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在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仅是推进普法教育的有力举措,也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是整个社会环境的要求。群体性法律意识的提升,是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提升其法律素养不仅是学校的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特别是在整个社会守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氛围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均应围绕着法律规范来进行。另外,加强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其个人未来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职业生涯的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法制社会建设进程,更是对其自身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在校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能够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二、当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现状

(一)高校法律教育概述

高校法律教育包括法律专业法律教育和非法律专业法律教育两个层面。当前,从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实践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重点包括法学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法学理论。与一般意义上的普法教育相比,高校的法律教育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与通常所说的法律基本常识教育有较大差异。当然,高校法律教育虽偏重于理论教育,但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包括法律道德、法律责任义务等等。

(二)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高校的教材中阐述法律常识的内容偏少。在大多数高校的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中对法律知识的涉及面较窄。其次,是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通常将法律教育作为思想品德类课程进行讲解,并且往往由非法律专业的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担任授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法律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以及法律意识养成方面的意义。最后,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高校的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相关法律知识。对于法律教育的相应选修课程以及有关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匮乏,也是体现了高校对法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2.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

教师在进行法律教育时,往往只是从教学目标的完成角度,来开展法律知识教学活动,在这种理念下,往往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特别是,关于法律教育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而言,具有内容枯燥、实用性欠缺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忽视案例教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

三、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

当前,高校的专业划分日趋专业化和精细化,这是为了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结果,但同时,这种专业划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专业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同度。对此,学校和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转变这一固化的单一专业学习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思想层面上,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重视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针对非法律院校或无法律院系的高校,以法律专业人才为主体,成立专门的公共法律知识教研室,统筹开展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针对当前法律教育理念落后问题,倡导教师在公共法律教学中,以能够树立法制思维的案例为切入点,强化案例教学比重,促进学以致用。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教育环境

高校是开展法律教育的重要阵地,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环境,是强化大学生法律知识学习重要途径。鉴于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法律知识这一现状。高校可围绕普法宣传月等时段,通过将校园广播、专刊等传统渠道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丰富的法律宣传活动,促进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得法律知识,为整个校园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

四、结语

总之,加强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对社会进步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正视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加以改进,着力培养守法、学法、懂法、用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9):78-80.

[2]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植[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02):30-33.

[3]庄洲鸿.浅析加强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116+119.

篇2

【关键词】 社会正义;形式正义;法治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50-01

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憧憬所讴歌的景状,从柏拉图到罗尔斯,西方学人叙说了数不清的关于正义的见解,既贡献了种种经典性论说,也使正义成为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

一、对正义含义的理解及其类别

“正义”作为一种词汇出现最早出自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关于正义的观点的解释: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各尽其职就是正义”,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可见,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正义实际上不是虚玄的事物,只不过它不是普通的规范,而是高层次的伦理规范。

正义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多样化的。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划分为两类: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另一种有影响力的学说,是罗尔斯提出的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学说。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明确提出了“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概念,而且将其主要精力和大量篇幅来论述实质正义的具体内容,罗尔斯著作中所提到的实质正义,主要是指社会各方面资源配置制度本身的正义。就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相比来看,实质正义更具重要价值,社会资源的配置制度如果是不正义的,形式正义体现的再充分,也没有真正的正义。但形式正义也是重要和必要的,没有形式正义,即使存在实质正义,这种实质正义也难以有效实现。所以两者都不可或缺。

二、社会正义中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

现代社会的法律观念主张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认为实质正义才是目的,而形式正义只是服从于实质正义的手段,并最终保障实质正义在社会中实现。

纵观近些年来的法院实践裁判工作,发现众多过分强调程序正义,用程序正义来代替实质正义,甚至否定实质正义的裁判倾向。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指结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是指过程的公正。就刑事司法来说.实体公正是指通过诉讼过程而达到的案件处理结果的公平正义:程序公正是指司法过程要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正常状态下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者是相当一致的,相互间是配套的、相辅相成的。实质正义往往要通过程序公正来实现,某种意义上说,程序正义是实现实质正义的“运转工具”。实质正义具有重要价值,但实质正义又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韦伯的观点是对之持否定态度。但是完全否定实质正义的存在和意义显然也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实质正义问题,都存在着人们对事实平等和结果平等的要求,都存在着对社会制度本身良与恶的评价。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实质正义”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呢?笔者认为现实中的实质正义就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共同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这个共同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及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失去了它,社会中的人们就失去了奋斗目标,如同一盘散沙。由此,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须体现并以之为追求的价值目标。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作为司法活动追求的两项重要价值目标,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却无轻重之分。在价值理念上,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当二者发生冲突,我们只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平衡二者的利益。

三、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法治社会中的人们内心所崇敬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是正义之法。如果法律不能与人们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人们便不能普遍遵守法律。公正是司法的根据也是司法活动永恒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不只实质正义无法实现,程序正义也难以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主要靠立法来解决,靠法律本身的“公正”,有了“公正”的法律即“良法”之后,如果将“实体公正”的法律用于“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过程也是“公正”的话,法律的实体正义就能得到实现。对程序的价值应有一个合理的定位。首先.程序公正的价值在于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其次,程序公正本身直接体现出来的民主、法治、人权和文明的精神,它本身就是社会正义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法治国家.程序公正对司法文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肯定程序价值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程序终究是程序,必须是依托于实体而存在的。诉讼程序的启动以及诉讼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实体结果的公正.纯粹为程序而走程序的情况在实践中是不存在的。当然,实体公正的实现离不开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树立实体公正的内心信念对公正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都是法治社会所必须追求的价值目标,这两者在总体上是重合的,实质正义对正义的要求比形式正义更高更为彻底,形式正义只是一种阶段性、方法性的东西。总之,法治社会虽然强调形式正义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只追求形式正义而忽略实质正义。法治社会要以实质正义的法律,即良法为前提条件,要以所在社会人们共同的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即实质正义的真实内容为其价值目标。既要注重实质正义,又要张扬法的形式正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不仅如此,还要在实质正义,程序合理的法律的指引下,创造遵守法律的环境,充分实现法治社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法律论证视角下的刑事司法正义[J].法律方法,2007(1).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

职业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决定》的出台强化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结构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推进教育结构的调整。同时,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在德国,16岁至19岁年龄的青少年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接受职业教育;在美国,在高中教育中,进行职业课程教育的有百分之八十九左右。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日渐增加,在校期间他们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毕业以后作为劳动者直接参与社会劳动,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对来他们来说维护自身权益很重要也很必要。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法学课程十分必要。

国家也十分重视法律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的普及。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更应该成为中职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那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校教师,在抓好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法律知识教育也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因此,法律基础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不仅仅是一门法律知识的普及课程,同时还要是一门优秀的德育培育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法律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如民法、劳动法、合同法都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必须知道和掌握的法律,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有用)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学习不仅使他们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新一代公民。

由于职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教育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明白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多选用典型事例和案例进行教学,适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旁听审判、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阅读生动、真实的案例来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分析案例中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作用,让学生懂得法律不仅惩治违法犯罪,而且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从而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通过结合案例,联系学生实际,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修养,防止失足,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勇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并由此形成健康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做事、依法维权、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实践能力。超级秘书网

加强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储备的劳动者,没有升学压力而且正在处于向成年过渡时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稳定,要使青少年在身体、智力、品德、人格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他们的法律基础教育是很必要的,而法律基础教育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社会。三方面同时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禁止在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不适宜进入的场所。据报道,北京市教委也明确规定,校园周边要达到“六无”:无占路市场,校门前50米内无游商;校门两侧50米内无美容美发厅、汽车修理、机械加工等经营场所;校门口两侧200米内无电子游艺厅、电脑屋、网吧、歌舞厅、酒吧、录像厅、台球室、卡拉OK厅、洗浴中心、性保健用品商店等经营场所;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隐患;无治安乱点;无环境脏乱。由此看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律的天空下,我们一定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修养的合格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也能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彭斌,《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2]《论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邓世荣,《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篇4

一、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法律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建立并完善民主法治制度,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此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就国家而言,法律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监督的支持和支撑,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法律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氛围

一定的制约与监督职能,是确保落实法治权利的根本要求。公平正义的弘扬、有序秩序的建立都需要依赖政府及公共财政来保障,并以建于、法庭、警察以及军队为后盾,以此来实现国家政权。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权利及相应的运作。然而,权利却具有双面性,权利使用得当,不仅能够有利于社会上正义公平的弘扬,而且还能够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相对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若是权力运用不当,则会形成反效果。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对权利的运作加以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强化法律监督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立法监督

就立法监督而言,其对于一个国家的立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立法监督,主要针对具备立法监督权力的各种主体,以及对于具有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权利的国家机构,对其法律创建活动以及结果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察与督促,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维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与统一,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确保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现阶段,我国在立法监督上采取的是违反宪法审查制,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该制度属于代表机关审查制,具体的讲就是在立法监督机制中,只能够由上级监督下级,由高层次监督低层次,对于层次相同的国家机关,只能由权力机关对立法活动进行监督。

从我国现行的立法监督体制上看,缺乏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这一情况已经成为立法监督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因此,为了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强化立法监督职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首先,成立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以此强化、规范立法监督行为。在该机构中,既要监督违反宪法行为,也要监督权限落实、程度规范等若干环节;其次,建立健全公民立法监督参与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立法公开、立法公正、行政复议以及宪法控诉等若干环节。尤其加强对宪法控诉制度的重视,在立法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审查立法的最终目标在于改善行政矛盾,对行政主体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宪法控诉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纠正立法违宪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公民实现权利救济;再次,国家应制定并出台专门的立法监督法,利用法律武器规范立法行为,在此项法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监督程序、实体内容、立法监督组织以及处理结果等方面的规定等,从而确保立法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在执法监督中,应注意保持人民主体的立法监督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宪法得以确认,这也是宪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但是以我国现有的监督制度来看,采取自上而下形式,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力度,监督体系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没有充分体现。因此,必须加强人民监督行为,这也是改善监督体制矛盾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法治方式,发挥人民主体的监督力度,才能充分表达政权中的人民性,以制度作为监督标准,以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优化监督导向,同时强化行政法律的监督体系。其次,应加大检察机关的监督力度。改变行政机关不受检察机关监督以及各种监督法律关系模糊不清的状况,诸如行政不作为。滥权越权均可纳入检察监督审查的范围,具体可与法院司法审查分工,对行政执法实践中突出的“纠而不理”问题明确解决方法,同时可赋予其一定惩罚权等。

三、结束语

由上可见,法律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加强法律监督也刻不容缓。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现状仍然问题重重,需要不断改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加强法律监督的信心与决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从各个方面完善监督手段、落实监督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承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科.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治建设探讨[D].山西大学.2007.

[2]何继强.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35).

[3]包玉秋.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A].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篇5

关键词: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商业事务

一、“关系”的含义

关系这一词的主要含义是指“特殊关系”或“特殊连带”,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文化特殊观念的反映。国人认为在关系的流动中,能够使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一个人一旦出生,将不可避免处在一个自然的社会关系网中。另外,中国人非常看重的是面子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子代表了个人的社会声誉。并且,国人善于在社会中可以去建立和发展大量的“关系”。除此之外,人情也是影响关系的一个因素,总体来说,人情在中国文化中,包含以下三种含义:1.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如一个人理解他人在不同情境时的情绪反应, 进而投其所好、避其所恶,便认为是通情达理的人。2.人情可以作为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当对方接受自己的礼物或帮助, 便欠了自己的人情。作为社会交易资源的人情,不仅包含具体的金钱、财物或服务, 有的还包含情感。人情不容易进行计算,人情债难以偿还。3.人情是指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由此构成了人情法则。混合性的关系网中,交往双方平时必须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维系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中国社会的商业活动中,关系可以被理解为非正式的合约关系,而传统的西方“关系网”侧重于正式的合约。

这已经引起了西方专家对关系领域的关注。

二、“关系”对于跨国公司的积极效应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跨国公司认为在中国建立关系网有三点好处:1.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信息,因为在中国市场信息的公开来源还是较少,拥有良好的关系网可以为企业获取较好的商业机会。例如,容易得到关于进出口限制的政策信息等,这些政策通常变化得非常快。2.比较容易得到资源,像有形的资产,包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等,无形资产方面,例如,进口许可证、政府的许可等。3. 拥有良好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名誉和地

位。如有些企业鼓励员工去发展手中的社会关系网,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为企业赢得名誉。

三、关系的负面效应

关系网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首先,关系被普遍广泛地作为社会信任行为的条件运用时,它可能会导致一些渎职行为的产生,这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其次,关系可能让少数人受益,而牺牲了多数人的利益。目前,在商务活动中,大部分人只是具备有限的关系资源,这将可能在利益分配方面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容易引起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关系会干扰一些政策的有效执行。它保证某个特殊群体的利益因而破坏了社会的公正。

四、分析当前关系重要性降低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国外投资不断引进,竞争日趋激烈,法律的规范越来越被强调。

1.在经济方面。这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私营经济和国外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内政治和法律环境也不断完善,政府在管理商务方面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而减少了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对关系网的依赖。

2.在法律体系改革方面。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管,法律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例如,2008年我国约有律师13万人,每年受理诉讼案件达170多万件。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监控力度不断增强,在商业活动中,对于关系的依赖性将逐步地减少。

3.在文化因素方面。首先,集体主义至上的特点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冲突。随着全球一化,西方个人主义对我国影响逐渐深入。其次,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人情、面子因素,被有些人利用掩盖腐败行为,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许多跨国公司深陷商业贿赂行为案件。在近20年中,跨国商业50万件案件里面就有60%是商业贿赂行为案件。

综上所述,目前,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法律机制的改革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我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去粗存精;当前“关系”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商务中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这无疑对本身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周鑫华:基于中国文化的关系营销研究.商业研究[J].2011(3)

篇6

关键词:企业经济权利 地位 作用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经营性活动并具有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的组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和自然人都是重要的个体成员,但企业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也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根本性权利,可以分为动态经济权利和静态经济权利。动态经济权利即企业营业自由、企业结社自由、企业迁徙自由,静态经济权利即企业财产权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经济权利属于消极权利,是为了防御国家公权力非法干涉其经济自由权利而享有的一种权利,也即是说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国家公权力不得干预企业的经济自由领域,这为企业经济的独立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企业经济权利的概述

(一)企业经济权利的界定

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享有的众多权利中的一种,是非常重要的权利。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享有的、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对抗国家公权力非法干涉的权利。从这个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所享有的,这与企业参与政治、社会等活动所享有的权利不同;企业经济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企业经济权利是对抗政府公权力的根本性权利,如果不是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公权力不得干涉企业经济自由。这就是说企业经济权利具有防御性和自由性。

(二)企业经济权利的种类

企业经济权利可以分为静态企业经济权利和动态企业经济权利。静态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财产权,企业财产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企业经济利益现状不变。企业财产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说,财产权的着眼点在于经济增长与财产权的关系。从经济法角度来看,企业财产权是企业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政府公权力不能非法侵害的一种权利,属于对抗性权利。动态企业经济权利表现为多样化形态,主要有企业营业自由权利、企业迁徙自由权利、企业结社自由权利等。其中企业营业自由权利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个权利处于辅助地位,主要是为了保障企业营业自由权利而存在的,营业自由权利是企业根本性的经济权利。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说,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享有的自由从事经营活动,如不是处于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公权力不得干涉的权利。

企业经济权利的这两种基本形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财产权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没有最基本的财产权利,企业就不可能从事经营活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这需要动态企业经济权利的保障,可以说动态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法律保障。其实,对企业经济权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划分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都是受法律确认与保护的。

二、企业经济权利的重要性及受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

企业独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从法律角度来说,是具有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法律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和自然人都是市场主体,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弄清楚企业经济权利的重要性,理顺企业经济权利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企业构成了社会经济有机体,企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法律视角来说,企业与自然人存在一定的区别,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企业自身优势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企业的法律地位来说,企业法律地位是独立于企业投资人的。不管是非法人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都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这与出资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企业借助自身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可以对外设立担保、发行归票、取得贷款等,建立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的资本和收益都会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企业经济活动运行得以成功的法律保障。

(二)企业经济权利受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自然人,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行,宪法和法律非常有必要保护企业的经济权利。

企业经济权利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权利,是用来防御和对抗国家公权力的,这有助于保障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地位和合法权益。首先宪法和法律为企业经济权利的合法性提供衡量标准。企业是现代社会中的最基本经济单位,宪法和法律为衡量企业经济权利的合法性提供衡量标准。企业经济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企业经济权利的地位

(一)企业经济权利在经济法中的地位

篇7

关键词:正义;理性;刑法认同、信任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个社会若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即便制定出千百部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中国法律学人们深谙“法律只在受到信仰,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有依赖警察。……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这种传统又植根于一种深切而又热烈的信念之中,那就是,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因此,培育公民对法律的热爱,确立公民对法律的忠诚,无疑对于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意义深远。实现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刑法信仰客观基础和刑法信仰主观基础的有机统一。

一、刑法信仰的客观基础

1.刑法理性之诠释

(1)刑法理性的历史维度。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思维敏捷的法学家把法律提到伦理性的高度加以赞扬;同时,他们十分重视从社会文化伦理角度解读法的精神本质,将其看成是深藏在实定法之后的最高价值主体,从而确立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有利地保护了当时城邦自由民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不容置疑,法学家们对法律的崇高追求并达到适应当时经济状况的需要,很大程度激发了当时城邦人民对法律的崇高情感,即对法律的信仰之理念。而这种信仰的产生,无疑促成了当时城邦社会法治精神的形成,加快了罗马城邦国家告别原始共同体的人治模式,进入依法而治的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综观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国家的法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公众的法律信仰的培养对于其法治化的形成,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就能很好地促成一国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一国法治化状态的确立。而上述的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对法律的崇高追求之情以及信仰之理性认识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这对于我国法治国家的构筑以及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是不无裨益的。

(2)刑法理性的哲学蕴意。康德、黑格尔哲学都根基于理性,黑格尔甚至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理性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要求人们不受约束的情感、欲望走向理智,用清醒、冷静的眼光对待世界,表现为人们对权力运作的警惕以及因此而来的对正式的、制度化的(尤其是法律)社会规则的期盼,表现为人们对人类共同命运、人类共同需求的基本认同,表现为对某些普适性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承认。刑法理性,不仅仅是对刑法基本范畴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刑法目的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报复情节的自觉节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刑法理性就是国家在制定和适用刑法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设定目的、不断寻求合理有效的惩罚方式以及自我克制的特性。

刑法本身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性之于刑法所以重要,是因为无论是刑法的产生还是刑法的存续,都须臾不能离开理性的指引,而且在评价刑法优劣的标准上不可或缺。阿奎拉认为,法律在依赖于理性的范围内自有其指导性力量和支配行为的权威性。正是如此,立法机关的宣示才设定了义务,并且才能作为该社会的有效法律而存在。从刑法的本性来看,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把基于人类本能的报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便使没有犯罪的人不受报复行动的伤害,使犯罪的人不受其应得的报复之外的伤害。

2.正义之弘扬

正义是法律产生的理性根源,法律实现的理性基础,法律的最终归宿。当人们将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标准,并且成为获得一定社会认同的理念时,总要想法使它能够在生活中得到最大的目标实现。而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借助一定社会中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手段。“法律与宗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我们希望法律继续有效,我们就不能不重视人们对法律的献身激情(这种情感本质上是宗教的),正是此类激情使法律具有了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因而刑法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刑法神圣化的过程。只有刑法神圣,才能唤起公民对刑法的热爱,确立公民对刑法的忠诚。刑法的神圣不是来自刑法的强制和威慑,而是来自刑法现代精神与品格的塑造,那就是正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二、刑法信仰的主观基础:公众的认同和信任

一个高度发达的法治社会对人们所要求的不仅仅是遵守法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信仰法律。刑法信仰不仅仅甚至主要不是指对现行刑事法律规范的信仰,而在更深层次上意味着对刑事法律在整个社会的有效运行的信赖,对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有效性的信任,以及对法治状态下的符合社会正义、公平、理性和秩序的行为的心理认同和自愿遵从。诚然,一项法律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法律是他们自己的,而要使人们相信和信仰,法律则必须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保持刑法与市民感觉、国民规范意识之间的一致性,以保持刑法的亲和力,并使之获得公众对刑法的认同感,这是刑法信仰的关键所在。

1.公众对刑法规范的认同

在公众的刑法认同别强调规范的重要性,规范之所以被市民所接受,主要是由社会关系以及利益的相互所决定的。刑法规范有效性的切实发挥和价值性的充分体现,公众对刑法的认同尤为重要,刑法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行为、规范、刑法、公众认同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公众对刑法规范的认同感主要是对法规范、法秩序重要性的抽象体认(对规范重要性的认同)。每一个人在希望他人放弃使用暴力或做出合理行为时,自己首先必须保证放弃使用暴力或做出合理行为。所以,市民刑法感觉产生与这种对利益、规范和惩罚相互性的平衡和计较之中。

公众规范认同感对犯罪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部分市民感觉的异化促进了犯罪。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导致各种冲突不断出现,个人的认同感被撕裂,一些基本的权利,如、经济平等权、表达自有权、文化权利等受到直接威胁或间接地被侵害,而“认同感被伤害的人,比那些拥有稳定的认同感的人”更易有犯罪行为。换言之,认同的问题“促进”了犯罪。另一方面,公众认同感总体上对认定犯罪提供支援。虽然刑法与文化传统以及价值系统的联系特别密切,但是,几乎所有的法律文化对大多数刑事犯罪形态的认定都是一样的,至少从汉穆拉比法典以来的成文法中我们得知,法律所关注的利益,一直以来都是刑法所保护的。对此,国民规范意识是普遍地给予承认的。充分发挥国民规范意识的作用,对于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秩序是比较重要的。

2.法益之维护

法律是伴随着利益的分化、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法律与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围绕如何调整和保护一定的利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展开的。但是,法益的概念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西方刑法学者在探讨犯罪本质的过程中,作为“法益侵害说”被提出来,并逐步得到公认的。

保护法益是刑法的首要任务,刑罚的制裁目的,在于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护法益,故有法益即刑法保护客体之说。因此,从刑法法益的作用上讲,西方刑法学者认为,保护法益是刑法规范存在及其强制制裁权力的正当根据,德国刑法学者甚至认为刑法就是一部“法益保护法”,无论个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相关,国家必须运用禁止规定和命令规定保护各种利益。刑法目的与犯罪本质有对应性,唯有如此,刑法才能符合公众的一般信念。在公众确认生活利益的重要性以后,立法者也会据此以刑法典的形式固定、确保这些利益即公众认同的重要利益,实现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确知法益保护和公众认同之间的关联性尤为突出,从而使得刑法法益具有决定刑法存立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法律得到遵守并不是来源于它的强制力,而是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只有树立对刑法的信仰才能激发起人们心中自觉遵守刑法的意愿,使公众与法律处于一种良性合作的关系中。当公众与法律处于良性的合作关系时,其内心的情感与刑法的要求一致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遵守刑法,甚至把刑法看作是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宏杰.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78-85.

[2][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90-101.

[3][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89-96.

[4][美]昂格尔著, 吴玉章,周汉华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78-86.

篇8

一、我国公证制度职能作用

(一)服务人民保护法律的功能

我国公证机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社会民事行为,为人民提供法律保护,通过公证的活动方式,引导以及为公众提供帮助,依据法律设立法人,解决民事纠纷和不合法的因素。确保法律正常运转。

(二)公证是预防性的司法证明

公证制度可以使法律行为更加完善、降低人事诉讼,保证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保护我国社会主义的防线,在法律方面,有其中的文案通过公证机构的认证。这促进了发生法律纠纷的人民更能依法的履行法律责任,减少再一次地诉讼。

(三)保障法律正确实施

公证机构隶属于司法机构,通过一些公众活动,有效维护我国法律以及政策方针的正确地开展。解决人民群众的法律问题、企业法人的经济纠纷、保护法律正常运转,使公民达成遵纪守法的的目标。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人民利益的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沟通、媒介的功能

在涉及经济交流和民事间往来的问题上,公证机构有着自己独特地处理办法,它在处理一些经济问题上,有着方便的位置,这与它地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公证书又是有其合法的特点,有其代表的真实性,它不是一页空纸文书,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带有法律性质的文书。它是增强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建立共赢局面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和工具。正是因为有了公正组织,它使得我国在与其它各国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它在对吸进外部投资和发展国内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伴随我国改革的实施,我国与其它国家交流日益广泛,涉及领域众多,经济利益方面的纠纷势必会不断加剧,那么,公证机构必然发挥自己重要的职能作用。

二、公证积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公证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着自己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维护和谐社会的运转,公证制度必须积极参与到其中,利用自己的职能解决民众矛盾,才是对其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下面,我们就将矛盾的产生分为以下五个大类:一是家族纠纷。它主要产生在家庭间的生活中,婚姻间的问题,邻里间的问题,他们的发生与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自身的感情控制息息相关,有着不确定性、突发性。因为发生的事先不确定性,所以导致不能及时应对和处理,极其容易产生不好的结果。二是农村里面时常发生的土地财产纠纷。因为国家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农村城镇大力加强自己的建设,最常见的是连接村与村之间道路的修建,还有政府的征地,城市拆迁,以及城市吸引外资建设项目。这些纠纷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三是道路违章、事故纠纷。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不断变更,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人民的代步工具改为汽车,致使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大,因此,时常可见交通事故的发生,来自道路的纠纷越来越多。四是经济方面的纠纷。经济带动社会发展,在发展道路上,来自经济的纠纷也是纷涌而来。企业内部对员工工资的不及时发放,拖欠工人工资,还有欠债不及时归还的债务问题。五是对特殊人群的工作安置。近年来,很多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劳动力、以及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工作难找;还有的就是军人的工作安置,退伍军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生活难以保障,都会形成社会上的矛盾纠纷。随着这些矛盾不断的发展。公证处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它具有其合法性,介入到矛盾集体中,维护公众合法利益。而且可以对已退伍的士兵签订《退役士兵自愿自谋职业协议》进行证明,依法对解决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提供帮助。面对特殊的矛盾纠纷,可以开通绿色通道,高效、及时化解矛盾,推进社会矛盾处理。

三、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

(一)加强认知公证的重要性

在社会的管理创新中,我们应加强其对公证的重视,使公证在管理创新中执行自己的职能,这对维护和谐社会是极其需要的,这不仅是对社会管理的帮助,更是强大公证队伍的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重视公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的不断加强,增强社会管理的任务迫在眉睫,公证职能的合理发挥,将势必使得社会管理工作如虎添翼。

(二)不断完善公证在管理创新中的工作体系

在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应首先确立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这一首要目标,把其作为重中之重,在工作中,完善其在管理创新中的机制,确定公证工作的目标,真正使得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再者,因为公证的特殊性,协调有关部门为公证的参与保障充分发挥职能的环境。

(三)加大公证的工作范围

因为公证业务包含领域广泛,面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充分在不同矛盾问题上运用公证去解决它,加大为社会管理创新更好的服务。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开展公证业务,比如城市拆迁、公司的革新、承包山林等很多方面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社会有条不紊发展。

四、结语

篇9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完善,人民群众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法律现象也开始逐渐习惯。因此,我国的法律院校逐渐增加,从事法律行业的人也逐渐增多。但是,要成为专业的法律从业者,仅仅了解法律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的从业者要在对法律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一般是指人们的守法和用法意识,法律素质一般被认为是道德素质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的人,一般对于我国的法律法規都有一定的了解,且对于法律的正义性和守法的必要性深信不疑。对于生活之中的涉法行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人会选择以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因此,较高的法律素质是一个法律行业从业者的必备素质。

在一个完整的法律教育体系之中,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程度甚至要高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一个人的法律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具有较高的法律道德素质,这个人才可以作为一个法律从业者,为人民和国家的法律完整作出贡献。法律素质教育作为法律教育之中的一个学科项目,主要面向的是将来要从事法律方面工作的学习者,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较高的法律素质可以保证他在法律行业之中的工作不受到个人欲望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以法律规定为先,并以法律思维方式检视与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才是一个法律从业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二、提高法律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要在现代的社会之中推广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就要让民众看到法律教育对于个人生活的有益之处。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法律素质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业务能力,因此,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可以加强法律教育的效果。

1、加强对社会法治环境的优化

在社会法治得到优化的环境之下,人民对于法律的信赖和使用度才会提高。法律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和社会居民学习法律的热情和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需求。因此,提高人民对于法律的诉求和法律的普及度,可以确保以法律素质为引导的法律教育高效顺利进行。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其目的是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民众法治意识提升的关键在于法律的实行度。优化社会法治环境可以促进人民对于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加强民众的生活安全感,增加法律对民众的有益度。要优化社会的法治环境,就要在社会的各方面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备,对我国的法律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和加强。

要优化社会的法治建设,就要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传递和宣传法治的重要性,改变人们的传统观点之中对于法律的过于敬畏和使用上的误区。同时,为了在社会生活之中改变人们对于法律的传统感官,要对于社会的执法和司法方面进行优化。加强社会生活之中的基础法制建设,加强人们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完善基层法律体系的普及。在司法和执法的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人民对于法律的热情,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大力鼓励人民参与到社会执法的过程之中。通过对于法律武器的实践和使用,加强人民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对于法律使用热情,激起人们学法热情,提高人民的法律素养,进一步促进社会人民学法过程的高效进行。

2、提高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力度

在法律从业者的教育之中,法律知识的指导培养在专业院校之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中,法律专业的学生的基本教育是以法律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在非法律专业的院校内,普通大学生一般将法律知识点的学习作为基础课程进行学习。全面的法律知识培养对于我国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居民的法治意识较为薄弱,且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法治化的进展较慢,因此,法律教育应该以学校法律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法律素质的培养,进而提高社会群体的法律素养。法律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青少年敬法守法的意识,可以提高青少年对于法治社会的了解和法律对于社会生活的保证。将法律素质教育加入到基础教育之中,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效率,改变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视。

为在学习之中促进学生对于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学校的考核之中加入对法律素质教育的问答和题目,检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在法律测试之中的得分情况作为学生成绩的加分项目。除此之外,在法律素质教育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主动程度的推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法律,认识法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推进学生的自觉性,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高的提升作用。

3、加强法治精神的教育

法治精神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基础,人民群众只有具有相当程度的法律意识,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守法敬法,并且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活不受到影响。在社会的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对于法治精神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过程,其应用应该体现在整个课程的内容之中,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介绍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提高法律素质为课程的主要目标,促进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法律教育的效率。

同时,为了提高人民的法律本文由收集整理学习热情,提高人民的法律情感也是教育行业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发挥法律情感在社会法律教育之中的作用,人民可以在教育之中感受法律对于自身生命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法律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法律情感的推动之下,实现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法律教育的高效进行。

篇10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法律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法律的滞后性特点导致法官在遇到很多新问题时不能单凭法律解决,当法律规则的硬性规定不能断案时,恰当地运用法律原则反而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公序良俗这一法律原则在当今法律界的运用状况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法治发展。

 

关键词 公序良俗 法律原则 道德

作者简介:何雨芯,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07-02

一、公序良俗概述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的,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外国民法典中有公序良俗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按照许多学者的理解,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就相当于“公序良俗”。按常人的通俗理解:公序良俗就是基本道德。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当今诸多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判案原则加以运用,法总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又落后于社会发展,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或多或少有些漏洞,法律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谓“徒法不足以行”。法律原则的运用相比于法律规则较灵活,它可以解决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难题,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今被越来越多的法官重视与运用,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泸州“二奶”案简述:蒋某与黄某系夫妻关系。1990年7月,蒋某因继承父母遗产取得一处房产。1995年,因城市建设,该房被拆迁,拆迁单位补偿了另一套房子给蒋某,并以蒋某个人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1996年,黄某与张学英相识,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非法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黄某与蒋某将该房产以8万元的价格出售。2001年初,黄某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疗,黄某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房所获款的一半计4万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机一部,总计6万元的财产赠与“朋友”张学英所有,并经过公证。2001年4月22日,黄某因病去世,张学英为争遗产把被告蒋某告上了法庭。二审法院判决遗赠行为无效,张学英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这个案件的判决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死者黄某身前的遗赠行为是否有效,法院判决无效的依据是该协议违背《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内容违法的遗赠是无效的。但是很多人认为法院判决有误,黄某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遗赠又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该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完全正确,这是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死者黄某与原告张学英长期非法同居,其行为违反了我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忠实,互相尊重。该遗赠的利益属于原告基于与死者非法关系所获得的非正当利益,其内容是违法的,《民法通则》规定:内容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黄某的遗赠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

 

三、公序良俗是一种道德

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存在着联系,近代以前,法律与道德高度重合,近现代法倾向于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逐步明确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但现实生活中和司法实践中,有的行为看似违法却归道德规范调整,有的行为看似符合道义却违反法律。法律与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泸州“二奶”案的判例让很多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死者的同居行为虽然违背道义,但因此而做出的遗赠行为还不至于违法,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不然,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行为已经违背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时即已触犯了法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此案例中法官依据《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公诉良俗的明文规定来判决,是完全合理和合法的。当道德已经上升为法律,人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不能违抗。

 

四、公序良俗是一种法律原则

成文法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官断案的拘束性,法官们宁愿选择运用成文法明文规定的符合常理的规则进行判决,也不会铤而走险运用没被用过的原则进行判决,而得出的结论恰恰甚至与规则相反。

 

公序良俗是民法领域的重要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那么,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法官断案怎样才能更好运用它们,使之更好的结合呢?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出现在案件审理中,而法律原则的运用比较灵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的时候两个相反地法律原则也可以出现在同一案件审理中;法律规则的规定明确具体,它明确规定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行为人一旦违背就要承担责任,而法律原则的规定比较笼统和模糊,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原则相比于规则更能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而法官因此而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法律原则的适用一般来说比较严格:只有穷尽法律规则,方可适用法律原则;如无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可以舍弃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泸州“二奶”案的法官其实就是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而适用法律原则的,况且《民法通则》是《继承法》上位法,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这也是法官的“更强理由”。法律是服务于社会的,它总是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所以法官在断案应更多的考虑到法律所带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仅仅以法论法,以法用法。

五、展望

虽然越来越多的法官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并且加以运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法官担心判决结果不能服众,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就避而远之了,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序良俗原则,只是笼统的规定民事行为不能违背道德,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并没有写上“公诉良俗”这四个大字。

 

笔者认为,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的重要原则应该更多的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首先应该完善立法,《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都明确规定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我国立法也应当规定公序良俗的具体内容,明确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后果;其次在司法上,必要的时候,法官应该全面充分考虑公诉良俗原则,并合理运用;最后应当广泛宣传道德

,弘扬善良风俗,普及相关教育,提升群众相关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和法定性。

 

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一样,公序良俗的运用也有弊端,这种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于法官来说也是重大考验。我国在立法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定义善良风俗,善良风俗的定义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历史,群众感情,道德良知等因素,它必须满足公认性,合法性和反复适用性。一般而言,危害国家公共安全,违反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家庭关系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得确认为善良风俗。

 

公序良俗的运用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它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法官可以用调解的办法,让当事人认识到事实违反道德大过于违反法律,节约办案成本;其次,它可以弥补法律漏洞,有的案件单靠法律解决不了,有的案件甚至没有对应的法律规定,比如说克隆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制造克隆人,但是以常人对克隆人的理解,它明显违反了道德风俗,法官完全可以运用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断案依据;最后,它是司法上的创新,提高了审判水平,随着法官的逐渐年轻化,公序良俗会被越来越多的法官所接受和运用,拓宽审判的思路,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官必须对这一原则有明晰的理解,不能夸大运用,片面强调法的自主性,忽视法的确定性,否则不但不能实现个案公平,反而对损害了法的权威。法官在价值判断时,必须尽充分的说理义务,把自己对案件的相关理解,尽可能的传达给当事人,做到判有所据,决有所依,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法律效果。

 

总之,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中国人的道德认知这些因素决定了公序良俗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明确规定在法律中的急迫性以及合理运用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有一百种法律,就有一百零一个案件”,法治社会离不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