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低碳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低碳规划

篇1

关键词:低碳城市;能源规划;建设活动

所谓的低碳城市主要是指用低碳经济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模式,市民在工作以及生活过程中坚持科学的理念,政府有关部门所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大都以低碳社会的发展标准来进行。结合这几个不同的特征,低碳城市主要表现为低碳建设、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等。

一、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首先城市消耗的能源不断增加,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建筑物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能源的方式是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重要原因,水源质量、空气质量、城市垃圾处理、交通噪音等处理方式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与能源的问题与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显著的惯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盲目进行扩张,从根本上导致中心建筑物密度较大,这些种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恶化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1]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过度集中问题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程度显著增加。我国城市的电力、水力、天然气等有关部门在发展、建设以及规划活动中坚持的是“各自为政”的原则,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不断重复,使用效率较为低下。

用我国城市发展中能耗所 具有的“锁定效应”作为研究对象,很多基础设施、大型设备以及各种耐用消费品在使用过程中,其能源效率以及能源来源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之上,若在将对其进行修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节能设计以及规划,则会导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实现能源降低效果。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城市还处在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城市特点各异、类别较多,有所坚持的是制造加工道路,有的则是以开发各类自然资源为主,不同性质的城市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选择的建设途径以及建设方法各不相同。[2]由于我国城市的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所以,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活动中要结合实际发展优势,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

二、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区域能源 规划措施分析

(一)从园林绿地入手实现区域低碳城市的发展

所谓的低碳城市建设和发展就是保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园林绿化工作顺利实施和进行 。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社会以及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活动在现阶段市政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很难受到重视,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城市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持续化进行,就要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地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绿地园林对噪音、空气污染的优化作用。可以借鉴并吸收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低碳园林建设措施的相关优秀经验,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提升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绿化率。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加,整个绿化面积逐渐呈现较为紧张的发展趋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高楼大厦等建筑代替了传统的植物以及土地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居民要向实现空间绿化的立体化发展努力,即保证屋顶朝着绿化的方向全面发展。屋顶花园是现阶段城市低碳发展过程中采取较为普遍的一种发展方式,所谓的屋顶花园 就是在建筑物顶端,建立不与大地土壤形成连接的一种花园结构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构筑物、建筑物、桥梁、城围等露台、屋顶、阳台以及天台等建筑体上所建立的花园,并且在其空间内部种植花草树木等植物。我国现阶段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采用了不同形式对屋顶花园的发展形式进行推广。屋顶花园在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除了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之外,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自然以及生态环境。能够节约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屋顶绿化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在炎热天气能够对太阳辐射热进行有效阻挡,冬季还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供暖、供冷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耗费的电能以及其他能源。屋顶花园的发展还能够从根本上弱化城市所形成的热岛效应 ,若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屋顶绿化面积达到建筑总面积的70%左右,则可能会让整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下降至80%左右。屋顶花园的植物还能够吸收城市中的大量 烟尘、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有毒气体,从根本上减少污染,弱化噪音的产生,让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具有更高的质量,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没有噪音、空气清新、适宜居住的娱乐以及休闲场所。从根本上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达到低碳化发展的目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事业,只有保证绿化事业的顺利进行,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

(二)规划原则以及规划方法

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低碳城市能源的规划原则以及规划方法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定位。通过对我国几个优秀的低碳能源规划研究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低碳城市能源规划大都坚持因地制宜、最大化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地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市政建设同能源规划相结合、能源品质对口,阶级利用,从根本上实现能源效益科学化以及最大化水平。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工程,也从根本上受到经济水平、城市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较为完整的模型对于区域能源问题的描述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4]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城市建筑空调、供热、电力需求、燃气需求等不同的系统模型,还要对城市能源结构所形成的不同的方案进行核实以及计算,通过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使用情景分析法对城市能源规划进行分析。

(三)城市设备

城市设备作为城市的能源结构规划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包括电厂、热力厂、垃圾处理厂以及水厂等子系统,在对低碳城市建筑区域能源相关设备进行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物的使用目的以及规模在城市规划初期对其性质进行决定。由于城市规划大都是选择由中心向周边不断扩大的方式,所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设备在进行规划时则显得较为困难。

城市设备的规划首先要对其建筑物所具有的可能城市化进行研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城市设备等因素。

结语:

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面临低碳城市规划、资源能源短缺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 不同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活动要对建筑区域的能源结构实施规划,改变传统的、各个行业各自为政的策略,把城市供热、供电、供水、供气等规划进行统一考虑。[5]建筑区域能源规划作为一向复杂、多元的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能源状况、计划、城市规划、居民生活、灾害预防等因素。在进行建筑区域能源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可替代性、多元性以及低碳性的能源。

参考文献:

[1]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

[2]袁贺,杨.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3]张洪波,陶春晖,庞春雨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低碳城市规划创新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5)

篇2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乡村规划、规划失效、控制与引导、编制体系、管理机制

Abstract: In the area of rapid urban city,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space contradi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s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planning in Bijie City explores in the full establishment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ry to enrich the practical relevance and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planning, planning failure, control and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发展背景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中段、贵州省西北部,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破碎,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全市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来,毕节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据统计,毕节市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7%,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30.17%,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毕节市正处于从以乡村建设为主迈向以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在空间规划上偏重城市规划,而忽视乡村规划,使其面临着城乡建设空间冲突和城乡规划工作失效两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1.1 建设空间矛盾突出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山地地区,毕节市适宜建设用地破碎零散,同时随着整体发展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矛盾突出。

(1)城市空间拓展迅速

根据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其城市规模将从2010年的45万人、32平方公里发展至2030年的160万人、190平方公里。毕节市中心城区将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增加16平方公里,两年时间现状城区将扩大一倍。

图1毕节市中心城区2010年与2030年建设用地对照图

(2)乡村建设需求旺盛

毕节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自然村落数量多且空间分布分散。据统计,2012年末,毕节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共有村庄225个,村庄密度达到23个/百平方公里,农村人口约60万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毕节市“三农”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有了大幅提高。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926元。农民收入提高,急需改善居住环境,促使农村建设需求迅速释放,同时由于乡村建设粗放、无序,导致用地需求量大。

1.2 规划管理失效严重

在快速城镇化初期,城乡规划工作常偏重于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研究,而忽视乡村规划建设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面临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和乡村建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城乡建设空间矛盾导致了规划管理失效现象的出现。

规划失效的一个表现是乡村规划管理无法开展。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核发“一书两证”(规划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依据,乡规划和村规划是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依据。一方面,由于缺乏乡、村规划作为规划管理依据,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已停止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另一方面,在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重点对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了研究和安排,而没有对规划区范围内乡村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做出具体安排,在没有编制乡规划和村规划的情况下,难以指导乡村规划的编制和乡村建设管理。

规划失效的另一个表现是乡村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回乡创业需求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乡村建设需求日益增加。在乡村建设得不到合理疏导的情况下,乡村违法建设活动亦日渐增多。

2 原因分析

规划编制与管理上“重城市轻农村”、“重管制轻疏导”是导致并加剧“建设空间矛盾”和“规划管理失效”的两个主要原因。

2.1 规划编制上“重城市轻农村”

受行政体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体系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毕节市在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上出现“重城市轻农村”,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足。

首先,缺乏对乡村地区规划建设进行针对性研究。一方面是毕节市原为毕节地区,受行政职能的限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职能由县一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其规划编制工作集中于县城的城市规划而忽视了乡村地区;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欠发达,政府在规划编制费用上的预算较少,难以满足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偏重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对乡、村建设用地没有做出具体安排,难以指导乡、村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导致现有城乡规划难以满足城乡空间拓展和统筹协调城乡建设的要求。

其次,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对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前瞻性创新。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前,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着重于城市规划,在乡村规划编制上的法规、规章、规范不完善,难以指导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个层面规划的城乡规划体系。但对城乡规划编制中的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能否布置乡村建设用地、能否批准乡村建设、能否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证的依据是什么等等,需要在相关的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的修改中进行完善。

2.2 规划管理上“重管制轻疏导”

受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困扰,城市政府存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乡村建设用地指标此消彼长”的认识误区。同时,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在乡村建设规划管理上,采取了“城市规划区内禁止进行乡村建设”的一刀切规划管理方式。这种以管制为主导的规划管理方式导致了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出现脱节,主要表现在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统筹性不足。

首先,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的不协调。一方面,在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没有安排乡村建设用地,为保障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禁止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严禁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则每年都有新增的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进行乡村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乡村建设因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无法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而无法落地,使区内大量乡村建设的合理需求失去了合法的建设途径,从而导致违法建设严重和规划管理成本增加。

其次,相关部门在乡村建设计划上缺乏统筹。当前,多个部门在分头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如交通部门的通村公路建设、教育部门的教师周转房核学生宿舍、住建部门的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计划、发改部门的生态移民搬迁、水利部门的饮水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城乡的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

3 途径探索

针对前文阐述的现实问题和原因分析,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上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运用控制与引导并重的工作方法充实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

3.1 充实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毕节市正处在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城市空间的跨越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作为支撑。

(1)加强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

毕节市政府提出跨越式同城化发展战略,跳出七星关、大方原有城区在中部地区建设新城和产业园区。在快速城镇化地区,由于原来城市建成区范围较小,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其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仍为乡村地区,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乡村建设仍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化战略的提出,使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地区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地区,要求加强城乡建设空间的统筹规划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建立城乡空间协调机制,协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的矛盾。

首先,统筹确定乡村发展规模。当前多数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重点放在了城市发展规模的研究上,鲜有对镇、乡、村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进行研究,从而导致乡村规划缺乏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上的指导。应充分研究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需求,激发城乡各层面对发展的积极主动性,根据规划期末的城镇化率来确定乡村人口和建设用地的规模,指导乡规划和村规划。

其次,划定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除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外,还应提出镇、乡、村的建设空间范围,划定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以指导下层次的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合理确定乡村建设用地标准和安排建设用地布局。

图2城市、镇、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示意图

(2)制定乡村用地分类标准

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个层面的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的修改将建设用地共分为六个中类: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特殊用地(H4)、采矿用地(H5)和其它建设用地(H9);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细分为四个小类,包括城市建设用地(H11)、镇建设用地(H12)、乡建设用地(H13)和村建设用地(H14)。

2011版用地分类标准中城市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和村建设用地的划分与城乡规划法的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相对应,为总体规划中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全覆盖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乡、村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还没有制定,需在此基础上,根据乡村实际和发展需求制定乡建设用地、村建设用地分类标准,指导乡规划、村规划的编制。

(3)充实乡村建设规划内容

制定一个开放、可生长、可持续、刚性与弹性兼备的乡村建设规划。通过该规划实现统筹安排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控制和引导农村建设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协调发展,保障和促进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落地等各项核心工作顺利推进。

第一,建立农民建房档案管理制度。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农村村民住房建设需求,将农民住房情况分类进行建立档案管理,详细登记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善户、已有住房户的资料。采用“建房人申报”的方式,由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个人建房申报,经村委会、镇政府审核后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纳入规划进行统筹安排,明确近期建设任务。

第二,提高乡村建设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作为实施总体规划的行动计划,找准抓手逐步解决问题。探索多样化的农民住房用地管理模式和住房建设模式,合理确定农民住房建设规模、布局和标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选址,控制引导村民建房;逐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综合交通系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开展美化工程,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景观风貌。

第三,衔接国土部门用地管理。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土地的,应返还10%的用地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和配套设施建设。若城乡规划中没有乡村建设用地布局,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将返还建设用地落地,导致城市与乡村建设的用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3.2 完善乡村规划管理机制

由于地处山区,毕节市适宜建设用地资源紧缺,在城市建设需求和乡村建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城乡建设空间矛盾日渐凸显。如何促进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乡村规划管理依据和管理程序,成为毕节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也将影响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1)制定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办法

通过该管理办法的制定,统筹协调规划、国土、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对乡村建设的管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细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审查、核发程序;规定乡村建设标准;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和规划选址,划分为乡村建设控制区和乡村建设引导区两类地区;明确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申请条件;明确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标准。

(2)协调城乡建设时序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充分衔接上层次规划(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搬迁、“五园”新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选择投资省、见效快、带动效果明显的试点。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建设计划,协调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各项政策性资金投入,撬动村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结语

毕节市正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空间拓展均处在转型当中,规划将在城乡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因此,充实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完善的乡村规划管理体系是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作者仍将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中尝试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仇保兴,《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5.

2.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3.王蒙徽,《广州城市发展中失地农民城市的问题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8.

篇4

【关键字】房地产开发周期;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城市设计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指向标,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劣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因次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然而,近来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鬼城”、“摊大饼”、“千城一面”等问题。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城市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与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初衷不相符合。近来中央提出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表示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发展目标包括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五大内容。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指导纲要,必需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为导向,不断改进和调整城市规划模式,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现实条件下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我国新城城镇化的目标,同时在以往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体现了很多弊端,比如“市长项目”、“土地超支规划”、“忽视人本因素”、“贪大求洋”等。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主要问题分析――以安庆市为例

安庆是安徽省西南的中心城市,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建筑材料、机械电子为四大支柱工业。安庆在历史上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航运与交通中心、近代工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商贸与服务中心的角色。

安庆市城市发展问题及原因

过度依赖地产开发的旧城改造导致过度拥挤。安庆是一座的以水兴城的城市,然而改革开放后虽然安庆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对长江水运有很大的依赖性。从城市发展空间结构上看,沿江发展的东部城区与内部城区相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呈现以旧城为核心的“L”形发展。由于安庆此时并没有开拓新城区,仅仅打通了龙山路,拓宽了孝肃路,并且单纯的依靠城市地产开发来进行旧城改造。这导致了大量6-7 层的实用型住宅为主兴建,标准单一使城市传统风貌和古城格局遭到重创。另外,导致了大量人口在旧城聚集,引发了交通拥挤和人居环境恶劣的问题。

过度盲目地产扩张的新城开发导致引力不足。安庆市在1990年以后在城市北部兴建了开发区,在城市东部规划了未来的城市中心区。土地的有偿使用和住房的商品化,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更进一步推动了旧城更新改造的发展。旧城内工业“ 退二进三”速度加快,工企业用地大部分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其他第三产业用地。

不符合城市地产开发周期规律的规划方案实施性不足。从96年至今,安庆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积极拓展新区、以带状组团方式促进城市发展。城市东部新区的道路网络也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将市政府和市民体育场也建设在了新区。由于古城浓厚的文化氛围、较好的物质基础,旧城区一直也是皖西南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活力,反磁力中心并未形成。老城中心区的人民路周边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一些高层建筑布局较散乱,成为老城中的不和谐音,影响并改变着安庆老城的传统风貌和空间轮廓。伴随着城市中心的高度集聚,旧城越来越拥挤,3.7km2 的旧城纳了15 万左右人口,人口密度高达4 万人/km2 之多交通拥挤,公共活动场地及绿地匮乏,生活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向加重。另外,安庆未来一段时间内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就地城镇化,也就是吸引周边县市的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城市东城引进了多为恒大、碧桂园等高端开发商,开发的新房产均价均超过了安庆城镇化人口的承受能力。据统计,2010年安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92元,而恒大等房产的均价均在5000元以上。

与城市地产协开发调的城市规划方法套索――以安庆市为例

安庆市目前面临的老城拥挤、新城乏力的城市问题与安庆历版规划忽视城市地产开发的基本规律有密切关系。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较为重视理想蓝图忽视实施机制特别是城市地产发展的市场规律,城市规划受到城市管理部门较多的影响,容易受到“长官意志”的影响。因此安庆的城市规划也体现出重视空间结构蓝图,没有研究和分析房产市场对城市建设的作用,也没有对城市地产开发进行有效的引导,导致了现在“新城没人去,老城人满为患”的城市建设问题。这个问题导致了安庆市历版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政策的“政策失灵”和“帕累托改进失败”,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城市建设资源。

安庆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应该遵循城市地产开发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周期性的规律。在一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分析:一是安庆以往规划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偏离程度,确定未来安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二是安庆房地产周期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对于城市重点地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采取吸引地产科学开发的相关税收、贷款等政策;三是加强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地产开发的引导和制约,特别是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研究。此外为了有效贯彻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实际引导作用,还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利率等因素的关注。

结论

总之,未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的引导和地产的发展,两者结合促进了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正是房地产业把城市规划的一幅幅蓝图变成了一块块实体,既包含了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控制、引导作用,也反映出房地产开发对推动实施城市规划的积极效应。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包括三大主要内涵:一是由新兴产业带动,二是以民主手段推进,三是与绿色发展相容。这三大内涵都离不开城市规划的引导也离不开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三方面的影响。欠发达地区以往落后于中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更是需要抓住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机遇促进城市的健康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皓:《香港房地产的周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篇5

关键词:滨水地区;阜阳;城市设计;探索

Abstract:Water front is one of the most ascendant and potential area in the city. Starting from the case of outstanding foreign urban waterfront spac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 up some good experience of the the foreignWaterfront. Then, it takes the urban design of the Yinghe east coast waterfront in Fuya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gives some planning innovation in respect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ontinuing the context, reflecting the local flavor, emphasiz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sident hydrophilic, aim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waterfront of the other domestic cities.

Keywords:waterfront;fuyang;urban design;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65-04

1 前言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宝贵的公共资源,与城市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滨水地区在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增加老城吸引力、促进当地旅游、娱乐活动、保护历史、促进第三产业发、促进就业等诸多方面体现出重要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滨水区域设计的表现方式和追求目标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通过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对滨水区域整体环境建设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国外不少滨水区域的设计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开发、英国伦敦道克兰码头区的改造、卡迪夫湾改造、日本横滨大阪滨水区域的开发等。总结这些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域设计策略,对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见图1~图5)。

2 国外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借鉴

国外滨水区开发建设兴起于三十多年前,期间出现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巴尔的摩市内港区、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东京滨水区等等。很多学者针对国外滨水区的开发模式、空间结构、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站在传统的人文复兴立场上对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提出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2.1 注重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

水景对人类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无论是开阔的水域还是精巧的喷泉,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视觉享受。滨水区域亲水空间的营造可以把人群与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都市水文化得以发展。一个城市的滨水地带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滨水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复杂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缩影。城市滨水区在更新改造和再开发过程中应充分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并精心设计,让城市居民都能共享亲水的乐趣和魅力。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经过30年的开发改造,已从被废弃的码头区,转变为能够吸引城市上万游客和造访者的丰富多样的胜地,开发建设中突出了以水为主题的设计概念,为人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看水、近水、玩水的设施与条件,规划以环绕水面的“U”字型宽大的滨水游步道为纽带,将内港的各项活动场所联系起来,使滨水环境成为市民大众共有的空间[1]。

2.2 突出符合本土文脉气息的开发思路

各国、各地区滨水区开发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以被动地治理城市衰退地区为主要目的;另一类则是以主动地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而西方城市化的过程总的来看,国外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大多是第一类情况居多,都是沿着城市环境质量恶化―郊区化―旧城衰败―旧城复兴的发展轨迹的产物。因此国外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有其特殊的城市化发展背景特点。我国的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显然与国外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演化进程,以第二类情况居多。而且在国内的不同地区,经济和文化背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轻易照搬和移植国外开发建设模式是不可取的,而我们应该因地、因时、因具体对象而发挥规划设计和开发运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在的特质,走出一条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开发建设道路。在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地域演进过程中的“历史足迹”和“生态足迹”,并将文化内涵、人文活动风土人情有机结合。

2.3 强调滨水空间可达性和交通组织顺畅性的有机结合

滨水空间的活力与其可达性密切相关,即人们从其他地方到达滨水区域的机会越多,就越能引起人们对滨水环境的好感。但滨水地区犹如一个巨大的尽端路,通向滨水区的道路都在此终止;当交通干道穿越滨水地区时,往往形成许多支离破碎的空间,并阻隔其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而在有轮渡、码头的滨水区,还有水陆换乘的功能,其交通组织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游人安全,便捷地抵达滨水空间环境,国外大部分城市目前倾向于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滨水区域,需要有快速交通支持时,更应确保步行者的安全,但如何既保证滨水区的人行可达性又支持各类交通形式的顺畅交织是一个难题。国外很多城市都有很优秀的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案例,例如,澳大利亚悉尼达令港的改造,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个港区完全设计成步行区,并进行了详尽的环境设计,对穿越该区域的城市干道与轻轨作高架处理;相似地,挪威奥斯陆的滨水区域开发中则将交通干道置于地下,地面仅供步行者使用;巴尔的摩内港区以高架的步行道将滨水区和市中心相连,而外来进城的车流虽然可直达滨水区,却放在下层的高速路上,直接通向停车场;密尔沃基市利用地形将步行人流及建筑群完全放在高架平台上,平台下面是高速道路。

2.4注重城市功能向滨水空间的有机渗透和重组

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滨水区规划以新公共空间原型为特色,提供符合现代生活的设施。滨水区在空间上一直是城市中的特殊地带,是塑造公共空间特色的重要地段[2]。客观上,城市滨水地区不仅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还应该凭借其优势的景观环境对人流的吸引和聚集效果,为城市提供购物、娱乐、文化、生活等功能。复合化的功能开发一方面体现的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需从整体上把握开发策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充足与优化,目标是使城市 滨水地区成为混合、立体、开放的城市“中性空间”[3]。纽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港城市之一,南街港位于华尔街和下曼哈顿等著名的商业及旅游景点的步行范围内,原来是曼哈顿岛上仓储性质的码头,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和历史建筑的复兴,现在已经变成了娱乐、购物和休闲的场所。改造以后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氛围而成为纽约最吸引人的地区之一。

3 阜阳市颍河东岸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索

3.1 规划区概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辖颍州、颍泉、颍东三区和临泉、太和、阜南、颍上四县及界首市,人口932万,面积9775km2,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作为安徽省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未来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皖西北以加工制造和商贸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市。

颍河以东地区,在京九铁路建成后,初步成为城市对外交通的门户,并依托交通优势,相继建设工业区、仓储区及生活居住区。近年来重点完善了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功能,发挥京九铁路交通枢纽,济广、界阜蚌高速公路交通优势,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建设东北工业区、河东工业小区、河东辛桥物流园区和城市生活居住区。

颍河滨水地区与阜阳老城中心一河之隔,距离阜阳火车客运站约1.5km,两座颍河大桥和一座可通车的蓄水闸横穿颍河,北京路、颍河东路连接东西两岸。涡阳路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地块,是本地块也是颍东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要道(见图6)。

3.2从历史要素和现状要素入手确定合理的规划意图和定位

从历史上来看,沿颍河地区一直是阜阳城区发展演变的主要地区。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胡子国,阜阳的先民就在泉河与颍河之间择地而居;唐宋至民国时期,阜阳城区沿泉河两侧发展,以泉南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颍东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京九铁路的阻隔等原因,阜阳城区开始向南拓展,颍东区将成为阜阳城区内的副中心。从现状发展条件来看,颍河东岸地区主要存在的是用地性质混杂、人居环境较差、城市功能不完善、滨水空间开发不足等问题,基本上是由于城市弱质区域长期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及政策倾向所造成的,与国外城市由于郊区化引起的旧城衰退的原因有所差别。颍河东岸地区远没有达到整体严重衰退的程度,滨河地区的开发是为了加强滨河地区的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满足其作为公众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的社会职能所进行的更新改造。因此,规划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挖掘颍河东岸地区的发展潜力,如何振兴滨水地区的经济环境,如何带动整个地区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如何为滨水地区注入新的活力,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如何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基于上述的前期分析结果,规划试图通过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打造特色突出的城市滨水空间、完善区域交通体系、灵活处理机动车道与步行道路的关系、减少过境交通对该区域的影响、建立滨水绿色生态廊道等方面的努力,使得颍河东岸地区成为阜阳城区内重要的生态景观中心,连接河东与河西的重要纽带和桥梁,颍东区近期重点发展的区域,以休闲娱乐、商贸、居住、观光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片区(见图7、图8)。

3.3 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体现人本规划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美不仅要求构图与形式方面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切实感受,他将城市分解为人类可感受的各种空间特征,建立了空间环境与人的直觉意向之间的关系,强调要通过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mark)来组织人们对城市的意向体系。

规划在阜裕大桥与纬五路之间,涡阳路以西,颖河以东,纬五路以南,钟鼎路以西布局商务会展区,作为颖东的核心,也是集中体现阜阳城市发展成就的地区。在这里,阜阳大桥、纬五路、涡阳路、钟鼎路、颖河是“边界”,亲水平台、步行通道、滨河开敞空间是“路径”、各功能地块(文化娱乐区、商业休闲区、商务办公区、滨河休闲区等)是“区域”,不同功能的建筑和下沉广场是“节点”,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影剧院等市“标志”。通过“边界”“路径”“区域”“节点”和“标志”的组合构成一个集购物、娱乐、会议、展览、咨询、酒店、观光、休闲与油气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商业副中心。通过建筑的自然退进、错落布局,建筑围合空间将形成空间感受丰富的步行街。综合考虑承担的城市功能于滨水景观的衔接,通过亲水平台、步行通道、开敞空间等将滨水休闲功能于绿色生态景观引入商务中心(见图9)。

3.4从妥善处理工业化遗留印记的细节问题入手体现本土文脉气息

目前颖河东岸现存铁路专用线一条及多个油库、颖东区物资燃料总公司煤场、木材公司、汽车修理厂、颖东区水利局仓库、盐业公司仓库等十多家大型物资仓储用地,可见本地区是阜阳市沿河传统的物资交流转运中心。铁路专用线和多处仓库都已经废弃。规划吸取了国外针对城市旧码头、旧港口及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理念和方法,认为铁轨、油库等地物正是阜阳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宝贵记忆遗存,是城市发展文脉和历史轨迹的体现,不建议盲目地拆除。规划中从宏观功能组织及用地完整性的层面到微观的城市设计及景观塑造的层面统筹考虑,首先建议拆除北部横跨涡阳路的部分铁路,目的是为了保证北侧功能开发和用地布局的完整性;其次建议保留南部的一段铁轨及油库,在保留其工业遗迹本貌的基础上略作改造,结合滨河绿地进行改造,形成具有城市工业印记的滨河文化景观区。

此外沿滨河大堤现有2条110kV的高压线,位于涡阳路与规划的滨河路之间,向南沿大堤延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10kV高压线路两侧至少各留出10m作为高压走廊,高压走廊内不得有任何建设活动。因此,高压走廊的存在对本来相距不足600m的涡阳路和滨河路两条主干路之间的城市空间产生了严重的分割,并且由于高压走廊沿颍河大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滨河景观的打造,对游人的进入产生了一定的阻隔。本地规划中对高压走廊进行了调整,主要结合道路、防护绿地进行,将原有110kV高压线改成沿涡阳路东侧的道路绿地内进行高架,在和谐路上向东延伸,沿钟鼎路向颍河南延伸。

3.5从交通体系构建和驳岸设计入手解决交通可达性和居民亲水性的难题

现状区域内城市道路交通不够顺畅,缺少次干道和支路,道路功能结构不明确,防洪大堤和滨水驳岸偏重水利工程,防洪大堤堤顶较高,是导致颍河东岸地区滨水景观塑造不足,滨水地区的可达性和居民亲水性无法满足的根本原因。

首先,规划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将城市交通和滨水游览交通分流、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分离。规划地块内道路以方格道路网为主要骨架,主干道形成“两纵三横”、次干道形成“三纵四横”的路网系统;规划由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的慢行交通体系;规划形成水陆畅通的游览交通系统,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和通畅性。

其次,在满足城市防洪功能的要求下,设计灵活多样的驳岸形式,强化滨水空间的亲水性。目前防洪大堤仅为了满足防洪要求,在堤顶铺设一条宽约8m(其中4m水泥路面)的大堤路,大堤西侧经过两级台地的抬升和人工堆土,堤顶标高比东侧城市用地高出2-5m的距离,行走在大堤下的人较难看到水域景观。规划中根据滨水空间功能定位和景观营造的差别,采用了分段式改造方案。滨水地区整体驳岸设计由北向南依次分为四个部分(详见断面图):①骆家沟路-北京路段:兼备防洪功能的滨河路距离水面较远,具有较宽阔的滨水开敞空间,堤面与两侧的高差一般在2-3m,规划此处为生态湿地公园,驳岸设计灵活,断面形式自由;②¬¬北京路-颍河路段:此地段的滨水地区地势平坦,空间较为规整,具有良好的亲水条件。结合此处城市空间定位为商贸中心和高档滨水居住区,本段的驳岸设计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自然式驳岸,利用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植被的配置形成具有灵活层次感的驳岸空间,多以植被为主;另一种为台地式驳岸,结合亲水平台、亲水步道等形成规则的阶梯状驳岸,多以硬质铺装为主。③颍河路-阜裕大桥段:此地段保留原有防洪大堤,大堤与两侧存在一定的高差,且常水位较低,一般为24-25m。本段的驳岸设计拟在保留旧堤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景观特点,故规划中结合现有斜坡式驳岸形式,形成滨水步道和休闲步道,两者之间以踏步相连;同时防洪堤与滨河路之间以护坡绿化相连。④阜裕大桥南段:现状驳岸的利用情况与骆家沟路-北京路段的情况相似。故此处的驳岸处理方式同样采用开敞式湿地公园的形式,大堤改造为滨水休闲步道(见图10~12)。

4 结语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与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城市尚在组织和编制滨水地区的概念性规划阶段,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滨水城市设计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滨水区域开发建设与西方国家在国情背景、目标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城市滨水区域开发是以传统产业的衰退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为特征。而目前我国滨水区域的规划与建设大多出于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需要。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规划概念和开发模式,而应充分研究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滨水区域设计理念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引导我国滨水区域开发和建设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杨继霞.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研究――以宿迁项王故里景区开发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16.

篇6

在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低碳发展没有统一路径可循,必须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现阶段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层次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空间布局相对分散,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生产环节”仍然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因此,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从源头上管控碳排放,成为镇江低碳发展的首要课题。

一、前瞻谋划,科学设计,以规划引领低碳发展的空间布局

遵循低碳发展理念,我们按照“经济布局更加集中,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开发秩序更加规范”的要求,我们在全省率先编制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划分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四类区域。并提出到2020年,建设空间控制在28%以内、生态和农业空间70%以上,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低碳发展空间格局。为了把《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到实处,彻底改变“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发展格局,我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园区面积、明确四至边界、明确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确发展目标、明确推进机制等“五个明确”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三集”发展。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等,打造形成了80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13年以来,80个园区主要指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三类园区的产业集中度每年都分别提高2.5―3.0个百分点以上。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高端集聚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

二、严格管控,差别扶持,以政策推动低碳发展的空间布局

为了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地,市政府出台实施了《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意见》,明确了产业准入、环境准入、规划引导、财政支持、土地管理、分类考核等6个配套政策,通过“严管+扶持”的方式,推动低碳发展空间布局落到实处。具体表现在“三严一补”:

“三严”――一是严规划管控。强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上位规划地位,其他各类规划必须服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共同遵循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愿景,实施“多规合一”,形成主体功能区、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等总体与专项、远期和近期规划组成的主次分明、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二是严产业准入。制定了四类区域产业准入指导目录,明确产业发展鼓励清单和负面清单。成立产业项目评估委员会(主要是产业政策、碳排放和节能量的评估),对重大项目逐一评审,对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国土资源部门不予供地,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手续,金融机构不予提供金融支持。三是严土地开发。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控制在30%和15%以内,生态平衡区域严控各类土地开发。

“一补”――强化生态补偿。集中市级年新增财力的10%、辖市区年新增财力的5%,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专项补助资金,设立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池”。重点支持适度开发区域、生态平衡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三、健全体制,创新技术,以机制保障低碳发展的空间布局

强化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月度督查、季度调度、年终考核等工作制度,层层传递压力、落实责任,确保低碳城市建设每月有进展,每季有突破,年底有成效。

强化技术保障。整合国土、环境、资源、产业、节能、减排、降碳等数据资源,在全国率先开发了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简称“低碳云”)和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与服务云平台(简称“生态云”),对重点碳排放行业和企业、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在线分析,实时掌握碳排放及能源使用状态,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碳实现可观、可感、可监测和可考核,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有效调控政府作为、干预企业行为、引导群众生活,切实将低碳发展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篇7

关键词:城镇;精明增长;低碳发展;长三角;功能性区域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urban spatial model col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urban smart growth and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mart growth,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al area build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well as the dire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functional area building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which considers 1)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large-scale and unlimited industrial, popul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prominent, and the conditions are more obviou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2)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must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to tur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fer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s the mainline guid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time, to take promoting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s the strategic focus of speeding up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o carry out unified planning of urban agglomeration; 3) the urban smart growth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ncept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functional area building; 4) to steadfastly implement relevant concepts to realize urban smart growth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meanwhile the guiding principle strengthening the regional overall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urban spatial model collaboration.

Key words:city;smart growth;low-carbon development;Yangtze River Delta;functional area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9-07(5)

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战略地区,伴随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长三角地区人口、产业、城镇的规模和数量仍将有不断扩大和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强合作和联动,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环境的改善作为新时期引导地区发展的主线,把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作为加快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城市群统一规划。

加快推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是保障城市群集约、高效和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城市科学领域需要加以研究解决的前沿课题和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据此,在全面剖析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和进一步阐明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与长三角功能性区域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实现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的方向和实现途径,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与相关理论

精明增长理念最早是由城市规划学家提出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规划界深刻反思了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城市病”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增长管理”(growth management)和“新城市主义”等概念与相关理论。

概括而言,精明增长的理念就是要鼓励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推崇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混合功能利用土地以及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等。其目的是要改变城市发展的固有观念,通过变革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持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对平衡,恢复城市中心和既有社区的活力,使城市得以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为推行精明增长,目前最为成功和流行的做法就是划定“城市增长的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ies),作为一种严格控制蔓延并引导合理增长的规划途径。城市增长边界通过清楚地划分未来20年内城市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一方面可以确保坚持在适当的地区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原有地理边界、保障开放空间和保护自然生态。

虽然精明增长的理念与相关理论在美国还存在许多争议,但由于成绩斐然,在美国国内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摆脱低密度城市化蔓延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困扰,在美国已有16个州在精明增长思想的推动下建立了“城市生长边界”,与此紧密联系的增长管理法也已在美国8个州颁布①。

与此相关联,芬兰学者艾洛・帕罗海默提出了“生态城”的概念与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他认为,“生态城”包含有三个要点,也即:城市建设和发展不能污染环境,必须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建筑要与自然相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生态城”概念提倡的自然资源利用循环节约与生态和谐的思想,与城市精明增长理念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之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零碳社区”(伦敦)、“生态区”(法国)和“生态村”(美国)的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实践,都与此有关。需要指出的是,城镇低碳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全球气候变暖及由此而引发的降低碳排放的全球管治变化的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它上面涉及全球管治的重构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置和较量等世界政治层面,下面联系到城镇精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以及如何规划落地的问题,事关重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与长三角功能性区域建设

根据国家的战略要求、长三角的地位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制约,通过功能性区域建设,加快推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城镇的精明增长,是保障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与城市群集约、高效和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是因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规模、无限制产业、人口和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突显。长三角作为我国产业、人口和城市发展最为高度集中的地区之一,其效应则更为明显。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虽然主要与城市发展有关,但同样也适用于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性区域建设。其中,关于土地集约开发、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城市创新、管理文明、生态城市、零碳社区、刻意追求的文化张力和人本主义的社会伦理等要旨都与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或城市与城市之间产生的发展矛盾和种种弊端都与城镇发展的简单、粗放、无序、无节制扩张和功能的低水平重复有关,并由此引起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趋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由于高消耗、低密度地无序扩张而引发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生态破坏问题必然会通过市场机制与自然生态的传导作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城镇的生产作业和日常生活,负面效应的影响范围和力度都将因此而得以放大,以至在整个区域内部产生连锁反应,为此,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相关理念实现城镇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是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强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纲。

具体而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首先应当制定产业发展导向和相关限制政策,以促进和引导城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其次必须通过城市群规划,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要求给予具体规定和平衡;第三必须通过提高城镇土地的价值和集约率,提高城市群整体产出的效率和效能;第四必须实施差别发展制定功能性区域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保护评定标准和开发体系,尽量做到不以大量消耗资源或破坏自然生态为开发前提,达到在总体上提升城市群产业结构能级和低碳发展的目的。

3强化规划机制加强长三角功能性区域建设

根据以上思路以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目标和总体要求,我们认为:1)必须强化规划机制,在促进空间资源整合基础上合理划分与创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推进城镇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的不同功能性区域;2)要制定差别发展分类指导意见和强制性条例,对其进行规划控制,以确保新时期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实质性推进;3)在强化规划机制中合理划分和创建不同的功能性区域与规划控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以细化。其中既包括投资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也包括人口与产业导入和导出政策等;4)在长三角城市群,功能性区域的划分和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五大类:

3.1发展控制区

对处于区域性水源地、生态敏感区、涵养区与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城镇区,应划出红线,加强保护力度,使之成为维持区域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对崇明岛、横沙岛、环太湖、淀山湖地区及其它水网密集地区和滩涂湿地等生态敏感区,要在划定控制范围的基础上,成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方向,加强对发展的控制。发展控制区城镇是长三角人口和产业导出的主导地区,但在除非十分必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度发展一些环境友好型特色生产。

3.2优化调整区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较好、城镇与产业分布密集、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产业和城镇发展都需要加以优化和调整的地区。对沪宁、沪杭、杭甬沿线、环杭州湾和长江沿江地区的城镇,应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增量和新增重化工业的布局,关、停、并、转和迁出部分高能耗与高污染产业。同时加强用地、能耗、污染、技术含量和效益指标的评估,对各开发区进行调整。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应综合平衡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的目标。

对于围绕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而集中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地带,优化调整的方向是根据城镇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约束下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以土地集约使用和生态控制为目标对各重点产业区进行大幅度整合。为改变沿江和沿湾地区过度布局重化工和大造纸工业的局面,应通过强制性规划,把沿江和沿湾城镇新上重化工项目向苏北沿海一线作适当转移,并出台相应措施限制重化工和大造纸工业在沿江和沿湾地区的再布局。长江沿江地区城镇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环杭州湾南北两翼城镇要依托海洋和港口等优势条件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有利契机,注重发展现代装备、现代物流、精细化工等临海和临港型产业,集中打造大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海洋经济区。

此外,长三角的主要中心城市大多位于这一地区。对于各级中心城市而言,优化调整的方向是围绕把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定位的国家战略转化成为长三角的共同行动战略这一目标,加紧调整城市发展方向,突出服务、引领和辐射功能,通过区域联动,加快发展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产业,尽量避免雷同,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网络体系和物流体系。区域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网络体系和物流体系的形成,对促进城市合理分工、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物质支撑作用。

按照各级、各类中心城市区域性质和功能的差别,为加强现代服务业经济与物流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城市优化调整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其中,上海应本着“区域性思考”的理念通过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一轮向外转移,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和创意经济,尤其是以国际航运中心为平台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中介服务经济,推动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加速低碳发展的步伐,主动发挥对长三角地区的正向溢出效益;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副中心城市应彻底改变“追求单赢”的思维定势,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生产业,并通过产业链关系和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和联动,发展不同层次和空间联网的区域性国际金融、贸易和现代物流业。

需要说明的是,不少研究认为,从国家利益着眼,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城市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或世界级大城市群是同一目标和同一进程中的两个方面。由于当前世界经济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世界城市为中心的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心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实际上是以世界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如何带动长三角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的问题。其中,上海不可能离开对长三角腹地的依托和带动单独成为世界城市,长三角也不可能离开对上海的依托和支撑单独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②。为此,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是长三角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与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在总体战略和重大政策上加以整体考虑。

尤其是对上海而言,为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的服务功能,对城市综合功能优化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中,上海城市综合功能优化调整的方向是一方面应按照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低碳发展的要求通过做大做强自身提高自己在长三角地区的能级差,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国际化大都市;另一方面,应让自己的实力和能量能为长三角整个区域所分享,通过正面溢出效应来融入长三角,从而带动长三角共同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上海要想成为“四大国际中心”,首先必须成为长三角的“四大中心”。据此,在金融功能方面,需要上海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提供包括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在内的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贸易功能方面,需要为长三角各个城市以上海为桥梁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条件和环境;在产业功能方面,需要通过新产业加速集聚和研发创新服务提高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航运功能方面,则需要联合相关港口加快建设服务于整个长三角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交通枢纽功能、现代化港口群体系和集疏运体系,让周边地区一起共享发展的预期收益和潜在的溢出效应③。

总体而言,处于从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上海,大力发展以综合服务为核心的总部经济是一必然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当今世界先进城市无不经历了从“制造基地”到“总部经济”的重大经济转型。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6家企业总部驻扎纽约,由此奠定了纽约作为世界总部经济中心的地位;大量的企业总部云集香港,大大地提高了香港有限资源的产出效率;6,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定居新加坡,成就了世人瞩目的新加坡经济,就是很好的例证④。

3.3重点发展与协调区

主要是指江苏(苏北)沿海、宁(南京)杭和宁(南京)铜(陵)城镇――产业发展轴。江苏沿海、宁(南京)杭和宁(南京)铜(陵)沿线是新发展时期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拓展空间和战略后备地区,也是人口与产业导入的主导地区。从差别发展和功能性区域建设着眼,对于江苏沿海轴线城镇,重点发展与协调的方向是根据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的整体要求,通过城市网络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和延伸、新增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及城镇空间模式的一体化规划,成为发达地区大批量产业迁移的集中接纳地,着力打造沿海重化工、轻纺和现代物流区域功能带;对于宁(南京)杭发展轴城镇,重点发展与协调的方向是根据环太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要求,花大力气淘汰一批技术落后产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纺织、旅游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区域功能带;对于宁(南京)铜(陵)地区城镇,重点发展与协调的方向是通过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港口现代化建设和淘汰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低技术的落后产业,促进港城联动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先进制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区域功能带。除此之外,对于温台地区城镇,重点发展与协调的方向是通过产业基地集中建设、城镇体系合理优化和技术能级的提升,尽快改变产业和城镇布局点多面广、技术含量低和城镇组织模式水平不高的局面,促进新产业和现代化大都市的迅速崛起。

3.4后续拓展区

主要是指徐淮地区。徐淮地区地跨江苏和安徽两省边界,涉及东陇海发展轴和淮海经济区。目前,在这一地区,江苏和安徽都已编制了各自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发展规划。但是,为使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功能更趋完备并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三省一市范围内通过打破省区界限培育和组建徐淮都市圈加以整体规划,使之尽快融入到长三角城市群中来,对长三角的后续发展和服务功能的拓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补缺”作用。作为后续拓展区,徐淮都市圈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在打破省区边界基础上,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城市网络体系和通道建设的延伸和对接,努力形成一个跨省界的大都市圈;二是要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通过培育城市经济核心增长极,加速徐州和淮北等市的都市化进程,带动苏北和皖北地区城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三是要加快改善投资总体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成为长三角城镇低碳发展与新产业的拓展基地、能源资源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3.5历史文脉复原和生态修复区

历史文化名城不但是长三角的稀缺资源和重要名片,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长三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创意性开发,对于增强低碳发展实力和文化亲和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对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镇江和扬州等应加大规划的调控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控制工业项目的过度发展。对目前已经过度发展工业的城市特别是苏州等,要通过城市群统一规划,从速调整产业和城市发展方向,并采取切实措施,控制产业发展规模,并加强对历史文脉的复原和生态修复,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和相关服务产业,使其恢复和增强文化创意内涵,重塑历史渊源,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竞争力和亲和力。

为着力推进城镇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根据功能性区域建设和规划控制的要点,在三省一市范围内,由于所处位置与功能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圈层范围应采取不同的策略:1)在长三角核心区16市范围内,主要是全面推进产业和城镇发展、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2)在长三角都市连绵区23市范围内,主要是通过加强城市网络体系建设和重要交通轴线的延伸,加快新增城市经济增长极和城镇――产业拓展轴的发展,加速实现网络化;3)对于都市连绵区以外的地区,主要是通过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扶持与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亚区域中心大都市形态和跨省区都市圈的尽快形成与产业和城镇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3.

②③参见诸大建.区域性思考、城市性行动――再思上海融入服务长三角.解放日报[N],2004-05-04.

④陈江.上海将扶持一批总部经济载体.解放日报[N],2006-04-29.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生态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研究[J],2009,8.

[2]仇保兴.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城市发展研究[J],2010,2.

[3]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城市问题[J],2005,3.

篇8

【关键词】低碳;城镇规划;丹阳市埤城镇

低碳城镇的概括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带来的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碳排放量增加的非常时期,如何在规划中引导、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如何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供宜居的环境?城镇规划理论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低碳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意指以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生态环境破坏获得更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由于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想抽象,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模式很快便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采纳,特别是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承诺,而这也被视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 2008 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

我国有一万多个小城镇,数量庞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以集聚发展为主的阶段,大中城市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建设低碳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相应发展,2009 年 7月 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一文,提出了低碳规划的想法,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在实践方面,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此外,很多学者、课题组、研究院都开展了城镇低碳经济、低碳规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总结如下:

1、城镇规划层面的低碳空间结构布局

城镇规划对低碳城镇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小城镇开展低碳规划建设就是要奉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的规划原则,并按这个要求编制好各类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小城镇镇区内部的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划。

2、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特色产业,转变小城镇发展模式,借鉴和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技术层面的低碳路线选择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节能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取代,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及核能等能源技术。目前欧盟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

4、居民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树立

社会发展在强调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居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树立居民日常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减少CO2的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在工贸型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

1、规划背景

丹阳市埤城镇位于丹阳市的东北部,北部与镇江新区接壤,南分别与后巷镇、丹阳开发区相邻。东与后巷镇毗邻,西与丹阳开发区、云阳镇接壤,西北邻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2009年底总人口45056人,其中外来人口7912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0.0公顷,埤城镇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东部为平原地区、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坡岗地区等三种地形地貌环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发展低碳城镇的良好条件。

埤城镇的低碳发展,应珍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环境,充分分析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该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现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侧重方来进行其低碳城镇建设的规划。

2、城镇空间低碳规划

综合考虑埤城的区域背景、现实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上层次规划的有关要求,将埤城镇定位为:丹阳市沿江新区、以机械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强镇。

规划埤城镇区总体布局为“两心、两轴、八片”。“两心”分别为老镇区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新建的镇政府、文化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北侧的公园绿地形成。

“两轴”为一条沿益民路形成联系老镇区和新镇区的城镇生活发展轴,以及一条依托经四路形成的城镇工业发展轴。“八片”分别为太平河北侧的镇区、太平河南侧的居住区、跃进河两侧的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两个居住发展片区和工业发展片区。居住区主要是分别依托老镇区和新镇区形成的两个生活片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团结河以南、育才路和338省道之间、跃进河两侧区域,形成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位于镇区北部,团结河以西、华宇路以北区域,结合常泰高速连接线道口形成;两个居住发展片区主要是包括环城路和丹埤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以及跃进河以南和经四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加强城镇工业污染整治和防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

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环境,既发展工业,又满足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现状工业“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情况,规划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独立的功能片区。园区设定企业进驻门槛,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严禁进驻,提高地均产出效益,注重镇区环境保护。

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规划到2030年底镇区绿地总面积29.87公顷,人均10.6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5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29公顷。镇域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分结合河流控制绿地,设置滨河绿带,布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绿化小品,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一起创造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绿地系统网络,以增加CO2的吸收,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另外,埤城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镇区规划一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安排镇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新社区除了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还要依托广场、街头绿地等设置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生活。

3、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埤城镇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机械及电子产业,并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械制造产地。从表1三大产业产值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埤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最大,2009年全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高达70.7%,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埤城镇是全国农用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在镇区东部打造以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区。镇域南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工业园,把电子信息、冶金铸造等搬迁到工业园内,工业园应远离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低碳工业发展:一方面应以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低消耗的轻型产业为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二、三类工业,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步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埤城镇在保持原有特色重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低碳环保技术打造低碳环保产业工业域,建立低碳环保实验成果工业园,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参与区域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以加强自身的优势和活力。

此外,埤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提升、完善生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培训、咨询等生产业,以服务业为突破口,逐步把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低碳交通规划

埤城镇位于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经济辐射区范围内,接受辐射能力强,发展机遇多,是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埤城镇有着便利的对外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规划期间,埤城镇将在改善交通方面更注重整体规划、低碳、环保,沿江铁路从埤城镇域东部穿镇而过,并拟在沿江四镇西南角(后巷镇)设置一处铁路货站,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加速沿江四镇的产业集聚,加快发展低碳的第三产业。常泰高速连接线从埤城镇域西北部穿境而过,并在镇域西北角设有匝道,提供了与泰州市、扬中市及丹阳的联系快速通道,使物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了出行消耗。338省道改线后从埤城镇区东侧穿过,并由二级公路提升至一级公路,增强了与镇江市的交通联系,增加了交通运量,增加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丹埤公路、通港公路、丹界公路从镇域中南部穿过,向西联系丹阳市区,向东联系后巷、新桥、界牌三镇,增加了沿江四镇的联系,节约了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沿江铁路和常泰高速连线两侧各控制50米防护绿带,增加CO2吸收,减少碳的排放。

结束语:本文通过阐述低碳城镇概念、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以及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说明了低碳理念对工贸型城镇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贸型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路。倡导城镇低碳理念发展,其实质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自然索取经济的同时,善待自然,以谋求人和自然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 2009 年 7 月 12 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2、经济导报-“低碳化”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投资低碳基金正当时

3、杨宁筠--城市低碳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董琦―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5、蒋蓉--“低碳城市”理念在成都北部商城规划中的理解与运用

6、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7、华凌--专家:低碳城市应实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布局

8、尹潘―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地湿地片区为例

9、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生态城镇,2010,73-78

10、王议,刘新卫,构建中原经济区,探寻“低碳城镇化”之路[J],国土资源情报,2010,8:48-52

11、陈群元,喻定权,丹麦建设低碳小城镇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战略,24-26

篇9

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和新动力不仅与立足内需密不可分,还代表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我们认为,多个区域规划将构筑中国经济多个增长极,引领经济保持适当增速:城镇化的推进、低碳经济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立足地方优势,将构筑中国经济多个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全会公报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可见,“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2007年至今,国务院批准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已有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反映了国务院培育多个经济增长极,协调区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这些区域将在“十二五”期间充分展现增长极的魅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些密集出台的区域规划,使我国基本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多极联动,以众多重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地理版图。

实际上,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中部崛起,大区域发展规划的构想早在2000年就已融入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事实也证明,区域规划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构筑经济增长极效果显著。以中部为例,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中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18.8%上升到19.4%。

今年以来,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区域发展规划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从2007年开始密集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实际就是在这一大区域发展框架下更为精细的小型区域规划。与之前的大区域规划不同的是,“十二五”期间的区域发展规划更具针对性和地方优势,因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

一方面,各区域规划都利用特色优势,发展竞争优势,形成不同角度的经济增长极。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立足点就是构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则从国家、东北亚区域、东北新一轮振兴3个层面上,明确了长吉图是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这四大战略定位。其他规划也都着眼于自身特色,体现了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

另一方面,各区域间形成互为襄助的差异化竞争格局,带动区域经济联袂增长。各经济区域之间并不是像以往那样闭门发展,都走小而全的模式,而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如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西安就提出与重庆和成都建立更大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优势互补以形成内生力量。

以区域发展规划为蓝图的“十二五”区域经济,将以城市群为依托,以城镇化为动力,依靠中心大城市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从而构筑中国多个经济增长极。

中国社科院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城市群将会形成东北、华北、长江、华南四大板块,在此基础上,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群之间将建立起产业和技术上的紧密联系。东北板块的主枢纽是辽中南城市群,华北板块的主枢纽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板块的主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华南板块的主枢纽则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此外,在未来10年内,我国东部沿海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西、台湾(以台北为中心)、珠江三角洲及北部湾城市群将会联成一体,构成我国沿海城市带。这一新的城市带有可能超过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和日本东海道城市带,上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带。

城镇化进程加速蕴藏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成为增长主动力

从全会公报可以预计,城镇化将是“十二五”期间带动经济增长、抵御国际经济不稳定、改变国内不平衡发展现状的重要动力,是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未来中长期政策的重要结合点。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就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那么,“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将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配合,将更高质量地推进,所带来的也,必将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而最大的内需就在城镇化,它同时也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0%。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城镇化将为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城镇化为拉动投资注入持续动力。“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对投资的拉动不仅体现在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方面,还将更多地体现在“十二五”侧重的民生方面,体现在为城镇人口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等系列问题上,目的是要营造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打造幸福感更强的城市。政府投资也将更多地倾向于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

城镇化为拉动消费需求注入活力。一方面,农村人口成为城镇人口后消费将显著增加。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关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869元,地级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599元,36个大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326元。这表明从乡村到城市,居民消费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相对减少,也为农民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资源占有量对于每一个农村居民来说相对增加将有利于其提高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到12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城镇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动力。城镇化在中西部地区的推进,有助于中西部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也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拓宽投资空间,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环境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将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一些国家酝酿把碳排放与贸易挂钩,征收所谓的“碳关税”,这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

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陆晓明指出,历史上科技革命曾引领经济发展先后进入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时代。这些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是为适应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产生的。当今时代,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无疑是传统能源的可获得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正趋于极限。可以预料,下一场科技革命必然发生在新能源和低碳领域。在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我国,通过抢占低碳经济先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更是紧迫的任务。

公报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也意味着,在节能环保方面,“十二五”将面临着比“十一五”时期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势必将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而低碳经济所引导的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从长期来看。更将为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扶持低碳产业本身能够吸引大量投资,尤其是可以有效启动民间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估计。未来30-40年,全球每年投资低碳经济至少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7-2030年期间将超过26万亿美元。我国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累计直接增加新能源产业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同时。低碳产业就业容纳能力强,创造的经济价值大。据了解,目前英国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000亿英镑的产值。为88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汇丰(HSBC)研究指出,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全球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75%。预计到2020年时,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在我国,低碳经济的潜力也很大。据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

除此之外,低碳行业的产业融合程度高,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以新能源为例,环保设备、煤化工、洁煤燃烧技术、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节能电器等行业都有望从新能--源产业兴起中获得发展契机,这些产业兴起后都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收入分配改革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使经济具有内生动力

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我国经济要向立足内需的方向转型,就必须找到拉动内需的关键点。事实上,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尤其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偏低、收入差距拉大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不改变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就不会有持续的消费能力。

因此,只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才能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从全会公报可以看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到了新高度:“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方向。

全会提出,一方面,“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现状;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国内外研究及发展动态

和其它泛泛而谈的规划理念不同,低碳城市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基础之上,“碳审计”技术就成为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支撑。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即己开始城市碳足迹和碳排放的研究。2003年英国在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之后通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将碳减排目标向社区和邻里尺度分解。同时,相关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分析工具,也将气候影响因子和碳排放指标考虑进来,通过多部门合作,建立具体而完备的地方性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的共享平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和分析本地化动态信息,以形成对发展政策的技术支撑(邱红、林姚宇,2012)。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MarilynBrown教授所提交的BrookingsInstitution研究报告针对美国200个都会区的碳足迹,提出城市碳足迹研究的方法论,对低碳城市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美洲发展银行的Magalhaes(2009)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日本学者Harashina(2o09)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杨沛儒教授等(Yang,2011)则在澳门填海区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中,采取自上而下的系统输入输出(input一output)研究方法(即Brown教授所应用的估计碳排放在区域发展中的总量)和自下而上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intemalstructure)包括密度及空间形态以及碳排放的关系。目的在于让碳足迹的分析落实到城区及街廓尺度,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所关注的密度、开发形态及生态绩效的评估等关保等的操作方法。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己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Ene卿oevelopment仍zEn),占地1.65hmZ,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与之相比,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寇有观(2010)认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顾朝林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祸合关系。潘海啸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个导向原则:POD>BOD>TOD>XOD>COD,即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

目前国内低碳城市规划的实践,较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临港新城(上海首批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之一)、曹妃甸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等。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总结了生态型规划步骤,即指标体系建立一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一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等七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杨保军等,2008)。临港新城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研究低碳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并提出低碳城市能源和产业规划设想。在总体规划层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紧凑式城市空间格局,建设绿色交通等(孙强,2011)。曹妃甸开发区则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朱越杰等,2011)。

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主要还停留在理念和定性分析的阶段,缺乏详实的地方性基础数据,也缺少将“碳审计”技术融入城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的经验,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也未就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法。

2基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低碳规划框架构建

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能耗和碳排放评估及计算方法也不同,对应的低碳城市规划内容和方法亦有所差别。结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并考虑城市设计等非法定层次规划,在各个层次以低碳规划设计为导向,可相应构建我国的低碳规划框架。

2.1低碳规划空间层次

(1)宏观空间层次

宏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大尺度的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在这一层面,收集有关能耗与城市或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通过比较这一尺度的数据,得到能耗排放情况和城市人口密度、面积等大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制定明确的、可定量的碳排放目标。

(2)中观空间层次

中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中尺度的地区或街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能耗通过由下而上的方法计算,即首先计算建筑的能耗,然后迭加累计。太阳能可接受率在GIS平台上直接计算.在这一层面,研究能耗/太阳能接受情况与更具体的城市规划参数(街区长度、建筑容积率、人口密度、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中观空间层次的低碳规划上,需要广泛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型。采用主流的三维建模技术,结合城市模型对建模精细程度的要求,组合使用多种建模工具和三维软件平台。例如,三维城市规划应用基于Skyline软件平台开发建设,三维地形场景采用TerraBuilder制作,灰盒子模型和简体模型均采用TerraExPlorerPro生成,精细模型采用3DsMax软件建模。另外也可选择CAD与Creator结合的建模方法:基于真实城市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数据,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可以通过开发各种人机交互辅助工具,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作操作。

(3)微观空间层次

微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小尺度(街廓).在这一层面,太阳能可接受率用更精确的计算工具伍coteet)计算,目的是得到建筑脂区的规划参数与太阳能可接受率之间的关系。该层次更多和建筑单体与小尺度景观设计结合。

2.2低碳规划设计框架

由于低碳城市的实践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规划体系。研究应广一泛收集国内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的案例,形成案例库,总结分析其规划方法、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效,为建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提供基础和依据。基于上文的分析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3结语

低碳规划设计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设计将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之一。在低碳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我国城市的低碳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也为中国规划师在低碳规划的理沦和实践_L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