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学基本概念

篇1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教学

医学基础课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课学不好,那么在学习临床课时就会有困难。因此,各学校非常重视医学基础课的教学,然而,在诸多的基础课中,多数学生却对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其中原因很多,来自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主要原因是医学微生物学所研究对象是体积微小,内容琐碎复杂;而免疫学内容大多是深入到分子水平、概念多、抽象、前后章节内容环环相扣、逻辑推理性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的重视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认识

在课程安排上,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在大多数医学专业课程中,都设为考查课。主观上,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考查课程很容易过关,不用下功夫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向学生讲清楚,医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学科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间缺少哪一环节都不行。否则,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就有可能遇到困难。

二、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中专教材的特点是简而精,许多内容是概括性的讲述,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就有困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有些问题向学生做更进一步地阐述。例如,在讲授免疫学时,就根据认知规律按抗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的顺序进行讲解。而微生物部分将以前要求掌握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改为了解内容,将奈瑟氏菌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密螺旋体属等内容改为掌握;增补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霍乱弧菌O139、大肠杆菌O157及朊粒等较新的内容;增补新发现的“超级细菌”内容;结合学生大多来自农林牧区的特点,特将布鲁菌属、森林脑炎病毒作为掌握内容。另外,在细菌学各论的讲解中,教材都没有讲细菌的分类,我们在讲细菌学各论之前,先把细菌的命名法,分类法给学生讲清楚,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清楚了种、型、亚型、株等之间的关系。这样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就会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力求做到了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因此,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差;对物质结构的空间想象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造成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兴趣低,成绩差。

因此,在讲绪论和新的学习内容时,我都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Ⅰ型超敏反应一节时,笔者导入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因冷热、接触某些食物(牛奶、鸡蛋等)、花粉、紫外线等而过敏;甚至母亲因接触婴儿含有青霉素的尿液而使母亲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案例;又另外讲授了蚕豆过敏症、面食过敏症、蔬菜过敏症等的临床表现。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授课效果相当好。

授课内容紧贴生活实际,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消毒灭菌这一节内容时,就湿热和干热哪种消毒效果好进行提问,让同学们以日常生活体会(移动温度较高的物品时用干手巾还是湿手巾)进行讨论并总结。

基础课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其他学科的一些内容,以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前,就生理学内容中的输血时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交叉配血实验进行提问。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学效果好。

四、加强综合应用的训练,注意归纳总结

篇2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教学质量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12-02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性,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随着对许多疾病了解的逐渐深入,其相关的免疫学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医学免疫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显露,成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掌握医学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都非常必要。因而,有效地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任务就摆在每一个从事医学免疫学专业的教师面前。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整体分析解读教材、重视实验实施过程、积极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几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

1 建立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

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认识、了解并研究教育对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因此,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探究、发现和体验,可以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学观里教师是一个演员,现代教学设计理念中教师应该变成导演,从而让学生从观众变成演员;教师在教学中的显性地位逐渐弱化,教案从显性为主转向以隐性为主。完成这一转变强调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及整体把握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把相关的科研实践案例及临床应用与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联系起来,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可以从中慢慢体会其所包含的原理,这样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地处于主动地位,体现出首创精神。当然,教师从旁边加以点拨,所起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讲述超敏反应时,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进行皮试?皮试要检测什么物质?如果青霉素试敏阳性,受试者体内有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试敏部位出现红肿的机制是什么?学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免疫学知识的实用意义,这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2 整体分析解读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载体和学习的辅助工具,为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引导学生充分的理解教材、利用教材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解读和剖析,对知识线索和结构进行整理和浓缩。比如在第一次授课中,对免疫学主要内容,如免疫系统、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功能、免疫学应用以图表的形式串联起来作一个概括性讲解,提供给学生最简单、最有效的知识养分,并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教学内容这一基本框架,有助于学生对后续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形成清晰系统的知识脉络。再比如免疫学检测技术可分为细胞、分子和相关基因三个水平的检测,同时检测方法众多,如经典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免疫亲和层析试验、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等。面对如此多的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如何选择更为实用、系统的教学内容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之一。根据免疫学应用技术与各学科的相关性出发,在坚持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实验操作技能是创新的基础的原则上,对免疫学应用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增减,从细胞、分子免疫水平各选取一个检测指标以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检测来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取了部分经典的免疫学实验作为主讲内容。

3 重视实验实施过程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医学学科,它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抽象枯燥的基础理论只有密切联系实践实际才能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影响着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实验指导教师除掌握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外,应该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远期备课收集丰富相关信息。在进行基础性实验中,我们可以回顾、加强理解在课堂讲授的重要基本理论:比如一种抗原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其结合力的大小与抗体分子上的抗原结合部位与相应抗原决定基之间的结合强度相关;合适的外界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可增强分子间引力,促进分子的最佳结合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结果;由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一般有多种抗原决定基,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多种相应抗体,强化学生理解免疫学实验中常用的“一抗”、“二抗”、“多抗”的的基本概念;通过抗原、抗体交叉反应的图示讲解,诱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临床检验诊断中多使用单克隆抗体以增加诊断的敏感性;根据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本概念,强化学生建立在进行以检测抗原、抗体为主要对象的实验中必须准备电解质溶液为其提供“活动场所”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免疫学主要实验原理和结果。

4 积极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优化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具有表现力丰富、共享性好、知识组织形式更佳等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免疫学教学中的优势,避免其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时,可以使用动画方式,将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FcR结合,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肥大细胞上的IgE结合后导致FcR发生交联,细胞释放活性介质作用于靶组织、靶器官等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也需注意以下问题:(1)要突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教学中,如果多媒体使用量过大、频率太高,学生同样会觉得疲劳、乏味,教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因此,教师切忌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在电脑前单纯地操纵机器,而应携带随身麦克风、激光笔,适当走动,尽量用肢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2)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必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传统教学使所讲内容更具灵活性、生动性,有利于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使双边活动更具及时性、互动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

5 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免疫学学习业绩的评判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重视质的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平时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况,关注在各种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表达、想象、思维能力,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报告以及卷面考试成绩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全面评价。否则,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如此,评价才能客观、公正,对教学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比如为了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我们决定增加一次期中理论笔试。这样医学免疫学总成绩就由平常表现、期中、期末理论课笔试成绩和实验成绩构成,平常表现占5%,期中理论笔试成绩占30%,期末理论笔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15%。

以上是我多年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浅显体会,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总之,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慰峰.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199.

[2] 丁建中,边藏丽,龚权,等.试论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社会责任感[J].医学与社会,2007,29(2):63-64.

[3] 张轩萍,张明升,王洁,等.青年教师如何上好医学机能实验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l0(2):175-l77.

篇3

关键词:认知结构;医学免疫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4-02

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与其他学科交叉知识点多,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又与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学习自信心不足。同时,由于抽象、涉及机体众多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无系统性,难以理解、记忆,学习难度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在我国,医学本科以大班授课为主,师生比例悬殊。课堂教学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理解程度,也要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根据学科知识片段的特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内驱力,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基础知识分析临床病例,准确诊断。

一、教学全程贯穿免疫学基本线索,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看做一个相关的整体,就能够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并可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医学免疫学主要围绕“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实现免疫功能”这一线索,编排教材,实现教育目标。为了增强学习的逻辑性,根据免疫学基本线索组织教学,顺应思维发展过程。把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的固有免疫提前到绪论中讲解。然后,按照先讲抗原,再讲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的三大组成,接着讲免疫学的中心内容——免疫应答,最后讲临床免疫学的思路设计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线索的理解、记忆。上课时,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知识框架图。即,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功能。随着课程深入展开,新概念在已有概念基础上构建,学生们逐渐从机械记忆转变为理解记忆。如,抗原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是具有异物性。异物性是指在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为什么机体会存在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呢?当讲解了中枢性自身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发育中的T细胞在胸腺经过阴性选择,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诱导凋亡或失能,从而成熟的T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性之后,同学们就能理解没有经过“鉴定”的抗原一旦刺激免疫系统,就会激发正免疫应答。

二、多角度讲解教学难点、重点,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体味、吸收,转化为自身知识,即把信息加工为每个学生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使之超出它们最初所给的事实,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所进行的信息加工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发育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讲透这个知识点,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三种方案。首先采用角色表演讲解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过程及其意义;第二,借助教材中的示意图,顺应T细胞的发育过程加以解释,并请已听懂的同学回答两个选择的意义;第三,在PowerPoint文件中设置自定义动画,从成熟T细胞具有两大特点(即自身MHC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性)出发,反向讲解T细胞获得这两大特点的原因。通过三种方式的讲解,使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听懂这一知识点,优秀学生则能深入到领会层面,理解T细胞的成熟过程对形成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稳机制的重要意义。

三、聚焦免疫学中心内容,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斯皮罗等(1991)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不是简单重复,因为每次学习的情境都会有所变化,而这将使学习者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是学科中心内容,也是同学们感觉最难学的部分。授课前,先复习抗原及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同学们回答已学过的概念,共同完成细胞免疫的教学;而对于体液免疫的教学,涉及细胞免疫相关的内容,请掌握较好的同学到讲台上给大家讲,其他同学和教师做补充,促进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迁移。激励学生们回忆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将新的知识存入长时记忆中,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合超敏反应,加深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家倡导,通过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与关系,遇事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再得出结论的习惯,并且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超敏反应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模块。通过学习,理解免疫是一把“双刃剑”,正常状态下,对机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而异常情况下,会引起免疫病理作用。如,先提出问题——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师生共同分析后,得出机体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抵御病原菌的感染。随后,教师指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如果没能及时治愈疾病,会引起免疫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吸引学生注意力,再进入学习重点——发病机制的教学。由此,提出应该以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世界,解决实践问题。

五、列举免疫学防治实例,体会免疫学就在身边

在我国,随着免疫预防体系的建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已不再是主要死因。同学们都有打预防针的经历,课堂上,让学生们说说都打过什么预防针?可以预防什么疾病?为什么?通过提示性教学,帮助学生们明白免疫系统是“健康守护神”。免疫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

医学免疫学看似抽象、枯燥,其实,一旦掌握学科知识网络,就能体会到知识体系的相互关联及其与临床的紧密关系,增强学习动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一条基本线索贯穿始终,增强教学逻辑性;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培养同学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领会转化能力;紧紧围绕学科中心,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联系临床疾病,运用基本原理,全面分析问题,解释病因。通过构建医学免疫学知识网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协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智.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宏思,秦静英,韦鹏涯,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619(15):153-154.

[3]Barbara.J.Daley,Dario.M.Torre.Concept maps in medical education:an analytical literature review[M].MEDICAL EDUCATION,2010,(44):440-448.

篇4

31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编排,由原先的五阶段讲授改为三阶段,即由细菌总论、细菌各论、病毒学、其他微生物、免疫学基础依次讲授,改为总论(包括细菌总论和病毒总论)、常见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将细菌总论和病毒总论进行对比讲授,既可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又便于学员自己归纳总结两类微生物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对比中领会两类微生物的特性、感染机制、特异性防治原则及诊断方法等内容。而常见病原微生物涵盖三型八类微生物,知识零散,逐一学习不易记忆,因此,打乱课本的编排,将八类微生物按致病系统和传播途径归类讲授,即归类为经呼吸道传播微生物、经消化道传播微生物、创伤感染微生物、性传播疾病微生物、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微生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微生物、共患病微生物、肿瘤相关病毒、病原性真菌九类进行讲授,便于学员认识到传播途径相同的病原体的种类、相似的致病机理和靶器官、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的异同[2]。免疫学基础内容连贯性强,授课应遵循认识规律,基本按课本顺序不变。

32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减少重复教学。内容取舍遵循下列原则:精简已经掌握或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内容突出重点,提高知识档次增加本学科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热点、难点知识,前沿知识和进展的内容。微生物学总论中略去细菌的形态结构、染色、培养等内容,重点学习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消毒与灭菌和细菌的致病性,补充医院感染和细菌的耐药性机制等热点问题。病毒总论重点认识病毒的致病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现代检查方法。常见病原微生物在按致病系统和传播途径归类讲授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病原微生物重点讲解如HBV、HIV结核杆菌等把新出现和再现的病原微生物纳入教学内容中,如病原体病毒、炭疽的病原体炭疽杆菌等[3]。免疫学基础在讲清各种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透免疫细胞、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免疫应答、超敏反应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简化免疫应答机制略去补体激活过程、免疫调节机制等非必要的内容摒弃已过时或少用的免疫诊断方法如补体结合反应、沉淀反应。4调整教学方法

4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未知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如能不失时机地利用学员已有知识,将学习逐步向深引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员们都知道注射青霉素之前需要皮试,且知其目的是预防过敏性休克,但过敏性休克是如何发生的,皮试阴性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使用青霉素除引起过敏性休克外是否会引起其他超敏反应性疾病,多数学员对这一系列问题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可利用青霉素皮试的应用,进一步阐明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特点及防治原则。

4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黑板、粉笔和图片等进行讲授。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特别是在介绍现代免疫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的知识难以理解,枯燥的教学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传输的信息量远高于传统的教学[4]。多媒体教学手段因具有新颖、省时、重点和难点突出,且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微观到直观、由抽象到具体、由静态到动态、由枯燥到趣味等优点而深得师生的喜爱。在函授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笔者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很快帮助学员化解免疫学知识中的许多难题,如免疫应答的过程、调理作用、抗原的特异性等难点,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各类病原微生物异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43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增强教学效果,加深认识,函授学员已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理论知识往往较薄弱,临床上遇到的许多问题常不能得到解释。因此,借助他们身边熟悉的病例来学习本课程内容,既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很快可以掌握主要知识点。

44改革成绩评价方法虽然考试是促使学生对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但鉴于函授学员的特点和现状,考试不应成为评价其成绩的唯一方法。为此,笔者进行了尝试,采用“作业+闭卷考试+考勤”的评价方法。此方法一方面可考核学员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核其自学能力及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同时可考核他们的学习态度,能较客观体现一个学员的整体水平。

45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教学中,采用“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对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采用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学习时能够从理性到感性,再回到理性,对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上课时由学生唱主角进行讨论发言,教师为主导,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启发诱导,中间或辅以多媒体教学,或适时介绍有关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5],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总之,在函授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函授教育及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专业特点,不断探索教学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兴趣以及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3]。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保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已是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尚有待进一步探讨。这就是笔者在多届函授生的教学中得到的粗浅体会,希望能与同行之间互勉。参 考 文 献

[1] 周梅.针对夜大班学生特点教好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体会.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58-59.

[2] 陈丽霞.高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函授教学改革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05,23(7):9-11.

[3] 邓玲,王敏,邓仕标.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5(3):25.

[4] 刘青,徐雅娴,袁桂峰.改革与创新,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9):282-284.

篇5

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没有具体的临床医学背景,免疫学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为了学生能在该门课程中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我们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免疫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和临床微生物知识紧密结合,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在免疫学教学中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的开端-绪论是非常重要的。绪论是学生对免疫学这门课程的首次接触,对于没有医学临床背景的学生,教师第一次授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会对改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绪论在整个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良好的开端,会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讲解绪论这一章时,首先,是对免疫教材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体介绍,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其次,是以生活常识中的问题导出免疫学中的核心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就是以免医学的发展简史结合临床知识诱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介绍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时,可以采用小故事形式,如11世纪中国宋真宗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吸入天花脓疱的结痂可以预防天花。用小银管取天花康复后的结痂接种到鼻子里,男左女右,以此诱导对天花的预防,并在免疫学发展史中第一次出现疫苗(尽管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疫苗)。在学生惊叹之时,可以刺激学生听课的兴奋性,再将一些历史事实进一步强化。例如,1798年,英国一位医学院学生EdwardJenner发表了他的开创新纪元的牛痘疫苗的报告。他是从挤奶人接触牛痘而不生天花这一现象得到了启发,他把牛痘的脓疱接种于健康的男孩,待反应消退之后再用同样方法接种天花,男孩不再发病。然而,当时对于为什么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并不清楚,但不管怎样,在免疫科学建立之前,Jenner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所创立的牛痘疫苗成为预防天花的重要武器,并且成为了免疫学科学的开端。在后续的各章节教学中,应注意免疫学各种概念是来自于生活常识但是有高于生活常识,但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免疫学的相关知识缺乏临床的感性认识,对微生物导致的疾病所引发的病理过程缺乏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提出符合学生此时心理状态的设问,如“乙肝疫苗接种到机体后是怎样产生保护作用的?”“伤口感染了为什么会化脓?”“艾滋病为什么到目前还没有有效地疫苗?”“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出血热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等由此引出免疫学一些基本概念,并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设问频率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讨相关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好。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微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初次接触会感到免疫学的概念多且抽象、理论多且不易掌握,这就需要授课的教师运用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实例、开阔的思维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免疫学繁多的抽象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用联想的记忆方法,如可将抗原抗体的关系比喻为“锁”和“钥匙”之间的关系,由易到难并穿插免疫学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日常生活知识形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学习学免疫学,其课程内容设置要具有通用性,因为该学科毕业的学生今后可能涉及到药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因而,我们应针对教学课时少的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重要性及难易度对授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如我们的授课内容应重点讲授抗原、抗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等基础内容,而抗体类型、免疫学诊断与调节及细胞因子等内容可以适当删减;然后根据内容的衔接性将授课计划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如我们在在讲授完抗原、抗体内容后才能进行免疫应答的介绍,这样学生是呈一种递进式的方式接受知识,易形成逐步探索的学习模式,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针对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学习免疫学,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尤显重要的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抓好该环节这同时也适应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每次授课结束前,可告诉学生下次课的内容,并让他们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找出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找出与这次课的相关性,这样下次教学时学生就会带着目标,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样,每次课后,可适当布置与该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将该堂课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知识进行相关联想,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下次课间的关系,如讲解抗原的内容,就可以布置给学生疫苗相关的习题作业。这样,师生均可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应是一项全方位立体的传授知识的运动,在网络信息充斥于各个角落的当今社会,新的教学理念应是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融合。传统的免疫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平面体现的,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板书相结合的模式为主。在传统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如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动态变化过程内容就不能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讲授的信息量较小,这对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来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发展形成的现代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综合起来,以动画的形式编制成教学课件,就可使如抗体、补体的溶细胞过程等免疫学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立体式地展现给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在每次课后布置一个与授课相关的小作业,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主动去查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就渐渐扩大了信息量,并且可以授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拓展。教师可进一步将作业进行综合,上传给学生信息共享;也可让学生进行某一章节的课件制作,引导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具备这么多优点,但教师也不能无视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而只顾埋头操纵多媒体设备和演示课件,而形成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演示多媒体课件时,也可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内容时,通过多媒体与板图相结合,并配以动画的方式讲解,这样学生会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要想高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其优点和缺点,不要让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只能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仅供学生进行模拟交际,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精华与其结合,制作并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产生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让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易于接受的方式中学习免疫学的相关知识。问题式教学一直是各门学科老师热衷于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可以穿插于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问题式教学非常适合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免疫学,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灌输转换到主动求知的状态,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互动,进行免疫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沟通、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次提出,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启发下,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加强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我们在绪论一章介绍完教材的纲领之后,逐步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免疫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怎样?你们怎样将最近世界范围流行病与免疫学建立起联系?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四、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实验教学是本科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免疫教学中,重视基础性实验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弥补临床知识的相关内容,而且可为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奠定基础。针对非医学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我们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如抗原、抗体检测,免疫沉淀反应,酶联免疫吸附(ELISA),小鼠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等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各种免疫学的基本实验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其他更深层次免疫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综合性案例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选择1~2个综合设计实验,对学生进行专门系统的训练。如在“外周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增殖特性的研究”实验中,学生从分离脾脏或外周血开始,进一步分离淋巴细胞,然后对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特定细胞的分离、淋巴细胞的形态特性、淋巴组织的结构以及淋巴细胞的生长特性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动手的积极性,并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较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填鸭式实验教学方案,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实验,并将理论知识主动实践于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求证知识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了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免疫学实验的兴趣。

五、构建新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考试对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当今的多元社会,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综合能力的学生。同样,在非医学微生物专业免疫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希望培养出能将免疫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有机融合,为今后的基础临床、基础科研、基础应用等科研技术岗位补充后备军的全面人才。因此,在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中,我们就要摒弃传统的期末考核一张试卷定胜负的模式,因为该方式很难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我们应建立一种多元的考核模式,如我们可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包括整考和零考相结合,整考就是期末的综合性考试,可采用开卷;零考就是平时随机布置给他们查阅文献或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了解与该课程相关诺贝尔奖研究内容以及最新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影响力较大的杂志上的相关研究论文,然后提炼出他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基础免疫学知识的相关性。而考查则包括的范围较广,如上课提问、平时讨论、实验报告、实验考试以及分析日常生活与临床现象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相关性的能力。通过这两种途径的考查与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以及建立起与多学科的交叉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篇6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设想;卓越医生教育;

作者简介:徐昌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与药理学。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第一所医科学校——广州博济医学校开始,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沿用由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国外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医学生。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实施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和财力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1]。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2]。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综合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提出几点设想。

1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科门数较多,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免疫学等课程[3],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培养教学模式。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为求本身的完整性,较少考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医学专门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如有些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上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时还是会重复组织结构的内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互相脱节等现象,如单独讲病理生理学知识时,老师对前面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后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就不会讲授,严重影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2课程整合是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医学整体概念的状况,与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对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5-6]。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多方面整合,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7]。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8];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9]。

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设想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零散而缺乏联系,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认识和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淡化学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克服了“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10]。因此,根据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按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与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式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组建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三大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11]。

3.1重组后的三大课程体系理论的教学内容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各模块所含学科共性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主要介绍人体基本组织与形态结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病理学研究方法、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疾病概论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各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各论部分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和重组而系统教学,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与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等8个教学单元,从人体的正常形态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各系统的病理形态与功能改变以及临床疾病联系进行整合讲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联系,早期接触临床。

3.2各学科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传统的单学科实验采用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要求,简单重复实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结合医学培养目标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原则,对原有的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整合课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形态发育学实验,主要综合原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病理学大体实验等,观察从正常到异常的结构改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功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各系统的功能综合性实验(如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血压调节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整合课程实验将开展从细胞形态结构到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整合课程实验将从人体寄生虫与微生物形态结构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整合为一体。这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实验,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科研[13]。

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淡化学科,其各论将形态、结构、功能、病理、病理生理等课程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各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内容融合渗透与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系统。如学习呼吸系统时,从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态、呼吸系统生理学知识(功能)、呼吸系统病理学(针对呼吸系统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诊断要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到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从结构发育、功能到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系统性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透彻、应用自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减少了学时,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科界限;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课程融合;避免了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网络在线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98-03

《病原生物与免疫》等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相关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从课程内容的结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总结。

问题与分析

过多的基础医学课程群 各专业主导制定的课程体系中,每个专业有各自的基础医学课程群,以病原生物与免疫为例,设置的课程有护理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美容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营养专业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基础;公卫专业的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在强调自身专业特点的同时,忽略了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忽略了有限的基础医学教师资源,导致了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名称不同而课程目标基本一致,没有真正体现课程目标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导致了课程管理上的困难。

单一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指教师直接讲授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对于部分理论性强的基础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过多的说教式教学,使学生变得被动和依从,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进程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教学情况评估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与临床岗位密切联系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概述、细菌、病毒以及免疫基础,课程面向刚入学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反映病原生物内容繁杂零乱,免疫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习压力大;而教师反映学生不重视基础医学课程,教得辛苦。

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改革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取舍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内容;以职业活动为主线,按教育教学的认知规律编排课程内容,形成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组织形式;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案例教学、传统讲授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且横向以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完善主体教学,建立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改革实践

1.构建基础医学平台课程。以职业导向,内容够用、实用的高职课程观为出发点,基础医学教师参与各专业团队的岗位群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分析并理出后续课程和岗位能力需要支撑的内容。如医学美容专业提炼出与美容药物、临床医学概论、皮肤美容技术、美容外科技术、护理技术概论等后续课程中相关的知识应用点,化妆品污染引起皮肤感染、美容手术引起感染或传染的微生物以及如何防止美容手术操作中的感染、消毒灭菌的原理和应用等专业技能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现支撑各专业的基本核心内容是相同的,即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的分布;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菌群失调;消毒、灭菌、无菌和无菌操作;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感染的来源及类型等;以此构建平台课程《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内容编排根据临床工作过程和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细菌、病毒等以感染途径为主线进一步整合,整体形成病原生物总论、病原生物各论和免疫基础。同时,每个专业需要突出的针对性强的知识内容形成扩展性的学习专题,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功能将其强化。目前,护理专业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超敏反应疾病与防治,医学营养专业病原生物与食源性疾病、免疫与营养,医学美容专业的体表微生物分布、皮肤免疫功能与美容,公卫专业病原生物预防与疫苗等已经设计成网站学习专题,由课程组教师负责每个专业开设特色专题讲座;要求学生选一个小专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网站专题和文献检索,完成一份读书报告;每年开展综合性应用型知识竞赛等来强化专业针对性知识的应用,使病原生物与免疫既对各专业起广泛的支撑作用,又实现与专业目标的对接。

2.实践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模式可直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进度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病原生物的“总论”内容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对于刚入学的95%以上(5%为三类生)具有形象思维为主的高职新生,在病原生物的总论教学中引入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内容与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内容重新组合,融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于一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可利用职场化的实训基地实验室,第一次就带学生进实验室实践“细菌分布检查与培养”,循着细菌在哪里,细菌长什么样,与人类如何相处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究中达成基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目前,“理实一体”主要集中在病原生物总论。

教学进入病原生物各论阶段时,教学内容点多面广、容易混淆。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形态和生理机能医学知识,在每周只有一次的教学安排等前提条件下,适时地引入案例教学模式。以岗位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铺展课程教学线路:真实的典型病例(图片或文字案例)问题展示学生思考由教师导出教材及辅助资料范围讨论分析(问题的根源、解决的方法等)点评讨论结果达到教学目标。可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论证,使学生触类旁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目前,案例教学主要集中在病原生物各论。

而免疫内容主要是免疫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多媒体辅助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和学校的校园网资源构建辅助的网络自主学习资源,形成主体与辅助、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紧密结合起来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功能。基于自主学习的智能化教学资源如同步学习资源、标准化的考核评价和网络智能在线考试系统已经建成;智能化的互动界面引入情境化的学习案例替代简单性的描述,易于学习和理解。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智能在线考试系统,及时了解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在查漏补缺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丰富的同步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自我测试后立刻找到相关学习资料,通过自学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由原先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经常检测自己,并主动学习。教师则成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

总结与反思

改革成效 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学生的接受度是肯定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协作交流和思维拓展能力。2011年的合格率达到了99%,更多的学生表现出愿意与教师交流和探讨,改变了以往只有到了期末才有个别学生来找教师求助的现象。网络讨论、短信平台、课间讨论的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学生间的讨论也增加了学习的快乐和同学的友谊。作为支撑多个专业的基础医学平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目标包含基本的基础目标和对各专业能力培养支撑性强的应用性目标,既具有基本医学知识,又强化专业特色内容,是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研究的成果之一。依据职业活动特点和前后知识的继承关系编排课程组织形式,其中病原生物各论以感染途径把细菌和病毒等进行了整合,有待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而在基础医学课程课时压缩、大班教学难度大的背景下,以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特点为突破口,结合教学进程,实施了多种教学模式,并且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有助于课外辅助的自主学习。由此构成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单一向学生传递的教学活动,出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改善了病原生物与免疫课时减少与教学效果提高之间的矛盾,也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深化改革的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形成典型性、针对性案例。只是单纯地花时间讨论难以解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好问也使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课程改革相应的评价方式仍然难以突破,考核内容和比例虽有改变,增加了过程考核的比例,如实践操作能力、课堂参与表现、专题读书报告等,但区分度还不够,更加合理有效的考核内容和指标还在探索中。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双师”素质的培养。面对多个专业,我们提出了建设“多重素养”课程组,一方面专业教师引入课程组,同时基础教师融入行业岗位实践,增加岗位需求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便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病原生物与免疫等基础医学课程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有力支撑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维金.运用教学模式 推进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64.

[2]伍建桥.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8):91-92.

[3]李永芳,唐瑜菁,齐冰,等.细胞生物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8,25(2):69-71.

[4]童旭红.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9):39-40.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先行组织者策略;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各高等院校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独特的教学模式。

1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技能。为适应现代信息教育发展要求,虽然各地区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但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打字、键盘操作及网络搜索等基本层次,也有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不了解。面对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不同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差异,有的学校在新生入学阶段对其进行基础测试,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班;有的学校采用统一进度的教学安排,但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上进行适当调整。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机械地进行上机实验,对各条命令不知所云,普遍反映计算机基础课程难记、难懂、难学。

2整合多种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熟练应用已成为每个人在工作与学习中必备的技能。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学习的必要性及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各学校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分别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完成相应任务。课前:教师通过选取不同办公软件的经典案例,讲解知识重难点,把每种办公软件做成一个专题,以课程知识点为主题制作微视频,每个微视频长度约7~8分钟。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讲解精炼且操作步骤清晰。学生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本专题的内容,并总结不懂的问题。课内:教师先提纲挈领地进行概括性讲解,然后预留充分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在课内布置针对性的专题实验。课后:学生要反复观看视频,与教师沟通、交流,从而独立完成每个专题实验。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评价,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共性问题,制作问题解答视频供学生学习。该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2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据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人类正步入网络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生活与各类信息紧密相连。在该背景下,人们要加强对信息的查询、存储和利用。为此,高等院校开设了数据库课程,使学生了解数据传输的流程、后台技术及运行模块。因先行组织者策略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展示学习内容与意义、迁移方法或思路于新的情境中等特点,所以将概念型组织者和问题型组织者策略应用于数据库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度,改善教学效果。问题型先行组织者策略重在帮助学生确立有意义的学习心向,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案例来激发其求知欲。如数据库课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几百万考生成绩存放于何处?如何通过查分系统查询到自己的成绩?②银行如何存储每个储户的信息,做到人账一致?③无论是公交卡,还是地铁卡,或是网上购票时的乘车信息存储在哪里?这些信息是如何维护的?④每次登录QQ、微信、淘宝及邮箱时,个人信息存储在哪里?⑤校园一卡通是如何记录每个学生信息的?在思考了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存储问题之后,“数据库”的术语便会逐渐被引入到学习中。课程导入后,需要采用概念型先行组织者策略将总体内容提炼成一个总括性框架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课程学习的逻辑图,以概念层层递进的形式贯穿于框架之中。目前,大多数教材和讲解仍沿用基本概念库表操作程序设计的教学思路。该教学思路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使学生在初次接触基本概念时会觉到枯燥乏味,不明其理,从而导致对后续学习失去兴趣。针对此问题,各高校要调整学习切入点,首先从表单设计开始,以大家熟知的QQ、微信和淘宝等登录界面为例。建立表单后,以日常熟知的淘宝购物系统为例,将数据库知识穿插其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建库、建表、查询和排序等,并将基本概念融于实例中。该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问题与实践中深刻体会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

2.3合作探究模式

学生在进行阶段性课程学习后,教师对其学习效果要给予相应评价。试卷是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检测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实践环节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试卷无法有效反映出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创新思想。由此,笔者提出采用合作探究模式作为课程效果评价手段。合作探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师需精心设计多组涵盖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综合实验项目,如模拟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产品销售系统及医院诊疗系统等供学生参考选择。由于每组题目涉及的知识较多,所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异质小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互补,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中每个成员选择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如表单设计、菜单设计、查询等,然后将几个子模块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生为了能够高效完成实验项目,首先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项目需求;其次,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理顺设计思路,扫除问题阻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再次,动手设计功能模块;最后,归纳整理。每个小组需利用文字编辑软件制作一份项目设计说明书,归纳总结设计思想、流程与使用方法,规范排版。然后依据所设计项目做一份总结性的演示文稿,并由小组中的一名成员进行讲解,教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反思。在该过程中,学生在相互讲解与评价中开拓思路,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质量。

3结语

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重点“教”转变为注重“学”,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教师从讲授者转为引导者,学生从接受者转为探究者。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所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贴近生活的项目设计中发挥创新与写作能力。未来必将依托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多种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作者:耿彧 赵仲孟 单位:1.锦州医科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邢朝云,王雪英,张囡囡,等.《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奥苏贝尔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

[2]王琴,李化树.德国瓦根舍因与范例教学[J].经营管理者,2012(7).

[3]陈永梅.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

[4]薛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4).

[5]陶向东.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08(13).

[6]吴雅琴.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

[7]邱富杭.“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特色与应用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

[8]施海燕.浅谈多媒体手段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成功:教育,2007(9).

[9]何思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篇9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西医学基础课程, 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必修医学课程。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根据中医院校微生物学课程学时短、学生基础医学知识薄弱的特点,我们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中医中药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综合分析、勇于创新的能力,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为中医药未来教育的开拓创新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1 密切联系中医药专业特色,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

现代微生物学教科书往往强调微生物的发现和应用。但在世界医学史上, 人痘预防天花, 汤飞凡教授培养成功的沙眼衣原体等,都证明了中医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这些医学上的光辉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医学科学的古老和灿烂,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自发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中医与西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系统,但某些中医理论与微生物学理论具有统一性。如中医“邪正发病学说”、“阴阳对立统一学说”与医学微生物学微生态平衡、免疫功能稳定平衡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它们都是把各自体系内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动态变化的平衡与非平衡关系及其状态作为判断其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和标准[1]。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将正常菌群、条件性感染的关系与中医药学研究结合起来, 依据微生态学和免疫学原理,从人体内环境和微观物质变化的角度, 以人体微生态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的关系加以阐释,从微观层面揭示“邪正”发病学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 逐步提高学生对“阴阳对立统一学说”及“邪正发病学说”等中医理论的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研究的结合与发展, 引领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发掘祖国的中医药宝库。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药学校学生专业课程多,学业繁重,而微生物学学时短,内容庞杂,容易混淆,难以记忆。有些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课后死记硬背;有些人忽视微生物课程的重要性,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因此,我们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结合中医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即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2]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1 “问题法”的应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学是提问的艺术,如果被提问者不断思考“好”的问题,就可以被教师引导着自己发现真理。课前提出问题引出新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课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在消毒、灭菌一章先提问“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并结合中医药发展史,介绍中国古代的雄黄散水调剂涂抹五心等多种消毒、防疫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提问“我国能否发掘中草药消毒剂制剂?”引起学生对中医药研究新趋势的关注,加深对消毒防腐剂的认识。

2.2 教学中应用“形象法”,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形态、机能方面的内容繁多,比较枯燥,较难理解。我们除了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以外,还利用计算机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添加多种多样的图片、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等素材,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解决了抽象内容形象化的问题,促进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如讲到结核分枝杆菌时,形容它“又懒又馋,顽固多变”,生动的描述出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的遗传变异等难以理解的章节则多用动画的形式表现,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2.3 应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微生物学某些容易混淆的重要内容,如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等,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

2.4 “举事例”引起讨论

由于微生物学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故学生往往难以理清头绪,系统全面的把握要点。据此,我们引用临床病例及历史资料等,启发学生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如讲到霍乱时,先介绍“某地发现数名无痛性腹泻患者,并伴有喷射性呕吐,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便,病人面颊凹陷,皮肤弹性差。”请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需要和哪些微生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鉴别。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利用实验教学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增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医学微生物学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多种实验来讲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根据中医药院校微生物学实验课时相对少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如在做细菌接种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备培养基,熟悉药物配制的环节,并用他们接种培养的细菌进行后续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起他们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3.2 贴近中医药专业,改善实验内容

我们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增加了中药抗微生物等部分的实验内容,一方面巩固微生物学细菌生长的理论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涉猎体外研究中医药抗菌作用的实验方法,为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做好了准备,为今后中医药在新时期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促进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微生物实验所使用的细菌都是活的培养物,同一批学生的实验结果常常出现差异,导致有的学生难以判断,无所适从。抓住这种现象,我们培养学生用好奇的眼光观察结果,以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判断、记录结果,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分析结果。如革兰氏染色实验,引导学生在染色过程中观察每一步添加工作液后细菌涂片的颜色,并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请各小组进行讨论,充分激发同学们对微生物世界好奇与探索的热情,自主分析问题,主动寻求答案的精神。

4 结合中医药及微生物学的新应用、新近展,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介绍学科的一些新近展,紧跟科研的最前沿,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并培养了其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提出新认识和观点的创新精神。如在讲授病毒的防治部分时,介绍2003年SARS疫情中大显神威的中医药抗感染,提出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模式的趋势;介绍微生物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利用微生物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虽然建立在西医理论基础之上,但与中医药有着交融的方面。根据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必然借鉴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体系。中医药院校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需要紧密贴近中医药专业的发展趋势,将微生物学和中医药学科理论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吸收和学习医学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精神。21世纪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培养受到众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当前我国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庆生, 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200~207, 240~246, 256 ~258.

[2]宋波, 周春辉,侯力,等. PBL 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 ,25 (1) :79.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1―0084-03

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该学科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试题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对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的药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学改革及命题与题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分析对象为本院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539人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学生92人,均采用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第7版教材,医学本科由2名剐教授授课,护理学本科由2名副教授授课。两个年级在同一学期按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学内容和相同学时授课。考试由教研室制定命题大纲,试题由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从题库中组卷,两个年级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试题考试。本次试卷总题数为70道,其中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60道,分值60分;主观题(名词解释、问答题)10道,分值40分;全卷满分100分。阅卷:客观题由考试中心用阅卷机阅卷,教研室组织主观题的阅卷,为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主观题按统一制定的每题得分点,采用流水作业,每位教师只负责一题的评分,阅卷后经复核统一登分。并将每份试卷的每道试题得分输入计算机,送考试中心经试题质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年级试卷的学生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试卷中最佳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和差题的百分比。评价试题的质量。还进行年级与年级之间平均分的组间比较,年级自身之间直观记忆型问答题与归纳综合型问答题的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分析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1、表2。学生平均成绩为66.73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22分,标准差为10.76,峰值集中在60~80分(占70.87%),密度估计图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6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适中,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36人(占80.89%),其余分数段较分散。成绩说明学生间个体差异稍偏大。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41道(占59%),质量较好的有5道(占7%),质量一般的有20道(占29%),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6道(占95%),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66%,只有4道试题(占5%)因为难度偏大(P

2.2 护理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3、表4,学生平均成绩为56.71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30分,标准差为10.45,峰值集中在45~65分(占68.48%),密度估计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5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大,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0人(占43.48%),其余分数段较分散。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32道(占46%),质量较好的有3道(占4%),质量一般的有25道(占36%),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0道(占86%),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50%,有10道试题(占14%)因为难度偏大(P

2.3 两个年级考试成绩平均分与主观题知识运用能力的统计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护理本科学生平均分、选择题得分和问答题得分均明显低于医学本科(P

3 讨论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理学的特点是药物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新药不断涌现,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相关学科的扎实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等,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药理学命题必须坚持“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深入理解又考综合应用”的原则,设计命题大纲。本次试卷有4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客观题覆盖面宽,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题既考核学生理解、记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考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从本次试卷分析可以看出,临床医学本科平均成绩偏低(66.73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60~80分(占70.87%)之间,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稍偏大(10.76),不及格率适中(19.1%),说明试题对该年级是适用的。而护理本科平均成绩明显偏低(56.71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45~65分(占68.48%)之间,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有明显左移现象,标准差稍偏大(10.45),不及格率明显增多(56.52%),说明试题对该年级学生考试的难度大,不适合该年级考试。

试卷分析可看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教师授课,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明显差异,护理本科成绩比临床医学本科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