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概念及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概念及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篇1

【关键词】仓储金融 发展 现状

一、仓储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一)仓储金融的概念

仓储金融是金融与仓储的一种综合创新,与一般的仓储公司或物流公司不同,它不仅具有普通物流公司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金融机构进行动产抵质押管理的专业服务,对质押的动产进行有效监管、维持变现等功能。仓储金融服务指银行以价格波动小、变现能力强且符合质押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其授信条件,利用仓储企业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监管,将借款企业的物流与银行资金流进行有机结合,向借款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

(二)仓储金融的特征

1.规范化。在仓储公司中的所有质押物品都需要遵守统一、规范的程序,由仓储公司中的专业人员监管,确保质押物品的质量、数量、特性等指标符合质押标准,保证质押物品的安全。

2.信息化。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前提,信息化使全部抵质押品都能在仓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体现,同时也可以对质押物品进行定位、监控和管理。金融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信息系统,对质押物品的状况进行检查。

3.广泛性。这里的广泛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在对质押物种类的选择上,限制较少,无论是借款企业里面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还是农牧产品(牛、鱼及地里的农作物),在理论上都是可以作为抵质押物品的。另一方面指仓储金融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理论上只要借款企业的动产符合质押的条件,就可以开展融资业务。

二、仓储金融业务的参与主体及业务运作模式

(一)融资企业

仓储金融业务中的借款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其资产主要以动产的形式存在,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他们往往缺乏大型的不动产,信誉度也不高,但资金短缺,急需融资。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存在,仓储金融业务才有了发展的必要。

(二)金融机构

在仓储金融业务中,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这些机构为了增加盈利能力,也有迫切的放贷需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对借款企业的动产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着较大的放贷风险。基于此,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入到这一新兴业务中来。目前,金融机构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弱化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当今经济背景下,小微金融将是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由于上述中小融资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大增加了其放贷风险和成本。

(三)仓储企业

仓储企业也是仓储金融业务的参与主体之一,通过对质押物品的有效监管,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仓储企业在仓储金融业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随着业务的发展,仓储企业在传统业务外,需要开拓新的利润来源,加入仓储金融业务中能满足其需求。

三、仓储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

(一)仓单质押业务模式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的操作方式是融资方把货物存储在金融仓储企业指定的仓库中,然后凭金融仓储企业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根据货物的价值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仓单质押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仓储金融业务中的三位参与者签订单质押合作协议,其中仓储企业将会对动产进行质押监管或仓储管理。二是需要明确动产质押物的所有权,这些质押物具有易于保存、用途广泛、不易变质、价格波动小等特点。三是可以进行流动质押,条件是要保证质押物的总价值高于约定的金额。

(二)动产监管业务模式

基于动产监管的金融仓储业务指,融资企业将自身拥有的动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提出融资出申请,同时将质押物按要求存放到仓储企业指定的仓库中,由专业的仓储企业对质押物进行监管,金融机构再根据质押物的状况予以放贷的业务活动。动产监管业务主要包括静态质押和滚动质押两种方式。

(三)授信融资业务模式

授信融资模式指金融机构很少参与到质押贷款项目的运作中去,这些机构根据仓储企业的相关指标,如财务状况、信誉度及规模等,给仓储企业一定的信用额度,让仓储企业则利用这些额度向借款企业提供贷款,并由仓储企业全程监控质押贷款业务。

(四)保兑仓业务模式

保兑仓业务模式也称垫付货款模式,该模式与上面的模式不同,涉及到上游的货物供应商和融资企业,首先需要供应商将货权转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按情况向融资企业(提货人)提供相应的融资,在融资企业向金融机构偿还贷款后,金融机构就通知仓储企业,让仓储企业放货,这时货权就由金融机构转回到融资企业手中。若融资企业不能达到金融机构的还款要求,金融机构可以要求上游供应商进行回购,或在市场上进行拍卖。

四、我国仓储金融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风险

仓储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质押物的所有权上,因为在仓储金融服务中,涉及的业务主体较多,质押物的所有权也需要在各主体间相互流动,且我国现阶段并没有专门对仓储金融业务的法律文件和行业规范,不可避免要产生所有权的纠纷。另外,我国还没有建立动产的登记制度和查询制度,仓储企业作为金融机构的人,对质押的动产进行监管,若没有动产登记制度,就会造成在同一动产上的权利竞合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仓储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利益驱动,导致双方信誉度下降

在利益驱动下,仓储企业为了开拓更多的业务,可能并不按要求履行协议,而是放松对质押物的监管,甚至可能与融资企业合作骗贷,为融资企业进行虚假评估。有些融资企业可能向金融机构出具并没有实际商品的仓单来骗贷,在动态提取过程中以次充好,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仓储企业的管理不完善,加大融资风险

仓储企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质押物进行有效监管,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如对专业监管员的监督不严,监管员就可能违背要求,内外串通作案,这将给金融机构和仓储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另外,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很多操作还需要手工进行,人工失误不可避免,同时金融机构和仓储企业也很难对质押物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增加了融资风险。

(四)动产质押物选择的局限,制约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

仓储金融服务模式对质押物的选择有一些局限,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稳定、容易保存、流动性强的质押物,而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货品的选择就非常谨慎,条件也更加苛刻,正是这个特点限制了该业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法明.金融仓储业现状问题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6月.

[2]郭延安.金融仓储业务模式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浙江金融,2010,(3).

[3]胡卓群.金融仓储业务风险研究及其规避措施[J].现代商业,2010(9).

篇2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EPC;供应链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数字化的转变,企业运营模式正发生巨大的变革,协同合作成为企业界的主旋律,企业早已融入企业群体当中来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供应链管理正成为许多企业或组织运用的战略方法,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机遇。

供应链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包括制造商、供应商、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以及顾客在内,各环节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彼此相连,其所包含的功能有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营销、生产运作、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等。供应链产生的价值为最终产品满足顾客的价值与满足顾客需求所付出的供应链成本之间的差额。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使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供应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有诸多方面值得优化,例如,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商品信息数据库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供应链各环节中的服务效率低下,售后难以保障;企业间因信息交流匮乏和交流不畅而产生放大的“牛鞭效应”,增加了无谓的库存成本及相关费用;供应链运输环节中运输效率不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等。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根本性地改变了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手段,成为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工具,为供应链管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探讨和研究物联网在优化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2物联网概述

2.1物联网概念及技术支撑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的《未来之路》一书,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目前较为公认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其本质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物品上的EPC标签进行扫描和解读,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的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数据,数据携带量大并难以伪造,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采用一组代码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用另外一组数字来唯一标识单品。EPC物品识别模型功能的实现主要由EPC编码标准、EPC标签、解读器、Savant(神经网络软件)、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NamingService,ONS)以及物理标记语言(PhysicalMarkupLanguage,PML)六方面组成。

EPC物品识别模型图资料来源:现代物流信息跟踪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物联网的网络结构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RFID、传感器、二维码为主的用于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的传感网络;二是通过现有的三网(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的传输网络;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它通过物联网与各行各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来实现行业的智能化管理。

2.2我国物联网应用及发展现状

物联网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工业、智能农林业、智能教育等。物联网的存在,使我们生活周边的物品都有可能实现智能化,通过无线网络我们便可实现对这些智能物品的对话和控制,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将得以提高。

我国已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瞄准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的战略机遇,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进行产业规划布局。例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云浮市政府举行了协议签约仪式,将共同打造畜牧养殖物联网项目,这是国内首个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的项目;无锡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已建“感知中国”中心等。我国目前在传感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起步较早,标准化和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不是最领先的,也面临着一些难题需要克服,这主要有:高端技术缺乏,影响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信息安全难以保障;污染及能耗影响严重等。

3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

3.1物联网技术对各供应链环节的影响

(1)运输环节。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便能使管理者实时获取车辆行驶位置和状态,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及时调整运输策略和行车路线等;同时在车辆上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当货物入车时,数据采集器便可扫描到贴于货物上的EPC标签中的货物基本信息,并将采集信息同步传输到管理系统当中,当卸载货物时也同样扫描到出货的EPC标签信息,并同步到管理系统中,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获知在车货物的基本信息、货物数量,还可及早发现和预防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或被盗的事件。

(2)仓储环节。首先建立仓储数据库,将货物编码设为数据库信息主键。当货物入库时,预先为每一个入库的货物设置一个信息编码和储位码,并将基本信息写入货物上的EPC标签中,当货物入仓时,仓库门口的阅读器便可扫描货物基本信息和仓储信息,同时将采集信息更新到仓储数据库中,并根据要求将货物放入指定储位;当货物出库时,仓库管理员按照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出库单找到指定货物并将其运输出库,门口的阅读器读取货物上的EPC标签获取出库信息,同时将采集信息同步至数据库中,并将相应储位状态归置为零;此外,仓库管理员还可定期手持扫描设备对所有在库货物进行逐一扫描,通过无线网络将扫描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核对,返回盘点结果。通过对货物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仓储利用率,利于减少库存,节约库存成本和相关费用,还使企业对库存货物了如指掌,在作订货和生产出售等决策时做到科学准确。

(3)生产环节。在生产线关键位置装备阅读器,监控工作点的情况,以便控制生产线的成品质量,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读取的数据还可以给予提示和预警,方便操作工人及时应对。

3.2物联网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可视性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供应链过程中的可视性,从制造商、供应商到分销商、零售商甚至顾客,均可以实现可视化操作。顾客对所购买商品信息准确了解,有效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还便于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零售商通过对商品流动性分析,作出适当的订货决策和营销手段,不仅减少了库存浪费和相应成本,还便于零售商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做好营销策略;分销商通过零售商的订货策略和营销策略,及时调整自己的库存情况,向供应商做出订货单,供应商也是如此向制造商提供订货单;制造商通过货物订单适时调整原材料库存和生产量,并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整个供应链可视化的加大,使得“牛鞭效应”得以缓解,整体供应链价值增加。

3.3物联网技术加快了企业信息自动化,实现了管理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使得企业之间、整个供应链环节间信息得以共享,使企业能有效整合其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诸如库存管理、生产订单、配送路线优化、问题产品召回等问题都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及时优化处理,由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优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企业人力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等费用得以减少,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同时决策时间进一步缩短,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是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是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的体现。物联网的兴起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技术瓶颈,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在企业应用范围上也有局限。这不仅需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大力扶持,尽快完善物联网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企业放眼未来,及早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当中。

参考文献:

[1]陈荣秋.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

[2]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12-14

[3]陈子侠,蒋长兵,陈达强.现代物流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98-100

[4]孙泽生,任志宇,阎换新.现代物流信息跟踪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2):126-130

[5]徐涛.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32):96-98

[6]朱哲学,吴昱南.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分析[J].当代经济,2010(9):36-37

[7]侯赟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39-41

篇3

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职能,社会经济运行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涉及到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统一为综合物流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本身的运作效率,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市场上用户对物流的要求,使物流业发展成为有别与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一般由交通运输、储运、货代、流通加工和配送等行业构成。交通运输行业包括各种运输方式所实现的货物空间转移,也包含与之相关的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辅助作业,如相应的装卸搬运、仓储、送货上门、上门取货、联运等;储运行业以储存为主体兼有与之相关的运输等功能;货代行业是介于货主和运输业之间的第三方,专门从事托运和货运委托业务,既为货主提供物流服务,又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流通加工、配送行业是商品流通中从事的物流增值服务,如消费品的拆分包装、生产资料的套裁等辅助加工活动,以及商品配货、送货等多种物流服务。其中交通运输、储运、货代是物流业的主体,流通加工和配送是与商品流通密切相关(集商流和物流于一体)的行业。张文杰教授认为运输业是物流产业的主要行业,美国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比重不断上升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看法。美国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的比重从1980年的46.5%上升到1999年的59.6%,是用于物流的最大费用支出。仓储费用是仅次于运输费用的物流开支,通常占物流成本的30%-36%,与运输费用合计约占到物流费用的95%以上。可见,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主要行业。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互相分割,各项物流功能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虽然物流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对物流的认识主要处在理论分析和研究阶段,这期间尽管有过实际应用,可范围和效果都有限。近两年企业自发的对物流的需求,引发了一轮空前的物流热,物流热中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我国极度缺乏有关物流产业的经济统计资料,也没有全面的物流需求统计数据,使我们对物流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物流企业在经营中因不掌握市场需求而存在盲目性。在物流的定量分析中,有关物流的统计指标选择是首先遇到的问题,相关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量确定是进行研究的第二大难题,通过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和年鉴书籍获得所需要的数据绝非易事。有时为了分析问题的需要,只能利用现有的相关统计数据,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因为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另有研究人员根据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结合国际经验来估计我国的物流需求量,这仅仅是从宏观上对物流需求的简单估算,是否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尚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因为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比例估计物流需求,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不等,其间的差额较大,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混乱,使实际工作无所适从。因此应该加强物流统计和调查,全面及时地反映物流供求状况和变动情况,准确掌握物流供求的规模和水平,反映物流供求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物流业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从已经掌握的国内外文献来看,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没有提出过通用性强且具有实用价值的具体测量指标。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探讨,对物流供求的概念及其计量进行分析,使之能够作为物流产业规划、物流市场发展和企业市场经营的工具得到初步应用,或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物流统计指标选择

要进行物流统计调查,首要任务是选择和设计物流统计指标。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就业人数、资本总投资构成、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三个指标进行服务业统计。据估计,有13%的劳动力参与物流过程,约19%的国民财富投资于物流产业,物流成本一般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物流还创造了国民收入,产品的价值量因物流过程中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物流服务新创造价值的追加而增加。为了全面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服务供求状况,其统计指标的选择即要结合国外经验,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第一类是反映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服务供应的指标即物流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1994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的货运和仓储部分。有研究报告即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数及其比重、这些行业的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构成、国内生产总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的比重说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不能以这些数据完全代表物流业,因其中含有客运及邮电通讯成分。

第二类为反映物流需求和物流支出的指标。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品在空间、时间、作业量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反映物流中运输需求的主要指标有货运量、货运构成指标,反映库存需求的有仓库容量、商品库存量等指标。根据统计资料的可得性确定物流需求的基本指标:货物运输量、货运量构成、商品和物资库存量。

物流总成本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支出。控制物流成本是宏观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就微观而言,降低物流费用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其它相关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收入、产业结构构成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会从单纯的商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化,从而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一定水平时,消费物流服务的需求即可出现,随后不断增长。也就是说,物流需求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物流需求作为商品需求的派生物,与消费品销售、生产资料市场直接相关,商品市场的规模直接决定物流需求的大小,因此物流需求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密切相关;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中的物流需求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位移、储存和流通加工等,这类产业物流与各行业的产值产量存在涵数关系。从宏观来看,由于物流活动遍布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相应地物流业的产出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各个产业的物流支出决定了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应的比重。目前受基础数据的限制,特别是由于我国有关物流行业的产出及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缺乏,上述相关关系是不明确的。很难定量分析物流成本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GDP的相互关系,相信今后随着相关数据的完善,或者通过大量个案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

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和测算,物流成本占GDP中的比重呈降低之势,这是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和先进物流技术应用的结果。表1和表2为美国物流成本构成和近年来美国物流成本情况。

对美国物流成本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物流成本(X)与GDP(Y)的相关方程:Y=13.478X-3075.5,相关系数R2=0.9957。其经济意义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流支出也越多,对物流需求越大。这里的负截距有特定的经济含义,表明如果物流支出达不到一定的水平(X>228.19),则不可能有GDP产出。

美国颇有影响的罗伯特·达勒内物流年度分析报告自1990年首次以来,已连续进行了11年,是一份确定运输市场实际规模、反映物流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唯一一份长期报告,报告中提供了美国物流成本所包括的项目和计算方法: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运送成本、运输成本、货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和管理费用,其中:库存/运送成本:利息、仓储、税收、折旧、残损、人力和保险费用;运输成本:货运成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货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管理费用:4%x(库存成本+运输成本)(1999年管理费率为4%)。

从市场供求的角度看,物流成本是各行各业用于物流的费用支出,即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物流市场空间的大小。

三、物流统计指标的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运周转量统计,其他物流业的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也没有权威的统计方法和基础数据,这种状况与当前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物流热的经济环境不相称。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纷纷制定和规划物流产业发展的项目,急需市场需求的统计数据作为物流业发展的可靠依据,以避免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使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如物流从业人员比重、物流业投入产出成果,可根据我国的历年统计资料进行分离、整理得到初步结果,较为具体的详细数据则需要进行必要的普查或专项调查。物流规模是从数量上反映物流产业和物流需求的指标,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物流量是上述作业量的累计。实际上并不进行多个环节量的累加,通常以物流服务费用支出或物流成本来计算物流规模,这样做可操作性强,便于统计。如果以作业量表示则会出现反复装卸搬运、重复倒装、迂回运输等追求数量的弊病,有悖于市场经济追求效益、讲求质量和提高效率的基本原则。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与物流相关的有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工商企业库存、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销售额等,其中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再以货运量为依据,结合货运价格或费率,可得运输成本:运输成本=∑货运量x运价同样,根据工商业年末库存额和全年库存周转次数,以及利息、税收、保险、货损、折旧、仓储费率、人力费用可统计库存成本:库存成本=∑库存量x各项费率管理费用可根据上述二个数据,按一定管理费率计算得到,其它费用有货代费用即货主的费用,可根据运输和货物费率分别计算得到,这样物流规模即可推算出来。当然,开始时受可用数据的限制误差可能比较大,相信随着基础数据的全面,加上第三产业普查、抽查和必要的物流专项调查,会使之越来越接近于实际。

物流需求可从物流基本需求、产业物流需求和消费物流需求等不同角度进行统计调查。物流中运输、仓储等基本需求容易确定,如货运量、货运结构、工商业库存额有可利用的统计资料。产业物流需求和消费物流需求需要进行分行业、分品种的专项调查,现行统计资料中有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行业分类,是按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农业生产者、其它行业进行分类的;另有按地区、城乡的分类,据此可进行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及城乡商品流通中物流需求的调查和统计。同样,按GDP的产业分类,也可进行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物流需求统计调查。超级秘书网

在无法获得统计资料的现时条件下,可依据经验数据大致估计我国的物流成本。与物流直接相关的是商品流通,即市场上的商品交易量可作为参考依据,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李严锋在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末端服务市场需求的预测中便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依据,认为我国商品流通的物流支出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1:5,对未来的物流支出作出如下预测。见表3。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的统计,我国当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9%,在表4中所列国家和地区中物流成本比例最高。国际经验表明当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5%以上时,其下降潜力较大。假定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左右,那么1999年的这一比例约保持在15%上下,以199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82054.3亿元计算,则物流成本的估计值为12308.1亿元。

篇4

关键词:物流;第三方;赔付;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83-02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物流市场不规范,存在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物流的法律法规分散,没有统一的物流法,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其纠纷复杂,在物流中总会发生赔偿责任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问题,使物流企业经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物流行业迫切地需要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完善。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中国国家标准第三方物流术语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企业是作为供方与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将需方所求物品从供应地转移到需求地的过程。即由供方与需方之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物流企业比供方与需方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专业性强,而且低成本,高效率,方便承担物流业务、组织物流运作,为供方与需方节约成本,提高交易速度。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独立的法人,独立享有权利,独立承担义务和责任,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违背了合同,损害了供方或需方的利益,则需承当相应的责任,作出赔偿,这是作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必然结果[1] 。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便利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风险。

二、第三方物流的法律现状

1.就目前的中国的物流行业来说,资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而且第三方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等许多方面都有机结合,跨越了几乎所有的部门,现行的有关物流的法律不能完全适应第三方物流的实践需要,第三方物流常常受到各种法律瓶颈。目前中国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法规多由各部委和地方制定和颁布,其规范性不强,层次级别低,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作用。而物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多样化,都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的法律法规本身不完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又难以协调,实践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2.物流企业没有统一的物流法,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第三方物流纠纷时都是在摸索中进行,没有确切的依据,也没有统一的思路或模式。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权利责任等等都不明确。由于第三方物流经营范围不一样,担当的角色也不一,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尽相同,业务交叉重叠、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纠纷,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难以确定,纠纷就很难解决。制约了物流行业迅猛发展,例如多式联运的经营人对全程运输享有承运人的权利,承担承运人的风险与义务,货物的损失、灭失发生于多式联运的某一运输区段的,多式联运的经营人的赔偿责任和责任限额,适用调整该区段运输方式的有关法律法规,但这在中国很难实现,因为中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水平落后等原因造成发生了事故后根本无法追究责任的归属[2] 。

3.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性质不明,责任难以确定。现行法律没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性质、归责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的惯例是货物自交付承运人之后,非因货主原因造成的货物毁损均应由承运方负责全额赔偿。严重影响了承运方的利益,不利于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是因不可抗力、第三人侵权等情形的而导致的货物毁损也由物流企业承担,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物流中第三方赔付的法律问题

1.物流中第三方赔付风险。物流合同风险。物流各个环节都涉及合同,就会产生当事人违约的风险。物流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存在违约的风险,物流企业和服务需求方之间、物流企业和物流协作分包商之间的合同均存在风险。

货物灭损赔付风险。货物灭损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都有可能发生这种风险,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不按要求装卸和运输货物、仓储过程中发生的偷盗所造成的毁损。客观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和火灾、运输工具损坏等。

不按时配送风险。这里的不按时配送是因为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引起的,引起客户索赔纠纷,物流公司也需要承担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赔偿责任。

错发错送风险。物流公司作为供方与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其配送必须及时、准确,不能发生错送、漏送否则物流公司将承担违约责任。

2.物流中第三方赔付的法律问题。目前中国的保险与物流风险很不配套,保险公司只对物流的部分环节进行承保,如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而不能覆盖物流全过程,很多物流风险只能由物流企业自行承担。

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保管、搬运等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存在合同,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一些集疏港、订舱配载、报关报验、签发和传递相关单证等更细节化且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只能适用《合同法》,而《合同法》只对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等有原则性的规定,而对包装、搬运等行为没有专门的规定,使得物流市场欠缺监督管理,严重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合同法》中对运输合同关系规定的责任是严格责任制度,即货物一旦交付,风险即转移给承运方,由第三方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由物流企业向货主承担责任。且《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海商法》中的承运人可以对其雇员在驾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造成货物毁损灭失免责,例如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火灾,承运人可以免责,而陆路承运人则要向货方承担赔偿责任后向第三方追偿。

四、物流中第三方赔付的法律完善对策与措施

1.明确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当前中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合同都属于运输、仓储合同,都是性质的,如果将第三方物流合同作为委托合同关系来解释,如遇非承运人原因(免责除外)导致货物损毁灭失情形,货主应该承担风险;承运人投保属于为货主保险的委托行为,因此保险行为的后果得直接归于货主,保险免赔额部分的损失则应该由货主承担。

2.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地位,明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责任。现代物流是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投资风险、责任范围、责任风险明显增大,远远超越了人的责任范围,集存货人、托运人、委托人、人等各种身份于一身的混合地位。目前物流行业中适用较多的《合同法》和《海商法》等其他国际公约、惯例等关于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并非是强制性规定,物流企业在签订第三方物流合同时应与客户做好沟通,订立各种损失情况下的赔偿责任限额,避免自己在将来面对索赔时承担无限的赔偿责任。

3.第三方物流法律法规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对于专业化作业的货物,一定要使用固定的专业化设备,使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执行。在物流立法时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如美国的《汽车承运人规制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法案》、《机场航空通道改善法》等,将运输、集散、中转、储存、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为建立一个便捷、安全、透明、低成本的全国大物流系统,建立高效的市场竞争和必要的基础设施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物流中的保险。保险是解决物流中各种纠纷的一种重要保障。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现代贸易中,投保商业保险是市场主体最为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手段,物流企业投保后可以在事后有效地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在赔偿了受损害当事人之后可以从保险公司追偿,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5.明确物流中纠纷的解决方式。第三方物流合同中可以约定通过诉讼或者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在具体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还会涉及管辖权的问题。由于物流行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物流中发生的纠纷既可能由海事法院或铁路法院管辖,也可能由普通法院管辖。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款来确定关于第三方物流纠纷的管辖问题,导致物流争议的管辖权分散,这给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也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3]。当事人在贸易实践中会更倾向于约定仲裁,因为仲裁方式具有自治性、权威性、专业性、秘密性和经济性等优点。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特别成立了第三方物流争议解决中心,是处理第三方物流争议的理想机构。

6.培养专业的物流法律人才。中国的物流市场并不缺乏懂得运输、仓储等专业素质的物流人才,但熟悉现代物流各环节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还是非常紧缺的。作为从事物流行业的员工,仅仅具有物流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对物流法律的深入了解,做到准确使用物流法律来妥善处理各种物流中引起的争议和纠纷,维护物流企业以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保管、搬运等环节,形成了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完善的物流法律和规范、诚信、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当务之急是制定和完善中国物流法律,提高物流法律规范的层次效力及约束力,增强可操作性,以适应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对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艳军.现代物流法律的体系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3):45.

篇5

关键词:存货;财务内控;管理

一、 企业存货管理的概念及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存货管理是对存货的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分析,对企业存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最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存货的成本,规避因存货所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益。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存货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企业经营中有一个说法叫:“现金为王”,这体现的是现金流能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甚至存亡,而企业的存货又会占据企业相当一部分现金流,为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存货管理。

另外,企业进行存货管理还可以起到给财务核算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存货报表分析给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防止资产毁损丢失带来的经营风险等作用。

二、 企业存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存货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管理层的倡导与支持,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提高企业效益、开拓更大的市场,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创造利润、市场销售等工作上,对存货的内部管理投入的精力及给予的支持不够。这样的结果就是先进的存货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手段企业内部无人探索,存货的日常管理制度缺失。在这样混乱的存货管理状态中,甚至会出现企业资产安全风险事件。

2. 存货管理内控机制缺失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首先,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主要停留在基础核算上,真有效的财务管理类工作并没有开展起来。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很多企业中都没有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审计组织,有的企业虽然成立了内审组织,但也因权力赋予、考核机制、主观思想等问题,使得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内控执行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存货管理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存货统计反映出的数字及财务信息也就没有多大的公信力。

3. 存货管理岗位设置不清晰、管理责任不能落实到人

企业的存货业务岗位设立要考虑到不相容的职务分离这个原则,存货保管与采购经办、存货的销售与销售货款的收取、存货的处置审批与审批结果的具体执行、存货的入库验收与存货的采购付款、存货的保管与存货的盘点清查等,这些都属于企业在岗位设置中不相容的职务,严禁安排同一个人操作。例如:工程建设企业仓储的工程物质,其本身价值很高,如果企业将存货的保管与存货的盘点清查设为同一个人操作,就容易发生库存保管人员将物质转移销售谋私的情况,因保管与盘点清查是同一个人,且工程物质仓储场地较大,企业存货资产受到侵害的问题就极难被发现。

此外,部分企业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没有明确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人,一旦企业发生存货损毁丢失的事件也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更难谈警示他人。

4. 存货管理缺乏考核制度

任何的制度都要有相关的考核作为执行情况的评价,没有评价标准及考核结果,管理制度很难落地。部分企业对内控抓的不严格,往往还只是在看表面的数据,有的人甚至认为存货管理这项简单的工作创造不了什么价值,没有必要进行考核。但是就是简单的存货销售、存货采购与验收、存货盘点等工作,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立考核评价标准。

5. 存货管理方法不更新、存货采购无计划性

部分企业因长年的工作习惯或行业经验等原因不愿意使用现代的管理办法,存货管理不考虑经济进货批量、经济库存量等现代财务管理模型,习惯性的按自己的习惯办事。在存货的采购中,也不能按照采购预算进行采购或是根本没有预算,相关存货采购都是拍脑门决定。

6. 各部门缺乏沟通、采购信息不共享

企业各个与存货管理有关的部门在预算编制或实际采购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例如:财务部希望的就是不要过多的占用企业的现金流,以便保证资金充足;生产部考虑的是不影响生产,原材料应该储备越多越好;销售部要求产成品应多储备,而且还要品种齐全,这样有销售订单时能及时供应,以保证销售业绩。各部门缺乏交圈,没有找到契合点。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不能将采购价格、库存数量等关键信息在各部门相关人员中及时公示,不便于部门负责人及时获取有效信息。

三、 完善存货管理的建议

1.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管理人员应从主观思想上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对存货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的支持。通过文化宣传、学习培训,将存货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的每个层面,全员提高内控意识。

2. 健全企业存货内控机制

企业应设立有独立性的内审机构或内审小组,对存货的核算及现场管理进行检查。内审工作结果应出具审计报告,真实的反应出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岗位设置科学、岗位责任明确

企业在存货岗位设立时必须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有岗位设置存在问题的情况要及时调整,对于采购等关键岗位,可以采取轮岗制,以避免贪污等职务犯罪的发生。

另外,存货管理岗位要明确岗位责任,对于存货资产损毁、丢失等事件的发生,在及时采取措施弥补损失后一定要追究责任人,即教育本人也警示他人。

4.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对存货管理工作的实施建立评价标准,并根据此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处罚,对严格按制度执行的人员应给予奖励。

5. 采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科学制定采购计划

现代企业存货管理都应该考虑使用现代财务管理模型,经济进货批量及经济库存量等管理办法可以降低仓储成本、采购成本、存货损毁风险。企业应通过对存货运费、存货仓储管理成本、存货损毁风险性等因素进行分析来决定进货批次。

企业的采购应该是有计划性的,企业应该编制预算,通过销售部门的市场分析制定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供应部门依据生产计划最终确定存货采购量。

6. 各部门加强沟通、存货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企业可使用优良的库存管理软件。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将库存信息、存货价格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公开,以便于及时让信息使用者获取。企业各个部门在公开化的平台中要加强沟通,避免因信息不交圈造成的决策失误。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建立起企业的现代化存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1(35):72~73

篇6

关键词:航运中心 自由港 保税港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外贸易额逐渐增长,综合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不断提升。自1995年国家提出将上海打造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以来,上海始终将打造自由港作为建立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和基础,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建立自由港的可能。

一、自由港的概念及历史

自由港,又被称之为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最早出现于欧洲,1547年意大利将热那亚湾的李南那港定名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它是指划定在关境之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免予征收关税,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港口内或者贸易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于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但是外国船舶进入港口仍然需要遵守所在国相关卫生和外国人士出入境管理法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对外贸易席卷全球,一些沿海的发展中国家或是海岛国也开始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国内的部分港口或是岛屿开辟自由港。截止至目前为止,全球自由港的数量已经升至130多个。

二、上海自由港的定位

上海自1995年向国务院申请建立保税区之初,就一直以建立起自由港为最终目标。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尝试着向自由港的转型,不断将保税区进行升级整合,利用保税区与港口各自优势形成港区联动,又率先在2005年向国务院提出建立保税港区的构想,进一步向上海建立自由港的目标迈进。自由港的建设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最为有竞争力的筹码。根据发改委(2009)19号文,国务院对上海建设"两个中心"作出了批示,要求"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拓展洋山保税港区功能" 。这无疑明确了上海建立自由港的目标,要求将洋山保税港区作为核心,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它由小洋山港口区域、东海大桥和与之相连的陆上特定区域组成,将发展重点放在国际集装箱中转、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这三个功能上。洋山深水港的简称填补了我国此前没有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空白,但与真正的自由港相比,保税港区仍有着许多管理、政策与制度上的不足。因此上海要成为真正的航运中心,洋山保税港的转型势在必行。

在亚太地区,一些自由港例如香港、新加坡已经发展形成了一个功能明确运作完善成熟度相当高的自由港。洋山港想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同这些自由港进行竞争,最为重要的就是结合地理环境和地区优势,对港区功能做出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

首先,洋山自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得上海港成为真正的国际枢纽中心就应当要大力地发掘其国际中转港的功能。第一,洋山自由港直面外海,与国际货运主航道非常贴近,这一地理位置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世界各航运公司选择洋山港的主要理由;第二,自由港建成之后,洋山港所实行的政策将比原先其作为保税港区更为优厚,这一政策的倾斜也必然会吸引众多货运贸易选择在洋山港进行的理由 ;第三,洋山港区内部先进的物流运输设施为货物的快速整合与集散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再加之货物进口、出口、中转集运、多地区快速集运和国际联合快运业务,也将加快货物在港内外自由且迅速地流动。

其次还必须加强国际配送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针对洋山港区附近的南汇新城物流园区设定的。在保税区的物流园区中,货源只被允许整箱进出,而对于需要拆分、集拼的货物园区就无法予以接受,而必须转运至釜山、高雄等港口。国际配送功能却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同时自由港又拥有着其独特的优惠政策,可以吸引跨国公司全球供应点的入驻,进而形成跨国公司的配送分拨中心,加速物流园区的迅速发展。

最后,作为一个运作成熟体系完整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货物中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自由贸易往往多由货物流转而引发。因此洋山深水港要作为一个自由港,必然要提供一个完善的货物中转体系,但仅凭洋山港一己之力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就必须将货物中转这一职能向洋山港四周拓展,发挥区域效益,进行相互之间的承托与互动,最为理想的地区就是南汇新城。南汇新城紧邻洋山深水港区,区域面积广阔,可以很好开展自由贸易活动,自由贸易多为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贸易等各种服务性贸易。洋山深水港区作为定位为集装箱中转型枢纽的自由港,在建成以后必然会吸引大批集装箱物资来进行中转。因此,南汇新城如能与洋山自由港同步进行功能升级,那么一旦自由港落成,南汇新城将会面临大量随之而来的服务性贸易,从而带动地区经济以及当地的劳动力需求,更进一步发展港城。

三、从保税港区到自由港的转型

洋山港区从保税港区过渡到自由港不仅需要时间上的发展,更需要政策上的引导。构建一个较为平稳的过渡方案对于洋山港在未来发展成为国际级的自由港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将港口的保税功能向集装箱中转型自由港功能进行对接,将转型对洋山港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短期规划:在最初的三至五年内,洋山港的主要功能形态仍然应当以保税港区为主,但必须进一步整合洋山保税港港区之间的开发与利用。在物流方面,洋山港应当进一步加快货物进出港区的速度,提高港区之间货物流转的流畅度。同时整合港区之间重叠管理的区域,简化管理手续和通报手续,尽可能简化管理程序,减少重复审批和申报。整合后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货物进出港区的申报和审批费用,从根本上降低了货物流转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对于港内贸易中转公司将更具吸引力。在整合港区物流管理的同时,洋山港也应当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尽管在前五年中,洋山港仍然以保税港区的形式进行运作,但自由港才是洋山港发展的最终模式。因此,在初五年中,洋山港也应当开始初步的业务结构调整,缩减与集装箱中转型自由港无关的业务,同时也将目前保税港区中不合理的业务结构予以精简,为未来转型为自由港打下基础。

中期规划:在之后的三年中,洋山港应当开始逐步同周边地区、浦东空港进行合作,着力将洋山港从深水中转港打造成该地域中最为重要的国际交通中转枢纽。同时进一步打通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苏浙两地间的集疏运网络,力争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的最大集散地。在同外部进行合作的同时,洋山港也要大力发展港区内部高端的中转和仓储加工业务,建立起超大规模的集装箱堆场,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技术对集装箱进行更为高效的管理。在加大对仓储中转功能的建设的同时,逐步开始放宽洋山港港区内部人员登陆管理以及企业设立的门槛,在港区内部放松投资和建厂限制,引导资金向货物中转和货物加工仓储方向进行投资,配合洋山港建设计划。

最终转型:在2020年前后,洋山自由港的建设将初具雏形,功能结构将从原先的保税港区转变为以中转为主集加工仓储物流集散为一体的自由港。届时,洋山港不仅能够快速集散来自长江三角洲的集装箱,同时还可以配合周边地区以及浦东空港,经由联通上海的40条高速公路及千余次航班实现国内或是国际间的多式联运,形成一个以洋山港为中心向长三角及内陆辐射的中转型自由港。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浅谈我国保税区向自由港的转型,《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第10期,第40页

篇7

关键词批发企业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物流合理化

批发企业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批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流通时代,批发企业承担着商品集散、加工整理、调节供求等多种功能。但是,随着多频次、小批量时代的来临,批发企业物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物流合理化已经成为困扰批发企业的一个难题。

1批发企业的物流功能定位

批发企业是指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手中采购商品、再将其提供给商业用户及其他业务用户,供其转卖、加工或使用的经营活动主体。批发企业在流通结构中处于主要位置并发挥着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作用。虽然“批发无用论”的论调很高,但是批发企业所拥有的商流和物流优势决定了它仍将在流通渠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物流功能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批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志军认为,批发企业主要有五个功能,即集散商品、加工整理商品、调节供求、融通资金与承担风险。这些功能基本上反映出了批发功能的本质特征,集散商品与加工整理商品功能可以归属为物流功能,调节供求等可以纳入商流的范畴,但是,批发企业的物流功能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商品集散与流通加工,它在综合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在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批发企业的功能,特别是物流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见附表)。

从附表对批发企业的功能分类可以看出,物流功能已成为批发企业的核心功能。日本著名流通学专家田岛义博指出:“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批发企业诞生的当初,其基本功能就是物流,物流是进行批发和能够进行批发的最大功能。”长期以来,批发企业重商流轻物流的运作模式导致众多批发企业,特别是中小批发企业的生存出现危机。进入多频次、小批量配送时代,物流已不再是商流的从属,从某种角度来说,批发企业已经到了以物流促进商流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批发企业必须在物流理念上进行更新。

2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多对批发企业的负面效应分析

2.1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批发企业在零售企业的要求下,利用自身在流通渠道中的位置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数量向零售店铺提供必要的商品所形成的高效率配送系统。多频次指的是配送频度,是基于时间的概念;小批量则是指配送物品的数量单位,它反映的是订货单位或交易单位的大小。

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配送时间间隔短,配送商品批量小。这是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POS及EOS等信息系统为支撑。这是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构筑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必要条件:基于多赢的合作理念。这是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真正发挥效益的前提保证,系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实现零库存,扩大经营品种,提高商品鲜度;另一方面,又给系统执行主体—批发企业带来较大的物流成本压力,同时对社会环境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2批发企业开展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的必要性

从零售企业的角度而言,构建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零售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意识的增强,零售企业纷纷采取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策略,以降低商品库存、提高商品库存周转率、保持商品鲜度、适应顾客的消费需求。位于供应链中游的批发企业配合下游的零售企业构筑有效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成为实现零售企业战略的重要条件。特别是以连锁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业态,要在仅有百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陈列上千种商品,并能及时发现畅销与滞销商品,提高卖场效率,就必须以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为支撑。

从批发企业的角度而言,构建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批发企业强化物流功能、摆脱生存困境的必然选择。随着流通渠道重组和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批发企业在流通系统中的功能正在被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所取代。面对生存危机,批发企业只有加快批发功能调整,丰富和完善物流功能,建立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构筑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加大对零售企业的支持力度,才能获得重生与发展。

批发企业开展物流配送,具有地域、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和传统组织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强化集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社会化、专业化配送中心功能,与上下游企业构筑新型的供应链战略联盟,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只有在批发企业支持配合下的零售企业发展壮大了,批发企业的生存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2.3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给批发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导致批发企业物流成本上升。批发企业基于零售企业增加经营品种、降低库存成本、保持商品鲜度、削减订货成本等要求构建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正在积极发挥正面效用的同时,也为批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物流成本压力。主要表现在:仓储管理及库存成本增加;配送成本增加;在整体物量不变的情况下,配送次数的增加意味着单位配送车辆实载率的显著下降,单位商品配送成本的显著增加;配送次数的增加又导致配送车辆不足,企业外包物流费用上升;零售企业指定时间交货导致配送车辆待机时间增加,从而影响配送时间效率:信息系统投资大;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建立在基于POS、EOS等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以实现高效、快捷、准确的订发货信息传输。EOS成为实施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的必要条件:包装费用增加;集装化包装在配送中心拆零分拣,再施加不同规格、不同材料的小包装,导致包装材料开发及包装成本上升:人头费增加。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物流人员作保证,人头费支出在物流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以批发企业为主体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在满足零售企业要求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物流成本压力,因此,构建一条以批发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成为必要。

(2)导致社会环境负担加剧。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配送车辆噪音公害对人的精神、情绪、健康的影响;配送车辆废气排放对人的生理、空气、水的影响;配送车辆增多造成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加以及对人的伤害等等。物流活动的本质就是以尽可能小的物流成本达成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同时减少外部不经济的发生。所以,如何减少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企业不容回避的课题。

3批发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途径

3.1建立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化建设是批发企业适应现代生产与销售,为零售企业提供高效物流配送服务的基础,是批发企业向生产领域提供销售信息反馈的最佳途径。EOS(电子订货系统)的应用是批发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批发企业应用EOS的比重较低。EOS不仅用于订发货信息的处理,而且可以与仓库管理系统连动,提高库内作业水平。

3.2完善仓库管理系统

完善仓库管理系统应从仓库内设计、仓库内作业程序、出入库作业、商品保管指示系统、流动货架管理系统、库存管理与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实现单位商品库存成本最低。

3.3强化配送管理系统

强化配送管理系统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共同配送。批发企业除了需要与供应链内的上下游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关系之外,为减轻物流成本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还应本着“销售是竞争对手,物流是合作朋友”的原则与同业种加强协作,开展共同物流、共同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共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商业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分为以批发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和以零售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批发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就是使批发商向综合型批发企业转型,通过商品进货的统一化、广泛化和多样化以及商品配送的共同化、规模化和效率化,顺应零售连锁商业的需要,同时集中商品信息,对零售及生产企业予以指导,逐步确立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零售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可以由大型零售企业建立配送中心,由批发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进行统一储存、统一加工、统一配送,在配送能力有余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其它零售企业提供服务。中小型零售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建配送中心,再由批发企业实施配送运作。

3.4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数质量

我国批发企业从事物流的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缺陷,他们几乎都没有经过物流的专门培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更是缺乏。虽然我国物流教育培训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大部分工作岗位集中在物流企业和储运企业,批发企业物流岗位成为一片贫瘠之地,因此,加大物流从业人员岗位分流,加强对批发企业物流管理和实际操作人员的物流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3.5构建物流管理指标体系

要想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必须建立一套能够衡量物流绩效的物流管理指标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很多批发企业尚未建立起一个基础的物流数据库,对物流运作的好坏只是凭感觉、凭经验,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另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应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改善物流作业水平。

3.6加大行政支持力度

批发企业物流是构成我国经济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合理化实现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物流的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流通系统的合理化,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等问题,仅仅靠批发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批发企业的融资力度,引导批发企业物流向规范化、标准化、共同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物流指导,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4结语

批发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承担着商品价值实现和转化的重要职能,所以,批发企业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战略地位。但是,由于新型流通形式的发展,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流通渠道中对批发功能的掠夺,导致批发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多频次、小批量配送时代,批发企业只有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和长期积累的物流运作经验,强化综合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功能,努力实现物流合理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诊断协会.多频次小批量配送[M].东京:同友馆,1992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223-02

1 物联网概念及主要技术体系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的网络。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这一物联网架构下,物联网主要有三大技术体系,分别是感知技术体系、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智能技术体系。

为了对物流中的“物”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计数、分类、拣选,目前在物流行业中比较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传感器技术、红外技术、蓝牙技术、激光技术、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等。

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的主要应用

2.1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1)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在交通拥堵的今天,使用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高速公路收费处安装一个基站,在每一辆汽车的车体部位或挡风玻璃安装上RFID标签,标签中包含车牌号等汽车信息、运输路线、运输的起始地点、货物的基本信息、所属的运输公司等。当汽车驶过收费站时,基站与射频卡进行无线通讯,并根据车辆通过的次数自动更改射频卡中的金额,实现真正的自动收费,节省时间、人力与物力。

(2)货运集装箱追踪与管理。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靠海洋运输方式转运货物,集装箱的数目繁多,为了方便追踪与管理,建立一个面向集装箱多式联运全过程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另外,需要一种能够实时记录集装箱、货物流向的信息,记录开关集装箱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的集装箱电子标签,实现集装箱信息的全程在线监控,提供集装箱在经过各物流节点时的实时状态信息。由移动手持设备等硬件设备和RFID等软件技术组成物联网后,便可提供全面的跨境国际贸易信息,帮助国内制造商、进出口商、货代、港口、船公司、海关、商检等贸易参与方随时随地掌握货物、集装箱及航运信息,对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水平及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在冷链物流中进行温度与湿度的监控与管理。目前很多冷链物流中心,都使用了温度与湿度等传感器感知技术,将传感器技术与其他感知技术集合在一起,实时了解到物品的温度及湿度等信息。像血液、疫苗、乳制品、蔬菜及其他生鲜食品等物品,对其进行全程温度控制是确保其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RFID技术可对冷链中的物品的各个环节的温度进行监控,同时将冷链所需的温度信息记录在“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中,如果温度低于或高于应有的温度,其即会发出警报,防止中途的温度被人为调整,实时地管理,可以解决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变质问题。

(4)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及管理。在托盘等装载设备上加装RFID标签后,有利于托盘等装载设备的管理及监控。如使用射频识别标签标识自动化立体仓库中流通使用的托盘,对托盘进行动态跟踪,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把仓储作业中各流程的作业时间点进行信息采集及记录,实现仓储作业环节的自动化管理。目前,在烟草行业、医药行业、农产品领域及食品行业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信息采集与管理、货物的识别、追踪和查询等方面发挥作用,保障了药品安全及食品安全。

(5)货运车辆的智能调度与管理。依托RFID、GP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集成,构建物流货运及配载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提供实时的货物信息、导航信息及返程配货信息及进行联网监测等。通过识别出货品、货箱及托盘,RFID标签使运营者及时了解销售环节,从而能识别出商品,显示出货品的来源及运输状态,最后成功将商品发送到指定目的地。

(6)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通过在配送中心收货处、仓库出入库口、托盘、货架及其他物流关卡安装固定式RFID读写器,在货物包装箱上加装RFID标签并在搬运设备上安装移动式的RFID读写器,以及使用手持读写器,能够实现对配送中心货物的自动化的入库、盘点、分拣、出库,实现物品库存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商品的库存信息, 结合自动补货系统及时进行商品的补充, 降低库存水平及提高库存管理能力。另外,RFID技术使装车智能化,当运输车辆来到月台时,扫描车辆上的射频识别设备来获取车辆当天配送的任务并将订单信息下载到车载终端,最后将暂存区货物调度到月台进行装车。

2.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GPS应用于车辆运行管理中,可对车辆及货物进行实时的定位、全程跟踪和路线的规划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实现应急物流与紧急救援等,对车辆进行调度,提供车辆报警等功能,以确保货物的全程安全。

(1)GPS技术在货运车辆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物流行业GPS技术主要应用方向包括长途运输的监控调度、特种专用车辆的定位跟踪等领域,基于GPS追踪系统,实现对所有车辆在全国各地行驶过程中的定位、追踪与调度管理。也可以提供在线配货信息服务,实现回程在途空车就近配货、在线监控、调度管理。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各大原油商也计划继续引入GPS定位的油罐车,通过智能监控实现物流过程中的智能可控。

(2)基于GPS技术的智能港口物联网。一大批基于专用车载GPS监控系统、集装箱卡车GPS监控软件的智能港系统的应用,为我国港口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上海港基于RFID与GPS技术推动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得到国际标准组织肯定。

(3)基于GPS的物流配送监控系统。建立与配备GPS智能物流管理网络系统,通过在途监控系统信息,对在途车辆全程跟踪,提高货源组织能力,加快周转的速度。同时也可以调整入库调度服务,避免因为仓容不足而引起的车辆到货后无法卸货入库的问题的出现。

2.3 智能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汽车物流、烟草物流、医药物流等先进的物流系统都使用了智能机器人。在中国物流业中,智能机器人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从事自动化搬运的无人搬运小车AGV及从事堆码垛物流作业的码垛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人执行自动化搬运作业指令和堆码垛作业指令。而激光和红外也应用于物流系统中智能搬运机器人的导引。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AGV在智能搬运车方向上发展,可实现智能作业与管理。而码垛机器人将具备远程遥控、温感、光感等新型智能特性,将来可作为物联网作业中的一个执行者,进行高效的分拣及堆垛作业。

3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推广及应用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在物流业中物联网技术得到了重视,但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具备规模效应。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所使用的成本比较高。另外,标识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包装材料、物品形状都会对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识别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运输环节中通常会产生问题。目前国内物流企业中还有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下。而有一定信息化程度的物流企业,其综合服务功能不全,与物联网融合应用能力较弱,技术水平仍较低,装备落后。

解决障碍可以通过降低RFID芯片成本;尝试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应用RFID标签;支持并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包括各种材质的托盘、车辆标签、温度传感标签、周转箱标签、集装箱标识标签、堆场定位标签等。利用物流运作的先进技术,形成一个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完善的物联网体系;建立统一的标准;国家推出各项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支持等。

4 结语

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最有发展意义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将会进一步提升物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促进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对物流流程的各个环节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提升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相信物联网将会给中国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篇9

一、ERP的概念及其发展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规划,这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体系,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以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的管理体系。

ERP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订货点法。在这一时期,因为计算机尚未出现,在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中,主要侧重于库存的订货点计划,也就是安全库存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订货的数量和批次相等,而订货的具体时间是随着存货的仓储数量降到某一安全临界点来确定的,不是一个固定的试点。因此,当生产对存货的消耗速度不是保持一个匀速消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确定仓库存货安全临界点的办法,在到达安全临界点时实施订货来补充因存货消耗不均衡带来问题,保证材料储备的合理性。订货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孤立的模块,不能与企业当中其他环节有序结合,比如不能及时获取销售数据来对库存进行控制,可能会产生上下游数据不衔接而导致的库存积压和资金积压问题。

第二阶段为MRP阶段,也就是根据客户的订单决定材料的需求来控制库存控制的管理模式。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计算机,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对产品的构成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的超级运算能力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从客户的订单开始,对产品制造需要的原材料、产品生产的备品备件进行管理。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来分析计算各项原材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材料,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的目标。

第三阶段为MPR Ⅱ阶段。MPR Ⅱ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从单一的对物料的管理转化为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环节的管理,同时也将对财务的管理流程添加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能够动态监测到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供给、销售、回款等全过程。MPR Ⅱ阶段以追求最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为目标,使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企业营运中得到有效的贯彻。

第四阶段即为ERP阶段。ERP与其他阶段相比,将贯穿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都纳入信息化系统中,如:销售管理、HR管理、货运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安全质量管理、资产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ERP的全面应用可以配合企业更好地实现零库存实时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计算机辅助决策,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二、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会计核算模块,一个是财务管理模块。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财务计划: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

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帐户分析等。

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做出有关资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生产控制管理模块。这一部分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的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

但是ERP在财务管理应用中实施效果的好坏要取决于业务端人员录入基础数据的能力,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如果业务端人员素质不够或原始数据不准确,将严重影响到ERP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作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般生产制造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性。

第一、产品的不规则性加大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施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就是服务不同于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出的流水线产品,每个产品基本都有特殊要求。比如电站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检修、维护、安装等服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机组类型、机组容量、合同要求等,所提供的服务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导致不同的服务产品之间一般不具有可比性。

第二、施工企业项目周期长,出现不可预估因素多。施工企业一般都存在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如建筑安装类项目,施工周期都在一年以上。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存在很多变动因素,如国内外政策变动、整体经济环境改变、货币政策变化等都有可能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正常实施。

第三、施工产品生产方式及施工过程复杂多样。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施工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存在长期派人值守的维护项目,也存在因人手不足而进行分包的项目,既存在单一项目部独立完成的工程,也存在由多个项目部合作完成的工程。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项目成本标准化控制实施的难度。

第四、施工企业人事关系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素质良莠不齐。因为施工企业的特点使得施工企业人事管理比较复杂,人员的流动性大,素质良莠不齐,这使得ERP应用在业务层面的录入可能存在问题,数据录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后期也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指导。

四、ERP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应该结合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特点,主要侧重于项目预算、资金管理、应收款项管理、项目资产管理等方面。

第一,做好项目预算,根据不同的合同内容不同的产品特性,按单一工程立项,实行项目全成本预算控制。不立项则不开账,由项目经理或其指派的固定人员对ERP基础数据的录入负责。项目管理的全成本预算可以解决因人员变动带来的项目成本控制的衔接问题,有利于资金管理与工程款回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根据人员配置情况对企业业务的承接能力起到决策作用。

第二,ERP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应加大对于资金的管理。因为施工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比较高,资金量基数比较大,通过ERP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按需筹措、调拨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与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因为资金闲置带来的利率损失。

篇10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从概念上来看,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物流活动中消耗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说,该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在包装、运输、储存、搬运、加工企业货物以及物流管理活动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费用和与该活动相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保险和风险成本等。从另一角度看,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物流环节产生的劳动力成本、在机器设备上所耗费的成本和支付给其他第三方的成本。其二是指在物流环节中所发生的潜在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构成。通常来说,企业的类型不同,其物流成本构成也存在着差异。如为制造型企业,按流通环节可将其物流成本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和装卸搬运成本。如为商品流通企业,其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与物流运输相关的人工费用、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营运费用、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其他与物流有关的费用。如为物流企业,其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物流管理意识,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但该行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物流操作系统、物流管理、规范化及信息资源缺乏了解,认识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企业中物流的专业程度较低,无明显的社会化倾向,与物流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物流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管理水平低下。当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管理目标过于单一,仅限于物流成本本身,片面追求较低的物流成本,而对物流系统全面管理缺乏认识。另一方面,企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资源闲置率和物流采购成本较高,成品和原材料的库存量较大,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进一步延缓了周转速度。

(二)缺乏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企业的绩效水平是体现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而物流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与物流成本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目前国内也缺乏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标准。现阶段,如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如何将物流成本管理与企业整体运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未针对物流成本设置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通常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支出列在企业费用中,有的企业将物流支出随材料及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企业都没有掌握正确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管理者也难以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四)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真正满足企业物流管理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仍然短缺,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不高。同时,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缺乏物流成本管理知识,难以有效开展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三、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物流管理意识,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财务制度和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管理者如果缺乏物流管理意识,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因此,应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管理层的物流管理意识,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提高企业的物流控制水平。同时,企业管理者还要在物料运输、加工等重要环节对物流成本加强控制,掌握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的基本规律,努力改进管理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1)使物流趋于合理化。物流合理化是指企业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拥有的物流设施趋于合理,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活动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物流各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为了从整体上降低物流费用,必须要加以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避免造成浪费。物流合理化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息息相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企业应根据具体的物流流程来规划物流活动,从整体上降低成本。设计物流运营方案时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物流管理知识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范围广泛的调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和仓库位置,同时还要掌握货物的堆码技术。(2)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速度可以缩短物流周期,降低资金占用率和存储费用,进而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以海尔公司为例,该公司提出的“零运营资本”就是通过加快物流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速度来缩短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最终实现零运营成本。由此可见,提高物流效率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给予必要的重视。(3)优化流通过程。控制物流成本除了要提高企业物流效率之外,还应考虑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根据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需要确定是否投资或扩建物流设施,以降低从产品制成到最终送达用户的整体物流成本。如厂商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可考虑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满足大批量商品分拨配送的需求。尽管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却从整体上提高了物流效率,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获取可观的物流效益。

(二)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物流成本管理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基础管理、成本管理、企业运营效率、财务监控、客户服务管理和企业优化管理等多个层次,建立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之后企业就拥有了“化战略为行为”的动力机制,也有助于提高执行各层组织制定的“行动方案”的效率。同时,评价体系统一之后,可为企业管理者评估企业的经营及管理状况提供依据,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完善物流成本核算。我国于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构成》这一国家标准,这是国内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由以往的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转变。通过定量分析,企业可清晰明了的了解其物流费用支出情况,管理者也可获取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同时为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了依据。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使这一国家标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水平。

(四)重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 针对企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财务人员掌握的物流知识水平不高等问题,企业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一批熟悉物流管理、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其二,通过培训等方式向财务人员普及物流方面的知识和核算方法,使其在核算过程中提高运用物流作业成本法的熟练程度,提高财务人员对物流成本的掌控水平。

总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物流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缺乏、物流成本核算不合理和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企业应本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效益”的原则在全方位的物流系统平台上开展物流成本管理活动,同时增强物流管理意识,切实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物流成本评价和核算方法,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