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11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管理细则

篇1

摘 要 文章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为背景,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不当盈余管理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建设,而不断完善的会计准则又有助于防范和制约盈余管理。因此,应尽可能提高准则的质量,并将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并重,从而防范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以引导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关系

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会计准则天生会成为管理当局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准则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对手,两者在博弈中不断演进和发展。

一、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与诱发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干预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可以说会计准则是一柄双刃剑,会计准则过宽,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会泛滥,相关利益者因虚假会计信息而蒙受经济损失;会计准则过严,企业管理当局职业判断的自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管理效率。因此,会计准则对于盈余管理一方面有着限制和制约的作用,一方面又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合法操纵的空间。

1.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

会计准则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制约盈余管理的使命。由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特点不仅限制了管理当局会计选择的自由度,提高了披露会计信息质量,还成为审计执业和证券监管的重要依据在制约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诱发

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动会影响到以利润为主的会计数据,而利润等会计数据又是制定各种契约最常用的依据,因此会计准则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的契约成本。受自身利益驱动,经理人员必然会对此作出反应,以消除准则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也诱发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可能性来看,除了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的功能锁定等原因外,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也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会计准则的局限性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准则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原则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主体假设忽视了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反映,如关联交易中的另一方这样使得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轻而易举地操纵利润成为可能。货币计量假设与确认原则一起,将不可计量的项目排除在会计报表之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大量的经济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

(2)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会计准则起草的具体程度可以从非常抽象到非常具体。针对一些公司的管理当局游戏会计准则,或者不恰当地运用判断的问题,一些人主张会计准则规则化;但是一方面,增加规则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实践已经证明具体规则再多,那些希望利用准则的人总能找到可钻的空子。

(3)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局限性

从本质上来说,准则制定者不可能像直接参与市场的专业人员那样对环境作出迅速的反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定的认可程序后,才能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总是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而且,这种滞后性是不断发生的。

二、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1.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建设的推动作用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密不可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几乎都有资本市场案例为其背景。从会计准则出台的顺序来看,现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的重点是规范企业盈余的确定,而对其他项目则涉及较少。这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盈余质量的重视,也与防范企业盈余管理的紧迫性密切相关。随着这些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企业财务报表特别是净利润指标确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2.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影响

剩余选择权的存在,决定了会计准则必然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作为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表的依据,会计准则必须具有规范性。在我国,为了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加以规范,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等方面都尽可能的明确规范,减少盈余管理空间,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但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如果只强调准则的规范性而忽略灵活性,准则中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太少就会影响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会计准则的综合效用。所以,盈余管理现象的出现,让会计准则制定者发现了准则灵活性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会计准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3.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会计准则质量的外在表现。会计信息质量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上。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兼顾相关性与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缩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来华,黄娇丹.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财会通讯.2009(9).

[2]任春艳.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当代财经.2005(5).

篇2

摘 要 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企业管理 影响

一、前言

会计准则是影响企业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体系前后的变化,可以十分明显的看出,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对企业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有助于企业走国际化道路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财务告准则,主要精神与国际财务告准则相关内容已基本一致,这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此前,由于国内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企业到海外融资,其财务表往往得不到认可,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告准则趋同,可以使企业在海外上市时按照国内准则编制的财务表与按照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表之间的差异基本消除,披露的信息符合国际标准,这有利于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拓展国际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

2.新会计准则有助于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经济行为确认、计量、列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治理理念,加强风险驾驭能力。例如:《金融工具列》准则规定企业必须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公允价值、流动性风险等业务治理信息。为此,治理层必须理解准则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其中蕴涵的科学理念,将这些治理理念运用到企业的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并利用先进的风险治理技术、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增强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

3.新会计准则有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表体系更加完整,披露内容更加丰富、透明。这有利于加强监管部门、企业内部各层面、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有效的激励、监督与约束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4.新会计准则有助于提升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编制的财务告不仅仅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反映,也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新会计准则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财务告信息质量,提升企业良好诚信的形象。

5.新会计准则有助于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这次新会计准则将新设立一个项目:金融工具。将以前的短期股票投资,长期股票投资,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纳入到金融工具中。同时将金融工具分为三类:可供出售类,交易类和持有到期类。持有到期类主要是债券类投资,而股票类投资就可以按照管理层的意愿进行划分。如果计入交易类的话,其公允价值的变化每次都会影响当期利润状况。而计入可供出售类的话,其公允价值的变化只影响资本公积,而到资产转移的时候才将其确认为当期利润。不同的分类就造成对利润表影响的时点变化不同。新会计准则要求对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等。

三、以新会计准则促企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新会计准则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提高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自觉性。为保证执行新会计准则顺利推进,企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切实将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纳入重要议程,制订完善的实施方案,成立新会计准则实施领导组,并进行有序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是财会部门的工作,而且涉及到资金营运、科技信息、生产销售等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认真负责,主动协调沟通,加强配合,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目前我国企业进行的新会计准则培训仅局限于财会人员,培训面狭窄。必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自上而下的全员培训,凡是涉及应用的部门和岗位都应该参与,尤其要对风险管理、销售管理、资金营运部门和生产负责人进行培训。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要研究新会计准则对本企业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信息系统支撑。针对我国企业科技信息系统较为薄弱的现状,要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销售管理、资金业务等适应新会计准则需要的信息系统;同时对现有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改造,确保软件和硬件的性能和容量能支持系统运行。同时,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应加强交流和学习,了解借鉴其它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经验、做法以及工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走弯路,确保新旧制度的转换顺利完成。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中很多项目的变动对我国企业管理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此次新会计准则的突破是体现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精神。尤其是在一些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虽然,还无法达到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但也体现出我国会计行业正在努力的与国际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也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一方面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另一方面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说是一次机遇,企业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内部控制体系、财务会计信息体系和业务流程体系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韩雪.论会计从业人员如何应用新会计准则的挑战.民营科技.2010.12:78.

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盈余管理;途径

1.盈余管理概述

1.1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

1.2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

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二是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佘信息。在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三是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2.1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1)资产减值准备不再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法宝。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企业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原因在于旧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这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在前一年已经出现亏损的企业,为了避免三年亏损被ST、PT,往往在当年大力计提减值准备,使劲大亏一笔,而在第二年予以转回,调增利润,以实现“盈利”,其实质上,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变化。这种手段在管理层收购时备受青睐。

(2)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要求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跳过公允价值的使用,以避免利润调控。在我国“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计量中的“软肋”,其干扰因素大,准确性差。

2.2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开“新路”

(1)新会计准则为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新准则改变以往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缩减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转而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作为当期收益。这项规定,将为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企业, 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使得企业的账面业绩发生变化,而且愈是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企业,其调节利润的空问就愈大。

(2)非货币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非货币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应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性质; 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第一个条件,那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企业,必会想方设法让关联方的非货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商业实质的划定界限模糊,第一条件的成立就有很大可能。对于第二条件,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的真实与否成为关键。在我国“公允价值”的成熟操作环境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评估机构评出的“公允价格”往往并不公允,这使得企业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有可能买通评估机构,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

(3)无形资产的新规定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新的着眼点。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4)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企业盈余管理辟出新径。《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公允价值,企业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利用此规定,企业可能通过从关联的企业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房地性资产,然后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利润。在以往,房地产只有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在新准则下,只需进行价值重估便可确认收益了,这给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径。

3.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佘管理的途径

3.1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各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

3.2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企业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很强,这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3.3利用公允价值

新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均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更有助于相关利益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多数行业缺乏相关的活跃市场,外部公允价值参数获取仍不透明,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难度较大,这就削弱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会导致财务数据可操作性加大。

3.4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旧准则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而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扩大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范围。

4.新准则下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是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是在会计准则未明确规定时发生的,所以要做好会计准则的完善工作;三是加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提高相关人员素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够具体,尤其是对第三者(报表的使用者)应负有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其审计报告中基本上不对企业盈余管理状况做揭示,从而使报表使用者因使用失真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一方面需要规范评估业务,提高评估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评估人员专业素质、法律观念同时进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企业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予以重视,分析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内容、方式、方法,预估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佘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研究近期审计和证券监管的对策,制定长远的治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著.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篇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合并会计报表和金融工具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或重新制订。这些新的具体办法的实施必将对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必将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新的条件下将要产生的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研究、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

一、《存货》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存货》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所谓后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原材料的价格;而先进先出法则是参考最早购入原材料的价格。当购入存货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前期和后期有涨有跌时,采用不同的存货流转假设会对会计利润产生影响。当存货价格呈现下跌趋势时,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增加会计利润,从而多交纳企业所得税;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减少会计利润,从而少交纳企业所得税;当存货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时会减少会计利润,少交纳企业所得税,而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则会增加会计利润,多交纳企业所得税。在存货的整个使用期限内,无论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对会计利润的影响总额都是确定不变的,对纳税影响也是确定不变的,只是利润和所得税额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有不同的分布。

所以说,无论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其本质上体现的都是对未来存货价格趋势的预测。《存货》准则采用先进先出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更多的原因是假设存货价格会上升,这样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会增加而多交企业所得税,同时先进先出法也符合一般企业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

将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量限制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中,可以增加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存货》准则第十九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利用这样的规定可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企业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存货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去掉结转入本年利润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外,余下的就是企业转回的存货减值损失。具体数字可以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掉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用公式可以表达为:

RLAI=LAI-ILAI

其中:LAI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借方发生额,ILAI为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RLAI为转回的存货减值损失。

为了验证上市公司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以建立净利润(NT)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RLAI)的一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NT=a+b×RLAI

其中: a为回归模型的截距; b为回归系数。

在取得统计数据后可对回归系数b进行假设检验。比如假设显著性水平α=0.05,当检验统计量t>tα/2时,就可以有95%的把握断定回归系数b显著地不等于0,相关关系是显著的。也即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之间是显著相关的,这样就可以判断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进行了盈余管理。

进行这个假设检验还要注意b的符号问题。

当b>0时,说明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之间是正相关的。即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越多,净利润越大,这样的盈余管理手段是显而易见的。

当b<0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这说明存货减值损失转回越大,净利润反而越小了,有可能是企业利用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掩盖了巨额亏损,这需要结合对其他因素的分析来确定,可以构造二元回归模型或更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再进行回归系数的检验,从而揭示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和手段。但要注意,回归模型中并不是“元”越多越好,并且要进行方程的F检验,只有方程通过F检验才能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验证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关系还可用相关系数。设相关系数为r,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r的公式如下:

式中x、 y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r取值在-1-1之间。在进行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相关性检验时,可假设x为存货减值损失转回,y为净利润,或者反过来也一样,在相关系数计算中可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当r趋向1时,表明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高度正相关,说明企业利用了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来增大利润,进行了明显的盈余管理;当r趋向-1时表明存货减值损失转回和净利润负相关,说明企业有可能进行了更复杂的盈余管理,比如利用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掩盖了巨额亏损; 趋向0时表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由于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开始实行,至本会计年度结束只能取得一年的数据,因此利用这样的模型还不能进行同一家公司的纵向检验,只能进行上市公司的横向检验。

二、《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值准备》准则第十六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现以固定资产为例进行说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内,无论是减值损失的计提还是折旧的计提对利润的影响都是确定的,但是损失和费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是不同的,因此会影响不同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产生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在新准则的规定范围内,企业可能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来降低某一会计年度利润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由于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并且在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要重新调整折旧的计提数额,在随后的年度内折旧额将大幅度减少,利润将大幅度增加。这种可能对亏损公司特别有利。举例来说,假如有一家公司在2005年亏损,预计在2006年也将亏损,按照我国的有关证券法规规定,这样的公司将被冠以ST,如果2007年继续亏损,将被摘牌。为避免被摘牌的噩运,在2006年中企业可计提巨额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在2006年出现巨额亏损。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相应的折旧也减少,2007年及随后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利润将大幅度上升,这样就有可能实现盈利,避免被摘牌的噩运。所以说,新准则的实施有可能促进了盈余管理现象的产生。

验证这样的盈余管理是否存在,在固定资产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考察几个年度内折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来推测。构造如下模型:

R=D/A

其中: R是比率,D 是年折旧额,A是固定资产总额。

用R的变化可以发现同一公司在不同年份中折旧的变化,也可以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分组后,用R考察不同公司在同一年度内折旧的变化,也可以考察同一组内的样本公司在不同年度内折旧的变化。如此一来,则可以更好地揭示盈余管理是否存在以及盈余管理的程度。这样的分析要结合其他数据来进行,如固定资产原值和减值准备计提的证据等等。

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 培训 原则

1.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发展四大资源中的第一要素。企业作为一类既有经济性又有社会性的组织,为了让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整合和利用企业所拥有的各类资源,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这可以归结为企业的管理问题。而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和重要的意义,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培训又是其关键内容。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提高其职业素养,是提高发挥工作潜能和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使其更好为企业服务,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国外的大公司都很重视员工的培训,而国内的企业有组织的开展员工的培训起步较晚,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也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但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普遍重视对员工进行的人力资源培训,但由于理论和经验上的不足,人力资源培训尚处在摸索阶段。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当前普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盲目跟风,培训目标不明确;②生搬硬套。很多企业对该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盲目,没有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③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欠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实质上是一种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和需要严格执行的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体系;④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企业是由各种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员工组成的,对不同层次的员工使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而不应当是宽泛的培训或者是过度强调理论学习。

2.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使之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应当是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所有的培训工作都应当是围绕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来展开。而企业类型多种多样,从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模式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对员工培训而言,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培训应当遵循以两个基本的原则来进行。

2.1明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培训目的

人力资源培训应当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服务的,因此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首先就应当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及是否已经制定了具有可行性的企业发展规划。应当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必须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盲目进行培训,没有目标的热情无异于在黑暗中远征。

2.2制定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员工培训计划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每个企业也都有自身特定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以企业发展规划为导向,将员工的培训工作当成是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的实现手段之一。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到当前企业发展对员工技能的需要,还应当考虑长远规划,使得培训计划具有连续性。从理论培训到技能培训,都从生产经营的需要出发。

3.实例应用

本节中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基本原则和常见问题,以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的员工实际培训为例,探讨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目标的制定

公司现有在岗职工6017人,技术工人4528人,其中高级技师16人,技师125人,高级技术工人2556人,中级技术工人1045人。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开发模式,逐步优化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经过多年的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化工企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多,公司在每年的发展目标都有所差异。因此对于员工的培训也是围绕着当年的企业发展目标来制定的。如在2011年度,公司制定了“狠抓变革重落实、结构调整为发展、拓展市场占先机、优化运营升效益”的运营方针,对员工培训提出的目标为“有用、适用、提升”。围绕这一员工培训目标,分别以不同的专业和技能层次需要展开员工的培训工作。

3.2技能型员工的培训

对技能型员工的培训目标是“有用”。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化工操作工、化工检修钳工、化工检修电工、化学检验工这几类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依赖性很大。因此公司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针对这几类员工的专业技能展开培训,经过全年4期的培训,使公司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这几类员工数量超过50%,员工技能合格率达到83.4%。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全年共举行了11期,受训人员的合格率接近100%。通过对基层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了公司日常生产活动的安全,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公司效益也得到提高。

3.3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对专业型员工的培训目标是“适用”。结合化工企业的特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实现无环境污染和保障员工的健康也是公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对此公司对这类型的员工进行了63人次的专业培训,对本公司能力范围内无法实现培训的专业员工,采用外派学习的方式进行,如对财务人员就采用外派继续教育的方式。这类型的员工培训数量超过230人。

3.4企业高级技术型员工的培训

对企业高级技术员工的培训目标是“提升”。结合本公司实际,对化学工程专业和高分子专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采用学术培养的模式,通过这类型员工的学历和学位晋升鼓励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这类型员工的专业素养,提高了高素质人才在公司员工中的比重。为了鼓励这类型员工继续深造,采用学历、学位晋升奖励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提升,全年共奖励员工41名,奖励费用4.03万元。

3.5培训效果与不足

公司经过对各类型员工的培训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公司生产中的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员工培训的结果也以公司年度发展规划为宗旨,二者实现了较好的结合。但也存在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对员工的培训缺乏还没有形成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的体系,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受到公司的决策行为影响较大。此外,如何形成一套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价系统也是在进行中的课题,力争实现对员工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4.结语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实现密切相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企业在系统的使用这些理论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企业管理者从企业实际出发,转变管理思想,同时扭转对员工培训的认识误区,总结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吴碧达.成功企业如何培训员工[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刘新军.企业培训务实[M].沈阳,沈阳出版社.

篇6

【关键词】战略类型 管理会计技术 业绩

一、引言

“战略管理会计”最早由Simmonds (1981)提出,他尝试从会计角度评价企业的竞争对手。从此,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出现大幅增长趋势(Bhimani & Langfield-Smith, 2007;顾维维,2010)。但是关于“什么是战略管理会计”仍然缺乏共识。目前,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仍然相对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可研究性与其实证研究缺乏之间的矛盾,正是进行此方向研究的动机。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点,旨在探讨不同的战略选择下,应采用哪种管理会计控制技术,及两者的适配关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二、基于权变理论的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和制度应适应环境因素和企业特定因素的综合作用(Anderson & Lanen, 1999)。本篇文章中的战略集中在业务单元战略,采用Miles and Snow’s(1978)界定的“探勘”、“防御”类型。

(一)业务单元战略。

Miles and Snow (1978)定义了四种组织战略:探勘型、分析型、防御型及反应型。Miles and Snow、Anderson & Lanen,1999认为分析型战略是探勘型和防御型的混合形式。探勘型战略是企业作为市场的创新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新产品、新机会。相反,防御型战略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提高效率。探勘型战略和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都强调环境(外部性)及长期(前瞻性)的导向作用。Guilding’s(1999)指出探勘型战略与采用竞争者战略存在关系,相比采用防御型战略,采用探勘型战略的企业更广泛的使用管理会计技术。

(二)战略模式化程度。

战略模式化程度是指公司采用特定方法选择战略的固定程度。Mintzberg (1987a)建议企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战略,可以采用预先制定的战略方向,也可以在战略缺乏时采用应急战略。一项设定战略要求不断探讨战略行动并不断进行修正,而紧急战略强调战略决策的模糊性,因而具有极大灵活性(Bhimani & Langfield-Smith, 2007)。采用设定战略的组织一般进行积极的战略管理,这意味着需要类似的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多战略导向的信息。

三、战略管理会计技术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研究表明,传统的管理会计设定短期框架往往导致公司的内向聚焦,忽视战略定位,而公司战略是与面向未来的长期性时间框架、外部聚焦特点相联系(Andrews, 1987)。因此Guildinget al. (2000)认为战略的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企业采用哪种管理会计控制技术。研究人员一般将管理会计控制技术分为5大类:(1)成本核算;(2)计划、控制及业绩评价;(3)决策;(4)竞争者会计;(5)顾客会计,前三类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主题相对应。根据有关战略类型的分析,采用“探勘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计划、评价及业绩评价,战略决策,竞争者分析和顾客分析等管理会计技术;采用“防御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成本核算,计划、评价及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技术。

四、管理会计技术与公司业绩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持管理决策和管理控制(Abernethy & Bouwens, 2005)。 (Baines& Langfield-Smith, 2003)认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改善资源的分配,增强产生积极业绩的可能性(Christensen & Feltham, 2003)。虽然大多数研究支持管理会计控制技术的运用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Larcker,& Randall, 2003),但仍然有部分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Abernethy & Guthrie, 1994)认为相比采用“防御”战略的企业,采用“探勘”战略的企业广泛的使用管理会计信息能取得较好的业绩。某些研究已经证明管理会计信息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甚至为负相关。Ittner and Larcker (1997)发现战略控制措施对公司业绩有负的影响。

尽管认为管理会计技术对公司业绩是否存在积极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各自参半,但认为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的观点更具有内在合理性,因为管理会计技术提供合理有效的增量信息,而非传统会计系统聚集的信息。

五、结论

本文从管理会计控制技术视角评估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对有关战略类型、管理会计技术的文献进行了总结。然后根据众多研究观点,尝试分析了基于权变理论的权变因素——业务单元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式化程度对企业管理会计技术应用的影响,及两者的综合作用对最终经济后果——公司业绩的影响。但仍然存在局限性,例如基于权变理论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战略类型,也包括企业是否为市场导向,企业的规模等。

参考文献:

[1]Abernethy, M. A.& Brownell, P. (1999). The role of budgets in organizations facing strategic change: An exploratory study.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4.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 财务管理 影响

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首先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时间里企业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工作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此使会计工作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作为我国会计行业向世界接轨的新的行业标准,其科学实施度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详细分析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有助于企业认识到新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性,有助于企业认识到新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会计行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根据新会计准则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一、新会计准则主要变革的分析

新会计准则在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本上,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与明晰性等原则。并在新会计准则中增加了相应项的新准则以形成系统化的准则体系。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具有行业特色特殊问题准则的完善使得我国特殊汗液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有据可依,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种种变革为我国会计体系的完善、会计工作的科学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急促,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要求企业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与完善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会计工作能够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企业必须针对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与重视、加强自身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此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借助社会财会人员培养机构以及自身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学习,以此提高企业财会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与掌握,促进新会计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中许多内容是新加入内容,传统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所接触不到或涉及较少,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必要的学习,以此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到实处,使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准则要求,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地位,并明确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同时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认识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基础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达到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监督并审计企业资金的使用,为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奠定基础。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过程中,要注重以企业经营特点与工作流程为基础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以此达到企业内部控制协调、组织、调整职能的开展。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还要注重对授权审批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控制与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进行,以此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科学行与法规性,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处于严格的法规控制下。

4.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使得企业经济环境、风险状况以及自身信用会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产生变化,导致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企业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状况,更加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相关性的提高。随着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不断深入,历史成本会计正向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共存使得企业必须针对这一情况科学的进行企业公允价值引入,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企业必须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财务工作的调整,并注重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水平。通过企业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调整、完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处于严格的控制下奠定基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由于企业的各种问题导致了其实施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克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明宇.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财经资讯,2009,6

篇8

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条 根据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下列单位承揽广州市属的勘察设计业务,须到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称市建委)办理注册手续并取得《广州地区勘察设计注册证》(简称《注册证》)后方准经营:

(一)主体在广州市的国务院部属持甲级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

(二)主体在广州市的广东省属持甲级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

上述两类单位均不含其派出或分支机构。

第三条 办理《注册证》须持本单位介绍信和勘察设计证书,并在验证后递交证书的副本复印件,填报注册登记表一式二份;第一次办理《注册证》的单位还应递交《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申请表》的复印件。

《注册证》有效期为一年,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办理。

第四条 下列单位承揽广州市属勘察设计业务,须到市建委办理登记手续并取得《广州地区单项工程勘察设计登记证》(简称《登记证》)方准经营:

(一)主体不在广州市的国务院部属和各省(包括广东)属持甲、乙级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

(二)主体在广州市的国务院部属持乙级勘察设计证书单位;

(三)主体在广州市的广东省属持乙、丙级勘察设计单位。

上述三项的勘察设计单位不含其派出或分支机构。

属第(一)项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广州市属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一般应与主体在广州市的持证勘察设计单位合作设计。

第五条 办理《登记证》须持本单位介绍信及其业务主管部门的证明和勘察设计证书(副本),填报《单项工程勘察设计注册登记》表一式二份;第一次办理登记的还应递交勘察设计证书副本及其复印件和经批准的《工程勘察设计证申请表》的复印件。

《登记证》只适用于经核准登记经营的该项工程。

第六条 凡领取《注册证》和《登记证》的单位,应同时提供本单位公章和图纸专用章的印模。

第七条 《注册证》、《登记证》不得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

第八条 《注册证》、《登记证》领用单位均应按规定向市建委缴纳勘察设计管理费。领用《注册证》的单位应在当年六月底前和十二月底前分两次缴纳;领用《登记证》单位应在办理登记后一个月内缴纳。

第九条 注册、登记单位结束在本市经营或撤销时,应提前二十天通知市建委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 在《注册证》有效期内,使用单位应在每年年终过后的二十天内向市建委报送《市外单位承担广州市项目勘察设计统计表》。

第十一条 对本省属于丁级和外省属丙、丁级勘察设计的单位,不予办理领取《注册证》和《登记证》手续。

第十二条 本市属勘察设计单位跨出广州行政区以外经营的,应报市建委备案。

广州市属勘察设计单位到广州经济开发区承担业务,不属跨地区经营。

第十三条 违反本细则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凡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或申报假资料骗取注册登记,按无证勘察设计论处,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罚款并限期补办注册登记手续。屡犯者取消其注册、登记资格,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吊销其勘察设计证书。

(二)非法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注册证》、《登记证》者,按国家工商局、国家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对处罚不服的者,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执罚部门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逾期不申诉又拒不执行处罚者,由执罚单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五条 罚没财物金额上缴地方财政。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勘察设计的资质工程勘察资质分为三个类别:

1、工程勘察综合资质

工程勘察综合资质是指包括全部工程勘察专业资质的工程勘察资质。

2、工程勘察专业资质

工程勘察专业资质包括:岩土工程专业资质、水文地质勘察专业资质和工程测量专业资质;其中,岩土工程专业资质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等岩土工程(分项)专业资质。

篇9

关键词:会计准则 资本商业监管规则 盈余管理

引言

根据Healy 和 Wahlen的说法:盈余管理就是为了使受利益影响的企业或个人,在企业基本经济状况方面产生误解,或者是针对企业向外界公布的会计数据合约的结果,以对财务报告和交易设计的分析来重新制定财务报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分成三方面来表述:进行盈余管理目的;盈余管理需要在什么方面着手,具体的说,包括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向以及盈余管理结合结构、程度;怎样进行盈余管理,(如直接的会计工具或构造交易、事项等非直接会计工具)。三方面都在资本商业监管机构的影响下,但是只有第三方面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产生联系。因为,从资本市场、合约和政府监管这三个方面来看,资本商业监管机构会一直影响着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也影响盈余管理工具的选择。资本商业监管机构制定的规则对有些管理动机本身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和其具体想要达到的目的,就和会计准则指定机构关系不大。会计准则的具体规范,只针对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工具的选择和构造交易事项。假如其中的某些交易或事项被会计准则规定不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就不能用作盈余管理。

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的影响

适应资本商业监管规则,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因为增加利润是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那么其盈余管理最终的目的指向就是避免发生亏损,或者避免因为持续亏损使股票被停牌,或者摘牌,然而这些冲销行为的表象是使利润降低,当期收益大幅下滑,实质上对下期公司盈利的快速回复有利,且起到保牌的作用。然而证监会只是从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些会计业绩指标,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和再融资资格进行管理。而有些上市公司因为盈利能力较差,面临被迫停牌和摘牌的局面,因此就会进行盈余管理,用以保住股权再融资资格和避免被特别处理、被停牌、被摘牌等。基于适应资本商业监管要求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我国的证监会职能就是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不同的监管规则,就会产生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证监会如何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行为进行遏制呢?是不采用会计业务指标,还是重新制定?这些实际操作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脱离会计指标的实质性监管是不现实的。因此,证监会在保证其实质性监管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有关的会计业绩标准、指标,对监管规则进行不断地补充调整。盈余管理三方面的表述说明,会计问题范畴不包括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各种有利益冲突的个人或公司之间的利益比拼,如何选择盈余管理工具、如何进行交易、如何进行事项构造时才会用到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一直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这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和股权再融资监管规则的变化轨迹,反映在1998-2010年的三个时间段,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理论分析与研究结论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审计师身上承载着人们长期以来遏制盈余管理的希望和责任,但是,盈余管理和现代企业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合约安排融合在一起。政府制定的一般性、通用性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是不全面的。经理人可以制定剩余的会计规则,这些权力由注册会计师行使监督责任(谢德仁,1997)。这就使企业的盈余管理成为可能。这样,制定会计准则的部门就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完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它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是苍白无力的。它的稳定性也就无从体现。这样,它就不能在长远期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指导,也就削弱了在降低成本板块会计准则的实质功能。因为,设计交易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也正是会计准则管理的空白,因为交易可以更新。所以说,应用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进行遏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化解、减弱盈余管理的动机才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其中,对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的修改,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才能作用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由表1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迁的三个阶段可以判断出以上结论的正确性。通过分析1999年、2001-2006年、2010年的样本,可以判断出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和财务状况恶化之间的关系。

上市公司在1999年的盈余管理,是通过债务重组产生的效益取得股权再融资资格,以及避免企业的亏损现象发生,这样就使得有些财务并不困难的公司,也会进行债务重组,谢德仁(2008)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谢德仁在对1999年的样本进行分析中发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是不是产生债务重组没有直接关系。在2001-2006年的样本中,那些能够避免亏损的上市公司,也不能通过债务重组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原因是:《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在这个期间规定,债务重组所获得的收益只能算进资本公积里面,这样,就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中分母变大,分子不变,收益反而降低。这样就保证了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就是因为财务状况不佳所致。在2010年的样本中所体现的是:债务重组可以增加当期利润,但不能由此进行股权再融资,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就不能把债务重组当做盈余管理的形式。对那些有被停牌、摘牌危机的公司来说,因为其财务状况困难,就可以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这样具有摘牌或停牌动机的ST和ST公司就在我国的盈余管理研究中,作为财务困难的样本,这样就使得盈余管理的界定产生了困难。

综上所述,以下提出研究论题:

A1:1999年样本显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的发生与其财务情况关系不大。

A2:2001-2006年样本显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与债务重组呈现反向行走趋势。

A3:2010年样本显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越好,该公司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越低。

以上论题如果通过检验,就说明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发生作用的是资本商业监管规则,而不是会计准则。从这个层面上讲,改变资本商业监管规则,才能遏制盈余管理行为。

数据来源和结果分析

本文建立LOGIT的回归模型,来对债务重组和财务困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对照,采用谢德仁(2008)的模型进行验证:

其中,t表示债务重组发生在哪一年,1表示发生,0表示没发生,有效的财务指标是t-1年或t-1年末的,它能有效地预示企业的财务情况。它包括GPR(主要业务利润率)、OPC(经营性现金流比率)、TNRA(总资产周转率)、LEV(资产负债率)、QUICK(企业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即速动比率)等指标,公司规模、上市年龄、行业和除1999及2010年的样本年份也受回归影响。

因为1999年和2010年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有可能通过债务重组发生,但是发生在2001-2006年期间的债务重组,其收益不在公司的利润范围里,只能在账务上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目的就会落空。为了对此进行掌控,1999年在模型中对这两年样本中的ALOSS(避免亏损动机)和EFQ(保股权再融资资格动机)进行调控,而在2010年,因为债务重组不影响股权和再融资资格,所以仅调控了ALOSS。本文研究的债务重组样本是720(44)家、6957(608)家、1350(175)家,数据从WIND数据库中获得,巨灵证券的信息系统、金融界所属网站及上市公司所属资讯网对本数据提供了主要依据。

表2显示1999年、2001-2006年、2010年样本模型回归结果。

从表2可知,针对A1、A2、A3的假说,经验证存在,从而说明1999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的产生和公司的财务状况关系不大(这里特别指出:具有EPQ盈余管理动机特征的表现最突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发生频繁,且和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明显联系,这种情况尤其在2001-2006年和2010年期间的样本中表现明显。以上数据和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所采取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是为了和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相适应,这就说明,资本市场派生出的监管规则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中,比会计准则作用明显。

本文通过以上数据研究对比认为,因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所以,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成为改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会计准则有其局限性,所以并不能起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遏制的作用。研究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成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和盈余管理的目的之间的纽带,会计准则就没有此作用。资本商业监管只是起到证监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参与者三者之间合约性质的作用,相反地,证监会有权参与修订 “合约”,它修改的合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上市公司会基于各种目的进行盈余管理,因此,会计准则对此负的责任比重较小。这样,合约的修改、监管方的责任划分、信息披露的灵活应用等,都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作用。在公认的程序框架下,立足于基本的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原则,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会计准则。所以,它只能使交易成本增加,却不能在遏制盈余管理行为方面起到相关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川.新四项减值准备、审计任期与独立审计意见[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6)

2.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1)

3.杜英.事务所的任期、会计师轮换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财经论丛,2010(6)

篇10

方法:采用对比护理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内科病患按照1:1的人数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区采用层级责任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病区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为71例,满意度95.9%,医生满意人数有69例,满意度为93.2%,护士满意人数有66例,满意度为89.1%。

结论:层级责任模式对于提高内科病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水平以及病患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层级责任模式 内科病房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33-02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内科病房处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前沿,接诊病人众多,工作强度大,难度高,还有可能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护理人员长期在高压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其护理质量管理颇为困难[1]。为此,我们研究了层级责任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贡献愚智,以兹学界讨论。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我们将我院内科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48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病患年龄分布区间为34~81岁,平均年龄为(56.1±10.9)岁。其中男性病患79例,年龄分布区间为34~79岁,平均年龄为(54.2±10.6)岁。女性病患69例,年龄分布区间为36~81岁,平均年龄(56.8±9.1)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采用对比护理的方法进行,实验人员将我院收治的148例内科病患按照1:1的人数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实验组病患所处的病区采用层级责任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病患所处的病区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2]。

1.3 治疗标准。本次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患、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并将此作为评价两种管理模式优劣的指标。统计内容包括:入院评估情况、护理诊断情况、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危重患者护理落实情况和患者健康教育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进行t检验,P

2 结果

实验期结束后,我们统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区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层级责任模式的74例实验组病区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为71例,满意度95.9%,医生满意人数有69例,满意度为93.2%,护士满意人数有66例,满意度为89.1%;对照组病区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为62例,满意度83.7%,医生满意人数有60例,满意度为81.0%,护士满意人数有79例,满意度为79.7%。

3 讨论

层级责任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层级分明,各负其责。即让从护工、实习护士、责任护士和护理组长各个不同护理层级的护理人员分工负责不同层面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和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本次实验中层级责任模式的实施情况包括[3]:

3.1 建立层级。本次实验,内科病房按照层级责任模式的要求明确每位病患的护工、实习护士、主管护士和护理组长。护工负责生活起居,实习护士负责简单护理操作,主管护士负责生理监测,护理组长负责护理指导。我们还建立了病患情况统计制度、护理情况报告制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制度。病患在入院时,就填写护理情况统计表,明确需要护理的事项以及需要注意的特殊情况。入院治疗期间,按照制度要求定期想主治医生汇报病患的护理情况,出院时,由护理组长组织调查医护患三方对于该病患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3.2 责任层级模式的实施。在本次实验中,护理组长主要是负责检查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偏重于医嘱。除此之外,她还要管理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情况、评估病患身体情况、宣传医疗知识,监督药物依从性,指导下层级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是具体护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本次实验中主要是以医嘱为根据,全面按照护理流程和质量要求执行每位病患的护理工作。实习护士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配合与帮助责任护士实施护理工作,护工主要负责病患的衣食起居。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在内科病房实施层级责任模式之后,医护患三方都明显感觉到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方案的执行更加全面,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病患的了解更加透彻,病患更加信赖护理人员,医患关系更加融洽。这说明层级责任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以往护理管理过程中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他们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责任心。充分调动了从护工、实习护士、责任护士到护理组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病患的护理和抢救中,从而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有助于病患护理体验的改善。

总之,层级责任模式对于提高内科病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水平以及病患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骆惠娟,黄琴,胡琼华,等.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B):2978-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