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瘤的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肠瘤的治疗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肠瘤的治疗方案

篇1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化疗;肺结核;老年病患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61-02

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肺部所引起,属于目前危害社会的严重传染疾病之一,具有致死率高,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且预后往往较差。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采用化疗方案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的方式进行此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09.1~2012.12之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资料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32例对照组和32例观察组,对照组包括男性20例和女性12例,年龄58~76岁,中位年龄67.1±6.4岁;观察组包括男性19例和女性13例,年龄59~78岁,中位年龄66.7±5.9岁。以上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确保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第1―2月:2H3R3E3Z3,给予患者异烟肼0.3g ×2/ 隔日1次、利福平0.3g ×2/隔日1次、乙胺丁醇0.25g×5 /隔日1次、吡嗪酰胺0.5g×4 /隔日1次,第3―6月:4H3R3,给予患者异烟肼0.3g ×2/隔日1次、利福平0.3g×2 /隔日1次,除此之外不再采用其他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和控制;观察组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但是在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痰结核菌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症状消失,痰结核菌检查结果显示转阴,胸片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有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痰结核菌检查结果提示转阴或结核菌指数显著降低,胸片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改善;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或出现加重。以显效率和有效率来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处理,数据显示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结果用t值检验,方差值P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25/3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结核的主要是以细胞免疫作为主要免疫机制的,在表现上即为淋巴细胞致敏、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等,因此肺结核患者都会表现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体液免疫增强的现象,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步退化,老年患者在这方面的表现会更为突出,免疫机制的失衡在临床上的表现就是对于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单纯采用化疗措施进行此类疾病的治疗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

从目前临床上的肺结核治疗情况来看[2],化疗是最为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对于患者的机体损害较大,所以如果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减少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则不但能够减少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样也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用药依从度提高也一定程度影响着疗效,从而全面的提高治愈率[3]。六味地黄丸属于中药制剂能够有效的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但减少了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害,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更加配合化疗方案的进行。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熟地、山药、山萸肉滋阴补肾,泽泻、茯苓、牡丹皮泻肝清火,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现代药物研究表明[4],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提高凝血机制,促进代谢,减少肝脏毒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六味地黄丸结合化疗进行肺结核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转阴和病灶吸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庄玉辉.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研究应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2(3):133~134.

[2]Sada E,B rennan PJ,Herrera T,et al.Evaluation of lipoarab inoman-nan for serological d iagnosis of tubercu losis[J]. J C lin M icrob iol .2000,28(12):2587~2590.

篇2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甲硝唑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不仅与已经被确认的上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胃肠道外多系统多学科疾病[1]。因而根除H.pylori对防治这些疾病具有重要价值。H.pylori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医师最关注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我们在2012年1~12月应用埃索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四联2 w疗法根除H.pylori,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①年龄18~76岁;②)电子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③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或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④既往未接受过抗H.pylori根除治疗;⑤治疗前2 w内未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或抗生素治疗;⑥治疗前4 w内未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排除标准:①有胃部手术史者;②有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者;④酗酒或滥用药物者;⑤处于怀孕及哺乳期的妇女。所有病例均知情同意参与此项研究[2]。

1.2分组 符合条件的入选患者共29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49例,男87例,女62例,年龄17~76岁,平均(52.4±7.5)岁,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41例;对照组149例,男88例,女61例,年龄16~75岁,平均(53.0±6.8)岁,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溃疡面积,症状轻重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方法 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 mg,胶体果胶铋220 mg,2次/d,疗程10 d;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0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疗程7 d。两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均继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2 w。疗程结束后4 w复查13C-UBT,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统计治疗前、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复查时的腹痛等症状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观察根除率、溃疡愈合、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

1.3.1疗效评定

1.3.1 H.pylori的检测及根除 停药4 w后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值≤4者为H.pylori根除。

1.3.2溃疡愈合标准治愈 溃疡面消失,形成瘢痕;好转:溃疡面缩小≥50%;未愈:溃疡面缩小

1.3.3症状评定标准 治疗前、过程中及治疗后记录患者的腹痛症状的程度及转变情况。症状程度分为0级:无腹痛;Ⅰ级:有轻微腹痛,不影响工作或不需要药物治疗;Ⅱ级:明显疼痛,已经正常工作或需要药物止痛;Ⅲ级:疼痛严重,不能从事正常活动,药物不能缓解。 治疗后胃肠道症状0-Ⅰ级者为有效, 程度减轻1级以上即为症状显效。完全无变化为无效。

1.3.4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

2结果

2.1 H.pylori根除率 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90.6%(135/14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75.2%(112/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3%(136/149)、93.8%(60/64),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3%(130/149)、90.0%(54/60),总有效率为89.3%。两组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等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17/143);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头晕,轻度皮疹,口内金属味2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29/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时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菌。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证明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此后20多年,全世界大量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性,而且H.pylori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的发病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世界上几乎超过1/2人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约54.76%,血清学阳性范围:40%~90%,平均为59%,现症感染率范围为42%~64%,平均为 55%[3]。但是感染后的结局与其他细菌感染大相径庭,仅有少数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发展为胃腺癌或者MALT淋巴瘤。因为用于根除H.pylori治疗的药物的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细菌耐药以及经济-效益比率,根除幽门螺杆菌应首先要确定适应症。近20年来国内外都不断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共识意见。

由于大多数抗生素在胃内低PH值环境中活性减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直接杀灭细菌,因此幽门螺杆菌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药物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满足以下条件:①根除率≥90%,②病变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③患者依从性好,④不产生耐药性,⑤疗程短,治疗简单,⑥价格便宜,药品易得到。目前国内外任何1个治疗方案都很难达到上述标准。临床上即使选用最有效的的治疗方案也会有10%~20%的失败率[4]。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很多,包括细菌耐药性,不同基因型菌株的混合感染,不同菌株的毒力因子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基因型、免疫状态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不规范治疗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根除适应症进行治疗。其中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推荐的用于根除治疗的6种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70%,克拉霉素达到20%~38%,左氧氟沙星达到30%~38%,耐药显著影响根除率;阿莫西林、吠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仍很低(1%~5%)[5]。因此,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H.pylori首次根除率需引起充分重视。质子泵抑制剂(PPI)在H.pylori根除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是干扰H.pylori的生存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其他联合使用药物的活性,具体包括①减少抗生素类药物在胃酸中的降解;②减慢胃排空、减少胃液量,增加药物浓度;③促进抗生素类药物向黏液层的转移。在制定H.pylori根除方案时,除使用高效抗生素外,选择具有强效抑酸作用的PPI将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率,并且能够在后续的持续治疗中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

强效抑酸--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H.pylori根除方案具有临床优势, 服药后胃内pH>4的时间是衡量PPI抑酸效果的重要指标。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埃索美拉唑40 mg进行治疗的患者胃内pH>4时间较其他PPI均显著延长[6]。

一项入选35项随机临床研究、5998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旨在比较不同PPI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其中埃索美拉唑与其他PPI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12项。研究结果显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Hp根除方案显著优于以其他PP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7]。

铋剂是局部作用于胃黏膜、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药物。铋剂的抗菌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黏蛋白黏度、结合H.pylori产生的毒素来阻止细菌定植并黏附至胃黏膜上皮而实现的。此外,铋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后能降低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抑制H.pylori的生长,从而提高根除疗效。

本研究选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9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7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具有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特点,符合中国2012 年4 月26日在江西井冈山提出《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推荐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为避免根除治疗失败,应该严格掌握幽门螺杆菌根除的适应症,选用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案,联合用药,避免单一抗生素,加强各级医师对幽门螺杆菌治疗知识的普及及更新,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降低治疗费用,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莫剑忠,姜石湖,肖树东.胃肿瘤[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14:493-498.

[2]章金艳,刘明,栗华,等.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 2012.23(12):12-14.

[3]张万岱,胡伏莲,萧树东,等.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5):265-270.

[4]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等.消化内镜的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4-185.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837.

篇3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影像表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64-02

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由最初由Mazurl于1983年提出[1],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是消化道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易引起误诊。术前明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螺旋CT逐渐被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它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明显优势[2]。本文回顾分析21例我院自2009年4月——2011年3月年经手术病例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资料,探讨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加深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GIST患者,其中胃9例,小肠6例,结肠4例,腹膜后2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4.3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13例,腹部肿块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便血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IST。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检查前禁食6h,扫描前15min口服温水800-1000mL,使胃肠充盈。患者仰卧位,扫描区自隔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后再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以3.0mL/s的速率注入造影剂碘海醇(350mg/mL)70-100mL,双期增强分别于造影剂注射25-30s(动脉期)、60-70s(静脉期)开始扫描。所有数据传入ADW4.2型工作站进行重建(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经两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独立分析,判断病变部位、大小、形状、边界、强化情况等,并将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1.3 GIST恶性诊断标准 根据病灶大小及核分裂相进行分级[3],见表1。

2 结 果

21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9例,发生于胃窦4例,胃底小弯1例,胃后壁3例,胃底1例;小肠6例,其中十二指肠4例,空肠1例,回盲部1例;结肠4例,腹膜后2例;23个病灶直径为2.3cm-15.5cm,5cm者17例(73.9%)。8例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15例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平扫患者中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16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强化,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15例,静脉期增强明显高于动脉期。23个病灶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恶性2例,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15例。

3 讨 论

GIST是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常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便秘、腹部肿块等,无显著性差异。GIST有潜在的恶变倾向,早期诊断在临床治疗及预后处理中尤为重要。研究表明,GIST具有特定的影像学表征,可做为判断GIST良恶性分级的参考。本组21例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以下特征:①GIST在CT平扫中多呈类圆形、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软组织密度肿块;②肿瘤越大,越趋向于恶性。本组23个病灶直径为2.3cm-15.5cm,其中病灶5cm者,中度恶性2例,高度恶性15例;③形态不规则者多为恶性病灶。本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8例,其中极低度恶性2例,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2例;15例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其中中度恶性2例,高度恶性15例;④低度恶性潜能多表现病灶明显强化及均匀强化,高度恶性潜能多表现为病灶强化不明显及不均匀强化。

可见,多层螺旋CT可通过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强化表征等信息为临床GIST的良恶性分级提供参考,对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g Pathol,1983,7(6):507-519.

篇4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瘤;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2-0027-03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LI Xiaoj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entral Hospital of Zibo Mining Refco Group Ltd, Zibo 255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uroendoerine neoplasms gastric, GNEN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26 patients with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diagnosed from March 2005 to March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anifestations were abdominal pain and discomfort, dizziness, nausea, diarrhea, hematochezia, underwent gastroscopy and biopsy. Clinical Ⅰ type 12 cases, the lesions were polyp type or uplift, located in 7 cases of gastric body, 5 cases of gastric fundus, pathological grading were grade G1,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lesions 1.5 cm. Clinical Ⅱ type 5 cases, the lesions were polyp type or bulge type, 2 cases of gastric fundus, 2 cases of gastric body, 1 case of gastric antrum, average diameter of 2 cm; G1 grade 4 cases; G2 grade 1 case, with 3 cases of gastric ulcer. Clinical type Ⅲ in 7 cases, 3 cases of polyp type, 4 cases of ulcer type,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4 cm, 3 cases of gastric fundus, 3 cases of gastric body, 1 case of gastric sinus, G2 grade 5 cases, G3 grade 2 cases accompanied by metastasis 6 cases. Ⅳ type 2 cases, single, 2 cases in the gastric antrum,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5.5 cm, were accompanied by metastasis. Endoscopic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11 patients, and 15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Followed up of 26 cases, the total survival rate in the 1 st, 3rd, 5th years was 100.00%, 84.61%, 65.38%. Conclusion There is no obvious specificity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GNENs, the tumor is goo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omach and stomach, the treat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of the tumor.

[Key words]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 Diagnosis method; Treatment plan; Prognosis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GNENs)最早在1907由 Oberndorfer提出,最初以胃类癌命名[1],2000年后起逐渐被神经内分泌肿瘤所取代,是一种来源于肠嗜铬细胞、类肠嗜铬细胞、G细胞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在胃肿瘤中的比率不到1%[2],约占所有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8%[3]。近年来因为胃酸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继发性高泌素血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活检;本研究根据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回顾性分析26例G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流程、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2005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的GNENs患者26例,就诊年龄33~89岁,平均61岁,男14例,女12例。患者病史3 d~2年,平均60 d,26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1.2 方法

26例GNENs患者均行胃镜及活检,病理标本依据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ENs标记物,包括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等。通过核分裂象数或Ki-67阳性指数对GNENs分级,详细标准见表1。

治疗方法:对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脉管癌栓,瘤体直径2 cm、组织分级高(G3)的GNENs患者,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侵犯程度、是否转移、选择不同术式手术切除,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最为常用。患者通过电话、门诊、短信方式随访1~7年。

2 结果

26例GNENs患者初诊症状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及不适21例、头晕乏力3例、吞咽困难3例、恶心呕吐4例、便血2例、腹泻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临床Ⅰ型12例,病灶呈息肉型或隆起型,位于胃体7例,胃底5例,病理分级均为G1级,病灶平均直径1.5 cm。临床Ⅱ型5例,病灶呈息肉型或隆起型,胃底2例,胃体2例,胃窦1例,平均直径2 cm;G1级4例;G2级1例,伴胃溃疡3例。临床Ⅲ型7例,3例呈息肉型,4例溃疡型,平均直径4 cm,胃底3例、胃体3例、胃窦1例;伴有转移6例,G2级5例,G3级2例。Ⅳ型2例,单发,2例位于胃窦,平均直径5.5 cm,均伴有转移。11例患者行内镜切除术,15例患者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随访26例,第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0%(26/26)、84.61%(22/26)、65.38%(17/26)。本组病例临床Ⅰ~Ⅳ型GNENs的各自特征见表2。

3 讨论

3.1 诊断方法

患者多以腹部不适就诊,功能性GNENs可分泌组胺,出现哮喘、心脏症状、皮肤潮红瘙痒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胃镜及活检为主要诊断方法,应对胃肿瘤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进行详细描述,直径

GNENs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包括血清嗜铬粒蛋白(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等;其中CgA与Syn作为GNENs的通用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不仅可以辅助诊断GNENs,而且对于疗效评估及病情监测亦有很大帮助[5]。血清胃泌素检测与胃24 h pH监测应联合进行检查,作为GNENs的常规检查项目。血清胃泌素高,胃酸缺乏者属于Ⅰ型,胃泌素高而胃酸分泌过多者属于Ⅱ型、Ⅲ型和Ⅳ型患者血清胃泌素正常,胃酸分泌正常。如为Ⅰ型肿瘤,则应进一步检查患者胃壁细胞抗体是否阳性、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是否低下,并常规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TGAb和TPOAb)检测,除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6]。

CT或MRI检查主要确定肿瘤发生部位及周围情况,是否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应作为Ⅱ~Ⅳ型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奥曲肽扫描可用于检测GNENs的原发和转移病灶,且多应用于肿瘤直径>2 cm、侵及肌层的Ⅱ型和Ⅲ型gNENs患者[7-12]。

3.2 治疗方案

GNENs需根据肿瘤的分级及临床分型,结合肿瘤的数目、大小、侵及程度、是否转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核医学治疗。Ⅰ、Ⅱ型GNETs的治疗主要是以解除高胃泌素血症为主,通过祛除病因治疗疾病。Ⅲ、Ⅳ型G-NETs则以局部手术结合全身综合治疗。

Ⅰ型GNENs患者首选内镜下切除(EMR/ESD),肿瘤未侵及肌层,直径

Ⅱ型GNENs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胃泌素瘤,通过降低胃泌素水平,胃内息肉样病灶常可消退;对于肿瘤侵及肌层者,数量较多,可行胃扩大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患者胃酸高,常并发胃溃疡,需给予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抑酸对症治疗,PPI用量多为常规剂量2倍以上,不主张长期使用,以避免类肠嗜铬细胞过度增殖,刺激肿瘤发展。

Ⅲ型GNENs以手术切除为主,肿瘤未侵及肌层可行胃局部切除术,若侵及肌层,则行全胃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肝转移多见,局限性肝转移多主张一次性切除;若转移灶

Ⅳ型患者无远处转移者手术治疗为主,总体治疗原则同胃腺癌,行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Ⅳ型患者转移发生早,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无手术机会的患者首选化疗,常采用顺铂(DDP)加依托泊苷(Etoposide)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平均生存期可达19个月[9-13],对于生长抑素表达阳性的患者,可给予放射性肽受体治疗。

3.3 预后

GNENs的预后与其分级及分期密切相关。参考文献报道G1、G2、G3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5%、35%[10,14]。有研究结果显示:G1级、G2级、G3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42%,Ⅰ、Ⅱ期GNENs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发生转移的病例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到30%,远处转移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GNENs是一类诊断与治疗均较复杂的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以胃底、胃体部好发;治疗以胃镜切除,外科手术为主,应根据分级及分期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Modlin IM,Pavel M,Kidd M,et al. Review article:Somatostatin analogue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id)tumours[J]. Aliment Phamaaeol Ther,2010,31(2):169-188.

[2] 程珍华,陈晓品.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现状[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4,8(3):246-249.

[3] Oberg K. Chemotherapy and b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endocrine tumours[J]. Ann Oncol,2001,12(Suppl 2):S111-S114 .

[4] 文建.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分子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0):150-152.

[5] 秦环龙,贾震易. 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策略[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6):566-569.

[6] 龚海燕,戈伟,蒋松松,等. 7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分析[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9):1145-1148.

[7] Delle Fave G,Kwekkeboom DJ,Van Cutsem E,et al. ENETS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nt of patents with gastroduode nalneoplasms[J]. Neuroendo Crinology,2012,95(2):74-87.

[8] Okita NT,Kato K,Takah D,et al. Nen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stomach chemotherapy with cispatin plus irinotecan is effective for gastric poorly differentiated nenroendoefine earinoma[J]. Gastric Cancer,2011,14(2):161-165.

[9] 景红丽,李芳.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核素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6):503-507.

[10] 陈光勇,黄受方. 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胃的G细胞增生及神经内分泌肿瘤[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1):34-35.

[11] 宋军伟,王力. 原发性小肠肿瘤51例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84-87.

[12] 依荷芭丽・迟,姜文昌,杜丰,等. 神经内分泌瘤252例临床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67-70.

[13] 桂双元.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分析[J]. 胃肠病学,2012,17(9):564-566.

[14] 寇玉,高业博,马杰,等. 胃神经内分泌癌42例预后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学杂志,2013,16(6):570-573.

篇5

【关键词】成人肠套叠;回肠病变;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59-01

成人肠套叠临床比较少见,多为继发性,有研究发现,约70%~90%以上的成人ileum肠套叠存在病理因素[1]。我们科自2001年6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因回肠病变引起的成人肠套叠2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材料:本组患者男19例,女10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入院21例,伴腹部肿块者4例,血便者7例。主要辅助检查:29例患者均行腹部平片,彩超19例,CT7例,钡灌肠4例,其中明确回肠病变者为8例,占27.6%。

1.2治疗方法及结果:29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后,发现小肠实体瘤19例,Meckel憩室6例,局限性肠管增厚(克罗恩病)3例,胃癌回肠种植转移1例,其中空肠-空肠套叠型4例,回肠-回肠套叠型7例,回肠-盲肠套叠型3例,回肠-结肠套叠型15例。手术方式: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回盲部切除术2例,憩室楔形切除术1例,肠管整复固定、活检术1例,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13例。术后病理示: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Meckel憩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皮瘤、脂肪瘤、回肠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等。2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2讨论

2.1病因及发病机制

肠套叠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段肠管及其相连肠系膜被套入与其相邻肠管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成人肠套叠较少见,约占肠梗阻的1%,肠套叠的5%。小儿肠套叠多因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成人肠套叠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多继发于实体肿瘤、Meckel憩室、炎症、外伤、淋巴瘤或转移癌等。我们结合手术中发现,分析成人肠套叠可能的发病机制有:1)病变自身的重力效应:实体肿瘤由于自身重力牵拉肠壁致肠套叠发生。2)病变体积增大,阻塞肠腔后,由于肠管本身的蠕动力,在肠腔内产生一种由近及远、试图克服梗阻的“推力”,该力作用于实体肿瘤,使实体肿瘤作为肠套叠头部,将其牵引至下部肠管,引起肠套叠。3)由于回肠壁本身病灶或肠腔内刺激,如克罗恩病、憩室、炎症等,导致肠管蠕动的节律、频率及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使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导致肠套叠发生。

2.2诊断

同所有肠套叠患者一样,该组患者肠套叠诊断较易明确,而引起肠套叠的原因――回肠病变,则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诊断手段。因此,在诊断肠套叠时应注意:1)详细采集病史资料,认真进行腹部查体,必要时行直肠指诊对诊断成人肠套叠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以肠梗阻症状为主诉、查体发现腹部包块或伴粘液血便的患者,要考虑到肠套叠的可能。2)合适的辅助检查可以提高肠套叠的诊断率,包括腹部平片、腹部彩超、钡灌肠、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等。对回肠病变较有诊断价值的是:钡灌肠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钡剂灌肠不仅可以复位,复位后还可以在回肠、大肠发现明显的实体肿瘤占位性效应及充盈缺损,可见钡剂在肠管内受阻,阻端肠管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2]。本组4例患者行钡灌肠检查,发现回肠末端见类似椭圆形充盈缺损。近年来,CT检查对肠套叠的诊断显示重要作用,由于与超声相比,不受气体干扰,更具客观性,CT不仅能发现肠套叠的各种征象,如“同心圆征”、“靶征”、“彗星尾征”等,还能明确反映套叠的各层肠壁、肠腔及肠系膜的解剖关系,有时能发现大网膜的套入,由于对脂肪敏感,可以发现套入肠管有无血管栓塞、坏死,还可以一见到肠套叠的间接征象,如肠梗阻,准确率达78%-100%[3]。腹部CT增强扫描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及其与肠管的关系,明确显示肿瘤的血供、套叠肠管的血运情况,恶性肿瘤可以看到肿瘤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2.3治疗

回肠病变引起的肠套叠手术治疗的原则:解除套叠和切除回肠病变。本组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回肠病变的性质、套叠的类型、套叠肠管的血供情况等决定。复位套叠肠管后探查病变,有时复位较困难者,须行切开复位。小肠间质瘤病变者,上下距离肿瘤约6-8cm切除病变肠管,后行端端吻合;Meckel憩室可行肠部分切除、憩室楔形切除术等;克罗恩病则要认真探查病变以外肠管。吻合时要注意肠管血供情况,以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靠近回盲部的病变,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以决定是否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本组病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均恢复良好。胃癌种植转移者因病灶为多发,以解除套叠、预防套叠复发为主。淋巴瘤多为全身性病变,术后应行进一步化疗治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的应用成为成人肠套叠诊疗中的新技术[4]。

参考文献

[1] Marinis A,Yiallourou A,Samanides L,et al.Intussusception of the bowel in adults: a review[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4):407-411.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9.

篇6

小肠虽然很长,但它却是人体中较少生长肿瘤的器官之一,因为在小肠肠腔内有三个与结肠不同的生理因素:

1.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小肠时均为流体状,这样就降低了致癌物质的浓度。

2.小肠内细菌较少,由细菌生成的致癌物质相对也少。

3.小肠内有保护性酶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均可使肠腔内致癌物质减毒。

由于小肠肿瘤少见,其病因研究也较少,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部分胃肠道腺瘤与遗传有关。免疫球蛋白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小肠肿瘤的发病率偏高。目前已有艾滋病患者发生小肠恶性肿瘤的报道。

小肠肿瘤患者症状多多

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病变种类及病程长短等诸多不同,其临床症状各有特点。小肠上段出现肿瘤后,患者可有反酸、烧心、呕吐、黄疸等表现;若肠道被瘤体堵塞或发生肠套叠,可出现肠梗阻;另外还有发热、消瘦、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个别患者在口腔黏膜、唇部和手指端有小的色素斑。小肠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易被诊为其他疾病。从医学资料分析看,小肠肿瘤确诊时间常会延迟7~9个月或更长。所以,当遇有原因不明的肠梗阻或便血时,应考虑到小肠肿瘤之可能。

小肠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 是小肠常见的良性肿瘤,瘤体向肠腔内生长,其凸出部易发生溃疡而引发便血。

腺瘤 多被称为“息肉”,外形呈梨状,梨柄称为“蒂”,小肠息肉多带有蒂,这就便于内镜下将其切除。腺瘤的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为几毫米,大者可达3~5厘米;可单发,也可多发。腺瘤多生长在十二指肠和回肠,可累及一段小肠或全小肠,有时可累及整个胃肠道。因此,当发现十二指肠有息肉生长时,还要检查胃、小肠其他部位以及大肠内有无息肉。小肠息肉属癌前病变,若未及时发现并切除,瘤体增大后可发生癌变。上段小肠息肉在内镜下切除后还需要定期复查。目前尚无药物可消除息肉或防止其再发生。

脂肪瘤 多为单发,大小不等,偶有巨大者,在小肠末段(回肠)常见。

血管瘤 虽不是真正的肿瘤,但由于可引发出血而受到重视。血管瘤是先天性畸形,小肠血管瘤少见。

小肠恶性肿瘤

大肠恶性肿瘤发病率比小肠高出几十倍。小肠恶性肿瘤较少,多见于老年人。恶性肿瘤在回肠部位的占49%,在十二指肠者占23%。

腺癌 常发生在十二指肠远端或小肠上段。首发症状为便血和肠梗阻。不少患者借助内镜即可做出诊断。

淋巴瘤 小肠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占1/4,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并做化疗。

类癌 类癌比癌的恶性程度低些,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分,在胃肠道最常见,如阑尾、直肠和回肠。胃肠道类癌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由于瘤体小,检查时不易察看到,所以在确诊时往往已有肝脏转移。

平滑肌肉瘤 多生长在小肠末段,瘤体较大。便血常为首发症状。

确诊小肠肿瘤需做哪些检查

X线钡剂造影 由于小肠长达7米,钡剂通过时速度又偏快,再加上肠道的重叠影响,均给小肠肿瘤检查带来许多困难,往往察看不到瘤体。目前使用带有气囊的导管分段检查,正确诊断率已有提高。

内镜检查 胃镜和十二指肠镜对小肠上段病变的检查并不难,且可进行病理取材或肿物切除。小肠镜检查在操作上难度较大,检查时间较长,迄今在临床上尚未推广使用。

胶囊内镜 是近年来新的检查手段。对部分小肠病变诊断有助,但是若遇到稍大的瘤体,胶囊下行时可能受阻,甚至发生肠梗阻。

剖腹探查 原因不明的便血患者,经多方检查未能确定病变部位或病变严重者,不可能再做其他检查时,需行剖腹探查,手术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篇7

【关键词】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15-02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有文献报道,该病一般约占消化道肿瘤的3%左右,但该肿瘤却是最常见原发于淋巴结外的一种恶性淋巴瘤,约占结外淋巴瘤的30%[1]。和全身性的淋巴瘤不同,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多发生在成人,儿童少见。发病部位主要是胃和小肠,在就是大肠和回盲部,很少发生于直肠或食管中。该病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它的术前诊断也相对困难,经常会被误诊成胃肠癌,且容易造成漏诊。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还不成熟,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我院48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和相关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以后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选取2006 年2月至 2011年7月患有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患者48例,男性患者占3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0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3岁。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全部并Dawson标准[2]:没有纵膈淋巴结肿大;全身没有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胃肠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肝脾正常。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性疾病,基本资料年龄、营养状况等无显著差异,对回顾性分析结果不造成影响。

1.2 临床表现:

48例患者中30例有腹痛、腹胀感觉,占62.5%,3例合并有肠梗阻,4例合并有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出斑占12.5%;腹部肿块占16.7%;吞咽困难占8.3%。

1.3 临床分期:

依照辅助检查、手术和病理切片,参照Ann.Arbor分期标准[3],I、Ⅱ、Ⅲ和IV期分别为20例、18例、8例和2例(见表1)。B淋巴细胞型为主的占44例,T淋巴细胞型占4例。

1.4 试验方法:

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已有的报道,对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相关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分析:

对回顾性的相关数据做成表格的形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48例患者,术前内镜活检确诊15例,其余33例经过手术和病理得到确诊,误诊率达68.75%;48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I、Ⅱ、Ⅲ和IV期分别为20例、18例、8例和2例,其中46例采取手术切除,2例Ⅳ期采取单纯活检,术后辅助化疗的36例,放疗+化疗的11例;随访结果发现1年内 I~Ⅲ期患者生存率达到100%,Ⅳ期只有 50%;3年后的总生存率是79.2%。诊断情况见表2,手术治疗情况见表3。

3 讨论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它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的48例患者中,34例为肠道发病,胃部发病的有13例,1例为食管发病,该病主要的发病部位为胃肠部,与已有报道相似。本组48例患者的诊断与 Dawson诊断标准相符,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与消化道癌肿相类,因此鉴别起来较难,术前确诊率不高,本组术前诊断出15例,误诊率高达68.75%,和国内文献差距不大[4]。造成误诊的原因较多,如胃部的症状和胃癌相似,大肠病变与大肠癌症状混淆,小肠病变以慢性机械性肠梗阻出现,造成诊断困难;内镜 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但有时内镜下钳取不当,粘膜下病变组织未被取到,造成误诊[5]。

对于胃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多数学家主张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6]。本组48例中有46例采用了手术治疗,术后又辅以化疗,2例 Ⅳ期采取单纯活检,随访结果发现1年内 I~Ⅲ期患者生存率达到100%,Ⅳ期只有 50%;3年后的总生存率是79.2%,说明对于I、Ⅱ、Ⅲ期病例的首选治疗应选择手术治疗,术后给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Ⅳ期病例应当采取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结合的治疗方式。

综上,降低术前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病理分期、术后接受放化疗等因素对胃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影响较大,有效地治疗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牛越,侯晓峰,秦迎春.2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1,24.

[2]张宝松.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

[3]KANEKOY。SAKURAI S.HIRONAKA M。et a1.Distinct methvlated P milles in Helieobacter pylori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gastric MALT lymphomas.Gut,2003,52.

[4]孙晓光,陆时运,梁正.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09,7.

篇8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道肿瘤;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27-02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lymphoma,PGIML)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临床上较少见。PGIML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标准,疗效和预后也与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不同[1]。现将2007年以来收治的PGIML 15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3例,男女之比4:1;年龄18―70岁,平均42.6岁。腹痛1例(80%),消瘦9例(60%),食欲下降8例(53.3%),发热5例(53.3%),呕吐4例(26.7%),腹泻3例(20%),肠梗阻1例(6.7%),肠穿孔1例(6.7%)。

1.2方法15例中行X线胃肠造影11例,提示恶性淋巴瘤1例,误诊为胃癌2例,胃平滑肌瘤1例,回盲部及结肠肿瘤3例,肠外肿瘤压迫、回盲部结核及直肠癌各1例,未见异常1例。内镜检查10例,确诊恶性淋巴瘤1例,疑似淋巴瘤3例,误诊为胃癌3例,胃溃疡1例,结肠癌及直肠息肉各1例。2结果

2.1诊断标准按照DowSon的五条标准:①无表浅淋巴结肿大;②胸片无纵膈淋巴结肿大;③末梢血液无幼稚或异常细胞;④肿瘤定位于胃肠或该区域淋巴结受累与肿瘤转移一致;⑤肝脾无侵犯。

2.2原发部位胃8例(胃窦3例,胃窦+胃体下部2例,胃体、胃底及累及全胃各1例);小肠2例(空肠、回肠各1例);回盲部2例;结肠2例(升结肠、横结肠各1例);直肠1例。

2.3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根据手术中检查,肿瘤直径10cm者3例。组织学上本组均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2.4临床分期按Cantreary分期,Ⅰ期:局限于胃肠道,无转移;Ⅱ期:有肠系膜淋巴结受累;Ⅲ期:有主动脉旁或邻近器官侵及。本组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7例。

2.5手术时机与预后择期手术前均已确诊胃或肠肿瘤而行常规手术12例。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存活4个月―5年以上。以早期手术效果较好。因急性肠梗阻及急性右下腹痛而手术各1例,皆为Ⅱ期,已分别存活3年和5年,急性肠穿孔行急诊剖腹探查术1例,为Ⅲ期,术后4个月死亡。

2.6治疗及预后本组行根治手术8例,术后放疗3例,化疗2例,放疗+化疗2例,单纯手术1例。存活5年以上者3例,3年者1例,不足3年者3例,出院后失访1例。姑息性手术7例,术后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与术后4个月死亡。放疗4例,放疗+化疗2例,3例术后半年内死亡,另3例分别随访3.5年、2年级14个月均健在。3讨论

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较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易误诊为胃肠道癌。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3%,原发于小肠的恶性淋巴瘤占小肠肿瘤的50%左右[1]。胃恶性淋巴瘤与胃癌均多以上腹隐痛为首发症状,也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腹部肿块及消化道出血的出现率高;体征明显,肿块较大,但自觉症状不重,病程较长,手术切除率高,化疗疗效较好,预后较胃癌好。肠恶性淋巴瘤多以阵发性腹部绞痛或发现包块为首发症状,也可表现为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大便习惯改变等,与肠癌相比,肠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较小,多发于40-50岁[2]腹部肿块出现率高,肿块较大,病程较长。

PGIML较少见,且临床、X线及内镜表现多样化,术前确诊率低,极易误诊。消化道X线造影对胃肠病变有重要价值,确诊胃病变可达93-100%。但缺乏特异性,与胃癌及胃溃疡不易鉴别。胃恶性原发淋巴瘤的X线表现有:①弥漫性粘膜增生伴胃皱襞不规则增厚;②多发溃疡;③单发溃疡伴粘膜弥漫性增厚;④肿块状病变。病灶>15cm者基本上是恶性淋巴瘤,

B型超声、CT扫描对了解PGIML的病变范围及程度可能有一定帮助。超声内镜对本病的诊断及浸润深度有重要价值。

PGIML预后较肿瘤为好。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①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预后为佳,Ⅲ期较差。故分期与预后关系密切,说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②肿瘤大小:病灶>10cm或呈弥漫性、穿透胃腔壁者预后差,直径

[1]高国栋,等.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218-219.

篇9

[关键词] 胃肠出血;锝;放射性核素显像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04-02

Clinical evaluation on localiz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ith 99mTc-RBC dynamic imaging

XIE Chang-hui, MA Zhi-hai, ZHU Lin,YAO Guo-xian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Affiliated Shenzhen Baoan Hospital of the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n localiz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GIH) with 99mTc-RBC dynamic imaging(DI). Methods:①21 GIH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on DI(1 F/1 min×10+1 F/5 min×10).When an abnormal radioactive area was found within the abdomen, the skin surface of abdomen was marked with radionuclide. If the 60 min result was negative,imaging would be delayed up to 3, 6 h or 24 h. ②The fibro-optic gastroscope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radioactive areas within the left upper abdomen,the fibro-optic conlonic-scope within the peripheral abdomen,the explorative operation for no effect after physic treatment within the middle abdomen. ③The clinical value of localization of GIH was evaluated after being confirmed with operation and/or fibro-optic scope. Results: The abnormal radioactive areas within the abdomen were found in 8 patients(42.1%)at 5 min, 5 patients(26.3%)at 10 min, 5 patients(26.3%) at 30 min,1 patient(5.3%) at 3 h. The sensitivity in diagnosing GIH was 90.5% by DI. The concordant rate of localization of GIH was 94.7% by DI. Conclusion: DI can increase the concordant rate of localization diagnosticating for GIH. 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lecting the next examining and treatment programme in patients with GIH.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Technetium; Radionuclide imaging

99mTc-RBC显像对胃肠道出血(GIH)的诊断阳性率较高[1,2],但对GIH的定位诊断尤其在间歇性出血、渗血及出血量少和显像方法不当时非常困难。本文采用99mTc-RBC动态显像(DI)方法旨在提高定位诊断GIH的符合率,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1例GIH患者为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6月~2007年6月的住院患者,男17例,女4例,中位年龄41 (17~66) 岁。其中呕血1例(3次/d),肉眼便血5例(3~4次/d),黑大便16例(1~2次/d),全部为大便潜血阳性。DI之前呕血和肉眼便血患者曾静脉止血药治疗0.5~4.0 h,其余患者未经止血治疗。

1.2 方法

1.2.1 显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探头视野包括全腹。静脉注射用2 ml生理盐水溶解的10 mg亚锡焦磷酸盐,30 min后再静脉注射Na99mTcO4 740 MBq(广东希埃核医药中心提供)。然后立即使用美国ADAC PEGASYS SPECT动态显像(LEGP、矩阵512×512、放大2.19、1 F/1 min×10 +1 F/5 min×10)。若采集60 min结果仍为阴性,则行3、6 h或24 h延迟显像。若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即用核素在腹壁标记。

1.2.2 图像分析经3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独立阅片,取多数意见为判定结果。正常情况下,可见肝、脾、肾、膀胱及腹部大血管显影清晰,腹部其他部位可见少量放射性本底,肠道基本不显影。若肠道内出现异常局限性放射性浓集影且有放射性密度和位置变化可判断为出血显像阳性,如果放射性浓集影有放射性密度而无位置变化可判断为肠道血管瘤,否则为阴性[1,2]。

1.2.3 临床方案异常放射性浓聚位于左上腹者选择纤维胃镜检查,若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予以内科治疗,内科治疗无效者手术;浓聚灶位于腹周边者行结肠镜检,若为肠腺瘤可根据情况决定电凝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若为结肠癌可在止血治疗的同时积极准备择期手术;浓聚灶位于中腹部且内科止血治疗无效者进行手术探查;DI阴性者予以内科治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结果

21例中患者中有19例(90.5%)DI显示腹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注射Na99mTcO4后5 min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者8例(42.1%),10 min者5例(26.3%),30 min者5例(26.3%),3 h者1例(5.3%)。其中左上腹部5例[十二指肠溃疡(图1)3例,胃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小肠重复畸形1例];中腹部近脐周9例[空肠、回肠血管瘤(图2)6例,空肠溃疡1例,空肠腺瘤1例, 回肠平滑肌瘤1例];腹周边5例[升结肠和回盲部腺瘤(图3)和癌各2例,乙状结肠癌(图4)出血1例]。1例3 h才提示DI阳性的患者异常放射性浓聚部位与临床探查部位不符。2例DI阴性患者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内科治疗1周后大便颜色转为正常,大便潜血阴性。DI定位诊断GIH的符合率为94.7%(18/19)。

3 讨论

GIH在临床较为常见,多为溃疡对底部血管壁的炎性损伤、癌肿对血管壁的侵蚀、腺瘤蒂的损伤或断裂、血管瘤破裂所致。肉眼便血、黑大便、大便潜血阳性均为临床上GIH的定性诊断指标,但临床上作出定位诊断却较为困难。99mTc-RBC静脉注射后,显像剂从血管破损部位不断流出并进入肠道,肠道内就出现异常局限性放射性浓集影,99mTc-RBC显像对GIH的诊断价值已得到普遍承认[1,2]。99mTc-RBC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而有效的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国外报道可检测出出血量在0.05~0.10 ml/min的消化道出血,阳性率75%~97%[1],国内为56.4%~87.1%[2]。本文DI的阳性率为90.5%,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因为间歇性出血和(或)出血量少等原因DI为阴性。

Hunter JM等[3]报道99mTc-RBC显像定位诊断GIH的正确率为30%~80%,而国内仅为40%~73.8%[4],可能与出血时间、出血量和显像时间有关。如果GIH为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较快,Na99mTcO4就很快从病灶处流出,放射性异常浓集灶会迅速出现并随肠蠕动而移位。如果常规在注射Na99mTcO4后20~30 min才开始采集[1,2],显示的出血灶与实际出血灶当然就不完全相符,使得定位符合率下降。我们对以往的99mTc-RBC显像进行了改进,注射Na99mTcO4后就立即进行动态连续采集,能准确地捕捉到GIH的首个出血点,且能动态地观察血液在肠道中的移动情况。DI阳性的19例患者中,42.1%在5 min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26.3%在10 min 时出现,31.6%在30 min时出现;因为30 min内患者平卧无位置的移动,没有监测的间歇,DI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18/18);3 h才显示为阳性的1例GIH,放射性浓聚部位与临床探查部位不符,可能与出血时间在注射Na99mTcO4后1~3 h并随肠蠕动而移位有关。本研究中DI定位诊断GIH的符合率达到94.7%(18/19)。

以往的文献主要关注99mTc-RBC显像对GIH的诊断效能,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价值未见探讨[1~4]。内镜检查具有直观性强、病因诊断的同时可进行治疗的特点,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但也不能不加选择地对GIH患者行胃镜、肠镜检查,避免增加患者的费用和不必要的痛苦。并且内镜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在出血量大时,检查往往不易成功,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存在盲点。我们通过与临床协作,制定了DI后的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DI发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位于左上腹者选择纤维胃镜检查,若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予以内科治疗,内科治疗无效者再手术治疗;浓聚灶位于腹周边者行结肠镜检,如为带蒂息肉、腺瘤行电凝治疗,广基息肉、腺瘤行手术治疗,如为结肠癌在止血治疗同时积极进行肠道准备择期手术;浓聚灶位于中腹部且内科止血治疗无效者再进行手术探查;DI为阴性的GIH患者行内科治疗并随访观察。可见,DI的定位诊断可减少GIH临床检查和治疗的盲目性,对指导GIH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Rehm PK,Atkins FB,Ziessman HA. Positive 99mTc-RBC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can after barium small bowel study[J]. J Nucl Med, 1996,4:643-645.

[2]叶万忠,陈绍亮.99mTc-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6):347-348.

[3]Hunter JM,Pezim ME.Limited value of 99mTc labelled red blood cell scintigraphy in localization of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 Am J Surg, 1990,159(5)4:504-506.

[4]高再荣,熊杰,张永学,等.核素显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6): 340-341.

(收稿日期:2007-08-23)

篇10

【关键词】 大肠癌术后;化疗;扶正抑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大肠癌局部原发肿瘤采取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但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左右。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笔者采用扶正抑癌汤辩证加减加化疗对2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组的56例患者均为我院肿瘤科住院化疗病人。所有患者均为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大肠恶性肿瘤的术后患者。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3-65岁,平均(51.3±6.2)岁;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8-67岁,平均50.8±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变部位、病理类型、Dukes′分期以及中医辩证分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单纯化疗方法治疗,化疗方案具体如下:奥沙利铂150mg(第一天),甲酰四氢叶酸200mg加5-氟脱氧尿苷500mg(第1-5天),静脉滴注,每月一次,共治疗3个月。

1.2.2 治疗组 治疗组28例患者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以扶正抑癌汤为主方,并随症辨证加减。扶正抑癌汤主方及加减法如下:扶正抑癌汤:党参10g、黄芪50g、薏苡仁60g,白术30g、猪苓15、山慈姑15g,丹参30g,灵芝15g、三七10g冲服,北豆根10g,败酱草30g。里急后重者加苍术、厚朴各10g;大便溏薄,脾肾阳虚者加肉桂5g,附子10g,赤石脂30g;阴虚骨蒸者加银柴胡30g,地骨皮20g;神疲倦怠者加西洋参20g,党参20g。上药水煎取汁200ml,每日一剂,早晚分温服下。共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采用推荐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西医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虚证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方法如下:采用Karnofsky(卡氏)评分法评价患者的体力状况;记录统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应用SPSSl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目前大肠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为进行手术切除的根治术。但即使得根治性切除术仍会有40%-70%的病例术后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因此,大肠癌患者的术后巩固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根据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可以将大肠癌归于祖国医学“肠覃”、“积聚”、“肠风”、“脏毒”等疾病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大肠癌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湿毒瘀滞凝结。大肠癌患者久病多耗伤正气,致正气不足,气虚血瘀。再加上手术创伤,伤及气血,使得大肠癌术后的患者病机以是正虚标实。正虚为正气不足,气血亏虚[2],标实为湿毒瘀滞凝结[3]。针对本病的以上病机特点。笔者拟定扶正与祛邪兼顾的扶正抑癌汤。方中党参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为补气之魁首。黄芪亦为补气要药,可被五脏诸虚,补脾益肾,助人参补气之不足,助新血生发。白术、灵芝健脾益气,以增后天之足,增加芪参的补气之功,且有健脾渗湿之效,上诸药以补为主,补气血之不足。薏苡仁、败酱草、山慈姑、猪苓、北豆根可清附肠中湿热,解术后余毒;丹参、三七养血活血,使补而不滞,通不伤正。诸药共用,以达扶正固本、清热解毒、养血活血的治疗效果[4]。

结果显示,本方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并在提高患者体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桂生.大肠癌手术治疗进展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2):2444-2445.

[2] 熊炬.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