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科学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系统科学是对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除外系统科学又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在大型军事科研项目的社会背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背景:整体思维的科学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汇流,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由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科学方法。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也是这样出现了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70年代以来,又相继产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新三论)和超循环理论,极大的深化和发展了系统科学理论。
二.系统科学包括的内容
系统科学所包括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三.系统科学所研究的内容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如对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应立即立项组织科学调研,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使这项工作有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各个局部与整体间关系更加协调,各项目标更加合理,宏观调控更为有效,还可实现预警作用,及早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出发,把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最佳的处理和解决具体系统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方法的关键是考察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如:对于研究教育系统中,我们要知道影响我们现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们就要从教育这个系统出发,联系我们现在教育的制度,师资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外部环境等问题实行综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现代教学本质和规律。
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层级性原则:层级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就必须从系统的这一普遍特性出发。
3、结构性原则:结构性是任何系统所共有的重要属性,因此,结构性原则是系统方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统方法最基本的出发点。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是通过系统整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从系统整体出发,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
5、相关性原则:由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系统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必须与这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统方法的相关性原则也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6、模型化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时,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统的模型以代替对象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7、最优化原则:系统整体的最优化,既是系统方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系统方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贯穿与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过程的始终。
六.系统科学目的
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如为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我们用系统科学去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合理的工作目标。一是短期工作目标,二是长期工作目标。短期工作目标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大部分(90%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工作目标应该是: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岗、分流、置、再就业制度和机制。通过进行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系统分析研究,并不是脱离当前的工作实际,既要考虑长远的工作目标,也要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可以分时间阶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础性工作,又做到长远目标与当前工作相结合,
使当前的工作得到改进,使得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
七.目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向
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如:对于金属材料,有两个这样的科学问题。(1)能否将已建立的电子结构、相结构和组织结构3个层次的理论整合成相互关联的系统理论?(2)金属材料系统中合金相的多样性是否由基本结构单元序列的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为此“金属材料系统科学”提出了“基本原子团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是构建合金相的三个基本结构单元的新见解并建立了计算合金相状态、能量和体积的新方法。实施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时开展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
八.系统科学发展的成果
1.近年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体育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总结经验,使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筹备举办第三届亚冬会的黑龙江省体委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他们认为,系统科学的运用,为举办好第三届亚冬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管理的保证。从近两年来的筹备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所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们借鉴北京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经验,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去组织管理筹备工作。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术运用上的突破。
2.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系统科学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研究如何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帮助物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学科。它是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标是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和强调用户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参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活动,使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更加适合管理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以采集、处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应用标志着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献:
篇2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有什么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各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核心知识点,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技术与媒体、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追求感染力和灵活性,追求在视觉和听觉中获取知识。随着各地都在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争创现代化教学设施,纷纷设立语音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而现有在职的老教师对这些新技术都很陌生,各类中小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科的后起之秀,就业趋势逐年看好。
不过专业能力不好的毕业生进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教学和管理机房。由于该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当教师的可以改行去电台、电视台、计算机软硬件公司等。毕业生可选择的行业幅面宽,就业单位除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外还会重点考察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实际操作水平,所以,那些图像处理技术过硬、计算机软件技术过硬的有真本事的毕业生,获得高薪也并不难。
拓展阅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1、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学习理论知识、教学与课程论知识、传播学知识、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等。
2、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试听媒体技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视听媒体理论、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影视技术、音乐和美术的基础知识等。
篇3
关键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74-03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本科教育简介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著名公立大学。成立于1872年,现已发展成弗吉尼亚州内规模最大、提供学位最多的创新研究性综合高校。在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第30名,在全美大学排名第71名,工业系统工程专业在全美排名第3名。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有教职工1300左右,本科生22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是一个学术风气及研究气息极佳的学校农学、工程、建筑等传统学科是其最强势的专业,许多专业排名全美前20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由占地2600多英亩的主校区和分布其他六个地区的分支及研究机构组成。拥有100多幢建筑和一座机场。此外,在瑞士还设有海外教学基地,在州内拥有1700英亩的农业研究基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为特高研究型大学,是美国最强的四大理工院校之一(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弗吉尼亚理工)。工业系统工程(Industrial System Engineering)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强势专业之一。作为工学学科的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分析复杂系统并建立抽象模型从而改进系统。与传统工程学及数理学科不同的是,这一学科的重点在于研究决策者(人)在复杂系统中的作用。在传统意义中,ISE工程师的工作集中在设计、执行、评估及改进集合人力、资金、信息、知识、厂房、设备、能源、物料,以及流程的制造业生产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ISE工程师投身到诸如物流、信息、金融、医疗、服务、研发、国防等行业当中从事系统分析工作与改进工作。毫不夸张地说,ISE工程师能在任何领域当中发挥相当可观的作用。ISE工程师在获得工业工程学位之前也往往学习过数学、统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或其他工程类的学科。ISE工程师能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更为理性化地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解决产业系统中的重大管理和系统优化问题。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帮助ISE工程师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三,系部内设置有22个实验室和10个研究中心,其拥有优秀的讲师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该校在工业系统工程科研方面也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被认为是全美最顶尖的14个合作项目之一。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教育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其中不乏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学习的地方。
工业系统工程本科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工业系统工程学系是一个顶尖的系部。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由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工程评审委员会认可的工业工程学( BSIE )学士学位。这是在全美最知名、评价最高的工业工程认证机构之一。从该系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有诸多选择,其中,包括制造工厂、配送仓库、医院、航空公司、铁路、银行、游乐园、管理咨询、军事以及联邦政府机构。工业工程主要目标之一是创造有价值的组织。例如,通过提高集成系统的性能,来提高质量、生产效率、成本、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他们的学生应对各个行业的挑战。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专业(以下简称VTISE)的课程设置非常详细,本科生需要修满包括理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统计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核心相关课程共计136学分,如表1所示。
除了学分上的要求之外,VTISE还对本科生提出了其他的学习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1)微积分相关课程必须取得C以上成绩,否则不允许其进行更高等级的课程的学习。(2)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取得C以上的成绩,否则不为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3)所有本科毕业生必须通过美国宪法规定的相关资格考试才能毕业。(4)只有在学习了一门或者多门基础课程之后,才能进行更高级的课程的学习,具体要求如图1所示。
从以上内容来看,VTISE对课程方面的要求有四个特点值得国内本科院校的学习。
首先是对于数学、统计学类课程的重视。VTISE的课程设置中,这两类的课程共需修满23学分,并且对这些课程做出了成绩上的要求:取得C以上的成绩。同时,该系的其他课程也十分重视数学理论的学习。数学、统计学的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的课程以内的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思辨能力及推理能力等理性思维能力,可使学生养成一种理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将问题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的能力。这无疑能够提高工业系统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其分析能力与创新意识,使其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业工程师应有的素质。
其次是对于实践、实战的重视。在VTISE的课程设置中,各类实验、实践课程占有多达21学分,同时,还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社会实践要求。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多采取通过实际问题引出相关理论的教学模式。反观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直接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疏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应用,灌输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令学生难以接受,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VTISE为每一位本科学生安排了6学分的英文写作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对技术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的能力。而在国内高校中罕有学校会为学生安排如此多学分的语文方面的课程。理工科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普遍缺乏语言、文字方面的表达能力。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国内的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最后是对于选修课的重视。VTISE为选修课设置了33学分,占总学分的24%,相对国内外其他大学所占的比例要大,并且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度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各个学术领域,旨在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开阔思维。不同主题的选修课的风格也各具特色,塑造了不同特点的学生。
工业系统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方向设置
VTISE为本科生设置了五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人因工程和人体工程学(HFEE)、管理系统工程(MSE)、机械制造系统工程(MFG)、运筹学(OR)、一般工业工程(IE)。
其中,人因工程和人体工程学(HFEE)是以人为核心因素,将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人体科学知识应用于作业管理和工程技术设计,特别是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人因工程和人体工程学(HFEE)关注的是设计工作,目的是令机器、操作和工作环境与使用机器的人的能力相兼容。该方向需要深入学习安全、人体因素相关方面的知识。
管理系统工程(MSE)是以企业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组织管理技术,是一门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综合交叉性课程。其基本思想是坚持整体观念、统筹兼顾,运用相关的优化分析方法,实现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该方向需要深入学习经济工程、企业整合、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MFG)是为制造型企业解决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依托系统建模、计算机仿真、系统优化、精益生产的技术来解决相关问题。该方向需要深入学习系统建模与仿真、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运筹学(OR)是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解读运行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它把有关的运行系统首先归结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得出能够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运行的最优方案。该专业方向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工业系统工程的各项建模方法以及统计学方面的知识。
一般工业工程(IE)主要是针对那些对上述四个方向不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具备相当广度的教学。一般工业工程的学生会学习上述四个方向的全部内容,但是在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上会比上述四个方向要低。
课程安排及教学模式
VTISE本科生入学以后,可以从五个专业方向中自由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以一般工业工程方向为例,介绍一下VTISE的课程安排。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VTISE在每一学期会为学生安排4~6门课程的学习,虽然每学期课程的数量较少,但是课程难度大、成绩要求高,学习起来并不轻松。VTISE课程安排层层深入,内容紧密相连,而且不为学生安排与专业方向不相关的课程,降低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和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一点十分值得国内各高校学习借鉴。
VTISE的课堂教学是非常开放的,对于教学模式没有硬性规定,完全由教授选择最合适模式来进行教学,不拘泥于形式。课程一般没有固定教材,一般是由教授在课前指定一本教材,再由学生自行购买或借阅。VTISE的课程难度普遍较大,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是很难在课堂上跟上教授授课进度的。值得一提的是,VTISE的教授们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几乎在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教授都会布置2~3个有关此课程的实践作业,如为可口可乐工厂设施规划进行虚拟设计、为沃尔玛进行虚拟供应链管理等,以此作为这一学期的考核标准之一。而在一门课程的总评中,这类实践作业占到40%的比例,课堂表现占10%,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成绩占50%,因此,很难出现学生仅靠期末一次考试就能过关的情况。
VTISE的本科生研究生共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有特色且值得学习的。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没有太大区别,授课内容也基本相容,只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深度不同。对此,VTISE采取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授课、分层级考试的模式,节约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一举两得,值得借鉴。国内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分别授课,但是讲授内容基本相容,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此外,研究生有一部分跨专业报考和录取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需要从基础学起,研究生单独授课课程难度和起点较高,对于此类学生授课效果较差。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国内高校工业系统工程相关专业的借鉴,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习与就业
VTISE十分重视本科生的实习,他们认为学生在实践中学得的经验远比在课堂上得来理论要宝贵。为了鼓励学生实习,一方面,VTISE积极为学生提供关于实习方面的指导,如指导学生制作求职信、简历,为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等;另一方面,积极与各大公司联络,大力推荐本校学生前往实习;同时,VTISE会为正在实习的学生在上课时间方面开绿灯,并且实习期间的学生,经过证明最多可向学校请假一年,确保学生不会因时间冲突丧失宝贵的实习经验。
从VTISE走出来的学生具备极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保证了VTISE的高就业率。该系部本科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平均起薪达到8万美元。这与VTISE合理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系作为全球工业系统工程领域教学科研领跑者,每年能够为世界培养400余名工业系统工程领域本科生、研究生,其高水准来源于高素质的教授队伍、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科学的课程安排。
参考文献:
[1]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DB/OL]..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重任。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面临更多限制和困难的处于劣势的女研究生教育以及其就业形势令人堪忧。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不以在校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也不能用在校表现来完全衡量,而是融合了学生自身条件、个体素质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1]
二、用SWOT分析女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一)SWOT分析
1、内部资源分析:
优势:
(1)、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
女研究生一般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是由入学考试在专业知识方向上的选拔功能所决定,另一方面是女研究生普遍比较认真仔细,在读研阶段对专业领域进行系统科学学习的结果。
(2)、高学历的研究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研究生较本科生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进行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更坚实。同时,研究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迅速反应能力都比本科生更胜一筹。
劣势:
(1)、女性生理、心理的弱势。
女硕士生毕业年龄一般在26-29岁之间。所面临婚姻、生育的问题比大学生紧迫。另外女性在生育情形下,应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就会考虑招收女硕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女性所特有的脆弱心理在女硕士生身上也一览无余,实践活动中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够坚强,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经常不知所措,受感情生活的影响大。[2]
(2)、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
女研究生大多希望选择工作稳定,薪水和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压力不大等职位。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类型的岗位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把目光放在了类似岗位中,"僧多粥少",势必导致绝大多数的女研究生难以达到期望的水平。
2、外部环境分析:
机遇:
(1)、国家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并且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研究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他们在新兴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3]
(2)、政府大力支持,成立创业基地。
2009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共同启动"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通过组织优秀创业女性和专家学者走进高校、推动企业与高校牵手结对等方式,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6700多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拥有1.2万多名创业导师,为女大学生提供了16万个见习岗位,帮助超过13万名女大学生实现了创业就业。
(3)、研究生培养单位转变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质量。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通过改进教育管理体系,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和加强研究生学业考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威胁:
(1)、性别偏见影响女研究生的就业。
社会传统观点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造成女研究生在就业中遇到年龄限制或附加苛刻要求等不公正的待遇。[4]
(2)、用人单位的效益优先观念。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同样追求"少投入、多产出",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注重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女硕士生就业时正值婚育年龄,无形增加了单位的用人成本,难免会使用人单位承担比雇用男性毕业生要多的成本。
(二)、构建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矩阵
三、 通过分析找到提高女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一)、加强专业学习,发挥已有优势。
招聘研究生的岗位一般都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对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校的女研究生要预先根据个人努力方向和专业情况,规划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勤奋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将是择业最大的资本。
(二)克服自身劣势,提高自我定位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当看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女研究生必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自己,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三)不断努力,把握环境机遇。
要认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塑造和提升社会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等。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5]
(四)积极实践,避免外在威胁。
女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不仅要加强社会实践,更要注重提高实践的"含金量",把实习过程由"粗浅"向"精细"转化,要在实践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张淑茳,王开业.对研究生就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3]刘利舱,郑子莹.理想与现实:浅析女研究生就业状况[J].理论界,2006,(02)
篇5
摘要:在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教育技术也要有改善。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状及问题;如何改善
教育技术是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良好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需要有硬件的保证和软件的支持。合理的选择媒体,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开发适于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都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跟不上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果设施跟不上,理论与实践就不能相结合,也就称不上是完整的教育技术。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岗位已经不再是摔不碎的“铁饭碗”了,而更多是采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分配方式。教育技术学专业宽泛的目标定位,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因此,要使专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是确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应该处于动态的调整当中,适时地调整专业要求和设置,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部分院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一直沿袭着原有内容和模式,即使有所调整,也只是增加或删减了一些课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不作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墨守成规,那么终有一天会成为被时代所抛弃的包袱。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实践环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联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叉性学科,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理所当然地多安排与实践相关的环节。但是目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安排的实践环节并不多见,只是安排了一些与其他理科专业学生相差不多的实验,而基本技能如网线的制作、布线、计算机的组装和拆卸、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性环节都涉及不多;又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常常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欠缺。这就造成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钩现象。
二、加快教育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技术能力尤显薄弱,要加强他们对技术的理解,使其在教育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起到沟通、协调、控制和交流的作用,从而科学的完成对需求分析的设计,以及项目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管理、评价等方面能力。
(二)课程设置构想
根据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注重发挥原有学科优势,注重课程设置的实践性,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可以从计算机类、管理类、工程类课程上加以考虑。
(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适当的增设实践课的比例,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让学生亲身走上讲台,使学生能够在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对教学过程有所感悟和理解;可以开设计算机的软、硬件方面的课程,如软件工程,让学生们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推广,使学生能够对教育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有个宏观的把握、对企业的运作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在选修课中安排有关企业文化、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讲座或是座谈,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企业家、软件开发人员等,为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中地位和发展取向提供机会,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找准位置
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第一类是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第二类是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第三类是计算机学科中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相关人员(如从事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等)和相关学科的教师。
教育技术领域要发展,必须进行定位,不是照搬国外的AECT2005或修改之的问题,而应是完全立足国内的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背景、如此多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工作前途出发,以系统观、人类学、社会学、后现代、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等理论的东西指导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影响战略、持续发展等重新思考,教育技术专业快速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际平.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1.5
篇6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科学;湘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136—06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区域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外研究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如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如循环累积因果论、增长极理论和倒“u”型理论等)两大流派;而国内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发展机制、评价体系、政策措施等展开。区域协调发展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而是二者结合的、动态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陈秀山,2006),范恒山(2011)从比较优势、区际互动等方面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研究者纷纷从系统论的视角探讨其作用机制,如覃成林(2011)、刘志彪(2012);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模式、聚类分析法、熵值法等建立评价体系,如覃成林(2011)、孙倩(2012),且评价焦点侧重于“度”的判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带有强烈的应用取向,研究者纷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诸如加强经济协调(韩兆洲,2012)、深化区域合作(张红梅,2010)、强化政府职能(杨晓,2011)、利益补偿(吴冠岑,2009)、文化认同(李宜强,201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2012)曾在《求是》杂志撰文系统阐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到2020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因此,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阶段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2011年11月国务院在湘西自治州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给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湘西地区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湘西地区(包括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占据了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共71个县市区)的大半壁江山。湖南省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禀赋等影响,至今尚未能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区域内恶性竞争大于协同,区域系统有序发展乏力。实践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纵观现有研究,对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选择湘西地区这一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深入探讨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对策,“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参考,对湖南乃至全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系统科学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在开放的环境中由邵阳市、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四个空间子系统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通过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
(一)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熵减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孤立系不能自发地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在开放的非平衡耗散状态下,在存在负熵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耗散的有序化结构——耗散结构。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函数,是系统内部无序结构的总量,熵值越大,系统就越无序。在开放的条件下,系统熵s的改变dS包括系统与外界的熵流dos和系统内的熵产生diS,即dS=d.S+diS。熵产生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所引起,故diS≥0。只要des+dis
1.湘西地区内部相互开放,实现区域一体化。湘西地区协调发展,必须首先在湘西地区四市州实现相互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首先,应该加强市州协作,引导劳动力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有序流动,实现湘西地区劳动力要素流动一体化。其次,必须加快开放资本市场,形成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使本地区的资金余缺能在区域范围内调配,实现湘西地区金融流动一体化。最后,湘西地区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区域技术流动一体化。
2.湘西地区对外全方位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湘西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面向全球范围引进来走出去,“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从而持续增加系统的负熵值,形成耗散结构。首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开放。继续巩固矿产品出口市场,加大特色农产品、饮料酒类出口力度,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积极进口本地区急需的稀缺资源,尤其是锰矿精深加工技术设备。其次,加强国内开放和合作。应抢占先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优势产业进入湘西地区;加大与周边5省市区(湘、桂、黔、渝、鄂)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协作力度,拓展湘西地区发展空间;加大与长株潭及湘中、湘东地区的合作与开发,使湘西地区有机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二)基于协同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驱动机制
协同论认为,虽然系统的属性互不相同,但各系统问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作用是系统结构有序的内在驱动力。任何复杂系统,通过外来能量的输入,或者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点,协同作用就会在子系统之间出现,在临界点使系统发生质变,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走向稳定。系统内的竞争使系统丧失整体性,子系统的个体特性得以保持,维持其状态;如果没有竞争,则子系统将最终趋于“平衡态”,子系统完全相同,系统就会“死亡”。系统内的协同使系统保持整体性,子系统集体性的状态得以保持,并加强这一趋势;如果没有协同,则系统的不稳定会加剧,最终系统就会崩溃。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推动并实现了系统的发展。湘西地区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和空间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是推动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湘西地区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经济、社会、生态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功能结构维度,三者构成一个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构成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协同表现为:经济发展为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生态保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环境和资源支撑。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强化三者的协同。其竞争表现为:经济过快发展,加剧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生态恶化乃至崩溃,引发人口迁移和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会限制经济发展,影响人类活动开展和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发展不平衡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经济发展的就业压力和资源消费压力,社会保障投入牵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科技教育落后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者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在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尽力避免。
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作用表明,三大功能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其协同效应是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湘西地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子系统相互协同使区域系统保持整体性,并不断加强这一趋势,最终实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湘西地区作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始终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的坚强保障。社会功能子系统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完善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保证。生态功能子系统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功能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作为整体限制开发区,湘西地区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容量,保持湘西地区的生态优势。
2.湘西地区空间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湘西地区4市州地域相连,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生共荣,这四大空间子系统构成了湘西地区的整体。空间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呈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湘西地区4市州行政地位相当,中心城市缺失,行政地位的对峙造成畸形的区域壁垒,导致无序竞争;经济发展的政绩渴求往往带来产业政策的求大求全,导致产业结构趋同。4市州在资源、项目、投资等方面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重复投资,造成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区域内部竞争使资源、要素向更具发展效益的地区集聚,形成区域发展“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邵阳、怀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湘西地区相对容易成为“增长极”。
湘西地区4市州之间协同主要体现为4市州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发展要素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产业发展方面,以张家界为龙头,邵阳莨山、湘西凤凰为中心的湘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圈正在形成。基础设施方面,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的合作不断深化,邵怀、常张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吉怀、张花等12条在建高速公路全面推进。要素方面,人才、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增加。区域内部的协同,使发展较快地区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形成扩散效应,极化效应逐渐减弱。
3.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序参量
哈肯在协同论中阐述了序参量概念,用以描述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序参量为零时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到达临界点时序参量最大,系统出现宏观有序的结构。当系统处于耗散结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决定和主导系统的演化方向、最终结构和有序化程度。区域市场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发展方式、生态环境等要素,不仅是各子系统竞争和协同的结果,而且主导和控制区域发展进程,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作为区域系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这些要素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序参量。通过对这些序参量发展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区域协调有序发展。为此,湘西地区区域市场发展必须由条块分割的地区垄断、行业垄断模式向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体系转变,实现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下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布局必须由区域内关联产业割裂发展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方向转变,建立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各自建设、各自负责向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转变,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区域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超循环理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演化机制
按照超循环理论,循环包括由低到高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反应循环的个体组成一个子系统,子系统催化循环组成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复杂的子系统超循环,超循环基础上再超循环,不断发展演化,使得系统的结构层级不断加大,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性和有序性不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由要素所组成的子系统之间、子空间之间都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的过程中,有些要素自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却可以诱导其他要素改变,包括改变其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从而引发更多的反应,这些要素可称之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催化剂。子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发生的竞争和协同,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其相互作用的方向、速度、力度等发生变化,进而生成新的要素,即为发生反应循环,这些反应循环的循环形成催化循环,催化循环的循环形成超循环,由此,不断演化发展。而整个区域系统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循环过程中走向协调有序。因此,超循环是区域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化的内部实现途径。
1.区域协调发展的反应循环。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都存在反应循环。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企业获取要素、生产产品、供应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应循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企业必须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于是,经济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集约型发展要求,生态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子系统反应循环产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法律、政策、制度。
2.区域协调发展的催化循环。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的各种要求,就是催化循环的催化剂。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之间在这些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循环,又产生了消费者的有机偏好、贸易的绿色壁垒等催化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
3.区域协调发展的超循环。首先,湘西各县市在产业发展、经济市场、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分别形成各自的循环体系,每一个循环单元既有效进行自循环,也对其他单元的循环产生作用。各县市的循环体系超循环,形成各市州的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湘西地区通过市州循环体系、城乡循环体系、区域市场循环体系、基础设施循环体系、社会治理循环体系等形成多维循环和超循环体系,使区域走向更有序的协调发展。
三、系统科学视角下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区域市场协调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湘西地区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努力构建一体化的湘西地区区域市场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1.实施一体化市场规则。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制定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政策规则,消除行政区域性市场壁垒。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编制湘西地区市场发展总体规划,实施统一的就业社保、技术研发、商贸财税、物价工商、招商引资等政策,按湘西地区整体产业规划推进产业布局。
2.建立一体化要素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设统一的要素和商品市场,完善各类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形成湘西地区市场共同体。建立湘西地区技术交易市场,促进各类产业和创新技术在各县市自由转移。建立湘西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劳动力在县市、城乡合理流动。深化金融改革,积极促成设立湘西地区共同开发基金或湘西地区开发银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3.培育区域性市场流通体系。重点建设以消费品配送服务为重点的边贸物流体系、以果蔬茶为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中药材交易为特色的医药物流体系、以矿产品精深加工配送为核心的工业物流体系、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的邮政物流体系,形成以怀化市、邵阳市为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以张家界市、湘西州为市级物流节点,多层次、高效便捷的湘西地区边贸物流网络。
4.着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农村市场发展滞后,严重制约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等民心工程,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建设好消费品市场,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和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以乡村两级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企业为重点,以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的农资流通体系。
(二)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区域特色产业体系
湘西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小,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低,实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矿产品精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拓展升级旅游业,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湘西地区优势、希望和潜力在旅游业。应该充分发挥湘西地区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个龙头、二个中心、五个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带、六大功能区”,将湘西地区建设成为中外驰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组建湘西地区旅游开发集团公司,有机整合湘西地区现有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潜在旅游资源,连点成线,形成板块,集聚发展,整体营销,多层面开发完善特色旅游产品,全方位延展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规模效应。
2.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现代农业。湘西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必须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种植。加快建立黄花菜、柑橘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
3.集中力量发展生物医药业,打造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湘西地区拥有优越的中药材种植条件、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悠久的民族医药文化、庞大的消费市场等医药业发展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发展湘西地区丰富的中草药种植资源,加快建设中药材市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着力打造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市场交易到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制造的中药产业链。重点培育湖南西部中药谷、邵阳宝庆工业园两大园区,发挥其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方面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4.改造提升矿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国性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作为湖南主矿产区,湘西地区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必须着力改造提升矿产资源产业,大力推进锰、铅、锌、钒资源开发整合,规模开采、集约经营,升级技术结构,调整矿产品结构,实现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高耗能产品向低耗能产品的转化,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利用。
(三)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和相互封闭,严重制约了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是湘西地区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交通设施及交通管理一体化。统一规划建设湘西地区道路系统,形成道路网络一体化;合理规划建设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推行公共交通设施一卡通服务,实现公交设施一体化;统筹考虑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一体化;共享交通管理资源信息,开展交通管理远程识别、认证,实现交通管理一体化。
2.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一能源规划,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环境的综合效益,构建一体化的城市能源开发与基础实施建设体系。重点加强湘西州500千伏变电站和湘西州至牌楼、宝庆电厂至长阳铺等500千伏线路建设工程,加强城步、吉首、永定、溆浦等220千伏输配电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建设覆盖整个湘西地区的管道天然气网络。
3.信息共享与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电话同网同费为基础,建设湘西地区一体化的通讯网络。大力推进湘西地区宽带综合业务网建设,形成湘西地区统一的同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城际城乡互联互通、同网同号同费。加快湘西地区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进度,建立湘西地区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湘西地区人民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农村网络远程教育,全面提供劳动力素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四)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功能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缩小空间子系统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不同空间子系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而生态环境直接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恶化将直接降低国民幸福指数。因此,在湘西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建立覆盖整个湘西地区的生态网络和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湘西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1.切实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湘西地区山峦密布、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生态保护与领导责任、政绩考核挂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篇7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2[1]步于20世纪30~40年代。它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而诞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承担着带动整个教育学科群步入信息时代的重大使命。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无论在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组织机构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前几年,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容易就业,不少的院校开始创建教育技术学专业,大量的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专科生;近几年,又有不少的院校,开始感觉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已经不受社会的欢迎,就减少本、专科生的招生数量。教育技术学学科经过了短暂的辉煌,就陷入了低谷萎缩阶段。这种大起大落阻碍了本学科的健康成长。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专科生除了升本或创业无其他路可走。面对这种现状教育技术专科专业招生很不乐观,教育技术学专科专业如何立足如何发展成了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本校及相关院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科专业的问题及发展做以下阐述。
二、教育技术学专科发展现状
1.教育技术专业的开办情况
招收专科生的学校有8所,其中5所学校既招收本科生也招收专科生,另外3所学校只招收专科生而且均为市级学院。在专业的归属上,也是五花八门。
2.教学条件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本学科专科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在实验条件方面处于不能满足或只能部分满足教学需要的状况。
3.课程开设情况
从开设课程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的开课率达100%,数学、物理、摄影基础的开课率达90%以上,有70%以上的学校开设了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编导制作、教育电声系统、C语言、Authorware等课程,仅有55%的学校开设了“学与教的理论”、“网络技术教育应用”课程,由此可见,专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在本科课程上做了适当删减,毫无专科特色。
4.学生就业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教育技术专科生毕业后8%的学生升本继续学习,2%的学生到学校任教师,其中60%的学生从事非本专业的教学。于此可见,教育市场不认可,用人单位不聘用,培养的专科学生无用武之地。就业形式相当严峻。
三、问题探究
上述现状的出现原因很多,笔者就个人之见发表一下看法。
1.教育技术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含混不清。专科生与本科生区别不明显。专科生的培养应该针对社会的不同需求,各种类型的学校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明确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也应有所侧重,体现本专科的不同。
2.学科建设不健全:
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因素构成。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可以把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看成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其学科建设是由人、财、物、信息、课程、科研、课题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大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影响到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个要素的功能都得到较好的发挥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发展探索
1.探索符合实际的知识结构,办出专业特色
河北大学冯秀琪先生来我院作报告《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提出“教育技术之花”即理论与实践是基础――土壤,系统科学方法是方法――茎,学习理论、媒体技术、人文学科相关理论与方法、自然学科相关理论与方法是依托――叶,它们的健康发展才开出了教育技术之花――教育过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专科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突出专业特色,加深对中小学各个学科的知识理解,注重教育理念的革新,培养软件与网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只有知识结构合理化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武之地的合格专科人才。
2.加强国内省内校际交流与协作
一个专业的发展一定要博采众长,沟通和交流是进步的桥梁。教育技术专科专业要发展就得加强沟通,向高一级的院校请教,共同关注学科建设与发展。可以通过课题形式,开展研讨,或者充分利用网络加强校际联系,提供资源共享。发挥其他地区的的学科优势,办好我们的教育技术学专科专业。
3.专业课教师资源建设
教育技术专科任课老师一般都是年轻老师,资力相对浅薄,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强专业课教师师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加强在岗培训。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授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及媒体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等高新技术知识,提高在职专业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辅导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设计等技术知识,提高专业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制作水平。二是将有发展潜力的年青教员送学深造,提高教育技术专业队伍整体知识结构。三是通过遴选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学校内部调整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吸收高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逐渐形成一支具备研究、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设计、网络教学管理与维护等多专业、多层次的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四是向兄弟单位学习成功经验。五是大力加强学术研究,提高专业课教师科研能力。
4.改革管理机制和学校及政府的支持
篇8
关键词: 应用理学专业 归属感 构建体系
专业归属感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接受、尊重的心理体验,以及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对所学专业具有的信心。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使学生产生专业身份认同且愿意承担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高校学生建立专业归属感,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还是对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而言,都是极其必要的。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学生能够借助专业环境和条件实现自身价值时,他们就会对所学专业产生肯定和认可。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强的归属感,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形成积极的专业集体精神,这种向心力与集体精神则使得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而加倍努力。
一、坚持正确方向,构建科学体系
(一)正确的办学理念
“没有理念的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教育必然附属于某种现实的力量,成为或政治或经济的工具”。办学理念影响大学人才的培养,正确办学理念给学院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河海大学理学院自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学院加强个性化的辅导,注重专业学习,毕业生具有“重基础、宽口径、学风好、品德优”的特点,同时,结合河海大学“献身、求实、负责”的精神,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侧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职业性人才。
(二)明确的奋斗目标
把学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开发学生潜力,促使学生尽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和自我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升学的指导,方向主要集中在国内外攻读基础学科和部分应用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使兴趣在科研上的学生早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前做好准备,把握自己的未来,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三)高度融合的教育教学
河海大学理学院专业提出了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提升发展层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核心。坚持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深度融合”为工作方针,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特色,多角度、多样化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从而使教育教学达到高度融合。
学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学校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学院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理学知识的传播、理学精神的弘扬,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作出自身贡献。
二、构建学生专业归属感体系的优势
河海大学理学院充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加入了很多实践课程,例如:工程训练中心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
河海大学理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充分凸显“应用型”,大大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分量,既注重理论知识讲授,更注重实践能力锻炼,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其中数学建模、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不仅要求充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锻炼应用理学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学习形式是体现一所高校学习是否具有灵活性的一大指标,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应用理学学生来说,学习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应用理学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基础学科课程较多,内容抽象、枯燥、难以理解,需要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学以掌握课程内容等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河海大学理学院工作更加细致,组织了个性化选修课、学长经验交流会;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组建数学、物理社团;与专业任课教师座谈,聘请用人单位与学生进行座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三)个性化的辅导体系
为了满足应用理学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河海大学理学院设计不同的辅导重点,构建了不同的辅导体系。针对就业学生,分别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指导学生了解与理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如经济、金融、管理、计算机、通信、生命科学、光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指导学生尽早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强就业指导如面试、笔试等考核环节,同时加强对学生适应职场环境与专业知识要求的指导。针对继续深造或留学的学生,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与社会实习实践。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规划,如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程的复习,鼓励积极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指导出国学生参加外语考试、办理出国手续等,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
三、构建三大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归属感
(一)注重实践的课程设计
1.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是应用理学专业学生的一大发展方向,河海大学理学院对于继续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进行早期的科研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规范,如在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学生在院老师的指导下,提前熟悉了解了科研工作,经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他们今后的继续深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2.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为增强学生理解知识能力提供了平台,不仅要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河海大学理学院一直以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院针对学科及学生特点,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飞思卡尔小车竞赛、算法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电气创新杯、科技创新杯、物理实验设计竞赛等,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理学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增强了他们的专业归属感。
(2)河海大学理学院注重跨学科组建团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应用理学的学生更加容易地接触校内、校外不同学科,如:水系统科学专业,正是理学与河海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相结合的成效;同时加强与校外985高校理学院的交流合作,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深刻认识到理学专业的广泛应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应用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关注的环节,它是针对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设立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通过平日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巩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真正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应用理学专业与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不同之处。
4.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能够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了解专业应用方向。基于应用理学专业重基础、宽口径、多应用方向的培养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海大学理学院利用大二、大三暑假,由系主任牵头组织学生到吉山软件园、商舟学院、科泰股份有限公司等处进行实习,让学生体验应用理学专业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充分了解理学专业的价值。
(二)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河海大学理学院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兴趣,利用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学习机会,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散思维制作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理学的兴趣。无论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动手能力方面,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并且安排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实施,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更浓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注重选择多样的职业方向
河海大学理学院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证、证券从业资格证、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等,增强个人职场竞争力。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根据个人兴趣,考取一些从业资格证书,使自己具有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还具有轮换岗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业资格证书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证明。可见,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更加顺利,更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柱京,欧阳霞.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4).
[2]王海燕,杨帆,武锦婷,王志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应用理学专业本科生差异化辅导体系探究[J].2012.
[3]廖湘阳,凌恒.美国理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分析[J].2011.
[4]高山,王静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19-22.
[5]张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OL].2012年08月30日20:49来源:法制网.
[6]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42-45.
[7]王又军.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看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52-154.
篇9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国中高等教育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计划性和执行性的文件,涵盖了专业学习的全部内容、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各专业都需针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学业背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方向,通过中高职衔接可以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教育面向的是中职学校毕业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有意愿在学历和职业知识技能方面进一步深造,通过教育部门统一的招生考试被高等职业学校录取。高职学校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应该制定出有别于高中毕业起点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重点研究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核心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在新生入学前制定好,在每一届学生的整个高职教育阶段使用,原则上不允许在实施的过程中修改和调整,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科学、严谨,经得住社会、行业和教学的检验。为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
1.1专业市场调研与分析
专业市场调研包括对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调研。
1.1.1对行业企业的调研
对行业企业的调研首先要对行业企业进行分类,如物流行业有多种物流业态;其次选择出各种物流业态中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且在行业内规模较大比较典型的物流企业。调研重点是各企业安排中高职衔接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的技术技能、文化知识、职业素养。
1.1.2对毕业生的调研
毕业生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检验者和实践者。当他们离开学校、走进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和岗位的工作,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技能能否帮助毕业生应对当前工作要求并在职业上升通道中有一定帮助。
1.1.3对兄弟院校的调研
兄弟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是我们的同行者,因此也需对开设同一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调研,重点是进行个性化切入,了解他们的特色和亮点。
1.2生源结构调研与分析
生源结构调研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生源结构调研包括对生源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态度的调研与分析。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生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初中毕业后就读中职学校或高中毕业后就读自考中专班,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等。
1.3无领导研讨
无领导研讨又称头脑风暴法,是在无领导即无权威情境下的一种畅所欲言的研讨方法。研讨的内容重点是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核心技术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
1.4形成基本内容框架
在上述系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基本内容框架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素质教育与人力课程、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素养与能力课程、创新创业教育。
2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跟进
中高职衔接不是基础教育,而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各行业、各企业也在这种变换中兴衰交替,因此作为承载职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不断跟进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要尽力做到三个“适应”。
2.1.1适应学生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和广大的群体,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和方法习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例如,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95后”,有的有高中学习经历,有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他们的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程度不同,在物流相关课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采取与高职学生差异化的培养方案,教学的深浅程度也可以有所区别。另外,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与高职学生也有差别,因此专业课中的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并可增加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比例,也可以实训实习课程和理论课程穿行,让学生在实训和实习中深刻体会理论知识的内涵。例如,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安排了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的“现代仓储管理”课程中,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学生的实训可以到京东、1号店等电子商务企业进行2~4周。
2.1.2适应社会需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要考虑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充分考虑社会对专业的技术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技术技能上对社会有贡献,在职业素养上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在社会公德方面展现良好面貌。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2.1.3适应服务面向物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其实质是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中要体现产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变化。
2.2突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四个板块的特点
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制定要突出系统设计的理念,并整体构建出素质教育板块、基础学习板块、专业能力板块和就业创业板块四个板块。四个板块的特点分别如下。
2.2.1素质教育板块
素质教育板块要“实”。素质教育板块由十门左右课程组成,占总学时20%左右为宜。
2.2.2基础学习板块
基础学习板块要“够”。基础学习板块一般十门左右课程,占总学时15%~20%。
2.2.3专业能力板块
专业能力板块要“强”。专业能力板块最能体现专业核心教学内容,一般20门左右课程与专业实训,占总学时57%~64%。2.2.4就业创业板块就业创业板块要“真”。就业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教学板块,此部分的教育在中高职衔接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虽然仅占总学时1%~3%。
2.3完善保障条件和机制建设,突出实效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执行需要保障条件的建设,这其中包括软件、硬件和机制建设。
2.3.1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属软件建设,但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师要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非常熟悉,并且要有在物流企业工作、顶岗或调研的经历,熟悉物流企业里具体岗位对中高职学生的要求;最后,中高职衔接教师要熟悉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注重中职与高职的紧密衔接和提高。
2.3.2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理论知识,同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理论课程的学习无须过多的增强,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应该加强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在中职学校中的实训主要是对物流设备的操作实训,而几乎涉及不到流程方面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因此应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2.3.3运行机制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很大不同,为了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物流学院需要在校企合作、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运行机制上进行全面协调。
2.4重视实施成效检验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是否科学、实施效果如何均需经过检验,以此来保障成效。其成效检验可通过“遵循”“理解”“评判”“反复”四个方面来进行。
2.4.1遵循人才培养方案
遵循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忠实于最初的设计,不可随意调整和改变,如确需调整和改变的,也不宜改变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和内容,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行微调。
2.4.2充分理解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教学团队对总方案和每门课程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因此整个教学团队要解读具体任务与目标,形成共识,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达成目标。
2.4.3科学评判人才培养方案
评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是否系统科学,不仅要检验实施的结果,还要检验实施过程,通过对过程的管理和保障,使人才培养方案沿既定方向有效实施。
2.4.4人才培养方案要经历必要的反复过程
人的理解和认知是有一定规律的,往往受时代背景等大环境的影响,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脱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背景,往往局限于当时的情况,因此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一蹴而就,往往要经历必要的反复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
3结论
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过程要科学严谨,重点和突出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最终目标是使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教育的成功保驾护航,并且能够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2]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
[3]范爱民,张晓雷,覃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4).
篇10
[关键词]系统论 综合性院校 主持人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金丽娜(1973-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播音主持教育、影视传播。(吉林 长春 13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会科学研究项目“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吉教文合字[2011]第339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19-02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以来,对节目主持人的定义,择其要义分为四类:强调主持人在演播阶段的串联和代言作用;强调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功能和作用,强调其中心地位和创作活动中的全程参与性;强调并阐述主持人个体行为和媒介观念的关系;强调主持人的个性化,即独立思考及行为特征。定义的多样性描述了节目主持人发展的脉络,表达了社会环境变化、媒介环境的发展赋予节目主持人新的含义,也反映出这一行业处于发展中的阶段特征。近年来,对于主持人的思考已被行动取代,不同的主持人纷纷呈现于受众的面前,对主持人的学识、个性风格要求越来越高,这无疑成为主持人教育的重要参考根据。
一、行业背景分析
在欧美的传播职业分工中,主持不是一个单独构成的行业。播音主持的方法同策划、采访、编辑等一样,是作为一个传播业者理所当然应具备的技能。因此在此类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只有传播学专业,没有单独的播音主持专业;而在更强调同一性的中国,由于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差别造成的语言和语音差异在国家行为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产生了标准化、制度化等很多要求,因而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各大媒体依旧缺少受广大受众欢迎的素质优秀、能力突出的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真正好主持人。主持人是大众传播活动的核心元素,是一个传播行为成败的关键所在。当今中国传播领域中媒体的自主空间正在放大,越来越多的节目形态和表达方式使更个性化的主持人成为现实,探讨采用“主持人中心制”的节目形态已初露端倪。因此,培养具有主学科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主持人正是我国传媒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环境看,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相比有跨门类的多学科设置;有深厚的学术涵养和前沿意识、及由此形成的学术文化和理念;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并由此演化出独特的文化和风格。其综合性可以结合社会对主持人的需求与学校之所长,做一些先期的实验,然后确立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或方向。
二、专业特色建设
凝练专业建设的特色是要在保证学科基本体系科学、完整、坚实的基础上,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有侧重点的、有确切目标的、有操作可行性的设想和方案。“播音主持专业”特色化就是保证在学科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综合性学校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创造性地认识、掌握、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主持人才培养之路。
(一)系统理论的特色
按照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形成研究生命体的系统观、动态观和层次观三个基本观点,进而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等基本要求,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每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目的需要。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在考察系统时应把系统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系统的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应该科学地协调各部分、层次、环节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整体功能发挥的环境,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在主持人培养方面,需要着眼于主持人教育系统整体性,着眼于母系统与子系统的结构关系,需要从时间的长度上形成整体目标认知。
2.动态性。系统的内、外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系统是在变化中生存与发展的,这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主持人的养成既受自身内在因素发展而动,也因社会、学校等外部条件影响而变,变动又呈现出复杂的规律性,因此对主持人的培养,要研究、驾驭动态性的特点、规律,实现良性的动态平衡。
3.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按照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而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对主持人的培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采取有层次专业特色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流培养,个体培养,开设不同模块选修课程包,完善不同层面的知识结构。
4.环境的关联性。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脱离一定环境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它既包含系统外环境,也包括系统内环境。母系统是子系统的外部环境,子系统是母系统的内部环境。对主持人教育而言,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属于其外环境,而主持人培养系统内部的培养体制、机制、氛围等因素则属于内环境。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关联性的复杂程度。建立对环境的关联性认识,对于最终强化主持人(子系统)内环境,即学生的意志力,拓展主持人(子系统)即学生对外环境的行动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特色
依据系统理论,目标设定是形成系统的前提。在目标体系中,培养每一个人又成为一系列的子系统的前提。主持专业鲜明的培养特点,就是个人化特征。
1.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持专业最终定位于精英人才的培养,是系统观念中目的性原则的要求;本科教育是实现精英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初、中级阶段目标,是系统观念中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的要求。依据包括:一是主持人的岗位需要万里挑一,被视为精英人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岗位的性质决定了所需人才性质。二是主持人行业是伴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形态的演进而兴起、变化的职业。更由于“主持人中心制”导致的话语权掌控,对其基本素质的要求极为严格。较好的身心条件、宽厚的文化基础、学习应变能力、核心凝聚力、领导力素质缺一不可。三是此职业的特点是以个体人的形象来呈现群体或利益集团甚至国家的整体面貌,即符号化的人的职业。要求从业者的内外品质、行为修养要始终处于高标准的状态,处于多重监督之下。四是从专业需求角度看,一些核心品牌节目的主持人专业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因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的工作时间基本与其自然人的工作时段统一。另外,一个负责任的传媒机构的符号化标志也要强调其稳定性和成熟度。依据上述理由,设定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必需的。2.有具体学科背景的主持人培养定位。主持人与播音员两种专业方向的共同点在于有声语言的应用。不同点在于,播音员对有声语言的表达在一定的区域或文化背景下相对统一,形成标准,规范性和专业化要求较高,其外在形象也有相对严格的标准化认同;而主持人的有声语言的应用从技术标准上看要宽泛得多,外在的形象也强调特殊性,鼓励不同的类型的区别和不同个体的差异,强调“个性化”“人格化”。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共性与个性。前者共性为主,是共性基础上保存个性;后者是个性为主,是个性表达中融合共性。所以播音员的培养强调共性原则,规范性、标准化。而主持人培养则强调个性特点,注重学科底蕴。个性特点的形成需要的是个性的文化背景、个性的形成环境。对个体人的培养即是对差异性的培养,差异性的培养需要差异性的环境,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多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老牌院校,而主持人则有着多种出身。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背景为主持人的个性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加之传媒产业发展到今天,受众的“分众化”“小众化”趋势已成必然,受众的专业化需求越来越高,使主持人的个性化成为当今主要问题。
(三)培养特色
分析专业所处的时代环境特点,确认特色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在操作层面获得检验,因此设计和实施特色化的、可实践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培养过程特色。一是培养方案特色,包括凝练专业方向和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两方面。充分利用综合大学培养系统独特的优长,确定双学位的培养机制、个性化的培养特色,为每个学生凝练自己的专业方向。使其学习内容及方式方法进一步细化,在全校范围内、多种学科课程上实行开放、自主模式,在校内形成主持专业与不同学科交叉的态势以形成主持专业厚重的学术背景,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专业背景的、个性化”主
持人;依据系统科学层次性的观点,本科学习只能作为专业学习的初、中级阶段,是一种阶段性教育。变有限年龄的教育、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应在教师与学生中普遍地建立。主持专业本科教育必须纳入终身教育的大格局中思考,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路径与模式也必须与社会实践及理论的应用相结合。以此来形成培养方案特色,促进学科发展。二是课程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构架学生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系统论中的层次论要求,应将主持人的培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初级阶段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模块分别从艺术学、传播学、新闻学为主的角度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从主持学的角度构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框架,通过量化的综合指标显示框架构建程度,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中级层次培养阶段的学习重点转向专业骨干课、专业选修课模块,个体方向性目标问题逐渐显现。此时专业骨干课继续深入专业理论与技能,进一步详细划分,逐步形成个体化的教育、教学设计与方案,选修课融进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构成相对完整结构,高级阶段培养需依靠研究生教育及社会再教育,在工作环境中磨炼展现个性和人格印记,向优秀、成熟的主持人迈进。在课程安排方面,必修课系统中突出骨干课的特色建设,选修课系统突出方向课的特色建设;在课程形态方面,体现校内课程群与校外课程群,理论与思辨性课程群,应用与操作性课程群,多元性、跨学科(专业)课程群的特色建设。在修课方式方面,实施更合理的学分制,更灵活的免修制,更人性化的自主制,由此形成课程建设特色。
2.毕业就业特色。毕业就业环节是对我们教学目标和过程的反馈与检验,是社会对专业建设理念的实践审核。面对今天的就业形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定向培养式和实习推荐式。将就业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并同时向学生表明到达职业理想目标的晋级路径,鼓励学生们做脚踏实地的选择。
综上,播音主持专业建设既要有高视点、宽视野、超前的战略性思考,又要有具体的对策探讨。简言之,主持人的培养就是更具特色、更加人性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战略策划方案
- 下一篇: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