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系统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财务报告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系统结构;系统秩序;系统牵制;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是决定财务报告质量(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QFR)高低的关键。由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结构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极限,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是确保获得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必要条件。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有会计视角和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两类[1]①。前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从信息系统视角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来指导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EDP会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到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变迁经过了五个阶段[2]。从企业信息化全局横向视角看,经历了IC(Inventory Control)、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II(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Ⅱ)五阶段;从会计信息化局部纵向视角看,经历了单项核算、模块集成、一体管理、网络协同、电子商务五阶段。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系统论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和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凡人造系统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等论断的逻辑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逐渐形成了包括会计目标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在内的一系列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现代英美会计理论结构[3]。因此,会计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会计概念之中的。
在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学者们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后台子系统,强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思想与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系统个性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随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后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作用越来越边缘化,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是随着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和POA(Process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迅速集成与融合,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变革的外部推动力,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泛化和结构的平台化与柔性化。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之中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能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是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和判断标准。
会计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应定位为边缘交叉学科。这一定位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构与内容缺乏稳定性。然而,经济发展已对会计信息生产的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提出了迫切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认真思考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已是当务之急。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结构”与“功能”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结构指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作用与效能。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受其组成结构以及结构与环境间关系的制约。环境与结构的差异必将导致功能的差异。一个实体从外部接受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根据约定规则完成一个运转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再输出到外部,便可称为系统。一般而言,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系统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的秩序。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外部表现,即“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其实,系统功能是由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系统结构是子系统划分及系统配置;系统秩序是系统运行程序及运行规则;系统牵制是系统循其程序、规则运行的强制性约束。因此,严谨的表述应该是“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共同决定系统功能”。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系列)是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指导,由硬核(Hard Core)、保护带(Protective Belt)和启发规则(Heuristic)三部分构成[4],在启发规则中,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途径(反面启发法,Negative Heuristic),另一些则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途径(正面启发法,Positive Heuristic)。通俗地讲,硬核是由理性的公理、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等构成的、不容反驳、修改和否定的基础理论或核心理论。反面启发法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相反,必须运用独创性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保护带,必须把否定后件式引向辅助假说。而这些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正面启发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启发法使科学家不被大量的反常所迷惑[5]。在理论系列中,如果有新理论比其先行理论有着超余的经验内容,并预见了更多的新颖事实,则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理论上进步的;若是这些超余经验内容中有些得到了确认,预见的新事实得到了印证,那么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经验上进步的。如果一个理论系列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则称它是进步的,反之则为退步的。进步的度量取决于该理论系列引导发现新事实的程度。如果理论系列中的某一理论被其他具有更高确证内容的理论取代,那么该理论就被“证伪”了。一个研究纲领在进化阶段是科学的,在退化阶段是非科学的。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纲领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列,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基础理论假说和辅理论假设,如果遭受经验事实的反驳,一方面要通过反面启发法将其引向辅假设并保护硬核,另一方面要通过正面启发法促进理论假说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无论从会计视角,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视角看,会计信息系统都同时具有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特征。一直以来,人们基于对客观环境的不同认识,构造出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表现出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借鉴技术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以技术要素为驱动要素,以技术、经济、制度、教育、社会、文化六大要素共生互动关系为考察重点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会计事项矩阵模型”,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硬核层和保护带层的构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确定性的开放系统,是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构造的、具有确定目标的、有序变迁的系统。因此,由系统目标出发,借助商务智能技术建模,通过后实证主义检验,可以构建侧重于正面启发法(推测)的、以追求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信息系统商务智能层应用理论。
从会计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看,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组成的会计流程。因而,可以采用流程管理理念对会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构建侧重于反面启发法(反驳)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管理层应用理论。
最后,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在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还必须借助软件工程学、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构建相应的项目实施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层的应用理论。
如图1所示,上述五层理论共同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各层理论的可操作性、务实性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而稳定性、抽象性由外向内逐渐增强。
三、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五个层次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该五层理论结构可以分成两类,即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用理论侧重可操作性和可重现性。
(一) 会计环境技术观
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会计环境(以会计主体为界,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一个开放系统总是要不断地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会计系统也与会计环境进行各类交换,从而保持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试图穷尽会计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徒劳的,从中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做重点研究,则是有益的。从哲学视角分析,会计内、外部环境都可以划分为三类对象:人、物及人与物间的互动关系。从内部环境看,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属人的因素,业务流程和基础设施属物的因素,管理制度、商业模式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从外部环境看,社会、文化属人的因素,技术、经济属物的因素,制度、教育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必要性,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以技术为中心,研究技术与经济、社会互相作用、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制度经济学亦为我们揭示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学者们一般认为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和互通性[6]。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强调技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了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和中心地位,而知识、人力资本是与技术互动,又与社会、文化和教育密切相关的要素。事实上,在技术经济学中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经济效益的案例中,经常发现除了技术的原因之外,还有人力的贡献、管理的贡献、市场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用与技术进步相关来解释,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提法[7]。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由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因子是信息生态的主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导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信息因子是信息生态的客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系统的黏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通过信息向外界输出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环境因子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它是与所有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战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文化等。。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信息环境得以更新,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客观形成了一种需求、提供、更新、反馈的共生连环关系,构成了一种信息生态平衡。可以将信息生态学因信息技术而引起的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类比于会计人(会计信息活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因而,可以将会计环境中的绝大多数因素归入信息环境,并强调它们之间的共生互动与动态均衡。
谢诗芬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会计环境因素[8]。正是由于技术因素的原生性与活跃性,我们有必要将技术作为会计环境的焦点,从而转换视角,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会计与环境诸要素的共生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建立的会计环境技术观是在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生态学三大理论基础上,强调技术的中心地位,重点考察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与教育六大要素间的共生互动关系本文提出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对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是提出一个不太被大家重视的会计环境研究的新视角。。
(二) 会计事件矩阵模型
会计事件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试图观测的、在会计环境与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发生的事件。当前会计理论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并将经济事件分为三类,即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是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情况则是由于企业环境变化(但既未发生交易,又未产生事项)而对企业会计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现今技术要素具有活跃性,据会计环境技术观可知,会计事项的范围应可以适时调整,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求(如智力资本的引入就是会计事件扩大化的例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会计事件都存在着信息技术渗透度和会计流程透明度两个观察维度,其中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高低是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流程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一套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个进行会计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箱”。换言之,透明度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进而调整系统功能来进行调节。的高低则由会计信息系统决定[9]。换言之,信息技术渗透度短期内是稳定的,除非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会计流程透明度(过程透明、结果透明)是由会计信息系统结构所调节的[10]。据此,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构建会计事件矩阵模型,并将会计事件亦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图2各象限名称均来自于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笔者对其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
1. Ⅰ象限:幼童事件
幼童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低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萌芽阶段。随着会计流程的梳理与规范,其透明度得到逐步改善,幼童事件将转换为明星事件,如果长期处于幼童事件状态,则有可能直接被放弃。
2. Ⅱ象限:明星事件
明星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高而信息技术渗透度低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逐步提升,明星事件将转换为金牛事件。
3. Ⅲ象限:金牛事件
金牛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高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成熟阶段,也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井喷”状态。但随着该模式会计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该模式会计信息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者是由于现有会计流程绩效改进空间的逐渐丧失,会计流程透明度将会再度缺失,此时金牛事件将可能演化为瘦狗事件。
4. Ⅳ象限:瘦狗事件
瘦狗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低而信息技术渗透度高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退化阶段。此时,若通过有效的会计流程管理,会计流程透明度可能失而复得,瘦狗事件将还原为金牛事件。若随着会计流程透明度的降低,信息技术渗透度亦同步降低,则可能转向幼童事件,或者直接被放弃。
从事件信息含量解释1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解释2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引起了决策者行为的变化。(决策差异性)从高到低顺序来看,这四类事件的排序依次是金牛事件、明星事件、幼童事件和瘦狗事件[11]。因此,可以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四个应用法则(成功月牙环法则、黑球失败法则、西北方向大吉法则、踊跃移动速度法则)等有关识别与诊断技术对这四类事件进行适当选择,以调整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技术与会计流程间的协同关系的结构与功能。
(三) 基础理论
1. 硬核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硬核是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说,其相关陈述不得摈弃与修改,否则就是另立理论。会计信息系统硬核可以表述如下: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环境要素共生互动中,通过选择富有信息含量的会计事件和设计兼具效果、效率和适应性的会计模型,揭示会计价值的形成。这一硬核包含四个重要概念(会计环境、会计事件、会计模型、会计价值)和两类判断标准(信息含量与效果及效率标准、适应性标准)。
2. 保护带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保护带不仅包括那些明显用来补充硬核的辅助假说,而且还包括那些描述初始条件所依据的假定以及观察陈述。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带层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1) 会计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以企业价值为极限的无限逼近过程中的近似值。价值立足于客体与主体之间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包括主体的主观价值与客体的客观价值[12]。企业价值概莫能外,企业价值表现为企业对社会(企业价值相关者的泛化主体)的有用性。企业价值由表及里依次表现为股价表现、内在价值、财务指标、价值驱动因素。股价表现指股东获得的全部报酬(Total Returns to Shareholders,TRS),主要包含股价增值和股利;内在价值指企业长期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是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函数;财务指标指企业价值量的特征;价值驱动因素指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如企业文化、股东权益、特许权、执行力、价值链分析、“五力”分析、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等[1314]。虽然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难以观察与计量,但企业价值量的特征却相对易于观察与计量,因而,使用会计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基于观察与计量的可替代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应时刻关注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技术因素的变迁,及时调试会计价值的表达式,实现会计价值对企业价值的无限近似。
(2) 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提供会计价值。商务智能(BI)主要由数据仓库(DW)DW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主要通过浏览分析工具在DW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或支持在DW上的应用,形成决策支持系统(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OLAP将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为用户所理解的、反映数据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并支持复杂的分析,侧重决策支持,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和数据挖掘(DM)DM也可以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Database,KDD),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的过程和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三类技术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运用面向主题的DW技术、侧重分析决策的OLAP技术和注重知识发现的DM技术搭建各类以获取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模型,也可以借助联机事务处理(OLTP)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总之,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技术获取了数字智能,从而提升了会计价值的供给的质与量。同时,将商务智能作为会计模型的建模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也为将类似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3) 会计信息是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体现,会计信息生产遵从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硬核指出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揭示企业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以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考察会计信息的生产,可以得到两条重要的会计信息生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
信息的生产需要成本,信息质量要求愈高,所需花费的成本愈高。信息的生产也会产生效益,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与决策。从经济学视角看,如果信息生产的成本大于信息使用的效益,就失去了信息生产的意义,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信息生产成本小于等于信息使用效益时,信息生产才具有经济可行性。成本与效益的计算及比较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问题。
从经济学视角看,会计信息生产同样要遵循供求定律。首先,可以从会计环境出发观察会计信息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确定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竞争形态;其次,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态大致确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并结合会计环境的变迁分别从市场、行业和个体角度分析各曲线的运动规律;最后,从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角度研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互动变化关系。总之,供求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会计信息生产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将会计信息视为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载体,为我们开辟了会计信息系统经济学范畴的研究空间。
(4) 受托责任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历史价值,决策有用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未来价值,信息含量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当前价值。会计价值的形成是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合力,未来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契约”、“经济日程”或其他预测技术加以描述。受托责任观与信息的可靠性高度相关,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评价。决策有用观则与相关性紧密相连,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基于对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经济事项的评估所做的决策[14]。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准确估价基础之上的。信息含量观认为会计是使用估价语言和代数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导致当前决策差异性的原因,而非估价的准确性。换言之,估价的结果可以不准确,但是估价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必须对当前决策造成序列差异化,这样就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信息含量。
(5) 会计流程是会计价值管理学特征的体现,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应遵从会计流程管理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链理论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看成一个价值增值的链条,这个链条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后,获得了价值的增值,其间也包含信息的创造、知识的转移等无形资产的增值[15]。随着对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围绕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垂直流程与水平流程的价值创造与增值的研究也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研究流程梳理与优化的知识体系――流程管理[16]。将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黑箱”开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的会计流程,会计信息正是这些会计流程的产出,会计价值正是沿着这些会计流程逐步形成的。
(6) 会计基本处理程序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会计信息的生产不仅是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从产业链视角观察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便可构建出会计信息产业链,它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参与者间的社会分工与协同关系。参照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现状,可以构建由九大环节构成的会计信息产业链:①会计基础理论;②概念框架;③会计准则、审计准则;④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审计制度;⑤经济业务;⑥会计处理系统;⑦审计处理系统;⑧会计信息传递;⑨会计信息用户。相应环节主要参与者是:①会计理论研究人员;②会计理论研究社团;③准则制定机构;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师、审计制度设计师;⑤企业会计人员;⑥会计软件系统;⑦审计师;⑧企业会计师;⑨利益相关者。如是观之,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参与者多方精诚合作,方能有序绞合。会计基本处理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以及相关控制程序都应纳入会计信息产业链框架下思考,并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随着会计信息用户多计量属性并重的需求的高涨和并行处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产业链柔性研究已日益明晰化,这一趋势将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研发的平台化和柔性化上。
(三) 应用理论
1. 商务智能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满足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者的信息使用需求。受托责任观侧重于解除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交易观交易观强调只对真正发生的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无论是资产还是收益,在概念上将只给已经发生的交易留空间,因而,资产会定位在“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中取得的经济资源”,收益会定位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会计计量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强调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事项观事项观将会对尚未发生的交易带来的资产增值和收益进行确认,资产和收益的概念将会给这部分事项的确认留空间,因而,资产可能会定位在“未来取得的经济利益”,收益可能会定位在“已经实现和尚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会计计量侧重于公允价值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观[17]。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拆分成核算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它们分别以提供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与预测及辅助决策、会计专家智能为目标,这些子目标互相协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目标结构,共同决定了系统目标的实现,如图3所示。
在会计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系统目标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动态建模技术构建各类会计模型。核算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联机事务处理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建立面向主题的、侧重分析和预测的、可提供辅助决策的会计模型;专家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注知识发现的会计模型。可见,商务智能是会计模型构建的主要建模技术,它不仅支持会计模型的动态建模,还能有效地支持会计模型基于后实证主义的持续改进。
2. 流程管理层
上文提到会计信息产业链分解为九大环节,从会计流程视角观察,第一环节至第三环节通过借助社会公共机制构成了一个会计流程公共的外部规则约束;第九环节是会计流程的最终用户;第四环节至第八环节构成了会计流程的主体,第四环节是企业根据外部规则约束制定的企业会计流程的内部约束规则,第五环节是从企业业务流程中识别会计事件,第六环节是对会计事件按会计流程规则进行相应处理(主要指计算与存储),第七环节是对第六环节执行审计处理,第八环节是完成财务报告的呈报。由此可见,完全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念,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进行基于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特别是流程规则的设置,可以借助图尔敏模式论证的非形式逻辑及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将基于惯例判断的方式作为梳理与优化企业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会计流程规则的利器[18]。
3. 项目实施层
由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连续十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01―2010)可知,国内财务软件应用已明显呈现“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的规律。企业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及其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企业财务管理能级的升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1991年正式,主要用于评估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开发质量,侧重于软件生产过程管理及工程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推崇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19]。加拿大前审计长Denis Desautels1997年通过吸收与提炼CMM模型精髓,提出了一个用于消除现行财务管理体系缺点的框架,为政府各部门在提升财务管理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方面提供指导,并于1999年了财务管理能力模型(Finan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Model,FMCM)[20]。因此,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规律和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性,我们可以运用CMM模型进行精细化解构,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框架性的项目实施指南。
四、 结论
篇2
目前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的知识教育向知识能力全面教育的转变,在这些转变中,专业基础课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学生毕业后,一生中可能会更换几次职业,可能会涉及到若干个专业方向的工作,他必须有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应该说,长期起作用的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因而抓好学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就抓住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点,就抓住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信理论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它是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通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现代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等等),在总结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通信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创建“134”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制订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
经过前期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积极把握通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形成了“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134”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134”是指“一条主线”、“三大平台”、“四大基础技能”。一条主线: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线。三大平台:以主教材、学习指导书、试题库构建的立体化教材为主导,建立多媒体课件、共享网上资源融为一体的教学条件平台;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创建“启发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建立适合课堂系统授课的教学方法平台;以综合能力考核标准为主的全程化考核方式平台。使学生掌握四大基础技能:①通信系统涉及的基础知识;②通信理论涉及的工程物理概念和物理含义;③通信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④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通信知识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
1、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重点难点。不再以单门课程制订教学计划,而是将一系列前后关联的课程同时考虑来制订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强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新教学大纲的制订原则为:①强化现代通信理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②增加一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③加强通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1)优化和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上述教学计划,对通信理论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与更新。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几门课程的优化整合过程中,抓住“信息”——这个作为通信理论课程系列的联结点和发展线索之要素,来进行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与整合。可有效去除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提高有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二、构建以教材建设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条件平台
在对通信理论系列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最新教学研究成果,以新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重点难点为主线,编写出版了《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信号与系统》等与新教学体系相配套的通信理论系列教材。
三、进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过程设计”,即三个教学过程环节:①教学过程的知识框架设计;②主问题情境及信息加工过程的设计;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设计。
(1)教学过程的知识框架设计。以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为认识活动的框架,将教学顺序的知识技能按照认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分成若干个教学环节。然后,依据教学任务分析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2)主问题情境及信息加工过程的设计。教师依据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哪些知识点由老师讲解或启发来完成,哪些知识点由学生独立进行信息加工完成或与教师共同讨论完成,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设计。本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提问启发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全程化考核方式
在考核过程中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①考核中坚持以四大基础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是考核的总目标、总标准。②各种形式对能力的考核各有侧重。课堂参与程度主要考核学生对通信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积极参与能力,作业完成质量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活动完成质量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注意对拓展能力的考核。即在考核范围方面,大胆突破教师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方式,可以出少量的教师没有讲授但是学生应该具备或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应变能力方面的试题。
五、改革的成效
篇3
1.1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安全技术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安全策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因此,电力系统的各个计算机应用部门就容易掉以轻心,信息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与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有关部门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
1.2缺乏统一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缺乏统一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是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较低。
1.3缺乏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信息安全体系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电力系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就要求建立安全系数高的安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否则电力系统将会面临很多安全方面的威胁。
1.4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电力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安全攻击
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由过去孤立的局域网发展成为广域网,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使电力系统面临更多的安全攻击和风险。
2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性的措施
2.1提高安全意识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电力系统各种计算机应用部门人员的安全意识,正确认识信息安全问题,并加强对新出现问题的研究,提高对新出现问题的认识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2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要想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制定一个统一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这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企业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时,一定要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并且还要参考主要的国际安全标准和我们国家的安全标准,努力制定出一套标准的、统一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2.3建立健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建立健全电力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先进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从而大幅度的提升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这里所说的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加密技术、信息确认和网络控制技术、防病毒技术、防攻击技术、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技术等。
2.4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抵挡外部安全攻击
为抵挡外部安全攻击,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这些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注意建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建立完备的网络信息系统监控中心、建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监测中心等。
3结语
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GIS数据集成平台GIS模型集成平台可视化建模工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GIS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建立了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这些分散的系统要求集成运行,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在国家“八五”攻关中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2],在“九五”攻关中对系统实用化和运行业务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识[3,4]。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地理信息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层次集成,侧重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另一个是不同数据和模型之间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层次集成。本文所指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主要指后者意义上的集成。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eSystem,CIMS)领域,集成基础结构或集成平台的概念得到广泛的应用,集成平台被认为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所需的基本信息处理和通信公共服务的集合[5]。IBM公司基于系统使能器(Enabler)的集成平台在企业应用中获得极大成功[6],中国在CIMS应用中也广泛使用集成平台技术[7],收到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献[8]中作者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内涵和必要性,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和特点。本文借鉴CIMS的经验,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集成平台和可视化构模工具方法。
2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分析
回顾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在技术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式:
(1)同一GIS软件系统不同模块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采用Import/Export的文本文件交换形式。这是最简单也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它适用于任意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模型集成。
(2)大型商业GIS软件如ARC/INFO具有一致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提供二次开发语言,构成软件开发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可以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交换(如Arcedit和Arcplot),具有密切关系的不同GIS软件系统之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ARC/INFO和ERDAS)。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除了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模型被宿主系统调用外,其它所有的操作只能建立在这个商业软件平台基础上,不同的商业软件平台一般无法直接进行数据共享和功能互补。
(3)采用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形式进行集成。如ARC/INFO提供RPC接口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讯,提供ARC/INFO与ARCVIEW的集成。同时用户可以遵循RPC规范开发应用模块以实现系统集成。ESRI提出的分布式计算环境(DistributedComputationEnvironment)也是基于API的思想。
(4)对象连接与嵌入(OLE)的自动化功能(Automation)提供了对象之间的互操作功能,一些最近开发的商业GIS软件如Mapinfo公司的MaplnfoProfessional和GoldenSoft公司开发的Surfer,都提供OLEAutomation,用户可以将该软件作为一个对象嵌入自己的系统。
(5)最近发展起来的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ORDBMS)将空间数据作为一种数据类型直接集成进入数据库系统,用户可以在这种平台上直接管理矢量空间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普通关系数据,可以利用这种数据库平台的API开发GIS应用系统。
(6)OPENGIS组织采用COBRA标准,了其简单特征规范(SimpleFeaturesSpecification)1.0版本作为开放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这无疑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向开放和互操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这种方式需要从底层重新开发GIS软件,在短期内很难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在以上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各种形式中,都存在如下的问题需要解决。
(1)地理信息采集和应用的分布性特点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性,地理信息系统集成需要一种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模型的相互通讯机制。这种机制既可以适应在目前比较成熟的基于数据文件交换形式(如(1)和(2)),又可以为以后基于API(如(3)和(5))面向对象的地理系统集成(包括(4)—(6))提供发展余地。
(2)地理信息涉及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属性,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地理数据管理的机制,并提供数据融合的能力。
(3)地理分析模型与多种地理数据发生联系,不同模型之间有复杂的串并联关系,模型的组织与管理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机制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库集成平台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型集成平台,以及在系统总体结构和数据库集成平台、模型集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建模以辅助空间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3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
近年来,客户/服务器(Client/Sever,C/S)体系结构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这种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权威性定义,但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在C/S结构下,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和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以及下层的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和支撑平台进程间通信系统,共同组成一个支持分布式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在该模式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引入客户/服务器机制后,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定义为两层C/S结构(图1)。前端用户和数据库集成平台、模型库集成平台、应用模型构成第1层C/S结构,集成平台和应用模型与商业软件构成第2层C/S结构。客户端负责引导用户输入数据源、功能要求和模型选择,以及有关输入输出选择项,将这些信息提交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和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负责在模型库中检索符合用户功能要求的模型,并支持模型的组合和建立新的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包括模型库中已有的和通过宏语言或API新建的)对数据的要求提交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其功能请求转化为RS服务器、GIS服务器、RDBMS服务器可以实现的基本操作并提交给这些服务器。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RS、GIS、RDBMS服务器操作结果将返回给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进而返回给客户端。
当客户端有特殊的显示、制图要求时,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将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调用其它服务器来实现;如果客户端要求将模型运行的结果进入数据库时,模型集成平台将向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发出请求,完成在数据库中的注册。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除了接收模型集成平台发出的请求外,还可以直接响应按照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数据查询的要求,在空间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数据的融合,数据集成平台的功能也是调用RS、GIS、RDBMS服务器的功能来实现的。模型与数据库之间、模型与模型之间即可以采用IMPORT/EXPORT的文件交换形式(如ARC/INFO的E00格式等),也为将来全部过渡到API的内存交换形式(如DLL,OLE,ActiveX,COBRA等)提供可能。
这种设计使得系统只考虑软件的功能而不会过分依赖于具体的软件平台,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无论采用商业软件还是采用国产软件,只要具有该项功能可以作为服务器,服务器软件类型的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结构,便于将来采用国产软件和系统的升级换代。
4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
篇5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长足的进步。首先阐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培养目标,其次列举该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学习方法。
1 绪论
1.1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开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是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宝贵资源。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不小的突破,也遇到前进的障碍,高校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课程体系缺乏规范、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师资力量稍显薄弱,直接导致在信管专业理论学习方法上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成败,对信管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指挥教师的思想,指导教学的实践,对学校教学任务的开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1.2 信管专业简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到20世纪70年代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称,即管理信息系统。1998年,教育部将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进行整合,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经过10余年的艰苦创业和教育实践,该专业形成了不同的分支流派,出现各具特色的专业设计,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信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2]。
2 信管专业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2.1 信管专业特色定位的选择
信管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其发展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经济与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商务信息管理方向、金融信息管理方向、经济信息管理方向等多个信管专业的特色定位,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资源在授课时进行相应倾斜。
2.2 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通识课和专业特色课。信管专业不是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简单相加,在专业通识课的设计上应考虑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优秀的管理者应是信息专家,而不需要是计算机专家,专业特色课中信息技术类课程应与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专业课程,增强信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2.3 信管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包括3个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应积极推进网络教育,丰富精品课程网站,加强网络资源推荐,多使用案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信管专业的教学应转变单纯课堂教授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增加多媒体、交互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畅通交流;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意课程的表达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尽量以生活化的形象语言表达,采取项目规划与设计或者小论文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体水平。
2.4 信管专业师资力量的完善
信管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不长,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各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吸引外部优秀硕博士毕业研究生和兼职教师的同时留住内部人才,扩充专职教师队伍,组建本专业教学团队。另外,教师队伍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保持主讲教师的专业性。
3 信管专业理论学习方法
3.1 明确目标,凸显特色
1)紧抓专业内涵,清晰专业定位。信管专业的内涵包括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由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将另外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在学习信管专业的理论知识时,要紧紧围绕专业内涵的限定,时刻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勉励自己,避免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学习中迷失方向。
2)建立学习规划,掌握学习技巧。理论学习不能泛泛而谈而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要设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总结有效的学习技巧。在理论学习初级阶段,要理清教材思路,明确教材重点,对相关概念和问题的描述掌握到位;在理论学习的中级阶段,要依据教学大纲,归纳总结教材精华,对扩展性、前沿性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理论学习的高级阶段,应联系社会实际,了解发展现状,努力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3.2 系统学习,广泛涉猎
1)“自顶向下”分析,“自底向上”落实。在信管专业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应借鉴软件工程中“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即“自顶向下”的整体性分析与“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4]。首先根据培养目标,“自顶向下”地识别出信管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进而将其划分为若干能力单元模块,对应于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然后按照知识框架,“自底向上”地学好每门课程,结合课程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2)立足核心课程,扩展专业知识。大一学年及大二上半学年,应着重学习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在一年半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开始扩展专业知识,学习其他计划课程,丰富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行业知识,如软件开发、网页设计、专业英语、系统规划等,为今后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3.3 突出重点,加强研究
1)结合学校侧重,顺应时展。对信管专业理论的学习应以学科本身的发展为基础,考虑高校的学科背景,适当结合国外经验,依据人才培养计划略有侧重,但不丢失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面向未来的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应实时更新,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获取信息行业、软件产业、应用企业和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5]。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理论学习不代表死读书、读死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自学能力是开发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掌握多学科知识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新的思维。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逐渐积累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
3.4 锻炼技能,迎合需求
1)了解社会缺口,理论结合技能。理论学习是基础,基本技能是能力,在理论学习中应尽量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明确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基本技能中具体运用。要成为同时具备信息搜索分析能力、信息平台应用能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的专业人才,必须尽可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缩短与计算机专业或管理专业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的差距。
2)追踪行业动态,理论用于实践。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状况比较乐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将使信管专业人才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适应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管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
4 总结与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取得较大程度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日趋科学。本文在提出信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信管专业理论学习的方法,力图通过明确专业目标、系统专业学习、突出专业特色以及迎合社会需求4个方面扎实掌握信管专业涵盖的理论知识,在规范中寻找突破,在稳定中谋求创新。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市场需求逐渐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其向前发展,对未来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赵泉.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80-81.
[2]沙忠勇.整合与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改革[J].大学图书馆报,2001(2):62-65.
[3]谷震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5-57.
篇6
(1)在电力通信中,完成通信需要多个设备的参与,而这主要是由于设备的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且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因此,这就使得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复杂,由于传统的通信已无法适应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发展的要求,因此,把光纤通信作为介质,提高通信质量也就成为一种趋势。(2)电力通信与其它通信之间的区别在于,其不仅对传输信息质量要求高,而且在通信实时性方面有着较高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电网规模的扩大,通信信号的种类日渐繁杂,同样要求在电力系统通信领域应用光纤通信,不仅包括继电保护信号,也包括语音信号,通过应用光纤通信,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3)由于电力系统的覆盖范围广,在通信这一领域,对传输范围和抗冲击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通信的损耗,保证传输的质量,特别是长距离传输的质量,也要求应用光纤通信。
2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的特点
光纤通信的特点,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电力通信方式来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也可视为光纤通信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中的光纤通信的通信容量相当大,一般情况下,一对光纤便足以满足上百路甚至上千路信息路径通过,同时在一根光缆中,含有几十根甚至上百根光纤纤芯。(2)众所周知,光纤的制作材料一般为硅或者玻璃,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光纤制作的原料来源非常丰富,所以对于节约金属材料的使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在电力系统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的保密性良好,外界的电磁干扰不容易对其造成影响,同时光纤通信也不受雷击、潮湿等因素的影响。(4)电力系统用的光纤,主要是OPGW光缆,其敷设与地线一次性完成,比较简单。(5)由于光纤通信无感应性能,所以电力系统中的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到电位升高的影响,毫无疑问,光纤通信技术是电力通信系统最为理想的通信技术。
3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主要在以下方面有应用:(1)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电网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在电网中应用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一种常态,在监控与调度中的应用表现为:把监控传感器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传输给上级系统,同时下达有关的指令。(2)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在电力系统通信领域应用光纤通信,在状态监测、调度管理与分层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光纤通信在继电保护器中也有着应用,主要是用于保护电流纵差中的导引线、保护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变电站或控制室内的信号传输线等。
4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光纤通信在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光纤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信号传输速率快等诸多的优点。随着技术的进度与经贸水平的提高,全球的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对光纤通信的通信距离、容量和速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4.1光纤传送网新技术
目前,传输40GE/100GE网络的技术中,主要包括两种技术:①40Gbit/s技术;②100Gbit/s技术。同时,这两种技术中又包含有编码调制技术、色散补偿技术与非线性抑制技术,以及OSNR保证对策等几个方面。在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为有效保证长距离光纤通信的要求,应使用光纤传输网新技术,主要是FEC技术,也就是多种增强前向纠错技术,以及动态增益均衡技术、新型编码调制技术等,通过利用电均衡接收机、功率调整技术等,可实现增加容量的目的。而频分复用技术、偏振复用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等,在未来的电力系统通信中,毫无疑问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2光纤通信接入网新技术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接入技术主要存在传输距离、分光比、业务支持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光纤接入技术包括EPON技术(即太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即基于I-TU-TG984标准的新宽带无源光网络),以及基于星型结构的以太网接入技术、基于树形拓扑的APON/BPON技术等。一般情况下,EPON技术的实现,相比于GPON技术来说要简单不少,但是对于多业务的支持能力不如GPON技术。而基于星型结构的光纤接入技术是在传统的以太网的基础上实现的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的接入技术,这种技术适宜在单用户对宽带的要求大的区域(此种光纤接入情况下只能对单个用户进行连接)或者具有丰富光纤资源的区域,因此,相对来说基于星型结构的光纤接入技术的范围比较窄,并不是主流光纤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
4.3光纤通信光交换新技术
对于光网络来说,典型属性之一便是光交换。当前,基于实现特征与交换颗粒进行光交换技术的划分,可以分为OPS即光分组交换、OBS即光突发交换、OCS即光路/波长交换。OCS的交换单位是波长,具有易于实现,交换颗粒大的优势,然而宽带的利用率以及复用特性非常差;OPS的交换单位是分组,并且交换的颗粒较小,因此不易于实现,然而其宽带的利用率以及统计复用特性非常好。基于光路/波长光交换技术与光分组交换技术的OBS,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实现,同时,宽带利用率和复用特性能较好,因此,在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应用中,OBS会处于主导位置。
5结语
篇7
1.1技术风险
技术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到后续各阶段,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确立后进入实施阶段,随之将产生技术风险。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决策是否正确、施工能否满足技术规范、设计是否合理等,会对项目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技术风险体现在:贯穿于材料采购、施工操作、设计全过程,以及材料检测手段达不到要求等产生的风险。技术风险就是指在施工期间,因为技术原因所造成的项目不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标准完成检验。主要是设计和实际施工中产生的差异,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因为设计深度不足,致使设计中存在缺陷、遗漏和错误,未考虑施工可能性等问题,未考虑地质、环境等条件,给施工带来麻烦;二是因为施工技术的经验较少致使施工时的施工工艺不达标,无法保证施工作业安全工作流程不合理等问题,难以达到设计单位的要求。不论是哪种原因,都会将工期加长,增加施工成本,甚至返工,更会导致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不能顺利完工交付使用。方案设计技术风险,主要是技术标准掌握不够和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为谋取更大利益,没有及时发现,施工单位使用了不符要求的材料,如光缆由于质量不过关,造成投产2年后不能正常使用,导致设计方案没有达到总体优化,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沿路由仔细查勘、责任心不强产生,由于钢绞吊线质量差,不得不提早进行部分更换。方案设计不周全,方案修改和返工的可能性增加,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投产一年后开始严重锈蚀,给线路维护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和工作量。
1.2人力风险
人是项目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任何项目的都需要人来完成。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实施的决策、设计、勘察、计划、材料购置到施工。例如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由于设计不合理,引起设计变更不断,导致预算的偏离度过大,甚至有重大失误,给工程项目造成巨大损失,这些都会导致项目施工费用超支或竣工时间大大延误。
2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应对措施
2.1降低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风险采取多轮、多层次、多专业论证的方法予以规避。采用风险缓解的方法,来解决后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前期设计风险。加强挽救和应急方案的实施力度。由于项目周期过长,项目的设计方案有着明显的超前性,不能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为方案提供参考和评估依据,所以对于标准,规范所产生的风险应当使用专家组会审,然后设计施工方案。通过详细、准确、完备的施工计划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施工组织多轮的设计并且通过多轮的审核,但是因为大型工程项目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尽管结构类似也不能相互移植,只能通过风险规避和缓解来解决。咨询机构依靠自己的设计来赚取咨询费用,而不是依靠卖产品和设备来提取佣金。这就使他们有可能真正保持“中立”,有可能摆脱工程项目管理组对某种项目的倾向性,降低合作风险,当好企业的参谋。随着在竞争环境中咨询行业的逐步规范发展,尽管目前咨询业的发展还并不是非常完善,但是可以相信,咨询公司的“中立”性会进一步的加强。
2.2降低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施工点多、投资大、施工专业多、施工面积大,招投标、监理、项目管理公司等项目咨询企业也很多,管理跨度大、层次多,组织机构设置既要满足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要求又要简单,要在项目规划期就做设计好组织机构,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风险时能够快速改变组织结构,采取缓解的措施,原则上主要采取风险控制的措施来对待此类风险。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风险规避和自留来解决项目管理的计划工作风险。如通过增加项目风险储备金、广泛获取信息以合理地规避,运用成熟的方案等方法、增加项目资源来规避风险,如果风险可以自行承担,可以采用风险自留的方法,如果不能自行承担则将风险尽量的转嫁个相关单位,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对整个项目造成的危害,例如跨区域文化沟通风险,就是一个非常难控制的风险。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完工风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在项目的制定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注意到后期施工组织设计的系统行,详细考虑到各方面可能对进度造成影响的风险,充分准备,提前计划,快速反应,减少风险的发生,如果发生问题要尽量减少损失,还要避免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因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建施工计划不周详,导致进度延误影响了钢结构施工进度,钢结构施工进度又影响到了屋面施工进度,致使整体进度滞后。项目的质量风险要在之前详细的分析,积极的预防,发生后要积极使用方法将损失尽量降低。为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合作风险,很多信息被收集和反映出来,例会也扩大到了项目管理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两个层面,例会的周期由每月一次缩短到了每2周一次,并且越来越多的问题都在例会上被提出来讨论、决定,讨论改造功能风险计划、设计调整、进度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例会机制的建立。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总体目标,项目小组将实施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细化后的项目计划更利于项目的实施,并为细化项目长达数月年的实施过程,使目标更加具体,为每个阶段制定了具体的阶段目标、工作内容等。
2.3降低组织风险应对措施
篇8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作者在这一科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的写作也是对科学研究的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在大家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郭锐,任强,宋丽华等.全运会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监理策略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6):52-54.
[2]周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296-298.
[3]郭飞.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博弈模型构建[C].//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12:260-262.
[4]汤剑,周芳芹,杨继隆.计算机视觉图像系统的技术改造[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周刊,2005,14(18):33-36
[5]段发阶等.拔丝模孔形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J].光电工程时报,1996,23(13):189-190
[6]马玉真,程殿彬,范文兵等.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04,18(23):222-227.
[7]张文景,王辉,丁国忠等.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及其在机械零件检测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5):635-638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锁柱,王瑞梅.应用型本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5):2-4.
[2]邵莉,李清茂.ERwin在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12):101-104.
[3]张富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74-76.
[4]彭涛,佟建新,范莉丽.基于案例教学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6-89.
[5]史磊.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CIS)的发展趋势[J].2011.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辜體仁.电力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11).
[2]余华.浅谈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农电管理,2004,(1).
[3]陈帆,杨琳,颜中原.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供用电,2002,(3).
[4]杨素芬,李江西,孔德星.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5]任仲泉.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建设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办法的试行,电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运作,摆脱旧习惯的束缚,科学地管理电厂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建设标准规范的电厂信息流管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DCS系统的不断推陈出新,为建设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以往MIS系统的开发工作,都是在电厂投产后进行。系统开发相对封闭,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统一的规划,与电厂其他系统(特别是DCS系统)不匹配,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普遍。随着省电力公司Intranet的发展,有些电厂的MIS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若能在项目开发初期,特别是在新建电厂设计阶段,按照省电力公司Intranet发展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合理划分MIS系统和DCS系统的功能,MIS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在新建电厂设计阶段进行MIS系统总体设计,可以摆脱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作用,使MIS系统和电厂其他系统相匹配;有效地降低MIS系统的总投入,减少重复开发和建设的浪费;可以实现较高水平的系统集成,充分利用DCS系统的强大功能。
1对MIS系统的总体要求
燃煤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完成对全厂经营生产活动的管理。主要功能应包括:
(1)实时电价计算。通过分析机组运行状况、燃料价格和电厂其他费用计算出实时电价,再根据电网电价政策、网内其他电厂情况和本企业赢利期望及经营策略为电厂的上网电价作出多方案比较,供领导决策,实现竞价上网。
(2)运行管理。围绕生产厂长、运行主任、值长、机组长、专工等人员的主要业务活动展开。包括运行日志、运行方式、启停管理、保护管理、两票(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异常记录、超限管理、安全监察管理等。
(3)检修管理。建立电子化的设备(含备品备件)档案,做好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包括制订检修计划(大修、小修),检修作业指导,检修消缺验收记录,检修成本计算分析等。
(4)燃料管理。对燃料的质、量、价、存、耗、到等进行全面管理,保证供给、准确结算、及时沟通、降低消耗。
(5)综合指标管理。对电厂的生产指标(发电量、供电量),安全指标(安全运行日数、设备完好率、事故率),经济指标(煤耗、厂用电率等),技术质量指标(负荷率、功率因素、频率合格率、电压合格率)等进行分时段、分机组的采集、计算、存储与分析,满足各种查询需要。
(6)生产技术管理。电厂节能管理、可靠性管理以及电厂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文档的管理等。
(7)财务管理。建立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为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对全厂以及各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
(8)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全厂人员档案,合理划分全厂的机构和人员、管理工资、奖金、福利及考勤,开展人员培训、管理工作。
(9)办公自动化。通过电厂内部的Intranet网和外部的Intranet网相连,提供有效的信息通道;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加快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2MIS系统的设计原则
MIS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应是成熟先进、安全可靠、开放可变、集成可管、实用方便,应用软件基本国产化。
(1)成熟先进。信息系统的各种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管理模型技术上是成熟先进的,应有使用业绩。
(2)安全可靠。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及存储于系统中的信息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有效地防止有意或无意的侵犯及恶意的攻击。在系统遭意外损坏后,系统具有方便地恢复到受损前状况的能力。
(3)开放可变。建成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开放式系统,可以方便地和其它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其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数据应用环境均是开放的,其他先进软件和硬件在该系统中能方便使用。
(4)集成可管。建成的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系统管理统一,数据一致,用户界面和操作方法一致。
(5)实用方便。系统的各项功能是针对电厂的经营管理活动专门设计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操作简便,输出规范。
3MIS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的关系
DCS系统是保证现代大型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电厂生产过程监控和管理自动化,使电厂运行人员及时、准确、全面地监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状况。
MIS系统的数据库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实时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数据库。实时信息数据库主要用来定期处理和存放从DCS采集的所有实时数据,DCS系统是MIS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
以前我们在DCS系统应用时,由于观念上的陈旧,管理上的落后,费用上的限制,对DCS软件应用特别是管理软件认识不足,在电厂建设时没有或者很少采用DCS专用管理软件,仅仅留有一个向MIS系统单向输出信号的接口,MIS系统则由国内单独研究开发。
近几年来推出的新一代DCS系统,自身就具备强大的厂级信息管理功能和成熟的厂级通讯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好,并在国外电厂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如ABB,Bailay,FOXBORO,SIEMEMS等公司都有完善的厂级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如电厂数据库管理软件、设备编码软件、优化管理软件、性能计算软件、监控和诊断软件、维修管理软件、备品备件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完全具备了对电厂从生产、检修、文档、财务等各个方面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利用新一代DCS系统的强大功能来实现厂级信息管理系统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虽然国内研究开发的MIS系统无论从硬件水平还是软件水平与DCS系统不能相比,但与DCS制造厂在价格上,特别在应用软件价格上有很大优势,并且这一类做法在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有很大市场份额。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在目前网络安全性还得不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DCS系统和MIS系统的信号接口必须是单向的,一定要确保直接面向工艺过程的DCS系统绝对安全。另外,采用国外DCS制造厂管理软件时,一定要注意和国内管理制度相互匹配的问题.
4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流的电厂,必须有一流的硬件,一流的软件,一流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在基建过程中同步建设MIS系统,是解决新建电厂生产管理滞后的重要措施。但在建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关系到电厂今后的管理模式、运作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基建项目,需要电厂比较深地介入,某些部分如应用软件的审定等甚至需要以电厂为主。
(2)MIS系统建设时既要考虑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的引用,也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
(3)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电厂今后调整扩展的余地,还要考虑省电力公司Intranet发展规划的要求。
篇10
关键词: MATLAB 信息理论 通信系统 Simulate
信息理论是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其概念理解困难。利用MATLAB将信息理论仿真数字通信系统,学生容易接受理论知识。同时,仿真系统具有可视化功能[1],从中可直观地观察到信号在通信系统各部分中的运行结果,有利于深入理解通信系统。通过修改系统的相应参数,可以对该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数字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就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信道、噪声源、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通信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从消息的传输方面来说,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2]。
1.1信源编码与译码
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又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作用之二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2信道编码与译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由于噪声、衰弱及人为干扰等,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可靠通信。
2.信息理论
本设计仿真模型采用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噪声源、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其中信息源可以发出7个不同的码字A,B,C,D,E,F,G,各码字概率分别为“0.20,0.19,0.18,017,0.15,0.10,0.01”,信源编码采用霍夫曼编码,信道采用二元对称信道,信源译码采用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原则。
霍夫曼于1952年提出了一种构造紧致码的方法,它就是“霍夫曼编码法”。在霍夫曼编码方案中,其步骤为:
(1)将信源消息(符号)按概率大小顺序排列;
(2)从最小概率的两个消息开始编码,并给以一定的规则,如最小概率的下支路变为1或0,大概率的上支路变为0或1;
(3)将已编码的两个消息对应的概率合并,并重新按概率大小排序,重复步骤(2);
(4)重复步骤(3),直到合并概率得到了1为止;
(5)编码的码字按后出先编的方式,即从概率归一的树根逆行至对应消息。
下面具体说明构成方法,设原始数据序列概率为U,
U:(A B C D E F G)
0.20 0.19 0.18 0.17 0.15 0.10 0.01(大小顺序已经排列)
将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F与G分别指定为“1”与“0”,然后将它们的概率相加,和为S1,再与原来的A-E组合并重新排序为:
U1:(A B C D E S1)
0.20 0.19 0.18 0.17 0.15 0.11
对E与S1分别指定“1”与“0”后,再作概率相加得和为S2并重新排列,得到
U2:(S2 A B C D)
0.26 0.20 0.19 0.18 0.17
直到最后得到Ui=(0.61 0.39),分别以“1”和“0”为止。
则码字“A”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01”,码字“B”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00”,码字“C”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111”,码字“D”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110”,码字“E”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101”,码字“F”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1001”,码字“G”经霍夫曼编码后结果为“1000”;
选择译码规则的原则是使平均错误概率最小,本设计采用二元对称信道,如图2所示:
在信道接收端接收到符号0时,译码只把它译成0;接收到1时,把它译成1,则正确的概率为p=0.99,错误概率为p*=0.01。反之,如果规定在信道输出端接收到符号0时,译码器把它译成1;接收到1时,把它译成0,则错误概率为p*=0.99。本设计采用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原则,在信道接收端接收到符号0时,译码只把它译成0;接收到1时,把它译成1。
3.MATLAB仿真系统
3.1仿真系统界面
本设计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噪声源、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几大部分组成。通过MATLAB面向对象[3][4]设计则仿真界面如图3:
3.2功能实现
运行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应用程序M文件,对它进行反复调试,使界面及各控件符合系统预定的功能,即可以完成数字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则系统设计成功。调试M文件完毕,在第一个输入文本框中输入信源符号“A,B,C,D,E,F,G”中的一个,其中各码字概率依次为“0.20,0.19,0.18,0.17,0.15,0.10,0.01”。输入“C”,经过信源编码(霍夫曼编码)后生成码字“111”,通过信道矩阵后产生多组码字,通过信源译码(最小概率译码译码原则)消去其他干扰码字,信源译码使用译码错误概率最小原则,得到结果“111”,最后再译出发送的码字送入信宿。各模块最终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4.结语
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软件将信息理论在通信系统进行应用,并给出了通信仿真方法,结果表明MATLAB通信仿真工具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系统还有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沫然.MATLAB与科学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7-230.
[2]周荫清.信息理论基础(第三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80-210.
- 上一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 下一篇: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