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论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理论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早由贝塔朗菲提出他将“系统”定义为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核心是整体理念整体大于各要素之和。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其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能表现的新特征属性。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汾析清楚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与表意研究解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模式、原则和方法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单独的产品被视为是一个完整的、由多个子系统单元组合而成的系统并以此来实现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互换性、灵活性和补充性。在工业设计实践中应用系统理论的原理及相关方法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肩利于理清产品的内部系统要素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清产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作用从整体入手分析、综合与优化设计剧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工业设计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2产品系统设计及流程
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对产品的功能、材质、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装饰等诸多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系统化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物质产品的功能需求汉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其中陶瓷产品是指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具有一定使用或审美功能的陶瓷制品。陶瓷产品设计是在某种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与艺术手段胺照设计师的绘制的草图进行构想、改进、创新设计制成陶瓷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融合了经验、技艺、造型、审美等多方面因素在充分考虑陶瓷制品的功用前提下结合原材料的特性、工艺和生产条件胺照人们所追求的审美情趣以产品达到较高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为最终目的的人们创造性劳动。不锈钢产品是采用不锈钢材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因其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具有美观的表面与耐腐蚀性而被广泛用于制造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其中包括茶具、咖啡具、中西餐具、酒具、厨房用具等。产品作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除了本身具有多种要素与合理的结构外还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属性同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也就是说产品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功能性产物而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同人的活动、自然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情趣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会启发设计师抓住要点完成产品系统创新与变革。产品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设计进行有条理、有步骤、有系统地分析阴确设计目标加深对设计问题的认知并对设计分析的结果加以归纳、整理、完善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综合进而在技术工艺与艺术审美、外在功能与内部构造、宏观环境与微观要素等各种联系中寻求一种平衡与优化的设计方法。此时役计对象不再孤立而是将其放入系统中来看待考虑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因素;构成单件产品的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也需要设计师重点分析洛要素之间的构成与组合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联系也将成为产品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对设计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综合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基本方法系统地分析市场需求、设计约束、技术工艺条件并根据约束条件综合建构设计目标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实施设计方案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因此河将产品系统设计流程分为多个阶段:产品系统创意策划阶段、产品系统设计实施阶段、产品系统设计评估阶段与产创意策划阶段设计师需要经过详实的设计调查后形成准确的设计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设计任务书在陶瓷与不锈钢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产品的设计定位、目标人群其次要明确陶瓷产品的类别限定与使用环境并根据进一步确定设计风格、器型主题、装饰材料与工艺等。设计实施阶段周绕制定的创意文案与主题,进行创意构思与表现,经过“头脑风暴”式的发散思维搜集创意后收敛思维并分析形成思维导图通过手绘草图、语意坐标系等手段分析多种可能的形式周绕创意主题深化设计方案确定陶瓷与不锈钢产品的造型、结构尺寸、装饰、制瓷工艺等相关设计制造因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段可以用来制作平面二维尺寸图、透视准确的效果图以及辅助工艺分析在电脑构建的虚拟空间中评判产品的器型尺度与审美。例如主题为《情绪化》的咖啡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紧紧抓住了人们非理性的一面“以杯喻脸”巧妙地利用了陶瓷与不锈钢材质的不同属性,以不锈钢“杯套”这一崭新的形式变化来表现人们喝咖啡时的快乐、忧伤、郁闷、思考等不同的心境与情绪。实体模型的制作是在精确绘制平面图纸基础上渗照效果图用石膏或木材制作出与效果图完全一致的三维实体模型膜型的形态、结构、尺度及细节与最终批量化的产品一致,实物模型的制作目的是设计师校核设计图纸中的细节、尺度、美学关系等特征校验是否与头脑中的想象一致经过审核后便可将实体模型作为模种翻模在对陶瓷素坯装饰后河酌情进行小批量产品试制。设计评估是以小批量的产品为基础,将产品表现出的意境氛围营造、工艺美感、造型美感与预期目标进行比对,并对设计实施进行评价对设计定位进行校核。
在这个阶段中经常会发现工艺技术问题、产品设计尺度问题以及造型与装饰形式等问题此时便需要进行设计定位、产品细节设计、尺度、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调整直至试制成的产品与预期一致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市场推广该阶段是产品的商业环境评价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产品的创新度及经济因素均会对市场环节的销售造成影响此外实用性、造型美感、品牌知名度等均会制约产品销售设计师应根据市场反馈积累设计中的得与失,并能及时调整设计并做好产品的改良性更新换代准备。在产品价值与企业利润的转化中设计师配合销售人员宣传新产品并不断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产品的包装也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渠道根据产品的材质与意境的传达结合市场营销理念完成产品的后期包装设计使得产品以完整的、系统的印象面对消费者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
3结论
篇2
1.引言
“意象”概念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中国,“象”首先是作为天地万物可观之象而存在,`《系辞·上》开篇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1997:76);而后对意象这一概念又进行了发展,分别提出了“得意忘言”和“意以象尽,象以言著”,集中阐述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而真正将“象”从哲学、宗教论域引入到文学批评理论当中去的是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提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1958:1)这里作者已经把自然之象作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在西方,“文学意义的“象”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文艺理论所使用的术语‘eilōn’(2005:134)汉语解释为“意象”、“像”。此后柏拉图提出的理念或理式 (idea 或 eidos)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行动之象”进一步论及了文学之“象”这一概念。然而“意象”这一概念真正成为西方美学界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始于二十世纪西方意象主义诗歌的兴起。意象主义的发起人之一的庞德认为:“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1984:202)在这里西方的意象具有心理特征其含义是可变的。由此可见,“意象”的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民族性和历史延续性,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瓦尔登湖》中的意象类别及特征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创作的《瓦尔登湖》于1854年第一次出版,迄今为止已经出了近一百五十多个版本,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与《圣经》等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二十五本书”。目前国内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对于《瓦尔登湖》作为本文由收集整理文本在中国的翻译情况的研究还略显不足,只有少数几篇论述文章,如李毅于1984年在《对〈瓦尔登湖〉中译本的几点意见》中分析了徐迟译本的语言层面,指出了徐迟在翻译时所犯的错误;孙胜忠于2004年在《从文化传译看梭罗walden的三个中文译本》中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从文化传译的角度指出了三个译本(徐迟、吴明实、王光林)中在神话、典故和出处等方面的疏漏和错误;此外还有几篇硕士论文用现代翻译理论来探讨《瓦尔登湖》在中国译介的。迄今为止,还鲜有对《瓦尔登湖》中意象汉译作系统的论述。本论文尝试以多元系统论为研究方法,以描述翻译学为讨论依据,以《瓦尔登湖》中意象的类别为基点,来探讨徐译《瓦尔登湖》中意象所采取的策略以及采取这一策略背后的动机。
下表所列为《瓦尔登湖》中的意象按其来源所进行的六种分类以及各自所占的数目和百分比:
由上表可知:其中动物类意象所占比重最大为27%;位居其后的分别是其他类意象和自然类意象,分别占22%和19%;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类意象和颜色类意象各占12%和6%,其所占比例虽小,却对理解原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瓦尔登湖》中出现的动物类意象多为可爱型的、正面的。比如画眉(thrush)、云雀(lark)、杜鹃(cuckoo)、小鸭子(duck)和小老鼠(mouse)等等。这主要与作者那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关。对于植物类意象,同样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有代表虚假的雏菊(daisy),外表悲伤的柳树(willow),爱情的玫瑰(rose),代表纯洁的百合(lily),代表和平的橄榄(olive)代表痛苦的苦艾(wormwood)代表忠贞的紫罗兰(violet),代表青春的苍松(pitch pine),代表慷慨自由的枣树(date tree)以及代表“长盛不衰”的棕榈叶(palm leaf)等。
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是西方文明发展过程西方文化所独有的文化瑰宝。希腊罗马神话的一大特点就是神的拟人化和象征性。也就是说,每个神的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同样积淀在西方人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中,同希腊罗马神话一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因此,西方人经常借助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来以古喻今,以人喻事,以古事喻理。《瓦尔登湖》中出现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类意象共97例,每一个意象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有《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以色列在旷野中得到的神赐“天粮”(manna),希腊神话中曾杀死纳米谷中的雄狮,九头兽,亚马逊女王,三个身体的怪牛等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cules),文艺女神缪斯(muse),以及罗马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帕尔茜(parcae)等等。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中出现的意象最大程度上的突显了意象的文化积淀性这一特征。
作为《瓦尔登湖》中比例最小的意象类别颜色类意象,同样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即文化积淀性特征。比如在西方,红色(red)代表热情如火,蓝色(blue)代表忧郁,白色(white)代表纯洁等等。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01-03
学习理论是探究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即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其条件的理论。从古到今,自东方至西方,人们对学习问题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在西方,自20世纪初第一个学习理论提出到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联结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历代专家和学者对学习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学习主张,也形成了一些相当有系统的理论。本文选取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就它们在学习观的三个基本问题(怎样看待知识、如何理解学习活动、怎样看待学习者)上的看法做一些梳理和比较。
一、怎样看待知识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具有确定性
在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知识往往被看做一种确定无误的内容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教师、课本等对学习者而言,都意味着一种知识上的集中权力与无上的权威,而学生对其是毫无疑问地予以接受的,学生们会不断地去努力学习他们认为教师想要他们从任务中学到的东西。
2、“道”是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
孔子曾说“志于学”,“志于道。”《学记》主张“知道、信道、敬道、尊道”。在传统文化中,“道”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道” 既指天道(自然之道),也指人道(社会人事之道)。在传统学习理论中,“道”主要指“人道”,即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人伦道德知识。在传统文化和教育氛围下,关于天道的知识和书籍或被排斥在学习范围之外,或只是作为理解儒家经典的辅助资料。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狭窄、片面,以伦理为中心的人文知识占有主要地位,构成学习的主要内容,遏制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背景上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如何理解学习活动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孔子主张多问几个“如之何”,以便开动脑筋,活化思维。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说“思索以通之。”所谓得之通之,说的都是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后很多教育家都强调“思”,把“思”理解为“心解、心悟”。他们说“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学必心解”(郑玄),“学贵心悟”(张载),“学贵得之心”(王阳明)。他们认为,只有“思”才能领悟、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本质。除“得之”,“通之”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需要“思”。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求他们学习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教育家们还论述了记忆与理解(思)的关系。一方面承认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记住了知识才容易引起思考,记不住知识就思考不起来。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他们主张多读熟读,积累知识,为思维准备充足的材料。另一方面,只有经思考的东西才能长期牢记。郑玄认为,“学必心解”,否则,“则亡之易。”他还说:“思而得之则深。”经过思考而深入理解了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持而不遗忘。
2、强调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孔子认为,“为仁由已”,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见贤思齐”、“主观自省”。孟子主张“自求自得”,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后世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如汉代董仲舒主张“强勉行道”、“强勉学问”、“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朱熹主张主动学习,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 清初颜元更强调“主动习行。”强调主动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构成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的精华和优良传统。
3、强调要乐学好学,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就是说,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必须笃志好学。好学是搞好学习、获取知识、开启智慧的首要条件。汉代扬雄提出了衡量好学的标准:“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一个人必须依靠学习来获取知识,依靠思考来精通学问,依靠朋友相互研讨共同提高,依靠荣誉来激励学生坚定信心,依靠持之以恒来完成学业。只有做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元代教育家吴澄还论述了“好学”与“乐学”的关系。他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就是说,懂得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产生以学习为快乐的情感;一旦产生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一定会自觉主动地专注地学习。孔子是最早提倡“乐学”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吕氏春秋》则从心理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贤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真正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作者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其后,王阳明的乐学思想也特别值得注意。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育学习,只有从个体情感出发,才能收到“进不能已”的功效。古代乐学思想在近代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梁启超、陈鹤琴、陶行知等教育家都有丰富的乐学思想,要求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4、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的艺术
关于教师的作用,韩愈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在传统教育家看来,对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应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加以牵引和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还要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结合起来,将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非认知因素结合起来,将引导学生求知与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在学习上,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朱熹曾说:“指引者, 师之功也”,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底人”。要有效地指导学,教师除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学问外,还必须懂得教学的规律,掌握教的原则,熟悉教的艺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指导学习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艺术,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学行结合、德智统一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应具备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地启发和诱导。知识的构建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
3、倡导教学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教学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以教师为信息资源的单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双向型互动模式;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平等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型互动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通过人与环境互动进行,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进行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获得的。
三、怎样看待学习者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从教育学习的实践中认识到个别差异的普遍性,并针对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们不仅把个别差异看成是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和前提,而且把个别差异理解为因材施教因性而学的结果。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论述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志向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专长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都作过深入探讨,后世教育家也论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个别差异问题。《学记》作者把学习的个别差异概括为四种: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这些差异是由于“心之莫同”产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及其所以产生的“莫同之心”,才能引导学生把学习搞好。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除《学记》提到的“心之莫同”外,主要是后天 教育学习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与差异论紧密联系的性习论思想。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由于他强调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这里的“性”是指“中人”。造成“中人”后天发展差别的原因就是教育学习活动。中国的历代教育家都认为,个体的个别差异,既有先天素质的因素,也有后天教育学习的作用,比较而言,教育学习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形成影响更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当然,在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引导两者之间,尽管建构主义着力研究的是前者,但它并不否认后者,它并不是取消教师的影响,而是说不能径直地教。
四、小结
篇4
关键词:免疫系统理论 国家审计 审计功能 实现途径
预防、揭示和清除、修复等这些功能正是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因此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也同样体现出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在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的创新都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国家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础。在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强调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改进审计工作的方式,以此促进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免疫系统理论
免疫指的是机体对于外界侵入的微生物或者病毒等所具有的抵抗力,也可以称之为机体对于自己和异己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免疫系统是保证机体稳定性的一种必要功能,通常免疫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防御、监视和自我恢复。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引入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将国家审计视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维稳机制,其所体现出的功能政治免疫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因此这一思想的提出,也充分借鉴了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为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审计工作不断的完善与持续发展。
二、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国家审计的功能体现
1.预防功能
机体免疫系统所具有的预防功能便称之为防御功能,这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基本保护屏障,能够阻隔外界微生物和病毒的侵入。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国家审计所具有的防御功能,指的是通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做好预防措施,从而将隐患消灭。国家审计所具有的预防功能,应当是及时的、全面的,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不仅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包括环境、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和部门的协同合作,把握审计工作的重心,才能保证审计预防功能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2.揭示和清除功能
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是机体防御系统的第二道屏障,也就是揭示和清除功能,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仅仅依靠预防功能无法发现,就会通过发烧等表现形式做出揭示,提醒机体需要及时治疗。与此同时,机体自身的资源仍然持续与病害斗争,识别和清除一些对抗病毒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等。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国家审计的揭示和清除功能,表现在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活动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健康现象进行揭示,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各种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等,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清除,从而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运行。
3.修复功能
机体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指的是免疫细胞受损之后的自我恢复功能。在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审计的修复功能,指的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进行全面的改进,促进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这也是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和延伸,只有不断完善的审计制度才能为国家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三、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
1.促进审计机制和体制的完善
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只有保证委托者、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独立性才能有效的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从当前我国审计体制出发,各级审计机关是同等地位的职能部门,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所以必须要依靠国家审计机关对审计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构成一个完善的审计系统,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对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这就相当于免疫系统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才能保证机体的稳定运行。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如果仅仅依靠审计机关的力量,而其他部门则作为旁观者,这不仅无法促进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甚至会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所以,必须要充分依靠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增强国家审计的免疫能力,从而促进其免疫功能的充分发挥。
2.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和重点进行科学的调整
要促进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有效发挥,就需要对其内容和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需要在传统的审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扩展与完善,使其包括社会和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才能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审计重点,从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阶段来看,首要的审计重点仍然是财政审计,同时也需要持续的关注民生和资源等问题,从各个方面同时采取科学的审计政策,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改进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审计方式方法问题本质上是效果和效率问题。增强“免疫系统”运行的功效。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果和效率。一是注重审计关口前移,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增强预防功效。二是注重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也应该成为“免疫系统”发挥功效的主渠道之一。要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按照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要求,对审计对象和内容作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提出政策、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这样更加有利于发挥“免疫”作用。
结束语:
国家审计借鉴免疫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为各项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而审计工作践行免疫系统理论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保证国家审计目标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时实现管理与效益的双赢,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从而有效的保证国家审计的功能获得充分发挥,促进国家审计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生态系统 医院志愿者 角色 功能
近年来,医患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纠纷也层出不穷。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附属医院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杀医事件,一位年轻的实习医生被杀,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索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的方案。探索中发现一些医院对志愿服务的创新和尝试,很好地满足了患者对医院医疗设备等“硬件”条件之外更多的心理需求,例如:心理辅导等。因此,随着国内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医院志愿者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医院志愿服务现状
朱修明(2014)认为目前国内的医院志愿者处于探索阶段,不少医院已经在这个阶段尝试管理方式和发展路径“2000 年由上海东方医院率先在我国大陆医疗机构成功推出了志愿服务(朱修明,2014)。”“其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学科学院Z医院、华西医院等多家医院陆续开展和探索(江柳丽,2014)”。这些尝试显然颇具意义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江柳丽(2014)认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招募体系、培训体系、评估体系、组织体系、激励机制等。
(一)志愿者招募
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刘亚囡(2010)发现志愿者主要由医学生组成,除此之外,志愿者还包括医院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医院社会监督员以及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的中学生。
(二)服务内容
陈玉婷(2012)从宏观层面阐述医院志愿服务通过100余年的发展从单纯的帮助社会、扶助他人,已经转变为支持弱势群体重新适应生活,开发工作与谋生潜能,恢复人的自尊和自豪;支持社会以人性需要为原则进行结构调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刘亚囡(2010)则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我国医院志愿者通过不断的探索目前在已开展的志愿者工作主要包括:为就诊的患者介绍看病流程;介绍医院各项服务开始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介绍就诊地点,介绍医院内部方位,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门诊就诊卡,打印化验单、协助维持办卡及挂号窗口的秩序以及常见疾病的宣教服务活动。
(三)管理制度
肖燕(2012)和朱修明(2014)均认为我国政府对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者工作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对志愿者的活动和志愿者的管理也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政策。目前就已开展志愿服务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阿,刘亚囡(2010)谈到部分医院专门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部,负责对志愿者医院服务进行总体规划、指导、监管以及管理。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已经大致了解医院志愿者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有待发展和完善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医院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真正扮演何种角色,同时能为患者提供何种服务,如何更好发挥医院志愿者的潜能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层次需求是当下医院志愿者管理中亟待探究的内容。目前在这一领域中,研究医院志愿服务的学者只有少部分,其中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在于医院志愿者的管理。
二、Z医院志愿者的服务现状
Z医院自2008年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八个年头,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患者医疗诊治以外的服务;缓解患者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寻求与整合一切可用社会资源;搭建患者和医院间的沟通桥梁。已经成功探索了十个特色项目,包括:就医帮手、患者教育、关爱项目、心灵关怀、捐助项目、专业咨询、康复交流、志愿体检、回访调查、公益活动。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就医帮手是指由学生志愿者负责一些基础岗位,帮助患者顺利就医;关爱项目是指每当节日到来,社会志愿者和抗癌明星就会组织活动到患者的病房探病、慰问、送温暖;康复交流是由北京抗癌乐园的癌症康复者每周在固定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宝贵经验,这个项目深受广大癌症患者的认可。然而能有今天的成就,Z医院医院服务发展所经历的困难与辛苦可想而知。其主要集中于志愿者的流动性大、志愿者的甄别以及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不理解这三方面。
三、Z医院志愿者的角色
医院志愿者在医院系统中与患者及其家属互动的同时,与医生人员有效沟通和互动,使整个医院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产生正面影响,以缓解医患矛盾,是医院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因此,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法对Z医院的志愿者服务进行研究,发现互动中面对不同的群体和需求,志愿者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差异,功能自然也不尽相同。以下是通过笔者分类、总结的几种发挥不同功能的角色:
四、Z医院志愿者的功能
通过上述文章对Z医院志愿者角色的界定及分析,本文总结、归纳该院志愿者发挥的主要功能如下:
(一)情感支持
该功能属于非医疗服务,医院志愿者根据自身优势,通过倾听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精神压力;同时劝慰其正视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避免因逃避病情而耽误治疗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医院志愿者还能通过分担工作,使医务人员从精神上获得慰藉。
(二)就医支持
主要表现为由学生志愿者在医院的基础岗位提供服务,目的是能够及时为患者导医、指路,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对其情绪产生积极作用。进而通过与医务人员的合作共同完成就医服务,为相应岗位的医务人员缓解配套服务匮乏的压力。该项支持功能很好地避免了医院环境不良所造成的患者情绪的波动,同时也为医务人员分担工作,提高看诊的效率。
篇6
我院的日常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有电力、天然气和汽柴油,电力和天然气主要用于医院建筑环境系统、生产服务系统、综合服务系统的使用。汽油和柴油全部用于车辆燃油消耗使用。电力用于建筑环境能源系统主要为内部照明系统、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各种电机、风机、水泵等机电设备使用;用于生产服务系统主要为各类医疗设备消耗使用。用于综合服务系统消耗主要为电梯设备用电、污水处理站用电、以及室内设备用电等使用;医院电力供应均由北京市电力公司供应。天然气用于建筑环境能源系统主要为院区提供冬季采暖热源等使用,用于生产服务系统主要为医院蒸汽消毒使用,用于综合服务系统消耗主要为院区提供生活热水等使用。
2能源消耗分析
2.1主要能源消耗分析
通过对我院近几年电力、天然气、汽柴油主要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气所占医院能源消耗比例最高。我院的天然气主要被医院的供热系统使用,当前佑安医院的供热系统均采用自供方式,设有燃气蒸汽锅炉房1座,由4台每小时产出蒸汽量6吨的燃气蒸汽锅炉组成,供暖面积近7万平方米。锅炉房的4台燃气蒸汽锅炉冬季全部开放24h运行,高低区用户分别各有2台,夏季则采取2用2备,每天运行15h。产出的蒸汽通过分气缸进行分流,负责为全院的生活热水、蒸汽消毒、冬季采暖等提供热源。
2.2天然气消耗分析
我院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考虑到医院的特殊性质,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对洗浴要求较高,一年四季洗浴频次没有明显变化,生活热水用量变化不大。蒸汽主要用于供应室消毒、洗衣房消毒干燥、食堂炊事,各月消耗量变化并不大。在进入冬季供暖时,医院工作区需要提前进行供暖15~25d,由锅炉房的蒸汽锅炉供暖。第二年停止供暖时间需要比法定供暖截止时间3月15日延长15~25d,由此导致天然气使用量骤增。所以医院消耗天然气用量具有1~3月份较高,12月份最高,其它各月耗天然气量基本一致的变化特点。以冬季为例,在对生活热水、蒸汽消毒、冬季供暖对天然气的使用量统计中,冬季供暖所消耗的天然气量最大。
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作
3.2气候补偿调控系统
气候补偿调控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从供热源头———锅炉房对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每时每刻进行自动、有效的调整来控制出水温度、室外温度变化,始终保证锅炉房的供热量、散热器的放热量和建筑物的需热量一致,防止用户室内发生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当室外温度降低时,为了维持原有的室内温度,二次供水温度应适当提高,气候补偿器将自动加大锅炉供应的热水供应量,提高二次供水温度;当室外温度上升时,二次供水温度应适当降低,气候补偿器将自动减小锅炉供应的热水供应量,降低二次供水温度,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通过应用气候补偿调控系统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与外部环境变化不匹配、人工手动调节温度、依靠工作经验节能、资源浪费等问题,可以分别控制和调节各区域的温度,真正做到了按需供热,按需取热,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在不影响供暖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能耗损失,达到了节能效果。
3.3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根据我院供热系统的特点,采用现场总线型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把整个供热系统内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统一引入到中央监控计算机进行监测。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总线对各台锅炉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故障报警,实时数据检测,自动记录分析每台锅炉的工作情况,连续运行时间及状态,控制每台锅炉开启顺序和运行台数等功能。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界面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操作。通过应用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供热系统内的锅炉、电动阀、水泵等设备和管网数据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有效解决了以往锅炉房的管理人员无法对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网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无法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前防范、无法对供给热源进行实时调节等问题。
3.4分时分温控制技术
分时分温控制技术是以干管形式从锅炉房输出,再以支线的方式连接不同的建筑物的系统。在每个支线的入口处,安装电动三通阀门和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控制装置,从而可分别对不同的区域(如:办公楼、门诊楼、图书馆等)针对性地设置供暖温度曲线,编制一周的供暖时间程序,在不同时段按照不同要求合理运行,达到按需供暖,实现分时分温控制的供暖管线人性化管理方式。
3.5烟气余热回收
在锅炉尾部安装烟气余热冷凝器回收装置,通过该装置提高锅炉的软化水箱水温,有效收集烟气冷凝水,杜绝冷凝水倒灌锅炉,把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最大程度回收,通过回收利用水蒸气潜热,有效降低排烟温度和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轻高温烟气造成的热污染,达到在同样室外温度下减少燃气用量节约燃料的目的。
4改造后的成效
4.1经济效益
由于冬季采暖消耗天然气量最大,以我院近几年在采暖季消耗天然气的数据统计为例,在实际采暖期内,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供热面积不断增加,我院通过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后,以2010年供暖季为基准,2011~2013年供暖季期间累计减少天然气消耗量约13.5万吨,节约经费约3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自我院对供热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后,统计对比分析2010~2013年的每年供暖季天然气消耗量,2010年天然气消耗量占30%,2011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3%,2012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5%,2013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2%,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2012年属寒冬,温度低于往年平均气温,故供热季消耗天然气较其他年份略高。同比分析2010~2013年的每月供暖季天然气消耗量,以11月和12月统计为例,2010年的11、12月天然气消耗量与2011、2012、2013同期比较也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供热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后,每月在原有基础上节约能耗10%左右,从而有效实现了节约天燃气及降低能耗的目的。
4.2管理效益
对供热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后,不但可以使从操作人员全面及时了解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网状况,及时检测系统参数调节热网,提高设备燃烧效率改善供暖质量,减少能耗与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实现了集中管理,有效减少了供热管理的环节和操作人员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人员成本支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订一系列能源使用管理制度、操作标准、工作手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确保各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维修、操作进行细致的规定,使得各用能系统得以较好的运行。有效提高全院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医院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4.3安全效益
供热系统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后,通过实时调节供给热源,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保障,减少了对司炉工作人员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并可对故障进行实时报警和预测,防范于未然。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在保证资质有效、管理规范、制度齐全、责任明确、安全操作的情况下,不出现安全问题。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意见和建议
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通过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对供热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节能改造,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逐步提高了医院后勤工作的精益化、现代化、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对建设现代化的医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对医院在今后的节能工作中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5.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5.1.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与责任制
参照国家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适合医院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科学化的能源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定,设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目标,加大监管考核力度,建立可操作、可执行、可考核的节约奖励制度和浪费处罚制度,充分体现出“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有效落实责任制。
5.1.2加大监督管理与考核
医院成立专门部门对各单位节能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节能管理岗位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岗位责任不清、工作开展不力、能耗指标不达标、能耗超过定额、浪费能源的单位,将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进行月度考核。
5.1.3开展合理化建议
结合各部门日常实际工作,充分利用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定期收集各个部门对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报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进行研讨,对采纳的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和在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经济奖励,持续改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5.2积极开展宣传培训
5.2.1积极宣传,对标学习
节能工作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参与,应充分利用医院的门户网站、宣传栏、报刊、微信等媒介,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学习等工作,不断创造良好的节能工作氛围,逐步提升医院的节能工作文化建设。对标管理,借鉴其他医院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节能工作的管理水平。积极组织能源管理负责人参加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
5.2.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医院能源管理部门负责对能源管理人员开展国家关于能源的法律法规、节能专题、知识讲座等的培训,逐步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各部门负责开展对本部门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节能管理精细化,设备操作规范化,以获取能源效率最大化。
5.3整体优化耗能系统和设备
5.3.1技术引领,整体优化
定期开展医院能源的计量、统计、分析工作,为医院的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建立“绿色医院,低碳医院”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引领,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仪器和设备,定期对医院的耗能系统和设备不断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造。
5.3.2建立健全台账,保证可追溯性
医院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台账,及时、准确、全面填报统计报表,按时上报统计资料,并对报表的填写和上报方式进行明确要求,及时建立能源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确保能源统计数据完整准确。
5.3.3开展统计分析,有效利用数据
篇7
关键词:指导理论系统论医院管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72-03
创新之路管理创新是现代医院发展之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迅速发展,传统的医院管理思路和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医院要谋求发展,管理者就必须认识到这种形势的变化,逐步向市场化主体转变,改变原有的经营和管理思想,灵活运用系统论和创新理论,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合理运用科学的医院管理方法,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1新兴科学——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市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了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
医院管理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医疗、护理、医技、政工等各个方面更小的子系统。
2医院管理科学指导实践
医院管理,就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对医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本世纪初,在美国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医院的迅速发展,医院里医疗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便有了培训医院管理者,加强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
医院管理学,是研究医院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医院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要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效果。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医院管理学为医院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医院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体系
医院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院系统的管理现象和规律;同时也要研究医院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和制约条件。
医院管理学作为学科体系,可以分为综合理论和应用两个部分。综合理论部分主要研究医院管理思想、原则以及医院管理学的方法论,就是医院管理学概论(总论),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学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发展概况和医院管理职能;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医院管理学中的指导作用和原则;医院的性质、类别、功能、特点、工作方针;医院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趋势,以及医学社会学等宏观医疗方面的研究。
在医院管理系统中,各项专业管理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既要研究各项专业管理之间的综合协调问题,又要研究它们各自的规律。在这些专业管理中,以医疗过程的管理,即医疗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主体(作为目的),其他各项专业管理(作为手段)围绕着这个中心联系起来并为医疗过程服务,从而构成医院管理系统。
4我国医院管理经验丰富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医院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的有:坚持医院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医院工作的领导。同时充分发挥行政业务领导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重视专家和技术骨干的作用。
按医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办事,医院工作必须以病人为主体,以医疗为中心,安排好医疗和预防、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常规。注重技术建设,实行科、教、研三结合,坚持在职培训,结合临床开展科研,进行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实行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城乡协作、城市医院分工分级医疗等方针。以中西医两法诊治疾病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学习外国管理经验必须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针等。
5医院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持续增长,对医院的期望明显上升,必然使得医院服务功能与任务逐步扩大,医院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发生很大变化,正逐步从传统经验管理型转变为现代管理型。由此带来了医院内部管理的意识、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一系列的变化。研究分析医院内部管理发展趋势,有助于医院管理者自觉遵循事物的发展方向,促进管理工作开展,对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有深远的意义。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管理方法科学化,需要管理者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广泛地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预测技术和运筹学的应用。根据医院的过去和现有实际情况,对医院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推测和估计,作为下一步行动方向的依据。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我们医院的管理队伍中大多是从医疗业务技术骨干中选的,在医院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医院管理知识的专门学习和培训,缺乏科学管理知识与能力;有的管理人员是医疗业务与管理工作双肩挑,很难集中精力搞管理,这就阻碍了医院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对医院管理尤其是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医院管理专业的专门学习与培训。
篇8
古往今来,有关法律的本质问题总是聚讼纷纷,法学家们从上帝意志、人类理性、绝对精神、民族传统中找寻法律的源头,也提出了许多学说观点,比较重要的如规则说、命令说、判决说,还有神意说、理性说、公益说、权力说等。然而,这些理论大都只是从法律现象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侧面出发得出结论,不能整体把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决定力量,因此不仅没有做出科学的回答,而且往往将问题弄得混乱不堪。
历史上,第一次对法律本质正本清源,做出科学的解释的是马克思。他指出,“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正因为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了法律上层建筑的经济本质,即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2]开辟了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所以常常被后代学者视为对社会历史和制度研究的“一个根本的贡献”[3]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在法学领域的分支——法律经济学(或称经济分析法学)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经济生活决定法律制度的观点,[4]将法律视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秩序机制,它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我们以此为理论基点,去观照法律的本质及其价值追求,传统自然主义法学那种认为法律以追求抽象的正义价值为目的,超越于人类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之上,有着一整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体系,可以自主圆满、绝无耗费地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冲突的思想理论纯属纸上谈兵,就象是在“无摩擦”的真空世界中探讨法律的功用一样毫无实际意义。
在实用的经济分析法学那里,交易成本被看成解释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及其演变过程的重要范畴。所谓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尽管通过理论模拟,我们可以发现:“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法律规定无关紧要”。[5]然而不幸的是,这种零交易成本的世界根本不存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交易及关系行为都必然要花费代价。那种远离社会实践的先验式法律思想无法经验地说明法律制度何以建立,何以实施,何以维持的问题,也不能解决面对社会实践的法律改革与创新问题,无法解决真实存在的交易成本问题。而一旦我们从“纸面的法律”转向“运行中的法律”(即从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转向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考察现实中的法律对经济生活进行整合与配置的功能,“那么立刻变得清楚的是,在这个新天地里,法律制度至关重要。”[6]
在某种意义上,交易成本和由于人们的行为受到有限理性的制约而引致的其他类似成本的存在及其节约是法律的真正起源和经济本质。法律制度的出现就是伴随着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结构与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展,在超越地域阻隔和氏族部落间语言、习惯差异的基础上,在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加以确认的一套能够简化经济关系的复杂性,节约交易成本,帮助社会成员安全、快捷、有序地进行交往的“标准化的”和格式化的规则体系。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就此指出,“在法律一词通常的意义上,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管理(统治),它是一种促进自愿协议的事业──通过交易谈判、发放有效证件(例如信用证或产权凭据)和履行其他性质的法律行为”[7]。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中,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原始习惯的法律化及其后的法律专业化,都是打破地域和文化界限,减少交易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的必然结果。从法律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哪里有分工,哪里就有交换;哪里有交换,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哪里有这些条件,哪里就有商业,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法律。基于国家的统一性和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为社会各阶级和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种相对的和平、安全、秩序的状态,而所有社会成员作为法律公共品的消费者,也都会从中受益。节省了人们信息的获得和传播、草拟合约、交易谈判、组织经营、产权界定、制度改革、激励劳动、研究决策、维护治安、诉讼纠纷等的交易成本。
按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不仅法律必然能代替习惯,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制度创新(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行会制度、公司制度等)都蕴含着交易成本的原理。有鉴于交易成本在法律制度安排、解纷程序和人们的实际法律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得我们对法律,特别是对部门法的研究开出一条交易成本分析的进路显得尤为迫切。
二、合同交易成本概说
合同是市场主体自由谈判,以促进资源向更高价值使用转移的最主要交易形式,是当事人双方为确认某种事实而达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协议。由于一项合同成立的全过程可以细分为“准备-谈判-签约-执行-监督-救济”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都分别产生交易成本。因此,对合同以及合同法中的交易成本节约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法律成本规律的认识。根据一个权威的定义,一般合同的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arranging)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monitoring)、贯彻(enforcing)该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区别于生产成本,即为执行(executing)合同本身而发生的成本。”[8]我们将合同交易成本分成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缔约成本
缔约成本是指在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指引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进行谈判并达成合意所支出的费用。也即交易双方在获得有关市场信息后,基于对经济资源的不同认识而讨价还价,实现权利交换支付的成本。当合同关系当事人获得了有关交易信息,并与交易对方经过讨价还价,就合同之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之后,便意味着契约此时已成为“依法必须履行的一种许诺”,即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生效)。虽然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只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但是“合同法赋予单个公民订立合同的权利,并规定了谈判和签约程序。通过订立合同,单个公民创立了法律义务并使其目标生效。对于自愿形成的私人关系来说,合同法就像一部宪法,而具体的合同则像宪法下新颁布的法律。”[9]
通常,理性的合同当事人往往希望通过最小的合同订立成本一一尽可能明确和完备的合同条款,特别是详尽的违约责任条款一一把合同对方将来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交易信誉和对合同未来结果的预期,来设计对自己有利但又能为对方所接受的“双赢”合同。我国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如果法律对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的规定过于严苛,且认为合同如不具备这些条款即不能成立,那么当事人必须被迫就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无形中就会增大缔约成本。相反,如果法律规定仅具备几项主要条款即可成立合同,或者规定合同不具备某一条款时可以通过一些附随性条款来弥补其不足(如在缺乏履行期限的情况下允许当事人随时提出履行),从而放宽对合同成立的限制,就会促使当事人达成更多的交易,并极大地减少合同履行以后又因被宣告不成立而产生的财产的损失和浪费。[10]
(二)履约成本
履约成本,是指合同在实施中当事人彼此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支付的费用和担负的风险。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过程中的风险承担密切相关。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实施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合同履行期越长,风险系数也越大;合同主体的数量多少、合同价金数额高低等都对合同履行的风险系数产生作用。
英国契约法理论之所以认为合同生效的“对价”不可或缺,其要旨在于重视交易的可实行性而不是诺言的可实行性。我国1985年《经济合同法》却注重合同生效形式要件的规定,对生效的实质要件规定较为宽泛,致使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合同得不到履行和认定合同无效的现象较为突出。据1993年6月28日《法制日报》报导,我国企业间签订的合同有50%不规范,全国一年有500亿元金额的合同违法;全国每年约有3000~4000亿元的合同金额得不到履行,无效经济合同约占全部经济合同总量的10%~15%。
对此,一种实证的研究结论认为,违约率(合同纠纷数和合同总份数之间的比例)与履行率是对应概念,履约率越高,则违约率越低,反之亦然。违约率还与契约市场发育成反比。在初期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市场风险的作用暴利机会的刺激,致使大量的交易行为短期化,呈现出高违约率和高履约成本的局面。这也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情况。而随着初级市场向现代市场转变的完成,市场相对稳定,暴利机会相应减少,可预期交易得到发展,将呈现低违约率和低履约成本的契约良性运行的局面。[11]
在看到这种趋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合理消解合同过程中的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合同法规定的对当事人损失进行补救的措施,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损害赔偿等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合同法监督机制(如合同公证、鉴证及合同担保等制度),通过制裁机会主义行为,将一定的风险(违约的经济损害)承担转移到违约者。经验证明,合同监督越健全,违约率相应会下降。但是,并非所有的违约行为都会因加强合同监督而销声匿迹。无论契约法规有怎样的救济机制,它毕竟只等同于市场价格机制,并在本质上是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存在基础的。这种个人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秩序产生某种破坏作用。例如有些个人和企业为实现其私利最大化,会采取拖赖合同义务后短期行为的手法,从而使合同法律制裁难以被执行。另外,在合同监督部门存在内部动力障碍和信息障碍时,会很难进行有效监督,监督成本比违约成本更高,造成经济资源的双重损失。
(三)救济成本
所谓救济成本,即人们依法请求恢复自己原有合同利益或获得赔偿所支付的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负担。广义上的救济成本具体包括各种方式的合同解纷成本,如当事人协商成本、调解成本、公证成本、仲裁成本和诉讼成本等。这些解纷方式并不是完全排斥和相互对立的,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之任一种救济方式。这就意味着救济成本具有复合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受损总要寻求救济。但救济成本的支出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尽快恢复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尽早结束资源被冻结、难以发挥效用的状态。以我国的合同纠纷的审判实践为例:(1)缺乏灵活、简便、能够适应各种经济冲突解决的程序手段,程序措施不够经济,诉讼中的人力、财力的耗费始终居高不下。(2)合同审判的适用程序选择不尽恰当,如前所述,合同法本应以鼓励交易为其主要目标。然而,1985年《经济合同法》对无效合同的标准却过于宽泛,法官经常宣告一些本应有效的合同为无效,消灭了许多本来不应被消灭的交易。过多地宣告合同无效,不仅将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而且也不符合当事人订约的目的。(3)合同裁决的执行率低,相当多的裁决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从而造成当事人无谓的诉讼成本支出。我国目前每年有效合同约20亿份,如果违约率为10%,则违约合同数应达到2亿份之多,但表现为合同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或向仲裁机构申请解纷的申请解份的合同纠纷只有100万份,只占违约合同总数的5%。究其原因,与合同裁决的执行率低不无关系。
对于降低救济成本,我们有如下忠告:(1)给合同当事人提供多种合法解纷办法,允许其选择救济,而不是只准走行政干预和司法解纷一途;(2)鼓励合同当事人充分协商,尽可能将违约成本“内部化”,即损失由双方分摊,但双方交易地位显著不平等者不适用协商办法;(3)在很大程度上,合同纠纷“私了”优于“公断”,合同当事人彼此之间的谈判优于司法审判。
三、合同形式的宽松化设计与不完全合同
合同法的经济实质是提供各种交易规范和标准术语,以便当事人在合同过程中有法可依,从而减少他们为达成交易规范和反复推敲合同条款需的成本,降低在市场变化条件下的交易风险。前述对合同交易成本的分析,对优化合同法原则和诸条款有很重要的启发。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合同形式的要式原则和不要式原则的选择问题、合同欠缺条款即不完全合同问题作一点分析。
(一)合同形式的要式原则和不要式原则之选择
从合同形式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总体而论,古代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采取绝对的“要式原则”(principle of formality),即合同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如书面形式)和手续订立,否则无法律上的效力,或者不能被强制执行。近代合同法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和主张“不要式原则”(principle of informality),即合同无须按特定的形式和手续订立,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达成一致,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行为或者特定情形来推定合同的成立,如乘客乘上公共汽车并到达目的地时,尽管乘车人与承运人之间没有明示协议,但我们可以依当事人的行为推定运输合同的成立。[12]在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人们已由关注商品交易的安全转为注重商品交易的迅捷,因此,现代各国合同法对合同的形式也由以要式原则为主转为以不要式为主的原则。许多国家从便利经济交往,简化手续,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在合同形式上采取更为宽松的态度,基本上采用不要式原则,法律只是要求某些特定的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而其他类型的合同可以任何形式订立。因此,我国合同法理对合同形式以不要式为原则,以要式为补充。[13]
《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法律规定用特定格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此看出,我国合同法对合同形式采取开放性立场,明确对现实的民商事交易中普遍存在,且又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各种合同形式加以确认,强调不违反法律,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有限制,更有灵活,顺应合同形式朝着更灵活、更简便的方向发展的世界潮流。
(二)合同扩张解释与不完全合同
为适应鼓励交易、增进社会财富的需要,现代各国合同法纷纷变革,大都减少了在合同成立方面的不必要的限制,并广泛运用合同扩张解释的方法而促使更多的合同成立。其表现在:一方面,允许法官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释或推断合同所隐含的条款;另一方面,在合同既能认为成立也能认为成立的情况下,努力解释合同已经成立,即对合约的词语须按照合约有效而不是合约无效的方式来理解。[14]
合同条款设计之不完全或具有扩张解释可能的经济学解释是:现实世界的大部分合同并不配置与所有未来自然状态相联系的风险。对大部分合同关系而言,发生合同变更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大。发现所有这些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以及找出交易各方对所有这些假象状态的最优反应,所需的资源成本很高。因此,从效率角度看,交易者为了避免事后不可确知的成本付出,就应该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资源用于最初的合同谈判过程中。然而,在这些假想的状态中,有许多实际上是极不可能发生的,它在经济上也不重要。退一步说,即使一个引起合同变更的“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确实发生了,当事人各方也可以及时地补充协议或者修改合同条款,而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因此在合同订立之初,当事人各方没有必要事无巨细,把合同订立的十分琐细,而往往只在合同最后附注一句“合同未尽事宜及情势变更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即可保留极大的合同弹性空间。当用上述办法仍不足以补充欠缺的条款时,则可以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列举式规定,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对合同漏洞加以填补,由当事人选择。所以说,有些合同之所以被“故意”设计为不完全的,正是欲将合同中可变因素所引致的成本最小化的目的使然。
然而,应该看到,这种合同的不完全是有前提的:
第一,合同不完全,并不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可以是不平衡的和意思表示不真实、不一致的。法律依然禁止合同一方当事人被对方带有欺诈性的合同条款陷阱“套牢”的行为,依然否认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情势下签订的合同天然有效(而是可申请变更和撤销)。对于合同基本条款,如数量、质量及价金的条款中未明确规定的部分,也不能做出任意的扩张解释,而只能严格按照文义去理解和执行。如果发生合同一方钻合同的“空子”,把交易伙伴钉死在合同条款的文字内容上,意欲享有某种非法利益时,法院可以主动对合同进行解释,依照有利于交易成就和实现公平自愿原则进行裁判,并用法庭上的强制力判定该合同及其履行的是非曲直。
第二,在法官或仲裁员审查合同纠纷个案时,依据任意性法律规范补充欠缺性的合同条款,会不符合当事人的利益,造成结果不适当。于此场合,则应改用补充的合同解释填补欠缺的条款,即对合同的客观规范内容加以解释,以填补合同欠缺的条款。它所探求的,不是当事人的真意(事实上的意思),而是所谓“假设的当事人的意思”,即双方当事人在通常交易中合理的意欲或接受的合同条款。假设的当事人意思,属于一种规范的判断标准,以当事人在合同上所做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为出发点,依诚实信用原则并斟酌交易惯例加以认定,以实现公平、效率为归宿。[15]应当承认,法官或仲裁员在个案中的“公平”判断未必与双方当事人的公平判断相一致,法律人所补充的条款并不必然给双方当事人带来更大效益或最佳的合同效果。
篇9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应用
当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入到医院领域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建构,要探索医院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方法和途径,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全面实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管理。
1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具体作用分析
1.1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与医院业务相契合,推动医院相关业务的发展
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院领域之中,智能化、自动化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成为了医院相关业务的重要推手,在智能、便捷化的医疗监测技术的数字化运用之下,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医院业务的推进需求,为此,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极大地与医院业务相契合,充分体现出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价值。
1.2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医院的日常管理质量和效能
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系统应用于医院的服务和日常管理内容时,可以较好地保障医院日常管理和服务的有序性和规范化,可以确保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条理性,由于传统的人工日常管理模式与现代医院日常管理需求难以匹配,因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医院日常管理运用,就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日常管理质量和效能。
1.3 计算机信息化技g体现出与医疗服务专业相契合的特征和作用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尤其体现在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如果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或瑕疵,则会对医疗服务专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和损失,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此,医疗服务专业需要有安全可靠、稳定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使其与医院医疗服务专业相契合,确保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2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2.1 开发环境选择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建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软件系统结构,这样可以较好地使数据库在数据库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之下,更好地实现开发和利用。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无客户端模式,也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相比较而言,这种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更为简便,可以实现更好的维护和升级。对于服务器Web技术的选择而言,可以采用JSP和XML技术,实现软件开发和管理。
对于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之中,主要包括有主界面、功能界面、维护界面,其中:主界面包括用户名的输入;功能界面包括各项管理功能以及管理者权限;维护界面包括患者信息的撤销、删除等具体内容。
2.2 结构功能设计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要确保其实用性、先进性和安全性,要对医院教育处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患者个人信息子系统模块。在这个子系统模块之中,要对个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录入,为了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准确采集,需要该系统模块具有信息采集、信息修改、远程查询等功能,可以满足患者个人信息自动化检索和查询、修改等功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2)医保目录维护子系统模块。在这个子系统模块之中,需要与医院的信息系统认可的代码、名称相比对,以更好地实现对医院诊疗药品、材料信息的维护和管理。通常来说,根据医院实际需要,通常采用ICD10编码的方式。
(3)医保住院登记和取消子系统模块。在这个子系统模块之中,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HIS登记,在医院内部的HIS系统之中,实现对患者的身份识别与核对,在分辨之后加以分类和登记管理,最终实现患者的出院预结算和最终结算的管理。
3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3.1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统计管理
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之中,可以将其应用于对病案的统计管理工作之中,如:医院每日就诊人数、抢救患者数量、住院患者数量、死亡率等,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自动化数据生成环境之下,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医院工作的效能。同时,计算机信息化医院管理系统还可以更好地使财务数据得以顺利传输,可以实现对患者使用药品信息的传输,更好地实现对药品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以便及时、迅速、有效地进行药品费用核算工作以及药品的发放。
3.2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药品采购、档案管理
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药品的全面监控,全面准确地记录药品的入库、出库、采购等相关信息,对于过期药品的监控管理也极为有效,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自动预警功能,实现对过期药品的管理。同时,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准确、全面地建构人事档案信息,诸如:医院人员的晋职时间、职称资格证号、入党时间、学历、工作年限及资历等,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医院人员的激励化管理和绩效管理。
3.3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财务管理
在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应用领域之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关键的内容,通过对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构和完善,可以实现大量的财务信息存储和分析,并具有极高的应用精度。具体包括有:(1)门诊收费系统。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收费效率,更好地实现对账工作和退款工作等,进一步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质量。(2)住院收费系统。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之中,住院收费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可以方便患者交费,还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信息,实现对数据的核算管理。
3.4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远程医疗诊断
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还可以将其应用于远程医疗诊断之中,为患者提供异地远程的诊疗服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患者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节约患者就医的费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患者的优质、便利化的医疗服务。并且,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之下,医生还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患者的病案信息,对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准确、全面的诊断,从而更好地拟定经济合理的临床诊治方案,提升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繁多、工作量大的管理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效能,需要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对其开发环境、软件选择、功能模块子系统进行建构和完善,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医院的收费管理、绩效、药品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之中,提升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充分体现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莫孙贤.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现代建设的重大意义[J].电子制作,2012(10).
[2]吕春艳.关于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03).
[3]李鑫.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发展探究[J].电子制作,2013(15).
篇10
关键词:回族;伦理道德;传统;现代意义
回族的传统道德受到伊斯兰教道德的影响,在沿袭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同时,也吸取和承袭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有益成分,形成了自己的处世、处事伦理道德规范。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凝练、沉积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并具有宝贵的现代意义。
一、回族伦理道德的起源
回族伦理道德,在理论和行为两方面都是以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作基础,回族伦理道德的形成起源于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也就没有回族伦理道德。因为回族的形成就是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回族。所以回族的伦理道德与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有共同的本质,因此,探究回族伦理道德,必须了解和认知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根本宗旨,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徒制定了基本的道德规范。纵观伊斯兰教义,道德问题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命人行好,止人干歹”“川赏善罚恶”就被认为是《古兰经》的基本道德主旨。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指导和规定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对每一个穆斯林而言,都是实际生活的基本准则。
回族伦理道德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它的族源追溯到7世纪末,是以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在唐时被称为‘藩客’,元朝以后称为‘回回’。”[1]他们所恪守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中国教义不明,教名未定,不见于典籍,亦无汉文译著,基本上是个侨民的宗教”[2]。他们的道德规范在各方面都受伊斯兰教伦理的道德的影响,秉承其伦理道德精髓和本质,初步奠定了回族伦理道德的基础。与此同时,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从而为构建本民族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回族道德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充实、发展和演化当中,其所承载的伊斯兰精神却始终没有变化,并在承袭各家伦理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
二、回族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
回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伦理道德传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都能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一)为人正直,诚实做人
“为人正直,诚实做人”历来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三者关系的一个重要行为规范,有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起到维护社会团结的作用。在伊斯兰道德伦理中也主要反映的是真主与人、人与人、人与其他被造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人正直,诚实做人”也是对这一主旨的反映。所以“为人正直,诚实做人”这一道德规范,在回族群众中是广为流行的。
伊斯兰教主张人们诚实守信,坚决反对欺诈行为。“在正己的基础上,鼓励人与人之间为利于社会和民族进步相互合作,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礼节,相互尊重;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胸怀宽阔,坦诚相见,避免相互猜疑,通过信任与理解保持群体之间和睦相处。”[3]在这样的伦理道德规范下,回族的每位成员要做到驱恶向善、驱邪归正,就要安守本分,远离邪恶,不要轻举妄动,滥杀无辜,要做不危害他人而有利于集体、社会的事情,约束不良行为,走上扬善抑恶的道路。
(二)尊老爱幼、仁慈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