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1 17: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教育心理学总结

篇1

关键词: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20-01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境来看,教学情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怕学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对课程对象―幼儿缺乏实际的研究,造成了教学内容毫无根据可言。学生缺乏与幼儿接触和相处的经历,对幼儿身心变化规律了解不甚了解,对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拓展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储备量;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实效等方面,浅析了中职幼儿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

一、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师生双向活动过程。因而,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必须研究学生如何学。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学生能否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把自身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在职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

一个项目的过程包括设定目标、实施方案、评估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花费课余时间完成项目,教师要随着对学生进行咨询与指导,在“儿童心理健康”的一章中,针对儿童行为的偏差进行矫正,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六人一组。

1、第一步,由组成员分析项目的任务,利用各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每个小组还要根据成员自身能力确定项目的目标,有的学生选择进入幼儿园焦虑、有的选入攻击行为、有的选入社交恐惧等,这一期间小组要明确任务的要求,对任务有初步了解,还可以到幼儿园内选好目标。

2、第二步,拟定实施项目的方案,分配成员任务,制定任务计划表。实施者要针对幼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方案,方案中包括:制定活动的总目标和层次目标,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品质作为总目标,层次目标可以有单元目标、动机目标、情感目标、认知目标;活动的步骤,可以使用主体单元等系列方式;选用的方法最好是游戏法,游戏中的玩具和情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游戏中的规则是幼儿容易接受的约束,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下,能够让幼儿保持在自然状态里,不知不觉了解幼儿的行为问题。

3、第三步,以小组完成项目的计划,定期进行检查,例如利用游戏发现社会退缩幼儿干预中的问题,幼儿在游戏内外的表现会不一样,如何在真实生活中引进游戏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象征性维度分析角色游戏、构造游戏、表演游戏的特征,将它们划分成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游戏情景增加与幼儿之间的接触,减少幼儿退缩行为。.

4、第四步,评估和反馈。师生可以共同评估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共同探讨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关系;对幼儿问题调查、矫正训练等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三、拓展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储备量

课堂教学内容难免有些是凌乱而不系统的,而幼儿教育的工作又是实用和具体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介绍。例如,在讲授注意力缺失与矫治中,感觉统合训练这一内容时,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者、研究内容、统合训练的方案,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无法用实物来演示统合训练中所需要的训练道具、使用方法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定格、慢放、重放等方式逐项播放给学生,学生可以直观地学到每一种训练道具的样式、使用方法及训练目的,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的同时配上视频演示和讲解,从而学生会形成清晰、具体、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做了更加完善的理论储备。

四、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实效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时少,内容多,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习,甚至不学,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厌学为愿学,改革课外作业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举措之一。传统的作业是布置课后练习题,学生抄来抄去,意义不大。于是,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两种作业形式。一是手抄报作业。即每学一章的内容,让学生把重点知识、疑难问题以及从报刊杂志上查阅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做成手抄报,定期展评。这一做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绘画、书写、排版等能力。二是要求学生课下查找井背诵幼儿教育心理学案例、故事。每次课前让2-3位学生到讲台上或讲或演案例、故事,其他同学总结点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笔者教过的一位同学平时不爱说话,第一次上台讲述案例时,脸羞得红红的,手不自然地抬起又放下,站在那儿好半天说不出话,最终是声音像蚊子似的读了案例,笔者和同学们用掌声鼓励了她。自那次之后,这位同学上台交流时逐步大方起来,毕业后还去了一家知名度较高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马军康.《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3(14)

[2] 邓宗君.探讨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新课程(上). 2014(12)

[3] 邓宗君.探讨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新课程(上). 2014(12)

篇2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本文关注幼儿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问题,构思从德育现代性的逻辑前提——幼儿道德教育必要性开始,循迹论证幼儿德育现代性内涵及其重要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篇3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是当今社会对幼儿老师最基本的要求。

(一)高尚的品德修养。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幼儿如何做人,做一个新时代所需要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首先教师本身要有高尚的品质、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感召幼儿、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学生精神文明和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正人先正己,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二)博大的胸怀,真诚的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必须具有博怀,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必备素养是热爱幼儿,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踩着自己的肩膀步入知识的殿堂,真诚的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感情上的共鸣必然引起行动上的共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博大精深的知识素质

幼儿老师同样要具有厚实、广博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育人教书才能游刃有余。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时代,知识更新和转化使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涉猎新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一要教书,二要育人。新时期的教师,要努力掌握中外幼儿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管理学等基本理论,了解其最高新研究成果,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能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扩大自己的教育科学知识,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经验进一步升华为理论。教师除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把视野放开,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教师还应组织各项活动,让幼儿增加见识,例如参观展览、观看电影、社会实践、科技制作等,从而使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教学能力。

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学要求,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内容,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目前相当多的幼儿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教师应经常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深度地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幼儿,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和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妥善、合理地处理幼儿中的突发事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妥善、合理地处理幼儿中的突发事件。

(二)创新能力。

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国家的繁荣与兴衰,都必须依靠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教育阶段抓起。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同时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要引导幼儿将聪明才智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来。为此,我们要保护好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活动,正确对待幼儿的质疑。营造追求真理、自由争辩的良好的幼儿教育活动氛围,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教研能力。

篇4

【论文摘要】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这些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对幼儿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3 坚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幼师心理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再给以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便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有效地做好知识的传递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4 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怎样帮助学生解决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理应成为我们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5 改革考试模式,让学生心理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方法:闭卷、部分开卷部分闭卷、开卷、论文、口试、实验、研究报告等。选择何种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幼师心理学对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可采取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的方式考核。对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采取部分闭卷考试,而对于要求学生实际应用的部分采取开卷考试。考试内容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既要注重学科内部的整合,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试题与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注重基础知识应用的测试。成绩的评定方式决定了教与学的取向,在对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时应以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合理确定动态评分原则。要改变过去那种一门课程的成绩由一次考试决定的做法,强调过程考核。过程考核要细化成几个模块:课程参与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测验+实验(践)情况课后作业,每一模块有一定的权重,系统规划几个模块的评价体系。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幼师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化的幼师公共心理学成绩考核模式,应确立科学的成绩考核目标体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建立系统的成绩考核的管理规范。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幼师心理学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另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基础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严格性、谨慎性、实验性,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社会性、灵活性和生动性。因此,教师要在工作之余,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扩充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言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考试周刊》,2011年第80期.

篇5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是指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长足进步。

一、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造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形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养成的前期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做,从不迁就,慢慢习惯就会养成。幼儿期儿童意志行为还很差,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幼儿行动的目的性也较差,行动缺乏明确目标,往往与直接兴趣或需要、个人愿望相联系。例如:做好事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或是为了得到教师表扬。因此,要培养幼儿是先有目的,努力实现目标,自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并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会提高。研究表明,3~12岁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家长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纵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着喂饭,生怕孩子饿着,或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饭菜,这样只能造成营养失衡;合理、科学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从小培养;②从小事抓起;③不能有例外;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制定规范并合理运用强化机制;⑤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借用英国的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做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经过数学学习,感受到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接收。数学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高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期待着幼教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季湄.面向新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9.

篇6

【关键词】小年龄幼儿;吃饭习惯;管理艺术

保育工作对小年龄段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管理幼儿进餐更是保育中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许多小年龄段幼儿在午饭进餐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这些情况:一、挑食严重;二、不肯动手;三、量少速度慢;四、边吃边玩。如何改变小年龄段幼儿就餐时的种种不良现象呢?我想首先应该找一找原因。

(1)身体因素:幼儿吃饭慢,胃口不开,约占调查幼儿的15%左右。

(2)习惯因素:饮食习惯差占调查幼儿的43%左右。上幼儿园前孩子在家里的就餐习惯直接导致其入园后的就餐质量。

(3)情绪因素:情绪不佳约占4%左右。

(4)时间因素:饭餐间隔短影响就餐约占21%左右。小年龄段幼儿普遍来园较迟,早饭时间也相对比较迟。

(5)活动因素:孩子在园内的活动量大小也影响他们就餐的量,这一因素约占17%左右。

孩子吃饭“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进行培养和指导。下面重点谈谈对低年龄段幼儿良好就餐习惯培养的艺术。

一、就餐前的准备管理艺术

根据小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当天的饭菜,这样可以引起孩子吃的欲望。

给孩子盛饭时根据幼儿的胃口大小给不一样的饭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应该掌握了孩子在一般情况下的饭量,包括不喜欢吃什么菜,所以在给孩子盛饭时应该考虑到这些情况。

每天坚持餐前常规教育。首先是饭前组织有秩序的正确洗手。其次告诉孩子就餐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最后是吃好饭后的常规教育,教师示范把吃完的空碗、勺子擦嘴毛巾分门类别地放在指定的地方,并在日常活动中教会孩子如何擦嘴。

对前一天吃饭情况进行总结,表扬有进步的孩子,对吃得不够好的孩子进行鼓励。

根据盛饭的先后让孩子依次就餐,而不是等老师盛好饭菜再统一入座,以免饭菜冷掉。

二、就餐过程中的管理艺术

保育员和教师必须轮流吃饭,保证幼儿在饭桌间不缺少人员管理。保教人员在一个阶段中有统一明确的目标,应该育方法。

在就餐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饭菜进行描述外,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语言教育。如当孩子对你说“老师我吃不了了”时,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老师知道你很厉害的,一定能把这些饭菜‘消灭’光的……”我们不要奢侈表扬,用语言、用眼神、用肢体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吧。

在进餐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身体情况如何、手上有没有在玩玩具等。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当孩子打翻饭碗时老师的处理方式,一种是故意的,如吃不完饭了,就把饭菜倒在地上,对于这种行为老师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批评。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小心打翻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大声责骂,应该提醒幼儿以后小心点。

三、就餐结束的安排艺术

孩子吃饭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合理安排先吃完的孩子进行活动是形成良好就餐习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首先要做好明确分工,如哪位教师负责管理餐后活动等。其次老师应该在餐前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材料,告诉孩子今天先吃完的孩子玩什么。同时另一个老师还要时刻关注没吃完饭的孩子是不是已经把注意力放在玩耍上去了。另外老师还可以让个别吃得比较快的幼儿做小老师,监督没有放好餐具的幼儿有序放置。最后,鼓励孩子多吃点。

四、指导家长的艺术

吃饭习惯的培养还需寻求家长的配合,可以利用家长会、班级网站等途径指导家长对孩子吃饭习惯的培养。

(1) 让孩子参与饭菜的准备和制作:首先是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去菜场和超市选购菜的原料,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各种菜名和种类、让孩子认识颜色、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菜有什么营养,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忘记去买好吃好玩的,而且在生活教育中丰富了许多认识能力。

(2)? 在菜的的色香味上下功夫,激发幼儿进餐的兴趣,我们成人也追求色香味俱全食物,何况是孩子呢?我们还可以在一些造型上下一点功夫,进一步增进孩子吃饭的欲望。

(3)? 在进餐过程中针对一些孩子特有的坏习惯准备一些小游戏。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很多时候,一些说教方式对孩子不一定有用,所以,成人就应该想着法儿运用游戏的魅力去激励孩子吃饭的。

(4)? 平时利用故事儿歌等辅助教育给孩子确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潜移默化、时时进行的。所以利用就餐以外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相关道理的熏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让孩子遵守必要的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在现代家庭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特别是在培养像就餐等生活习惯更需要应该确立一些规矩,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尺度,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在吃饭前不准……,等等。

我觉得孩子虽小吃饭却不难,难就难在应该怎么样去教育、管理孩子好好吃饭——这可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 礼仪卫生 幼儿教育 家校结合

礼仪卫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礼仪。人与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礼仪形象,养成文明习惯,这是我们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1](P20)。而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抓好他们这方面的教育,要把他们培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卫生教育。比如:我把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树立文明卫生的意识。另外,我园也组织了晨检活动。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我们都会督促幼儿去晨检室检查小手是否干净,穿戴是否整洁,有没有留指甲等,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作为教师,我觉得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幼儿对于教师有高度的崇拜心理,他们喜欢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地会影响幼儿[1](P59)。如我园,是全托制的幼儿园,幼儿的一天生活都要在园内度过,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当他们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寻求老师的帮忙。有的幼儿就会在教室里大喊:“老师,你快来呀,×××打人了。”有的干脆跑上来,拼命地拉老师的衣服,要把老师拉过去,不管老师在不在忙。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教育。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当你需要寻求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时,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比较好呢?幼儿众说纷纭,讨论得十分激烈。最后我总结出:我们要有礼貌地向别人寻求帮助,如果需要老师帮忙,就可以这样说:“老师,你来帮帮我好吗?”“老师,你帮我一下好吗?”等等。如果看到老师正在帮助别的小朋友,那你可以稍微等一下,等老师空了,再去寻求帮助。当向小朋友寻求帮助时,也要学会说“请”字。所以上次的手工课《制作松树》,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像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讲礼貌,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学习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另外,在室外活动中,针对有的幼儿会在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的现象,我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更多的要在语言课上进行教育,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如:“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幼儿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多么重要。另外,教师的穿着也十分重要,不能穿奇怪的衣服,仪表要端庄,要做幼儿的榜样。

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2](P33),所以对幼儿进行礼仪卫生方面的教育,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家长往往会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比如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值得强调的是,父母向孩子教授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了矛盾,不要恶言恶语,要抱宽容态度;要求孩子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3]。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追求时尚,而且攀比心理很严重,会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很漂亮,但是在礼仪教育方面上却很欠缺。他们不教孩子尊敬长辈,而是一味迁就孩子。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得改一改,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在家里,可以提醒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些事情,有客人来时,让孩子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使幼儿慢慢学会不撒娇、不淘气,体贴父母。

通过对幼儿礼仪卫生的教育,我发现,本班幼儿变得更礼貌了。看到有老师来我们班级,他们会主动地跟老师打招呼,早上来园时会大声地跟老师说早上好,放学了会说老师再见。另外,生活常规也比小班的时候好多了,如吃饭的时候,知道了不抢别人碗里的菜,自己乖乖地把饭吃完;上厕所时,会慢慢走着去,而不是快速地跑着去;喝水的时候,学会拿自己的小杯子排队倒水。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受益匪浅,看到幼儿的进步,心里非常高兴,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和孩子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

篇8

关键词:年长幼儿;低龄幼儿;混龄班绘画活动

一、问题提出

(一)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本文所指的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是指在混龄班中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绘画教学活动。幼儿从合作绘画中学习绘画技巧、基本原理以及通过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相互影响来促进各年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进行分工合作。在相互沟通中,年长的幼儿逐渐了解小年龄的能力水平,学会合理分工。其次,年长幼儿与小年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低龄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能力逐渐提升,而哥哥姐姐在帮助指导小年龄儿的过程中巩固已有能力,获得成就感。

(二)现阶段混龄班绘画活动组织策略存在的问题

1.错误制定“混合”目标

部分幼儿园的混龄教育只是混合不同年龄在一个班,而非真正的混龄。这些幼儿园在总结中会写到各年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往往只是他们“各司其职”。

比如,某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同时预设了三个年龄层幼儿的不同目标,制定了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按不同目标进行活动。这种混龄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混龄。

2.忽视“以小促大”

有些幼儿教师对混龄教育的理解并不深入,存在理解误区。根据某幼儿教师描述的活动情景,这位教师单纯以年龄为标准划分幼儿,机械地分配年长幼儿的任务之一是指导低龄幼儿涂色、添色,忽视低龄幼儿“以小促大”的隐性能力成为部分混龄班绘画活动中的弊病,扭曲了混龄教育的真实内涵及意义。

3.过分强调“榜样示范”

这里的“榜样示范”并不是指一般情况下年长幼儿对低龄幼儿的有效示范作用,而是指教师过分注重年长或能力较强幼儿的榜样示范,忽视了幼儿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教师认为低龄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一起作画,观看模仿,习得造型、用色及构图等技能和良好的美术常规习惯,提高绘画兴趣和自信。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教师低估了低龄幼儿的自主性,导致他们退缩、胆怯。

二、如何正确开展混龄班绘画活动

(一)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不仅要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来改变课程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在面对问题、反思教育行为的改革实践中把握真理,改善行为,提高专业素养。教师对各年龄幼儿的行为特点、实际发展水平的观察十分重要,且相比同龄班要更仔细、全面、具体。通过观察、实践及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二)内容具有合理性和包容性

1.选择共同兴趣点,激发合作积极性

教师设计的混龄班绘画活动主题应是各年龄段都感兴趣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兴趣能激发幼儿共同参与讨论,调动不同年龄幼儿合作绘画的积极性。这拉近了幼儿间的距离,也促使年长幼儿更愿意交流已有经验,弥补低龄幼儿经验的缺乏;而低龄幼儿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主题适当增加低龄幼儿的无意注意时间,让课堂更有效率。

2.选择包容性内容,促进幼儿共同成长

不同年龄幼儿在认知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水平及原有生活经验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实这是一种教育资源。要发展混龄班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和其他能力,就需要将他们的技能技巧的差异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找到适合各年龄幼儿的教学内容,既不影响年长幼儿技能的发展,又能促进低龄幼儿能力的提升。即所有幼儿对这些内容都有生活经验,该内容在低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又能引发年长幼儿的共鸣。

(三)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1.以大带小:引导年长幼儿指导低龄幼儿绘画――最近发展区的运用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年长幼儿给低龄幼儿提供帮助支持,让年长幼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年长幼儿提供的建议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恰符合低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年长幼儿的引导过程也是其自身经验及原有认知重组的过程,得以复习巩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自信得到充分满足。幼儿通过合作做到的和独自做到的之间的差异就是合作的基础,幼儿之间的合作支持促进了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以小促大:交流讨论引发认知冲突――年长幼儿的经验重组与提升

多数混龄班绘画活动都采取“讨论、交流、分工、合作”的模式。而混龄班绘画活动更注重幼儿间的交流,幼儿相互交换经验、想法,双方互补更容易找到适合每个幼儿的发展区域,从中引发的认知冲突对年长幼儿已有经验有着重新审视的作用,帮助其对原有认知进行重组或进一步归纳、总结并提升。通过低龄幼儿对年长幼儿的促进作用,达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小共同进步。

教师注意不要过分追求年龄上的“大带小”,幼儿间能力强者对能力弱者也有促进作用。且混龄班绘画活动中低龄幼儿的某些能力(如想象力等)有时高于年长幼儿,此时低龄幼儿不再是学习者,他们也能无形中促进成年长幼儿的进步。

3.合作绘画:充分发挥自主性,开展合作绘画――大小共同进步

混龄班的绘画活动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调动积极性的同时,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也有所增加,使活动更为自然有效。因此,混龄班绘画活动最好以主题展开形式进行,围绕确定主题进行想象和讨论,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幼儿自主讨论、交谈可在合作前,也可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认知冲突时教师要适时、适宜地给予引导。

(四)评价具有准确性与针对性

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幼儿由于动作发展及绘画能力的差异,呈现的美术作品肯定不同。教师不仅要独立评论作品中的个人部分,也要对合作部分给予正面评价。注意不要在合作的不同年龄幼儿间进行横向点评,应以个别幼儿的纵向点评为主。评价时,教师对幼儿合作结果给予肯定的评价,具体、客观,并且从幼儿的能力进行纵向点评,增加其自信。

总之,教师是否正确理解并在混龄班绘画活动中合理运用这些策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混龄班绘画活动的关键是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且充分地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房阳洋.对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4(4):12-13.

[2]李颖,赵海燕.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混龄教育[J].淄博师专学报,2008(2):16-17.

[3]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对的挑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79-181.

[4]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2006(3):35-38.

[5]李玉峰.国外儿童混龄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05.

[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99.

[7]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66-271.

[8]朱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之我见[J].今日科苑,2009(20):238.

[9]唐敏.开心涂鸦 稚手描绘: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J].山东教育,2002:28-29.

篇9

【关键词】幼儿 教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2-02

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 广泛关注和重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幼儿存在不同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因材施教在幼儿教育领域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孩子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度,是以以因材施教为主的教学主体也变得十分关键,从而成为幼儿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通过幼儿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教师于漪就曾经有过一个“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的主题演讲,可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人生教学的各个阶段。

1.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幼儿充分了解才能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对于幼儿的兴趣、脾气、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是教师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当然,了解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发放问卷、网上留言等方法从而获得幼儿信息情况,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沟通相处时对其行为、言语、动作和习惯进行仔细的研究观察。最后进行总结和实施教学。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幼儿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存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等等。这跟幼儿自小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以及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场独立型的孩子更擅长于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场依存型的孩子则惯于依附旁人的想法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和认知。

3.因材施教的作用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实现最佳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结合自身能力和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十分有必要。

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引导 在对于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把握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方法教学,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创作。而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其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我思考。当然,引导不仅仅只存在于幼儿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知识技能掌握差异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会针对孩子对不同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分班补习等等。

2.具体形象思维教学 不同的幼儿因为自身所接触的各方面条件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差异也存在于年龄、性别、民族等。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加偏爱动画片,而其中女孩子会更加偏爱洋娃娃,男孩子则偏爱赛车等机械玩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掌握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能用笼统单薄的语言去引导幼儿,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形象,用画面感、或是借助多媒体、书本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女孩子喜欢公主的形象,那么教师在说到公主时,应该借助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等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概念。

3.课内外结合型教学 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课内外教学应相互结合,很多人都会错误的将幼儿教学定义在幼儿园、定义在幼儿教师,这是一个误区,父母家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其实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思维是开放而且发散的,当他第一次做出尝试,并且得到了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后,他就会开始自觉更多的从事这项任务,获得满足感。而如果在幼儿尝试第一次活动后,被周围的人否定,他就会产生内疚感,从而可能不会在从事那项活动。例如大家熟知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儿时玩耍时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并不停地跳跃,他的母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要一直跳,一直跳到月亮上去。他母亲听到后,并没有嘲笑他的无知,反而鼓励他并给予他诸多支持,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为人类跨出了一大步。

三、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教学的发展助力

1.开放式教学,更好的引导幼儿过渡 “因材施教”一词出自《论语・先进篇》,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中发光。

2.因人而异,培养各方面人才 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发挥其天分而不浪费,并让其能在有兴趣领域更多的学习、使其更能学好,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个人先天条件、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以按所需不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幼儿走向他们理想的目标和道路。

四、结束语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创新人才教育方面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以,因材施教适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和教学方式当中,并成为现代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幼儿教学,处于人生阶段的启蒙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树立作用,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祖国的未来成长得更加茁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语言;发展;环境;理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基础智能之一,也是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教育离不开语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来谈一下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一、合理选择语言教育内容

1.日常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的数字”“方向的认识”“钱币的用途”等等,这些内容来自于大班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再结合教师的合理引导和组织,可以使幼儿结合相关生活经验,对信息进行归纳处理,最后整理成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2.可理解的社会信息

幼儿会对诸如“天气预报”“新闻联播”“体育运动”一类的内容感到非常新奇,当然,这些对幼儿的语言要求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相对有一些难度。但是因为大班幼儿开始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一部分语言基础,所以能够接受这类社会信息,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流。而且幼儿对这类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非常愿意讲述自己的见闻。因此,对大班幼儿来说,这类语言活动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完善他们的社会性情。

3.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

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幼儿可以接受的现代科技发展信息来丰富语言教育内容。比如,“交通标志”“宇宙飞船”“环保指示牌”“互联网”等这一类的语言教育,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比较适合。这部分活动内容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专业用语,不但可以大大增加幼儿的语言运用量和表述能力,还有利于幼儿思维的概括训练和自主加工,使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够相辅相成地有效发展。

二、提供宽松的语言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常会有此类现象:当幼儿积极举手申请发言时,部分教师喜欢叫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时间久了,就会有相当多的幼儿成了被冷落者。假设这些教师不刻意追求幼儿发言的准确性或优美性,给每个幼儿提供说的机会,哪怕是不成熟、不正确的想法,鼓励和满足幼儿交往的愿望,自然地也就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说话过程,即使他们说得不够完整,不够正确。因为幼儿说话的过程一经打断,就会认为老师觉得自己说得不好,会受到挫伤。所以,我们要允许幼儿犯错,要相信幼儿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述过程中会说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正确。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提升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丰富语汇是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幼儿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对事物的看、听、触等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多媒体因其明显的再现性和直观性,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并加深记忆。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开阔视野,充分发挥语言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诗词、儿歌的语言结构之美、思想意境之美,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美育功能,怎样才能使幼儿在诗歌的学习中体会到这些呢?单凭以前那些呆板简单的挂图,对大班幼儿来说难以达到“心驰神往”的教学效果。而电脑动画、投影、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却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特别适合大班幼儿的接受和理解特点。例如,在进行语言活动《有趣的节日》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配以不同节日的风俗和音乐伴奏,就会在给幼儿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节日,也激发起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又如,欣赏诗歌《春姑娘来了》,诗歌的意境非常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春天景色的视频,并配以诗歌录音。绚丽多彩的画面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吸引了幼儿们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幼儿引入了春天的优美情境中:融化的河水、嫩绿的柳枝、飞来飞去的燕子、五颜六色的花朵……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陶醉在春天的怀抱里。多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些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词汇量增加极快。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努力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当然,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需要靠我们幼儿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去发现。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