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篇1

关键词: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门化法律法规缺位

关于环境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于责任承担与赔偿的标准;《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有关环境事件的监督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责任承担,针对公益诉讼,突发环境问题要求进行损害评估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本法相关领域出现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化的生态环境损害法或者环境责任法,更没有针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鉴定评估工作的实施机制、监督管理措施等问题,从而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开展没有上位法的依据,各地已有的技术规范、管理规则也并不能为鉴定评估工作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国内司法实践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了若干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际鉴定评估上位法缺失的问题,但并没有真正从制度上解决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的法律问题。

(二)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不完善

环境损害评估管理体系主要有农业、养殖和野生渔业的环境污染损失鉴定、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林业环境破坏鉴定评估、危险废物认定等。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管理权一般属于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资源行政部门,各个部门自成体系,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规范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标准问题。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往往涉及行政司法等多个部门,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往往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很难获取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获取的第一手信息,环境污染损害无法科学合理的进行鉴定评估,污染者所承担的处罚和赔偿往往低于其所造成的环境损害,生态环境难以得到修复,这成为推进环境损害赔偿的一大障碍。

(三)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技术体系和统一的鉴定流程,农业部2007年颁布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价技术准则》,2008年颁布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2014年颁布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司法鉴定经济损失估算实施规范》。除了农业部出台的相关规定,国家海洋局也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规定了海洋溢油引发的生态损害如何评估确定损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开展试点工作,国家农业、渔业等资源管理部门各自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权威的技术规范。国家环保部公布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推荐机构,但是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鉴定流程和技术标准。鉴定流程不一致,评估标准不相同,评估机构资质参差不齐,鉴定人员良莠不齐以至于评估鉴定结论可信力不足都将阻碍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的构建。

(四)鉴定评估资金来源没有保障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因其自身特征在实践中常常伴随着评估取证时间长,鉴定费用成本高等特点,所以必须要有稳定通畅的资金作为保证。资金的承担应该是由政府建立专项基金负担还是应该由提讼的公益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影响到了损害鉴定评估委托主体不能确定。各评估鉴定机构之间对于收费标准和收费水平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展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往往很困难。损害赔偿的工作也往往因为污染者负担不起而导致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遭到破坏的环境难以恢复的现实困境。目前来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资金的保障体系几乎完全缺位。资金不足也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使得相关研究成果与数据不能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法律体系

立法的支持对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形成环境损害污染赔偿方面成熟的法律体系,并且不乏存在针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专项法律规定。我国在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建设工作的同时,应当制定专门化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法》或者对现有的环境法进行修改增加专章规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相关内容,从法律的层面明确鉴定评估涉及范围、提出主体、责任分担、管理机构、资金来源以及评估鉴定机构应具备的资质,鉴定评估人员应当满足的条件等问题,将实体和程序方面的问题均纳入法律规定,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提供法律依据。

(二)完善鉴定评估工作管理机制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依据本国国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其均具有分工明确、紧密合作的特点,我国也应当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结合各部门已有的工作管理经验,探索建立统一明确的国家管理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所涉及的环保、农业、渔业,司法等多个部门协调统一起来,促进环境管理管理从主要利用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方向转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系统完善的鉴定评估工作管理机制。重视已有试点单位的工作开展,将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典型案例推行全国,为建立国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打下基础。

(三)制定明确的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制度是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技术保证,统一的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是鉴定评估制度的技术支撑。环保部印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对评估标准等作出了规范,通过简化评估程序;明确界定直接经济损失;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损害分别计算损失等细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司法行政机关处理环境赔偿纠纷提供依据。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借鉴学习他国经验。我国应该积极学习他国先进的技术规范,立足于国情,将分散在各行业的技术规范整合到一起,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与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组建鉴定评估专业队伍,以标准化的要求提高鉴定评估专业队伍水平,并且积极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队伍逐步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

(四)提供切实可靠的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是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坚实后盾,美国的《超级基金法》规定设立超级基金,申请超级基金的受害人必须先向责任人请求损害赔偿,只有当责任人无法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时,才由超级基金对受害人进行补偿。我国在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资金保障制度时,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建立环境损害赔偿或责任基金制度,也可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依据我国现实国情,将不同的制度应用于不同的资金保障领域,确保损害评估过程中资金的连续,以及损害赔偿生态修复资金不单纯依靠政府补贴、企业或者环境污染者赔偿所得。(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振红,曹东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5.

[2]曹东,齐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问题及破解路径[J].环境保护,2014.42.

[3]张振红,曹东等.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亟待完善[J].中国环境报,2014.2.

篇2

“《指南》得来不易”

《决策》:作为长期倡导海绵城市建设的业内人士,您如何看待《指南》的出台?

刘波:海绵城市的技术理念和产业体系在欧美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环境,并且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海绵城市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理念推广阶段,设计体系、工程技术体系还没有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和市场需求还需要一定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指南》的是中国城乡建设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展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光明的前景。相关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也会逐步建立起来,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到促进作用,粗放型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国外称为低影响开发(LID),即指遇到有降雨时城市社区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同时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生态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海绵城市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技术路线,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决策》: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长期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

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

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指南》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得来不易。

《决策》:海绵城市适用于哪些领域?

刘波:海绵城市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基础技术,它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延续性的高度关切,海绵城市技术就是这种关切的表达。

社会应该如何利用雨水资源?如何看待洪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如何处理水、土壤、空气的辩证关系?这些问题都能在海绵城市技术中找到答案。

海绵城市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社区(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完成地上地下的循环。如果每一个城乡社区都完成了这一使命,那么美丽中国的梦想就实现了。

当然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我估计5-10年初见成效,10-15年大见成效,但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有所作为。

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建设生态社区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社区生态功能,要看到社区(汇水区)与湿地、河湖的关系,也要看到大的流域关系,这样我们在社区生态建设时才不至于迷茫,避免投资浪费,达到投资效益。

除了水资源利用外,海绵城市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社区生态、农田水利、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型机场、重金属土壤污染、河道治理、农田水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技术也是治理热岛效应和雾霾的最佳手段。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破除体制与

部门利益牵绊”

《决策》: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体制上看需要破除哪些障碍?

刘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包括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海绵城市技术才有发展的巨大空间。如果受到体制与部门利益牵绊,任何好的发展路径都会夭折。

所以,我们不能只依靠住建部一家来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全社会都来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海绵城市技术是城乡生态建设的基础技术和方法,也是实现城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要在宏观层面解决流域性法律缺位的问题、行政管理分散的“九龙治水”的体制问题、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支持空乏的问题,而且,还要从微观层面解决技术规范和标准问题、流域性的水生态建设规划问题、市场和企业培育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等等,最后实现我国生态工业腾飞的战略目标。

《决策》:从试点城市来看,应该怎样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刘波:海绵城市技术只代表一种技术体系和方法,而不能代表城市发展的全部内涵。我们要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达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我们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为解决我国城市面积成倍扩张,城市地表无限制硬化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各流域城市政府应以2014年城市硬化面积为基准,每年减少城市硬化面积3-5%,国家应将这一指标纳入各流域城市政府的年度考核体系。同时,对农村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地面硬化情况进行管理,维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从现在起,试点城市要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湖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城市地质灾害。

海绵城市技术普及以后,原有城市生活污水量会大大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会逐步改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与效益均会提高,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三是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五是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催生万亿产业机遇”

《决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这对产业发展来说将带来哪些机遇?

刘波: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带来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我国工程设计界长期以来沿用灰色排水方案,造成城乡社区大量的硬化地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实施海绵城市技术以后,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建立起来,需要大量的转型人才,高校要更新教材,设立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资本被引导到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大量的企业创新转型,相应的产业技术装备也会跟进,形成新的绿色产业链,带动就业及经济增长。另外,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带动产业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现有2万多个社区,假设每个社区投资5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仅北京市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估计,我国城乡生态修复领域的投资,将从最初的几千亿元发展到成熟期的数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生态工业体系将得到完善。

这些投资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GDP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国家经济呈现健康势头。

《决策》:现在,中央和一些地方也开始行动起来了,如何看待各地海绵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刘波:2015年1月27日,中国海绵城市技术创新联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正式成立,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家顾问团队和大型海绵城市实验区。今后,类似的技术团队和探索实验将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城市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主旋律。

篇3

关键词:固废拆解;土壤污染;污染修复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00

0 引言

本文是以固废拆解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及采取的治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以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集中区域作为我们的实验基地,对该区域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固废拆解的现状,并对土壤进行了监测,了解了固废拆解对土壤所造成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然后提出治理方案,并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土壤污染的修复目标、修复方法,随后进行了土壤修复实验,达到预期效果。最后针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 土壤污染状况监测情况

1.1 布点设置

我们对已污染的选定区域表层土壤进行了调查筛选,通过网格法均匀布点取样检测,确定重点区块,并重新根据污染源调查情况,采取污染源为中心的放射状布点,对每个重点区块进行布点采样分析。

1.2 现状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路桥区表层耕地土壤镉超标率最高,超标率达到41.7%;其次为铜,超标率达到32.3%;铅和锌的超标率分别达到20.5%和15.0%。在各乡镇街道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峰江街道,其次为新桥镇,再次为主城区(包括路桥、路北、路南三个街道)。各乡镇街道及重点区域土壤重金属浓度如下:

2 污染土壤修复

2.1 修复方法

污染土壤的修复,不同污染类型的污染土壤具有不同的修复方法。针对有机污染土壤,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方法有化学淋洗技术、热脱附技术、生物堆制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热解焚烧技术等;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较多的技术有淋洗/浸提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等[2]。

本实验对选定区域土壤修复采用原位生物修复(动物、植物强化复合工艺)工艺为主,生物处理(化学淋洗)为辅的工艺技术。高浓度的地块预先采用化学淋洗的措施,达到中度或轻度污染浓度后再采用动物修复;修复动物为“大平二号”蚯蚓;中度和轻度污染采取作物试种,选择的植物修复品种为超积累植物芥菜。

2.2 修复实施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后重金属浓度见下表3。

根据上表:第一阶段修复后植物修复区和动物修复区土壤中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均低于第一阶段修复目标值,达到了第一阶段预期目标;动物修复区,动物修复后蚓体中的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含量较高,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大平二号”蚯蚓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比较明显,在中度污染的地块采用动物修复技术是比较成功的。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业的调查与了解,选定了主要拆解基地作为试验基地,对他们的土壤进行了监测,在全面了解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业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现状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生态修复方法,目前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建筑业;绿色建筑;体系结构;工程实践

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及循环经济的重要存在基础和影响要素,它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参与着城市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并直到提高生态人居中系统健康质量的作用。绿色建筑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目标。[1]

1 绿色建筑体系结构[2]

人居环境是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提高中国社会发展效率,节约城市建设运行成本,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绿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理念的方法,它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支撑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绿色建筑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②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③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1.1 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

科学规划是绿色建筑控制保证,生态景观与绿色建筑相互作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是绿色建筑的保障与管理,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如图1所示:

1.1.1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专业法规与技术规范、科学行政与社会监督机制、政府专业职能机构管理、政府职能机构审核批准、政府职能机构监管认证、政府职能机构督导监察。

1.1.2 科学规划

编辑量化控制与管理的核心指导依据――生态规划体系;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条件与科学依据基础标准;科学规划体系控制指标标准;规划指标动态变量的控制与调节;规划指标的使用质量与效率的动态量化评估。

1.1.3 生态景观

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场地生态景观评估、场地生态功能组织设计、场地生态景观设计、调控管理、评价、维护、使用与规范。

1.1.4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行业管理规范,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估、选址立项、生态功能设计策略,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绿色建筑组织与设计,绿色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绿色建筑使用与管理服务。

1.2 绿色建筑的体系构成

绿色建筑的体系是多专业跨学科的、保证自然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如图2所示:

1.2.1 绿色建筑的构成体系关系:说明绿色建筑在自然、人居系统是的存在的位置。它与人的生存活动与生态景观共同存在于城市生态系统及城镇生态系统是,并共同构成人居生态系统。

1.2.2 科学体系关系:通过与人、生态景观的和谐共生优化城市及城镇体系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运行效率,实现人居系统可持续科学发展能力,构成绿色建筑的科学系统。

1.2.3 学科支撑体系关系:生态规划客观指导下的科学规划成为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

1.3 绿色建筑的技术系统

1.3.1 政策、规划层面

(1)立项组织

绿色建筑的立项组织应具有合法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针对性,选址符合科学规划的要求。

(2)生态策略规划设计

从建筑生命周期的角度,依照系统、景观、功能、文化需求定位,综合集成实施对策、技术、选择、标准与组织。

(3)场地设计

微生态系统组织设计、生态服务功能设计、场地布局与基础设施设计、场地材料与应用技术集成组织、场地景观与文化表达设计。

1.3.2 设计建筑层面

(1)生态功能设计

建筑功能、效率、体形、形态、色彩、风格、建造与场地景观,构成和谐高效整体的组织及技术选型、集成与规范、标准。

(2)建筑设计

以建筑技术的组织集成构建建筑本体与外环境、室内等综合系统协调,涉及建筑的资源、能源、风、光、声、水、材料等系统,结合合理的结构,构造设计,达到宜人、舒适的目标。

(3)施工组织

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扰动,控制施工现场、功能组织,材料与设备管理、操作面的交通组织、施工安全与效率、场地修复与恢复。

1.3.3 行政、管理层面

(1)物业管理

制定物业服务标准、建筑系统运行的高效节约管理标准、物业服务规范、物业监督管理规范。

(2)使用与维护

制定绿色建筑使用的行为规范、绿色建筑维护规范。

(3)拆除与处理

制定建筑拆除的环境与安全规范,实现建筑拆除材料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和再生循环利用规范及适合的技术意见、场地修复与恢复。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昆明城市建筑的应用

绿色建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在中国由美国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的万科新总部大楼,被称为“躺着的摩天大楼”。万科中心的绿色建筑属性不仅体现在地面绿化上,这座融合了大量节能环保技术成果的绿色建筑处处都渗透着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

云南属于西部较不发达地区,绿色建筑设计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本公司多年设计的经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在昆明城市建筑中加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元素,此设计正在积极申报“昆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案例:C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2.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昆明市,按《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气候区划为温和地区。

2.2 设计依据

2.2.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2.2.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2.3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2.2.4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 53-18-2007

2.3 设计标准:

本建筑为自然通风,未设置空调。节能设计参照《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2.4 节能设计及措施

2.4.1 体形系数及窗墙比

体形系数S=0.39

2.4.2 围护结构构造及传热系数

屋面:采用25厚挤塑聚苯板为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K=0.88 W/.K。

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K=2.0w/.k。

外窗:铝合金框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6.4w/.k。

2.4.3 外窗气密性能满足《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的6级要求。

2.4.4 屋顶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 53-18-2007的相关规定。

3 结束语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通过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手法,传达具有云南特色的形式、空间信息,建设我省有特色的建筑文化,进而为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银.绿色建筑及其设计浅谈[J] .科技风,2009,1月(上):106.

[2]《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胡阳.绿色建筑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

篇5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施工工艺;应用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热再生的意义

随着城市交通量日益增大,很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现象。传统的维修方法中,将旧路挖除,旧沥青混凝土成为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对资源也是一种极大地浪费。重新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开采石矿,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所谓的现场热再生技术,就是利用热再生设备,将旧路沥青材料重新利用,对旧路进行修复。这种技术,不会产生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快速地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随时开放交通,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2 现场热再生的概念

现场热再生法就是在旧路面现场利用移动式的现场热再生设备将旧沥青路面加热、耙送、经过翻挖后加入再生剂、新沥青、新骨料送进搅拌缸拌和,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此过程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根据路面材料配方的不同以及工程质量要求,进行配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中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的比例。

3 优缺点

优点:通过再生现有材料就地修复路面; 一次性完成再生加铺;快速、经济、环保性强、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对工期、运输费用、能源和原材料综合成本降低;施工时间短,开放交通快,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很小;可完成再生加铺、重铺、重新整型等施工;消除了传统方法固有的处理问题。接缝及层间均热粘结。极大减少了旧材料、新材料的运输量。

缺点:再生深度通常最大为6cm;无法除去已经不合适进行再生的旧混合料,级配调整幅度有限;无法解决软弱路基和基层的问题。

4 现场热再生基本工艺比较

4.1 耙松整形再生

先用加热设备把沥青路面烤热软化,然后用设备本身自带的耙松装置将路面耙松整形,同时添加再生剂,然后用压路机碾实。

4.2 重铺再生

先用加热设备把沥青路面烤热软化,接着铣刨旧沥青层,不同的是将铣刨下来的沥青料直接进行摊铺,紧接着在其上面再摊铺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用压路机碾实。

4.3 复拌再生

先用加热设备把沥青路面烤热软化,再用铣刨机铣刨旧沥青层,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再生剂再添加用来调整集配的新料,搅拌后将混合料收集排放到摊铺机上进行摊铺,最后用压路机碾实。复拌工艺适合于老化路面的改造、非稳定磨损路面的恢复和提高路面强度,复拌工艺对路面改善较适合,此工艺对于处治车辙及老化等50mm以内的路面缺陷是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5 现场热再生设备

(1)现场热再生设备中的加热系统,是将沥青旧路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主要包括燃烧、加热、操纵、行走等装置,以及燃烧罐、发动机等。(2)新加混合料供给装置:该装置由料斗及链板式输送机组成,用来供给沥青混合料。(3)旧沥青路面铣刨装置:在特制的转子结构上安装方便更换的刀具,在机器行走的过程中对旧路进行铣刨,满足深度的要求,并保证铣刨设备工作平稳。(4)沥青料混合装置:利用搅拌器将旧混合料与新混合料及沥青良好、均匀的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5)沥青混凝土摊铺装置: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摊铺机上的熨平板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最终形成成型的道路。可以选择宽度可伸缩、熨平板振捣和振动力的大小可调节的摊铺设备,以满足摊铺效果的要求。

6 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

6.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在进行现场热再生施工前,对沿路两旁可能受到影响的中央隔离带等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提前采取隔离防护措施。(2)现场热再生前,对无法恢复的旧路面病害先进行处理。若路面的破损松散深度超过了施工深度,先将其挖除;旧路变形深度过大,超过施工深度时,首先进行铣刨处理;旧路面有裂缝的,要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对影响后续热再生质量的裂缝事先进行处理。(3)对旧路面伸缩缝、井盖等部位进行预处理,对其前后端按规范要求进行铣刨,铣刨深度要同热再生深度相同,满足新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求。对旧路上的路标等突起物进行清除。对桥梁伸缩缝等装置进行保护。(4)按要求铺筑试验段。在进行大面积现场热再生前要铺筑试验段,从而确定各类参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质量控制方法等。现场热再生试验路段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

6.2 现场热再生施工流程

6.2.1 清扫旧路面,画导向线。在进行现场热再生前对旧沥青路面进行清扫,确保路面清洁。设置导向线,确定热再生范围,并保证与旧路接茬边缘顺直。

6.2.2 原路面加热。在现场热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面进行充分加热,确保足够的加热温度保证旧沥青料满足再生质量的要求,但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沥青过度老化。保证现场热再生设备工作的连续性,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6.2.3 路面耙松。对旧路铣刨过程中要满足深度均匀的要求,深度变化要缓慢渐变。耙松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耙松面温度应高于70℃。

6.2.4 再生剂喷洒。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行走速度联动并可自动控制,能准确按设计剂量喷洒;再生剂应加热至不影响再生剂质量的最高温度,提高再生剂的流动性和与旧沥青的融合性;再生剂应均匀喷入旧沥青混合料中;再生剂用量应准确控制。

6.2.5 拌和。旧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混合料拌合是否均匀将直接影响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应满足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的要求。

6.2.6 沥青混合料摊铺。摊铺应匀速进行,施工速度宜为1.5-5m/min。混合料摊铺应均匀,避免出现粗糙、拉毛、裂纹、离析等现象;应根据再生层厚度调整摊铺熨平板的振捣功率,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减少热量损失;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20-150℃。

6.2.7 沥青混合料压实。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使用双驱双振压路机以及胶轮压路机等压实机械。在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满足温度要求。使用双钢轮压路机时宜减少喷水,使用轮胎压路机时不宜喷水。大吨位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位置,要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禁止漏压。

6.2.8 开放交通。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碾压完成后,若交通压力不紧张,可隔天开放交通,若急于开放交通,要待路表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

参考文献

[1]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

[2]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S].

篇6

摘要:生态环境已成为关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紧迫问题,社会各界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本文立足河北省隆化县实际情况,重点阐述如何实施好生态治理项目,并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水保预防监督,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一、全县概况

隆化县地处河北省北部,属冀北燕山山脉中断山地类型,是京津水源涵养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7'---118°19',北纬41°08'---41°50',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冀北山地气候,年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517毫米,年均蒸发量1610毫米;土壤分棕壤、褐土、草甸土三种。全县东西长126.3公里,南北宽76.5公里,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362个行政村,总人口42.48万人。

隆化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国土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6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95%。水土流失在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滦河、驿玛图河流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粮食减产、环境恶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

二、近年来治理成果

经过十余年连续治理,项目区已遍布全县21个乡镇。截止2013年底,累计完成水保生态治理面积2.84万公顷,修护村护地坝7.68万米,谷坊坝3765道,建水源工程496处,节水灌溉工程925处。工程实施后,使项目区新增绿化面积19730公顷,年均增加水源涵养量3029万立米,拦截泥沙78万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业丰产增收能力,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达到人民生活和社会治安良性循环,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全面谋划、统筹兼顾,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

为实现水保生态建设“全面规划,统筹布局,山川兼治,综合开发”的建设目标,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隆化县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在宏观上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保证措施。二是在工程规划前,组成规划班子深入项目区实地踏勘,合理摆布,科学配置,选择最优地点,确定最佳方案。三是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扬水配套与节水灌溉齐抓,远期效益与近期效益并重,做到水保生态建设与改造中低产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营造水保经济林进行生态保护相结合,与大搞高效生态农业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四是认真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使工程规划方案科学性强、准确性高、操作性实,合民情、顺民心、得民意。

2、规范程序,强化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在项目管理上,成立以主管县长任组长,县直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行全程负责。二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帐制。三是水保生态建任务列入政府实绩考核内容,进行阶段调度和及时通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四是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工程组、资金组、环境组,实行水务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乡镇人员负责环境协调、财会人员负责资金管理的“三负责”制度,做到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3、严格把关,提高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为确保生态工程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一是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工程招投标,确定专业施工队伍,签订承包施工合同,严格实行合同制管理。二是县水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各工程区有专人负责,严格按技术规范指导施工,确保一次施工一次达标。三是在施工中采取机械化作业与大规模人工会战相结合,合理调配施工力量,保证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

4、抓出典型,建设精品,确保示范带动效果

在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为充分发挥精品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隆化县注重培养典型工程,不断强化典型的促动、规模、标准、宣传和示范等五大意识,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典型工程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使水保生态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保证产业链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管护,巩固成果,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隆化县在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一是在流域外业调查的同时,对工程涉及小班进行初步统计,逐小班与村、组、个人签订管护协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核实,使管护责任制落实率达到100%,并由当地乡(镇)村成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形成建设与管理密切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一次施工,长期发挥效益。

6、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在水保生态治理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搞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同时,对特殊地点、特殊小班划定界线,进行封山育林,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使其恢复原有地貌,以提高植被度,巩固治理成果。

篇7

关键词:海绵城市;重点;机遇

0 引言

2014年10月,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探索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以根治城市内涝顽疾。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开始试点。从实践情况看,《指南》的出台不代表万事大吉了,城市要告别“城中看海”的窘境,还任重道远。海绵城市的技术体系还远未建立,实践操作还有待细化,产业支撑也还没有创立,也就是说万里才走了第一步。海绵城市究竟如何从纸上蓝图变成现实?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学习实践,浅谈几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1 什么是海绵城市?

1.1海绵城市的基本定义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国外称为低影响开发(LID),即指遇到有降雨时城市社区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同时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生态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海绵城市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技术路线,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长期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得来不易。

1.3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领域

海绵城市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基础技术,它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延续性的高度关切。海绵城市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社区(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完成地上地下的循环。除了水资源利用外,海绵城市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社区生态、农田水利、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型机场、重金属土壤污染、河道治理、农田水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技术也是治理热岛效应和雾霾的最佳手段。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

海绵城市技术只代表一种技术体系和方法,而不能代表城市发展的全部内涵。我们要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达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我们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2.1要扭转观念,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我国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已经展开,首批有16个城市进入试点,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他们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2.2要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从现在起,试点城市要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湖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城市地质灾害。海绵城市技术普及以后,原有城市生活污水量会大大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会逐步改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与效益均会提高,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2.3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2.4要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2.6要兼顾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水生态。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可以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把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的能源、绿色设施和海绵设施协同起来,促进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道检测以及反应和水循环利用、地表水污染的实时监测和反应、暴雨预警和水生态、水系统的智慧应对。

2.5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

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带来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我国工程设计界长期以来沿用灰色排水方案,造成城乡社区大量的硬化地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实施海绵城市技术以后,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建立起来,需要大量的转型人才,高校要更新教材,设立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资本被引导到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大量的企业创新转型,相应的产业技术装备也会跟进,形成新的绿色产业链,带动就业及经济增长。另外,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带动产业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现有2万多个社区,假设每个社区投资5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仅北京市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估计,我国城乡生态修复领域的投资,将从最初的几千亿元发展到成熟期的数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生态工业体系将得到完善。这些投资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GDP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国家经济呈现健康势头。

篇8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新水利理论;可持续发展

随着近年来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在深刻总结传统的水利建设旧理论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理论,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建设观念还比较落后,分析我国水利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水利理论应运而生。

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3.总结

21世纪的新社会,人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在总结传统的旧水利建设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建设的新理论,平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稳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新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我国水利事业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1.

篇9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既包括城市,还包括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仅就四川灾区而言,乡村人口大约在1430万人以上,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乡村住宅估计在470万幢左右。

如果说灾区城市的重建可以部分从唐山取经的话,震后乡村地区如此复杂的重建在全世界尚无先例,甚至唐山也只是留下了不做乡村恢复重建规划的负面经验;实际上,人们对灾区乡村的受灾状况至今还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整个震区村庄居民点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有地处山坳建在坡度大于15度地区的村庄,有建在坝上平地上的聚落;村落和住宅受灾状况十分不同,受到次生灾害影响有大小之差,甚至一个自然聚落内,建筑及其基础设施破坏的状况也是各异。

而目前对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动,河流湖泊水库抵御洪水的能力,因地层断裂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具置和规模,甚至地下水源的变动,都需要实地勘查;对因地震引起的生态链断裂状况也不甚了解,还需要观察若干年;加之我们对山区乡村地震之后的重建没有现成经验可依循,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指导,探索在所难免。

如果说在“救人第一”的时候,我们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办事,来不及做太多的理性思考,那么,在灾后重建阶段,感动和泪水不再奏效,急功近利和主观臆断只会贻害子孙。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比较现实和经济合理的恢复重建技术路线是,首先采取村庄灾后整治,集中解决人居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紧迫问题,不要夸大和承诺移民搬迁、拆村并点这类耗资巨大,耗费时间,可能引起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而是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一言以蔽之,打造一个有记忆的生态家园。

空降来的规划师

如今,空降的规划师们正在灾区勾画重建蓝图,令人忧心的是,在对灾难现场的科学评估做出来之前,规划师们就已经交卷了。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其网站上披露,7月10日前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

汶川县城当年是经规划建在地震断裂带上的,现在这些规划用什么保证村庄不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的袭击?这里不是唐山,这里是山峦叠嶂的川西北,规划会不会占用本来就稀罕的农田?

灾区地方政府一定要十分谨慎地审查从事规划、建设和施工的人员,切不可让冒牌专家误了重建大计。

对灾难现场做出科学的评估是灾后乡村规划和重建或整治工作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对灾难现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村庄场地规划布局、住房损毁和倒塌的数量、地点、结构形式、损毁状态和部位、建筑质量和材料、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确定每一个灾难场地发生灾难的各类原因。这里所说的“灾难现场评估”不同于对灾难现场死亡、受伤、财产损失的经济评估。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场地震,几乎不会有如此重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按照规划和建筑规范办事,即使有地震,地震以及次生灾难所造成的损失都可能会小许多。承包商确有偷工减料之嫌,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责问规划师的选址、建筑师的设计呢?

其次,需要对灾区乡村在未来一段时间发生次生灾难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同于我们在电视和网络上所见到的那些城镇灾区场面,乡村地区因楼房坍塌所造成的灾难会小一些,但是,由于地震改变了许多自然地理因素,乡村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持续发生各类次生灾难的可能性就要比城镇大得多,特别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等。所以,深入排查村民生活和劳动的所有场所,确定每一个村庄建筑场地和主要劳动场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次生灾难隐患,是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的前提。

第三,还需要对灾区乡村在这次灾难中所面临的诸种困难,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出评估,如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讯联系、缺少紧急救护人员和医药、缺少避难场地等等。这些都是偏远山村特有的软肋,是我们在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中需要完善的项目。

重点是村庄整治

编制合法、合理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村庄居民点恢复重建或整治规划是稳妥推进灾区恢复重建的第二步。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地震中,完全被震毁的村庄的确存在,但更多的村庄只是在地震发生时受到或大或小的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连锁性灾害。因此,那里的主要恢复重建工作应当是村庄整治,而不是完全建新。

对灾区村庄进行整治的基本目标是,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向他们提供生产生活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整治项目包括安全与防灾、给水工程设施、垃圾处理、粪便处理、排水工程设施、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公共环境、坑塘河道、文化遗产保护、生活用能等。

村庄居民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一定要优先恢复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具有可持续性,即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各类灾害隐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这里的关键是,如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已经给这个地区的植被带来严重破坏,进一步扩大会严重威胁当地人类居住环境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威胁成都平原所需水源的涵养,所以,恢复重建规划要特别重视生态修复和生态链的再衔接、从区域角度考虑近5000万人水源保护、水土流失控制问题,从每一个农村居民点恢复重建人手解决生态问题。

更重要的是,规划方案必须经由当地人选择和决策,而不是来自大城市的教授指导几个学生就可以完成的。一个合法、合理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村庄居民点恢复重建或整治规划一定要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调动受灾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受灾群众建设自己的家同。国务院日前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可能是受到巨大惊扰的灾区人民当前的最大愿望。但安全是系统工程,不是单靠8级抗震建筑就可以实现的。比如:

假定房子抗住了地震,可是建筑选址不当,紧贴山坡,泥石流和塌方依然会把建筑整体填埋;虽然逃出了建筑倒塌之灾,却因没有紧急避难场所而被飞石击中;尽管受伤不致命,但因为没有紧急救护而错失治愈良

机;现在大震过去了,余震还会持续,况且乡村地区比城市地区更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扰。

据四川省阿坝州州长吴泽刚介绍,经地质专家鉴定,汶川大地震在汶川、理县、茂县、小金、黑水和松潘等重灾县,造成次生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目前,已经发生次生地质灾害2200余起,2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中,需要进行紧急避险安置的群众达10余万人。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利用这次灾区重建的机会,真正贯彻实行“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灾害综合防御、群防群治的原则,综合整治、平灾结合,保障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如何贯彻这一方针?从根本上讲,所有的恢复重建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各类法规法令和技术规范。这就是最全面的预防,因为这些法规法令和技术规范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制定的,执行它们才能防止和抵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重建过程中,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应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的措施,对村庄中需要加强防灾安全的重要建筑,应进行加固改造整治。山区村庄重点防御边坡失稳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矿区和岩溶发育地区的村庄重点防御地面下沉的塌陷和沉降灾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村庄防洪保护区应制定就地避洪设施规划,有效利用安全堤防,合理规划和设置安全庄台、避洪房屋、围埝、避水台、避洪杆架等避洪场所。集体避洪场所宜设有照明、通讯、饮用水、卫生防疫等设施。

这是替活着的和还没有出生的人负责。

比较现实和经济合理的恢复重建技术路线是,首先采取村庄灾后整治,集中解决人居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紧迫问题,不要夸大和承诺移民搬迁、拆村并点这类耗资巨大,耗费时间,可能引起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

需要对灾区乡村在这次灾难中所面临的诸种困难,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出评估,如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讯联系、缺少紧急救护人员和医药、缺少避难场地等等。这些都是偏远山村特有的软肋,是我们在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中需要完善的项目。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执业规划师,建设部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资料链接

乡村重建,除了预防地灾、水灾,还要建设预防火灾、疾病等公共设施,比如消防栓和公共厕所。在村庄灾后重建中,要综合考虑疏散躲避各种灾难的防御要求,统筹进行避灾疏散所与避灾疏散道路的安排与整治。

篇10

1.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应对环境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前深圳正处于深度城市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能源环境矛盾的集中期,环境需求和压力凸显,新型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已经进入频发期,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2年间,由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牵头处置的突发污染事件达到了40余起。如2006年龙大高速危险品翻车事件、2007年布吉河油污染事件、2008年龙岗河油污染事件、2009年下坪填埋场污泥坑管涌事件、2010年深圳水库清淤船柴油泄漏事件、2012年深圳市空港油料有限公司油库区油料泄漏突发事件等,对我市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近年来,环境污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问题更是高度关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赔偿难题将成为导致社会暴发的诱因,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建立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评估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2.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优化环境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

污染事故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严重危害着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现有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及时赔偿受害损失的需要。如2008年发生的龙岗河油污染事件,面临责任如何认定,损失该怎样鉴定,赔偿该怎样执行等一系列问题,污染者负担原则又怎样有效落实?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将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费用纳入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与行政罚款数额,建立以环境损害鉴定为技术支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体的综合环境监管制度,使环境行政处罚与污染者造成的实际环境损害、获取的收益挂钩,更有助于推动环境行政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有助于推动环境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创新,有助于加快环境风险防范、环境应急处置等环境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3.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维护合法环境权益的现实需要

随着人们环境权益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争议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和机制。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了对污染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降低了污染伤害定罪条件,有力加大了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在环境污染违法案件的处理中,依法、科学评估污染造成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和资源损失,同时有效地评估和防范环境风险,为环境污染责任赔偿依据,是保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研究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和工作机制,可以为司法机关受理、审理和判决环境污染案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机制清晰、运转顺畅的环境司法工作体系,从而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各方合法环境权益。

二、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发展现状

1.国外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起步较早,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入而逐渐成熟。美国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认识并控制污染损害的后果,开展了“自然资源损害评估”(简称:NR-DA);欧盟在吸收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自2004年起实行《欧盟环境责任指令》(简称:ELD);日本也建立了公害鉴定机制,并颁布了《公害纠纷处理法》。当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制度较为完善、方法较为先进、程序较为成熟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体系,对石油泄漏、废弃矿场修复、有机化学污染等多种案例进行了鉴定评估,对其环境公益权益保障、生态环境恢复以及环境司法体系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国内发展现状

国家环保部通过地方试点,持续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相关技术、制度及程序等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我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开展较晚,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体系在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工作机制方面都面临不足,没有针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系统立法。在国家首批7个试点省市中,重庆、昆明两市在试点推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昆明市早在2010年就先行先试,率先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2011年纳入国家试点。近年来,昆明市推动建立了“环境保护执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初步形成了运用行政和司法手段“双轨制”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查处的格局,有效遏制了跨流域、跨地域的环境污染事件。在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方面,昆明市依托市环科院成立了昆明市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中心,评估中心获云南省司法厅批准成立昆明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及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证。昆明市政府成立了“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开展。自2009年开展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例以来,“鉴定评估中心”共处理案件17起,发出鉴定意见书14份。其中,《昆明市环境保护局诉昆明三农农牧、羊甫联合牧业有限公司环境公益诉讼案》,是云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201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典型案件,被国内有关专家评为“开了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先河,开辟了让排污单位承担污染损害责任的一条新途径。”重庆市依照国家环保部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专门机构。2012年依照“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的思路,分别在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成立了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技术中心和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中心,分工合作,建立起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以及对外沟通协调机制。2012年4月,重庆市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取得司法鉴定资质,市环科院25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也同时被批准在核准范围内开展鉴定评估。重庆市渝北、万州区法院也挂牌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2012年重庆市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中心完成了对非法向河流倾倒危险废物等6个环境污染事件的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通过法庭审判形成了较大社会影响。

三、深圳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尚未建立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

环境事件处理处置中的鉴定评估工作机制没有建立,也没有专门的鉴定评估机构,更没有针对鉴定评估活动的监管措施。

2.缺少可操作性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标准

目前,2011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版)》,是指导性的,可操作性不强,未结合具体环境污染特征,明确评估对象与内容,环境损害采用的标准主要是环评方面的标准,这类标准与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要求相差甚远,环境损害评估对人体、生物和环境的短期、中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损害情况等缺乏权威评价方法和标准,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进行评估。

3.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保障的缺失

首先,缺少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相关制度保障;其次,缺少技术保障,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需要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监测机构实施有效的应急监测,然而由于应急监测主要是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特征,对相应污染因子进行监测,这些污染因子往往不是监测机构的常规监测因子。需研究针对新型环境问题的监测技术和评估技术;最后,缺少经费保障。鉴定评估费用尚无收费标准,费用收取来源也尚未明确,再加上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具有公益性,其工作性质及要求决定了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相对较高。

4.环境污染损害评估不完善无法与现行司法制度的衔接

借鉴重庆、昆明两市的鉴定评估工作经验来看,即使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资质已经得到了司法部门的认可,然而从具体案例来看,评估结果要作为有效的司法证据,往往难以完全达到司法部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鉴定评估过程的合法性。鉴定评估的应急监测必须适应从单纯的环境监测到从事证据采集工作的转变,工作人员资质、实施流程和操作规范等,都必须按照司法部门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和规范;其次,鉴定评估方法的合法性。由于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尤其是中长期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相关规范在国家层面都尚未有权威的标准,评估结果自身的科学性、权威性相对不足;对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尤其是长期性、累积性损害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认定,难以达到司法机关的要求;最后,环境应急与留取证据的矛盾问题。环境污染应急要求及时对污染泄露进行应急处置,防止损害扩大化,而司法部门对犯罪证据的保留又有相应要求,这就要求鉴定评估必须及时、规范,及时收集证据并且收集的证据可以在法庭上被采纳。

四、深圳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建议

1.推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建设

结合我市实际,参照重庆、昆明等试点省市做法,现阶段以环保系统内部的科研单位、监测机构等为依托,联合组建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明确其职责,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性及人民法院委托的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任务。同时,按照司法鉴定资质的申请要求,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司法培训,在条件成熟时,向司法部门进行申请,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实施统一的司法鉴定资质管理,使评估中心成为具有我市和区域内环境损害评估和司法鉴定资质的权威单位。

2.加快推进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试点要求,结合深圳实际,建立完整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立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制度和环境损害鉴定制度,为环境损害赔偿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环境损害追诉主体;三是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有效分担和防控环境风险;四是探索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实施对无法确认责任主体的环境损害社会救济。同时加强与国家、省相关环保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上下联动机制;加强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联系协作,推动损害鉴定结论司法化进程。

3.开展环境污染损害相关技术规范和评估方法研究

融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国家环保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点,加快相关技术规范的研究和论证,构建一套科学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工作程序、评估方式、认定原则、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完善的损害鉴定评估框架和工作机制。

4.做好相关环境污染案例损害鉴定评估