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条约及WTO规则是否能够互相兼容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比如排放权交易体制与WTO规则是否兼容,排放权交易单位是否覆盖服务贸易协议,清洁发展机制与TRIMS之间的关系。在贸易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WTO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本文就研究两者有所交际的部分,提出了两者在贸易环境纠纷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气候变化国际法与WTO规则的冲突
WTO是从1995年1月1日开始运行的,在成立WTO规则的时候就提出了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保障开放国际市场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WTO对贸易及环境做出了一系列的关系概括,参加国家为了能够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应该提高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的国家地位和其他相关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个条约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WTO规则中,有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条约,受到其影响,就具备了环境保护因素。WTO规则中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文件就有许多与气候问题有关的条约,比如相同的产品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在生产的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就会不同。如果某一个国家要求高温室气体排放征收关税,这就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WTO规则中并没有将贸易及环境单独立法,但是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本质上就存在限制贸易的因素,对于其他会员的权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也违背了WTO的反歧视原则及禁止数量原则。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与WTO规则在贸易及环境纠纷处理中的协调
与气候问题相关的国际贸易讨论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是由于没有与之相对解决讨论的机构,在此背景下的气候问题争论就不得不由WTO规则进行解决。由于WTO是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关于气候问题在WTO中很难进行判断,所以就要在京都议定书中创建一个气候变化国际协调机构。各国应该注重贸易及环境的关系,为了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具有法律性的减排目标,这样才能为解决贸易及环境纠纷提供解决途径。各国也应该了解到单单凭借WTO是很难快速、有效的解决与气候相关联的国际贸易问题的,尤其是在碳排放、交易及关税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以WTO规则为基础,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国际协调措施。以此就可以对一些由于气候变化受害的国家通过执行京都议定书解决和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对于一些不履行义务的国家可以给予相应的制裁。这样不仅保持京都议定书的权威性,还可以避免贸易及气候环境之间发生问题,缓解了气候变化和WTO贸易之间的冲突。
在这几年的国际贸易争论中,越来越多的贸易问题中牵连环境因素,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护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冲突。所以就要使气候变化措施预WTO规则缓解大气环境与追求贸易间的冲突。
三、结语
虽然WTO规则中有了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要中和气候变化与WTO规则间的矛盾,基于气候变化与京都协议订书之间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各国应该了解到不管是贸易问题还是气候问题,都已经跨国界成为了国际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各国之间共同面对,以大局为重,在今后的人类发展中,讨论并制定全新的制度,以来缓解气候变化与WTO间的冲突,使两者可以协调贸易及环境间的纠纷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雯.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14).
[2]李靖文.论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法律规则[J].现代商业,2010(12).
[3]边永民.含贸易措施的多边环境协议与WTO之间的关系[J].当代法学,2010(01).
[4]陆燕,付丽.WTO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0).
篇2
孙桢说,在研究气候变化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国家把气候变化问题跟一些相关问题联系起来,像英国,气候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联系起来;也有一些国家把经济竞争力与气候变化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种就是其反向的联系,他们把气候变化与别的问题联系起来,而其目的是否定气候变化。
在西方有些人从自由经济的角度怀疑一切,他们有一个词叫做“西瓜”,指责从事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人士外表是绿色的皮,内心却主张政府管制和社会主义。总之人们总是把一些问题和气候变化牵连起来,包括从正面和反方面进行联系,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孙桢认为我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从发展路径来考虑,比如能源的安全是否是自给型的,我们强调内涵式地来解决能源问题,提高能效,转变发展方式等。同时,中国也在考虑我们的国际关系,怎样在国际关系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因素,怎样促进开放,并使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但现实是,气候变化仅仅依靠搭相关政策的顺风车是不能解决的。气候变化工作离不开节能,所以在操作上应强调政策协调。相关部门,例如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环资司、气候变化司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十分重要。但是在战略层面,应给气候变化更多的协调层级,不能讲“即使没有气候变化,也要低碳发展。”
为此,需要从生态文明这个高度来认识气候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气候变化放在了第一章,孙桢认为这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的认识,并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在理念上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环境优先,就是以人为本。”孙桢说。气候变化的政策,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现在的实践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在使用很多行政手段,在一段时间里面还会加强,未来还会有气候变化法。我们能不能够在市场化方面,明确地提出来要支持市场化的改革,要推进碳税和碳交易,和能源的改革一块前进,这个将是我们探索的路径。
而在国际关系的问题上,气候变化问题要支持我国开放、合作的政策。在谈判中,从全球来看,我们更多的是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而不仅仅以意识形态或站队这样一种方式出发。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影响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35-01
1.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
1.1 研究进展
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最早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H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等多个国际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起并开展的,研究计划包括世界气候计划(WCP)、全球能量水循环试验(GEWEX)等。美国是较早组织气候变化与水之间关系讨论会的国家。随后多项研究和报告出台,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项目是WHO与UNEP共同组建的IPCC,其专门就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进行评估,旨在为政府决策者提供适应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依据,目前IPCC已4次非常重要的评估报告(分别为1991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气候变暖及其对水资源、农业、生态和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虽已得到全球公认,但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国际环境、政治、经济、能源、贸易等诸多问题,在落实《里约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方面,各国分歧仍然严重。
1.2 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目前都是基于气候变化而引起流域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预测径流流量变化趋势以及对区域供水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评价气候变化时无法得到未来气候变化的准确预测值,只能得到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就称作“情景”――种基于假设基础上获得的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的描述。进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时先定义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再建立水文水资源模型,将气候变化情景作为条件输入到水文水资源模型中,经过模拟运算得到区域水文循环的过程及水文分量,以此评价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气候变化情景可采用任意设置情景、长系列历史资料分析、大气环流模式3种方法生成。水文水资源模型可依据经验统计、概念分析、流域水文分布等方式建模。已公布的气候变化情景与水文水资源模型数量众多,但多属孤立、静态模型,存在气候模型与水文模型耦合性不足问题,且集中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平均变化影响上,故应改进水文模型,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水循环模型,研究方向上加强对供用水系统、土壤水分、农业灌溉用水、水环境、航运等方面影响的研究。
2.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的影响
2.1 对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在我国,水文水资源主要分为七个流域,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南北方的径流量会随之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南方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与北方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交替进行,但是,整体趋势还是以减少为主。针对我国的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量影响最大的是淮北地区,径流量的增幅最大的是辽河一带,在黄河地区,其径流量本来就小,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降水量将减少,那么,其水文水资源的年径流量势必随着减少。
2.2 对西北山川径流量的影响
在我国,西北地区地形高且地势复杂,其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冰川消融水源的补给,随着气候的变化,在全球气温不断变暖的趋势下,冰川的消融速度加快,在夏季,流域的径流量会急剧增加,而到枯水季,河流的变干速度也在加快,这对靠水源迁徙生存的动物是极其不利的。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水文水资源流域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加大了水文水资源的敏感性。
2.3 对径流量系数的影响
水文水资源的径流量对区域的湿润与干旱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水文水资源径流量的系数也会随之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若某一地区的径流量系数提高,那么该地区的气候湿润指数也随之增加,则该地的水文状况将会更加湿润。反之,如果某地的径流量系数降低时,那么该地区的干旱指数将会增大,水文情况则会边干。所以,在气候的变化下,水文水资源的径流系数也随着改变。
3.气候逐渐变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为因素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渐增多以及相关气体的排放,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列的影响,同时对水文水资源系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1 对水文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获得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会增加降水量,增加了空气湿润度,也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会使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温度随之提高,大大的降低了河水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降低了水文水资源的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到不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3.2 对用水供求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大气环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样,会对区域的降水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工业都对水资源具有极大的需求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系,区域降水量不平衡且相对减少,同时,水资源的蒸发量也提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供给量,这样,水资源的减少不仅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降水量本身较少的地区,这种情况的发生将会更严重。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用水供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对降水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3 对区域敏感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对水文水资源的径流量产生影响,同时,对各区域的干湿程度也会造成影响,在湿润地区,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干旱地区,敏感性较弱。在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七个流域的径流量发生变化,其敏感性也会发生影响。
3.4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径流减小及降水分布不均,供水需求在人口增加的条件下仍在增长,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水资源总量能排到世界第6位,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128位,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北方人口接近全国的一半,耕地近2/3,GDP占45%,但水资源不到全国的20%,经常干旱缺水,而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量增加,频发洪涝灾害。这个特点决定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难度较大,所以应加强水资源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4.结语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水文水资源通过水循环系统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温度、日照等在区域的变化,会对区域的径流量、生活生产用水供给量等产生影响。所以,要积极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让气候的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人为的改变气候环境,这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难以改变的破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厦门气候变化应对建议
当前,气候变化正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气象观测数据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厦门地区气候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厦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应对并减缓气候变化对厦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当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1厦门市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1.1气温持续上升,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厦门地区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平均上升速度是每10年0.16℃,上升速度在1989之后加剧,达每10年0.56℃(见图1)。相对于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暖冬现象已经连续维持12年,在维持总体是暖冬的形势下,近几年季节内的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仍有强降温、低温阴雨过程等天气事件。
在年平均气温持续上升的同时,近几年厦门岛年极端最高气温相继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2003年夏季出现高温大旱,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8.5℃,与1979年并列第一位偏高年;2005年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了39.0℃;2007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9.2℃,又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一极端高温现象除了大气本身的变化外,还和厦门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加速,城市下界面改变造成的热岛效应有关。城市下界面大面积水泥化使得厦门市区夏季最高气温要比周边郊区高2~3℃,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1.2 暴雨、干旱和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
尽管过去半个多世纪厦门年降水总量只有轻微的增加趋势,但极端降水事件却明显增多。自1980年代以来,每年暴雨发生日数显著增加(见图2),厦门地区的局部洪涝现象增多,当暴雨发生时,道路积水,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建设,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伴随暴雨发生次数的增加,季节内长时间降水却偏少,降水时间分布非常不均匀,致使干旱气候灾害增多。如: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11日发生了秋冬春连旱,全市受灾面积18万亩;2003年自6月28日雨季结束至8月4日,厦门地区经历了37天的高温干旱,受灾人口达11.5万人,受灾面积达11.682千公顷;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厦门地区降水与往年相比偏少六成以上,已形成了较严重的干旱状态。干旱的发生并长期持续对厦门市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以及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台风一直是影响厦门的最重要天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
*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项目《厦门市灰霾天气特征及与大气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编号:3502Z20092020)资助。
景下,台风的发生发展规律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研究表明,由于海水温度升高,造成台风发生总数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强台风(风速在14级)发生的频率在增加,从全球范围看,强台风出现的频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1]。厦门地区的台风天气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登陆和影响闽南地区的台风的频次、强度、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有了新的变化。如2004年第28号强热带风暴“南玛都”于12月3~4日影响厦门市,这是有记录以来影响厦门最晚的台风。2006年强台风“珍珠”是有记录以来正面袭击厦门最早的台风,也是对厦门影响较重的台风。这些变化给厦门市的抗台风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能见度转差趋势明显,霾污染天气发生频数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之前,厦门地区能见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80年代后期开始,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急剧上升(见图3)。与厦门市能见度变差相对应的是厦门市霾天气的显著增加(见图4),特别是2000年以来,厦门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霾污染天气发生数急剧增长,200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74天。霾天气的发生与空气中大气颗粒物的增加有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明显增多,大量极细微的干性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使大气越发浑浊,能见度急剧恶化。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气象灾害,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视野能见度,同时对人体健康也造成很大威胁。
1.4 海平面上升加大沿海地区的洪涝威胁,减弱港口功能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水膨胀、极地冰盖和陆源冰川冰帽等融化,是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据国家海洋局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3]:近30年来,中国沿海气温上升1.1℃,海表温上升0.9℃,海平面总体上升92毫米,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1.7毫米/年的上升速率。福建沿海的海平面近30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厦门地处亚热带和沿海海岸带,处于九龙江入海口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是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海平面上升不仅会加剧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问题,造成沿海湿地损失,沿海珍稀濒危生物生存压力增大,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同时海平面上升也会造成城市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增加沿海地区的洪涝威胁,减弱厦门港口功能,严重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为更好地增强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保障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加快厦门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厦门市建设成为一个气候更加适宜、环境更加友好的生态文明城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气候变化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般的环境问题,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着手。气候变化已经深度触及厦门市的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保护、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厦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法律、经济、科技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制定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极端气候灾害的长期战略。加强各个领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特别是要加强农业生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厦门市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和九龙江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气候变化适应,将气候变化相关科学信息纳入到这些行业的发展规划中,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能不利影响。同时,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有效应对国际社会减排呼声,切实落实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具体措施。
2.2 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
加强对厦门气候变化的监测,投入经费引进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建立较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 提高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对影响气候变化的气象和大气成分因子进行监测,建立气候变化预警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特别针对脆弱地区和脆弱部门,提高气象灾害综合应对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威胁,化解灾害社会矛盾。加强气候系统观测和预警,不但有助于提高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为外交谈判等提供有效服务。
加强有关气候变化对我市各部门、各行业的影响研究和评估,为各部门、各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气候和经济参考依据。气候变化对厦门农林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城市内涝和交通等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的评估工作牵涉面广,不仅需要气候数据,还需要各种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只有多方面的协调和合作,才能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建议在厦门市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和协调小组的统筹领导下,设立厦门市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开展厦门市气候变化对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减轻、减缓气候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2.3 制定厦门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1)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2)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3)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
(4)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中国气象局已于2008年12月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并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厦门市应针对自身的地方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从而为开展厦门市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办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环境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2.4 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自身的行为,而是一个全球性、全国性的行为,需要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一起应对气候变化。广东省在区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8年12月15~16日,由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首次合办的“珠三角气候变化及气候预报工作坊”在香港天文台总部举行,此次工作会议吸引了超过120位来自大学、非政府组织、商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政府部门及政策局的人员参加,这些专家分别就珠三角地区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趋势、气候预报和气候变化公众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反应非常热烈。
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加强大陆和台湾的交流和合作上具有先天优势。厦门的天气气候和台湾有许多相似性,厦门和台湾都共同面临着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问题。建议在厦门市政府和厦门市台办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长期的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及气候预报论坛,促进厦门和台湾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两岸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2.5 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环境的影响有好有坏,但目前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偏见,经常会有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不良信息通过电影、报纸和网络等四处传播,引起社会恐慌,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气候变化重视不够,不能积极投身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因此,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宣传,建立气候变化宣传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传播气候变化知识,特别是在极端气候灾害与空气质量成因等方面做好舆论引导,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3结语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空气污染加剧、海平面上升等,给厦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气候变化是气候和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在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具体配套措施的同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规范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气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障应对措施的落实,以务实的态度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 2007.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土保持因素 人类因素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03-03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视的一个全球性热点难题。气候变化不仅和各种自然因素有关,例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宇宙沙尘浓度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和植被变化等,并且还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稳定到突变的过程,并且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因为不仅每种影响因素都难于定量定性研究,而且这些复杂的影响因子还是多尺度重合的。
THOMAS研究了近一千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辐射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控制,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成了主要原因。例如,人类的工业排放和土地,土地覆盖变化等改变全球地表反照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而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地表能量交换过程,最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且巨大的改变。另外拉迪曼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在农业诞生时就开始了,欧洲、印度和中国的早期农民砍伐森林是造成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同时,种植稻谷和驯养牲畜产生的大量的甲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温室气体。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与自然变化的最大不同是他的变化趋势是非周期循环和单调发展的,其积累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在2009年,EOS发表了一份关于地球科学家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观点的研究概要。有一个问题是:“你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吗?”地球科学家们达成统一认识后认为,虽然自然因素造成气候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类的影响也很重要,出了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这些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第一级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关于人类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持续关注。POGER PIELKE和KEITH BEVEN等在EOS中建议,在今后的气候评估中要包含所有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除了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包括人口膨胀、城市化、土地覆盖和土地管理的变化、动物和昆虫的动力学影响、区域和地区的水源可利用性变化、水污染和极端水文现象(洪水和干旱)等。实际上,水土保持对上述多个因素都有涉及,并且甚至会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土地植被的变化、土地利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后激发的极端水文灾害。
1、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垦伐,以及近代的过度开垦、放牧和深林砍伐等,引起了植被覆盖状况的巨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中国所有的土地利用情况中,四川的旱耕地又是其中很典型的情况之一。四川地域辽阔,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农耕地分布广泛,早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土地利用不当而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的例子在我国比比皆是,积小成多,这些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必将引起我国甚至全球气候的改变,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一定是预测气候变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接近60年以来,已经迅速向荒漠化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自然因素,但是人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主要包括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加剧了天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例如塔里木河下游泰特杩湖和玛纳斯河的玛纳斯湖的干涸,两大沙漠的流沙面积和土地荒漠化面积的扩大以及天然植被的退化,均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等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新疆地区气候变化参数的分析表明,新疆的气候增暖不仅与中国甚至于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另外新疆沙尘暴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也与全球的变化一致。因此可以看出,某一地区的环境变化,不仅对当地,甚至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同步影响。然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之全球又有其特殊性,比如新疆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因此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由于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探讨其对我国气候造成的变化,高学杰等使用RagCM3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在分析资料,分别进行了中国区域在实际植被和理想植被分布情况下各15年时间长度(1987-2001)的积分试验。他们估算的结果是:中国地区冬、夏季的季风环流加强;植被改变引起长江以南降水增多,黄淮、江淮气温降低,华南气温上升;中国北方降水减少,气温在西北部分植被退化的地区升高。这样的结果和我国的气候现状基本一致,也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的情况的变化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相对重要的。
2、植被覆盖变化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影响的预测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研究认为全球气候中已经包含了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就全球来说,植被的存在降低了反射率,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同时,蒸发的增大,加强了全球水循环,在行星尺度上,植被的存在加强了经圈环流,还影响了季风环流。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对各地的气候变化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使用的模型主要有美国的NCAR模型和陆气双向耦合模式等。例如吕世华等对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做的预测。他们利用美国NCAR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模拟分析了三江源区草地荒漠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31万km2,占整个青海省的总面积的43%,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预测,草地荒漠化后,地表反照率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平衡变化,昼夜温差加大: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明显减小,不利于现有植被生长:潜热通量减小。总的来说,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后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和水土保持,气候变得更加恶劣。陈玉春等也使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分别设计了三组试验,植被面积扩大试验、控制实验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结论认为,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
的,它对地面温度、环流场、降水和土壤湿度、径流量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植被扩大,有利于高原及华北地区的降水,改善气候环境,其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比较可信,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际上,植被不仅会影响区域的气候,还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曾红玲等利用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 AVIM,通过有无植被覆盖的对比试验分析,总结了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全球植被的变化会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局限在陆地表面及近地层,还可以向上延伸到对流层的中高层。植被的存在还增强了三圈环流,从而使现有的气候和植被分布更加稳定。
3、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和极地、亚极地区等脆弱生态区广泛存在,生物土壤结皮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碳氮循环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沙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是随着沙地的逐渐固定而渐渐出现的,它的形成过程是:沙地中的蓝藻随风流动,先是流动性较大的丝状蓝藻在不稳定的沙地上定居,随着沙地的固定,形状较小的蓝藻出现,然后早期的地衣和苔藓出现,然后随着沙地固定时间的延长,演替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地衣、苔藓伴随着藻类结皮的生物结皮。虽然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苔藓不是最初的沙丘定居者,但是它确实固沙的主要贡献者,一次有人提出可以将苔藓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或者退化的重要指针之一。
实际上,在全世界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生物结皮系统,在那些植物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结皮的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植被覆盖,因此它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生物结皮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碳源和氮源,例如在阿拉斯加的北极海岸的苔藓和地衣组成的结皮的平均覆盖度达到25%,在极地地区他们因其产生的大量的泥炭更成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究指出,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地衣的种类已经由于气候变暖而减少,这更说明了生物结皮各项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进入到大气层之类的紫外线也大量增多,而其中的UV-B对地衣会有较强的影响,因为有研究表明UV-B会对脱水地衣的光和作用、色素系统及DNA造成损伤: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的改变,对生物土壤结皮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土壤结皮仅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研究证明,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亚,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降水频率的增多,地衣的生态多样性急剧下降。
现在沙地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特点。而一方面,结皮在沙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极其缓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旦破坏,荒漠和沙地生态系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壤结皮和气候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尺度下生物土壤结皮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极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4、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都是基于全球气候模型的,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加入基于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地区性的风险评估。比如说,通过提高洪水频繁地区或者台风地区的发展规划和调整,做到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我们都能成功的有效适应。
篇6
目前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经济论坛的“2007年全球风险”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为了解医疗卫生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态度,进行了本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5家、卫生监督所5家、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共16家医疗卫生单位在职职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98.3%。
1.2方法采用由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调查问卷。问卷由个人基本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取知识的途径、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态度等内容组成。其中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包括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原因(2题)、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8题)、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影响(6题),共16题,答对1题得1分,得分≥10分为及格。所有调查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督导员审核复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数据处理用EpiData3.1双机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关注度及知晓情况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影响正确认知得分的因素分析先用单因素logisitc回归筛选出自变量(纳入标准α=0.10,β=0.15),再进行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α=0.10,β=0.15,采用向前似然比法选入变量)。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调查医疗卫生专业人员393人,男性174人(44.3%),女性219人(55.7%),年龄范围20~62岁,平均(35.42±10.13)岁。疾控中心147人,卫生监督所101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人。初级职称209人,中级112人,副高级31人,正高级18人,职称项缺失23人。已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单位有7家,2家单位对下级单位(或服务对象)开展过应对热浪或气候变化的指导和培训,4家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开展过相关培训。
2.2气候变化关注度列出教育、公众健康、气候变化、收入、住房、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保障、物价、消防安全等10个社会热点问题,213人(54.2%)选择关注气候变化,列第八位。列出重金属污染、气候变化、精神卫生、卫生的社会决定因素、控烟、饮水、食品安全、营养、空气污染、饮用水卫生、传染病、慢性疾病控制等12个公共卫生问题,184人(46.8%)关注气候变化,列第五位。不同单位级别、职称、性别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有统计学差异(χ2=10.286,P=0.016),>40岁以上被调查者对之的关注度较高。
2.3气候变化认知
2.3.1知晓情况:86.2%的人员知晓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其中完全知晓的占23.4%(92/393),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的占62.8%(247/393),不太了解的占10.7%(42/393),不知道不关心的占3.1%。56.7%(223/393)的人已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认为问题非常严重,且在不断恶化中;35.1%(138/393)的人感受到变化,但还能承受;7.9%(31/393)的人认为没有变化或无明显感觉。不同单位所属系统(χ2=10.969,P=0.083)、不同文化程度(χ2=4.653,P=0.571)、不同性别(χ2=1.345,P=0.723)专业人员知晓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单位级别(χ2=13.049,P=0.035)、不同年龄组(χ2=20.536,P=0.015)、不同职称(χ2=21.594,P=0.006)知晓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级单位、40岁以上、高级职称者知晓率较高。
2.3.2正确认知情况:16道题的知晓率为(71.9±25.3)%,其中全对者85人,占21.6%,不及格118人,占30.0%。78.1%(307/39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82.7%(325/393)的被调查者认为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有直接关系。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旱灾和洪灾增多、海平面升高、人类健康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加剧和水资源水质改变引发的健康风险。见表1。
2.3.3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网络(87.0%)、电视广播(84.5%)、报纸书刊(79.6%)、会议培训(34.6%)。
2.4影响正确认知因素将认知得分及格与否作为因变量,分别对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单位所属系统、单位级别、职称、工作年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参加过相关活动、是否愿意参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进行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等级变量以等级最低者设为参照组)。筛选出的变量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经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影响因素,认为该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保护因素。
3讨论
篇7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既然气候问题是人的问题,那么它就必然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礼记》的天地观是一元论的,认为气候变化只不过是天地本身变化的表征。天地是人之存在的根本,人必须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如果人逆天地而动,则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来灾难。通过对《礼记》中天地概念的解读,我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价值根源有了新的认识,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与道德责任也奠定了新的价值基础。
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但当代的气候急剧变化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过度活动造成的。工业、商业活动产生了太多的地球自身无法化解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打破了几亿年形成的大气构成,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而要控制这样的过度活动,仅仅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控制,我们就要*自现代以来在价值观上搞“人类中心”主义而以天地为末的价值导向。如果我们能重新置换这样的价值观,转而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才会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从而遏制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始动因。
人类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无可厚非,满足自身需要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这样的追求超出了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那就变成了贪婪,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如果我们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可以帮助我们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减少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从而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人类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不应该以利益化为的目的。人的活动并不仅仅影响到他人和社会,而且会影响到自然和环境。因此指导人活动的规范(法律的、职业的、道德的)应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天地的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任何忽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的方案、行动计划,不但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取的,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题。
任何损害天地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整体利益的损害,必须加以制止。为了加快社会发展、满足人的更多需要而消耗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资源,本身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对人类后代的不负责任。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的整体,更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缓和并最终加以解决。
《礼记》在以天地为本源的价值观基础上所提出的天地与人一家的观念,特别强调人对天地万物和保护物种的道德责任。儒家以家庭道德为基础,因而儒家对天地的道德责任也以家庭道德的方式展开。儒家表述传递这样一个深度生态观,即人与天地是一体的,对待自然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要保护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多样性。这样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世界观、生态观的价值基础。这是儒家的优秀思想资源。我们今天思考气候变化与全球责任问题时,应该认真汲取。
(摘编自姚新中《气候问题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认为天地具有自身的价值,是人存在的根本,人要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否则就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米灾难。
B.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当代气候的急剧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太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大气的构成。
C.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天地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
D.气候变化虽然一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因为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预料时后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工业、商业活动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要控制人类的过度活动,不是靠节能减排,而是要有新的价值导向。
B.人类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C.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在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中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
D.儒家是在家庭道德的基础上,以家庭道德的方式展开对天地的道德责任的,形成了以天地为本源、天地万物与人—体的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有遏制以天地为末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才能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
B.人类在满足自身需要时,既不能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超出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要减少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生产活动。
篇8
1清洁发展机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1.2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汇造林,追求森林的多种效益,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目标相一致
实施碳汇造林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碳汇积累量,还要充分考虑项目活动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稳定性以及整体服务功能,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贡献,即碳汇林业追求森林的多种效益,同时,对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7]。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目标包括: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二氧化碳储存、改善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等目标。从根本上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适宜和可供利用的生态环境,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宗教、教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提供良好的生态景观及其环境服务[8]。
要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首先要对公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注重公众的参与性,要使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不只是一种政府或者林业部门的行为,而是要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林业部门经营与管理的缺陷,真正地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9]。
1.3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资金,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等。但从1999~2003年的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我国森林面积1.75亿hm2,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10]。我国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广阔,具有CDM造林碳汇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优势[11],与发达国家共同进行CDM林业碳汇项目,进一步加快造林步伐,有助于扩大我国森林的数量,是我国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一种辅助方式。
通过CDM项目,我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投资进行造林和再造林,而且还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造林和森林管理经验,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提高我国造林质量和森林经营水平,以促进我国森林经营和管理技术的发展。
1.4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目前,我国还未探索出利用市场机制补偿的方第1期钟晓云:清洁发展机制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35•法,因此,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补偿问题也就成为我国林业的一个难点,现在主要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实现部分补助,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清洁发展机制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形成的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方式,对于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参与并开展林业碳汇,将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机制提供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2结论与讨论
CDM林业碳汇项目,为发展我国林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拓宽了发展空间,使森林资源多功能效益市场化得到了实现,同时,可带来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理念,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仍在不断探索当中,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
一是应当作好CDM和林业碳汇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基层工作者、利益相关者还缺乏对CDM和碳汇的了解,只有在相关国家机构、企业和学术领域内为人所识,尤其缺乏既懂林业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因此,下一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尽快培训出既了解国际碳汇市场,熟悉碳汇项目的实施程序,又懂林业技术的专业人员,以便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开展碳汇项目,管理好碳汇项目。
篇9
环境,全球热点
2011年12月1日,马忠玉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中国角”边会做了关于《宁夏适应气候变化与减贫》的演讲,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演讲完他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热情的追捧,各国电视台、报纸、网络纷纷采访他,一些与会的外国专家代表更是团团围住他热切地与他交流;更让他兴奋的是,3天后,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与日本国际合作局(JICA)共同组织的非洲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讨论,宁夏居然作为中国唯一受邀省份参与了合作框架文本的讨论。“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又高速发展,与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形成尖锐的矛盾,生态系统丰富而脆弱,因而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格外受到国际社会关注。”马忠玉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德班,马忠玉的演讲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气候环境专家对宁夏应对气候变化的兴趣,非洲的代表希望就防沙治沙、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一些方面与宁夏展开合作。正如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所说:“宁夏的经验不仅对中国西部和其他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有借鉴意义,就全球而言,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气候变化与发展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和讨论的话题。”马忠玉颇为感慨。
刚从德班回来,他就听说了去年12月雾霾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引发公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个专业术语,瞬间变得家喻户晓,速度真是惊人!”马忠玉感叹,“某种意义上,你可以把它看成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此次北京PM2.5事件最终的结果――山东、天津、广东、北京4省市,2012年把PM2.5浓度值纳入监测,而2016年,中国将实施PM2.5国家限值标准。
据马忠玉介绍,欧盟也仅在2008年才开始采用PM2.5的标准,即便是美国,也刚刚使用6年,“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实际上是1996年制定的,当时PM10的日均标准规定相当严格,但却没有提及超标后怎么办?北京目前的超标天数大约占全年天数的20%-30%,如果考虑PM2.5,超标天数将超过50%。可见没有法定约束力的标准,尤其是缺乏严格的实施措施的标准只能让事倍功半。”
马忠玉认为施政的成功不仅需要严格的法规,更需要政府的重视、公众意识,及对公民环保意识的培育。他认为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关注,人们也会越来越关注环境的变化,加上媒体的监督,也促使政府更加积极应对环境与气候问题,像近年来爆发的食品安全、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有的时候,可以让政府许多悬而未决的政策出台更迅速。”马忠玉微笑着说。
20年,从冷到热
当1992年马忠玉获得生态经济与资源管理博士学 位时,除了业内人士,很少有人懂得“资源需要管理”,很多人也不明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他所学的专业还是一门边缘学科。
然而对于全球环境与气候来说,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了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被誉为“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会议提出了气候变化直接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利用的结构与数量,并正在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
也就在1992年,中国对气候环境显现出不同以往的热忱和积极,不仅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并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编制了著名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与里约大会宗旨相呼应,马忠玉成为这一重要文件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马忠玉的专业转瞬间变成具有前瞻性的学科。“整个90年代,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人发式增长、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日益严重,同时加剧了边缘地区的贫困与环境退化。发达国家在过去两个世纪遇到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被压缩至过去30年中密集出现。”马忠玉说。
这些现象令马忠玉开始探寻解决之道。1993年,他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后,在人类生态学研究室工作学习,特别让他感兴趣的是系统模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学习,他熟练掌握了这门被当时科学家称为“战略实验室”的新型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模拟技术不仅可以研究发现最好的发展战略方案,同时可以开发全新的政策方案。
1996年,带着全新的科研视角和技术方法,马忠玉回国,密集接手了来自政府大部委的一系列调研课题: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生产力预测研究”;国家计委的项目“中国荒地资源异地开发现状与政策对策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等。到了2000年以后,来自地方政府、企业的需求开始增多。2000年的上海崇明岛现代农业与观光发展规划,九寨沟生态旅游规划更是让马忠玉蜚声海外,“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旅游”、“零排放”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理念的运用,严谨的规划、超前的思路,令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开始与他合作。
2009年,他应邀负责天津中新生态城的产业发展规划工作。中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内的建筑全部按绿色标准建筑,“这个项目应用了总计21项绿色技术,还借鉴了美国LEED标准,建筑节能率达到75%以上。”马忠玉说。不仅如此,生态城形成由湖泊、河流、湿地、绿地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绿化覆盖率达50%,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达到20%以上,入住生态城的居民打开水龙头就有能饮用的直饮水。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建设也全面在生态城展开,如今中新生态城已经成为中国低碳环保的典范,未来城市的样板。
“作为环境学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人们怎么样利用环境才可以更长久,更有效、更经济。”马忠玉说。
转变,从发展方式上做起
宁夏一直被列为“能耗强度大户”,2005年宁夏万元GDP能耗为4.14吨标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居全国之首。
然而到了2011年主要大宗高耗能产品的能耗强度均已显著下降,火电供电煤耗已经下降到337克标煤/千瓦时,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到1810千克标煤/吨,电石综合能耗下降到1100千克标煤/吨。“能耗基本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马忠玉说,“这些改变对于宁夏尤为难得。”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物,宁夏工业一直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为主,按照国家生产力布局需要发展高耗能产业,为其他省份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由此也形成了宁夏原始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 资源类产品是宁夏经济的主导产品,但由于资源本身价格低、国家又对资源类产品(如电力)价格实施调控,更导致了宁夏高能耗和较低GDP规模之间的严重不均衡,因而万元GDP能耗水平较高。“目前宁夏的产业发展困境,最主要就在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本地资源,是一种资源型的产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宁夏依赖资源的产业比重高达84.5%以上,而装备制造业占4.8%,包括纺织、羊绒在内的轻工业占10%左右。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发展速度,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同时加快合理资源价格形成的长效机制。这是宁夏万元GDP能耗强度下降的主要路径之一。”马忠玉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成为宁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宁夏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此,自治区发改委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著名学术机构组成循环经济研究与规划团队,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低碳化为原则,规划了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及再生资源等6个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9大循环经济基地和16大生态工业园区,构建30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经过严密讨论、论证,同时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和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提出5大类15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1800亿元。
据马忠玉介绍,项目实施完成后每年将创造利税150亿元,节约能源600万吨标煤/年,节水18000吨/年。预计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将下降到2.35吨标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与此同时,宁夏也在努力地保护着脆弱的环境,它是中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为积极的省区。“我们的生态移民、水资源优化配置都是30年前就开始做了,在这些方面很有经验,也很有成效。目前,国际社会在适应方面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实践层面的还很少。德班会议期间,一些国家的环境专家对宁夏的沙漠化治理、生态移民、生态环境的恢复,新能源的开发技术等方面都很感兴趣。”马忠玉说。
“然而我们依然面临很多的难题,必须在环境与发展的平衡中科学地取舍。”马忠玉神情凝重地说,“中国在德班会议上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我非常赞同,事实上,我希望在国内也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尤其是对于减排指标来说。”据马忠玉介绍,中国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差异大,北京、上海已经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西部很多省份却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现阶段的排放量对他们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显然很不合理。按照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宁夏单位GDP能耗五年要下降到15%,单位GDP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下降16%。“对于西部而言,一方面国家希望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该地区加快发展,以期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而另一方面又用带有显著‘一刀切’特征的减排目标限制他们的发展,政策之间明显不协调。”马忠玉说。
篇10
如此看来,我们口头上说的“热死了”是真的有可能。事实上,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极端天气逐渐增多,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灾难性风险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近日,一独立的国际健康委员会的一项报告就宣称,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潜在地逆转了人类近50年来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健康收益。
那么,气候变化到底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健康威胁,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期视点”,让我们共同关注气候变化下的健康危机。
极热高温威胁人类健康
时下,气候变化的最显著表现是气候变暖。有相关报告称,对全球90亿人口来说,气候变化决定着后半世纪的发展成果以及人类的健康状况。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其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极端高温天气。因为极端高温天气和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确的关系。
那么,人类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温度?其实,早在18世纪,英国一实验生理学家就曾进行过自体试验:如果空气干燥,人可以在120℃室温下停留15分钟,并无不良反应;若在潮湿的空气中,室温虽只有48℃~50℃,人却只能耐受很短的时间。这是因为汗液不能蒸发的缘故。不过,体内温度升高就难以承受了。人体的核心温度为37℃~38℃,到了40℃~41℃,人就容易中暑虚脱,身体机能就会停止运作,体内细胞恶化,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若超过42℃,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发生严重紊乱,体内蛋白质可能变性、凝固,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体温计的最高度数只有42℃。
那么,问题又来了,人真的会被热死吗?“其实大部分情况人不是直接被热死的,而是因为热诱发了一些疾病。”本刊医学顾问、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专家卞修武介绍,高温效应给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的影响最大。炎热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未成熟或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功能不济,往往病情易加重甚至死亡。另外,持续高温还会使人中暑,使患“空调病”、肠道病、心脑血管病的人数骤然增多,并会有因暑热而死亡的情况发生。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个严重影响,是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当前虫媒传染病的3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
“像疟疾、登革热等疾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由于气候变化,原来不适于某些蚊虫、细菌生存的地方,如今可能变得适于它们生存,这样当地民众就会面临比较大的健康威胁。”山西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说,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增加的地理运动以及人和动物宿主的接触,病原体(尤其是病毒)也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并可形成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如2003年的“非典”(SARS),以及时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都引起了全球恐慌。
气候变化易诱发多种疾病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影响健康问题的社会和环境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饮用水和充足的食物。
事实上,气候变化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浓度增加,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温室气体中以氪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有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和雪盲的发病率;气候变化也会使大气污染更加恶化,大气污染物引发的过敏症、心肺异常和死亡的发生率将相应增加。
在饮用水方面,更加变化多端的降水模式可能会影响淡水供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在上升。洪水污染淡水供应,使水源性疾病的风险加大,并为蚊虫等携带疾病的昆虫形成繁殖场所。
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目前全球有8亿人营养不良。有专家分析,尽管整体看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全球农业产量依然能维持全球的生活,然而,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产量明显的区域差异,将使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状况出现进一步加剧的后果。
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密码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黄帝内经》就指出人类的健康与天地、四季、气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而如今,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不仅具有“涟漪效应”,并且远远超出人们早先的估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危害。首先,要尽量减少引起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比如骑自行车或步行取代使用私人汽车,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改善健康。其次,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再其次,就是适应气候变化,进一步了解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和流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在提高预警水平和时效的基础上,实施可持续防御和控制健康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此,《人人健康》也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
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系统,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准确、及时、权威的疾病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以及疾病预防等各类服务产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