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技术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变电;自动化;高科技;发展
一、变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依据
(一)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动发展。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很强,需要加大网络技术的研发,用网络的发展性和先进性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使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计算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把各种信息整合到互联网上,通过网络达到资源的有效共享,使各信息有效的协作,让自动化技术得到信息的支持。同时变电自动化技术也要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用计算机主机记录自动化内容,为先进技术服务。要用计算机中的数据、文字、和英文单词来启动应用程序,通过对计算机的页面进行程序设计达到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的目的,并在计算机系统内设置网线,使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信息和自动化的有效结合。同时要学会维修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使计算机和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亲力亲为,用最少的时间、最好的维修技术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提高操作能力,防止在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时出现程序上的错误,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无法更合理的为电力自动化服务。在技术不断的革新中,要以网络新技术和计算机新技术为依据,使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二)用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带动发展。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加深了智能化的发展。技术更加智能,用智能带动产业,用信息新技术和智能的开发形式带动智能一体化,技术应具有更高水准,并且系统会更加繁琐,同时具备的功能也更多,使简单的流程得到升级更新,使技术更具挑战性。同时更加依据网络化,这需要操作者懂更多的网络线路方面的知识,会连接网络线路,清楚如何用网络代替过去的电缆。网络的应用中要使自动化更具先进性、更加具有科技含量,使内容更加丰富。智能化通过网络的广泛使用也得到了应用,同时也要以自动化为依据。自动化与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最大不同是操作起来不具难度,流程少并且不繁琐,只需用简单的流程就可以完成操作。自动化的系统会使操作者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操作,正因为如此使自动化系统广泛的投入到使用中并且代替了原来的技术,并结合智能化和网络化带动了变电自动化的发展,为新技术的研发起到铺垫的作用,更加成为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依据。
(三)用更高的维修水平,用最少时间的系统维修量带动发展。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维修水平要更加达到高标准。在技术的应用中会出现很多的系统错误,需要及时的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必须掌握好的技术,对操作流程要思路清晰,对具体问题的类别要掌握清楚,并会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对故障要用最好的方法加以解决,做到遇到故障心态要好并且要思路明了,并对系统中的软件清晰的掌握,知道故障产生于哪个系统,用熟练的维修能力完成操作并要具有善后能力。同时要用最少的时间来维修系统,要加深研究,让系统的错误率降到最低,让总的维修率减少。系统维修量的降低说明了系统的研发质量高,并且整治措施全,因此才会减少系统出现错误的次数,所以在变电自动化技术中加强了对系统制作流程的要求,并且严把质量关,用最少时间的系统维修量带动发展,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并对出现的问题合理的维修,让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完善,促进与技术的共同进步。
二、变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一)扩宽设计的思路,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中,要扩宽设计的思路。使思路跟得上发展,并且要加大设计的渠道,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去扩宽思路。要加强思路的科技含量,通过加深新网络设计和智能化设计的联系从而延伸发展方向,再加上渠道的增多,使设计思路更加宽广。要加强思路宽广度和设计质量的协调发展,不可为了使思路更多就降低了对质量的要求。同时要加强新技术的开发,技术不可总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要不断改善技术,不断使技术得到提高。要增多新技术的开发渠道,通过各种渠道的开发使技术的层面得到提升,并且不要过分加深技术的应用难度性,有难度的设计使操作人员无法快速掌握技术的技巧,并且使用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要加深思路的广度和新技术的有效结合,使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更加符合发展,并具有新的特点,用新的、好的技术,用最多的思路、最好的方法广泛的应用到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使未来的技术更加完善,带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二)增加设备的功能,使工艺更符合发展。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要增多设备的功能,让功能更广泛,以更多的功能为操作人员和技术服务。功能不仅要多而且要方便操作,要具有智能化和网络化。不仅要多而且研制要精,让操作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得到扩展。功能的增多,可以加深技术性和高科技含量。使此技术被社会承认并跟得上国外的发展水平,可以促进变电自动化技术和其它产业的联系,让国外的研发者也对中国的技术认可,可以共同加强合作,并共同丰富产业链。工艺的发展可带动技术流程的发展,好的工艺可以促进技术的整体发展,相反不合理的工艺使整体都达不到标准,导致工业的设计和制作失败。工艺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不可停留在原始的状态,要越来越新、越来越精、质量越来越好、步骤越来越规范,争取用好的工艺带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随着设备的功能增多取得最好的技术成果。
(三)要加大视频装备的投入量,使设备更符合发展要求。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要加大视频装备的投入量。应把视频监视器安装在操作仪器上,通过画面的监督使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同时视频装备也可以充当监控人员的眼睛,通过控制图像起到监督的作用。并且还可以起到日后调查的作用。视频装备的投入使用也有利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不认真工作,出现质量上的问题,视频装备还可以对声音进行控制,使监测更精准。设备的应用也要符合发展,设备的技术含量要符合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操作也不可过于繁琐,使操作者不能更好的掌握操作方法和流程,影响工作效率。要提高对监测设备的维修能力,使设备更好的为电力自动化服务起到好的监督和防范作用,并要做到用先进的设备促进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技术的整体有效运行,为技术服务、为更高水准的先进生产服务,起到良性的主导作用。
三、总结
在变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要加大技术含量,用好的技术、好的工艺水平、好的运作方式和好的科研方式带动整体发展,让发展带动先进生产力;让发展带动更高水平的技术;让发展带动运营的能力;让发展带动技术及更高的经济,使变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同时还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用优势带动劣势,让劣势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改善,最终跟得上发展的要求,并起到更好的作用,最终发挥优势,发挥主导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13-0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十年,无论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的系统和设备,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发展势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的主要系统,对变电站和电网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目前还不规范,导致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现状不尽相同。认识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技术的原则,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工业实施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1.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1.1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结合了微机保护与监控、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成自动化系统。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为减少控制电缆,节省控制室的空间结构而将传统的控制平台等设备取消。[1]传统的变电系统包含继电保护、远动装置、测距与直流系统等各类装置组成,各自系统通过独立的装置来完成自身功能,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覆盖的情况,配置上部件有交叉状况,使用大量的连接线和电缆。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远动终端等装置的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微机化。变电站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变电站各功能自动化初期,通过应用RTU和微机控制监控中心,保持原有的控制屏台,不涉及继电保护部分。[2]第二阶段,数字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在变电站控制室内将数据采集和控制部件相结合,装置中的信息数据得以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动化集中式的特点。第三阶段,此阶段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属于分散式特点,就是在现场将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安装在高压开关柜附近,实现现场部件保护剂监控等功能一体化,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监控,体现出各个部件的独立性。分散式变电站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单元的联系和数据传输,通过总线型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变电站系统的综合遥控执行管理,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外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早,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步与发展。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早在1985年就启用了第一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而中国则完了10年。第一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两类,分别是全分散式系统和集中与分散结合式。日本在90年代开始变电站的发展,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运行支援系统。该系统的继电保护安装在现场,通过微机设置对系统进行控制,主控制室计算机通过双网控制,通过光缆下达到终端执行。美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三大类,分别是RTU为基础的实时数据采集设备、以计算机为数据采集设备、RTU与调度中心联合配置数据采集设备。综合来看,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和中国基本相同,技术水平差距不大。
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2.1 技术结构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从局部向整体转化,技术结构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设备保护与监控技术系统的支持,才能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发展。[3]从目前情况来看,技术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分布式开放性方向发展,设备实现智能化,将保护、监测控制、计费、操作等功能集合,与形成网络计算机相连的系统。技术结构的发展还注重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应该深入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模式,将集中式发展向部分分散或全部分散方向发展,实现控制室监控的独立性。此外,完全分散式还能够与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方便自动化操作,性能上大大得到提高,解决了信息传输实时性差、输出容量小的问题,是以后技术结构发展的重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技术通信
典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现场I/O层,控制现场设备信号间的传输。第二层,通信层,实现上位机与数据终端设备间的命令交接。第三层,管理层,实现变电站功能管理和其他辅助作用。由此可见,通信层非常重要,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因此技术通信发展的方向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技术通信引入现场总线技术,在分散式管理中不仅能够高效率的传输信息,还具有智能监控、自动传送等功能,在自动化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其次,应用计算机及LAN技术。LAN技术在近距离通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对系统进行高速信息传输,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及可靠性。目前双网通信单元、双以太网等信息传输管理应用前景广阔。最后,在通信通道上与多个控制中心连接。通信通道的专线传输限制的信息的发展,而设计多个虚拟通道能增强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中心连接构成网络体系。综上所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通信正在性网络方向发展,通过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结合,为系统系统控制带来方便。
2.3 技术性能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已经应用与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班模式,实现了高可靠性保证。技术性能方面发展分为两部分:第一,系统本身性能,例如软件容错技术、工艺结构等。第二,对外界因素抵抗性能,例如雷电、过压、强震、高温、低温等。这两部分性能的强化工作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强化自身性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增强抵御外界因素能力,保护系统自身安全。此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性能中的测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系统内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装置的智能化。但是,系统内的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在资源利用方面需要加强,例如在实时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压进行无功控制,小电流接地判别等。
3.对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建议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有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提升和进步,影响着变电站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方面必须全力支持。首先,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技术支持非常关键,网络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推动着变电站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对各级电力部门应予以技术支持。其次,资源共享。资源共享非常重要,在应用变电站自动化过程中,信息数据的交流分享能够提高应用水平,进一步体现变电站自动化的特点和优势,进而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普及做铺垫。最后,培养技术人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需要专业素质高、技术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想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更好的推广和应用,需要配备高素质人才,保证变电站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从形式结构、技术类型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向着智能化、无人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需要抓住机遇实现变电站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建筑业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56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生产生活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研究的重点。想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促进其想多样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生产管理,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
(1)综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具有较高综合性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在技术实际应用中,其与电气自动化控制存在密切联系,将其应用到火电工程、建筑工程以及钢铁行业等,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工程管理进行优化[1]。同时,想要有效发挥出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特点,就需要从综合角度进行分析。
(2)广泛性。主要是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其可以被有效应用到多个领域,涉及到的软件技术与硬件设备众多,且应用的行业不同,对技术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技术应用的难度,想要保证应用效率,必须要做好该行业生产特点的综合分析,确定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3)依赖性。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作为实现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基础,在研究与应用中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不对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研究,便不能有效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需要确定两者在自动化技术研究中的地位。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
(1)服务行业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所谓服务行业即人与人之间工作,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出行业工作灵活性,利用最少的资源与时间来获取最大的效益。例如楼宇工程自动化,可以实现日常仪器、机械设备等常见电气自动化工具应用的有效性,通过自动化控制来提高仪器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满足不同客户对服务的需求[2]。
(2)建筑行业应用。现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大,结构建设更为复杂,所需电气设备更多,电气系统复杂性更高,对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实现对建筑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确保系统内所有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例如建立完善实时监控系统,随时掌握不同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便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作为机械设备操作核心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火电工程应用。火电工程的高效运行是维持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电机、锅炉以及机械设备的一体化运行管理,提高生产系统控制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工程隐患与故障的排查,及时采取措施去除存在的各项隐患,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另外,通过建立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操作、控制以及管理的统一,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的无障碍运行。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系统专业化。现在我国工业生产逐渐向高频化方向发展,基于此可以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与高频化技术融合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立专业化系统,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利用云计算、高速网络等来提高电气系统的控制效率。
(2)生产安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逐渐向安全防范技术集成系统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对生产安全的重视度,通过建立安全控制系统,来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于此方面的研究,需要基于客户非安全系统控制技术,对系统开发设计成本进行研究,在实现安全方案的基础上,控制设计开发费用。就现状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已经逐渐集中到安全监控与管理方向,即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3)产业市场化。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力度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对现存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兼顾市场化发展中,需要做好企业电气自动化发展需求的分析,集中自身力量来完成核心技术的开发,建立完善的自动化系统,对生产体系进行控制[3]。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市场化外包分工与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带动自动化配件生产的市场化发展,促进设备的自主创新发展。市场化已经成为企业产业发展的前提,在积极引进以及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对市场化发展的分析,提高各类资源配置效率。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原有基础上更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气系统内所有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且能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高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蔡珊.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5(14):40+42.
[2]雷乾.探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篇4
关键词:机械 自动化 柔性制造系统
中图分类号:TG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25-01
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和基础性产业,关系到国家的住房、钢铁、日用品等,能够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指的是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技术自从出现以来就收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一直都是机械制造中一个最活跃的研究方向。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发展阶段,综合自动化将许多技术综合在一起,通过融合这些技术起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关系到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项技术。因此,研究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却不多。例如,许多企业的产品虽然表面上说是国产,但是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应用的国外的技术,如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等。据研究,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落后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经验管理,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应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而在发达国家,计算机管理已经普遍应用到机械制造业的管理中,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发展适合企业发展的生产模式,国外推出了精益生产、准时生产、和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
1.2 CAD技术使用比率低
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行业积极探索新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CA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无图纸设计和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资源,十分的环保。而我国的CAD技术使用比例还比较低,只有一些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许多中小型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图纸设计方法。
1.3 新型加工方法普及率低
在加工方法方面,发达国家都广泛地应用微型机械和微米、激光加工技术以及高精密加工等新型加工方法,而我国尚没有掌握这些方法和技术,也没有自主研发出新型加工方法,新型加工方法在我国没有得到普及。
1.4 自动化技术落后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将柔性制造单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数控机床等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中,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于机械自动化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应用了柔性制造单元和制造系统。
1.5 国家政策不合理
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上一个明显的弱势就是对外技术依赖过高,导致每年都有大量资金应用在进口国外设备上。在高新技术和冶金机械中,几乎有一半的技术、设备和系统来自国外。据统计,我国新产品的贡献率为6%,而发达国家新产品的贡献率高达51%,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模仿国外的产品,进行克隆,自主研发的产品较少。这降低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还容易受到其它国家的指控。而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失误导致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落后。
研发和创新产品的重要保障就是产权激励制度,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实际执行并没有实行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导致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保护,创新者的贡献也没有得到产权确认,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通常无常归国家所有,或者被其他企业无偿复制克隆,这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研发和创新积极性,导致我国机械制造业整体的研发能力低,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少。
2 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 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先进的技术,而且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客观的利益,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将自动化技术照搬到我国机械制造业中,盲目地追求高度自动化或全盘自动化,在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时,我们应当仔细分析该项技术是否适用于我国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在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比较落后,因此不应当摒弃所有传统普通设备,全部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应该将两种设备结合使用,在某些特殊的环节,应当采取人工控制的方法。我们应当在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努力结合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研究出适合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机械自动化理论,以适用为前提,将企业需要的技术先引入应用中,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证实其效果再推广应用该技术。
2.2 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这需要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
2.3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适合我国的自动化技术
在发展机械自动化的同时要注意到环境问题,实现发展机械自动化的绿色化。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绿色产品,产品使用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3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国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引进适合我国机械制造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发挥我国机械自动化应用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华,李丹.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15).
篇5
关键词:厂站;调度;自动化;现状;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调度自动化是通过通信、远动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系统。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自动化的变电站,实现了电网调度及配电的自动化,以满足运行方式复杂化、多样化及用户的更高要求。为此就需要通过运用先进的电网调度及厂站自动化系统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信息,便于对电网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厂站自动化
在城网建设中,变电站不仅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更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系统进行设计,其目的就是使传统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向“三无”,即无人值班、无电缆沟道、无房屋建筑,这也是城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1火电厂自动化
我国大型火电厂的控制及监视系统经过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模拟控制与功能设备分散方式;分层分散方式;数字控制。目前火电厂一般使用开放式工业自动化系统,并逐渐朝着数字控制迈进。在第三代控制系统中,全场级不仅可以提供全厂在线实时信息,同时也可以接受命令,经过经济负荷分配后的命令下达至机组级,达到控制机组输出功率及机组启停。这一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大屏幕监视器、开放式工业计算机系统以及现场总线与智能变送器技术。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还处于开发阶段,但是World FIP以及ISP两大机构各自研发了自己的现场总线标准,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将微机处理机、传感器以及A/D转换器即成为智能传送器,从而具备数字通信、自补偿、故障诊断、信号处理的能力。
1.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1)综合自动化的优势
变电站自动化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久,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也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改善电网运行现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着更多的传统型变电所逐渐的步入无人值班化改造的阵营。综合化的自动化是指综合的自动化,此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质量以及电压的合格率,同时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此外还可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以及便于管理、方便升级的目的。
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系统,综合利用了一二次设备的技术以及直流交流电源,危机监控系统综合了模拟屏、变送器屏、仪表、控制屏以及中央信号系统。系统中的各子系统通过网络和总线实现连接,改变了传统的手段。同时实现了操作监视的屏幕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
(2)相关设备的使用
二次设备布置:二次设备的不知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二次设备的布置建议使用集中布置的方式,监控设备室与继电器室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分割或者合并的方式;保护装置的选择及监控系统的测控装置的组屏方式要合理的选取,同时使得二次设备的外形、柜体的结构以及颜色统一、协调;继电器室内的装置设备可以集中布置以下几项:控制层设备、主变压器保护柜、测控柜、故障录波器、电能表柜、直流柜通信设备屏柜以及110kv系统,同时在室内预留出备用屏的位置;在35(10)kv的开关柜上布置相应的测控装置。
直流系统:直流系统布置于继电器室内,不增设相应的电池室,而且电池的数量级容量也要根据具体的参数来设定。直流系统的额定电压使用220/110v,并通过单母线分段接地。其配置有:一套直流接地的自检测装置、两套冗余配置的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设备、一套阀控式电池组。当然,如果变电站的规模较大也可以增设一套电池组,其容量一般为100-200Ah,每组蓄电池由104只密封式的铅蓄电池构成。
交流不停电电源( UPS )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一套不停电电源系统,实际中使用一套UPS系统。此系统通过220/110v的直流的电源提供电流而不自带电源,可以采用模块化的N+1冗余配置,每套的容量一般在3kvA。实际的使用中要根据符合来对此系统的容量进行选择。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图像的监视是为了方便运行管理,及时的发现为题,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可以完成对于变电站内的防火、防盗以及安全的保证,并且安全报警点的信号可以远程传输到调度段或者是集控中心。
元件保护配置原则: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中要注意设备元件的保护,其原则也是:对于主变压器的保护要使用双层保护的微机型保护,即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前者置于继电器室内;将35(10)kv的测控装置装于开关柜上,并设置分段设备的自投功能,形成一体化装置;用微机的保护装置或者是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小电流的接地功能。
2.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需要实用、先进、完善的电网调度系统与之配套。目前
2.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1)数据信息传输速度慢。我国目前变电站使用的通讯方式主要有低速数据传输和模拟四线,而这两种传输方式都要受到低速数据接口板的限制,从而极大的限制了传输速度。
(2)不能及时的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由于自动化涵盖的领域广,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在日常的自动化维护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完成。但是在目前状况下要将各方面的人员统一到故障现场的可行性不大,从而导致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的解决。
(3)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保护措施。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是将监控与保护分开的,但是随着电力模式的转变,一些低压变电站开始将监控与保护合二为一,从而为故障的排除带来了困难。
2.2调度自动化的技术发展趋势
(1)集成化。集成化即电网调度大二系统,其目标是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最终实现调度的数据共享以及信息化管理,便于日后的电网智能化实施。
(2)数字化。数字化的含义主要包括:决策、管理、通信以及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化背景下得到的数据会更加精确。
(3)标准化。电网调度在新的发展阶段除了要遵守已有规范,还要制定实施新的标准。
(4)智能化。目前的电网正在逐渐朝着智能化迈进,通过调度数据集成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诊断与监测,对稳态、暂态以及动态的信息进行整合,达到对突发事故的协调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
结束语:
我国电网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集成化、标准化及智能化,目前我国的电网正稳步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电力系统服务。我们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电网调配自动化运行进行科学管理,将智能控制以及多媒体技术迅速的应用于电力自动化领域,以充分的保证电网调配自动化的安全,同时推进电力系统监测、控制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颖秦,沈艳霞,张业发.无人值班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04.
篇6
【关键字】自动化仪器仪表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P3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简介
1. 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定义
自动化仪器仪表是用于化学、物理方面的技术工具和设备,可以检出测量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从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等功能。显微镜、望远镜能使人们扩展自己的视野,体温计能让人们测量自己的身体的温度;此外,还有一些仪器仪表如磁强计、射线计数计具有特殊功能,可以感受和测量到人的感觉器官所不能感受到的数据因子。
自动化仪器仪表又被称作信息机器,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形式的转换,可以将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信号按时间域或频率域表达,信号的传输则可调制成连续的模拟量或断续的数字量形式。
2. 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分类
自动化仪器仪表是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有很多种类,有的按用途分类,有的按功能分类,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应着不同的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分类方法。
(1)按不同用途来分类
仪器仪表有各种用途,有的用在运输上,比如汽车仪表、拖拉机仪表;有的用在航空上,比如船用仪表、航空仪表;有的用在地质上,比如地质勘探测试仪器、地震测试仪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仪器仪表应运而生,比如教学仪器、医疗仪器、环保仪器等。
(2)按不同功能来分类
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和各种行业的需要,产生了各种功能的仪器。比如工业自动化仪表按功能可分为检测仪表、记录仪表、计算仪表等;检测仪表按被测物理量又分为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等。
二、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现状
自动化的内容在近10 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光电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生了许多变化。从纵深上讲,可以涵盖从最底层的自动化感应部件、各种检测传感器、变送器、各种间接测量设备、各种执行机构等到自动回路调节器、自动控制单元、各种大中小型装置控制系统到综合优化调度与协调系统和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从应用的行业性质上分,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分成以流程过程控制为主的过程控制系统(如各种DCS、回路调节系统等) 和以运动和传动控制为主运动控制系统( 各种逻辑控制PLC 和传动控制系统如CNC 等,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主要是针对自动控制系统而言。
2002 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业共有309 个企业,实现工业总产量136.24 亿元,销售收入133.75 亿元,利润总额8.99 亿元。行业综合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八十年代水平。30%的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达到国际八十年代末期水平; 约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水平。品种门类较为齐全,有一定的成套能力。可能承接60 万千瓦火电站、核电站、30 万吨合成氨、30 万吨乙烯、500 万吨炼油、10000 立方米空分、4000 立方米高炉、120 吨转炉、日产30 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站、日处理40 万吨污水、日产5000 吨水泥等大型工程的控制系统和仪表成套项目。
三、当前的仪器仪表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虽然迅速,但较国外先进的高性能、高实用性的领先技术比起来,我们还存在着10~15年的差距,当前的仪器仪表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自主创新成果比例过少,应用技术不足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初期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近几年,也有不少科技型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力度,但从总体上说,自主创新的成果还是非常少,并且技术的实用性欠缺。对于一些关键核心工艺加工制造技术力量非常薄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外合资与先进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严重脱轨。
2、中低档产品居多,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现阶段的仪器仪表产品较国外比较,大部分都属于中低档产品,产品创新能力弱,高端精准仪器仪表数量非常少。其原因是现阶段的仪器仪表行业缺少对于高端检测、数字化精进技术人才,限于各大企业和单位的指导思想和投入规模,研发投入也不够,包括设备资金、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投入。
四、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技术的全球化,计算机和智能机器的发展对仪器仪表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我国应该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微电子技术,掌握关键技术,生产更多国有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与国际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发展相比,可以分为智能化、高精度化和网络化等趋势。
1. 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是仪器仪表的一种发展趋势,与国外产品相比,国内产品在智能化方面有很多不足,我国仪器仪表在智能化方面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创新力度,改变创新模式,在智能化方向改革创新。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是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接口通信技术,利用嵌入式软件协调内部操作,使仪表具有智能化处理的功能。采用智能化的产品可以很好的自主调节控制,利于信号的传递,提高了工业效率,更能适应国际技术的发展。
2. 高精度化
自动化仪器仪表对技术要求很高,只有高度精密化才能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国外很多仪器仪表产品具有高精度化的特点,我国的产品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因此提高仪器仪表的精密是大势所趋,也是应对国际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当前的重点是研究和发展多维精密加工工艺,精密成型工艺,球面、非球面光学元件精密加工等工艺。
3. 网络化
在国外市场以现场总线技术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在总线技术方面还不完善,许多产品功能还不完备,核心技术的掌握也差强人意,因此,网络化是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网络化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化通信技术,完成信息的转换,构造一个庞大的信息化网络,这样信号流通顺畅,更能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
自动化仪器仪表是很多自动化元件组成的,包括各种功能的自动、智能和微型技术工具。仪器仪表有不同的用途,对应的功能也不同,有的具有测量、显示功能,有的具有记录、报警功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微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技术对自动化仪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发展历史久远,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出现新的仪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迅速,但与国际上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自动化仪表的改进有重大的应用前景,我国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转变创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杜天旭.谢林柏仪器仪表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
[2]赵群.张翔.谢素珍.李辉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期刊论文]-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4)
[3]唐公涛.尹升宝浅谈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科技创业家 2011(4)
[4]周骆斌.冯冬芹.褚健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电工技术杂志 2004(3)
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现状;发展前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0-01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其自身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特点,也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运算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为工业生产等行业专门设计研发的。在PLC系统的内部,储存器存在可编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逻辑运算等各种不同的操作指令,并且利用数字量等的输入及输出等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等生产等进行科学的控制处理。PLC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可靠性与先进性,也不会带来较大的功耗等,优点十分明显,对于各行业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发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正是由于PLC系统自身存在的优越性,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变得十分普遍,相关单位及人员等需要对其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以后的发展前景等,以此实现PLC的革新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中PLC的主要应用现状
(一)开关量的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当中,火电系统内部控制器的相关元件此前都多为电磁继电器,这种类型的元件数量很多,就会增加相应的触点,其自身可靠性无法得到较好保证,且接线方式极为复杂,维修存在很大难度。而PLC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软继电器进行操作,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等,在操作方面不存在较大难度,只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分闸与合闸即可。PLC在火电系统的应用当中还存在一系列指示信号等,如果系统自身运行出现故障,故障信号就会发出相关指示。与此同时,在应用PLC之后,系统内部的二次接线也变得更为简单,极少出现错误,也不需要专门的闪光电源等。
(二)闭环控制
PLC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当中,有着良好的闭环控制功能,该功能可以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对温度、速度等不同的情况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分析。目前,很多PLC生产单位设计的PLC模块都可以进行PID控制,将设计好的PID控制程序等放置在模块当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模块对几路甚至更多的闭环回路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对其的使用操作。
(三)顺序控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正在不断向着高效的管理及较低的能耗方向发展,所以,很多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辅助车间技术控制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辅助系统,其顺序控制十分关键。以电气自动化中的输煤系统为例分析,在应用PLC之后,就可以将输煤传感器与远程I/O站相连接。这样一来,相关的工作人员仅需要在控制室之内就可以对具体的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在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紧急开关等对相关系统进行控制操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具体的生产运行效率,更可以显著改善生产环境等,有效减轻相关人员的负担。
二、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一)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前景当中,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与其紧密结合,将其用于交通信号灯等的设计当中。如果可以设计研发PLC类型的交通信号灯,就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其内部也存在大量的定时器资源,这样就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对现存的信号灯等进行科学的控制,特别是在岔路较多的环境下。将PLC与交通信号灯相结合,可以在其内部配置相应的实时计时设备等,利用相关的编程操控对信号灯进行全天无人化管控。由于PLC自身存在较强的联网功能,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利用PLC对一条街道上的信号灯进行统一的管控,并且将其组成一个统一的局域网,这样既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也能有效缩短行人、车辆等的等待时长。
(二)数控方面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当中,数控系统方面的应用也是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数控系统当中,根据其自身的控制形式等,主要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控制等。相关人员在进行实际加工的时候,数控系统的点位一般都在加工机床之上,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对部件进行移动,让其准确移动到终点端。如果将PLC与数控系统相结合,就可以利用相应的编程等实现数位理想控制,并且将干扰较强的因素等排除在外,保证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与可靠性。
(三)DSC系统的应用
在DSC长时间的发展当中,该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且被广泛用于发电厂等集散型的系统当中,但是其发展势头目前有所放缓。如果可以将PLC与DSC系统相结合,就可以设计一个通用性较强的硬件平台,这样可以发挥两大系统自身的优势,实现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并且让两者逐渐向同化方向l展。
除了DSC系统之外,相关人员也可以将PLC与FSC系统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现场总线控制分析系统。这种类型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其自身的自动化、数字化特点更为明显,并且将其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可以用于火电厂等相关单位当中,实现其自身的深化发展。
结语
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PLC的应用十分关键,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PLC的未来发展当中,其自身的品种与相应的规格等会变得更为丰富。在PLC的未来应用中,会将先进的通信设备等与其相结合,并且界面会变得更为完善和人性化,并且可以完美适应不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可以说,PLC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对于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及相关经济的深化革新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裴涛,张德锋.浅谈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
篇8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逐渐由传统制造转变成为机械制造,机械化的生产不仅有效带动了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起步较晚,应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无疑严重限制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效能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寻求优化、完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措施。
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分析
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机械工程自动化管理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
1.1 机械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
所谓机械自动化技术,即是指依靠机械设备来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截止到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也十分辽阔,但就管理应用模式的现状来看,明显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国外企业的管理应用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始终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应用效果良好,同时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1]。然而,就我国机械工程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机械工程企业并没有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应用效果较差,管理过程也严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明显还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仅仅能够实现局部形式的自动化,这无疑对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较之于国外智能自动化管理以及柔性自动化管理,我国自动化管理俨然还缺乏创新,更新速度过慢。
1.2 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
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管理方面,由于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将直接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机械工程企业不仅严重缺乏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这就使得我国接卸设计水平长期无法实现大幅度的提升,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处于停滞状态。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促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发展不稳定、不平衡。
2 机械化工程自动技术的创新措施
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加强创新方面的研究俨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2.1 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
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绝不能依靠盲目的操作来实现。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成为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是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转变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方向与目标,同时也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对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与技术,首先就要从理论上来不断丰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2]。与此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对自动化知识的普及,让市场与机械行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另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以此来促进相关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此让机械自动化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当然,在明确发展方向的通俗,还需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参照标准,确保自动化发展适应于多元化市场发展规律。
2.2 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应用技术
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明显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高度自动化,相应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基础技术的储备也长期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自身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来实现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突破与创新。
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的机械生产基本上都采取着流水线作业模式,也就是以半自动化为主。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自动化程度,我们就有必要积极引进更多先进设备,这不仅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利于生产制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来说,无疑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进行单一的复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侧重,以此来实现对不同特性产品的优化[3]。毫无疑问,信息化时代下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材料都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正在向着开放式结构发展,而相应的驱动装置也逐渐迈向了数字化。
2.3 实现高质量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真正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前提与基础。在实际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理应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教育体系的建设,从教育入手,培养更多的专业自动化技术人才。当然,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坚持“工学结合”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出“理论+实践”学习环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有技术人参与进来,以“理论+实践”的环境“感染”他们,促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具实效性,让现有技术人员的自动化意识与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严格的考核来从校园里招聘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机械工程企业自动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形势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将不断推进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因此而越来越广泛,逐渐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普及,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逐步迈向智能化。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势将受到该理念的引导,逐步走向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必然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步趋向网络化。网络化的实现将促使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不再受到传统应用管理下所存在的各种限制(如地域空间限制等),让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空间更加广阔[4]。基于此,将来我们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不仅要将相关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及系统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体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由于在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要想进一步发展自动化,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与创新。我们相信,在如今这个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中,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将在各种外部条件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建亮,吕顽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3(8):25-27.
[2]梁昌鑫,贾廷纲.工业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2(3):12-15.
篇9
【关键词】数控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上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由于存在效率低下、质量不均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急需采取一种灵活的、高效的、智能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运而生。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工业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能适应市场多品种、大小批量、快速高质量生产的需求。同时,面对劳动力精力有限和工资上涨的现状,企业也力求通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收益。但是,目前我国的数控技术和自动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数控技术和自动化进行研究,讨论其发展趋势,对于把握现代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数控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的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1]。计算机预先设定好控制程序,数控系统按照给定的程序对设备实施控制。
数控技术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简要概括为为以下三个方面:(1)功能集成化和工艺复合化(2)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广(3)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在数控系统、数控主机、伺服驱动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中大部分技术,我国充分进行了商品化开发,同时建立了一批生产能力强的生产厂,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和应用的人才队伍。但是,对于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发展现状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相对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控制理论等领域技术的成熟,为数控技术向高速、高精度、复合化、智能化及网络化奠定了基础。
2.1高速高精度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相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精度有多种方法,除了可以通过机械方面提高设备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来达到以外,还可通过减小数控系统的控制误差和采用补偿技术来实现[2]。
2.2复合化
数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复合加工。复合化加工降低了加工的整体费用和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使效率和精度得到提高。复合化加工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工序和工艺的集成;二是指工艺的成套。复合化加工的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可,复合化加工设备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2.3智能化、网络化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生产柔性化、自动化的实际需求,数控技术的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数控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一、学习功能;二、自适应控制功能;三、故障诊断功能;四、自动识别和自动优化调整参数功能。
同时,网络化的发展也对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化的主旨是指数控系统与其它控外部制系统进行网络连接和控制,面向生产现场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再以因特网为渠道,通向企业的外部[3]。通过数控技术的网络化,系统可满足对信息集成的需求,这也是实现其他新技术的基础。
3 自动化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了计算机、制造、控制和电子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利用设备集成和信息集成的方式,能达到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制造,最后到管理销售等各阶段的自动化控制[4]。作为一项面向整个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自动化是连接传统与现代工业的桥梁。作为现代化工业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它把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的地位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日新月异,关键之一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兴起。自动化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一些产业已经实现了无人作业,节省人力的同时使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改善,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国自动化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实际上,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薄弱,在利用自动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4 自动化发展趋势
随着自动化的逐步发展,市场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自动化必将沿着高效、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继续优化以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自动化的应用使生产更加高效,这也是未来自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数字化应用也会日益突出[5]。近年来,工业系统正在由最初的原来的能量驱动型变化为信息驱动型,这种转变对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既要表现出一定的柔性,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智能,能自主处理复杂信息。信息化技术推动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相互渗透和进行互补,自动化系统更加注重功能集成和信息安全。
5 结语
数控技术和自动化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电子、控制、信息处理和科学管理等领域知识,因而高效和高精度是其突出特点。随着数控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通过采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未来,数控技术将朝着高效高精度、复合化加工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将沿着高效、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使工业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3(5): 119-120.
[2]郭聚东,李兰.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轻工机械,2005(3):70-72.
[3]胡俊,王宇晗.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0(3):5-7.
[4]Moore S F, Byrd T E.Integrated autom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 Patent 5,528,503[P]. 1996-6-18.
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345-01
一、概述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实现是电力系统完整控制的重要标志。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
2.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并完成系统操作的高效进行。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充分供应,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1]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将能源损耗达到最低,确保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电能的节约。
2.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子站和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系统网络化的发展,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保障,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加强,大面积停电现象减少,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排除机制得到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得以建立,故障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方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出现,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大提高。[2]
2.3自動化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汽对二次系统的监测得得以实现,通过功能设计的优化,协调科学的综合性系统得到建立,设备的运行操作信息可以被方便的搜集。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展望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已经形成由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电力设备构成的有机整体,日趋庞大的电力系统产生的系统信息越来越多,电力系统的技术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可以直接监测的设备对象也越来越多,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3.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规模
随着接入信息的数量、种类以及范围的不断增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规模也在迅速增大,由于系统运行实时监控的要求,对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3.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力自动化技术功能从单一化向全面化和综合性发展。为实现服务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继电保护设备性能趋于灵活化和快速化。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开发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对整个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电能供应和使用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并使电能质量标准得到提升,降低了系统干扰。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的降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对电力系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促进系统更加快速高效的发展。
四、结论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为电网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传承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 下一篇:智慧校园建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