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健康的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心理健康的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心理健康的体会

篇1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的本质,心理健康问题。

分类号R395.6

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呈现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断取向的价值观(values);三是包括服饰、语言、习俗等在内的可观察的外显特征[1]。将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诠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时代真实性。我们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及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分析,阐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问题内涵的理解是确定这一选题具有价值性的关键。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一层面的心理境遇又构成大众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

1.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产生的不和谐心态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心理健康问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是个体现实的存在方式。个体通过社会生活最终确立了人的本质,拥有了人的独特属性。人的社会生活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神即终极信仰)构成。个体的人通过与经由实践形成的各种关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人的社会生活,对象性活动建构着个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评价、信息加工方式、行为选择、经验结构优化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行为选择渐趋合理化从而实现个人生命的逐步成长。显而易见,生命的成长是以个体不断超越现有状态、克服各种矛盾为途径的。成长是在新的关系情景中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对于进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总会有心理健康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体保持和谐平稳的心态。心理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复杂而多变,它是人的意识赋予人特有的属性,对于各种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人在生物学上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人因此拥有按主观意愿解释、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人品味与体验真实的痛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体现建构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认知意向,又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心态平稳―不平稳―再平稳、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波动与变化;(3)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导向。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变态,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经由个体的自我调控得到消解,就能够达到心理平和并为面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也可能被个体夸张、保持受到实际意义的强化,而长久地改变平和心态,形成变态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对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环节,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前者是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有效途径,后者是终结生活意义的不幸开始。

1.2何以提出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时代背景中个体生命质量、生活状态问题,它来源于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2]中人对生活及自我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是心理学的社会历史时代性所赋予的崭新内涵,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并因此成为具有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冲突、融合日益加快,对保有独特传统的每一文化来说都面临着原有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困惑,表现为标准的不统一、秩序的混乱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剧各种生活事件对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带给人生活的日益丰富的内涵,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把握自己和世界的眼界的同时,不断追求新奇的时尚和瞬息万变的信息也将人坠入应接不暇的不安定中。人的疲惫不再仅仅源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生理紧张,很多时候来自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原则所引起的心理紧张。保持心理的平衡作为决定生活方式的中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生活方式本身,而是对生活方式的心理调节;三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同时进行,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更为突出。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性问题。一般性生存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完全可以克服(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不是问题,也没有人过多关注。即使带有片面或不足,社会文化仍然维持着个人生存需要的基本秩序,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之间保持着简朴的和谐。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文化规则时,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原始和谐被打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明晰和复杂起来,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难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问题只能成为急需解决、深刻反思与不断研究的现实生活问题。

2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2.1社会文化的本质

社会是人的组织与联合,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3]社会赋予了人以本质,使其最终与自然界所有的物种分离开来;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与人组织与联合的过程和方式,是人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经验及经验的外化,文化是对纯粹自然的重新诠释和超越。人是文化性动物。文化展现着人的生命本质。因此,社会和文化对人的生命本性而言具有统一内涵,两者都统一于人实现自我生命本性的实践活动。在事实上,社会与文化不可分割,没有社会的文化与没有文化的社会都是人现实生活的抽象。社会文化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开来的标志。由于人以社会文化的形式存在,人的自然生命就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涵义,以一种非自然本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同样是吃,人因为有社会文化而吃得更有情调,更讲求味道、营养和健康;社会文化不同,吃的内容和方式也明显不同。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就是而且只能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存在,剥离了社会文化内容的人不是人,也不存在真正的人的心理。

社会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生命的生成属性。人靠生物遗传的方式获得以人脑为中枢并把感觉器官、发音器官、运动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高级神经系统。除此以外,与任何一种动物相比,“天赋”的人都显得异常脆弱和缺憾。“动物在天性上比人更完善,它一出自然之手就达到了完成,只需要使自然早已为它提供的东西现实化”[4],每一种动物近乎完美的神奇本能成就了它们特殊的生存方式。然而动物的完善完成于自然,即使变化也是极为缓慢的本能反应。人只具有潜在的自然能力,“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人注定要靠自己挖掘潜在的自然能力,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中将这种自然潜力释放出来、发挥出来。人所具有的非确定性和开放性使人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完美,但只有人的生命才可以是精彩的。人实现潜在的自然能力的过程就是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生成社会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又先在于个体而存在,是人实现物种的延续的“环境”,个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个体而言,社会文化就是全部生活世界,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文化互动并建构的过程。

2.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

在人现实的生活中,社会文化因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客观强制性与个体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教化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来完成的。因为“那些生来就缺少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3]。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生命过程和最终目的就是社会化。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扮演社会角色,按照角色的他人期望形成自我人格的过程。所以角色扮演及其相应的人格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之间的中介。个体通过角色扮演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诠释并加工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适应各种生活事件或变动进行自我调整。基于个体人格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性,而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则会带给人情绪的紧张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弥散性与个体自我生成的自发性。个体生命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体的社会文化性与生俱来,伴随着生命的始终。“遗传”基因并不单单是从父母那里获得某些物质形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父母以及他们的那个社会的一切文化形式。父母的心理状态、人格修养、生活方式等都是一种业已存在的“素质”,深刻地影响着新生命的身心状态。个体生命成长的每一点内容都镌刻着社会文化的“印记”,是以文化的形式历史传承的结果。个体的心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文化以传统的方式悄然、毫无声息地融入到个体的血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国文化”濡化的人;东北人就是具有东北地区文化特色的人。社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群体规则,包括明确的法规、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常识性”知识和“背景性”公设,即个体共同的解释生活和世界的特定方式、期待、含蓄性理解。这些特定的规则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着特定的人,满足着人特定的生命需要,个体只有在这样的规则中才拥有人的本性,才被评价(看)成人。

上述两类文化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还受制于文化类型,如过分狭隘型(不能满足人生命需要的丰富性)、混乱型(同一时空内的文化冲突)、骤变型(地域文化的急速转型)都是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类型。

3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的生命的社会文化性决定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不同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衡量的根据也不同。不同社会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有相当甚至是本质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行为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对他人同样评价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样,当然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具体表现为,同一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差异及同一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下的差异。比如西方人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但西方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人通过追求对象化实体的方式确证人本身,他们认为在人本身中探寻人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必须挣脱抽象的哲学母体,进入科学大家族之后才能成为一门学问。于是,科学心理学认定心理是客观外在的实体,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的,而且有适用一切人的规律。这种心理观支配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固定具体的几条或十几条,如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等。对某一个体而言,在某一时刻符合几条或十几条就是健康的,不符合就是不健康的。这种心理健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的生成性、差异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主张通过向内的反省认识自我。心理更多的是指人际伦理和交往沟通中需领会琢磨的心思、心意与心性等,是人现实的某种整体精神状态,强调经过主观调整后的内心和谐。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心理观、心理健康问题标准都具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样在中国,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精神气质的地域差别,如果违反了这些代表一定精神气质的文化规则而表现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比如,一个生长、生活在东北的农民突然虔诚地信仰起妈祖,就会很难让人理解,容易被认做另类或“心理有问题”。而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产生个体不同的社会化方式,生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最终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标准。例如中举的范进在科举制下是“健康”的,因为那时的社会就“给”人那样的状态,像贾宝玉那样视功名如粪土则是不正常的;作为学者,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自我的冥想,其生活方式必然与忙于交换的市井商人有所不同,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不爱说话、神情呆滞、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人就一定有心理健康问题。

历史上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形成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心理健康内涵也会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人们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在中世纪,人们不仅认为代表着邪恶,而且身体会遭致恶魔的袭击造成身体的伤害。虱子又被看作“上帝的珍珠”,所以古罗马人每天洗澡的习惯被摈弃,室内排水系统遭到废弃,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惯常每天把夜壶从窗户里倒到街上。大街上永远都散落着屎尿,滋长了瘟疫和各种疾病,直到一场大雨把他们冲刷干净[3]。这种无疑十分原始、粗陋的行为照现代人看来当然被判断为“……癖”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3.2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

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对它的认知,包括人生活的物(设备等)和精神(、风俗习惯、哲学、艺术等)全部形式。越是内在的社会文化层次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越牢固而持久,甚至有时会作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例如,萨满法师奇特的精神分裂行为、苦行僧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自我摧残。研究表明,我国的精神病患者在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族和地区比重较大[5]。同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因产生的“规则”不同,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据曾文星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同样是抑郁症,美国人能比较准确、适当地表达出自己很忧郁的心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想活了等心理症状;而中国人则多诉说自己胸中发闷,胃口不好,全身没有力气等身体症状[5]。西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追求自我的先在性与绝对性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表现为自我人格分裂、孤独、极端性人格、自我中心主义;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社会影响,缺乏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所以表现为压抑自我的抑郁、焦虑、自我冲突与困惑等。正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疾病、尤其是精神问题不会由单一因素造成,整个医学的医治模式才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3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也必须不同。古人讲“有的放矢”,才可能“百发百中”。只有遵循问题原有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若不能深入反思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时反而会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冲突中,整合文化模式、逐步调整社会文化结构,坚持自我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生成相应的现代人格,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心理变态或不健康,实现自我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文化的整合将是人生命需要的自然选择。因为人所具有的反思与超越本性正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动力,一旦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受到挑战,人就会聚集自己的资源,准备进行新的希望之旅。社会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个人而言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中自觉的角色扮演,积极吸收新鲜合理的文化观念,调整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 朱滢. 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2, 34(1): 106~111

2 张向葵, 丛晓波.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 2004, 2: 119~126

3 埃利奥特・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1, 113

篇2

1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一个将军要想打胜仗必须了解敌情,一个医生要想治好病人必须了解病情。同样,一个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要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前提条件,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只有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细微变化,才能捕捉到最佳的教育契机,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窍门

2.1 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主创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品质,可利用讲座、表演等形式放手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去感悟,使健康正确的心理属性内化,形成强烈的内聚力。

2.2 把教材内容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目的是通过对教材的现象去感悟,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2.3 把学与练结合起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活泼、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明辨是非,巩固正确的理念,形成良好的行为表现。

3 组织心理咨询活动,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可在班级里,学校内开设“悄悄话信箱”、“知心热线”等,让学生以纸条或其他形式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也可直接找老师以聊天的形式,把信息反馈以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和老师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教育、指导、启示等让学生的各项问题得以解决。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 对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青少年儿童正处在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因此遇到各种心理困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高,如学习困难及对学校不适应的问题、各种学习障碍的治疗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这些典型的心理问题,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危机,促使他们心理健康更好地发展。

3.2 帮助学生增强自知之明,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言下之意是一个人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其中尤其是自我评价方面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许多心理冲突与困扰都与此有关。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确立适合自己计划标准,使自己的期望值适合自己的发展标准,才能承受挫折的打击,更好地正视现实,接纳自我。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概念;标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66-01

1何为心理健康

何为心理健康,笔者对其理解为当人类个体具备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以及积极心态时,即可以称之为具备健康的心理。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其高度发达的大脑及复杂的心理功能,具体表现在人类智慧当中的抽象思维、预见性、创造性及主观性上。心理和生理两大方面在人类身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用哲学来解释可总结其关系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彼此制约、影响,甚至互相转化。除此之外,人类还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人与社会同样是一个整体,包括生理和心理在内的各种人类活动只有具备在整体中正常运转的能力时,才能称之为健康的人。举例来说,心理健康在影响、制约人类生理健康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曾于1948年在阿拉木图举办的成立大会上重新定义了“健康”的含义,即所谓健康,不仅应体现在生理状态上的没有疾病和残缺,同时也应该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完好状态。这标志着人类对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化、科学和全面。基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整个健康概念当中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如何科学地进行表述心理健康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2心理健康的标志

在业界,以什么作为标志来界定心理健康可谓难题,其原因就在于不具备如生理指标那样的具体数据。想要判断人类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议题,如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而,面对这一议题已有众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观点,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及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了判断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即安全感、与环境和谐接触、正确地自我评价、完整的人格、切合实际的理想、汲取并学习经验、控制及表达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地发挥个性以及适度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笔者在借鉴以上著名心理学家观点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纵观各社会历史时期得出以下结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下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借鉴外国学者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本国国情、民情,提出适合本国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由此得出如下标准来衡量心理健康与否:①自知之明,即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良好的人际交往;③乐观积极,热爱生活;④正视并接受现实;⑤完善的人格;⑥适当地表达情绪;⑦符合年龄与性别的心理行为;⑧智力正常。

3心理健康的自我护理

面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复杂因素,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人类的社会性,当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时,非常易于心理失调,甚至于一些内心脆弱的个体会患上某些精神疾病。那么,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能够积极自我心理健康护理并且在发生心理失调甚至精神疾病时的自我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种自身心理健康护理的方法。

首先,讲究心理卫生建设。想要做好自身心理健康的护理,首先必须做到在思想上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其次,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所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强健的体魄同样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第三,具有强大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类的负面情绪是导致各种精神类疾病的元凶,但同时又是人类个体对抗恶劣环境的帮手。另一方面,正面情绪能够激发机体活力与潜能,改善并促进心理健康。基于此类原因,人类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及时排除不利因素发扬有利因素,积极调动并利用情绪带给我们的优势。第四,对于健全人格的自我培养及完善。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人们客观地正确评价事物并能采取积极恰当的态度,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反应。最后,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中,个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社交活动与他人沟通,能够多吸取他人经验,已达到开拓自身视野,增进对社会的了解的目的。让自己充分体会到融入社会的益处,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感、责任感以及信任感。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类个体心理健康,也只有个体心理健康了,才能使整个社会健康,并向着一个良性目标前进。

篇4

通过老师讲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一课,并通过认真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深刻的体会。我认真思考、理解、考察,与别人讨论,这激发了我对学习研究的热情,扩充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老师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从心里接受了这门课程,愿意将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六个大问题,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途径、策略,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疾病的防治。虽然不是很多内容,但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对这六大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小学老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得必有失,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因发展而带来的问题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是太必要了。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特点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作为老师一定要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客观地实施教育方针,深入探讨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才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人。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统一的,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这样才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容上可分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要帮助学生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要有助于自我教育,要有助于生产劳动,要有助于医疗,要有助于各方面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

怎样的心理素质才达到心理健康呢?传统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心理机能是否平衡,行为规范是否与社会相适应,意志是否坚定。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观点都被淘汰了。因此,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就以这几方面判断中小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这是每个中小学老师都应该懂得的。

在今天社会,青少年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存在轻重之分的,由心理异常,到心理缺陷,到心理障碍,到心理变态,最后发展为心理疾病。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本来属于他们的假日假期,也都被送去什么少年宫、辅导班去了,有些有兴趣的还能承受,可那些硬逼着去的,可苦了他们。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自杀了,曾口头说过要自杀的也不少,这一股势头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我想这些不仅是因为压力大造成的,还因为是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的。这些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如果不注意,将会对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惟有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将提出我的看法。

第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遵从一定的原则的,不是随便地进行的,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包括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教学化、医学化、科研化的倾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3、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同一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群体,其心理发展具有大体相同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而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群体则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4、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保密性很强、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十分严肃的工作。心理老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要遵循保密性原则,对关系到学生的隐私、名誉、人身等问题要严格给予保密。

5、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基础上的学生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本。作为老师,一定明确这些原则,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落实。

第二,加强老师学习,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老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老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老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老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老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5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此次,我再次学习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幼儿教师应该怎样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一)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二)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对幼儿感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平、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三)重视改进教师人际关系:教师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是“平等”的,他们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领导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同一条战豪里的“战友”。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分析幼儿,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学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团结、健康的学习工作氛围,使教师的心态处于“平稳”的状态。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虽然学生教育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xx区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

  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和谐的团队精神,助进步

  作为一个xx区的骨干班成员,觉得自己非常荣幸。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贴心的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员的热情都非常高涨。这次去xx我们给组配备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指导师---xx老师,老师非常转到心理这个行业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她对于教学的热情和对教学的研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一周来,我虚心的向x老师请教,学习。x老师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听了x老师的课后,让我们感受颇深。同时,x老师真的是非常的无私热心,每次听完她的课,我有什么不解之处,她都耐心细致的向我讲解,说明她为什么如此处理教材,毫无保留。碰上我们组要开公开课,更是热心地帮我们指导,指出不足之处。

  在外面学习的每天晚上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能互相帮助和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遇到问题主动自找原因,坦诚交流解决。在学习期间我看到他们的教师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都能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一同解决问题,同伴互助活动开展的非常好。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自我维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83-01

教师这一职业虽说工资稳定,工作稳定,假期多。但教师职业工资不丰厚,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极少,工作压力大。尤其是山区初中教师,长期担负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任务,承受着学生成绩、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家长、社会期望过高,教学或班级管理任务重、教学成绩评比、工作时间长等等。他们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匆匆赶到学校,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辅导学生,晚上披星戴月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还要做家务,辅导自己孩子写作业等等。面对这么多的压力,就会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的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的发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恰恰来自于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法,这种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有时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时教师很随便的一句话,就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引起注意,学生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患,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来。因此,教师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工作势在必行。

一、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保证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和心理素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

教师是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教师自身发展也存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待遇一般、工作压力大、社会经济竞争激烈、形势变化快等,这些因素都威胁着教师的人格、工作、生活,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紧张的情绪。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就会对教育事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个人来说,就发挥不出工作潜,影响教师的其他生活质量,无法从事有益的社会工作,甚至还会对社会造成威胁。

2、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美国的教授所罗门认为:“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可见,教师心理健康,适应性良好,就能够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反之,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容易使师生矛盾尖锐,引起学生情绪的困扰,适应性不良,甚至会发生心理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首先要重视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保证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人格。

3、学校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山区初中学校肩负着为县、市高一级学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与家庭的高期望,面临着学业发展与全面素质发展的巨大矛盾,这些都容易使教师们产生心理问题,他们也难以真正认识和完善自我。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未来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成功的快乐,实在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而这需要加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来保证。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心理健康的高素质教师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造社会、改造人生,增进人生幸福。而人类幸福是以保持身心健康为基本前提的。当前,我国应试教育还没有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忽视学生身心健康、违背人类教育目的的体现。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其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身心健康就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调查显示,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有3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师源性因素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现行为偏差,对学生大声呵斥、侮辱、体罚等并不全是道德问题,更多、更直接的内在原因是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因此,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已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强烈需求。那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作为山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起主导作用。山区初中教师要建立和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因为心理问题最终还要靠自己来解决,所以山区初中教师要善待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到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维护。那么,山区初中教师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以下我结合自身经历与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要干一行爱一行,愉快接受自己身份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快乐。要做到“我喜欢,我选择”的心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2、要有一颗平常心,坚守平衡和自在的心理

心态失衡,其源于比较与差别。如,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自己的待遇与他人的待遇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由于盲目地进行比较,我们教师的心理常常失去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怨气,感到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在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年代,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常有的事,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有时候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3、要合理作息,保护用脑卫生

身心是统一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脑的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旦大脑机能失调,无法保持心理健康。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科学用脑,保护用脑卫生:一是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二是合理用脑,避免过分单调;三是善于抓住大脑高效工作的最佳时间。

4、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5、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保持宽松愉悦的心境

我们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过多的重复的脑力劳动容易产生心理倦怠,所以必须通过体力劳动来调节。如经常跑步,或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如时下老少皆宜的气排球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

总之,教师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兴衰。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都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从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证和最大程度的提高。愿我们山区初中教师的精神世界能充满理解、关爱和温暖,愿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章永生.教育心理学. 河北出版社.2004.06.

篇7

阅读国内媒体报道,常能读到个别教师殴打或体罚学生之类的事件,其中不排除有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某些教师个性有缺陷,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或表达情绪的方式欠妥当,就容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诉诸于武力。与"体罚"相比,另一种对学生的惩罚即"心罚"是更严重、影响更持久的伤害。一些教师采取违背心理健康要求的做法,从心理角度对学生处罚,讽刺挖苦、谩骂歧视,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做法。因此在全社会特别是学校普遍重视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是关注的话题。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受着很多的责任和使命。但教师是人不是神,他们的心理也有困惑,也有情绪变化。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职业正成为职业压力来源多、压力强度大的职业,教师面临着工作量大、管理学生、考试、进修科研和评定职称的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由于教师在工作压力重压下,教师在成长中或多或少出现自我贬损、人格异化、效能降低等现象。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往往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很容易转移到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身上外,更主要是影响教师成长,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而能尽快地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有效、及时地处理好各类问题,其工作的效率必然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为了让健康的心理促发教师的健康成长,应尝试下面的做法:

1把握好"度"

无论是欲望、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一旦过度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在教师中很容易出现,并且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

2稳定情绪,平衡心理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情绪稳定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情绪的波动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控制情绪比较难,其源于比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的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

3积极行动

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实践的过程,比如:多读一点心理卫生的书,知识能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和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4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教师的工作8小时内外的界限常常不分明,晚上要批改作业、备课,甚至家访。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也是心理卫生的要求。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充实内心环境

教师的自信与自强是与教育认知水平成正比的。如果教育教学水平很低或自身生活质量很低,人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就很难自信自强。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不进则退,不断地充实自己、悦纳自我,才能自强自信。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环境,让自己不断成长,才会平和、稳定、向上、健康。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一些教师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有成的机会。

6优化职业心理品质 ,发展客观公正性和真诚性品质

篇8

关键词:语文;心理健康;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语文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语文课本中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闪炼着人性的光芒,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例如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后体会,一是从父亲角度体会父爱的深沉博大,二是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如何大胆去闯练,并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代表小英子在父亲墓前对父亲告白。学生不仅深切地感受了父女深情,也进一步理解了父母严格教育背后蕴涵的苦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做了延伸阅读。在《秋天的怀念》、《背影》等文章的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平凡生活中蕴藏的深挚的爱,然后让学生给父母写封信,和父母做一次真诚的沟通。类似的闪光点处处都有,又如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不仅要让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还应抓住作者“脱险”时的心理变化:“恐惧绝望――信心顿生――信心大增――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作者当时的感受,进而让学生畅谈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克服胆小自卑的弱点,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再如学习《散步》,要让学生感受课文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培养关心、体贴他人的爱心;学习《羚羊木雕》,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怎样与他人相处。

另外,也要利用课外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阅读《无须崇拜》,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平静的心境,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过分崇拜别人,把精力、时光、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其实是一种精力上的消耗,相信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就是一名歌手。通过阅读《失败也从容》这篇短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懂得失败,也是另一种意义上成功。此外,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一些名人秩事的文章,可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材料。如爱迪生在小的时候被人讥笑为低能儿,结果却成为“发明大王”;华罗庚上学时数学差,教师说他不是学数学的料,结果却成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用这些例子,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他们振作起来,超越自我,以及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情绪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作文的方法使之排谴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防线”。日记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学生心灵的秘语。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让学生写“心灵日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要说真话、诉真情。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有效的发现、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健康人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摸准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选出热门话题,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上网的利与弊》、《读书与做人》等,这类作文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自己或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老师和父母为什么反对我们进网吧;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不单单是作文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这些作文,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相互提高

1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时期,学校能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也是非常关键的。在现实中,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面对成长的压力很难正确调整,从而易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例如变得焦虑、暴躁、抑郁及自闭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对高中生的教育中,老师不能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味的追求分数、名次,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注意他们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使他们变得健康积极。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要很好的利用语文教学,由于语文教学富有人文内涵,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所以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积极寻找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点,切实将两者有机的进行结合,相互渗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

1.2高中生的学习竞争压力: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水平都是非常活跃的,但是由于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没有真正完全形成,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再加上升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断加重,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来自于家长的过分关注学习和老师对分数的过分要求,使得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学习,不但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产生诸多的不良心理问题。在学生面对失败挫折后,不会自我调适,最终产生严重的厌学逆反心理。

1.3人际交往的困惑:随着学生的成长,高中生对与外界的接触交流有着非常强的欲望,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这样就导致学生表现的比较自我,不能为他人着想,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还有就是高中生处在青春期,他们对异性有着憧憬和期待,这种好奇心使得他们更希望和异往,但是老师只是机械的警告他们不能交往,这样使得在处理感情方面变得困惑,不能很好的处理男女生的关系,在校园中由于早恋酿苦果的现象时有发生。

2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1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努力养成学生健康心理: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有时候很多工作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必须有团队的合作,这就要求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所以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学会讲述自己的观点,更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例如在讲课时遇到有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也要使得学生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给予肯定,给他们关心和信任,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最后变得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感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到作品中人物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对于什么是爱、什么是高尚进行体会。

2.2对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将语文教材的内容充分进行挖掘:学生的意志对于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典型的人物作为人物例子,来对相应人物进行品质的分析,让学生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且通过充分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向这些人物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拥有这些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珍贵品质,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迷失自我,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把握,是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

2.3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学习的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格外的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只有学习状态正常,他们的心理才会是健康的,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不会产生厌学、消极等一系列的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该门课程的优点,利用高中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应该在课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优良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积极的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符合社会的需求。

作者:殷永强 单位:会宁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篇10

幼儿园家长讲座提纲-主题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

地点:幼儿园(北部)二楼出席对象:中大班家长内容:主题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讲人:园长过程:对儿童来说,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充分的抚爱、充实的生活、平稳的环境、艺术的陶治、健康的躯体等几方面。一、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母爱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教师的爱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适当的母爱与师爱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母爱不适当主要表现在溺爱上,对儿童一味迁就,缺乏严格要求,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对儿童爱得不够或不正确,常使受宠儿童张扬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不仅要充分地爱孩子,也应该正确地爱孩子。二、充实的生活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除了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致使孩子精神紧张,兴趣偏狭,生活能力差,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些家长只关心儿童读书,不关心儿童个性发展,安排上缺乏游戏、娱乐,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三、平稳的环境

平衡的环境是指的家庭、顺利学习的环境、必要的物质生活。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而在心理上受不住冲击,出现反常心理。美国霍尔姆等人曾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生活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例如,父母吵闹、离婚,教师责骂、体罚,由于贫困而受饥饿或失学等,都会促使儿童发生心理变态,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消极、自卑等心理。不过,处在逆境中的儿童,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培养他们以比较强的意志、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挫折,那么儿童还是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的,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四、艺术的陶治

艺术的陶冶促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创造和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来陶治儿童,根据需要经常给儿童听欢乐、明快或安静、温和或坚定、有力的音乐,使儿童形成活泼、愉快、稳定、勇敢的性格。美术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儿童喜爱的,用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能有显著的效果。儿童可以在看看画画玩玩中发展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红色使人情绪亢奋,黄色使人喜悦,蓝色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使我沉闷、忧郁。在儿童常处的环境中应少用灰、黑色。儿童文学也是儿童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儿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向儿童讲故事、念诗歌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五、健康的躯体健康的躯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然而后天的保护和锻炼亦十分得要。要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条件外,促使儿童心理健康的条件还有很多我,如经常与同伴交往,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的直接影响等,这些都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