以看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关注学术规范。具体数据统计情况如图1:

你熟悉政府、学术组织或者学术刊物的学术规范吗?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情况的101人中有21人非常熟悉,55人不太熟悉,有一定了解,30人不熟悉,但听说过;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仅有3人非常熟悉,24人不熟悉,但有一点了解,42人不熟悉,但听说过,28人完全没有听说过。由此,可以看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大多对政府、学术组织或者学术刊物的学术规范有一定的了解,而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人大多对此类规范没有太多了解。

第二,在校大学生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认识。

你认为当前高校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严重吗?在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31人认为严重,34人认为比较严重,29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7人认为几乎不存在;在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的97人中有27人认为很严重,33人认为比较严重,30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7人认为几乎不存在。可见,无论有无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在校大学生大多意识到了高校存在学术失范现象,并且多数认为严重或者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有现实必要性。具体数据统计情况见图2:

你认为在数字时代,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严重吗?选项设置为A.很严重,B.比较严重,C.存在但不严重,D.几乎不存在。在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37人认为很严重,48人认为比较严重,16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在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30人认为很严重,37人认为比较严重,15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另外15人认为几乎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和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对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现象的看法存在差异。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认为此类现象更普遍些。

第三,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教育的认识。

你认为针对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有重要意义吗?选项设置为:A.很重要,B.比较重要,C.开不开展无所谓,D.没有意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49人认为很重要,42人认为比较重要,7人认为无所谓,3人认为没有意义;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有30人认为很重要,46人认为比较重要,11人认为无所谓,10人认为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为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有重要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意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认为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更重要些。

你认为通过哪种形式接受学术规范教育最有效?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中有87人认为举办专门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的形式最有效,10人认为写论文或做研究时老师的指导形式最有效,4人认为通过媒体了解最有效;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有32人认为举办专门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的形式最有效,30人认为写论文或做研究时老师的指导形式最有效,27人认为通过媒体了解最有效,有8人认为其他方式最有效。可见,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对本次学习的效果相对满意,因此选择A选项的人较多;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A、B、C三个选项上的分布人数比较平均。具体数据统计如图3:

第四,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水平。

你认为以下学术行为哪些是违反学术规范的做法?本题设置了4个参考答案:(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2)造假科研信息,造假数据,(3)利用他人科研成果不言明引用,(4)一稿多投。选项设置如下:A.(1),B.(1)(2),C.(1)(2)(3),D.(1)(2)(3)(4)。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89人选择了正确答案D,另外误选A的有3人,2人误选B,7人误选C;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选择正确答案D的仅有27人,14人误选A,28人误选B,28人误选C。可见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术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你会在论文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可能产生的道德后果吗?选项设置如下:A.一定会,B.有时会,C.偶尔会,D.基本不会。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84人认为一定会,13人认为有时会,4人认为偶尔会;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26人认为一定会,31人认为有时会,27人认为偶尔会,13人认为基本不会。可见,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一定会在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将会产生的道德后果,而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大学生尚未养成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将会产生的道德后果的良好习惯。

在学术论文中,你会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吗?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名学生中有85人一定会对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11人认为有时会,5人认为偶尔会;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名学生中有32人一定会对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30人有时会,19人偶尔会,16人基本不会。由此可见,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倾向于在学术论文中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

第五,对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建议。

问卷的第10题是一个开放式命题,问题是:你认为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该如何进行,请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54人建议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其他的人给出了建议并完善了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树立大学师德榜样等,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有42人建议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其他答案与接受过教育的学生近似。可见,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是在校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学术规范教育方式。其他学术规范教育诸如完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树立大学师德榜样等也应当同步建立和完善。

思考与建议

第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数字时代,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较严重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2)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程度;(3)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其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情况成正相关;(4) 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主动遵守学术规范的状况成正相关。

以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有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直接诱因 ”;[1]“高校‘严进宽出’的制度,使高校成为滋生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2]“学术制度供给不足是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根源”[3],等等。这些意见论及的大都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学校制度建设问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这些研究中都比较少地提及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乏。本研究通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其对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情况以及其主动遵守学术规范的状况成正相关,而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学生能更主动地遵守学术规范,因此可以认为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系统有效的学术规范教育,且开展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是规范大学生学术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二,相关建议。

2011年11月7日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学术自律,推进学风制度建设。”这一观点是符合实际需要的。根据以上调查研究以及分析的成果,我们认为加强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已刻不容缓,具体来说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形成以学术伦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数字时代,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更容易造成学术失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不容小觑。此次学术规范教育将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与基本学术规范相结合,形成了以学术伦理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了解学术规范的同时更了解到规范背后的伦理学意义。这种以学术伦理为核心的学术规范教育体系更容易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

完善符合实际的学术规范标准建设。本研究表明,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关注学术规范。本次学术规范教育在内容上注意区别国家规定和学术组织规定,又将所有的规定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标准进行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学术规范纷繁复杂,除了政府规定的学术规范外,还有各大学、学术组织颁布的学术规范以及学术期刊规定的学术规范。因此,大学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时必须针对现实情况统一学术规范标准,使学术规范教育有章可循。

建立有重点多元化的学术规范教育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形式目前比较单一,有学者提出“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学术规范课程;通过科研强化学术规范意识等”。[4]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表明,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讲座和设置学术规范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的首要途径,其他途径诸如完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树立大学师德榜样、加强论文指导等应该与讲座和课程相配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批准号:11JDXF004]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吴强,李华.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2]董军,田海平.试论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J].伦理学研究,2004(3).

[3]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东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4]王恩华.大学学术失范与学术规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5-206.

篇3

关键词:教材改革 财务会计 双证书 双师型 三三制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证书”制度下教材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下的《财务会计》教材

21世纪是高等教育普及的新时代,让新一代人普遍接受到高等教育是现实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实现的一项重要目标。自上世纪以来开始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的“平分秋色”格局。职业教育肩负着推动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它应按照国家教育改革、主要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时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潮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即“双证书”制度)。结合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创新经验,可以看出,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凝结了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依托行业和社会办学”的理念。 我们认为,“双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在内的系统改革,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根据这种思维逻辑,我们重新审视了我院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设置。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是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轴心与主体,且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从课程联系看,它不仅是《会计学基础》(或《财务会计基础》)中会计理性认识和核算方法的延伸、详释、提升与具体应用,而且还是讲授《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和条件。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应该突出《财务会计》教材内容与方法的应用性、技能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教学特点,所列案例或举例说明应密切联系和结合会计实际工作的职岗要求,着力并强化会计技能及会计综合素质的培养。除此以外,《财务会计》课程还应与“会计资格考试”协调配合,确保“双证书”制度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提高与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保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可供高职院校选择使用的《财务会计》教材版本较多,无论是坚持“管理论”观点的教材还是主张“信息论”观点的教材,普通高校《财务会计》教材大都较多体现了会计专业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讲授内容的丰富性和理性阐述的层次性等优势。而借鉴这些教材改编形成的高职学校会计教材,虽然也注意到了会计业务处理的实际技能,但一般难以摆脱原有教材的框架与教学影响。从职业视角看,其中不少教材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会计岗位相脱节

这些教材多注重会计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往往是为了保证这个“系统性”,而较全面的对“会计准则”进行复述、阐释或抽象举例说明,或忽略或难以从实际出发对会计职业技能进行重点讲授与特别关注;再者教材涉及的业务较少论及其经办过程与具体处理,往往是以编制会计分录替代会计核算过程,从而缺乏或导致会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相互或有机衔接。

(二)教材内容与会计资格考试内容相脱节

每年的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多是依据会计职业需要和会计标准来确定的,主要是考核就业者从事会计职业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较多的《财务会计》教材以讲述会计理论知识为主,大多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将会计要素信息分解到有关会计账户之中,以会计要素的变现能力和流动性的强弱及它们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程度分章节进行讲授。讲授中又常以理想中的会计业务做例题,以能得出“会计分录”为知识要点,从而认为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账户在经济业务中的运用。但这种教材内容往往与会计资格考试中常出现的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处理与判断的试题相脱节,使得考试合格率下降。

(三)教材章节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不少《财务会计》教材是“面面俱到”,在介绍六个会计要素业务和特殊事项的会计核算与处理的讲授中,内容偏多、难易程度混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层次不清,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之后,学习既有初中级又有中高级的财务会计实务处理,难度偏大,很难满足“循序渐进”学习规律的要求。

为了帮助在校生尤其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能较顺利地通过会计资格和助理会计师考试,在毕业后能尽快就业和胜任会计岗位工作,并为将来通过会计师考试打下良好基础,尽快高质量地完成与加强《财务会计》教材建设,改革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创新在校生财务会计考试(核)评分办法势在必行。

二、加强《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新探索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参照有关院校教材改革经验,我们自2010年起即开始了《财务会计》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这种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新编教材的内容与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出纳稽核、纳税申报、成本管理、企业理财及会计审计等。通过电话、走访、问卷等调查方式与分析,我们讨论并确定了上述会计岗位人才的会计技能与职业素质构成、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结合原《财务会计》教材的章节安排,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删改、优化和补充,使教学内容与各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着力突出新教材的职业特性,强化具体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强化和提高学生会计信息搜索、判断和处理等职业能力。

(二)新编教材的内容与会计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

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资格证”等。但他们踏入社会时,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则需求较高技术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虽然这种需求也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后续教育满足,但很多在校生则要求学校教育中能充分考虑到就业职岗的需要。所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还应充分兼顾到“会计师”技能层次的需求。同时,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能力,新编教材也应该将中级会计资格证考试内容纳入会计教学改革范围。因此,新编“财务会计”教材内容应吸收和参照社会组织的会计资格考试来确定,从而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我们的具体安排是,新编的《财务会计》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以会计资格考试及助理会计师考试的内容为主,介绍会计六要素的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下册”以会计师资格考试内容为主,介绍会计六要素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

(三)在全方位加强教材建设中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新编教材除注重上述“两个结合”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应结合《财务会计》新教材的运用,全方位、多角度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创造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新方法。

1、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教师水平是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按照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要求,这种高水平的教师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双素质”上。所以,我们在教学改革与教学过程中,还特别重视和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鼓励教师在校外从事会计专业技术兼职,从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把这种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从企事业单位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到校参与教学,参加教学大纲制订和教学过程;并特别注重这些兼职教师对实训课程的指导,使会计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融合,从而建设和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加大实训力度

由于“财务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性课程和体系,实践(训)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而普通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通常忽略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在进行会计教学与改革中积极创造条件,创新的实施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主动增加实训教学课时数,从而加大实训力度。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中,会不时地针对各会计职业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等组织学生进行“分岗位模拟实训”。这种“分岗位模拟实训”突破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将案例按会计职业岗位需求分解为模块形式的实训作业中。通过展示企业经济业务涉及的单、证、票等仿真会计资料,使学生既练习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又掌握了企业真实经济业务处理的会计技能和方法,为毕业后的会计业务操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建立“三三制”的考核评分办法

篇4

关键词:数学;价值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55-02

基金项目:此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渗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GG012)主要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牛广化(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在数学学习目标上应该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这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性关注。然而,新课程改革几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格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学多是为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知识是一切,教师教的是知识,评价的是知识,学生的情意、人格被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被挤占了。考试成绩是‘素质’的代名词,名列前茅是‘成功’的唯一实证,应付考试是教育的全部含义。学生的灵性、人格僵死在程式化的课堂里。教师以榨取剩余时间拼效益,学校以拼比高考‘质量’求生存,于是,人文精神和生活意识只是成了某些学校的标签,甚至成了应试教育的护身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多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领略数学之中的人文精神。在广大数学教师中,虽不乏有深厚数学专业功底以及广博数学知识的教师,但他们在数学人文研究上却表现得心浮气躁,漠不关心,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上更是少见。事实上,数学教育“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使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拟给教师提供一些与实现此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技巧和观念,以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实践的转变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爱因斯坦认为,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情感的、德性的、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每一位教师不仅是关于智慧的教师,而且是关于情感和德性的教师。

科学与人文是支撑起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的。新课程倡导将人文教育融入科学课程,“希望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新的精神: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形成的理性精神;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客观的研究;一种新的追求:超越现象以认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一种新的不同的美感:数学美。…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应当被看成我国数学教师应自觉承担的一项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二、精心备课重构素材

深思熟虑的讲述,精细的情节加工,高超的教学技艺这种课堂教学艺术的杰作,是必须要有精心的备课准备为前提才能完成的。对于一种事业,如果事前没有经过反复的推敲、斟酌、计议,就难免在执行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数学教学要想优质完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任务,真正使数学、人文、审美水融,使数学课堂在人文关照下凸显生命的灵动,就必然要求教师精心备课,重构素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凭借自身的素质,把人、物、精神的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之有效的调控,积极的引导。在整体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对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处理,使其负载着教师的智慧和情感,真正成为活跃思维,启发灵感的最佳精神营养品。

三、抓住要点精于点拨

善于机智的“点拨”,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抓住某些知识的要点,把握学生学习的脉搏,恰当捕捉时机,一语道破,使学生较快地省悟和认识一个道理。譬如,对数学美的领悟,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是很难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体会到这种美的存在的。笔者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一直到把圆锥曲线的整个知识学完,在头脑中也从没产生过关于圆锥曲线各种美的一点感觉。以后学习极限概念时,也从没感悟到徐利治先生所指出的那种“孤帆远影碧波尽”的意境。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教师讲课时,没有涉及过关于数学美的有关话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抓住时机,精于点拨,通过充分展示数学内在的美,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提高到文化的层次,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丰富想象、愉悦情调、涵养道德的目的。再如,关于体积的学习,学生只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他们的知识也只局限于这一特定的情境。如果教师不去点拨,他们就无法领悟:体积就是“填满的空间”这一普遍的内涵。据说,在灯泡的发明过程中,需要测量出灯泡的容积,当实验室中的数学家们正在埋头苦算时,爱迪生看见了,他马上用水测出了灯泡的容积。这一故事说明了不仅是学生,就连某些数学工作者也未必能完全体悟到数学慨念的深刻内涵。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教学中的“点拨”是多么重要。

四、围绕关联知识适度拓展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一生醉心于歌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其起因就是由于在中学课堂上,教他数学的沈元老师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的几句题外话。从那时起,陈景润就立志要在这个领域钻研下去,并最终取得了令世人敬仰的科学成果。“知识的本义是服务于智慧的人生,……个体获取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知识背后的智慧,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然而,这种知识背后的智慧,往往是教材所无法彰显的,还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度拓展,把适量的与知识密切关联的资源材料适时、适度、适宜地介绍给学生。譬如,在引进“无理数”之前,向学生介绍布尔巴基学派的整数观及无理数的发现经历;在学习“黄金分割”时,介绍华罗庚的优选法及华罗庚的爱国事迹;在学习“对数”时,介绍我国的航海事业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在学习“圆锥曲线”时,介绍日心说的历史渊源;在学习“圆的周长”时,介绍圆周率的发展过程及国人祖冲之等的贡献;在学习“简便计算”时,介绍高斯上小学时发现“高斯求和公式”的故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在研究圆的面积时所使用的割圆方法和思路;在学习统计时,可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感悟到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等。学生知道了数学规则、定理、定律等背后的这些故事,可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感觉,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历史的崇敬,会激发他们的志气和求知热情,使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去学习,对科学怀有更深的尊敬。

篇5

高等职业教育自实施“双证书”制度以来,提倡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具有面向施工生产、管理等一线高技能型人才,同时兼顾职业素养教育,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科学创新精神。这期间经历了由传统单一的学历证书培养模式,过渡到现行的“双证”融合培养模式,使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根本改变,构建了多层面、多种方式的双证书融合渠道,以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1 高职高专实施“双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与国家资格标准不相一致。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缺乏有机联系,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高职高专的教学虽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改革,但还是没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多数仿效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很好地结合双证制度突破性地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2)实践教学条件与双师型老师的配置上不能满足“双证”教学要求。高职高专现行的实践教学条件还是停留在双证之前的阶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实训条件还比较薄弱,还没全面针对各项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配备实训场地及设备等。在师资资配置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师整体的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双证”教学的要求。如何打造一支真正的双师型队伍是每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难题,在校的老师大多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

(3)现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不全。许多专业无对应的技能证书可考,如市政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是以桥涵、道路及市政管道等施工为主的课程体系,而职能部门开展的是建工专业的7大员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学习与考证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时间短,又带有功利性,学到的内容廖廖无几。存在问题是学的是市政专业课程内容,而国家只认证建工等专业的职业资格,导致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更好就业,盲目参加各种建工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而疏忽了市政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资格证的制度并未促进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反而违背了体现专业特色这一要求。

(4)考核方法不完善与监管不力。一般学校会在考前开设培训班,短期内完成考前培训,这样以来并没有将考证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中,人为地分为两个教学方向,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及教学目的等,考核制度不严谨,通过考证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考核方法往往是通过一张试卷,也就是笔试,缺少考核实操能力这一环节,因为拿资格证时没有经过实操考核,因此在平时的课程实训时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常常是乱哄哄一片,并没有为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人事、行业、企业等多部门颁证,但监管是一片空白,持证上岗应该是许多行业、职业的基本要求,但各监管部门监管不严,遇到无证上岗的事,收费了事,造成就业准入执行不到位。

2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构建。高职高专课程标准,应由颁证部门、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制定,按照标准确定核心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岗位相对应的技能要求,每个岗位上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只有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及学历教育标准,使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的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紧密结合。把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每一个考核点编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做到“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

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基于学历教育的标准、岗位工作过程及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分解,根据分析的结果,开设相关的核心专业课。开发课程时,融入学历证及国家资格证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论课程的开发定位于学历教育标准,而满足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要求;实训课程的开发定位在职业资格标准的技能要求,又满足高职高专学历的技能要求;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针对性;这样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结构,将学历教育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关注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设立与就业技能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保留必要的学术性课程,重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与高职高专的学历挂钩,组成一个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

(2)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满足“双证”融通的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学历标准、国家资格证标准要求,采用全真模拟的方法,建设高度仿真的一线施工基地,软硬件设备、安全、施工环境等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致身于生产一线的岗位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的训练,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还可以以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这样就可以引入行业的设备设施投资,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可以保障实训条件和技术保持在先进性。学校按企业及行业要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为企业提供对口式人才服务,良好的人力资源可以缓解企业用工荒。建设的基地可以作为企业职工再教育的场所,也可以为后期的各工种考评工作提供一个实操考核的场地,这样企业也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双赢措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整合实践环节教学资源,有两种方案可以实施:一种方式是与其它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高职院间同类专业的区际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专业相近的院校各自主导一个或几个岗位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个院校的实训条件不可能全面覆盖所有岗位,即使很全也较难达到实训要求。高职高专院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分工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既可以整合实训条件的优势,又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师资资源,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联合打造以优势专业群。另一种方式是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将企业的生产一线作为实训场所,学生以岗位工作人员的身份置身于生产一线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对学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为满足学历及国家职业职格技能要求,从事技能教育的指导老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也就是需要“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如何实现双师型,有如下几条措施可以借鉴:一、影子工程,年轻教师通过本专业具有双师型教师的传、帮、带等方式,使年轻老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增长实践教学的能力;二、师资培训,每学期按计划外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学习,引进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具有教学能力的双师型队伍。三、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通过考证的方式,以促进双师型建设。

(3)行业专家、岗位人员、企业人员及高职院校共同等组成专门委员会,针对那些缺乏资格证的专业,进行岗位分析、工种分析,做到科学划分工种,既要全面划分,同时又不能重复认证,使所出台的资格证书具有权威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开发新的统一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使新开设的专业及以前不能考证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不再造成学生的误解,认为没有对应资格的专业是小专业,冷门专业,同时误导学生盲目追随热门专业,造成热门过热,就业季难就业。充分利用职业技能或技术等级鉴定机构的权威性来影响专业的合理性,使有现行的资格认证标准来界定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专业核心课程来体现专业核心内容。使专业的开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及实验实训和职业资格、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的要求全面接轨,互通互认,杜绝教学与技能鉴定“两张皮”的现象,既降低了学生的考试成本,又降低了鉴定成本。

篇6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本位学习;美国;英国;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 G719.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7-0083-05

工作本位学习的产生源于学徒制。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出现和发展,学徒制逐步衰落,工作本位学习也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正在被小批量、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取代,大工业化的设备操作方式逐步被智能化的机器取代,使得社会职业工作逐渐由简单、单一的重复性劳动向复杂、带有一定创造性劳动的方向转变。新兴的以低碳、数字通讯、生命科学和创新型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水平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不断创新。这些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特征是:产生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对企业和组织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该价值在特定背景下可能是很短暂的;许多知识不能像技能标准、过程手册或教材那样编辑成教科书供人们学习,而是在工作地背景中或最接近的环境中建构;知识学习需要与他人交流、磋商,在特定地点和实践背景中建构[1]。在此背景下,工作本位学习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再次兴起,并被赋予新的内涵,目前已成为美、英等国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模式之一。在我国,工作本位学习也得到了高度认可,其概念化模式已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并开始进入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

一、理论的视角——工作本位学习内涵的演变

在工作本位学习兴起的早期(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英国格拉斯格卡里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新工作本位学习的定义,即:工作本位学习比工作实习包含更丰富的内容。工作本位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扮演一个工作角色或完成一项工作活动,所取得的一个有计划的学习成果[2]。2000年,博德(David Boud)等人提出,工作本位学习有别于工作地学习,是一种发生在全日制工作雇员身上的学习形式,是学习者从获得新技能到开发解决问题新方式的过程。无论其组织系统如何,非正规教育的认知通常归类到这样的学习中[3]。2005年,英国大学职业奖委员会(University Vocational Award Council, UVAC)提出工作本位学习应该区别于工作关联学习。为准备进入职业的人设计的职业项目应包括雇主要求的能力、国家职业标准;重要的领域课程不一定在工作地完成。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不应该是在高等教育背景下,承担工作本位学习的特别训练,也不应该是一个狭窄视野内的、被限制实施的工作关联学习,反之,它强调的是把参与和实施贯穿于整个工作活动中[4]。以时间为脉络,工作本位学习内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出了两个要点(如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研究团队的定义):工作本位学习不应视同于工作实习;学习者应该参与到工作活动中。该阶段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朴素应用,确定了工作本位学习的地点是工作地,知识学习应与工作背景相联系;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者参加工作活动,产生体验和认知。二是彻底区分了学徒制,明确提出学习主体的身份是学习者,而非“学徒工”,这样学习者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自,打破了旧学徒制人身依附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学习者的任务不再是观察工作活动,而是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

第二阶段以David Boud等为代表,区分了工作实习,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本位学习的两个本质属性:一是工作本位学习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存在一个全日制的工作和从事该工作的雇员(学习者),这实质上强调了无论学习者原来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在学习过程中都要以雇员的身份加入到学习组织中。二是工作本位学习可以发生在非正规教育中。该阶段明确了工作本位学习与工作实习的本质区别,即学习者具有双重身份——学习者和雇员,这样就将学习和工作通过学习者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强调工作本位学习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确认了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阶段,工作本位学习内涵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此时,新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哲学和模式已基本确定,同时对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潜在问题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具备了用较完善的理论引领工作本位学习发展的条件。如英国UVAC的定义较全面地概括了新工作本位学习的特性,进一步明确了其项目的形式、内容和组织方法等,并提出了学习者参与和项目实施应贯穿于整个工作活动之中的观点。

二、实施的视角——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工作本位学习的实践

从1917年美国通过《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开始,到 1990年通过《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Act),强调学术和职业技能同等重要,并应用技术准备(Tech Prep)的概念,明确高中教育和高中后教育职业项目的联系,强制职业技能教育内容整合到高中课程中,再到1994年颁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School-to-Work Opportunities Act),再一次强调整合学术和职业教育,要求使用工作本位学习方式,帮助建立“无边界学院”(Non-college bound),以使学生实现从学校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的预期,工作本位学习才真正成为美国教育的主流元素。

美国工作本位学习的目标定位是: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背景下训练技能和思维;发展个人成熟度;获得职业生涯重点领域的一般工作经验;获得个人职业观念(包括职业倾向)。基于该目标定位的工作本位学习实施模式为:职业学院(Career Academy)和学生之间签署一个协议;为每个学生定制一个特别的训练计划;记录和评价学生在工作地的学习;工作地的荣誉导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并教他们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荣誉导师计划);学生在几种工作中轮换;为荣誉导师和指导者提供培训;企业提供训练地的教室;雇主为学校课程提出建议;企业服务于项目顾问委员会;企业职员要在学校任教和作报告[5]。该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工作本位学习主要发生在职业学院(Career Academy),并通过该机构使工作本位学习融入普通教育,成为学习者的一个教育选择。职业学院类似于行业和工业中的“合资企业”,包括本学区普通教育学校、相关学院(如技术学院)和大学以及地方各行业。其使命是为本学区的学习者提供达到教育和职业目标的机会,满足地方和地区劳动力的需要;课程设计以满足地方经济需求为前提,通过高中教育和高中后教育和训练的无缝融合,达到地方各行业与教育一起合作培养最有生产力的劳动力的目的。

其次,设计了“软”能力的培养措施。培养职业愿望和职业素质等“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荣誉导师计划(Honor Mentor Program)。荣誉导师是在职业领域中比较成功且愿意将经验分享给学习者的人士,他们除了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职业相关技术的机会外,还必须承担学习者“软”实力培养的任务:一是为学习者提供职业建议,并分享职业生涯学习中的相关“故事”,以人生经验促进学习者的职业愿望,从而使他们产生工作责任心、养成积极的工作习惯和态度等。二是要把学习者介绍给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本职业领域的其他人,其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使学习者拓展社交空间,开阔职业视野,训练职业思维,了解职业文化,发展职业洞察力,提高职业素质。

第三,工作本位学习是一个技术准备(Tech Pre)的过程,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者通过在普通教育学校(High School)和技术学院(Technical College)双重注册(Dual Enrollment)的方式,可以同时选择高中核心课程、适应地方雇主需要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技术学院课程,并分别获得来自高中和技术学院的学分(有些学分可以转入大学),为接受高中后教育作准备。二是工作本位学习将学术学习和工作地学习相结合,提供了与专业顾问一起工作的经历,学习者获得了与课程相联系的真实工作世界的工作经历,养成了工作责任心、积极的工作习惯和态度,提高了职业能力,发展了领导力。三是学习者可以在多个工作中轮换学习,为今后进入工作领域或接受高中后教育作好多重准备。

第四,为荣誉导师和指导者提供培训。荣誉导师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专业层面上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但在对教育哲学的认识、对现代教育方法的理解、对学术和实践知识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法的应用等方面则需要进行培训,以保证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始终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教育理念同步,与学生要求同步。

三、课程的视角——英国基础学位教育中工作本位学习的实践

英国的基础学位教育(FDs)是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和英联邦教育和技能部联合设置的一个两年的高等学历教育项目,它通过大学、再教育学院和雇主三者间的合作开展,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劳动力市场中缺乏特别技能的各类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

表1 英国基础学位教育中的工作本位学习模型[6]

通过表1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四个维度分析描述上述实例。从课程结构看,工作本位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实践课程可以是通常意义上的实习课程,也可以是与实际工作并行的一个工作任务;既有与工作相联系或相同的真实工作任务,也有学位理论课程。多重的课程形式和类型可以产生多样化的工作体验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习者信念、规范、知识和技能等全方位能力的提高。从学习者注册状态看,可以在雇佣和非雇佣两种状态下完成学习。工作体验既可以安排在学期内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假期中进行,但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时间长度,以便能够使真实工作世界中的问题和议题持续映射到学习者头脑中,从而产生相应的认知效果。从学习地点安排看,工作本位学习并不总发生在工作地,也可以通过在教室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实现,如表1中的图文传播基础学位项目。因此,真实的工作地点和教室(包括实验室)等都是工作本位学习的场所。看起来貌似简单的学习地点确定问题,实质上是基础学位教育中工作本位学习哲学的反映,这说明工作本位学习不仅是将学习归属于工作实习和工作场地学习,更是一种用于认知的教学方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学习与工作过程之间恰当的联系模式,这也是工作本位学习进入教学法领域的基础。从实施过程看,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来源于自身经验,并且这种经验必须通过参加项目安排的各种学习活动获得。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做”,观察、讨论和思考等学习活动均以“做”为基础;教学实施要在有实践文化的背景中进行,要将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深深地嵌入到相应的社会背景中,以产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四、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工作本位学习更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首先,工作本位学习的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与社会一并发展的,是不能离开社会情境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作本位学习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变革的自然属性。其次,工作本位学习的本质属性是发生在工作中的学习,这就决定了该学习模式具有随生产实践内容改变而变化的特性。认识论表明,生产实践内容的变化将导致个体获得经验类型或形式的改变,继而引发经验建构历程的改变;同时,随着个体经验数量的积累,经验呈现出关联生长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升华。例如,农业生产中的小麦收获作业,采用镰刀人工收割时,作业者获取的经验形式是手工作业的相关技能,通过直接参加作业过程建构经验;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时,需要操作机器完成收割、脱粒、包装等多个工作环节,这就使经验在范围和内容上变得更加宽泛,知识含量更高,关联性更复杂,要通过实践、书本、多媒体等多种学习途径建构多元化的经验认知历程。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不同经验认知的具体过程的变化,产生在工作背景之下,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因此在工作中学习是完成经验建构的高效方式。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既要坚定实施工作本位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又要从社会需求的视角不断审视工作本位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保证其与社会发展同步。

(二)工作本位学习并不总发生在工作地

认为工作本位学习一定要在工作地进行是一个认识误区,混淆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工作过程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经历的历程,该历程按照时间结点有规律地运行,其中各项作业均具有瞬时表现性,过时以后自然消失。而学习过程则不然,其是一个认知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认知过程常常表现出滞后性,这是因为经验的建构需要一个过程,从实践到认识需要时间。尽管任何工作过程一定是发生在工作地的,但这并不代表学习过程一定要在此发生。事实上,工作本位学习强调在工作背景下学习,而工作背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可以是工作地,也可以是实验室或教室(工作室),有利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认知的一切场所都可以是工作本位学习的场地。

(三)重视工作本位学习内部元素关联的复杂性

工作本位学习内部关系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量。宏观上,是经验和其建构历程的关系,即经验、环境、学习者及其相互间作用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的反映。中观上是各项学习内容(项目)之间的关系,即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知识学习、职业素质培养(如工作态度、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领导力等)以及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等内容之间的关系。微观上,表现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知识与学习者认知形式的关系,即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应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操作原则、组织环节等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工作本位学习项目所有的环节都要在工作地实施吗?特定环节在什么环境下发生更利于促进认知过程?通过多次实践、总结、个人协商、小组讨论等哪种形式升华经验?亦或是多种形式复合使用?采用学科体系、工作体系或其他体系表达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各元素间呈现多重化关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个元素的变动,可能会引起不同层面数个关系的改变,因而要在工作本位学习设计和实施中加以综合考虑。

(四)工作本位学习具有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式

工作本位学习以促进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水平为基本出发点,以学习者获得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为目标。它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模型,而是依据项目中各元素的特性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的不同状态综合考虑,确定其模式。如可采用不同课程结构的模式(见英国基础学位教育中的多种模式),也可采用不同学习类型的模式,如美国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实地考察(Field Trip)、跟随工作的实地学习(Job Shadowing)、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青年学徒(Youth Apprenticeship)等。

工作本位学习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学习模式,但已有证据表明,在工作活动中多数情况下是学习者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概念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使用,这与许多教育学者对工作本位学习的预期完全不同。因此,设计工作本位学习目标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产生欲速不达的情况。

五、展望

工作本位学习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有学者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提出,反思实践涉及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个人体验及思考,这个行为应该通过专业训练,组织和个人应该灵活地采用组织学习模式,建立终身的吸取经验的学习。一些学者从机制对学习过程促进作用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和协商学习应包含到工作本位学习中。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在正式的工作过程中最易发生非正式的学习,提出应该对实践认识中的知识创造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以提升这样的学习。从实践的角度看,工作本位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继续深入地融入普通教育之中,这就要对融入方法、机制以及效果等进行研究和评估;二是通过工作本位学习,如何实现教育价值的增值。例如,采用什么机制可以使工作本位学习更好地促进知识迁移;如何提高学术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协调性,如何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获得工作经历两方面都有更好的收益等。

参考文献

[1]Simon Roodhouse, John Mumford. Understanding Work-based Learning[M]. Surrey: Gower Publishing Limited,2010:14.

[2][6]Linda Burke, e.g. Toward a Pedagogy of Work-based Learning: Perceptions of Work-based Learning in Foundation Degree[J]. Journal of Vocation Education & Training, Routledge: Talor & Francis Group, Vol. 61. Num.1, 2009:18.23.

[3]Boud D., Symes, C. Learning for Real: Work-base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Symes, C.& McIntyre, J. (Eds)[M]//Working Knowledge: The New Vocation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Buck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0:14.

[4]University Vocational Award Council (UVAC). Integrating Work-based Learning into Education: A Guide to Good Practice[Z]. Bolton: University Vocational Award Council.

[5]Thomas R. Bailey, Katherine L. Hughes, David Thornton Moore. Working Knowledge: Work-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 Reform. New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Falmer,86.

Interpretation of Work-base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the USA and UK

GONG Wen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jing 100176, China)

篇7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配电系统;数据交换

0、 引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在掌握和控制电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可以达到相当精确的程度。电力生产企业为了及时了解调度管理信息,更好地执行调度指令,提高生产效率,对配电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改造,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管理输电网络,配电动化系统监控管理配电网络,两个自动化系统之间存在管理交界的地方,部分供电企业明确划分两个自动化系统之间的管理权限。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责对整个变电站设备的监视控制,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责对从出线开关开始的户外开关的监视控制,为了能够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要,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设备信息,如变压器低压侧开关、母联开关、出线开关等的信息配电自动化系统也需要使用。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如通信网络)、节约投资,供电企业一般在建设有通信通道的地方采用两个系统公用(如图1所示)或通过两个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来共享已有的数据。本文对共用信道方式不作详细介绍,主要对两个系统数据交互进行讨论。

一、变电站设备数据接入

变电站信息,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说,都是必须的。如何获得变电站设备的信息,在现场一般采用3种方式,如图2:

方法1:在建设调度自动化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串口把信息上传时,一般至少都留有一路备有串口,在上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使用该备用串口,通过备用串口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子站连接,通过子站把变电站设备信息上传给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配置设备相应的点号、系数,进行分析转换后,供自己使用。

方法2:如果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没有备用串口并且也不想新增串口,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置服务器获得新数据,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配置设备相应的点号、系数,进行分析转换后,供自己使用。

方法3:在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受变电站设备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两个系统之间的接口,调度自动化系统把处理好的数据直接传给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责接收数据为自己所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内容包括:①变电站、中心配馈线开关遥控;②变电站内变压器、母线、出线的遥信、遥测数据。

二、信息接入方案

对于上面提到的方式1和方式2,因为基本上都是涉及硬件方面的接口,在这里不做多的介绍,主要介绍方式3。

2.1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接口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接口时,必须保证两个分布在两个不同网段的系统安全运行,通过路由器等必要设备进行快速有效的连接;

2)两个系统都接入了变电站设备的实时信息,应该明确配、调两个系统的责任、分工,为日后维护明确责任,有据可依;

3)两个系统同一数据表,包括:场站号、点号、描述、属性、质量位等,方便日后供电企业系统维护,进一步保证配、调两个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4)选用统一、安全、高效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5)对于变电站10kV出线,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实现故障的处理,需要控制出线开关,最好把出线开关的控制权限下放给配电自动化系统;

6)调度自动化系统传送数据给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不能影响本身的监控,同时要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7)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需要自动留下记录,以便在必要时候进行查询和分析。

2.2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接口具体实现方案

1)硬件连接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在路由中设定两个系统的互访方式。

2)采用规约,网络层/传输层:TCP/IP网络协议;应用层:DL476-1992实时数据传输规约,0型规程。现对应用层DL476-1992实时数据传输规约简单介绍。

2.3传输模式

1)双方所需数据,依照共同确认的数据索引表,由对侧定期发送。

2)遥测和遥信数据的传送均采用全数据传送和变化数据传送两种方式。每种数据传送方式均采用周期性传送,周期可调。

3)对侧收到数据报文后,给予数据确认报文。

4)变化遥测数据可以缓冲一定时间再传输,时间可调。

5)变化遥信立即传输。

6)建立通信连接后,双方首先向对端发送全数据。

2.4报文说明

1)数据报文头控制域为A_DATA。

2)数据确认报文头控制域为A_DATA_ACK。

3)数据报文第4个字节“优先级”,各条链路唯一。

4)数据报文最大长度512个字节。

5)全数据报文可以采用分包传送,每个全数据报文必须标明起始序号。第一包全数据报文起始序号为0;若第一包全数据报文包含n个记录,则第二包全数据报文起始序号为n,第n包为前包(n-1)全数据报文所包含记录的总数。

6)全遥测数据报文与全遥信数据报文起始序号分别计算。

7)每次全数据报文发送,起始序号从0计算。

8)控制报文:第5、6两个字节表示剩余报文长度。

9)全数据报文报文头12个字节:第5、6两个字节表示剩余报文长度;

10)第9、10两个字节表示剩余报文长度;

11)第11、12两个字节表示起始序号;

12)变化数据报文报文头10个字节:第5、6两个字节表示剩余报文长度;

13)第9、10两个字节表示剩余报文长度。

14)变化数据报文数据记录序号从0开始计数。

2.5通信交互过程说明

1)客户端(Client)通信进程首先发起TCP层连接,服务器端(Server)通信进程处于监听状态;TCP层连接建立后,就可以准备建立应用层连接。

2)客户端(Client)通信进程首先发出A_ASSOCIATE请求建立链路的握手报文,服务器端(Server)通信进程用A_ASSOCIATE_ACK应答。握手成功后Client与Server~建立了应用层连接。

3)应用层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Client与Server可以向对端周期性发送全遥测、全遥信、变化遥测、变化遥信数据报文(周期可调),对端收到数据报文后,应回送数据确认报文,或数据否认报文。

4)如果Client端通信进程终止,Server端进程应能判断链路断开,并等待Client端再次建立链接。同样,如果Server端进程终止,Client端进程应能判断链路终止,并准备重新建立连接(或自动切换与Server端备用机进行通信)。

5)客户端/月艮务器端断开连接时,应该向对侧发送相关连接控制(放弃、释放等)ta文,对侧收到相应报文后,应断开连接,准备重新建立连接。

6)客户端服务器端长时间不能收到对侧报文时,应断开连接,准备重新建立连接(时间可调)。

2.6通信端口说明

cc2000系统计算机通信子系统作为服务器端时只用一个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连接,监听端口号可以统一设置。作为客户端时可以设置灵活的端口去连接远方服务器端。

1)具体实现: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协议的客户端,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协议的服务端。作为客户端的配电系统,可通过其网络实时监控机制向服务端的调度系统提出建立TCP/IP连接的要求,一旦该要求得到服务端的响应确认,配电系统即可与调度系统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

2)数据传输:两个系统的网络连接确立后,所交换的数据一般为:10kV线路的定周期遥信/遥测数据,实时变化的遥信/遥测数据。用户既可指定“周期数据传输的频率”和“变化数据的检测精度”,也可灵活定制两个系统的数据交换内容,还可以选择配网子站数据优先或者后台数据交换优先。

2.7控制操作

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事故区间定位、事故区间隔离和非事故区间的停电区段恢复供电的实现,一般都涉及对变电站l0kV出线开关的遥控,依赖变电站内出线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容量大,站外馈线多半是符合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容量少。在没有上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前,10kV出线开关的控制权属于调度自动化系统;投入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控后,为准确及时地定位/隔离事故区间、快速恢复对非事故区间的供电,l0kV线路出线开关的控制权必然向配电自动化系统开放。

为了电网的安全性,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控制指令的时候一方面配电自动化系统根据自身系统进行检查,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把选择控制指令发给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接受到指令后也根据自身的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满足条件下,把选择指令发给现场设备,在选择成功的情况下,把选择成功的结果返回给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收到选择成功的情况,再发执行的控制指令,再发控制指令的时候配电自动化系统还要再次进行条件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发给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再次检查后,发出控制指令,调度自动化系统把控制结果发给配电自动化系统。具体的步骤见图3。

为了保证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和明确区分出线开关是那个系统和人员进行控制的,配电系统发给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遥控指令中包含了操作人员、时间等相关信息。

三、工程实例

在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时,根据局的实际情况,对于变电站设备数据的获取,采用了两种方式:①使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备有串口,连接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通过子站把变电站信息传给配电自动化系统。②变电站信息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接口,获取变电站设备信息。见图4所示。

配电自动化系统采取逐步实施的过程,在本次仅有6个站的配电设备接入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调度自动化接口时把所有变电站的信息都接入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接口中采用基于TCP/IP规约进行网络连接和基于DL476―1992规约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个别变电站信息既从与变电站综自连接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获得了变电站数据,又从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中获得变电站信息的情况,进行双数据源的特殊处理。即在配电自动化子站获得数据正确的情况下,以它为优先,如果在配电自动化子站获得数据异常,自动转换到以调度自动化传过来的数据为优先。

现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接口在现场已经投入运行,运行稳定可靠。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视知觉角度 分析 现代公共空间艺术 材料语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引言

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尤其以公共雕塑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它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凝练地域文化、“补白”公共区域,常年不间断地与市民交流,不断地合成城市精神,无声地传播城市文化和特色地标。城市雕塑还通过刊载自己的图片、报纸、网络等媒介,形象地传播城市的现在和历史信息,不断地重复宣扬城市的理念。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在目前的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

二、视知觉的涵义

视知觉是更进一步的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包含视觉刺激撷取、组织视觉信息,最后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的基本要素,也包含了视觉认知两大部分。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好不好有关;但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

义、大脑怎么做解释,是属于较高层的视觉认知的部分。

三、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是以兼容性为基本内核.在现代人文精神支持下的艺术语言的集合体。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概念包含两个范畴。一是社会层面,公共艺术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受到来自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影响,社会的背景特征影响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概念的形成。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概念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计会、审美、艺术、环城生态多方向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具体的物化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涵盖了一切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带有公共特性的、以社会字体力服务对象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活动,传统认知的壁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水景、城市景观、建筑装饰物以及外放性的艺术活动、造型艺术、摄影艺术,乃至影视制作,都属于公共艺术的具体物化形态。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以被视作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概念,它主要是指 20世纪50外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社会化现象。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是公共性,它可以把各方面的参与者都结合在一起。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公共”特质,是相对传统艺术的文化观点而言的。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是一种人文关怀。公共空间的内在本质是人,例如它必须以人的体量为基础,以促进人的交流为目的。现在有些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尺度巨大,空空荡荡,人站在那里感到自卑,渺小,那就是否定人性的。公共空间还有政制意味。天安门广场也好,厦门的会堂也好,中轴线,对称,高度的秩序感,体现了权威。还有另一种公共空间,例如码头,公园,停车站,自由杂乱,生机勃勃。显现,这些公共空间都有其内在的、精神上与视觉上的性格指向。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就是要在这种公共的区域中形成体现这种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约定因素的精神性产品。虽然公共艺术品是经由艺术家之手完成,但它首先必须得到这一公共区域的精神认同。人对地域的认知、社会文化的表达、实质空间中的造型结构、材质与环境的互动、人文活动及心理情感因素,均应视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涵义。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公众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看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从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

“运用适当的技巧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并获得纯真和美的效果”。这是丹麦现代设计运动先驱者克林的重要设计原则。当前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强调材料的质感和光影效果的运用新材料的发展赋予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丰富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就可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

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材料不仅影响艺术造型的强度,加工工艺和方法,同时还影响和制约着公共艺术设计构思,决定公共艺术的形态、色彩肌理。此外,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还决定了观赏者的心理效应。材料处理得当,才能顺利地把公共艺术品所表达的意境呈现出来,因此,掌握材料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现方法是营造优质公共艺术的重要环节。材料按照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

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通常要使用到的材料包括木材、石料、金属材料等。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使用比较广泛,不同的木料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红木,材质坚硬,不易加工,不易干燥,握钉力强,胶结、油漆性能好。水曲柳:材质略硬,花纹美丽,耐腐、耐水性能好,易加工,韧性大,胶结油漆,着色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椴木:材质较软,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制作木线、细木工板、木制工艺品等装饰材料。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运用木料能够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石材具有耐腐蚀,美观大方、品味十足,能够给人沉重冰冷感,能够让人产生隔膜感,同时石材的选质选择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效果,石材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使用的也比较广泛。金属材料属于人工材料,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材料呈现的金属色彩,能够给人阳光、积极向上的材料语言,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新宠儿。

材料在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运用,要符合审美的要求。材料的选择搭配必须满足装饰美化的要求,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恰当地选择匹配、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在质感选择上要注意:以公共雕塑来说,雕塑是以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西方雕塑中的石质材料多选用石灰岩、花岗岩等硬度极高的石材,而在中国见到最多的是玉石雕刻,从这样两种不同材料上所具备的语言性上来分析,不难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上的差异性。玉石本身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就是说明的这样一种观念,在中国多用该种材料则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玉石是一种矿物质,在人的开采和加工之后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长期与某一人相配,则会渐渐融入该人的气质、品位,与该人合为一体,成为他的身体的一部分。

在中国比较常见的艺术品中还有一种为陶器,陶器也是在制作者长期的制作中形成的,在中国有一种说法“陶冶情操”就是说的这样一种道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陶器中多反映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素材,但是中国古代冶炼的青铜器则多反映一些神兽之类的题材,如夔龙纹,饕餮纹等。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不同材料在语言上的差异,如:青铜表现神兽这种人类似乎无法颠覆的力量,充分利用了青铜材料的语言性。同样,在表现生活的主题中,陶这种使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材料则充分发挥了陶的语言特质。

经过总结,对于材料语言的运用可以概括为:高材精用,中材广用,低材高用。高材即高档材料,不宜过多使用,用多了反而显不出高级的特点来,而且造价也高,不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精神。中材即中档材料,价格不是很贵,也具有现代材料的质感,可大面积使用,以体现时代感。低材是被人忽视的一些看起来比较落后的材料,如传统的园亭饰面材料玻璃瓦、竹藤及古老的红土砖块、铁、木、石等,但是低材料运用得当也可达到高雅的境界。

五、结语

材料是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实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激发设计思路。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这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利.公共艺术的材料语言表达.美与时代.2009(2).

[2]陈希文.公共艺术应体现自然的、和谐的环境整体性.美术大观.2009(2).

[3]石.设计符号学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研究.艺术与设计.2009(1).

篇9

关键词:单纯减压;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simple de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slippage withⅠdegrees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seas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Methods Select with degenerative slippageⅠdegrees of 78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sease,the control group of 39 patients with simple decompression method,the experimental group 39 patients treated b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loss and operation tim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ostoperative adverse symptoms appear lik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half year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leg pain,waist pain VAS scor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slippag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a year after the control lumbocrural pain scores and slip rate is worse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bviously.Conclusion On the companionⅠdegenerative slippage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patients take decompression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erapy effect is better than simple decompression method recently,but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obviously better than simple decompression treatment.

Key words:Simple de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with one degree of stenosis

退行型滑脱是因为腰椎的运动阶段发生退变导致的,代表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可能造成神经间歇性腰腿痛或跛行症状。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方法不见效或者频繁发作则要通过手术方法予以治疗[1]。手术旨在神经减压使症状得以缓解,单纯减压方法初期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中长期通过随访发现满意度开始逐渐降低[2]。本院采取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并对两组近期与中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8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是(52.21±2.3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是(3.1±0.4)年;并发症情况:高血压18例,糖尿病15例。两组病患无论性别,年龄与患病情况,或文化程度与家庭背景方面都不具备差异性,存在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通过CT和X摄影常规检查。对照组结合单纯减压治疗方法:硬膜外进行麻醉,选择俯卧。在棘突正中位置切开,对单节段做减压处理,适合选择2~4cm大小的切口,对双节段做减压处理,适合选择3~6cm大小的切口。针对单侧狭窄患者,在患侧处对骶棘肌进行分离,使黄韧带充分暴露出来以方便切除,将骨赘以内3~4mm切除给椎管减压,对马尾神经减压。针对双侧狭窄患者,使其椎板内板分离,使关节突处的黄韧带充分暴露出来以方便切除。如果存在很明显椎间盘突出情况,则需将髓核切除。实验组结合减压联合内固定术的方法:通过插管全麻方式麻醉,患者选取俯卧。在腰背正中做切口,对单节段做减压处理,适合选择2~4cm大小的切口,对双节段做减压处理,适合选择3~6cm大小的切口。沿着棘突将骶棘肌剥离,将椎板上位1/2,下位1/3位置黄韧带充分暴露出来同时予以切除,将钉点选择在椎弓根位置,对应放进螺钉,充分对椎管与侧隐窝减压,将椎间隙撑开,进而增加神经根管和中央根管空间[3]。要接受植骨的患者,用融合器放进适当碎骨从而达到植骨效果,凭借弯棒进行固定。评价依据: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后的状况,以及不良症状出现情况等;结合视觉模拟VAS评分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腿痛、腰痛和滑脱率分别予以评分,分值越低则效果越佳。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研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字2检验,检验结果用P表示,P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应用单纯减压治疗方法对没有腰椎不稳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对那些伴随腰椎不稳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来讲,减压以后联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辅助脊柱确保稳定,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4]。从VAS评分结果看,两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都比较好,另外单纯减压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证明该方法造成更小创伤。由这个层面看单纯减压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尤其对高龄患者,他们手术耐受不高,做单纯减压临床效果较理想。但单纯减压远期效果不稳定,原因是单纯减压对于腰椎持续稳定缺少约束,有中长期失去效用的危险。所以,想要获得更佳中长期治疗效果,要先考虑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方法,此方法能有效确保腰椎稳定,对重塑脊柱稳定也十分有利,还可对腰椎病变位置荷载不平衡予以纠正,对畸形进行矫正,对椎间隙恢复非常有好处,大幅度提升植骨的融合率。

综上,对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疗法近期效果不如单纯减压方法,但远期疗效明显比单纯减压治疗方法好。

参考文献:

[1]伍泽鑫,邓仁椿,罗敏.单纯减压与联合融合手术治疗两节以上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04:631-632.

[2]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单纯减压或融合手术治疗两节以上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03:378-380

篇10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和人事部共同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经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为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这将意味着,越来越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取得学历文凭证书,还可以取得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这对于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全国每年大约有500多万人参加近千种职业的职业资格考核,累计已有3500万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