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I106;H319
在“互联网+”的时代,外国文学因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传统教学模式那种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讲授方法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味。要格外重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老师讲为主向以学生讨论、辩论、鉴赏、诵读和表演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延伸。
一、翻转课堂理论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可以为外国文学教学所借鉴。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是从英语中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制作学习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进行课程开发;学生在家、在自由时间通过教材、微课、学习任务单和网络学习平成知识的预先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交流、协作、个性化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新兴教育理念,它将传统的学习步骤“课堂学习新知识,回家做作业”颠倒过来,形成“在家学习新知识,来到课堂上消化巩固”的新教学模式。[1]73它改变了以往教学“先教后学”的流程,采取“先学后教”,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外国文学教学具有某些启示作用。
2、理论支撑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这一新的理念带来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以教橹行暮鸵源授知识为目标的模式,建立以学为中心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从单纯课堂学习转变为多种学习方式。”[2]17需要强调的是,它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是整个教学行为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2]18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过程,并且是学习者自主发现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60
二、外国文学课程特点
1、课程特点
(1)课程的丰富性
外国文学包括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两大板块,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庞杂,时间上跨越古今,包含了古希腊至当下近3 000年的文学,空间上横贯东西,地连五洲,包含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文学。学科上交叉性强,文学和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多种学科紧密相连。文化上存在着异域的隔离感,文化背景不同于中国,因此与学习中国文学不同,没有更多感性、直观的认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更为困难。
(2)课程的开放性
外国文学中有很多带争论性、开放性的问题或“热点”,如外国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人性问题、爱情问题、个人奋斗问题、异化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具体作品中的哈姆莱特的“疯癫”问题、高老头的“父爱”问题、娜拉的“出走”问题等等,都是在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学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读者对这些问题也有新的阐释,学生对此一般都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教学困惑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教好这门课,使之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深入认识外国文学史上众多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赏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理解其社会价值,并联系社会实际知道现实生活;如何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如此种种一直是困扰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3、解决办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必备理念,也让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自主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效率。
三、改革建议
1、课程设置
翻转课堂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为了确保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实现外国文学课程的基本目标,让课堂实现翻转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放手让低年级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构建大学阅读计划、形成终身阅读规划,引导他们系统全面把握外国文学知识。这样一来,翻转课堂模式指引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可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在教学任务和视频的指导下去进行自主学习,经历广泛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就有充足时间来训练学生的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
2、教材革新
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必带来教材的革新。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材必须将充分关注作品本身列为重点,教师可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对知识内化吸收的最大化来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同时做好相关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视频。所选教材和所做视频可致力于以点的深入来克服面的空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研究,提高鉴赏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养审美能力。
3、考核方式
随之而来,对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认知、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的测评,淡化标准化试卷的机械性考核。学生在教学任务、教学视频指导下,阅读作品量的多少、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和发言积极性情况、读书会上的陈述和演示、读书笔记中的书面表达水平、经典诵读会上的演绎情况都可以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提升综合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正如《学习的革命》[4]中谈到由于网络的发达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剧变,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云信息、慕课、微课等教学视频,结合学习任务单,强化自主阅读体验分享、分组合作探索研究,通过教学适时改革,外国文学的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 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1): 73-78.
[2] 秦建华. 何高大. 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5): 17-20.
篇2
关键词:参与体验式;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54-02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的内在要求与理论基础,现代教学是双向互动过程,一方面教师试图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接受、反思、抽象吸收知识并融会贯通。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适当自觉淡出而让位于学生,凸显学生的参与体验式学习的主体价值。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在外国文学的长期教学过程中,从语文教育专业的专科学生的课堂到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学生的课堂,多年来始终坚持从教学方案与教学设计入手,通过中西文化的多重比较,创设更多的感性体验与情感共鸣的情境,促进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学的直观性和自觉性;而针对在校学生普遍不喜欢阅读文本的现状,从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三个方面有目的性地解除教师面临的教学困境。
一、课程设计
(一)了解课程结构,厘清发展脉络
教师要想游刃有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对本学科或本课程结构和发展进程有清晰的了解和深度的把握,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进退自如,在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之间随意沉潜。
(二)熟悉教材目录,明确教学重点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自己要懂得目录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掌握由目录入手顺藤摸瓜的本领,能具备将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能力。同时在梳理文学史的过程中,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的预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分析作家作品,制定教学策略
根据作家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能够制定出具体作家作品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了解某作家在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又能对其具体创作有相应的个体定位。
(四)联系相关学科,拓展课程体系
外国文学的前置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化史,后续课程是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另外历史、哲学、宗教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也都极为密切,所以教师自己不仅应加强专业素养的积淀,也要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
1998年教育部在中文系专门设置了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全球一体化进程下,中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必然给原来的外国文学教学带来的新的冲击。虽然有些院校仍沿袭旧称“外国文学”,但是教学方法上如不改进,必将陷入学科发展的困境。所以教师讲授外国文学必须自己先建立“比较视域”,以中外文化异同为轴心,带动中外文学的比较意识。从学生熟悉的已知领域入手逐渐拓展未知领地,尽可能减少他们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和生疏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或趣味。
二、教学设计
(一)淡化教师主要角色,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真正的教师并非拥有最多知识的人,而是使最多其他人拥有知识的人。”
然而,今天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已经给各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以追求知识为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形成与培养思考的习惯和方法。许多教师仍然限于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传授最大量的知识为己任,而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和阅读特点的研究。教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学生们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学院加大对多媒体教师的建设力度,给学生播放一定的西方文化资料片、图片、歌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堂、学生与作品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反思,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切实达到实施参与体验式学习的目的。
(二)弱化教材导读功能,强化文本细读体验
大多数学生很容易陷入到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课堂介绍情节去感知外国文学的怪圈,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时间进入经典作品,形成原初的阅读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以往的改革经验发现,虽然学生们也进行讨论,甚至有时候还很热烈,可是说到实质性问题,却常常发生讨论小组没有一个人读过原作的现象。这样的讨论课的价值不得不令人质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充分利用作品选读的片段激发学生现场的阅读兴趣,产生故事悬念,也可以利用课堂学习小组或宿舍的分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前布置应熟悉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养成主动利用学院图书资源、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合理安排有关阅读作品的具体分工与合作,让学生既能意识到阅读的强制性,也能有一定的人员组合的灵活性。
(三)降低期末考试比值,增加日常讨论权重
现在的考试制度基本是以教学大纲为主,教师讲授大纲要求的作家作品,并以此作为考试的依据,学生们也主要以课堂笔记、教材为核心复习考试,整个学习过程陷入到程式化、公式化的陷阱,若要有所变动,教师自己就不适应,更遑论学生。只有大胆革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中心转移到阅读上,读自己喜欢的书,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篇目,自发产生讨论的渴求和意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才不会形成缘木求鱼的怪现状。首先学院教务处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可以由70%降至50%,扩大平时学习的成绩份额,真正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上,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性阅读,形成由于共同兴趣而建立的学习小组,强化学生的相互认同和共鸣,自觉产生讨论的欲望和需求。
(四)简化知识传授过程,关注心灵成长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师既要善于从学生的已知知识体系中调遣相应的内容与新的学科知识衔接,同时也要驾驭学生已有的人生体验,想象并丰富自己阅历的不足带来的对作品理解的匮乏。阅读就如同交友,精神气质相通时尽可以享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满足感;情趣差异有时也可以形成互补的乐趣和。
三、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评价即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和教师教学评课标准完成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最终实施。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具体方案:
(一)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方案,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和期末考查或考试成绩,可以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如检查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阅读质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现在学院教务处规定的学生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的比值中,期末权重过大,过于重视知识评价而对能力评价的肯定不足。
通过多年来的改良与提高,学生们的期末成绩的组合更加科学合理,有些平时学习主动认真的学生,考试又不愿意特别死记硬背和作弊,那么他完全可以凭借平时成绩获得自己心满意足的结果。如果平时旷课迟到睡觉玩乐者,即使考试临时应对也会因平时成绩太差被筛查出来。这无形当中就在学生们中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这种成绩组合才既可以鼓励学生课堂之外学习的主动性,考查其日常学习的真实状况,又可以兼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努力重心转移到阅读作品与分析能力的开掘。
(二)教师教学评价方案
主要考查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与个人教学风格的成熟情况,引导教师不仅要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学科知识熟稔,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和困难,争取尽可能熟悉自己教授的所有学生的特点,能够因人而异,了解各班的学习风气,因班施教,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提高自身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与方案10%;课堂教学组织与沟通20%;课堂教学记录与反思10%;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50%。
参与体验式外国文学教学的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由原来的教师教学为主转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其评价标准制订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养成与学习效果的显明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水准与教学效果的差异。在这一模式中还应特别重视教师个性的发挥,不能用一种机械的、标准的、教条的评课模式来约束教师,要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特性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当然参与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对于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理解力和分析力较好的学生,学习效果就很明显;可是对那些本来就只提着耳朵来听课,学习被动、拖沓、懒惰的学生,可能有些方法就没有理想的实施空间,可能也时常需要跟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互为补充,方能发挥它的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7:142.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9.
篇3
关键词:文化传递英国文学教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文学史介绍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时间如何分配?重点应放在哪里?若要兼顾又怎样或在哪些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随着文化研究在文学界的兴起和蔓延,文学课教学又面临着如何处理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站在讲台上的许多教师,甚至延伸到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乃至波及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生和准备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考生,使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理应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有话题,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更是如此。
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关系。粗略考察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念的制约下,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反映功能,过分强调社会生活(实际上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夸大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制约作用,将焦点或重心对准作品产生的背景,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将文本解读的参照系限定在其背景之内;另一种情况一反文学的“镜子说”,将文学看作是一种自在与自为的一极,虽然承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承认一定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但不主张文学从属于政治,更不主张文学文本必然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而将文本看成是一种封闭自足的体系,主张对文本的解读只能以文本为中心,而不应以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系。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倾向各有偏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正确、合适而可行的办法是寻求英国文学教学中的“第三条道路”,即将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纳入文学史的学习与经典文本的细读之中,以文化作为连接文学史和文学文本的桥梁。具体做法是: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经,以文学史发展线索为纬,以经典文本为连接点,构建英国文学教程的总体框架;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参照系,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在对文本进行语言、文体、思想等方面阐释的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其达到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把握文学内涵的目的。在文学“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的当下,强调文化传递和文学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要。因此,本文试图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英国文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一.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传递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长期以来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却一直不被重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理论上的误区: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些语言学大师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这种观点使许多外语教学者误以为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语言知识。其次,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认为传统外语教学的目标只是培养语言能力,忽视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认知能力。再次,外语教学中往往注意母语干扰而忽视源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致使学习者经常陷入语言文化信息的泥淖却不自知。这诸多原因使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递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
其一,长期以来,文化传递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认知能力,还需要下很大力气。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和观念上弄清加强文化传递和培养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把文化认知与传递能力的培养放在和语言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虽然不主张矫枉过正,但当下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文化传递的作用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而且紧迫的任务。
其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递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对源语文化了解得越深刻细致,就越能正确理解这一语言。因此,学习外语必须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其三,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递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无法使之成为“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就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文学的本质决定了文化传递几乎是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征。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其手段是语言,而文学的上层建筑属性使它天生就受制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文化制度与话语体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就是一定的文化氛围,语言本身就是一定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作品中必定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是学习文学史还是研读文学作品,要想脱离开文化的解读,即使不说是片面和不得要领的,也至少是不能抓住其全部本质。
其次,文学的功能也决定了文化传递是文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文学的功能在于教化、愉悦和审美。要发挥这些功能,文化传递或解读是必要的途径。如果说文学的愉悦与审美功能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韵律等要素的欣赏和分析来实现的话,教化功能的实现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文化传递,因为无论是对作品主题的开掘,还是对情节的分析,抑或是对内容的阐释,都离不开对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的解码,都是要将对象语文本中的文化编码传递给目的语的读者,使他们得到教益。
还有,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也决定了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2000年由国家教委授权、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描述中对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做了如下阐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
二.文化研究在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要使文化传递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当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是在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文化批评理论话语。它的特点是,注重探讨各种文化实践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中的权利运作对文化实践的影响和干涉作用,文化研究的旨趣与社会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其使命就是分析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文化是如何表现自身和受制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现在,在主要的英语国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体制化。文化研究把“大众文化”、“社会”、“性别”、“阶级”等社会学理论引入文学文本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美学和纯文学批评的规范。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卡勒指出,“迄今为止文化研究的发展一直与文学经典作品的扩大相伴(尽管还不能算起因)。如今教授的文学面很广,包括妇女作品和一些历史上的边缘群体成员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被增补到传统的文学课程中,或被认为是单独传统(“美籍亚裔文学”、“英语后殖民文学”)。”[3]
过去的十余年,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学界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开始从文化视角去透视和阐释外国文学现象和经典作品,使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一系列成就,但是,这样的研究还是少量的、局部的、分散的,远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仅以我国一年一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立项指南为例,文化研究只是散见于各门学科中间而并未成为单独门类,这足以说明文化研究的现状。一如上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迫使我们加强文化研究,尤其是加强文化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体现,其意义或者说必要性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第二,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4]
第三,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对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化传递的建议
要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首先,“史”不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而是以文化信息饱含度为标准之一的文学史。其关键是要对文学史进行重构,而重构的主要参数之一应该是文化含量,即,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不再只是根据通常的政治、艺术、审美等标准。一些在传统的文学史上并非必定收入的史实,如,“大”、“威尔克斯事件”、“劳工运动”、“议会改革”、“费边主义”等,就应该作为对英国文化观念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加以介绍。其次,“读”虽然仍是通常意义上的“选读”,但确定篇目的标准也不再只是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还要考虑其文化价值。一些按照传统标准原本无足轻重的作品,从新标准出发就应收入进来。以笛福为例,《鲁滨逊漂流记》是一般的选本都必选的,但若从表现殖民文化的角度看,《辛格顿船长》也许更能反映出早期殖民者的两面性。再次,基于文化信息含量,要关注原来被文学史忽略和遗忘的边缘性作家及作品,因为这些作家或作品往往是被主流意识形态以及话语体系所有意无意冷淡、搁置甚至排斥的,但在他们那里也许恰恰蕴含着某一时代或阶层的非主流文化信息;对这些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能够极大地增加英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第二,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将文化传递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学方式也应由一般的介绍、阅读和解读、讨论、评价过渡到以介绍和文本细读为主,以影片观看、相关文献阅读、主题讨论、网上交流等手段为辅,以期达到文字文本与文化文本并重、语言传递与文化传递并重、艺术审美与文化观照并重的目的。
第三,建立起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评价标准和课外辅助手段。试题库分为两部分:第一,围绕教学内容而设立的思考题系列,附着于每个章节之后;这些思考题应以上文的三个“并重”为指标和导向。第二,为检测和巩固教学效果的试题系列,分为自测和他测两部分。自测题供每章节教学完成后供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掌握使用,他测题则作为期终和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和考查使用。这些试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是文化信息的解码与传递应作为重要的检测内容。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尤其是文化层面,避免当下经常会出现的“见木不见林”的弊病;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递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传递与解码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文化要么一概被斥为资产阶级糟粕而拒之于门外,要么外国文学研究只是蜗居于文学的内在要素而与文化相距甚远,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与把捉力,都与客观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亟待从事英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的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注释:
<!--[if!supportEndnotes]-->
<!--[endif]-->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2]参见张平功“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英国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111-115页。
篇4
【关键词】创新精神 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复合人才来满足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对外开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一方面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却使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与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那时经济社会环境相对简单,外语人才缺乏,单一知识结构的外语人才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而目前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能读懂外语文献,还要了解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社会每年仅需要少量毕业生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法律、新闻、经贸、化工、通讯、医疗等学科等结合的、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处理复杂事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创新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高校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 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需要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
1.1 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概念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善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特点。他们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是通才与专才有机结合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科学思想方法的萌发点。其次,在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基础上,使自身各种能力和潜能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综合性能力。
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杜瑞清教授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的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罗世平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外语+X’。其中X为变项,随社会市场需求和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外语必须同一定的专业相结合是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必备条件。
单一的外语人才是“工具型”人才,即只具有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而且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如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延伸面积较广,或者专业性太强,便难以胜任。复合型外语人才则是既精通某种外国语言,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在某些领域具有扎实的功底,在研究、教学或者其他社会实践中发挥出更突出作用的人才。
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才能够充分认识个人价值,才能够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拥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优良品质?进取精神、开拓能力、踏实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要标志?
1.2 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传统的单一型外语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的外语人才已势在必行。
自从加入了WTO, 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得更加紧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更为频繁。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最新的科技资讯和经济发展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要大力推广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中国来投资。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宣传自己企业,将我们的产品打出去,占领国际市场。这些都需要高层次的外语人才。同时,随着大批外国企业涌人中国市场,他们把国际经济规则和运行惯例带入我国的各行各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大批精通外语的外向型经济人才创造了条件。
2 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2.1 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大纲》还对英语复合型人才作了具体要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根据《大纲》,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对于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一改以往单纯学习语言的模式,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方向发展。因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经贸、法律、新闻、科技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提出的要求,更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2.2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模块
在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语教育改革中,课程建设是个常抓不懈、不容忽视的课题。因为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步骤,是进行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区域自身特点,本着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国语学院根据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优化组合,构建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模块,旨在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如下:
(1)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是强化语言技能,突出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将学生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地道的英语写作能力、娴熟的双语互译能力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语音、阅读、听力 、口语、写作、语法、第二外语等。
(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和使用规律有一个理性、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主要课程包括:语言学、英美文学史选读、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视听说、口译技巧、学术论文写作、翻译、英美报刊选读等。 (3)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市场需求进行选择。结合实用语言课程,配合学生分流培养及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其主要专业方向包括:英语教育方向,文化、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商务英语方向、旅游英语方向和涉外法律方向。
(4)跨学科课程模块(学生自选)。旨在让学生在根据本人爱好、特长、市场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程,调动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复合型、创新型能力的学生。
外语专业学生不仅仅要培养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创新型复合人才,只有这样的培养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外语人才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3 对于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高等学校朝着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外语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近几年来,在国家加大力度投入教育的前提下,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外语人才充实到了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但由于他们基本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时,其专业授课教师大多数不具备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因此,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复合人才。要通过自学、进修、访学等形式,更新补充知识,站在学科前沿,做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做好教学与学习的结合,教育与被教育的结合(即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学与广泛的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己的知识极限。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和辩论会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努力突破语言层面,做到多学科性多文化性。高校外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哲学、经济、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2 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实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 用到实践环节,以及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全国各个高校的实习都存在很多问题,宁夏大学也不例外。首先是实习基地难找,一般企业、单位、学校并不欢迎实习生,因为实习或多或少会影响接受实习生单位的工作秩序,增加管理者负担,增加财务成本;其次是实习过程中管理安排不周密、不够科学,学生为应付必须完成的工作被 动随大流,对于实习的目的、内容、怎样实习、遇到问题怎样处理等没有充分准备;还有就是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在实习中过多注意实习条件、环境待遇、享受等,心思没有完全在实习工作上,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从而未能完成学生从课堂到实习到社会的转变,出现大学四年毕业时“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会做”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第一,学生必须要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参加实习,能够真正在实习期间为实习单位做一些实事,也能够较好地锻炼其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第二,学校方面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第三,学校和学院应妥善组织实排好实习工作,制定出每一实习环节的内容、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制定解决办法。最后,学校应该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创造条件,直接与其他国家进行学生间的交流或访问,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开阔眼界。
3.3 完善外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估体制
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应实行全程教学质量管理,即对教材选用?教师配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课程评估等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学生对课程配置与教师讲学的信息反馈,学校及学院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估应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课程评估中,由于此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为表现特点, 因此,应将行为表现评估纳入教学评估体系。这些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如演讲比赛、词汇竞赛)?表演(如课文短剧表演),以及参与相关活动与任务(如组织英语角)中来体现?总之,对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与社会实践中处于有利地位。
4 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世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新形势下学科渗透与融合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社会适应力;较强的创新能力是外语人才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教学的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外语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萍.“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137-141.
[2] 孟笑芳.“浅谈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6):56-59.
[3] 罗世平.“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8-10.
篇5
关键词: 英语教学农村生源跨文化意识
1.引言
据《广州日报》2009年1月23日报道:“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55.1%,而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的却只占大学生总数的17.7%。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农村生源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他们之所以能够考上大学,是因为他们的数学、语文和其他学科成绩相对较高,而外语分数则较低。
虽然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但是这份报道表明,农村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却明显下降,与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与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一部分学生过早辍学,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较差的英语成绩使得他们与大学失之交臂。
与上述情况相反,笔者所在的职业院校,农村生源人数则占绝大多数,几乎高达90%。但共同的问题是英语学习的问题。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突出、问题突出,如何能够教好、学好英语对于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笔者在此针对农村生源的特点和显露的问题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
2.1职业院校农村生源英语学习现状
首先,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话。在学期初的自我介绍中,部分学生使用的英语句子仅仅限于“My name is...”,“I’m from...”,“There are 3 people in my family”,“I like...”等几个基本的句子。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练习过英语听力,只是听以前的英语教师讲过英语。有些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则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缺乏自信心,表现得焦虑、学习劲头不大。
其次,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加之英语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拒绝英语。有些学生说:“我是中国人,干嘛要学英语?”“中国有好几十种语言,为什么要学英语?”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首先已经在心理上和态度上排斥英语学习。
再次,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跨文化交际实践。95%以上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英语培训班,从未接触过外国人,也没有读过任何外国文学作品。虽然看过一些外国电影,但也都是通过阅读中文字幕完成观看或观看有汉语配音的译制片。
最后,中文基础知识不足、城乡差别显著。这些学生的中文写作中经常出现错别字;遇有需要发表见解的问题时,通常的回答就是简单的“好”或“不好”,却不能有条理地列出论据;有些来自北京的农村生源甚至从未进过城市、从未到过动物园、从未放过风筝,更不能说出5处以上的首都名胜古迹。
2.2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受地域影响,农村生源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家长缺乏相关知识,难以帮助学生作出合理规划;接触英语之初没有较好的英语师资。据问卷调查显示,将近30%的学生的第一位英语教师兼教英语、地理、历史等多种科目。另外,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落后于城市学校。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照搬教材,忽略了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入城市的学校后,带有地方口音的英语发音大大挫伤了农村学生讲英语的信心,使得他们更加羞于张口。
进入城市的学校后,一些非智力因素制约了这些学生外语学习的成效。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影响了语言的输入,因此该部分学生学习劲头不大,缺乏学习兴趣,课堂表现被动;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害怕考试,恐惧同学或老师的否定评价,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焦虑、性格内向、胆小、羞于张口,信心不足。这些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原因。
目前,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方法依然是语法翻译法,注重知识的讲解,轻视了文化的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忽视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同时,课程设置难以突出英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文化的输入;不断减少基础课的课时,英语的课时太少;缺乏对生源特点的认识,过于强调课程进度;忽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过快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些都影响了学习者真正学好英语。
2.3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产生的不适应性及障碍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在感觉中没有过的东西,在理智中也不会有。”由于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缺乏文化的输入,农村生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极易发生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
在称呼上:笔者接触的数百名农村生源无一例外的称呼老师为Teacher Zhang, Teacher Li。这表明在学习teacher这个词的时候,教师只讲解了该词的意思“老师”,而忽视了该词的文化意义,更忽略了中西方在称呼方面的差别。
在打招呼、致谢方面:学生可以完成背诵的对话,但是一旦超出背诵的范围,便可能出错。一段真实的对话如下:
A(foreigner):Thank you!
B(Chinese student):Nothing.
这样的回答肯定不是成功的交际。
在时间观念方面:中国学生曾发问:“他们也有迟到的时候啊?我们总是提前呢。”他们不知道西方的观念中,在约定时间之前到达被认为不礼貌,而迟到一会儿却是可以的。
互送礼物方面:中国学生往往觉得对方送的礼物太轻了。
随着各个院校对外交流合作的加强,学生真正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增加了,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害怕接触外国人,不敢开口讲话,但又抱着好奇心围观;胆大的学生或者连珠炮似地发问一系列类似警察审问的问题。这两种表现都使得外国人不舒服,而且这也是失败的交际。
有些学生被选拔参与交流,亲身体会异国文化。他们则表现出文化休克、模式固见,以中国文化特点衡量其他文化等问题。
以上种种跨文化交际的不适应性,通过英语教学是可以适当引导的。
3.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对外交往不断加深,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大。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第一次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列入了大纲。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英语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有了跨文化意识,才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针对农村生源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基础。缺少英语学习的兴趣,势必影响语言和文化的输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语法翻译教学方法,将学生从学习英语就是记单词、背语法的误区中带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倾向,积极探讨诱发和调节学生情绪的策略,使学生形成乐学、好学的最佳情绪状态。
再次,教师应强调本国文化的作用,这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和重合的现象,培养跨文化意识不等于鼓励遗忘本国原有的思维模式,而是提醒学生将这两种模式所代表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并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为他们今后能够在两种文化思维模式间相互切换,为满际的需求打下基础。
再其次,教师应明确跨文化意识培养目标。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一般讲,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达到第三个层次:①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②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冲突往往发生;③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而第四个层次即可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所作所为则是最难达到也是学校教育难以企及的。针对农村生源的特点,笔者认为达到第三个层次仍然需要较长时间。
最后,跨文化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结合日常英语教学,通过文化的对比,使学生不断吸取各种文化信息,从而具备跨文化意识。日常教学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如词汇、对话、语法等方面。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注重对英语词汇文化含义的介绍。如之前提到的teacher一词,在英语中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它是指代一种职业。在英语国家,中、小学生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之前冠以Mr.或Miss。在英语中没有一个意义和用法上与汉语的“老师”完全相同的对应词。再比如,汉语中的“龙”代表吉祥、成功等含义,而英语中的龙(dragon)却代表一种凶狠的怪兽,两者在内涵和情感色彩上截然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词汇的讲解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意义。
除了上述途径之外,针对职业院校和学生特点,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开设第二课堂。学校可开设西方文化类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视频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多渠道获取跨文化交际
知识;邀请外教或外国人到课堂或创造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等等,在实践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4.结语
英语学习为学习者打开了一扇和世界交流的窗户。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匡汉.我国外语教学体制的弊端和改进建议[Z].2008.
[2]单亚萍.制约农村生源大学生外语学习成效的情感因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95-98.
[3]李媛,范捷平.跨文化交际中模式固见发展变化动态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23-12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胡文仲.胡文仲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篇6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院管理透明度
学院管理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勇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师生员工,以“如何实现学院管理工作上水平”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广泛的走访和座谈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员工认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院管理的透明度。针对这一维度,大家表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办法和津贴分配办法,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公正,竭力营造和谐学院氛围。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奖励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活动中,学院教职员工表示,《文学院科研奖励办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行,虽不断修补,但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科研奖励办法,体系不系统规范,补充文件太多,时间跨度太大,不易理解,掌握有难度,其主要表现在:
1、奖励的范围太大。有的层次太低,与学校的相关文件奖励范围差距太大,没有起到奖优、奖高水平成果的目的。
2、奖励积分应取消,应奖励教师不断出新的高水平成果,不要坐吃老本。
3、科研奖励积分计算复杂,不易掌握。由于复杂,有教师认为有重复计算之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说明。
4、科研奖励成果应予以公示,奖励金额应公开,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二)、院内津贴分配办法需要进一步调整
面对发展的要求,文学院教职工表示,学院津贴分配办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研究生的课时津贴太少,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应按人按比例划拨到导师头上。
2、各类层次的毕业论文指导酬金太低,应提高。
3、青年教师、管理人员的基本投入与骨干教师的投入差距太大。
(三)、进一步做好院务公开,提高学院管理工作透明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院教职工认为应该加大对于学院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表现在:
1、建立管理机制,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特别是在进人考核、职称评审、优秀人才选拔等方面,一定要有据可循。
2、公开学院财务。每年至少要通过教代会等方式向全体教职工简明扼要地公布学院财务的使用情况。
(四)、加强学院日常管理,共创学院和谐氛围
综合广泛调研的有关意见,全体师生员工都希望学院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
1、敦促学校尽快修建第一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
2、继续开源节流,保持或增加教职工的收入,尤其要增加青年教师的收入。
3、抓好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加强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
学院学科建设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大宏副院长的领导下,深入教职员工队伍,以“如何实现协调教学科研关系”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随机谈话和专题交流等基础上,就文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和科研矛盾突出
1、少数教师骨干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由于目标多元、水平要求高等原因导致工作量大、精力调配困难等一系列矛盾。
2、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完成科研任务。以对外汉语系为例,青年教师总体学历水平是硕士,职称以讲师、助教为多,拥有博士学历、副高职称的只占少数,学习要求极为迫切;但该系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既要承担学院各类本科学生的对外汉语、现代汉语教学,还要承担外国学历、非学历留学生的教学,同时担负着长期出国任教以完成“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任务,大大挤压了读书深造的空间。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1、由于学科建设的不足,引进高水平师资困难。引进符合教学水平高、学科能带头、具备“双高”条件等要素的师资比较困难。近年引进的“双高”人员仅一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人员相对较多,是骨干教师的中坚力量,但距离预期目标还相差很远。
2、缺少学科发展平台,留住高水平人才比较困难。由于学科平台建设情况不理想,对优秀的人才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想要的人来不了,来了的怕留不住。
3、职称评定办法不稳定,导致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强。
4、自我培养资源有限、进程坎坷。学院通过自身努力,通过自我培养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但是,这批人总的说来还处于成长期,须假以时日,以达到前述高水平师资的各项条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状况。
5、科研人才匮乏,科研成果过于集中,不利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破一级学科建设,解决学院发展根本问题
文学院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一级学科平台的建设不能正常实现的问题。学院必须突破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制约,以期在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各项难题。
三、完善培养计划,竭力培养终生教育家
学院学生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杨涛副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学生工作队伍、班级、学生群体,以“如何培养终生教育家”、“如何完善学生培养计划”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通过集中座谈、抽样调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深入地调研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困惑
1、免费师范生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较模糊,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免费师范生政策,也不了解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实习等内容。
2、免费师范生对于“终生教育家”认识的疑问。很多同学并没有强烈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欲望,从业意向表现较为迷茫。
(二)、对于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疑问
1、课程设置不合理。认为,专业课和公共课比例不合理,专业课课时过少,公共课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偏多,实践课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弱;课程安排的学期不合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作教程》、《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等内容偏少,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应做调整,希望能更早上,更多上,像实践课一样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希望开设更多专业对口的课程。
2、关于实习的问题。很多同学表示,教育实习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合理定制实习期限,并有实习要求、指导教师等相对比较合理的配套服务;对外汉语、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希望更多地参与专业对口的实习中。
篇7
论文摘 要: 为了使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通过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探索出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社会对英语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英语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教委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l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中指出:“被调查的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期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66%……当前,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语专业开始将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作为中心议题列入教学改革内容,但是由于受课程设置、师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专业特色并不明显。不同院校的英语专业虽然开设了经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涉外文秘、航空英语等专业方向,增加了若干门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但是仍未能在培养模式上使学生学习或掌握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明确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在培养目标中也明确规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按照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既经过英语专业系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与专业或职业有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国情、省情和校情的基础上,明确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创新型人才。为了使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种类各有不同,根据市场需求不同,各类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侧重培养不同类型的英语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将语言技能学习与高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范围。以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为例,各高校的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依所属高校类别不同,也略有不同。纵观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为目的,但各高校缺乏鲜明的特色,如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类型相类似,没有突出各高校的优势和不同。因此,各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特色人才而不是通才。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是在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突出英语主干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秦秀白等(1999)指出:“在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中,我们必须坚持‘英语为本’的原则。……我们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复合,但归根到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所谓‘复合’,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应确立“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英语专业技能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平台,三者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成必修课,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即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目的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同时,课程设置应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要求及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港口优势,在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欣欣向荣。高校应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校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我们知道,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英语专业教学中目前存在着从事ESP教学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这类专业往往因缺少真正能用英文讲授具有专业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合格师资而举步维艰,其教学与科研既不能进入相关专业的主流。又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因此,要求教师除精通本学科专业外,还要了解邻近的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教师质量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外语人才的关键,要建立一支外语水平高、具备其他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就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及自主学习和培训的方式,高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也可聘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还可以聘请非语言专业毕业的外教,利用其语言和专业优势来教授课程;还可以选派外语教师进修,也可以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应鼓励教师更新知识,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学术发展机遇,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多渠道、宽口径、一才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外语界,1999,(4):10-14.
篇8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启发式教学 文学教学读者
【Abstract】 Literature, with its persified forms and recondite meanings, has long been a tough task for most Chinese educators. However, literature theories always remain as a great help for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literature theories, 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of some English poems may, to a great extent, illustrate how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tmosphere in class so as to make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 aware of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njoy life better. In all,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o literature teaching.
【Key words】Reader’s response theory Enlightening teaching Literature teaching Reader
一、序 言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文学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社会发展的经验和人类思考、行为的实践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后人则通过这些记录传承并发展着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意义是伟大而深刻的。诗歌是文学的一个显类。世界上不论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别是对英美诗歌的解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文学教育古已有之。早在孔夫子时期,他就把《诗经》看作教育的经典,认为“不学诗,无言”。不难看出诗歌这一较现代人看来晦涩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之本,言之基,行之范。然而,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及教学,特别是对诗歌这一特定形式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却还未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文学批评理论,作为通向文学知识海洋的一把无形的钥匙,为文学文本的解读和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研究的方向。20 世纪是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伟大年代,是文学批评理论多元化发展的伟大年代。各种文学批评理论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渗透到了文学文本解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可以将各派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的分为四大类,即“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M.H.阿布拉姆斯在他的文学理论经典《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说”,并简洁地用三角形排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
阿布拉姆斯根据三角形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所有文学研究方法纳入他的理论框架之中,归结为四大类:即“模仿论”,文学作品对宇宙或世界的反应;“实用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表现论”,作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化,形成文学作品;“客观论”,就作品研究作品,不指涉任何其他方面。
在这四类研究方法当中,“实用论”尤其强调了读者对文学作品解读的重要作用,因而读者反应论无疑也就成了指导文学教学的一大重要批评理论,为高等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包括诗歌赏析教学提供了无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因此,以读者反应论为指导,开展文学教学,能行之有效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氛围,创建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论强调和肯定了读者在文学文本阅读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该理论认为,文本不仅是读者阅读、欣赏的对象,是读者审美活动的催化剂,同时,读者又无可避免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反射到文本当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对文本新的个性化的理解。读者反应论的出现,在20 世纪的文学欣赏和教育界激起了极大的反思,“读者”这一角色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文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步迁移到阅读主体身上。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文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大大加速了文学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文本不再是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读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2]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动态变化着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人阅读同一部作品会得到不同的理解,而正是在这种动态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文本的多元化意义才得以形成。事实上,读者反应论强调了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一,历史环境对文本意义的影响。文学,是历史的反映,而历史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文学文本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体现的文本意义是不同的。正如读者研究理论的先驱者伽达默尔认为,“文学作品的每一次新的阐释就是一次新的未知的探险,因为,在与艺术品对话的每一瞬间,说话人聚集了已言说的东西,并同时向对方传递去无限多样的尚未言说的东西。艺术阐述者正是要参与这无限多的未说意义之中。这就使每次艺术对话都包蕴了一种内在的无限性”。[3]其二,读者的参与对文本意义的影响。接受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姚斯曾指出,“文学作品并非是一个对每个时代的每个观察者都以同一面貌出现的自足的客体,它也不是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本质的纪念碑。文学作品像一部乐谱,要求演奏者将其变成流动的音乐。只有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而拥有现实的生命。”[4]美国文学批评家荷兰德(N.Holland)提出:“阅读绝不可能排除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阅读不可能是客观的”并引用所谓“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论证每个人的阅读行为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这种经历受读者个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等影响。[5]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生搬硬套某一既定的文本解释,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当中,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对作品的反应为出发点,形成一种启发式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收益。“文学教学如同登山观赏风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攀登一座座高山峻岭,在经历一番艰难跋涉后,学生在山顶细细品味和欣赏山下美丽的风景”。[6]
以该理论为指导,诗歌欣赏的课堂教学也应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上,将教学实践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学生自发性初始阅读阶段、在教室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的二次阅读阶段及课堂讨论后的综合理解阶段。启发式诗歌教学的创新性探索是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大胆的反思,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高等教育中的文学教学探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教学个案设计
1.教学准备阶段
由于文学课程所教授的对象在英语语言能力、文学阅读经验及文学领悟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根据读者反应论,文学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既循序渐进又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对的个性化教学,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文学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悟人生真理的目的。
(1)教学材料的选择
此次教学个案是基于读者反应论的原则,针对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学生之前不具备过多的英文诗歌的学习经历,故此次个案选择T.E.休姆的《秋》作为教学材料。首先,这首诗用词较少,篇幅较短,意义较为浅显,适合于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开始他们的文学欣赏旅程,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学生所固有的认为文学作品太难的抵触情绪。其次,此首诗的主题“秋”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这也能大大鼓励学生对诗作产生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反应,将个人的阅读经历,即读者世界和诗人创作的文本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文学欣赏能力。再次,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7]这里所谈到的“文化知识”指的就是西方文化的知识。而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意象主义作为英美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的流派,休姆作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的各种意象的组织和排列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美文学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关于“秋”这一主题的诗作在中国可谓为数不少,这样一来,学习休姆的《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会来进行中西方的文学的比较,从而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区别,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读者反应论,此次教学个案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发自主学习为手段的启发式教学环境,主要在审美及情感两方面使学生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悟人生真理。总的说来,此次教学旨在借助《秋》当中反差意象的大胆运用而从审美角度激发读者群体的想象力,从而在情感上让学生读者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都市生活的厌恶。此外,此次教学设计同时也对学生理解如何使用具体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此次阅读经历也旨在激发学生读者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新审视,从而积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教学实施过程
(1)学生自发性初始阅读阶段
根据读者反应论,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让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并充分利用其想象力及固有的生活经历,将读者世界和文本世界尽量联系在一起,以期得到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因此,在初始阅读阶段,文学教学应尽量创造一个启发式的环境,让读者尽快投身其中。对于《秋》这篇诗作,本个案设计了一系列导入措施:首先,让学生听一段描写秋日美景的轻音乐(如《秋之落叶》等),同时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对秋日的幻想图。其次,让学生口头描述其头脑中的幻想图,这样就能形成学生对所学诗作《秋》的内容的一些预境。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秋日美景图,并由教师朗读该首诗,随后,学生一起朗读并在班级范围内讨论学生对诗作的一些初步理解。
另外,对诗人背景的介绍也会对学生读者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具体阅读诗篇之前,教师还应该有侧重的介绍诗人的背景及写作风格,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读诗作的真正含义。本个案亦提供了一些有关休姆的介绍以引导学生的阅读:休姆,著名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他是英国文学意象主义的先驱。其诗作素以精确、简练的用词和简单、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基督教控制的世界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2)语义及语篇解读即二次阅读阶段
对任何诗篇深层次的理解无疑都是基于对该首诗中具体词汇、短语、特定句式的把握之上的,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就可以称之为诗篇的语义解读。对于休姆的《秋》,在解决了少量重点难点词汇之后,阅读的重点就应放在具体意象的对比运用上,而这又属于对文本的语篇解读,它是形成对文本的最终解读的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本个案设计了如下流程图以解读此诗中的各种意象:
在语篇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阅读向导的角色,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诗作。针对休姆的《秋》,此类问题的重点应放在对比意象的运用上,如月盘为红色,而都市孩童的脸庞为白色的具体原因及红润的月盘和白皙的脸庞进行对比的原因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们不难得出休姆此诗的主题意义,即对乡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文明生活的厌倦。
(3)阅读反思即综合理解阶段
费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源于读者对作品的思考、讨论和书面评论。[8]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讨论对实现作品的多元化意义有很大影响。另外,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文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人生真理。笔者认为,中西作品对比不失为一较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中西作品的对比,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本国文学的伟大价值,同时,学生还能意识到对本国文学的阅读经历可帮助和促进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中西作品的对比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促进未来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本个案建议将休姆的《秋》和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刘武子的《立秋》进行比较性研究和分析。两首诗虽都描写的是秋日夜晚的景象,但在语调、主题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休姆的《秋》通过对比红润的月盘和白皙的星辰,以体现一种悲伤的语调,从而抒发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而《立秋》一诗则从啼雅、凉风、梧桐、明月等意象出发表达了诗人当时欢快的心境,及其对即将来临的秋季的期盼。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文学教学也应当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活动。例如,在欣赏完休姆的《秋》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诗来描写秋季。当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如介绍简单的语群结构以控制诗篇的韵律(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教学的趣味性。此外,也可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更改原诗中的意象,用其他的意象取代红润的月盘、白皙的脸庞等,从而创作自己的小诗。
四、结 论
英美文学课,尤其是英美文学赏析类课程传统的“一言堂”“独唱式”,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当前的文学教育者们应该将更多的文学研究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创建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正如一些教育专家所指出的,“发轫于二、三十年代,成形于六、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从理论探讨真正转到英语文学教学实践研究的读者反应理论在国内的外语教学中有其独到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9]因此,文学教育者应更多的立足于读者反应理论,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学反思等阶段强调读者即学生的反应,充分发挥学生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去,从而最终通过特定文学的阅读达到改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使其在文学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会人生真理。而这才是文学教学转变为文学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文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燕平、董俊峰.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4
[2]廖七一.跨学科综合 文化回归 多元互补[J].外国语,1998(5):29
[3]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7
[4]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A].见:瓦尔宁编《接受美学》[C],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129
[5]Holland, N. 5 Readers Reading[M].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1975:106~111
[6]金李俪.读者反应论与英语文学教学[A].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30
[7]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4
篇9
摘要:中国高校现行的英语教学割裂英语学习和知识扩展,把英语作为纯语言现象或纯语言知识来分析讲解。实际上,语言学习、思维发展和世界认知是三位一体的。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特定思维及概念用特定语言表达,特定语言表达特定思维与概念;相应地,英语民族的思维与概念通过英语传递。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规避现行策略遭遇的困境,让学生充分接触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接触真实的语言交际现实,接触真实的原产于英语语境的知识和文化,在交际和知识扩展中提升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品质,在语言输入中提升思想交流和知识获取和传递能力。这种策略,从理论上看,是一种最优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工具;思维发展;知识扩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5-0100-07
教学策略是帮助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绩效与获取学习策略的方法、措施与技巧的有机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然功能是促进进步和学生学习(as promoting achievement and student learning)[1]。教学策略有一般策略(general strategies),也有特殊策略(special strategies)。最优教学策略,是一种特殊教学策略,是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优化学习过程与提高学习绩效的系列方法、措施和技巧组合。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绩效和获取英语学习策略等方面,效果平平,甚至较差,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很多时间,却收效很低。实际上,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没有有效策略,更距最优策略甚远。因此,笔者和一批教师尝试创建大学英语教学最优策略,本文是初步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成果汇报。
一、高校师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普遍认识模糊
在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门或一种课程存在的大学英语,是一个知识领域?还是一种交流工具?问题的答案既显而易见,又模糊不清。这既是一个简单问题,又是一个复杂问题;既是一个伪问题,又是一个真问题。然而,高校师生在这一问题上普遍认识模糊。
在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教育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大学英语课程由一门课程、甚至是一个课程群组构成;无论是一门课还是一个课程群组,基本上都建立在一个知识领域上,准确地说,是建立在一个语言学知识领域上。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2]1,实际上,从主体目标和内容看,是一门语言学知识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知识,讲解词汇理论和概念,讲解语法理论与概念,特别是对语法结构项目进行概念分析与系统化处理,往往“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扼杀在语法概念与语法条条的牢笼里”[3]3。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知识课,经常被处理成一个多层次的知识系统,包括许许多多子系统或子子系统,其大者可以称为英语学或英语语言学,中者有英语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小者如英语音系学、句法学等。这个多层次系统,可以是少数语言研究人员的专门学问,不应该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甚至不是绝大多数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因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5]33,而且“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5]37。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5]33
关于大学英语,2007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1;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6]。要使学生“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英语课势必不能开成一门语言知识课,而应该开成一门交流课或交流工具课。实际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已经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2]5。掌握英语知识或熟悉英语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不等于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不止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如此,对英语专业学习者也是如此。实际上,很多从事英语专门研究的人的英语交际能力不一定都强,英语交流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熟悉英语学或英语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语言学、英语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历史,远不及英语历史悠久;第一部由英国人写成的英语语法巨著,到1972年才问世[7]。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产生之前,已经出现莎士比亚这样的英语作家。语言是第一性的,语言学是第二性的;语言交流是第一性的,语言知识是第二性的。正因为如此,在英语国家,成年人不需要英语语言学知识,仅用不超过两千单词就可以有效交流;在中国,学生认知七八千单词,具有较为系统的语言或语言学知识,却仍然不能进行简单交流。
导致中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差甚至缺失的原因,就是英语被处理成语言学知识课,表现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概念甚至是理论占重要地位;二是讲解取代交流,讲解语言学概念、词汇意义、句子意义、篇章结构;三是语言材料汉译。如此教学,学生脑子里灌满语言学知识或语言知识,主语、谓语、状语、主句、从句、系表结构、动宾结构、前缀、后缀、派生、合成、衔接、意译、直译……,而相形之下,实际语言输入量却极小,输出量更小。语言能力不是概念或理论能演绎出来的,语言交流能力更不是概念或理论演绎出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是实际语言输入、积累和使用形成的。
二、语言学习、思维发展和世界认知是三位一体的
语言不是孤立的事物。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语言)民族的语言习惯上。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认为,人们把世界分解成概念,然后用语言来表达这些概念。语言影响人们的认识与记忆,使人们倾向于用某种方法来看世界;语言决定人们如何体验周围的世界,决定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体验。萨丕尔与沃尔夫的这种理论被称为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有句名言:“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8]。很多学者在探讨语言决定论时,引用维特根斯坦这句名言。的确,维特根斯坦和萨丕尔与沃尔夫有一种认知契合:语言和世界具有同一性,语言发展和世界认知具有同一性;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
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是语言和概念密切相关、甚至合一。可以说,概念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概念。一个语言民族的概念靠本民族的语言形成,只有用本民族语言才能获得最准确表达。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这个民族的概念;学习一个民族的概念就是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英语教学,甩掉英语民族的概念,一切努力将是徒劳的;传授与学习英语民族的概念,甩掉英语,一切努力也是徒劳的。
民族的概念,根植于并且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思维模式等,而概念表达手段既可以是语汇,又可以是句法。简单词表达的概念多为原始概念,即简单概念和具象概念;复合词和短语表达的概念是次生概念,相对复杂一些;句法表达的概念更是次生概念,更加复杂,更加抽象。以the Milky Way为例,它和汉语“银河”指代同一事物,但两者决不等同。中国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河文明、农耕文明和矿冶文明,因此,河流、金银、石玉等是汉语中的常用喻体,而河又是一个核心喻体。“金玉满堂”、“金枝玉叶”、“金口玉言”、“银辉”、“卧听银簧泻月声”、“历史的长河”等是汉语语境有的比喻或类比,它们蕴含着汉语民族文化记忆。而西方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海文明、游牧文明和乳业文明,因此,乳、马、路等在西方很多语言中都是常用喻体,甚至是核心喻体。形容某人脸白,汉语说“面似银盆”,英语说脸“白如乳”(as white as milk);形容某人很壮,汉语说“壮如牛”,英语说“壮如马”(as strong as a horse);不一而足。汉语语境和英语语境都有特有的比喻或类比,这些特有的比喻或类比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记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记忆的装备下,见到天上那一星系,汉语民族称为“银河”,而英语民族称为“the Milky Way”便成为一种文化的必然和自然。再以日常寒暄为例,汉语语境中人们说“久仰,久仰”,英语语境中人们说“很高兴见到你”(Very pleased/glad to see you)。又以日常恭维为例,汉语语境中受恭维者说“哪里,哪里!”,英语语境中受恭维者说“谢谢你美言!”(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或“我被恭维了”(I’m flattered)。这种日常交流差别,源自深层文化差别,限于篇幅,本文不详论。
现在的英语教和学,在处理语汇时,往往注重罗列式提供或记诵每个词或短语的“汉语意义”,而所谓“汉语意义”实际上只是相同或相近事物的汉语指称,或相同或相近场合的汉语表达法,或特定场合的可能的汉语翻译。教师和学生的精力绝大部分投放在英语和汉语语汇、句子、甚至语篇的等式建立上,(教师)讲述和(学生)背诵数不清的孤立的和零散的等式:the Milky Way,银河;as strong as a horse,壮如牛;Glad to see you,久仰,久仰;……。其实任何英语语汇都没有“汉语意义”,它们的原生意义和转化意义都根植在英语话语语境和英语文化语境之中。意义就是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话语语境与文化语境确定意义。讲授和记诵英语语汇的“汉语意义”,是抽空和否定它们的真正的原始意义和转化意义;抽空意义,便抽空语言本身,并最终导致英语教学费时低效。
对于个人或群体,语言学习、思维发展和世界认知及知识扩展是三位一体的。母语习得是如此,第二语言习得也是如此,外语学习也是如此。知识传递的工具有很多种;从语言的角度看,有非语言工具,有语言工具。相应地,知识获取的工具也有很多种,从语言的角度看,也有非语言工具,有语言工具。“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9],用语言工具传递知识,就是用语言传达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而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也主要通过语言传达,特别是通过知识原产语言传递。相应地,用语言工具获取知识就是以语言为中介获取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为避免或减少误读,最有效语言工具是原产语言。西方翻译界有句名言:“翻译即谋杀。”这句话的确揭示某种真理。甲语言产出的知识(产品),一旦转换成乙语言表达,就被谋杀、被损伤。只有用原产语言传递与获取的知识才是原汁原味的,等值等效的翻译永远是空想。
语言教与学本身应该是语言交流,包括一般信息交流和特别信息交流。前者是一般意念或知识交流,是日常交际;后者是特殊意念或知识交流,是专业交流或业务交流。教育本身就是交流,就是信息交流(transfer of information),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messages, ideas, knowledge, strategies, etc.)的信息交流[10]。英语教与学,作为语言交流,着力点应在于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交流。交流,起点是日常交际,再进一步是社会交往,更高的和更重要的是专业交流或业务交流,并使英语成为学生知识扩展工具。只有在英语学习中进行交流与扩展知识,在交流与知识扩展中学习英语,才能使英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用英语直接获取与传达知识的能力。
三、中国高校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割裂语言学习和知识扩展
中国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教育教学中,英语课程教学通常把英语学习与知识扩展割裂开来:教师把英语作为纯语言现象或纯语言知识来考察描述和分析讲解,讲授大量关于语言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the language);学生学习英语时将鲜活的语言分解为孤立的、零散的语汇和语言学概念,如主语、谓语、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等。除了语言学知识外,英语课程基本上是空心课程[11],教材语言材料可能包涵或夹带零散的(非语言学)知识点,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知识点往往被无意或有意地忽略和抽空。在实际的教与学中,英语不是信息交流工具;学生学习英语十几年,仍然不能用它来扩展知识。获取境外信息或知识产品,他们采用的唯一语言工具是汉语,即使知识产品的原产语言是英语;也就是说,他们习惯于或只能阅读汉语译本,习惯于或只能通过被谋杀伤害的翻译文本获取失真的、残缺的、甚至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知识产品。本文拟以曼昆(N. Gregory Mankiw)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汉译本中几个句子为案例,说明这种割裂与谋杀:
(1)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总统曾经说过,他想找一个独臂经济学家。因为当他请他的经济学家提出建议时,他们总是回答:“一方面……另一方面……”[12]
(2)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13]
例(1)令人费解。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找“一个独臂经济学家”?独臂或双臂与经济学家有什么关联?有“独臂经济学家”,是否还有“双臂经济学家”?“独臂经济学家”和“双臂经济学家”相比有什么优势?原文却非常清楚[14]27:
President Harry Truman once said that he wanted to find a one?handed economist. When he asked his economists for advice, they always answered,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
原来,杜鲁门总统并不是想找一位独臂经济学家。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是英语习惯表达法,用来引出两种不同的、尤其是对立的观点或意见,或事物的两种不同面度或效果等。有一种学者对事物做出判断或发表评论时,喜欢采用这种一分为二的立场,左也对,右也可,或没有自己的明确的独特的观点,或不愿意直陈自己的明确的独特的观点,或模棱两可,或八面玲珑。杜鲁门总统不希望用这种人作经济顾问,而想要找一位“one?handed economist”,“one?handed”不指“独臂”,而指观点明确、立场鲜明、不模棱两可。
例(2)中,“皮鞋成本”的直接意义是皮鞋产生的成本。在汉语语境中,“皮鞋成本”不可能有其它意义,但后面的解释却强行赋予它某种特殊意义;但这特殊意义到底是什么,佶屈聱牙的、生涩费解的解释基本上未能确定。原文表达十分清楚[14]624:
shoeleather coststhe resources wasted when inflation encourages people to reduce their money holdings.
通货膨胀时,银行存款名义利息会随之上涨,货币持在手中容易丧失名义利息而加剧贬值,因此,人们跑银行存储货币次数增多,跑银行次数增多,鞋子磨损加快;从而产生 shoeleather costs。Shoeleaher costs显然不是“皮鞋成本”,而是“鞋皮代价”或“鞋皮成本”,如果用地道的汉语说,应该是“鞋底磨损成本”,因为,汉语用“鞋底都磨破了”或“鞋底都磨穿了”来形容跑路之劳苦。原文解释中encourage一词被译作“鼓励”,是前文所说英语和汉语词汇等式建立的典型案例,也是谋杀的典型案例。
上述例子很好地说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概念的同一性。语言与思维方式及概念构造关系紧密,思维方式及概念构造受语言支配,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及概念构造;特定的语言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及概念构造,汉语有汉语的,英语有英语的。通过汉语(或汉语译本)获取原产于英语的知识产品,不但费事,而且远离该知识产品的本真面目。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英语词汇只有极少量在汉语中有对等物,大部分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物,还有少量英语词汇、尤其是新词汇在汉语中根本没有对等物。适于用英语表达法表达的概念,是很难用汉语表达的。
英语教学中的割裂和知识传递中的谋杀,负面影响极大。首先,它使英语课程沦为空心课程,降低英语教学的绩效,制约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其次,沦为空心课程的英语课程,抢占学习者公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削弱公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绩效。中国高等教育现行的非英语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外语课占不小比例。这些仅是显性学时,为通过各种英语考试,英语耗费的时间远远大于这个数。实际上,相当多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几乎把学习时间主要放在英语课程上。英语课程已经沦为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阻碍,甚至沦为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阻碍。
在这种情形下,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废除英语课程及相关四、六级考试,直接用英语开出部分课程;二是深度改革英语课程教学,优化英语教学策略。前者对于大多数院校是不现实的,后者是较为切实可行的路径。
四、大学英语教学最优策略是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
(一)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思路
英语课程既要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又要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公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绩效,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优策略是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将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合一,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扩展知识,在扩展知识过程中学习英语,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过程与知识扩展过程融为一体,将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与知识扩展同步进行、整体发展。前面几节已经举例分析语言和思维及概念的相关性,分析语言和思维及概念割裂的危害性。本节再举几例,简析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思路。
(3)The future isn’tahead of us. It has already happened. [15]1
(4)It is no longer enough to satisfy customers. You must delight them. [15]33
(5) Ideas Every market offering includes a basic idea at its core. Charley Revson of Revlon observed: “In the factory, we make cosmetics; in the store we sell hope.” The buyer of a drill is really buying a hole....[15]5
从纯语言的角度看例(3)可能显得很奇怪:既然是future,怎么会isn’t ahead of us,怎么会has already happened?相对于常规知识、常规思维而言,这个语句自相矛盾,令人不知所云。然而,这个语句正是要传达一种不同于前人见解的、不同于他人见解的新观点。这个句子就是观点。例(4)、例(5)按语言习惯常规思路看也不好理解。商场明明是卖商品,怎么说是卖“希望”?顾客买钻子,怎么说是买洞?纯语言地看,例(5)一样显得不合常规知识和常规思维。实际上,这个例子阐释的是一种新营销理念和一种理念营销方式。营销理念之新,新在超越商品营销,新在营销商品的终极效果;终极效果是顾客的希望,顾客怀有并想实现希望,自然而然就会来购买带来希望的商品。这里语句之新和观点之新是二位一体的。有效的英语教学,也应该是二位一体的。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常为解释语法概念而生造句子,为图解词汇而生造句子。造出来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则,或不包含任何有效思想与有效情感,或不符合社会习惯与文化习惯,与思想、语言与文化脱节。与思想脱节、与文化脱节的语汇和句子,在现实交流中不存在,也不能用于现实交流,教师花大量时间讲授、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现实中不存在、也不能用于现实交流的零散语汇和空心语句,其结果必然是前文讨论过的语言和知识两丧失。在这种情形下,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苦事,“学生常常诉苦:一苦有想法却找不到辞句说出;二苦有辞句却没东西好说;三苦既无东西又无辞句。”[16]76导致学生三苦的,正是这两种脱节。
“如果没有空洞的表达法,没有脱离表达法的思维,便没有表达不出的思维成果。”[16]76克服三苦的策略是克服两脱节,克服两脱节的策略是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促使学生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使语言与思维“两者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16]76。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英语、并促使学生通过英语扩展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需要说明两点。第一,将英语作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扩展工具,不是将英语课程分割成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实际上,实践已经证明基础英语是失败的,更证明专业英语是彻底失败的。所谓专业英语教学,往往只是使用某种专业领域零散文献汇编为教学材料,讲解一些所谓的专业词汇,然后做一遍教学材料翻译。第二,将英语作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扩展工具,也不是提倡双语教学。所谓的双语教学,并不是使用英语来传递原产于英语的最新知识产品,而是用汉语或英语重复表述课程内容,从流行双语教材看,课程讲授的知识经常是原产于汉语的知识;双语课基本上不用英语讲解课程内容,也不用汉语讲解英语文本特有的内涵及汉语文本和英语文本的内涵差异,只是粗率与粗糙地建立本文第二节批判过的英语和汉语语汇等式和语句等式。
(二)彻底改革中国大学英语教学
将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是大学英语教学规避上述困境的有效策略与最优策略。要实施这一策略,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要进行彻底改革。主要进行三大方面改革。
第一是教材改革。英语教材编选语言材料,要同时具有可读性与趣味性,具有思想性与教育性,具有经典性与可模仿性[3]5,要包括知识内容与英语文化内容,但不能沉沦为某一国家文化扩张的工具,不能忽视语言材料的文化取向。大学英语教材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更要符合语言发展和知识扩展双重规律。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既不能是无序的语言材料的随意堆集,又不能是按纯语言学原则、单纯地依据语言现象难度梯级、语言现象覆盖率和语言概念体系编排的语言材料汇编;而是和知识传递相适应的,即从一般知识到复杂知识,从简单知识到高深知识的知识传递文本的有机组织。只有依据语言扩展和知识扩展二位一体原则,依据英语作为知识扩展工具原则,筛选和编辑英语教材语言材料,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知识同步进展。
第二是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中进行真实的交流,引导学生以真实身份参与实际交流。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不包括交流,零星的、配相的课堂交流也只是基于纯语言现象的虚拟交流,以至于课堂上教的东西学生用不上,学生要用的东西课堂上学不到。而且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实际交流及学生自身毫不相关,学生也不感兴趣。改革教学方式,就是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变成实际交流过程与真实信息传递过程;当然,在实际交流过程与真实信息传递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材料的知识性和经典性。杜威(John Dewey)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重组或重构(education is a constant reorganizing or reconstructing or of experience)”[17];实际上,语言教育应该是语言交流经验的重构或重组。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学习兴趣、特长爱好、乃至于观念理想等均有不同,要设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我,避免虚拟交流。比方说,以旅游为主题进行交流时,说到名胜古迹,不宜统一要求全体学生带虚拟外国游客游某个教材预设景观(如长城,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到过长城);应该鼓励学生介绍他们身边的或他们到过的名胜古迹。只有真实交流才能激发学生交流和表达欲望;只有激发学生交流和表达欲望,才能通过交流学好语言知识和提升交流能力。
第三是教学评估改革。本文中教学评估主要指学生学习业绩评估。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学习业绩评估基本上只有课程考试,形式经常是考教分离式全校同年级统一课程测试。统一课程测试,客观题占绝对主导位置,主观题占极小比例。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考学生是否理解语言现象,是否能辨别词汇意义(并根据“意义差别”选择填空),是否理解句法结构(并根据结构规则选择填空)。一切考题都是纯语言的和纯虚拟的(或虚构的),几乎完全排斥交流的和真实的语言和知识活动;一切考题都定位于单元的和唯一的预设答案或预设选择,几乎完全排斥多元的和多样的语言和知识现实。这种纯语言的、纯虚拟的单元的和唯一的预设答案或预设选择,经常是偶然的和武断的,经常脱离思维实际、知识实际与交流实际。这种考试既限制学生的语言发展,也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限制学生的知识扩展。不仅如此,现行教师教学业绩评估几乎完全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而不依据学生实际交流能力和知识进步,这进一步促使教师将学生带离交流的和真实的语言和知识活动,带离多元的和多样的语言和知识现实。大学英语学生学习业绩评估应该以交流的和真实的语言和(非语言学)知识活动为本位和重心,以多元的和多样的语言和(非语言学)知识现实为导向和目标,直接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和知识扩展工具,考查学生英语交流和交际能力,以及用英语扩展知识的能力。
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项改革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三项改革缺少一项,另外两项都不可能实施和取得效果。
五、简短的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知识扩展工具,让学生充分接触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接触真实的语言交际现实,接触真实的原产于英语语境的知识和文化,在交际和知识扩展中提升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品质,在语言输入中提升思想交流和知识获取和传递能力。这种策略,从理论上看,是一种最优策略。
参考文献
[1]Kindsvatter, R., et al. Dynam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M].3rd ed. White Plains: Longman Publishers USA, 1996: 29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S]//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7]许国璋.评夸克1985年的语法[M]//许国璋.论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344.
[8]Wittgenstein, L.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M].Trans. Ogden, C. K.[sine loco]:Routledge & Paul Ltd, 1955: 149.
[9]冯契.哲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10.
[10]UNESC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ISCED 2011[S].[sine loco]:UNESCO, 2012: 7.
[11]冯燕.空心课程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32-37.
[12]曼昆,G.经济学原理(上)[M].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8.
[13]曼昆,G.经济学原理(下)[M].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57.
[14]Mankiw, N. 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sine loco]:The Dryden Press, 1998.
[15]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M].The Millennium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0.
[16]张少雄.外语教学TAIYIC原则初探[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