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言学概论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语言学概论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语言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 认知;深层;表层;语言符号系统

The linguistic universalism and individualitybetween languages depend on the linguistic sign system itself

【Abstract】 The cognition is the deep element of language which is the deep reason of the linguistic universalism.In the cognition, the reason which causes the linguistic individuality hasn’t been found.In the surface language, the linguistic sign system itself is the 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of linguistic universalism and individuality.

【Key words】 cognition ; deep; surface;linguistic sign system

有专家提出语言研究“创新思维的基点”是“语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⑴可见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在当前语言研究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目前,语言界对共性和个性的研究主要从思维和文化的角度入手。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亦有点滴心得体会,望求专家学者指教。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然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系统,那么,相对于人的思想、感情,它只能是外在的手段,决不是内在的东西,因此,要探索语言共性和差异的原因就更要看致使语言符号系统产生的深层的东西。这深层的东西追溯到那一层呢?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关心的话题之一。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存在着原始思维及言语发展的前智慧时期,思维早于语言,但语言产生后,语言与思维曲线并行发展。日内瓦学派代表皮亚杰主张思维决定语言,。到五、六十年代,布鲁纳(1966)提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理论。乔姆斯基提出心灵主义,认为人的大脑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切理论表明思维早于语言。

我们设想的是语言符号系统自身会不会对共性和差异有一定的管辖、决定作用。普通语言学对语言共性的研究不仅探索了诸语言的共性,还给我们一个启示:语言表达认知、思维的方式、方法是一致的。这恰恰应是语言出现许多共性的前提和条件。

语言在语法、语义、语音各层面都存在许多共性,而语义方面的共性更为语言学家以外的普通人所注意。语义方面主要体现在词的引申义和成语、谚语意义的重叠上。词义引申义的重叠多是由隐喻引申途径引申而来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模式,隐喻也是正常语言的一部分。这恐怕是词义引申义重叠的基础吧。汉语“甜”,基本义指味道甘甜,隐喻“好听”、“令人愉快”,如“声音甜”、“甜甜的笑脸”。英语“sweet”基本义亦指味道甘甜,引申为“好听的”、“令人愉快的”,如“sweet voice”“sweet smile”。“心”本指心脏,引申为思想、品质方面的意义,如“好心人,”“heart”亦引申为思想、品质方面的意义,如“a kind heart”。有的时候汉英两个多义词会有好几个引申义重合。如”高“和”high”均有“地位高”、“高级”、“兴盛时”几个引申义。

成语往往有特殊含义,是语言中最不易互译的部分,然而不同语言的成语义亦有重合的现象。如英语的成语“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恰与汉语“树大招风”相对应。英语的成语“Walls have ears”则与汉语“隔墙有耳”对应。

隐喻往往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事物,因此,隐喻是丰富语言、解决语言表达空白的一个绝妙手段。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用哪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呢?不同的语言是难以取得一致的结果的。任何一种隐喻表达都为其他语言提供了语言表达空缺,这恰是语言差异的关键。即使外部因素多么相同,这也绝对是在所难免的。

词义差别在语义差别中占有重要地位。词义引申义的不同一部分是在上述提到的隐喻引申中出现的,其实更多的是在转喻过程中出现的。转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的。世间万物均有联系,那么选择哪种联系呢,取决于各语言自身和创造、使用各语言的人。英语“age”,引申出“时代、年代”的意义。汉语“年龄”则没有,或许汉语并没有想到它与“年代、时代”有关系,或并不想用它表示“年代、时代”。

只要是借助于工具,就会有所不同。年龄大小在心理认知上是什么呢?英语认为是“old”和“young”,汉语“年轻”和“老”虽也是描述年龄的词,却不能概括整个年龄段,“大”、“小”才能概括整个年龄段。于是出现了“How old are you”和“你多大了”的差异。如果用心灵交流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差异了。

结论

探索语言共性和差异的原因更应从内因入手,文化诸方面属外部因素。认知是语言深层的东西,它是决定语言异同的最底层因素,但至今尚未发现语言个性在这个层面的原因,语言符号系统本身是决定语言异同的表层原因,亦属内因。推论发现它是语言异同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隋然,创新思维基点:语言个性与共性及其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19-21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

3 同⑵

4 陈穗湘,浅析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现代外语1988(2),23-26

5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