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影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在外部有效需求低迷、贸易摩擦日益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下滑至6.2%,较2011年同比下降12.4%,增速明显放缓。新形势下、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创新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1.新兴市场有力增长,对贸易人才的文化需求上升
后危机时代,随着多元化国际市场战略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稳定欧盟、美国等传统贸易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与拉美、非洲、东盟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2009―2012年,我国与巴西、南非、俄罗斯和东盟等国家(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如图1所示),2012年我国与南非、俄罗斯、东盟的双边贸易规模分别达到599.5亿美元、881.6亿美元和400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11.2%和10.2%。[1]
后危机时代,新兴贸易市场的兴起与发展需要我们培养的对外经贸人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还需针对性的熟练掌握1―2门小语种,通晓俄罗斯、拉美等新兴贸易市场当地的自然、人文、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当地的商务运作模式,并能熟练应用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深入与当地潜在顾客进行交流与磋商。
2.跨境电商贸易活跃,对贸易人才的信息技术要求提高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小冲击,外部有效需求明显减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廉价、便捷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贸易增速,正逐渐成为新兴贸易方式。据人民日报报道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6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3%,2012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扩大,交易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约有78%的受访企业使用电子交易市场的年限在1年以上。[2]
后危机时代,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新的增长点。由于电商交易模式具有数量小、批次多、单笔业务金额小等特点,这就要求未来的贸易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电子商务基础,掌握大数据挖掘方法,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敏锐地洞悉市场需求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熟悉物流供应链管理与在线支付等相关知识,必要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活动策划与美工技能,能通过互联网向广大海内外客户展示、推销产品。
3.贸易过程风险增加,对贸易人才的综合防控能力要求提高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贸发展前景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宏观和微观贸易风险显著增加,这给国际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欧债危机波澜又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发达国家纷纷举起“双反”大刀挥向我国出口贸易,不仅如此,与我国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对我国出口发难。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及其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合同诈骗、外汇结算成本上升、物权丧失等各种潜在风险。[3]
此形势下要求我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较强的风险辨识能力,能通过相关贸易术语与条款在签订贸易合同时规避掉一部分风险,并熟练掌握WTO相关贸易法律法规及其争端解决机制,广泛了解主要贸易伙伴的文化背景与经贸领域主要法律文件,能在发生贸易争端或纠纷时,熟练能用英语参加外贸谈判、仲裁、诉讼等法律活动。
4.民营企业发展强劲,对贸易人才的运营管理能力要求提高
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外部市场倒逼、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民营企业自身努力的三重作用下,民营经济显示出较强的活力,2009―2012年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如图2所示)。2012年民营企业主导的进出口贸易额达12210.6亿美元,贸易规模较2009年扩大了2.26倍。从占比情况来看,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9年的23.12%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31.58%,民营企业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后危机时代,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积极引导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民营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根本上来说民营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原则,民营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订单、贸易单证和客户服务等核心贸易领域,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应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及国际信贷等技术方法,熟悉相关外贸优惠政策,在完成交易的同时,能从源头上降低民营企业的贸易成本与贸易风险。另外,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民营企业对电子商务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缺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依据市场环境和学校自身特点,修订和完善了其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位现象。调研发现,大多数高等院校尤其是省属工科院校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而这种应用型人才更多强调的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从当代国际商务视角来看,国际贸易活动主要包括国际商务礼仪与谈判、交易方式与贸易条款、贸易风险防范与应对、国际仓储与物流等关键环节。从这一层面来看,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只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专业素养,而不应该是当代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实践情况来看,活跃新兴贸易市场的出现、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应用、国际贸易过程风险的增加以及民营企业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们培养当代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仅仅从国际贸易实务角度来强调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目标是不科学的。
2.核心课程之间的融合度较差
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主干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法等,较好的从经、管、法方面覆盖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诸环节,课程体系较为完善。
但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一方面,不同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尚未在国际贸易大前提下进行统一编写,另外,特别是省属工科院校在经贸类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具有本校工科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另一方面,不同课程的任课老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由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限制,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很难将国际贸易这一大背景与所授课程知识体系完美结合,于是造成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但课程融合度较差的局面。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后危机时代,电子商务技术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位计算机专业出身,虽然其对电子商务技术具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但对国际商务活动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就削弱了电子商务课程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影响力。[4]
3.外贸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各培养院校都普遍认识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认识实习、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
但从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绝大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都是通过国际贸易实务仿真教学软件(如Simtrade)来实现的,仿真软件虽然较好的模拟了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流程及其具体工作,但人机对话界面与实际情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外,由于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无疑也给教学的先进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师虽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外贸实践经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第三,由于综合成本因素制约,许多高校尚未建立本专业独立的外贸模拟实验室,另外,受地区经贸环境因素影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小的难度,因此,削弱了外贸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4.缺乏对贸易主体的学习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贸易主体(如生产企业、外贸公司等)的跨国经营活动,使贸易产品才能够顺利的跨越国界,由一国(生产领域)向他国(消费领域)自然流动,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培养院校也在其制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一致认为:要培养能在外贸公司、工商企业或其他机构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但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绝大多数高校仅仅只是开设了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环节的重心也都集中在外贸实务操作方面,忽视了对贸易主体,尤其是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认识与学习,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及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专题等贸易主体知识储备。这不仅与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而且更加不利于国贸专业学生从贸易主体视角全面、深入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贸易实务知识。[5]
三、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优化
1.全面深化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
各高校在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全面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技术,充分认识新兴经济体、电子商务技术、民营外贸企业等因素对未来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征,全面突破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继续优化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应用能力结构。
2.有效提升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
首先,培养院校应紧密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认真做好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修订与完善工作,根据外贸实际需要增设国际(人文)贸易地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电子商务贸易、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其次,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应结合本地区主要贸易对象和本校工科学科专业优势,开设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专业外贸核心课程;第三,核心课程体系教师可采取集中备课方式,全面融合国际贸易背景知识体系,同时,同一门课程可分章节、分专题由具有比较知识优势的多位教师进行联合授课,全面提升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
3.切实提高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质量
一方面,以提升学生国际商务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快模拟商务谈判、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电子商务等实验室建设,系统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践教学体系。另外,培养单位在应用国际贸易实务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独立外贸模拟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并结合外贸实务流程设置进(出)口商、制造商、货运等公司制企业,积极开展情景教学,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和掌握外贸实务知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进企业学习和外贸从业人员进课堂讲解的投入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国际贸易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同时,努力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并与企业积极建立外贸人才反馈机制,有效保证外贸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学生的实习质量。[6]
4.加强对贸易主体的认识与学习
各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院校应进一步深化对贸易主体的认识,以贸易主体为着眼点,全面强化对贸易主体的学习,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学习,系统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业务能力。首先,各人才培养院校应认真做好外贸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信息搜集和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外贸企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其次,以企业发展现实和市场发展需要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开设企业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中小企业发展专题等课程,并聘请外贸行业企业管理人员讲授该类课程;第三,建立、健全对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的认知实习体系,不断加强学生对贸易主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让学生在“主体”下系统培养综合外贸实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振,孟卓.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跨国经营的研究[J].对外经贸,2013(9):52-54
[2]王洪.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及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2(23):59-60
[3]方圆圆,王瑶.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人才需求分析――基于对外贸公司的调查[J].时代经贸,2010(29):234-235
[4]叶茂生.我国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后危机时代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100-101
[5]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0(2):122-126
[6]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78-81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的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创下25年来的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在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与此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持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致使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又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以及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
中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中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在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尤为显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6.4%和20%。
(三)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年来,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为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二、发展可持续贸易的对策
(一)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贸易道路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在我国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以可持续贸易为发展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一是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与贸易领域的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优势,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坚决抵制绿色保护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中,熟悉其环保立法和贸易政策,深入研究WTO相关的环保条款和规定,从而尽量避免绿色条款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无端遭受绿色壁垒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法律与经济措施来保护自己。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与贸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我国现行贸易法中的环境法规仍存在诸如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配套的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全球性的绿色浪潮的需要,就要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加强立法,使我国的贸易环境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及环保标准的宣传力度,发挥全社会的舆论和监督作用,做到执法必严。三是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篇3
[关键词] 国际贸易摩擦 服务贸易 对策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
我国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据商务部统计,2 0 0 7 年,全球共有1 9 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 起,遭遇美国“337 知识产权调查”17 起。2008 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而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 . 9 % 。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如:从2000 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一国在服务业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决定这两种能力的因素将直接决定着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
1. 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现状。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明显偏低。在全球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中,中国是进入前10 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出口增势更是迅猛。2006 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保持顺差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 .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而且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对优势指数小。2 0 0 6 年,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1 1 3 . 8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3.8% 。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 1 %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 亿美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45.2 亿美元,占比39.7%,同比下降8.5%;批发和零售业11.1 亿美元,占比9.8%,同比下降50.7%;住宿和餐饮业0.03 亿美元,占比甚微,降幅达66.9%;中国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几大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8.4 亿美元,占比7.4% ,但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 5 7 . 7 % 。
三、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
1 . 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我国应制定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规划,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通过借鉴美国经验,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一是要建立咨询、决策与协调体系;二是建立横向服务体系,由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府部分组成;三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即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系。
2 . 优化服务业要素,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未来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较量实际就是人力资本优势的竞争。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
3 .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整合相关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生产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我国应积极培育生产市场与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人才,使生产企业服务内在化不断外在化,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应该整合相关产业价值链,从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寻求价值增值。充分发展各种业态与模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通讯业等服务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竞争力的提高。
4 . 构建企业硬件与软件要素。硬件包括:结构,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其战略规划及变革能力。战略,构建战略意图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制度,在制定战略时,管理层必须拥有关于其运营、顾客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以判断形势的严重性,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市场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成为必不可少。软件:风格,服务企业应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高效独特的管理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与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一个企业要确定自己的首要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而不能盲目发展。人员,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包括员工评审、培训、工资体系的构以及诸如动机、士气、态度等无形精神因素。
5 . 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 常国平 刘文明: 浅析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J ] .当代经济,2007(5)
篇4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迎接新的挑战。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特点
1 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拓宽,已由梯度式转移发展到跳跃式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10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 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世界技术市场的分布十分集中。全球80%以上的科技开发及其进展均在发达国家进行和取得。当前,发达国家之间技术贸易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仅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量则不足10%。
3 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升级,技术转移趋向软件化,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移技术越来越多,其增长速度超过商品贸易及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
4 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垄断着世界技术市场。近年来,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正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5 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6 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渗透,逐步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7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8 科学技术国际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9 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保护主义更加强烈。各国对高技术的国际转移实行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先进技术外流。发达国家之间技术的多极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日益深化。技术、经济间谍活动日渐升温。
10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技术摩擦和贸易摩擦的焦点。
11 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这在高科技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12 人才短缺严重,人才外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现象。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球人才流动加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国际技术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与重要内容。当代国际技术转移的新发展,对我国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制定正确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技术转移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战略目标应当是: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大循环,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对外技术转移,扩大技术引进规模,优化结构,开拓新的方式,以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为重点,促进我国主要战略产业成为出口主导产业,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开拓技术出口市场,加强技工贸结合,实行政策倾斜,大力发展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设备、劳务和产品出口,使我国的技术出口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出口”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还应处理好技术引下与自主开发创新、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引进与技术出口、技术出口与产品出口、技术转移与人才流动、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1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认识。加强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把国际技术转移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 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的基础结构。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实行技术标准国际化。建立和完善国内技术市场,使之与国际技术市场接轨,实现国内技术市场与国际技术市场的有机结合。
3 进一步完善技术引进政策,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强和改进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战略。注意引进技术来源多元化,重视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4 增强技术出口意识,大力发展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最大限度地增加深加工的技术产品和终端产品出口。利用国家外贸发展基金支持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并给予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工业化技术出口,慎重组织高技术、实验室技术和传统工艺技术的出口。及时向技术输入国申请专利,使我国的出口技术能在国外得到有效的保护。
5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包括开拓BOT、BOO等新方式),积极促进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智力输出。注重与独联体、东欧国家的双向技术转移,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6 加强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相结合。鼓励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资产重组,形成技工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开辟科技威果转化的资金渠道,并在外汇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完善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贸易传递、交流的中介服务体系。
7 加快技术开发国际化的步伐,积极开辟国际技术合作渠道。建立新的合作形式,有选择的进入国际性组织。重视和加强内部化的技术转移。发挥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的核心作用,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8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环境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回国创业。做好引进智力的消化、吸收工作,把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
篇5
关键词: 新贸易保护主义 影响 对策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
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都是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但两相对比,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等特点。具体来说,其主要的壁垒形式有:
1.绿色壁垒。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观得到进一步弘扬的背景下,西方学者进而提出了所谓“绿色保护主义”的新概念。即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名,主张对那些凡是可能对环境与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加以限制和制裁,从而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为其贸易保护行为寻求名义上的合理性。
2.技术壁垒。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国产品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日益科学与成熟。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证标准、评审程序和认证、认可制度等名目繁多、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对有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技术障碍,使其难有作为。
3.其他壁垒。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简称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贸易管理适用于发达国家对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保护,通过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达到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政策主张大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补贴、国家贸易垄断等。特别是反倾销措施,具有很强的壁垒效应。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隐蔽性、不易察觉性等特点,因此它的影响也从多方面表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在关税壁垒不断削弱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进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信息显示,截至2006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大的国家。 2.频繁遭受反补贴调查。在中国出口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各国在大肆进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开始使用另一种手段反补贴。2004年4月,加拿大率先对原产于中国的户外烧烤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的先河;之后,加拿大又分别于同年4月28日和10月4日对原产自中国的钢制紧固件和复合木地板进行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开始效仿加拿大的做法。2005年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在向国会提交的反补贴年度报告中,明确表示在收集我国补贴资料和政策。
3.形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日趋严重,2003年6月10日《国际商报》的商业部,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39%的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170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总出口额的5.2%。损失达90亿美元。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每年受影响的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相当数量的我国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技术贸易正逐步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三、我国的应对措施
面对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所受到的伤害更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研究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1.强化理论研究,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用技术性的共同语言来维持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了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技术上的认证与认可在维持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市场效应,备受各国政府的青睐,具有很强的市场壁垒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海外投资。必须看到,许多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不高、技术水平低提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技和教育的扶持,努力促进基础研究、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对于发达国家树立的贸易壁垒,进行海外投资也是避开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
3.全力提高企业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和品牌营销能力。企业要努力贯彻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广泛推广国际认证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按照国际标准安排生产,以更好的攻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在品牌培育、营销、保护等方面要舍得投入,着眼长远。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李 轩: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当代经济研究,2007 年第5 期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法 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30-02
国际金融法是调整跨国金融关系的国际规范和国内规范的总称。在内容上,它涉及国际货币体系、资本跨国流动、各种融资交易、银行、证券等金融市场的监管。同时,国际金融法又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法和投资法息息相关。在现代跨国经济关系中,离开国际金融法所形成的秩序,各类国际贸易活动、投资活动和各种经济活动将难以合理、顺利地进行;而国际金融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贸易、投资以及其它各种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效率。
一、国际金融法的研究领域
在国际金融法的教学中,一般会涉及货币法和金融法两个性质有别但又紧密联系的法律部门。其中,货币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因货币管理活动而产生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国际和国内规范的总称,它规定了关于货币的兑换、流动和汇率方面的法律规则,构成货币金融制度的基础,具有典型的公法性质;金融法则是调整不同国家民事主体之间因跨国金融交易而产生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既包括公法意义上国家对银行、证券、衍生工具市场的规制,也包括国际贸易融资、贷款融资、租赁融资等市场交易的法律规则,这类法律制度虽然包含有一定的管制法内容,但在本质上具有私法性质。
应该说,国际金融法是伴随着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法作为跨越国境的货币资金活动,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强调了国际金融法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涉外金融法的发达与否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并逐渐趋同,采取市场化的规则来规制金融交易。其次,它为国际金融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际金融法的管辖范围涉及电子货币、跨国银行及其网络业务、贷款证券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等国际金融新事物、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相互交叉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研究范围和教学的新角度。再次,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严重失衡,金融资源日益向发达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国际金融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强,金融危机时有发生。在现行的国际金融条约和惯例文件中不乏发达国家金融立法和实践的影响,发达国家的金融法通过影响国际金融法间接影响到全世界各国国内金融立法的面貌。这一切给国际金融法的走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对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统一以及通过法律制度统一促进经济交往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最后,金融全球化推动了国际金融法的制度创新。例如,作为贸易领域的国际组织WTO,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第一次将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贸易纳入谈判议题,签署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将货物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适用到金融服务领域,并在市场准入、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及其服务的待遇标准以及金融全球化等方面作了新的制度安排。再如,金融混业经营的出现以及成为金融集团经营的主要模式,使得传统的立足于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作为监管基础的机构型监管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许多国家转而采用立足于具体金融交易行为的功能型监管。
二、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此次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银行利率上涨以及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资金链的断裂,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金融风险通过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逐渐累加,并通过相关产品的拆分和出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各国金融规制和监管的缺陷,则加剧了危机发生的广度和深度。由此,危机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出台了改革和加强金融规制和监管作为统领性主题和主导内容的方案,凸显出防范未来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规律和客观需要以及国际发展的新趋势,为丰富国际金融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研究领域。
首先,金融危机的发生背景反映了晚期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经济的金融化。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以及跨国国民间的交易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日益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要素,特别是原来并非国际金融法重点研究领域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整个金融危机中不断出现并成为危机发生的导火索。金融创新导致了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随之发展和创新,通过确认、调节、调和等手段为金融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各国监管改革方案纷纷加大对金融业审查的力度,将游离于监管边缘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对冲基金纳入监管体系,整合证券和期货的监管,以降低系统风险。
其次,在金融危机后,学者的研究除了立足于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具体金融产品和银行、证券、期货等市场,同时还从宏观层面研究监管模式的转化,而监管模式是国际金融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去监管化”成为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下立法和执法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就美国而言,对全球主要金融系统也是同样的策略选择。许多国家纷纷通过修改金融法律法规,取消长期执行的许多限制,为金融创新的深入进行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变革提供法律上的便利,打破不同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间的严格界限,取消对海外金融活动的种种限制。而金融危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是风险累积的结果,这种风险同时还被不断分割、定价,经过复杂的包装进行传播,并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因此,金融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开始重视经济政策与金融风险的失衡,强调宏观审慎的重要性,要求金融监管机关应与中央银行等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机关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措施协调的机构与机制。也就是说,金融监管应将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时还应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也应当考虑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的需要。
最后,与国际金融法相关的问题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渗透、辐射和影响。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使得制造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迅速下滑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实质原因之一,这就意味着应进行经济结构的根本改革,逐渐从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向出口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化。而且进入2009年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在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升温,专门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加。这些贸易保护措施甚至和金融法相联系,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外贸逆差频频与人民币汇率问题挂钩,指责因为人民币被“低估”,导致美国每年对华的巨额贸易逆差,更有议员宣称,中国对货币市场的干预,是中国经济每年10%高速增长和美国接近10%失业率的“根源”。而货币问题是国际金融法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急需从一国承担的汇率调整的国际法义务等角度解释人民币的汇率制度。
三、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思路
由此可见,与以往相比,当代国际金融法对于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变化作出了更为主动的适应和更为积极的回应,无论是框架体系还是制度内容,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理念,均有重大的发展。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对整个国际金融法的体系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理论上理解国际金融法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跨国金融交易的基本运作程序与模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典型的国际金融法案例外,还应充分利用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新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金融法的未来走势。
篇7
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行业。这个行业门类众多,辐射面广,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并且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因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将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制造业生产规模已很可观,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其次,我国制造业拥有大量成熟的、标准化的适用技术,符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低成本的生产需要,将其用于境外投资不仅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能带动本国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发挥我国在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获得比较经济利益;再次,目前国际上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进口限制日趋严格,依靠扩大出口来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潜力有很大难度,而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实现就地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绕过国际贸易和关税壁垒,扩大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我国制造业中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滑坡,通过境外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既可使富余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又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境外投资不仅规模偏小,而且层次偏低,主要集中于技术简单的初级加工制造行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庞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很不相称。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对制造业的境外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在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扩大其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以家用电器为例,目前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制造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其在国内的市场已趋饱和甚至生产能力过剩,亟须拓展国外销售渠道。然而,由于这些产品直接出口受到其他主要出口国(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供给竞争和进口国贸易壁垒的双重限制而不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就成为这些富余的生产能力谋求实现的最佳形式。当代国际投资经验表明,这类投资不仅能获得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二、有选择地投资于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
资源开发业投资是用于上游部门的投资,故又称为前向垂直性投资,其目的在于生产和输入那些国内人均占有量不足的资源,从而替代该资源的进口贸易。任何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资源约束的问题。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发生短缺,或由于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不能保证供给,而进口资源又在成本及稳定供应等方面受到限制时,在资源所在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就成为弥补资源缺口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资源短缺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单纯着眼于国内,这些资源的供求矛盾将难以解决;而大量进口又面临外汇紧缺、国外供给渠道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因此,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开发我国急需的资源就成为现实的出路之—。
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境外开发的可能性,今后应将境外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矿业。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固然较大,但许多矿种的品位较低。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铁矿资源中,贫矿高达95%以上,平均含铁率仅为30%,加上交通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铁矿资源却相当丰富,供过于求,利用直接投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经济、合理的。二是石油业。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林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林木资源受到了过度的开采和破坏,使本来就不丰富的林木资源进一步锐减,现有人均林木蓄积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为了弥补国内林木资源的不足,很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境外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开发型项目所需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大,一旦东道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不易转移,因此对这类投资项目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三、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目前,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呈现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了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些国家纷纷向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在那里新建高新技术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当地的高技术公司,借以进行科研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设计,实现高新技术的输入和回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虽然已经起步,但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大。为了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很有必要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首先,我国已有较强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在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境外投资;其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很畅销,其附加值也相当高,对该领域投资不仅有利于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符合我国境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再次,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能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技术回流为主要目的,即针对高科技发达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和参与科技联合开发等,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输回国内运用;另一类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目的,即在国外组建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或者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四、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用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和旅游等服务业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服务业约占25%,到8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接近40%,到90年代初期已提高到50%左右。迄今为止,用于服务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仍呈现增长趋势。国际服务业领域投资之所以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精细,要求把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若干职能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反过来又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加速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利于产品、人员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从而大大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东道国来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会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增加这部分项目和设施,提高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效率,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取消了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外国投资的限制,这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投资额的增长。
在我国非贸易性境外投资中,目前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9%,这一偏低的比例与国际投资发展潮流不相吻合,因而需要逐步提高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与第一、二产业相比,服务业投资风险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而且资金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力容量较大,发展服务业的境外投资适合我国现实情况。同时,只有加快对服务业的境外投资,才能配合其他行业的投资,增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特点,目前应大力对外开拓发展的行业有:一是金融保险业。它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上融通资金,增加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对我国境外企业的成长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二是建筑承包业。它是建立在人力资本输出基础上的,既能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带动国内设备和材料的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三是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餐饮服务业。在这些行业领域,我国不少企业已拥有一定的境外投资经验。其中远洋运输已在不少地区取得了较为巩固的市场地位,以我国传统医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疗保健服务业也受到不少地区居民的欢迎,而具有中国特色的餐饮服务业则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已扎下了根。因此,继续向有关国家的这类市场发展,是有深厚基础和较大潜力的。
在制定我国境外投资的行业战略时,不仅应考虑各行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而且应该与投资区位战略结合起来考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技术层次与特点、外资政策与法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国境外投资行业选择的重点亦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业选择应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这对双方均有利。与此同时,注重开发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弥补我国人均资源的不足。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东国家)具有广阔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我们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务输出型的建筑承包活动。在发达国家,我国投资行业选择应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而利润目标退居其次。我们还应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投资,以便利用发达国家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此外,在独联体和东欧国家进行投资,可以选择的主要行业有资源开发和消费品行业等。尤其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少开发资金和技术,而我国的资源开发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完全有能力与其共同开发当地自然资源。至于消费品行业,目前正是这些国家的“瓶颈”环节,产品严重短缺,这为我国企业在该行业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以上是就我国现阶段境外投资行业的总体战略而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境外投资行业战略亦应适时加以调整与完善。我们应把境外投资行业选择战略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制定紧密结合起来,使境外投资的行业选择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及时制定和颁布《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便加强对境外投资活动的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使境外投资与国内投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了确保境外投资行业战略的有效落实,国家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对鼓励发展的境外投资项目在税收、外汇、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允许其按国际惯例在境外以灵活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同时应建立健全各类行业协调和咨询组织,对属于同一行业内的境外投资进行统筹协调,避免投资分散和内部过度竞争,以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廖民生.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惠芳.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3]俞灵燕.开展海外投资需要政府支持[J].国际贸易问题,2001,(8).
[4]卢进勇.入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1,(6).
篇8
【关键词】贸易;垂直专业化;垂直专业化测度
一、中美、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
自1996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总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自1996年的428.3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465.82亿美元,总增长率为942.49%。
伴随着贸易总量的增长,贸易差额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下图1可看出,中美两国贸易顺差增长趋势十分显著。自1996年的105.2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023.24亿美元,总增长率高达3123.81%。
与中美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相反,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东亚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通过从东亚主要经济体进口产品,经过来料加工等方式,最终出口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进口上升。图2显示出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差额变化情况。
自1993年,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均呈现贸易逆差的变化趋势,并且这种贸易逆差正在不断扩大。1996-2001年,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贸易收支呈现逆差,但是这种逆差状态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贸易逆差的增长速度十分显著。在经历2008年前后全球金融危机的短暂减缓后,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恢复高速增长。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自2001年前后,自顺差转为逆差。从1996年至2001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收支处于顺差状态,并在2001年达到21.53亿美元。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贸易自顺差转为逆差,并且这种逆差的程度不断增大,从2002年的50.3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62.92亿美元。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保持着稳固的增长趋势。除去2008年的暂时性反弹,1996-2011年,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每年均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由1996年的49.82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797.86亿美元。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逆差,由1996年的133.7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98.00亿美元。台湾一直是大陆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根据数据计算,1996-2011年,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逆差额对中国大陆对东亚主要经济体贸易逆差总额的年均占比高达54.47%。因而,在东亚主要经济体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关系十分显著。
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相比,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趋势并不明显。在经历1996-2005年的贸易逆差增长后,2006-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贸易逆差大幅度减小,直至2011年出现大幅反弹。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的贸易逆差也在经历快速的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两种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后者逆差总量甚至超过了前者顺差总量,如上图3显示。因而我们推测,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具有一部分东亚贸易逆差因素,即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顺差的高速增长。
二、贸易发展与垂直专业化
伴随贸易高速发展的现象,国际生产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趋势化,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各国在以比较优势参与分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即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集中发展资本、技术乃至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把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又出现了新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趋向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即对同一种产品(最终产品)内部工序或零部件的分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生产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的生产之间的分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产品生产过程被分解成若干阶段,并依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要素密集程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与整合。在这样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更加专业化于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经国际贸易途径在国家之间交换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实现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带动中间产品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Feenstra(1988),Kei-MuYi(2003),Gossman与Helpman(2002,2004,2005)等学者把将这种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归因于“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Lardy(1994),Feenstraetal(1998)等指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东亚其他国家对美贸易顺差减少造成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课题组(2006)计算了1992-2003年中国的总出口以及对美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业化比率,认为中国对美出口反映了东亚的产业链效应。柳剑平和孙云华(2006)也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对中美贸易逆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中美之间在产品价值链上没有直接的前向联系,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产业间分工不同,但垂直专业化分工导致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从而间接促使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扩大。卢锋(2006)把中国的贸易顺差理解为当代产品内分工环境下大国经济开放成长的阶段性现象,中国由于一段时期内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产品内分工的内部装配、加工、制造等环节,因而参与全球分工的一个重要形态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自身比较优势,导致货物贸易以及经常账户持续顺差。此外,一些学者从美国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与其母公司的内部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杨正位,2005;陈文敬、李伟,2006)。
对垂直专门化贸易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当前最杰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工作者的注意力。正因如此,本文将垂直专业化的角度下,以具体的贸易数据与垂直专业化指标,来研究中国、美国、东亚主要经济体形成的贸易大三角的发展情况,以期取得新的结论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垂直专业化模型及测度
(一)模型
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研究有利于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然而,由于垂直专业化贸易涉及到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数据难以收集,与理论研究相比,相关的实证研究滞后很多,因此,最初的实证研究都集中在案例研究基础上。直到Hummels、Rapoport和Yi(1998)首次提出采用投入产出表来度量部门和国家的垂直专业化贸易程度,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实证研究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采用Hummels、Ishii和Yi(2001)的方法对我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水平进行测度。
1、行业测度
按照上述方法,垂直专业化贸易发生在下一阶段的出口中使用了进口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因此,对某一部门i的垂直专业化贸易额(VSi)的度量公式为:
其中Mi是部门i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价值,Yi是部门i的国内总产出,Xi是部门i的出口值。因此,在公式(1)中,(Mi/Yi)度量了部门i每一单位的国内产出中包含的进口投入,即进口中间产品对国内产出的贡献度,再乘以部门i的出口值,就度量了部门i的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特别地,当一个部门没有使用任何进口中间产品(即Mi=0)作为投入或者完全没有任何产品出口(即Xi=0)时,该部门就没有垂直贸易发生,其垂直专业化贸易额也就为零。
2、国家测度
国内所有n个部门垂直专业化贸易总额(VS)与垂直专业化比重分别为:
(二)数据
本文将运用上述的 Hummels 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模型,测算在 1996-2011 年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与UN comtrade数据库。按行业分国别的中间品进口及出口数据(海关HS-02编码)由UN comtrade数据库获得,贸易数据及分行业产值数据(GB/T4754—2002行业分类标准)由中经网数据库获得。考虑到数据收集标准不一致,经过合并整理,本文着重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造业、木材、家具及纸制造业、化学及医药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非金属制造业、采掘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他制造业,研究代表国家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及变化趋势。
四、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及其趋势
1996年至2011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来自别国的中间产品的比重变化,即中国对美出口中的垂直专门化比重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出口品中来自别国提供的价值与来自国内生产的价值的相对比重。表1与图4分别给出了中国对美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比重及其变化。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自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中间产品在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比重较高,年均达14.17%。这表明,中国对美出口的每单位价值产品中,14.17%单位价值来源于国外,而只有85.83%单位价值来源于国内。
在东亚主要经济体中,相比于韩国、台湾和东盟,来自日本的中间产品在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比重较高,约占东亚主要经济体的40%。中日垂直专业化比重的高涨与日本近些年来较为明显的产业转移政策有关。自90年年代起,日本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发生改变,在承接工业发达国家转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不断将本国失去竞争力的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国外,中国大陆因其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而成为投资东道国的最佳选择。
五、启示
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下,中国处于美国和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关系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中国从东亚经济体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增大了中国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中国进口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中间产品,经过加工组装成最终产品后出口到美国,形成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这一特殊性也使得中国贸易发展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具体来说,中国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又承受了潜在的风险: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上,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中国承受了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上,中国出于对外战略的需要,对东亚经济体进入我国的商品和投资限制较低,吸收了大量来自东亚经济体的投资,进口了大量来自东亚经济体的商品,承受了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没有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美欧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然而,由于中国在出口方面过分依赖于欧美,一旦他们的经济发生波动,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的出口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将大大减少,而中国对欧美出口的减少必然使得中国减少从东亚经济体的进口,进而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为以后实施东亚经济合作战略增添障碍。因而,中国应寻求途径,突破这种两难贸易关系,实现更优对外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10月,第4卷第1期.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3]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0年1月,第9卷第2期:467-493.
[4]柳剑平,孙云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07).
[5]杨正位.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J].中国金融,2005(14).
[6]黄先海,韦畅.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7(4).
[7]林季红,孟静.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2(11).
[8]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6(5).
[9]钟惠芸,黄建忠.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下日本贸易波动的经验研究[J].亚太经济,2012(6).
篇9
【关键词】贸易大国;贸易强国;基本经济国情;服务贸易;加工贸易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性机遇,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2001年的入世效应又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我国已经名副其实地从贸易小国迈向了世界贸易大国,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大而不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于此,我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1.贸易大国的发展背景
对一国经济情况的分析,首先要从其所在环境着手,因势导利,趋利避害。从国际形势看,四大国际经贸发展新态势为我国新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密集型、知识凝结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和主导力量。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国际竞争手段的变化,曾以国为单位竞争的发达国家开始倾向于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参加竞争,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提升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在国际产业转移化下,发达国家在经过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向发展中国际进行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例如: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多方向、跳跃式的发展;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转移趋势;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现象增多;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不断创新,跨国公司投资日益多样化,主导着全球产业调整转移。
第四,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的贸易摩擦出现多样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全球贸易摩擦案例数目不断攀升,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延伸到技术密集型、资源型等其他产品,从反倾销扩展至各类贸易保护手段。
2.贸易大国的基本经济国情
基本经济国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和阶段的基本概括,是一个国家制定经济现代化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转移化、摩擦多样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这一集发展中国家、贸易大国、WTO成员国和经济体制转型国为一身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的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和贸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这一基本经济国情表现如下:
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于世界前列。据统计,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9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总额的0.78%,名列世界第34位;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迅速上升到6.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到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64万亿美元,刷新了年度历史记录,中国的对外贸易地位变得举足轻重。
第二,对外商品贸易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引导和推动外贸企业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先后实施了“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为贯彻这些战略,我国开始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鼓励具备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国内急需能源、先进技术设备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
第三,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我国在经济开放中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广泛参与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拓宽市场范围。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改善,“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加。我国贸易伙伴已从1987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逐步形成了以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为辅的贸易市场格局。
第四,贸易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比例不断扩大。自1978年广东承接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至今,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虽有下降,但是总量仍在增长。
第五,服务贸易的比重偏低。虽然我国逐渐重视和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服务贸易逆差也有所缓解,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服务贸易的比重仍然偏低。
第六,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的贸易经济国情是“大”而不“强”。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只注重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质量保证、效率提高,“出口创汇”和“不遗余力扩大出口”成为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目的。这种发展观直接导致了对外贸易种种问题的爆发,最终致使我国停留在贸易大国的界限上。
3.贸易强国的特征描述
“贸易强国”是与“贸易大国”相联系的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贸易强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贸易强国首先应该是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二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考察当今美国、日本、法国等世界贸易强国,发现贸易强国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综合国力上,贸易强国经济高度发达,技术和资本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很高。
(2)在经济影响力上,贸易强国货物贸易规模大,服务贸易发达,其对外贸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左右着世界贸易和资本的变化方向和趋势。
(3)在贸易主体上,贸易强国的外贸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能持续地用较低的成本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
(4)在国际分工上,贸易强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在质量和技术上保持领先。
(5)在政府管理上,贸易强国的政府具有对对外贸易积极的、强有力的、灵活的宏观调控能力。
(6)在整体协调上,贸易强国有一套健全的、强有力的对外贸易服务保障系统。
(7)在贸易构成上,贸易强国有与货物贸易相对称的服务贸易,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8)在发展过程上,贸易强国的贸易发展是可持续、均衡的发展。
(9)在开放程度上,贸易强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平均关税率很低,市场开放范围大。
通过与世界贸易强国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与其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不高;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而不是内资企业;我国出口商品品牌化程度低;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分布比较集中等等。
4.贸易强国战略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快速发展的廉价劳动力和以引进为基础的技术进步等要素基础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新的时期,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因此,为实现我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各个目标,我国必须在外贸发展上做出重大的战略性调整。
(1)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是指继续保持和扩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份额,并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这些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植适应当代科技进步潮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薪技术产品出口。此外,要尽量减少“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产品的出口,鼓励出口环保节约型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2)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鼓励发展配套产业,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控制低层次加工贸易的规模,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通过完善出口退税、金融服务、品牌认证等措施,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政府应顺应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领域,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提供政策支持,并通过完善管理规则,提升市场交易的可靠性,为服务业在竞争中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等知识、技术密集行业的发展,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大力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企业主体,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
(4)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培育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我国应加大政府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出国门,组建跨国公司,实行跨国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将富余劳动力转移过去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今天,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此外,还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锻炼而壮大。
(5)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进一步强化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经营能力。企业必须树立质量和自主品牌才是赢得市场的永恒法宝的观念,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开发核心技术,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产品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政府要采取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谌曦.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战略路径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7(24):
248-249.
[2]毛群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基于我国外贸发展背景与现实的分析[J].价格月刊,2008(10):36-41.
篇10
摘 要:我国陶瓷产品遭受反倾销,国家层面上,应认真对待“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并谨慎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行业层面上,应积极发挥并强化商会、协会的功能并在海外建立最广泛的同盟军;企业层面上,一方面应积极应诉国外的倾销,另一方面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战略,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改变低价竞争营销策略。
关键词:陶瓷企业;反倾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1-0074-03
一、我国陶瓷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原因分析
陶瓷产品作为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日用陶瓷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金额均居世界首位。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陶瓷出口金额达6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卫生陶瓷出口6.3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33.91%的高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2010年1-5月,我国出口陶瓷金额为37.32亿美元,同比增加32.83%,其中卫生陶瓷出口金额同比增加9.3%。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已由十年前的62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在对美、加、欧盟各国的出口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渗透到南美、非洲市场。
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以欧美为主、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对中国陶瓷产品反倾销的行列中来,并且,被诉倾销涉及到的陶瓷产品类别五花八门,涉及到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2010年6月19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瓷砖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及出口金额3.1亿美元,为中国陶瓷产品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调查,涉案的中国瓷砖企业大部分为佛山企业。又如印度商工部于2008年10月17日应国内企业申请,对来自中国的陶质釉面砖发起反倾销调查,仅佛山市就有90多家企业涉案,在倾销调查期内出口金额超过3258万美元。
在经历一系列的反倾销调查后,陶瓷行业及企业也在不断地反思,我国陶瓷产品出口是否真的存在倾销行为、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反倾销?实际上,陶瓷产品被诉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
(1)国外对中国现行经济体制的认识仍存在误区
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所谓倾销是指以低于正常价格在其他国家进行商品倾销的行为。其中正常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方法:采用国内价格、采用第三国价格或采用构成价格。但这三种方法只适用于来自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对来自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替代国价格方式。
当前某些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活动带有偏见,对我们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政府为与国际经济接轨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视而不见,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借此对我国进行“制度歧视”,总是拿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做文章,对我国的陶瓷出口产品随意指定替代国,依据不切实际的替代价格进行裁决,这为一些国外企业随意投诉我国陶瓷产品倾销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种背景下,我国陶瓷产品在海外被反倾销的状况很难得到缓解。
(2)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率先复苏
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跌入谷底。在严峻经济危机压力之下,各国“以邻为壑”的内在冲动大大增强。西方主要经济大国的代议制民主政体本身容易倾向于保护主义,其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又强化了转嫁危机的道德风险,这使欧美等国不断利用反倾销手段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
而中国经济则借助于各类财政、货币、产业振兴政策等,较快地出现了复苏态势,以一个日益强有力挑战者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于是,中国很自然地成为国外反倾销关注的焦点,出口商品也成为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陶瓷产品也不例外。有资料表明,当前欧盟陶瓷业失业率超过30%,40%的生产线停产,因此,迫于压力的欧盟对我国瓷砖提出反倾销调查也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行为。
(3)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增大
除了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威胁也在加剧。我国正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明显。比如,继欧盟、韩国等对中国陶瓷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后,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也开始对中国陶瓷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4)面对倾销指控,我国陶瓷企业不应诉或不积极应诉
面对倾销指控,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一旦国外做出高额反倾销税率裁决,就很难“翻案”,因而不应诉或不积极应诉。主要表现为:涉案企业通常对初裁结果反应冷淡;被诉企业对反倾销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应对反倾销时不够团结,也不够积极;被诉企业由于内部管理的问题,不愿意或无法向投诉方提供及时、准确而有效的数据(而真实的详细数据才能反映企业确凿的出口情况)。事实上,我国很多陶瓷产品海外售价在计算运费与正常关税后并不低,绝非低价倾销。而被诉企业不应诉的结果只能是因反倾销而引发产品海外市场的大幅萎缩。
此外,企业不应诉或不积极应诉的另一因素在于本土律师对涉外诉讼案件生疏,未能充分了解国际经济领域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务,因而无法为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作好准备。
(5)部分陶瓷产品确实存在低价销售行为
“产量大,价格低”一直是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的弊病。2010年1-5月,我国出口陶瓷数量同比增加248.88%,但金额增加仅32.83%,平均单价为050美元/千克,下降61.93%。在出口数量增长远大于金额增长的状况下,价格的下降是一种必然,这对出口陶瓷产品的生产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某些陶瓷产品能以低价销售源自较低的原料成本、较低的员工福利待遇、较少的环保投入、国家给予的出口退税优惠、地方补贴等。2010年6月1日,国家财政部上调陶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9%调高至13%,说明国家当前还是鼓励陶瓷产品出口,认为它仍具有朝阳产业的特点。但事实上,某些被称为“耗能大户”的陶瓷企业并未抓住此发展的契机,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而是将大量宝贵的资源做成中、低端产品,依赖出口退税优惠,长期将出口补贴作为利润空间,以微利的价格在海外市场销售。有数据表明,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陶瓷价格竟然不到意大利的1/3,我们陶瓷砖的价格甚至不足以弥补他们的原材料成本。
二、我国陶瓷产品应对国外反倾销壁垒的策略思考
陶瓷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近年来屡屡受到国外同行的反倾销,导致出口市场萎缩。为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应积极应对。解决反倾销贸易争端的措施,通常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各层之间以及内部的协作都很重要。
1.政府层面上
(1)应认真对待“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政府在反倾销争端中的角色很重要。反倾销有时并非简单的经济问题,政府有必要通过双边谈判,争取有利地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远远高于许多WTO成员。政府应加强与各国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向全世界多介绍、多宣传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事实,并要让更多的国家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以便在反倾销裁决中获得一个非歧视的判决。
(2)应谨慎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自2000年以来,国家曾多次调整陶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于是否该取消陶瓷产品出口补贴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认为国家应逐步减少出口退税,并根据国际市场形势对出口数量采取限制措施,以促使企业提高陶瓷出口价格,主动减少贸易摩擦,促进陶瓷出口市场秩序回归。同时,减少出口退税,也可以向我们的贸易伙伴表明政府的态度,让国际贸易在更为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运作,尽可能地减少贸易风险。
2.行业层面上
(1)应积极发挥并强化商会、协会的功能。由于交易成本和“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很多企业在面对倾销诉讼时往往选择了放弃,有了行业协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行业协会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全球范围的行业动态进行搜集、分析和通报。行业协会可以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监控出口市场,关注外国生产企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应,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争端提前预警并及时制定对策,最大程度地帮助会员化解境外反倾销危机。在发生争端的情况下,协会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对外协调工作,组织国内企业对外反倾销,维护本行业利益。温州打火机在欧盟应诉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温州烟具行业协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模式应该为陶瓷协会所借鉴。此外,行业协会还应该加强反倾销力量的培养,加强反倾销队伍的建设;在对反倾销法律程序和内容深入理解、对反倾销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抓住处理和化解案情的关键点,总结各类反倾销的经验,吸取教训,帮助会员提高反应能力。
(2)在海外建立最广泛的同盟军
针对反倾销调查,我们应该在国寻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同盟军,包括进口商团体、舆论界人士,增强我们对付保护主义团体的力量。在输美轮胎“特保案”中,中国轮胎行业协会自行出席听证会,直面控方;聘请前美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作为其公关律师,由其安排,通过聘请当地有背景的公关公司和律师、联系相关的官员、与政府和议会等相关部门会面和交流、举行记者招待会,让进口国居民充分认识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以及保护主义团体为了私利而使整个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从而扭转了贸易伙伴的舆论风向、做出终止征收反倾销税的裁定。这也应该成为陶瓷企业可以借鉴的解决反倾销贸易争端的经验。
3.企业层面上
(1)应积极应诉国外的倾销。倾销问题属于企业层面的贸易摩擦与争端,和应诉的主体必须是企业。企业只要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有可能遭遇对方的反倾销诉讼。因此,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学会应诉以及做好反倾销预警、规避工作。一方面,被诉企业应重视国外反倾销调查初裁后40天的“评议”机会,要快速反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做好账,尽可能地提供有效、详实、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把该补的信息完完整整地补好。在随后的实地核查和终裁阶段,应诉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完善企业相关的资料,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实地核查,争取终裁取得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被诉企业要学会利用WTO的规则和对方的法律法规为自己争取利益,将本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争议提交WTO专门机构设立的贸易解决机构寻求公平解决,实施司法救济。反倾销损害的不仅仅是被诉企业的单个利益,而是整个行业在国外市场的份额、竞争力,因此,在遭遇境外反倾销调查时,同类或相关企业应当团结协作,联合应诉,共同保护该行业的出口渠道,切忌袖手旁观。
(2)应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策略。随着国内低价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越来越大,出口环境日趋恶劣,无论国家是否取消或减少陶瓷出口补贴优惠,我国陶瓷企业都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战略,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改变低价竞争营销策略。比如,陶瓷企业可发挥自己在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陶瓷产品与华夏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时代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品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品位与内涵并符合世界潮流的产品。这样既可以避免产品出口海外的贸易风险,又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雯雯.佛山三家陶瓷企业出口印度取得零税率[J].佛山:建材与装饰,2009(7).
[2]徐畅.浅析我国企业反倾销的应诉策略[J].北京:当代经济,2009(8).
[3]梅新育.贸易保护主义转嫁危机[J].北京:望新闻周刊,2009(29).
- 上一篇:常见传染病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 下一篇:学校信息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