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服务贸易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篇1

【关键词】WTO,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例外,案例分析

一、国际文化贸易与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

国际文化贸易是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是跨境产物,是文化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目前许多文化贸易的交易形式与规则都已经纳入到了WTO自由贸易体制之中,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中均制定了涉及文化贸易自由化的相关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文化贸易的约束相对灵活,“文化例外”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1993年,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由于其强大的文化实力,试图将影视业等文化产品与服务等同于一般商业,接受GATT(WTO的前身)的规制;但是法国和加拿大则提出“文化例外”的主张,认为文化产品具有特殊性,不应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流通。经过激烈的谈判,最终将影视产品排除在一般商品适用的GATT规则之外。自此,“文化例外”的概念被人所熟知。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在此过程中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总额达978.8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文化贸易出口总额的3倍;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总额为79.6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文化贸易进口总额的2.9倍;从贸易平衡看,2002―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呈总体顺差、结构性逆差状态,且总体顺差随着出口额的不断增长逐步扩大。

二、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

2007年4月10日,美国就“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请求与中国磋商,随后欧盟也提出与中国磋商。2007年6月5日到6月6日,各方在日内瓦进行磋商,但是并未达成有效共识。

本案中,美国提出磋商的事宜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贸易权,美国认为,虽然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入世后3年内全面开放其贸易,但中国仍采取了多种措施为一些政府指定的企业以及国有合作企业保留了进口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家庭视听娱乐产品(如:录像带和DVD)、录音产品和出版物(如:书籍、杂志、报纸和电子出版物)的权利;第二方面分销服务,美国认为,中国虽然在其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中对分销服务业和视听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做出了承诺,中国仍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致力于从事出版物和一些家庭视听娱乐产品分销的外国服务供应商进行市场准入限制。

在此案件中,美国是胜诉的,专家组认为中国政府对阅读出版物、家庭娱乐影音作品、音乐制品和影院电影的限制违反了《中国加入WTO协定书》的相关规定,认为中国对读物、DVD音乐制品的外贸经销限制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同时认为中国为反对上述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实施的歧视性措施违反了《1994年关贸总协定》。在涉及中国作为被告的WTO争端解决案子中,中国的有些措施如果被证明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可能的一个辩护理由就是援引GATT第20条的例外。但在WTO判例实践中,援引GATT第20条的例外有着苛刻的门槛。

三、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这样一个关于“文化例外”概念的案例论述并说明了正确运用WTO规则对于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基于WTO规则框架为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一、中国政府需仔细研读WTO的相关规则,特别是针对WTO规则中有争议的内容,如:GATT第20条。研读这些规则的内容有助于当我们发生贸易摩擦时运用法律武器更好地保护自己。

第二、保护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进一步保护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受侵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不同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在发展文化贸易之时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对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等国家强势的文化侵入为中国的文化贸易发展增添了一份不稳定性,中国需在发展文化贸易的同时加大对外来文化的监管审查力度。

第三、发展文化贸易的同时,加大对中国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使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情况下宣扬中国文化,而且还能使中华文化的良好形象牢牢屹立在国民心中,不至于被外来强势文化同化。

参考文献:

[1]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2):41-44

[2]吴承忠,牟阳.从WTO与“文化例外”看国际文化贸易规则[J].国际贸易问题,2013,(3):132-142

[3]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10):30-37,44

[4]龚柏华.中国入世十年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9):9-18

篇2

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一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

也正是在这个世纪的第十个年头里,中美两国受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贸易保护等方面的影响,使两国的经贸关系经历了些波折。1月18日,主席对美国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使两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为未来两国进一步加深合作奠定了基础。国际主流媒体称此访问为“中美两国建交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访问。”

此次访问取得了很大成功,中美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提出,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日前也表示,中美之间可能拥有“全球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的确如此,但是当下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两国本着务实的原则去解决。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果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挽救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中国为了促进贸易平衡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如进一步扩大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1月7日,商务部根据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制定并印发了《2011年服务贸易工作要点》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并从九大方面具体阐述了今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工作重点。

虽然“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其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概念被提出来还不到30年。据文献记载“服务贸易”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两年后,美国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

就是在这不到30年的时间里,服务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一般都在60%-70%。有的甚至比这个比例还要高,而我国的服务贸易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规模也比较小,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只占到我国整个贸易的15%左右。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在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没有跟进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货物贸易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很缓慢、艰难、曲折,而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却越来越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也越来越深入,单一或跛脚型的经济势必要吃亏。只有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才能挽救未来的经济于现在。就贸易来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未来贸易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篇3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国际税收理论和制度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导致国际税收利益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必须对现行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作合理的调整,建立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国际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切实保障世界各国的税收利益。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利益;常设机构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冲击

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国际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已经在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方面形成了被各国所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利益分配格局。

在所得税方面,国际上经常援引常设机构原则,并合理划定了居民管辖原则和收入来源地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规定了对财产所得、经营所得、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消极投资所得等来源地国家有独享、共享或者适当的征税权。在流转税方面,国际税务中一般采用消费地课征原则。在消费地课税惯例下,进口国(消费地所在国)享有征税权,而出口国(生产地所在国)对出口商品不征税或是实行出口退税。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这些基本准则的共同遵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合理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保障了对生产国和来源国的利益,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传统贸易方式下所形成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使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电子商务在所得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1.电子商务环境下所得来源国征税权不断缩小

(1)在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给个人独立劳务的跨国提供造就了更为方便的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个人独立劳务将会放弃目前比较普遍得到劳务接受地提供的形式,采取网上直接提供的方式,而被判定为在劳务接受国有固定基础的个人独立劳务会越来越少,也在实际上造成了来源国对个人独立劳务所得征税权的缩小。

(2)在财产转让所得方面。由于按现行规则,证券转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等,转让地所在国没有征税权,而由转让者的居民国行使征税权。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跨国从事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直接买卖活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来源国(转让地所在国)征税的规则,将使税收利益向转让者居民国转移的矛盾更为突出。

(3)在消极投资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工业产权单独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工业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与技术服务同时提供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一些目前表现特许权使用的所得,将会改变存在形式而转变经营所得。这也会影响到来源国在特许权使用所得方面的征税利益。

2.常设机构功能的萎缩影响了各国征税权的行使

常设机构概念是国际税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确定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或分支机构利润的征税权问题。《OECD范本》和《UN范本》都把常设机构定义为: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按照国际税收的现行原则,收入来源国只对跨国公司常设机构的经营所得可以行使征税权,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现行概念下常设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地萎缩。跨国贸易并不需要现行的常设机构作保障,大多数产品或劳务的提供也不需要企业实际“出场”,跨国公司仅需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在互联网上就能完成其交易的全过程。而且由于因特网上的网址与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地域并没有必然联系,单从域名上无法判断某一网站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因此无法认定是否设有常设机构,纳税人的经营地址难以确定,纳税地点亦难以掌握,从而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3.税收管辖权冲突加剧,导致各国税收利益重新分配

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主要是指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由此引发的国际重复课税通常以双边税收协定的方式来免除。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另一方面导致居民身份认定的复杂化,如网络公司注册地与控制地的分化。这些影响都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1)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现行税制一般都以有无“住所”、是否“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作为纳税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然而,电子商务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促使国际贸易一体化,动摇了“住所”、“常设机构”的概念,造成了纳税主体的多元化、模糊化和边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2)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的数字化、虚拟化、隐匿化和支付方式的电子化,交易场所、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和使用难以判断,使所得来源税收管辖权失效。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和经济利益,必然重视通过税收手段(比如扩大或限制来源地管辖权)来维护本国的利益,给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加剧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二)电子商务在流转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在流转税方面,现行消费地原则在实施时将遇到很大的障碍。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在线交易的所有商品交易流程都在网上进行,在现实中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消费地要对之征税就显得困难重重;而在离线交易中,由于购买地和销售地分离,买卖双方并不直接见面,出口国一家企业销售商品可能面对众多进口国的分散的消费者。这样,消费地要对所有的消费者课征税收也存在很大难度。例如,数字产品(如软盘、CD、VCD、书、杂志刊物等)如果以有形方式进口,在通常情况下是要征收进口关税的,但如果这些产品通过网上订购和下载使用,完全不存在一个有形的通关及交付过程,因而可以逃避对进口征税的海关的检查。因此,在电子商务状态下由消费者直接进口商品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而对消费者直接征收流转税将会使税收征收工作出现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的现象。相对而言,由销售地国课税更符合课税的效率要求。

(三)电子商务免税政策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电子商务的免税政策不但不会对其既有的税制结构造成太大的冲击,反而会加速本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电子商务免税尤其是免征流转税,会给这些国家造成的税收负担远远大于以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在传统的经济格局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均能达成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多数是电子商务的输入国,如果对电子商务免税,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因此变成税负的净输入国,从而在因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此外,对电子商务免税会在不同形式的交易之间形成税负不均的局面,从而偏离税收中性原则。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调整

(一)对现行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作合理的调整

建立新的国际税收秩序的核心问题是要在不同国家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找到一种新的税收利益分配办法,国与国之间税收利益的划分必须依照新标准进行。

1.重新定义常设机构

按照现行常设机构的概念,常设机构可分为由固定营业场所构成的常设机构和由营业人构成的常设机构。从常设机构的发展来看,不论常设机构的概念如何变化,物(由固定营业场所构成的常设机构)和人(由营业人构成的常设机构)始终是常设机构的核心要素。在国际互联网上,不论电子商务如何发展,物和人这两个要素依然存在。因此,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必须对现行常设机构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作出新的定义。

(1)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与提供商可以构成常设机构。对于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否构成企业的常设机构,主要从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否完成企业的主要或者重要的营业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性来考虑。在电子商务中,尽管没有企业雇员的存在,但由于网络技术的自动功能,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可以自动完成企业在来源国从事的营业活动。因此,该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完全可以认定为居住国企业设在来源国的营业场所。通常情况下,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是与一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存在空间上的固定性和时间上的持久性。网络提供商变动网址和移动服务器,主要是为了逃避纳税,并非是由网络贸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能以此为理由否定网址和服务器的固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够构成企业的固定营业场所。根据固定营业场所构成常设机构的理论,只要企业通过某一固定的营业场所处理营业活动,该固定营业场所就可以构成企业的常设机构。因此,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与提供商可以构成常设机构。

(2)网络提供商可以构成独立地位的营业人,进而构成常设机构。通常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来源国建立服务器提供各种形式的网络服务。相对于销售商而言,网络提供商就是按照自己的营业常规进行营业活动,其地位是完全独立的。有鉴于此,可把网络提供商提供服务器使销售商能够开展营业活动看作一种活动,这样,该网络提供商就应当属于独立地位的人,可以构成销售商的常设机构。如果该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向某一销售商提供网络服务,根据UN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7款规定,同样可以构成该销售商的常设机构。

另外,对网上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可以通过对一些传统概念进行重新修订和解释,使其明确化。如对于特许权使用的问题,在征税时可以把握一个原则:如果消费者复制是为了内部的使用,就将其划分为商品的销售;如果用于销售,则将其划分为特许权使用转让。

2.调整营业利润与特许权使用费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此项调整工作,可结合前面所述有关数字化商品有偿提供的应税行为类别判别的方法和标准来进行。凡是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应被认定为经营利润;凡是有偿转让受法律保护的工业产权的许可使用权转让而取得的所得,应被认定为特许权使用费。

3.对居民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

主要是扩大来源地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相应缩小居民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1)将网上提供独立个人劳务的所得,全部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2)将网上转让特许权利的所有权的所得、证券转让所得等财产转让所得,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3)将网上提供劳务所得,至少是将提供技术劳务而获得的所得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同时,进一步明确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适用,以及来源地管辖权优先行使后居民管辖权再行使时缔约国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方面的义务。

(二)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协调

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税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处理各国因税收管辖权重叠而对流动于国际间的资本和个人的所得进行重复征税方面的问题。国际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已经在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方面形成了被各国所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利益分配格局。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跨国交易而言,国别概念已经日渐淡出,几乎每个国家的税收都紧随其贸易跨出了国门,与其他国家的税收交汇于一处,从而形成了税基的“世界性”,并由此构成了远远大于以往国际税收范围的新的国际税收范围。因此,传统贸易方式下所形成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使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国政府从本国的长远利益出发,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全面、更深层、更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即构建一种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更具一体化特征的国际税收制度新框架,对世界各国的网络贸易涉税问题进行规范和协调。

参考文献:

[1]U.SDepartmentofTheTreasuryOfficeofTaxPolioy.SelectedTaxPolicyImplicationsGlobalElectronicCommerce,November,1996.

[2]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维托。坦兹。经济全球化对税收的影响(王逸译)[J].税收译丛,1999,(1)。

[4]陈卫东。电子商务发展对现行税制的影响[J].税务,1999,(10)。

[5]安德鲁。C.李。最后的新领域-对电子商务应怎样征税(罗宁、杜毅辉译)[J].税收译丛,1999,(5)。

[6]雷超。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冲击和挑战[J].税务研究,1999,(11)。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利益;常设机构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冲击

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国际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已经在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方面形成了被各国所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利益分配格局。

在所得税方面,国际上经常援引常设机构原则,并合理划定了居民管辖原则和收入来源地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规定了对财产所得、经营所得、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消极投资所得等来源地国家有独享、共享或者适当的征税权。在流转税方面,国际税务中一般采用消费地课征原则。在消费地课税惯例下,进口国(消费地所在国)享有征税权,而出口国(生产地所在国)对出口商品不征税或是实行出口退税。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这些基本准则的共同遵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合理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保障了对生产国和来源国的利益,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传统贸易方式下所形成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使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电子商务在所得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1.电子商务环境下所得来源国征税权不断缩小

(1)在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给个人独立劳务的跨国提供造就了更为方便的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个人独立劳务将会放弃目前比较普遍得到劳务接受地提供的形式,采取网上直接提供的方式,而被判定为在劳务接受国有固定基础的个人独立劳务会越来越少,也在实际上造成了来源国对个人独立劳务所得征税权的缩小。

(2)在财产转让所得方面。由于按现行规则,证券转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等,转让地所在国没有征税权,而由转让者的居民国行使征税权。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跨国从事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直接买卖活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来源国(转让地所在国)征税的规则,将使税收利益向转让者居民国转移的矛盾更为突出。

(3)在消极投资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工业产权单独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工业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与技术服务同时提供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一些目前表现特许权使用的所得,将会改变存在形式而转变经营所得。这也会影响到来源国在特许权使用所得方面的征税利益。

2.常设机构功能的萎缩影响了各国征税权的行使

常设机构概念是国际税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确定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或分支机构利润的征税权问题。《OECD范本》和《UN范本》都把常设机构定义为: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按照国际税收的现行原则,收入来源国只对跨国公司常设机构的经营所得可以行使征税权,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现行概念下常设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地萎缩。跨国贸易并不需要现行的常设机构作保障,大多数产品或劳务的提供也不需要企业实际“出场”,跨国公司仅需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在互联网上就能完成其交易的全过程。而且由于因特网上的网址与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地域并没有必然联系,单从域名上无法判断某一网站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因此无法认定是否设有常设机构,纳税人的经营地址难以确定,纳税地点亦难以掌握,从而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3.税收管辖权冲突加剧,导致各国税收利益重新分配

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主要是指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由此引发的国际重复课税通常以双边税收协定的方式来免除。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另一方面导致居民身份认定的复杂化,如网络公司注册地与控制地的分化。这些影响都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1)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现行税制一般都以有无“住所”、是否“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作为纳税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然而,电子商务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促使国际贸易一体化,动摇了“住所”、“常设机构”的概念,造成了纳税主体的多元化、模糊化和边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2)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的数字化、虚拟化、隐匿化和支付方式的电子化,交易场所、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和使用难以判断,使所得来源税收管辖权失效。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和经济利益,必然重视通过税收手段(比如扩大或限制来源地管辖权)来维护本国的利益,给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加剧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二)电子商务在流转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在流转税方面,现行消费地原则在实施时将遇到很大的障碍。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在线交易的所有商品交易流程都在网上进行,在现实中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消费地要对之征税就显得困难重重;而在离线交易中,由于购买地和销售地分离,买卖双方并不直接见面,出口国一家企业销售商品可能面对众多进口国的分散的消费者。这样,消费地要对所有的消费者课征税收也存在很大难度。例如,数字产品(如软盘、CD、VCD、书、杂志刊物等)如果以有形方式进口,在通常情况下是要征收进口关税的,但如果这些产品通过网上订购和下载使用,完全不存在一个有形的通关及交付过程,因而可以逃避对进口征税的海关的检查。因此,在电子商务状态下由消费者直接进口商品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而对消费者直接征收流转税将会使税收征收工作出现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的现象。相对而言,由销售地国课税更符合课税的效率要求。

(三)电子商务免税政策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电子商务的免税政策不但不会对其既有的税制结构造成太大的冲击,反而会加速本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电子商务免税尤其是免征流转税,会给这些国家造成的税收负担远远大于以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在传统的经济格局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均能达成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多数是电子商务的输入国,如果对电子商务免税,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因此变成税负的净输入国,从而在因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此外,对电子商务免税会在不同形式的交易之间形成税负不均的局面,从而偏离税收中性原则。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调整

(一)对现行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作合理的调整

建立新的国际税收秩序的核心问题是要在不同国家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找到一种新的税收利益分配办法,国与国之间税收利益的划分必须依照新标准进行。

1.重新定义常设机构

按照现行常设机构的概念,常设机构可分为由固定营业场所构成的常设机构和由营业人构成的常设机构。从常设机构的发展来看,不论常设机构的概念如何变化,物(由固定营业场所构成的常设机构)和人(由营业人构成的常设机构)始终是常设机构的核心要素。在国际互联网上,不论电子商务如何发展,物和人这两个要素依然存在。因此,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必须对现行常设机构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作出新的定义。

(1)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与提供商可以构成常设机构。对于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否构成企业的常设机构,主要从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否完成企业的主要或者重要的营业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性来考虑。在电子商务中,尽管没有企业雇员的存在,但由于网络技术的自动功能,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可以自动完成企业在来源国从事的营业活动。因此,该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完全可以认定为居住国企业设在来源国的营业场所。通常情况下,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是与一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存在空间上的固定性和时间上的持久性。网络提供商变动网址和移动服务器,主要是为了逃避纳税,并非是由网络贸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能以此为理由否定网址和服务器的固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能够构成企业的固定营业场所。根据固定营业场所构成常设机构的理论,只要企业通过某一固定的营业场所处理营业活动,该固定营业场所就可以构成企业的常设机构。因此,网址和保持网址的服务器与提供商可以构成常设机构。

(2)网络提供商可以构成独立地位的营业人,进而构成常设机构。通常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来源国建立服务器提供各种形式的网络服务。相对于销售商而言,网络提供商就是按照自己的营业常规进行营业活动,其地位是完全独立的。有鉴于此,可把网络提供商提供服务器使销售商能够开展营业活动看作一种活动,这样,该网络提供商就应当属于独立地位的人,可以构成销售商的常设机构。如果该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向某一销售商提供网络服务,根据UN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7款规定,同样可以构成该销售商的常设机构。

另外,对网上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可以通过对一些传统概念进行重新修订和解释,使其明确化。如对于特许权使用的问题,在征税时可以把握一个原则:如果消费者复制是为了内部的使用,就将其划分为商品的销售;如果用于销售,则将其划分为特许权使用转让。

2.调整营业利润与特许权使用费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此项调整工作,可结合前面所述有关数字化商品有偿提供的应税行为类别判别的方法和标准来进行。凡是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应被认定为经营利润;凡是有偿转让受法律保护的工业产权的许可使用权转让而取得的所得,应被认定为特许权使用费。

3.对居民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

主要是扩大来源地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相应缩小居民管辖权原则的适用范围。(1)将网上提供独立个人劳务的所得,全部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2)将网上转让特许权利的所有权的所得、证券转让所得等财产转让所得,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3)将网上提供劳务所得,至少是将提供技术劳务而获得的所得纳入所得来源地国的税收管辖范围。同时,进一步明确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适用,以及来源地管辖权优先行使后居民管辖权再行使时缔约国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方面的义务。

(二)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协调

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税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处理各国因税收管辖权重叠而对流动于国际间的资本和个人的所得进行重复征税方面的问题。国际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已经在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方面形成了被各国所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利益分配格局。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跨国交易而言,国别概念已经日渐淡出,几乎每个国家的税收都紧随其贸易跨出了国门,与其他国家的税收交汇于一处,从而形成了税基的“世界性”,并由此构成了远远大于以往国际税收范围的新的国际税收范围。因此,传统贸易方式下所形成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使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国政府从本国的长远利益出发,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全面、更深层、更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即构建一种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更具一体化特征的国际税收制度新框架,对世界各国的网络贸易涉税问题进行规范和协调。

参考文献:

[1]U.SDepartmentofTheTreasuryOfficeofTaxPolioy.SelectedTaxPolicyImplicationsGlobalElectronicCommerce,November,1996.

[2]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维托。坦兹。经济全球化对税收的影响(王逸译)[J].税收译丛,1999,(1)。

[4]陈卫东。电子商务发展对现行税制的影响[J].税务,1999,(10)。

[5]安德鲁。C.李。最后的新领域-对电子商务应怎样征税(罗宁、杜毅辉译)[J].税收译丛,1999,(5)。

[6]雷超。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冲击和挑战[J].税务研究,1999,(11)。

篇5

关键词:生产贸易;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89-04

日本学者并木信义(1990)指出:“国际竞争中相互角逐的是制造业产品,而服务业则在制造业的背后,间接地规定着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诚然,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多地把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尤其是生产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在大量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不仅来自于制造业本身,更重要地取决于其高级要素――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贸易的发展。

一、概念与诠释

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最早由Machlup(1962)提出,并将其归结为产出知识的产业。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1966)从服务对象角度界定生产业,强调生产部门服务的对象是需要继续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生产本身只是中间投入而不是最终产出。Browning & Singlelman(1975)从功能角度将服务业细分为四大类(生产、社会服务、信息服务和个人服务),并认为生产具有知识密集特征,能够为客户提供转型服务。Juleff(1996)称生产业是一种依赖并服务于制造部门的产业。Stull & Madden(1990)、Coffey(2000)、李江帆(2004)强调了生产的“中间连接”角色,不同于消费最终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服务,生产连接的是企业并为企业进一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而提供中间投入。总结来看,学者们对于生产业的概念主要是基于服务业的功能来阐述的,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生产业是指那些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品服务的行业,所提供的服务通常具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特征。根据学者们的观点,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广告、建筑、咨询、教育、保险、信息、银行、法律、租赁、专利、软件、电脑、旅游、运输等方面。

生产作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黏合剂,是先进工业化国家后期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因而生产贸易也就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余道先,2010)。Markusen(1989)是最早研究生产贸易的学者,其认为相较于产品贸易,生产贸易在获得贸易上要更容易一些。Francois(1990)强调,在专业化进程中对劳动分工和报酬递增作用更加明显的服务贸易为生产贸易。按照郑春霞、陈漓高(2007)的观点,生产部门的贸易就是生产贸易。庄丽娟、陈翠兰(2009)首先定义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给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投入的行业为生产业,进而生产贸易为这些部门的对外贸易。

二、生产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有关生产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已有学者就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生产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1.基于分工视角的理论研究。Ethier(1982)在Dixit和Stiglitz(1977)的框架下研究指出,某些国家虽然既不存在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也不具备要素禀赋优势,但是如果能够增加中间投入品的种类,也可以内生出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该国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Markusen(1989)直接在模型中加入生产投入因素,以此来剖析生产部门推动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且进一步提出发展生产贸易的重要意义。Francois(1990)假定垄断竞争市场中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生产过程被细分为更多的生产环节,生产者服务从纯粹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制造业效率。王菁和齐俊研(2015)在Marrewijk(1997)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生产变量,构建了一个生产者服务贸易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认为,生产作为一种高级的中间投入要素,其贸易的发展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优化和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占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攫取高附加值进而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2.基于竞争力视角的理论研究。Ochel和Wegner(1987)、Illeries(1989)、Coffey和Bailly(1991)从竞争力的视角研究生产外部化问题。当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制造业企业通常会通过外购、分包等方式来分散风险,以将资源集中于最有优势的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签订合约、外购服务形成的“半结合”式的非完全市场化组合形式(如企业联盟、分包等),可以使原生产单位既具有一定效率又能在竞争方面保持灵活性,而且能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Markusen(2005)构建了一个关于早期生产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垄断竞争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生产贸易对国内的熟练劳动力有部分均衡的替代效应;生产贸易的发展为本国最终产品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二)生产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1.生产贸易发展可以提高制造业效率。Hodge和Nordas(2001)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生产产品,将导致本国的生产、制造及服务部门的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Nicolett和Scarpetta(2003)利用分产业数据检验了生产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正相关。Amiti和Konings(2005)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中间品(包括生产)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高下游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Conway et al.(2006)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开放度较高的OECD国家的制造业生产效率也较高。Hoekman和 Eschenbach(2006)基于经济转型国家的实证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即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经济增长都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Arnold等(2008)研究了非洲国家的银行、电子和信息服务等具体服务部门的开放程度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Tarr(2012)考察了东欧国家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与下游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二者都得到了生产贸易自由化能够推动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观点。樊秀峰、韩亚峰(2012)从价值链角度研究了生产贸易和制造业分工的可能性,并就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生产部门对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和作用路径也不一致。蒙英华、尹翔硕(2010)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生产进口推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提升得更加明显;细分行业来看,其他商业服务进口、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进口和金融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不仅不会推动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付晓丹(2012)研究了我国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的影响,发现生产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促动作用不明显,但是却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生产贸易发展可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Hansen(1990)对丹麦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研,认为生产的外部化能够降低生产风险和应对偶然需求,有利于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Francois和W?irz (2007)考察了30个OECD国家的服务进口和商业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他们发现商业服务贸易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进口显著增加了制造业的知识密集度和出口市场份额。Wolfmayr (2008)对16个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贸易通过增加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密集度扩张了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外包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尚涛、陶蕴芳(2009)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了我国1982―2006年期间生产贸易发展与五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生产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是推动各部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会促进生产贸易的发展,当然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三、我国发展生产贸易以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根据学者们的观点,作为“制造业的高级投入要素”,发展生产贸易可从整体上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贸易可以增加对制造业生产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二是服务外包使制造业降低交易成本,并将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三是生产贸易自由化改变了价值链分裂的格局,促进形成空间集聚和规模经济。

基于我国生产贸易以及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诸多学者提出了通过了发展生产贸易来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汪素芹、孙燕(2008)、王影(2013)强调政府应该转变观念,重视生产贸易的发展。屈海群、宋芬(2011)也认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将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贸易转移,大力发展生产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制成品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余道先、刘海云(2010)指出,要正确看待我国生产贸易逆差,适当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产品的进口;优先发展现代生产贸易,带动服务贸易整体结构升级;大力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增长潜力大的现代生产业部门。蒙英华、尹翔硕(2010)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生产业发展存在相对落后、规模较小、服务质量较差等不足,这些不足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国当前还不具备提供大规模高质量的生产的能力,而中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尤其是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龙头的从制造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的转变,一定时期内中国只能从其他国家进口生产。成丹、赵放(2011)也认为,中国目前不具备提供高质量生产的能力,因此他们支持通过从外部进口与高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相关的生产,以达到实现货物贸易出口结构优化、提高中间产品相关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目的。樊秀峰、韩亚峰(2012)在文献中指出,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生产贸易的方式以及制造业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不同,为此政府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优先考虑进口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等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的生产产品;二是重点引进那些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明显、关联性强的外资服务业,以使国内单纯的制造业集聚能够向集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价值链集聚转变。李强(2014)认为,虽然目前的研究都表明生产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不像对发达国家那样明显,但是开放服务贸易乃是大势所趋。鉴于生产贸易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部门差异,“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开放生产各部门,这就需要政府熟悉本国生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知道哪些是竞争力较强的生产部门,哪些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的生产业部门。”

此外,对于我国如何通过生产贸易发展来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刘书瀚、贾根良、刘小军(2011)强调扶植本国高端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该调整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力求打造以本土企业为支柱的生产业国家体系。王影(2013)、屈海群(2014)认为,我国发展生产贸易关键还要靠自己,为此国家要鼓励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人才,并且国家政策上也应该加大生产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传输、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李强(2014)研究指出,由于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吸收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对生产效率的正向效应并不显著,发展生产业贸易并不能把国外的先进生产业技术直接转化为国内的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业的研发效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产品的进出口来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关于生产贸易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各个方面加以探讨和研究。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对于生产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也较全面。他们不仅研究了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的正面推动效应,而且也指出了生产贸易的负面影响。相较而言,我国的服务贸易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诸多研究都是集中于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较少涉及生产贸易,即便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也往往停留在服务贸易的正面效应方面。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普遍支持生产贸易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和效应来影响一国制造业的效率及竞争力。但是从研究中不难发现:第一,目前有关生产贸易发展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还比较薄弱,尚缺乏一个解析生产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对生产贸易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内在机制缺乏系统阐释;第二,国内外研究都较缺乏从各细分行业角度出发,来研究生产贸易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第三,国外学者往往不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因而难以提出相应的相关政策意见,而本国学者往往立足于国家的宏观视角,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言,其提出的相关意见也就缺乏了实际操作性。因而,有必要从中国的具体实情出发,以某个区域的视角来解读生产贸易发展对制造业的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从而改善该区域的状况。此为,我们将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并木信义.瑕瑜互见日美产业比较日美产业比较(中译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2] James R.Markusen.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3):46-65.

[3] Francois J.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3):189-201.

[4] 曾奕,李军.生产贸易的贸易模式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6,(5):12-18.

[5] 汪素芹,胡玲玲.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07,(6):11-17.

[6] 庄丽娟,陈翠兰.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32-36.

[7] 王荣艳.东亚各国(地区)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8):68-74.

[8] 蒙英华,尹翔硕.生产者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0,(7):38-44.

[9] 余道先,刘海云.中国生产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2):49-55.

[10] 顾国达,周蕾.全球价值链角度下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水平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10,(5):61-69.

[11] 成丹,赵放.中国生产贸易与中间产品贸易关系――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国际经贸探索,2011,(11):20-25.

[12]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5):4-14.

[13] 付晓丹.生产贸易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8):140-142.

[14] Machlup 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L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5] Juleff L.E.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Just a Service to Manufacturing? [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6,(3):389-400.

[16] Coffey W.J.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J].Urban Geography,2000,(2):170-183.

[17] 王荣艳,齐俊妍.东亚生产者服务与商品的贸易模式研究:基于制造业生产分割框架的探析[J].世界经济,2009,(2):23-36.

[18]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19]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5-41.

[20] Ethier W J.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3).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日益加强,然而经济贸易现状越来越表现为:资源向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公平的经济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的掩护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球化蕴藏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危机。

    世界各国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对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自然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二者目标取向一致—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换取贸易的暂时发展;也不能过度地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增长。在此意义上,我们探讨生态可持续贸易,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一系列阻碍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运动。至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得到世界公认的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效率、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构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生态可持续发展,即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改善全人类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第二,公平性。一是代内公平,给世界各区域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的环境利益来发展自己。第三,共同性。各个社会单位共同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

    三、国际贸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最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首先,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自然察赋、环境承载力不同,只靠国内资源满足生活、生产需求,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使国家间通过进口别国的可持续资源来减少对本国稀缺资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资源供应总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法大幅度提高的,若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则必须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最后,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能力。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国依存和影响程度增强,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技术和资金通过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各国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二)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

    首先,污染扩散。国际贸易会导致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产品甚至是危险废物在全世界转移和扩散污染。对进口国、出口国以及海洋、大气等公共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经济的放大效应。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因此,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之间存在目标差异。

    最后,对交通运输网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条件,贸易活动不仅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物,而且交通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发展。

    四、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生态可持续贸易的概念与内涵

    资树荣(2001)将可持续贸易定义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它通过商品、技术与服务的跨国交换,满足进口国消费与生产的需要,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在贸易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国际贸易对环境的需求。”其深层的含义在于: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贸易;积极促进技术交流和转让,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减少贸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一,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环境成本指产品从原材料到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费用。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实施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还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秩序的合理有序。

    第二,自由贸易原则。可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调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和服务贸易,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给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的机会。

    第三,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发达国家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资源,造成出口国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只有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实现公平贸易。

    五、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策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牧关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维护本国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同时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的义务。最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绿色经济体系。

篇7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我国必须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加快贸易法律建设与国际经贸关系协调力度,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推行网络贸易,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对外经济良性循环。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经济增长更多的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创新外贸体制和对外贸易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机构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篇8

一、样本选择

(一)教材选择原则相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教材而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种类与数量要少得多,英文原版教材很少见。因此,本文选取近年来出版的《国际服务贸易》中文版教材。教材选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所选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有相对完整的体系,不包含以下两类教材:一是内容补充式教材,在传统《国际贸易》教材中增补国际服务贸易内容;二是专门业务型教材,仅针对教育、旅游、金融、运输等特定行业服务贸易发展与业务操作进行论述。2.新近性原则。国际服务贸易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体系尚处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中,着重选取最近几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以反映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及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3.权威性原则。本文所选教材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在高等院校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优先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

(二)样本教材基本信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系统中,以“服务贸易”为题名进行图书检索,按出版日期进行降序排列,依据上述筛选原则,从检索结果中选取9本代表性教材,所选教材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材作者主要来自财贸类院校和设有经济学院的综合性院校,多是国际贸易领域内的资深教师,国际服务贸易教学及教材编写经验丰富,所撰写教材能较好地反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所选样本教材多为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能反映《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其中,陈宪主编的教材和程大中编著的教材出版时间稍微早些,编著体例及体系对后续教材影响较大。

二、差异比较分析

(一)教材内容依据上述9本样本教材的章节内容分布,可以将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归纳为以下13个模块,分别就各教材对每个模块内容的涉及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样本教材对内容的选择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差异与特点,1.除了刘东升和李小牧编著的两本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做了简化处理外,其他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概述、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多边服务贸易体制等模块内容均有详细的论述。这些模块内容在《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构成现有《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核心内容。2.服务业与服务经济原理在教材中主要起着背景铺垫与主题导入作用,相关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有所不同。程大中、陈宪、李慧中、刘东升等编著的教材对此论述均比较系统而详细,占据了2至3章的篇幅;冯宗宪和郭根龙、汪素芹等编著的教材则是直接入题,开门见山地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及特征等内容,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及服务经济原理;李小牧和王海文、陈宪和殷凤等编著的教材将服务经济内容融入到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中,没有单独立为一章,逻辑上显得更为紧凑。3.新近出版的教材大多对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业FDI与跨国公司、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细分行业或部门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竞争力等内容的处理则走向了两极分化,有些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有些教材则论述得相当详细。新近出版的教材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都做了详细分析,有些教材甚至将其独立作为一章内容。4.有些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了创新和特色,比如陈宪编著的教材对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安排专门章节进行论述,从人力资本角度解释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4];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提供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解释[5],这些内容在其他教材中很少涉及。

(二)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的内容组织需要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与课堂教学要求,一般应在适当的位置安排章节提要、图表、专栏、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复习思考题等内容,便于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现行教材内容组织比较如表3所示。通过对教材内容组织的比较,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每章结束后均安排有复习思考题,但大多是知识记忆性或内容复述性的,同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启发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2.大多样本教材没有使用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尤其是阅读推荐,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为学生深度阅读提供素材线索。3.专题阅读材料少、形式单一、多以单一案例形式为主,专题阅读材料是嵌入教材内容中的多种素材,如各种专栏、背景资料、经济学家小传、案例分析、重大经济历史事件、重要文献述评等,这些内容嵌入教材的位置灵活多变,可以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整体而言,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对章节组成要素的组织设计不够灵活,版面设计比较呆板、单一,要素组织创新不足,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自主学习需求缺乏充分的关注,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引和素材线索不够丰富,不便于开展启发式课堂教学和探究式自主学习,不利于有效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传播效果,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有待改进。

(三)教材逻辑体系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大多遵循“导论―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体系架构,只有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采取了“导论―实践―理论―政策”的逻辑体系架构。前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演绎式逻辑思维,即运用已学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分析相关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可以起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后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归纳式逻辑思维,试图从各种服务贸易实践问题中归纳其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逻辑体系更适合于理论性偏弱的课程教材。从所考察的九本《国际服务贸易》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的作者偏向于演绎思维式逻辑,但在导论的入题方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阐述视角、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涵盖的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教材逻辑体系比较如表4所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导论的入题方式大体上有间接导入和直接入题两种,间接导入是先阐释产业服务化和服务经济原理及规律,再引入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特征,而直接入题则不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开门见山地直接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特征、统计及其发展现状等内容。多数教材采取的是间接导入方式,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及汪素芹编写的教材采取了直接入题的导入方式。相对于间接导入而言,直接导入有入题快、节约篇幅的优势,但缺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背景及产业基础的相关分析,不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演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块内容,也有教材将劳动价值论放在导论的内容中,主要分析服务的效用与价值特性。蔡宏波、汪素芹编著的教材中运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原理,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将国际服务外包和服务业FDI也纳入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刘东升编写的教材及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均没有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述,这可能与两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有关,前者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后者适用于非财经类院校涉外专业,因而,这两本教材更偏重于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多边服务贸易等内容,有些教材偏重于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介绍,但对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分析较弱。国际服务贸易实践包括服务外包、服务业FDI、国别服务贸易实践和部门服务贸易实践,也有教材将服务业FDI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之一,用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动因,比如李慧中、冯宗宪和郭根龙等编著的教材都具有这个特点,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践的教学内容是否涉及与涉及的深度,不同教材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三、教材建设改革建议

教材是推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也是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导论―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内容,既突出了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特殊性及其适用条件,又反映了国际服务贸易实践做法及其新趋势。但是,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这一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设得尚不普遍,在教学大纲制定及教材内容编排上有待探索与完善,不同教材对相关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有较大差异,本文从学科创新、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的视角,提出以下几点教材建设改革建议。

第一,根据教材适用对象,正视教材差异与创新。如果把《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看作是一种差异化产品,那么不同教材之间实际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只是这种替代性是不完全的,但正是这种不完全替代性特征,为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偏好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比如,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应该更多偏向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实际操作与现实问题。当然,读者也可以通过教材的比较阅读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发现问题。实际上,消除教材的差异并不难,汇编一本内容多而全的教材即可,但这样容易造成教材在所述内容上浅尝辄止,缺乏专业深度。因此,作者需要根据教材的适用对象需求,在保证教材核心内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努力追求《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教材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内容选择上的创新与特色,教材内容的组织及编排创新同样重要。国际服务贸易涉及不同经济体、不同细分行业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内容多而杂。没有必要将这些内容全部罗列进教材,可以将相关内容作为阅读材料或延伸材料配置在教材的适当位置。这样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也可以增强读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高教材的可读性,这也是国外优秀教材的通常做法。需要加强课堂讨论素材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和交流探讨,便于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国际服务贸易导论这一章的后面,可以安排“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的专题阅读材料或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或自主收集和更新数据,进行课堂交流讨论,没有必要再另立一章论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了。

第三,增强教材导论的吸引力。不同教材在导论的处理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对于新入门的学生或读者而言,导论是这门课程的说明书,一个好的导论实质上就是这门课程的广告文案,一个成功的课程导论能帮助学生或读者快速了解这门课程开设的背景、性质与基本内容,并激发其继续阅读的学习欲望。如果导论环节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及服务经济原理论述过多,会导致入题太慢,对于急于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知识的读者而言,可能抑制了其继续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另外,这些内容与产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所重复,难以实现导论在整本教材中应起到的作用。所以,《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导论部分可以尽量压缩在一章之内,集中有限篇幅论述好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力图达到背景铺垫与引入正题的双重作用,内容过于庞杂反而不利于快速切入主题。

第四,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领域一门新兴的分学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不同作者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的认知也不一致,导致现行教材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差异较大。综合现行教材理论体系,大体可以从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种视角分别加以论述。在教材中应该指出传统货物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局限性及其不足,着重论述一些纯粹阐释国际服务贸易动因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增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新问题、新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力度,充分挖掘国际服务贸易的独特性,增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理论生命力。

篇9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篇10

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一个进口产品的全部价值都记入最终出口该产品的国家。但目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产品的加工往往涉及多个部件,每个部件的生产分别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整个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也可能发生在一个或多个国家。为此,该产品在卖给消费者之前在最终出口国实现的产品附加值可能只占产品总价值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产品的全部价值都记入最终出口国就夸大了该国的出口地位,造成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贸易收支数据的失真,由此可能导致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制定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对出口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为了纠正以上错误,报告主张对全球贸易进行重新评估,将“增加值”的概念引入贸易统计,从而更加准确地体现一国的贸易份额。

报告以中美贸易逆差为例直观地说明了以上观点。根据媒体报道,一台苹果平板电脑(iPad)使中美贸易逆差增加了287美元。这一数据极具误导性,因为中国每组装一台iPad所实现的产品增加值仅为12美元。以此类推,报告对2008年的中美贸易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按照传统的统计方式,2008年美国对华出口71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3560亿美元,中方顺差2850亿美元。引入“增加值”的概念后,2008年美国对华出口6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2240亿美元,中方顺差1640亿美元。两个数据相差高达1210亿美元,相当于中方顺差减少了40%多。

道理显而易见,贸易重估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增加值”为基础来进行贸易统计不但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而且可以大大地缓解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失衡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