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

问题分析

教师能力良莠不齐。各技工院校为满足办学需要,采取多渠道招聘教师措施:有的来源于企业一线,技能实操熟练,但没有教师资格证;有的是非师范类大学毕业后考编进校,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的虽是师范院校毕业,但缺乏实际教学经验。部分中青年教师缺乏系统学习培训,教学能力和经验欠缺。一方面,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导致课堂没有生机,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部分技工院校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制度保障、资金缺乏和措施落实落地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教研活动少,师资培训少,教师与企业交流少。教师教学激励措施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措施不健全,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措施分析

篇2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高职家政;订单培养;学徒式;创业教育

面对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企业巨大需求,针对家庭服务特点,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家政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近两年很多高职院校家政管理专业在家政创业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打开了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的新局面。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培养

学校选择实力强、声誉好且合作五年以上的家政优秀企业,与之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签署订单培养协议。

(一)校企共同研制、组织实施培养方案

学校依据企业的用工名额拟定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后,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二)校企共同招生招工

学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招生队伍,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能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和学生生源紧缺问题。

(三)共同制定教学文件

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分层次、校岗交替,根据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编制课程标准,确定校企双方师资队伍构成及聘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标准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共同完成各种制度建设。

(四)共建实习管理平台

完善传统的家政技能实训室,共建满足在线家政电子商务实战教学需要的现代化实训室和校办家政企业,共同优化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学生实习心理疏导”、“学生创业咨询”工作室,适时发现和凋整实习中的问题。

严格执行校企双方“师资培训”制度,提高双方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总之,这种方式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克服学校培养人才针对性不强的局面,激发企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前校后企、校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含义

校内的家政实训基地和各种教学资源形成“前校”,承担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精选实力雄厚、声誉优良的企业和校办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作为工学结合教育的“后企”,完成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轮岗训练。

采取2+1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在企业的岗位实习反复交替进行,螺旋式递进,完成学生就业创业基本技能准备。最后‘年,在家政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或自主创业,完成就业创业技能的演练。

(二)教学体系

学徒式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的高度统一。通过理论与实习的反复交替式训练,创造接触社会、调整自己的机会,学生逐步由一个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见表1)。

(三)以学生为本的“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

校企舣方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为第一学期――第四学期第1学段的所有课程,培养全体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部分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模块课程为第四学期第1学段模块课程理论部分到第六学期的全部课程,分家政企业运营管理、家政服务信息化平台维护与管理、管家三个方向,可在协议允许范围内自选―个模块学习,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四)逐层递进的实践体系

创业企业观摩、家庭服务、家政企业日常管理、模块课程顶岗实习以及顶岗毕业实习的五段式的创业实践体系,由基础(初级)、中级、高级到就业创业层层递进。

在企业内聘任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优秀员工为师傅,学生为徒弟即企业的准员工,在师傅的密切指导下完成实习。

实习和毕业答辩实施多元化评价,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用户、行业专家、学习小组或者学习者本人共同参与。

三、融合式教育

将创业教育融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足本研究的重要特点,表现如下。

(一)贯穿于每个学期

创业教育的融人课程、创业知识、创业企业观摩、创业理论与实践等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

第一学期的思政课程上直接传授创业知识;家政专业导论及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中,加入学习企业创业优秀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家政创业教育讲座等内容,让学生们带着创业的渴望丌始他们的大学学习;在第二至六学期完成创业课程、三项学徒项目和一项就业创业模块课程,最后学生完全以一种社会职业人的姿态去面对工作。

(二)融入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均设有一项专业项目的市场调研、某一创业机会的识别甚至是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学习项目,使就业创业以专业为依托,专业与岗位对接。

(三)融入第二课堂

举办家政创业计划大赛,以优秀的创业计划书赢得多家明星家政企业的扶持;家政网络服务中心平台或网店运营管理的无偿服务;成立线上线下“午餐快递”等创业小组;依托校办企业和学生运营的创业项日成立早教部和老年陪护部等。

四、结论

通过近年来多所高职院校家政专业学牛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拓宽了学生就业创业途径,增强了学生的各种素质和综合服务技能,学生在家政专业领域就业率持续走高,有的高职院校达100%,成功运营多项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率达50%。校企深度合作下的创业教育培养,为在更大范围的高职院校推广进行了成功的尝试,积累了经验,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双元制;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95-0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有多年,从近年人才市场调研分析发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从总体人才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于找到合适的、来之即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应聘大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扎实,难以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解除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尴尬局面。

1 双元制

双元制教育源于德国,是一种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指接受培训的学生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一元”;企业为“一元”,故称之为“双元制”,双元制教育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双元制教育理论是以行动体系为中心的理论,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突出能力本位,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是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领域的一个新的创新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开展工学结合势在必行。相比制造类、服务类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开展“双元制”的难度要大一些。为更好地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校方应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的投入力度,将企业的产品(项目)开发、生产环节或过程,引入校内实训基地,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2 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一词,原是建筑上的术语,有“单元”的意思。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一般不能再进一步划分。模块引入教育领域,指的是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学习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常称之为教学模块。模块课程内容是在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教学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组合编制而成的。模块课程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和能力,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必要的组合,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又因为比较容易按照社会职业的要求开发课,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还能结合最新科技成果随时编写新的模块,因而具有较好的现实性。

课程模块化是在分析各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编排出合理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开发,组成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教学模块中应有实训环节或仿真模拟操作,与学生技能竞赛标准相融合,与职业资格标准(考证)相融合。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将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课程为三大能力模块培养: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学院的基础公共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如大学英语、数学、体育、思政之类课程,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能力是个人立足于当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不依从事的工作和职业而改变的对基础;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学习专业技能所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编程语言之类的课程,通过这一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其所学专业范围内,知道怎么做且做过类似的一个系列产品(项目),同时具备能够解决所学专业内可能遇到的一般性问题的思维或能力。社会能力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活动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包括诚信、敬业、责任、守法的道德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水平、交流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表现在工作、学习中能有主动积极性、独立性以及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可以根据对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制定分阶段的模块课程(如图1软件开发流程所示),并且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软件的开发。

模块化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划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使学生学习的选择度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如技能性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利完成学业。

3 “双元制”体制下模块化课程的构建

基于“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块化课程建设意即在职业教育中,以“双元制”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由模块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并使之趋于成熟完善。

“双元制”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校企双方合作又是此培养的关键所在,课程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校企双方合作从实质上讲是以课程上的合作而展开的。而双元制课程实施则是真正以双方合作为基础的。任何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双元制”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主动地获取者,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针对某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和新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制定出若干不同的实施方案,而在这些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不仅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而且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均得到了全面的培训和提高。

软件技术专业在实现“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学生学习完专业能力模块后,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在学习专业能力模块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依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安置不同的岗位(如图2企业实践主要岗位设置)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程模块的学习中能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定位。

“双元制”模式的实践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特点。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生产实习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因此“双元制”模式实践课程的选择与编排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具体岗位的项目开发来实现的,而每一个岗位工作都是该职业中的具体职业活动。这样通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培训过程,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掌握有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目的。

4 结论

基于"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块化课程建设意即在职业教育中,以双元制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由模块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并使之趋于成熟完善。具体来说,"基于双元制教育的模块化课程建设", 是在模块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依托双元制教育理论,在各课程模块上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师资和教学评估,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式,教学设备模块式,教学师资模块式和教学评估模块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材、设备与教学方法的一体化,力求让教学过程实现程序化,专门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3] 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外国教育资料,2000,(1).

[4] 李剑.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1,(1):13.

篇4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民众意识。公民教育研究旨在培育公民意识,建立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人格。转型期的文化危机与觉醒是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内在逻辑。公民教育的本质无论是“有关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的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还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5],公民总归是公民教育的价值主体。公民教育以对公民权利的确认为出发点,引导个人对国家、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参与,形成良性互动,建构现代人的文明生存方式。“价值观总是和特定的主体相联系,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的不是少数先进分子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又强调社会责任担当,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价值导航。其强大的解释力、涵盖力、凝聚力建立的前提是尊重、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和基本愿望。相较于带有阶级性、整体性色彩的“人民”,赋予具有个人意义的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广泛认同与自觉践行的真实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全体公民共建共享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美国政治学者奥罗姆提出,“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7]公民教育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从来就不是“价值无涉”“价值中立”的纯粹普世性教育,政治性是公民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集中体现。基于共同的文化使命、价值主体和政治属性,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可以相互参照,有机整合,互补共构。

2互补共构:从理念到实践的互动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公民教育关注度日益增强。“中国公民教育研究主要是沿着三条路径发展:一是对国外学者关于公民教育理论资源和经验积淀的评介;二是对中国近代公民和公民教育思想的梳理与反思;三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为坐标,不断形成和拓展公民教育研究的问题域。”[8]157研究者在概念、功能、路径、历史考察、国际比较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公民教育的认识日趋丰富、立体。然而就公民教育的中心问题———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容设置,即在转型期中国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应赋予怎样的公民意识问题上未能形成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一维观,科学文化素质与生活素质并重的二维观,基于“公民意识-知识-能力”逻辑设计的三维观,公民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五维观等[9]。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教育诚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一维观视野过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生活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广义教育的内容,二维观对于公民教育而言失之于宽泛;三维观只是涉及公民教育的心理结构、目标层次而非内容;形形列举式的五维观、六维观甚至十维观等则因缺乏系统性而难以周延。基础理论的争议纷扰影响了公民教育体系化、实践化。迄今为止,公民教育尚未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仅是少数高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界历时多年,在对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民族优秀传统和外来文明等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基础上,提出并得到政府倡导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具备理论阐释和推广的权威性。它立足当代中国国情,融合时代特征,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上形成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身份的公共性意味着公民教育的目标并不止于对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底线规范、消极要求,更多的是昭示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权利与责任,激发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引导公民以公共利益为本位,参与、协商、决策公共事务,采取集体行动,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我提升的一体化进程。“公民(身份)意味着个体在社会、国家和世界不同层次有责任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向度,在遵循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辩证关系基础上,融通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个体”与“共同体”、“权利”与“责任”的价值选择,覆盖公民生活的全部公共空间,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价值引导和内容来源,使“公民成为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在统一的自主个体”[10]。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的价值引导

2.1.1国家意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公民教育离不开民主国家的建构,是民族性和民主性相结合的产物。公民首先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国民身份是公民资格取得的前置条件,国情、国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建设目标。它是近代以来每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和不懈追求,是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诸价值取向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境遇所赋予的,是公民教育民族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有益于增进公民大众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也为公民参与的公共生活建设指明了方向。

2.1.2社会意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具突破意义、创新色彩的价值承诺,是对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超越,而2006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未清晰表达上述概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随现代文明的时代性特征,也是公民意识中有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最重要的理念。“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11]“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2]是的终极关怀、最高命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方略、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日臻完善,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空间的生成提供了制度保障。公民权责、公民参与亦有了从规范到事实的可操作性。当然,区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仍需在理论框架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资源作进一步理论阐释和说明。

2.1.3个体意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体意识聚合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领域的社会主义基础性伦理规范,体现着个体对待国家、工作、他人、社会的责任与态度。它是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八荣八耻”的科学凝练,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呈现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与基本行为规范。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辨析善恶、是非、美丑,引领时代道德风尚,有助于形成和衷共济、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和乐观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为健康的公民社会的生成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2.2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路径如何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原则认同”抵达“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它依赖于制度保障、政策倡导、学校教育、民众参与、典型示范、文化熏陶、舆论引导等多方联动的工作体系、机制的建构。其中,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环节、主要阵地。“公民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公民教育。”[12]“公民的生成是根植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没有充分的校外实践活动的锻炼,学生的公民素质就难以得到有效的积累和提升。”借鉴国外实践策略,公民教育不同于一般概念化的专业知识教育,摒弃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属性的灌输方式。它是依托学校为主,家庭、社会(区)为辅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区服务等显性与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形态。在域外公民教育的实施方案中,分阶段、分层次、系统化的理论课程固然重要,但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教学更受重视,诸如升旗仪式、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政策讨论、模拟选举等活动的开展使公民教育摆脱传统说教,在学生中间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转化,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意识与能力。总之,公民教育的对象和目标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基础性,教育方式侧重柔性、体验式、生活化的环境教育、实践教育,教育效果持久且渗透性强。因此,以公民教育为载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认同基础,使之成为人们主动追求和自觉行动的最佳方案和长效机制。

3结论

篇5

[关键词]文化 职业心理素质 高职 企业

[作者简介]何霞红(1981- ),女,浙江绍兴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87-02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走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共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据初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仅40%左右的毕业生能在半年或一年内独立开展工作,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而那些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十分困难的毕业生往往职业心理素质较低。因此,如何从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联系高职校园文化下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现状,探讨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文化重视并着力培养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重视人的价值,珍惜和培养人的感情。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种形态,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和核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形式和结果。就其本质内容而言,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社会延伸。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服务已经不足以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自律意识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改善员工的心理环境,如世界500强中至少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当前,在很多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解压与自我激励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社会各行各业对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有很多共通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正确的职业态度。拥有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就可以有好的心态,正确接受和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困难,表现出持久积极的行为方式。二是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它决定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人们职业选择的方向与目标,决定人们的工作态度与劳动绩效,并最终决定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三是较高的职业情商。包括能洞察和了解自身的情绪,控制情绪,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力,理解别人的情绪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四是善于自我管理。这种自我管理能力是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同时这种管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自觉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取得好的工作业绩。

二、企业员工职业心理素质要求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断层

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职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很多企业不愿意录用高职毕业生。原因在于,一方面,新人入职成本高。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对企业的经营业务不熟悉,从投入工作到派上用场还需要进行业务培训,企业为了减轻成本核算,避免培训投入和新员工入职初始阶段工作低效的损失,会选择有工作经验或者技术水平更高的员工。另一方面,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不能到达企业要求,短期内无法扭转,存在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在对大学生毕业上岗后的调查访谈中发现,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很多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认为毕业生自身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毕业生择业态度不端正,到岗位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后因为不喜欢就离岗,忠诚度低;缺少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在岗期间不珍惜岗位,不热爱企业;缺乏主人翁精神,斤斤计较,索取得多,奉献得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吃苦精神,拒绝一线的技术类岗位,认为太脏太累;心浮气躁,心比天高,有点不满意的地方,在他们心中会扩大到对企业的不满意。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很多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实用主义倾向,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2.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尽管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注意到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专业教学中提及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在毕业前的就业辅导中加以强调,但是多是局限于点到为止的浅层次方式方法,并没有根据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

3.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尽管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的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两者并非同一概念,其目标和任务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是学生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基础条件,在未来的职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引导和行为培养,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在择业从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在从业过程中处理好付出与收获、现实与理想、约束与自由等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从学生顺利过渡到职业人打好心理基础。

三、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心理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秉承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等传播、辐射到社会,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对企业所要求和重视的、有利于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明确提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目标和任务,把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立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该体系应包含各行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同时兼顾不同专业从业者的心理素质特点。基于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因此,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总之,学校在学生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实训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应始终把优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放在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创设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2.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专家认为,高职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跳出以往传统教育的框架,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健全学生实习制度,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采用导师制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并在管理模式上考虑如何与企业对接,在校内创设加强对学生敬业精神、团队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以便工作后能更快地融入。走出去即利用定岗实习和实训的机会,把握和理解企业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对员工所需的职业心理素质。请进来一是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到学校作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报告,让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感受企业文化,主观上加深对企业的了解,进而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将来相应岗位所需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梳理、拓宽和加深。二是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创设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各方面的活动,与企业员工共处,真正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与自身存在的差距,从而明确今后仍需努力和改善的地方。

3.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一是采用职业发展式、自我发展式、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模式来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如开设相关的情绪、时间管理等课程,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与学生探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理想与自我实现、学习方法与策略、时间管理等一系列困扰学生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体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的能力、责任意识等。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挖掘职业规划能力,树立目标,激发动力。利用职业倾向问卷等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类型、创造力水平、优点与缺点等,引导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规划将来职业发展方向,主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文明且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优化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教师、学生所追求的价值。这种价值浸润、投射在校园和校园活动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落脚点之一。学生通过学校文化的熏陶后走出校园,个性之中便具有某种共同的、可以明晰辨识的内涵属性,这就是校园文化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因此,高职院校应融合各行业共有的文化,引工业文化进校园,引企业文化进课堂。除了在自然环境的布置上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理念,创设良好和谐的育人氛围和学术氛围外,更要在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设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风和学风,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培植良好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二是要培养一支专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日常的教学、实训、活动和生活过程中感染、影响学生,以真正的身教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认知和养成,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三是要重视集体建设,尤其是以班级为单位,从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活动等方面切入,不同专业的班级营造各自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5.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仅仅等同于开设相关课程和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应该与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相结合。每个专业应该对本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的岗位群进行深层次的社会调研,将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与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进行对接,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内容和环节,按照一种职业要求持续地给予规范、强化以及内化,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合乎要求的职业习惯和心理素质。因此,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向专业教育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渗透,这是一项全员化的工程而不是仅仅流于课程化。

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该作为发展个体并健全其职业观的手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着重对高职生进行全程性的、全员性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博雅精专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昀.论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2]张军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引入与融通[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许晟.略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教育与职业,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